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形象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7 16:56:25

环境形象设计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1篇

1.1持续性

现代社会物质和能量的开发要有一定的节制,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的需求,要在不危及后代人的正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体现了生态理念的持续性。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合理的规划设计的构思、布局结构以及设施设置等,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实现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采取措施不断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应,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1.2循环性

实现对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使得使用过的废料可以继续通过科学的加工利用到生活当中,最后得到自行分解,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体现生态理念的循环性。生态理念的循环性使得能量利用、物质消耗以及信息分解等形成一个循环的体系,在自然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一个闭合的循环流,而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使用是单向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合理科学的利用和处理资源。

1.3高效性

在现代的生产生活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加大了资源的投入成本,而生态理念下的生产生活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来获得最高的资源利用率,改善资源利用和发展模式,努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4多样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对于环境设计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要提供更多选择的环境设计产品,促进多样化的消费,降低因为无节制的扩大消费而造成的环境压力,转变人们被动的消费选择方式,提供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多样化产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1.5舒适性

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要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又能够体现设计的审美价值和激发人们的生活情趣,体现生态理念的舒适性。

2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下的城镇形象设计

城镇的形象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密切相关,对乡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是当代促进乡镇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体现了生态与人文的统一、现代与历史的统一、艺术与科学的统一,运用科学的设计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推动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努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对城镇形象设计的具体启示。

2.1城镇形象设计的原则和范围

生态理念影响的城镇形象设计要充分地考虑到居民的听觉、嗅觉以及其他的感官感受,营造和谐的艺术氛围。城镇当中包含着人文要素、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要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并不容易,既要考虑到整个城镇的形象,又要注意环境艺术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城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建筑建设,更重要的是设计理念的价值体现,要不断地加强环境艺术意识,体现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更要受到建筑设计和规划的限制。不仅要完成城镇规划中的各种策划,而且还要弥补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城镇形象的设计水平。

2.2在城镇形象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要体现以人为本

城镇的形象设计要对居民的综合感受进行全面的考虑,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对居民的感官进行刺激,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得居民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环境艺术设计和城镇形象设计主要是在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来发掘触觉艺术、味觉艺术等感官艺术,从而创造出具有民情特色、地域特色的城镇形象。城镇形象设计将审美需求、材料选择以及功能进行协调统一,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2.3城镇形象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

城镇环境艺术是从不同的时空、层面、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体现城镇形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城镇的设计结构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进行的,要体现生态理念中整体与局部、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

3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成为当今城镇形象设计中所关注的焦点,因为城镇的发展没有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是片面的追求先进的设计风格,而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导致大量的建筑损坏,制造更多的建筑垃圾,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和扩散极大地污染了生态环境,所以要把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相结合,为城镇的形象设计做贡献,提升城镇的环境质量,促进其长远发展。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街区环境;形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环境设计的演绎

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伴随着“生活”这一中心概念而前进。现在,大众对于物质生活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对于精神的满足也是越来越需要,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仅是要充实形物质文化,更需满足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创造环境;人类活动改造了环境,而环境的影响最终反馈到人的生活本身。因为有这些变化与关联性,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学问就应运而生了。

对于城市,我们大多数人第一位想到的和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环境状态。较早时候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是城市建筑以及城市规划。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形态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交通与通讯方式的长足进步让原本适合人行走、慢速移动的城市空间尺度改变为以汽车等快速交通为主体的空间设计。在此期间,城市环境设计着重于大尺度的规划设计,强调的是建筑物与车行道等,汽车成为了主体,占据了街道的主要空间。人不再是都市中的主角,被排挤到汽车使用空间的边缘地带。为了汽车的高速行动“效率”,人们不得不爬越天桥或钻入地下道,步行成为都市中最崎岖的移动方式。虽然人流物流更为快速便捷,但是因为只强调建筑,不重视建筑周围的环境和空间,使得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无人使用的“灰色地带”。大量的工业产物如建筑、车道、机械,成为城市的主体,人则处于附属地位。一直到20 世纪70年代后,大众对于环境、城市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1992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在芝加哥的年会上,呼吁建筑师积极参与城市环境设计,提出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城市设计要处理的主要是城市和环境形象问题,这时整体的环境设计就逐渐成为“城市设计师”所要关心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时期,城市环境设计从原本只着重于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转变为追求尺度宜人的“城镇景观”,人重新成为城市的主角。环境艺术设计从“以人为本”的中心观念再出发,使呆板单调的城市空间和室外空间,逐渐恢复原有的人性空间所具备的亲切感、安全感与舒适感。

二、街区环境与城市的关系

街道作为多数人共同生活、居住、行走的地方,每一个人只要踏出家门,就会和街道做到接触,就会融入到街道环境中。一方面,可以说街道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数的故事发生在街道上,众多的抉择在街道作出,很多心情被街道景观所影响,街道环境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时时刻刻与大众相互交织。街道及人行道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城市里最具生命力的器官。只要谈起城市,最先映入脑海的就是街道,假若城市中的街道看起来生气蓬勃,那么城市本身也就充满了生命力;反之,街道若沉闷无比,那么整个城市也就乏善可陈了。街道是公共设计的必备元素,如同人体的血管一般,布满在每一个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街道,也没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街道。在与街道密不可分的生活中,人们早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来自街道环境的影响,形成一个集合印象,而这个印象往往成为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主要感观。但在一般的概念中,街道的主要功能就是“路径”、“通道”,街道的存在是为了使人、车通行,货物流通,但这只是人们所看到的表面基本价值而已。行走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观赏商店橱窗、赞赏美景,或与人聊天等。整体来说,人们行走、观看等自由是都市地区文明象征的指标(布坎南语),步行是可欣赏建筑局部、细部和城市细节的惟一方法(阿伦·贾可布森:Looking at Cities)。以此看来,街道并非一般单纯的通道,它是一连串场所的总和,除了穿越功能,还可供停留。因此街道不该只用于通行,供人活动的街道更可以说是情感聚集的地方,是文化交流、信息获取的重要场所。对街道的功能价值重新定位后,就可发现,整个城市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受街道环境形象的影响。

三、VI形象系统与街区环境形象

通常,环境艺术设计狭义上指的是城市空间要素,主要分为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干道、步行街以及附着在此类空间中的环境艺术作品和一些有着公共服务性、商业性的设施,由此也就把街区环境包括在内。街区环境作为众多场所的总和,也是众多环境设施的总和,因此街区环境设施可谓包罗万象。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就是在实现人们对环境设施基本功能如购物、休憩等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人们在艺术、审美、感官上的喜悦、舒适等精神层面的需求。科学研究指出,在一个人从外界环境接收到的信息中,由视觉感官获取的信息占所有信息的80%左右。从这点我们可以了解视觉环境在人类生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然街区环境在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占有很大比例,是进行情感、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管道,街区环境中的各种设施就成为了传递这一切信息的必然且重要的载体。然而多元化的街区环境设施分开来看可能都很不错,但整体看时很容易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规范,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中需要寻找一种整合的手段。若将整合性极强的视觉形象系统这一概念使用在街区环境形象上,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街区内各式各样载体所组成的形象问题。

四、VI系统活用

对于VI形象系统而言,其主要是先设定一套完整的基础视觉元素。这些元素内容则主要包含了企业名称标准字、企业标志、企业辅助图形、企业标准色彩、企业吉祥物及有关组合规范,然后再把此类不可随意变更基础元素用在不同载体上,进而就会出现一套应用项目,之后再把这两大部分予以整合,做出企业VI形象手册,以方便企业日后管理和使用。因为其独特性、识别性及规范性,使企业形象得以鲜明地建立起来。通过这样的视觉形象,更加准确、广泛、良好地传达企业文化。街区环境中的形象载体,如交通系统中的公共汽车站、自行车停车处、铺地、坡道、台阶、止路障碍、人行天桥,以及在街道上活动的交通工具,如大小公共巴士、观光列车等,都是很醒目的形象载体;信息系统如指示牌、公共电话亭、广告招牌、公布栏等,指示牌又可分为场所指标、观光指标、交通指标等;其它还有卫生系统、休息系统、街区建筑环境系统等,大小载体种类繁多,如果简单地套用企业VI形象系统的概念,将会导致单调乏味、呆板的设计结果。故应根据多元载体的需求,首先将VI系统的基础部分放大展开,用更丰富的基础元素符号来主导整个形象设计,再将街区环境形象载体予以分类,使用不同的基础形象符号予以区隔。VI设计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要注重形象载体的开发,城市街区环境有着形形的载体,可归纳为:讯息设施:如电话亭、展示亭、媒体设施、标志物、电子查询台等;交通设施:如巴士站、自行车停车处、无障碍设施等;卫生设施:如公厕、饮水器、洗手器、垃圾箱、烟灰缸等;休息设施:如坐具、休闲廊庭、分隔设施等;建筑环境:如墙面、地面、街区商铺等。

五、结论

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城市街区环境,将其在规范中进行整合,除了能够对城市的形象产生改变,也能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享受到街道乐趣,从而在无形中提升我们购物、旅行等生活各方面品质,而这正是大众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09).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粗放型发展方式使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日益突显。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转向“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的当务之急,节能低碳理念也逐渐深入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责任意识是企业面对绿色环保新市场形势的必然选择。如何在企业识别系统中做好环境形象设计,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面对新形势的必然要考虑的课题,本文将结合企业识别系统的特点和概念,来探讨企业的环境形象设计问题。

关键词:企业识别系统;环境责任;形象设计;措施

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遭到怀疑。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人们迫切要求进行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保护环境逐渐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环境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在自身生产和经营中,通过经营理念、制度规范和视觉形象三个方面的设计来实现企业整体形象的内部认同和外部认同。在新形势下,环境责任是企业必须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如何通过优化企业识别系统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环境形象,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 企业识别系统

企业识别系统严格意义上而言,就是指企业自身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对企业自身形象进行设计,把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制度规范和视觉形象整体有序地传达给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从而使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能知道并认同企业的一整套系统。

企业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以自身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设计。二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各项制度规范和具体的行为约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式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的具体化,理念是抽象的,而各项制度却是具体的。三是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企业视觉形象设计是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无论是理念识别还是行为识别,最终都要呈现在视觉识别当中,人们对于企业的整体形象的判断,最终归结于企业视觉形象。

企业识别系统早在一战时期就已产生,它的诞生地是在德国AEG电器公司。二战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识别系统的概念也逐渐流传开来。企业管理制度逐渐认识到了企业识别系统的重要性。我国企业识别系统发源于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沿海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企业识别系统的意义,他们率先进行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获得了长远发展。目前,我国企业识别系统设计已成为主流,被广大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所接受。

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自身形象的全新展现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环境责任与企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时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行有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层深入,绿色环保成为了广大消费者追求的主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更需要担负起自身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是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绿色消费影响企业经营理念

广大消费者日益追求理性消费,低碳环保成为了广大人们群众消费的时尚潮流,企业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利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全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生产的,当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从原来追求消费品的基本功能和满足自身需要向追求消费品的高层次,关注社会整体利益转变。

消费理念的变化,使得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企业在自身生产和经营中也逐渐认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逐渐认识到了自身所担负的环境责任,绿色的消费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

(二)市场环境激发企业环境责任

在残酷激烈地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下来不仅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而且还要考虑政策因素。目前,我国对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采取的政策一直是逐步关闭的政策。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素的激励下,企业自身也由于外界因素逐渐认识到了自身所担负的环境责任,自身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保护环境是企业生存下来的首要保证。在保护环境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环境责任。

(三)环境责任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是社会主体责任履行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企业提升自己形象,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途径。

环境责任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包括环境责任,企业在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的同时,由于近些年来曝光的一系列事件,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责任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环境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绿色消费理念的必然体现。

在绿色消费成为主流的时代,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激烈环境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逐渐感到保护环境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环境责任与企业识别系统是何种关系,环境责任为什么要通过企业识别系统设计仍存在疑问。

三、 企业识别系统的环境设计是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表现

企业识别系统是提升企业自身形象的一整套设计系统,加强环境设计这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选择。企业保护环境的落实,不是一句空话,它要贯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保护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我们要加强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环境设计,就是为了更加有力地履行自身的环境责任,更全面地去维护社会环境秩序。

企业识别系统是形象的设计,环境责任的落实也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形象上,尤其是企业自身视觉形象的设计上,之所以要体现在企业形象上,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就是要想社会公众传达自身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并通过向外界展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来吸引消费者,最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经济效益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大背景,它产生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惠互利。每个企业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会对第三方以及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自身所负的环境责任问题。

四、 企业识别系统中环境设计的主要措施

企业识别系统包含三个部分,环境责任的落实也应体现在这三个部分。企业识别系统中环境形象的设计,也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其次是各项制度规范的环境责任的体现以及各部门保护环境的职能划分,在视觉形象上则指的是企业自身的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媒体广告方面所体现出的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在企业理念识别中的环境设计

企业理念指的就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重心。在经营理念上体现环境责任,就是要彻底根据当代市场流行的低碳环保理念来进行生产;在产品生产和经营中要注重环境保护,要以最小消耗获得最大收益;在经营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个人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消费者长远的利益;在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时,也要顾及到社会的整体效益。要把企业、消费者、社会三者结合起来考虑,努力做到三者相统一、相协调。

在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当中,针对环境形象的设计,要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树立与社会生态文明相符的价值观,要以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要循序渐进地树立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资源浪费的严重性。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也不能随意浪费,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导致不可再生。在企业中要调整成本产出核算体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社会利益。

(二)在企业行为识别中的环境设计

企业行为识别一方面指的是企业自身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又是指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在制度设计上要把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要建立科学合理地员工业绩考评机制和环境责任落实制度,要在制度上保证企业员工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励员工;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上,要真正做到环境责任落实到人,各部门职责清晰,这样能够更有助于企业自身环境责任的落实。

(三)在企业视觉形象上的环境设计

企业视觉形象包括企业自身的品牌设计,商标设计,媒体广告。企业视觉形象主要就是通过以上各种途径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企业名称、商标、品牌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透露出新的,独特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与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相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媒体广告阶段和员工制服设计时要体现出整体地环保意识。要通过多种媒介、平台大力推广企业自身的绿色经营的理念和保护环境的形象。

企业的环境责任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在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社会责任,尤其是社会责任中的环境责任。企业识别系统是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措施。加强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环境形象设计,要从经营理念、制度规范和视觉形象三个方面来下功夫。上文提到各项措施,是做好环境形象设计的关键,也是提升企业自身环境形象的重要保障。(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孔山. 环境意识与企业形象塑造[J].商业研究,2002(15).

[2]朱孔山 范凯. 企业识别系统中的环境、资源观及其形象设计[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3]吴灿 侯维.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的策划与执行[J] .艺海,2011(7).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象设计 现状分析 未来发展探索

个人形象是个人面向社会全方位表达自我而形成的一个综合印象,个人形象设计是对于表达方式的探讨,依据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通过全面的分析、合理组织、规划和设计的恰当表达方式。

一、我国的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分析

“形象设计”(Image Design)一词,起源于1950年的美国,我国的个人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出现过不少从事形象设计工作的人员,但他们一般是由美容、美发、化妆、服装(饰品)设计等职业中分流出来的。尤其是美容美发和化妆行业,这些人员逐渐从业余到专业,从擅长一门到开始注重整体,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形象设计师还是有相当距离。形象设计开始成为一个行业仅仅是近几年的时间。

200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形象设计协会,2006年国际形象顾问协会中国分会筹委会也正式成立,目前主要进行教育培训、国际认证等服务的沟通工作,虽然其服务内容还略显空泛,但也预示着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将渐渐向规范化发展。

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内的上海戏剧学院、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高校也只有在艺术系里才会有相关的学科,但由于形象设计发展的时间短,还不完善,需要时间在市场需求下共同进步。

形象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还需要不断培养他们的形象意识。社会大众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追求形象设计还没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针对大众符合大众需求的个人形象设计也较缺乏,个人形象设计并没有生活化。与之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自身的形象包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有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随着对形象设计的需求不断扩大,个人用于形象设计的费用将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形象设计师的出现充分顺应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形象设计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形象设计行业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分析

1.设计师缺乏综合能力,将设计过程简化

由于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目前国内大多的形象设计从业人员并不具备整体策划的能力,往往是从自己专长的角度去理解和操作,过分地注重立竿见影的商业效果,将形象设计简单化为化化妆、换换衣服、拍张照片的模式。设计师急于求成,消费者注重快速产生很好的效果,甚至自己对需要的形象都没有明确的概念,设计师又怎能在相识仅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为你设计出真正适合你生活需要的合理形象呢?在这种条件下,即使完成了形象设计也必然流于表面,设计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2.行业不规范误导大众对形象设计的理解

近几年在我国的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形象设计机构,前身大多也都是那些美发厅、美容院、影楼等,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店面形象,大多改成某某形象造型、形象工作室之类的名字。这种形象设计与化妆、发型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形象设计被人为地变成了美容美发机构、影楼的“代名词”,并没有行使其原本的功能,而成了一种为提升店面形象地宣传手段,这便是眼下大多数形象设计的真实情况的反映。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大众的观念和行为。社会大众对于形象设计的理解偏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象设计。

三、我国常见的个人形象设计研究体系分析

目前我国的形象设计行业中虽然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开创了形象设计行业的规律系统,能对个人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一些化妆、色彩、搭配、交际礼仪等环节的方法与规律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也为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整体还仅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尤其是许多综合素质并不高的从业人员会用那些形象设计师的系统规律生搬硬套,脱离了现实情况,那就更没有说服力了。随着人们对审美及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并没有得到科学认同的规律系统也将渐渐被淘汰。

例如,关于色彩与搭配,大多数人都带着一套规则:服装色彩与肤色、发色之间的关系规则。例如,黑肤色的人不能穿红色,泛黄皮肤的人被告知不要穿黄色,银色头发的人不要穿银色等等,诸如此类,理由是因为那样会让原本的自然色加重,而带来负面效果。尤其对与爱美的女性来讲,受着种种规则的束缚。似乎违反了规则就犯了色彩搭配的大祭,无法回归到自然的选择。

对于人物个体的设计本身就是唯一的,但又要经历及其复杂的过程,若仅仅如此分类,不能针对差异化特征,也很难满足个体的需求。即使设计的结果是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的,也会因为与人的需求不同而不为个人所接受。对于个人形象设计,应该从整体的步骤上求得一致的研究方法,而不能对于特定的环节制定规律。当我们在尝试了解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形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时会有很多的多变因素,另外形象设计专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不断跟上时代步伐,做到知识的快速更新,而不是套老理论、定标准。形象设计专业的特性导致了很多形象设计分支研究领域内容滞后问题。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形象设计传达的是观念,是规律,是创造,而决不是被人们规范成的条条框框的理论,必须运用各种不同的变项,并且承认形象与个人感受、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形象设计中各个领域运用知识要相应增加行业当前信息,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把握专业信息动态,更好的适应社会当前需要。

四、发展要求

个人形象设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正逐步被公众所认同而接受。这一切反映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正是人们的需求不断引导并促进形象设计的发展。在个人形象设计表现出需求的多样性,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需要不同的个人形象设计,这种多样性要求形象设计不是简单的研究其技巧,而需要系统的设计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不同的设计创作。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刚刚起步,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行业也处于一个混沌状态,需要加强对理论的研究,并逐渐形成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执行方法,去解决社会的需要。个人形象设计也将向生活化、实用化以及更深层次的空间发展。

参考文献:

[1](美)SnsanB.kaiser.服装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顾晓君.21形象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杨金德.漫谈个人形象管理[J].龙岩师专学报,2004,2(1):51-54.

[4]孔克勤,等.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日)荻村昭典.服装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6]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文化内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4.

[7]杨金德.谈个人形象设计和塑造的原则[J].龙岩师专学报,2002-10-5.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品牌形象;视觉传达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同时,对精神文化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产品经济实用的同时更多的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视觉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应运而生,并迅速的发展,但与之相对的是视觉包装的“过度”设计,消费者对环保节能等可持续设计理念的理解的逐渐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品牌形象设计应如何发展已然成为视觉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思考问题,下面本文将对品牌形象设计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解读,以期为当下品牌形象设计的认知误区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一、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品牌形象设计简述

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提出是时展的产物,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品牌形象设计怎样转变传统设计意识,丰富品牌形象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是一个值得深讨的问题。下面将对可持续设计理念和品牌形象设计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可持续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新的词汇产生于上世纪,是人们对自身环境发展的一种认识和思考,从倡导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可持续到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慢慢理念被提出。可持续设计理念属于文化范畴,是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问题的策略和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考虑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问题,以在思考的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1]。

(二)品牌与品牌形象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贴牌发展受到影响,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阻碍,更多企业开始意识到研发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形象设计和品牌意识开始加强,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自主品牌形象成为业界的共识。品牌形象设计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品牌可以很好的将企业的产品和企业本身进行推广和营销,良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盲目的追求利益,自身品牌照搬照抄国外和国内的优秀品牌,这样的企业品牌形象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阻碍,影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消费者的审美和认知,以及企业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文化进行设计。

(三)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品牌形象设计

企业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的过程中对企业的首要认知要素,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是消费者选择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条件,也是企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象征,品牌形象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2]。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品牌形象设计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构思与活动将企业的品牌进行设计并将其与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适应,形成品牌形象发展的可持续性。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含企业的品牌也就是常说的标志,还有企业的广告语和宣传语以及企业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只有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才能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好的选择自己的品牌,因此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做出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先的品牌形象设计解读

企业的品牌形象设计是对其进行营销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具备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下面将对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进行解读。

(一)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特征解读

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是对企业发展的定位,成功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品牌形象设计绝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个LOGO就行,而是对企业的整体的形象的设计与包装,从而通过企业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激起对企业产品的购买和消费欲望。在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以及风土人情和消费习惯,品牌设计要综合考虑不同消费者的特征,从而达到设计的定位准确,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中加入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已成为消费者判断企业产品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中还应充分调研和考虑适应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性设计元素,发扬当地优秀的元素,传承和发展地区文化。

(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方法解读

品牌形象设计包含多个方面,设计色彩、文字和图形等元素的构图与排列应遵循统一和谐的原则,和谐的品牌形象设计在实际的消费者市场中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所以设计师在进行VI和CI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和谐这一设计原则。CIS设计系统中核心的设计部分就是VI设计,VI设计是对企业办公、环境指示、建筑识别以及企业服装和其他方面的整体的深层次系统化的设计过程,通过视觉进行识别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最大目的就是向消费者推广自己和相应产品,在消费者心理和视觉上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品牌形象设计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灵魂”[3],因此在进行品牌形象设计中要充分进行创新,把握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价值,在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引入绿色、健康、可持续和环保等当下可持续设计理念,达到与消费者心理的共鸣。

三、结语

品牌形象设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对企业自身及产品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设计师应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加入更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设计思想,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具有长远性的视觉认识,从而更好的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与文化。

【参考文献】

[1]崔俊峰,杜羿纬.品牌形象视觉设计后现代符号语义解析[J].美术学报,2015(05).

[2]曹丽蕊.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品牌设计与推广[J].包装工程,2015(02).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责任设计形象策略

网站的形象代表着社会大众对网站的品牌认知程度,一个网站形象建设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自身发展的需求,如果网站形象的塑造没有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策略价值,只是在形式寻找变化,长久以往,网站很难与访问者产生信任,所以建设好网站形象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理念和责任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可持续设计的重要性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此思考的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也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可持续设计要求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设计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需要的产品、服务和系统。主要涉及的设计表现在建立良好的形象内涵、建立可持续价值策略、开发可持续的文化业态等网站运营手段。

2.网站形象可是持续设计的价值策略

可持续设计目前并无明确理论定义,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适度设计”以及“责任设计”等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可持续设计又有着自身的特点以及价值设计。总的来说,“可持续设计”与一般以形式设计产品输出的设计不同,可持续一般通过整合“产品及服务”以构建在具体的环境背景下的可持续方案,以便去满足消费者特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媾和,以“可持续设计”和“社会效益”结合来对巩固效益的基础,来完成企业产品与服务社会的责任策略,同时又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素质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形象设计策略的设计组织协调。

在网站可持续形象设计,并非单纯地强调形象的形式,而是提倡兼顾透过使用者需求、环境设计、社会价值与网站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系统的创新策略。在这样的语境下,要求服务角色的设计从业者将会秉承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认知和可持续价值,以便网站形象保持持久的品牌策略,获得社会的认知和责任。

3.网站形象可持续设计的发展策略

3.1网站责任形象设计发展策略

在社会各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者意识逐步觉醒的过程中,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创新的动力,开始流行起来,并越来越成为判断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准。以责任设计的形象塑造的发展策略,在满足网站经营活动的经济底线,在对网站利益者、企业员工、网站的受用者负责任的同时,更要兼顾好环境、社区、政府、消费者等更大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责任策略。

责任设计作为网站的形象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往往将网站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与实践情况作为选择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网站经营者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塑造的过程,使用者会通过“货币选票”的方式,去选择可以负责任的网站进行使用,网站得到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企业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所以责任设计的网站形象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必要的设计方式。

3.2网站绿色形象设计发展策略

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是所有网站塑造形象的标签,没有关注绿色形象设计意识的网站,网站品牌塑造推广的形象不可能饱满。然而,很多网站对“绿色”内涵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很多网站利用人们崇尚低碳环保生活的良好愿望,将“绿色”作为商业宣传的噱头,却没有将真正“绿色”的措施落实在设计、运营、使用之中。“绿色设计”在网站形象塑造设计上首先是在倡导消费观念上,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社会良性发展;其次是在网站形象设计内容上,倡导推广使用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和绿色使用方式;最后是网站绿色形象设计积极倡导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要注重对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尽量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社会责任。

3.3网站生态形象设计发展策略

生态设计是国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生态设计提倡节约,倡导理性设计,提高质量,鼓励精神消费,崇尚环保,提倡健康消费,坚持公平原则,实现和谐设计。从网站形象塑造上积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把设计与生产的消耗控制在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网站形象设计过程中,关注服务内容和服务产品对生活环境的危害以及对生态的破坏。换句话说就是在网站的运营的各个环节与环境影响属性作为网站形象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生态形象设计的前提是要秉持人、自然和社会是和谐统一整体的设计伦理观,因为这样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使用者健康的,也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3.4网站适度形象设计发展策略

适度设计是围绕适度消费的设计指向,适度消费指“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个人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与国民相适应:在积累率既定的情况下和社会的消费,体现实际社会商品供应量,也会凸显适度的形象传达”。适度设计则是一种可持续设计内在需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均衡的设计手段,是一种综合性设计统筹,要求实现消费的综合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目前,我国网站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比较关注“展示”,意思就是网站形象靠“烧钱”在各种场合中凸显自我,以眼球经济对网站进行专门的宣传,以达到迅速提升网站形象,提升宣传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渠道,但是这些往往都不是可持续的设计,短期性形象塑造,导致网站形象无法真正产生有效影响力,同时造成了网站形象设计过程中资源的大量浪费。

结语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视觉形象 旅游文化资源 特色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课题:辽宁旅游业发展中文化形象塑造研究,L13BWJ0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8-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塑造出一个个性化城市形象已成为当今城市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形象是指旅游者以及社会公众对旅游业的整体感知。城市应打造独特的标识和图形符号使其该地区旅游形象被迅速地识别并在游客心中达到深刻记忆。因此城市的视觉形象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一、对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的诠释。

视觉形象设计是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它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它可强化信息传递、统一品牌标识、塑造视觉形象、是经营品牌的有力工具,使品牌宣传更具事半功倍的效应[1]。实质上,旅游文化资源的视觉形象设计就是对旅游地的再包装。通过对旅游形象的再包装,使游客在前往游览景区前对它有初步的了解和美好的愿望,并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快速地吸纳目的地各种信息,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观感和印象。

二、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设计的集合。

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旅游地所呈现出旅游资源景观形象和公共设施。更多的是硬环境与一些富有创意的旅游地形象的文字、图像、景观规划等视觉识别符号系统的结合所带给人们最终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说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依赖于视觉形象设计,反之,视觉形象设计依托在旅游目的地之上,需要赖以生存环境作为依托。因此,视觉形象设计容纳了部分旅游文化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浓缩、提炼和再设计。

旅游中介者是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设计的传递。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强大,旅游者可以在第三方虚拟平台直接与旅游地进行“对话”,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到有关旅游景点等旅游信息,这种对接有助于旅游地快速地构建旅游形象,旅游者不一定对旅游地的形象宣传完全信任。这就需要朋友家人、媒体、导游等其他中介者做支撑。在这过程中,旅游中介者可能随着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实际接触的增加而不断增多。所以,旅游中介者对于旅游地形象感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性。

旅游者是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设计的感知。事实上,无论是视觉形象,还是旅游中介者所传达的旅游地形象的好与坏都会对旅游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但它们还是无法传达完整、真实的旅游地信息,旅游地软硬环境的呈现,最终体验者是旅游者本身,旅游者才是旅游文化资源的真正体验者,只有当旅游者置身到旅游景区亲身体验景观、服务、设施、视觉形象时,才能与旅游地产生共鸣。由此可见,旅游者对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所产生的视觉、听感、感觉等感知,这是视觉形象设计的最终目标。

三、辽宁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升温,辽宁旅游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辽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然风光奇特秀丽,景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辽东半岛与辽西走廊。其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对辽宁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对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辽宁视觉形象在旅游文化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视觉旅游形象是对城市旅游理念的具体化、可视化的传达方式。辽宁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具象的景观环境加以形象化、视觉化,以标语、口号、图案、景观标识或标志性雕塑等浅显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旅游者在实地感知旅游形象与活动功能,方便、快捷、明确地完成旅游活动,消除旅游者进入陌生环境时由于不确定性带来的紧张心理,帮助解释旅游地感知环境,从而实现旅游地形象所要求的清晰、易懂的特征,使旅游者或目标市场人群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辽宁旅游形象视觉设计的内容很多,源于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辽宁文物古迹、风土人情、民俗风尚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特征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沉淀,闪耀出各自独特的光彩。旅游文化资源视觉形象设计方面应将民族独特性设为突出和重点表现对象,在任何时候民族传统文化都是设计的创作之“魂”。以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使古老的文明焕发出新的光彩,才能设计出既具世界性又有民族感的作品。应将辽宁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引导旅游业走向世界的基石。

旅游地通过完善视觉形象元素,一方面能帮助游客便捷地完成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理念一致的设计,使众多分散的视觉因素形成统一形象特征,更清晰地表现旅游地形象。它浓缩了景观文化、传播了景观理念、沟通游客情感,总之,视觉形象设计在辽宁旅游业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注重发展视觉形象设计将推动辽宁旅游业不断繁荣,才能使辽宁省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引领辽宁旅游,再以旅游带动设计更加完善地服务于辽宁省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雯莉.视觉形象系统应用对宜春旅游产业影响初探[J].上海艺术家,2010(12).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8篇

一、整体性原则

学校形象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就是强调各个方面的协调,使学校形象系统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体,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以达到整体目标。遵循整体性原则,在具体设计时要做到:

1•综合考虑各个层面形象。学校形象的内涵全面而丰富,它包含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校训校规校徽、管理制度、楼宇建筑、校园环境、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网站建设、媒体报道与宣传等等。正是由于学校形象是一个构成要素十分复杂的综合体,必须从学校理念形象、制度与行为形象、视觉形象三个层面,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展开学校形象设计。要做到尽可能调动一切能够为塑造学校整体形象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从学校内外环境、内容结构、组织实施、媒介和渠道等方面综合考虑,综合设计学校形象,并使之得到有效传播。

2•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学校发展战略是对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事业领域、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的规划和思考,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学校形象设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到实施的所有内容都必须符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体现学校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助于学校发展战略的实现。

3•适应学校整体环境。学校形象设计不仅要考虑内部要素,更要适应学校外部环境,做到内外结合,内外兼修。一方面,学校形象设计不仅要对内整合,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内部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导入形象设计能否达到塑造和提升学校形象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学校自身,而是取决于是否适应学校外部办学环境,是否被社会公众的认同。因此,在重视学校内部因素的调适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背离了公众意志,这样的形象设计可能导致同学校本来意愿相背道而驰的结果。一个成功的学校形象设计,从学校理念、行为和视觉设计都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潮流,对社会观念、公众行为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务实性原则

学校形象设计的务实性原则,就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把握学校历史、正视学校现实,并提出合乎人们思维发展的学校形象设计规划。学校形象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务实性原则:

1•基于师生员工的实际。学校形象设计符合学校的未来发展预定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有必须与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考虑在他们可接受、或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范围内设定学校的奋斗目标。教师与学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他们即是学校形象的设计参与者,更是学校形象设计的落实人,要塑造切实可行的学校形象,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构成学校理念、学校制度与行为、学校视觉等要素,必须要让全体师生员工看得懂、能够正确理解,并能在他们通过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范围内,如果他们都不能接受或实现,则形象设计就误入了歧途,必须予以修正。

2•把握学校的历史积淀。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总是和一定的学校历史积淀有关。学校历史是学校现实和未来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对于有一段发展历程的学校来说,历史是学校进行形象的巨大财富,必须加以充分挖掘、开发。而对于新兴的学校,则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设计规划好办学战略,并,落实好每一个办学举措稳步地走好学校发展的每一步,着力建设好学校的今天,努力书写和创造学校明天的历史。

3•正视学校的办学现状。发展的劣势和不足有人把形象设计理解为对学校进行“包装”。因而他们所做的不是搞一搞装修、装装门面,就是做一些夸大学校优点和优势、掩饰缺点和不足的事情。这种“包装”思想是对形象设计的曲解,是进行形象策划的“大敌”。形象设计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良好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形象最终是为提高学校实力,更好育人。任何学校都有劣势和不足的方面,如果没有这些劣势和不足,那么导入形象设计,就没有什么必要了。对这些劣势和不足,不但不能回避和轻视,而且要认真对待、深入分析、找出原因,能使得学校形象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得形象设计战略的实施真正发挥作用。

三、创新性原则

学校形象设计的创新性原则,就是指要突破常规、突破传统,塑造独特的、鲜明的、在一定范围内有领先意义的学校形象。学校形象设计的个性创新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鲜明的学校理念。各个学校不同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人员配置,是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个性是学校的生命力,个性特色是学校形象存在的价值。因此,构筑独具个性的学校发展观,进而塑造与人不同、特色鲜明的学校形象,是对学校形象设计的基本要求。学校理念是在一个学校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它构成了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是学校组织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形象设计必须首先对学校文化底蕴进行挖掘、凝练、延伸、扩展,使学校理念固化、条文化成为别于其他学校的一个标识性符号,并使之浸润到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2•规范的学校制度与行为。学校制度规范着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体现着学校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也体现了包括校领导在内的师生员工的素养与德行。在进行学校制度与行为形象设计时,可以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地、创造性地制订学校对内、对外制度,彰显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人本化、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在学校行为方面,可以通过对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的行为教育、引导、训练,将维护良好的学校形象意识传递给每一位师生员工,使大家认识到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应符合学校形象和自身形象。此外,有必要聚焦于学校里开展的一些特点的、经常性的自发的或小规模的活动,可注意将提升、规范以一定的方式固定下来,传承下去,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家认同的特色活动,最后加以推广传播,形成学校独有的制度与行为文化。

3•别具匠心的视觉设计。在学校视觉形象中,学校标志、学校标准字、学校标语等基本视觉要素是最常见的,必须赋予它们深厚的内涵且能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学校建筑设计与环境规划构成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的雕饰,科学的布局,能给人浓郁的文化气息,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作为最直接、最大众化的视觉信息媒介,学院网站建设是当前学校视觉形象设计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学校不仅要在网站视觉构建上下大力气,如、内容布局、图形图案选择、色调搭配等等方面要符合人的视觉舒适需求,更要在网站内容是加以丰富与充实,使形式与内容做到和谐配搭,给浏览者能直观地接受学校信息,深切地体会学校理念。

四、教育性原则

学校形象设计的教育性原则,就是指要围绕育人这个根本来进行形象设计。学校不同与于企业或其他组织,学校是专门的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教育性原则是学校区别与其他组织形象设计的重要方面。各级各类学校有着共同的任务,那就是育人。坚持教育性原则必须做到:

1•以育人为形象设计的根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55•为育人服务,学校形象设计既要强调学校的个性特色,更要体现学校共性———育人性。学校形象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停留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凝聚内部战斗力,得到外界有力支持,形成合力,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形象设计以突出学校个性为出发点,以实现学校教育特性为归宿。

2•发挥教育的公益性。学校形象设计要体现学校的教育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反对学校的功利性。学校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在确保学校与教师合理的利益与需求的同时,学校形象设计应尽可能的遵循教育规律,而不是完全依经济规律来行事。进行学校形象设计必须体现学校的道德、学校的爱心,培养师生的正气,突出学校的社会职责。

3•培育教师与教育学生相结合。良好的学校形象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高质量的学生。学校形象设计一方面要力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积极引导教师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教师工作成就欲与组织向心力,形成与学校形象相一致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突现出学校培育人才的风格与特色。

五、简洁性原则

学校形象设计的简洁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形象设计的实践中,应该把简便易记作为一个基本前提,把学校形象设计的产品或者学校形象的风貌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给公众,以期实现学校形象的快速传播及深刻记忆。学校形象涉及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她既形象具体,同时又高度概括。作为一个公共关系活动或者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其最终归宿是能够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建立良好深刻之印象。若果学校形象的设计结果过于繁杂冗长,则不利于人们的记忆,亦难达成高效传播之初衷。故此,应该注意:

1•语言的简洁性。语言是学校形象设计的工具。学校的形象往往通过语言、人物传奇、视觉图形、歌曲等多种载体进行传播的。例如,学校的校训、学校精神、人才特色等都是通过语言来提炼或概括的。简洁的语言不仅方便公众记忆,而且彰显学校领导的素养。现在许多学校领导还不够重视学校形象设计,追赶时尚,忽视文化底蕴的积淀,弄得校训等形象要素校校之间雷同。因此,简洁不等于简单,简洁中必然包含丰富的设计智慧。

2•图形的简洁性。图形是受众产生深刻印象的基础。学校形象建构的过程,实际上类似于广告从设计到产生效应的过程。一些世界500强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形象设计,他们往往以简洁的徽标迅速地占领公众的思想空间,让大家过目不忘。在学校形象设计中,也必须把企业在形象设计方面的优秀经验吸纳过来,为我所用,创造出妇孺皆知的学校形象。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音乐形象;音乐设计;文化发展;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8903

一个城市的形象设计既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格局等硬性条件,也要围绕城市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历史传统、地方特色等软性条件,这样才会对城市的形象产生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烘托。其中,音乐形象的设计及其应用,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视觉外显的综合感知提升,也是城市品味、特征和风格的内在发掘。也就是说,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不能孤立为之,而要挖掘、提炼城市内、外资源,以本土传统音乐及其审美范式为基础,围绕城市建筑、雕塑、壁画等视觉元素,再行或具体或宏观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及应用的案例开发。

一、音乐的固有属性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基石

形象设计应从音乐固有的属性入手方能真正建构起城市音乐形象的文化品格。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又极富想象空间的艺术类型,因此它成为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性素材或元素[1]。音乐形象的特征在于可直面感知的直观性,它无需特殊培训都可或多或少地能感知[2];也在于其特殊性[3],表现为它区别于其它审美艺术的润物细无声,即在无意间就可以作用于人心,甚至深达人们的情感深处[4];对应其功能的娱神感官刺激,也是自古以来中外艺术实践中最自然的沟通形式,是人类跨语言的重要媒介[5];而它的具体感知性及多解性,也使其在人类礼俗活动及其情感表达中形成为固有形式与形态[6]。音乐形象的虚拟抽象性,它可以生发出艺术感受并使这种主观色彩产生创造性[7]。综上,音乐固有属性既与城市形象的设计相合,也需要设计者基于音乐固有属性而生发城市音乐形象设计,这样才能为城市形象赋予更多的个性色彩,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为塑造城市美好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城市环境做好理论准备。

标志性的、良好的城市音乐形象有助于提高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和对所在城市的热爱。但缺失个性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形象趋同化、雷同化,无特色也是当下世界范围内城市形象塑造的最大盲点,也成为城市吸引力逐渐消退的诟病。而这些弊端则可以通过特性音乐形象的融入并凸显,从而逐渐突出城市标志性的独特个性,从而使城市形象设计突出城市的特点,如《太阳岛上》、《请到天涯海角来》、《大阪城的姑娘》等对各自城市的形象标识性作用。刻画出城市独有的形象,必须将音乐固有属性附丽于城市的物质载体之上,从而避免“千城一面”。认识到音乐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上的内涵挖掘作用,使创意个性音乐形象设计介入城市形象开发中,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传达城市的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以青岛特色城市形象设计来看,其固有音乐属性及其内涵挖掘可遵从如下步骤逐步扩展及延伸,从而为城市音乐形象建立有微观、有宏观,有个性、有涵容的整体性形象。

二、地域音乐素材挖掘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特色基础

何占豪先生说,不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你就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与风情,也就不了解城市形象特征。反之,以本土民间、传统音乐为素材而塑造城市音乐形象具有立竿见影的简易效果。而本土音乐中,音色又是音乐形象最符号化的标志之一[8],对其进行素材化提炼有助于将传统音乐融于城市音乐形象之中。也有采用抽象其音乐机理的外观设计进行形象的凸显[9],以本土音乐的概念化而予以外形的抽象化,是对本土传统音乐的巧妙挖掘。青岛的城市音乐形象具有如上特色建构的基础。

胶东半岛上青岛有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传统民间音乐。首批入选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岛曲艺“胶东大鼓”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其独特韵味使它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世界音乐大师克莱斯勒1923年来烟台时感其神韵而激发创作灵感并进而创作的世界经典名曲《中国大鼓》就是其魅力的见证。历史悠久的崂山道教音乐已有《赏春》、《山丹花》、《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当地人熟知的传统曲牌,它们与《绣布兜》、《崂山五更》、《采石放垛子劳动号子》、《渔家苦》、《十二月歌》、《思乡歌》、《解放青岛五更》等民间歌曲的旋律一样,具有地域音乐形象的符号化特征。唱腔委婉、题材多样的平度民歌在《诗经》中就有记载(《齐风》),这一区域性的风俗歌谣以其个性立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青岛音乐的代表性形象之一,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选材之一。可喜的是,青岛的民间歌曲、器乐曲、曲艺、戏曲等音乐已被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为“集成”,成为可以直接取材利用的城市音乐形象塑造资源。

基于此,青岛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步骤之一可取材于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旋律、节奏、语言音调乃至表演形式,当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选材,再将其或隐含或外显与重要场合,使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浸润其优美旋律,感受到其扑面而来的音韵魅力,使得城市的角落里飘溢着音乐的或明丽或欢快的青岛之声;青岛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步骤之二要进行因地制宜,因时不同的通盘考量与个体分设。如在外国游客集中地区,应以原型态的民间音乐植入为其主要方式,让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以其特有的泥土芬芳而触动猎奇心理略胜的“老外”;而在高档酒店、商场,则要以其现代改编形式放松,将其与周围的不同建筑、装饰等外显物资融为一体,实现内外兼修的整体性城市形象呈现;步骤之三要精于具体规划。崂山道乐适合于景区的背景音乐及休闲酒店、咖啡屋等闲适之所,以崂山道乐特有的清雅、悠扬带给所处地人们闲适、轻松的身心享受;而“胶东大鼓”则适合于古朴民俗场景中,而广场宽大场合中也有其适合的乐场;民间歌曲中的号子与小调因其特有的歌腔音调抑扬,适合于欢悦场景的构建。

将城市音乐形象的设计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紧密结合,实现外在形象与内在蕴涵的相互辉映;还要与城市文化、人文特色相配合,用音乐的润物之绵力,用精挑细选的特色音乐形象设计来展现青岛城市风貌、自然环境之特色。

三、世界音乐素材融会是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特色的扩展

从校园音乐形象的个性化打造[10],到中型城市音乐形象作品的针对性创作[11],是近年来城市形象设计日渐凸显的文化表现,这种现象是多年来只重外形而忽视内涵建构的城市文化策略转型之体现[12],其深层次学术思考是近年来文化生态构建的发展之表现[13]。而城市音乐形象设计的败笔也使人们反思此类问题的严重后果[14],其具体体现会因地域而不同[15],青岛城市音乐形象也应考虑到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作为移民文化特色的城市表现性征,青岛城市区处处洋溢着德国建筑的异域情调及德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表现为华丽的装饰外表与严谨逻辑化,这一内核是笔者全面调查了解这座半岛化的现代城市形象得出的多维认识,而分析这座城市音乐形象设计中的问题,笔者得出初步架构它富有时代特征和美学特征的城市音乐形象设计思路,建立城市音乐形象应用的途径及策略,使城市音乐形象成为提炼城市文化内涵,推广城市形象的良好载体。德国古典音乐及其表演形式在青岛有其特有的空间,高耸矗立的天主教堂及基督教徒,海边的大小德式建筑,都有着西方尤其是德国音乐放松的氛围。因此,融会德国乃至欧洲的古典、浪漫音乐于这些外国建筑的外形之内,有助于提升物我相融的和谐氛围。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触及到各种不同城市区域中的音乐形象需求,其一是完全德式、西化的音乐形式,包括其演奏乐器及音乐内容,它主要分布于栈桥、关等场所。笔者有意地在此地约请作曲者临摹一首德国古典时期的钢琴小品,居然获得了路人的广泛认可;而特别创作的一首民间歌曲素材的小提琴作品却遭到了诧异的目光,可能是其目光在寻找不相容的原因在哪儿吧!其二是改编的西式作品,包括教堂、咖啡馆及西餐厅等外国友人聚众场所。教堂中的传经布道自然需要中外融合的音乐作品,而吃喝休闲之所也自然是中外人等混杂,这些场所需要中外兼顾的融合性音乐形象为之相配。其三是现代流行的音乐形式,在酒吧及中外年轻人聚居场所,完全现代化的时令小曲,爵士乐、欧美流行乐等风格的作品成为因地宜选。这些都是移民(或殖民)文化的音乐形象需求。

为这样的城市空间设计音乐时,要充分考虑架构富有时代特征和美学意趣的城市音乐形象的设计思路,建立城市音乐形象应用的途径及策略:专题创作、特色改编、针对性拼贴等都是形象设计应用的途径,其策略要多渠道、宽思路地筹措,其内涵及奋斗目标是将城市特点与特定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加深居民、游人、路人等不同群体对城市的认识、了解直至熟知。

当钢琴、小提琴在青岛城市中各处乐飘音绕时,当古典之声在德式建筑悄然飘出时,当民间音乐在青岛风俗体验馆热情绽放时,城市音乐形象设计及应用真正契合于城市文化建构之内,使人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表达以特有载体、平台实现和谐相融[16],它不仅在于音乐内在形式与城市外在形式的融会与统一,还在于特色音乐形态与地域文化环境、城市形象塑造在设计及应用上的相映成趣,协调发展,就如同在越地听着越剧的各种形式的表演就会感到咿呀抑扬的惬意、和谐一样[17]。

青岛城市音乐形象塑造需要在内容选择、形式发展、形态的解构与重构上再做细致规划。其内容是本土还是西洋,其形式是原型还是改编或新创,其形态是核心内显还是线性外化,都要因地制宜,相时而动,其基本手法是挖掘音乐形象的本质属性来表现环境、文化、建筑氛围的相映成趣,而非简单拼凑的“拉郎配”,不是盲目崇外的“高大上”,更不是城市与音乐“两张皮”的华丽现代文明堆砌,它应该是内外兼顾、兼修的形象呼应与对等。

参考文献:

[1]李大华,周翠玲.文化艺术修养与行政能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2.

[2]黄广华.对音乐形象的几点认识[J].人民音乐,1979(3):26-29.

[3]蒋一民.论音乐形象的特殊性(上)[J].音乐研究,1982(3):57-65.

[4]蒋一民.论音乐形象的特殊性(下) [J].音乐研究,1982(4):64-70.

[5]家浚.音乐形象的特征问题――对《我对音乐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一文的两点商榷[J].人民音乐,1956(12):6-8.

[6]唐继凯.论音乐形象的具体可感性与多解性的关系及其根源[J].中国音乐,2003(4):73-77,82.

[7]岑鹉.明确定位 狠抓质量 力争特色――对高职音乐教育专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5(1):113-117.

[8]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在音色运用方面的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1(1):55-58.

[9]陈瞻.抽象图形在音乐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7(1):151-152.

[10]樊萍,刘俊.青海大学主校区校前区绿地景观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196-198.

[11]刘清明.从朱广庆的两首作品看吉林地方音乐形象的塑造[J].作家,2013(18):207-08.

[12]郭红秀.开封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10.

[13]王兵.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3.

[14]秋阳,晓弘.关于反面音乐形象的质疑[J].中国音乐学,1987(2):134-135.

[15]冯建民.试论音乐形象的具体实现[J].艺术百家,1987(3):133-137.

[16]陈彤.钢琴练习曲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1):87-91.

环境形象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形象设计;定位;软实力

0引言

20世纪90年代,大连依据其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风光独秀的特点和城市基础好、规模大、城市化水平高的条件,实施“城市环境名牌”战略,以经营城市作为突破口,“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规划、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宜人的居住环境,打造环境优美的国际名城。通过建设和宣传,短短几年的努力,集北国雄伟与南国秀丽于一身的城市特色形象、追求卓越旗帜的现代城市特色精神,使大连的城市形象璀璨夺目,城市品位和价值日益提升。这是国内与定位成功的范例之一。

1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的重要性

纵观国内外城市形象传播与营销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的准确合理,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达到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等多重目的;又可以成为城市改造的催化剂,为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提供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打造城市形象的品牌已经成为向世人展现城市实力的名片,是城市最大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增加城市的竞争软实力,置换出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

历史悠久的瓷都景德镇,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著名对外开放城市。反观近年来的城市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历经千年沧桑,潮起潮落的景德镇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城市那样发展迅速呢?

“要保护好景德镇这个历史辉煌的品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规划和整体策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成功。”这是现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在2004年针对“中国瓷都”称号花落广东潮州,提出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发表的讲话。

2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与定位的原则

所谓城市形象设计,是指从城市整体社会氛围、文化氛围角度,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布局、文化传统、地方特色等方面对城市的物质形体空间以及形成和运作的全方位的设计。可以说,城市形象作为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反映。

(1)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而市民行为、公职作风、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又都是形成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的关键内容。城市形象具体包括:1)硬件系统部分,包括城市布局、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标志和城市色彩(如雕塑、照明、广告、报刊栏)等;2)软件系统部分,包括政府行为、政府与居民关系、城市文明、城市活动和市民素质等。

(2)城市形象定位的原则:1)特色化原则。城市理念反映了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精神支柱。城市的特色化,通过理念的准确表达、视觉识别的准确表现、行为的传播,就能形成自身的形象个性;2)多样化原则。城市形象设计要有多样化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城市理念的传达设计,要力求丰富多彩,不能淡而无味;3)民族化原则。城市形象设计时既要考虑与国际惯例接轨,还要充分考虑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往往更能够表现城市形象的个性化。

3瓷都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的对策

3.1重视形象设计,丰富城市形象的视觉感受

城市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形的反映。自然环境条件、建筑物、城市结点空间、街道、城市绿化等内容精雕细刻,能够直接改善城市的视觉印象。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到景德镇,都会对街道两旁颇具特色的瓷柱路灯印象深刻。当然,这远远不能彰显城市瓷都形象的整体内涵。我们应当同时把城市形象设计延伸至城市产业、企业、产品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丰富城市形象内涵和社会带动效应。比如,包括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旅游点、建筑、绿地等方面都要结合景德镇的特色,进行系统化的设计。

3.2发挥特色优势,充实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

一个城市的文化既大而无形,又可触可感;既需要继承本色,更需要推陈出新。城市文化塑造可以凝聚公众注意力,提升市民文明层次;同时使外地公众增加对城市的兴趣和向往。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青岛啤酒节、潍坊风筝节等,展示了城市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景德镇近年来成功举办多届国际陶瓷节,颇受好评。同时,利用好景德镇的这块金子招牌,举办各种形式的陶瓷文化系列活动,在前期策划、广告宣传、招商引资、作品销售、公益活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3.3改进政府行为,提升城市形象的软实力

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一种投资环境,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影响、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改进政府行为,形成高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运转的行政服务系统;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快依法行政,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比如,政府可以整合科研院校、老牌国企、私人作坊、大师工作室等资源,组建一个懂行的陶瓷人才队伍,形成一个专门为外来客商服务的含公关宣传、设计制作、销售推广、服务管理的陶瓷产业链。

4结束语

瓷都景德镇应当借鉴发达城市的推广经验,合理分析自身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定位,打造世界级的城市品牌,继承并发扬千年瓷都得天独厚的艺术魅力,展现浓郁独特的人文风情,让“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千年古镇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韩馨.城市形象设计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

[2] 张卫国,何宛夏.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3] 邱德华.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2011.

作者简介:苏娜娜(1978―),河北石家庄人,助教,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罗一鸣(1978―),江西上饶人,助教,研究方向:网页设计。

上一篇:动物知识范文 下一篇:民宿环境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