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范文

时间:2023-12-11 18:21:27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范文第1篇

《建筑科学》(CN:11-1962/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建筑科学范文第2篇

2.《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约稿函

3.基于真实骨料形状库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付兵,李建波,林皋,陈健云,FUBing,LIJian-bo,LINGao,CHENJian-yun

4.土钉抗拔承载力经验验算方法杨敏,刘斌,YANGMin,LIUBin

5.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魏巍巍,贡金鑫,田磊,WEIWei-wei,GONGJin-xin,TIANLei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延性及弯矩重分布常莹莹,贡金鑫,CHANGYing-ying,GONGJin-xin

7.带有新型角位移阻尼器的木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邹爽,霍林生,李宏男,ZOUShuang,HUOLin-sheng,LIHong-nan

8.基于破坏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倒塌研究进展潘元,刘伯权,邢国华,吴涛,PANYuan,LIUBo-quan,XINGGuo-hua,WUTao

9.低周反复荷载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窦祖融,王怡,薛伟辰,DOUZu-rong,WANGYi,XUEWei-chen

10.双矩管带肋约束型装配式防屈曲支撑的设计方法郭彦林,江磊鑫,GUOYan-lin,JIANGLei-xin

11.屈曲延迟型增强构件的设计方法江磊鑫,郭彦林,JIANGLei-xin,GUOYan-lin

12.方形薄壁钢管轻骨料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肖海兵,赵均海,孙珊珊,周蓉,XIAOHai-bing,ZHAOJun-hai,SUNShan-shan,ZHOURong

13.钢桥塔塔-基连接的有限元分析王春生,王丁,王茜,俞欣,王欣欣,WANGChun-sheng,WANGDing,WANGQian,YUXin,WANGXin-xin

14.部分填充混凝土钢管结构桥梁研究叶卓棋,杨健,刘永健,李运喜,YEZhuo-qi,YANGJian,LIUYong-jian,LIYun-xi

15.不同结构体系对钢结构框架侧向刚度的影响杨维国,陈丹,潘多俊,YANGWei-guo,CHENDan,PANDuo-jan

16.高颈法兰轴心受拉试验与有限元分析薛伟辰,付凯,张克宝,傅鹏程,XUEWei-chen,FUKai,ZHANGKe-bao,FUPeng-cheng

17.较高含碳量冷弯方钢管焊接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模拟侯刚,童乐为,HOUGang,TONGLe-wei

18.西安城市空间特色的保护与发展席保军,董娟,XIBao-jan,DONGJuan

1.基于广义结构刚度的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叶列平,林旭川,曲哲,陆新征,潘鹏,YELie-ping,LINXu-chuan,QUZhe,LUXin-zheng,PANPeng

2.索杆张力结构力密度找形分析方法陈务军,杜贵首,任小强,CHENWu-jun,DUGui-shou,RENXiao-qiang

3.约束混凝土梁的升降温全过程轴力分析吴波,乔长江,WUBo,QIAOChang-jiang

4.基于曲率模态小波分析的单塔斜拉桥损伤识别管德清,施立成,GUANDe-qing,SHILi-cheng

5.连续梁桥拓展多跨双曲拱桥的分析与控制张望喜,易伟建,王力力,黄亮雄,文双武,ZHANGWang-xi,YIWei-jian,WANGLi-li,HUANGLiang-xiong,WENShuang-WU

6.基于ADINA的桩基荷载-沉降全过程计算宋兵,蔡健,SONGBing,CAIJian

7.流固耦合对大型脱硫塔动力特性的影响盛朝晖,宋波,SHENGZhao-hui,SONGBo

8.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黄一杰,薛建阳,赵鸿铁,仵建斌,HUANGYi-jie,XUEJian-yang,ZHAOHong-tie,WUJian-bin

9.基于Imote2无线传感器的拱桥模型动力试验张敏,谢慧才,ZHANGMin,XIEHui-cai

10.基于CT扫描的混凝土三维细观数值模拟刘汉昆,孙超,李杰,LIUHan-kun,SUNChao,LIJie

11.钢筋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弹塑性分析马志林,史庆轩,王伟,MAZhi-lin,SHIQing-xuan,WANGWei

12.钢桥腹板间隙面外变形疲劳应力分析王春生,成锋,WANGChun-sheng,CHENGFeng

13.芳纶纤维布松弛性能试验张建伟,张瑞云,杜修力,ZHANGJian-wei,ZHANGRui-yun,DUXiu-li

14.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有压巷道覆盖岩层厚度计算李天华,魏雪英,赵均海,孔巍,LITian-hua,WEIXue-ying,ZHAOJun-hai,KONGWei

15.半组合结构压弯构件滞回试验的有限元模拟陈以一,王拓,CHENYi-yi,WANGTuo

16.侧向冲击作用下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数值模拟分析瞿海雁,李国强,孙建运,陈素文,QUHai-yan,LIGuo-qiang,SUNJian-yun,CHENSu-Wen

17.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试验张兴虎,徐靖,姜维山,ZHANGXing-hu,XUJing,JIANGWei-shan

18.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王松帆,汤华,WANGSong-fan,TANGHua

19.基于B3模型的竖向构件差异变形分析赵昕,张盼盼,郑毅敏,鄢兴祥,ZHAOXin,ZHANGPan-pan,ZHENGYi-min,YANXing-xiang

20.混凝土桥梁结构的等耐久性设计郭猛,刘洪,白文静,GUOMeng,LIUHong,BAIWen-jing

21.变轴力悬臂柱稳定性的简便计算方法田炜烽,郝际平,王先铁,TIANWei-feng,HAOji-ping,WANGXian-tie

1.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土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吕西林,任红梅,李培振,LUXi-lin,RENHong-mei,LIPei-zhen

2.垫板对平齐式端板连接梁柱节点性能的影响李国强,司洋,郝坤超,LIGuo-qiang,SIYang,HAOKun-chao

3.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计算董毓利,DONGYu-li

4.既有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结构状况动力评估李德建,彭彦,LIDe-jian,PENGYan

5.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及应用与发展贺拥军,杨承超,周绪红,刘永健,HEYong-jun,YANGCheng-chao,ZHOUXu-hong,LIUYong-jian

6.工字型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腹板局部稳定性分析蒋丽忠,刘海峰,李兴,JIANGLi-zhong,LIUHai-feng,LIXing

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8.基于应变频响函数曲率的结构损伤识别姜增国,张桢,JIANGZeng-guo,ZHANGZhen

9.悬索桥主缆成桥线形的计算方法逄焕平,王建国,PANGHuan-ping,WANGJian-guo

10.中央扣对三塔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邹科官,王浩,梁书亭,ZOUKe-guan,WANGHao,LIANGShu-ting

11.桩底后压浆的长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王红伟,戴国亮,叶涛,龚维明,WANGHong-wei,DAIGuo-liang,YETao,GONGWei-ming

12.混凝土细观分析中随机多边形骨料生成方法侯宇星,王立成,HOUYu-xing,WANGLi-cheng

13.《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14.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新型复合粘结技术宿莹,吴智敏,胡程鹤,石昌文,SUYing,WUZhi-min,HUCheng-he,SHIChang-wen

15.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石启印,陆鸣,李爱群,秦卫红,SHIQi-yin,LUMing,LIAi-qun,QINWei-hong

16.单面螺栓连接单角钢压杆的承载力试验邓洪洲,龙海波,董建尧,DENGHong-zhou,LONGHai-bo,DONGJian-yao

17.带突出物高层建筑的减振方案对比刘纯,汪大洋,周云,LIUChun,WANGDa-yang,ZHOUYun

18.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孙珊珊,赵均海,薛颢,肖海兵,王继秀,SUNShan-shan,ZHAOJun-hai,XUEHao,XIAOHai-bing,WANGJi-xiu

19.风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广告牌的力学分析冯振宇,赵振宇,贺宏斌,FENGZhen-yu,ZHAOZhen-yu,HEHong-bin

20.《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2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楔形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王奎华,吴文兵,叶良,高妍,WANGKui-hua,WUWen-bing,YELiang,GAOYan

22.多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拆除过程仿真分析李亚东,姚昌荣,石成,LAYa-dong,YAOChang-rong,SHICheng

23.静力弹塑性分析中目标位移的研究及应用郝安民,周德源,HAOAn-min,ZHOUDe-yuan

1.钢板剪力墙的分类及性能郭彦林,周明,GUOYan-lin,ZHOUMing

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杜修力,张建伟,符佳,李振宝,DUXiu-li,ZHANGJian-wei,FUJia,LIZhen-bao

3.均布荷载下深梁设计的压杆-拉杆模型贡金鑫,林园,魏巍巍,GONGJin-xin,LINYuan,WEIWei-wei

4.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腹板局部屈曲分析蒋丽忠,曾丽娟,孙林林,JIANGLi-zhong,ZENGLi-juan,SUNLin-lin

5.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折强度肖建庄,黄运标,郑永朝,XIAOJian-zhuang,HUANGYun-biao,ZHENGYong-chao

6.《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影响力大幅度提高

7.施威德勒型球面网壳屈曲荷载与自振频率关系分析邓长根,卓杰,DENGChang-gen,ZHUOJie

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质量评价指标调查吴文清,陈小刚,李波,谢群华,WUWen-qing,CHENXiao-gang,LIBo,XIEQun-hua

9.基于裂缝扩展准则的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扩展全过程数值分析许青,邓涛,董伟,吴智敏,XUQing,DENGTao,DONGWei,WUZhi-min

10.大型冷却塔环基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柯世堂,赵林,葛耀君,高玲,KEShi-tang,ZHAOLin,GEYao-jun,GAOLing

11.川西地区农村民居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郭婷婷,徐锡伟,于贵华,袁仁茂,陈桂华,GUOTing-ting,XUXi-wei,YUGui-hua,YUANRen-mao,CHENGui-hua

12.基于谐响应的核电厂地基动阻抗数值求解算法朱秀云,李建波,林皋,钟红,ZHUXiu-yun,LIJian-bo,LINGao,ZHONGHong

13.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齐岩,苏明周,张琳琳,孙建,黄智光,QIYan,SUMing-zhou,ZHANGLin-lin,SUNJian,HUANGZhi-guang

14.CFRP索和钢索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周士金,刘荣桂,蔡东升,许飞,陈蓓,ZHOUShi-jin,LIURong-gui,CAIDong-sheng,XUFei,CHENBei

15.汶川地震中上海高层建筑动力反应分析楼梦麟,杨燕,潘小樟,俞洁勤,LOUMeng-lin,YANGYan,PANXiao-zhang,YUJie-qin

16.基于顶点位移的被动消能结构加固设计陈敏,邹银生,湛发益,刘畅,CHENMin,ZOUYin-sheng,ZHANFa-yi,LIUChang

17.FRP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胡波,王建国,HUBo,WANGJian-guo

18.《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19.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井简围岩应力分析王继秀,赵均海,王乐健,王继贤,孙珊珊,WANGJi-xiu,ZHAOJun-hai,WANGLe-jian,WANGJi-xian,SUNShan-shan

20.支承点位移对点支式玻璃板承载性能的影响赵敏行,石永久,王元清,ZHAOMin-xing,SHIYong-jiu,WANGYuan-qing

21.混凝土结构周期比分析陈曦,梁剑青,CHENXi,LIANGJian-qing

22.重庆大剧院大悬挑结构卸载分析叶芳芳,余志武,袁俊杰,YEFang-fang,YUZhi-wu,YUANJun-jie

1.台风"韦帕"风场实测及风致输电塔振动响应李杰,阎启,谢强,陈隽,LIJie,YANQi,XIEQiang,CHENJun

2.基于能量回收的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陈政清,汪志昊,CHENZheng-qing,WANGZhi-hao

3.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结构在中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万水,李淑琴,马磊,WANShui,LIShu-qin,MALei

4.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试验李帼昌,罗江龙,聂尧,任秋实,LIGuo-chang,LUOJiang-long,NIEYao,RENQiu-shi

5.混凝土防腐涂料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赵羽习,杜攀峰,金伟良,ZHAOYu-xi,DUPan-feng,JINWei-liang

6.场地土动力特性识别方法对比陈隽,赵冠宇,祁晓煜,史晓军,CHENJun,ZHAOGuan-yu,QIXiao-yu,SHIXiao-jun

7."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张望喜,易伟建,肖岩,刘蒙,张胜军,ZHANGWang-xi,YIWei-jian,XIAOYan,LIUMeng,ZHANGSheng-jun

8.T型钢与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试验李红,马洪宝,吴涛,刘伯权,LIHong,MAHong-bao,WUTao,LIUBo-quan

9.超大型排烟冷却塔风压分布及双孔道位置优化柯世堂,赵林,葛耀君,高玲,赵煜,KEShi-tang,ZHAOLin,GEYao-jun,GAOLing,ZHAOYu

10.翼缘框架柱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郭猛,刘佩,姚谦峰,GUOMeng,LIUPei,YAOQian-feng

11.外方内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张志权,赵胜民,张玉芬,吴涛,ZHANGZhi-quan,ZHAOSheng-min,ZHANGYu-fen,WUTao

建筑科学范文第3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主要报道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

凡投给本刊的论文,必须包括以下项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英文姓名(汉语拼音)、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另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是博导、院士的请标明)、学历(是博士后的请标明)及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和其他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如果系基金或攻关项目产生的论文,亦请在论文首页地脚注明并给出项目的编号或批准文号。其他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不要论及论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知识,不要进行自我评价。研究目的尽量简洁,研究内容(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必须详细、具体。

(2)关键词应包括该文研究成果名称、得到该文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名称、作为该文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名称、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名词。

(3)引言是论文内容的重要提示,作者在引言中应概述前人在该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并陈述论文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

(4)图、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图(务必清晰、精确)名、表名必须有中文、英文2种表述,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标明其对应的量及单位(量纲为1的除外)。

(5)文中所有变量务必解释其含义,量的符号务必使用单个字母表示,量的单位务必使用国际标准单位;表示矩阵、矢量、张量的符号一律用黑斜体。

(6)在结语中应指出该论文的独创性成果及存在的局限,以方便他人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7)文后参考文献务必一一核对出处,著录项目一定要全,相关格式参见历年的《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原则上不能少于12个。中文及其他非英文参考文献要有对应的英文表述。

(8)《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拒绝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包括以其他语种发表)和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稿件。拒绝学术不端,鼓励原创性论文投稿。

(9)《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艺数位艺术有限公司及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出版光盘及上网协议,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有异议者请声明。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杂志社《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邮编:710064

建筑科学范文第4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双月刊)严谨求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CN刊号为:51-1142/TU,注重开拓创新,对新观点、新理论、特别关注,在该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主要栏目有:工程结构,工程鉴定、加固与耐久性,地基与基础,振动与抗震,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施工及其他等。

建筑科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Z].

建筑科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5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18-01

一、建筑基础设计问题

多层房屋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是不科学的。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察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详细勘测方可设计,仅凭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更不能盲目地把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万无一失了。

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有时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只能使软弱地基处理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采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因而荷载值不准确。

二、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即忽略了柱的约束弯矩,加之以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强度必然不足,从而使柱子与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铰。这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柱子已开始带铰工作。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但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三、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做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墙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强度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将出现裂缝。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合格,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四、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据笔者观察,这种挑梁的变形发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上部受拉区也会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受支座附近剪弯作用的影响,竖向裂缝向下延伸发展为斜裂缝,此时梁已接近破坏,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引起梁上部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裂缝在梁支座处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梁高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五、框架结构设计问题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的设计。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面的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就是说,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以上非抗震设计,只按纵向的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梁柱的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箍筋的配置无法满足框架的构造要求。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六、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楼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设计时为了计算方便或因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用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顶紧上部分的楼板、屋面板,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均产生弯矩,由此双向板跨中正弯矩钢筋是纵横叠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应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置于短跨钢筋的上面,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有的设计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而取两个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缝的现象。

七、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建筑科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钱学森; 建筑科学技术; 城市学; 山水城市; 建筑哲学; 战略思想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046-06

导言

钱学森把园林学作为研究建筑科学技术的切入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锐利的武器和系统科学的战略眼光, 在建筑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和建设性的意见。他依次提出将建筑列入文学艺术大部门的思想(1982年); 提出建立园林学的思想(1983年); 提出建立城市学的思想(1985年); 提出把山水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的思想(1990年); 提出要重视建筑哲学在建筑科学技术体系中领头作用的思想(1994年); 提出建筑科学技术体系及建筑科学大部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1996年); 提出宏观建筑和微观建筑的思想(1998年)。这些思想以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思考的起点,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明显的民族性; 明言是为人民服务的, 又具有“人民性”、大众性; 是一种超前性的思维, 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特征; 未来中国的建筑科学必将融入世界科学技术之中, 因而还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有关建筑科学技术的著作有, 1994年9月初版, 1996年5月增订版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1]; 1999年6月出版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 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2], 两本书150多万字。根据钱学森的意见, 这是两本“多家言”的书, 不仅有钱学森的论文和信札, 而且还包括其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章。2001年6月出版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3]仅收入钱学森有关城市与建筑的论著, 并附以必要的注释。2009年5月, 鲍世行、顾孟潮编著的《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4]出版; 2010年6月, 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5]出版; 2010年11月, 顾孟潮编《钱学森论建筑科学》[6]出版。在短短数年之内有如此丰硕的成果, 这在当前学术界还是罕见的, 足见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一、 关于园林学的研究(1958-1984年)

(一)《“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

钱学森研究建筑科学技术是从园林学开始的。1958年3月1日, 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一文, 吹响了研究建筑科学技术的号角。这篇文章富有诗意的题目出自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中, 是杜丽娘的著名唱词。文章阐述了如下思想: ①提出中国园林与中国山水画、花卉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②提出园林学和建筑学都是美学艺术和工程技术彼此融会贯通的美术学科的思想。③提出新时期的园林学要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④提出园林学和园林设计都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发展创造的思想。[7]

园林学是钱学森研究建筑科学技术的切入点,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一文是他研究建筑科学技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对于建筑科学、山水城市等思想当时都已经基本形成。后来明确提出的①“山水城市”是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的思想; ②建筑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互融会贯通的科学技术大部门的思想; ③“山水城市”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主义内涵的思想; ④在建筑和城市建设中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 “山水城市”也是高技术城市的思想, 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初步阐述的思想渊源。后来以此为基础作了新的发展, 进行了明确的阐释。

(二)《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本文文稿是由当时市长班学员、 合肥市副市长、 园林专家吴翼同志根据录音整理的, 原题为“钱学森同志谈园林艺术”。《城市规划》编辑部在1983年11月26日收到稿件后立即寄给钱学森请他审阅。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是经钱学森亲自修改补充的, 即1984年在《城市规划》上发表的《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一文。

1983年10月29日, 钱学森在第一期市长班上的讲话。后经过吴翼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字稿, 以《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为题发表于《城市规划》。该文着重讲述园林艺术问题, 主要阐述了两个重要思想: ①提出中国“园林”的概念与西方园林有本质区别的思想。首先, 提出中国园林不是建筑的附属品, 园林艺术也不是建筑艺术内容的思想。其次, 明确了中国“园林”综合了landscape, gardening, horticulture三个方面, 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和“园林艺术”是更高一层的概念的思想。②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不同观赏尺度和四个层次的思想。中国的园林可以看成“盆景”、“窗景”、“庭院”、“宫苑”四个层次。

建筑科学范文第8篇

1.1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各种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物业经营管理等行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作特点鲜明、技术内涵丰富的新行业,极大促进了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1]

1.2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在宽口径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基础平台上,设置2个专门化专业方向。

A.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担任电气方面的施工工程师、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运营管理及中小型工程的设计工作,或在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B.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建设监理部门、设备安装施工公司、楼宇弱电系统集成(含消防系统)公司、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现代化楼宇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1.3专业服务方向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重庆成立直辖市以来,成就了房地产行业的崛起,特别是现代智能办公大楼的建设已经成为时尚。智能建筑对建筑内的设备、配电、线路集成等的要求标准比原有的普通建筑要高很多,智能控制需要更规范、更准确、更安全、反应更快,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需要一大批实用技术知识面宽、高技能、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共有20余所,目前只有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本专业,而在整个西南地区,也只有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此专业。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建筑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建筑电气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目前,全国建筑电气新职业人才缺口达40万,特别是建筑电气施工人才、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2增设新专业的可行性论证

2.1专业开办经费及专业教学成本核算

专业开办后,可以依拓发电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很好地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作用以节约成本。后续资金可以通过该专业招生、学院的教学投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和培训建筑电气施工人才的收入加以解决。另外,以后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可以分期分批进行教学上的投入,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赢利。新晨

2.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实验室、实训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是由电气系、建筑系和计算机系共同构成,因此可以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作用以节约成本。

2.3产学研结合背景

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校内外生产性实训时间超过50%。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本专业长期坚持为建筑行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我们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

建筑科学范文第9篇

在市里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完善机关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从去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市建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程量缩减、资金链断裂、拖欠工程款现象日趋严重,在这种逆境中,我们的施工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危化危,以危求机,保持了建筑业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比,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相比,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科学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眼界、胸襟、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开阔。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要脚踏实地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统领和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

三、把科学发展观联系到实际应用到我们工作中

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筑业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把握好推进我市建筑业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制订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以“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城市”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践载体,以深化“先锋”工程、开展“梯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效果实实在在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去。

建筑科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交通;地铁;站点;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291.6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车代步,各个城市的小轿车越来越多,从而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堵到处可见。因此,在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发展地铁,发展地下通道,地铁也成为了我们现代化交通必备的一种交通方式,目前各个大中型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地铁交通。文章描述的是某城市地铁站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内容。

1 地铁站点工程简介

该地铁站位于城市一个广场绿化花坛处,车站两端树木成荫,是比较好的绿化带,为了节约投资成本,采用了明挖施工方法。两端为三层三跨的明挖结构,中间因为地下管路、线路和地面交通因素的影响,采用暗挖施工的方法。整个地铁站点总体长度为211.50m,中间暗挖处的长度为99.10m,站台深埋地下15米处。整个车站的暗挖宽度为23.86m,高度为10.64m,采用柱洞施工的方法。该站点处土质情况如表1。

表1 地铁站点地层结构和相关力学参数

2 地铁站点的框架设计

根据表1所示的参数,可知该地点能做站台,鉴于此,设计该站台的施工断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车站施工设计断面图

根据图1所示的地铁站点断面图,设计其方案图,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的方案图

图2中列出了三种设计方案,从左至右依次为方案1、方案2和方案3。方案1设计时考虑了将来广场上有建筑物存在的情况。方案2是基础和均布载荷设计的,只考虑建筑物基础的存在,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简化成均布载荷作用在基础和土层上的。方案3是均布载荷,不考虑建筑物及其基础的存在,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简化成均布荷载作用在土层上。

3 地铁站点的施工

该地铁站点施工按照柱洞施工的步骤进行,施工动态过程如图3所示,从图3中的图a到图i,共分为30个施工步骤。

图3 地铁站点施工工序图

图3中描述了9个施工工序,依次为图a,图b,图c,图d,图e,图f,图g,图h,图i等。图a描述的是将围岩加固圈激活,按照顺序挖洞一,二,三,并进行初期的洞体支撑和维护。图b描述的是施工要进行设置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图c描述的是开挖地铁车体运行的四号洞室,施工时要注意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的支撑和维护工作。图d描述的是开挖四号洞室的中间土质,并进行二次衬砌。图e描述的是开始挖掘五号和六号洞室,施工时也要注意洞地基底的梁、钢管柱及顶上的主横梁的支撑和维护工作,还要注意新洞体的支护和临时支撑等工作必须得加上。图f描述的是六号洞室中土质的隔壁,施工中洞底板要进行二次的衬砌工作,同时架设临时钢支撑结构。图g描述的是侧洞七、八、九号洞室按顺序进行开挖,施工也要注意必备的支撑和维护作用。图h描述的是九号洞室中的隔壁,进行洞底板的二次衬砌工作,这是也要注意洞体的维护。图i描述的是洞体挖掘完毕,可以拆除所有的临时支撑的工具,封闭二次衬砌。

参考文献

[1] 王建强,姚谦峰. 基础隔震偏心结构扭转振动反应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1)。

[2] 姜东均,白良,赵党书,赵惠敏. 建筑施工与昆明旅游环境探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3)。

[3] 刘纪陆. 基础隔震结构的精确求解方法[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6)。

[4] 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1)。

[5] 李扬,李自力.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对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4)。

[6] 张大长,陈怀亮,韩丽婷,韩晓健. 反复压力作用下橡胶的承载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5)。

[7] 李永华,李思明. 弱连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8] 李慧,魏彪,杜永峰,李永祥. 框支剪力墙的阻尼器耗能减震方法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9] 杨彦飞,何文福,朱岩,徐钢. 异型铅阻尼器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2)。

上一篇:电力电气工程范文 下一篇:城市绿化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