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3:26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环境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环境会计是推动组织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是,与国外先进实践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拟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披露体系。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就笔者检索到的来看,我国学者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规范性研究多,同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成果。主要有王立彦教授对企业的环境意识、环境管理、环境会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王立彦等,《》,1997;《会计研究》,1998。),耿建新教授通过对30家上市公司1992-1999年的招股说明书的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耿建新等,《会计研究》,2002。), 李建发教授通过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环境问题的财务、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信息需求、企业环境目标等进行了研究(李建发等,《会计研究》,2002。),李永臣教授研究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度财务报告中的环境信息问题(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2005。),肖淑芳教授则分别通过对企业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企业的环保意识、环境管理的认识、环境收入和支出的确认、环境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调查研究(肖淑芳等,《绿色》,2004。),和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的1000余家上市公司2002、2003年度会计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的统计调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从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全面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披露比例偏低。统计显示, 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2002年和2003年,上市公司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只有34. 39%和36. 99% , 几个强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都仅在50%至80%之间,重污染企业的总体披露比例也仅为55. 75%和61.60%(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

二是披露不全面。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 大部分只是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一简要说明, 而未能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对环境信息进行反映;披露的项目也不完整, 只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相关认证等内容上。

(二)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环境信息大多数是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对外披露, 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 使所披露的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三)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与供给存在差距

根据调查研究,企业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认为企业应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需求也非常强烈(民生环境指数调查,2005。),但是,从环境会计的供给来看,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在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大部分没有按照《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要求披露相关信息。

(四)信息披露受国家法规强制要求多,自愿披露少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主要受国家法规强制,在环境会计处理中,也主要是环保投资、绿化、排污费等,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几乎没有,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和谐环境意识急需加强。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上市公司2005年年度会计报告进行了研究,并在重污染行业中选取造纸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一)披露比例

造纸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百分比统计

年份 2002(1) 2003(1) 2005 其中:披露环境政策

企业数 22 22 27(2) 27

披露企业数 16 17 21 11(3)

披露百分比(%) 72.17 77.27 77.78 40.74

(说明:(1)2002、2003年数据来自: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3:p48;(2)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分类统计,造纸业上市公司共29家,其中吉林纸业已经被苏宁环球改组,退出造纸行业,华光陶瓷主营业务中造纸所占比例较小,未列入统计。(3)披露事项中有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的公司,见表2。)

统计数据表明,在造纸这样的重污染行业中,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仍然不是很高。特别是结合披露质量来看,只有40.74%的企业在环境会计事项外披露了环境政策、环境战略等。

(二)披露内容

2005年年度报告中,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表2所示,各企业披露项目数如表3所示。

表2: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统计

披露内容 环保投资 环保拨款、补贴与税收减免 排污费 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 环境政策及战略 林纸一体化 环保负债 其他

披露企业数 17 7 7 3 11 6 5 4

表3:2005年造纸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项目数统计

项目数 1项 2项 3项 4项 5项 6项 合计

披露企业数 5 5 4 5 0 2 21

由表2、3可以看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1)披露事项主要是环境会计事项。这些事项由环境法规引起,并且导致会计要素的实际变动,一般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进入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于难以计量的环境信息披露很少。(2)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项目较少。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会计账户和环境报告格式,环境会计事项混合在其他经济事项中一并反映,除非企业在年度报告中予以单独说明,否则,报告使用者将看不到这些信息。例如,排污费可以说是造纸业的所有企业都会缴纳的费用,但是只有7家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该事项信息。(3)披露方式不统一。有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有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同样在“管理费用”中核算的排污费,有的出现在对管理费用的项目披露中,有的出现在“经营活动支付的其他现金流量”项目披露中。

可喜的是,除了环境会计事项外,还有11家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提出了环境政策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战略,显示出部分公司管理层对环境保护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三)环境事项及涉及会计科目

发现,环境会计事项主要有环保投资、排污费、环境补偿费、环保融资、环保补贴等,就笔者所能从年度报告中读出的信息而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补贴收入、资本公积、专项应付款、可转换债券等。

由于没有相关会计规范,环境会计事项的核算显得比较混乱。突出表现在同一种事项所用的会计科目不统一,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例如,造纸业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在年报中就出现在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无形资产等不同项目中。

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披露的环境及改善建议

(一)环境

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表明,2005年度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68.05分,特点是公众环保关注很高,参与不强,反思不足,公众环保知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指数、垃圾处理等环保负面问题,认知程度较高,关注程度也较高;而对可持续、保护区等正面的环保问题,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则较低。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存在明显偏差,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公众信息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从其他媒介获取的信息较少。

(二)环境

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在有关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非常少。目前仅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主要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标时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2003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总则中提及应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等有了较具体的规定。

(三)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意识不够。绩效评价尚未与环境绩效挂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主动考虑环境问题的直接动力,往往只是被动地对国家现有的法规进行应付,加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环境信息问题,造成了环境信息披露现状不令人满意。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在我国目前的状态下,要将环境会计研究的成果更好地到实践中,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来保证环境会计的实施环境。

社会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促使企业增强自愿披露的动机。

法律环境而言,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更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产品环境标准、工艺环境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会计制度规范现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事项处理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格式等。

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要加强环境意识,在企业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入环境绩效评价内容,促使企业加强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的管理。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思考

(一)现实思考的影响因素

一是要立足于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律法规的现状,会计制度要能够涵盖所有环境法规的要求对企业经济事项的影响,同时要能够体现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要立足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会计信息的记录、报告和披露的成本,尽可能满足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不能够完全照搬国外的现有成果。

(二)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及账户设置

根据肖淑芳等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肖淑芳等,《会计研究》,2005),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货币形式占主要部分,主要集中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绿化费、环保投资等内容,而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涉及到的环境会计事项主要包括:新投资项目的环保设施支出、按现行法规要求的对原有设备增添的环保支出、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的经费、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违反有关环境法规而被罚款、因工作环境而对职工的特别补偿福利费项目、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排污许可证交易收入、国家拨给企业的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环境治理贷款利率低于正常利率的部分、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捐赠收入、由于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交纳的排污费、环保技术专利收入等。

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加上目前尚不能地定义环境权益问题,因此,单独设立完全独立于现行财务会计体系的完整的环境会计要素和完整的环境会计报表体系目前而言是不现实的,因此,现实的考虑应当是将环境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结果融入现行的会计体系中。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首先统一现有的环境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改变现有的总账账户,在一级科目下设置环境会计的二级科目,例如,在固定资产总账账户下设置“环保固定资产”二级账户,在管理费用中设置“排污费”、“专门环保机构经费”等明细项目;第二步,时机成熟后,定义环境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设置一级科目核算相关内容,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中的事项提取出来,归入单独设置的环境会计账户中。例如,设置“环保固定资产”、“环保原材料”等一级账户。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及格式

从形式上来看,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环境会计报告模式,而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报告方式,将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现实。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应当将环境会计信息尽可能与现行的会计体系相融合,在现行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单独一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同时,考虑到环境会计的特殊性,遵循重要性原则,这一项可以以独立形式披露。

从披露格式及内容上看,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一是将融合在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环境会计报表项目单独提取出来,以货币金额表示;

二是不能进入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环境事项,可以用非货币形式的量化指标予以披露。如,废气排放总量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三是纯粹的环境信息,无量化指标,可以以文字形式表示,包括企业的环境政策、环境保护方针等等。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设计

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尤其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的要求,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格式及内容如下:

1、企业简介与环境方针

2、财务信息

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收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入、环境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

3、非财务数量信息

废弃物、产品包装、产品、污染排放量、再循环使用等信息

4、环境管理信息

环境治理、奖励、环保守法信息等

5、环境资源消耗

能源总消耗量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新水取用总量和单位产品新水消耗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

[1]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李建发 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会计研究》2002年第4期。

[3]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关于企业家环境观念及环境管理的调查分析》,《经济科学》1997年第4期。

[5]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会计研究》1998年第8期。

[6]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7]肖淑芳 米海燕:《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的调查分析》,《绿色中国》2004年第11期。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2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研究方法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营销、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方法体系。主要数据资料来源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协会、中商情报网细分市场数据库等。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和专业方法。

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

2、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综合。

3、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各门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专业方法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特点。

方法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编制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 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过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 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相关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 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3

市政协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常委们认真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的通报,8个调研组作了大会发言,大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协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专题常委会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夏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飞飞出席了今天上午的会议。夏望平书记在听完8个调研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张传才主席在主持会议的讲话中,对做好政协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两位负责同志的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本次专题常委会作简要的小结。

一、认真做好专题常委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是今年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把调研工作做好做实,取得成效,更好地体现政协特色,我们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选择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总书记今年年初考察安徽工作时的一个重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的好势头,“三年中变化”业已实现,“五年大变化”指日可待。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依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摸清我市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三个主要转变”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市政协主席会议经认真研究决定,在第二季度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协商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市政协二届四次全会上,委员们在讨论中对这项工作表示认同。委员们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可以说是抓住了参政议政的关键。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调研。调研课题确定后,市政协成立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筹备工作小组,在主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选好调研子课题,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使调研内容更贴近市情,我们专门召开了有市发改委、农委、经委、招商局、科技局、环保局、商务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调研内容的范围。调研内容涉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基本涵盖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主要方面。市政协各专委会及政协办公室、县区政协、市各派、工商联共组成22个课题组承担了调研任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去粗存精,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力争调研报告切合*实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了24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调研共形成24篇调研报告,其中8篇作大会发言,16篇作书面发言。24篇调研报告和常委座谈讨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转变。针对我市产业的总体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一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水平现状,调研报告建议,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树立二产当先理念,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编制一个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规划,突出大项目及大企业带动和名牌发展两个战略,建好行业生产要素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和企业科技创新三个平台,营造争先创业的文化环境、诚信为本的经营环境、成本洼地的产业环境、自然和谐的投资环境等四个环境,在招引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园区建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五个方面求突破。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法律、会计、信息咨询、职业培训等生产业,继续发展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区服务、旅游、商贸流通、餐饮等消费业。

二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转变。*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还要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动力。调研报告建议,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构建省会经济圈,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做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一是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招引外地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把电缆、化工、造船、采掘、建材、旅游6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把6个省级开发区和6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培育成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二是突出区域合作的环境建设。要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好的硬环境。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区域合作提供好的软环境。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实际,调研报告建议,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各产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与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协作,争取高新技术成果,攻克技术难题,引进高层次人才。要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报告建议,要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设立研发机构,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灵活的引进使用人才机制,采取聘用、暂聘、借用、试用、招标等多形式多渠道利用人才,发挥他们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转变。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调研报告在分析我市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后,建议要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逐步把城市的商贸服务业态、流通方式、经营模式推广到农村,优化农村流通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要通过招商引资,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方式,发展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形成合理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体系。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市场,建设一批档次高、批量大、辐射广、功能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和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的同时,把农家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科技图书、药品、电信服务、代购、代销、代储等领域,提升服务功能。

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转变。我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调研报告在指出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经营粗放、追求短期利益、管理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等问题后,建议要严格执行规划,促进科学开发。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鼓励开发企业采用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控制污染,走科学开发、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之路。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深度开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开发。资源开发项目要坚持环境准入条件,对新上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要纳入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已上项目没有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调研报告还就淘汰高物耗、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节能减排,控制点面源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旧物品回收再生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转变。调研报告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设生态城市,一要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将规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的道路、建筑、景观、住宅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二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要依法严管。三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建生态城市。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夯实硬件基础。要创新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加强科技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支撑新农村建设。

三、继续发挥政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并召开这次专题常委会,只是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言献策迈出了第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宣传者。我们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政策,利用政协联系广泛、代表性强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2、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支持者。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政协委员,要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己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多思考、多探索,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3、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实践者。在企业的政协委员,要在企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动脑筋想办法,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做出努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作为政协委员,我们更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4

二、学院介绍

1、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创办于1978年,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创办的设计学科,1996年具有艺术设计硕士授予权。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学设计,到湖工”已成为特色鲜明的设计教育品牌,在湖北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着龙头示范作用,为全国的设计产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界、艺术设计教育界拥有很高的美誉度。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有相当比例,一大批来自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及海外高校的师资充实进教师队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93人,其中本科生2033人,研究生260人。

学院依托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究中心和湖北工业大学工业产品与创意设计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主动与社会创意及文化产业对接,科研经费达1500余万元。30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优秀的创意、设计与管理人才,在校生和毕业生在国内外重大设计比赛中获得500余项大奖,毕业生中有100余人任教于国内外数十所知名高校,40余人担任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培养的创意产业人才与知名设计师遍布全国。

2、工业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最先创办的产品设计专业之一。本学科于1996年获批硕士授权点,先后荣获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学科、省级品牌专业等荣誉,现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一个湖北省楚天学者岗、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一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学院以“绿色工业设计”为基本方向,以“具有工程背景的工业设计工程师和工业产品设计师”为人才培养目标。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人,在校学生9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余人,共设有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玩具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和设计学(工业设计方向)、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方向)、工业设计工程3个硕士专业方向。

30多年来,本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工业设计创意与管理人才,“湖工设计”也成为特色鲜明的设计教育品牌,在湖北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着龙头示范作用。

三、专业介绍

我校美术类专业分两个学院进行招生培养,其中艺术设计学院包含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工业设计学院包含产品设计类、产品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

(一)艺术设计学院

1、设计学类:本专业后期可选择以下专业或方向:

(1)视觉传达设计:本专业培养具有视觉传达设计观念,掌握现代设计理论、平面设计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创意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编排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广告策划、包装设计、CIS设计、商业摄影、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POP设计等。

(2)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广告理论及相关设计与技能,能从事企划、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广告学、传播学、营销学、市场学、广告媒体、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平面广告、网络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等。

(3)环境设计: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观念,掌握建筑新技术、新工艺,能从事室内外设计、环境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应用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概念与创意思维、公共规划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空间设计、民居设计、展示设计、人机学、设计表现、透视与工程图等。

(4)环境设计(展示设计):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论知识、掌握展示设计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大中型展览、博览会、大型活动、展览实务、各类商业展示、陈列及相关展具开发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应用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立体构成、展示、色彩构成、空间概论、展示设计与策划、展具开发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模型、环境艺术设计、材料工艺、工程图学等。

(5)公共艺术(装饰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观念,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地域艺术特色及民间美术精华综合素质和美术创作能力,能从事城市艺术景观、雕塑、壁画及艺术饰品等教学、科研工作和应用设计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绘画媒介研究、装饰绘画、传统装饰画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装饰艺术史、雕塑、壁画、民间美术、公共景观设计、装饰工艺与材料、装饰品设计等。

(6)动画: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影、电视、卡通动画创作基础知识,掌握动画设计及制作技能,能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和应用设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画设计基础、动画创作及原理、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技术、卡通造型设计、三维动画软件、广告动画制作、影视美学等。

2、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本专业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掌握中西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观念、方法和技能,精通英语,能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策划、双语创意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编排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商业摄影、书籍装帧设计、网页设计、POP设计等。

(二)工业设计学院

3、产品设计类:本专业后期可选择以下专业或方向:

(1)产品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国际化视野、较强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知识技能,能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系统开发研究、设计管理以及公共环境与设施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材料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管理、绿色设计、系统设计、雕塑与制模、人机学、价值工程、设计表现等。

(2)产品设计(玩具设计):本专业培养具有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及玩具专业设计知识,能从事玩具产品、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应用型高级设计及策划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玩具设计概论、创意思维与方法、玩具结构设计、玩具制图原理、电动玩具设计、形态玩具设计、机动玩具设计、玩具3D动画演示及制作、原创卡通玩具系列设计、玩具产品系统设计等。

4、产品设计(中美合作办学):本专业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联合培养具有宽知识面、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中西方工业设计理论、设计技法,能面向国际从事各类产品造型设计、设计艺术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产品设计概论、产品制图原理、人机工程学、材料工艺与金工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表现、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专业摄影、创意思维与方法、设计管理、产品快题设计、概念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四、招生专业及计划(全国)

艺术设计学院

序号

专业

所含专业或方向

层次

计划

学费

11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370

10350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环境设计(展示设计)

本科

公共艺术(装饰设计)

本科

动画

本科

12

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

本科

70

28000

工业设计学院

序号

专业

所含专业或方向

层次

计划

学费

13

产品设计类

产品设计

本科

160

10350

产品设计(玩具设计)

本科

14

产品设计(中美合作办学)

本科

50

28000

五、招生对象和条件

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美术类统考达到本科合格线;遵纪守法,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者。六、报名、专业加试

1、报名时交验材料: 居民身份证。

2、 专业加试内容:

湖北省考生:素描(100分,180分钟)、色彩(100分,180分钟)、速写(100分,30分钟)。

3、报考注意事项

(1)所有考生只能在生源所在地参加报名、考试,不能跨省(市、区)报名。

(2)湖北省考生报考我校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需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两个专业考生可选其一,也可同时兼报,两个专业的校考成绩均单独划定合格线。

湖北省考生报考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中美合作办学班)专业不需要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通过湖北省美术统考即可取得我校合格资格。

4、考试安排:

具体时间近期公布,敬请考生关注湖北工业大学招生办网站。

七、合格证的发放

1、考生通过我校招生网(zs.hbut.edu.cn)查询专业考试成绩及合格情况,学校不再寄发合格通知单。

2、湖北省考生:

参加我校校考的考生按【校考成绩+统考成绩】分专业排名划定合格线;其中设计学类专业合格的考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可填报设计学类专业,亦可填报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专业成绩前三十名给予优录资格;仅有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合格的考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只能填报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不享有优录资格。八、录取原则

1、考生须第一志愿填报我校且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控制分数线。

2、报考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类专业考生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达到60分(按总分150计)。

报考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考生数学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达到60分(按总分150计)。

3、湖北省考生:湖北省美术类录取时报考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中美班)专业的考生按综合成绩[(校考成绩+统考成绩)×50%+文化成绩×50%]排序,按照综合成绩以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

湖北省美术类录取时报考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中美班)专业的考生通过省美术统考后,按照高考投档成绩以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

4、符合我校优录资格的考生,若省招生政策允许,报考我校优先录取。

九、复查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制定;问题及对策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不熟悉,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 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工作时,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 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导致使用不当。

2 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再开展工作,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 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有的放矢。

2.3 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依靠个人学习,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方案)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 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63-66.

[2]高际玫,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12,2:40-42.

[3]兰圣迎,连忠廉,黄楚光,等.海洋石油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2:76-78.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6

本文从我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出发,着重分析了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门径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多,工作周期漫长。项目前期阶段人员多为临时调配,缺少专业人员,临时抱佛脚,摸着石头过河,效率低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有必要理清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思路,找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基础扎实,事半功倍。

1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火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开始,到项目批复开工之间的全部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流程:

1)项目规划选址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编制项目选点调研报告;与地方政府的初步沟通,取得其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项目的支持。

2)可行性阶段工作

火电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具体为电源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可审查——可研报告 ——可研审查——可研收口——项目申报报告上报——国家核准——初步设计。

3) 可批性阶段工作

省市县三级政府支持(列入城建、供热、电力等规划)——进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省发改委逐级上报项目——国家能源局攻坚(电力司—能源局)——拿到能源局路条——国家核准申请——各部委审批——项目核准——进入工程准备阶段。

2 火电项目前期涉及单位部门

政府、行业审批机关: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各省级发改委能源处):国家火电行业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督,项目审批。

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海洋渔业局、国家(南方)电网公司。

省、市、县政府相应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军事部门等。

设计、咨询、审查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各附属设计咨询单位、各级评审机构、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交通部规划设计院、铁道部鉴定中心。

商业银行贷款意向、供煤协议、脱硫脱销剂、综合利用、投资协议等。

公司内部: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省级分(子)公司、前期工作机构。

3 火电项目初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已批准的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及政府主管部门、电网公司或项目单位的委托是编制初可研报告的依据。

2)经审查后的初可研报告是编制近期电力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

3) 初可研报告应由具有管理权限的政府主管部门、经授权的电网公司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组织审查,也可由上述单位联合组织审查。

4)附件级别:取得地(市、盟)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县级以下主管部门授权有限,只能作为附件形成的基础。

5)初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论证建厂的必要性。

② 进行踏勘调研、收集资料,有必要时进行少量的勘测和试验工作,对可能造成厂址颠覆性因素进行论证,初步落实建厂的外部条件。

③ 新建工程应对多个厂址方案进行技经比较,择优推荐出二个或以上可能建厂的厂址方案作为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厂址方案。

④ 提出电厂规划容量、分期建设规模及机组选型的建议。

⑤ 提出初步投资估算、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⑥ 初可研报告并应有附件和附图,专题报告必要的附图。

4 火电项目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 发电厂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均应进行可行性研究。

2)发电厂项目建设应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积极采用可靠的先进技术,积极推荐采用高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降耗和环保的方案。

3)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以近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审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

4) 可研报告须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后的可研报告是上报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的依据之一。

5) 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论证建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② 新建工程应有2个及以上的厂址,并对拟建厂址进行同等深度的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③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

④ 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及拆迁补偿原则、范围和标准、接入系统、热负荷、燃料、水源、交通运输(含铁路专用线、码头及运煤专用公路等)、贮灰渣场、区域稳定及岩土工程、脱硫吸收剂与脱硝还原剂来源及其副产品处置等建厂外部条件,并应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

⑤ 对推荐厂址的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规划以及各工艺系统提出工程设想,以满足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的要求。

⑥ 项目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对造价进行详细分析。

⑦ 财务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应切合实际,以此确定相应上网参考电价估算值。

⑧ 应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情况。进行节能分析、风险分析及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⑨ 应委托编制接入系统、环境影响、水土保持、铁路专用线(或码头)、工程测量、水文(气象)勘测、岩土工程、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相关部分的专题报告,并按程序报送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取得相应审查意见。

5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1)对外部条件依赖性高:

① 电力市场:持续增长是基础。

② 水资源:电厂需要大量补给水、冷却水。

③ 燃料运输:可靠的运输通道,长期占用、大件运输比较困难。

④ 煤炭:大量、煤种固定、保障供应。

⑤ 环境、生态:本底条件好,环保措施环境承载力、生态、水源、大气、固废、总量,规划环评火电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2)电力项目周期长:方案论证对项目今后运营效益有根本性影响。

3)与外界联系广:涉及行业、部门多,专业性强。

综上所述,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二是前期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挑选精兵强将,三是基础工作要扎实。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总之,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才能保证把前期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杨永军.电力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华能集团内部交流资料

(2008.8)

[2]刘德祥.火电项目基建程序的核准制.华能集团内部交流资料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会计;发达国家

一、引言

环境会计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诞生,至今发展四十多年,在世界各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从理论到实践应用发展较快,也呈现一定的效果,日本和美国等国已相继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对环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比于发达国家,排污量居世界前列的中国至今没有健全相关法规体系,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远未普及。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普及我国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本文简要地论述我国环境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针对我国目前在立法、准则制度确立、内外部审计、企业自身认知以及相关人才培养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和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我国环境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会计诞生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后,联合国在1999年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份相关国际性指南:《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以此为基础,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开展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环境会计高度重视,但相较于外国发达国家,客观上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研究及发展仍相对滞后,相关环境会计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一直没有产生应有的指导规范作用,实务应用更是进展缓慢。

1.我国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还处于对环境会计的研究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从颁布实施已经经历了二十五年,配套的相关法律在2014年之前一直没有进一步颁布实施,滞后于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这无疑阻碍了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实践中,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环境会计执行时增加的成本和风险让企业不敢轻易付诸实施,这也直接导致了环境会计在企业应用中既缺少支持,又缺少约束的混乱现状。

2.环境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企业未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这就更需要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来弥补。但直至当前,相关部门尚未出台明确的准则来对企业是否必须应用环境会计进行硬性约束;同时,目前涉及环境会计的制度准则并不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加大了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难度。另外,在具体实践当中,环境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除会计方面的财务评价指标外,还包括大量具有专业性的环境评价指标在内的多种综合指标,而这一系列符合本国具体国情的指标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3.企业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开始意识到污染现状的严峻与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但承担环境污染责任并付诸行动的却是少数。从具体表现看,首先,企业对ISO 14001认证缺乏了解。ISO 14000系列标准是为规范企业等的环境行为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我国企业对该体系的认知程度相当欠缺,申请ISO 14001认证的热情也亟待提高。其次,企业在购置环保相关专用设备上的支出少且利用率低,忽略了长远来说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另外,在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中发现,大多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简单片面化,内容避重就轻。

4.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的相互渗透为基础,广泛涉及经济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应用学科,从性质上就体现了对应用环境会计的财会人员的高要求,现阶段财会人员的本科教育并未涉及与环境科学相关课程,远远未能达到良好应用环境会计的要求。同时,环境会计的应用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而实际情况下,高学历、跨专业、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也相对缺乏,无法保证环境成本费用的精确计量。

三、外国环境会计应用的经验

1.环境会计在日本的应用

(1)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指南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陆续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诸项法律、法规,确立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同时制定颁布了《引进环境会计系统指南》等指南及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企业全面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彭珍,2013)。日本高度重视对环境报告书的编制和应用,自2000年至2012年先后四版《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2005年对行政部门与公共单位环境报告书的公开也做了强制规定。从环境报告书的有关调查可知,日本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数量逐年递增,报告书的企业比重也持续增加,自1997年至2010年,环境报告书的企业占比从10%增至近40%(杨常青和梁凤英,2012)。

(2)环境教育机制的建立

日本高度重视对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并配有相应的环保实践活动。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日本对中小学的教学指导大纲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部分进行了持续的补充更新和完善。2010年赴华传道的“富良野自然塾”就创新开展了“体验野外”等环境教育讲习课程来推广环境保护理念。对于大学生的环保教育,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专业性的培养,很多大学都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促进环境保护的教育和理论研究。

(3)外部审计监管作用的发挥

日本企业环境信息通过第三方验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根据一项调查,在对650余家企业的调查中,有20%正由第三方进行对环境报告书的审计,并有29%计划采取第三方审核,会计师协会等机构也不断为政府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提供重要的建议。外部审计监督的力量促使日本企业越发重视环境会计的应用和环境报告书的质量。

(4)内部审计监管作用的发挥

与外部审计相对应的,日本相当多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环境会计审计机构。以日本东芝集团为例(赛娜,2013),1993年东芝集团建立了审计基准与审计流程,1995年设立独立部门――产品环境技术审计部独立进行环境会计审计。自2004年全面开展环境经营审计,对总社及各个海外子公司环境经营情况进行评价。2006年起形成自上而下三层审计,评价标准逐渐标准严格化。内部审计监管体系的形成使得环境会计应用更为可靠有效,同时也是对员工环境意识的一种培养。

2.环境会计在美国的应用

环境会计在美国较为先进的应用经验主要包括:(1)强制机制: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2财务告示》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存在或潜在的环境责任,并对此做出及时准确的披露,没有依据告示披露的企业将被处以巨额罚款以作惩戒(梁小红,2010)。联合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西方石油公司等众多知名公司均因存在严重环境问题却未适当披露受过严厉处置。(2)环境教育机制:与日本相比,美国环境教育制度主要倾向于对人才的培养。以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为主要鼓励对象设立有实习生、总统青年奖等制度,其中实习生制度特别针对日后有从事与环境相关工作志向的学生。

3.环境会计在英国的应用

英国在环境会计的应用中值得一提的是激励制度。1992年,英国政府颁布执行《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该法规是世界上首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政府环境管理法规,也是首部政府颁发的环境激励法规。而ACCA也为鼓励企业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环境报告授奖方案》,每年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进行评比和奖励。

四、对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

我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并颁布有关环境会计应用的法律法规,并保证其有效执行。可借鉴美国的经验,适度加大对环境方面违法行为的处罚强度;也可以根据具体国情效仿英国的奖励机制,比如用环境保护违法的罚款资金奖励环境会计研究的优秀人才和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

准则制度方面,财政部应制定环境会计的相关准则和制度,切实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可操作性,使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在实施环境会计时得到指导。

2.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内外部监督体系

我国应该逐步建立环境会计外部审计制度,将企业的环境会计纳入审计范畴,外部环境会计监督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有效监督能够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切实引导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的整改和治理。另外,结合我国实际,也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及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利用新闻传媒的特点及优势监督、发掘、追踪、报道环境污染企业。以上环境保护监督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实现对相关企业的多角度环境信息监管。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说,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采取定期、不定期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整顿和改进,保证环境会计应用的高效和相关披露信息的准确真实。

3.加大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我国公众薄弱的环保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信息的披露。针对此现状,对社会各阶层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势在必行。要强化国民对环境会计理论、必要性和应用价值的认知,将环境会计的理念通过公共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媒体普及到社会中去,让投资者充分看到污染对环境、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进而给企业以改变的决心和力度,推动企业推行环境会计。

4.重视企业内外环境会计人才培养

首先要普及中小学乃至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同时在各财经类高校设立环境会计相关专业,并增设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等专业课程作为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做到从源头上加强对有关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其次,为了切实保障目前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要开展在职财会人员的环境会计相关培训和继续再教育,把环境会计相关知识技能作为专业技能考核的组成部分,为将来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5.督促企业自身重视环境会计

企业要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大力的宣传环境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使企业内部从普通员工到高级管理层均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保证企业全体人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正确认识。增强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环境责任意识可以有效的推行环境会计在企业的运行,为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环境会计人员都要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管理体系,让环境会计的应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彭珍.国外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日本的经验借鉴[J].财政监督,2013(26).

[2]杨常青,梁凤英.浅谈日本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J].世界环境,2012(5).

[3]赛娜.环境会计在东芝集团的实际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3(4).

[4]梁小红.促进我国环境会计实施的宏观机制探讨[J].商业会计,2010(13).

环境设计专业调研报告篇8

一、总体思路

以加强我镇农村环境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为目的,严格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规范我镇农村环境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工作,达到项目应有的生态功效。

二、整治目标

通过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的实施,即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氮磷拦截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程,彻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真正使综合治理村庄走上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之路。

三、规范要求

1、规范申报管理。本项目具有综合性强、总投资大、规划分期实施的特点,各村应指定专门人员,仔细研究项目申报要求,认真开展所辖范围内的调查摸底工作。镇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划分片区,以片区为单位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分阶段推进全镇的综合整治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招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经市发改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进行初评,初评合格后再向上申报。

2、规范工程实施。切实加强工程的建设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四制”,即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应遵循“谁建谁管护”的原则,选择工程施工单位不仅考虑工程的建设质量,更要考虑工程长效管护监管的可操作性,因此投标单位应是有资质、质量高、信誉好的专业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阶段,镇主管部门及各村应加强工程进度督促,严把工程质量,严格要求中标单位按照合同的建设要求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3、规范资金使用。镇主管部门及各村应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程序,设置单独科目独立核算,坚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工程款,确保工程资金使用规范、合理、有效。同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跟踪审计,确保工程按要求全面实施到位。镇财政将根据市级拨付资金的比例及时拨付工程款。

4、规范台帐建设。台帐是项目检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镇主管部门及各村在项目申报、建设和后期管护中,应做好台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台帐资料规范、齐全,以便日后的检查和验收。工程台帐要收集整理工程的可研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建设合同、影像资料、水质检测报告、监理报告、工程审计报告等资料。资金台帐要收集好资金管理办法、报帐申请单、资金下达文件、相关票据、资金审计报告等资料。

5、规范长效管护。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对建成后的治污工程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在通过上级验收后纳入村长效管护范畴;河道生态拦截工程建成后三年内由施工单位负责管护,管护期满后纳入村级长效管护范畴;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由镇创建办进行监督考核。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主管部门及各村要把农村环境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健全工作网络,成立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来推动项目的实施。镇政府成立由镇农服站、财政所、环保、创建办(太湖办)、城管中队、审计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镇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镇环保、农业、城管、财政、审计、创建(太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明确部门职责。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合作、上下联动的原则,形成合力,明确项目总体建设目标。镇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对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河道生态拦截工程的建设、指导和监管。镇创建办负责垃圾收集房的建设和垃圾日常收集处理工作。镇财政所负责制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核算工程款并及时拨付。镇审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负责指导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审计和财务审计等相关事宜。

3、强化工程督查。建立镇级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检查和督促。镇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推进会,进行工程建设的现场检查,重点是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督查。同时督促各村对工程建设点的周边环境进行提升和改造,使建成的工程变成景观工程、亮点工程。

上一篇:保护动物的感受范文 下一篇:如何培养逻辑性思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