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教育支出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7 11:34:45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1

    [关键词]民生财政; 公共财政; 财政分配; 财政改革; 公共服务

    近年来,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下,关注和改进民生成为持续的社会热点,财政如何支持民生的改进,也成为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中,概念和术语使用不一,分析尺度口径各异,期望颇多,褒贬并存,意见往往相左。解释常有柢牾。除了学理上的分歧可能造成意见不一致之外,基本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也是原因之一。在本文中,我们从研究者的角度,试求理清有关民生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分析探讨公共财政与民生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点,以期对学界研究以及实际工作部门政策的制定、宣传与实施,提供参考。

    一、公共财政就是民生财政

    如从《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等中文工具书查找“民生”词条,只得“民生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之一)而不得“民生”正解。看来这类工具书编纂者认为民生显然为“民众生活”、“人民生计”之意,无需专门注解。另有“国计民生”的用语,《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仅简注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民生这样一个词意平白的概念,在当下实际生活中被反复强调其极为突出的重要性,应是和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公众更加迫切期望改善、提升生活水平的诉求与心态有关,当然也和执政党体察、呼应社会诉求而更加注重和强调亲民、富民的施政纲领及一系列施政要点有关。在此背景下,已有研究者提出了建设“民生财政”、“民生税收”等概念,也出现不少管理者或学者试图分析全国或某一地区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重用于“民生支出”的具体例子。

    这些动议和讨论的出现,其必然性和积极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相关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应当“正本清源”地指出:所谓“民生财政”,不可能是游离于或是作为替代物而对立于“公共财政”的另一事物,我国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为决策层所肯定,我们一向在致力于发展、健全的公共财政,其实就是民生财政。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如试图以笼统的“民生支出”概念,划出总支出中截然分明的一块(一个绝对额或占比),称为民生支出,其余部分则作为反义词而被称为“非民生支出”,这极易引出专门概念的混乱和实际工作中的无所适从。因为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本为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应是直接、间接地服务于民生的。

    我国公共财政是为适应经济转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确立框架且不断完善的一种财政型态。改革开放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型财政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之后,财政转型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经过约二十年积极而艰难的探索,终于在1998年,决策层明确地提出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的财政改革,用以指导我国的财政实践。以后十几年来,围绕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其间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都归宿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仔细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的特征,便可发现,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均指向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语境下“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标。以及近些年财政分配中愈益突出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体系化”的工作要领。一句话,均紧紧围绕于、服务于改进民生。所以,我们应当清楚地指明:公共财政就是民生财政。

    在这里还需要稍作展开分析: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公共化”,即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心;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以财行政”的基本方式;以法治化、民主化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财政资源配置的决策、运行与监督机制;以公开、透明、完整的预算体系作为公共财政分配的运行载体。公共需要反映和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既包括当前需要,也包括长远需要,既包括当代需要,也包括下一代乃至下几代的需要——这些需要也完全可以概括为“民生需要”。公共财政侧重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清晰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寻求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和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取向也完全可以概括为“民生基本事项保障与民生利益最大化”;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是为了保证公众有平等表达其意愿和实现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监督权的机制,最终落实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可持续公共决策制度安排,保证满足公共需要这一基本目标的长久实现——这种制度安排体现着“民生”与“民权”的内在的深刻的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认知为公共财政服务民生的制度基础;现代意义的预算体系具有公开、透明、完整、事前确定、严格执行、进而追求绩效和可问责的特点,是公共财政所有追求的现实载体,也是其为公众理财、服务民生的具体运作形式。

    民生是民众生活的总称,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相关的物质条件,以此逻辑延伸下去,广义的民生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如平等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权利——当然这就又有机地关联于“民权”概念下的制度安排(当下中国不少地方由公众对于某年预算安排中“民生支出”的关注而引致“预算透明度”以及“听证”的要求。正是体现了这种关联)。所不同的是,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微观个体和处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群体,民生侧重点会有不同。例如,处于孩童时期的微观个体,其民生的重点是生命权,而处于青壮年时期,发展权和生命延续权跃居为生活主要内容;战争时期的民众,争取存活下来成为民生的首要内容。和平但物质匮乏时期,吃饱穿暖成为百姓的最大期盼,而物质丰富之后,人们开始追求被尊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等。所有这些,体现着民生概念的层次性与动态发展特征,但都可以被公共财政的正面效应所包容和对应。

    从公共财政的特征来看,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也就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即满足民生需要的目标和机制;从公共财政的实践来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现民众平等的纳税义务和财政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收入制度设计,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环境等方面,都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用于国防、司法的支出与民众的生存权和财产权亦密切相关。即使那

    些从“一对一”的直观来看似与民生稍远一些的财政支出,如基础设施投入、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补助等,其实从社会生活运行和长远效果看,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试想,如交通基础设施一塌糊涂,人民即使有衣、食、住而无法顺利成“行”,民生也难以成为幸福状态——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运”不都是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民生的最集中的考验吗?又试想,如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第一生产力”不到位,经济发展没有后劲,物质财富和民众幸福感的增加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因而财政支持科技创新,不但为当代人的民生搭建了平台,也为后代人的民生构筑了支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即使是财政分配中体现政府运行成本的部分,也不能说与民生无关——任何人类活动都是有成本的,社会中不能无政府,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完全没有政府成本或行政成本的情况——关键问题只是如何尽可能合理控制与降低财政支出中必然要安排承担的行政成本、提高财政绩效。对此我们还将在后面专门讨论。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公共财政既与当下的民生密不可分,也与未来的民生密不可分,既与基本层面的民生(生存权和物质需要)结合,也与高层面的民生(政治权和精神需要)贯通。公共财政的内在逻辑、基本框架和全部特征,都决定了它就是民生财政。不可能在公共财政之外再单独存在另一个民生财政,也不宜把民生财政截然划分为公共财政的某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或某一个孤立的组成部分。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逻辑是要首先保障基本民生

    人类一切活动均与民生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问题无所不包。但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以及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又决定了政府在改善民生这个问题上不应该也不可能大包大揽,无所不为。同时,特别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仅是工业化的中期,并具有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人均指标排位甚低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吸取其他经济体曾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分析与合理把握民生中的轻重缓急,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动态优化各个时期财政的保障重点。理性地、有远见地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以及轻重缓急的合理把握是财政分配中的永恒主题。世间某一个经济体不论如何富裕,也不可能在某个年度的财政预算安排中同时满足各个方面的全部支出要求,这种公共资源有限性(稀缺性)而决定的“需要与可能”的矛盾,是财政分配中永恒的矛盾。在发展中经济体。比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初中期的中国,这个矛盾必然表现得更为鲜明和尖锐。为处理好这个矛盾,财政分配顺序与轻重缓急的合理把握。永远是必需的。

    ——公共财政的特征限定政府保障民生首先要侧重于对“基本民生”的托底保障。政府提供产品和服务,需要聚焦于公众共同需要,因而也必与民生相关。但民生需要的,未必一定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应只做那些市场(个人)做不了、做不好,或能做但效率过低(比政府去做还要低)的事情。比如,食品衣物均为民生需要,但市场和个人一般情况下能做且能高效做好这方面的资源配置,因此政府通常无需普遍地直接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只是在救灾和低保的特定情况与特定概念下,才把其列为公共财政发挥职能的范围。政府保障和改进民生的顺序与范围,理论上讲大体应该是:第一,制度安排、法治环境、产权保护、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等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所必备的制度与政策导向服务;第二,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百姓生活主要事项中需要由政府介入来“托底”的基本部分。比如,“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体现的民生保障,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运用财政资金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都包揽下来,而主要是表示政府应运用财政资金首先提供相关的基本制度环境和不低于一定标准的托底保证:如对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教助学金、助学贷款支持;对住房。是非产权房形式的廉租房与公租房;等等。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学费标准制定;高校教育服务成本;高校教育运营成本

高校教育成本信息备受政府、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教育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1996年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了高校收取的学费最高不得超过生均培养成本的25%。该办法将高校教育成本与学费紧密联系起来,但现实中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并不进行成本核算,因此目前高校收取的学费缺乏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支撑,受到社会各界质疑。本文探讨了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学费标准制定的新思路。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一)教育成本的内涵

教育成本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就出现了,中外学者对教育成本概念提出了众多观点。国外学者中最早提出教育成本概念的是约翰·维泽(JohnVaizy)(1958)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W.Schulte)(1963),随后科恩(ElchananCohn)于1979年出版的《教育经济学》中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成本概念以机会成本表示最为恰当,即教育成本包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另外,有一部分是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间接成本有学生上学放弃的收入,学校享受的税款减免,用于教育的建筑物、土地等资产损失的收入,如利息和租金。

我国的教育成本研究是在国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台湾学者盖浙生教授(1982),大陆学者阎达五、王耕(1989),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善迈教授(1996)都在其专著中提出了教育成本概念。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袁连生教授在《教育成本计量探讨》(2000)一书中提出的教育成本的概念。袁连生的观点是从财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成本的内涵,界定更加科学规范,对教育成本的内涵体系建立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不同的主体。

本文的教育成本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前者为教育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会计学的概念范畴,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直接或间接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为了清楚地理解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有必要将高校教育成本与高等教育成本加以区分。高等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因此,高等教育成本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包括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包括公共机会成本与个人机会成本。其中,公共机会成本是指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个人机会成本是指个人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以及个人投资于教育所损失的收益。高等教育的财务成本包括高校教育成本和个人财务成本。高校教育成本是以高校为会计核算主体,核算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实际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个人财务成本是以个人为会计核算主体,核算个人因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实际消耗的资源,其中交纳的学费部分是高校教育成本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因此高等教育财务成本不是个人财务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的简单相加,他们有交叉的部分。高等教育财务成本核算的主体不同,其构成内容有很大差别。高校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的关系见图1。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划分

关于高校组织的任务,迈克尔·阿伦认为,目前可以达成共识的观点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包括三方面:传播、扩展和应用知识。这三者分别与高校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相联系。学院制管理体制强调了学院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协调的职能。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校都采用这种模式。

高校的校院系三级设置与管理,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基础。根据高校的职能,院系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体,而校级的管理职能主要是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院系所发生的与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费用都可以归属于高校教育服务成本。而校级所发生的费用关系到整个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并不直接提供教育服务,应当作为高校教育运营成本。

因此高校教育成本可以分为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高校教育服务成本与制造业的制造成本法类似,属于不完全成本。只有将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合并起来才能反映完全高校教育成本。完全教育成本理念下计算的高校教育成本才完整,教育成本才能全部得到补偿。

三、高校教育成本的内容

(一)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的内容

高校教育服务成本是指高校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而直接或间接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按照教育费用的经济用途与计入成本的方式,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的内容和开支范围包括:

1.直接人员费。它指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教师薪酬,包括教师的工资、津贴、代课费、福利费和对教师的各项补贴等。

2.直接教学费。它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实验消耗材料费、实习费用、考务费等直接与教学相关的非人员费。

3.间接教育费。它指高校各教育单位为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以及直接组织和管理教学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与修理费。间接教育费用的明细项目一般包括:(1)学院学生事务费:学院为管理学生事务发生的有关费用,如学生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学生活动费、招生及毕业生费等。(2)教学辅助部门费:教学辅助部门发生的人员费、折旧费、办公费等。(3)教学折旧费:直接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折旧率提取的折旧费用。(4)本学院间接教育费: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负担的本学院发生的间接教育费。(5)外学院间接教育费: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负担的外学院发生的间接教育费。

(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的内容

高校教育运营成本是校级为了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转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1.校级学生事务费。它指高校校级学生事务机构为了组织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2.校级教务费。它指高校校级教务机构为了管理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3.校级管理费。它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教育事业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部门的经费、一般管理费用和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校级管理费用的其他教育事业费用。

四、以高校教育成本为基础的学费标准制定思路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政府、受教育者都应当分担教育成本。学费作为受教育者分担的教育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的关系受到普遍关注。这里提出以高校教育成本为基础的学费标准制定的两个思路: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以不同专业不同学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实际发生的生均高校教育成本为计算基础的学费计算办法。根据生均高校教育成本计算学生负担的学费,可以有两种途径。

1.比例法。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生分担学费的一定比例,乘以某学年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成本,得到该学年该专业的学生本学年接受教育服务应该负担的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比例清晰;不足之处是难以使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确定学费与教育服务和教育运营的相关性,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比例法计算学费要求将不同专业不同学年的高校教育服务成本除以相应人数,计算出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然后再将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除以全校的本学年学生人数,得到生均高校教育运营成本。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加上生均高校教育运营成本,得到生均高校教育成本,便可以确定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

2.结构法。根据某学年某专业生均高校教育成本的结构分析,可以将高校教育服务成本部分作为学生负担的学费,高校教育运营成本部分由财政负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负担原因明确;不足之处是社会可能误认为学生负担了全部教育成本,抹煞了政府给予教育的财政支持。结构法计算学费仅要求计算出生均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就可以确定学费标准。高校教育运营成本信息则是财政资金拨付和考核的依据。

实际成本法计算的学生负担学费与具体高校的实际成本相匹配,因此实际成本的波动严重影响着学费数额。此外由于发生的成本由受教育者和政府分担,高校成本控制动力不足,学费上涨的趋势难以控制。

(二)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依据多所管理高效、规范的高校所核算的某学年某专业高校教育成本进行合理平均,得到某一专业高水平级别的高校教育成本作为标准教育成本,然后根据专业水平的高低,确定不同水平的同一专业调整标准教育成本。按照比例法或者结构法,根据某一高校某一专业的水平选定标准成本,计算出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年学生负担的学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学费不会存在大的波动,而且符合接受的教育服务水平不同,负担的学费有差别的理念,体现了高学费获得高水平教育服务的价值规律,能够避免出现低水平教育服务的学费比高水平教育服务还高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可以有力督促高校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与教育无关的支出;缺点是,标准成本制定需要收集大量客观的数据,根据教育成本的内容剔除不合理因素才能得到。这需要高校有统一的成本核算规范。另外,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部分如何处理,将直接影响高校的管理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标准成本法计算学费,虽然并不直接利用本校核算的成本信息,但是为了加强管理,寻找差距,按照统一口径计算的高校教育服务成本和高校教育运营成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玲,畅斌.高校教育成本分析——兼论高校教育成本审核[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7.

[2]袁连生.教育成本计算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谢丹,袁洪斌.高校教育成本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6.1.

[4]刘冬荣,杨丽丽.论高校教育成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3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财务制度; 结转结余; 解读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于2012年12月19日以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12〕488号文正式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次修订在保持现有的高校财务制度体系框架前提下,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突出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于规范高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六章《结转和结余管理》共有四条,主要对结转结余的概念、分类管理等进行规定,与原制度相比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使新制度能更好地满足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和解决高校结转结余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结转结余管理规定的修订背景

原高校财务制度已经实施十五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健全、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原制度中的结转结余管理规定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难以完全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在本次修订中,对高校的结转结余管理规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突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一系列公共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政府预算体系的健全完善和综合预算编制的深入推进以及财政绩效管理的进一步要求,对高校的收支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原有的高校财务制度中的结转结余管理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一些高校预算资金在当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实际支出,造成当年较多的剩余资金,由于原高校财务制度的设置,这些资金并没有进行分类管理而是全部归入到结余中去。随着年复一年的积累,使得剩余资金数额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管理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严格执行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需要加强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并根据不同资金的不同性质和特征,采取不同的具体管理措施。因此,有必要在原“结余”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具体拆分为“结转”和“结余”两个概念。

(二)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

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部门预算的编制在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下要做到科学、准确和细化。对于高校在年终形成的剩余资金,虽然有一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因此,在管理上一方面要细化预算编制,做好项目资金论证,为预算执行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对已经形成的剩余资金,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对剩余资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结转的进行结转,该结余的进行结余。将“结余”拆分为“结转”和“结余”,就体现了这样的要求。

(三)符合高校规范财务管理的要求

近年来,财政部门大力推进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的结转结余资金,作为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其金额大小及各年度之间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学校的财务状况、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等诸多情况。对结转结余分别进行管理,对高校规范自身的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二、结转结余管理规定的主要修订内容和解读

(一)结转结余管理规定的主要修订内容

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第六章《结转和结余管理》的规定共有四条,主要是对结转结余的概念、分类管理和可用于分配的结余资金基数以及事业基金的使用等内容进行规定。与原《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比,主要的修订如表1。

(二)结转结余管理规定修订内容解读

新制度对高校结转结余管理规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适当调整了高校结转结余的概念以及可用于分配的结余资金基数,新增了两条规定,具体修订变化如下。

1.重新调整了高校结转结余的概念

新制度第三十一条将原制度中第二十四条“结余是指高等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中的“结余”分拆为“结转和结余”,修订为“结转和结余是指高等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这是由于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是高校年度预算执行结果中产生的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虽然在直观上都表现为高校年度预算的剩余资金,但由于其形成的原因不同和管理的要求不同,需要分别进行定义和管理。新制度对“结转和结余”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这就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学校年度的剩余资金分别进行结转和结余。

2.实行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分类管理的原则

新制度第三十二条是新增加的一条,规定“高等学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财政拨款的结转结余要实行单独管理,以规范和加强高校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体现财政分级管理原则,新制度考虑到各地方的情况各异,因此规定由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作出具体规定,并没有强制作统一规定。实行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分类管理的原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多项财政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规模较大的问题逐渐显现,许多高校的财政预算资金在当年没有形成实际支出,有的甚至长期沉淀,使得财政资金剩余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先后研究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在中央层面上,从2005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印发了《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财预〔2005〕46号)、《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06〕489号)、《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10〕7号)等文件,不断加强和规范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管理;在地方层面上,许多地方根据财政部2010年下发的《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383号),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本地区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次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再次明确了高校必须实行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其作为正式条文写入制度内,从而规范了高校结转结余的管理和使用。

3.调整了可用于分配的结余资金的基数

新制度第三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高等学校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原制度第二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见,原制度规定可用于结余分配的资金,是扣除了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和专项资金结存后的结余资金,这部分结余资金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的财政资金。而新制度规定的可用于结余分配的资金,只能是非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明确了可用于分配的结余资金基数。新制度同时规定了高校非财政拨款结转是需要在下年度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因此是不能进行分配的。

4.要求高校加强对事业基金的管理

新制度第三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这一方面要求高校要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充分发挥事业基金平衡预算和弥补收支差额的功能,真正起到支持高校事业发展的“蓄水池”作用;另一方面规范了事业基金的使用,杜绝将事业基金用于对外投资等经营性项目的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新制度要求高校要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事业基金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事业基金的管理使用必须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

三、修订后结转结余管理规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结转结余管理规定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对高校的结转结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明确口径,及时入账

各高校应当根据新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制度中关于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口径划分和管理要求,对学校全年的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的清查、核对、整理和结算,属于本年的收入都要及时入账,属于本年的支出都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及时列支,不得遗漏。

(二)分类管理,分别计算

高校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财政拨款、非财政拨款、事业收支、科研收支、经营收支等不同性质的资金结转结余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计算,避免互相混淆。对于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来说,就是要做到正确计算,真实反映学校全年各项收入的收支结转结余情况。

(三)规范使用,合理分配

高校要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使用与年初预算编制工作紧密结合,在正确计算的前提下,按规定对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进行管理。非财政拨款结转要按原规定用途继续结转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要严格遵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剩余部分转入事业基金并合理使用,事业基金的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细化了高校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如此区别对待并作分别处理的规定,可以提高政府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监督和管理财政资金的结转结余,清晰地反映出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的基本支出资金和项目支出资金的使用和结转结余情况,同时对高校财务管理满足为政府预算管理与监督服务,并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看齐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1997.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4

尽管上述的计算方法表面上非常合理,但实际上是经不起事实推敲的,存在较多漏洞。首先,在考虑财政支出的时候,分母仅仅包含预算内财政支出。而众所周知,中国的政府支出总共包含有预算内财政支出、预算外财政支出和制度外支出三个部分,只把预算内财政支出作为分母,显然有夸大“民生支出”的嫌疑。

其次,考虑分子,何谓“民生支出”?大家通常所说的“民生领域”,是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就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的支出。与这个概念较为接近的概念,应该是国际上通用的“福利支出”。在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统计中,类似交通运输、农业、能源乃至邮政等开支,是明确列在“经济事务开支”这个栏目下的,并非福利型开支。公认的福利型开支,只能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这三大块。按此标准,2010年中国的“福利支出”实际上为2.6万亿元,占当年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例不过29.5%,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为20.6%。美国的宏观税负与中国非常接近,相比之下,美国政府2010年这三项支出占公共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59%。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已经是全球公认的低福利国家。

最后,考虑支出最终的用途。即使是按照近6万亿元的“民生支出”口径计算,我们也并不清楚这些支出怎么使用,最终用到了哪些地方。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财政支出数据中,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的分类支出结构,并不能详细查询这些支出最后究竟被谁使用。而这又涉及到一个财政透明度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财政透明度的定义,“财政透明度是指向公众公布政府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意图、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计划的公开度”。财政信息的透明,不仅可以使公众能够较为容易得到有用的信息,企业、家庭和个人决策有了更为充分的依据,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无谓损失,也有利于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政府支出的使用效率。而中国离财政透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比如最近三公支出的公开,国务院尚且还有部委拒不执行,即使执行也只是敷衍了事,更不要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支出的完全公开透明。如果考虑到政府支出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贪腐等问题,真正用于民生的支出又要打个折扣。这可能才是民众对于“民生支出”感受并不强烈的真正原因。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今后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透明度:一是适当压缩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经济事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由于我国日前人均GDP仅在4500美元左右,仍需集中发展经济,因此经济事务支出的占比不可能降到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这项支出的比重应当逐步有所降低。二是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福利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目前我国福利支出仅占政府支出的20.6%,虽然不能和发达国家60%以上的“福利支出”占比相比,但差距太大也说明的确存在问题。三是加强预算准备过程,开放良好的政府收支分类系统,并与社会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进而促进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推动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变。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5

一、高校行政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概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将学校的要素归结为三方面: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相对于教学和科研活动而言,行政管理是辅的,但它是高校实现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我国高校从单位性质上看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国家财政拨款。受此影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还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至上的管理理念和依赖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代言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对政府负责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各项事业的发展负全面责任。这种责任角色的转换,要求高校的管理理念要逐渐向效率意识、成本意识转变。高校科学管理理念的建立会直接体现在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上。在我国学术界,对高校行政管理概念的理解已经达成了共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协调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作为传统的事业单位,机构庞大,行政管理的内容体现了高校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治理关系,繁杂多样。高校与外部环境的治理关系主要体现在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高校与内部环境的治理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即掌握学校行政管理的领导或具体执行人员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行政功能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是行政机构人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理顺这些复杂的内外部治理关系,高校需按照不同的教育职能设置相应的二级管理机构。

(二)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校-院(系)”二层机构的设置框架,并根据高等教育职能分工分别设置相应的二级管理机构。高校二级管理机构大致可划分为:行政管理机构、教学科研机构、教学辅助机构、后勤等保障机构和直属机构等。我国高校二级机构设置最大的问题是设置重叠和职能交叉,尤其是在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一份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现状分析》的文章中,作者对我国20所“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内部机构设置以及各类机构占总机构数的比例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高等学校的内部机构设置中,行政管理机构的数量占总机构数的47%。行政管理机构的规模如此之大,出乎想象,有些高校的管理机构数量甚至超过了教学科研机构的数量。“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都如此,其他普通高校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

(三)高校行政成本

高校行政管理反映了高校的行政职能和活动方向,其成本可以理解为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耗费。高校二级管理机构多是实体性的机构设置,只有少数机构如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是虚体性的。这些实体性二级管理机构在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能活动中,会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必然会挤占其他教育资源,造成教育经费的不足。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育培养成本的水平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行政管理成本作为行政学的研究范畴,有着不言而喻的敏感性。目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但学术界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很难在已有的文献当中找到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计量、归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资料。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成本结构入手,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如何计量、归集和进行绩效评价做出尝试性的分析。

二、几个概念

不考虑社会和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而失去的机会成本,高等教育成本仅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为更好地完成高等教育行政成本结构分析,在分析之前需要明确几个相关概念。

(一)高等教育成本记账基础

2012年财政部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确定为收付实现制,但同时也规定“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高校按照成本属性归集高等教育成本就存在实际困难。支出替代成本是目前国内外考察高等教育成本唯一务实且可行的办法,但对一些特殊的支出项目应进行成本化的修正。在下面的成本分析中,成本归集基础采用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二)高等教育成本项目的分类依据

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2005]1008号),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成四部分: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本文的分析以《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高等教育成本的分类为政策依据,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分类计量和归集。

(三)高等教育成本归集的相关性原则

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类与归集,要按照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高校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梳理,逐项进行与高等教育成本的相关程度分析。按照相关程度全部或部分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在学术界,一些费用支出,如离退休人员工资等,是否计入以及如何计入高等教育成本存在争议。下面的分析主要讨论高校行政成本计量和归集的方法以及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水平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有争议的费用支出不做计入与否的争议性讨论。本文中,此类费用按计入高等教育成本考虑。

(四)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界定

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涵盖党群机构是目前大家对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普遍性的认识。但党群机构中的校团委、校研究生会和校学生会等属于学生群体性质的思政机构,其工作职能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展开。进行高等教育行政成本归集,将学生群体性质的思政机构作为教学机构来考虑更为恰当。本文行政管理成本分析中行政管理机构是指除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党群机构之外的行政管理机构。

(五)二级会计主体假设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成本是高校作为主导者对教育资源耗费进行分配和归集的结果,高校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是归集高等教育成本的会计主体。在“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高校二级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核算权。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归集时,可以把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看作是高校成本核算的二级会计主体,以便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数据。

三、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计量和归集

在实务操作中,高等教育行政成本的计量和归集可以按照不同维度分别进行。首先,参照支出的功能属性将高等教育经费支出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将高等教育成本按教育职能在高校二级管理机构间进行分配和归集,以便分析教学成本、科研成本、行政管理成本等项目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占比关系,从而确定行政管理成本总体水平以及对教育总成本的影响。其次,根据支出的经济属性对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构成行政管理成本的各要素间的占比关系,为进一步分析行政管理效益提供可量化的数据依据。

(一)界定高校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

我国高校根据教育职能设立的内部二级管理机构大多相似,只是在机构的称谓上有些许不同。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归集之前,高校需按照行政管理成本的概念,区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明确界定属于高校行政管理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这里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说明(资料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官网)。北京师范大学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包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纪检监察办公室、督察督办办公室、审计处、离退休工作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内合作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研究生工作处、本科生工作处、人事处、财经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产业管理处、保卫处和校工会等。需要说明的是,群众组织中的校工会更多服务于教职工,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时纳入行政管理机构,而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更多服务于学生培养工作,故不列入行政管理机构。以上列出的是我国高校相对共性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时,还需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设立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机动调整列入行政管理机构的范围和时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确定好纳入高校行政管理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之后,以确定好的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归集行政管理成本独立的二级会计主体,将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能活动中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归集,以便可以获取基础单位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数据,为指向性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控制打下基础。

(二)按照支出功能属性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分类归集

2013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13〕30号)将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划分为九大类: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其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是按照高校主要职能活动的性质来划分的,划分原则基本上与高校二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能相匹配。教育经费支出按功能分类为高校分部门归口归集教育成本提供了可能性,是合理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基础。

1、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归口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支出是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发生的资源耗费支出。在归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实务操作中,可以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作为独立的二级会计主体,对行政管理支出进行归口归集。归口归集的支出数据,一些可以从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部门财务明细账直接获取。一些在学校层面进行一级核算的费用支出,如人员支出、水电暖支出等,在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账面上没有直接反映,这些支出需按照二级管理机构性质进行归口分配,属于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成本。

2、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分类修正。这里的高校行政管理支出并不等同于高校行政管理成本。2013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不是完全按照支出的功能来进行分类的。其中,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带有支出经济分类属性。在高校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中,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及其他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并行分别列示。在进行高校行政成本归集时,需按照成本相关性原则,将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与行政管理成本相关的部分按部门进行归口归集。尤其是离退休支出需按照人员归属按部门进行分配,属于行政管理机构的离退休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支出。对于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需分析其支出内容与高校行政成本的相关性,与高校行政成本相关的支出计入行政管理支出。

3、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修正。再次强调,校团委、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等学生思政部门在高校机构设置中属于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但这些部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学生培养更为相关,成本核算时,将这些部门的支出进行调整,计入教学成本,而非行政管理成本。由此,修正后的高等教育成本可以分为五类:教学成本、科研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保障成本和其他成本。修正后的高等教育成本分类数据,可以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总体水平以及与其他各成本项目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可以指向性地反映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评价指标可以描述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占比=行政管理成本/高等教育成本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占比可以客观地评价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在等量的教育经费条件下,行政管理成本占比越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越低,说明行政挤占教学和科研资源的情况越严重。什么原因造成行政管理成本的浪费,需要进一步分析高校行政成本要素构成关系,高校行政成本构成要素是高校行政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三)按照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要素进行分类归集

依据财政部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科目有: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属性分类是分析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构成要素的基础。在进行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构成要素分析时,依然以二级行政管理机构为基础会计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归属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进行明细梳理,逐一分析各明细支出科目的用途与行政管理成本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费用。有些支出,具有高校的特有属性,不能直接从财务信息中获取。如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和房屋建筑物支出等。这部分支出是资本性的,但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这部分支出不计提折旧。对于这部分支出,需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支出信息进行修正。一般情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落实到二级管理机构,对已购固定资产按一定的规则补提折旧并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虽有很大工作量,但具可操作性。但房屋建筑物的管理情况复杂,很多高校现有的财务基础信息不够支持成本核算。鉴于此,高校进行行政管理成本分析时,可暂不考虑房屋建筑物的折旧价值。为了说明此项成本的水平,可以将二级行政管理机构占用办公用房的面积作为一项补充资料,单独列示。为了便于分析,修正后的高校行政管理成本要素构成口径可以参考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发改价格[2005]1008号)中的成本要素分类,将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类。在实务操作中,可以在支出经济属性分类的基础上,将计入高校行政管理成本的支出与高等教育成本项目进行对应,完成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分要素归集。按照支出经济属性完成高等教育成本分要素归集,可以清晰地反映高校行政管理成本各构成要素的水平和各要素间的构成比例关系,并可以将行政管理成本分解到最基础行政管理机构和最小成本要素,为确定高校行政管理成本控制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评价指标可以描述为:人员支出占比=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公用支出占比=公用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占比=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行政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占比=固定资产折旧/行政管理成本人员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占高校有限的事业人员编制的数量过高,挤占教学科研人员编制的情况严重,需对人力成本进行控制;公用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部门职能划分重叠,需对商品和服务性支出进行控制;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成本中背负的离退休人员的费用过高。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周期,这部分费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不可避免地继续增长;固定资产折旧占比过高,反映出高校行政管理占用办公用房和设备重复购置的情况严重,需对资本性资产加强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四、结束语

目前,评价高校行政管理绩效没有统一的标准,绩效评价缺乏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查阅高等教育成本相关资料,仅在200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找到了高校行政人员的占比规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可按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10%掌握)”。这一规定也只是政府考察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时,对高校行政人员规模提出的限定要求,并不是对高校行政人员编制做出的硬性规定,对高校行政人员规模不存在实际意义的限制。从目前行政在职人员的数量上看,多数高校的行政人员数量都高于上述的比例规定。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高校行政机构冗杂,行政效率低下。当前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很高,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根据现有的财务信息,建立一套完成的行政管理成本计量和归集的方法,为进一步评价行政管理绩效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刘玉美

参考文献:

[1]武雷.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杨雷.中国行政成本控制机制研究———基于预算改革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罗振宁,幸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对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6

什么叫农民工的市民化?当然有很多的概念和定义,有不同的论述。从最基本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农民工融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通常讲的在城市有活干,有房住,有学上,有保障,这个问题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核心是对庞大财政资金的需求。农民工市民化到底需要多少钱?我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它的口径有大有小,包括内容有多有少,要计算成本的话首先需要对成本口径做界定。我们界定的成本是把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而且按照现行的政策必须由政府支付的那部分新增财政资金,包括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就业成本。农民工自己负担的成本、企业的成本不在此计算内。

专家做了一个小的成本模型,包括刚才讲的四项。随迁子女的教育成本里面分两部分,1400万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的学校里面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还有一部分是假设这1400万全部要通过新建学校来解决的话成本是多少;养老保险方面不包括企业和个人支付的成本,医疗也是一样;最低生活保障成本,主要是使用了现行城镇的标准,包括享受低保的比例和保障水平进行推算;保障房方面,我们参照了香港3廉租房覆盖近30%的人口比例标准;就业成本方面,限定在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所所支出的用于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方面的支出,不包括政府为了创造就业岗位,比如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的成本。在一系列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假设我们现在要将在于城市居住的将近1.6亿的农民工市民化,所需的这四项成本按照2011年的价格计算的话大概就是1.8万亿。

这个计算结果出来后,研究人员分别在一些场合进行了汇报,也听到一些反馈,总的意见是觉得偏低。对这个问题专家有这样几个想法。第一,这个计算是按照2011年时点的价格来进行计算的;第二,使用的数据标准是按照全国平均的标准,就会忽略到各个地区和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第三,这是一个年度数据,即如果要把这1.6亿的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财政每年都要支出这么多钱。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成本实际是非常大的,相当于现在整个全国财政支出每年的15%左右。以未来的眼光来看,这个成本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大,原因有几个,第一,1.6亿农民工只是现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额,还不包括本地务工的1亿人,以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每年还不断地有人口要进城,基数会增加。第二,公共财政对于整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补助标准也会逐渐提高;第三,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范围也会变宽。综合这样一些因素来考虑的话,我们认为,1.8万亿只是根据2011年数据所进行的一个时点价格的计算,未来要一直运营下去的话,成本的确是相当巨大的,相当于现在整个全国财政支出每年的15%,而且是刚性运行,只增不减。

对于这个数据,到底1.8万亿或者说每年这么多能不能承担,我们后来做过一些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从时间角度考虑,我们很多专家提到2020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这样算起来的话,今后8年每年分担的成本是2261.45亿元,有些专家认为2020年还解决不了这个事,假设到2030年到第三代农民工出现的时候解决,每年的成本大概是1005.09亿。除了时间概念还要考虑空间主体,农民工市民化的这部分成本大家说起来是由政府来承担,但是政府内部客观上还有由哪一级政府来承担的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有一个理论上的分摊,假设中央政府要承担随迁子女的教育和养老保障,理论上应该承担4152亿,地方政府主要承担一些地方性事务,比如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在地区之间,我们的农民工主要是从中西部流出,主要就业地点是东部,按照现在农民工的分布情况,大家可以看出来东部地区要承担66%以上;如果按大中小城镇来算,大家可以看清楚,4个直辖市占到10%,省会城市占到44%。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7

关键字:高校;资金运营;非线性模型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校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费投入、入学人数、学校规模、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高校资金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的发展尚未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使高校在迅速扩张的趋势下,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弊端。例如资金使用机制由按指令性计划变为按经济规律办事,而带来的投资效益问题;高校资金由国家无偿投入变为多方投资带来的利益确认与利益分配问题等。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促使高校亟需建立起一整套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体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了高校资金运营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在及时反映高校资金真实状况的前提下,建立起实用性高、针对性强的财务评价新体系,为推动高校资金运营顺利发展的提供前提和制度保障。

一、我国高校资金运营的思路

我国高校资金运营的思路应该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把高校的一切资源都当作资本,借鉴企业运营模式,以求在办学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来获得最佳的教育产出。

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校资金运营涉及到三个主体,即高校、政府和银行。要以最大的经济效益支撑高校的发展,并实现高校发展最优化与经济运行最优化的统一,就必须在高校、政府和银行间做好协调和统一。因此,可以构建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即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在政府和银行间进行平衡。

二、高校、政府和银行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三、模型参数的确定

建立适用我国高校信用等级评价模型,最终得出各种因素作用下以及贷款利率变动的情况下高校的还款概率。

(1)信用等级的划分

该模型将影响高校信用状况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不会违约的概率。本文将高校的信用等级分为5个类:高校财产水平、高校负债情况、高校的管理水平、借款用途、贷款利率。

①高校财产水平,财产水平=近三年的平均年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水平;

②负债情况:高校的负债根据当地的实际水平将高校的负债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

③高校的管理水平:通过高校的各种评优的级别;

④借款用途:用于耕地规模经营以及高校的其他投资,根据高校的具体投资情况,将高校的风险评估标准定为5个等级;

⑤贷款利率:根据高校不同情况,将贷款利率分为5个等级,按因素间相对重要性进行分级来计算还贷概率。

(2)指标体系

高校资金运营效率要立足于财务目标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综合考察高校的财务实绩。评价指标应该全面概括高校资金运行的各个方面:

①筹资能力,包括吸引资金投入能力、收入满足支出程度等;

②运营绩效,包括生师比、生均事业支出、科研投入产出率等;

③发展潜力,包括资产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等;

④社会效益,包括毕业生数量、科研成果转化率、罚项支出等。

参照金融机构对于高校贷款多年统计得出的结论,银行对高校贷款的成本率约为0.5%,因此本文选用0.5%为银行对于高校贷款的成本率。

6、k的预测

k为在高校发生违约的情况下,银行对其抵押的资产处理所得利益跟贷款金额的比值,其跟资产的使用年限、资产变现能力、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等有关,它的大小变动,在模型中是对银行的预期收益率有影响。

四、加强我国高校资金运营的对策建议

1、建立高校全成本补偿制度

当前,我国缺乏全社会高等教育平均办学成本的准确数据,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也未能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导致大多数高校缺乏对本校办学成本的科学测算。因此,需要唤醒高等教育办学者们的成本意识,通过全面收集数据,准确分析测算,构建起我国高校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2、活化高校存量资产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转化为存量资产(如土地、建筑物、设备、图书等),成为高校办学的物质支撑。没有这些存量资产,高校发展就无以维系,但有了这些存量资产,却又往往会导致巨大的资本浪费。这种资本浪费来自于我国高校运行的特点,高校漫长的假期形成了存量资产的闲置期,晚上和周末也会明显降低教室等存量资产的利用率,而上课时又造成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的闲置。由此,活化高校存量资产可以把已经实现的价值与将要实现的价值联接起来,形成高校资金运营的核心手段,对营造高校经济支撑条件和改变高校形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拓展社会资本进入高校的渠道

我国高校要走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大量利用社会资本。因此,拓展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的各种渠道,是高校资金运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社会资本进入高校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融资,二是投资,三是捐资。融资是高校借贷社会资本进行发展,投资是让社会资本进入高校所有者行列实现共同发展,捐资是社会资本以赠送方式支持高校的发展。

4、完善高校资金运营的保障条件

高校资金运营的顺利进行需要一系列条件的保障,其中最主要的保障包括政府行政体制、经济体制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理念等等。它们为高等教育资本运营提供条件,因此,这些保障条件就成为高校资金运营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灿,宋光辉.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3]候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4]成刚.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 (12) .

[5]于启新.学校规模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J].教育研究.1999, (8) :55-63

[6]张济琳.利用资本市场为高校融资问题初探[J].上海改革.2001, (12) :48-51

[7]申培轩.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比较与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 (3) : 82-85

[8]李康平.教育的经济价值及其取向[J].教育研究.1992, (3): 75-76

[9]张民选,扩展高等教育规模的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1999, (4) :90-94

[10]财政部.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98)财公字235号,1998年12月

[11]赵绍光,李晓辉,李海.高校资金链断裂的潜在危机与风险防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2]梁戈,钟晨音.非理性的繁荣:高校资金风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3)

[13]孟昭德.浅谈高校贷款发展所潜藏的财务风险[J].事业财会.2005.(3)

[14]刘稳全,徐庆合,高一惠.高等学校贷款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金融.2005.(9)

财政教育支出概念篇8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财政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19-03

一、引言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理财或公共理财的学问。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改革与财税改革不断推进,财政制度与政策的不断创新,财政学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其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财政和税务方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结合最新的财经新闻来进行案例讨论,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讲授式教学,将讨论法与研究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研讨式教学法将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Seminar教学方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课堂设计和实践,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化掌握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二、《财政学》应用研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财政学》课程的性质、目标与特点

财政学也叫公共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政府的角度研究经济学,如何借助于政府经济制度和政府功能,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从而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财政学不是简单地介绍财政本身的收支问题,而是讲授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财政如何通过自身的特殊机制来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运行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等内容。

《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财政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预算和财政政策等内容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地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能够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所学财政理论深入分析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评析当前的经济形式和经济政策。

《财政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财政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理论、税制结构理论、政府预算和政府采购、国债理论、转移支付等等,理论体系比较健全,同时财政学也是紧密结合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方方面面如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支出、宏观调控等;二是财政学与经济学、税法、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互融合;三是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了财政概念和理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公债理论、财政支出、政府预算、政府采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关系等。

(二)《财政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从上课情况来看,《财政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财政学》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和难懂。目前,《财政学》在教学目标方面主要侧重于财政概念、理论的讲解,从而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是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式比较陈旧、老套,仍然是为老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结合最新的财经新闻来进行案例讨论,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教学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在考核方式方面,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闭卷考核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学生主要采用期末“冲刺”应付考试,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四是在考核内容方面,目前《财政学》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为主,忽略了运用财政学相关理论来探讨实际热点问题的考核;而考试的题型主要以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记忆性的内容为主,学生往往考完就忘记了所学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财政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财政学》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Seminar教学方法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老师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讨论中加以指导。这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断裂,帮助学生主动地吸收和理解各个知识点,同时通过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上一篇: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