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20:32:35

创新论文

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利剑,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知识和智力的占有,因而企业的活动应该从知识开始,到知识增长结束,具体包括知识和财富的获取和分配。在知识流转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资金,但不是主要的。资金的筹集和投放应当围绕知识投资来进行。由此导致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

(一)利益协调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要求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投资者期望其资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政府期望企业的社会贡献最大化,公众期望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与绩效最大化,等等。

与此同时,虚拟资本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变化,日益着企业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不同的所有者对企业的要求不相同。而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满足各个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才能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企业的理财,必需要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这样定位财务目标,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又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社会责任;既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

(二)风险风险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通常遇到的风险有五种:经营风险、金融风险、灾害风险、环境和法律风险。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将面临的风险种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出现了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等等新的风险种类。

如此之外,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其随着技术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价值波动;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企业将增加诸如:资讯保护风险、内部和外部侵入风险、破坏与舞弊风险、交易完整风险,以及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知识积累更新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等风险。

美国伊利洛斯大学E·贝尔考教授所著的《会计未来趋势》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的极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会计发展的六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财务风险预测及其模型的建立。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是知识经济时代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往往局限在某几个高层管理人员之间,而且多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并有很大的随意性,即所谓的“救火队操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风险管理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其要求有预见性,有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

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财务社会责任化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网络经济下,知识资本占主导地位,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使得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企业的成败更加取决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其社会责任。通过通过支持社会福利同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比如说热心事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支持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化和口碑。

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c.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murphy副教授也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该研究将《商业伦理》杂志(businessethics)评出的100家“最佳企业公民”(基于企业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环境、海外投资者、女性与少数民族这七大利益相关者群体提供服务的定量评估)与“标准普尔(s%26p)500强”中其他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基于1年和3年的整体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这8项统计指标,得出结论:“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

经常参与到社会责任事业中的企业,相比而言更具知名度,更易获得人们的好感,当然也更易招聘到并留住优秀人才。由此带来的好处是节省管理费用,以及相关的招聘和培训费用。即使在人才相对过剩,好工作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之今日,相当一部分人仍会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合适的一把尺子。

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多方面推进创新。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推进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人力资源也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最活泼的组成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经济迅猛增长的国家或者地区,无一不是依赖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在各理财活动中充分体现“人性化”和“人格化”,强化对人的激励和刺激,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财务风险观念。经济时代财务风险的管理应以现代手段创新管理方法,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充分考虑到到市场经济下各种风险可能性,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强化风险管理。

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预见和有效识别,确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又要建立系统的风险计量、报告和控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从而尽可能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信息价值观念。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最受重视、发展最快的产业。随着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了,这就要求理财人员注重信息的及时搜集和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信息价值和受益成正比,与信息成本及质量风险成反比。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工向上抢前一步,就会在竞争上获得更大的优势。

(二)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其次是身份确认和文件的管理方式问题。网络经济下参与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那么随着互联网用户和应用的增加,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从而在辨别真伪上存在新的风险。无形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使得无形经济资源成为人类分享财富的新途径。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财务管理中应重视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及其评价,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财务预算作为财务管理中的基础性环节应得以强化。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普遍存在,各公司有时甚至竞争对手之间,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提供各自的核心优势而进行合作,即由最好的制造商生产产品,最好的市场销售商来销售产品等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同时,“负债经营”“风险经营”在企业中更为突出,企业需把握适度的负债与风险。在这种环境下,就要求企业须以战略的眼光从事企业的综合协调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丰富成本管理的内容,将项目成本同经营成本相结合;创新融资方式,开拓融资渠道;进行资金集约化管理;充分把握电价、税收政策,争取政策空间;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等等。

(三)财务工作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必须改变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固定办公室要转变为互联网上的虚拟办公室,使财务工作方式实现网上办公、移动办公。这样,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办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工作方式创新的根本目的。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四、结束语

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我们应该创新财务管理理论、改进和调整财务管理中被忽视的无形资产投资及其决策评价的内容,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传统的投资方案决策主要以有形资产的财务效益为主,评价的重点放在物耗与人工的节约上,而在以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决策的重点应以无形资产为主,效益评价的标准应从企业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人力资源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杠杆,制定具体反映无形资产投资效益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新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会计研究》,2000年第10期。

[2]尹海平:“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3]杨汉明:“谈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财会月刊》,2001年第8期。

[4]马静:“新形势下企业理财观念的创新”,《财会月刊》,2001年第10期。

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当代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竞争加速由生产阶段前移到探究开发阶段。原始性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能够带来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够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无限发展和超越的机会,因而成为决定当代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拟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这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探究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性探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在高技术探究发展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把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对外技术依靠的被动局面。在制定和政策方面,我们将建立起和原始性创新相应的评价制度,形成符合科学和技术不同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和国际学术交流和探究合作。我们始终认为,在科技发展上,中国不但要发挥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平安和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应当说,人才非凡是尖子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性人才争夺战,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和营造创新文化。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局面,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包括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非凡是那些“小人物”的创新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关注探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技术创新成果不要仅仅停留在论文、报告的形式上,而是尽可能地物化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可交换的产品,把知识变成专利、标准,并最终在市

第三,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非凡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基础探究还是战略高技术探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是战略决策的首要新问题。早在1990年,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但是,由于熟悉不到位,在机制上也缺乏有效的约束,这一方针贯彻力度仍显不足。当前,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当中确实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总想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这种愿望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是轻易导致力量的分散,形成“撒芝麻盐”式的项目管理,结果是“半亩树苗一桶水”,哪棵树苗都救不活,难以集中精力和财力办大事。另外,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科技资源本来就是稀缺,更应当克服探究工作的分散现象,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因此,我们要以产品、新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非凡是在创新的起步阶段,针对不同的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调动各方面创新的积极性,用相对集中的资金来发现和凝练重大科技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支持的重点。

第四,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长期以来,我们科技计划比较注重发展单项技术,这是技术开发初级阶段的必然过程。但从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探究开发,由于缺乏和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和集成的过程。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为核心,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为此,我们将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条条框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都将明确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的必要性,强调从以发展单项技术为主转向发展单项技术和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注重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集成。

第五,调整科技创新的政策对象,从注重科研院所转为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科技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入人心,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科技的程度也不断增强。今天的科技工作,早已不只是科学家们深居斗室的冥思苦索,而是成为众多社会群体自觉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地方科技工作在国家科技工作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且和经济的结合比较紧密,地方政府对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也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促进地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院校是公共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由于高校具有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渗透以及数量巨大的创新人才,使其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实现科技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科技事业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确立企业在探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努力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部门、地方、高校和企业互融互动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场上取得收益。

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保险;旅游市场;旅行社责任险

中国保监会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的意见》,为一直发展滞后的旅游保险市场立下了规章,进一步加强了对旅游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指明了旅游保险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数规模巨大,旅游各环节中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风险和违约责任等风险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保险保障。然而,旅游保险业的发展却一直不尽人意。因此,深入做好旅游保险工作,加大旅游保险的创新,是保险监管机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保险公司和旅行社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旅游市场现状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日渐庞大,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旅游国。经国家统计局确认的统计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0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92.96亿美元,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2.1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人为7686亿元,公民出国(境)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各项统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旅游市场壮大的同时,风险保障必不可少。令很多保险公司感到困惑的是,与热闹的旅游市场形成了巨大反差的国内旅游保险,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一些地区甚至会遭遇出行者的冷眼。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为旅游者提供安全保障的旅游保险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将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旅游保险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服务是保险公司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我国旅游保险起步较晚

1997年国家旅游局了《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将旅游意外险明确为强制保险,由此确立了我国旅游保险的基本框架。1999年,中国人寿在国内首家推出了《旅游意外保险条款》,随后其他公司也纷纷效仿,旅游保险渐成规模。

在国外,旅游保险由来已久,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几乎成为旅行必备。然而,旅游保险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线还是在近些年,而且是随着一些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旅游保险”才渐浮出水面。

前不久,一家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旅游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中显示,7成以上受访者近两年内有过两天以上外地旅游经历,但其中一半以上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其中,出境游购买情况好于国内游。而国内一些旅游风险系数较高地区或特种旅游、探险旅游等需要购买保险的人更多一些,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监管机制及政策措施的不健全,使旅游保险的发展一直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

一家专业调查公司曾对旅游保险市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7成旅游者当中,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在旅游时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另有2成的消费者说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过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者仅占3成左右,且购买金额多在10元以下。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的旅游者数量之所以如此少,主要在于旅游者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外出旅游时间短,不会有什么风险。另外,根据2001年起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同时,旅行社保险公司出售相关的旅游保险,由旅游者自愿选择。由此,不少旅游者认为旅行社已经投保旅行社责任险,自己就不必再投保意外险。

据了解,近80%的旅游者混淆了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两个险种,误以为旅行社责任险已经附带了旅游者发生意外时的保险责任。事实上,旅行社责任险是旅游局要求旅行社必须为旅客投保的险种,属于强制险,它是指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因旅行社的疏忽或过失,造成旅游者损失而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转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行为,其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为旅行社。当旅游者因个人原因、人身意外等出险,而与旅行社无关时,旅游意外险保障的则是游客的利益。

(三)旅行社责任保险尚不够完善

根据规定,旅行社年检必须签有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有的旅行社的经营者并没有真正重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作用,投保的目的是为完成年检的一道手续,因此多少交一点保费有个合同就行了。对此,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上旅行社责任险并没有起到责任保险合同应有的作用。

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内容,取决于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然而实践中,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中的不少内容与规章有很大差别,而保险合同中的一些内容对保险公司本身并没有约束力。同时,有些保险公司提供的旅行社责任保险条款在责任范围认定方面不清楚,责任和免责范围划分上存在交叉或重叠现象,理解上存在分歧,导致旅行社风险无法通过保险转移,保险人容易逃避保险责任,拒绝理赔。

目前,旅行社责任险还不够完善,比如保险公司明文规定,旅行社组织的赛车、赛马、攀岩等高风险活动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予赔偿,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最终该由谁来承担呢?由于旅行社责任险有很多除外责任,因此,旅行社责任险并没有解决旅游企业的经营风险的转移问题。

(四)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存在认识误区

一份旅游意外险所需的费用并不高,大约是在10至20元左右,那么,这个市场应该在100亿元左右,相信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对于这一数字都不会无动于衷。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反应不如预期。尽管有个别保险公司已经看到旅游保险这个极具潜力的新领域,但是,国内保险业漠视旅游保险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产品种类简单

目前各保险公司开办的险种仅为人身意外险、医疗险等产品,责任范围保守,投保方式固定,缺乏选择余地,无法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保险保障需求。旅游者在旅行期间可能从事的潜水、骑马、攀岩等高风险活动通常属于“除外责任”,并不在保险公司办理旅游保险业务范围之内。目前开办的这些保险很难囊括旅游者在旅游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

2.宣传比较乏力

国内各家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的宣传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宣传投入不足。通过旅行社投保的游客多数不清楚是否投保、投保了什么险种、拥有哪些权益以及如何索赔。更多的自助旅游者(约占90%)则成为旅游保险的盲点。

在近几年黄金周期间,多家保险公司虽然都推出了新的旅游保险产品,但很多产品只是基于市场竞争的“应时应景”的需要,至于产品出来是否热销,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也没有组织大的宣传和产品推介活动。3.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各保险公司开辟的投保渠道非常有限,仅有旅行社、上门购买、业务员展业三种形式,各保险公司主要依赖旅行社代办这种销售方式。目前多数保险公司都满足于这条“主渠道”,在探索更加有效的销售手段方面无所作为。当意外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赔付手续也十分烦琐。

由于对旅行社来说推介旅游意外险,并没有直接的收益,所以他们也就不会全力推介,不能为游客做详细而耐心的说明。有些旅行社工作人员在接受询问时,甚至习惯以旅行社责任险“包括行程中的所有安排”作为解答,从而直接导致游客对风险与保护自身利益意识的薄弱,进一步消退了旅游者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的热情。

三、新形势下旅游保险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近几年,游客遭遇意外事故的频率越来越高,旅游意外的不断出现加强了游客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打破了人们旧有的旅游消费观。同时,越来越多的旅行社都在考虑如何有效地规避、转嫁旅行风险,在服务游客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当前,不少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不再只顾价格和线路,更多的人开始考虑安全系数,关注旅行社的品牌。游客及旅行社风险意识的增强,客观上将为我国旅游保险的健康发展打开广阔的“上行空间”。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保险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对旅游保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要充分调用公用社会资源来增强宣传效果。一是在国家“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中增强旅游保险的提示,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中消协“交通事故不属于旅游责任险范围,提醒旅游者参加旅游意外险”的新闻提示就是成功的案例。二是要求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在销售旅游保险的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和推荐工作,真正扩大旅游保险的宣传覆盖面。三是通过专业或旅游网站介绍旅游保险的产品特点和购买指南等相关内容。

(二)整顿与规范旅游保险市场

首先,应该把“旅行社责任险”变为“法定保险”,这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现在旅行社投保的责任险,只是商业保险,是各保险公司制订的,而规章所指的旅行社责任保险,在性质上是法定保险。商业保险和法定保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由保监会及政府相关部门依据规章制订统一的旅行社责任保险条款,统一费率,将“旅行社责任险”这个商业保险真正变成由政府颁布的法定保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旅行社责任险的作用。再之,要切实解决旅游保险同质化严重、市场恶性竞争、游客满意度下降、保险服务滞后等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保险的抗风险能力。中国保监会与国家旅游局应进一步加强旅游保险市场的规范,逐渐完善各项制度。将普及旅游保险工作作为旅游主管部门的一项监管职能,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把旅游保险纳人旅游行业管理和年度考评之中,依法强调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旅游意外险的责任和义务,使旅行社真正成为普及旅游保险的主渠道。

(三)开发旅游保险新产品

从目前的旅游保险产品本身来看,存在着保险产品不完善的问题。目前虽然市场上开发了一些旅游意外险产品,但旅游市场上急需的险种还不少,如饭店公共责任险、旅游景区公共责任险、特种旅游保险等。只有丰富险种,才能给人们以较大的选择余地。保险公司要加大旅游保险产品开发力度,根据市场特点开发设计满足旅游者住、行、游等各方面需求的保险产品,为旅行社提供有效的防范风险的“保护伞”。在丰富保险条款内容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保险产品品质,通过开发贴近市场的产品,为游客打造出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保险产品,以提升其内涵和品质来吸引游客。

传统的旅游保险绝大部分都是对人身意外伤害和医疗的风险提供保障,但日益成熟的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旅游保险所承保的范围,越来越显示出对保障高风险运动、24小时紧急救援、个人钱财、行李盗抢、旅程延误、个人责任等的“保镖”式的保障产品的需求。

目前正在实施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已将保险公司推上了旅游保险的前台,保险公司要从普及保险的层面来看待旅游险的销售,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旅游险,同时加大个性化产品的开发,促进旅游保险的消费。和保险业相似,我国旅游业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但发展至今,旅游形式已经充分多样化,自助游、探险游、自驾游,各种新奇的旅游方式层出不穷。而这也从另一方面要求旅游保险及时更新,跟上旅游业的变化。

在完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的创新方面,一是着力完善旅行社责任保险;二是改进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三是要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保险和特种旅游保险;四是积极推进旅游各环节保险。例如,在对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保险和特种旅游保险的规定中,对自驾车、自由行、自助游等新兴旅游业态,要在其开发推广过程中,加强旅游与保险的合作,提前做好新兴旅游市场的风险管控工作。要深人研究老年旅游、滑雪、探险、漂流等特种旅游类型的风险特点,积极开发相关的特种保险产品,为旅游业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四)健全销售体系

要进一步延伸拓展销售渠道,除保险公司、旅行社外,还应在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交通部门等旅游服务网点广泛设立机构,同时,应借助银行、邮政业务的蓬勃发展,在各网点推出简便、适时的旅游保险套餐服务。还可通过营销手段的创新,打破目前旅游保险营销格局,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投保、手机投保等拓展现代销售渠道,如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推出的航意险,只要发送短信即可购买,同时也使被保险人的权益的保障更为可信。短信投保的推出,被业界视为走出销售渠道窄、利润空间小的一次创新。短信保险大大简化了过去签署保单的繁琐过程,降低了业务成本和时间成本,即方便投保,也克服了原来手工出单的种种弊端。保险公司还可以把旅游保险做成卡,放在超市里,跟食品、电话卡一起卖,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真正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销渠道,使旅游保险成为人们出门旅行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购买的日常消费晶。

(五)探索提升保险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旅游保险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延伸保险服务和提升保险附加值将成为各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市场的手段。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等保险公司与国际救援中心(SOs)联合推出的商务旅游计划及境外紧急救助行动、境外旅行综合及紧急救援保险,人保财险为境内旅游者设计的“走遍神州”保险卡、太平洋财险最新推出的“君安行”卡式服务、平安公司与慕尼黑再保险联合推出的“平安境外旅行紧急救援医疗保险”等,都是提升保单附加值的一种有益尝试。参加保险的旅行者在商务、旅行期间,如遇到困难,只要拨打24小时专线服务电话,即可获得旅游咨询,行李、物品、旅游证件遗失援助,旅游救助等多项服务,将保险公司传统的事后理赔变为提前介入和及时有效的援助,突破普通保险产品“先自付,后理赔”的传统操作模式,满足客户全方位的保障需求。在扩大保险服务范围的同时,还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和关怀。

(六)积极探索纠纷处理多元化机构

旅游保险虽然价格不高,但发生纠纷的概率丝毫不比其它人寿保险低。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旅游保险种类也将不断增多,比如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意外险,高危运动保险等等,而各家保险公司的条款又不尽一致,导致出险后双方就是否予以赔付以及如何赔付等不易达成一致,从而发生纠纷,常常由于久议不决,也影响了旅游保险的信誉。

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一)天津市民生科技工作进展分析1.民生科技推进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天津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工作思路和重点。2012年,天津编制《天津市科技惠民计划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出台《天津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将科技惠民工作推向深入。形成政府各部门会商和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密切关注民生需求,使民生科技工作纳入政府各部门重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任务的落实。科技惠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社会民生科技的示范与推广不断加强,东丽智慧华明项目、蓟县环保惠民项目和红桥等第二批惠民项目成功立项,获得科技部资助超过3000万元。2.民生科技战略联盟陆续组建天津陆续组建了与民生科技相关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以天士力为主体,联合北京大学等17家单位成立了国内首个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成为国内名优中药优势品种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产业转化平台。依托天津科技大学、天狮集团和天津市食品研究所等30家单位,成立天津市功能食品(保健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破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依托天津泰达环保、天津大学等20家单位成立了城市固体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突破城市固体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固废处理与处置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3.医疗健康科研水平持续提高设立民生科技专项。针对重大疾病问题,市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抗癌专项指挥部,组织实施“抗癌重大专项攻关计划”,集中国内外有效资源,已有11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癌新药聚集天津,约占全国的1/3,天津正成为抗癌新药的聚集地。实施中医药大品种战略。通过实施“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科技项目,累计为天津增加了7个年销售过亿的品种。创新药物研发取得突破。复方丹参滴丸完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二期临床研究,并启动了三期临床研究;自主研发的两个一类新生物制品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药物临床试验批件。4.“平安天津”建设迈上新台阶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得到民生科技的有力支撑。形成了集蔬菜安全溯源、标准化处理、冷链流通技术于一体配送蔬菜物流及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立了档案记录与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形成了天津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专网;编制了《天津市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组织“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快速封堵技术”等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开展了“天津市流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和“中心城区1500点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健全完善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整合巡防体系,形成了市区、环城、与外埠接合部三道控制防线。5.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断加强促进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北方环保产业基地产值超600亿元。开发的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温余热发电成套技术及装备,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国际的90%。研发的全国首套生活垃圾精分选处理系统,实现精细筛分准确率达到95%以上,市场占有率超过40%。开展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对天津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污染特征综合调查研究。实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海水淡化量已达到22万吨/日,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1%。建设完善水质监测系统,引入总磷、总氮、生物毒性指标等新型监测项目。实施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采用混凝-压入式超滤膜法水处理工艺,提升供水质量。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天津市民生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多领域民生需求旺盛,技术力量投入不足、来源单一,不真正了解民意;科技投入经费多来自政府,且支持不够,没有充分激发企业的热情;科技专利中来自于部门的多、来自于个人的少,民生科技价值取向认识存在偏差;科技成果丰富,但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少,能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就更少了,转化能力弱;组织方式、实施机制及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和不足。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观念,体现民生科技优先发展发展民生科技,树立科学观念是首要任务。政府主管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民生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在天津市科技优先发展战略中,既要重视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也要重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逐步在全市和各区县科技主管部门中确立民生科技的重要地位,将科技服务民生作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在财政科技支出中优先将民生科技需求作为资助的重点内容,加大民生科技的项目投入和引导,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科研项目和民生发展科研项目两条腿齐迈步的科技项目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长期民生科技科研机构、服务机构,打造一支民生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和工程化队伍。

(二)加快技术转化,培育科技惠民示范项目发展民生科技,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在促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突出和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面向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发展转型区县三类典型区域,培育一批科技惠民示范项目。滨海新区以经济繁荣为基础,重点探索盐碱地新城镇建设、智慧型创新城区建设,打造国际化生态宜居新城区;中心城区以促进和谐为中心,重点探索老旧社区全民健康、生态洁净的现代化改造,探索景观河道水生态保护和景观维护,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绿色清新气息的都市新风貌;郊区县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护农民健康为核心,重点探索村改居条件下智能社区和生态社区建设新模式,探索非农用地改造的技术集成应用新模式;针对水源地保护,着重突出水生态与周边景观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实施重点工程,解决民生科技热点问题实施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大力促进重大领域健康医疗技术和产品典型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先进医药产品和医疗防治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示范。实施公共安全科技工程,发挥公安、消防、质监、地震等部门行政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促进联合联动,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系统集成和重大装备研发,全面提升天津社会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工程,加强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水环境质量改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施社会管理科技工程,建设全市和区县社会管理云计算服务公共平台,探索开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智慧政务、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集成综合性科技惠民示范,为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加大民生投入,多元民生科技投入渠道科技主管部门要把民生科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中,逐步实现科技投入由单纯注重产业发展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的转变,在原有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逐步加大对科技惠民应用示范、新产品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采购首台(套)民生科技产品和采购民生科技服务的补偿机制。但是单纯依靠财政科技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投入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天津市应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民间机构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其科研水平迅速提高,从而逐步成为社会科技投入的主体。激发企业研究、开发的动力,拓宽金融科技贷款渠道。通过投入机制的变化,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民生科技投入体系。

(五)建立激励机制,贯彻民生科技价值取向建立以民生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惠民激励机制,形成由政府机关、专家小组和民众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用绩效的指挥棒有效引导、控制民生科技发展指向,鼓励各类主体开展科技惠民工作。建立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先进企业认定制度,对于纳入认定企业的先进适用技术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指南。在科技奖励计划中引入惠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对在惠民项目实施和推广应用中,技术支撑效应突出、宜民惠民效果显著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在科技评价体系中,增加对民生科技研究的目标指向,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民生科技研发的行列,让更多的科研要素转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上来。

(六)优化科技培训,促进民生科技全民创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远程数字化、可视化技能培训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拉近民众与现代科技的距离。以重点实验室、各类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高新区为主要载体,以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为纽带,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创业人才、金融人才以及熟悉现代化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和专业化技术中介人才。扩大与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项目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科技惠民的人才队伍支撑能力,建立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的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为天津市民生科技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七)建设服务平台,完善民生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天津市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加快民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扩大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优良的民生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条件。同时,科技创新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应通过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促进民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鼓励建立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孵化器的建设,积极引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产权交易、投资咨询、法律咨询、会计服务、创业辅导等中介服务机构,为民生科技创新提供周全高效的服务,营造适宜民生科技创新服务的良好环境。

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一)治理方式联盟组织介于科层组织与市场之间,交易成本比企业内部成本交易高、比市场交易成本低。42家联盟中,多数决策与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和秘书处,治理方式为成员大会选举理事会,理事会委托秘书处;少数联盟的治理方式委托联盟内的某单位主导,如牵头单位;还有联盟采用了董事会,董事会选举产生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产生秘书处的方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可以组建一个新法人单位,也可以挂靠在某一成员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有30家联盟挂靠企业,6家挂靠科研机构,2家挂靠行业协会,2家挂靠大学,其他方式1家。经费投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需要投入,包括研发经费和日常运行费用。研发经费来源有成员按比例出资、政府资助、银行贷款、捐款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51%的研发经费由成员按比例出资,16%政府资助、4%贷款、26%委托项目研究费、3%其他(见图4)。多数联盟研发经费拥有2个以上渠道,实现研发经费多元化。日常运行费用的来源有会费、项目管理费、政府资助和其他来源,其他经费包括成员协商缴纳、自筹、理事长单位出资、联盟理事会及秘书处成员单位承担。有的联盟创新绩效显著,仅委托项目经费、成果转让费足以支撑研发与日常运行。有的联盟研发项目较少,成果转化不畅,费用紧张。

(二)利益分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出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或知识产权转让。联盟利益分配方式有一次性支付或分期付款技术转让费、按销售额提成、按股分红、混合支付等。联盟的利益分配应当与成员贡献、承担风险相符。联盟风险有研发失败、机会主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调查结果显示,45%为技术研发失败,27%为机会主义,26%为市场风险,2%为管理风险(见图5)。在联盟利益分配中,研发单位风险大,应当多得。图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中出现矛盾、纠纷、冲突是正常的,解决纠纷的途径有契约约定、自行协商、司法等。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联盟出现利益纠纷,解决方式60%依据契约规定、18%自行协商、21%司法解决,1%成员退出联盟(见图6)。

(三)关系强度关系强度通过成员间交流频率反映。企业与供应商每月联系1-2次,与客户每月联系2次左右,与同行每年联系1-2次。企业与科研机构每月联系不到1次,与行业协会每年联系1-2次(见表2)。联盟成员主要是企业间沟通交流,其次是与大学、研究所交流,然后是与同行、行业协会交流。64%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机会较多,6%认为较少;61%认为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比较及时;2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文化差异较大,45%认为较小;70%认为联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较高,6%认为较低;67%认为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较高,8%认为较低。

(四)创新绩效截至2013年底,青岛市联盟总数达42家,其中部级3家,省级7家。自2012年以来,累计承担项目1370项,项目研发资金总计29.38亿元,建设各类技术创新平台142个,申请专利4269件,授权专利2259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77项、地方标准2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7项。

二、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青岛市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是由于联盟成立不足5年,时间较短,基本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政府对联盟的引导、支持措施、监督管理,还是联盟自身机制制度建设等,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联盟数量少,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建立青岛市产业联盟虽然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农业、家电、橡胶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工业设计、机器人、3D打印、文化创意等领域,但是在大数据、云计算、航天、新一代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上海建立5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了大数据、卫星导航、高温超导、新型计算机、电动汽车、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青岛市除海洋之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否则将会在这些领域影响青岛市的产业竞争力,可能会呈现软件不如大连、电子商务不如杭州、网络设备不如深圳的局面。

(二)联盟组建时间短,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般经历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青岛市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不超过5年,基本处于初创阶段,如同人的青少年阶段,尚未成熟,创新方向不明确,联盟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三)联盟发展参差不齐,创新绩效有待提高由于产业所处阶段、牵头单位、管理模式等因素差异,产业联盟创新绩效差别很大。有的创新联盟成绩斐然,如数字家电联盟承担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委重点项目3项,承担的国家“核高基”130亿元人民币。也有一些产业创新联盟创新绩效一般,有的经常开会交流,但是尚未合作研发。也有极个别联盟成员既不交流,也不合作研发,名存实亡,有待强化监管。

(四)联盟自身体制机制不完善有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龙头企业说了算,其他成员没有发言权;有的联盟对行业发展趋势不了解,合作研发非常少;有的联盟的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未兼顾风险分担因素;有的联盟研发失败后,树倒猢狲散;有的联盟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等等。这些问题说明亟待完善联盟的体制机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五)联盟外部管理制度不规范一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共性技术课题立项难,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应用经费不足。联盟在科技计划、技术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遇到困难。二是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实践中经常产生知识产权纠纷。三是联盟法律身份不明确,在后期成果产业化时不能大显身手。四是对联盟的管理薄弱。目前,缺乏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科学考核体系,影响了对联盟的科学评价。

三、青岛市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措施

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联盟、政府等角度,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外部环境,完善决策与执行机制、信任与协调机制、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等内部运行机制。

(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在十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和组建新的产业创新联盟,继续探索以联盟为抓手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机制,立足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协同推动青岛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如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优化联盟组织,提升创新绩效1.精选联盟伙伴。合作伙伴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异质资源、相互信任,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学要从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科学研究方向和社会服务特色等出发,选择能使自己扬长避短的企业、研究所合作。比如北京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原始创新、基础理论,而一般地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技术应用与转化。高精尖项目与985院校合作,一般项目与石油大学、海洋大学等特色院校,以及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地方院校合作更好。2.加强沟通协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官资”等组成的集合,只有相互协调、沟通、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如果沟通不良,机会主义盛行,离心离德,难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职能,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定期沟通技术发展态势、项目研究进展、专利转让收益等关键信息。

(三)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条链聚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产业的作用,特别是有效地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组织是产业的自律组织,行业组织的成立有利于整合产业内的相关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1.发挥行业组织的人才优势。行业组织掌握全行业的人力资源分布、专业、特长等信息,创新联盟需要借助行业组织平台,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资源,把行业人才链接到创新联盟,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发挥行业组织的信息灵通、广泛、全面的优势,为联盟选择合作伙伴提供有利支持。相对于企业,行业组织在信息上具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行业组织在技术信息上具有信息灵通、广泛和全面的优势,这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对行业内外的技术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并及时公布,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态势;定期组织行业内外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研讨与交流,即使跟踪技术发展,这些信息都为联盟创新提供了极大空间。3.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支持和鼓励一些中小型企业借助联盟,进行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对企业的创新资金预算和投入提供合理的建议,对创新项目绩效进行评估。4.行业组织为创新联盟积极服务。行业组织站在全球产业高度,纵观产业未来发展态势,与国内外同行有联系,因此,行业组织一定要为产业创新联盟服务,推动国际技术交流、全球创新合作,拓展创新联盟国际视野。

(四)政府优化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够提高战略型新兴产业竞争力。为了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政府需要优化创新环境,做好服务工作。1.强化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成立青岛市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加强青岛市产业发展研究,为市政府的产业科技发展决策和调控提供智力支撑。市政府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政策、完善相关规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规范创新联盟行为,要制定创新联盟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创新联盟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方向发展,建立创新联盟实体法规,明确其责、权、利,清晰知识产权归属以及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程序、比例。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缺失是制约产业创新联盟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创新资源重复配置、重复立项,浪费很严重。通过构建产业创新联盟网络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整合全市产业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绩效,如建立家电、海洋等产业联盟网络平台,为企业合作创新提供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3.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国际竞争力体现在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历史短,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多,竞争力较弱,单对单竞争非常不利,需要企业组建联盟,抱团发展,一致对外,增强创新实力,方能获胜。建议市政府对创新联盟提供拨款、政策性贷款,对于重点产业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政策支持。对于符合新能源汽车、航空经济、邮轮游艇、海洋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十大产业方向的创新产品,全额补贴国内外技术专利的申请费,部分补贴专利和专利维持费,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范围,鼓励新技术转化。4.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入产业创新联盟,对产业联盟创新给予不同程度税收优惠。对合作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给予财税优惠。特别是一些国际领先的创新技术,更需要给予更大的税收政策优惠,鼓励高水平创新。规范科技成果税收立法,对国内企业的自主或者合作创新成果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探索建立与完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如果技术创新失败,税收上给予必要的减免。5.优化联盟发展环境,加大对联盟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研究产业联盟发展规律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在科技政策制定中,建立联盟建议渠道,设立支持联盟构建和发展的专项资金,引导联盟根据自身实际,加快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和专职工作团队,推动联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升联盟的产业影响力。搭建联盟之间交流与合作平台,发挥优秀联盟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联盟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联盟间协同创新能力。借鉴日本经验,经费由企业分摊与政府补贴两部分构成,其中补贴比重很高,以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等。6.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科技九条政策”“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解决了科技创业者的身份之忧、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科技创业企业初创期的难题,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市场化。

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强化科研管理网络建设,以“中心—职能处室—教研室”为垂直管理主线,挑选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青年骨干担任科研教学岗位负责人,明确各岗位职责及目标任务;成立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大五官科、护理及药学7个教研室,配备专职的教研室副主任。目前,医院科教分级管理体系已初具规模,一支“上下联动、执行力高、精于业务、专业性强”的科教管理队伍已经形成。强化科研体系制度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先后制定或修订近30项管理规定,保证科研工作按章执行,为医院逐步形成有序规范的科研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2突出四大特色亮点努力提升科技创新内涵

2.1建立昆山市经济开发区博士后分站2014年,医院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成功获批,实现了昆山市医疗卫生领域部级博士后建站工作零的突破,是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一座里程碑。医院重点加强吸纳优秀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工作,促进我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2.2建立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已能够独立开展流式细胞术、PCR、Western-blot、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技术项目,为项目课题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目前,医院部级、省市级全部在研课题实验均可在平成。2.3建立江苏大学纳米医学研究所2012年,江苏大学纳米医学研究所在医院挂牌成立,由江苏大学基础医学院、材料学院以及本院的中青年科研骨干组成,依托医院临床实验中心的技术力量,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效应,以纳米材料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安全性为研究方向,关注纳米材料与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并为高校和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场所。2.4建立医院临床生物样本库2014年,将启动生物样本库(Biobank)的开发建设,生物样本库一期建设规划为肿瘤组织样本库,主要保存肿瘤病人的组织和血液样本,将为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3构建健康的人才培养体系锻造科技创新队伍

3.1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医院于2012年启动实施“131人才培养工程”,即培养10名领军人才,30名学科带头人及100名技术骨干,并建立了360°立体化考核体系,共有两轮56人经过遴选进入培养周期,4人因为年度考核不合格而被黄牌警告,人才培养工程极大地增强了人才活力与竞争力,为构建合理化人才梯队发挥了重要作用。鼓励医学人才学历提升,各类人才申报各级各类科研基金和人才培养基金,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才整体优势。3.2拓展人才交流渠道医院先后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选派业务骨干赴国外研修,加速了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科研理念创新。通过横向交流合作,集成专家智慧,有效整合了科研资源,为推动科研创新国际化创造了条件。医院坚持每年举办2至3项高水平部级与省级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了科技人员学术视野。3.3提升人才专业化素质2011年,医院普外科、妇科、消化内科创建成为国家微创技术与内镜培训基地,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已经顺利结业。医院分别举办中层干部科研创新讲习班、员工英语提高班与加强班,邀请高校科研专家、知名学者来院讲课,传授科研经验与方法,进一步激发员工科研创新热情。

4坚持项目科学管理努力发挥科技创新影响力

4.1坚持责任落实与过程管理任何管理活动或措施都应该指向管理的目的[3]。医院科研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研创新,持续不断地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使医院医疗技术能持续不断地保持先进性[4]。医院制定科研5年发展规划与每年的科研计划,明确远期与近期目标,并与科室负责人签订院科两级目标责任书,把科研目标细化到学科、落实到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重点项目从开题论证到结题检查,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一般项目则采用每半年组织1次中期检查为主的过程管理,督促项目推进完成。4.2强调项目团队合作共赢医院建立了以课题为基础的运行机制,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元,实行课题负责人制,体现负责人核心作用,给予相对独立的分配权力,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积极发挥科研能手的帮带作用,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参与课题研发与业务指导,集优势力量,促进科研突破。目前,在研课题中涉及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项目占到20%,有效形成了医院科研合力。4.3积极发挥项目示范效应医院积极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便利条件,在科室人员调配、实验室支持、奖励分配上都给予政策支持,使项目组成员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保障投入。另外,医院加大形象宣传推介,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项目特点和预期成效,氛围的营造为发挥项目榜样作用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在科研课题和SCI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科研立项及所覆盖的学科范围及医务人员个体数都有了质的飞跃,医院的整体科研氛围愈加浓厚。

5取得成绩

从近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来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营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不再片面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而是依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向科技要效益,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研创新,使科研和临床相互依托,促进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快速提升。5.1学科建设步伐强劲医院不断优化苏州市级重点学(专)科的优势学科群,强化昆山市级重点学(专)科的动态管理,立足依靠科研项目发展来引领和推动重点特色专科发展,形成以6个苏州市级重点专科为品牌,35个昆山市级重点专科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格局。紧紧依托上级医院专科资源优势,加快专科纵深发展,儿内科、儿外科、妇科、产科等专业亚专科初具雏形。5.2专科技术创新突破坚持以科研带动学科技术,通过科研创新理论和新方法,促进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的形成。医院核心技术开展逐年提高,一般技术开展率从3年前的70%提高至90%,重点技术从3年前的25%提高至50%,共有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在省市级评奖中摘得殊荣;提升成熟技术、受老百姓欢迎的适宜技术的增量,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形成了具备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技术品牌。5.3服务能力稳中有进以科研创新引领医院医教研整体驱动,并成为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近年来,医院始终保持了总体平稳的运行增长,有力地确保了一院三区整体运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主要工作量指标保持10%左右的增幅,其中年门急诊人次突破190万,住院人次突破5万,手术例数突破1.7万,婴儿分娩量突破8000人次,据统计,2013年医院工作量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排名第八位,综合质量位于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等水平。

6展望

医院将继续坚持科教兴院的办院理念,继续加大以部级重点课题为龙头,以省市级课题为躯干的项目群整体推进力度,进一步巩固医教研协同进步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我院科研水平的领先优势,促进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攀升。以学科共建为纽带,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医联体,促进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力争建立科技创新新的孵化基地;以创新理念为出发点,进一步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创造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以夯实基础为根本,加快临床试验中心、生物样本库等支撑平台建设,加快纳米医学成果产出;以交流合作为依托,加速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加速人才专业化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以创建临床医学院为契机,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学相长,建设学院型医院。

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同时也处于对敌斗争复杂、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特殊时期。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必须适应形势要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取得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监狱管理创新的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监狱承担着关押改造罪犯这一特殊人群的职能,一方面对罪犯因过去曾经严重危害社会实施惩罚,剥夺其人身自由,强制其进行生产劳动;另一面对罪犯因仍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进行改造,矫正其思想行为,引导其遵规守法。近年来,通过监狱布局调整、监狱体制改革、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湖南监狱工作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化解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为保持社会良好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社会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格局不完善、对刑释人员管理与服务政策不到位、监狱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狱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世情、社情、犯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监狱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二、监狱管理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一)推进监管安全模式创新,维护监所安全稳定。监狱机关通过高墙、电网把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的罪犯与社会隔离开来,是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的“防火墙”。要把维护监管场所安全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责任”来抓,不断创新思路,明确责任,完善设施,强化管理。一是要加快观念更新。进一步端正监狱工作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稳定是重中之重的思想,切实纠正与新时期监狱工作不相适应的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加快工作重心向确保安全稳定转移。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时刻保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对不住”的使命感,枕戈待旦,毫不懈怠。二是要健全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安全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领导责任机制,有效防范罪犯脱逃、暴狱、劫狱、重大传染性疾病、涉法涉诉、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深入研究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实施对监狱执法和罪犯改造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抓紧制定有针对性的新措施、新策略,其中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对重刑犯、长刑期罪犯和依法限制减刑罪犯的监管和教育机制。积极开展与驻狱武警部队的“共建共管共保安全”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政法机关、综治部门及周边群众的协调联系,建立起“有效内防、高效联动、及时增援”的群防群治体系。三是要完善安防设施。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新颁布的《监狱建设标准》,加快推进监狱布局调整和安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人防严密、物防坚固、技防先进、联防高效”的监管安全防范体系。四是要规范监狱管理。继续深化监狱体制改革,积极争取监狱经费全额保障到位,正确处理好监狱与监狱企业、监狱执法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监狱规范化管理,依法限制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妥善处理好干警职责、权限、利益、能力的关系,做好激励、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全面提高监狱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教育改造方法创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把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监狱机关是改造罪犯这类“社会病毒”的“消毒柜”,要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核心,把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要积极探索罪犯教育改造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使迷途的浪子回头,使破碎的家庭团圆,让人间多一份温暖,让社会多一份安宁。一是要注重思想改造和文化熏陶。要通过“教育大讲堂”等形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使罪犯增强道德与法制观念,真诚认罪悔罪。针对罪犯文化层次总体较低的特点,广泛开展文化普及提升教育,增强罪犯文化素质。大力加强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监所”、“高雅艺术进高墙”、“科普进高墙”等特色活动 ,用文化艺术来陶冶罪犯情操,提高其思想境界。二是要有效发挥劳动改造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组织罪犯进行生产劳动,可以改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清除其思想病毒,纠正恶习,提高素质,培养技能,发展智力。要创新罪犯劳动改造的组织管理,以提高劳动素质为中心,合理安排劳动岗位、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建立以劳动技能、劳动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公开公正的劳动考核评估体系,试行罪犯劳动低报酬制度,有效调动罪犯的劳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劳动在改造罪犯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加强出监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是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的一个有效手段。湖南省星城监狱作为全国第一所特色型出监监狱,在罪犯出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回归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该狱培训的刑释人员就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重新犯罪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星城监狱模式”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赞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鲜经验”。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星城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与社会有关部门一道做好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四是要健全社会帮教体系。与社会院校、劳

动、职教部门联合办学,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帮教基地。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好有法律、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和劳模、先进人物、成功人士等参与的帮教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定期排查存在未成年子女失学、家庭婚姻关系出现危机、长期无人探视等情况的服刑人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稳定其改造情绪,促使罪犯安心改造,早日新生。

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变革;政府改革;成就与挑战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讲过,一个缺乏能保证秩序的、有效的政府的社会,人的生活将是孤独、贪婪、残忍和短寿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曾从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在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时指出:“我们在一些亚洲帝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败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在那里收成取决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随时令的好坏而变化一样”。[1](P763)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及其权力能按照合乎规律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它和经济发展之间便没有冲突,经济发展便加速。反之,政府权力也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从政府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形式的不同,而是在于政府治理程度,特别是政府能力大小或高低的不同。“有些国家的政府拥有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而另一些国家的政府则缺乏这些特点”。[2](P1)的确,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经验表明,政府治理的能力及其有效性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齐斯曼(J1Zysman)比较英、法、德、日、美诸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后认为,政府能力越强的国家,应付经济震荡的能力就越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就越强,故而经济表现就越佳。[3]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1Myrdal)也指出:“尽管程度不同,所有不发达国家都属于软政权”。[4]他同时认为,软政权的表现主要是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与实施,各级公务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的规章与指令,以及普遍存在腐败。许多研究发展行政的学者更是认为,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行政的因素而非经济的因素。

的确,对于所有社会而言,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与挑战是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政府体系,以支持、促进社会的发展、繁荣和进步。有效的政府治理体系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政府不再是传统的保守主义眼里的所谓的“必要的恶”,而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同意这样一个命题:政府的性质、能力和绩效,是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全世界都在重新考虑政府以及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建立一个与变化着的时代相适应的新政府体系,并使之更具能力、更具有效性,成为发展的推动力量,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的任务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历史性的转型过程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次转型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这场革命,波及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经过这场革命的洗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没有哪一个国家尝试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尽管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同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一样,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政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体现在政府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方面,更体现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改革与创新政府,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效治理体系,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始终是中国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政府改革与创新既是中国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变化的动力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和探讨以下问题:(1)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是什么?(2)30年中国政府改革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3)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4)未来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什么?

一、中国政府改革的契机和动因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5](P257)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P617-618)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经济体制变革引起的社会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国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发展生产力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总结2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二是经济体制的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这种转型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是社会形态的变化。整个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四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五是政治体制的变化。政治体制朝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上述方面的变革与发展,为政府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中国政府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中,面临和承受着全方位的、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领域,政府始终面临着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充分就业、收入公正分配等艰巨任务。与此同时,政府还肩负着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这就是说,政府既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也要成为新经济体制的设计者、改革的推动者。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政府扮演发展与改革推动者的角色。在政治领域,政府始终面临着维护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增强政治合法性,聚合和分配各种利益等艰巨任务。

在社会领域,政府也承担着创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确保13亿民众生活保障的艰巨任务,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压力。与此同时,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增大。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效率的政府。

政府体制是连接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中国的问题多多少少与政治和政府体制有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障碍,根本在于政府体制的不完善。1978年以来,中国虽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始终存在着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投资盲目扩张与经济过热、重复建设严重、收入差距扩大与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得不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相关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政府所处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角色,决定了政府改革在中国全面改革过程中的特殊制约作用,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体制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进展和成效。如果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割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切实解决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问题;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就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要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减少政府的干预,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管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促进技术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要强化公共服务,就必须改革财政体制;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就必须实行政社分开,还权或者放权于民;要实现法治国家,就必须实现法治政府和依法行政。

中国的政府改革,就其基本任务而言,就是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建立确保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要破除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障碍,建立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体制;要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因素,建立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破除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相适应的东西,建立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政府体制。总之,政府改革就是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政府体制,这是政府改革的直接动因所在。

二、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30年的基本成就

1978年以来,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的变化,中国政府在价值理念、职能调整、理顺关系、机构优化、完善机制、活化人力、依法行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改革与创新,实现了向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的初步转变。

(一)政府管理价值的再确认与公共性的回归

政府治理的过程,既是社会目的的执行过程,也是社会目的和价值的创新过程。中国政府改革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趋于理性化的过程,是形式的合理性与价值的合理性的有机结合。政府价值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指形式的合理性具有优先性。因为政府管理的价值不仅影响着政府的合法性,也影响着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中国政府改革30年,最重要的是政府对其自身价值的重新思考和确认。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从物化的思考和选择到以人为本观点的确立,从强调政府是一个权力中心到强调政府是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从强调强势国家的治理到强调社会的参与与协同治理,从政府行为的秘密性到公开性,从依靠人治到重视法治,等等,都体现出对政府管理价值的重新思考和确认。在我看来,最大的变化在于中国政府的“公共性”的回归和立国价值(regimvalue)的捍卫和落实。概括起来,对立国价值的捍卫和“公共性”的回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到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性尊严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不断提升和改善公民的权益。(2)认识到政府管理不仅是追求秩序、经济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3)认识到政府不仅是一个管理的中心,更是一个服务的中心,政府的核心职能和职责在于提供公共的产品和服务。(4)认识到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建立在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治理的基础之上。(5)认识到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人,理应承担更大的公共责任。诚然,公共价值的实现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重要的是公共性的价值得到了重新的确认、选择,并在具体的公共行动和公共政策中得到体现。

(二)政府职能渐趋理性化

政府职能涉及一个国家的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体系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政府职能一直都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之中,影响政府职能变化与调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意识形态、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的传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战争、突发事件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理想的政府职能典范。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职能的最明显特征不仅在于泛政治化的政治统治职能占主导地位,还在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充当“慈父”的角色,包揽一切。政府既担负着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职能,又承担着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重任;既掌握着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权力,又直接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政府职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导致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经济的恶性循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浪费,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和效率低下,寻租和政治腐败,也导致政府机构的膨胀。3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使政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1)政府职能的重心从泛政治化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确立,政府职能朝着亲市场化的途径转变。(3)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重点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政府日益重视并不断强化其职能的社会性,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政府职能实现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由微观事务的直接干预者逐步转变为宏观的调控者,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向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三)调整和理顺治理关系,初步形成有效的协同治理网络

政府对社会事务的治理过程,并不是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互动的过程。一个社会的良好经营与治理,是建立在负责任的政府、有活力的市场和企业、具有生机的公民社会的相互协作的基础之上的。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稳定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中国政府改革30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通过不断调整和理顺治理关系,初步形成一个协同治理的基本格局。具体而言:(1)通过放权让利,扩大了企业自;通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调整了政府管理企业的范围;通过推动政企分开,实现了政府部门同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脱钩;通过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分开;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改革,实现了政资分开。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且使国有企业的效率得到提高,展现了活力。(2)调整和改变了政事关系,初步改变了政事不分的局面,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得到确立,事业单位的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和实现。(3)随着传统社会控制力的弱化,政府对民间组织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民间组织得到发展和壮大,其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展现。(4)基层民主自治不仅在法律制度上得到确立,而且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职能日益得到展现。(5)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断调整,特别是80年代以后的经济性分权和行政性分权,使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大的自和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分税制改革也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6)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调整,特别是许多地方政府推行的权力下放、强县扩权的改革,使县市具有更大的自和更大的发展空间。(7)区域以及跨区域之间的政府协作,正在成为一种有活力的治理方式。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缺乏活力的局面。正是社会不同部门之间正当权力归位,各自角色的逐步厘清和功能化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政府组织结构日趋优化

政府组织结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政府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政府运转的效率,而且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的设置不合理,未能充分体现机能一致的原则,未能真正实现性质相同的工作或活动交由一个机关来办理,系统不够分明、工作不够确定,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政府机构类型多,机构庞杂;三是政府组织体系内部的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有些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不清,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四是权责脱节,监督缺位的现象仍然严重,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履行职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五是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不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不清;六是政府机构编制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预算约束。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许多不良行政的出现,也制约和影响了政府职能和施政目标的实现。针对上述问题,1982年以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总体原则,我国相继进行了六次力度不同的机构改革和调整。总的看来,成绩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1)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膨胀的趋势得到遏制,政府机构和人员的数量趋于精简。(2)政府负责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得到了强化。(3)调整了政府工作的性质和类型,正在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为雏形的政府机构序列。(4)针对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问题,从地方到中央均在探索大部门体制。(5)强化了对机构编制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推进了机构编制法定化。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机构改革问题并非简单的机构的分分合合、裁减合并,在深层次上涉及政府权力关系的调整以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也是机构改革与调整陷入困境的原因。

(五)政府运行机制建立并逐渐完善

如果说政府职能是政府的核心,政府组织机构是履行职能的载体的话,那么,政府的运行机制则是政府履行职能,实现对社会事务有效管理的一套程序和方法。30年政府改革,不仅重视职能的调整和机构的优化,更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在于不断完善政府内部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1)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权限的划分趋于合理、清晰;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协商制度得到初步确立;重大决策的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也达成共识并逐步发展。(2)政府绩效管理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绩效管理、提高政府效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在各级政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3)行政问责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强化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责任政府,已成为近几年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政府正在实现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党的监督、政府内部监督、专门机构监督(如审计等)、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随着政府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得到强化和提升。

(六)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新的服务典范显现

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中国政府改革30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在于政府服务方式的改变。最近十余年,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创新政府的服务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服务方式以及政府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公民本位、服务本位而非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观念得到认同和体现。(2)公共服务从封闭走向开放和透明,政务公开,行政权力的运作更加公开和透明。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开放政府时代的到来。(3)跨机关的整合的服务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服务大厅的普遍建立,政府对民众提供的服务朝着跨机关、整合化、便民、高效的方向发展。(4)从政府提供服务到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许多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透过市场机制,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合作,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这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环境污染的治理、城市的管理和开发、森林资源的保护等诸多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中体现出来。(5)各种柔性管理和服务方式出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强权高压行政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行政方式,如行政规划与计划、行政指导、行政契约、信息引导等,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应用。总的来看,中国政府的行为和服务方式向着一种以民众为中心的、公开透明的、富于弹性的、整合的、便民的方向发展。(七)以功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初步确立

无论是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还是提供具体的公共服务,有效政府和负责任政府的生命力在于公职人员的精明强干。可以说,国家公职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政府的能力和施政水平。干部人事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良好的人事制度可以选拔优秀人才,激励潜能,活化人力,从而成为国家发展的推动力。30年中国政府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始终是核心内容之一。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固然归功于全体国民的努力,其中优秀的公务人员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功效。经过30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个以普遍主义为基本特征,以功绩为导向的干部人事制度得到确立。具体而言,干部人事制度最基本的变化在于:(1)普遍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选人用人标准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以特殊主义为取向的选用标准。(2)以功绩为导向的基本制度层面的构建,如基本分类制度,公开平等竞争考试制度,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以功绩为基础的晋升制度、考评制度,正常的退出机制等。(3)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制度,开发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各级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总的看来,人事制度走上了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八)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以及法治政府基石的奠定

限制政府的权力使其用于公共的目的而非私人的目的,与此同时又能保障政府权力的有效使用,始终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30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与转型,中国政府改革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在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为:(1)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基本的国家方略和政治共识。(2)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一致。(3)确立了法治政府的基本法律体系的框架,涉及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救济法等方面。(4)随着“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诸多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政府的行为日趋规范化。(5)建立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在监督行政权的有效行使、保障公民权利和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30年的政府改革,毋庸置疑,成绩是巨大的。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我看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马克思早就讲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P207)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在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的突破和重大的成就,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在于打破教条主义、本位主义、个人崇拜的约束和禁锢。思想的自由促进了社会行动的自由,并通过自由促进发展。中国政府改革30年,展现了政府历史的和现实的自觉,这种自觉恰恰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正是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行动的实践,我们逐步明确了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逐步认识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的职能定位,逐步认识到政府自身体系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改革努力,都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结果。

(二)政府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政府改革与发展是政府自觉推动政府功能、结构、过程、政策变革的过程。政府改革与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可能超越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中国政府改革的经验表明,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既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也不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种适应性表现在:首先,政府改革的终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促进着政府的发展;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以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其次,政府改革与发展应积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进行,其主要任务在于使政府的权力及其行使“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去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加快速度”[8](P526),否则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衰退。最后,经济发展为政府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并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政府改革始终围绕着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与机制这一中心进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下一步政府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政府改革与发展应是一个理性和现实的过程

政府改革虽然取决于政府自觉的推动,是自觉的活动,但正如人们创造历史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历史因素所预先规定的条件下创造的一样,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也会受到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决定着国家。国家并不是神秘叵测的宇宙精神或理念在现实世界的体现,而是由社会的性质来决定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并不是构建一个超越社会之外的理想政府,而是一个适应经济、政治、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效的治理形态。3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改革始终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进程相适应,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有重点、分步骤,从点到面逐步推进。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方式选择是正确的和理性的。

(四)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改革本身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在于改革内容很广泛,它绝不是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而是涉及许多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之间的关系等等。其次,即便是任何一个单项的改革,也会涉及改革的性质与范围、改革的推动者和各种利害关系人、改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涉及许多利害关系人,虽然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与支持对改革是重要的,但若要推进,也要获得其他关系人的支持。只凭少数雄心勃勃的改革者,即便获取政治支持,在短时期内也不会完成改革。第四,任何一项改革,无论其规模大小,均有一个新旧观念的转换过程,有一个与其他存在的职能相互衔接和调适的时间。也就是说,改革在时间上需要获得在其先后各种改革的支持,在空间上则需要获得其他同时进行的改革的支持。

;事实上,任何全面性的改革都是相对的,只是涉及政府事实(governmentreality)的少数层面而已,必须获得其他改革的支持。有人认为只要颁布一项计划或者法律,改革就会完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改革不是产出,而是一个过程。

(五)政府改革与发展既有普遍性,更具特殊性

政府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情况来看,改革的目标、措施等既有共通的一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很明显的特殊性,正如马克思所讲的那样:“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9](P894-895)从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中归纳出的理论,不能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上去。中国政府改革30年的一个基本经验在于,既重视学习国际的经验,又重视本土化的思考和行动,重要的是从基本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中国政府改革未来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再造运动,改革的内容、范围和边界,涉及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中国整体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西方意义上政府改革的范畴。国人对政府改革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和希望,国人期望一个更加透明开放、更具能力、更负责任、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财政能力的增强、广泛的社会支持,过去30年政府改革所奠定的良好的基础等诸多因素,都使我们对未来政府的改革与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样,过去30年的政府改革,只是致力于建立善治努力的开始,未来的政府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形塑与发展新的行政文化

任何社会和政治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以自身所展现的新价值、新理想、新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引导作用。行政文化是政府的灵魂,也是驱动政府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基石。行政文化涉及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理念、价值观、行为、心态以及思考问题的模式。对于政府文化,人们可能有不同的了解和概括。在我看来,核心在于维护、执行与捍卫立国的基本价值,这些基本的价值在于人性尊严、公共利益、社会正义、民主法治。在某种意义上,政府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便是弘扬这些基本价值,并努力促进这些基本价值实现的过程。政府改革不仅是一个追求技术理性的过程,更是实现价值理性的过程。如果不思考基本的价值选择问题,政府管理可能会成为一种缺乏灵魂的盲动,甚至可能成为不良行政的工具。

(二)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作用,合理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

中国政府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承认和确立,建立亲市场的政府是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离开这一点,政府改革本身便失去了基本目标。历史的经验证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样存在,而且有时候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经济发展固然有赖于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要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在推动市场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体制的要求相比,任重而道远。例如,尚没有形成各种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慢;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仍然过多,而宏观协调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合理的:建立保障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基础和维护产权;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持宽松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人民需要的领域;促进收入公平分配;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因此,政府要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和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透过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调整与改革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完善的协同治理结构

如前所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必须建立在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基础之上。一个好的政府并不是人民要求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是让人民学会并积极管理自己的事务。在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与分化、社会结构多样化、高度社会流动的开放社会如何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其挑战性并不亚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首先,就政府自身而言,如何真正成为社会秩序和安全的维护者,社会利益的协调者,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调节者,社会组织发展的引导者、规范者等;其次,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并使之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后,如何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整合民间资源,形成国家建设的合作网络和发展的伙伴关系。

(四)如何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体系,搭建有效管理的平台

经过几次大的机构调整,各级政府的组织架构逐步趋于合理,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水平政府组织偏多。由于过度强调结构功能的组织设计观,整体而言,水平组织还是太多,这会超过有效控制幅度,增加协调的成本。二是政策整合机制薄弱。由于水平组织多,加之职能交叉,整合机制不足,政府领导机关往往难以有效扮演政策整合的角色,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能性的短视和追求部门不同利益的倾向。三是组织未能适时地应对核心职能的转变,许多政府部门仍然热衷于具体事务的管理。四是政府组织的性质类型不清楚,部门功能不清,政策制定与执行不分离,独立机构设计原理不合理等。针对上述问题,组织的再造仍是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实现政府规模的精简化,组织建制的合理化,强化政策的领导与整合协调,落实职能与组织的合理划分等,仍然是长期的改革任务。

(五)如何改革与调整府际关系,建立有效的府际管理体系

无论是在联邦制国家,还是在单一制国家,都存在着府际关系问题,即各层级政府间的垂直互动关系。从各国的情况看,府际关系从来都是依据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和不断调整与重构的,并不存在一个理想的府际关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府际关系不断调整和变化,取得的成效不小,但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权责划分不清晰,权责划分依据不规范,权责划分方式不科学、随意性大,权责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府际关系调整涉及很多问题,主要是:(1)调整和改变行政层级问题。现行的事实上的五级行政层级,弊病很多,因此,减少行政层级,促使组织结构走向扁平化实属必然。(2)在调整和改革行政层级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管理权限和责任。(3)在合理划分权责的基础上,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以期实现责任与财力相匹配。(4)在调整和改革府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府际之间协力合作关系,通过信息交流,共同规划,联合行动,相互援助,共同生产等多种方式促进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的解决。

(六)如何透过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政府能力

政府能力是指政府能够合理地制定、贯彻行之有效的决策,推动集体行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能力。只有政府的能力与政府的作用相一致,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政府能力的提升涉及许多方面:一是合法化的能力,即通过公民可期待的行为和绩效获取公民更大的认同、合作和支持。二是适应能力,即应对环境的变化,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三是合理性的能力,即合理制定明智而周密的政策,并加以有效执行的能力。四是资源吸收的能力,即吸引以及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达成政府目标的能力。五是经济调节能力,即保证经济调节的前瞻性、可预测性、有效性以及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六是社会规划以及一体化的能力,即对个人和集体的越轨行为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以保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能力。政府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政府管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即一套有效的机制保证,如信息机制、决策机制、诱因机制、绩效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监督控制机制等。

(七)如何推进公共预算改革

财政乃行政之母。建立现代化的政府,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和支出制度。欲实现国家治理之民主化,必先实现民主化的财政;欲建立服务型政府,必先实行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财政的改革是未来政府改革的头等大事之一。目前的财政预算体制,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其本质上并没有实现向公共财政的根本转变,问题主要在于:公共支出中生产建设和养人所占的缺,许多收入和支出不在国家预算之内;中央与地方收入和支出关系不清;财政支出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所以,实现传统的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使公共财政成为实现宏观调控最有力的方式,合理划分和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政府财政预算和支出制度等,都将成为未来改革面临的挑战。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政府改革要取得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不知道如何有效管理一个国家的钱,就不知道如何去管理一国其他的公共事务。

(八)如何加强法治政府的建设

从历史上看,政府权力是那种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力量。权力所具有的侵略性和扩张性特点,使得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和道德边界的诱惑。不受制约和限制的公共权力,是一个社会中最有力的、最肆无忌惮的力量,而且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永远都是存在的。建设法治政府,既是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国其他改革顺利进行、成果得以续存的强有力的保障。法治政府的精义在于:“治国者先受制于法”,即政府及其官员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过去30年我们虽然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仅仅是在法治政府建设长河中迈出的一小步。考虑到中国的政治传统,传统政治文化和公民社会的不发达等诸多因素,法治政府建设的确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

(九)如何实现政府改革自身管理

政府改革既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再造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改革本身也需要科学的管理。成功的政府改革应有明确的目标,不可含糊不清;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要考虑到改革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改革项目之间的关联性;要让改革的对象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中去,以增进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必须从外界引进新的思想和观念以帮助改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改革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改革最大的阻力和敌人就是政府自己。政府部门,特别是掌握实际权力和利益的部门,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自己功能性的、地域性的需要,自己特殊利益的需要,而忽视整体的、全局的利益,甚至于争权夺利。权力利益化,利益部门化、地区化,利益法定化是中国政府改革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掌权者出于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目的而坚持过时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机会就可能被丧失,改革的进程就可能被延缓,这样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引发更大的危机。政府改革,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是一场革命,是政府自己革自己的命,为此,各级政府需要革命的精神和勇气。

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科技管理要创新,管理者就要提升自身素质,因为他们是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科技管理创新水平的高低完全在于于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创新意识是科技管理人员首要必备的素质,创新意识在科技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着引领、支撑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科技管理人员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以及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通过培训,引导科技管理者运用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及产生创新性成果,使科技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有着坚实的基础。适应科技管理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必须合理和优化。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催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条件。科技管理人员的合理知识能力结构包括: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科技管理人员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结构,在实际的科技管理工作中发挥管理创新能力可能性必然增大。科技创新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提高问题必须通过培训这一有效途径来解决。

2科技创新人才培训

科技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要实现科技创新,终归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来完成。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有关部门要积极发现、举荐、培养、培训科技创新人才。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且获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可谓是创新型人才。他们有三个特质:首先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后是有较强的成就欲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征,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益,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的、有效的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工作持续的、有计划的开展下去。

3结语

在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和解放思想,果断抛弃旧方法、旧体制,吸收国外成功的人才培训经验,培养交叉、综合、复合和系统方面的能力,培训能为创新人才保持创新活力提供保障。

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药专利;新药开发;知识产权

药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在医药行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但是,数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基本都属仿制国外医药研究成果的品种。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已与美国达成知识产权协议,并重返世贸组织,医药工业已不能依赖仿制。因此,创制新药便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制新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参与,以及较先进的设备及足够的投入。此中,信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仅对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开发和创制新药谈自己的认识。

1医药专利文献信息是创制新药的源泉

专利是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力,专利文献则是为申请专利权而撰写的专利说明书。专利文献记载了人类90%以上的科技发明成果。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报道,世界上每年的科技发明成果中有90%~95%在专利文献中都可以查到,而专利文献中报道的科学发明创造,约有70%的内容是其它文献上不予刊登的[1]。目前全世界已公开和批准的专利申请超过3000万件,其中2300多万件专利已超过法定保护期限,或因种种原因提前失效,可供读者无偿使用,已成为全人类的公共知识财富。由于专利的地域性,对没有到中国来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虽来申请但我国没有批准授权的专利以及授权后不按期交维持费的专利,我国均不予以保护,即在我国可以无偿使用。可以说,专利文献信息是医药企业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不注重查阅专利文献,就可能失去获得这些信息的契机。

2专利文献具有其他科技文献无法比拟的优点

2.1内容详尽专利说明书对发明技术所属的领域、背景、目的、实质、图解、最佳实施方案以及大批量生产的实施条件等均公开,使得专业人员能看懂,并据此实施该项发明。

2.2内容新颖,数量齐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于受理专利申请后18个月时[2],先公开出版专利申请说明书,并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和专利文献工具书,便于读者查阅。

2.3文种多,便于阅读国外专利,尤其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专利,大多是一项基本专利同时又有若干项相同专利,即同一项专利可在其优先权期间,到其他国家申请专利权,并采用该国官方语言,这样阅读者可根据自己所精通的语言选择相关的专利说明书。

2.4专利文献是法律文件每份专利文件都是法律文件,它决定了一项发明创造受到法律保护的技术范围、时限及地域等。通过专利中的法律信息可以了解专利保护的客体及其权利范围;一项发明创造是否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地域效力;优先权及其范围;专利权是否仍然有效;获得许可证情况;一件专利的专利权人;一件专利的时间效力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信息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技术开发、专利许可证贸易以及技术引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3专利信息在创制新药中的作用

3.1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专利文献是世界上反映药物科技发明成果发展水平最迅速、最系统、最全面的信息资源。企业在技术创新立项之前进行专利检索,了解和掌握这些专利文献,可有效利用各国制药的先进工艺技术,对自己药物研究的技术创新提供明确方向,避免立项研究处于低起点和低水平;避免研发项目的技术内容与他人专利相碰撞,造成侵权;避免重复研究开发,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研究他人专利,可迅速借鉴相关技术,汲取精华,去其糟泊,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内容。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欧洲专利局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欧洲的十几个专利条约成员国中,由于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利用了专利文献,避免了重复研究,每年可节约研究开发经费300亿马克[3]。

3.2以他人专利技术为起点,改进工艺设计技术,衍生出新药目前,国际上新药创制大致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创制新颖的化学结构类型,即突破性新药的研究开发。这一类型创新药的成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每一种突破性新药的出现都能使化学药物前进一大步。但是,开发研制这类新药需要花很多的钱。据国外估计,开发出一个新药平均花费1.5亿美元。研究过程往往遇到不少曲折和失败,需要很长的研究时间,一般耗时约10年以上。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有些药物的年销售值可达10亿美元。第二类是延伸性新药的研究开发。即针对已知药物的缺陷或不足,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通过化学修饰,创造出专属性更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大,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给药方便、稳定性高,或者生物利用度更高乃至具有定位释放性质的衍生物、类似物或药物前体。如我国在青蒿素之后又相继合成了青蒿素琥酯、蒿甲醚、二氢青蒿素等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就属于此类药物。第三类是创制“me-too”新药(模仿性新药)。即在不侵犯别人专利权的情况下,对新出现的、非常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分子改造,寻找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并在治疗上具有某些优点的新化学实体。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据我国医药企业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模仿性创新药(me-too)仍是多数医药企业进行药品研究开发的重要途径。模仿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运用专利的公开制度,以率先者的创新思路和行为为榜样,以其开创的产品为示范,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消化吸收掌握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例如日本生产的小柴胡冲剂,就是用的我国老祖宗的处方和我国出产的中药材,而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超过我国所有中成药的出口总额;1976年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以及后续的模仿创新品种雷尼替丁,1993年在全球销售额达40亿美元。1981年上市的ACE抑制剂卡托普利1993年销售额10亿美元以上[4]。

3.3利用超过专利保护期或失效专利开发新药药物科技工作者在系统调研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药物专利文献基础上,应着重学习、消化和吸收无效、失效和即将失效的具体药物专利技术资料,了解其中最新工艺技术与设计方法,在借鉴反映当今最新科学技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拓自己的研究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并在该项研究国内外现有最高起点上,改进他人设计方案中工艺技术的缺陷,至少可形成改进发明或组合发明的专利,甚至可形成开拓性的发明,在申请专利后继续对自己已有专利进行后续改进,再申请专利可延长相关产品独占性保护期。例如,第2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于美国30年,20世纪从50年代起,日本开始大量引进先进的专利技术,并且在引专利技术时,其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其中包括药物研制人员通过对大量无效、失效和即将失效的专利技术潜心钻研、对比分析后,发挥个人才能,更新改进设计方案,又从他人基本专利中衍生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专利,技术水平虽不太高,但产品的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这种向他人学习后在模仿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和专利大国。几十年来,日本平均每年有3~6个新药在世界上市,其数量和美国相当或次于美国。

3.4保护知识产权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信息,并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外制药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并有专人负责。例如,美国制药企业内有专司此事的律师与经济师,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的创药研究部设有ROR研究部。因此,我国也应强化这方面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专利工作起步较晚,不论制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从事新药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对专利的整体认识和技术把握都有待于提高和改善。制药工业部门,由于长期受仿制研究思路的束缚,创新意识不强,这既不符合我国新药研究开发的现有基础和水平,也将阻碍创新药物研究的振兴和发展。对科研人员而言,其专利意识不应体现在对条文的理解,而且要落实在整个研究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某些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专利保护。基础性研究是高技术产业的先导,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某些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新药研究开发往往分布于不同系统和部门,对研究成果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一些具有应用开发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仍然仅作为学术。例如一些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结果,放弃了知识产权保护,反而被他人利用或被他人抢先开发,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制的抗疟新药本芴醇申请了品种和工艺专利,并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使合作向68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几乎包括了承认药物复方专利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成为迄今我国申请国外专利最多的发明,其产品将99%外销,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了。另外,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究院制的银杏颗粒、斯泰隆银杏片、银杏酮酯等中药产品,先后拥有了中、美、英、澳等国的发明专利,享有独有知识产权,为我国中药的治疗药物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打开了大门,为我国中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运用国际知识产权法则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提供了成功的范例[5]。相反,前几年作为我国创新的新药青蒿素,却由于种种原因未申请专利,该药的开发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市场丧失。因此,掌握专利文献信息,对创制新药及保护知识产权,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红卫.专利文献和科技创新[J].现代情报,2005,4:216.

[2]千树松.专利与专利转让[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113.

[3]白书棠.专利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J].甘肃科技,2004,9,:67.

[4]秦惠基,符雄.医药信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1.

上一篇:科普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