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范文

时间:2023-11-17 11:34:45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1

关键词:中美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89-04

体育产业在当今社会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必需依托一大批既懂体育、又懂经济,既懂赛事、又懂管理,既懂产业、又懂经营,既懂商家、又懂观众的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为提供支撑。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培养人才中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相互配合整体构成,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面临诸多困境,特别体现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内也有较多学者在体育产业管理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上曾提出过种种设想及建议。目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管理专业(Sport Indus-try Management)是一个设立十分广泛的热门专业。美国是公认的体育强国,在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也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通过比较研究其在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会发现并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及经验、教训,从而得到启发,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减少主观盲目性,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与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设置、不同性质的学分比例、学时等。从实用性角度分析当前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收集了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素质要求,以及高校体育产业管理课程体系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2.2 比较分析法 比较中美两所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同与不同。

2、结果与分析

2.1 中美两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体育产业管理课程分类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但参考多数学校的设置情况可以总结为:按修习要求,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又分为公共必修和专业必修两种,选修课又分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两种;按知识结构层次分类,课程设置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四类。以下将以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为例,对两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表1)。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总学分为15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36学分,占总学分的89.47%,实践环节16学分,占总学分的10.52%。在课程安排中,公共课程35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25.73%;专业基础课6分占课程总学分的50.73%;选修课32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23.52%;实践环节具体实习得分情况为:每学期实习时间在56~84 h获得1学分;98~154 h获得2学分;168~210 h获得3学分。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制共四年,其中授课124周,教学实践26周,社会实践41周。本科全部课程共计2 665学时(不含毕业实习、毕业论文),150学分。其中必修课1 661学时(84学分),占总学时的62.3%,选修课1 004学时(4分),占总学时的37.7%。教学实践环节17学分(军训1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

从表1看出,中美两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宏观设置方面,基本上趋于一致,即都是有必修、选修、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学分总量上也相差无几。

2.2 两所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差异性比较

2.2.1 两所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学制差异性 在学分总量上,美国的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体育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获得152学分即可毕业,中国的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要完成150学分方可毕业,获得相应的学位。就总学分要求看,两者相差不大。

但在学分获得上,由于两国的学制不同,差异较大,表现在:美国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教育体制,学生学业完成的标准,主要以学分的获得为衡量准则,没有严格的学时要求,这就给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足够的弹性时间安排,提供了足够的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实践的发展空间。反观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连续在校学习的课时量要求,才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属于传统的学年制教学体制,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陛的形成。比如,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上课30或者32学时才能获得2学分,没有规定某科目学习必须在限定的时间段要参加;天津体育学院规定必修课程连续性上足1 664学时,才能获得84学分,总计在校四年必须上满计划2 665学时,才能毕业,因此可以看出天津体育学院在学分获得上,有严格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上课时数的计划安排。

2.2.2 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内容性质差异性 天津体育学院公共必修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概论、公体课、就业指导等,很明显主要以强调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主要以大学写作研讨、艺术知识与经验、历史学、文学知识与经验、定量分析、哲学、社会与文化、科学素养、神学与宗教研究、道德伦理、职业道德研究、心理学基础、微积分、数学、宏观经济学原理、法律与社会、社会学简介、统计学等,体现的人文与自然教育。

因此,在公共必修课程中两者的差异表现为: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更加注重真正意义上通识教育的培养,涉及学科知识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语言课程类、法律类等。天津体院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对单薄。

2.2.3 专业必修课程数量差异性 专业必修课程也称之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体育产业管理“专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该行业特色人才的基础。在现代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中,十分注重该环节课程体系的质量与数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两所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中美两所高校都包括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同时也都设有体育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学等专业必修课程。

但从数量与比例上看,两校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共计23门之多,而天津体育学院仅为15门。因此,在总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上,美国的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专业课程比例达到总数的50.73%。天津体育学院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总数只占到整个所开课程总量的30.34%,说明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在学科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更加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2.2.4 选修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差异性 选修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目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拓展领域涉及到营销原则、会计学、信贷、体育管理简介、体育管理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赞助导论、体育基础财务、体育设施管理与运营、国际化体育产业、体育营销基础、体育传媒、体育管理法规、专题研究、体育组织管理、体育赞助、体育法、国际体育管理;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在选修课程内容设置上涉及到财政与税收、人力资源管理、体育公共关系学、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提高、科研方法、商务交流、广告学、电子商务、战略管理、体育产业前沿专题讲座、休闲体育与健身概论、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场馆物业管理概论、体育赞助导论、体育传播学、国外体育产业介绍等选修课程。

从选修课程内容涉及领域广度看,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主要选择范围集中在体育领域的课程为主,而天津体育学院涉及的范围较广,既有体育领域的知识,比如休闲体育与健身概论、体育、体育传播学等,又有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的知识。因此从选修课程作用的出发,笔者认为,我国的天津体育学院的选修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能体现学生兴趣更加广泛性的特点要求。

2.2.5 实践课程实现形式的差异性 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有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入学教育与军训以及参加学术活动内容。美国高校则侧重于参与性研究、社会实习及实验。在学分总量上没有差异性。但从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实用性的培养要求看,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应用能力,重视与市场结合,能与相关单位长期保持密切联系,这样即能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公司进行实习或者参与体育赛事管理,又能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所以学生在整个过程不仅能够达到学分要求,而且积累了实际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在实践环节能真正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反观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实践环节,而且还有相当的比例(高于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但由于专业自身缺乏统一课程设置标准,多数仍采用以往的“放羊式”实习模式,未能达到设置实践课程的根本目的。比如毕业论文,有多少学生进行过创新性研究?社会实践有多少学生能深入到一线脚踏实地的工作?

总之,在实践环节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达到实践的目的要求,而天津体育学院更多只是流于一种毕业学分需要的形式,很难达到锻炼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目的。

3、完善中国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两所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合格的体育产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借鉴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完善。

3.1 拓展公共必修学科领域,增加专业必修比重在现代人才培养理念中,强调的是“通才+专才”培养模式,即“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类型。洛约拉大学在公共必修课程中涉及学科领域较多,同时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学分比重几乎占据总计专业学分的一半以上,使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了解更多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强化专业能力学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培养要求。而天津体育学院在公共基础能力知识培养方面,主要思想道德教育领域知识占据了多数。在专业课程中,又没有体现出“专”的优势,因此建议在公共必修课程领域适当拓展,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增加学分比重,尽量与现代教育培养人才模式接轨。

3.2 调整实践内容,改变实践形式 实践是对检验理论,应用理论的重要手段。从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实践的目的看,主要是充实专业理论学习中应用性不足、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前适应未来工作的社会环境等,是学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桥梁,在整个教育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议我国的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实践环节首先改变实践内容与形式,效仿洛约拉大学实践中的走进市场、感受体验、自主研究等内容与形式,彻底改变我国高校中普遍的“放羊式”的实习模式,其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与跟踪制度,保障实习中人人参与、体验各种体育经营与管理落实到实处。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2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

[4]薛娜.本专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以溜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鲁东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天津市教科研学报,2011,22(05):224–226.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专科办学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教育从业人员,是师范院校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师范专科学校,重点面向农村进行小学、幼儿师资培养。由于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合理、方法得当,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竞争力很强,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一、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对国内二十多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分析,作者得出:大多数院校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目前,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本科层次,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将更加规范。

对于区域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办学点课程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层次[1],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与本科层次有所不同。“教育技术学”专业变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看似只改动了几个字,其中的转变是深层次的[1]。一般来说,专科层次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学习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对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课程体系进行差异化设置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本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学校六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小学、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功底扎实、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突出,在当地广受好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展开和不断推进,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有小学教育(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基础上,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并成为重点专业建设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设置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原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的最直接表现应该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设立初,人才培养目标仿照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能够基本体现教育技术学核心价值和特征,但却缺少了地方和学校特色。

三、课程体系建设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地方性师范专科院校是直接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的,以就业为导向[2],应该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和自身优势,专门培养从事基层和一线工作的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3]。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深入分析当地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兄弟院校或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课程框架[4]。

2.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所占比例关系是比较不容易把握和均衡的。为了实现与本科院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放弃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突出专业实用性。而专科层次教育技术人才也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区别于专业技术培训。基础理论过分薄弱,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理论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合理设置是明确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特色的关键[5]。

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目前多数高校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是学科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专业人才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而选修课的设置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5],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修课不能替代的[6]。必修课相对稳定,而对于学科前沿的内容,以及社会需求的动向,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选修课程来体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能使专业课程体系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就业去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在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应该尽量避免所培养的学生挤在一个门槛就业抢饭碗的情况,这就需要人才分流培养的思想。不同的就业方向对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某个方向有所侧重。

四、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考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主要流向来优化和重构参考课程体系如下:

1.公共课设置。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参考重点院校以及部分地方院校课程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性质和作用,将原来划入专业课的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口语、写字、音乐、美术三门课归入公共必修课。

2.专业课设置。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又分为教师教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又分为专业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方向课程)。

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质量的保证。其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本学校在六十年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小学、幼儿教师培养特色课程。该课程模块直接面向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性强,突出了服务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而专业基础课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最低学习要求,除教育技术核心课程以外,设置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精品课件分析(案例)、动画设计与制作I、图形图像处理I等贴近小学教学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专科教育的实用性。此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课程基础上拓展而来,一方面保留原有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加入部分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入门知识。

专业选修课由任选课和限选课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是为了体现分流培养的思想,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因此,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均提供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深入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和应用课程,或根据兴趣在三个方向中任选一个作为主修方向。该课程体系使学生有更多的自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动向调整选修课内容,使课程体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3.关于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该课程体系除增加了数量和门类丰富的选修课以外,与以往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采用了内容上具有延续性和递进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这主要借鉴于美国部分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课,在必修课中就有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以及教学开发和产品过程III等。这些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上存在难易程度的递进性[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动画设计与制作和图形图像处理等课程都是按照内容的延续性和递进性进行设置的。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是在原有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上设置的,既保证原有的特色内容被继承,又适当拓宽学生理论基础。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II,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动画设计与制作I和图形图像处理I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技能标准,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继续选修其后续课程。递进性的组织课程,既能够保证学生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低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逐步深入。

4.实践课程。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在未来专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施。

五、总 结

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成熟、多样化、变化快,这就要求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设计要求相适应[7]。本文从地区环境与学校专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并提出了对现有课程体系优化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哲,钟生海.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

[2] 李琪,李文高,苟泽志.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12).

[3]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08,(3).

[4] 伍顺比,江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8).

[5] 任丽萍,张屹.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培养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6] 刘光然,陈建珍,王彩霞,詹青龙.职技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4,(1).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4

1.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有部分和本科的教学内容重复,部分课程内容没有反映出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研究性、前沿性不够,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都以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心理学为课程重点,基本没有细化研究方向,学生难以充分接受、消化理解本专业的知识。

2..选修课程

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多数学校是开设任意选修课,没有指定必选选修课,研究生有选择的自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但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也有一些学校规定了必选选修课,或者是采用任意选修课和必选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虽然容易使研究生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但是限制了自由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

1.优化公共必修课的设置

公共必修课要将重点放在外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等科目上,其中,外语教学要和本专业密切结合,增加外语学习的针对性。

2.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

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将重点放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教学论和体育教学原理等科目上,切忌过多过杂,应将本专业前沿的学术理论纳人教材中,内容要在本科的基础上深人拓展和延伸,要注意配套开展合适的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专题讲座为主,本专业研究方向的教学理论为辅,同时要以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需求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舍弃不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增加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帮助研究生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

3.合理调整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学生难以全面发展,因此要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提高选修课学分的比例,选修课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尽量增设一些交叉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以能够体现本专业发展前沿动向为最佳。另外,要将计算机课程和专项技术课程列为必修课程,以提高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

三、总结

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要转变思维方式,以多元性、整体性和前瞻性为标准,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体育;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07-02 随着体育成为世界各国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与重要载体,体育英语也凸现出其重要性。为适应社会体育英语人才需求,我国自2002年以来,相继有16所体育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着重培养体育英语人才。英语与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就体育英语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开展了大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凝练获取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实际课程设置与教育模式并没有完全摆脱英语语言学科的束缚,难以实现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的教育要求,存在着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体育英语特色不明显;课时分配侧重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较少加强体育。

英语运用技能的培养;专业选修课方向体现不出体育英语,且选修课程太少,大多选修课成了必修课;学生不能对体育运动项目术语进行正确的翻译与分析。追其原因,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难以实现“英语+体育”的教育目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造成学生身在体育院校,而对体育不了解,更不要说将所学的外语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体育领域内。相关研究证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对照外国语大学教学计划,达不到培养高级英语人才的目标,对照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又谈不到培养从事体育工作的技能[1]。为此,本文以培养复合型体育英语人才为教育目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实践运用验证其有效性,为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一、完善建立彰显体育英语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办学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来看,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与单科外语学院以及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略势,如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要找准“英语+体育”的结合点,也就是基于体育领域外语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在体育领域各行各业去谋职的语言水平较高的体育英语人才,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找准这个切入点是很难的。多年来,以建立英语语言文学和体育学知识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立足将英语专业(体育方向)建设成为多个体育英语运动项目,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原则,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且掌握体育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国际体育交流、体育管理、体育服务、体育信息、体育新闻等相关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获取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体育院校体育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体育英语专业处于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教育科学与英语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点上,专业结构为集管理、体育、教育与英语等为一体的复合性结构,具有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英语专业的特色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个字“复合型”,具体地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的“复合型”能力,它是外语类专业的共性,也是外语类专业学生在未来专业发展中的立足之本,二是专业方向的“复合型”能力,它是构建和突显我院英语专业特色的关键所在。我们围绕学院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这个中心工作,遵循“英语知识在体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原则,设置宽阔的课程平台,从大的体育学角度将课程设置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体育专业课程、英语专业课程)、体育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体育英语专业板块选修课程(主选与副选)四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即通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主专业方向选修与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建立“复合应用型”体育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复合型”,还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某一个领域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

1.构建“打通基础、层次分流、重点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修订,其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体育领域的外语人才需求,根据这种需求变化来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以传统外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界限,在立足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体育方方面面的相关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实施层次分流,因材施教,培养具有适应传统外语就业岗位以及体育领域的体育外语人才.建立层次明确、彰显特色的选修课程群.专业选修方向与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学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各课程群的课程名称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要突出重点课程。另外,对课程学时数、开课学期合理分配与设置,使之相互贯通,形成互补救教育功效.体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1)公共必修课程:学院规定的课程,同时增加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等体育类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一些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体育类知识课程,拓宽学生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体育英语技能,奠定素质基础。

(3)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高级英语、语言学概况、高级翻译等英语语言学课程以及体育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加之一些英美体育报刊选读、体育英语高级视听、体育解说英语、运动项目英语等体育英语类课程。

(4)体育英语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设定英语语言文学和实用体育英语两个方向,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群的熏陶,提高发展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构建立足课堂、内化渗透、技能转化的外语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汲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把传授外语知识与技能与体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突破口是做好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设计,构建外语知识传承与体育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外语技能转化为体育领域运用技能的教学模式。这种立足外语专业教育内化渗透培养的教学模式,不仅包含了外语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同时也突出了体育外语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专业技能向就业技能的转化,有利于依托专业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教育功效。建立与外语教育机构、新闻机构、体育项目中心以及体育产业服务单位的实践联系,分别发挥其英语专业优势,形成“学习、实践、服务”一体化专业实习模式,磨炼实践技能,提我院外语专业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取得很大的成绩[3]。

3.增设体育与职业规划教育课程。(1)增设体育学科与运动项目课程。增加体育知识、技能和实用体育英语方面的课程.对于这个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方方面面的因素与困难,增加多了,影响专业课程总学时数,而且减少一些专业课程学时,师资又不易协调。为此,必须找准这个结合点和切入点,遵循学生身体状况、学院发展特色和体育与体育产业领域的地域人才需求。初步开设高尔夫、网球、体育舞蹈、足、篮、排等项目必修课。主要介绍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网球、河北民间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规则与裁判法和赛事流程,能够对项目专业术语进行翻译,能够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具备能在该项目领域进行服务交流工作的能力,课程要求是采用双语教学,同时与学期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相匹配,要求学生掌握从事赛事服务、经营管理、文献翻译等基本知识与技巧.课程开设要求是第一学年讲解足球英语、篮球英语、排球英语和武术英语。另外,第一二学年开设高尔夫球英语、网球英语.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开设一些必要的体育知识讲座,包括体育产业学、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学、体育情报与翻译、体育健身、体育健身方法与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大三时增设高级视听说和体育项目专选与实践,在学时分配上要考虑学院的特色。(2)增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依据外语专业学生的择业取向以及就业的需求,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类课程,包括职业规划、就业形势与制度、就业准备、择业技巧与方法、创业指导等课程。

三、实践效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从2010级以来的实践检验,其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育类特色课程的设置结合了我院专业特色发展,高尔夫球和网球,同时,也结合了体育运动项目市场运做所需要的体育英语人才。

2.同步教学模式的设置,学生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通过不同课程得以解决。对于体育知识方面的在体育课程中来学习,关于项目英语方面的问题,可在项目英语课程中找到答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师观念认识、体育项目英语授课技能、教材建设等问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依然影响着教师,体现在对体育项目英语课上什么?如何上?重点提高学生哪方面英语技能?思路不是太清楚,而且创新意识差,依然延续着传统英语教学的思路。大多教师都是单一英语学科毕业的,没有运动经历,缺乏对运动项目规律、基础知识和规则的了解与体会,在内容讲解上缺乏深度,缺之系统性,容易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情况。教材始终制约与影响体育运动项目英语的因素之一。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编写与尝试,但依然没有经过认定的材。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呼唤着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性地进行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体育院校英语毕业生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实用英语理论的价值观念,深入研究“英语与体育”两大学科相融合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体育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贻刚.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90-93.

[2]河北体育学院教务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河北体育学院,2010,(7).

[3]李雷,刘振忠.体育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49-51.

基金项目:河北体育学院2010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JYZ05)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农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作者简介:高忠明(1965-),男,陕西延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肖莹(1986-),女,山东滨州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郭晓琴(1969-),女,陕西延川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JA104011)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高忠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主持人:高忠明。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33-03

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由传统农业走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这就需要一批能在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操作与管理,并能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技能型人才,以及善于开辟农业新领域、研发农业新产品与勇于闯荡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创业型人才。显然,这些人才的培养与中职农科相关专业教育密不可分,而中职农科专业课教师正是中职学校培养此类人才的关键。

我国中职农科专业课教师主要来源于农科院校、农科职业学院(一般由农校升格)和职技师范学院。农科院校向来以学术性为擅长,其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教师的专业技能欠缺,不能在短时间达到农科类专业课教育教学要求;农科职业学院以技术性见长,其培养的毕业生虽然具有比较娴熟的农科专业技能,但学术性和师范性不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那么,以专门培养中职专业课教师为己任的职技师范学院能否满足中职学校农科类专业课教育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其课程设置情况如何呢?本文就专门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取样

我们以某科技师范学院(由农学院改制而来的职技师范学院,简称N校,)的五个农科类专业(植物保护-植保、园艺、园林、动物医学-动医、动物科学-动科)和某科技学院(以农科类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师范学院,简称B校)的一个农科类专业(动物医学-动医)为样本,根据两所学院10级的培养方案,对其农科类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其培养目标均定位于为中职学校培养农科专业课教师。

二、课程分布状况

以课程所占学分为统计口径,从课程总体布局和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践课分布等五个方面分别予以统计。

(一)课程总体布局

如图1所示,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平均85%为必修课,其中必修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的N校动科专业高达88.3%;平均只有14.3%的学分为选修课,其中选修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的N校园艺专业也仅有17.5%;理论课程学分平均占总课程学分的80%以上,其中N校的园林专业高达83.7%。实践课程学分平均仅占19.8%,其中N校的园林专业仅占总课程学分的16.3%。

(二)必修课分布

图2显示,在必修课中,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平均42.33%为公共课,N校的动医专业45.5%为公共课;专业课程平均学分占47.7%,其中B校的动医专业所占比例最高,高达50.6%;而教育课程学分平均仅占10.0%,其中N校的植保专业仅占8.6%。

(三)选修课分布

图3表明,在选修课程中,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平均66.9%学分为专业课,其中N校的园艺专业73.7%为专业课;公共选修课程平均学分仅占33.1%,其中,N校的园艺专业所占比例最低,仅占26.3%;而六个农科教师教育专业均无教育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四)理论课分布

图4表明,在理论课中,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平均47%的学分为公共课,N校的动医专业51.1%为公共课;专业课平均学分占46.8%,其中,B校的动医专业所占比例最高,达54.1%;而教育类课程平均学分仅占6.2%,其中B校的动医专业所占比例最低,仅占4.9%。

(五)实践类课程分布

图5显示,在实践类课程中,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平均学分占71.4%,其中N校的植保所占比例最高,达76.6%;教育实践课平均学分仅占18.5%,其中,B校的动医专业所占比例最低,仅占15.1%;社会实践课平均学分仅占10.1%,其中N校园艺专业7.2%为社会实践课,所占比例最低。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如上统计结果反映出,总体课程比例失衡问题在N校和B校的中职农科专业课教师教育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必修课与理论课,忽视选修课和实践课

研究发现,农科专业课教师教育依然采取传统的普通农科类专业教育模式——学校本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科专家为追求目标,一味向学术性看齐,必修课和理论课,尤其是专业必修课权重过大,过分追求课程的系统性与课程内容的专、深、精,应用性和实践性技术知识遭冷漠,致使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不能在职业教育教学实际中灵活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许多初任教师在岗前由于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训练,导致对自己将要就职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一无所知,就职从教后不仅适应期较长,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众所周知,农科专业需要大量的田间生产经验,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所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是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来,电脑里面也种不出水稻来。”[1]不经过田间的摸爬滚打永远也不可能培养出农技人才,加之教师教育的特殊性,参照西方国家职教师资培养经验,笔者以为农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的实践课(包括军训、社会实践在内)权重系数不应小于0.5,选修课权重系数不应小于0.3。

(二)公共课和专业课严重过剩,而教育类课程明显不足

农科类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不仅种类单一,而且所占总学分比例极低。如N校和B校的六个农科类教师教育专业只设置普通心理学和普通教育学二门理论课以及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门实践课,都没开设专业教学法课程。进一步地访谈得知,这两所学校的农科类教师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均采取所谓的分散实习形式,完全流于形式,只要通过校内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职技师范学院理应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高地,但在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设置中置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以及专业教学法等课程于不顾,只是“鹦鹉学舌”似地沿袭或简单套用普通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怎么能培养出满足中职教育所要求的专业课教师呢?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末调查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情况。结果显示,这70多个国家和地区教师教育的各类课程比例基本上是:约35%为学科专业课,25%为普通文化课,25%为教育理论课,15%为教育实践。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40%为教育类课程[2]。因此,应适当压缩公共课(如政治类课程)比例,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例,补上专业教学法课程,专业课程权重不超过0.4,教育类课程和公共课的权重均不得低于0.3[3]。

(三)选修课门类单一、数量不够,教育类选修课程缺失

在农科类六个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中,选修课门类单一、数量少,尤其是教育类选修课程缺失。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学校设置形式多样、种类齐全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据。所设置的课程若脱离学生实际所需、远离学生兴趣,不仅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门类齐全的选修课,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特别有益的,尤其是跨学科选修课,有利于促成知识的交融,有利于促成学生在共同学习框架下脱颖而出。众所周知,中职教师教学与中学教师教学不同,是按专业划分的,而非按学科划分。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主要在选修课程中体现。因此,课程内容应选择与现代科学技术、当今社会经济以及相应职业岗位相关联的知识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专业特长,为学生的对口就业、岗位转换、品质提升服务。就农科类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而言,更需增加教育类选修课程门类,加大教育类选修课权重,特别应增加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如职业教育研究方法、职业教育史等课程。在选修课中,教育类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三类选修课应基本均衡,不可顾此失彼。甚至,为了突显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可以将教育类选修课所占全部选修课程的比例提高到40%。

(四)轻视实践类课程,敷衍教育类实践课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时至今日,各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仍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虽然不能全怪职教教师教育机构,但与职教教师教育过程中轻视实践类课程,敷衍教育类实践课程密不可分。中职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教育教学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的本专业实践经验和职业教育经验。对于农科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一方面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牧区林区,接触生产实际,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三农”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在职前教育阶段可通过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或者建立职教师资培养机构与中职学校、企业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增加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机会。可借鉴欧美国家教师教育经验,组建由三方参与的教学研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为职前教师提供真实的生产、教学实习环境和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践条件[4],进而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靠职业教育,中职农科类专业的办学质量要以农科专业课教师质量为保障,农科专业课教师的质量某种程度上又取决于农科类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其中课程设置是前提。因此,职技师院必须加大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力度,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科类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确保职教农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强大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省略/news/2011-10/14/content_23618739.htm.

[2]苏真.比较师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81.

[3]高忠明.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职教论坛,2011(21).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7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103-04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s social demand, presents the tendency which fast as a resul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expands day by day.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s angle of view analysis, raises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society sports market demand and the professional the difference, obtains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s ability raise with the social physical demand existence remarkable difference. Take the social demand as the guidance, establishes the new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ociety sports professional ability raise system, is the university sports discipline constru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ho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talented person ability; raise

随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教育思想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分歧在不断地得到统一,并逐渐达成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还没有跟上。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视角分析出发,社会需求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偏差,这是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继续深化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1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界定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是一个包括专业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有机结构体系,它集中地体现社会体育从业者心理活动的特殊性,具有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能力总是与活动相关系,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能力又在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以本科教学为主的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上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以及具有社会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大多数围绕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课程为基础,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大类来设置[1]。汇总全国68所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总共有 439门,其中必修课为138门,选修课为 299门,两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之比超过了1:2,大多数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较少,最多不超过4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8所主要体育学院开设专业平均11.3个[2][3]。据调查,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已经达成共识。特别是各大高等体育学院,在课程门类和学时方面都十分相似,只有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看来,专业方向、课程门类齐全,知识和技能涉及面广,符合“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完全满足社会体育4大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社会体育需求的专业能力结构重点、水平等和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培养依然存在着偏差,这是值得社会体育办学者深思的问题。表1列出了6所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比较。

3 社会体育工作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及调查分析

要发挥社会需求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必须对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能力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抽样调查对象为上海、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的体育局、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社区体育组织和体育健身场馆。对政府社会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体育事业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社团组织的法人等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指导者169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统计进行结果分析,并征求上海体育学院李建国、朱永贤等专家的意见,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等4大组成部分。

指导是指导教练通过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使学员掌握健身锻炼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科学体育活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指导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制定计划能力、创编能力、咨询能力等,是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组织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目的,有关人员同心协力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组织能力主要包括协调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完成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服务是指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服务能力主要包括接待能力、沟通能力、设施使用与维护能力等,随着体育市场的建立,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质量已经是吸引体育消费者的重要砝码,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销能力是指能使营销者实现营销目标(即促成企业价值和消费者价值双重实现)系统的、内在的支撑能力。营销能力主要包括开发能力、宣传能力、公关能力、推广能力等,是帮助企业实现销售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能力结构各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交叉,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指导能力是核心,组织能力是基础,服务能力是关键,销售能力是目标,这4大能力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体育专业生能力的主要要素,这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搭配,便可形成较为合理、优化的社会体育专业能力结构体系。

调查设计:在问卷调查4大能力重要(或需要)程度中按顺序标出:1、2、3、4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4、3、2、1分进行统计得出能力结构百分比(见表2)。

从表2调查分析:能力比重的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营销能力29.4.6%、服务能力26.8%、指导能力22.9%和组织能力20.9%;本次调查约80.80%的对象是从事商业性社会体育活动的工作者,因此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正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体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要求和社会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结构;而对于非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者,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求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果将能力分为指导、组织能力(侧重非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和服务、营销能力(侧重经营性社会体育工作)2大类进行分析,将非经营性和经营性的指导能力与组织能力比重之和服务能力与营销能力比重之和为:98.6/101.4,接近1/1。因此,从社会体育行业需求总体上看,对社会体育工作者这2大类能力结构的要求比较均衡,反映对社会体育专业生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想相互吻合。

4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能力培养关系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最优化是从高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探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是课程设置体系为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门课程都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设置的,因此,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是相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可能是一对一的关系,有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由于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在整体上已经达成高度共识,以下是针对组织、指导能力和服务、营销能力2大类能力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对应关系的统计调查,调查对象为表3中抽样的13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门类。

综合分析:从表3我们看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门类比较齐全,按课程设置的门数与能力培养对应关系分析,组织指导能力/服务营销能力=111/32,服务营销能力对应的课程相当大部分在任意选修课里,使得比值进一步加大,远远大于表2得出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比例98.6/101.4。通过表4和表5的数据对比分析,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社会体育课程设置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项尤为突出。表5从学时和学分进行分析,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是主体部分,约占课时总量的60.4%,而选修课的课时分量只有39.6%;通过学分和总课时的比例进行推算:2348×21.3%=500,由于实践课的课时是渗透到专业必修和选修的各部分,一般高校不安排特定的教学实践课时,而通过学分来进行评价,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达到这个数字;选修课是丰富和发展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部分,由于任意选修课约占选修课总体的一半左右,使得实践课时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一般的高校都在200-300课时之间,形成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约为10/1的比例关系。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实践环节来实现,实践学时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理论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总的来说,课程设置所培养的能力结构(组织指导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

5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功能优化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目标制定主要依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整体上未摆脱体育教育专业模式的影响。各相关高校应加大校本研究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我完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发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之纲,也是人才定向、课程调整的重要杠杆,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未来发展的设计坐标,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计的综合功效和结构比例,而且也影响到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在专业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下,主要体现于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因此,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代化,先要探讨课程结构功能优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个性是自主精神与社会倾向性的统一,是独特的精神风貌与基本素质和谐发展的统一。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优化课程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把人的个性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是要积极发展和展现人的真实价值,是要促使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强调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对知识的建构意味着课程体系必须建构知识与人之间的一种整体折意义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意义。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过去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家制订的,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个人自我设计,自己来制订培养目标。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目标更多地体现为个体性,是学习者的个体自我规定和设计,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6 结 论

6.1 目前社会体育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力结构培养方面,虽然办学理念和社会需求一致,但在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标准相差较远。社会体育工作一项包括群众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组织 与管理、经营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内容,知识涉及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性工作,也是一项应用性强,操作性取向高的实务性工作[7]。实践能力欠缺和实践学时的不足与社会对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

6.2 对于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会体育企业来说,很难再投资于应聘毕业生的技术、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大多数业主选择一来就能用的“实用型”人才,这是导致社会体育专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之一。据调查,我国第一所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天津体育学院,就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毕业生约占总体的1/3,从整体社会体育办学来看,不但没有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体育事业的需求,而且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7 建 议

7.1 社会体育办学不但要在观念创新上与社会需求发展同步,鉴于社会体育工作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特别在课程设置方面继续强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与作用,办学模式更倾向于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对专业能力全面发展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可能用无限增加学时来弥补,将必修课的相似和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简化、优化和整合,从而提高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强理论到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

7.2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宗旨是“应用”,既在体育产业及其他与体育交叉领域里具备高级技术的实际操作应用人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体育事业的支柱之一。高校体育产业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也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高校体育产业通过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提供需求导向、经济支持、就业空间等引导、促进和服务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其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通过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展体育科研来为体育产业培育市场、提高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水平等促进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运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将共同推进社会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是:专业课程设置要以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和发展专业生的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为中心任务展开,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 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109-117.

[3] 陈永军.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15-817.

大学体育专业必修课篇8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四、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纵观我国5套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培养目标从体育教师培养的单一目标拓展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元目标,实现了“专才”培养模式向“通才”与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知识面的拓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上一篇:财政教育支出概念范文 下一篇:电气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