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7:09

孝文化的认识

孝文化的认识篇1

摘 要:当前,一些中小学的孝道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建构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要真正实现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必须重视孝道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内容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衔接,在教育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孝道教育 传统文化 德育

作者简介:陈建浦,男,浙江省浦江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沈卫华,女,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今,面对社会变革、制度变迁、全球化挑战下的道德困境,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再次受到中小学的青睐。许多学校为缓解学校德育的困境,尝试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将孝道引人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教育模式方面尚未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只有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孝文化潜在的现代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孝道教育既要实现道德教化功能,更要重视文化传承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伴随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面临巨大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力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起点和基本内容的孝道,更因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德之本”的孝,其最初的涵义是敬亲养亲,是一种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的人伦道德。它既符合人类的自然天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又符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同时,孝道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信条,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在各地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将其引入学校德育有利学校开发和利用本土化的德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破解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的难题。另外,孝的内涵经过不断的理论改造与创新,范围从最初的家庭道德向社会道德、政治道德乃至人类道德拓展。这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利其与学校德育的全面对接,从而在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以及理想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因此,为破解学校德育的困境,许多中小学纷纷把孝道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希望借助这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

然而,现代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又不应止于此,孝文化本身的传承以及以此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是其更重要的目标。学校教育历来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使命,这一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沉重与迫切。这是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带来不少的冲击:异域文化的强势入侵消解着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破坏,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和文明土壤,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是国家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和自我认同的精神之根。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促使年轻一代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而孝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征决定了以它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孝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德行标准、政权维护的思想工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民族文化的演进和传统政治的进程。它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儒家思想的仁、爱、智、信、义都可以从孝文化中找到渊源,而且也是释、道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绕不开的内容。同时,经过几千年统治政权的推广与强化,孝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生活基础,这为孝道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推行孝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孝文化,并以此为起点了解和认同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精髓和时代特点,形成文化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德育需要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要借力于学校的平台。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借助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要以此为切人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当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通共赢时,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才得以真正全面地体现。

二、孝道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与学校德育衔接,注重规范性与系统性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内容已不符合时代精神,甚至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这就需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语境的表达,才能使学校孝道教育真正发挥德育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功能。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对孝道的现代解读往往比较随意,各行其道。大部分学校把孝道教育等同于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使孝道仅局限于私德范畴。另一些学校则是从孝道思想中随意截取部分内容,组成几个相互独立的主题,突击搞几次活动、作几场讲座,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对孝文化碎片式的解读和随心所欲的肢解使学校的孝道教育零碎而分散,缺乏有机统整,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与理解孝文化,更难对它产生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孝道教育与学校德育无法全面融合,优势互补,难以产生持续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改造必须在系统梳理孝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融合。

传统孝观念经过历代儒家的理论拓展和统治者的实践强化,已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让学生理解孝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孝道思想包括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等多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关注孝的爱亲养亲的内涵,更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具体性的爱亲向一般性的爱人转化,进而爱社会,爱整个人类,爱世界万物,把孝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结合起来。这样,孝道的德育资源才真正全面地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孝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现代意义及未来趋势,完成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全面融入学校德育实践中。首先,这种现代的诠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与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是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源泉,因此把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的做法。事实上,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历代正统学说对孝观念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挖掘、拓展与完善,才使它得以从最初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逐渐演变为家庭伦理乃至政治伦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提升个人修养、维系家族、凝聚社会,衍续文明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传统孝道只有被赋于顺应时代需求的解释和理解,才能在当下发挥其潜在的德育价值,才能面向未来绵延不断。所以,学校的孝道教育必须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统一性,把孝道教育与青少年德性养成结合起来,并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与学生心理需求给予符合现代语境的表达。其次,针对孝文化内容庞杂的特点,为了使孝道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德育实践,我们可以采用“模块”的理念,把逻辑关系紧密、教育目的和手段相近的内容整合成主题化、综合化的德育模块,如规范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和立志教育模块等,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其中规范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自然和社会,具体包括生命知识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学习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具体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立志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形成学生的生命自觉,促进学生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发展,内容有“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意志毅力教育。这样,孝道教育既可以全面地渗入学校德育,从而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又能为学校德育注入新元素,使之更具开放性与生命力。

三、孝道教育的模式应强调平等地对话与交流,鼓励反思性建构与批判性思考

孝道历经千年传承,文化资源丰富,经典读本层出不穷,民间孝德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孝道教育也因此离不开经典教材重温,传统民间孝德故事学习,古代优秀德育思想借鉴。但是现代孝道教育要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蜕变,迸发活力,彰显新价值,除了正确的目标定位、现代化的内容改造以外,在教育模式上也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而不是如当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孝道教育那样,教育者凭借权威地位,以“独语”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孝道的知识与外在的规范体系,辅之以机械的操练与模仿,形式大过实质。

第一,在教育中应改变单向度传递信息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要借力传统孝文化提升实效性,不能只满足于对孝文化知识以及伦理规范的浅层认知。孝道教育的旨趣远不是孝知识与外在规范体系的传递,而是在于孝文化精神内涵的影响,目的是要让学生不仅从认知上,更重要的从情感上、信念上对孝文化的精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在道德情感与动机上认同孝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外化为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孝德知识,释义古代经典读本,讲述古代民间孝德故事,未必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事实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孝道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孝文化的落后性和消极性进行过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孝文化远离学校教育,许多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主要源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往往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等同,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伴随外来文化的夹击,孝文化在这些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常是保守而封建的,落后于世界和时代,应该被淘汰。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内心的这些认知与情感上的冲突,通过平等对话,双方敞开内心,共建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对孝文化的前认识。对于那些有悖于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如绝对的长者本位、服从权威等思想,不是一味地回避遮掩,而是应当允许学生质疑,甚至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分享,观点的碰撞、反思与修正,形成视界的融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孝文化的两重性:认可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理解和悦纳其中具有继承价值的如孝亲敬长、珍惜生命、忠实诚恳、承志立身等思想;对孝文化的局限性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观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非理性地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探索如何突破这种局限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让他们在对孝文化全面认识与理性反省中,萌发文化主体意识,完成对孝文化在知、情、信、意上的反思性重构,激发自身在孝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责任感,并赋于孝文化以新的理解和内涵。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实现孝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道德判断力与道德情感的过程。

第二,孝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取材要回归学生生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要。这是德育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孝文化的载体一一古代经典读本以及民间孝德故事,大多以古文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艰涩难懂,年代久远,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遥远,不易勾起兴趣,更难引起共鸣。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到传统孝文化与学生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开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德知识与观念、构建“孝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展主题和形式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来推进孝德教育。让抽象的孝文化转化为学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在理解、体验和践行三个层面上引发学生道德思考和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在教育内容的取材上,应避免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脱离学生生活的形式主义做法。教育案例、活动主题、隐性课程资源等都应尽可能地源自于学生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能反映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资源。如举办“助力高考”、“草坪养护行动”、“光盘行动”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孝义之星”的评比活动,利用校园文化长廊、黑板报、升旗、集会等形式和场合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深层感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文化受益感。

(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普通高中“模块”德育实践研究》(编号:SC153)的部分成果)

孝文化的认识篇2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孝经》 文化思想 高校大学生

1 《孝经》的文化思想和生命教育内涵的概述

1.1 《孝经》文化思想概述

《孝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的系统专著,《孝经》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孝文化的主要思想内涵,是阐述孝文化的代表作。《孝经》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在《孝经》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现。

《孝经》在开始第一章的内容中,孔子就对孝道作了总体的论述。孔子首先问他的弟子曾参,孔子说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这句话的实际上孔子是指出了先王“至德要道”的目的和功用。随后,孔子又为曾参作了讲解:“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主要意思是说:人的身体,人的生命都是父母所给予,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有半点的不敬和伤害,这就是最基本的孝道。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也就是立身于世,从报答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进入社会,必须经过报效国家和社会的过程,最后才能树立起自己的道德品格。《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或层次。一为爱惜自己身体,保护自己生命,以继承父母的志向和事业。二是修德学道,增长才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三是立功于生时,扬名于后世。孝行由近至远,由卑至高,有始有终,始者近者于孝子自身言之,身体发肤之所以不敢毁伤,是敬父母之生养。

1.2 高校生命教育内涵概述

生命教育涵盖了三个层次:第一是认知层次,就是教育个体要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第二是实践层次,这个层次个体要具备有维护自身和他人生命的知识能力,还要能够真正去在行动中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爱惜他人的生命,不践踏自己和别人,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是情感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要建立人的道德品格,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正义关怀,同时,还能够不断地自我省思,提升生命的质量,懂得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勇敢面对逆境,用不懈的奋斗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不但要了解人的自然生命,更要理解生命的珍贵和不易,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善待生命,更要明白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在此过程中得到生命的真谛。

1.3 《孝经》文化思想与生命教育的联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思想的内涵有着惊人地相同之处。《孝经》从认识个体生命的本源出发,树立生命的责任意识,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伦理规范中指导生命的行为,把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生活的行为用“孝”贯穿在一起,实现人生命的完整、完满。《孝经》所传播的文化思想正好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自觉体会人的社会责任,而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只有当他们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才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能够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自觉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

《孝经》的所说的“孝”不是简单的“养亲敬亲”的情感,而是从一个家庭最基本的亲情出发,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延伸到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把个人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个人与朋友,与社会各人,还有夫妻之间等关系结合起来,这就充分阐述出了,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内涵,这对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孝经》文化思想对高校生命教育的作用

2.1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生命

一个人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付出很多,社会也将为他付出很多,个体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故珍惜自我生命、重视肉体生命的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正与《孝经》中的思想是相一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孝经》看来,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所给予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擅自毁伤。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的爱便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我们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存在着做事很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对长远利益和自己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思考的状况。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会突然失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钻牛角尖,想到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草率的结束生命不是解脱,而是更大的悲剧,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个悲剧,都是伤害。当代大学自我意识强,往往认为一切都是自己,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都缺少考虑。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如果漠视生命,选择轻生会给社会留下种种遗憾,会给家人和亲友带来无尽的悲痛和思念,这是人自私的表现。《孝经》文化思想不仅可以教育大学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2.2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强化生命的责任意识

既然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给予,要对自己和父母负责任。在《孝经》这部作品中,一个“孝”字,就能统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还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还能统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孝”的思想内涵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能影响人的一生。在这里,“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既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和培养目标,也是作为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生命是一种责任,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启发他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自己的情感负责,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对自己的亲人负责,对周围人负责,再升华到对社会、对民族负责。在这里,责任已不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它已具体化到生活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为中。《孝经》中的文化思想启发了大学生要担当生活的主体,学会负责生命每一天。生命因承担和履行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而显得亮丽、充实和富有意义。

2.3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把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实和具体形象化

目前,从高校的生命教育内容来看,抽象化、理想化色彩较浓。那么,如何将这一抽象的社会理性意识变得具体呢?如何让受教育者能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内涵呢?这就是我们生命教育的难点,生命教育就是要具体落实到人格品质、心理动力和行为规范之中。《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可见孝的基本含义是事亲,即规范父子关系。这一基本含义,是儒家先哲和先秦诸子的共识。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墨子也说:“孝,利亲也。”为人子怎样事亲才算孝呢?“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之十)这一观点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孝的观点是一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孝,不仅要好好赡养养,还有要给父母好的生活,而且还要时时要尊敬父母。父母病了,要尽心尽力照顾父母,要为父母分忧,要做到无微不至。而自己,就要做到则尽量不生病,更不能打架斗殴、狂饮暴食、耽于淫乐,无谓地伤害身体,免得父母为之忧心,懂的好好爱惜自己。这就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文化的认识篇3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孝道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为孝道立法的主张有待商榷。 

 

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初始意义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于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殷商时代的“孝”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孝”字,与当代“孝”字含义完全一致的“孝”。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伦理学大辞典》对“孝”的解释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孝敬自己的祖先,按时恭敬地祭祀祖先,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祖先的规定办事;二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恭谨地侍奉父母;三是立身行道,效忠君主,立业扬名,以显父母。这一解释是对古代孝道的概括,而在现代生活中,孝道的表现形式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祭祀祖先没那么勤勉庄重了,服从父母没那么绝对了,光宗耀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如果核心的原则没有变,孝道的现代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诸如此类问题,无论对传统孝道是采取弘扬重建还是怀疑批判的态度,都必须予以深入思考。在此,笔者略陈己见,以资探讨。 

第一,对先秦与后期儒家的孝道应予以区别。孝的问题是儒家整个伦理学说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以及整个思想体系有内在联系,不可人为地分割开来。同时,孝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轨迹。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苟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毋庸置疑,先秦孝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法观念的产物,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为维护宗法社会服务。就先秦孝道而言,确实存在着重葬祭之礼、讲究爱有差别、过分强调父母长辈的权威和尊严、肯定“无违”和“父子相隐”等片面愚昧落后的缺陷,这是应当认真分析并将之加以剔除的。但不可否认,与后期孝道相比,先秦孝道更具平等性、相互性、合理性,其中包含着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代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第二,对传统孝道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道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维系家庭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长期等级制度的社会中,“愚孝”被当作道德楷模,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作为道德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必然归宿。故而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涌入,在新文化运动暨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思想家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猛烈地抨击了传统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及其危害。与此同时,梁漱溟、冯友兰等现代新儒家则对孝道持肯定态度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孝的伦理可以为今所用,可以进行现代转化,综合创新,弘扬发展。建国以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又遭到了全盘否定。因此,传统孝道在社会文化和民众实践中,呈现出继承、弘扬与挫折并存的历史命运。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要看到孝道本身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并存,精华和糟粕共生。所谓人民性,指的是孝乃基于人类自然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亲人的亲爱之情、敬忠之行。这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础,也是人类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的合理认识。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伦理感情和伦理义务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作为人类伦理文化的精华而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而具有继承性。而封建性,是指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诚然,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有维系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痕迹,但讲孝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但是孝道精华也不能抹杀和抛弃。我们在评价传统孝道时,一定要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对“孝道式微”应持理性的认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道德体系的瓦解,“啃老、虐老、遗老”现象层出不穷,传统孝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持理性的认识,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其一,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生产为其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也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主的,农耕文明的稳滞性与传承性决定了先人认同耕作经验的权威性。因此,老年人在农业生产中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生活知识、生产经验、生产技能、智慧,对于年幼晚辈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出于对劳动经验的崇拜的祖先崇拜”,一定程度而言,就是农业社会尊敬老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的根基。现代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的财富了。老年人在整个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中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础变得更脆弱了。换言之,我国古代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长辈的绝对权威结合在一起的。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声望都超过他们的长辈时,角色敬重也就转移了。其二,传统孝道的社会功能已经日趋微弱。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家庭结构的变迁,联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占主体,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松散化。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强有力。人们学业、事业的成功,除主观因素外,家庭因素也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多地让位于社会因素。同时,大家庭的解体与重组,使家庭部分功能弱化,部分功能转向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家庭小生产功能向社会大生产功能转移,家庭教育功能向幼儿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转移,家庭经济赡养功能向社会保障功能转移,家庭生活照料功能向社区服务功能转移,老年人养老方式也从单纯依赖血缘网走向依赖社会网。由此,传统家庭血缘网络结构的分化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孝道的依赖程度。其三,传统家庭观念与尽孝观念已经日渐淡化。由于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现代人趋向于事业认同,以个人成就为价值取向,家庭意识逐渐弱化。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识慢慢淡化。同时,现代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方式,使家庭成员就业区域扩大,人们在职业与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拉大了亲属问的生活距离。多数子女与老人分居,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在尽孝问题上,许多年轻人认为,目前社会资源流向已向老年人倾斜,如果在家庭中还要赡养老人,那么老龄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中青年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中青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们为赡养和照顾老人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甚至导致下岗。影响其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不少老年人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重心转移,要求子女尽孝的时代已结束。 

第四,为孝道立法的主张尚有待商榷。当前面对“孝道式微”的危险,一些人忧心忡忡,努力呼吁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维护传统孝道,这种迫切心情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如果对孝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会发现它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需要从亲情、习惯、风俗、舆论等角度加以培养与约束,而不适合运用刚性的法律进行强制规范。其实在孝道当中,有一些内容已经进入了法律的领地,现行的《宪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对后辈的赡养义务和老人的受赡养权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些规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应该注意,赡养父母是基本的法律义务,回报父母则是个人的情感选择。而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和报恩,更应该看其品行是否值得人们去尊敬和回报,而不应该依据亲疏远近和长幼尊卑。“孝道式微”的危险或许已经存在,但没有证据证明这是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惩戒力度不够显著所致。主张为孝道立法者过高地估计了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法律完全应该在孝道问题上管得更多、更严,或者退而求其次,哪怕只是把这些散见于多项法律的规定集中起来,他们也希望能“组成”一部新的法律,以显示国家和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一遇到问题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要立法,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防范和惩罚,这是典型的法律万能主义的逻辑。法治是一种进步的制度文明,但同时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靠法律、道德、伦理、宗教乃至民俗等各种力量来共同维系,这些因素都不可缺少,又都各有其局限性。大量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证明,本该由道德规范解决的问题,不宜动不动就用法律手段取而代之,那样做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理性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如果贸然为孝道立法,只会陷入法律万能主义的误区。 

孝文化的认识篇4

一、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是展示个性的一代,某种意义上,却也是传统孝道缺失的一代。特别是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造成孝道观念模糊、孝道情感淡漠、孝道行为缺失。

(一)孝道观念模糊。部分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孝道观念,有的甚至不知孝悌为何物。一些大学生孝道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提到“孝”就认为是封建、复古、倒退;只强调父母对自己的义务,而没有意识到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对等;即便尽孝,认为子女对父母只要做到食饱衣暖就是孝了,如果还能不断有钱给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一些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埋怨父母无能,父母素质差,有的甚至觉得父母给自己丢脸。

(二)孝道情感淡漠。当代大学生是被父母呵护大的年轻人,尽管身体上已长大了,但是心理上依然幼稚、脆弱,处事、看问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很少顾及父母长辈的需要,许多大学生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部分大学生存在平时处于“失踪”状态,没钱时才想起爸妈,打电话回家就是要钱,而面对家里打来的电话,竟然觉得很烦。很多家长感慨:孩子越大,读书越多,但对亲情却越来越淡了,情感上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三)孝道行为缺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缺乏反哺意识。另外,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生活追求新潮化、高档化,用父母的血汗钱与同学攀比且乐此不疲。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相左,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提出来,而是顶撞父母。

二、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及其可能性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孝德,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软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首先,血缘亲情是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都是首先来自于父母,血肉亲情是最原始、最生动、最自觉的人生动力。“孝”乃出于人的天性,从婴儿至于成人,无人不承受父母的抚育与关爱,有此恩情,子女报之以孝,合乎情理。

爱教会爱,大学生倘能切实感受父母的辛苦,以达到知恩,由此产生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再由爱己之父母而知爱人之父母,由爱己之兄而知爱人之兄,从孝敬父母,关爱亲人起始,爱的视野逐步拓展逐渐升华,最终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境界。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极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其次,源远流长的孝文化为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隐性课程。

孝道观念广泛体现在一年的岁时节日中。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综合性节日,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人一刻也忘不了对父母祖先的孝心敬意。只要父母健在,都要在新年来临之前,赶回家中,看望父母,给父母带回或送上贺年礼物。事生如此,事死亦然。年三十要祭祖,清明要扫墓。

传统文学艺术如诗歌、对联、戏曲、传记、铭赋、祭文,以及传奇、小说、神话、志异、绘画等,也广泛地表现了孝道主题。

此外,大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为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想像力丰富,爱好广泛,志向远大,有大量的需求,渴望得到充分的满足。大学生生理上的成熟,会使其心理发展上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出现独立性、自尊性、成人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为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孝道的知、情、行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过程中,应抓住孝道的知、情、行等环节,系统学习孝道理论,激发孝道情感,养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运用其合力来提高孝道自我教育的成效。

(一)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首先,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孝文化知识,了解孝道的一般理论,广泛占有孝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如了解孝的起源与演变、孝道的含义、传统孝道的性质、现代孝道的特点、孝道教育的含义与内容等。学习中,特别倡导读经典书籍,读整本书如《论语》《孝经》等传统经典。学习中,更应倡导反思精神,认真反思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认真反思近百年来国人对于孝道的偏见与成见,用“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观点将传统孝道思想进行积极的现代转化,赋予传统孝道教育以全新的时代内容。

其次,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孝文化知识。如开展关于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孝文化知识特别是传统孝文化知识时,会产生很多问题,开展关于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可以明辨是非,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所谓“话不说不透,理不辨不明”,就“董永卖身葬父”“王祥卧冰求鲤”等古代孝道故事进行讨论,就传统愚孝行为组织辩论,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孝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点。又如探讨“大学生孝道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更深刻地认识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二)倡导自我反省,激发孝道情感

在孝道认知的基础上,面对父母的无尽的爱,大学生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否懂得照顾关心父母;是否尊重父母,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冷漠,自己的言语及所作所为是否伤害了父母的心,是否严格按照孝道伦理规范的要求监督、约束和克服自己的不当言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付出的艰辛的汗水甚至血泪,是否满足了父母的成就期待等。大学生从血肉亲情出发,通过自我反省,不断激发孝道情感,有利于将孝道观念付诸于实践。

(三)践行孝道理念,注重孝行养成

大学生的孝道实践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方面。

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由于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大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特别是从日常生活出发,注重孝行的养成。

除了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这是尽孝更高层次的要求。尊重父母,成就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满足的正是父母对家庭亲情、对天伦之乐的心理需求。

笔者根据在大学生中的问卷调查,借鉴2012年8月14日由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的新版“24孝”行动标准,特提出当代大学生“24孝”行动准则。

1.努力学习,满足父母的成就期待;2.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3.在家多分担家务;4.勤俭节约,减轻父母经济负担;5.尊重父母,和父母意见不合,应努力沟通;6.常给父母打电话;7.父母的生日送份小礼物表示心意;8.多和父母聊天,聆听父母的唠叨;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13.提醒父母戒掉不良习惯;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每年陪父母工作一天,了解读书费用的来源;16.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学校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自己学习生活的地方;20.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孝文化的认识篇5

纵观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使得学校、家庭、社会的舆论导向片面地强调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传统教育。孝道——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在不少的家庭中,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敬老孝老的意识淡薄。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和弘扬慈孝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童蒙养正的重要时期,让孩子知明礼、懂孝道,从小尊老孝老,这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所以,幼儿园必须重视慈孝文化的启蒙教育。本文结合我园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幼儿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以爱的教育为原点,唤醒幼儿慈孝欲望

“爱”是慈孝行为的显著特点。如果幼儿不懂得什么是爱,不能去体验、享受被爱的幸福感,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不能初步感知爱老孝老的具体形象,就不会产生慈孝的欲望。我们一味地凭空要求幼儿孝敬老人、尊敬师长,那么他们只是出于被要求去实行慈孝行为,行动是脆弱的,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所以,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要以“爱”的基础教育为原点,让幼儿认识爱、感受爱,奠定慈孝品德的情感基础。

1. 让幼儿感受爱的温馨

“慈爱”在幼儿园里体现出的是教师对幼儿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要给予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也是幼儿感受爱的有效载体。

“慈爱”在家庭中体现为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是幼儿感受爱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请一些家长来园对幼儿讲讲自己怎样辛勤养育儿女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爱我》的讲故事活动,让幼儿讲讲长辈关心爱护自己的小故事。通过同伴之间的故事交流,加深对爱的认识,分享爱的温馨,萌发爱长辈的情感。

2. 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孩子能洁身自爱,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教师要让幼儿知道这个道理,启迪幼儿增强自爱的情感。首先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安全自护教育八策略,即常规训练渗透、游戏活动实施、借助情景表演、儿歌教学理解、模仿训练强化、实践演练体验、自主参与探索、增强锻炼确保安全自护教育,让幼儿在教师行之有效的各种教育方法引导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并让幼儿懂得,只有在保护自己、快乐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能让长辈放心、幸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慈孝。

3. 让幼儿理解慈孝含义

让幼儿理解慈孝的含义不能抽象地说教,要通过古代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一幕幕晚辈孝敬长辈的动人情景呈现在幼儿眼前。《三字经》中提到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适于儿童倾听的慈孝故事。特别是,要结合幼儿身边慈孝行为的典型实例,让幼儿感知慈孝的含义,为幼儿树立榜样。例如,我园大二班的叶嘉年,奶奶眼睛瞎了,他长年陪同奶奶一起睡,照顾奶奶起居,扶奶奶走路,帮奶奶拿东西。同龄人的榜样引领,有效地使幼儿加深了对慈孝行为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尊老爱老的故事,说一说小朋友在家里可以怎样孝敬长辈。

二、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养成幼儿慈孝品性

心理学家费西纳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小部分,它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许多观察不到的力量在对它发生作用。无意识活动的特点以及幼儿尚未成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无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品性教化方法,对幼儿养成慈孝品性发挥“隐性”教育作用。但无意识教育具有依附性,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发挥作用[1]。幼儿凭借亲身体验、体悟,才能使外部影响逐步内化,内在观念逐步外显,达到知行合一,使孝亲尊长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1. 在多彩活动中体验慈孝

幼儿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通过儿歌、三字经、故事、DCD、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懂得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辛苦,懂得感恩;结合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彬彬有礼”礼仪小天使活动、“孝心宝宝在行动”、“种植感恩树”、“感恩的心DIY、感恩箴言”征集等多种特色活动。还可以把一些体现慈孝教育的故事改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慈孝。

2.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慈孝

幼儿对家中父母的感恩和孝心是弘扬慈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所以,我园要求幼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孝心:学会对父母表达感恩和关心之情,常说“谢谢”“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下吧!”增强自我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有要求,从整理玩具、收拾书籍、吃饭、穿衣、系鞋带、睡觉等日常琐碎的小事入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父母表达孝心的小事,例如帮父母拿拖鞋、给父母捶背揉腿、帮父母盛饭等等。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交流在家中对父母表达孝心所做过的事,及时捕捉亮点进行表扬,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学习。

3. 在社区活动中体验慈孝

杜威明确指出要把儿童视为社会的一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参与扩充这些关系”[2]。所以,敬老爱老的观念要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我园位于鄞州区雅戈尔老年乐园附近,我们充分挖掘这个社区资源,把老年乐园作为尊老爱老的教育基地。教师经常带领中大班幼儿走进老年乐园,定期参加乐园“争做心理健康幸福老人”的聊天室活动,教师、幼儿在和老人聊天互动中培养了慈孝情感;平时每月一次走进老年乐园,幼儿争着向老人问好,牵着老人的手到户外散步,有时还往老人手里塞两块糖。老人们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慈爱之情油然而生。我园和老年乐园联合举办的两年一届的老少同乐运动会是一大盛事,开幕式上,小朋友挥舞着红旗、鲜花、绿叶和彩环,用清脆嘹亮的童音一遍又一遍地向老人问好和祝福。老人和幼儿欢聚一堂,相互观摩体育技能。老人慈爱的赞叹、欢笑声,幼儿敬老爱老的热情,使会场洋溢着尊老爱幼的热烈气氛。

三、以家庭为亲密伙伴,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幼儿是否孝亲敬老,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家长对老人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父母和长辈的态度。一个家庭里父母和长辈的关系好坏也会影响着幼儿对父母的关注程度。

1. 面向家庭宣传慈孝理念

幼儿园从宣传入手,开展“慈孝文化进家庭”工程。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网站宣传、环境创设等途径,让家长了解中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理解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可以结合全国首个“慈孝文化之乡”——江北区慈城镇,向家长讲一些有关慈孝文化的历史故事和现在的典型事例,从而增强家长的慈孝教育意识,在观念和行动上与幼儿园的教育达成共识,做到对子女慈爱而不溺爱,并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慈孝言行创设机会,搭建平台。

2. 开展家庭孝亲悦亲活动

老人是过往薪火的传承人,是既有财富的创造者,是未来发展的导航师[3]。老人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幼儿园要引导家长让子女知道长辈有哪些长处,从而增强子女对长辈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果爷爷奶奶是乡下农民,可以让幼儿接触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情景,感知他们艰苦朴素的精神,崇拜他们的劳动技能,向他们学习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果爷爷奶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让幼儿羡慕他们丰富的知识,学习他们爱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要让幼儿常与长辈交谈,记住长辈的生日等,懂得给老人买礼物。这些孝亲和悦亲活动,会使孩子从小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 组织家长慈孝专题活动

笔者所在幼儿园以家长慈孝微论坛等为载体,引领家长进行家庭开展悦亲孝亲教育的情况交流,并开展慈孝专题系列活动:2011年3月,开展“慈孝文化我来说”家长征文活动,共征得文章128篇,家长们旁征博引《弟子规》《论语》等经典,阐述自己对慈孝的理解;2011年11月,开展了“慈孝之家”评选活动,全园家庭纷纷踊跃报名,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海选”活动。随着争做“慈孝之家”活动的步步深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慈孝故事“浮出水面”,最终评选出全园十个慈孝家庭,每一户都用最真实的事件折射出慈孝文化的影响力。更可喜的是,此次活动后,慈孝的内涵与外延在活动中不断扩大,从家庭延伸到邻里,从邻里拓展到社会。

“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终的道德根本,我们祈以进行“慈孝”启蒙教育,让传统文化回归教育,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中,拓展幼儿品德教育的内涵,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从教育的源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晓轲.儿童德性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61.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8.

[3]荆门教育信息网.以孝文化为突破口 培养学生爱家人、爱他人,让孝进教育凸显时代内涵[EB/OL]..

孝文化的认识篇6

关键词:文化建筑空间;孝文化;祠堂;文化礼堂;传承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社区内许多承载传统文化的建筑空间遭到严重破坏。像祠堂这种具有体现中国孝道观念,承载孝道文化的空间载体(冯尔康,1996),也面临着巨大消失风险。甘满堂(2014)认为导致风险产生的关键在于祠堂建筑空间的社会功能与历史地位不断消失,“在福建,村庙可以申请登记为道教或佛教活动场所,拥有保护自由的法律‘护身符’;哪怕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村庙也会得到一块地而异地重建。而祠堂除了‘文物’之外,再无其他‘护身符’;若未被登记为文保单位,那它通常只能是消失。”。显然,祠堂在农村社区的存在空间已经被压缩,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与祠堂之下的孝道象征意义也逐步瓦解。在此背景下,那些已经消失了祠堂的村庄,怎样才能更好传承孝道文化。如何通过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来补充祠堂孝道传承功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众所周知,历来朝代都对“孝”做过阐释。早在《尚书》中,曾把“孝”解释为“厥养父母”。《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显然孝是以围绕子女对父母的敬养关系的展开为前提,但敬养父母仅仅是一种狭义层面的孝(肖群忠,2002)。广义的孝则应为“慎终追远的意识,以及延伸到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里、扩展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教育、文艺、民俗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传统儒家所要求的亲亲、尊尊”。也就是说,孝不仅是针对个人对父母的敬养关系,更是个人对社会生活表现的一种精神气质。沿此逻辑,朱岚(2010)对广义孝的概念做进一步延伸,广义的孝是立身处世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是对所有长辈、亲贤一种尊、敬、善的行为。本研究是以传统祠堂中孝文化继承与发展为基点,来探讨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爱老的孝道文化在现今阶段新型建筑上的社会性延伸。因此本研究中所强调的“孝”将特指广义层面上的“孝”,及社会对老年人的敬老、养老行为与长幼有序礼制准则将统称为“孝文化”。目前国内有关乡村社区内孝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包括:传统孝道文化空间如何传承孝文化(冯天瑜,2005)、乡村社区内组织村民进行孝道实践来传承孝文化(朱启臻,2015)、利用家庭日常教育传承孝文化(李小燕,2006)、依靠乡村学校以及借助传统艺术开形式开展教育宣传去传承孝文化(周亮,2009;陈瑞生,2011)。但以往研究出现这样一个空白,便是承载孝文化的旧文化空间消失基础上,如何构建新的承载孝文化的空间载体。大量有关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又表明,一种新型文化空间的建构对文化的形成、保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公社集体主义解体后,福建乡村社区村庙的复兴,以及围绕村庙展开的祭祀仪式,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多元文化的产生(甘满堂,2008)。随着基督教会所在传统村落的兴起,乡村文化空间发生了变迁,使原本维持乡村秩序的宗族与祠庙的公共空间地位交付给了基督教会所来完成(李华伟,2008)。同时,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周尚意、龙君2003),以及一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兴起又助推了村民自治的产生与发展(王春光,2004)。这些研究都说明,农村社区新型空间对当地文化的变迁作用。因此,以农村社区中新的文化空间样式探讨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成为一种可能。最重要的是,“空间——行为”理论同样指明,文化空间在依靠建筑空间表达观念精神的前提下,对个人观念形成,以及行为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舒尔茨(2005)曾对建筑做过如下的论述,“建筑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自远古以来,它已使人类的存在变得富余意义,并使人类在自身之中寻找到一个立足点。所以建筑不能用几何或符号概念来完满表达,它应是一种象征,并可以成为表达和传载人对世界和自己存在意义的理解的象征形式。”吴良镛(2011)指出:“任何建筑空间除了自身的居住、实用功能之外,它既含有物质内容,但更应该注入精神上的内容。”而这种承载精神观念的空间,又会作用到个人的意识之中。耿海燕、朱滢、李云峰(2001)也认为任何一种无意识的信息在反复的刺激后,都会形成特定的思维意识。再进一步讲,文化空间又会构造一种场域。让村民在无意识下,把身体动作转变为一种生活习惯。正是空间与意识的关系,让一些学者关注到空间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徐从淮(2005)系统的探讨了建筑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建筑空间对主体的心理影响,从而产生行为的影响。建筑学家与人类学家的拉普卜特(2004)认为,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诱导建筑空间内的主体行为倾向,而这种倾向又会被带入到一个人的习惯当中,形成一种文化特质。以上的分析已经表明了本研究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那就是乡村社区下的文化空间建筑对个人意识与行为将产生影响,而承载孝文化建筑的新型文化空间将对村民的孝意识行为发生作用,进而传承孝道文化。基于此,本文将选取一个已经具有承载孝文化空间建筑的农村社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选定农村社区中新型文化建筑的考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型乡村文化空间建筑,是在何种条件下产生或者转化而来的?第二,新型乡村文化空间建筑,是依靠什么方式影响村民的孝道意识的?第三,如果村民已经具有孝道意识,又是如何展开行为实践?希望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追问,理清乡村中新型文化空间对孝道文化传承过程与对孝文化的传承作用。

三、传统公共空间承载孝文化的两个维度

“祠堂”这一文化建筑空间起于汉朝,最早被用作供奉祖宗牌位。那时的祠堂称为家庙,与墓地合为一体成为后人祭拜祖先之地。直至南宋朱熹在《家礼》中明确提出祠堂之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至此“家庙”才被改称为祠堂。这时的祠堂从建筑与文化内涵两方面发生转向,从建筑角度讲,祠堂与墓地分开,单独成为祭祀祖先的建筑。从孝道文化内涵角度讲,它被赋予新的功能,“报本返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开业传世之本”。由于祠堂是满足家族需要得以产生与发展,它也成为家族主义的重要的空间地理标志与家族主义的象征符号。家族依靠它把区域内分散的宗族成员、把过去的祖宗与现实的后人整合在一起,并以“孝道”作为维护家族网络关系的基本法则。正是在此情况下,在传统乡土社会中,祠堂的家族性特征决定了其建筑空间对于本村村民的“内”与“外”之分、决定建筑空间的认同性与排它性,这赋予它成为一种指针对本宗族的公共建筑。由此空间生发出来的孝道准则,起到对本宗族的成员起到规范与惩戒作用。浙江下宅村的朱氏祠堂在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据《潭溪朱氏宗谱》载,朱氏祠堂始建于明初。由于元末明初常年战乱灾荒,下宅村朱姓始祖为躲避灾祸便带领带族人从义乌县赤岸迁于此地,在此发家,兴朱姓一族。后人感念祖上之恩,而建朱姓祠堂。朱氏祠堂作为朱姓家族的公共空间,它在“孝”的表达上具有两方面维度:一方面它是国家实行孝道教化的工具,强化家族中个体成员的家族身份认同的空间性纽带。另一方面它又是传播孝道观念,通过惩戒与奖励的机制维护家族内部的正常运转秩序的重要场所。从第一个方面看,传统下宅村借助祠堂把国家、家族、个人置于同一个文化网络之中,在三者间建构一种孝道观念的纵向下渗的文化通路。朱姓宗族与宗族个人之间在展开孝道关系的同时,代表国家意识的道德观念——即儒家孝道,借助祠堂把国法礼数渗入到村庄内的宗族成员中间。“乾隆二十五年(1706年),清廷颁布的《颁胙条例》规定对老年人在祭日时获得的待遇以及忠义孝悌之人享受的待遇等条例,就利用祠堂公布给村民”(王克俭,2012)。祠堂作为传播媒介把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孝道观念传达给了家族中的个人,并以国家名义对个人进行教化,让人养成尊老敬老的孝道意识。同时,国家又在规定中体现长幼有序的秩序,表达对于老年人的尊敬礼爱。从第二个方面看,在传统下宅村社会,祠堂还作为扬善惩恶的文化空间载体,“孝”与“不孝”则是褒扬与惩治的重要内容。在朱氏族人看来,不孝是违背伦常,大逆之罪,因此必须严处“孝悌不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子弟当尽之职分。有忤逆犯上及重服违制者,祠族分别重罚”(王克俭,2012)。那应如何惩戒?在传统下宅村祠堂内以藤条鞭打不孝者以此作为一种重要惩戒措施。作为朱姓氏族权威的祠堂“藤条”,便为孝道精神延伸的物质化符号。因为,它不仅代表着权威与势力,它还代表着一种让族人臣服的道德要求,它与道德、年龄、地位紧密连接在一起。而这种道德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孝道伦理。当然,祠堂除了以孝观念为基础,发挥惩恶的作用规范族人外。还具有扬善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借助文化空间内的实体器物,它们作为孝观念的物质性延伸。传统朱氏祠堂大堂正上方就挂有许多匾额。这些匾额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记述功名的如“左丞相”“状元”“进士”。第二类是记述道德的如“孝义”“忠慈”。只有在功名上、道德上有成就的人才能以匾额的形式被挂到祠堂内,享受族人的敬仰。而“孝道”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享受敬仰最直接、简便的方式,也成为大家得以遵循、恪守孝道的动因。这样祠堂除了与宗族中的功名产生联系外,祠堂也与孝道精神产生关联,通过祠堂起到激发、褒扬族人重孝的意识。让族人在祠堂内的交往中,养成重孝的习惯。显然,传统朱氏祠堂作为一种家族建筑,它以孝道为连接点把国家、家族、个人构连在一起。作为一种文化空间,规范了族人的孝道要求与秩序。并以空间内的物质实体延伸孝道文化,使孝道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这里,个人的家族身份得到认同,并以此为展开进入到家族的日常生活中。祠堂凝聚起整个朱姓家族,同时也使孝道观念通过祠堂在家族内部绵延接续。直至近代,由于的产生使下宅村的祠堂彻底离开了历史的舞台,朱氏祠堂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彻底消失在了下宅村的村域之内。随之而来的是,祠堂赋予朱姓族人的家族凝聚传统与孝道劝诫作用随之消失。国家权力在这个时期,替代了下宅村传统的村落秩序,国家意识取代了下宅村的宗族观念。但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权力在下宅村的撤出,下宅村村民出现道德真空,这时市场化、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填充物占据了下宅村村民的道德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下宅村中传统孝道观念开始逐渐湮没。朱氏祠堂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它承载着村民的道德理想与孝道观念。承载着孝道的惩罚、规训与秩序。它的消失,使这一切失去了落脚点。对老年人讲,祠堂是尊老敬老的场域,是老年人权力得以照顾、承认的发源地。对年轻人讲,祠堂是培养老幼秩序的训练场,是树立孝道观念的大讲堂。时至今日,社会变迁,原本承载孝道文化观念、表现人际秩序的祠堂固然消失在下宅村内。但孝文化像种子一样,只要为它提供适当的土壤、合适的气候,它又会生根。文化礼堂建设就像为孝文化重新提供土壤,为孝文化这粒种子提供生根的机会。因此,伴随着文化礼堂在浙江兴起,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样式对孝道文化承载作用,接续很多传统祠堂功能,成为传统祠堂延续。文化礼堂对孝文化的传播与承载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新型文化空间对传统公共空间的功能延续与转化

“文化礼堂”作为一种乡村文化空间样式,起源于2012年的浙江省,它的前身是“文化大院”,之所以由“文化大院”变为“文化礼堂”,主要突出对“礼”的承载作用。根本目的则是通过乡村内特有的文化空间保存本地文化资源、普及传统文化以及宣扬优秀的现代文化,达到教化育民,培养村民道德价值观念的目的。由于文化礼堂与传统祠堂都具备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特性,因此浙江省各村的“文化礼堂”多是基于传统祠堂的文化空间发展起来。例如金华市琐园村的严氏祠堂、澧浦镇的王氏祠堂都在保存祠堂原本的结构样貌下转化为本村“文化礼堂”。而一些已经消失了祠堂的村庄,如下宅村。则利用本村的沿袭下来的文化特色,借助物质承载物把本村的文化特质注入到新兴的文化礼堂中,并在此文化空间恢复礼俗仪式完成对村民的道德教化,弥补祠堂消失所带来的不足。(一)文化礼堂对传统祠堂空间孝道理念的继承在这里,有必要从空间上,把下宅村承载宣传文化与文化活动场所称为“文化堂”,以此与文化礼堂概念相区分。下宅村的文化堂从整个文化空间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文化堂的外部空间,另一部分则为文化堂的内部空间。文化堂外部空间表达孝道含义是由三个元素构成。其一,环绕文化堂的廊道,廊道上的本村孝道故事凸显着孝道文化。其二,为文化堂门口的一副楹联,上联为“文化礼堂传今古佳话”下联为“精神家园承世代文明”,直接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其三,为挂在文化堂外部强上的“孝心榜”。通过村民为老人捐款的记录,直接宣传孝道行为。这些物质化的象征符号直接反映出生活中的孝道文化精神,起到告诫与引导村民行孝。文化堂的廊道上所除了呈现的是下宅村民间艺术、传统孝道故事外,更注意对个人孝道行为的文字与图像记忆。这些长廊不同于传统祠堂上方所挂起的“进士”“状元”“忠孝”等匾额,它已突出日常生活中的行孝方式为主题。它记载着儿媳如何孝顺公婆、子女怎样孝敬父母的日常行。孝德廊把真人真事记录下来,教育村民效仿行孝,孝顺儿女的相片被放在孝德廊内,人人口碑传颂。孝心榜,则是历来村内、村外企业和村民为本村孤寡老人捐献行为的记录,是人们表达爱老敬老的方式。文化堂外部的要素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寻找到出发点,一面是传统故事、古老楹联。另一面是现代的相片、现实的事迹。这些符号是人们真实生活中孝道表达的写照,文化堂通过它们把个体日常的孝道行为形塑成一个形象,并把这个形象带到了公共场域,每一个形象又会作用村民的意识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要素并非是毫无关联的符号,它们构成一个象征符号群,是敬老爱老增强村民对孝道的认识效果不可缺少的一环。文化堂内部则分为前厅与后堂。前厅与后堂的空间划分,实则内在的规定一种空间秩序,空间秩序的安排则是以老幼的年龄差距为基础进行区分。尤其当文化堂内举行有老年人参加的敬老仪式时,文化堂内的空间表达会非常明晰。空间内的秩序规定了老年人的位置与权力,明确了村民的敬老爱老意识。一方面,敬老仪式依照老人的年龄规定就坐次序,年龄较大、村中地位较高的老人会座在前堂,小辈们按照辈份次序依次分坐于大厅或站立前堂两旁。座次顺序的安排暗含一定的老幼尊卑孝道秩序观念,其意义在于,使村子里的老人和年轻人都具有准确的辈分与长幼标记。文化堂重新以礼俗社会的空间规范来指导人们道德,加强个人敬老观念。另一方面,文化堂以敬老仪式的“身体实践”来规训村民的身体记忆。首先,孝道观念在子辈村民中的记忆,是孝道仪式操练的展示场所。行礼作为一种身体实践被看做是表达敬老爱老的标准。一般来说,不同时代表达敬意的方式不尽相同,文化礼堂内敬老礼仪实施时,不同年龄段的村民用不同礼仪方式表达孝义。自文化礼堂出现之时起,如今每年夏季举行的四世同堂家庭进行敬老礼时,子辈会给老人磕头,孙辈则要向老人鞠躬,并在此基础上向父母鞠躬,重孙辈则需要给所有长辈行礼。每逢重阳节都举行孝道仪式,此习惯促使孝意在村民间的长久留存。“在习惯记忆里,过去似乎沉淀在身体中。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记忆系统,虽然不留痕迹,但却避免了在所有话语实践中可能遭受到的侵扰与冲击”(保罗康纳顿,2000)。因此,文化礼堂成为承载仪式的现场,人们在仪式过程中用身体实践重复过去的历史传统,最终把孝道观念封印于村民头脑当中。下宅村的文化礼堂建筑通过内部方位安排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照,秩序规范依然以敬老行为的操演渗入到村民意识中。文化礼堂尊崇传统尊老道德习惯,接续传统祠堂建筑的孝道功能依靠孝道秩序。总之,作为文化堂建筑中的一种孝道象征符号——孝心榜、楹联、廊道构成孝德展示,文化堂内部空间秩序规定和村民在文化堂内部实行的仪式操演,构成村民敬构成村民敬老爱老的孝道精神的物理空间与肢体性的延伸。(二)文化礼堂补充传统祠堂空间对养老实践的现代需求居家养老中心是“文化礼堂”中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文化堂孝道的精神性延伸。一方面是以日常生活入手,从实际入手解决老年人吃、住、养的问题。下宅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过高(下宅村总人口1039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34人,比例占到百分之22.3%)①,且村中孤寡老人较多,因此全村有20多名孤寡老人需要解决吃、住、养的问题。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便利,建筑为单层结构,在建筑外的中央处挂着百善孝为先的匾额。除了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外,居家养老中心还设置保健室、室、图书馆等来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尽管从物质功能上看,居家养老中心与城市的敬老院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但实质上,居家养老中心打破由于城市敬老院中老人因互不相识与习惯差异而导致的精神隔阂。以遵循“离家不离村”的理念,填补老年人的“思乡”情感,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对文化空间上的分类描述与两则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成为蕴含孝道观念祠堂的替代形式,它生发了原有祠堂所具有的情感性力量。假若没有任何建筑形式来接替祠堂孝道功能意义的话,那么作为一种维持村落秩序与激感力量的建筑形式,在村落地域内将不能出现。最重要的是,下宅村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在空间上的结合,有效的强化了孝文化的传承,满足老年人的内在需求。(三)文化空间功能发展与孝文化变迁下宅村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体现出两种不同功能,就文化礼堂来说,它是承载孝文化教化功能,是传统孝文化仪式、礼仪教育的操演场所,也是现代孝行的宣传阵地。通过孝文化仪式和尊老爱幼模范事迹的不断上演,加强人们对孝文化的理解,不断丰富着人们敬老养老的精神。居家养老中心则是一个孝行为的实践场,人们在文化礼堂认识孝文化、树立尊老敬老观念的同时,在居家养老中心得到了实践的操演过程,认识与实践的空间整合,使敬老理念与养老实践结合在一起,有效强化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加上熟人社会的舆论监督,孝文化得到了有效发扬,从而真正做到孝所要求的“敬与养”的融合。卡特勒曾对建筑空间的教育功能有过这样的评价:“教育的复杂性,即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许多变项,而教育建筑是教育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项”(秦红玲,2006)。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的空间整合,发挥了建筑所具有的教化作用,赋予了学孝与尽孝的双重含义,对村民们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孝文化的教化功能。根据心理学揭示的文化传承原理,孝文化规范的养成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服从是孝文化规范培养的开始阶段,有自愿的服从,也有迫于某种压力的服从。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所创设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孝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社会整合、形成一致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化阶段是人自觉自愿地接受孝文化的理念,愿意根据角色要求规范自己行为,以便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这个阶段,宣传和示范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示范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所创设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同化效应的发挥。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孝文化观念变成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稳定的观念和行为,甚至发展为一种信仰,而且还会影响、教育其他人。在农村社区具有潜移默化地从服从到同化的天然优势,下宅村的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所创设的环境空间整合了孝文化资源,突出了这一优势。居家养老中心使文化礼堂所弘扬的“孝”被赋予一种实际上的行动与真实,人们在此体验,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其它领域,进而影响孝行习惯。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空间上的整合,增强孝文化从理念到行为的实践过程,它扩大了孝在当前社会下的文化转变,相较于传统祠堂空间只承载孝道理念来讲,更具有实践行动。

五、结论与讨论

文化礼堂作为农村新型文化空间,承载了祠堂的孝道功能。但相较于祠堂,文化礼堂更被赋予居家养老中心的孝道实践功能。二者的结合为乡村孝道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就是把孝道的宣传教育与孝道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以空间建筑的整合为载体。一些乡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没有意识到宣传与实践的结合意义,常常出现二者分离或其中一个缺失的现象,造成仪式性宣传与实践的脱离,弱化了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们调查过的村庄中,有的建设了文化中心,其中也有敬老的内容,但是没有类似敬老中心的实践条件,使敬老文化的宣传效果打了折扣。也有的村庄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相隔距离较远,二者的空间隔离出现了一边是热闹的文化礼堂,另一边是被村民遗忘的老人们。无论村民在文化礼堂内如何操演,形成“孝”的记忆如果远离孝道实践,就很难与敬老行为建立密切关联,孝行因此得不到及时强化最终削弱其教育效果。对于除了孝文化之外的其他乡村文化来讲,使得以“文化礼堂”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空间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除了重新恢复并构建文化空间内承载文化的物质实体,并通过仪式操演强化其文化的内在价值观念外,孝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表明了应建造相应文化实践场所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8.

[2]甘满堂.[乡村!乡村]福建祠堂=世界遗产[J/OL][2014-05-22].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4]朱启臻.留住美丽乡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7.

[5]李小燕.从族谱的家规家训看客家人的价值观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7-80.

[6]周亮.试论贤孝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9(02):20-23.

[7]陈瑞生.基于孝道文化传承的养老教育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08):82-83.

[8]甘满堂.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1):58-63.

[9]李华伟.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J].民俗研究,2008(04):72-101.

[10]周尚意,龙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03(02):72-78.

[11]王春光,孙兆霞,罗布龙等.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J].浙江学刊,2004(01):137-146.

[12][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M].李璐珂,欧阳恬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1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6.

[14]耿海燕,朱滢,李云峰.错误再认:仪式、注意和刺激特性[J].心理学报,2001(02):104-110.

[15][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2-45.

[16]徐从淮.行为空间论[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7]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94-99.

[18]朱岚.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5.

[19]王克俭.文昌武曲写春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77.

[2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7-90.

[21]秦红玲.建筑的伦理意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5.

孝文化的认识篇7

[关键词] 孝道 尊老环境 青少年 孝道教育

一、引言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老龄化形势严峻,我国老年人“未富先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是“4+2+1”模式,小孩得到充分甚至过分重视,老人相对地位下降,社会上出现重幼轻老、爱幼嫌老、顺幼逆老,青少年孝道意识淡化甚至丧失,歧视、虐待老人时有发生,“青-老”关系恶化。因此,探讨青少年对老年人态度,重视青少年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青-老”关系,最终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等形式,抽取陕西省彪角中学、辽宁下露河学校、四川多悦中学、安徽王直助教中心、陕西山阳中学、甘肃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共7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PASW Statistic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数据与分析

1.社会尊老环境不容乐观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的”。可见,环境对人道德行为的影响。调查中,青少年对自己周围的人(朋友、邻居等)孝顺老年人的情况的评价:非常好为8.6%,比较好为47.3%,一般为38.3%,比较差和非常差占5.8%;对自己父母对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态度的评价为:非常好为49%,比较好为41.7%,一般为8.6%,比较差为0.8%,青少年对自己父母对老人态度的评价高于周围人;同时,20.1%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地区政府经常为生活困难老人有帮助和关爱,62.3%表示是“偶尔”,“几乎不”的比例高达17.5%,一些当地政府忽视困难老人,社会整体尊老环境不容乐观。

2.当代青少年养老负担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0.7%的青少年家中有老人。老人的生活费最主要来源是子女提供的占到59.5%,政府补贴仅占7.4%。数据说明,子女仍然是老人们养老的主要依靠,退休金或政府补贴仍然只是辅助作用。同时,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显示:20.2%的家庭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1001~2000元的为36.3%,2001~3000元的为22.5%,月均收入在3001元以上的仅为21.0%。数据凸显出中国老人们未富先老,家庭收入和社会保障不发达,老人自己、家庭和社会都还没有足够力量为老年人安享晚年买单。而调查中50.1%的青少年为独生子女,城镇户口中这一比例高达65.9%。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今的家庭普遍为4+2+1结构,当代青少年养老负担十分沉重。

3.青少年对家庭养老方式认同度不高

本次调查显示,33.7%的青少年赞同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不赞同的为66.3%,而赞同把家中老人送到老人院生活的青少年为12.6%,不赞同的为87.4%;而等父母老了后,45.2的人选择了“住在一起,亲自照顾”,选择“分开居住,定期去探望”的比例为5%,选择“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的为4.2%。长期以来,以西方电影为主要形式的西方家庭伦理文化的传播,特别是西方人原始的“接力”式,即父母单向抚养对东方“反哺”方式即父子互养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当代人因为工作、学习、婚姻等原因人口流动性大,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情况是一种必然趋势。

4.青少年践行孝道不理想,对孝道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百善孝为先”,传统古籍也多有强调“孝为德之本”的语句。对于青少年进行传统孝道教育,70%的人认为非常重要,25.9%的人认为比较重要,3.6%的人认为一般,0.6%的人认为没必要。数据显示有26.2%的人十分了解与自己关系最亲近老人的生日和兴趣爱好;53.6%的人大概知道;不清楚、没有了解过的比重高达20.2%;86.1%的青少年与老年人相处或交流时使用“敬语”,13.9%的人选择“否”;79.3%的青少年在看到老人需要帮助时,很乐意提供帮助,还有20.2%的人当老人主动请求帮助时才会行动,有0.5%的人会装作没看见;72.5%的青少年从来没去过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数据说明青少年对孝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不理想。

5.对老人问题缺乏理性认识,孝亲法规制度化的意识淡薄

古语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本次调查青少年中36.6%的人认为老人对于社会是财富,4%的人认为是负担,46%的人认为是财富也是负担,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的共有13%。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行为,35%的人认为不道德,3.7%的人认为违法,53.9%的人认为不道德又违法,1.4%的人表示支持,6.1%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2011年1月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常回家看看立法”和河北魏县推行“德孝治县”引争议等事件说明:国人还没有将孝亲伦理法规制度化的意识。老人曾经为社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老人产业也创造着社会财富,但老龄化会减少劳动力,加重社会负担。同时,我国《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都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我国老龄化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理性看待。

四、对策与建议

1.社会方面

其一,宣传倡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在全社会宣传倡导孝道,谴责不孝行为,营造尊老氛围。其二,物质保障。政府增加社会养老投资,增设养老设施,增加养老补贴与保障,加大老年人权益保护力度,重视和关心老人。其三,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明确子女赡养义务,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不赡养老人、欺凌虐待老人等行为,优化尊老环境。

2.学校方面

其一,增加孝道知识学习。在教材内容中增加尊老爱老等孝道内容比重,通过宣传栏、广播、讲座等介绍中国老龄化和传统孝道文化等。其二,创新孝道传播方式,培养学生孝的行为习惯。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尊敬长辈,讲文明懂礼貌活动,并进行量化考核检查。其三,将奖惩机制引人学生孝道教育。学校给孝顺、帮助老人的同学给予奖励,同时对不孝顺和欺凌老年人的学生,学校进行通报、批评、惩罚、评优限制等。

3.家庭方面

一方面,父母以及所有成年人特别是长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充分说明,父母是孩子道德教育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改变子女教育观念,改变那种只注重子女分数忽视子女道德品质的成才观念,严格要求子女尊老爱老,注重子女孝道品质的培养。

4.青少年自身

青少年作为践行孝道的主体,应该主动学习传统孝道的精华,增强孝道意识,培养自己的孝道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R].2011.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孝文化的认识篇8

孝 孝亲 传统文化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孙中山说:“讲伦理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不能没有孝。”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忽视了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弱化,教育内容缺失,教育效果也不尽人意。

一、孝亲教育的必要性

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观念出发,儒家所讲的“孝”,其合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赡养父母。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见,传统儒家伦理对于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视的。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针对这种看法,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可见,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孝行的高层次要求。养与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第三,“尊老”。儒家把孝不限于父子关系,还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如《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悌”,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自汉代以来,儒家的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人们奉行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

在儒家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上三点,才能称得上是“孝”,以这种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孝”子,恐怕有很多人就很难名副其实了。如今,儿女总是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已经很难做到了。至于子女偶尔不高兴向父母发点脾气,在一些家庭中已成为“家常便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核心、做人的根本、家庭幸福的源泉、社会和谐的基石。弘扬孝道,是利国、利世、利民的好事。面对当代大部分大学生孝亲意识逐渐淡化的现状,在高校中加强孝亲教育,对处于成长、成才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知行结合中砥砺高尚的道德品质,势在必行。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的探索

“百善孝为先”,“孝悌”是孔子道德体系的践行纲要。本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了《弟子规》,从“入则孝”开始,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的探索。

1.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与理论灌输

道德是有道之德,不懂德之“道”,那就没有根。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果选择不当,会影响教育效果。本人选择《弟子规》,是因为它的内容出自《论语》、《孟子》、《礼记》、《孝经》、《朱熹语录》等儒家经典,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而且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涉及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便于传播操作。虽然它是古代的蒙学读物,但对于我们现在传统道德教育缺失的情况,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而且,弟子本身也包括学生。所以,选择《弟子规》作道德规范教育范本比较合适。

理论灌输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课堂讲解,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也可以利用课余的适当时间与学生交流。讲解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们熟悉的事例,以增强其可信度。

当然,作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同在,在讲解时,要注意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结合当代实际,赋予其鲜活的时代性。

实践证明,同学们对《弟子规》内容很喜欢,学习非常专注认真。

2.学生孝亲的实践

道德修养的功能,就是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促进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如果不实践,只是讲,只是背诵,那么,道德的功能就落空了,我们学习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所以,我们要求同学们按照规范去做,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去,并且发现学生有不妥的地方时经常提醒学生。为了调动学生道德实践的积极性,把道德实践作为思想政治课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给同学们留了作业――孝亲: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做孝敬长辈的实事。而且坚持经常完成作业,包括假期。为了得到家长朋友们的配合,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作业,我们还给家长朋友们写了一封建议信。因为,据同学们反映,平时在家孝亲时总是遭到父母的“阻拦”,当然这阻拦是善意的,但这会在德育过程中起到相反的效果。在信中,我们建议家长朋友们成全孩子们的孝心,并且对孩子在假期作适当的要求与约束,建议家长朋友们平等地与孩子们交流、沟通,也适当尊重孩子们的意见等。

3.学生孝亲实践的反馈与交流

为了让同学们不仅去做,而且还要在做的过程中去细细地感受、品味、反思,要求同学们定期写体会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亲情,并适时地进行交流。通过座谈、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效果。交流中,老师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肯定,对学生的认识给予总结提升。

三、孝亲教育的实践效果

现在的家庭规模小,孩子都是宝贝,孩子自然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加上父母的宠惯,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而开展这项工作不到一年,学生就有了变化。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了,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而且很亲切,还主动帮老师做工作。有的老师说:“现在这个班的学生知道给老师开门,让老师先走”。有些家长反映孩子现在和以前有所不同,变得孝顺了,真得感谢学校的教育。

1.孝心觉醒了

有的学生以前几乎从未想过孝顺的事,只是一心一意地享受父母的爱,现在意识到也应该孝顺父母了,而且真的在付诸实际行动,做得很好。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孝亲体会里说:“这学期老师给我们讲了《弟子规》,深受启发。趁着元旦三天放假回家,做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事。虽然这些事看起来很微小,但在这其中我却懂得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所不明白的道理,也带给了自己极大的震憾。”有一名学生与父亲有了不愉快,开始是自顾自的生气,并想通过不理父亲来作为报复。可后来想了想,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就马上给父亲发了短信道歉,并表示了对父亲的关心:“天冷,多穿点,出门时注意点脚下,路滑”。

2.认识提升了

有些学生在以前就很孝顺,但学习《弟子规》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对孝顺的理解也更全面了。比如,有的学生说:“不让父母生气也是孝顺,原来只认为替父母做事是孝顺。”学生认识到的正是所谓“养父母之心”。

3.体会到孝亲的重要性

有的学生通过孝亲的实践,帮助做些简单的家务,就感受到了父母平时劳作的辛苦,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并决心以后一定要多体谅父母,多帮父母分忧解愁。学生在孝亲体会里写道:“我发誓一定好好对父母,孝顺父母。所以老师讲《弟子规》时,我很认真听,原来孝真的很重要。”

4.有了继续尽孝的动力

孩子们真心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父母。面对孩子们的尽孝行为,父母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长大了”。父母们对此流露出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了孩子们,他们从中体会到了付出的幸福与快乐,这让他们更坚定了尽孝心的决心。“做了许多自己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感觉自己也收获到了很多东西,这种收获的只有真正用心去做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看着母亲脸上挂着的笑容,心里的感觉真好。”

总之,本人在教学中引入《弟子规》学习,并引导大学生去孝亲,取得了初步成效。可见,人是可以改变的,90后的大学生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耐心,只要我们也努力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让她传承下去,以弥补教育的缺失,让她发扬光大,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志钢.论语通译[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9.

上一篇:大学生理财规划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