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36

孝文化研究

孝文化研究篇1

[关键词]伦理规范;社会转型;孝文化;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G122;B8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9

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被称为“百善之首”,也是中国社会伦理的脊柱。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曾说过:“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孝文化是家庭关系有序的保障,是调整氏族内部关系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它极大地巩固了中国独特的血缘宗法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血缘宗法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的牢固地位,也使孝成为中国道德伦理最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准则和自我规范。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及社会伦理规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基于此的社会思想文化自然也会发生转变,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重构。1980年以来,孝文化逐渐引起学界及社会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文化进行了研究。总的说来,国内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孝文化的较多,而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孝文化的较少。关于社会转型,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本文拟从社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社会转型对孝文化自身引发的问题及孝文化历史演变进行厘定,对孝文化进行历时的分析和共时的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适应时代需求的孝文化,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孝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一、孝文化的产生及演变

刘德忠[2]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亲亲关系,这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感情,氏族社会就是靠它来维系的;二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家庭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社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孝文化就是顺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孝文化最初是伴随着父系社会与父子关系的确立而产生的。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权力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孝就是保障这一制度得以实施的伦理法则。《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3];《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4];《辞海》对孝的注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5]。可见,善事父母、尊老敬老、崇敬祖先、传宗接代是“孝”字最初的含义。

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中国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以血缘宗法的家庭为社会组织个体的国家体制,而家庭和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原本只限于保障家庭内部稳定的孝就被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把孝纳入到了儒家思想之中,认为推行孝道就是“为政”,因为“孝慈则忠”,子孝于父可使臣民忠于国家和君王。这样,“孝”作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就被融入了社会伦理,融入到以小农家庭为单位的封建社会体系中。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从实践上把孝的概念政治化,出现了 “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工具。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关于孝的代表作就是《孝经》。随后,孝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不断被强化,并被掺杂入一些统治者的意念而逐渐扭曲。

肖群忠[6]认为,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前者是基于人类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体现的是一种永恒、广博的价值取向;后者内含于孝文化之中,具有封建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封建统治者不断将其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和愚昧化,从而使全社会形成愚孝,以利于其统治。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孝文化逐渐被异化。在宋朝,程朱理学通过对孔孟孝道观念的阐释将孝的理念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把忠、孝混同起来,并且对孝的含义进行了改造,将“善事父母”改造为父权思想,并将其与忠君思想进行捆绑,提倡把“忠孝”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孝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最终形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愚孝思想。

在封建社会,孝文化从最初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到最后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逐渐走向极端化、愚昧化,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孝”的异化。孝作为宗族社会的伦理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一方面,它满足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需要,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在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把孝与“忠君”思想捆绑在一起,使之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其愚昧腐朽的部分严重束缚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束缚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并由此滋生出许多腐朽的封建糟粕思想与传统,从而窒息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刘梦林:社会转型与孝文化变迁研究二、社会转型对孝文化的影响

随着欧美诸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世界科技获得巨大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时期,这些都促使中国孝文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三次巨大的社会转型,在这些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之间产生了激荡与交融,而长期以来被中国人视为伦理文化支柱的孝文化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孝文化基本上是作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批判的,孝作为一种文化,其普遍意义被忽略了。[7]因此,社会转型对中国孝文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市场,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引入中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遭到冲击,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产生基础的孝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孝文化开始缓慢瓦解。一方面,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家庭成员的需要,更多的家庭成员走出家庭聚居地,走进城市与工厂,孝文化生存的基础单位(家庭)受到资本主义伦理的破坏,传统孝文化对家庭成员亲密关系的约束力被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民主、独立、自由的思想观念被奉为拯救中国的精神宝典,传统的旧道德观念受到质疑与批判。特别是以来,有志之士把主要矛头直接指向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伦理道德和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及专制主义,开展了“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各种反封建的运动,儒家思想体系被全盘否定,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与孝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工人和农民是受封建思想压迫最为严重的阶层,也是孝文化生存最为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在工农阶级中的广泛传播,全面地解放了封建愚昧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束缚。在这一时期,孝文化最根本的尊老敬老的孝道观念虽依然存在,但被封建统治者所异化的愚忠愚孝观念受到了彻底的否定。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在立法上明确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确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互助的社会交往模式受到提倡,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其次,经济体系的转变使“父权压迫”失去了可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力图使我国尽快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而青年人接受新兴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强,这使得家庭权威向青壮年阶层转移,传统的“父权压迫”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铲除了思想压迫滋生的土壤,但同时也削弱了孝道的约束力。再次,多次文化革命冲击着传统孝文化的思想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国内开展了一系列对旧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批斗,建立了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导的新型思想体系。但是,随着的开展,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斗争走向极端化,不仅封建的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受到批判,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多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孝文化的生存空间和作用发挥被再次压缩与替代,传统的孝文化体系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加速崩解的态势。

3.改革开放后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增长被提到国家发展目标的首位,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发展被排在了第二序列。这一时期孝文化的发展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社会转型给孝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给孝文化的重构提供了机遇。制度上,孝文化产生的基础――家庭――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家庭呈现内部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关系密切、大家庭数量骤减、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淡化等趋势。而且,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虽然密切但代沟加大,沟通不畅。尊老、敬老、养老观念的淡化与传统家庭伦理的混乱等现象,使得“啃老”“空巢老人”现象普遍出现。经济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养老压力开始从国家转移到个人身上。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养老成本不断增加,现代养老面临着经济压力加大的困境。文化上,在经过近代社会的疯狂批判与带来的思想冲击之后,传统文化表现出疲软无力的状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满足的同时,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在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悄然兴起,这无异于又给虚弱不堪的传统孝文化狠狠的一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迈向老龄化,老年人群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老年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现代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孝文化由于其文化根源的特殊性,在解决家庭关系与社会情感问题方面具有极强的功效性,因此重构现代孝文化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重构新型孝文化的路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促进的一面,还在精神文化层面影响着社会的风俗、风气,对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现状,孝文化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实现其现代转换。具体说来,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溯本求源,明确孝的本质内涵

要重建新型孝文化,我们就必须溯本求源去探寻“孝”的本真含义。因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推陈出新,构建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新型孝文化。新型孝文化提倡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坚持平等互助、诚信宽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坚持公平和民主原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孝的概念产生于家庭,它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回归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所构成的,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孝的本质是爱和善,是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是对家庭成员血缘感情的维护。当代社会的发展理念虽更为重视平等与自由,但对父母的尊敬依然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对待孝文化,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传统的不一定都是腐朽的,也不一定都是无法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理性地分辨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之糟粕,真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2.弘扬孝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弘扬优秀的孝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8]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功用。政府应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敬老基金、社会表彰等多种途径,在全社会对尊老敬老的淳朴孝道予以褒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每一个孩子的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对孝道的不同诠释,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孝的核心内涵是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人们从父母那里学会爱、感受爱、传递爱,从爱的传递中学会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一开始是对父母的责任,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这种责任会演化成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应强化青年人的养老意识,强调其责任,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通过科学的互动方式传承孝文化

开展孝道教育与优秀道德文化宣传活动,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青少年获得知识与社会意识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西方社会的“亲子课堂”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家庭情感建设途径,它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利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因为家庭成员情感的建立不仅存在于言语中的爱与尊重,更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互助。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浮于言表,情感互动匮乏,这不利于孝道文化的传承。单一的语言教育无法使青少年对于孝道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与互动,加强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引导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

4.健全法律制度,为孝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孝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关乎道德层面,又关乎法律层面。对父母的尊敬孝顺,是孝文化对子女提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的执行,则是法律对社会伦理道德与公平的维护。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是平等的,在权利平等的条件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是关爱而不是恩情,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尊敬而不是报恩。互尊互敬,才是和谐社会的家庭相处之道。社会转型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扶与不扶”“老年人养老”等,这些问题既属于道德问题,也涉及到法律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特殊的社会问题,是新型孝文化发展的关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面对当前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要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德为教,以法作保,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在处理涉及老年人问题时有法可依,以保障老年人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四、结语

新型孝文化可唤醒人们对长辈的尊重与敬爱,强化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养老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新型孝文化的构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

[2]刘德忠.简论孝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3):88.

[3]尔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6.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8.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78.

[6]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7-338.

[7]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71.

孝文化研究篇2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总体特征,可以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忠孝”即忠君孝亲,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1],要求臣民对国君无条件效忠。孝最初的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做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孝文化从“殷人无孝”到“周公推孝”、“孔孟扬孝”、“移孝作忠”,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丰富完善、扭曲异化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既有人文思想的精华,又不乏封建性的糟粕。

(一)萌芽:殷人无孝,重鬼轻人。

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孝的思想。《尧典》中岳荐舜时,即赞美舜之“克谐以孝”。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的孝悌故事,舜作为一个孝的典范,标志着中华孝道的萌芽。但在舜生活的年代及以后的漫长时期,孝并没有普遍的社会道德意义。“殷人无孝”说法认为,即便是殷人也不存在“善事父母”意义上的孝道,殷人之孝,重在祭祀先祖和追奠亡灵上,重鬼事而轻人事,行孝的对象重在已逝的亡灵,对身边生活的父母亲长则不以为然,有孝之名而无其实。

(二)发展:周公推孝,以孝入刑。

根据史料,周人在孝道上与殷人正相反,它看重的是对身边父母现实的行孝,而在祖宗祭祀上重在哀思之心的挚诚,这是由周人的农耕人群传统决定的。[3]农耕社会中,长者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负责族群的组织和管理,对族群的生产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人们尊重和信赖的对象。对孝道思想和实践做出伟大推动的人是周公。因为周公把孝的对象放在实在的人上,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他还把孝的思想和行为法律化和政治化,使它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三)完善:孔孟扬孝,孝行天下。

周公是孔孟仰慕的对象,也是孔孟思想的主要源泉。孔孟对周公的孝道思想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孝道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大力宣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孝经》《礼记》和《孟子》等经典著作中。其中《孝经》的产生,标志着孝道思想的成熟完备。

(四)异化:忠孝合一,愚忠愚孝。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地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的统治,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把孔孟孝道思想加以篡改利用,不断扭曲异化,使孝最终沦为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孝的专制化与绝对化、孝的神圣化与迷信化、移孝作忠、忠孝合一、忠高于孝等方面。

二、多重视野下的孝文化

(一)道教孝道观。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在自身神仙信仰的基础上对历史上既存的思想、鬼神学说和孝道观念要素加以融汇、整合与升华,创立起自己独特的孝道观念和教化系统,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展,对世俗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孝道伦理思想。同时道教孝道的产生也是道教走向贵族化、官方化的需要。[4]在道教孝道观的来源方面,李远国先生曾提及:“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5]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即“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众所周知,追求长生就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在道教看来,行孝不仅是儿女应行的义务,而且有助于个人心性的修炼。《太平经》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君亲师,即是道教“孝”的对象。在君王统治天下的时候,道教对君主的孝即忠诚,表现为“常旦夕忧念其君主也。念欲安之心,正为其疾痛,常乐帝王垂拱而自治也。但乐使王者安坐而长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则使万民莫不惧喜,无有冤结失职者也”。[6]

道教的孝道思想有许多现实意义。在家庭方面,它倡导尽心赡养父母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在个人方面,它可以帮助提高个人修养,特别是有助于个人心性修炼;在社会方面,它可以帮助维系社会秩序,并且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自然方面,它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道教自然无为的核心观念引发出来的,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儒家孝道论。

孔子和孟子大力宣扬孝道。首先,他们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生法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孝经·三才章》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论语·学而》中也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其次,孝也是德育的切入点,是治国理政的法宝。《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9]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用以治理国家,就会“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第三,孝还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0]

关于行孝,《孝经·纪孝行章》中这样写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1]可以看出,孔孟的行孝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完备而深刻,代表了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孔孟孝道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仁”与“和”,因此,孔孟的忠君思想与后世的“忠孝合一”“愚忠愚孝”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转贴于

(三)佛教之孝经。

佛门孝经的出现,使中国人的血缘伦理规范在儒家经典之外又获得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普度众生等都是在尽孝道。

1.劝亲信佛是尽孝。佛教主张自己信奉佛教,也应该劝说父母共同信仰佛教。在最早译经的《四十二章经》中就以较量功德的方式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人生在世最应孝敬尊重的人,除佛之外,就是自己的父母了,以佛教度化父母所得的功德仅次于对佛的供养。与儒家的重视谏诤相比,佛教更为强调从积极的方面对父母进行教化和引导。

2.出家修道是尽孝。自从东汉末年起,许多人就以剃发、独身、僧服等不与中国孝道相合之处对佛教进行攻击。到了东晋时期,高卧庐阜的慧远认为,佛教信众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在家居士仍然处于君主的治理和父母的庇护之下,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故而在忠君孝亲的实践中并无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是因慕道而欲出家修行,则必须得到父母与官府的准许;君父不许,不得私自出家。出家之后,专心行道,师表人天,堪为众生超脱生死苦海的向导,是政令教化的最好的辅助,因此并不与孝道相违。[12]在反佛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被认为是“道德所居”的庐山慧远德为物尊,朝野崇重,南北各方,无不致敬,其造论著文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处于东晋朝廷制定佛教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大因素。自此以后,出家修道即是尽孝的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人得道,九族升天”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

3.慈悲为怀是尽孝。中国大乘佛教认为,人们不仅应该绝对孝敬今生今世的父母,而且还应该无条件地孝敬无数的前生来世的父母。因此慈悲为怀,善待一切众生,就成了孝敬父母的应有之义。僧人在出家之初即发下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来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即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难最深重的三恶道)。[13]

佛教在完全容纳和接受儒家孝亲观的同时,又根据儒家经典和佛教的慈悲之心,对其进行扩大和提升,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些既与儒家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新的孝亲观念,这无疑是对中土孝道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民间尽孝之风的盛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孝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孝 孝文化 家国同构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21-02

就中国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文化涵义而言,所谓“孝”,就是指敬老爱老、惜老养老、事亲以善行;所谓“家国同构”,就是指家庭、家族、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着相当的共同性与共通性。纵观五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史与政治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孝”文化与“家国同构”政治模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相辅相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表述,家国同构政治模式是以孝文化作为伦理基础与道德保障的。

一 孝是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伦理基础

从目前可见的相关文献及论说中可以看到,古人对孝的诸多繁琐而细微的定义中有不少都明确表达出了孝与政治的接近。例如,孟子就曾经这样说过:“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孟子对“不孝”的定义与理解是从家族伦理生活的角度出发的,而阐明“不孝”恰恰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什么是“孝”,亦即是说,对这些行为予以反证,就是“孝”。以上只不过是“孝”的部分内容。接着我们再来看《孟子》中关于“孝”的另外的阐述:从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居位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这里就鲜明地体现出了“孝”在家庭伦理道德约束之外,还包含着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制规定性,这点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孝经》中也可以得到明证。《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汉代以后的官吏的选拔,通常都有“孝廉”一科,也就是孝行端正者可以直接由朝廷获官受职。作为中国职官制度的独有特色,它鲜明地突出了“孝”在社会国家政治伦理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相对于孝来说,忠的观念则产生得较晚一些。中国古代文化所谓的“忠”主要是包括了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朋友、忠于承诺、忠于道德等方面的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重视和研究之下,尤其是在儒家的极力倡导的推行之下,“忠”和“孝”的含义已经基本上在文化上形成了孝亲、忠君的共识,并且发展成为两个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例如,“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荀子?礼论》)。又如,“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从这些言论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孝”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家庭道德与家族伦理,而是已经与政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孝道”之所以能突破中国文化中家庭、宗族的血缘范畴,成为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一个占据极大分量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可见,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政治理念与思维模式出发,家与国之间是互通的,二者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分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即是“小国”,“国”即是“大家”,这就使二者在治理原则上具有了“通约性”,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家之长子,国之重臣”就是在表达这个理念。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奉行孝道,按照由己推人、由家及国的路径,在理论与实践上泛化孝行原则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客观基础。因此,这一制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氛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直到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封建皇权统治被之前,它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之所以在中国政治社会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牢固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所造成的。从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本体论的意义,孝文化因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渗透于家庭、宗族、社会和国家关系之全过程的内在精神,从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的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 孝是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道德保障

古人对“孝”的定位极高,将之作为为人的基本准则,认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如《孝经》中便征引孔子之说,曰:“夫孝,德之本也,道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给《孝经》作注的多达五百余家,其中甚至有不少是皇帝的亲赐御注,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统治阶级对“孝”实施与推行的重视程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统治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了在政治生活中使家国同构这一政治生活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同,从而达到维护其权威和统治的目的,就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在伦理秩序基础之外给予它坚实而有效的道德上的保障,而《孝经》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现实,提出了“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的观念,对不同等级的社会角色所应该履行的孝道、义务、责任等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的这个要求。

孝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3]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孝文化研究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孝道观教育;背景;目的;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和重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基层的每一位民众,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端正对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为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教育将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1 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研究背景分析

(一)党和国家对孝道文化的高度重视

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只有在尽孝中我们才能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感佩担当的真诚。感恩、责任、担当,孝道所蕴藏的要素,不仅是一个人正心、修身、齐家的行事依据,更是社会核心所赖以维系的价值之核。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1]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以孝道实践为圆心向外扩展,孝文化就会成为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剂,社会道德建设也能获得坚实稳固的支撑。[2]

(二)时代对孝道传统的不断召唤

2016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特别推出新春走基层节目“孝顺怎么做”,该节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广泛关注,记者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身份的人进行了采访,采访主要围绕“你觉得怎么做是孝顺”、“你对父母不耐烦过吗”、“什么时候发现父母老了”、“父母最不能容忍你做什么”、“你觉得父母最在乎什么”、“您最希望子女为您做什么”、“孩子做什么会让您觉得特别骄傲”等问题展开,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和回答。[3]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社会整体向和谐稳定方向发展的同时,一些不道德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人对孝道避而不谈,在家庭生活中,有些人只顾自己生活的有多好,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与兄弟姐妹之间不合、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人的道德观念、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严重不足,不能够认真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但不给予老人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安慰,反而掠夺老人的财务、侵犯老人的权益,这些不良的道德现象不仅破坏了家庭和睦,而且不能为下一代子女的成长教育树立良好的榜样,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然,导致这种不孝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利益的驱使使得有些人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与金钱利益挂钩。中华民族孝道传统发展的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传播方式和传承方式,对其继承与发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孝道的实践必须有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指引,因此,要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践行孝道传统,减少虐老、弃老的不道德行为,必须要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强化人们的孝道意识和孝道情感,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孝敬父母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父母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尊老养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紧迫感

重孝、行孝被视为中国人的民族特质,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4]一个人如果在家连抚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在外肯定也就无法友爱同学、敬重师长,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将无法尊重上司,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文化水平和认识深度,树立正确的孝道观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成熟和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肩负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的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的孝道观教育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其提供独特的教育资源,当代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自身孝道观教育的开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孝道意识、丰富孝道情感、强化孝道行为,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发展对孝道文化发展提出的要求,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尊老氛围。

2 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研究的目的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孝道传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推崇。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孝道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孝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孝道传统的历史发展和现代意义,丰富自身的孝道情感,做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当代大学生对孝道传统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层面和认识层面,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对孝道传统、对孝文化的实践,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即使会涉及到孝文化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侵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存在,家庭教育方式缺乏民主等,这些都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使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影响。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教育,发挥教育的合力,不断丰富高校孝道教育的内容,创新孝道教育方法,拓宽孝道教育的途径,认识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的历史发展,阐明孝道传统的局限性和合理之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整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以及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孝道观。

3 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研究意义分析

中华民族孝道传统不仅是联系代际之间情感关系的理论表现和集中表达,而且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遭受到了一定的批判和打击。在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现状,不仅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发展而且对孝道传统的应用和普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理论方面的意义

1、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内容

“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5]黑格尔在理解中国人所讲的“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的这么完全。”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仅代表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且还包含了政治、哲学,宗教等诸方面的文化意义。在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理念,政治思想政策与社会生活伦理观念等方面都有理论指导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研究当代大学生孝道观,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载体。

2、能够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中华民族孝道传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伦理规范,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作为选举贤能人才的标准之一。因此,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研究在综述中华民族孝道传统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时展的特点,对孝道传统的局限性和合理内核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孝道也不能全盘吸收孝道传统,有利于丰富孝道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时代内涵,促进传统孝道价值的实现,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和高校的孝道观教育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借鉴。孝道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大学生正确孝道观的树立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不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孝道观念,而且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孝道实践的行动力,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二)实践方面的意义

1、为当代大学生践行孝道提供指导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1993~1997年生人,年龄大多集中在20~24岁,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间,他们将面临对父母的赡养。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6]可见,敬亲是孝道中比“养亲”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感恩意识、就业择业意识等,都将关系到其能否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能否做一名合格的孝道传统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在党和国家对传统孝道文化越来越重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现状,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文化的普及的基础上,突出对当代大学生的养老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将这些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借助一系列教育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孝道观,深化孝道认知、丰富孝道情感、磨练孝道意志、强化孝道行为,做新时期孝道文化的传承者。

2、为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更具说服力

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研究是在研读一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孝道观教育现状,使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在对孝道传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到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同时,该研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研究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及相关的理论借鉴和对策建议,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能够提高自身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孝道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新鲜活力,促进孝道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家风和国风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借鉴。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当今社会弘扬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更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为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孝道观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对策,促进中华民族孝道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颜世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N].光明日报.2014.11.18(07).

[2]谭用发.孝乃德之本[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3.25(04).

[3]陈秀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济南:山东青年,2016(3).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5]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165.

孝文化研究篇6

关键词:孝感雕花剪纸 视觉元素 创作方法

孝感雕花剪纸是湖北孝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孝感地区有待开发的重要视觉艺术资源,在2008年已经进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普及推广方面孝感雕花剪纸远远不及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尤其是北方的民间剪纸,甚至还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尴尬境地。

自2008秋天到2009年,我在走访了几位从事孝感雕花剪纸的民间剪纸艺人后,根据其口述和现存的一些资料,对孝感雕花剪纸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剪纸。北方剪纸大气、朴实,南方剪纸细腻、写实,从风格与地域上进行划分,孝感雕花剪纸大体上属于南方剪纸,具有南方剪纸共有的特点――写实。但由于湖北地处中部,在艺术风格上向来兼收并蓄,因此孝感雕花剪纸又与南方其他地区剪纸有所不同,在具像中透露着意象,更加大气与简炼,综合了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特质,这也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一、对孝感雕花剪纸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晋朝,在当时的孝感,雕花剪纸已经蔚然成风,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这也是较早关于孝感雕花剪纸的记载。

在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包括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有很多用剪刀剪“花”并靠此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主要是为妇女做帽花、枕花、鞋花、帐帘花等手工绣花提供花样。(见图1)

经过漫长岁月的洗涤,从“箔”到“红”,孝感地区的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将孝感雕花剪纸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形式。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雕花剪纸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人们审美观的改变之下逐渐受到冷落,目前在孝感地区还有几位老艺人在从事孝感雕花剪纸,他们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技艺精湛,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孝感雕花剪纸现在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失传的境地。

二、对孝感雕花剪纸视觉元素的研究

1.形态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在形态上融合了南北剪纸的特点,与南方其他地区的剪纸相比,孝感雕花剪纸既保留了楚文化的特色又有了中原文化的渗透。

民间剪纸的表现素材与内容大都取材于生活,包括生活场景和人们工作劳动的场景,也有植物动物等形态元素,孝感雕花剪纸也不例外,但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以秀丽、流畅的线条、块面为主。

2.色彩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可以运用单色剪纸与套色剪纸,单色在色彩上以红、黑、金为主,目前也有套色的雕花剪纸作品。由于最初雕花剪纸很多是绣花的花样,当时剪纸只是一个妇女们制作手工艺品的参照,在色彩上比较单一,不过色彩的单纯以及随之形成的平面化效果也成为剪纸本身的一个主要特色。

3.材料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主要采用宣纸、腊光纸、吹塑纸等材料制作,近年从事孝感雕花剪纸多年的管瑞芳老师还用各种特种纸发展出立体的雕花剪纸。

三、对孝感雕花剪纸创作方法的研究

1.构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有针对性地确定表现主题,可以表现的内容有植物花卉、动物、人物、民间故事,多是人们对吉祥、喜庆、美好愿望的表达。(见图2)

2.起稿。根据构思的主题,通过绘画的方式勾勒草稿,在创作草稿时必须考虑到剪纸的最后效果和黑白关系。

3.刻镂。用专用刻刀进行制作,在刻镂过程中配合一些辅助工具与材料,比如刻刀、特制蜡盘等。

4.孝感雕花剪纸在创作上最大的特点。主要是在制作过程中的“刻”,其中“开片”是孝感雕花剪纸的精髓,行话叫“破”,在制作上要求“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

从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品研究的角度来看,孝感雕花剪纸具有丰富的视觉资源,独特的视觉形式和特殊的制作方法,需要做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研究,笔者只是浅谈一二,目前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完成。

孝感雕花剪纸所具备的独特视觉元素和创作制作方法形成了孝感雕花剪纸独特的风格,即玲珑剔透、生动秀丽、刀法流利、线条简练。可以说,孝感雕花剪纸是湖北孝感地区乃至整个荆楚大地传统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_杜靓 李松林

Author_Du Liang Li Songlin

作者系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平面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张树贤.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

孝文化研究篇7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展示孝感建市25周年丰硕成果,为我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增光添彩,孝感市书画研究会特举办孝感市首届书画作品展览会。

二、活动内容

本次展览活动自8月20日启动征稿,面向全体研究会会员及全市广大书画爱好者,征稿于9月底结稿。征稿紧紧围绕“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展示孝感建市25周年主题”。期间由市、区诗词学会围绕展览主题创作一定数量的诗词作品,由书画家们创作成投稿作品。研究会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参展作品内容严格把关,评选出获奖及入展作品,并于展览前结集出版作品集。

本次展览拟定于10月28日9时30分举行展览开幕式,开幕式幕墙上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内容。展览当天举行开幕仪式、颁奖仪式、作品集首发仪式。本次活动内容由颜倩和徐丽担任主持人,活动开始由主持人宣布到场领导嘉宾名单并致欢迎词,分列由市书画研究会会长致辞,接着由孝南区文体局、市文体局、市委宣传部、省书协、省书画研究会领导讲话,然后由省书画研究会、省书协、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民政局、孝南区文体局领导向获奖作者颁发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奖金、证书以及作品集。展出书画作品共计110余件。10点半,由市文体新广电局领导宣布展览开始。与会领导及嘉宾参观展览。12时许,观展嘉宾就餐。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孝感市文体新广电局、孝南区文体新广电局

承办单位:孝感市书画研究会、孝南区老年书画家协会

协办单位:孝感市诗词学会、孝南区诗词楹联学会、孝感市全港置业有限公司

四、出席领导及嘉宾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杨斌庆名誉会长,胡文昌会长(或张家厚会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葛昌永副主席、孝感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孝感市文体局领导、孝感市民政局领导、孝南区文体局领导以及承办、协办单位相关领导。

五、展出时间和地点

    此次展览拟定于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举行展览开幕仪式。展出地点:孝感市壹为艺术馆,展期一周。

六、媒体支持

   展览开幕当天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孝感晚报、孝感网、孝感广电新媒体、孝感时讯传媒等媒体参与报道。

 

 

      孝感市书画研究会

孝文化研究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现代孝文化;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的凸显,使得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在当今社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重新重视和加强现代社会“孝文化”建设,重塑现代“孝”道规范,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之一。重构“现代孝文化”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上而下全面实施“现代孝文化”建设

构建“现代孝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必须有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从程序上讲,应该是在党的带领下,自上而下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文化创建、理论建构、文化传播和道德教化,同时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和自觉的道德践行约束机制。党和政府在“现代孝文化”的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是领航员和指向标,关键是把握方向,引导社会舆论,利用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孝道,以法律法规约束不孝观念,惩处不孝行为,以强大的舆论引导人们自觉行孝。党和政府、社会研究机构还要加强研究工作,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框架下,谋划“现代孝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以正面引导为主,加强“现代孝文化”的宣传教育

在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占领舆论宣传的高地,发挥正向导引作用,是进行现代孝文化建设的良好方法。

家庭孝道教育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学堂,所以家庭是现代孝道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进行最根本的孝悌教育,为将来走入社会为人处世打下基础,这是由具体到抽象、有小德到大德,循序渐进的重要德育原则。家长(包括父辈、祖辈中相关的成年亲属)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围绕基本礼仪、孝敬父母、敬老爱幼、睦邻友好、助贫济困、礼让宽容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孝启蒙。家庭孝道教育搞好之后,还要加强向社会的推广,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目的,那么全社会的“现代孝文化”建设也就顺利多了。

第二是把孝列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青年学生是社会“现代孝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是年轻人接受孝道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倡导孝道,宣传孝文化,把孝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教材中应增加孝道的内容,挑选传统文化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孝道的经典故事和案例,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是提高孝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认真研究青少年孝道观的现状,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孝道教育,追求实效,切忌空泛。

第三是各级行政部门和广大的社区组织要积极开展孝道教育宣传。舆论对于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要利用舆论的力量,把孝道观念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要把现代孝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采取措施在全国上下营造提倡孝道、践行孝道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广大的基层社区组织有贴近群众的优势,应在孝道教育宣传中担负起重要职责。政府要有意识地大力表彰和宣扬孝文化建设中优秀分子和先进集体,大张旗鼓的表扬奖励,开展“孝道模范”“尊老爱幼典型”等评比活动,营造孝文化氛围。

三、把“现代孝文化”列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举措,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把“现代孝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要以多样的形式向居民传授文化、科普、法律知识等,社区可以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助,融洽家庭、邻里关系,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和载体,把培育现代社区文化与建设“现代孝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孝道来协调社区居民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引导社区成员逐渐形成“尊老崇孝”的伦理价值观,养成行孝的行为习惯,使“现代孝文化”扎根基层。

四、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促进“现代孝文化”建设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是最先进的传播手段,网络已经把地球连接成一个整体。青年人是最大的网络用户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了文化垄断,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现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中融入“现代孝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抵制批判封建愚昧的孝文化,努力提倡积极、健康的孝文化。

五、完善监督约束体质,保证“现代孝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可能完全实现“现代孝文化”的建设目标。要保证“现代孝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在“现代孝文化”的建设中,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依靠法律来解决扶养、赡养纠纷,处理违法的不孝行为,把孝道行为纳入法制约束轨道,用强制手段来约束和惩戒不孝行为。同时,广泛发挥舆论力量,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口碑,建立嘉许孝行为和谴责不孝行为的评价机制。大众媒体也应大力宣扬赞美孝行为,针砭不孝行为,宣传社会主义孝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对不孝行为人人喊打的良好舆论氛围。法律强制力和舆论谴责相辅相成,共同保障“现代孝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涤,关于中国现代新孝道文化特点及其功能作用的探析[J]人口研究,2004,(3)

2 张文范,顺应老龄社会时代要求建构孝道文化新理论[J]人口研究,2004,(1)38-42

上一篇:家政服务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下一篇: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