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管范文

时间:2023-09-15 11:00:27

财政监管

财政监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政监管;财政部门;方法

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财政监督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在各项改革措施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后,如何加强财政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各项改革成果,需要财政监督予以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措施,需要财政予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正规性,需要财政监督进行监管;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绩效,需要财政监管做出评价。

一、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是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需要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制和监督约束体系。财政监管机制作为经济监督体系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应当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模式已初具规模,作为财政内部的一个子系统——财政监管,也必须围绕着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来展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法律主体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否则就可能违法,引起法律诉讼,从而影响国家和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财政监管工作就是对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的执行、财政预算的完成以及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其他职责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因此财政监督工作亟需一部专门指导调整其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我国现阶段财政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只能依据一些别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税法》《审计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其法律主体各有不同,法律客体各有侧重,法律调整对象各有差异,给财政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问题。现在适用于财政监督工作的法律仅有《国务院违反财政处罚规定的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制定的《财政监察工作规则》等,因其对监管客体的约束不强,或基本无硬性约束,使财政监管主体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职责。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部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由全国人大颁布施行的,立法层次高,权威性强的《财政监管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监督的法律依据,解决财政监督的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使财政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财政监管队伍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系统内部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监督反馈着财政工作的运行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防止违纪问题的发生。财政监督工作的性质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责任重大,只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素养,随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紧跟形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次,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财政监管工作的人员必须了解,精通,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做到有的放矢。由此可见,财政监督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三、财政监管工作方法上应有所改进和创新

财政监管是财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其工作职责就是对财政工作进行反馈和监督,这与过去单以对外检查为主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管工作,必须在工作方式上有所转变,方法上有所突破。

(一)依据有关法律有权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财政将逐步退出生产性,竞争性领域,而以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为首要职责。因此,财政资金将主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运行。通过以前年度的检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真正属于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问题并不多,大部分违纪问题的实质在于单位领导的行政行为,行政决策违法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费用,滥发奖金,故意混库,挪用资金,贪污公款及公款消费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仅用简单的经济处罚是不够的。财政部门应有权在法律明确的范围内对有关领导和个人做出行政处罚,对触犯法律的有权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树立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财政监管手段要有所创新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内,财政监管工作应逐步由对外监管为主向内外并重转变,财政监管的重点应转变到预算的编制、修改、执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以及财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财政运行状态的反馈和监管上。由注重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转变,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真正使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国家利益最大化。

(三)财政监管要加强协调配合

以前的财政监管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缺乏横向沟通,互相间联系不够紧密,监管也只是表面现象。新形势下,财政监督部门与财政内部职能部门可以通过规章制度依法建立规范,顺畅的沟通方式和制度,使监督机构能随时准确地掌握财政资金的走向,提高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使财政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高度融合,切实发挥财政监管对改进财政管理的作用。

(四)财政监督要实现资源共享

财政监管部门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国库,财政业务银行实现信息共享。财政监管要借助“金财工程”,与国库,财政业务银行实现信息共享,突出财政监管的过程性和同步性,强化财政监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让财政监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商德文.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监督体系[J].财经研究,1997,(11).

财政监管范文第2篇

审计了解并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结存资金数额较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统筹管理与使用,也不利于提高资金效益和缓解建设与资金的矛盾,更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规范部门结存资金监管,强化财政职能,发挥沉淀资金效益,减轻财政负担十分迫切。经调查,部门结存资金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在构成上以基金和专项结余为主;二是在分布上具有普遍性,并以有资金分配权的重点部门和事业单位为主。

一、结存资金较大的主要原因

(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顺,财政监管难度较大

在结存资金构成中,绝大多数为事业单位的各类基金,而基金构成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收支活动是否真实与合法,更取决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

就目前管理体制来看,一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从属于行政部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依赖于主管部门,加之事业单位多、分布散、资金规模不一,财政等外部监管鞭长莫及。二是基于从属关系,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间的收支活动有其内在联系,有些主管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将应上缴财政或应在本部门核算的预算外及其他财政收入在下属单位核算,造成收入不实,加大了基金分配基数。三是事业单位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且来源复杂。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除上级拨入、执收所得等财政收入外,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国有资产出租或其他经营性收入,对此,财政不易掌握,控制更难。

(二)相关政策与制度存在缺陷

1、基金分配制度不尽合理。事业基金和福利基金是事业单位收支相抵后的结余分配。其收入来源包括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资金。就预算外资金而言,法规明确规定其不得用于个人福利支出,但根据基金分配制度,此类资金结余参与分配,其结果不仅扩大基金规模,且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影响法规执行的严肃性,并造成财政性资金支出向个人倾斜。

2、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政策滞后。多年来,预算外资金支出所采取的“专户存储”并编入单位部门预算的管理政策,是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有效调动部门积极性,缓解部门经费不足所提出来的。随着预算外资金的增加以及收入管理的不断规范,特别是部门预算改革提出了加大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这种实为部门所有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已显滞后与不适,其不仅给财政资金统筹管理与使用带来不利,也为部门结存资金提供了空间。

(三)预算管理改革仍有空间

1、零基预算未完全到位。预算编制多采取“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虽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但实际操作中,为满足“财政控制数”和部门争取资金的要求,一些部门拿资金找项目,高标准编制预算,造成执行与预算脱节,部分项目未实施或相互调剂、宽打窄用产生差额,导致结余。部门预算改革虽然提出了以零基预算为基础,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的综合预算要求,但因多年惯性以及零基预算需做大量的核实确认工作,财政力量无从保证,实际仍延续了传统方法。

2、预算统筹作用不明显。按照要求各部门收支及以前年度的结余或基金,应在预算编制中给予全面的体现,但部分单位的收入等未全部纳入预算,致使部门结存资金只增不减。另外,用基金弥补事业经费虽列入预算编制项目,但基本上未落实。

3、专项资金管理有待完善。首先,上级补助资金对口下拨,不通过下级财政,对其收支余情况财政无从掌握;又因部分切块资金预算编制较粗,项目具体使用单位以及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财政监督难以到位,同时给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留有调剂资金的空间,应拨不拨或少拨资金,形成资金在部门滞留。其次,政策因素形成结余。如,根据相关政策,各地区增设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但由于资金风险,加之缺少合适项目,多数未用,在管理部门滞留。上述情况有客观原因,但也要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资金在部门积淀。另外,专项结余应交不交现象时有发生。

二、规范结存资金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着手

(一)健全制度,规范资金管理

首先,预算管理要求应纳入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的资金、基金,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优先考虑结存资金,逐步消化,同时加大综合统筹力度,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将部门结存资金用实用好。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监管行为。一是明确结存资金管理原则,规定结存资金的范围、控制标准、使用方向、统筹比例,加强对结存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的监管;对政策性和多渠道取得并长期闲置的结余,制定过渡性管理原则,纳入部门预算。二是完善基金分配制度,规范事业单位基金管理与监督。三是以收支并重为原则,研究预算外资金综合统筹管理办法,在不影响部门和单位积极性的同时,研究探讨以综合统筹为原则,以保障事业发展为目的,试行按比例编入部门预算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向预算内资金管理过渡。四是完善财务核算监督制度,实行问责制,明确违规操作责任和检查责任,提高财务核算水平。

(二)深化改革,提高资金效益

1、完善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一是逐步落实和推进零基预算,加大综合预算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单位应加强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论证,预算编制力求准确、细化,财政部门深入调查,重点加强专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的审核,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切块资金由主管部门提出分配方案,纳入单位部门预算,财政统一拨款。二是采取预算执行季报、实地检查、重点项目跟踪等形式,加强对部门或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与检查,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在确保预算资金到位的前提下,避免或减少资金在部门滞留的可能。三是加强对决算环节的审核,逐步建立健全决算审签制度,确保决算信息的真实、可靠。

2、推进政府采购,规范支出管理。在政府采购规模逐步扩大、采购效益不断提高、集中支付比例逐渐加大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执行采购目录,对应纳入、能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以减少资金拨付环节,避免资金在部门滞留。

3、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确保财政三项改革的整体推进。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确保前两项改革到位的保障,创造条件,加快改革,对加强结存资金管理将起着关键作用。

财政监管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李振标郑传芳工作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造成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现状的主要原因

如前所述,国家权威部门和国内学者、研究团体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效益进行测量和评估,虽然在角度的选取和研究方法的采用上不太一样,但得出的结果却大致相同,即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未能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财政支农资金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现状的原因很多,我国学者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视角有财政支农规模、财政支农结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财政支农政策、财政支农投入与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谭琳元通过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农业科技三项费和农村救济费支出是影响投资效益的主要因素;[5]李若云认为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主要存在涉农管理部门多,难以形成合力;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支农投资运行成本高,中间损耗大;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等问题;[6]陈兴中等人认为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难以形成整体合力、支农资金管理分散、支农资金管理的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等是造成使用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7]高雄伟和董银果通过对国家财政支农宏观、中观、微观效益低下的实证分析,从国家预算、财政意识、政府博弈、配套政策诸方面探讨了影响财政支农效益的深层原因。[8]归纳起来看,各个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资金管理体制、资金总量、资金结构、资金监管等方面入手,他们的研究发现,造成目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管理部门多,致使财政支农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高,造成支农资金的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水平低下;项目资金使用审计工作不到位;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对规模偏低;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管理、审计等监管方面的制度缺陷导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

借鉴外国经验,探索加强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监管途径

(一)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征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财政支农重点突出,支持的范围包括商品补贴、土壤保护、贸易、科研和推广、造林和森林管理、能源等十个方面;目的十分明确,即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追求对全社会的正效用为主要追求。[9]美国财政农业投入监管方面有许多亮点,主要有:(1)健全的监管体系。从上到下有国会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公众监督三个层次,形成了一套国家与民众联手监管的严密体系。同时,依靠独立的监督评价机构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这一做法可以有效防止和纠正上述体系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补充和完善了政府的监督职能。(2)全过程监管。美国对财政农业投资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监管程序化、制度化、定量化。[10](3)强化信誉与风险约束监管。美国对设计、施工、监理等监管是靠风险约束和信誉制度等市场办法进行管理。(4)制定严格处罚制度。在处罚方面,十分严格,对违规行为,采取罚款、赔偿,甚至终止合同、取消资格;对严重违法行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系列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监管的力度。2.英国。英国政府财政农业投入主要用于农业基本建设设施、农场合并和农业合作以及建设与农业有关的工程设施,同时对农业基础理论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英国政府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体系比较完备,在财政农业投入监管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具体有:(1)立法监督。政府通过制定财政、财务管理、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预算机关、审计机关和监督机关实施管理。(2)预算管理。政府严格推行农业财政预算体系,有预算编制、预算审计、预算执行和预算执行后的检查及绩效考评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严格落实,保证了资金使用的高效率。(3)财政支出管理。运用财政补贴和税收杠杆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同时,还采取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政府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一措施,规范了财政支出规模、改善了支出结构、提高了支出效率。(4)鼓励公众和媒体参与项目监管。政府建立和完善项目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媒体对违法、违规和腐败问题进行举报、曝光,与政府共同监管。[11]3.日本。日本每年的农业补贴总额均在4万亿日元以上,农民收入的60%来自政府的补贴。近年来,日本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农村地区的交通、信息、通讯、卫生、教育、文化设施等公共品的提供,同时,为了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深入发展和人才培养,日本政府还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设施。日本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了以小型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其成功的农业发展道路,部分原因与政府财政机构对财政投入的高效监管分不开,其监管的主要特点有:(1)采用严格的制度和法律实施监管。政府通过制定《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法律文件来维护和监督农业资金的使用。(2)动态监督。日本的动态监督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国家财政农业工程投入中的浪费与不合格现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全程监督。日本政府建立了由国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12]地方政府预算监督配以居民诉讼制度,居民有权力对违规操作政府投资项目的人员提起公诉,日本政府在财政农业投入的全过程监管中因此就有了基层平台,加强了监管的效果。(二)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财政投入监管特征上述的美、英、日等国的财政农业投入监管措施,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监管应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然而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时候,有必要先对其成功经验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进行总结。笔者认为,以上国家的财政农业投入监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严格依靠法律实施监管。政府在加强对财政农业投入的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制度的建设,在增大农业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一整套惠及农民又利于政府监管的法律体制,依靠这个法律体系实施有效监管。这些国家严谨规范的立法和执法行为,为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2.全面到位的监管措施。各个国家在财政补贴政策的监管都加大了力度,美、英、日等国均在监管方面尽量做到全面,美国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相结合进行全面监管更是个中典范。而且,政府在监督过程中均采取程序化、制度化、定量化的措施。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加上社会民众参与监督,对财政农业投入的监管既科学又全面。3.强化责任意识。在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上,各国均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以实现有效监管,比如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开展实质性的监督管理。这点美国政府的做法尤其值得注意,在各个国家中,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均属常见,但对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确属独一无二。(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监管措施对我国的启示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在财政农业投入监管方面,仍需不断加强。我们要找到自己有效监管的思路,仍需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1.建立健全财政农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鉴于发达国家均对财政农业投入进行严格的监管,我国应当逐步将财政农业投入监管法律化、制度化,把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从政府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加快制定农业投资及其监管的具体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政农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2.加快转变财政农业投入监督的方法和模式。现阶段,我国财政农业涉及面广,单靠政府很难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加强财政农业的监管,必须要积极加快转变监管方法和模式,构建新的、复合型农业财政投入监管体系。这点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有的人大监督、社会监督、新闻监督等优势,引进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方力量与政府一起共同加强财政农业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管。3.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农业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我国财政农业投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流失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加强财政农业投入监管,亟需改变这种现状。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查实问题、分析原因、责令整改、给予处罚的基础上,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起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增加违规行为或失误行为的机会成本。

财政监管范文第4篇

近些年来财政分配职能被部门肢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职能部门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国家税收之外收取各种收费和基金,数额巨大。如1998年,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就达147.6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94.2%。这部分资金名义上是国家财政性资金,而实际上归部门所有,政府难以调控,财政无权分配,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既扰乱了国民经济分配秩序,又侵蚀税基,削弱了财政调控职能,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和人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在进行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时,财政不得不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惯做法,将相当一部分数额资金切块给各部门,名义上是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两家共管,实际上是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造成财力在预算安排之前就已被瓜分得所剩无几。政府在决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方向时,往往被部门意志和利益左右,难以突出政府支出的宏观目标,政府领导疲于充当各种“调解人”角色,致使行政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同时,一些单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铺张浪费甚至贪污挪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操作尺度,支出预算的随意性强,造成单位之间严重的苦乐不均,为挥霍浪费、损公肥私、重复购置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钱支出去了是否专款专用很少过问,一些大额专项资金大都没有按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归根结底,是由于现行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财政资金比较效益不高,损失浪费严重。

问题之二:财源萎缩,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受宏观经济运行不畅、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目前湖南省地方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原有的财源趋于萎缩,新的财源成长缓慢。从产业结构看,湖南省一产业GDP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O个百分点,二产业GDP所占比重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目前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效益型主导产业群尚未形成,作为省五大支柱行业的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工、食品加工行业并未起到“支柱”作用,其缴纳的“两税”总额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财政收入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属于“夕阳产业”的卷烟工业的增长。1998年卷烟“两税”占上划中央“两税”的51.75%。剔除卷烟税收后,全省“两税”实际上是负增长。而卷烟税中80%属消费税,是中央财政收入,形不成地方可用财力。同时,由于税收执法约束不严,导致税收“虚增”现象严重。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财政收入上台阶,采取所谓预缴、空转等手段做大“蛋糕”;有的地方无视税法的严肃性,按人口数量、土地面积摊派有关税收;有的地方由于税收征管漏洞很多且手段滞后,存在着大量的征管死角。这些现象造成了新的税负不公,不但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了财政收入的严重流失。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入总量小,人均水平低。1995-1998年,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问题之三:包揽过多,财政供给范围和标准不规范

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财政资金的分配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财政包揽过多,供给范围过宽,不该管的管了不少,该管的却没有管住。如对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大包大揽式的吃“皇粮”,导致这几年行政事业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恶性膨胀,财政收入的增长大大滞后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地方财政只能保吃饭,很少有钱进行经济建设。财政支出用于吃饭的部分已接近75%,有的已占80%以上,个别财政特别困难的县市,将全部财政收入用来发工资还不够。而国家财政必保的支出,如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等却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可以说,目前的国家财政正处于一种该退出的领域难以退出,该保证的领域却保不住的艰难境地,因而政府调节经济的能力十分脆弱,集中资金办大事难以兑现。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是十分危险的。

问题之四:体制不顺,基层财政自求平衡难度大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自1994年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但从地方的角度看,国家在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和财权分配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挫伤了地方的积极性。近几年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作了适当的调整,虽然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国家将原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地质、煤炭企业和部分大专院校下放地方管理,将石油化工企业上划中央管理等等,这种“上划下放”的做法,使地方感到十分为难。仅以煤炭企业下放为例,去年,中央下放湖南省煤炭企业18户,下放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达141953人,虽然中央给了一些补助,但在职工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方面给地方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将长期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又如,增值税是我国的一个大税种,目前约占全部税收的40%,而现行体制的分享比例是中央75%,地方25%。特别是随着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扩大,原来本属地方的税种(如交通运输行业的营业税)也将大部分划归中央。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建立中央、地方税收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除营业税是地方的主体税种外,其他大多属于零星的小税种,而且各税种之间缺乏内在互补性,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不够稳定。特别是地方税的立法权和绝大多数地方税的减免权都集中在中央,很难准确反映各地千差万别的经济状况和税源情况,地方政府难以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同时,乡镇财税机构的设置也不配套,财政所按行政区划设置、一乡(镇)一所,而税务部门则按经济区划设置,尤其是乡镇地税干部偏少、税收零星分散,加之管理体制不顺,工作上很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正收入库。

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这些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和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积累而成的。解决问题只能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加强法治、完善体制、强化机制着手,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理财水平。

一、加强法治,坚持依法理财。在培植财源上,政府财政部门要通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采取财政贴息等间接投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方面的闲置资金投向经济建设,形成立体、多元、高效、连环的财源体系。在收入征管上,要按照现行的财政、税收法规,依法、依率按实计征,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于预,把减免税控制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严禁收人情税、关系税,严格实行征、管、查三分离的征管办法。同时,要将乡镇税务机构与财政机构配套设置,结合机构改革适当充实税务人员,实行择优聘用,优胜劣汰。要加快税费改革的步伐,进一步规范收费、收税行为,减轻社会及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在支出监管上,严格按《预算法》办事,把支出预算的执行置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之下,在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的基础上,强化人员编制管理,推行人员工资统发制度,实行财政支出使用跟踪问效,对使用不当甚至贪污挪用的现象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同时,全面推行收费征管体制和综合财政预算改革,强化收费、基金和各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逐步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实行统筹使用、综合平衡。

二、完善体制,理顺分配关系。体制问题是财政分配的核心问题,也是调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理财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适当提高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中央返还比例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确定,提高对财政困难省份的返还比例,尽可能减少中央直接管理(垂直管理)的企业和单位,体制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二是新开增支口子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对地方确实无法承担的新增支出,中央要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或者推迟出台新增支出政策。三是要高度重视县乡(镇)财政体制的完善,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尽快确立能充分调动县乡(镇)两个积极性的财政管理体制。特别是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乡财乡理、乡事乡办,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确保长治久安。四是建立偿债准备金和风险基金,强化消赤减债责任制,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坚决防止新赤字新债务的再度发生。

财政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财政监管;财政部门;方法

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财政监督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在各项改革措施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后,如何加强财政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各项改革成果,需要财政监督予以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措施,需要财政予以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正规性,需要财政监督进行监管;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绩效,需要财政监管做出评价。

一、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是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需要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制和监督约束体系。财政监管机制作为经济监督体系和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应当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模式已初具规模,作为财政内部的一个子系统――财政监管,也必须围绕着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来展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法律主体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否则就可能违法,引起法律诉讼,从而影响国家和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财政监管工作就是对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的执行、财政预算的完成以及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其他职责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因此财政监督工作亟需一部专门指导调整其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我国现阶段财政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只能依据一些别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税法》《审计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其法律主体各有不同,法律客体各有侧重,法律调整对象各有差异,给财政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问题。现在适用于财政监督工作的法律仅有《国务院违反财政处罚规定的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制定的《财政监察工作规则》等,因其对监管客体的约束不强,或基本无硬性约束,使财政监管主体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督职责。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部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由全国人大颁布施行的,立法层次高,权威性强的《财政监管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监督的法律依据,解决财政监督的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使财政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财政监管队伍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系统内部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监督反馈着财政工作的运行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防止违纪问题的发生。财政监督工作的性质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责任重大,只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其次,要有良好的政策素养,随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紧跟形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次,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财政监管工作的人员必须了解,精通,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做到有的放矢。由此可见,财政监督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三、财政监管工作方法上应有所改进和创新

财政监管是财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其工作职责就是对财政工作进行反馈和监督,这与过去单以对外检查为主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管工作,必须在工作方式上有所转变,方法上有所突破。

(一)依据有关法律有权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财政将逐步退出生产性,竞争性领域,而以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为首要职责。因此,财政资金将主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运行。通过以前年度的检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真正属于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问题并不多,大部分违纪问题的实质在于单位领导的行政行为,行政决策违法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费用,滥发奖金,故意混库,挪用资金,贪污公款及公款消费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仅用简单的经济处罚是不够的。财政部门应有权在法律明确的范围内对有关领导和个人做出行政处罚,对触犯法律的有权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证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树立政府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二)财政监管手段要有所创新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内,财政监管工作应逐步由对外监管为主向内外并重转变,财政监管的重点应转变到预算的编制、修改、执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以及财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财政运行状态的反馈和监管上。由注重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转变,以财政资金为主线,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真正使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国家利益最大化。

(三)财政监管要加强协调配合

以前的财政监管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缺乏横向沟通,互相间联系不够紧密,监管也只是表面现象。新形势下,财政监督部门与财政内部职能部门可以通过规章制度依法建立规范,顺畅的沟通方式和制度,使监督机构能随时准确地掌握财政资金的走向,提高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使财政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高度融合,切实发挥财政监管对改进财政管理的作用。

(四)财政监督要实现资源共享

财政监管部门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国库,财政业务银行实现信息共享。财政监管要借助“金财工程”,与国库,财政业务银行实现信息共享,突出财政监管的过程性和同步性,强化财政监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让财政监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商德文.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监督体系[J].财经研究,1997,(11).

财政监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财政竞争;财政监督;制度外税收竞争

随着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建立财政分权体系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改善政府效率实践的重点。地方财政竞争与我国以前高度集中财政管理体制相比,代表着各级政府自主理财意识的复苏,它意味着我国财政分权已经使各级政府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竞争。随着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和税制环境的改善,我国地方财政竞争将进一步规范,效率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分权体制下财政竞争:一个理论综述

最早在理论上阐述地方财政竞争思想是美国经济学家蒂博特(Tiebout),在《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他认为人们愿意在地方政府周围是由于他们想在全国寻找地方财政支出与税收的一种精确组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之所以在某一区域工作和居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是因为政府服务与税收符合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正如施蒂格勒指出的,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本地居民,同时在一个国家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利对不同数量的公共品服务投票选择①。

蒂博特之后,对于财政竞争的研究多从财政支出和税收竞争两线展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扑向底层的竞争”理论。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和各地区广泛采取积极财政政策鼓励投资,为了吸引资本的流入,各个地区政府主动减少自己应得的投资收益,这种税收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使得地方服务的产出水平低于有效率的产出水平。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采取的低税率,地方政府需要维持一个低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支出水平,特别是在提供那些不能为企业提供直接收益的项目上。奥茨(W.Oates)认为在各个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中,没有谁可以获得好处,最终都会陷入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之中。

高登和威尔森(GordonandWilson,2001)也认为,人员和资源流动或者流出某一地区,不仅仅取决于该地区的低税率,而且要看该地区的公共支出状况和社会福利水平,即便税率相对较高,但如果本地的公共服务更好,也可以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流入。他们的研究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随着人员和资源在地区的流动性的增强,分权制将强化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的竞争,从而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于财政支出竞争效率问题,公共选择学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作为地方政府决策主体的官员,分权化导致地方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人在财政支出决策中易产生道德风险,企业与地方官员的寻租和腐败行为的结果不是福利最大化而是政府预算最大化。但是税收竞争可以增进福利,限制政府预算消费,因此税收竞争被看成一种有效的,旨在对高税率的内在压力的制约不充分的制度性约束的补充,这种税收竞争促进了税收制度的趋同,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成本。诺贝尔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更是指出税收竞争是“扑向顶层的竞争”,是限制了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且不是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二、我国地方财政竞争现状及问题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在税收竞争基础上,又通过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吸引外来资源,扩大税基,从而使地方财政竞争逐步转向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并存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财政支出在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中占到了主导地位,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其问题也不容忽视。

1.财政支出比重过大,监督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从总体而言是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总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上升,地方财政支出的高比重反映出地方财政资源配置的自主程度提高,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财政体制存在着内在矛盾,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公共品供给责任,虽然分税制改革以后,经济权限似乎得到了明确划分,然而社会责任主要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担方式,中央把支出责任给地方,地方则向中央要钱,正常的转移支付被轻视;地方利用信息优势欺上瞒下,通过预算外收支及体制外收支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监督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现象。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我国财政支出管理中,财政支出预算约束软化问题十分严重。很多地方根本不按《预算法》行事,实行赤字预算或随意追加预算支出。缺乏真正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资金使用中的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在支出项目决策方面,我国历来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支出预算基本上是按照基数法加增长的方法编制而成的,这种方法由于是在承认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把以前决策的错误进一步累积,影响了支出安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项目专家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低费用选择法等等,我国常常由长官意志决定,无法反映公众的真实需求,造成支出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2.制度外税收竞争有欠公平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是财政资金来源基础,也通常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现象普遍存在,既有因中央差别性税收及地方合法税收权限引起的制度内税收竞争,也存在制度外税收竞争。

制度外税收竞争是税法规定的税权范围内,制定的差别税收政策。使用的手段主要包括差别税率(额)、减免税、不同的起征点、个别税种是否开征、差别税目、不同的纳税期限等。制度外税收竞争形式灵活,因此决定和影响其效率的制度外因素十分复杂,如税收征管力度、征管人员素质、税收计划、地方行政干预、办税服务水平等都可能。此类竞争形式隐蔽且多样,性质上也存在较大差别,既有合理、合法的竞争,又有不合理甚至非法的竞争,如擅自减免税、有意放松税收征管力度、包税、买税、税收“先征后返”、税收奖励、减免费等。税收竞争不易监督,容易产生地方政府官员的道德风险,滋生腐败,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的形象。而且各地在不规范的税收竞争的执行与操作中存在很多盲区,难以保证财政收入合理使用。

三、提高地方财政竞争效率的对策

根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对地方财政竞争效率的分析,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有利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钱颖一,魏加特,1995)。但是这个结论有三个理论前提:(1)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拥有自,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不进行干预;(2)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允许“以足投票”;(3)地方政府面临预算的硬约束,即不可以发行货币和无限制贷款。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政的分权实际造成的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和要素的流动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好的制度前提。但是我国财政体制的分权受到集权政治体制的影响,对企业和地方金融机构还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控制关系。正如Bird(1998)指出的,地方政府的企业家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一方面,政府过多地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并过多地依赖企业税源阻碍了民间投资和创新,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政治体制的分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的所有权必然导致沉重的企业补贴,因为中小企业的破产率总是很高,地方政府不得不承担其经营风险。

1.地方财政远期目标:适度收权

我国地方财政竞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而且给腐败及政府决策的低效率提供了温床。因此,改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体制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课题。

之所以地方政府经济上适度收权,是要求地方政府退出微观经济活动领域,主要是放弃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直接控制,从企业家式政府转变成市场维护型政府。这样做可以为财政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相应地要逐步切断地方政府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依赖,逐步培育地方自有税基。但是,经济上过度分权对经济造成的危害并不意味着回归集权体制是可行的。适度收权的提出是相对于过度的地方经济自主与集权的政体之间的矛盾而言的,所以在经济权利收缩的同时,逐步推进政治的分权化也是必要的,政治分权化可以塑造最终的政府监督人,从而解决财政监督的缺位问题。委托理论已经证明,在委托人缺乏监督效力或存在委托人缺位时,成本会非常高,以致于整个体制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因此,财政支出改革的核心在于塑造一个最终监督人群体,对政府财政预算有强有力的决定权,这要求有相应的政体改革措施,即适当的人事任免权的下放是必要的。

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地方财政有明确的财权和事权。因此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应该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使地方人大具有开征地方税种和安排地方税税率的权利,以法制化、程序化的税收竞争代替制度外税收竞争。另一方面,让纳税人真正行使监督权利,利用地方人大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进行合法监督,并实施奖惩,更进一步的是通过地方直选来真正落实纳税人的监督权。

2.地方财政改革近期对策

政治分权作为一种远期目标是必需的,但近期内还缺乏实施的条件,这不仅是因为路径依赖的约束,更重要的在于政体改革涉及到权利变更,存在很大的改革成本,因此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是必要的。通过政府职能和财政监督体制的逐步调整,来提高政府的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1)调整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把地方政府定位在地方公共品的供给角色上。近期内在不调整现有的事权政府间配置结构的前提下,改革地方政府的事权结构,即鼓励或强制地方政府逐步退出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可以先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局对各地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然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政府所有权拍卖名单、价格、次序与规则,在各地产权交易所对政府所有权进行拍卖,购买者必须承担该企业的债务及就业责任。拍卖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用于当地社会保障支出。(2)改革财政监督体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支出管理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财政监督的不到位造成的,尽管改革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财政监督体系,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财政监督缺位是纳税人没有真正行使监督权利,政府部门的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依靠关于自律,而这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政府离不开人民的约束,政府官员必须对人民负责。所以,财政监督制度的改革必须围绕财政公开化原则,从纳税人监督和财政体系内部监督两方面着手,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

参考文献

[1]王加林。地方财政———跨世纪改革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徐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与地方政府竞争[J].当代财经,2003,(12)。

[3]黄春蕾。当前我国国内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1)。

财政监管范文第7篇

一、理论综述

Guellec and Pottlesberghe 在 2000 年利用实证,指出三点:第一,在科技投入方面,政府的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替代相应———增加其中一种资助方式的强度就会减少另一种方式对企业 R&D 的资助效果;第二,政府实验室和大学中进行的科技研发会排挤企业 R&D 投入,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资助使研究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参与科技研究方面,政府实验室和大学比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无形中使企业受到一定程度排斥,间接减少了企业R&D投入;第三,政府对企业 R&D的补贴水平过高会产生挤出效应,过低则很难对企业 R&D 投入的增长产生激励作用。根据国际经验,企业研发支出中政府资助所占的比例与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呈倒 U形的函数关系,在比例达到 13%时激励效应达到最大,在比例超过 25%时产生挤出效应。

邓向荣等在 2005 年发表文章指出,在政府研发资金投入中,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突出,但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构成严重不平衡,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快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慢。贾康于同年补充道,要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公共财政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新型多层次科技投入机制的战略措施。2007 年,韩霞提出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以及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科技投入的效益最大化;刘凤朝利用 1991~2005 年的数据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演变和弹性进行分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和指标,得出:地方政府投入不积极导致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支出对科技投入的弹性要大于地方财政,同时中央政府科技投入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非常显著;郭凯等对 1991~2005 年财政科技拨款和代表科技产出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展财政科技拨款对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都非常大,对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内影响不大。2008 年,马正凯结合厦门财政科技投入实际情况,构建了厦门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的宏观架构,形成系统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思路、目标和原则,详细阐述了厦门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田中禾等在选择构建甘肃科技投入的特色模式时,结合了集中协调型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和虚拟五力模型的企业科技投入管理模式,并联系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以及科技投入监管等问题,综合形成适合甘肃省情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李慧娟等根据 1990~2005 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产生的原因,但科技创新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并不显著,得出增加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是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刘凤朝、马艳艳等在 2009 年运用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资金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两个指标,分析了省区层面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模式,并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并以此提出了构建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资源双向优化配置机制的建议。华绵阳、汤丹在 2010 年通过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状况和管理体制,分析我国科技投入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全球化趋势下发达国家科技投入政策的变革举措,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科技投入体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方东霖在 2011 年选择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作为财政科技投入的指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 1991~2008 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发展两者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投入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显著因素,其影响是持续、长远的,并建议今后财政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优化结构,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重。

二、安徽省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的现实分析

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并决定调整优化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多层次的科技投入资本市场建设。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安徽省以培育新兴产业、调结构增后劲,振兴重点产业、保增长上水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助企业促创新,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引进来走出去为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使得安徽省形成了以奇瑞轿车为代表的企业自主创新品牌,以合力叉车为代表的产品自主名牌创新,以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结构调整创新,以华东光电所为代表的军技民用创新,以中国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战略前沿自主创新等自主创新模式,初步走出了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推动了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财政支持力度来看,1999~2008 年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处于逐年上升到趋势。政府当前较为看重科技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加大对这方面科技创新的投入,如 1999 年政府科技投入支出额为 14 779 万元,而 2008 年则上升为 184 606万元,十年时间科技投入额度增长了十倍以上。只是从总体上看,全省的科技投入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但总量仍显不足;R&D活动经费支出额和强度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科技活动筹集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企业和政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通过金融机构这样的渠道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作用不明显,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从而导致了综合科技水平、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省市比较,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显得不足。

一般而言,科技活动投入包括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两个部分,由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指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它又可分为 4 个指标:R&D经费支出与 GDP 比例反映的是地方各种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是一地区最重要的科技投入指标;地方财政投入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则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角度反映一地政府财力对科技的投入状况;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则反映了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则反映的是企业自主研发意外的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指标。

从表 2 中可以发现安徽省的 R&D 经费为 72.8 亿元,在中部六省当中是处于中间位置的,与发达省份比较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国际上常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 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来反映 R&D经费投入强度。安徽省的 R&D 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其投入强度还比较高的,处于第二位。但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总的来说安徽省的 R&D 经费投入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安徽省的财政科技投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政府要么加大投入,要么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科技投入,然而财政收入的量在短时期内一般是变化不大的并且数量也有限,这就要求安徽省必须从外部和社会其他机构入手,如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三、安徽省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和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在安徽科技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尤其是中央拨付的科技基金投入居于主要地位,在企业层面,只有很少的企业有意识也有能力进行科技投入,社会科技投入主体远远没有达到多元化的水平。在选择适合安徽省省情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时,一方面要看到,安徽作为我国一个欠发达省份,在科技投入的软硬件条件上都和其它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先天基础就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要明白,作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安徽可以尝试制定一种“后来居上”的赶超型的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有限、有效、有力的政府科技投入方案,力争可以用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四两拨千斤”的政策调节引导,带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的形成。由于经费来源单一,配套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客观上决定了安徽在进行科技投入管理时,需要选择一种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将有限的经费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统筹规划起来,投入到重大且紧急的项目中去;同时,通过财政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以及审计监督、公共监督,全方位立体的对科技投入项目的立项情况、执行情况和最终绩效进行监管,最大限度地保证经费使用在正确必需的地方,获取尽可能大的科技投入收益。如图 1 所示。

(一)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是公共财政框架下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的重要环节

它要求有硬性规定保证量的增加;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保证投入结构的优化;以财政资金的有效引导与带动保证增长的持续。通过总量增长、非均衡性增长和带动增长三种方式实现。目前安徽省已设立了用于准公共类科技领域的专项资金,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这些资金的设置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要用好这些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给企业有偿使用,使最初投入的财政资金不断增加,最终增大科技投入总量。同时,应加强资金管理,用以支持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科研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科技投入的市场主体,增强它们面向更广泛领域的科技投入能力。国外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有这样一些政府和半政府组织。如美国国会的中小企业委员会、政府的中小企业会议和中小企业管理局,英国的小企业服务局,日本通产省的中小企业厅等。

(二)对研发投入实行不同形式的税收减免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增加科技投入,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其基本的做法: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政府规定,凡研究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以申请按增加额的 50%抵免所得税。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仅十年左右,年折旧率为 11%~12%。通过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 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 4%,生产资料产业为 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 3 年内用于技术开发费、技术信息和培训费及有关技术革新计划资金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安徽省采用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刺激和鼓励社会各界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科技事业,是完全必要的。

(三)建立政府主导的财政科技投入决策机制,确定财政科技投入战略

应建立高层次的重大科技投入的立项、预算及评价决策咨询机制,在科教领导小组内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财政科技投入立项论证委员会和财政科技投入预算评审委员会,作为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两个委员会彼此独立,人员不交叉。凡是属于重大科技投入、平台建设及其重大科技工程投入,均通过两个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政府审定,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组织实施,真正形成创新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协同机制。

(四)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配置财政科技投入资源

定期召开由财政、发改委、科技及有关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就科技资源配置和各类科技计划经费安排进行沟通协调,统一整合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技投入资金。同时,规范各级科技计划、科学基金的设置和实施,明确其定位和投向;大力提倡与推广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科技设施、设备共用,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省、市科技资源的整合,联手推动重大科技行动,以改变部门互不衔接、立项重复分散的问题。

(五)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技资金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体现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科技项目和财政科技资金的具体分配上坚持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积极推动适合本地区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政策的实施,加强对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订购的管理,为提高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政策保障,为自主创新活动主体提供动力和资助。

(六)建立预算监管新机制,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水平

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政科技资金监管新机制。一是建立科研项目预算评审评估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建立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严格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重点规范人员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设备费支出的管理。三是建立审计、财政、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财政科技项目经费监督体系,实行科研项目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制度,财务验收结论作为申报新项目的重要依据。

(七)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调控作用,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运用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向,按照不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整合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鼓励各相关单位开放共享。通过建立新购大型仪器设备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评议制度和对申请科技项目经费时能够通过共享满足需要的仪器设备不得安排资金购买等措施,从源头上保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达到调控增量资源来激活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提高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利用率。

(八)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效益

财政监管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建立“管理规范,监控有力,运行安全,服务便捷”的村(居)财镇管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以及财政部出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有关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基本原则

第二条农村财务实行村(居)委会委托镇政府代管的管理模式。

第三条村(居)财镇管工作遵循“三不变”、“五统一”的原则,即村(居)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镇政府统一各村(居)银行账户开设,统一村(居)资金管理,统一村(居)财务核算,统一村(居)财务公开,统一村级(居)档案管理。

三适用范围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镇及森林景区管理局下辖所有行政村。对于国家政策未明确前,撤村建居仍履行原村委会职责的社区居委会财务也纳入镇管范围,参照管理。

四收入管理

第五条村(居)所有收入必须纳入村(居)财镇管范围,由镇财政所统一核算。村(居)收入包括:

(一)村(居)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拍卖等形成的收益;

(二)村(居)办企业上缴的经营利润;

(三)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发生的村民筹资、筹劳折资、实物折资收入等;

(四)农村建设用地发生的土地征用补偿

(五)代管收入;

(六)镇财政拨入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农民和用于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七)捐赠收入;

(八)其他收入。

第六条村(居)资产、资源收益和村(居)办企业上缴的利润的缴存,统一由财政所开具收款票据,各村(居)到银行办理缴款手续。

第七条需要各村管理的土地补偿及代管收入,由付款单位将资金划入财政所为该村代开的银行账户(以下简称代管账户)中进行核算。

第八条需要纳入村账户核算的向群众收取的筹资、筹劳折资收入和社会捐赠收入,统一由村委会负责将资金缴入代管账户进行核算。

第九条对应纳入村(居)财务范围实施会计核算的县级各部门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统一由财政所拨入代管账户进行核算。

五支出管理

第十条村(居)支出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按照财政精细化管理要求,实施明细核算。村(居)支出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管理费用。包括村干部误工补贴、办公经费、差旅费、报刊征订费、设备购置费、水电费、电话费等。

(二)专项支出。包括各类涉农专项支出。

(三)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完善村(居)支出备用金制度,备用金限额的核定应结合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各镇要对各村(居)备用金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备用金安全。

第十二条支出审批程序:

(一)日常支出事项的审批:村级支出经手人在经济业务完成后,依照程序取得合法原始凭证,在凭证上注明支出事项并签字后,报监委会主任(按照监委会职能履行理财小组长职责)、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审核、审批同意并签字;村报账员收到经手人履行完“三签”程序的原始凭证予以付款;每月监委会主任组织监委会成员(履行理财小组职责)对本村日常支出票据进行一次集体审理,审理无误后,加盖财务审理专用章;报账员持履行完“三签一审一盖章”程序的原始票据到财政所办理报账手续。

(二)重大支出事项的审批:经手人将合法原始票据交监委会主任,由监委会主任负责组织监委会成员对财务支出票据实施审理,审理无误后,在支出票据上签字并加盖财务审理专用章;并由经手人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审批同意并签字;报账员收到履行程序后的票据,方可办理付款和报账事宜。

社区居委会支出审批程序由各镇依据实际,参照执行。

第十三条支出票据管理:村(居)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合法票据作为报销的原始凭证。严禁村(居)支出白条子入账。

(一)在支付村(居)干部报酬和误工补贴时,村(居)报账员必须提供发放清册、发放办法、出勤考核情况表等作为原始票据。

(二)在支付工程款时,村(居)报账员要提供加盖施工单位公章的合法税务发票以、工程预算书、施工合同、工程决算书、县乡项目主管单位出具的项目验收合格单作为原始票据。1000元以上的工程款必须采用转账的办法予以支付。

第十四条各镇政府必须加强村(居)资产的规范管理,建立资产台帐,定期实地盘查,防止资产流失。

六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各镇政府具体负责本镇辖区内的村(居)财务监管,制定本镇村(居)财务管理细则,强化财政所场所和队伍建设,建立村(居)财务审计制度、村(居)干部财务知识培训制度和村(居)财镇管工作考核制度,设立意见箱,受理群众举报的村(居)干部财务违法违纪信件,并负责好调查核实和处理工作。

第十六条县财政局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各镇村(居)财镇管工作实施绩效评价,年终体制算账时予以奖罚。

七违规处理

第十七条坚决杜绝村(居)资金游离于镇政府监管之外的行为,各镇政府应加强村(居)银行账户管理,严禁私设账外账。对拒不取消账外账的村,经镇政府研究,可停发该村干部财政补助工资,停拨经费,停止办理有关财政业务直至取消为止。对仍不改正的,一律按私设“小金库”行为处理,同时镇党委、政府依照《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对主要干部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个人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村(居)干部有以下行为的,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由镇党委、政府视情节轻重,做出处理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一)采取侵占、截留、挪用私分等手段占有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或者其他公共财物;

(二)私设“小金库”,坐支集体经济收入;

(三)采取虚报、冒领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各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四)对村资金挥霍浪费、假公济私;

(五)其他违规违法行为。

八附则

财政监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专项资金;隐患;监控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指出家电下乡资金补贴到农村的行政管理成本很高,很容易产生中间漏洞,造成不公平:“按照政策不应该得到补贴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可能又拿不到,这是有可能的。”应该说他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反映了社会上对补贴资金管理的某种担忧;2011年8月24日的《检察日报》也曾报道过哈尔滨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贪污、挪用国家惠农补贴专项资金职务犯罪案件17件22人的案例。近年来财政部等各级行政部门多次发文要求提高对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这些制度、规定、办法的出台,无疑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核算等环的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补贴项目的逐渐增多,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断翻新,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主要有那些隐患呢?

一、虚报、冒领骗取补贴。由于专项资金多是直接补贴而不需要偿还,对于受益人来说几乎是无本万利,出于“不捞白不捞,查不出来就是赚了”的贪欲,为了部门、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骗取财政资金。今年初,央视披露了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虚报农村学生数量,骗取国家教育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的丑闻。哈尔滨五常市某镇农村经济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高某与该镇南老营村会计马某也曾合谋以该村农民郭某等4人的名义,伪造“普九”期间所建小学校舍工程发生的虚假借款单据和相关财务账页,骗取国家“普九”专项资金款48余万元,严重影响了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债务清理工作的进程。

二、资金拨付不能及时到位。由于某些单位项目前期准备不足,不具备开工条件,或实施进度不符合要求,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繁琐,地方申报资金不及时等原因,有时会造成项目资金滞留于各个流转环节的现象,不仅制约了项目的正常实施,也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河南省审计厅出具的《2008年度河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审计结果》显示,虽然此项目是典型的支农惠农项目,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滞留项目资金的情况:三个市县滞留项目资金达百余万元。虽然类似的资金滞留问题经过检查整改基本能按照项目建设需要拨付到项目单位,但对于某些受特殊因素制约的项目有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比如一些农产品生产项目由于受季节限制,资金晚拨一季,错过了最佳时节,生产可能就要推迟一年。

三、项目单位挤占挪用。有些项目资金明确列示了支出范围,而有些项目资金则不是特别具体,但不论是否说明,一般人员工资、福利奖金、正常办公设备购置及维修、管理费用及其他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均不应在项目专款中列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部门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资金的核算和管理不够规范,将项目资金与正常业务经费混用。如在对某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过程发现,因该单位进行办公楼装修需大量资金,而其自筹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为不误工期,即将财政拨付用于技术改造项目的专款76万余元挪用,虽然后来在自筹资金到位后全额归还,但其行为仍是违反了专款专用的政策规定。

四、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足。国家审计署在《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的公告中指出在审计署抽查的18个省区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中央投资资金到位率为94%,而有的工程项目按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为48%。个别单位虚报到位配套资金和工程进度,用新增投资偿还以前年度拖欠的工程款,未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由于配套资金到位不足等原因,有些项目不能及时开工,有些项目不能完成规定进度,还有的造成了到位资金闲置,在这种情况下,专项资金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将会大打折扣。

五、私自调整项目批复内容。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承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企业,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执行过程中确因实施条件与项目申报时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的,应当按照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但在专项资金检查过程中不时会发现批大建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项目申报单位的一种侥幸心理:项目报的大一些可以多申请一部分补助资金,项目用不了留作经费;当然也存在批小建大的情况,这往往是由于用同一项目申请了多项补助或者是以老项目“冒名顶替”造成的结果。

六、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奥巴马曾在其救市“路线图”中提出将3500亿美元的救市金尾款用于降低抵押贷款成本,促进信贷市场流通,并承诺加强对相关款项使用的监督,确保救助资金透明使用,“让纳税人清楚,他们的钱花在哪里,能否起到预期效果”。 确实,对资金的拨付、发放进行公开,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程度有利于堵塞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漏洞,更好地发挥项目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一些救助资金、扶贫资金,资助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群体,享受救助的范围、发放多少、救助期限等具体标准他们并不知情,给群众交一本明白账、放心账,则能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亲切关怀,提高党的凝聚力、公信力。

实际工作中,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的违规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几项,为逃避监管,项目单位的“变通办法”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手法也往往比较隐蔽,作为财政部门如何才能发现问题,以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方面着手,切实做到全程监控。

财政监管范文第10篇

一、村级财务委托制度

(一)各村(居)委会的村级财务全面实行“村帐乡”制度。

(二)“村账乡”工作由乡依托原农经站设立村集体财务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管理实施,由中心负责村集体会计核算,并建立健全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财务和资金管理。

(三)村级集体所有收入都必须纳入村级财务,统一管理和使用,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坐收坐支,坚持做到“收支两条线”。

(四)各村(居)委会只设报帐员一名,报帐员一般由各村(居)懂业务的村干部兼用或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懂业务的村民担任,村级财务审批人不得担任报帐员。报账员履行出纳职责,每月5日前按时到中心报上月所有发生收支业务的凭证,所有原始凭证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村务监督委员会2人以上或村务监督委员主任签字并盖章后,由中心主任审核签字方可入帐,对于500元以上票据须经行政分工和乡纪委书记签字后入帐。

二、村(居)委会报帐员岗位职责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

(二)负责观念。国家资产的管理,收入观念及时缴荐银行,负责与中心核对拔入经费余额,及时掌握资金情况。

(三)负责村级集体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结算等报账业务,督促和做好村(居)各类票据、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合同管理工作。

(四)配合村(居)委会做好村级财务收支预算编制,定期做好财务公开工作。

(五)定期向中心报帐。报帐员应每月7日前及时报账、核对明细账(包括收入账、支出账),同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原始凭证预审,对审批人、经手人、证明人不齐全及用途不明的发票按要求进行补齐,计算本次交帐的发票张数及收支金额,核对好现金余额,对不符合要求凭证有权拒收,并按要求、程序及时报账,严禁白条入账。超过2个月未报帐则冻结该村(居)所有支出资金和票据领用。村主要负责人需向乡党委政府作书面检讨,视其改正态度,经乡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解冻。

三、预决算制度

(一)村集体应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年初编制财务计划,年终编制村集体收益分配方案,由廉勤委审核,并经村(居)代表大会通过,送乡政府审批,并报乡中心备案。

(二)村级开支原则上不得突破预算限额。同时根据村务公开要求,每季度15日前必须将上一季度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每年度元月15日前,必须将上一年度财务收支决算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财务审批制度

(一)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严格实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村书记审核制度,严格规范现金审批制度。

(二)开支的原始凭证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合法,做到六大要素齐全,即有日期、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和经济业务内容,并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村务监督委员会2人以上或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盖章,不得以签章代替审批,不得以白条和不规范凭证入帐,手续不完备的单据,一律不得入帐核销。

(三)主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不得贷款进行福利开支,不得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于福利分配。

(四)对违反国家统一规定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

五、审计监督制度

(一)中心对村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和咨询业务,分上下半年定期审计活动,并将审计报告报党委、政府,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组织专项审计。

(二)审计事项

1、村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2、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

3、村各项支出和收入情况。

(三)各村(居)必须加强集体财务管理,凡搞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一律视作违纪行为,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帐外资金,并由纪委给出当事人党纪政纪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中心代管的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事由截留、借调和挪用。

六、现金管理制度

各村(居)要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现金,存款内部控制制度,现金收付由村(居)报帐员负责经办,其他人不得管理现金。村级备用金实行限额管理,由乡根据村集体经济业务往来多少核实,超出限额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对于大额开支,可按规定申请借支现金或办现挂帐手续,并及时结算,报账员要定期到中心报帐,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

(一)收入管理制度

1、村收入包括转移支付、经营收入、上级拨款、一事一议筹资、各种捐款赞助、其他收入等。

2、村级所有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取得收入时,各村一律由村会计人员开具县财政局监制的县村级财务专用收款收据,并及时通过转账到各村账户,其他人员不得经手现金。

3、在开具收入票据时,各项要素要填写齐全,不得只写金额,不注明来款单位和资金性质。

4、加强和规范票据使用管理,发生收入业务时,必须使用县财政局监制的县村级财务专用收款收据,其他票据一律无效。严禁收入不开票或打白条收款。票据一律由村级报帐员一人领用、保管,其他人员需开具票据,需到村报帐员处开具,并及时交帐。

(二)支出管理制度

1、村级支出包括村办公费、差旅费、电话费、村组干部报酬等管理费用,修路、建校、新农村建设、专项支出及其他支出等。

2、村级审批人审批权限不得超过5000元,超过5000元的支出,需村务监督委员会全体签字并有相关村民代表会议记录,会议记录附后作为凭证一同报账。

3、各项支出必须有正式票据,除购买金额在2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无法提供原始票据的可不用正式票据,由经手人开出证明并附购物明细,方可入账。

4、原始发票必须有详细的经济业务内容、收款单位、名称及印章,具体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及附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审批程序,每张支出票据还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2人以上签字并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印,方可入账。

5、购买实物的原始发票必须附有商品清单。

6、原始票据复印件不能作为报账依据,在县财政报帐的专项资金票据和县有关部门报帐的票据除外,但该复印件必须由收取原始件的上级部门加盖印章。

7、村级发包工程在3万元以下可自主依法进行招标,工程预算金额在3万至5万的要经乡同意后议标,公开招投标;工程预算金额超过5万元的工程需到县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每项工程必需开具正规税务发票。

七、票据管理制度

(一)村级各项财务收支活动必须使用合法票据,除村办公盖事业和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水电费使用农民负担专用收款收据,其他收支要使用县农委统一下发的专用票据,其他票据一概不许入帐。

(二)中心将建立健全票据的领发、使用,缴销和保管制度,并实行专人负责,各村(居)的票据一律由村级报帐员一人领用保管,乡三资中心不对除报帐员外任何村干部发放票据。票据使用领用结报手册,结清上本领用下本,一次限领一本,严禁一次领用数本。续领时需交还上本已用完的存根联收据,做到以旧换新,同时做好票据的销号保管工作。

(三)在使用上,严禁为他人或其他单位代开、撕开、严禁领、跳页和存根空白,并妥善保管好存根联。

(四)村级不得自行销毁未使用完的各种票据,对丢失可损坏票据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八、档案管理制度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计档案包括经济合同、承包合同或协议,各项财务计划,收益分配方案,各种合计凭证,合计帐簿和合计报表,合计人员交接清单,合计档案毁清单等。

(二)建立财务档案柜,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做到完整无缺,存放有序,方便查找。

(三)外单位查阅资料,合计要当场监查,阅后及时归档,防止资料散失。

九、“一事一议”筹资筹出管理制度

(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只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桥梁、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

(二)每年年初,村(居)委会提出筹资筹劳预算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报乡中心初审,乡人民政府审核,以及上报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备案。

(三)“一事一议”的筹资资金,归本村集体所有,村(居)委会应当向出资人出其专用合法票据。收取的资金实行村有村用乡中心。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四)村监督委和中心要对农民出资,出劳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十、集体资产和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一)集体土地、林木、水面等资源性资产和村集体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监督委审核后,并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社会招标,签订规范有效的书面合同。

(二)实行资产、物资台帐制度,防止资产、物资流失。严格基础建工程预决算和招标制度,规范相关手续。

(三)工程项目预决算情况要及时在财务公开栏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完工后要凭正规发票、合同及验收报告结算。

(四)集体资产发包,租赁和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资料由中心村(居)分别存档,实行两级管理。

十一、财务公开制度

(一)每年1月、4月、7月、10月15日前各村(居)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上季度财务情况。

(二)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完整、具体,并真实可靠,要按科目、分细项进行公布。

(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随时专项公开,以便于群众监督。

本制度自2012年3月1日起执行。

十二、责任追究制度

上一篇:高三数学基础范文 下一篇:现代通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