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52

孝文化的含义

孝文化的含义篇1

【关键词】春秋战国 孝“父” 秦汉 孝“父母” 家室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孝”是古代中国宗族伦理和家庭伦理的核心。孝的初含义是:宗子通过祭祀表达对族内先祖的尊敬,孝的对象是神祖考妣。到汉代,孝的含义转变为:“善事父母。”①郑玄也说“善父母为孝”②,孝变为“家”范围内的一种伦理,被理解为爱父母,顺从父母,和现在孝的主要含义相近。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孝含义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本文即是重点剖析这一时期孝含义的裂变及其转变的社会背景。

现对本文几个词语做如下界定:宗族,指在宗法观念影响下,以男性血缘关系为纽带,③通过道德规范、各种利益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宗族在先秦两汉多以“宗”的形式出现。家族,指由婚姻与血缘关系连接起来的群体,他们或同居或聚居但不一定有共同的经济活动。家族在汉代也被称为“族”、“宗”、“宗族”。宗族与家族的区别固然,但从秦汉时期史料看,家族与宗族的严格区分难以确立。④

本文提到的“族”,既包括“宗族”,亦包括“家族”。宗法,宗族或家族的组织法。理解先秦秦汉时期的宗法,可从两个层面分析:政治性宗法和血缘性宗法。西周时期,宗法的政治性特征是显性的,血缘性特征是隐性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宗法的政治性特征相对较弱,血缘性特征渐趋突出。家室,与室家是同义词,既指秦汉时期人们居住的房屋,又指夫、妻、子等关系紧密的家人,还包括父、祖、孙等代际更远的家人。家室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庭”,还原历史计,本文用“家室(室家)”。汉代文献中,多用“家”⑤指称家室⑥。

西周时期“孝”的表现

“孝”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是在西周时期。《齐D》铭文:“用享用孝于皇祖圣叔、皇妣、圣姜,……用求考命弥生,……保卢子姓。”⑦这句话透漏出三个信息:一是孝的对象,包括皇祖、圣叔、皇妣、圣姜。二是孝的目的是“保卢子姓”,意思是延续本族属的世系。这一点还可通过《诗经・大雅・既醉》中的一段话进行印证:“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⑧三是这句话反映出祭祀是孝的主要表现形式,《国语・周语上》:“祀所以昭孝息民”⑨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人们对祭祀相当重视,《尚书・洛诰》记载:“公曰:己,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⑩

综上,西周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神祖考妣,包括各种神明、先祖、考妣等非健在的人,行孝目的是延续本族属之世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祭祀。

祭祀的目的虽然是孝祖,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活着的人,往往在祭祀之后举行宴飨,以便增加同族人的感情。这更多地体现出孝的血缘属性。《诗经・小雅・楚茨》描写了西周时期贵族家族祭祀先祖的情景: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乐具入奏,以绥後禄。”大意是,祭祀完毕后,孝孙(主祭者)走到主祭的位置上,工祝(负责致助词者)向孝孙汇报说:“神都已经醉了。”于是击起钟鼓送尸,送走神灵,撤去祭品后,燕私(家族宴饮)就开始了。参加祭祀的同一宗族成员共饮祭酒,同食祭肉,分享祖先所授予的福禄,以达到和睦家族的目的。也正是因为孝具有血缘属性特征,为春秋战国时期孝含义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春秋战国时期“孝”的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

《墨子・兼爱》批评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时说:“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大害也。”

他认为,父不慈子不孝是天下大害之一。在论述了各种利害关系后,主张:“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即是提倡“父慈子孝”,子孝的对象主要是“父”。

以上主张是“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作者将孝“父”与忠“君”类比,可见这时孝的政治属性已经淡化,血缘属性开始凸显,并且孝更多地局限于家庭中。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孟子建议梁惠王实施仁政时提出:“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意思是“壮士”要重视“孝悌忠信”,在家里要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外出作战要忠于国家、听从上级指挥,这样就可以抵挡秦、楚的坚甲利兵。

《韩非子・忠孝》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大意是,臣子侍奉君主,儿子侍奉父亲,妻子侍奉丈夫,顺从了这三种秩序,天下就太平;否则天下就混乱。

战国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此乃当时墨、儒、法等各个思想流派之共识。这表明父权从族权中脱离出来,在“家”中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正如《荀子・致士》所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这一时期,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养”。如《管子・形势解》中所谓“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孝悌慈惠以养亲戚。”这种以“养”为内涵的“孝”,在当时具有普遍性。《礼记・内则》进一步说明了如何“养”,如“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中(衷)心养之。”主张不但要供老人以“饮食”,还要乐其心志,乐其耳目。

“孝”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敬”。《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管子・轻重乙》:“教民为酒食,所以为孝敬也。”但也可看出,与后代相比,“养”和“敬”都是比较简单的。

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是父,和西周时期以神祖考妣为孝对象一样,二者都是男权社会的产物,都受到了西周宗法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孝父母的记载,如《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个时期孝父母的例子虽不多见,但为秦汉时期孝含义的继续变化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孝”的表现

秦汉时期,孝被明确限定在“家”内,孝的对象也由战国时期的“父”变为“父母”,孝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陆贾《新语》主张:“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这是目前所见较早将孝限定在“家”范围内的记载。

《古文孝经》孔安国传提到孝的对象是父母:“母至亲而不尊,君至尊而不亲,唯父兼尊亲之谊焉,”《释名・释亲属》云:“亲,亲也,言相隐亲也,”书引《仓颉篇》云“亲,爱也,近也。”母受子之“亲”而无尊,父既受子之“亲”又受子之“尊”。虽然孝的对象是父母,但父之地位要高于母。

《汉书》中孝敬父母的例子很多:金日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臣,又是有名的孝子。归汉后,他深受汉文化影响,对母亲非常孝顺,史书记载:“(金,笔者加)日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可见金日很爱自己的母亲。同时反映出当时孝的对象既包括父,也包括母。

到了东汉,孝的对象更为明确。《说文解字》指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刘熙《释名》一书记载了很多在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与《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书中说:“孝,好也,爱好父母也,如所悦好也。”在东汉,“孝父母”已经成为一种固定说法,且看不出父尊母卑的痕迹。《后汉书》中关于孝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讨论颇多,兹不赘举。

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孝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如对母要“亲”、对父要“尊、亲”兼有、“善事父母”、“爱好父母”、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在感情上关心、取悦父母等。这一时期成书的《礼记》记载的更加具体、详细:《礼记・祭义》以曾子的口吻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夫为人子者……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在生活细节方面,父母的冠带脏了要“和灰请漱”,衣裳脏了要“和灰请浣”,衣裳绽裂了要“纫箴请补缀”,这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好的规范。

其实,士人们越宣扬什么,说明当时越缺乏什么。正如贾谊在批评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社会风气时所说:“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i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武帝诏曰:“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这则材料说明,“孝”资源在当时仍是稀缺资源,所以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孝行。

先秦秦汉时期孝含义的变化

西周的统治是建立在政治性宗法基础上,统治者之所以提倡“孝”,是想借“孝”来维护“族”之稳定进而维护自己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统治秩序瓦解,“孝”的政治性特征弱化,血缘性特征凸显。与此相伴,“家”从“族”的附属地位脱离出来,代替了“族”而成为人生活的主要空间。“孝”在“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家地位凸显的过程中,由于受男权社会思想的影响,孝的对象是“父”。秦汉时期,妇女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亚于“夫”的作用,家室生活中,孝的对象变为“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受到重视,就这一点,《诗经》中的“父兮生我,母兮掬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就很有说服力。

孝含义的裂变有多种原因,但士人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西周时期,人们生活在宗族控制下,宗族决定个人的一切,不需要也不能有任何个人意识,个人只需无条件地服从宗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逐渐摆脱宗族,一部分逐渐成为士人,开始重新思考、定义孝,孝的政治属性被逐渐剥离,回归本质―血缘性。到了秦汉时期,群雄割据的结束、国家大一统的出现,使整个思想界开始思考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这一过程中,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士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对“孝”进行了重新界定,想通过“孝”来稳定家庭,从而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此,他们提出:“孝”乃人之天性。正所谓:“父子之道,天性也”;“故四时之行,父子之道也。”余治平先生说:“如果说,孔子是从内在人性情感的角度来论证孝的必然,那么,董仲舒对孝道所做的一切理论建树,则以天为基本视角。”经过这一过程,孝的含义基本固定下来,成为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思想和行为,今天仍在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博士后流动站,石家庄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石家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4LS004、13BS009)

【注释】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88页。

②⑧⑩《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2003年,第957,第536页,第215页,第2667页,第2545页,第957页,第1598页,第460页,第2554页。

③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④岳庆平:《汉代家庭与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9页。

⑤李光军等:“西汉馆陶家铜连鼎及王氏一斗鼎”,《文物》,1984年第10期,第51~52页。

⑥邢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家庭经济专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⑦康德文:“论春秋战国之际孝观念的变”,《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第105页。

⑨徐元诰撰:《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18页。

查国昌:“西周‘孝’义试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143页。

吴毓江撰:《墨子校注》,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7~178页。

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66页。

王先谦撰:《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63页。

黎凤翔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29页,第197页。

贾丽英:“秦汉不孝罪考论”,《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18页。

孔安国:《古文孝经孔安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页。

任继P:《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53页,第174页。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960页,第2244页,第156页。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1页。

余治平,孟祥红:“孝,何以必须?”,《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29页。

孝文化的含义篇2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慨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生我养我,在我们生命之初都有“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之后我们成长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父母为我们的无私付出,虽然对大多数父母而言,这种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作为子女,却不能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我们所能回报的就是孝。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人文史,虽然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曾说过他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但那不过是在当时矫枉必须过正的特殊时期的一时激愤之语,当不得万世不变之圭臬。我们如有对传统的同情与关照,则当细心探究下何为“孝”?

孝的三个层次:尊亲、弗辱、能养

孝是人类最朴素自然的情感。同时,孝又是古代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标准甚至是根本大法。在《诗经-蓼莪》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经》中有“古之明王以孝治天下”。

具体而言之,关于什么是孝,《礼记・祭义》中这样记载――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这是孝的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尊亲――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尊重以及因自己的行为使父母得到他人由衷的尊重。这里的“尊亲”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层面既包含了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孟懿子问孝时所说的“无违”,无论父母在世还是去世,都要用一种诚敬的心去做好生养死葬的每一件事,要依礼而行,不可轻忽。同时也包含了《礼记・曲礼上》所规定的“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这种做法,其出发点在于让孝子尽己之心去感受父母每一天的身体变化,通过几个特定的时段――严寒、酷暑、入睡前、起床时,来全面细致地观察父母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父母的健康长寿。

第二层面包含《孝经》中所说的“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的处事态度。在上位时有庄敬之心,在下位时有恭谨之心,与人交往时有谦让之心。这不仅能够让自己获得他人的广泛认同和尊重,更是使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得到他人同样甚至更高的尊重的主要表现:他人会赞美你的父母教子有方并慕而效法;也会出于对你的礼敬而对你的父母礼敬有加。这就是孝。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古人所追求的“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以及“身后哀荣”体现的同样是这种思想。这是孝的最高表现,也是我们当前认识孝道所普遍忽略的地方。

《孟子・离娄下》中记述了五种不孝的行为――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这五种行为除了让父母感到痛心之外,都会给父母造成来自他人的羞辱,违背的还是“弗辱”的思想。这是孝道的第二个层面。由此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父母的孝。

至于从衣食口体上赡养父母,也即孔子所言之“能养”,就等而下之了。《论语》中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缺乏了敬意,即便做到“能养”,也不能称之为孝;反之,有敬意的养实为“尊亲”的大孝之举。

“能养”在孝行中是排在最后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孝行仅及于此的肤浅认识,并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所谓的孝子之行也都只是做到了这一层,这是我们时代的不幸,也是传统的不幸。

悌是儒家“推己及人”精神的体现

在儒家的价值中,与孝紧密相连的就是弟,现在也写作“悌”。

悌就是为弟之道,兄弟之爱一如父子之亲,也起于天性,是父子之亲的自然延伸,这同样体现了孝。这种关系在儒家看来也是相互的,“兄友弟恭”,而且“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会让父母感到莫大的慰藉,这样他们才可能满心欢喜地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整个家庭才会有其乐融融的气氛。

有了孝悌之心,自然便会有爱心的扩充,对同龄人中的年长者以及无血缘关系的长辈的尊重也被称为悌,这既是儒家“推己及人”精神的体现,更是对“大孝尊亲”的具体实践。儒家文化的教育,就是要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重培固孝悌的根基。因为――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以事兄之心去事长,以敬兄之心去敬他人之兄。这是悌的扩展和延伸,也是孝的扩展和延伸。同时,正是因了这种推而广之的敬,才使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漠。

孝道根本乃在要人心存敬意

《礼记》开篇有言:“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孝道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人心存敬意。对人、对事、对天地万物,都要心存敬意,方可成就君子之德。“敬”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这种修养的具体外化。

在当代社会,实珊涕道依然要和孝道结合在一起。当前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基本绝迹,居住环境呈多元化特点,故而维护小家庭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之间的和睦是孝悌之道的核心要义。同时,邻里和谐、尊老敬长也是孝悌之道的应有之义。

孝悌的外化,就是儒家“推己及人”的重要思想,也是正人心、化风俗的重要手段。事亲是孝,从兄是悌,孝悌是仁义的基础,有此孝悌才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思想,才会有仁有义,才会有立人之道。礼乐以及智慧也随之而产生并赖以存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推恩”思想,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而由“仁民”而“爱物”则是进一步的推及,是对天地万物一体之爱,就像北宋的张载在《西铭》中所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儒家思想的特质,立足于当下今生,从血缘亲情入手,培固孝心,弘扬孝道,并由此而扩充仁爱之心,涵养浩然正气。这种直人人心、直探本原的做法,在精神信仰层面必然成为与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其他信仰并世而立的一种选择。在面对当前社会的信仰危机方面,应该是最具本土意识也最契合中华民族心理的解决之道。

《论语・里仁第四》有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人生不满百”,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能陪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过去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年迈的父母把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现在他们给我们的建议或许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切合实际了,但他们建议中包含的一生的经验和教训却值得我们去深思。退一步讲,即便他们的建议毫无价值,但出于对我们的疼爱而表现的唠叨其实是我们的幸福,我们应当惜福。终将有一天我们会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唠叨,那时,我们会心痛地发现一

孝文化的含义篇3

论文摘要:我国孝文化内涵丰富,经历了不断变化,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指出对待孝文化应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中,发扬孝文化,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现代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孝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一、我国孝文化的来源及涵义

    (一)孝文化的涵义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即孝的基本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二)孝及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

    魏蜀吴晋等王朝仍“以孝治天下”相标榜,孝治为各朝治国之本。统治者以封建法统对忠君孝亲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存留养亲”、“冒哀求仕”以强制力量鼓励、约束人们尽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伴随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宗法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统治者继续用政治手段强化孝道。隋场帝继续实施“举孝廉”的制度。唐代还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

    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中期,张载、“二程”大力阐发孔孟孝道观。张载对孝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百姓万民都应看作兄弟,万物应看作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长子的管家人。孝的原则被说成宇宙的最高原则。一切违反孝的行为都是不忠的。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家长为核心的小农经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君权神权合一,宗教与政治合一,从而完成封建社会宗教神学体系。理学强化维护忠孝之封建纲常给社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宋元时期确实得到发扬。另一方面理学给孝道加入了很多分裂人格、窒息人性的观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父子、君臣、夫妻关系由最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这说明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孝的内涵被严重异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各民族中。辽太祖建孔庙,金章宗命臣下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以孝义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孝道的宣传上有所成就。在民间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二十四孝》流传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扭曲了人们“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自元代之后,由于“二十四孝”的广泛宣扬和提倡,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时有发生。

    五四时期对孝道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批判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反封建和思想解放,发挥它的历史启蒙作。批判的同时,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建立现代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解放子辈、变恩为爱、变权为责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关于新型代际和父子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奠定了现代代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解放,男女长幼平等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后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系统地清理了“文革”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实行拨乱反正,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的正确认识。进入了真正科学认识与评价儒学的新时代,对重建新型孝道开始了探索。

    二、当前孝文化的缺失

    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交融碰撞之际,不少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些青少年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有些青少年缺乏感恩的心,有些青少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日趋崩溃,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来,养老的问题必然落在子女的身上。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目前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孝的劣行,如不奉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剥夺父母,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时发生。近几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数千年来始终以孝文化著称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竟出现了这种儿女随意遗弃年老父母的与孝文化大相径庭的现象,确实让人吃惊。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

    赡养父母是现代家庭美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尊亲敬亲是现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亦不例外。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做为晚辈,不是绝对的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而且基于多数老人有自己的物质保证,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在现代家庭中,做子女的应该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精神赡养”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敬爱父母应该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子辈对老年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了,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丰富了公民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与培育当代孝文化良好氛围提供载体。儒家孝道强调孝是道德之本,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和关键,认为个人道德的提升除了外在的教化外,还应在实践中通过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公民通过“内省”提高自我修养。有助于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要求以儒家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每个人特别是子女知道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溺爱子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包下来,要让子女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家庭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孩子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与他人合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三)发展孝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发展孝文化,可以重视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而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国家教育部门、社会舆论,都把极大精力投向了学校教育,这无疑是应该的,可以从小培养尊敬父母意识,养成尊敬师长、尊敬老人的意识,从而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许多青年人,恋爱结婚,有当父母的思想准备,却没有当孩子老师的思想准备,或者认为只要当了父母,自然就会照顾好孩子,或者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吃穿健康就行,教育是学校的事。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孝文化的含义篇4

孝,善事父母也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哪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还应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爱的基石

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涵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孝是一种情怀

孝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德操,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性表达。它是作为当事人对于遗传的真诚接受,也是对遗传继续的一种自豪态度,也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内心的发现。同样,孝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为脆弱,因为孝更是一种天真和理想的本能。

在充满自信和自强,以及自尊、自爱之后,孝被完全地表达。这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因为肯定了自我,所以由此将固有的本能,天真尽情地展现于恩赐我们这种能力的父母和祖辈面前,以表达我们真切的感恩。

但同时,孝的脆弱也最容易受到来自更新环境的各方面的势力影响。也唯有在获得自我肯定和自强不息之后,孝才可以表现出强大、坚韧和持久。孝是上天恩赐于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最真诚和最真实的眼睛。因为我们每个人如果是真诚或真实的,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将是真诚和真实的集合。

孝文化的含义篇5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69-02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是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农村老年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既缺乏劳动能力,又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何处安放人们的暮年”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根据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主体上仍将采取“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支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理念——孝文化的重塑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弘扬孝文化的现实背景

通常国家依据法律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养老问题上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适时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健全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但要清醒看到的一个现实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富先老”的中国偏偏又赶上最易激发新旧矛盾、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的社会转型。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较少变迁,生产知识、技能乃至生活中的礼法规则几乎都是世代相袭,即为费老所说的“教化”。前一代人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对后一代人仍发挥着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而且年龄越大,知识、经验越丰富,便越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也越依赖他们。家庭离不开老人,老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庭,家庭始终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依托,家庭养老也始终是一种稳固的养老模式。当今社会的变迁,正不断使得依托家庭养老这种绵延千载的文化模式——“崇老文化”失去其经济、社会基础。目前中国农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如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竞争压力增加,代际倾斜严重,导致孝观念淡化;思想和经济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多元化。“孝”的观念趋于淡薄,甚至发展到不愿养老的地步。诚如著名学者贺雪峰所描述的那样:“在有些农村,没有人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生活,虽然人人都会老,从而人人都会面对着老年后的悲惨处境。”“在缺乏本体性价值同时又缺少社会性价值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就不再有道德和信仰的力量来约束私欲的膨胀,就不会有长远的预期,就会成为一个短视的没有前途和希望的社会,就是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国的某些农村正在落入这样的陷阱中。” [1] 重塑中国传统孝文化成为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二、孝文化的主要内容

孝文化是指在历史上的中国这样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社会,为适应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和协调父子关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孝的观念、规范、行为方式及政治性目的的总和。从传统意义上讲,孝文化即指“孝道”,它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人伦关系处理问题,既有理念的遵循,又有实践的操作[2]。“孝”字最早出现在三千余年前殷商时代,但当时只见于卜辞和地名。和现代意义相同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妹土(民)嗣而股肱,纯基艺黍稷,奔走事厥长上,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此外在《诗》、《易》等古代典籍中亦有关于“孝”的记载。这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已开始形成自觉的“孝”的观念,“孝”在当时已是普遍为人们接受并遵循的道德原则。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贵仁”著称,他继承了“爱亲之谓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提出“孝”为“仁”本的思想。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为百行之冠,百善之始,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儒家把“孝”提到了人生道德修养的首要方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老百姓而言,修身和齐家更为重要,修身首先要重视孝道的培养。

养亲敬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子女成人以后,要尽心竭力照料双亲,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安度晚年。养亲是孝最基本的含义,养亲为孝,不养亲即为不孝。这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孝不仅提倡在物质生活上养亲,而且倡导在精神生活上敬亲。所谓敬亲,即要求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保证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使他们心情愉快。《论语·为政》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对父母仅是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狗马的饲养也是养,如果对父母不真诚尊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何区别? 所以,孝敬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心态,知“父母唯其疾之忧”,所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把侍奉父母作为一种幸福快乐的思想境界。《孟子·万章上》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把尊亲作为孝的最高层次。

第二,无违有后。所谓“无违”,即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无违”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要求子女对父母严格奉行礼节; 二是无违于父道,要求子女以父志为转移; 三曰“谏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3] 这三层含义的主旨就是告诉人们,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意愿,以礼侍奉。即使父母有错误,也应当讲究方式和方法委婉劝谏,这样才不致置父母于不义。纵使劝谏不成,也要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理解,不要怨恨父母。“有后”,在《孝经·圣治章》中有云: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繁育后代,延续子嗣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内容。

第三,葬之以礼。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张丧事应有悲痛之情,而不应铺张浪费。孔子认为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由于孔子及其后来学者的大力倡导,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对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弘扬孝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依靠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孝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态经过历代圣贤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积淀。曾国藩曾经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梁漱溟也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批判地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对于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弘扬孝文化:一方面要建设孝文化,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孝德、孝道、孝行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自下而上建立起规范而又具操作性的策略、举措和通行的基本形式。

建设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千百年来,因为孝道大行天下,才使中国的家庭有了和谐,社会有了秩序,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家庭和睦,敬亲睦邻是人们的共识,只是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阶级及民族不同,孝道观的性质、特点、标准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可无论如何,孔子所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美好的传统之一。现代社会继承、发扬传统孝道是必要的、合理的,弘扬孝文化是实现农村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和甄别传统孝文化,并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而重构孝文化的内涵,弘扬孝文化才能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加强对孝文化源流的研究。从深入研读现存古文献、现有考古记录入手,理清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于农业文明发祥的同时,就形成了孝意识的基本事实;梳理孝意识衍生成孝文化,进而汇入中华主流文化——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切实践行新的孝文化,是弘扬孝文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农村孝文化建设研究的着力点不是对现实生活现象作描述性的表述,而是要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致力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现象作探索性的理性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新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对策、举措及践行孝文化的基本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和建议。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回溯历史,在孝风濡染下,代代老人生活在大家庭中,几世同堂,子孝孙贤,共享天伦,成为一种为东西各方广泛称颂的“东方文明”。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的今天,贤哲们的这种认识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具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针对性。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纵然繁华盛典,也构不成和谐。百善孝为先,家和国昌盛。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正如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的:“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将忠孝讲到极点,国家自然强盛。” [4]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32.

[2] 潘剑峰,谢永顺.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及其在农村养老中的价值[J].桂海论丛,2005,(2).

[3] 宁也业.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2-3.

孝文化的含义篇6

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用地方文化为反腐倡廉贡献力量,不失为一种新的有效形式,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的崭新课题。2013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重庆市大足区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地域特点,挖掘、继承和发扬大足石刻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有利于拓展廉政文化领域、丰富廉政文化内涵、促进职务犯罪预防。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76处,造像10万余躯。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最具代表,儒、释、道造像并陈,并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为特色,成为最具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也是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后一座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是儒、释、道,这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谐并存。历史上,这三种思想经过长期的抗争、砥砺、磨合,在宋代形成了和谐共容的局面。以生动反映宋代文化思潮的大足石刻文化,植根于巴蜀文化沃土,实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融合,集中体现和承载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的同时,也被当地预防人合理利用,成为当地极富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石刻中的廉洁元素

有教化性。古人有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反映出先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必然脱离群众、带来不公。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感恩是廉洁的保证,是廉洁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提倡孝道。大足石刻中蕴含着丰富的“孝”文化是有别于其他石窟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大足石刻的独树一帜和独具匠心。其精髓代表作主要体现在诸多石窟及石碑之中。其中最有意义的当属位于北山长廊北段之首的《古文孝经》,该碑文刻于南宋,共66行,满行28字,全文共1819字。碑文直行刻写,笔法秀逸俊美,刻工精微明朗。分别表现了“孝为德本”、“孝无始终”、“孝行仪范”、“孝移誊姝”、“诤直奉孝”、“进思尽忠”六方面意思。《古文孝经》认为,孝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人间的种种美德均从孝开始,由孝衍生。从而引导人们以敬爱父母的情感和责任立身处世,并付诸行动奉献社会的理念。

强烈的爱国情怀。大足石刻中《古文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这是孝悌观念的延伸,“治国必先齐家”的体现,家国同构。大足石刻所反映出来的孝文化十分明确地将行孝与事君,为国效力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政治化的孝道文化,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石刻传廉 意义丰富

丰富廉政教育形式。廉洁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注重教育的形式。仅靠“灌输式”的说教,很难真正深入人心,震撼心灵。大足石刻具有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显著特点,其将义理深奥的佛教、道教、儒教教理,通过人物、故事变成一幅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刻“连环画”,让人们在欣赏精湛细腻的雕刻手法,倾听哲理深蕴的石刻故事时,自觉感悟出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相比其他教育方式,大足石刻这个艺术“大课堂”更生动、直观、通俗,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廉政教育形式,在不经意间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扩大廉洁教育群体。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已被命名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4年来,已在国内外打响了知名度,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海内外游客已突破800万人次。目前,该区正着力把大足石刻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有震撼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核心区面积将扩大到一千余亩,是现有景区范围的五倍,预计到2016年,大足旅游接待人数将超过2000万人次。如果能把大足石刻打造为全国的廉洁教育基地,就能让今后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次的游客在游览大足石刻的同时,感受一堂生动有趣的廉洁教育课,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群体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而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和廉洁文化的巧妙结合,其教育意义往往会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内容,受教育群体会无形扩大,使之不仅仅局限在公务人员,因此具有其他廉政教育基地无法比拟的优势。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大足石刻因完全摆脱了域外佛教雕刻艺术对中国早期石刻造像的影响,成为了唯一记录和表现中国文化融汇时期文化特点的石窟艺术群,其思想内涵、工程设计和雕刻技法等独具匠心,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我们要传承好这一优秀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它的艺术价值和教化作用,就要着力挖掘大足石刻的文化精华,让更多人知道大足石刻,了解大足石刻。当前,大足区院正致力于挖掘大足石刻中的廉洁元素,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廉政教育基地。正在加深大足石刻的文化积淀,丰富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让它的魅力充分展示,让它的美名远播万里,这也是对大足石刻优秀历史文化最有意义的传承和弘扬。

以文化育人

教育为廉洁之基,廉洁乃防腐之本。廉洁的形成,离不开文化对腐败的“软约束”。近年来,大足区把打造大足石刻地方廉洁文化品牌当做预防职务犯罪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初步构建起了“实施三大工程”的廉洁文化品牌主体框架。

实施理论工程,提高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的专业化水平,推进预防腐败工程向纵深发展。成立由区纪委、检察院、石刻研究院组成的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研究团,深度挖掘大足石刻文化与廉洁文化的结合点,撰写理论研讨文章,举办理论研讨会,编写地方廉洁文化读本《警世图语》和导游解说词,并将大足石刻廉洁文化列入“大足学”的研究内容,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的资深专家教授分别就石刻文化内涵、图像造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廉洁文化读本《警世图语》已四易其稿,该读本将作为全区干部廉政教育培训教材,并向公众发放;石刻景区的廉洁文化导游解说词,已向20万游客进行陈述,获得游客一致好评,实现了地方廉洁文化的入脑、入耳、入心,起到了廉洁教育润物无声的社会效果。

实施引领工程,增强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的教育效果,构筑党员干部廉洁的思想防线。文化润其内,养德固其本。切实加强正反两面教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抵制腐败的能力。如举办“大足石刻廉洁文化警示教育巡回展”、开设“足廉禅韵论坛”、媒体专栏、依托党校增加“大足石刻廉洁文化”培训内容,申报宝顶山石刻景区为重庆市第二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积极营造崇尚廉洁、抵御腐败的浓郁舆论氛围。

实施群众工程,拓宽大足石刻廉洁文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反腐倡廉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全面开展以“大足石刻廉洁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大足石刻廉洁文化,广泛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大足新欣游园改造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廉政广场,建成丁家坡孝廉文化小游园,融入本地特色的大足石刻廉洁文化,制作一些刻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格言警句的石碑、廉政公益广告和标语、公开监督电话,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和广场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人观景能见廉政文化,散步能闻廉文清香,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环境。

链接

儒、释、道与廉洁文化

“廉”,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种端正不阿的品质。舜时代提出从政者要有九种品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简而廉”,意即性格豁达又行为端方。西周时,考核为官者的品质素养,总结为六条:“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在此当为坚持原则之意。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国有四维”说,“四维”就是“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所谓“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廉”是指遵守法度、不逾规矩。战国时,廉洁与不贪的意义被联系和固定下来,强调“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至此,廉洁已确立为行事做人的一种品质修养,廉洁文化也成为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

廉洁的本质,是对人自身心性修养的一种要求,所谓“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是人生的境界和目标,也是修持进步的途径,“行廉而不为苟得”,就是指廉洁也是我们朝向理想境界而要遵循的根本方式。

儒、释、道三教文化虽然趋旨有异,但无论是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目标,还是修习坚守的途径和方式,都与廉洁文化的含义和要求有着深刻的联系。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仁”与“和”思想与“廉”密切相关。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及孟子等历代大儒,可以说是廉思想理论的建设者,也是廉文化的实践者。孔子所谓的“仁者爱人”及孟子的“君民同忧乐”的民本思想,都包含了丰富的廉思想。《大学》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是从心怀天下、兼济万民的高度肯定了廉洁奉公,立身行德的重大意义。

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因悉达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释教义理的因缘和合,因果报应,众生平等,贪、嗔、痴三毒说;修持方法提倡的五戒十善,六根清净,菩萨行观等,不仅对世间万象,包括人生现实进行了独到的哲学思辨的剖析,而且提出了一整套解济世人的修持方法。其中,包含了很多廉洁文化的因子,对评判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鉴戒意义。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廉洁思想为廉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营养。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由“道”及“德”,由“德”及“廉”,“道”是“德”的初始本源,“德”是“道”的功能体现,“廉”是“德”的行为表现,由此不难看出二者相融相通,即大道从廉。道家的道法自然、治国惠民、清心寡欲、知足不辱、常善救人、常与善人等思想,不仅是有关修身治国的精辟见解,也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价值观。

孝文化的含义篇7

【关键词】感恩教育;孝文化;社会责任感

为什么要开展感恩教育?知恩图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切入点;爱父母、爱集体、爱祖国是关系密切的基本社会伦理,又是人性社会化的基本情操标志。高中学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弘扬中华孝文化,有利于优化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他们吸纳先进文化,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更有积极意义。

欧美人讲“感恩”,中国人讲“孝道”,这两种伦理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行为方式也有差异,特别在“天人关系”和礼仪习俗上,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国的儒教文化差异较大。然而,共同点是:对父母感恩、行孝都属于讲究人论本原,追求人性的完美,家庭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我国《中小学生守则》第7条要求学生“孝敬父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7-30条,具体要求学生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接受父母的监护;“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这些规定有“孝”也有“悌”,还有行为方式的提示,隐含着学生长大成人,要恪守孝道、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思想导向。这些规范缘于人之常情,要求也不高,按说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然而,由于社会变迁,教风衰微,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关怀,自身却未必能够发挥孝老爱亲的榜样作用,再加上学校重知识传授、轻做人教育,以致一些孩子长大了,家庭、社会责任感缺乏,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还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苗头。于是,不孝父母、不尊师长、不友同学,以自我中心、不思进取等问题比较突出;至于社会上逆伦背理、无法无天、为非作歹乃至作奸犯科的一些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所以,进行感恩教育,是必要的孝德教育,也是健全人格教育,一个家庭出一个孝子,社会就多一个自立自强的爱国者,也就少一个啃老族。所有含辛茹苦的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孝敬父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了解其源流,将能够正确地弘扬孝文化。

我们那富有智慧的先民,创造的“孝”、“教”二字,具有简明而深刻的会意。“孝”字的结构是:老人在前,儿子相扶跟随,表示子女侍奉父母之意;“教”字的结构是:老人手执教鞭在教导儿子,这是因为在没有学校之前,社会精神文明和劳动技术是靠家中长辈传授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象苍天无边辽阔)。”从西周到战国,孝道伦理已经系统形成,《孝经》便是集意义和礼制的代表作,而其理论和行为原则主要来源于儒家学派的主张。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倡“仁”而中“义”。在他们看来,“孝”、“悌”、“忠”、“信”这四种观念是社会基本伦理的核心,是维护家庭和社会和谐的思想行为支柱,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爱臣忠”、“友谅(诚实)友信”,包含着人人都要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天下大同的意义。这种发于亲情而推己及人的道理是朴实的,也是社会需要的。一个人如果不能爱其子、敬其父、亲其亲,又怎能关爱他人、忠人之事、信于交往?又怎能在致仕为政之后克己奉公,关爱百姓,伸张正义?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万恶懒为首,百善孝当先”的格言。汉朝“以孝治天下”,将“仁、义、礼、智、信”确立为“无常”(五种基本社会伦理,即核心价值观),选拔官吏,首重“孝廉”,次为“秀才”;历代封建王朝普遍重视孝道教化,宋代以后又逐渐将孝道政治化,目的在于维护小农经济、宗法制度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随着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专制制度被强化,皇帝成了“君父”,地方官也成了老百姓的“父母官”,父亲成了儿女命运的主宰,国家、社会、家庭管理者的权威被绝对化,而臣民、子女的人格被绝对服从所扭曲、所奴化,孝、悌、忠、信被异化为晚辈、下级、弱势者的单向恭顺行为,其中的民主化精华被尘封。这其实违背了儒家学者论孝的原义。

儒家代表者讲孝道,主张父慈子孝,思想行为是互动的。就父母而言,要尊重善待子女,对子女精心抚养,教育要严慈并举;就子女来说,孝敬父母指尊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做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人;在精神生活上,善于细心乐慰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力奉养父母。重视父母的丧葬和追思祭拜的礼仪。孔子少时有个好朋友叫原让,此人由于懒惰、不务正业,属于当时的啃老族,结果亲老家贫不能奉养,父亲死了也无力埋葬。孔子那时也老了,拄着拐杖去帮他办丧事,见原让在家门外“萁踞”(叉开腿蹲着,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便用拐杖在他腿上敲了一棍子说:“老而不死,是之为贼(害人精)!”这是孔子骂人很重的话。孟子也不赞成对父母和君主绝对服从,而主张对于长上的过错,要持仁守义努力去劝谏,这是具有民主性的观点。

转贴于 古代的孝道,今天,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但是作为家庭伦理、民族心理和社会文化风尚,已被传承为当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意识作为富有特色的中华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仍然是今天发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风尚的精神基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来,广大民众支持、尊敬孝子,国家和一些社会团体用多种形式宣传、表彰孝子,主流媒体既不断从正面鼓励人们行孝、建立家庭美德,还不断地谴责那些迷失良知、丧失良能而忤逆不孝、虐子弃子或夫妇相残等人伦泯灭、道德沦丧的恶劣行径,其中触犯刑律者,受到司法机关的惩治。从今年起,国家把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和创新,是为了方便民众扫墓祭奠,缅怀逝世的父母、先辈,以及革命先烈、社会功勋、民族伟人、先哲先贤,表达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的情思。值此新风兴起之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适逢其时,引导广大青少年孝于家而忠于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为此,要指导和组织学生:

一、积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优良资源,联系《守则》和《规范》,懂得孝思、孝情和孝行的意义,反思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期望和关爱,自己为父母分劳分忧情况,提升精神境界,主动行孝,做父母的好孩子;回顾求学以来的精神状态、发展状况,反思是否珍重父母之教、师长之诲、同学之谊,敬业乐群之得或者疏怠嬉戏、扰人自扰之失,从而正身养德、励精广才,做学校的好学生;理解国家、社会的要求与关爱,检阅自己的社会行为,思考自身价值,从而立大志、养大气,规划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优良的行为习惯,做振兴中华的好公民。

二、认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增进智慧,持恒历练。当代社会是民主法制社会,公民的人身、人格权利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宽容与合作。从家庭到社会,人的自由,人际间的责任和利益关系,国家都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要靠自觉。人的一生,家庭、社会角色虽然在不断地变化,可是人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在相互交往中既要遵从社会规范,又要发挥个性优势。发扬古道,学习他人,可以获得良好的启示,又要与时俱进,善于继承和创新。如看了公益公告“洗脚”内心震动,想到要在生活细微处慰悦父母,而父母未病未老,需要儿女天天去洗脚吗?如果知道父母艰辛,自己该做些什么呢?学会行孝,重在闻一知十,乐为不辍,而不是一曝十寒,应当持之以恒,养成道德,以担当重任。

三、躬行实践,从自己身边做起。坐着谈不如起来行,道德养成必须经过真诚的道德实践。知荣辱,养正气,树新风,尽责任,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做起,集善成德,集跬步以成千里。写一偏文章,呼几遭口号,信誓旦旦,知而不行,不是真知;做正事,做好事,原属本分而夸夸其谈,故意以善示人,乃非真善。行孝并推而广之,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成为自觉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组织引导学生少而学,壮而行,终生以之,这样才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才叫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守则》.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孝文化的含义篇8

【关键词】孝文化 广告表现 运用方式

儒家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至今仍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社会保障功能。孝文化发展到今天,对家庭对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孝文化可以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和保障。其次,孝文化可以调节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关系和谐,而代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上的青年人与老年人是存在代沟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着差异,对事物的看法、利益的取向各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孝文化提倡养老、尊老、敬老,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正可以调节这一不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青年人与老年人实现代际和谐。①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媒体的报道中,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并不鲜见:自己住“洋楼”,却把年迈的父母“安置”在旁边搭建的小帐篷里;不管、不看甚至打骂父母。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我们,传统的孝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在淡化。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对孝文化的研究,说明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呼唤它的回归。

一、孝文化与广告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对广告的相关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在中国广告业与外来广告业竞争的手段和途径上,中国学者发出了“现代广告融合传统文化”的声音。一来更接近受众的心理,二来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这似乎不失为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从业界来看,确实不少运用传统文化的广告都收到了奇效。比如,浙江卫视运用水墨山水很好地对其形象进行了宣传;威力洗衣机因为“献给母亲的爱”而名声大振。不仅如此,外来广告也开始模仿本土广告,纷纷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意欲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开中国消费者的心扉,走本土化广告策略,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中看到了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巧妙地将其融入广告当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孝文化增进广告效果。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外广告业的竞争加剧,在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如何寻求突破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课题。不少研究纷纷为中国广告指出本土化的道路,即将广告与传统文化融合,并从多方面阐释论证了传统文化对广告的积极作用。首先是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广告创作灵感的源泉。正如意大利设计师ROSA所说“不管是意大利还是法国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往往是符合或者融合本国元素的东西,而中国如果丢掉本土的东西的话便没了特色,也缺乏市场竞争力。”③目前我国广告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广告公司规模和技术都有待发展,大部分广告都是模仿西方,缺乏创新和创意。在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广告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并打动受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是创造中国特色广告的丰富源泉。其次是传统文化拉近了广告与受众的距离,使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雕牌洗衣的广告下岗篇,通过小女孩用雕牌洗衣粉帮下岗后找工作的妈妈洗衣服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其立意运用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立刻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与那些一个劲地吹捧洗衣粉去污能力有多强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显得亲切而富有“创意”。传统文化对中国广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并增进广告效果。

2、广告宣扬孝文化。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而不该丢弃,孝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和代际关系的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剂。随着对孝文化研究的深入,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大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扬孝文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加强孝文化的灌输和教育。这种建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往往流于表面,最终的结果是“学”难以致“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孝依然被抛弃。相比之下,间接的“教育”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广告就是间接的“教育”方式之一。大部分情况下,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广告中的产品,消费者所有的戒备也都集中在广告宣传的产品上,而对广告的创意不会有情绪性的“反抗”,这对于反叛性比较强的80后和90后而言,这种间接的“宣传”和“教育”更容易打动他们,比直接的“教育”要容易接受得多。

二、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方式

广告表现是指广告创意与广告制作形成的,最终与广告受众见面、并说服或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方式。④广告画面、广告语及广告音乐等都是广告表现的方式,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和融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孝文化与广告画面的融合:总结中国的广告,以孝敬父母为题材的创意并不少见,但大都以给父母送礼的形式出现,脑白金在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赚得盘满钵满之后,重新打出了“孝敬爸妈脑白金”的广告,广告画面依然是一对木偶老年人在跳舞,以脑白金的产品包装亮相结束,广告画面以两个木偶人为主,给人很机械的感觉,而且画面始终是两个木偶人在跳舞,没有任何的情节,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看后给人空洞无物的感觉,也并不能感受到子女对父母的孝心。静心口服液的“礼物篇”,也是以孝敬母亲为创意的,广告画面先是一个小女孩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随后镜头转换,很快女儿长大了,和母亲相依相偎,广告旁白是女儿大了,妈妈却老了,孝敬妈妈不能等,接着出现广告词“爱妈妈,送静心”。这则广告的画面结构相对脑白金来说,虽有很多进步,但其情节和情感性依然不够强烈,表现的主题是:小时候不能为母亲做什么,只能用“世上只有妈妈好”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女儿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赶快送静心来表达对母亲的关爱。这则广告画面贴近受众,勾起了童年记忆中对母亲的回忆和深深的情思,但表达这种情思的方式却是送“静心”,形式过于直接,也有些肤浅。相比之下,雕牌洗衣粉的“下岗篇”创意就要高明许多:年轻的妈妈下岗了,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懂事的小女儿心疼妈妈,帮妈妈洗衣服,天真可爱的童音说出:“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要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可省钱了!”门帘轻动,妈妈无果而回,正想亲吻熟睡中的爱女,看见女儿的留言――“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妈妈的眼泪不禁滚落眼眶。最后画面出现“只选对的,不买贵的”的广告语并配合雕牌洗衣粉包装袋。广告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懂事”传递了孝的精神,传承了孝的文化,引人怜,引人思,更引人爱,广告画面的情节性比较强,传达的思想委婉含蓄,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

广告画面是广告的主要构成要素,俗话说“动之以情”,情是人间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所以,广告在传达思想的时候,应该尽量富有情节和情感,这样的广告才能吸引人。其次是创意的表现相对含蓄委婉更能迎合中国受众的接受心理,间接地通过情节将广告宣传的产品与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将关爱父母与送父母礼物画上等号。

2、孝文化与广告词的融合:广告词是关于某一商品或主题的主张和承诺,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短语或句子,它能刺激需求,同时朗朗上口容易识记。一句好的广告词,不仅能吸引受众对广告的注意,同时能让消费者长期甚至永远记住广告宣传的产品,哇哈哈因为一句“喝了哇哈哈,吃饭就是香”而家喻户晓,“只给最爱的人”使金帝巧克力成为情人间礼物的最佳首选。广告词不仅宣传产品,也传承文化,现有的孝文化在广告词中的表现,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送健康,如“黄金搭档送老人,腰好腿好身体好”;二是送心情,比如静心口服液“送妈妈静心,妈妈不烦不愁心情好”;三是送年轻,例如台湾的伊柔天然离子护肤系列化妆品广告“请给母亲重温年轻的梦”;四是知回报,如威力洗衣机的“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孝的传统意义即对父母的侍奉,包括物质上对父母的赡养和精神上对父母的敬爱。但从目前广告的表现形式来看,广告中对孝的理解和传达似乎过于单一,基本上就是给父母送礼物,买补品,而父母也只因为收到礼物而开心、愉快,看不到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之情,也看不到父母惦记着外面的孩子,只看到父母收礼物时的美好心情。

公益广告孝敬父母帮妈妈洗脚篇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告画面先是累了一天的妈妈帮儿子洗脚,洗完之后又去帮妈妈洗脚,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妈妈,请洗脚”。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广告词响起: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广告用简单的情节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孝,并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关爱父母,将来孩子才会关爱自己。这是一则非常成功的广告,因为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且抛开了很多广告喜欢用的“说教”的形式,用一个普通家庭生活的一个片段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告诉人们爱心可以传递的道理,引人深思。

广告词的创作需要创意,从上面这则广告我们可以发现,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谚语或普通的一句合适的话更能激起受众的思考和共鸣,尤其是关于孝敬父母的广告,简单的一句送礼或其他的口号并不能从深层折射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相反会给受众庸俗和作秀的感觉。

好的广告要有好的创意,好的创意要有好的表现,广告的表现元素是相辅相成的,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更应该抓住中国受众的心理,以情动人,从广告画面、广告词到背景音乐都应该以一种和谐的旋律诠释一个道理,一种美德,一种文化。

【此文为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项目编号:09A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涛,《弘扬孝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革与开放》,2009(9)

②李彦春,《一份令人心痛的农村孝道缺失调查》,《百姓生活》,2009(12)

③2006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fi-2nance.省略/ro-

ll/,2006-10-27

④苗杰:《现代广告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上一篇:思维能力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小学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