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0 16:58:34

小学教学概念

小学教学概念篇1

一、利用直观教学法,补充并深化数学概念

由于小学生认识程度的限制,在教材中部分概念没有下准确的定义,但是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给教者留下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概念教学难以入手时,不妨尝试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小学生认识“米”的概念时,首先通过观察米尺初步直观认识1米有多长,接着将米尺与教室门、黑板、课桌面的长进行比较,进一步直观认识1米的大约长度,然后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用米尺量教室的长,这既是对米的概念的进一步强化,又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次锻炼。

对于太难理解的概念就可以暂时不给定义或者采用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在教学中,更要加强演示,操作。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来让学生体会这些概念,理解概念和掌握概念。

二、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瓣手指到简单的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如在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时,“5”和“7”的大小,可以把“5颗波珠”和“7颗波珠”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当学生选择7颗糖时,可以问为什么会选择“7”,这样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比较大小的概念。

其次,还可利用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一些知识, 概括出新的概念。例如: 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 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 教师进行演示, 让学生观察后, 然后把这四根小棒钉成一个长方形。又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 然后, 教师又进行演示, 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 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的形状, 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 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 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 因此这样就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三、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

总之,从概念引入深化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引入——理解——巩固——深化的途径形成概念。并通过不断做练习来巩固新概念。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纠正小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概念的方法。

四、纠正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

在目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主要表现一下几点:

1、概念与应用脱节

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很少做一些相关的练习。第二,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很喜欢解题,然而为解题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习题涉及的概念很少关注,更无从去复习、巩固相应概念。其实,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其实,概念和应用是分不开的,要想轻松解题,就必须掌握概念,要掌握概念,就必须多解题、多应用概念。

2、孤立地学习概念

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习惯于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去学习,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如此,对概念的理解流于形式及肤浅,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死记硬背

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学习增加了难度,进而不少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方式确实简单,省事,可以节约大量学习时间。然而,这种方式带给人们负面影响却是无法估计的。最直接的消极影响体现在解题方面,由于对概念没有理解,导致解题时“束手无策或困难重重”。其次,由于没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抽象、概括及归纳思维及相应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及提高。

小学教学概念篇2

关键词 感知 表象 数学概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小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按照其概念的特点和小学生认识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我多年的一线教学中,经过反复琢磨、总结,现就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和各位同仁们一起来研究。

一、 提供足够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

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总是从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进行充分感知开始的,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材料进行初步概括,这样便形成表象。表象是从感知向概括思维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1.积极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

在组织学生的感知活动时,向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要尽可能的多一些,而且,指导学生通过看、听、说、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感知效果,便于建立清晰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硬币、圆形实物、图片等,在课堂上通过比一比大小、量一量周长和直径、算一算每个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的办法进行感知“圆周率”。

2. 引导学生观察思维,由感知形成表象

感知具有直观性,表象具有概括性,由感知上升为表象,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在上例中我通过学生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感知活动后,开始分小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结果发现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由此概括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一个定数的表象。

二、 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建立清晰的表象,以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概念的引入方法。

1.联系实际引入概念

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是直接从生活实际中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讲解这些概念时应联系实际引入。在引入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过去在实际经验中所形成的表象重现。如用两条平直铁轨引入平行线概念;用手电筒引入射线概念;用茶叶桶、水桶引入圆柱体概念;用沙堆、麦堆引入圆锥体概念等。

2.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许多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孤立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当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密切时,可通过旧概念引入新概念,这样既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例如用学生熟知的加法概念引入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由除法引入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方便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才能揭示其实质,这样的概念可通过计算引入。例如:讲解循环小数概念时可通过计算小数除法来引入,又如整除、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都可以通过计算来引入。

三、 积极启发思考,形成准确的概念

要形成准确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1.揭示概念的内涵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所有本质特征叫做概念的内涵。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定义的形式指出概念的内涵。例如:教学方程这个概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几个方程式,学生经过感知和思维后,发现关系式具有相同点:①都是等式;②都含有未知数。最后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揭示概念的外延

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全体叫做概念的外延。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列举部分实例的方法来说明概念的外延。例如用分类图表示小数概念的外延: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不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四、 运用多种形式巩固概念

1.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概念

对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反复重现等手段达到熟记。

2.以新带旧,温故知新

通过复习旧概念学习新概念,不但能使旧概念得到巩固,而且有助于理解新概念。学习新概念时与旧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助于正确理解新概念,又能加深理解旧概念。

3.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

概念是用词语表达的,适当变换概念的叙述和表达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例如:教学整除、约数、倍数后可提问:①哪些数能整除20?②20能被哪些数整除?③哪些数是20的约数?④20是哪些数的倍数?

4.建立概念系统化

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以后,应及时引导他们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有关概念沟通起来,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一个个单个概念逐步有机地加入到概念系统中去,使学过的概念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连接起来,形成良好的概念系统。小学数学通常用表格和分类图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总结概括。

5.通过应用巩固概念

应用概念分析解答问题是巩固概念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应用概念可进行判断、改错、推理、分析、对易混淆概念进行对比,这些应用都达到了巩固概念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可通过从感知到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最终形成正确的概念。

小学教学概念篇3

一、概念形成的两种形式。

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概念有两种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形成,是指通过经历一定的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新的概念。例如在形成球这个概念时,学生对各种被称为球的物体进行观察,去除一些无关的属性如颜色、质地等,抓住主要属性形状。再从形状入手挖掘球的属性,光滑的,没有棱角等。接着以此为依据辨别物体是否是球体。概念的形成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经历“抽象―类化―辨别”的过程,从而建立新概念。

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以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为基础,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本质属性或补充完善原有概念的认识过程。例如学生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时,是以学生掌握的直角概念为基础进行的: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概念的同化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经历了“定义或描述―同化―强化”的过程,进而形成新概念。

二、概念教学的三项考虑。

教学追求有效,众所周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概念,只有选对了方法,学习才能有效、高效。选择合适的方法必然要考虑影响学习的因素。

1.考虑学生心理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抓住事物的属性而不拘泥于外形的变化,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但是还没有达到抽象思维的水平,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思维。在语言方面,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但在获得和使用此类概念时,需要实际经验或借助形象的支持。

2.考虑教材编排层次。

苏教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方面注重划分层次。整套教材将知识点按照难度系数进行切分,同一内容按不同难度安排于不同年级。比如分数,三上是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到三下则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接下来的几册教材中也不断出现分数的相关知识,难度逐步增加,一砖一瓦地帮助学生堆砌起关于分数的系统知识。

3.考虑概念本身特点。

概念教学时根据概念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概念。例如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区分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概念。如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上位概念,反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下位概念。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则互为并列概念。学习上位概念可以用概念的形成,而学习下位概念就可以用概念同化。

对牛弹琴是因为弹琴者选错了对象,在牛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改变的就是弹琴这件事。在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可逆转,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材料,教师能做的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这个教学对象。

三、概念课堂的四条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中楼阁。

数学诞生于生活的需要,发展于生活的需要,与生活密不可分。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较熟悉。教材也经常选用生活实例来呈现教学内容。利用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与数学之间密切相连的体会,提升学生的数感。

2.构建先行组织,切忌无米之炊。

当代教育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从概念形成的方式看,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概念教学。从教材看,很多的概念都是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安排在教材中的。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知识经验,给学习者已知的东西和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的桥梁,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3.借助直接感官,切忌空口白话。

小学生认知的局限使他们需要凭借具体的实际经验来理解并运用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他们倾向于直觉地理解概念。教师更适合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操作等。这些方法可以利用学生的直接感官,让他们可以更方便同时也更深刻地进行学习。概念是通过言语来表示的,而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用语言讲解抽象概念时,最好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实物或模型演示的例子。

4.巧用反例对比,切忌一成不变。

概念教学中,除了从正面揭示概念的内涵外,运用反例,也可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尤其是通过正反例差异的对比,更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运用反例实质就是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课堂中提供的现实材料往往具有片面性、局限性,或者材料的非本质属性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容易形成干扰。而反例变式的运用可以避免材料的这些负面属性。这样,既可以巩固概念,又能使新概念清晰明确,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概念系统。

小学教学概念篇4

一、强化感知过程,重概念的引入

概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新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教师如果用问题“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取代照书照搬,学生学习就会主动得多。有的学生可能会像书本上的实验方法那样,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打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由此分析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有的学生可能会先把一张纸片贴在圆柱形木头侧面上,并修剪好纸片,然后斜划一刀,将纸片揭下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等方法。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操作活动中,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收获了数学的思想和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培养了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分析比较,重概念的建立

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教师除了提供充分、准确的感性材料以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外,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属性,以及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完成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课例时,为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他安排了如下的活动:

师: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得的铅笔数是…(生:3支);

师: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得的铅笔数是…(生:1/2);

师:可是这个文具盒只有6支铅笔,现在要把它们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生:能);

师:为什么能呢?这不是3支铅笔吗?(生:这3支是两份中的1份);

师:如果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如果是10支呢?100支呢?2千克苹果呢?

我们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从不出现具体数量开始,到出现具体数量,再从6支铅笔发散到8支、10支、100支和2千克苹果等,沟通了具体数量和相对数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刻感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含义,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了分数的概念,在点拨引导、自主探究中对分数的概念逐步内化。

三、引导自主探索,重概念的理解

有效的数学学习在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即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为使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1.操作感知:三只笔筒里面各装有一些水笔3、2、4支,怎样才能使三只笔筒里的水笔一样多呢?2.拓展概括:如果水笔再多些28、11、15支,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方便吗?那又该怎么办呢?3.解决问题:怎样求每一小组学生的平均身高呢?4.情境辨别:小红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她的身高一定是135厘米,对吗?这样的教学过程,重要的是学生在情境中生动的实践、体验、探究,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和发现、把握和发展。

四、增强实践体验,重概念的应用

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课例,有一位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老师让你在操场上画一个足够大或最大的圆,该怎么办?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顿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相互讨论、积极思考办法。甲同学说:两人拉紧一根绳子,一人站在那里作圆心,另一个旋转一周;乙同学说:把同学们排成一排,手拉手,排头的同学作圆心,排尾的同学旋转一周也可以等。引导学生在“用数学”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小学教学概念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应用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而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并运用数学的前提,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概念不易理解,因此,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忽视理论知识的现象,教师只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这种“轻理”现象容易导致小学生对一些概念模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学问题,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该重视概念教学。

引入概念,实现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概念,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引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入数学概念,使学生乐于接受概念。一次“时分秒”的认识课堂上,教师突然问学生“还有多久下课,要精确到秒。”这时学生们纷纷看墙壁上的时钟,大家认真计算着时间。教师用这样一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时、分、秒的概念传递给学生。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总结一些概念引入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课堂活动,引入概念,使学生主动接受概念。小学生正对于思维活跃期,对一些直观、生动的事物较为关注,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设立情境,打破概念的抽象性,以直观的形式为学生设立概念。如在“元、角、分”的认识中,教师就可以设立一种认识情境,让学生进入超市购物,以一种模拟的形式,引入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具体的认识概念,同时这种活动形式,还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概念,使概念更为生动。如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平行与相交图片,如街道、立交桥等。以计算机的立体、直观效果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将概念由抽象变为直观。在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一些生动的形式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解概念,增强概念教学

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概念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在为学生引入概念后,还要加强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第一,教师要在引入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他们观察、总结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中,教师明白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存在不足,这时,教师就先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些图形,然后,用直观的形式构造各种出对称、平行和旋转的样子,让学生去观察图形间的变化,让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理解三者之间的相对变化,从而真正理解三者的含义。第二,数学中往往存在一些相似性的概念,小学生对这些概念容易出现混淆。在概念学习中,教师就要通过这些相似概念的对比来增强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的学习,小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概念时,容易出现混乱,不能真正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概念,而且经常将面积的计算方法用到周长中。因此,教师在实现小学生概念的理解,就要采用这种对比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对于那些概念掌握良好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也可以加快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度,更好的实现对概念的理解。第三,在概念的理解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概念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我理解能力。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概念意识,增强学生对概念的重视度。认识到概念重要性后,学生需要自己掌握概念的理解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识能力,告诉学生如何认识概念,并发现概念的本质,增强学生猜想并亲手验证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或让学生独立进行概念理解,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到概念理解的正确方法。

巩固概念,提高概念教学

在引入、理解了数学概念后,还要实现对概念的巩固,进一步完善概念教学。数学知识联系性较强,所以知识的巩固尤为重要,概念亦是如此。数学概念多而复杂,实现概念整理,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巩固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整理,将一些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进行总结,如周长、面积、体积;加、减、乘、除;正比例、反比例等等。在学习乘除运算时,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巩固加减运算,“乘除运算和加减运算有区别吗?如果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我们应该先算哪一个呢?”受到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回忆之前加减运算方法,通过联系,明确两者的概念。通过这些相似概念的归纳、整理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还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记忆,提高复习、巩固效果。在巩固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增强实际运用能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巩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增强对概念的把握,巩固课堂知识点。如在分数的理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吃苹果或蛋糕的时候,有意分成几份,进行分数的理解,并进行比较,增强对概念的把握,起到课后巩固的效果。

四、结论

数学概念是学习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还处于培养阶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有益引导,在引入概念、理解概念和巩固概念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概念意识,实现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魏香莲,蔡宁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尝试[J]

小学教学概念篇6

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材料。正确的理解和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培养运算和解题能力的首要条件。反之,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会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初浅认识。

一、引入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也是认识阶段的总结。人们的认知规律都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引入概念应遵守这一原则,那么怎样引入呢?

1.实物展示。如教分数的意义时,我先拿一个苹果,把他平均切成两块,其中的一份(一块)可以用分数表示。再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或三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通过实物学生理解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或“几份”都能用分数表示。

2.亲手操作。我在讲长方形的周长时,课前先让学生用细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然后让他自己量一量周长。在操作中,学生懂得了周长即四边的长度。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用“长+宽+长+宽”,可简单为(长+宽)×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懂得了周长这一概念,并能根据公式求周长。

3.以旧带新。数学中有些概念难以用直观形象来表达,但它却与旧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再讲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这两个概念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约数这一概念,然后提问什么叫约数?学生回答:a能被b整除。b就叫a的约数。接着让学生写出12和18各有哪些约数?12的约数有“1、2、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然后让学生找出12和18的公有约数是:1、2、3、6,最后指出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6。这就是由旧概念“约数”引出新概念“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

二、形成概念

引入概念后,接着就进行概念的形成教学,那么怎样进行形成概念的数学呢?

1.抓住本质,探求概念。因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所以进行概念形成教学时要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抓住本质探求概念。如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时,先板书:写出下面各数的约数。思考:①左竖排的约数有什么特征?②右竖排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2的约数有:1、2。4的约数有:1、2、4。

3的约数有:1、3。6的约数有:1、2、3、6。

5的约数有:1、5。9的约数有:1、3、9。

通过观察思考,回答左竖排的约数的特征,是有两个约数:1和本身;右竖排约数的特征是:至少3个约数,1和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然后告诉学生左竖排2、3、5这些数都是质数,右竖排4、6、9这些数都是合数。那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呢?让学生思考、探求、概括,在教者的启发和点拨下,学生都能抓住本质特征(约数的个数),准确地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找出异同,明确概念。在教学中有些概念意义相近,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学生容易混淆,应找出异同点,加以辨析,明确概念。例如,学完奇数和质数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就容易混淆。我先让学生说出质数和奇数这两个概念。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叫做质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然后再让学生讨论:(1)所有奇数都是质数吗?(2)质数都是奇数吗?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有一部分奇数有两个约数是质数,质数除了“2”以外,所有的都是奇数,这样找出了异同点,也就明确了概念。

三、巩固概念

在学生初步学完概念的基础上,应及时加强巩固概念的训练。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巩固概念呢?

1.理解中巩固。在学生学完概念后,应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加深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由教师提问,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巩固了概念。如学完互质数的概念后,在练习课上,我让学生看书,边看边想黑板上的问题:(1)什么叫互质数?(2)按要求举出三组互质数的例子。

a.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的互质数:(5和6)

b.两个都是质数的互质数(3和7)

c.两个都是合数的互质数。(8和9)

2.比较中巩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教学进入一个阶段后,应把一些相近易混的概念安排在一起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加深对概念的巩固。如“(1)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区别?(2)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同?

3.整理中巩固。在教学进入复习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系统整理。因为教学概念有自身的系统,往往前一个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发展,通过整理,就像珍珠穿线一样把概念串起来。

如学完几何概念后,可以这样整理:

通过归纳整理,就构成了一个概念系统,既便于理解,又容易记忆。

小学教学概念篇7

一、引入概念,打开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的阶段,更加需要注重从实际引入概念。随着小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知识面也在不断地扩大,所学会的概念也在逐渐增多,思维逐渐朝着抽象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抽象的思维也是建立在具体事物形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入数学概念时,就应该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在讲解长方形之前,学生已经对直线、线段、角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利用黑板、课桌、书本等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从而帮助学生抽象出长方形的具体特点。通过学生的总结能够得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其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

同时,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时,也可以通过与其相关的旧概念引入,并通过对旧概念的引申和指导,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新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时,就可以通过整数乘法的概念引入,先帮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的概念,再逐步地深入分数乘法概念,这样不仅能够复习旧知识,也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形成概念,深化理解

学习数学概念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意义。针对一些描述性的概念,就需要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从其内涵上深入;而针对定义性的概念,除了揭示其内涵以外,还需要讲清楚它的外延,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首先,教师在概念教学当中应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由于数学概念都是从客观事实当中总结出来的,而客观事实都具有很多属性,其中就包括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其中,本质属性是指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在教学当中教师只有抓住了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才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无限循环小数的概念时,就应该注意其两点本质:第一,这部分讲的是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无关;第二,循环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应该重复地出现,并且需要依次不断地出现。

其次,教师在讲解概念时需要进行比较。在数学当中有很多概念都是具有相互联系的,这些概念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在讲解时只有帮助学生理解了异同之处,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概念。例如在帮助学生区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时,就需要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

第三,教师在讲解概念时需要突出概念中的内涵与外延。如果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重复某一种例子或者图形,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一些非本质的属性当中去,却忽视了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教师在讲解概念当中的内涵和外延时,就应该通过例题的变化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时,就可以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不断地变换,让学生在变换过程当中也能够认识图形,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概念,加深认识

教师在教学当中运用识记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巩固过程,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首先,教师应该更加深入、透彻地讲解概念,通过这种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才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巩固学生的数学概念不能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深入,而在实际的计算、应用等问题当中,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数学概念,通过实际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概念,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因此,教师在讲解完新概念之后,就应该给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来说,不能够直接孤立的应用和练习这些概念,而应该在系统的概念当中,结合多个概念,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例如要想使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除了需要扩大学生的认数范围之外,也需要结合进位概念和四则运算,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讲解新概念的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旧概念,使概念教学贯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在解题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概念,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他们真正成才。

小学教学概念篇8

一、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教师要想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取得实效,就必须做好探究性学习的准备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观察、动手操作等直观手段,逐步形成正确、完整、丰富的概念表象。只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消化”、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抽象、建构出数学概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上课前从家里带来的一根绳子,让他们随意地放在桌子上,由于绳子有一定的弹性,放在桌子上都是弯曲的。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放在桌上的绳子是什么样子的?是弯曲的还是笔直的?你们能不能把弯曲的绳子变为笔直的?教师顺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了“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并且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里清晰地勾勒出线段这一概念。熟悉的生活现象不仅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欲望,使数学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从而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再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用四根小棒钉成的长方形,让学生沿着一头把它拉斜并注意观察拉斜后的形状,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但四个角不是直角),从而帮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其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把兴趣、情境和探究这三者进行优化组合。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等活动,逐步从对象中抽取出本质属性,建立数学概念。如“圆周率”概念的引入,可先让学生量出自己准备的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分别是多长,并做好记录,然后让不同的学生报出直径的长度,教师很快“猜出”周长的近似长度。学生自然感到惊奇,很想弄清其中的奥秘,从而萌发探求有关圆周率的奥秘。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人们通常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那么,怎样求出圆周率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再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有的学生说是35岁,有的学生说是38岁,还有的学生说是42岁。这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说:“在老师没有告诉你们确切的年龄前,你们对老师的年龄只能是猜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以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有了初步感知,并且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中的合作交流

在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验。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然而,学生的探究行为不应只是个体行为,还要加强同桌探究、小组探究等互动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给学生搭建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开放舞台,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以便集智汇力,拓展思维,实现对要领本质的意义建构。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习圆的有关概念前,学生对圆的图形已有所认识。所以,课前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怎样形成一个圆,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圆及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源和小组共享,并一起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主动探索,各抒己见,认真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懂得交流,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思想。

三、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引导

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略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按理说,学生应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能产生更深层的飞跃,而只能停留在浅层的认识活动水平上,从而导致探究活动的低效。因此,特别是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点化”,这样才能发挥探究的最大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教师在安排探究性学习之前,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能够深度参与对概念对象原型的多感官感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而不是局限于几个学生;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表达不同的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避免循环往复或雷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逐渐揭示和把握概念内涵,深刻把握概念的本质意义,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并提问:“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然后由教师去掉图中的实心部分,只留下三个物体的外框,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三个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舍弃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大小、材料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最后教师出示三条线段,用电脑动画演示三条线段慢慢“围成”一个三角形的过程,形象地突出了“围成”这一特征。通过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就能准确理解“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一概念。

四、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中的激励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激励性评价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及数学课堂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学生走向成功。

探究性学习中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结果,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教师应避免滥用鼓励和夸奖。随意、不恰当的评价是盲目、无效的。无论是表扬、批评,都应恰如其分,应根据探究学习成果、学生个性等区别对待,因人、因事而异,注意分寸,言语得体。

例如:在教学一个新概念时,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能模仿时,或者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意图时,教师就不妨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之词,以满足学生的荣誉感,使其兴奋愉悦,增加学习积极性。真诚而坦率的赞美,不仅使学生精神振奋,上课更认真,变得友好而愿意合作,而且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课堂气氛融洽和谐。但在此方法的运用上切忌使用空洞的、虚伪的言辞来客套、恭维,否则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范文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