建筑电工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21:33

建筑电工知识

建筑电工知识篇1

关键词:建筑电气类;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建筑电气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建筑电气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作为第一所开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高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的建设等教学研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依托在土木工程学科下,以建筑物为载体,对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控制、分配和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的专业。而建筑电气类课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与学关系分析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工程教育角度出发,基于厚基础模式下的宽口径、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时还要避免只求实用,忽视学理的现象。本科教学需建立在实力深厚的基础上的宽口径理念,倡导通才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毕业之后可从事研究、应用、教育等;使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以便后来转向各种实用学科也能适应任务需求。

三、建立“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教学模式

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教与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强、弱电结合的课程链和课程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特色至关重要。我校课程组集中优势力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三年建设,使核心课程达到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实现“四个转变”:①课堂教学的转变:从传统填鸭式灌输教学转变为探索性教学;②实验教学的转变:从验证演示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③考试环节的转变:从知识考核转变为能力考核;④毕业设计的转变:从模拟仿真训练转变为工程实践。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探究法、案例法、研讨法等,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中心载体,遵循先基本知识、后高级应用、再综合设计的顺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深刻性、实践性。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一)建立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

我校属于建筑类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今后将进入建筑设计行业,所以,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尤为重要。我院通过多年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构建了强电以供配电工程课程为核心、弱电以建筑弱电系统课程为核心的建筑电气核心课程群,以强电与弱电相互结合的两大类课程,联合进行课程群建设,最后由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课程构建建筑电气系统化的思想,构建“强弱结合”的建筑电气课程链,突出了课程特色,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推进“实际工程”的项目化改革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在建筑弱电系统课程的教学中,讲课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指导、诱导、教导等,使学生由被动的思维方式向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首先紧扣课程大纲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单元的项目主题。理论教学围绕着完成项目来组织知识内容,主题的设计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将相应所需理论进行分解,逐一讲解,教师提供分析的思路及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生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去选择类似项目,选择实际工程地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地点,让学生观察设备的安装位置,结合实际完成设计大作业,自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最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纠正问题。课题组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防盗探测系统设计和安防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设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等环节做了尝试。综上所述,“实际工程项目”使整个教学内容遵循着“基本知识—高级应用—综合设计”的教学线索,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

[2]乔希•维茨金.学习的艺术[M].苏鸿雁,谢京秀,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

[3]蒋慧灵.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的设置与改革[J].武警学院学报,2012:9.

[4]金立军,徐安,方春华,等.同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2009.

建筑电工知识篇2

关键词:建筑物供电实践教学

引言

作为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承担着为建筑业输送人才的任务,致力于培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坚实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筑物供电》是承上启下的核心枢纽课程。该课程综合应用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等前期课程知识,又为后续课程:照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建立必要的基础。《建筑物供电》课程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了解掌握新信息、新成果,并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设计方法、行业法规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建筑供配电进行综合设计。

《建筑物供电》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其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工程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建立学生综合的思维理念和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了解掌握新信息、新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建筑物供电》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设置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基地、实物展台、优秀的网络资源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很有必要。

1、实验教学

根据《建筑物供电》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筑物供电》课程安排6学时的实验,该课程的实验依托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智能变配电实验室来完成,该实验室是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一个功能实验室,是智能建筑实验室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智能变配电系统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已纳入山东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协作网,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设备支持。继电保护实验平台与智能变配电系统均已稳定运行5年以上。充分利用智能变配电实验室提供的优越的实验条件开发综合性实验及开放式实验项目。

基于智能建筑实验室现有的智能变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装置等新型设备,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智能变配电实验室的功能,研究开展相关的实验项目: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配合试验;定时限与反时限保护实验;以及线路的三段保护综合型实验等,通过实验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电气设备的原理和组成;学会对主要电气设备参数的测定方法和调试方法。结合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开放实验项目的立项,探索适合供配电技术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提炼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为学院和学校相关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保证,已开发多个开放性实验项目,如:双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实验等。

2、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巩固课堂内容和基础理论同时,将知识更快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建筑物供电》课程设置一周的课程设计环节,内容为某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选取一个实际工程,包括方案设计、负荷分级、负荷计算、确定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等一系列的设计过程,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可以掌握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可将课堂讲解过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既加深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综合应用能力、绘图能力和编写工程说明书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开发实际工程的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题目,通过毕业设计不仅加深对供配电课程内容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多门专业课如:电气控制与PLC,照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等课程的课程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提高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3、实践基地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学院建有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有校锅炉房及变配电室。锅炉房及变配电室的变压器、配电柜、补偿柜、电缆沟、母线,以及建筑物内的电气竖井、桥架、线槽、电缆等等在课堂上介绍的内容,到了工程现场加深了对实物的感性认识。校外实践基地有安丘市供电公司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济南雪山供水有限公司实习教学基地,垦利明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实习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可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深入建筑施工现场,接触设备、熟悉施工图纸,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使学生对建筑供配电系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综合应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4、创建实物展台教学

《建筑物供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中涉及到很多电气元件,学生在学习时感觉电气元件的内容抽象、枯燥,因此,结合本门课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创建了实物展台。通过实物展台对电气元件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拆装电气元件加深对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

5、利用网络资源教学

开辟第二课堂,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为课程教学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建筑物供电》课程的教学中,将优秀的电气网站、电气工程师论坛、及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等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接触学校以外的专家与技术人员,拓展视野。利用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录像加深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6、结论

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开发,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又使学生在巩固课堂内容和基础理论同时,将知识更快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优秀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视野。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上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的应用,完全改变了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建筑电工知识篇3

【关键词】建筑市场;高职建筑;专业人才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民生工程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建筑业将会走向相对平缓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结构上看,建筑业是最急需发展的产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社会对住宅的需求量很大,建筑业的市场空间相当大。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改革,需要大量服务于一线生产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而建筑行业的高职毕业生将会成为行业改革浪潮中最坚实的后备力量。

二、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成果

针对我院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图形图像处理、建筑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等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据这一培养目标,调研组针对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走访企业20余家,发放调研表100多份,通过整理得出下列结论:

(一)建筑私需要大量踏实肯干、服务于一线有技术、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用人单位不在乎学生学历的高低,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的职业素质,用人比例相对国企而言每年人数大幅度增加,而进入私企的门槛相对国企而言要低很多。学生进入私企后发展的空间相对国企更大一些,晋升的机会更多一些,学生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得以实现。从图表1可以看出私企和国企晋升年限的差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灌输学生的就业理念,改变学生重国企而轻私企的固有就业模式。

图表1

(二)针对企业对相关岗位的需求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员、造价员、档案员、质检员等人员的需求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毕业三年以后的学生尤其受企业的青睐。

(三)企业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1)应掌握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具有完成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能力;(2)应掌握建筑工程定额及建筑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具有编制建筑工程造价文件能力;掌握预算软件基础知识,具有借助于软件完成工程造价计算及招投标文件编制能力;(3)应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4)掌握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处理简单质量问题的能力;(5)应掌握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管理的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合同纠纷;(6)应掌握建筑工程图识读及相关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7)掌握建筑CAD基础知识,具有借助于计算机绘制建筑图的能力;(8)能够运用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工程实际遇到的争议、纠纷等;(9)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10)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11)具有对新的技能与知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12)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通过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建筑信息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确定了以下7个职业目标岗位,其中前6个为核心岗位。(1)建筑工程资料员:应用资料管理软件等工具进行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2)建筑工程电算化造价员:应用造价电算化软件编制与审核建筑工程造价及招投标文件。(3)建筑施工员、技术员:应用施工技术知识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4)建筑质检员、合同员:应用建筑知识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5)电脑图像设计处理人员:应用电脑进行建筑效果图设计、处理、制作。(6)网页设计制作管理人员:根据需求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网站框架设计、美工、脚本设计、动态页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还包括:网站空间、域名的申请;网站维护、更新件。(7)电脑文员:应用常用软件进行现代办公处理与信息管理。

三、相关岗位毕业生调研的成果

通过问卷调研、电话访谈等方式对2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调研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可以找到教学中的不足,提升学校的教学理念,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整改,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可以很好地找到教学和学生实际就业所需知识的衔接点,为今后教学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

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如图表2所示),毕业生通过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程进行对比,可以很清楚的谈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差距。很多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就业意识差,忽略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学生间流传着学习的东西以后工作都没用的错误意识。还有毕业生提出学校应加大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让专业课程和就业知识更加接轨,加大实训课程的力度,加快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等。

结合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将建筑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能力、建筑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能力等职业能力,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能力进阶规律设计课程体系。

图表2

通过对高职建筑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研究和分析,让教师更加深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明确指导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怎么的职业技能、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更加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为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筑电工知识篇4

关键词 建筑设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rses i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iu ya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e course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isciplin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ince 2009, i have been assigned to teach these courses. from then on, i did some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these course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 hope these courses can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chool, and effect of these courses can be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building facilitie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1 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在物业管理专业中的内容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建筑设备设施是附属于房屋建筑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总称,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建筑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与消防、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物业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新型产品纷纷涌现,不断向更完备、更先进的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发展。这不仅使人们对物业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也对物业设备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筑设备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渗透面广。其中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建筑设备设施的管理,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运行费用。由此可见,建筑设备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本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熟悉建筑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和常见的设备系统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水、电、气系统的维修、保养、操作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2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由于物业管理专业与制冷与空调专业不同,在后期的工作中强调的是对已有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而不是像制冷专业一样偏向于对尚未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故教学内容中显然已不需要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计算及绘制施工图的内容。根据以上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和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识读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的能力要求呈阶梯型。以建筑给排水为例,以上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包含建筑给水方式、建筑供水的主要设备、建筑给水常用的管材及加工方法等;然后,要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维修工具的使用操作、主要阀门的拆装、各种管道的连接、钳工操作、管道安装等;接着,要学习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常见的管道堵塞、水压不够、简单设备(如阀门、过滤器)故障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业工程水暖岗位的基本经验技术,着重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要学习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包括常见的给水系统施工图、排水系统施工图、雨水系统施工图识读等。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建筑设备物业工程管理人员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从业人员才能全面地理解自己所管理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作用、特点,才能更全面、宏观地解决物业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6页)

3.1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对于基本原理部分的教学,本类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属于建筑中的隐蔽工程或系统工程

,从已建好的房屋中很难看出起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但这些往往是课程的重点部分和必讲内容。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线路、建筑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通风管网、建筑给排水中的给排水管网等。这部分内容很难通过看实物或单纯通过教师语言讲解来使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图片或电脑仿真技术进行演示,将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需要授课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学要求。笔者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学校国家精品课程的已上网资源。

对于更高层次的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建筑设备日常的物业管理流程等教学内容,由于图形复杂、日常管理流程繁杂,简单通过粉笔的方式肯定是难以表示清楚的。为此,授课教师特别精选了时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识图一日通》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业工程管理》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物业工程管理)来补充教学。通过多年的观察,通过视频教学比单纯的粉笔方式要有效很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3.2 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建筑设备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对于日后所要承担的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工作也有了基本了解。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是必须的。由于我校拥有制冷与空调省级实训基地,相应的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的实训设备一应俱全,故通过课程学习后,再在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实地参观,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以后的上岗打好了基础。

4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现阶段,我校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源均为文科生或中职生,学生普遍认为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较难学。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不了解该类课程与物业管理的关系,没有学习动力;二是学生缺乏基本的物理知识,当涉及到水压、真空、物体的三态变化过程、波动等知识时,学生很难理解其原理;三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将书本上的系统图、平面图所表示的建筑物、建筑设备系统立体化、系统化。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所罗列的学生的特点,在授课过程应做好以下三点:(1)明确本课程与物业管理专业的关系,告知学生本课程在从此物业管理时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本类课程的重要性。本类课程所涵盖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管理维护好,都会影响整个物业管理的成败。只有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会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2)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需要基础物理知识时,适当增加部分高中物理及化学实验演示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3)适当增加高中立体几何的有关知识,并加强课程的实物教学、实训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物、实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在看中学,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 张海昕.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的教学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

建筑电工知识篇5

系(部):机电工程系

执     笔     人:

审     核     人:

制   订   日  期:

修   订   日  期:

学院教务处制

1.课程简介(四号黑体)

1.1  课程信息表

  课程信息表

课程名称

建筑弱电系统安装

开课系(部)

机电工程系

课程代码

考核性质

考试

前导课程

《建筑概论》、《电工电子技术》、《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建筑供电与照明系统》

后续课程

《建筑电气工程招投标》

总学时

45+20(课程训练)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理论+实践

理实一体化

是R

适用专业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特色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1.2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1

2

3

4

注:指参加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2、课程功能定位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对接的职业岗位

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知识指标

能力指标

其他指标

 弱电工长

(二级造价

工程师)

1.能分析出建筑弱电系统的系统组成;

2.能按规范完成建筑弱电系统管、线、槽的敷设;

3.能按规范完成建筑弱电系统盒、箱的安装;

4.能进行典型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

5.能进对行典型建筑弱电系统的设备进行选型;

6.能对典型建筑弱电系统进行运行维护。

具备典型建筑弱电系统安装调试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能完成建筑弱电系统施工指导、修改弱电设计图纸

1.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具备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的能力;

3.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3、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描述)

(要求:结合本学习领域课程利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描述。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文字简明扼要,建议采用“能、会或具有+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

(常用动词有: 操作类:操作、采集、配置、使用、挑选等

程序类:连接、制造、调整、安装、排序等

知识类:掌握、了解、应用、理解等

解决问题类:计划、设计、估算、计算、选择、布置等

管理组织类: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监控等

理会类:理会、阅读、摘录、寻找等)

 知识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掌握建筑弱电系统的识读方法;

2.了解常用建筑弱电工程材料的种类及规格;

3.通过识读施工方案,了解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方式、弱电设备的选择、弱电设备的调试;

4.理解建筑弱电系统典型子系统安装方式;

5.理解典型建筑弱电系统调试原理;

6. 掌握典型的建筑弱电系统运行与维保

1.能识读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图和系统图;

2.能识别和选用常用建筑强弱电工程材料;

3.能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建筑弱电安装项目;

4.能根据典型弱电系统确定设备选型及安装;

5.能按照不同的弱电系统分别调试;

6.能对不同的建筑弱电系统进行分析,掌握各系统的运行规律,掌握维护方法。

1.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具备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的能力;

3.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4、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号黑体)

建筑弱电系统安装课程(45+20学时)(小四号宋体)

序号

项目

【工作对象+动作+补充或扩展(需要时)】

工作任务

(课题、案例等)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

建筑弱电系统概述(2学时)

1.建筑弱电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建筑弱电系统的组成子系统分类

3.建筑弱电系统安装总则

1.具备建筑弱电系统系统概述技术知识;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2

公共建筑有线电话系统及建筑弱电系统设计规范(10学时)

1.有线电话系统的组成

2.建筑弱电系统管线槽的敷设要求及敷设

3.盒体、箱体的安装要求和方法

4.有线电话系统施工图及系统图的初步绘制

1.能完成有线电话系统施工图的识读及系统图的绘制;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3

公共建筑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4学时)

1.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2.有线电视系统设备选型

3.有线电视系统传输方式的选择

4.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图及系统图的绘制

1.能完成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图的识读及系统图的绘制;;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4

公共建筑广播及会议系统设计(4学时)

1.广播及会议系统的组成分类

2.广播及会议系统的设备选型

3.广播及会议系统施工及系统图的绘制

1.能完成广播及会议系统施工图的识读及系统图的绘制;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5

公共建筑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的设计(4学时)

1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的组成分类

2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的设备选型

3. 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施工及系统图的绘制

1.能完成能完成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施工图的识读及系统图的绘制;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6

公共建筑安全防范系统设计(19学时)

1.安全防范系统的分类

2.安全防范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及原理

3.安全防范系统各子系统的设备选型

4.安全防范系统各子系统的施工图布置方式;

5.安全防范系统各子系统的系统图绘制;

6.安全防范系统集成设计

1.能完成安全防范系统施工图及系统图的绘制,完成各子系统系统集成的设计;

2.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7

公共建筑弱电系统课程设计(20学时)

1.新建单位工程

2.建筑图纸识读

3.根据建筑构造进行施工图点位布置

4.施工图各系统管线路由标识

5.施工图各系统箱体、盒体设备安装布置

6.各系统系统图的绘制

7.各系统设备选型、功能介绍

1.能完成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

2.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备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的能力;

4.具备资料搜集与汇总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5、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项目一 建筑弱电系统概述(2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阶段性考核。

考核时间

第四教学周。

项目二 公共建筑有线电话系统及建筑弱电系统线路敷设规范(10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考核时间

过程考核。

项目三 有线电视系统(4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考核时间

过程考核。

项目四 广播及会议系统(4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考核时间

过程考核

项目五 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4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考核时间

过程考核

项目六 安全防范系统(19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操作竞赛

考核时间

过程考核

项目七 公共建筑弱电系统课程设计(20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

教材、图纸、黑板、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与教学媒体,采用集中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安排

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定期开展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

教学场所

教学现场(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教学工具、教学媒体。

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训练:投标最高限价文件(或投标文件)

课程答辩: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考核时间

课程训练最后2学时

6、实施要求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1.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

2.教材编写要求(体例、内容编排等)

3.考核评价要求(考核评价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5.其它

序号

实施环节

实施内容

实施要求

1

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讲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对教师的要求

以教师工作页、教师检查单及评价单等多种课业单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要求

以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多种课业单为媒介进行学习活动

2

教材编写要求

体例

■目录参考体例(需与正文完全相同) 

项目一  ××××××(占一行) 

任务一  ××××××(占一行) 

一、××××××(占一行)

■正文参考体例 

项目一  ××××××   

任务一  ×××××× 

 一、××××××(占一行) 

(一)××××××(占一行) 

 1.××××××(占一行) 

(1)××××××××××××××××××××××××。     

小结 

思考题

内容编排

任务介绍(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安排练习课外学习指要

3

考核评价要求

考核评价改革

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生工作页、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2.强调工作目标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养成自主工作能力;

3.强调工作过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结合一个实际工程的清单编制、计价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方式

见附表1

4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在线开放课程

按照共享型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开发,要包括过程测试、章测试及课程测试,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应与课程标准一致

5

教学条件

场地要求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平台实训室

软件要求

附表1 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方法

考核比例

过程考核

遵章守纪、学习态度、职业精神

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

10%

项目一 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3%

项目二 有线电话系统及建筑弱电系统线路敷设规范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16%

项目三 有线电视系统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7%

项目四 广播及会议系统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7%

项目五 大屏幕显示与信号呼叫系统

通过教师检查及评价单、学生工作页、自评单、组内互评单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7%

项目六 安全防范系统

阶段性测试

50%

结果考核

课程训练

投标最高限价文件(或投标文件)

60%

课程答辩

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40%

7、课程管理

7.1 课程管理委员会

组成如下:

1)教研室主任:

2)主讲教师:

3)企业人员:

7.2 责任

1)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项目的调整、课程的持续发展;

2)负责协调课程的授课过程;

3)负责监督课程的实施。

8、其它

建筑电工知识篇6

【关键词】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研究新形式下人才培养的模式,使人才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高职院校,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建筑电气技术方面的合格人才,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太窄、太偏,重理论,轻工程应用,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弊端,很容易造成某些内容过专、过细和过深,知识的重复性多,不利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市场需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课程的学时分配、讲解内容上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因此,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调整,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类院校建筑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电气专业培养的目标及专业特色

我院建筑电气安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主要面向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现代建筑中各类建筑电气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大中型建筑企业、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等各种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电气工程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语言交流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理论、方法,具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职业基本技能。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及内容

在制定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为核心,以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制定课程模式的依据,完全围绕着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这种设计不但体现在课程名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大纲及具体教学内容中。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能力培养的方向,在教学计划中尽以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环节。能力培养的实现靠具体的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本专业的能力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素质与能力

其能力要素包括: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3)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掌握数学、物理、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

与此相对应的课程有《政治》、《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体育》、《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

2.外语应用能力外文资料,并通过省级的英语等级考试。

(2)具备一定的口语对话能力。

与此相对应的课程有:《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

(1)掌握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及基本应用技术;

(2)掌握与电气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应用技术;

(3)掌握基本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与其相对应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工程设计能力

掌握建筑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弱电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与其相应的课程有《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照明》、《电气施工技术》以及与此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5.楼宇电气设备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1)具备电气工程识图,参数计算及整体知识,掌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方法;

(2)具备楼宇变配电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安防管理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楼宇照明控制系统等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能力。

与此相应的课程有《建筑电气自动控制》、《建筑供配电》、《建筑弱电系统》、《电梯技术》等。

在进行本专业的规划及课程设置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专业方向及课程的设置或开发要取得考生和家长的信任和要求;其次,满足一定行业范围内各类企业单位对高新技术人才的现实需要,并且应可持续发展,使高职教育有序,健康的发展。

本专业高职教育规划的实质是要解决好招生、就业、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也是本专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即是以转变高等教育思想和传统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对建筑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公司,设计公司和建筑企业等合作,走产学研之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向导,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原则,整合课程体系,及时更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结合,产学研并举,全方位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四、课程改革

1.在建筑电气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要懂施工规范,否则影响设计质量。同样施工人员要理解设计意图,否则也不利于工程质量进度。所以对专业课“建筑供配电”进行整合,教学计划增加了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计划开设《建筑电气设计》课程。

2.整合“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并与专业活动实践相配合,用以提高专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根据实际工程中弱电内容越来越多,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缺的实际情况,强化弱电内容。

3.整合“建筑电气工程概预算”课程,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建筑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本专业工作。

4.整合“电梯安装与维护”课程,以实际电梯模型为控制对象增强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5.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增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以使学生掌握工程招标的程序及工作实践中增强合同意识。

建筑电工知识篇7

(1)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大型公司企业等公用建筑的需要也应运而生了许多奢华装饰物品、高性能安全装置、自动智能化系统设备,而这些东西都和建筑电气工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建筑电气对于国家经济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筑电气工程实际上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很多时候人们不可避免的需要了解它,并接受它产生的作用。因此,因此,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由其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这种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对人民群众的人生财产安全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

(3)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建筑土建施工与建筑电气工程之间是一种在运转程序上交替执行的关系,同时它们更是一种对彼此产生推动和帮助作用的关系。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标准、应用的器具材料和施工工艺、具体实施方法会根据建筑装修本身的档次高低和建筑结构的不同而变化,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

2.新形势下建筑电气施工工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质量问题: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关键部分,而有些建筑工作者欠缺规范施工的意识,或者抱着侥幸的态度,更有甚者,缺乏全面科学的知识储备,造成对工程项目的检验方法不准确以及出现误区,进而没有就电气安装工程得出准确的测评结果而引起质量隐患。其次,一些电气设备和材料在订购、运送、保管过程中如果任意一个环节审查不当都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作用。另外,开工前没有确认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程序、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没有核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没有做好各方面的技术交接都会对施工水平形成影响。最后,事先没有进行完备的方案讨论、确定,会议审查等一系列准备程序,没有及时发现设计的不足并着手克服等这些不充分的准备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误差。

(2)解决方法:首先,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日检制度,让建筑工作者真正具备质量意识。再者,要着力提高施工设计组织者和执行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电气施工人员进行全方面的技术整合培训,同时,建筑电气各方面工作人员自身也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要仔细把握好电气设备和材料在订购、配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确保装备的质量。值得注意的一点,一定要在开工之前,进行周密、详实的关于设计概念,整体效果的讨论与欠缺之处的及时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技术工作交接和审议工作,确保竣工后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的现状及施工技术

(1)配电盒的处理

配电盒使整个工程中电力的关键,对于各个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安装时要采取严谨的防护措施。然而,现在却有某些建筑行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导致一系列的隐患产生。在依据施工技术要求,在安装配电箱时要认真看好图纸说明,每一步都要慎重连接,确认好是正确的位置后再进行安置,达到紧密连接的要求,保证箱内线路的牢固持久。

(2)避雷装置的安装

一些建筑公司觉得避雷装置可有可无,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故不再安装电气工程避雷装置时进行规范有效的处理,使得避雷装置存在很多问题,其实这已经为建筑电气工程的不安全性种下了祸根。避雷针的线路连接及配置数量都是有一定规范的,只有正确安装才能真正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3)线路管道的建设

现在的管道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管道太过弯曲,连接方式错误,重要管路标志模糊等,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予以解决;把管道弯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导管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在道路铺设过程中,及时有效做好检查修复工作,进行完备的技术交底。管路铺设技术有效地纠正了吊顶层不规范配置,也克服了各路管道施工中的技术和人工难题。当然,它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方能充分利用。

虽然这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前进,但是还可以看到,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对建筑物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逐年提高,人们对房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建筑电气工程正在不断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建筑电气工程的前景十分广阔,广大建筑电气工程工作者也要不怕困难,着力攻克在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工程完成后的质量,不断完善和改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电工知识篇8

【关键词】建筑设备自动化 实践教学体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9-01

建筑设备自动化作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具有工程实践性强、涉及专业多、新增内容渐增、应用范围广等特点。[1]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来说至关重要。

一、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涉及自动控制原理、自动化网络、检测与转换技术、PLC与电气控制等先修科目,是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让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环节,是增强课堂理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通过实践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很多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二、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课堂教学,灵活多变的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的所在。

1.完善课堂教学

(1)结合实际,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由于建筑设备自动化是一门工程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图量大、案例多等特点,因此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工具,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给学生以更多的感官刺激。[2]例如,在智能建筑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实物照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系统组成设备的外形及实际工程的现场环境,通过视频或仿真动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这样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电气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而这些工作无一不要涉及大量的建筑电气施工图,看懂图纸成为建筑电气从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3]因此,在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学生识图、绘图的训练。教师可先结合图片、视频等介绍常用设备和元件的图形符号,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识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再借助相关软件逐步教授绘制建筑电气图纸的具体步骤。最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自选小规模建筑,完成有关图纸的绘制。通过分层次训练,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做好必要的基本技能准备。

2.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训练,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借助具体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涵盖安防、消防报警与联动系统等,对应每个系统应该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并需要设置合理的实验项目。例如,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试验台所开设的实验项目需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消防控制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器件;(2)熟悉消防系统的布线结构;(3)熟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面板的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4)模拟火灾发生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通过实验教学,教师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促互进。

3.采用实习等现场教学

实验教学是将实际的复杂系统做成较简单的模型,让学生了解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原理,通过实习等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观正在施工的工程现场,让学生了解感烟、感温探测器及各种联动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熟悉建筑电气施工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大型酒店、政府办公楼等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了解不同功能建筑如何根据具体要求和建筑特点进行各系统设计。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结合实习内容,总结实习收获。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现场教学,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4.加强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验,应能在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知识,选择不同功能的智能建筑,完成相关设计内容,并能够利用专业的语言和规范的图表完成设计报告。

这个环节不采用统一进度的传统模式,在课程开设初期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设计题目,针对学生的能力和设计任务的难易程度来确定进度安排,[4]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有助于因材施教,增强此环节的效果。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实验室采用开放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后,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整套系统的实际搭建和调试工作,并提出创新和优化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建设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至关重要。实践教学可以多样化,涵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现场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几个环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不懈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胡从振.论加强建筑电气技术实践教学环节[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曹锋,李连民.“楼宇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张鸿凯.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22)

上一篇:早产儿护理重点范文 下一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