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5:56

孝文化的理解

孝文化的理解篇1

继承创新、全员参与

坚持孝心文化建设

离退休管理中心服务工作面对着全油田广大离退休职工,全体员工要用儿女般的孝心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继承发扬大庆优良传统,汲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逐步形成能够体现离退休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孝心文化。全员参与是切实落实孝心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广泛深入宣传,使广大员工对孝心文化认知、认可和认同,积极参与孝心文化建设。开展“强素质,树形象”岗位练兵活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孝心文化、亲情服务、我怎么做”大讨论,把职工思想统一到整体要求上来,将“责任、亲情、奉献、和谐”的核心理念固化于心。同时在职工中开展“四清、三懂、一会”活动(即:离退休职工家庭状况清、思想状况清、身体状况清、特殊人员清;懂离退休工作政策法规、懂老年急救知识、懂老年文体竞赛规则;会做老同志思想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技能)。

领导示范、相互促进

搞好孝心文化建设

机关领导要对孝心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认真践行孝心文化,努力成为孝心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加强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有利于促进孝心文化发展,构建孝心文化有利于离退休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孝心文化建设与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设立中心领导接待日。设立接待日拓宽了与离退休职工交流沟通的渠道,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建立接待日制度,把日常和集中接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符合相关政策、又有条件的及时解决问题,免去工作不负责任,矛盾上交,造成老同志上访问题。

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职工相关事项的规定》。通过离退休职工生病看望、节日慰问、临终服务等方面的详细规定,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从细微之处体现中心对离退休职工的关心爱护,将亲情服务融入离退休职工日常管理之中。

推广“四勤、五心、五必访”制度(即脑勤、腿勤、嘴勤、手勤,对待老同志感情真心、遇到困难关心、解决问题诚心、服务态度热心、接待来访耐心,患病住院必访、有特殊困难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有思想变化必访、丧事必访)。做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

循序渐进、巩固提高

推进孝心文化建设

孝心文化建设要突出经常性,做到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文化内涵,逐步完善孝心文化体系,充分体现孝心文化的时代特色。要在提高的过程中巩固,健全完善体现时代精神和离退休特色的孝心文化体系,持续推进孝心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协调发展。通过提炼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促进离退休工作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营造退管中心整体文化氛围,树立良好形象。夯实退管工作基础,创新载体,丰富孝心文化内容。

服务人员以儿女般的孝心服务每名离退休职工,以实际行动感动每名离退休职工,通过亲情服务,创造尊老、敬老、爱老、利老的良好氛围,组织职工成立若干“孝心温暖夕阳”帮扶小组,特困离退休职工结成“温暖家庭”帮扶对子,坚持经常进家门,解难事;开展“孝心感动”活动。要把每名老同志的生日核对准确,在生日当天打一个祝福电话,表达组织对离退休职工的关爱。对80岁以上的油田离退休职工,中心管理部门当日要送上一份生日礼物,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离退休职工心坎上;制作“孝心温暖夕阳”联系卡。根据实际情况,为每名离退休老同志制作“孝心温暖夕阳”联系卡;开展“十大孝心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在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中,要注重发现总结用儿女般的孝心,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先进典型,通过抓典型、树标兵,以先进典型引领广大离退休工作人员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建设孝心文化示范点。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结合离退休工作实际,在本单位范围内选2~3个单位,进行孝心文化建设试点,探索孝心文化建设好的方式方法,加以总结提炼,全面推动退管中心孝心文化建设。

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是离退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老同志,为了老同志一切的宗旨;树立做好离退休工作是我们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树立“用爱相处,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将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六个老有”,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稳。

孝文化的理解篇2

关键词:湖南省高校; 孝道意识;大学生

一、引言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播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对儒家孝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授,高校学生对孝文化学习和实践,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了孝文化,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孝文化教育可以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缺失的德育养分,如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等。将孝文化教育应用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对教育大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精神,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按高校不同层次,分别以中南大学、长沙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每个学校随机选择二、三年级200名学生,共计800人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二)问卷设计

本问卷从对孝文化的了解程度、接受孝文化教育的途径、践行孝道的方式、理解孝文化的意义以及当前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现状五个方面进行设计个调查;共设计25道题目,均为客观题。

(三)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800份,实收有效问卷759份,有效回收率94.875%。

(四)资料整理与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对孝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接受孝文化教育的方式、途径

在 “孝文化了解程度”中,72.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了解”或“比较了解”, 26.4%的人选择了“知道一点”,仅有1.3%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在“主动学习孝道知识和行孝方法”中,1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常”,78%的人选择了“有时”或“偶尔”,仅有4.3%的人选择了“从不”。在“了解渠道”中,被调查者的选择为:“学校教育” 19%,“家庭教育” 32.5%,“电视节目”20.6%,“网络”11.5%,“报刊杂志” 12.4%,“其他”4%。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孝文化都了解或比较了解且有主动学习孝道知识和行孝方法的经历,但却仅有19%的人是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孝道知识和行孝方法的,其余81%则是通过校外途径。这充分说明了现今的大学生对接受孝文化是持有积极态度的,但由于学校教育对这方面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正规的、系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只能零散的其他途径进行学习。

(二)践行孝道的方式

在对践行孝道方式的调研中,笔者按照传统孝道中的“随侍奉养”、“敬爱双亲”、“遵从礼俗”、“继承志业”、“抑己顺亲”、“荣亲留后”六个维度[1]进行问卷设计,共设计了13道题目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有孝敬父母的想法,超过80%的人能够主动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80%的大学生都知道父母的生日,12.9%的人只知道父母其中一位的生日,但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仍然占有7.1%的比例。时,61.9%和26.6%的学生表示“经常”和 “有时”在长辈生日时表达过祝福。9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能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主动关心父母身心健康,在寒暑假期间父母生病是能一直陪伴在身旁。88.4%的学生在其他长辈生病时会进行慰问或探望。能够让长辈享有优先享用权的学生占到了89.5%,有86.2%的被调查者对长辈的生活习惯感到“适应”或“比较适应”,仅有8%的学生在与长辈发生矛盾时有过出言不逊。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能够主动践行孝道,虽然处于在外地求学的阶段,对于传统孝道中“随侍奉养”以及“荣亲留后”这两个维度不能完全遵循,但在行动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对于传统孝道中的“敬爱双亲”、“遵从礼俗”、“继承志业”、“抑己顺亲”这四个维度,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能主动遵循并积极践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是有极少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在某些事情上的所作所为令人担忧:2.4%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过要孝敬父母的想法或从不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7.1%的人不记得父母中任何一人的生日,2.5%的大学生在长辈生日是从未表达过祝福,3.2的人在校期间从不关心父母身心健康,在没有学习任务的寒暑假期间父母生病也从不陪伴或在其他长辈生病是从来没有过慰问或探望,1.1%的被调查大学生从来没有让长辈享有过优先享用权,8%的被调查大学生经常在与长辈发生矛盾是出言不逊,在“是否将父母的期盼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对父母的内心需要及烦恼的关注度”“对于祭祖的态度”这三个问题上,分别有1.4%、0.7%、0.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从不”、“从不关注”和“反对”。也说明少部分大学生与家长关系淡漠,从不主动尽孝,孝道观念严重缺失,孝道意识急需加强。

(三)理解孝文化的意义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在参加工作后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上都表示要尽力让父母过上舒适的日子。在被问及“要孝敬父母的原因”时,67.9的大学生选择了“父母辛苦半生,我要尽力回报他们”,22.1%的大学生选择了“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必须遵循”,说明现今的大学生对父母尽孝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爱父母,真爱所致,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已经超出了传统孝道基于的“回报’’、“报答”。[2]接近44.5%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社会上一些拒绝赡养父母的人应该对其进行教育、依法从严惩处。在被问及“报答父母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时,被调查大学生们对于选项的选择按百分比顺序依次为“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 61.9%,“经常与其进行情感交流” 60.2%,“尊重父母,尽量满足其要求” 58.1%,“ 多赚钱给父母好的生活条件” 43.6%,“做官光宗耀祖”14.1%,这充分说明现今大学生们已经能基本理解孝敬父母的真正涵义。其次,这是对传统孝道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继承并超越。在对“孝的内容”的理解上,75%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了“赡养父母”、“尊敬长辈”,接近60%的人选择了“正直、善良、守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现今大学生们对“孝”的理解不再仅仅限于传统意义上“随侍奉养”等方面,而是将传统意义上比较狭隘的“小孝”升华为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广义的“大孝”。但是在这一调查板块中,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回答值得我们警惕。1.2%被调查者在在参加工作后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上选择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不要管父母的事”或是因为害怕被人说三道四而选择孝敬父母,在被问及对目前社会上一些拒绝赡养父母的人的看法时,有44.3的人选择了“他们没有做人的起码良知”,居然还有9.5%和1.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或许是他们的父母以往对他们的关爱照顾不够”和“这只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说明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意识到可以通过教育+法制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可见目前整个社会对孝道教育的关注是相当缺乏的。

(四)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孝道教育和经常开展关于“孝”有关活动的被调查大学生仅有21.8%和15.9%,仅有21.1%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学校主要以课堂形式开展孝道教育,有34.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从未开展过孝道教育。这些都说明学校在孝道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群体孝行意识积极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群体主流的孝行意识较强,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大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的学习孝道知识和行孝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能身体力行的践行孝道; 能基本理解“孝”的真正涵义,并能将传统孝道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传承和超越,最认同的行孝方式是从精神上关爱、慰藉父母,从物质上尽量满足父母需求。这也与以往的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结果一致。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方面,大学生了解、学习孝道文化的态度积极、愿望强烈,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社会不良风气等影响,孝道观念发生改变,出现孝道缺失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二)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孝道意识上的差异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孝道意识的强弱。在对大学生们进行孝道教育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来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调查显示,女生在对于“是否有过孝敬父母的想法”一题上选择“经常”的比例比男生高19.6%,选择“经常主动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的”比例高出男生19.5%,同时记得父母生日并会在长辈生日时表达祝福的的女生比男生分别高出15.2%和11.2%,同时,选择“在寒暑假期间父母生病时会一直陪伴”的女生亦比男生多出16.6%,在“孝敬父母的原因”中,75.9%的女生认为是为了感恩父母,比男生高出19.7%。这些也许可以从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解释,相比男生而言,女生对于人际的敏感性更高,情感更为细腻,更能对父母感恩。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女生更倾向于外显,而相比之下男生则较为内敛。[3]

(三)来自城乡大学生的孝道意识差异

在对父母的内心需要及烦恼的关注度上,选择特别关注的城市大学生的比例比农村大学生高出10.4%,在对于祭祖的态度上,选择“无所谓”或“反对”的城市大学生亦比农村大学生高出8%,而当被问及“在参加工作后如何对待父母”时,74.2%的农村大学生选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哪怕自己很辛苦”,比城市大学生高出11.6%,大多数学生在“要孝敬父母的原因”上选择了“父母为我辛苦了半生,我要尽力回报他们”,农村大学生的比例高于城市大学生12%。

(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孝道意识上的差异

总的来看,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孝道态度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不同的家庭成员结构,而导致成长环境的差异,从而在孝道观念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47.2%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与长辈发生矛盾时经常或有时出言不逊,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高出14.3%,在回答“对父母的内心需要及烦恼的关注度”的问题上,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特别关注”的仅有21.%,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低11.7%,在对于祭祖的态度上,选择“无所谓”或“反对”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多5%,而当被问及“在参加工作后如何对待父母”时,74.4%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选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哪怕自己很辛苦”,比独生子女大学生高出10.3%。

(五)孝道教育主阵地失守

通过本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的内容,可以认为,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孝道教育,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极差,除了少数教师出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外,甚至可以认为没有开展。

五、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大学生的孝道意识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在孝道观念上存在偏差,孝道行为相对来说还较为不够。同时,担负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任务的大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过于急功近利的希望在短时间内培养高尚品德人才,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中过于简单,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教学过程和目的过于注重理想性和先进性教育,注重用崇高而严格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学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培养,导致孝道教育的主阵地失守。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孝道意识教育

大学生孝道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需要自身有意识的进行培养。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孝文化学校环境和氛围,鼓励大学生多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养成良好的孝道习惯,提高自身孝道意识。

(二)针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开展系统行的孝道教育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工作重点,增强孝道教育的实效性。借助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平台进行孝道教育,让孝行成为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

(三)将孝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培养有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4] 将孝文化教育纳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教育学生从孝敬父母、敬爱师长开始,由浅入深,为孝道教育的建设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方式方法;将孝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使大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自觉的接受孝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孝道理念和孝行习惯;将孝文化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孝道教育考评价与监督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苏君丽.当代大学生孝道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范启标.高校孝道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2,(11)

[3]张扬.农业院校大学生感恩意识调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孝文化的理解篇3

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称为“百善之首”,也是中国社会伦理的脊柱。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说过:“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孝文化是家庭关系有序的保障,是调整氏族内部关系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它极大地巩固了中国独特的血缘宗法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血缘宗法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牢固地位,也使孝成为中国道德伦理最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准则和自我规范。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及社会伦理规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基于此的社会思想文化自然也会发生转变,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重构。1980年以来,孝文化逐渐引起学界及社会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文化进行了研究。总的说来,国内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孝文化的较多,而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孝文化的较少。关于社会转型,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社会转型对孝文化自身引发的问题及孝文化历史演变进行厘定,对孝文化进行历时的分析和共时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适应时代需求的孝文化,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孝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一、孝文化的产生及演变

刘德忠[2]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靠它来维系的;二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社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孝文化就是顺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孝文化最初是伴随着父系社会与父子关系的确立而产生的。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权力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孝就是保障这一制度得以实施的伦理法则。《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3];《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辞海》对孝的注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5]。可见,善事父母、尊老敬老、崇敬祖先、传宗接代是“孝”字最初的含义。

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以血缘宗法的家庭为社会组织个体的国家体制,而家庭和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原本只限于保障家庭内部稳定的孝就被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孝纳入到了儒家思想之中,认为推行孝道就是“为政”,因为“孝慈则忠”,子孝于父可使臣民忠于国家和君王。这样,“孝”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被融入了社会伦理,融入到以小农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把孝的概念政治化,出现了 “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工具。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关于孝的代表作就是《孝经》。随后,孝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不断被强化,并被掺杂入一些统治者的意念而逐渐扭曲。

肖群忠[6]认为,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前者是基于人类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体现的是一种永恒、广博的价值取向;后者内含于孝文化之中,具有封建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封建统治者不断将其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和愚昧化,从而使全社会形成愚孝,以利于其统治。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孝文化逐渐被异化。在宋朝,程朱理学通过对孔孟孝道观念的阐释将孝的理念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把忠、孝混同起来,并且对孝的含义进行了改造,将“善事父母”改造为父权思想,并将其与忠君思想进行捆绑,提倡把“忠孝”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孝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最终形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愚孝思想。

在封建社会,孝文化从最初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到最后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孝”的异化。孝作为宗族社会的伦理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一方面,它满足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需要,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把孝与“忠君”思想捆绑在一起,使之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其愚昧腐朽的部分严重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束缚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并由此滋生出许多腐朽的封建糟粕思想与传统,从而窒息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刘梦林:社会转型与孝文化变迁研究二、社会转型对孝文化的影响

随着欧美诸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世界科技获得巨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这些都促使中国孝文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次巨大的社会转型,在这些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之间产生了激荡与交融,而长期以来被中国人视为伦理文化支柱的孝文化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孝文化基本上是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批判的,孝作为一种文化,其普遍意义被忽略了。[7]因此,社会转型对中国孝文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引入中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遭到冲击,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产生基础的孝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孝文化开始缓慢瓦解。一方面,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更多的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聚居地,走进城市与工厂,孝文化生存的基础单位(家庭)受到资本主义伦理的破坏,传统孝文化对家庭成员亲密关系的约束力被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民主、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被奉为拯救中国的精神宝典,传统的旧道德观念受到质疑与批判。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有志之士把主要矛头直接指向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及专制主义,开展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各种反封建的运动,儒家思想体系被全盘否定,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与孝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工人和农民是受封建思想压迫最为严重的阶层,也是孝文化生存最为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工农阶级中的广泛传播,全面地解放了封建愚昧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束缚。在这一时期,孝文化最根本的尊老敬老的孝道观念虽依然存在,但被封建统治者所异化的愚忠愚孝观念受到了彻底的否定。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立法上明确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确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互助的社会交往模式受到提倡,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其次,经济体系的转变使“父权压迫”失去了可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力图使我国尽快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而青年人接受新兴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强,这使得家庭权威向青壮年阶层转移,传统的“父权压迫”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铲除了思想压迫滋生的土壤,但同时也削弱了孝道的约束力。再次,多次文化革命冲击着传统孝文化的思想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对旧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批斗,建立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新型思想体系。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斗争走向极端化,不仅封建的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受到批判,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多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孝文化的生存空间和作用发挥被再次压缩与替代,传统的孝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加速崩解的态势。

3.改革开放后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被提到国家发展目标的首位,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发展被排在了第二序列。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社会转型给孝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给孝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机遇。制度上,孝文化产生的基础――家庭――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家庭呈现内部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关系密切、大家庭数量骤减、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淡化等趋势。而且,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虽然密切但代沟加大,沟通不畅。尊老、敬老、养老观念的淡化与传统家庭伦理的混乱等现象,使得“啃老”“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出现。经济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养老压力开始从国家转移到个人身上。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养老成本不断增加,现代养老面临着经济压力加大的困境。文化上,在经过近代社会的疯狂批判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思想冲击之后,传统文化表现出疲软无力的状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悄然兴起,这无异于又给虚弱不堪的传统孝文化狠狠的一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迈向老龄化,老年人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老年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现代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孝文化由于其文化根源的特殊性,在解决家庭关系与社会情感问题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性,因此重构现代孝文化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重构新型孝文化的路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的一面,还在精神文化层面影响着社会的风俗、风气,对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孝文化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实现其现代转换。具体说来,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溯本求源,明确孝的本质内涵

要重建新型孝文化,我们就必须溯本求源去探寻“孝”的本真含义。因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推陈出新,构建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新型孝文化。新型孝文化提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坚持平等互助、诚信宽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坚持公平和民主原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孝的概念产生于家庭,它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回归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所构成的,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孝的本质是爱和善,是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是对家庭成员血缘感情的维护。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虽更为重视平等与自由,但对父母的尊敬依然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对待孝文化,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传统的不一定都是腐朽的,也不一定都是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理性地分辨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之糟粕,真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2.弘扬孝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优秀的孝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8]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功用。政府应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敬老基金、社会表彰等多种途径,在全社会对尊老敬老的淳朴孝道予以褒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孝道的不同诠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孝的核心内涵是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人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爱、感受爱、传递爱,从爱的传递中学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一开始是对父母的责任,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责任会演化成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应强化青年人的养老意识,强调其责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通过科学的互动方式传承孝文化

开展孝道教育与优秀道德文化宣传活动,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青少年获得知识与社会意识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西方社会的“亲子课堂”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庭情感建设途径,它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利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因为家庭成员情感的建立不仅存在于言语中的爱与尊重,更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互助。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浮于言表,情感互动匮乏,这不利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单一的语言教育无法使青少年对于孝道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与互动,加强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引导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

4.健全法律制度,为孝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关乎道德层面,又关乎法律层面。对父母的尊敬孝顺,是孝文化对子女提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执行,则是法律对社会伦理道德与公平的维护。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平等的,在权利平等的条件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是关爱而不是恩情,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尊敬而不是报恩。互尊互敬,才是和谐社会的家庭相处之道。社会转型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扶与不扶”“老年人养老”等,这些问题既属于道德问题,也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特殊的社会问题,是新型孝文化发展的关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要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德为教,以法作保,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在处理涉及老年人问题时有法可依,以保障老年人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四、结语

孝文化的理解篇4

论文摘要:我国孝文化内涵丰富,经历了不断变化,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指出对待孝文化应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青少年中,发扬孝文化,宏扬传统美德,促进现代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研究孝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一、我国孝文化的来源及涵义

(一)孝文化的涵义

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据记载,孝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点》,“克谐以孝。”《尚书》以后的文献中对孝的记载很多,最早对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可解释为奉养和服从父母。孝在西周至春秋之前,其初始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善事父母一经产生便成为了孝的基本涵义。狭义的孝即孝的基本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里的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和顺从,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伦理规范。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有一个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中国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二)孝及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孝”应是由周人先提出,在周展。西周时期,“孝”扩张为伦理政治范畴,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周代的“孝’,字从“考”、从“子”,强调父子相承,表现了男子在生育中的独尊地位。在周代孝的发展步入了成熟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孝”的含义有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由西周春秋之尊祖敬宗,向善事父母的转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接过了“孝’,把它作为自己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孝”之所以能得到儒家的看重,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就是原始的男性生殖崇拜文化。儒家经典论及“孝”时,几乎都以“善事父母”为核心。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而著名,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并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观念渗透到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孝道发挥着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双重功能,以及协调两方面关系的功能。可以说,汉代的孝道思想,通过对前代孝道思想的继承、改造,完成了由奴隶制型向封建制型伦理观念的转变。如果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看作是由传统家庭人伦思想向社会政治思想在理论上的完成的话,那么以“孝治天下”成为汉朝统治者实现这种转变在实践上的完成。《孝经》的推广、传播,成为实现这种转变在教育上的完成。

魏蜀吴晋等王朝仍“以孝治天下”相标榜,孝治为各朝治国之本。统治者以封建法统对忠君孝亲加以维护,法律规定“存留养亲”、“冒哀求仕”以强制力量鼓励、约束人们尽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伴随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宗法专制的加强,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统治者继续用政治手段强化孝道。隋场帝继续实施“举孝廉”的制度。唐代还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

宋明时期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中期,张载、“二程”大力阐发孔孟孝道观。张载对孝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百姓万民都应看作兄弟,万物应看作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长子的管家人。孝的原则被说成宇宙的最高原则。一切违反孝的行为都是不忠的。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与家长为核心的小农经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君权神权合一,宗教与政治合一,从而完成封建社会宗教神学体系。理学强化维护忠孝之封建纲常给社会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宋元时期确实得到发扬。另一方面理学给孝道加入了很多分裂人格、窒息人性的观念,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父子、君臣、夫妻关系由最初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提,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这说明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孝的内涵被严重异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家“忠信孝梯”道德观念逐渐深入各民族中。辽太祖建孔庙,金章宗命臣下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并以孝义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元代重视孝道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孝道的宣传上有所成就。在民间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二十四孝》流传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扭曲了人们“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自元代之后,由于“二十四孝”的广泛宣扬和提倡,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时有发生。

五四时期对孝道的基本态度是批判,批判主要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对于反封建和思想解放,发挥它的历史启蒙作。批判的同时,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建立现代新型父子关系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解放子辈、变恩为爱、变权为责等建设性意见,这些关于新型代际和父子关系的新的伦理观,奠定了现代代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解放,男女长幼平等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以后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系统地清理了“”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实行拨乱反正,继承和发展了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孔子学说的正确认识。进入了真正科学认识与评价儒学的新时代,对重建新型孝道开始了探索。

二、当前孝文化的缺失

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交融碰撞之际,不少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些青少年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有些青少年缺乏感恩的心,有些青少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所谓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过渡或转型时期所出现旧有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等日趋崩溃,而社会所需的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真空状态。照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看来,养老的问题必然落在子女的身上。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目前社会中存在种种不孝的劣行,如不奉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剥夺父母,不仅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现象,在全国各地仍不时发生。近几年来“遗弃双亲”、“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数千年来始终以孝文化著称的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竟出现了这种儿女随意遗弃年老父母的与孝文化大相径庭的现象,确实让人吃惊。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现代家庭美德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

赡养父母是现代家庭美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有的成年子女以反对封建孝道为借口,虐待父母,遗弃父母,这是极端错误的。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些神秘色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的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尊亲敬亲是现代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随着当前我国现代家庭格局的核心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养老敬老问题更加突出。敬亲,并非顺亲。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亦不例外。我们今天讲尊亲敬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做为晚辈,不是绝对的服从长辈意志,而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为人子者不仅要在物质上自愿地赡养父母,而且基于多数老人有自己的物质保证,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在现代家庭中,做子女的应该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精神赡养”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敬爱父母应该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子辈对老年人最大的人文关怀。即使将来生产力发展了,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丰富了公民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公民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与培育当代孝文化良好氛围提供载体。儒家孝道强调孝是道德之本,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和关键,认为个人道德的提升除了外在的教化外,还应在实践中通过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首先,公民通过“内省”提高自我修养。有助于推动现代家庭美德建设,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要求以儒家孝道来规范家庭成员,让家庭中每个人特别是子女知道自己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溺爱子女,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包下来,要让子女做他们该做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自己对家庭同样负有责任和义务。,当孩子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与他人合作,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敬老尊老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

(三)发展孝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发展孝文化,可以重视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而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国家教育部门、社会舆论,都把极大精力投向了学校教育,这无疑是应该的,可以从小培养尊敬父母意识,养成尊敬师长、尊敬老人的意识,从而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许多青年人,恋爱结婚,有当父母的思想准备,却没有当孩子老师的思想准备,或者认为只要当了父母,自然就会照顾好孩子,或者认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吃穿健康就行,教育是学校的事。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孝文化的理解篇5

关键词: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的农业收入保障不高、老年人的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挑战等等。环境的变化使原有的一些传统的农村孝道文化和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孝”文化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孝”文化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从而具有自身的特征,本着以上思路,特提出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孝”的本质内涵

对于孝为何解?首先必须要完整的理解“孝”的本质内涵,而这一本质内涵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会有所变化。孝不能单纯的流于一种形式,比如洗脚、过母亲节、父亲节送礼物等,它只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孝”的爱的一种方式。往往我们会说父母给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其原因在于父母时刻把我们记在心上,所以说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孝应该是将父母放在心头,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是否能够让父母感觉开心、安心和放心,这也才是“孝”心。

2.“孝”的时代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握大的历史环境,在具体环境下宣扬与时代相适应的孝文化,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孝”文化。

第一,体现时代性与文明性。当代孝文化应当以家庭伦理来规定亲子之间的相互责任,确定子女实现孝道的德与行。在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中融进现代民主、平等的意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尽孝的义务,家庭中互敬互爱,团结和睦。

又由于新型孝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必然受到当代法律、法规的规范,孝既靠良心、爱心、孝心来维系,需要道德的调整,也要通过法律来干预。

第二,体现科学性与和谐性。新型孝文化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它不但彻底抛弃残忍、愚昧的行孝方式,而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运用科学方式行孝、践孝的新型孝文化。

所以,“孝”文化建设的推进要科学进行,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循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开展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

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与其他教育不同,道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道德情操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确立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要构建新型孝道文化,同样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使当代孝道伦理和孝意识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而也是现代孝道教育的主课堂。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父母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但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孝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孝的榜样,感染孩子,对培养孩子的孝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养老保障从文化到制度,再到制度的完善,文化的变迁,二者交互上升,使养老文化不断发展,养老保障制度不断优化。 实质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是孝文化延续的产物,同时也是孝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直接反映。 社会养老保障是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09(15).

[2]姜林静.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中国市场,2005(01).

[3]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N].人民日报,2006-01-19.

[4]度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5]秋实.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求是,2012(07).

孝文化的理解篇6

[关键词]孝感;孝文化;孝人物;孝景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昊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3] 肖波。丁么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一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孝文化的理解篇7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孝道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为孝道立法的主张有待商榷。 

 

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初始意义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于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殷商时代的“孝”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孝”字,与当代“孝”字含义完全一致的“孝”。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伦理学大辞典》对“孝”的解释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孝敬自己的祖先,按时恭敬地祭祀祖先,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祖先的规定办事;二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恭谨地侍奉父母;三是立身行道,效忠君主,立业扬名,以显父母。这一解释是对古代孝道的概括,而在现代生活中,孝道的表现形式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祭祀祖先没那么勤勉庄重了,服从父母没那么绝对了,光宗耀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如果核心的原则没有变,孝道的现代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诸如此类问题,无论对传统孝道是采取弘扬重建还是怀疑批判的态度,都必须予以深入思考。在此,笔者略陈己见,以资探讨。 

第一,对先秦与后期儒家的孝道应予以区别。孝的问题是儒家整个伦理学说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以及整个思想体系有内在联系,不可人为地分割开来。同时,孝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轨迹。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苟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毋庸置疑,先秦孝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法观念的产物,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为维护宗法社会服务。就先秦孝道而言,确实存在着重葬祭之礼、讲究爱有差别、过分强调父母长辈的权威和尊严、肯定“无违”和“父子相隐”等片面愚昧落后的缺陷,这是应当认真分析并将之加以剔除的。但不可否认,与后期孝道相比,先秦孝道更具平等性、相互性、合理性,其中包含着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代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第二,对传统孝道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道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维系家庭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长期等级制度的社会中,“愚孝”被当作道德楷模,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作为道德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必然归宿。故而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涌入,在新文化运动暨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思想家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猛烈地抨击了传统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及其危害。与此同时,梁漱溟、冯友兰等现代新儒家则对孝道持肯定态度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孝的伦理可以为今所用,可以进行现代转化,综合创新,弘扬发展。建国以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又遭到了全盘否定。因此,传统孝道在社会文化和民众实践中,呈现出继承、弘扬与挫折并存的历史命运。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要看到孝道本身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并存,精华和糟粕共生。所谓人民性,指的是孝乃基于人类自然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亲人的亲爱之情、敬忠之行。这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础,也是人类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的合理认识。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伦理感情和伦理义务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作为人类伦理文化的精华而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而具有继承性。而封建性,是指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诚然,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有维系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痕迹,但讲孝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但是孝道精华也不能抹杀和抛弃。我们在评价传统孝道时,一定要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对“孝道式微”应持理性的认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道德体系的瓦解,“啃老、虐老、遗老”现象层出不穷,传统孝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持理性的认识,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其一,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生产为其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也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主的,农耕文明的稳滞性与传承性决定了先人认同耕作经验的权威性。因此,老年人在农业生产中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生活知识、生产经验、生产技能、智慧,对于年幼晚辈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出于对劳动经验的崇拜的祖先崇拜”,一定程度而言,就是农业社会尊敬老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的根基。现代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的财富了。老年人在整个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中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础变得更脆弱了。换言之,我国古代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长辈的绝对权威结合在一起的。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声望都超过他们的长辈时,角色敬重也就转移了。其二,传统孝道的社会功能已经日趋微弱。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家庭结构的变迁,联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占主体,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松散化。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强有力。人们学业、事业的成功,除主观因素外,家庭因素也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多地让位于社会因素。同时,大家庭的解体与重组,使家庭部分功能弱化,部分功能转向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家庭小生产功能向社会大生产功能转移,家庭教育功能向幼儿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转移,家庭经济赡养功能向社会保障功能转移,家庭生活照料功能向社区服务功能转移,老年人养老方式也从单纯依赖血缘网走向依赖社会网。由此,传统家庭血缘网络结构的分化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孝道的依赖程度。其三,传统家庭观念与尽孝观念已经日渐淡化。由于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现代人趋向于事业认同,以个人成就为价值取向,家庭意识逐渐弱化。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识慢慢淡化。同时,现代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方式,使家庭成员就业区域扩大,人们在职业与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拉大了亲属问的生活距离。多数子女与老人分居,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在尽孝问题上,许多年轻人认为,目前社会资源流向已向老年人倾斜,如果在家庭中还要赡养老人,那么老龄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中青年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中青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们为赡养和照顾老人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甚至导致下岗。影响其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不少老年人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重心转移,要求子女尽孝的时代已结束。 

第四,为孝道立法的主张尚有待商榷。当前面对“孝道式微”的危险,一些人忧心忡忡,努力呼吁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维护传统孝道,这种迫切心情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如果对孝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会发现它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需要从亲情、习惯、风俗、舆论等角度加以培养与约束,而不适合运用刚性的法律进行强制规范。其实在孝道当中,有一些内容已经进入了法律的领地,现行的《宪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对后辈的赡养义务和老人的受赡养权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些规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应该注意,赡养父母是基本的法律义务,回报父母则是个人的情感选择。而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和报恩,更应该看其品行是否值得人们去尊敬和回报,而不应该依据亲疏远近和长幼尊卑。“孝道式微”的危险或许已经存在,但没有证据证明这是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惩戒力度不够显著所致。主张为孝道立法者过高地估计了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法律完全应该在孝道问题上管得更多、更严,或者退而求其次,哪怕只是把这些散见于多项法律的规定集中起来,他们也希望能“组成”一部新的法律,以显示国家和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一遇到问题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要立法,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防范和惩罚,这是典型的法律万能主义的逻辑。法治是一种进步的制度文明,但同时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靠法律、道德、伦理、宗教乃至民俗等各种力量来共同维系,这些因素都不可缺少,又都各有其局限性。大量历史教训和现实经验证明,本该由道德规范解决的问题,不宜动不动就用法律手段取而代之,那样做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理性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如果贸然为孝道立法,只会陷入法律万能主义的误区。 

孝文化的理解篇8

孝道包含着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和谐意识和认同意识。这对企业员工承担企业责任,培养自主创造精神,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和认同企业价值观具有启发作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孝道;归属感;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占了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人的基本伦理神在社会道德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在孝文化中,“爱、敬、忠、顺是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具体表现为“爱尽于亲”的目标意识,“劳而无怨”的责任意识,“上下相亲”的和谐意识和“家国同构”的认同意识。《孝经·开宗明义》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说明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它对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1 “爱尽于亲”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是由一个“老”字的形体加上一个“子”字组成的会意字,意为善事父母。子女辈向父母辈偿还养育之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里面充满了虔诚的爱,是人类一个永恒质朴的话题。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子女之身出于父母,继承着他们给予的生命,也在他们的辛勤养育之下健康成长,他们愿意并且不辞辛劳地给予我们最好的生活。所以,爱亲是孝道的题中义。

而且,“孝与人性都是观念层面上的东西,抽象无形,而要归于笃行才能实践其道德价值。”《孝经》认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孝经·天子章第二》。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

因为存在着一个“移情”机制和“家庭式感恩”思维的影响[彭淞.孝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基于中国式企业文化视角的探索[J].兰州学刊,2010(9).],所以孝行能通过类似、接近和因果三种解读逻辑使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将孝道观念作用到了企业这个不同于家庭的组织中。因为爱亲,所以企业员工就需要用自己的工作行为来落实,将自己的生活责任落实到企业工作之中,并将自己的个人目标演化为企业的集体目标,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还是员工自主意识培育的源泉。

2 “劳而无怨”培养员工的自主意识

《论语·里仁》指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是讲作为对父母最大的敬,就表现为顺从,但不是全盘肯定顺从,敬重之余,需要有自我的主见。可见,“子女对父母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从孝道中可以看出子女自身的人格和精神重塑。”人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自身品格的引向和精神的支撑,有些孝子在行孝的过程中保持了本真,提升了自身的人格素养,也间接的帮助他们成就了一番伟业。

《孝经·开宗明义》也认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社会上扬名,有所成就,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因为,“道德人格是人的道德规定性,是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内在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念,是个人具有的统一的内在精神。”故而孝子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稳定的人格范式。这将有效培育企业的独特个性和过人的产品特点。所以,对于孝文化进入企业后所发挥的作用,是“企业凝聚人心、增强效益的‘剂’”,是员工主人翁地位的自我确认和承担行为的具体践履。由此,员工之间的谐调自然成为一种常态。

3 “上下相亲”培养员工的和谐意识

《孝经·事君章》说:“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意思是说君子侍奉君主,在职的时候要想着如何能竭尽尽忠,退居二线的时候要想着如何补救君主的过失。对君主好的地方发扬光大,不好的地方匡正补救,君臣关系才能相互钦敬。这表明,孝文化背后指向的是和谐氛围和风气。足见,“‘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孝经·广要道章》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一个人在家里可以做到孝悌,那么他对社会对他人也会做到孝悌。家庭关系是人最亲近的关系,连这种关系都处理不好,怎么还能处理与别人的关系。

当我们身份转化为“企业人”的时候,受孝文化影响的员工更容易将个体的身份认同与企业相连,在接受外部信息时会自然而然地将更符合企业伦理价规则,强化企业文化选择性地理解,促进企业形成强劲的共同价值模式,通过员工的解读放大,在传播交流中凝聚成为企业每个人的大众生活模式。

4 “家国同构”培养员工的认同意识。

《孝经·开宗明义》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尽孝,是从事奉父母开始,其次是忠心的事奉君主,最后是成就本身的德业。可见,“宗教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家国同构’,‘忠孝同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本来孝的原始意义为事亲敬亲,进而通过孝表达为忠,由家而国的涵义被自然引申了。

从操作上看,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广扬名章》)君子能够对父母亲孝顺,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移做对君主的忠臣。对兄长顺从,就能把对兄长的顺从移做对上司的顺从,能把家里打理好,就可以把这种能力移植到做官之道,必有所气候,扬名于社会。能够做到孝,内心深处必有爱,而这种爱作为价值信念会指引人向善。

企业与家庭有其同构的一面。所以家庭成员定位与企业员工定位也有相契的地方。因此,中国企业将传统孝文化带入企业内部,在企业中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甚至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推行,以实现企业管理在道德路径上的良性循环。孝道与企业伦理内在本质上的同构,由血缘、亲缘组织到社会利益组织的转换,是孝文化的主题之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爱家、爱国、爱企业构成一体化的文化情分,使传统文化精神直接体现在当下文化实践中,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48.

[2]孙先英.中国孝文化剖析[J].求索,2004(7).

[3]彭淞.孝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基于中国式企业文化视角的探索[J].兰州学刊,2010(9).

[4]张弓.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美德---电视剧《孝子》[J].当代电视,2007(5).

[5]张德湘.邓小平的道德人格内涵浅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4).

[6]周凯.孝文化: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人民论坛,2010(11).

[7]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3(3).

[8]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9

[9]刘晋军.论儒家孝文化与现代国有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6).

【作者简介】

上一篇:伦理学方法范文 下一篇:幼儿保健专业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