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范文

时间:2023-12-11 18:21:27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范文第1篇

《建筑科学》(CN:11-1962/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建筑科学范文第2篇

2.双灰夯实水泥土强度方差分析研究刘飞,翟文静,LIUFei,ZHAIWen-jing

3.安阳膨胀土的结构屈服压力与结构强度的关系高春华,GAOChun-hua

4.强夯加固煤矸石地基破碎密实机理探讨张清峰,王东权,王伟,ZHANGQing-feng,WANGDong-quan,WANGWei

5.上拔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桩试验与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黄占芳,刘永强,HUANGZhan-fang,LIUYong-qiang

6.吹填淤泥质土井点降水模型试验研究丁贞东,武亚军,邹道敏,DINGZhen-dong,WUYa-jun,ZOUDao-min

7.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刘栋栋,张小丽,李磊,张蕊,赵东拂,曾杰,蒋方,LIUDong-dong,ZHANGXiao-li,LILei,ZHANGRui,ZHAODong-fu,ZENGJie,JIANGFang

8.一种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多出口疏散选择研究彭华,孙旋,PENGHua,SUNXuan

9.基于开孔钢板连接件的组合梁连接性能分析研究刘凡,陈建兵,力为为,LIUFan,CHENJian-bing,LIWei-wei

10.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及应用陈华,张鹏,邓朗妮,CHENHua,ZHANGPeng,DENGLang-ni

11.基于振动舒适度要求的混凝土楼板自振频率分析陆春华,金伟良,宋志刚,LUChun-hua,JINWei-liang,SONGZhi-gang

12.渗流作用下的基坑侧压力新算法崔宏环,张立群,徐永峰,李艳芳,CUIHong-huan,ZHANGLi-qun,XUYong-feng,LIyan-fang

13.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土样识别王同兴,郭骏杰,王强,WANGTong-xing,GUOJun-jie,WANGQiang

14.点支式玻璃建筑幕墙夹层玻璃温度场及其温度应力分析石永久,孙巍,王元清,罗忆,徐悦,SHIYong-jiu,SUNWei,WANGYuan-qing,LUOYi,XUYue

15.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地基不均匀沉降灰色预测与实测分析郑毅,王雪艳,张西宁,梅源,胡长明,ZHENGYi,WANGXue-yan,ZHANGXi-ning,MEIYuan,HUChang-ming

16.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有效作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张吉柱,ZHANGJi-zhu

17.高位架空转换结构的薄弱部位探讨杨诚,肖喆,YANGCheng,XIAOZhe

18.夯扩桩竖向承载性状三维有限元分析李桅,李青宁,LIWei,LIQing-ning

19.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抗震设计荣维生,张柏同,RONGWei-sheng,ZHANGBai-tong

20.体育场馆大悬挑钢网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区础华,OUChu-hua

21.基于性能的广州市档案馆耗能支撑结构设计郑宜,吴敏,刘奎祥,ZHENGYi,WUMin,LIUKui-xiang

22.用于采光屋顶的钢化夹层玻璃的爆裂原因分析及抗裂措施孔祥红,KONGXiang-hong

23.新型大口径聚乙烯塑料管道在海洋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索张文龙,张树峰,金谦,ZHANGWen-long,ZHANGShu-feng,JINQian

24.预应力锚索在基坑超深开挖中的应用及分析赵辉,ZHAOHui

25.青海玉树地震中的玻璃窗和玻璃幕墙赵西安,ZHAOXi-an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地区板式住宅设计的发展刘华钢,LIUHua-gang

27.欠发达区域村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重构研究张俊杰,ZHANGJun-Jie1.建筑节能领域开展CDM的探讨王侃宏,张义军,肖静静,WANGKan-hong,ZHANGYi-jun,XIAOJing-jing

2.从中英比较调查看我国建筑垃圾减量化设计的现状及潜力蒿奕颖,康健,HAOYi-ying,KANGJian

3.高校整体化教学楼群的概念解析与建构模式研究王琰,李志民,WANGYan,LIZhi-min

4.从旧厂房到博物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新途径鞠叶辛,梅洪元,费腾,JUYe-xin,MEIHong-yuan,FEITeng

5.室内燃香烟雾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张金萍,ZHANGJin-ping

6.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工况监测与研究章银祥,ZHANGYin-xiang

7.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实验研究张东亮,张旭,ZHANGDong-liang,ZHANGXu

8.变频全新风机组制冷变工况实验研究宣剑飞,黄虎,张忠斌,陈薇,陈泽民,张万新,XUANJian-fei,HUANGHu,ZHANGZhong-bin,CHENWei,CHENZe-min,ZHANGWan-xin

9.地板辐射+新风混合系统夏季供冷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周慧鑫,杨洁,周翔,王军,ZHOUHui-xin,YANGJie,ZHOUXiang,WANGJun

10.北京地区农宅室内环境的研究简毅文,朱赞,施兴旺,JIANYi-wen,ZHUZan,SHIXing-wang

11.西北荒漠区新旧民居建筑热环境分析翟亮亮,胡冗冗,刘大龙,朱新荣,刘丹,刘加平,ZHAILiang-liang,HURong-rong,LIUDa-long,ZHUXin-rong,LIUDan,LIUJia-ping

12.严寒地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能源利用技术研究董海荣,祁少明,郭海霞,田秋月,DONGHai-rong,QIShao-ming,GUOHai-xia,TIANQiu-yue

13.沈阳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状况及能耗调查与分析王智超,杨英霞,袁涛,刘赟,李剑东,于震,WANGZhi-chao,YANGYing-xia,YUANTao,LIUYun,LIJian-dong,YUZhen

14.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设计金占勇,孙金颖,刘长滨,张雅琳,JINZhan-yong,SUNJin-ying,LIUChang-bin,ZHANGYa-lin

15.质疑《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旁通方法研究》董哲生,刘新民,DONGZhe-sheng,LIUXin-min

16.钢制采暖散热器国家标准与欧洲标准技术要求之比较分析冯爱荣,路宾,李忠,聂晶晶,陈亮,FENGAi-rong,LUBin,LIZhong,NIEJing-jing,CHENLiang

17.室内邻苯二甲酸酯(PAEs)暴露量分析王立鑫,赵彬,刘聪,林辉,张寅平,WANGLi-xin,ZHAOBin,LIUCong,LINHui,ZHANGYin-ping

18.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影响因素分析张文雍,郑茂余,王潇,张洪杰,ZHANGWen-yong,ZHENGMao-yu,WANGXiao,ZHANGHong-jie

19.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设置的优化分析孙春华,齐承英,夏国强,闫丙宏,SUNChun-hua,QICheng-ying,XIAGuo-qiang,YANBing-hong

20.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马素贞,孙大明,邵文晞,MASu-zhen,SUNDa-ming,SHAOWen-xi

21.利用低品位余热的液体除湿系统优化方案分析与应用研究邓玉艳,陈祖铭,林岚岚,DENGYu-yan,CHENZu-ming,LINLan-lan

22.水温控制精度对蒸发式冷气机制冷量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刘刚,曹阳,LIUGang,CAOYang

23.湖北省国土资源资料馆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张昊,ZHANGHao

24.用于IAQ分析的建筑通风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鹿世化,余跃进,LUShi-hua,YUYue-jinqun,KANGGu-yi

2.橡胶隔震支座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杨彦飞,何文福,YANGYan-fei,HEWen-fu

3.水泥土力学性能最优拌合水量的试验研究陈文昭,高全臣,CHENWen-Zhao,GAOQuan-chen

4.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王凌寒,程泽海,祝江鸿,WANGLing-han,CHENGZe-hai,ZHUJiang-hong

5.邯郸粉质粘土固结不排水试验归一化性状分析李燕,LIYan

6.透水衬里模板改善混凝土表层性能的研究陈浩,夏华,沈志勇,CHEN-Hao,XIA-Hua,SHENZhi-yong

7.大开间预应力混凝土板住宅的结构体系南建林,黄鼎业,NANJian-lin,HUANGDing-ye

8.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滞回性能研究李凤霞,布欣,王新武,LIFeng-xia,BUXin,WANGXin-wu

9.基于现场条件下混凝土空气渗透性检测CLAMtest法和Sch(o)nlin法的应用研究陈浩,夏华,沈志勇,CHEN-hao,XIA-hua,SHENZhi-yong

10.风洞试验在建筑幕墙抗风设计中的应用谭上飞,TANShang-fei

11.基于能力和脆弱性分析的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刘松涛,刘文利,张向阳,张靖岩,彭华,LIUSong-tao,LIUWen-li,ZHANGXiang-yang,ZHANGJing-yan,PENGHua

12.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构成及火灾工况运行模式于洪,YUHong

13.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界面相对滑移研究张建文,曹双寅,ZHANGJian-wen,CAOShuang-yin

14.影响含钢量的若干因素分析及设计建议郭剑飞,庄程宇,张委峰,GUOJian-fei,ZHUANGCheng-yu,ZHANGWei-feng

15.网壳结构中铸铝节点承载性能的非线性分析罗翠,王元清,石永久,李国星,罗忆,LUOCui,WANGYuan-qing,SHIYong-jiu,LIGuo-xing,LUOYi

16.双层含水层抽水引起地面沉降计算模型及沉降量预测凌云,LINGYun

17.大开间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住宅的概念和建筑设计原则南建林,黄鼎业,NANJian-lin,HUANGDing-ye

18.超浅层小半径曲线顶管地面扰动控制技术王荣富,陈涌彪,陈思甜,WANGRong-fu,CHENYong-biao,CHENSi-tian

19.某办公楼基础梁、底板裂缝的安全性评估吴广彬,李智斌,于修祥,WUGuang-bin,LIZhi-bin,YUXiu-xiang

20.高透水性江心洲地区基坑支护及加固技术研究吕振利,陈建平,LVZhen-li,CHENJian-ping

21.基坑降水对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影响的鉴定分析李林,陆建勇,张涛,白永杰,LILin,LUJian-yong,ZHANGTao,BAIYong-jie

22.某扩建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叶继权,吕善国,李俊才,YEJi-quan,LVShan-guo,LIJun-cai

23.上海湖沼平原地区预制管桩沉桩异常原因分析何国富,林栋,HEGuo-fu,LINDong

24.注浆刚性微型桩复合地基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席宁中,赵德刚,于海成,XINing-zhong,ZHAODe-gang,YUHai-cheng

25.抗拔桩布桩优化分析王经雨,陆道渊,WANGJing-yu,LUDao-yuan

26.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策划新视角-BIM/DSS王广斌,任文斌,罗广亮,WANGGuang-bin,RENWen-bin,LUOGuang-liang

27.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邓毅,黄金玲,龚兆先,DENGYi,HUANGJin-ling,GONGZhao-xian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李景广,LIJing-guang

2.美国国家建筑能耗统计概况杨秀,YANGXiu

3.探求大学校园新旧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共鸣——以辽宁科技大学校园扩建及改造为例汪海鸥,WANGHai-ou

4.火墙式火炕炕体传热特征及内部烟气流动特性实验研究赵洋,端木琳,王宗山,朱俊亮,ZHAOYang,DUANMULin,WANGZong-shan,ZHUJun-liang

5.北京寺庙燃香空气污染研究张金萍,张寅平,赵彬,ZHANGJin-ping,ZHANGYin-ping,ZHAOBin

6.住宅采暖能耗与住户调节行为关系的分析研究简毅文,白贞,JIANYi-wen,BAIZhen

7.长沙地区公共建筑热湿现状与热舒适性研究袁涛,李剑东,王智超,徐昭炜,杨昌智,YUANTao,LIJian-dong,WANGZhi-chao,XUZhao-wei,YANGChang-zhi

8.苏南地区村镇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冯小平,钱保国,张鹏飞,FENGXiao-ping,QIANBao-guo,ZHANGPeng-fei

9.浙江省医院建筑能耗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陆诤岚,常艳新,LUZheng-lan,CHANGYan-xin

10.空调热水一体机单独制热水性能实验及优化运行研究周聪,叶倩,陈剑波,ZHOUCong,YEQian,CHENJian-bo

11.多孔陶瓷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研究毛秀明,黄翔,文力,MAOXiu-ming,HUANGXiang,WENLi

12.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外窗性能变化研究万成龙,王洪涛,孙诗兵,WANCheng-long,WANGHong-tao,SUNShi-bing

13.佛甲草辐射特性的研究冯驰,孟庆林,李宁,张宇峰,FENGChi,MENGQing-lin,LINing,ZHANGYu-feng

14.结构保温混凝土配制及性能试验刘启勇,刘锡军,高利甲,姚雪健,LIUQi-yong,LIUXi-jun,GAOLi-jia,YAOXue-jian

15.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研究刘志宏,李俊明,王补宣,徐鹏,LIUZhi-hong,LIJun-ming,WANGBu-xuan,XUPeng

16.冷却水系统变流量的全年工况节能分析封小梅,简弃非,左政,FENGXiao-mei,JIANQi-fei,ZUOZheng

17.太阳能建筑挑檐构型节能优化李宪莉,由世俊,张欢,尤占平,LIXian-li,YOUShi-jun,ZHANGHuan,YOUZhan-ping

18.内蒙古居住建筑节能率与耗热量指标刘铮,赵晓娜,聂广强,LIUZheng,ZHAOXiao-na,NIEGuang-qiang

19.北京市能耗统计评价体系初探李宁,刘金祥,陈晓春,丁高,LINing,LIUJin-xiang,CHENXiao-chun,DINGGao

20.基于专家规则的空调系统在线故障检测与诊断赵蕾,孟小忖,ZHAOLei,MENGXiao-cun

21.热泵热水器运行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李翔,张旭,倪龙,江辉民,马最良,LIXiang,ZHANGXu,NILong,JIANGHui-min,MAZui-liang

建筑科学范文第3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CN:61-1442/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秉承科学精神,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为宗旨,全面反映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传播建筑设计的新理念,报道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介绍大型重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建筑科学范文第4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双月刊)严谨求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CN刊号为:51-1142/TU,注重开拓创新,对新观点、新理论、特别关注,在该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工程结构,工程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振动与抗震,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施工及其他等。

建筑科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学视角;建筑科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中国文字中的“建筑”,不仅能够表示营造、建造建筑物的人类活动,还可表示某种活动的建筑产物,或是某风格、某时期及其技术与艺术的总称,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古罗马建筑、秦汉建筑等。

我国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并在当时就具备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并以此在以后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据历史考证,在春秋末年,由齐国工匠官所著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称工匠的主要职责,并记载了房屋建筑规则、王宫建筑规制以及都城规划等。可以说,我国是能够较早绘制建筑模型与建筑图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体系却并没有能够得到发展。

而现代建筑学的主体部分则源于西方国家,从历史上来划分,其建筑学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即建筑学刚刚兴起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时期,古希腊出现了专业的建筑著作,其中涵盖了施工机械、建造方法、构图法则等内容。其后古罗马在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使建筑的数量、规模、类型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来自古罗马的建筑师所著的《建筑十书》10卷本中,不仅将内容扩展到了住宅、公共建筑、施工设备、工具、供水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物与风向、阳光的联系等,而且首次提出了美观、方便、坚固的三原则。

第二阶段为近代,即文艺复兴时期。借助着文艺复兴浪潮,西方建筑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不仅有大量的艺术因素注入到建筑活动中,而且由于几何学家也开始参与到建筑活动中,使建筑设计学、建筑制图学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1485年的《论建筑》一书更是首次兼顾到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为建筑学的雏形树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建筑学产生质变的关键因素。

第三阶段即现代,建筑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自从20世纪以来,已有的建筑学科不断随着对象的细化而有多门分支学科分化出来,其在综合与分化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增加分支学科。另外,建筑学图书、刊物的数量也是逐渐庞大,不仅表现出建筑学正在逐步走向繁荣,而且还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建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建筑学已经演变为结构复杂的学科,所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建筑活动与建筑物的学科都已经超越了单一建筑学的范畴,因此应称这些学科为建筑科学才更为恰当。

二、建筑科学继续发展的措施

时至今日,建筑科学学科可谓发展潜力巨大,而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更为有序、可持续发展,基本应遵循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措施。

(一)一个基点

就是准确、清晰地把握好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科学,并将此作为基点,完善总体规划,将力量进行合理部署,进一步将发展重点突出。而建筑科学学、建筑科学史就是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而创立的新学科。

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科学史就是将建筑科学及分支学科的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回顾作为其任务,而建筑科学学则是基于对建筑科学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对建筑科学的定位、体系结构、持续发展的前景、态势、条件、背景进行探讨。它们既是建筑科学、建筑学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更是建筑科学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前,这两门学科的内容一般都包含于建筑学基础、建筑学原理以及建筑学概论之中,而现在,这两门学科的独立已是必然,它们的创建对于整合性发展建筑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两条主线

就是指在完善、充实建筑科学学科结构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内外两条线,其中内线应对已有学科的分化进行强化,而外线则应使学科间的融合得到促进。

首先要为已有学科营造出渐次分化的环境,通常情况下,研究对象分化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是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只要能够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那么建筑科学的已有学科也能相应获得细分化的可能。

其次是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要加强。建筑科学人员、建筑工作者应将其知识面充分的扩展,从而在建筑科学人员身上形成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还应积极地建立起与相关学科人员的横向联系,在合作课题中营造出萌生边缘分支学科的条件与机遇。

(三)三位一体

就是建筑工程、建筑艺术、建筑科学三者得到协同发展,并在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的基础之上,将建筑科学建设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之间应当是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点。

图1建筑科学与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关系示意图

建筑物、建筑活动另外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它们既作为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存在,同时也是建筑科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科学只有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并将这些内容提升为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建筑科学的相关回馈,进而发展成有理论导向、更具创造性的建筑工程实践与建筑艺术实践。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基于科学学视角的建筑学科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继续分化、细化且衍生出更多的边缘学科并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必须从建筑科学的发展进程开始研究,摸清建筑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根据时展的需要,使建筑科学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续琨.科学学视角中的建筑科学.[J].科学学研究.2003,21(1).

[2] 鲍世行.建筑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J].华中建筑.2008,26(2)

建筑科学范文第6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主要报道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

凡投给本刊的论文,必须包括以下项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英文姓名(汉语拼音)、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另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是博导、院士的请标明)、学历(是博士后的请标明)及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和其他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如果系基金或攻关项目产生的论文,亦请在论文首页地脚注明并给出项目的编号或批准文号。其他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不要论及论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知识,不要进行自我评价。研究目的尽量简洁,研究内容(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必须详细、具体。

(2)关键词应包括该文研究成果名称、得到该文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名称、作为该文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名称、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名词。

(3)引言是论文内容的重要提示,作者在引言中应概述前人在该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并陈述论文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

(4)图、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图(务必清晰、精确)名、表名必须有中文、英文2种表述,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标明其对应的量及单位(量纲为1的除外)。

(5)文中所有变量务必解释其含义,量的符号务必使用单个字母表示,量的单位务必使用国际标准单位;表示矩阵、矢量、张量的符号一律用黑斜体。

(6)在结语中应指出该论文的独创性成果及存在的局限,以方便他人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7)文后参考文献务必一一核对出处,著录项目一定要全,相关格式参见历年的《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原则上不能少于12个。中文及其他非英文参考文献要有对应的英文表述。

(8)《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拒绝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包括以其他语种发表)和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稿件。拒绝学术不端,鼓励原创性论文投稿。

(9)《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艺数位艺术有限公司及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出版光盘及上网协议,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有异议者请声明。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杂志社《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邮编:710064

建筑科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公共建筑;建筑科学;建筑设计;绿设计标准;节能材料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ctively guide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search on green public building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be inline insight common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 the area of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rect green public build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oad between the internal logic of perspective, probes into how to lead the related research paper analyses, calling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o participate in, to try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scienc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public buildings; Building scienc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green design standards; Energy-saving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科学的定义

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雨、避严寒逐渐发展到现今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从最基本的使用需求上升到美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问题。有鉴于此,业内学者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论。“绿色建筑”象征着健康、环保、高效、节能的环境,是以美学、生态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良性发展的建筑环境,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群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理想建筑。

目前比较流行的对绿色建筑的阐释是从建筑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即从建筑的设计规划, 到后期的建设施工、运营和建筑的报废、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在建筑的建设施工、运营、报废拆除等阶段存在的资源和能源的输入输出,各种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处理问题,都要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充分考虑其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绿色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并运用周围的环境要素,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在运营阶段为使用者提供低耗、舒适、健康、无害的空间,在拆除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最小的建筑。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中,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减少对资源及能源的浪费,控制废气、废水等废弃物,从而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公共建筑。

而对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涉及的绿色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总结与研发、可再生材料和能源的研究、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制等方面的探索都可以归类于绿色建筑科学的范畴。

二、 我国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建筑等相关学科起步晚,起点低。同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很多的理工科院校都加强了建筑相关学科的专业体系建设,但是普遍存在着教师学术科研能力不高,学生学术素养水平低的情况。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在校学习的技术滞后于当今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内容过于理论化,研究成果没有有效的渠道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我们要明确清晰的认识。即要明确绿色公共建筑的评价体系,只有确定了发展的目标,才能清楚如何做,以及围绕评价体系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相关产业协会和科研高校的支持。只有在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

(一) 积极构建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

1、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组成

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的因素构成。所以,要界定公共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标准,科学研究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需求,首先就需要明确构成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因素如下几个方面:

(1) 清洁能源。由于公共建筑的能耗较大,所以优良的清洁能源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所谓清洁能源系统是指充分利用环境友好能源,如光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公共建筑的动力源。减少火电、地下水开采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能源。在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要尽可能的采用辐射供暖措施,从而减少对能源的需要;优化设计外墙体和窗口,充分利用光照和自然风,实现低能耗的需求。

(2)建筑材料。公共建筑自身的定位决定了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着不同于住宅建筑的需求,所以建筑材料的选取决定着公共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公共建筑的标准。在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时,要选取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少,安装使用后对人体无负面影响的健康材料。提倡优先选用再生材料和可循环材料,提倡绿色办公理念。

(3)室内声学系统。由于公共建筑的职能决定了此类建筑对声学有着独特的需求。首先,由于公共建筑多选址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段,所以对于屏蔽室外噪音的能力要明显高于住宅建筑。其次,公共建筑经常用来举行大型活动,这就要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和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保证观众对声音清晰、愉悦、不失真等方面的需要,同时还要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环卫方面。公共建筑的人流量大,产生的废弃物也较多。所以,满足废弃物排放需求,并且不对环境造成过分影响的环卫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绿色的公共建筑应当配有完善的环卫系统。能够实现垃圾的有效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并能够实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2、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构建原则进行组合。基于绿色环保理念和公共建筑的特点,绿色公共建筑评价体系应当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性原则,在科学规划施工的基础上,有可操作性及层次性的设计建设。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独特个性,因地制宜的灵活处理绿色公共建筑的共性与当地自然、人文等环境的个性关系。

3、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体系

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估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评价流程:规划设计阶段、建设施工阶段、验收运行阶段和报废拆除阶段。在每个评价阶段,都要从能源、材料、声学系统、环卫系统等角度制定对应的评价依据和评估体系,对评估对象的各个阶段做全方位的考察,只有评估各阶段都满足绿色公共建筑的要求,才能开展实际的施工操作。只有通过对各环节的准确控制,才能有效保证绿色公共建筑标准的实施。

(二) 国家政策支持,健全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

我国现有体制的特殊性,决定发展促进绿色公共建筑科学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政策。前几年,中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文本,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扶持绿色建筑产业的研发建设。这一系列的促进政策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的统一,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科学研究从图书馆搬到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2005年正式公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为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明确了研究的方向。

(三)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人民群众才是公共建筑的使用者和评价者。只有科学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众的参与程度,将建筑科学的发展同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保证科学发展目标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四、 结论

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符合建筑发展的潮流。作为建筑研究者和从业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工作中围绕这一中心,切实的开展工作,促进中国绿色公共建筑科学的飞速发展。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踏实肯干,促进我国建筑科学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五、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47- 49

[2] 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3] 陈朝霞. 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建筑之友.2011(12)

建筑科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Z].

建筑科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建设;发展策略

一、学报基本情况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批准,教育部主管的学术期刊,2005年由《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更名为《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开始由长安大学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办刊宗旨是秉承科学精神,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主要报道建筑结构、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桥梁工程、建筑材料、建筑学、市政工程、力学等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开设“专家论坛”和“院士讲座”。 主办单位长安大学对《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的编辑出版高度重视,在办公条件、人员配备、出版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目前有3名专职编辑,并计划在今后几年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增强编辑力量。

二、期刊发展策略分析

1.注重编校质量

自2005年更改刊名以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狠抓期刊的编校质量和学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期刊在连续几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中均获得编辑出版优秀奖。

2.提高学术质量

面对新时期学术期刊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通过调整工作重心,加大约稿力度,树立了“立足中国,面向国际”的组稿意识,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手段组织优秀稿件,以期全方位提高学报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期刊的投稿量不断增加,学术水平及影响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从2005年到2011年共出版28期,刊发学术论文520篇,其中:院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22篇,占4%;教授、副教授论文260篇,占50%。与同行业其他学术期刊相比,作者群体学术层次较高。发表的论文中,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在90%以上,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论文数量达到了322篇,接近年发稿量的62%,其中不乏“十五”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73”“863”等国家重点项目的论文。

3.扩大影响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积极与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数据联系,争取被更多的数据库收录,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目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已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十余种重要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12年,《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标志着《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根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数据,《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从2007年起,影响因子排序一直居行业前列,2012年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314。

4.加强特色期刊建设

编辑部一直把打造特色期刊作为期刊发展的宗旨,并一直努力创办特色栏目。编辑部不断向行业内的名家、大家进行约稿,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并以此为突破口力争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建设成为建筑行业内的名牌特色期刊。在2006年9月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开展的“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8年、2011年《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两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

5.建设数字化平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依托长安大学杂志社自主开发了稿件查询系统及审稿专家库,已稳定使用多年,现有审稿专家1700余名,且审稿专家库动态更新,保证了审稿质量。同时,长安大学杂志社已购买了期刊采编系统,编辑部正在调试系统,争取实现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专家在线审稿、编辑部内部办公及文档管理统计网络一体化,为期刊下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数字化平台。

三、发展规划

上一篇:电力电气工程范文 下一篇:城市绿化标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