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6:07

创新教育的特征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1

关键词: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缺点的,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络教育,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是现阶段教育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作为创新教育途径研究的出发点。

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网络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自主、平等的的传播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以及网络信息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形象性的基本特征。网络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真实的表达效果提高信息的感染力,加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充分的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通过网络信息对大学思想政治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枯燥的的理论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第二,时效性。网络信息平台打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等各方面的实时资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第三,交互性。网络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改变了传统的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友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不同阶级、文化背景、年龄以及地位网络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

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思路、凸显网络教育的创新性,要规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全面的规划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在大多数的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都存在着阅读量低的现象,这与思想政治网络内容的枯燥性、单一性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上网站内容作为主要出发点,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占有份额,完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可以再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如针对时事热点事件的“热点评论”、综合性新闻的“综合新闻”以及“网上党校”等特色板块,让学生通过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分析,培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正确导向,也可以通过加设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咨询以及校园活动等板块,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在线的实时互动,有针对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三)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专业的教育人才都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网络编辑以及网站维护人员的重视;第二,加强网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对等政治信仰、素质的培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大学网络信息过滤审查监管制度。学校要通过对学生的发帖、评论等信息进行审查,对于存在的焦点问题、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不文明以及违法信息要进行清理消除,通过对不良信息的监控等手段营造一个完善网络系统。第二,通过学生网络道德、法律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上存在的不良文化以及信息。

(五)提高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提高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教育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在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则会社会化、规范化的基本特征,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总结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点,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特点、规律的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的推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不断的探索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设计平台提高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务均.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2(10):56-58.

[2]罗建晖.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6(5):32-33,35-36.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 创新思维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9-01

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管理者拥有高等教育的创新思维是决定能否培养出创新型被管理者人才的关键因素。

1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概述

1.1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创新思维是一种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它主要强调的是新颖性,其新颖性程度越高,那么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创新性就越强。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思维而言的一种管理思维方式,这种管理思维方式有其一些具体的规定性。(1)它体现出鲜明的创新性。(2)从思维运行的过程来看,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由各种管理思维要素,管理思维能力相互作用,协同进行的系统化管理思维过程,它具有思维的整体性。

1.2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特征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具有认识性特征,因其本身就是思维问题,它的认识性特征由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构成也就成为自然的事。有人把它称为“真价二重性”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具有时代性特征。每一时代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无一不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的时代性使其产品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都具有时代性,因此也就有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史和高等教育创新思维史。这份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是在思想交流中生存,所以交流性是促使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还具有层变性特征,这表现在高校中,不同职能部门的人有着不同的权限划分。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自然性特征,来自管理的自然属性。正是自然性特征,使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发展史成为一部在承认人的因素问题上节节退让的历史。

2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作用集中来看,主要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影响。

2.1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对高等教育管理系统起整体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和意识。其思想的发源点可能很小,思想形成过程可能是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形成的。通过交流一旦系统大部分人掌握了这种思想,则每个人都可以在其所处的点,面上发挥作用。另外,由于创新思维的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主体能动性,在创新过程中,主体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突破思维定式的冲击力,因此更易获得改革和创新的方案。

2.2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具有调控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促使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内外关系协调的作用

对群体个体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个体管理创新思维和群体管理创新思维的相互作用体现出来的。

2.3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具有阐明高等教育管理的作用,指引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导向功能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还具有“显微镜”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升入细致地观察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管理环境和管理者自身活动的状态。总结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作用为12个字:推动实践,丰富思想,发展思维。

3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特征

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与时展紧密相关。新的形式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近几年来,高校的运行过程已显现市场的竞争特征,高校在招生,引进师资,内部管理,后勤改革,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呈现竞争态势。世纪之交,网络以铺天盖地之势在高等教育中迅速蔓延。网络世界的广阔性,丰富性,生动性和即时性,给个体以全方位刺激,从而对现有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职能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大的趋势,同时更是促进本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手段。

针对以上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维的分析,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要适应时代大的趋势发展,除了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外,还要在自身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辟出一条前人未有的新道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创新的战略抉择,是成功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识和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其管理思维的创新,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创新知识,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孵化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推行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创新思维改革管理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创造一个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以此为平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阿瑟·W·库姆斯,著.学校管理新概念—— 以人为本的挑战[M].罗德荣,黄爱萍,译.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120-127.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8.

[3]朱依群.从市场角度论高等教育管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4):336-337.

[4]黄腮斌.高教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湖南社会科学,2003(3):146.

[5]龙献忠.人本化: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体现[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1-13.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3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胜任特征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1995年,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职责与义务。高校辅导员常年工作在学生第一线,是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者、教育者、培养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师资力量之一[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及培养特点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型人才,不仅需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需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活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要具备追求创新的意识,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感性和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2-3]。

人的创新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指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的稳定,发生变化较为缓慢,须在较长的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从而决定了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人格中的各种特质都有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其形成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的,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二、创新型培养人才体系中辅导员的价值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已有5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又是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心理变化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辅导,创新教育,素质提升[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真正领悟国家、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标准的内涵,准确全面地把握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积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将之应用至实践工作,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三、胜任特征理论下的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较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的作用和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4]。辅导员队伍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创新能力的选拔、激励、竞争及考核机制匮乏,辅导员自身创新能力自我培养责任感和动力不足等,远不能够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5]。

西方的胜任特征理论为更好地挖掘和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胜任特征定义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通过测量胜任特征,能够明确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6]。基于胜任特征的角度来探索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现状和影响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因素,从实践层面探索辅导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B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将为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及评价现状的调查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培训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将对我们顺应当前形势,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胜任特征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将为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高校辅导员提供指导工具,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并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最大化地发挥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勇,耿乃国.浅谈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社科纵横,2010,25(02):158-159.

[2]徐红梅,于益芝,王莹,等.研究型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05):601-603

[3]郑惠珍.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9-50.

[4]张艳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黎育生.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培养环境论[J].南方论刊,2010(08):103-104.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4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者,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因此,研究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其角色定位,是实施创新性课堂教学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

从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和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需要来看,创新型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职业理想;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较强的管理艺术等基本特征之外,最重要的是还应当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1.健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

创新教育不仅限于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它首先应该重视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以便能面对当今世界重大问题,迎接明天社会的挑战。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技能创新,更重要的是必须实现自身人格的创新,这种人格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 敢于开放自我。对于来自各方面的经验信息,都是开放的,都能够宽容的对待、正确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是固守一己之见,闭关自守,对新的经验信息予以歧视和拒绝。

(2)主体性 正确地认识和接受自我。要把别人的经验信息与自己的经验相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诚实而平静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妄自尊大,不接受现实的自我。

(3)创新性 勇于实践创新,改变自我。这是创新型人格的核心特征。要合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善于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能不断获得新的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误人子弟。

(4)社会协同性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社会协同性人格主要表现在注重关心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有安全感、满足感;能经常和学生沟通意见,善于倾听,学会欣赏学生; 能乐于和善于同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亲和力,成为受学生、同事、家长和其他人欢迎和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

2.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地学习钻研教育科学理论,能够从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并能持之以恒地与同事们一道合作探索研究;能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各种学术期刊,学术活动和互联网等多种信息资源中获取教育信息,尤其是善于把日常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创新型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师角色的本位化定位:与学生互尊互爱

所谓教师角色的本位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生命个体呈现于学生面前,体现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之中,师生双边关系应是教与学的关系,是平等探讨问题的关系,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二者仅是职守的不同,没有人格上的不平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平行交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2.教师角色的个性化定位: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角色的个性化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运用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特长,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征。教师良好的个性会使教师的教育活动充满人格魁力,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

3.教师角色的民主化定位:和学生共探问题

教师角色的民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民主、平等意识,树立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善于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问题。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有民主意识,能允许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其次要认识到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很宽阔的,或许有许多学生知道而教师并不知道的东西,因此,教师讲课时头脑要清醒,应视教育内容的不同,去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问题,不能采取学阀式的态度去扼杀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不同见解。

三、创新型教师的角色转变

创新性教学赋予教师新的使命与角色身份,这就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

1.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被当作一种课程实施的工具(即“教书匠”),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则不是教师应考虑的事情。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其次,要研究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这样,通过教师的研究活动,把职业理想与科学理想统一起来,使教师开放性的不断改革教育现实,并通过分析、批判和修正不断地加深对教育现实的理解与理论化。

2.从“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效仿者和被动接受者,很多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教书”,而不是教“学生”。因而大多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创新性教学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觉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发挥向导和顾问的作用,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工具。其工作重心由“教”转向“导”,主要表现在:(1)引导学生制定适当学习目标和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辅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5)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

创新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自我导向的积极的知识追求者,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是“演奏者”而不是听众,这意味着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度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这一角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在教师设计好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建构知识。简而言之,“伴奏者”的作用在于设计和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姚婧.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谈索[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5).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5

霍懋征(1921-2010)。山东省济南市人。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是年,自愿赴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任教(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先后任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校长等职务。其间曾借调教育部、丁字胡同小学工作。

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曾任北京市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民进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总理称她为“国宝”,薄一波副总理为其题词“一代师表”,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国务委员称她为“教育大家”。

教育部关于教育系统向霍懋征同志学习的通知

教人[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6所师范大学:

霍懋征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是“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我国高学历人才从事小学教育的先行者。从教60多年来,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霍懋征同志是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教师的楷模,是一代师表。她生前曾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的崇高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赞誉。为深入学习霍懋征同志的崇高精神,发扬她的教育思想,宣传她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霍懋征同志学习。

学习她终身从教、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她是品学兼优的高才生,1943年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机会,毅然到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终身从事小学教育事业,曾经担任过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校长。其间,面对多个上级部门和单位的调动要求,她都婉言谢绝,从没有离开过她的学生和教室。期间,她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到不公正对待。恢复工作后,她不易其志,坚定地回到了小学校园,继续从事着她心爱的小学教育事业。1998年退休后,霍懋征同志仍心系教育。为传授教学经验、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她不顾年迈,先后到新疆、甘肃等多个省份讲学、上示范课,把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民。

学习她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霍懋征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动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铭。霍懋征同志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从无偏向和歧视,坚持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她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用“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艺术,成功教育好了每个学生。她信奉教师的爱不仅直接影响着眼前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必然会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中,她始终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从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方面育人,坚持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统一起来,教书育人,寓德于教。

学习她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霍懋征同志是一位自觉而勇敢的教育改革实验者,是新中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带头人和成功经验的创造者,是上世纪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曾积极参加了汉语拼音的试教、拼音教学经验和五年一贯制改革等教改经验的推广工作,一直指导并参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她教艺精湛,具有非凡的教育智慧,探索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上世纪5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数量要多,质量要高,速度要快,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改方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质量、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改革开放以来,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努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霍懋征同志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勤奋耕耘,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霍懋征同志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她的崇高师德精神、先进教育思想和成功教改经验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霍懋征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向霍懋征同志学习的活动,要把学习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学校教书育人水平,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6

关键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问题

一、引言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2012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650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2005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1],有一批省份在2015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2],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22条、第31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开阔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改革发展的动力。

由于老本科院校(1999年前的)也在倡导应用教育,也有相当部分称为应用型或研究应用并存型。笔者为便于区分,称“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认为所谓“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为办学时间较短这一客观存在所困,在完成使命、实践高等教育分类化、多样化上,要敢于轻装上阵,解放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性,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建设一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此,根据笔者的经历和学习实践,以下14个方面可以作为这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现阶段重点突出创新、率先突破创新的问题指向,也可以称为这类学校的14个主要特征。

二、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14个基本问题

1.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特征

服务面向是指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大多数位于地市级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这些学校其所生、所在、所长与地方或行业的客观紧密性,如何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行业)、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成为推动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与责任,是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这一地方性(行业性)服务价值取向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立足之根、存在之基,是指引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办学思路的前提。如何做到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是摆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的新课题。而其定位上对服务域和功能域的准确把握是这类学校的两个根本面向。学校的办学方向必须鲜明地体现出来,这是为谁办的问题。

2.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和规格多样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首先要彰显职业的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这些素质特征可以是某种技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或者是复合应用能力等。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人才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注重提高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一般应按照“社会需要、市场(就业)导向、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全面发展”来引导人才定位,以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向上更加具体。总体上人才培养定位是以专业能力甚至是职业能力的综合要求为指向。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体现出规格多样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一专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既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也需要创新型,还需要复合型,等等;二是专业的多样性,这主要体现在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三是由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多样性。多样性、多规格也是我国《纲要》的一个新的方向性指引。

3.专业导向性与专业设置的适切性和开放灵活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学科建设上应坚持专业导向性。应以专业建设为根本,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探索以专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级体系,这是这类学校面临专业学科建设如何找到自身的功能服务域、创出自己特色平台的新问题,也是真正实现“教学是根本中心”的第一要求。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学科布局。在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快速发展转型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学校专业需要及时做出响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输送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具有适切性特征,所设专业要快速适应所在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办、所设专业与服务面向结合度高、融合度高、认可度高。同时,专业设置要体现开放性,开放办专业就要敢于创新,只要是社会需要的、行业需要的,就要创新性的开办新专业;专业设置还要体现灵活性,要充分调查研究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多样地开办复合型专业,专业可以灵活组合,也可以重新整合。所谓“新办”,即办新专业,合办、整合办出新的专业,培养急需的新兴产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学科发展上,应以专业学科一体化发展为策略,按照地方性(行业)专业学科、新兴产业所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学科、一般性专业学科的不同情况,根据自己的校情,合理规划布局,将前两类专业学科作为学校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选择。这是学校的最佳选择、最好途径,持续坚持发展实践会是捷径。

4.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特征

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结构通常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师资格,这是一个狭义的教师队伍双师型结构理解。高校中的教师构成是多样的,有的属于学术型、有的属于技能型、有的属于应用型,还有技术型,等等。因此,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教师,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员。一般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可以有这样的要求;对团队中的其他教师更多的是强调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要求每个人是全才,而是个人以各自的特长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多元化构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构成多样化。教师中有学术型的、有技能型的、有应用型的,对个体可以是双师型的,也可以是单一型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但是队伍的整体构成是多元化的,职称上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资格比例。二是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构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而且又能达到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特征,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相匹配的教师保障。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依托专业建设,依托专业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合力。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要真正建立起很好地支撑高素质、强能力专门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一套教师评聘运行机制,对这类学校来说任务艰巨。

5.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核心性特征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评价都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对一个专业来讲,四年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在这个体系中有基础性的、有专业性的、有拓展性的,等等。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要以社会需要、职业需要为核心,积极探索以能力为主线、实践体系为主、理论为其服务的新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这个核心来构建、取舍、优化、整合。专业建设上,不管定位何种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型,服务型等等,都应深刻厘清、理顺。目标上要明确核心专业能力是什么,核心能力怎么定,核心课程怎么建,核心实践平台怎么支撑,教学团队及专业带头人怎么选聘,以及如何评判等问题。对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有明确重点,不能太泛化。这是培养“职业化”大学生和使大学生“职业师化”的核心问题。

据麦可思分析数据可知,不同专业目标定位所要求的核心知识是不同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这是根据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的相关性、时效性关联程度调查而来的[2]。因此,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要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架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敢于打破传统“三段式”、“两条线”框架,实践三段相融合(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相融合)、两线融一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融一线),探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使之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来,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出职业能力的核心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从而真正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办好新型应用型本科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6.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必然性特征

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外界(含校内之间)的全方位、全职能、全过程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特征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纲要》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均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利益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互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高校与业界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3]。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教育机制是这类学校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发展的关键之路,是一条科学合理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捷径。

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变化,其中心是学籍(学历)、学分和学位制度的深刻或根本变化。如:完全学分制的实行,学位的特征多样化指向、校本化等。

7.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征

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二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注重采用多种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实验实习设备水平,形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开展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四是需要持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经费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五是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指导实践教学,通过合作培养,聘请业界专家指导实习实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是教学鲜活起来的根本方式,是真正能力为本教育的知行统一,开展体验性、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等教育教学是调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方法。这是彰显实践出真知、尊重能力本位和人才多样化的应用型教学观的重要方面。

实践性教学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学用结合”——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学做结合”——学习和做事相结合,“学改结合”——学习和改革相结合,“学设结合”——学习和设计相结合,“学创结合”——学习和创新相结合。“做中学”、“动中学”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能力训练的本位性。探索三段(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融通和两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融合、能力贯穿始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并借力社会合作教育,对提升这类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8.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为生服务性特征

在高校的管理中长期存在着学校是管理者而学生是被管理对象的现象。这种管理方式虽然有合理性也符合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育人者和学生之间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主动”与“被动、服从”的关系,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进入WTO后高等教育被归为服务行业。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育人者要转变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学的心态。育人者不是“官”,而是领路人,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供服务,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为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服务,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提供服务,等等。所谓“育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今后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关注育人过程中学生对育人环节、育人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这样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和满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探索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第一追求的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和管理办法,并贯彻于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是这类学校的第一价值取向,也是这类学校生存的客观要求。

同时,学校生存发展、办学环境、社会资源等均与校友、学生有极大关系。服务好学生,培养好学生,联结好学生,这也是母校的天职,生存之前提。

9.科技(研)工作的应用服务性特征

科技(研)工作是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与地方经济、产业(行业)有着天然联系的突出优势,加之自身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其科技工作定位应以科技应用服务为主要价值取向,以发展紧密结合所服务面向的产业(行业)需求为中心,以发展应用型学科为支撑,以建设不同功能、不同利益关系和不同应用服务功能指向的科技平台为抓手,采取自我为主,以点带面,借力发展、合作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不同的组织方式,深入和扎根地方行业需要实际,将应用学科融入地方。以应用创新、消化创新、组合创新为主体,以科技作为为主要目标,强调发明专利、实用专利的创造和有效转化率,并能尽快地融入教学中。要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建设(其中,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合作平台是其有效路径和方略)和专业学位建设,探索以科技应用的实效性与专业学位建设的突破两个彰显点,形成自我科技(研)工作服务特色,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不求全面有为,但求为地方有所作为,是新型应用型本科学校立足当地的当务之急。

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需求的主体在业界。专业学科建设融进业界,与业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是“立地”,同时也是“顶天”的需要。创新科技发展机制是这类学校有所作为的一个有利空间,现阶段我国转型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大胆实践科技工作、形成特色跨越突破的机遇。

10.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类学校不同于传统高校,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在建设和发展中绝不能照抄照搬传统高校的模式,要创新性建设应用型本科,不要同质化。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从目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看,学校有国家投资建设的,也有省、市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还有民办、股份制的形式投资建设的,其所在地域也有很大差异。多样性的建设背景和存在背景使得这类学校的组织结构有多样的形态,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管理模式,要充分体现地方的经济、文化、人文特色,从而可能呈现现代大学制度引导下的不同发展模式。这使得这批高校组织管理、治理结构形态多样,是高校管理、发展上要探索的新生事物,探索其发展模式本身具有创新性。由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学校目标也呈现更具体的多样性,如定位为创业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就业型大学、技术应用型大学,等等。进而,学校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目标所引,就更加表现为创新、新建的建设指向,由于有不少方面属于开创性的,原来高等教育也没有实践过,就有可能创新性、跨越性发展,并有后发优势。

11.就业创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以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其人才培养是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管从学校的出身、目的、目标、使命、生存以及特色发展,还是从我国高等教育新阶段的客观现实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度相融合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其生存发展之基。因而,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科学系统地将就业教育服务形成体系非常必要;其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参与者,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者、地方文化产业的主体推动者,都需要学校培养一大批紧密结合地方的创业型人才。这类学校生源家庭相对比较一般,培养肯干、实干、能干、敢干的人才,将就业和创业相融合,对学生、学校的生存非常必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是地方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创业人才的主体,要勇于培养为地方做“小事”的人,做“立地”事的人,做“实体”经济的人,做不断继承、创新、开发地方文化之人。这就需要学校将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设计,成为其新的特色点。主要包括开设创业课程,提供创业训练,制定创业政策,形成创业文化等方面,系统地从指导教师、政策、制度、经费、文化上支撑创业教育。因而,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系统化探索成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面向之一。

12.学校管理绩效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身基础相对较弱,目前投入也相对较少,学校财政中学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等原因,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并向普及化发展(实际上一些地区已经进入普及化),高校服务竞争必然更趋明显。因而,转变观念,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是必然选择。这类学校必须深刻体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科学办学和经营好学校,实现大学功能的成功与投入上的效益性,需要对人才培养、科技贡献、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整体或单项功能投入产出充分关注。从而促使学校高效实现其定位目标,成为对投入方、交费方、捐助方等负责的社会存在。因而,开展不同形式、面向公众的绩效评价和年度质量报告是当然的要求。如何将评价用投入资源、占有资源以及产出的单位量化,是要探索的有意义之新课题。

在此效益不是以利润为目的,而是将经费更加精细化使用,有效地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贡献,全面开展合作资源建设;同时,在管理环节上强调高效,由于知识存在时效性,教学环节上突出强调对学生成才成人的作用和对实现人才目标的实效作用。因此,有全面加强教学办学绩效评价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对这类本科学校,探索建设一种具有经营理念、绩效评价并以服务教学科研为根本目的的新的管理方法,对其生存发展十分必要,也是促进学校合作发展、走合作办学之路的有效手段。

13.地方(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特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到来,学校布局结构的不断优化,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承担着地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由于其所生、所在、所长,其必然成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主要阵地。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多样性、地域性、特色性文化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地方性学科专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类学科专业,并发展与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将成为学校跨越发展和提升的捷径。不仅学科专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将地方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校园文化具有双重特征,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结合更容易使学校成为地方的一个亮丽“名片”。与地方的深度融合是地方大学的天然优势,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阵地的天然保障,建设好这类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产业化基地将成为学校的主要特色之一。

14.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化特征

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以校内为主,通过考试、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进行评价。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校内外相结合,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要以社会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学校的评价。

校内评价要在传统考评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多样的形式,关注在校期间给予学生什么,学生建立了什么样的信心、自信以及学生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方法和健全的人格等;社会评价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就业率是指已就业人数与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之比;就业质量主要通过毕业生的薪资、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创业情况和社会综合评价等方面体现。薪资包括薪资水平和薪资差别,专业对口率是指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毕业生数与有全职工作的毕业生数之比,离职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一定时间内有过离职经历的比率[4]。良好的就业质量要求就业面向要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高,就业岗位适应性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这类学校要探索如何通过自己的办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质量保障机制,并建立办学质量对社会公布制度,按照专业对社会公布招生就业情况、就业质量。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学科建设,淘汰旧促出新,对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稳步提高意义重大,也会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作出贡献。对科技贡献、社会服务贡献、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也应面向社会公众来评判。学校要在自己的办学使命、培养目标、贡献指标、办学特色、服务功能上获得社会、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广泛认可。

三、总结

高等教育的职能总体上有其共同性,但不同学校在职能时空维度和地域、功能类、功能级上是有区分的。本文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数量还会增加)应以这14个基本问题为主要发展点,可以全面创新发展,也可以就某一个面向或几个面向办出自己的特色水平。这需要学校的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大胆改革又要稳步实施,要坚持一个较长时期,才可能出成效。特别是我国基本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即将到来,发达的省份短期内就能实现。在学术(学科)学位体系、专业学位体系以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三个体系中,在一定发展阶段如何找到自己准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对新建本科院校至关重要。同样,普及化高等教育人才观除理解《纲要》第31条精神外,还应清晰人才和一个人才之不同,真正树立专门人才要真有专长,个体人才之间相互支持,合作工作,合作创业,形成人才整体。所谓学校不求全,求特色;个体人才不求全,求专能和合作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合作精神的专门人才应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观的一个亮点。

以上观点尽管只是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而言,但并不都是这类学校的专利。只是这类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生存发展空间、资源、目标使命的客观使然。从上述14个方面入手更加有利发展,有利形成后发优势,成为新型的、有创新特征的大学,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基本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类新特征指向的高等学校。

这14个基本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在发展上应允许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先行在一个或几个方向创新发展,不求全责备。这样对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自己的目标、任务上有其高水平,形成自按其所、各有其长、各有特色的高校结构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美]马丁·特罗. 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Z]. 1973.

[2] 麦可思公司.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陈小虎. 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4]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0年度报告[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7

[关键词]大学寝室文化 特征 育人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寝室文化起到了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强大的育人功能,其自身价值不容忽视。“建设宿舍文化是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欲深入探讨大学寝室文化的特征和独特作用,从而引起高校领导更加重视大学寝室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最终达到培养素质全面,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的目的。

临沂师院的决策者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各部门齐抓共管,以优雅寝室评比竞赛活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寝室文化,营造一种求知进取、高雅文明的文化氛围。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带来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临沂师院2005届数学系毕业生在积极进取、拼搏进取的大学寝室文化的熏陶下,寝室全体6位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也正如临沂师院党委书记徐同文指出,“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学生宿舍的环境建设,仅仅作为学生休息场所显然是不够的,高校学生宿舍应成为集休息、学习、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加强宿舍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宿舍在育人中的功能已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下面分五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

一、文明化特征和生存教育功能

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生存教育更加重要。青年学生中多是独生子女,生存能力普遍缺乏,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十分必要。

生存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意识和基本生活、生存能力的教育。大学寝室文明化包括寝室环境文明、学生行为文明等方面。与此特征相联系大学寝室文化具有生存教育的功能。(1)居住环境和个人起居生活文明化:如室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放置整齐有序—被子叠成豆腐块,鞋子摆成一条线,脸盆牙具排成线。整齐划一,严格规范,起床入寝有章必循等。这些可培养学生自我料理个人生活的能力;严谨有序的生活作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2)人际行为文明化:寝室同学举止合乎规范——开门轻轻,关门悄悄:说话讲教养,办事讲形象。这些可增强同学与人共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修养。大学生人际行为文明的关键是室友的长期共处,在互助磨合中成长。容人律己,求同存异。培养理解和宽容之心,悦纳别人的同时,感到被悦纳的快乐。可培养同学与各种人长期共处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是生存教育的重点。比起教室、图书馆,寝室是同学们暴露“本性”的地方。七八位同学共居一室,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认识水平甚至民族、信仰、国度都不同,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天地里,朝夕相处,在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同时,一些摩擦和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在优秀的寝室文化导向的影响下,最终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理解和宽容,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悦纳别人的同时,体验被悦纳的快乐和自豪。正像有大四同学在《宿舍,我们快乐成长的大本营》写到的“几年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平淡无奇,但对于我却历经风雨再见彩虹……我们更独立宽容,心境如老人一样温和,不会为一些小事剑拔弩张,也不会因为个人偏好厚此薄彼……我们深知每个室友的脾气和毛病,我也感受过每个人的可爱与魅力。我们熟练掌握了与他们相处的技巧……如果说新入学时的矜持与礼貌是对自己刻意的要求,那么此时表现出的洒脱有教养就实实在在是自身品质的外观了。宿舍是个人家庭,宿舍也是小社会,它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成长。”

二、主题性特征与自主教育功能

大学寝室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以活动为载体的群体性文化。大学寝室有“自治化”的特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主体性强是大学寝室文化又一显著特征。这为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自主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主性就个体而言是使自身生命状态提升到一种主动驾驭自身命运的积极状态。它是取得个人成就的关键”。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能力。跨世纪的大学生更必须展现出独立、主动、理性、创造的人格魅力。

大学寝室文化的自主教育功能表现为: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大学寝室文化是大学校园里参与人员最广泛、最具自主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证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活起居,自我料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自己管”。无处依赖的生活,增强了自主性。在学校,同学们一般以单个寝室为单位参加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院系,以院系为单位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这样不仅锻炼、完善了自己,而且使一些原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学生在寝室文化的熏陶下也形成了“自立为荣,自主为本”的思想意识。

2.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实现思想道德自律。思想道德自律是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是自主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寝室文化对学生人生理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使学生把社会法律规范,转变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思想深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能抗拒形形色色的诱惑。在生活的风浪面前能处变不惊,清醒从容,不迷失自我。

总之,大学寝室文化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尊严、人生的意义价值。展示出自立、自信、自尊、自重的精神风貌。

三、高雅性特征与审美教育功能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重要作用。大学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层次较高的群众性文化,具有高雅性特征,有巨大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寝室文化的美育功能表现为几个方面:

1.塑造完美的形象。通过寝室文化全方位的活动,塑造出大学生美好的个人形象。一方面,寝室文化通过特定的氛围、一定措施和鲜明的思想导向,引导同学们做到语言内容高雅,声音悦耳动听,风趣生动,入情入理,使粗野、肮脏、尖刻、低俗的语言无处藏身。寝室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地方,寝室内外健康、纯洁、礼貌优美的语言不绝入耳,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在大学寝室文化春风的吹拂下,同学们衣着美观、自然,体现出朴实上进、聪慧高雅美的仪表。

2.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寝室文化通过美的环境、美的活动和美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同学游春赏月、书画比赛,优雅寝室比赛等,这些活动可提高学生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学知识讲座、“美在生活中”等征文比赛,可提高学生欣赏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美学知识,提高审美层次。北京大学女生开展“从自己一言一行做起”的修身行动,提高了审美情趣。当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选美”时,北大女生郑重发表声明,拒绝参加选美。寝室文化中许多主题积极向上、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大课堂。大学寝室文化就是以其多采的形式,高雅的格调散发着时代的气息,折射出智慧的光辉,辉映出青春的光彩,引导同学们以科学的审美意识感觉身边美的事物、创造美的生活、追求美好理想。把为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奋斗变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美好情操的青年。

四、创新性特征与创造教育功能

杨振宁说:中国学生是考试的巨人,创造力的矮子。这是为什么?文化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宽松的环境是创造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有了宽松的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积极创造的热情。因为大学生群体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而且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他们常常不满足现状,总能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办法,大学寝室文化中有许多新颖的东西,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活动方式在这里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所以大学寝室文化有创新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寝室是平等、宽松的“同龄人家庭”。其实有不少学生“金点子”多的是,思维也活跃。

大学寝室文化的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具有创造教育的功能。(1)寝室文化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温床。寝室文化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这里没有权威、较少偏见。学生可以尽情表现,尽情挥洒,无拘无束的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创造力。(2)寝室文化是创造思维的催化剂。在各类寝室文化活动中,同学们总是自己开动脑筋设计方案,书写条幅,绘制挂图,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等,处处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时,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一种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创造的热情更加高涨。有些创造性成果令你惊讶不已。如棉花做身,橘子皮做嘴的丹顶鹤惟妙惟肖。用树叶对成的各种图案,用碎布剪成的各种图案,用彩纸叠成的手工制品,甚至比精品店里的精品更让人赏心悦目,更富有欣赏价值。

五、专业化特征与敬业教育功能

大学寝室一般是按种系专业安排的。寝室文化处处表现出专业化的职业特点。有敬业教育功能。(1)因势利导,强化职业意识,如有的师范院校寝室外悬挂“明日教师,今日做起!”的标语,室内张贴“从按时起床做起准备当好老师!”的条幅,使同学们时刻注重师德师仪修养。(2)大学寝室文化活动是敬业教育的良好载体。寝室文化活动无论是居室设计、墙壁张贴,还是走廊布置,甚至日常交际用语等都打上了不同的专业烙印。美术专业连寝室楼门口的楼名都求异出新,有很强的艺术性:化工专业在门窗上剪贴烧瓶、烧杯;声乐专业在门窗上贴上跳动的音符;旅游专业有的寝室门上剪贴的“╳╳旅行社”,室内是同学们精选的,自己绘制的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图等。专业氛围隆重的寝室文化活动时刻都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专业理想的教育,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奠定良好的职业信念。

总而言之,大学寝室文化有重要的地位和自身的特征,同时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四有新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立仁.把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成育人阵地.中国高教研究,1999,(1).

[2]徐同文.建设良好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国高教研究,1999,(2).

[3]高教文摘.1999,(5).

[4]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9,(2).

[5]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创新教育的特征篇8

关键词:体育功能;特征定位;职能创新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体育与社会决定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也出现了新的内容。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及时正确地把握体育对社会影响的时代性,体育功能探讨想阐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1 体育功能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1.1 概念与内涵

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以及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现在教科书在介绍体育功能时,对体育功能的分类归纳如下:

1.2 体育功能

1.2.1教育功能

1.2.11经验改造 :(1)品格经验;(2)动作经验;(3)情绪经验。

1.2.1.2发展适应能力。

1.2.1.3改变行为。

1.2.2健身娱乐功能

1.2.3培养竞争意识功能

从教科书上的这些功能看,这些功能作用对象均为个体,而未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作用。当然,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发生改变必然影响着社会。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功能也包含了对社会的作用。

从体育功能的定义出发,找出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社会所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1.3 体育功能的特征

要找出体育的新内容,分析一下已有的体育功能的特征,能帮助对体育功能新内容的界定。

分析体育功能中的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和培养竞争意识功能就会发现,这些功能的一些特征是体育具有的,而并非体育特有。

1.3.1从教育功能看

教育功能讲的经验改造,从心理角度讲,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脑神经角度讲,是大脑神经元联结发生改变。前苏联运动生理学家克列斯托浦尼柯夫提出:“运动技能是复杂的,锁链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即运动动力定型”这个观点,把动作上升到大脑神经联系的水平。

体育教育功能中讲的经验改造,无论是品格经验、动作经验,还是情绪经验,都可以从脑科学角度用大脑神经元联结方式解释。但这里的重点并非是解释大脑神经联结方式,而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即体育教育功能的实质是对人的大脑神经联系方式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物理学、政治学、美术和艺术也会产生这样种影响。就是说,体育的作用并非体育所特有,只是体育自身特点具备。可以这样说,教育功能讲的几个内容是体育自身特点具备的,而非体育自身特点所特有。另外,实现情绪经验的改造,必须是体育与社会互动才能完成。

1.3.2健身娱乐功能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也会发现,它与教育功能一样,是体育自身特点所特有,但并非具有。

1.3.3培养竞争意识

这项功能也是体育自身特点所具有。并非特有。

2 体育功能探讨中体育新功能的特征定位

2.1 体育功能探新中把体育新功能的特征界定位:

2.1.1体育具有;

2.1.2并非特有;

2.1.3时代特征。

2.2 提出时代特征的理论依据

2.2.1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运动发展的,科学的认识事物必须用发展的观点。

2.2.2英国伦敦大学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认为,在现代的交通与通讯技术条件下。社会互动的速度加快,在这种条件下,体育的某些功能的特征变成了特有。而非与其它领域的功能一起共同具有。这就是时代特征赋予体育功能的特点。世界杯足球赛有三十五亿观众观看了开幕式,这就是体育特有其它任何活动不能代替的。奥运会的开幕式,观众超过四十亿,这与现代卫星传播和生产方式进步以及各国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许多地方为了观看开幕式而放假,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2.2.3国际奥委会提出把奥运会开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就是极其时代特征的理念。体育的功能中有教育功能,奥运作为竞技体育的最高形式,对社会极具有影响力。国际奥委会利用奥运的影响,传播环境意识,引起全人类重视环境,这就是时代特征的体现,环境意识的产生起源于,这部书是1960年---1969年世界最具有影响的书,与爱因斯坦的和斯蒂芬・霍金的一起被列为二十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十部书。它的出版,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而绿色奥运把环境意识推向高潮。

3 体育具有促进政府职能创新的功能

政府的职能是政府为了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促进社会良性互动而提出的管理内涵和实现这些内涵的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

3.1 体育能促进政府职能的创新

3.1.1体育特有的人群聚集,以及聚集人群情绪的对抗会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

十几万观众中的众多球迷,他们都有自己倾向的球队。他们的情绪与比赛中的球队紧密相联系。自己支持的球队胜了,他们高兴、疯狂;自己支持的球队输了,他们而沮丧。比赛场上的情况与看台上的球迷互动,这是体育特有的。这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严峻挑战。由于以往洲际以上大赛多次发生球迷斗殴事件,现在比赛之前政府都做了精心防范措施。像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比赛,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进行,沈阳市公安局长事后说,经过这次实践,他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以后如果发生在人群聚集地的突发事件,就有了应急的经验。最近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场,不但要控制球迷闹事,而且还要为反恐怖做准备。这对各国的警方提出新的课题。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场地之一的日本札幌市,在比赛期间所有的法院,停止受理与球无关的一切案件。这就是职能的转变,为以后处理某些事件积累经验。

3.1.2申奥活动是世界许多城市之间竞争的形式之一

申奥的许多条件能促进申办城市政府职能的创新。当人文奥运作为奥运会的条件提出后,争办城市在管理职能中都溶入了人文的理念,这一理念是促进政府职能创新的强大动力。北京市市长刘琪在回答记者时表示,北京政府的一切活动包括奥运场馆的建设都将在阳光一下进行。为了政府阳光工程,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保证监督的力度,这就促进了政府机构设置的调整。

绿色奥运的口号,使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环境的整治,绿色奥运的口号,不但是北京市政府出台了环境整治计划;还在中国欣起了环境整治的高潮。十多年期间中国的环境投入达7000亿,这么大的投入,]有相应政策的配套和政府专门机构设置以及管理理念的创新,即使投入,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3.2 体育能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在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人文奥运中,强调并突出人文思想,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倡导人的发展与关怀。前总书记在三个代表中说“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人文思想在新时代的最高表现。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核心,健康离不开社会与政府的关怀。

体育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对人的个体差异,以及对人的健康的研究,必将使全社会对人的健康认识更上一个台阶。当这种认识形成群体认同,就将产生社会意志并影响政府的行政理念。

作者简介

上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范文 下一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