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信息范文

时间:2023-12-11 18:21:24

建筑科技信息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的深入,管理信息化就成为了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为适应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有明显的提升。然而,尽管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但是其信息化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因此,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通过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 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普及时间较短,建筑工程信息软件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只是部分企业小规模的采用了信息技术,这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2.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陈旧和落后,大多数工程管理混乱,管理模式单一,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施工信息技术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对项目信息化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等功能没有概念。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丰富的信息来源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较为深刻,而位于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则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相对偏弱。

4. 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

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基础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仍然依靠管理人员的处理能力和经验进行施工管理,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没有形成施工管理中现场的跟踪检查制度化,随意性大,跟不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二是目前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宽,未能实现网上信息、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以及材料采购等;三是建筑行业应用计算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单机板软件为主,使用单机操作,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的自动传递和共享。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

1、建筑工程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原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建立在已知施工方法的基础之上。除应在施工管理中了解计划方法之外,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及工艺还应有所了解,依据网络计划的特点和性质,并不是应用了网络计划方法就能任意的缩短工程的期限,它实际上只限于为管理人员提供关于哪些工作可以合理赶上工期及与物质技术条件和成本。因而,管理人员制定的进度控制的计划必须紧密结合工程技术人员。

(1)应用工具软件和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筑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辅助管理工作和计算机作业,办公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的自动化系统(投标报价、工程量计算、标书制作、编制工程进度网络、造价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设计计算机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脚手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详图设计);项目管理系统(日常信息管理、质量、项目成本进度管理)等。

(2)整体考虑一项工程

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个工程进行合理安排、整体考虑。在施工中推广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部分地方取得的效果较好。通过计算机网络计划所特有的反馈作用,改进和调整施工管理的工作,进而使施工全面达到快速、节省和优质的要求。施工的实践表明,一般应用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管理与组织施工能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保证质量。如预伴混凝土上料的自动控制、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对大型设备和构件的整体安装以及幕墙的加工与生产、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等。

2、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举例

建筑项目在当今时代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交流的速度和效率是项目取得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传统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流方式,只能使信息以纵向沟通的形式进行,限制了项目成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流动性,项目信息门户的出现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信息门户PIP是指在集中式管理实施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在Internet平台上为项目参与的各方提供一个可以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人口,进而为工程项目参与的各方提供一个协同工作和高效率信息沟通的环境。到2004年在全球建筑业市场中的10%业务额将在Internet上完成,其中,采用项目信息门户进行项目信息沟通已成为建筑行业利用Internet主要的形式。。

三、加强建筑工程中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措施

1、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流程

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最终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因此,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强化培训,使其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管理的流程。首先,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要针对工程项目特点, 信息管理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 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 结合项目管理软件, 和现场施工经验, 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工序,准确的把握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其次,要使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对各工程之间人、材、机等生产要素统一协调, 充分利用资源, 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接着要对工程管理信息进行编码分类。项目信息编码包括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编码、自定义编码、作业代码、费用编码、作业代码分类码、资源代码、日历代码等等。然后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四级进度计划, 进行控制与管理。

2、推进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应用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只限于使用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单项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水平低, 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不高。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就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四个控制过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相关软件的应用。例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相互制约关系、机动时间、关键工作的特性。及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时间优化和 资源调整,以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这类软件目前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技术难度高、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优越性非常突出:结果的可靠性高, 处理时间短 ,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方面,如单机操作文档处理、数据计算,未能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整体化管理控制。建筑业在继续加大对信息化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第三方信息公司的力量,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最终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岭峰. 浅谈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及应用[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汤立斌. 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项目管理技术, 2009,(S1) .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2篇

1.1对于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非常有利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里,建筑工程的所有环节里都分别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而且建筑工程的所有部门的地点也不相同,使得信息和资料在传递时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拖延了工程的进度,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由于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把各种工程信息以及工程资料进行储存,还可以透过网络将信息技术快速传递,这不但有利于项目经理掌控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成本,还可以及时了解建筑工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1.2对于提升业务流程的管理效率非常有利

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的活动时间缩短,施工建筑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应有的配置,满足了资源配置管理的目的,进而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2.1建筑工程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

各类建筑物在同一个地方建造后不可以移动,只可以在建造的地方长期应用,建筑物直接与土地连接在一起,在不同的状况下,这些产品自身就是土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普通的工业生产来讲,其生产者与设施是固定不动的,只有产品在生产线上运转,产品的所有部件还可以透过不同的地点进行加工,最后组装成成品。

2.2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建筑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

在普通工业生产部门,生产产品的数量非常大,而自身就是标准的统一化产品,这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重复生产,然而建筑业却并非如此,地区不同,用途不同,建筑的样式也各有不同。就算是样式相同,在进行建造时,各个地区因为施工的环境、条件、方法的不同也会使得建筑物最终的成品同设计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通过科技信息技术掌握施工的水文、地质、地形、气候等相关的自然条件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施工方案。

2.3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较长,使得建筑工程管理

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生产周期指的是产品从开始生产到完成生产的所有时间,建筑物的生产周期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里耗费的时间,也就是从开始施工时,到建成投产及发挥作用时所需要的时间。建筑生产比普通的工业产品周期要长很多。同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时大多会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这也为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

2.4建筑工程项目体积过于庞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

一定要应用科技信息技术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物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建筑物生产只能经常在露天作业,并且在建造的过程里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人员构成也非常复杂。这就要透过非常专业的管理进行调配。只有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应用科技信息技术,将工程项目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一个整体,并透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改进施工管理的工作,这样才可以将整个工程项目融合为一体。

3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没有推广出去,而是限制在极小部分的企业当中,并且仅将其在小面积进行使用,把管理信息体系约束在信息搜集以及印制报表方面,根本无法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连接起来,也没有方法同一些动态的行业信息进行结合。有的企业在管理时为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了局域网,可是信息却只在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进行流通,其局限性非常强,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无法构成一个整体。

2)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盲点,浅显的将科技信息技术构成看做是计算机与局域网的融合。许多工程建设的客户、设计人员以及监理单位之间依旧是透过纸张进行信息的交流,并没有因为科技信息技术而出现任何转变。想要全面的执行科技信息技术,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科技信息技术。可是就目前来讲,科技信息技术还只是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工具,而并没有让企业从总体上出现任何改变。

3)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多体现在施工的前半部分。只有在施工建设的前半部门通常才会应用科技信息技术,例如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预算阶段、工程设计阶段等,而在施工的过程里对于时间的掌控、建筑物成品的质量把控、建造时的资金使用等方面基本接触不到科技信息技术,并且在施工管理方面大多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与实力,而并不是结合科技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建筑行业里对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还没有打开,通常是通过单机版的软件进行操控,利用率非常低。像是网上购买材料、招标、信息交流、信息、项目管理等工作依旧没有透过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操控。

4提升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具体措施

4.1提升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

科技信息技术的基础为电脑软件,因此,提升软件的开发是有效提升科技信息技术科技含量的方法,进而使得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里的管理效果更加完善。透过政府的相关建筑产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科技信息技术人员强化自身的技术,提高研究机开发的力度,并且在投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时,多激励一些软件开发的企业同建筑工程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4.2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

建筑工程里的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成为了管理效果的基础,假如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明显会令整个管理团队的质量及效率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科技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培养,让管理人员深切的了解到信息技术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成效。并且还要加强对建筑师、建造师、工程师、项目经理、工长等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部门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科技信息技术。

5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问题不是靠人力都能够解决的。正确的引进科技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管理的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其他产业的兴起,带领建筑产业在全球的竞争道路中走的更加长远。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特点

一、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与高层建筑电气关联的用电设备品种繁多。室内、楼梯过道、安全照明等属于电器照明设备;货梯、客梯等电梯设备;生活水泵和消防泵等给排水设备;冷却塔风机以及水机组等制冷设备;引风机和鼓风机等锅炉房设备;排风机、电冰箱等厨房用电;包括送风机、回风机、风机管盘在内的空调系统送电设备;包括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等在内的消防设备。另外,不同用处的高层建筑在用电量上也存在差别,不过总的来说耗电量比较大,再加上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客梯电力、应急照明等还要有分别独立的电源。

二、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电量负荷的计算

高层建筑供电设计的重要参数依据就是电力负荷,其计算的准确程度对选择合理设备并确保电力安全可靠的运行,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发挥节能功效。一般电量负荷的计算方式主要采取负荷密度法与需要系数法。

(二)高低压电的配电系统

在高层建筑中,高压配电系统的组成是两路的10kV 电源,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一般来说,高压配电采用的形式是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的同时起到相互备用的目的。为了在电气设计中使变压器台数尽量减少,一般单台变压器都采用容量大于1000kV?A 的,正常状态下的变压器能够解列运行,中间设置联络开关,来控制低压时短路电流的情况。另外,高低压配电的计费方式,多采取高供高计,仍然需要安装设计费电度表,将照明和动力两方面分开的方式计价。

(三)供电电源以及电压的选择

为保证现代高层建筑的供电可靠性,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是必须的,而电源的具体数量则可以根据负荷的大小以及实际的电网条件来定量。尽管两路电源独立运行,但它们实际上仍然同时供电,彼此相互备用。此外还要安装柴油发电机组以应急备用,确保能够在15s 之内正常恢复供电。为了保障照明、电脑、电梯、消防等设备的事故用电,我国国内的高层建筑,其供电电压都是用的标准电压,为10kV。

(四)接地和防雷设计

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接地设计中,由于高层建筑多选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之间有较为可靠的连接,重点在于金属管线工作的保障。另外,高层建筑一般采取避雷针与避雷带的传统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已出现放射性避雷针与消雷器等设备。虽然这两种技术已经在很多工程中得以应用,但却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仍需要更多实践的支持。

(五)电气的照明设计

高层建筑的电气照明设计,主要包括灯具的造型设计、灯具的布置、照明度的计算、光源类型选择等。电气的照明设计实际上与建筑的装饰密切相关,因此二者之间应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应确保艺术意境与使用功能的统一。在现代高层建筑中,普遍采取传感器、定时器或者光敏元件来实现照明的自动控制作用,并通过各种建筑物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照明电路与接触器。另外,采取高光效的电光源,也是节能照明的重要手段。

(六)消防自动灭火与报警机制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在火灾自动报警灭火机制方面也逐渐统一,目前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自动洒水灭火器和气体自动喷射,以保证报警灭火自动化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由探测器探测火灾信号,并自动转为电信号,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以及消防中心,转为声光报警信号。而整个消防指挥与监控由消防中心完成。由于高层建筑消防用电设计跨多学科,规模、功能和控制范围都日趋复杂,因此设计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七)电梯的用电设计

电梯机房一般在井道的上方。普通电梯的梯井能够连通或者设置开口相连通。电梯根据使用功能多分为客用电梯与货用电梯等;而按照速度划分可分为超高速、高速、快速与低速电梯;按电流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的电梯,为了缩短等待的时间并提高运输能力,多采用超高速或者高速的电梯,分组采取控制。为了提高运行的舒适性与稳定度,客用电梯多采取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另外,在进行电梯的电气设计时,需要做好各项配电设计、电气照明、选择主开关、设置插座、装置通风及控制等相关问题。

三、高层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人口的加剧、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正面临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各行业都已提出节能的需求,这也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一)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在使用功能方面要满足照明在色温、照度、显色指数这几方面的要求,空调温度和风量也要得到满足,使用舒适度和卫生状况应得到保障;运输通道上下和左右都要畅通无阻;一些特殊技术方面使用的要求要满足,如在娱乐场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以及电力用电等。

(二)经济效益需要充分考虑

节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建立在过分增加成本和投入基础上的节能是不建议的。节能的焦点应该在电气设计当中体现,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节能而得以费用回报。

(三)以减少无谓耗能为主

应明确哪些电量消耗是与建筑物的功能无关,再考虑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节能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价值实用、技术先进”等原则。由于高层建筑耗电量大,节能空间也相对较大,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因此,在选择电气节能的设备时,应对其性能、原理、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给予考虑,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反复比较,在最后定选节能设备,以实现真正的节能功效.

四、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并注重节能的功效,才能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路琦,林峰,周瑛俊,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9(6):110~111.

[2]饯济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104.

[3]章楷盛,李洪伟.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6):95.

[4]马致远,张磊.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24):194~195.

[5]韩锋.浅议高层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6]李飞.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8).

[7].浅谈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原则[J].科技信息.2010(35).

[8]王林林,马传勇,李豪杰.浅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9]郝平.小议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内容及节能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10]杨冬梅,张洪波.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11]陈志民.探讨高层建筑电气节能设计[J].广东科技.2009(18).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智能;建筑设计;思考

1引言

现阶段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科技信息技术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日常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高科技的事物;譬如双方或者多方通讯的智能手机譬如双方或者多方通讯的智能手机,还有丰富了现代青年人业余生活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业余生活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各种技术和设施都开始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进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进展,形成这一局面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来的必然结果。建筑行业作为一个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是否能适应现代科技信息化所带来的重大改变,智能建筑的产生筑的产生、推广以及普及相关过程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智能建筑的特点结合智能建筑的特点,简单对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探索。

2实施智能化建筑的意义非同一般

我们进行智能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全、舒适便捷的生存空间和工作环境,在建筑物内置办的任何设施和系统必须都要符合这一设计理念设施和系统必须都要符合这一设计理念,否则建筑智能化就会失去它本身的价值会失去它本身的价值。因此,充分理解建筑智能化的概念,是设计一个高品质的智能建筑前提设计一个高品质的智能建筑前提。业主方面,设计院,施工承包商是三个相关实体的建设包商是三个相关实体的建设。业主应充分认识智能建筑的概念念,对项目提出合理的智能化要求。设计院则应与时俱进,对项目的可操作性和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作出充分的预估项目的可操作性和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作出充分的预估,使系统的功能设计恰到好处使系统的功能设计恰到好处。施工承包方则应从系统规划合理性的角度出发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围绕以下原则协调统一设计思路一设计思路:智能建筑设计,应符合先进技术,经济合理的施工原则工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建筑物的主体,尽可能同时设计计,同步施工;明确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和各自的职责;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线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系统设计不仅能满足目前使用各种功能的所有者各种功能的所有者,同时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和扩展要做出适当的改变和扩展。

3智能化建筑设计实施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要想保留智能建筑的特殊性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要想保留智能建筑的特殊性,设计者首先要保持与各环节工作人员相互协调设计者首先要保持与各环节工作人员相互协调,并且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设计者由于很难全面地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方法,或者因为业主往往期望值过高,希望自己拥有的建筑物在本地区范围内成为亮点在本地区范围内成为亮点,从而提出过高的建筑需求,而设计者又不能正确地理解业主们的设计要求者又不能正确地理解业主们的设计要求,不能按照业主们的要求进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也不能合理地进行配置,所以这就需要设计者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密切关注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展知识领域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素质。(2)供应商供应货物方面问题供应商供应货物方面问题。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有具体说明,或片面强调硬件要求,以及其软件要求的疏忽,导致设计师在整体设计思路上的设计导致设计师在整体设计思路上的设计,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问题。(3)智能化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主体设计完成后开始的智能化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主体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往往留给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这就需要设计者更加注重与主体设计的相互沟通重与主体设计的相互沟通,对智能化各子系统进行充分地布局局,从设计上避免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阻碍。

4未来智能化发展领域

中国建筑业是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主流中国建筑业是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主流,现代智能建筑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向专业智能型发展向专业智能型发展。智能学校、智能医院、智能工厂、智能图书馆智能图书馆、智能银行、智能住宅等更加专业化的新型智能建筑肯定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未来建筑物功能的高要求筑肯定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未来建筑物功能的高要求。(2)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娱乐,美容,购物,健身,医疗,餐饮,住宿,育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楼宇也将成为智能楼宇未来的新宠宠,特别是在办公楼和商业楼宇成为各种辅助空间,一定会更全面的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全面的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3)向区域性发展向区域性发展。智能建筑将向区城市系统域和管理系统发展系统发展。

5创造智能化住宅小区创造智能化住宅小区,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我国已经步入科技信息化时代的行列我国已经步入科技信息化时代的行列,依赖科学技术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智能社区的提出是科技信息化主导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推行智能社区建设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情,这样做既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同时也加强了城市规划管理理。相比较发达国家中的一些智能社区的建设,我国社区智能化建设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能化建设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从切合实际的使用角度考虑虑,社区网络的建设为未来真正的智能小区创建了基础平台台。要建立实用的智能化住宅,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加强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想要创造出完美的智能社区造出完美的智能社区,就要关注以下两点:①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由于智能小区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智能小区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入住人群是社会上各类人士,所以要符合大众化的需求所以要符合大众化的需求。智能社区与智能大厦相比,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化特征较为明显。②经济适用性经济适用性,智能社区的建设必须是经济适用济适用,安全可靠,高效舒适,开放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其中经济适用性最为重要其中经济适用性最为重要。因为人们能够接受的是比较实用型的智能化住宅型的智能化住宅,一些没有实际功能的设施及设备不受人们的喜欢的喜欢。建筑工程智能化和智能化建筑系统赋予了建筑在信息化化、科技化的社会中全新的内涵了。但是,在管理投入不够的国内大环境下国内大环境下,智能系统的许多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个问题制约了建筑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题制约了建筑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生活追求是是绿色绿色、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这一行业的重要使命将成为这一行业的重要使命。使用资源和信息共享的集成化的管理手段可以节约资源的管理手段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运营质量,设计出客户满意的智能化建筑客户满意的智能化建筑。

6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智能化将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规范化。智能建筑这一高科技产品将会为建筑业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为现代建筑行业在各方面发挥了一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中国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的标准化健康中国路的标准化健康中国路。

作者:吴彩霞 范丽红

参考文献:

[1]陈爱国.浅析智能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提升[J].科技致富向导,,2013(10):62.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进度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房屋,住宅,办公楼等建筑项目也有较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建筑施工就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管理水平较低跟不上国际发展的脚步,大家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信息软件也处于不成熟阶段,现如今,大家对网络信息已是非常认可,建筑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建筑业的发展和创新。

一、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当中除了保证质量以外整个项目的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进度也就是速度,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以防质量不达标,太慢又会延误工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才能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工程进度控制管理需要制定规划方案,需要对人力和资源的合理安排,需要对工程成本做出预算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对这一系列程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即进度计划,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和精准的做出一套主要计划,两套备用计划,在项目开始时一切程序都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以启动备用计划,这就避免了工期的延误和不必要的损失,使用计算机技术也会减少误差,在保证企业收益的同时也可促进项目进度管理的发展。

二、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进度管理已发展多年,但与国际相比仍有一段距离,一般的管理者把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看的比较简单,认为找几个人设计然后施工队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就可以完成。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在项目做出规划之前对当地的环境,地质和天气情况等许多因素研究不到位,所以这种“拍脑门”工程才会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大量存在,使用科技信息技术的工程进度管理也很少见,管理水平较低。比如某学院要建设6层实验楼需要耗时一年左右的时间,学校对建筑工程方面的经验本来就少,加之工期较长会对前期的资源投入或时间安排不能精准预算,这会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一些施工材料的价格也会出现波动,这不仅会延误工期还会受到经济损失。

(二)组织协调有难度

在项目进度计划中管理者会很多,因为每个项目都会有专人负责,会有业主和承包单位等多部门,承包商需要与他们共同商议工程进度,如果承包商的协调能力不够,必然会去工程的进度产生影响。如果室外建筑承包商没有在预期内完工,那么室内建筑承包商也就不会在预期内完工,即使室内建筑承包商可以在预期内完工也必然消耗了不少的财力和物力,所以组织协调有难度给承包商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三)技术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环境等,如果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是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会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目前施工单位的技术还不到位,设计会比较简单,达不到精准的效果,因为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可能会随时变更,加之一些刚接触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技术工艺认知度不够,不能从全局角度考虑,施工材料和设备等都需要及时到达施工场地,这些都影响了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比如某学院实验楼的建筑,校园内施工空间有限,由于施工需要实验楼的两侧有一条深沟这就造成了不确定因素的出现,需要技术人员对这些因素及时做出处理方案,避免塌方及人员伤亡。

(四)进度与成本和质量不协调

工程的进度与它的成本和质量密不可分,如果加快速度承包商会增加施工人员然后日夜敢工,也会提高机械的使用率,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就增加了成本,有些测量结果可能需要反复确认,但如果施工加快速度可能会对测量结果直接使用,这不仅会出现误差更加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承包商对进度与成本和质量这三者之间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施工当中只要求速度或只要求质量或最大力度的降底成本,这就造成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出现。比如某学院建设的实验楼,白天施工噪音非常大,并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校方强烈反映工程停工,所以承包商就与校方商议在周末或是假期的时候在进行施工,但因周末时间或假期时间较短,造成了承包商主抓速度的情况发生。还有些承包商在投标时,为了能中标压低了价格,但在实际施工中预期的资金不能达到要求,或者为了一已私欲,所以就会偷工减料,造成了只注意成本的情况发生。

三、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和措施

(一)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在已有的施工方式基础上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编制,需要对施工管理方案和施工过程中每项工作都充分了解,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能随意缩短工期,它可以对原有的计划快速做出方案和对成本的预算,对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比较高,可以减少误差,在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出项目进度控制方案时还要与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模式,可以对投标的报价进行预算和标书的制作,对工程进度进行网络编制,对工程量和成本进行计算,设计平面图和三维立体图形,三维立体图形可以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房间的每个墙面和每个角落,使数据更加准确,有了计算机系统,还可以对施工用的脚手架进行设计,对于地基所需的深坑支护进行设计,还可以设立日常工作管理系统和进度管理系统。

在工程进度管理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整体考虑,使用科技信息技术实现控制技术自动化已经在不少地方开始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再好的技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一样但它有反馈功能,可以对进度管理工作出现的批漏或不足及时发现和改进,使施工更加快捷化和节约化,所以在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工。

然后,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建筑项目提供大量的信息,在建筑项目不断更新的现在,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最新消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决定项目的成败,所以就有了项目信息门户PIP的出现,PIP是通过Internet互联络为参与项目的各方提供信息的入口,为参与各方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早在2005年建筑业就已使用Internet完成10%以上的业务量,主要以项目信息门户为主。

(二)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首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流程要充分了解,建筑业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使得管理信息化但也不能保证成功,建筑业设及的部门较广,管理人员较多,能否成功取决于各级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水平的掌握,所以对于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操作技术流程。第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未实现信息化之前,了解项目特点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通过互联网项目管理软件和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关键和细微的工序,要把握好施工进度和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第二,使用管理软件,对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等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工程组统一分类和编码,编码主要包含结构编码,各项施工作业可分别设制代码,所需的各项费用编码,对施工材料和各项资源等等一切工程项目所需的都可以设制代码,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第三,要把项目分成四级进度计划,方便项目进度管理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

然后,施工管理加强使用四个控制过程方面的软件,四个控制即安全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目前计算C虽然已经普及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水平并不高,因为他们所使用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工程投标系统等软件相对单一。在进度方面,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通过相互制约决定项目的工作关键,在施工现场出现的突况可以通过施工进度来对时间和资源进行整合,在质量方面,属于技术含量高,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使用四控软件可靠性高,处理速度比较快,还可以为施工当中各个环节做出预测和控制,它的出现对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更能精准的把握质量实施动态信息。

四、结语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火灾;消防给水系统;串联水泵供水;串联水箱供水;力水箱供水;安全性;经济性

0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展迅猛,人与建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工作、生活的更多时间是在建筑物内度过的,人们赋予建筑的功能也更加复杂和综合。城市中各种功能的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使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大增加,也使火灾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及时的发现并控制火势的发展,甚至在火灾初起阶段就能够有效的将火灾扑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深入研究的主题。

1 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给水方式

1.1 不分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该系统最大优点是系统简单、设备少,但对管材管件及用水设备等的耐压要求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第7.4.6.5条要求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00MPa,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也就是说不分区供水方式仅适用于多层建筑和建筑物内不利点消火栓处静水压力不大于1.00MPa的高层建筑。

1.2 并联分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火栓给水系统分区的具体操作依据是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这个数值时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根据供水设备及供水方式的不同,并联分区又分为并行供水和减压供水两种方式。其中并行供水方式包括分泵给水、双出口泵供水及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减压供水方式包括减压阀减压供水、减压水箱减压供水。

1.3 串联分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涌现,在设计中为了避免管道承受压力过大,减少耐高压的水泵及管道配件在工程中的使用,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经常采用的供水方式为串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又可以分为串联水泵供水,串联水箱供水,重力水箱供水。

2 水枪的充实水柱的长度

消火栓设备的水枪射流灭火,需要有一定强度的密实水流才能有效地扑灭火灾。水枪射流中的26mm~38mm直径圆断面内、包含全部水量75%~90%的密实水柱长度称为充实水柱长度。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当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小于7m时,火场的辐射热使消防员无法接近着火点、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当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大于15m时,因射流的反作用力而使消防员无法把握水枪灭火。

3 消火栓布置原则

(1)除可燃物的设备层以外,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各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2)消火栓的间距应能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的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3)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一般设在走道、楼梯附近,从入口大堂通向内部走廊的入口处,有采光顶的共享空间的每一个走廊的出口和回廊的出口,或者外部共享空间进入室内的入口处。

(4)消火栓的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l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垂直。

(5)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6)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7)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平顶建筑,宜在平屋顶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

5 消火栓的布置间距

消火栓保护半径按下式计算:

6 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

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独立的环状管网系统,以便在管网某段维修或发生故障时,仍能够保证火场用水。室内环网有水平、垂直、立体环网,可根据建筑类型、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布置确定,但必须保证供水干管和每条消防竖管都能做到双向供水。需要有环网引出支状管道时(如设置屋顶消火栓),支状管道上的消火栓数不宜超过一个(双出口消火栓按一个计算)。

室内环状管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并宜从建筑物的不同方向引入。若在不同方向引入有困难时,引入管宜接至竖管的两侧。若在两根竖管之间引入两条进水管时,应在两条进水管之间设置只供发生事故或检修时使用分隔阀门,此阀门为常开阀门。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其余的进水管仍应保证全部消防流量和规定的消防水压。

消防竖管不宜少于两条,其布置应能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分。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当建筑物内同时设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管网分开设置。

7 结束语

消防工作是人类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的工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物的数量与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建筑物内部发生的火灾水量也渐渐增加。消火栓系统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灭火手段,为建筑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建筑消防系统的设置应坚持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万绍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刘印,于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8(29).

[3]赵金水,徐庆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8).

[4]焦福海,周艳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5]赵德生.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6]逯仁兴.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Abstract: as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flourished, along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ceaselessly,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of life more rise to a higher level.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increase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make people on housing choice also have more spac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a high-rise building corresponding proposed more high demand, so, this needs through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expected and the ideal effect.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cret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简称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工程主要是用水泥胶凝材料,沙石作为集料,并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经过搅拌、成型而得到的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的作用就是应用于工程的建设,如房屋、公路、桥梁等,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本文用过对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探析,使我国的高层建筑更加完善与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对功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方面,建筑结构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能够保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可以承受住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偶然因素发生的进行中与结束后,能够做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不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以不倒塌。其次,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适用性方面,建筑结构在规定的全寿命周期内,要能够满足这个期间使用的要求,经过时间的积累,建筑结构的变形程度、墙体裂缝等一些基本性能都不超过最初的限定标准。最后,在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建筑结构在规定的全寿命周期内,要具有超强的耐久性,防治钢筋因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严重腐蚀的问题发生。

2、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就是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能够完成所规定的预定功能的能力。这种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当一座高层建筑因年限的规定而达到了使用期之后,这并不意味着这座高层建筑就需要立即报废,而是说明了这座高层建筑的可靠性降低了,如果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翻新和加固,这座高层建筑是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的。

二、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的的重力分布和延伸设计

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的的重力分布和延伸设计在进行高层建筑中具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为建筑结构中的延伸性能够使一些部件的承载力具有一定的转动能力,使重力分布在受到外界的影响下,不出现大的变动,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高层建筑在进行延伸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塑性教铰区域的变形,进而对地震的能量进行吸收与消化,这样能够减少地震带来的不良效果。

2、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的地震力计算

对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的地震力计算,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地震力进行计算。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一是进行振型分析,求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与参数;二是由地震影响系数谱线确定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三是计算振型地震作用在标准值下的作用;四是按照振型最大数值组合规则,计算体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3、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概念设计加以重视,在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美观、适用的前提条件下,尽量使高层建筑的结构均匀、简单。因为,通过这样的该概念设计,能够使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得到有效的平均分布,减少局部体系随着是将的推移成为高层建筑中的薄弱部位,造成高层建筑由于受力的不均衡,导致变形或倾斜的现象发生。

三、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法

1、混凝土结构中高强砼和高强钢筋的合理使用

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成本,所以,在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上要合理的对材料进行选择。高层建筑中选用高强砼和高强钢筋,能够有效的降低钢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建筑的成本。

对于处在地震区域的高层建筑,地震的作用大小可以同建筑自重形成正比,所以,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轻自重是减少的地震作用的有效手段,能够使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混凝土结构中高强砼和高强钢筋的合理使用,能够充分的减少各个间建筑构件的截面尺寸,进而减少自重,不仅能够达到建筑成本节约的效果,还能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

2、注重剪力墙的平面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应用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起到稳定作用的施工技术。在进行剪力墙的平面布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剪力墙的平面布置过程中,要满足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并符合高层建筑内的实际设置情况进行布置;二是剪力墙在进行布置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双向的平面布置,避免出现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三是剪力墙设计中要减少短肢墙的应用,不能够采用全部的短肢剪力墙的平面布置。

总结:

总体上看,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机构的优化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从地震力计算,到建筑材料高强砼和高强钢筋的选择使用,最后到剪力墙的平面布置,都是为了给高层建筑的安全带来保障,并对建筑成本降低起到相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赐钦.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0)

[2] 高师育.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4)

[3] 刘洋, 程伟刚. 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4)

[4] 王景娥, 闫云水. 高强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0)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化;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为了更好的取得高层建筑物防灾、减灾及反恐安全效果,需要诸多基础设施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作,此时则需要依托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应用系统智能化、信息化。为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绿色高层建筑理念的指导,着重解决基础设施设备与材料相关问题,如选用铁磁材料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选用绝缘材料等,如此以来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低烟、低耗。另外,与其他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研究较复杂,其过程中既要合理分配信息流和能源流,又要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信息流与能源流控制,以规避各类资源流失、浪费现象的发生,确保信息流、能源流的有效性。

一、高压供电系统设计分析

(1)高层建筑配变电所设计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物电气化设计的高效性,因此要求设计高层建筑配变电所时必须考虑工程特点、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及用电容量等多方面因素,以此实现人身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及供电可靠性等预期目标。

(2)若所建高层建筑物不低于100m或置于高层区避难层内构建变电所,此时为确保所构建变电所有效性,需要借助10kv中压深入负荷中心供电方案。

(3)两路高压电源是高层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高层建筑用电稳定性、安全性,需要配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借助该类设施设备保障一级负荷内的特别重要负荷用电。

(4)两路高压电源正常供电时,要求配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或高压侧宜彩等多种接线方式。

(5)若高层建筑物变电气的变压器容量低于1000KVA时,应选用环网式供电系统,同时应置于由地区电网供电配变报导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柜。

二、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分析

(1)只有同时满足下述四大要求时才能够合理确定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包括供电可靠性、供电安全性、维护管理合理性、计量精确性。同时还需对照明和电力负荷进一步细分,使其形成不同的配电系统。

(2)就多类特别负荷而言,应置于配电室内进行放射式配电,并且应采用下述多种有效方式对各层配电间进行配电:首先,应分别运用分区树干式与首层至顶层垂直干线式对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配电;其次,均可运用首层至顶层垂直干线式同时对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进行配电;再次,可运用分区树干式对工作电源进行配电,而备用电源可引自其他电源干线以实现配电;最后,对于高层建筑垂直供电干线而言,可结合负荷大小及分布状况合理选择相应配电方式,其中可借助插接母线供电干线式实现分段供电;可借助电缆供电干线式实现分支电缆供电。

(3)对于高层建筑的应急照明与消防用电而言,应实现末端自动切换,合理划分配电回路,即严格依照负荷性质及密度进行相应的管理、计费。同时应运用一户一表模式对高层建筑物各用户照明用电计量,其中公用楼梯、照明等用电应实行用户公摊。

三、柴油发电机房

据《高层民用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之要求,应置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内安装自备柴油机,其中自备柴油机安装位置应频临变配电室,并且为确保柴油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在所安全柴油发电机的地下室内留置通风、排烟等通道。

四、防雷接地

防雷设计也是高层建筑物构建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防雷方案时应考虑高层建筑物位置、遭受雷击的频率及造成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其中预计雷击次数高于0.3次/a时,应构建二类防雷高层建筑,低于0.3次/a时,应构建三类防雷高层建筑。

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防直击雷措施、方雷电波侵入措施、防雷电感应措施等。多种有效的防雷措施单一或共同使用以避免高层建筑物遭受雷击,维护用户的财产及生命健康安全。

五、电气技术在智能高层建筑中的作用

第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数字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报警探头大多采用电荷耦合元件摄像机。不易漏报是这种全屏幕报警系统的最大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摄像机中有主机设备,主机将经过摄像头获取的视频信号送往高速图像处理器分析比较背景图像与视频信号形成的图像,当存在差异时便进行报警。虽然它具有以上优点,然而,此种系统往往不能正常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光发射机的光端数据接口、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经常损坏,例如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等烧毁的几率极大,需要更换的次数更多,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产生这些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频繁开关的电力负载和频繁变化的负荷。除此之外,三相可控整流是电磁铁直流电源的主要来源,谐波电压所限制和谐波电流的允许值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配电线路及设备严重地受到了谐波危害的威胁。

所以,净化电源是智能化系统中的首要选择,从而能够使瞬流和谐波的产生抑制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为了能够使电源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程度最大,从而使智能化系统的安全得到有效地保证,低压配电线路上还具有以下保护功能,即雷电过电压功能、电磁兼容功能、电磁脉冲功能。

第二,作为超高层智能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电梯系统在服务高层和超高层智能高层建筑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电梯系统的核心为计算,这是电梯作为一个高层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组成部分的必须要求,从而使一个控制、管理和监视与BAS中央计算机,同时也是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BAS协调运行的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得以形成。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未做功能性接地导致电梯不能依照指令进行工作,也就是说电梯不能按照乘坐人员的需求进行停层。为了使电梯正常工作,必须使电梯功能性接地,具体做法是设置一根独立地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面的接地线在机房内,接地模式为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电阻R≤0.4Ω。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m~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才能正常工作。

第三,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1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高层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经过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调研,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Ω,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

高层建筑电气还在不停的更新和改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它将会对现代高层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论

实践表明,现代高层建筑电气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等多项传统与新兴技术的集合体。而现代高层建筑电气技术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层建筑内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面积较大、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因此给予高层建筑电气化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孟繁琦.沉降控制理论在某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和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3)

[2] 李久军.浅谈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0)

[3] 李春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4] 陈洪浚,祝时春.电气工程安装与建筑工程的施工配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1)

[5] 陈玉芝.电气工程安装与建筑工程的施工配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4)

[6] 王德来.电气工程安装与建筑工程的施工配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利 工程 建筑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一、当前水利建筑设计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每年都要投人很多资金大力兴修各种水利设施,由于这些水利设施往往由水利专业设计人员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当不少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水利建筑物工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水泥形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因此,水利建筑逐渐开始摆脱粗老笨重的老样子,现代水利建筑设计开始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和审美能力。

二、规划设计原则

1.和谐协调的原则。工程功能与景观设计、原有工程与新建工程、新建工程与地域环境、工程建筑与管理设施、建筑风格与地域特点等和谐协调。

2.统筹考虑的原则。统筹考虑水道、水闸、桥梁等工程布局,统筹考虑管理功能区的功能划分、设置,统筹考虑建筑物与环境的调水、节水、保水等功能统筹规划。

3.节约简朴的原则。不贪大求洋,坚持节约型规划,将工程功能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天然建材的特性,实现规划起点高、设计方案新、工程投资少、土地资源省的目标。

4.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工程的自身特点,不求面面俱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5.特色鲜明的原则。体现现代水利工程特色、传统的水利工程特色、调水沿线区域特色和工程建设历史文化特色,具有明星的辨别标识,既和谐协调,又特色鲜明。

6.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对不同工程建设的建筑与环境设计进行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实施持续发展。

三、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搞好工程建设

1.加强地质勘察工作,重视排水和防护设计。下部结构是保证工程总体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方面,大型人工构造物有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基础工程,工程病害往往由于不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而引发,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基础工程的勘察和设计。

2.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着眼于“强度控制”。目前设计工作中要注意两个错误倾向,一种表示随意加大安全储备,以求“保险”;另一种是“吃”安全制度来进行所谓的“优化设计”。

3.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与抗渗性。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枢纽重要组成部分,若干个水工建筑物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并相互配合,一个修建不好,都将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性能。优质的建筑材料,科学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机械,在水利工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水利工程艺术设计方法

1.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绿化、休息空间等环节。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等不同布置方式,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风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

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尹三春.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硅谷,2008,(17).、

[2]徐景龙,董刚.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3]桑仁喜,潘伪军.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4).

[4]张臣,范新忠.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5)

[5]程力哲.对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6]强德生.试述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北京水务.2006(02)

[7]武春红,侯春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老损情况评价原则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8]魏剑波.浅谈水利工程实施项目成本的管理方法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0)

建筑科技信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特点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大型写字楼、商业大厦、购物中心等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包括大量的动力设备、电气设备、复杂的照明系统以及完善的消防安全系统,对电气功能要求比较高。尤其商业场所缘于自身的特点,对电能的消耗量相当大。节能潜力也很大。据统计,在综合性建筑的电能消耗中,通风空调系统等占总能耗的35.6%,照明能耗占总能耗的33%。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特点,并注重节能的功效,才能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各项需求。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及节能设计方案等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电气设计工作的应用率。

1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与高层建筑电气关联的用电设备品种繁多。室内、楼梯过道、安全照明等属于电器照明设备;货梯、客梯等电梯设备;生活水泵和消防泵等给排水设备;冷却塔风机以及水机组等制冷设备;引风机和鼓风机等锅炉房设备;排风机、电冰箱等厨房用电;包括送风机、回风机、风机管盘在内的空调系统送电设备;包括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等在内的消防设备。另外,不同用处的高层建筑在用电量上也存在差别,不过总的来说耗电量比较大,再加上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客梯电力、应急照明等还要有分别独立的电源。

2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电量负荷的计算

高层建筑供电设计的重要参数依据就是电力负荷,其计算的准确程度对选择合理设备并确保电力安全可靠的运行,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发挥节能功效。一般电量负荷的计算方式主要采取负荷密度法与需要系数法。

2.2 高低压电的配电系统

在高层建筑中,高压配电系统的组成是两路的IOKV电源,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一般来说,高压配电采用的形式是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的同时起到相互备用的目的。为了在电气设计中使变压器台数尽量减少,一般单台变压器都采用容量大于1000KV・A的,正常状态下的变压器能够解列运行,中间设置联络开关,来控制低压时短路电流的情况。另外,高低压配电的计费方式,多采取高供高计,仍然需要安装设计费电度表,将照明和动力两方面分开的方式计价。

2.3 供电电源以及电压的选择

为保证现代高层建筑的供电可靠性,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源是必须的,而电源的具体数量则可以根据负荷的大小以及实际的电网条件来定量。尽管两路电源独立运行,但它们实际上仍然同时供电,彼此相互备用。此外还要安装柴油发电机组以应急备用,确保能够在15s之内正常恢复供电。为了保障照明、电脑、电梯、消防等设备的事故用电,我国国内的高层建筑,其供电电压都是用的标准电压,为10KV。

2.4 接地和防雷设计

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接地设计中,由于高层建筑多选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楼板之间有较为可靠的连接,重点在于金属管线工作的保障。另外,高层建筑一般采取避雷针与避雷带的传统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已出现放射性避雷针与消雷器等设备。虽然这两种技术已经在很多工程中得以应用,但却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仍需要更多实践的支持。

2.5 电气的照明设计

高层建筑的电气照明设计,主要包括灯具的造型设计、灯具的布置、照明度的计算、光源类型选择等。电气的照明设计实际上与建筑的装饰密切相关,因此二者之间应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应确保艺术意境与使用功能的统一。在现代高层建筑中,普遍采取传感器、定时器或者光敏元件来实现照明的自动控制作用,并通过各种建筑物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照明电路与接触器。另外,采取高光效的电光源,也是节能照明的重要手段。

2.6 消防自动灭火与报警机制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在火灾自动报警灭火机制方面也逐渐统一,目前主要包括5个部分:火灾探测器、分区消防报警控制器、消防中心、自动洒水灭火器和气体自动喷射,以保证报警灭火自动化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由探测器探测火灾信号,并自动转为电信号,电信号进入分区报警器以及消防中心,转为声光报警信号。而整个消防指挥与监控由消防中心完成。由于高层建筑消防用电设计跨多学科,规模、功能和控制范围都日趋复杂,因此设计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2.7 电梯的用电设计

电梯机房一般在井道的上方。普通电梯的梯井能够连通或者设置开口相连通。电梯根据使用功能多分为客用电梯与货用电梯等;而按照速度划分可分为超高速、高速、快速与低速电梯;按电流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的电梯,为了缩短等待的时间并提高运输能力,多采用超高速或者高速的电梯,分组采取控制。为了提高运行的舒适性与稳定度,客用电梯多采取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另外,在进行电梯的电气设计时,需要做好各项配电设计、电气照明、选择主开关、设置插座、装置通风及控制等相关问题。

3 高层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人口的加剧、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增加,正面临能源危机问题。因此各行业都已提出节能的需求,这也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3.1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在使用功能方面要满足照明在色温、照度、显色指数这几方面的要求,空调温度和风量也要得到满足,使用舒适度和卫生状况应得到保障;运输通道上下和左右都要畅通无阻;一些特殊技术方面使用的要求要满足,如在娱乐场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以及电力用电等。

3.2 经济效益需要充分考虑

节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建立在过分增加成本和投入基础上的节能是不建议的。节能的焦点应该在电气设计当中体现,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节能而得以费用回报。

3.3 以减少无谓耗能为主

应明确哪些电量消耗是与建筑物的功能无关,再考虑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节能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价值实用、技术先进”等原则。由于高层建筑耗电量大,节能空间也相对较大,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因此,在选择电气节能的设备时,应对其性能、原理、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给予考虑,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反复比较,在最后定选节能设备,以实现真正的节能功效。

参考文献

【1]路琦,林峰,周瑛俊.高层建筑中的电气节能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9(6):110―111.

[2]钱济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104.

[3]章楷盛,李洪伟.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6):95.

[4]马致远,张磊.浅谈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7(24):194―195.

[5]韩锋.浅议高层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6]李飞.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8)[5].浅谈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原则[J].科技信息.2010(35).

[7]王林林,马传勇,李豪杰.浅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7]郝平.小议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内容及节能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8]杨冬梅,张洪波.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6).

[9]陈志民_探讨高层建筑电气节能设计[J].广东科技.2009(18).

上一篇:茶文化健康范文 下一篇:农业机械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