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4:14

环境艺术教学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1篇

一、环境艺术中意境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1、意境的概念内涵

意境可以展现艺术的精神,意境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环境艺术,在环境艺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意境的内涵。环境艺术包括外部环境与空间环境,环境艺术设计要确保人们的生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确保人类拥有健康的生活质量,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依据生态特性进行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循环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由意象演变而来,意境是精神的体现,“意”是人们对万物的理解及主观感受,“象”是主观认识的一种形象,意境体现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内心精神,是在意象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内涵,环境艺术通过地方的乡土风情将人类的思想表现出来,实现人们精神与环境的互动。环境艺术设计要关注意境的营造,以设计者的精神为出发点,体现文化内涵,让环境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意境在环境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品质,意境是空间的灵魂,意境是空间的情感语言,环境艺术设计师体味大自然的美、民俗情趣、地域文化,传递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行着人与自然的对话。环境艺术设计强调自然脱俗,围绕意境突破创新,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艺术家的头脑,为大众服务。意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体现了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理念。

2、意境的特点

意境具有自然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特点。首先,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是自然美,人们追求自然美,环境艺术作品要体现自然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自然美包括返璞归真的自然和清新的自然美,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其次,环境艺术设计要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与景的统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是环境艺术基本的意境审美标准,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情与景的结合形式有三种,情随景生、物我相融、移情入景。景是设计者创作的美感,情是设计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景交融使意境更加有感染力。再次,虚实结合是意境的表现方式,“实”是艺术所展现的事物,“虚”是艺术设计的境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实”是艺术意境的载体,而人的审美通过“虚”体现出来,通过虚实结合的形式展现意境美,脱离了虚实结合,艺术设计的意境美就失去光彩。

二、环境艺术教学中意境的设计手法

环境艺术设计应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特色。环境艺术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现代的审美观念,结合传统文化,体现生活品味,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

1、简约抽象的表现手法

简约抽象法是指设计者对传统文化进行抽象与提炼,在保持传统文化特有神韵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结合起来,拓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简约抽象手法是传统环境艺术形式的升华,视觉上给人一种错觉。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认知,教给学生以全局的眼光分析艺术精神,注意整体风格,以简约的形式体现深刻的内涵,运用抽象而简约的方式,体现生活中的美感。环境艺术的设计要抓住大众的审美需求,从整体上把握,应用传统文化,着眼于作品的整体风格,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效果。

2、嫁接与移植的表现手法

传统的历史文化提供给环境艺术设计师很多灵感,艺术设计师用自己的智慧把历史文化的灵感嫁接到环境艺术作品中,发展传承了历史文化,运用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设计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创造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嫁接手法就是一种借鉴手法,从历史文化中借鉴灵感,然后将灵感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品味各个艺术大师的优秀作品,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将灵感嫁接到新的艺术作品之中。

3、符号拼贴的表现手法

符号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图案、元素,环境艺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细节,使意境的表达充满韵味,把人们熟悉的事物抽象、变形、裂解,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以拼贴运用,从而使作品新与旧、今与古等元素中带着一定的联系,发挥“小符号”的“大作用”。强调夸张和变形,以多变的方式诠释生活细节,对空间更好的布局,增强设计的美感,表达设计师的理念,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效果。设计师应用人们所熟知的文化符号,加以变形,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加强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思想的联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运用传统元素的表现手法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使得环境艺术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怎样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始终蕴含中内,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激活了环境设计师的灵感,环境艺术设计师在理解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应用转化为环境艺术作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魅力。生活中存在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意境的生动性,树立古今文化融合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传统文化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活力。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给环境艺术设计师带来了挑战。意境的创造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带有一定的时代性,环境艺术教学要坚持现代设计理念,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挖掘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内涵,使环境艺术作品更贴近人们的审美情趣。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2篇

素描能力和素描技巧是所有设计类从业人员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其相当于环境艺术设计大厦的基石。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更高。为了有效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水平,文章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相关专业要求,并在对相关的专业要求进行细致探究的基础上重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体系。以此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提升素描教学水平。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要求;研究

素描教学课程在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是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功底,对学习者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具有重大影响。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各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及相关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统一标准的授课形式。所有设计类别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属于基础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大一统模式,其专业针对性较弱。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素描能力要求的不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素描教学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探索和成就仅仅是改变了素描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用结构素描、创意素描以及新表现素描来增添并细分传统写实素描,这仅仅是将发散思维引入了素描教学。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要求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缺乏对事物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的探索和研究,难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这种素描教学现状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紧密性,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因此,必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纵深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发展要求,增强此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并促进素描教学专业化的提升。

2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分析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掌握相关的造型技能及造型规律,这是所有设计类专业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习者对设计素描绘制的造型技能和探索相关规律的训练,满足设计类专业对素描教学的基础教学成果要求。二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空间想象和空间重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要培养学习者对实物图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图形的重构能力。只有当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空间重构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三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物体相对尺度、物体材料性表现以及基本透视关系的把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运用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锻炼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此外,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还表现在静物写生、人像写生以及几何形体写生等方面。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有所针对性的对室内、室外空间写生以及石膏像写生方面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习者相关素描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3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现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方式、内容、师资以及课程设置进行重构是有效方式之一。

3.1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目测式,这种直观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但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的要求更多的是呈现在理性方面。因此,需要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素描教学方式进行透视方法、材料质感表现以及材料细节方面的科学、合理重构。比如,在对材料进行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时,可以将传统的素描写实方法与几何形体写生知识相融合。将任意等分分割、等分已知透视、CV点平面图投影透视画法、八点求圆以及任意等分延续等画法用于素描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此外,在对材料质量的表现与细节进行表达时,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要求和专业细节,采用“新、准、净”三原则防止对材料质感的过度表达,并突出对材料细节的表达。

3.2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制图,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与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高校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全部采用的计算机软件构图教学方式,这使得学习者的素描手绘技能缺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计算机软件制图与手绘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保证学习者能够在经过素描学习之后,能够运用相关的技能知识绘制出结构准确、线条明朗、空间重构取舍适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3.3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的关键。因此,各大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从源头上践行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对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重建。在进行相关的素描授课教师招募和选择时,要多选取环境艺术设计科班专业出生的教师,或者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素描授课教师的安排。只有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明晓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要求,也只有具备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才能在素描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并提升学习者的素描技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化发展。

4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众多,在对其进行系列探索之后笔者发现,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需求度。需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此专业中的素描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只有在对素描教学方式、素描教学内容、素描教学师资队伍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构之后,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相关专业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艺术研究,2008(04):96-99.

[2]牛强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素描教育的创新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74-75.

[3]常颂.环境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新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38-140.

[4]周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的重建[J].艺术教育,2013(02):143.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特点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相关课程才能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使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环境艺术教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同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内容不同、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课程中所展示的内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改革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大纲更加合理、科学、灵活,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式教学、演示文稿、指导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基地,将实践教学法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统一起来,但距离工作实践操作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校市场竞争力的发挥。

3.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较强,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落后,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少数,即便有些教师从事过类似行业,但在行业内积累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强,且设计经验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传授给学生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给教学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学校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纷纷开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课程与市场接轨,实现产学一体化发展。本文将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1.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立

我校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课程主要教学方向为室内艺术设计、建设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三个方向,并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方向”政策的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创新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涵的确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核心理念是“贴近大市场,瞄准国际化,服务产业链”,在此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精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思路,为课程的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2)教学体系构建。在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建立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如上图。(3)教学内容改进。首先,合理组织基础性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其次,通过校企之间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最后,利用科研活动推动人才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图教师一起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将师生的科研成果合理转化为教学内容。(4)教学手段改进。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跨专业性,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多人授课、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学科学的教师合作教研,将环境艺术设计所需的各类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主题划分模块,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地讲解复杂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利用项目教学法,促进企业专家和学校专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考核形式,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实践及评价

通过此次改革实践,我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成果一: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了“交互体现式建筑构造”虚拟实践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课程枯燥、难以理解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果二:建立了“智能化交互实验室”,利用该实验室,可将互动教学、学术研讨、产品展示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素养在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立足于本校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对环境艺术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作者:李亚楠 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80-83.

[2]查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9):5-6.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的是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缺乏是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突出问题。针对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及本专业的特点,各高校进行了很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和推行,如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但现实情况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实施,一些教改方案所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停留在构想阶段,这几乎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教学与考察、装饰材料市场调查、施工工艺实地观摩、课程与实际项目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跟踪等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目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原因,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这些问题正在得到改善,如教育部门逐步在一些高校投资专项经费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也给予相关专业教改项目经费支持。作为教学核心和主导力量的教师需要努力推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讨在现行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针对目前教学环节脱离实际导致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教师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改变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编制新的教学讲义和课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中,增加学习的直接性,强调设计教学与社会认知结合,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环境。

第二,让学生将市场上各种工艺材料收集样板并系统归纳,建立工艺材料资料库,以利于学生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规格、尺寸、构造及不断更新的装饰施工工艺,拓展学生对材料多样性的认识,便于在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象和理念选择相应的材料,让学生理解艺术性(美观)与功能的统一,避免将形式当成环境艺术设计的全部,增进学生对本专业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加强实际设计训练。充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将项目引进课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题设计中倡导“实题实做”。由于追求高效的设计公司很少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因此,找到合适的设计单位作为实践基地是目前本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现阶段的设计选题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的工程项目,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与范围内,教师一方面积极引入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或跟踪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从与业主沟通、实地勘察、方案的推敲到方案的最终确定及图纸的绘制完成,通过具体的实践流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以设计征稿和设计竞赛为课题进行实际设计,培养学生依据环境条件、功能及空间要求,综合客户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市场和生态战略,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设计。把专业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教学实践,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动手的习惯,将设想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多画草图、勤做模型。画草图、做模型是“设计预先性分析”过程,是对空间形式创作的种种条件进行设计性思考,训练目的清晰,过程评价明确。草图是设计方案的二维展示,而模型能较直观地表现某些空间的体量关系与穿插关系,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调整。

第五,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设计师组成,大家集中研讨、分工合作、确立选题、组织教学。团队教学可以与时俱进地了解业内最新动态,把握时代节奏。教师需要努力争取资源来组建这种教研结合的团队。

第六,加强开放式互动教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技术专业教师参与教学,组织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举办设计展览。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个性与活力。

第七,强调指导教师的设计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追踪前沿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设计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才能准确地将各方面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了多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以多种方法进行立体研究,借助相关教学研究课题,指导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调整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更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现代设计教学的要求。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加强教学实践模式的开展,在笔者所在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教学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情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全程体验实践项目的各个环节,既完成了规定的知识构建,又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感受市场、感受社会,毕业后顺利走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岗位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2]王大凯.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大观,2008(8).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5篇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加重视。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学更偏重于理论,则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理想化,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按照社会需求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的实用性,才能保证市场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市场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改革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美的专业,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但是,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侧重点与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改革教学方案。文章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需求

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就业,很多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中尚缺乏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而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很大。调查还发现,市场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从业者中,有一些人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自我风格,装饰手法老套,为设计而设计的痕迹过重,过于依赖电脑。

1.环境艺术设计的行业现状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是一个从模糊逐渐清晰的概念,它的迅速发展受到了众多人的瞩目。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较高。然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相同,有的特别顺利,没费什么周折,有的则一波三折。

2.学生存在的不足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方案,实现环境的二次设计。优秀的设计人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最快地发现外部环境的不足。部分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难以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改革方案

通过分析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发现固有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如果固守这样的教学模式,则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所以,高校应该从多个方面改革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

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首先,要加强基础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对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美学、人文等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还要扩展学生的专业眼界,多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和贴近实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打破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将最新的专业信息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新鲜度。

2.加强市场意识,定位培养目标高校应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相关职位的能力要求,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并且调整学科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设计教学可以让人的心灵充满创造精神,设计基础教学应是一种形成思想和让创造性萌芽的方法。学生的背景和天分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发掘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建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原创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市场需要和学生的不同能力细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重点地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学好学精,学以致用。

3.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建立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素质教育,但也不应该忽视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性决定的。教师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能力;在校企结合的基础上,在课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以具体的设计实践结合理论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设计实践和各类设计竞赛、设计创新活动。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环境的态度开始回归,追求环境的自然性。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将成为今后的热门职业。虽然目前的教学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

[2]曹田泉.艺术设计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张晓梅,赖剑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艺术教育,2007(10).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6篇

一、开展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意义

开展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专业素养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一些学校按照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政策。当前,在我国相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要求也十分吻合。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未来适应工作、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问题

1.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提高

目前,教学模式改革方法主要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指导教学、引导教学、演示文稿等。虽然有一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通过建立教学模式改革基地的形式来开展实践教学,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解决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脱离的问题,但仍与工作实践操作还有一定距离。

2.教学改革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所体现的层次是绝对不能等同于其他阶段的课程教学的。除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技能方面的要求。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近30多年来,中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就达到上百种,种类繁多,导致各校间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形式和重视程度,以及教学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笔者也建议相关的要重点选择这些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教材确定的基础上,也要做好对教材相关内容的处理,要做好教学大纲、计划,做到灵活、自由,使得课堂上的发挥空间更大,专业素养内容的定位和结合更多。

3.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是一门实用技术,所以在教师教学中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教学,就会出现误人子弟现象。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教学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极少。即使有一些从事过相关专业和行业工作的教师,但是由于他们深入实践时间较短,积累经验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将其实践的部分叙述清晰和完整。

三、搞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1.进一步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根据当前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前沿,瞄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相关行业和市场的分析,进一步做好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设计,以落实“求实,务实”的原则,做好教学课程设置与课程设计的调整等工作。使新设计的教学模式改革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要,改革一些不适应学生发展规律,市场发展规律的教学课程设计。注重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融合与渗透,注重2015年9月下旬刊•46•各课程的开设顺序,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了专业交叉、渗透与结合的特点。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社会用人的需求。

2.做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实施一般是不同的人采取的方式不一样,总体上来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堂的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拓展和特长发挥。二是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积极发挥学生自身能动性,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通过他们积极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

3.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培养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就是要竭力营造一个大环境,在全校达成共识、学校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学部门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课时一般都压缩到很短,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把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活动、各类社团活动等方式表现出来。

4.提高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自动启发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积极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开展校外联合培养或是实习基地建设。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5102

1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我们现行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课程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授课老师的教材为核心展开专业教学,这种模式中教师的课堂讲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环境和欲望。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比较缺乏,甚至可以说一些课程的教学几乎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这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以致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全国艺术设计专业急剧膨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报考人数更是居高不下。在如此背景下,考进的学生专业素质急剧下降、基本功较差、文化素质良莠不齐等。好在作为年轻人,还保有对新鲜事物敏感的一面,能迅速地捕捉到潮流和前沿资讯。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我们迫切需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他们良性引导,让其在四年大学本科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这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并努力实践的。

(2)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不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独有的问题,但是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艺术类学科,这个问题更加应该得到重视。特别是在郑州航院这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是我们的办学的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推陈出新,开辟新的、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2实验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根据实际,我们发现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才能逐步掌握某种技能。而能力的提高也都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特别是创新的能力更是离不开实践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需要不断地创新的专业,就更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创新能力最为一种稀缺资源有诸多因素对她产生影响,但是实践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的教育,注重实践课程设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互动,“产学研”并重,激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和优秀的企业合作,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目标。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符合国家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3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的几点思考

(1)更加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体论课程的程度,逐步加入实践课程的学习。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学习的问题,从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2)不断加强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创新当前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使实践教学的过程更加的生动,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实验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艺术设计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从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改革成一学生的学习为主,老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通过各种突进,将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扎实的设计工作者请到课堂,为学生的实践课程做指导和交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的交流和学习。当然我们教师自己也要和设计单位合作,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准,能结合实际为学生讲解设计方案,现场指导学生的创作,真正体现实践课程的作用。

(3)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角色转变,把学生身份向准职业人过渡,使学生不断深入社会,了解行业的职业要求。例如在低年级的材料与构造的实践课程中,可以设置课题让学生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角度进行材料的选择,施工工业的选择,真正让学生走进建材市场,走进工地,实实在在地了解材料的类型、价格等。在工地上,让学生与施工人员交流,了解施工的工艺,甚至参与到施工的过程中。在高年级的室内设计课程中,以实际工地为课堂,那室内设计的一整套理论教学都和实际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教学。这比老师在讲台上讲解更为直观、有效,同时以高校为平台,也可以让老师不流于书本知识,不简单的照本宣科,也能及时更新老师的知识结构,对整个专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4)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技师队伍的培养。德国著名设计艺术理论家范登堡教授说过:“设计艺术没有不言自明的公理作为支柱,根本而言,设计艺术并不是一门科学,它只是一个实践”。这段话非常深刻的说明实践教学对于艺术设计学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必要。作为艺术设计的教师,要想带领学生展开专业的时间学习,那教师自身必须身先士卒、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社会的实践中。现在很多高校强调“双师”型教师,就是对教师本身实践能力的要求。实践课程的开展不想理论课程那样可以事先都准备妥当,依据教材来教学,实践课程的展开需要教师更具有现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只有当教师自己本身拥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才能把握好实践教学的开展。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专业的实践活动中去。

(5)通过校际校企合作,实现实践课程的与时俱进与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的结合,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其自身实践经验反过来辅助于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加强交流,实现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的与时俱进和可持续性发展。鼓励实践课程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既可引进企业的技术支持,也可补充技术队伍,让学生的设计创意直面社会企业。同样,高校也同样可以成为企业法人,建立研究所或成立设计工作室,为教师提供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更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这方便很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4结论

我们一直提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必须将实践教学贯穿其中,让学生走进工作室,走进工地。在个体创作与参加综合课题项目的过程中,在具体实践性学习的同时收获超越知识本身真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学生唯有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才能将灵感、创意以及关于社会问题的思想通过实践寻求解决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才能真正塑造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艺术院校应该成为最具有创新源动力的发祥地。

参考文献

[1]陈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教育,2011,(1).

[2]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3]张志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4]韩钰.论当代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出路[J].艺术教育,2009,(03).

[5]汤少哲.解读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6]蔡倩.江苏省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7]张从容.高校实践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04).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环境艺术教育是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时代风貌的一种教学,主要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媒介,与纯粹的艺术教育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这门学科是在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来说,其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信息时代背景解析和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分析

(一)信息时代背景的解析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开始,二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好,很多效果都非常理想。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信息技术之处越来越多,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实践,信息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喜人。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教学模式分析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对教学形态进行改善,无论是形式还是手段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所谓信息化教学,简单理解就是借助一系列的计算机科技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化成非常有趣的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层次让该门课程变得更有内涵。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体验,同时可以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呈现知识点。比如,在利用FLASH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声音、视觉都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加逼真的教学氛围,增加“代入感”,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可接受性强。总之,信息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发挥其传输速度惊人,内容丰富可选的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全面发展。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加强实践

“实践出真知”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真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环境艺术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型与实践型的学科,作为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准机会让学生积极实践,增加“实战经验”,使其动手操作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学以致用。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学方法不科学,传统教学理念占主导等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实践的环节,要将课堂教育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如果不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施展,最终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会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具体措施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长期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社会磨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缺点,积极进行改善,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

(二)变革教学思路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力与素质有所提升。在办学模式方面,过去实行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而在信息时代,需要开放,与时代与社会接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才能够培养出为社会欢迎的人才;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向着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门课程是一门边缘课程,同时也是新兴课程,应该发展多门交叉学科,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要向着增加社会职能这个方向转变,这样一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可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满足多种社会需求,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中,创新是灵魂,也是出路。设计所追求的是新的理念、造型、空间与环境。作为校方,可以为学生增设讲座,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邀请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技师讲授社会上的实际案例,传授创新的设计思维与理念。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现代的设计理论、观念、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等等。要培养这种能力,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教育视野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吸收借鉴其中的精华,为其提供创新的灵感。

(四)加强技能要求传递

作为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这两个方面。环境与人类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环境设计艺术教学初期,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环境进行学习,并且了解在环境中应该如何运用艺术。这也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熟练掌握物体的色彩、质感、实物写生等各种技能,熟练地进行手绘设计,具备良好的创新力,同时能够很好的运用相关软件,如PS、CAD等。

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都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先进的科技助力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加健康的发展。

作者:贾广雷 单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敬允.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11):238.

[2]唐娜娜.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包装,2015,29(3):100-101.

[3]杨柳.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改革[J].大众文艺,2015,(12):251-252.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现代设计;意识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人们现在已经开始将环境的质量与艺术结合起来,同时也将其与人类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环境设计意识对于环境设计艺术来说十分重要,只有环境艺术符合了一定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推动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发展,这二者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着人们环境的发展,这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着很大联系。

一、环境艺术中的现代设计意识分析

环境的基本概念主要就是指人们所处于的外部空间,但是就进入环境这个内涵中来看,环境就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概念了,这其中主要包含了空间、道具等外部因素与心理等内部因素。环境意识是现代化的产物之一,这是随着人们对于环境深层次的理解,环境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们有意识地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使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人们对建筑要求不断发展的历史,这是现代化不断成熟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意识飞跃。传统的建筑空间形态没有办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需要比较先进的环境意识来使现代化的设计更为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需要新技术与手段来完成。在当前社会中,人类社会环境遭到一定破坏,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缺少一定的人情气息,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减少,能源遭到破坏,信息化的时代给人们带来更多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污染,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一定忍耐限度,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生存环境进行一定的思考,人们对环境的概念,对于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环境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环境艺术在现展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是把自然与人工结合起来应用到物质与意识空间之中,这是一种综合性群体性的存在。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现代设计意识的培养措施

我国当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其实并不长,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起来。

(一)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现代社会中,需要重视培养“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新的建筑设计课题要求采用合理方法来保证设计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与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展现人性,符合人类要求。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这样在才能够使设计具有一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二)与生态设计结合

一般来说,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建筑方面的设计,规划设计等,这些简单个体没有办法离开特定自我表现,需要与环境协调,可以避免破坏原有的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体格局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使环境艺术真正融入到环境当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原因,而不是追求设计手段,需要迎合人们对于自然的追求,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设计循环的系统,让人们向生态型的方向来发展。

(三)利用数字化技术

环境艺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形成设计方案,其中,数字化技术对环境艺术领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影响,现代化的技术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流工具,导致了各种数字化的方式成为一种趋势,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同时可以降低设计成本,进而实现个性化。在当前时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技术相结合,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乔培杨.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现代设计意识的培养[J].包装世界,2015(11).

[2]王嘉敏.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08).

[3]方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J].美术大观,2015(04).

[4]卢祎然.环境艺术现代设计意识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5]刘研.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应注重设计意识的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改革浅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11).

环境艺术教学范文第10篇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的就业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能力较弱。所以高校开始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从其教育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概念界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个分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道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与设计的一门实用性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专业与学科较为广泛,其中不仅有建筑学、美学、宗教学、文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同时也包括了环境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内容。所谓实践教学,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巩固。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促进学校对于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规划性。利用实践教学可有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行成正确的三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主要问题

第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由于近年来高校在改革中逐渐扩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的学生质量转而变得参差不齐,且数量庞大,但是在面对毕业于就业的过程中,却无法保持原有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逐年下降为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第二,毕业生水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虽然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象,但是用人单位同样面临着大量岗位空缺,雇佣不到自身需要的人才。很多用人单位雇佣了应届的毕业生,但是由于其实践能力较差,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基于这一原因,很多用人单位在应聘时,都要求应聘人员要具有工作经验。第三,我国现阶段教学体系不利于实践性课程的开展。一般来说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基础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阻挠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由探索,形成了被动学习的惯性。也就更加不会主动探索构建自身的实践道路。第四,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课题,过于理想化。在我国大学期间,很多要求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都是一些假设性的题目。这些题目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所受的限制较少,很多学生无法正视有无限制的课题。但是实际上,设计师在对于外在环境进行设计中,要受到种种条件的约束。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培养。

(二)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艺术环境设计专业在发展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高校盲目扩招,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教学成果减少,学科建设发展缓慢:第二,高校对于现阶段专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与明确,管理体制的课程不够健全,导致实践性课程无法得到实施,形同虚设;第三,很多设计公司在设计市场中简单生存,激烈的竞争,阻碍了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吸纳与培训能力。很多设计工作基本不接受实习生的实习,学校也难以找到校外的实践基地。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一,保障师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很多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在高校的工作促进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以及对于学术动向的敏锐性。但是,与他们的学生一样,他们缺少实践能力。没有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的经验,更加没有施工与相应的管理经验,但是在教学活动之中,要由这些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所以,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聘请更多参与过一线设计工作的设计师与学校的任课教师一同参与,共同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带领学生真正的投入到一下的设计活动当中,有效促进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实践基地,是现阶段学生无法获得实践能力的根本,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学校建立统一的实践基地,与设计类企业签订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同,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同时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也应该尽量多的才有实际的案例,在课堂中对于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理想化的作业题目,对于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再次,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实践化教学,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毕业后想要找到工作的学生,建立人才的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那些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对其实践能力记性较为节制的实践能力培养。保证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身希望的培养方式。

作者:冯伟博 单位: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蔚勇,陈汉章.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陈建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兼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工作[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江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野下——实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包装世界,2010(01).

[4]陈力群.浅谈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7).

上一篇:审计知识范文 下一篇:慢性病管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