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6:15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1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为加快推进我国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的延伸,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以政策制度创新为抓手.构建有利于地方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地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的服务创新与政策创新,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为地方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和优惠政策。一是完善地方区域科技投入管理模式,通过法律、法规、行政与社会监督手段,建全区域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二是发挥地方区域优势特色,积极衔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选择地方区域特色与优势的科技项目和领域,加大投入,重点扶植,并积极争取在区域优势领域得到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三是建设高水准、共享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从整体上提高地方区域科技创新源头的整体水平。四是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的地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形成省一市一县(区)和跨省区互动的地方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五是积极与跨区域开展科技合作,深化地区之间的科技联系。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地区之间全方位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稳步推进,地方区域之间不断要实行双边的贸易自由化,而且还要开展并深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在内的广泛的合作。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地方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地方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基本点,是地方区域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各地方区域应紧紧围绕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区域优势和重点领域,引领和支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地方区域高薪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提高区域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地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地方区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提高生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个人积极开展原始创新活动,实行地方区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增强地方区域在科技创新及相关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四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逐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体系。科技全球化意味着科技资源的全球配置,科技成果的全球共享。本着共同发展、合作研究、平等互利、共享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地方区域应积极参与多区域的科技合作,不断提高地方区域国际科技合作的规模和层次,逐步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地方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地方区域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2

一、政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当前,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无不重视、支持本国的政产学研合作,国际上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也越来越自觉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许多大学都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ition office 简称“TTO”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世界范围内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多,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越来越多,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可能,而且途径、方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世界的许多产品越来越复杂,包含的技术丰富多样,即使是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也几乎不可能对其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需要通过协同创新获取外部技术;还有,协调合作还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组织各自的技术优势,通过优势互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和成本,缩短技术开发时间,提升研发成果应用的规模经济水平,大幅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另外,目前我国的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比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技术水平不高,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不失为是一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行选择和有效途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我国已把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协同创新的成功经

成熟国家科技协同创新的市场化机制相对完善,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见表一),政产学研在每个阶段科技创新活动的职责明确,彼此的功能定位十分清晰,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市场也较为成熟。

其中,政府肩负着国家创新政策制定、创新方向指引、创新平台搭建等职能,主要承担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指导、服务,是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的维护者;企业则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创新资金主要的投入者,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主要承担科技的基础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咨询等基础性创新产品的提供;研究院所则主要提供趋向于产业化科技创新技术。

我国台湾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同我国国内目前情况相近,高等学校主要从事基础性科技创新活动,企业创新能力低下,所需产业化创新成果缺乏,缺失由基础性科技创新向产业化科技创新的转化环节(他们称之为“Missing Middle”――缺失的中间环节)。台湾工程技术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ITRI”))主动承担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截止2012年10月,ITRI拥有专利17659件,创新公司246家(其中技术衍生72家,育成服务174家),提供15197家次的技术服务,技术授权639案件,为台湾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ITRI以关键技术为基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台湾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十分明显(见图一)。

三、当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乏一些成功案例,无论是过去的“两弹一星”还是如今的“神州”飞天。协同社会各方力量攻克重大科技创新难题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虽然成本较高,但效果还是明显的。但客观评价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协调创新各方的功能缺位。协同创新各方彼此对自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承担的功能不清、定位不准。二是协调创新的体制机制缺失,特别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三是协同创新的市场主体缺失。企业需求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应是科技协同创新成果主要的需求方,也是协同创新重要的投入者,是创新的主体,然而我国许多科技创新并非始于企业需求,企业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四是协同创新的合作领域狭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的领域很宽,从合作的目的看,既有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设备和仪器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等;从协同创新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咨询服务等。根据2011年对江苏229家创新型企业调查和分析发现,大多数企业参与政产学研合作主要目的为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其主要的合作方式为联合开发和咨询服务。五是协同创新的合作深度有限。多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仍属项目带动型,合作的时间较短,并未建立长期稳固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六是协同创新的效率不高。由于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协同创新各方利益各异,创新资源难以共享、创新活动协调困难、创新的效率不高。七是市场专业化协同创新中介缺失。专业化的市场中介组织对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展十分重要,建立专业化的市场中介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创新活动的调节组织作用,提高协同创新效率。

四、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趋势的研判

以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为标志,建立高效的政产学研创新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创新途径之一。政产学研各方在从传统管理体制向新的管理体制过度过程中已对加强彼此合作和探索全新的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共识并已积极开始行动。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 、“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到如今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申报上出现的这种新变化折射出国家对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方式由原先的“独立创新”将向“协同创新”的方向转变。可以预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家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有利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市场化体制机制的步伐日益加快。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新的创新体制机制将促使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不断提升自己的“协同能力”。

协同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各地将因势利导,探索切合本地实际的协同创新模式。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创新需求差异,选择合适自己特点的创新合作模式的探索正悄然展开。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不仅创新资源禀赋不同、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不同,而且彼此开展协同创新的模式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优质创新资源富集、创新体制健全、创新市场发达,在协同创新的深度、广度和合作方式上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着明显差异。例如苏州科技城,作为苏州市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水平的创新合作平台,目前已成为集研发创新、科研中试、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科技创新服务基地,为苏州地区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卓越贡献。同样形式的高新技术创新基地在苏北却没能取得相同的效果。

政府鼓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导向力度明显增强,且政策的着力点将重点转向协同创新方式,向有利于全社会创新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方向转化。从国家投入“2011协同创新”项目的经费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足以看出这种变化。

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已从单纯关注获得技术向既注重获得技术又努力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这一点已引起企业、特别是政府的普遍关注。采用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企业只获得了技术,采取联合开发方式,企业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能力,不仅获得了技术,还培养了人才,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把增强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作为协同创新的根本理念,对实现“中国创造”、创新型国家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可以预见,今后国家支持政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以及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将转向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方向转变。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3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有志向

应用型院校是相对研究型院校而言的,它主要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和卓越工程实践技能的人才。科技创新活动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科技创新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动力。一次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的内涵,确切地体会知识是如何转化为力量的模式。科技创新的成果如果成功地向产业技术转化,不仅可以为企业和学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从内在坚定学生的治学理念,从而引领好的学风研风。

1.2 大学生科技创新为应用型院校提供一种卓有成效的办学指针

虽然应用型院校是依据教育法规政策和人才培养计划办学,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自由度。怎样办学才真正符合办学宗旨,怎样办学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怎样办学才真正服务社会,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会找到中肯的答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意识和进取意识,营造好的学风,为学校节省大量管理和宣传资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反馈信息,能让学校知道学校把握社会的真正需求和学生欠缺什么,进而能精确设置教学模式。

1.3 大学生科技创新为教师研究提供风向

教师是办学的主导力量,高校教师不仅要执行教学职能,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职能。传统的高校教师科研风向是由所谓的学科前沿引导而不关注来自下面——学生的呼唤,这使得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脱节,师生之间缺乏共鸣。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也可以获得自己的治学方向和素材,在师生互动中实现良好的教学循环态势。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技能、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还没有大规模培养研究生的资质。学生以本科专科为主体,同时扩招使得生源质量下降,大部分学生基础不牢,学习能力不强。而科技创新是最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高端的专业技术的,这就使得本科生的创新技能、知识储备常常是显得不足了。创新技能及知识储备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吞噬着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可行性。

2.2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有力支撑和长效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研究型院校资金来源有限,能用于学生科技创新的更少。资金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有个设想,需要做个模型出来,钱不够,放弃;有个数据需要计算,缺乏高新能数据处理工具,放弃;需要跨专业构思,团队力量不够,放弃……在没有有力支撑的同时,缺乏长效机制也限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由于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的面貌是选题目的性不明确,后继性缺乏,不同专业的学生各自为战,不能协调配合。

2.3 指导教师自身研究与学生科技创新没有内在外在的一致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自身有教学任务和研究任务,时间很紧。当前教师价值评判标准也使得教师的精力没有花在学生身上:教师自身研究课题趋向快餐化、跟风化;教师研究方向侧重理论深度,与学生科技创新实用性目标不协调;教师缺乏成块时间真正同学生深入探讨。

2.4 企业等社会力量同学校的校企合作重点没有放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虽在于培养实践性强的技术人才校企合作,但一般只是作为实习基地的形式同学校合作。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很难获得企业的大力支持;学校管理制度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般只能在校内完成。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湖南工程学院等甚至采取了“3+X”模式,但这种长周期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也难以对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其他形式的合作就更没有力度了。

由于以上及其他诸多支撑不足,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活动目前缺乏活力和实际价值。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多呈现为论文形式,即使很具体的发明创造也大多没有机会进入向实用技术转化的环节。作品浮于表面,主管部门也没有认真验收。要开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新面貌,还需要国家、社会及学校做大量的支撑工作。

3 为改善应用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面貌的建议

3.1 国家要加强政策性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学生科技创新支撑和奖励系统

政府作为科技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在政策制度上要尽量向学生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更大幅度的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对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使得教师能自发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例如加大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取得卓越成果在教师考核评职中的权重。加大正面宣传,使得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成为一种阳光之举。

3.2 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投入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依靠,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起决定性的影响。为改善学生科技创新的面貌,学校首先应在规章制度中支持科技创新。其次,设置各种激励学生科技创新的奖项。加大科技创新在综合评比中的权重。制定系统化的政策鼓励教师深入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另外还可以积极开辟校企合作新领域,组织针对性强的企业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现平台,在适当的时候要能将科技创新成功快速转化为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科技创新的信心。

3.3 学校当地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并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撑

在校学生活动范围一般狭小,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校当地企业最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支撑。我们并不是要求企业充当慈善家的角色,事实上,当地企业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最大的收益人。企业如果能主动创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自然也就是创新成功的优先受益人。一般科技创新活动中会涉及到模型制造、效果检验及实践论证等,这些方面学校当地企业最能提供有效的帮助。每个企业都需要人才,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能发现真正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人才,这样常常能节省很多招聘资源。总之,学校当地企业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好处是多元的,只要各方面积极运作,一定能建立卓有成效的企业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2] 苏海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3).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4

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报告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发展阶段和实际、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把我国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创新驱动,十年足音铿锵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的科技事业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科技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十年来足音铿锵。

早在200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着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在2006年1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次会议上部署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我国今后15年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科技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早部署、抓紧落实。

10年来,伴随着科技创新战略地位的凸显,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居世界第七位,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大国。1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有为,协力攻关,实施了重大科技专项和一系列科技计划和工程,取得了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超级杂交稻等一批重大成果,一些重要学科领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一支勇攀高峰、攻坚克难的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

十年自主创新,十年实力彰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关乎全局长远,内涵丰富深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乎我国发展全局和长远。我们要从全局高度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应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当前,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主动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二是应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推动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来理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结构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十分迫切。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在科技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看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

报告提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同世界科技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要素、面向全球进行组织和管理创新、面向全球创一流品牌。

目标宏伟清晰,任务具体明确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具体规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完成以下任务: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普遍增强,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实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相当,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培育若干综合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

——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若干一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列;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批优势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高整体效能,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分割,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保障和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面向未来,中央还确定一系列清晰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激发创造活力,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我们要稳步推进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部署。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机制。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

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在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公信度高的科技奖励机制。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认真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5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6

一、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1”格局中,苏州占了三席,居于核心地位,也应发挥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决策部署,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指示为根本遵循,牢牢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建设框架内,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苏州建设成为现代产业体系高效融合、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高效体现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进一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科技管理、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国内外创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政府之手”主要抓宏观、抓前瞻、抓基础、抓重点、抓环境,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着重在普适性、间接性政策工具上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向科技创业要活力。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苏州已经引进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创办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有力地支撑了创新型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优化创业服务,积极推动个人或民间机构创办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规模,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梦想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舞台。比如,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创业大街,广州的“创业夜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些创业平台不仅加强了创业人员的交流互动,降低了创业门槛条件,还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可创新、个个能创业的社会氛围,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借鉴。

向扩大开放要效率。苏州是经济大市,也是开放大市,这是我们的特色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不断提高科技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这几年,我们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苏创办科教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科研合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创新资源,有效弥补了苏州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匮乏的先天不足。要充分发挥好开放优势,坚定不移地走面向产业应用的开放创新之路,千方百计地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效益。要通过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外资研发机构等合作载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体系,从资源利用、研发活动、成果转化等方面,促进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与苏州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宽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渠道,切实提升开放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切实发挥三个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新区建设主体责任。苏州工业园区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全力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水平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要加快突破发展,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生态优良的创新型科技园区,进入全国部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昆山高新区要坚持特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科技生态新城和高端开放的创新经济体,实现在全国高新区的争先进位。同时,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辐射带动全市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区,开发需要实现由“规模速度开发区”向“质量效益示范区”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省级高新区各县市全覆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打造一批居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主体责任。企业是微观经济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苏州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领先,但总体上规模较小,缺少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中兴这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大企业。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规模企业向创新型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苏州本土产业链整体升级;深入实施“雏鹰计划”、“瞪羚计划”,健全中小科技企业抚育体系,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企业家一定要努力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打破小富即安的心理依赖,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追求,立志于创办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企业。每一家企业都要在其企业家的带领下,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合适的创新发展道路。唯有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转型,苏州的产业结构才能真正调整过来,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转变过来。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与科技服务机构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责任。创新要素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科技成果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化,直接关系创新驱动战略的成效。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技术创新链“多重融合”,打通产学研用各方合作通道,突破创新成果进入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要按照“立足苏州、服务苏南、辐射长三角”的总定位,加快培育科技服务的市场主体,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创新资源配置中心。金融机构要加大科技金融模式和产品创新力度,实现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真正把区域性科技金融中心做实、做强。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科技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延展创新服务链条,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支撑。

二、全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生态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任务繁重,要切实发挥各地、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构筑优质创新生态环境。

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建立由苏州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工作机制和重大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凝聚全市上下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设立工作推进机构,认真编制建设规划,落实示范区建设各项部署和工作任务。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及各市、区相应建立领导小组和专职工作推进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国家高新区建立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形成高效服务体系。苏州市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加强协调,做好服务。

加大扶持投入力度。视察江苏时强调:“要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他地方紧一些,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经费逐步增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加大投入,集成支持示范区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载体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发展。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抓住国家、省科技体制改革机遇,积极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包容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创新文化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建立创新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评价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创新驱动发展考核办法,对各市、区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驱动绩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考核奖惩、调整使用的主要依据。同时,健全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及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统计监测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检查。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将立足全局长远,加强配合,抓紧制定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方案,把省、市提出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指导意见转化为具体实在、可操作的举措、项目和行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高新区,以及各市、区,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相关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7

[关键词] 协同创新;德国;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4-5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Implication to China of Germa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Xue Wanxin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Germany is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as global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mood and features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 Germany and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 Bremen, and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German patent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t develop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Chinese and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laying government’s dominance role, clarifying demand orientation, implementing union and convergence,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Germany; driving mechanism

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为贯彻国家“2011计划”精神,河南省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迄今已先后建立了“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四类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全省知识、技术和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对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深入学习和了解国外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先进经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德国培训项目,笔者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先后走访了德国不莱梅大学、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洪堡大学、柏林基督教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德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及其成功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学习、座谈和调研,深刻地体会到德国协同创新体系中技术转移环节的先进之处,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管理和协同模式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1 德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1 基本状况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现有16个联邦州,实行地方分权制。通常是由政府负责决定做什么,而如何来做,则由各联邦州负责组织和实施,联邦政府不做过多的干预。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大学、大学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构成了德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目的就是要提升经济效率和质量,提高经济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方向的掌握和强化,有效地将各机构结合起来,对国家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帮助。联邦和州政府为公共科研机构提供资金,包括建设及运行费用。企业或者经济界等也为合作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科研基金联合会除了为公共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外,同时与经济界合作,对经济进行分析,为州政府或者联邦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人们对创新形成共识,创新不是一种产品的发明形式,而是全社会参与的协同创新过程。德国创新体系的功能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平衡各机构之间关系、树立开放理念(知识交流)、注重创新实效(不断及时更新,做到创新实效化)、建立多层次网络(包括国家网、欧盟网、地区网、跨地区网络)。

德国的创新研发项目,92%由企业自己执行。国家资金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大专院校和其他的研发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这些资金原则上只能用于基础研究和进入市场竞争以前的应用基础研究,其使用原则:一是公开性,二是保护竞争,三是科研单位自主支配。政府对企业科研支持的方式主要是提供保障自由竞争的法律框架以及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

德国工业应用研究所(AIF)与工业界联合会(IGF)是其创新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可以利用该网络获得支持和合作。工业界联合会(IGF)主要提供设备及创新费用资助,目的是提升中小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界联合会(IGF)按照不同的资金比例和资助限额对合作开发项目进行资助。资助对象要求为中小企业,规模不超过250人,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研究机构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

为了鼓励创新研发,德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科研政策、税收政策和人才政策,同时,从各个层面提供相对充足的扶持基金,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体系。例如: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创新,但周边没有高校或科研机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这时想方设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相互促进就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德国还建立了详细的资金提供协议,目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重点支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地区。

德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借鉴了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注重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相结合,更加强调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科研创新领域投资,注重专利保护与储存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本。德国在欧盟关于各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榜中,其科技创新排名2013年居于第二,2014年居于第三,2015年、2016年均居于第四。

1.2 主要特点

1.2.1 建立互信是基础。协同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和了解。具备了合作的条件,不一定能够形成合作,重要的是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作为服务机构的科技园区,在区域内信任关系建立上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科技园区里有高校的专家教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众多的企业家等等,可以促进大家相互交流、互信与合作。对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而言,要依托社会交往和文化,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网络比资金更重要。

1.2.2 多方参与是关键。创新不仅需要人才、技术储备和政府的基础设施服务,也需要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围绕企业需求,确定创新任务,适时调整科研创新合作方向,构建特色突出的政府、大学、企业、科研合作组织和创新体系,是德国科研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德国创新体系拥有强大的校外公立科研机构。其中,以德国马普联合会(Max-Plank-Gesellschaft)、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莱布尼茨联合会(Leibniz- Gemeinschaft)和亥姆霍兹联合会(Hanermohuozi-Gemeinschaft)四个机构最具代表性。校外研究机构的资金50%来自联邦,50%由各州共同提供。各州提供的资金50%由德国所有州提供,50%由研究机构所在州提供。各州共同提供的50%,按照协议比例进行划分,重点支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地区。

德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发资助计划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精英计划预算27亿欧元,大学计划预算70亿元欧元,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到期;研究与创新计划,2011-2018年为研究所提供的经费每年将增长5%;制定“德国高科技发展战略(2020)”,引导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进行合作。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参与者的互信努力,是推动德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不莱梅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1 基本状况

不莱梅州位于德国西北部,包括不莱梅市和不莱梅港两个城市,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按照面积大小计算,不莱梅市在德国的城市中排名第13位。按照人口数量计算(65万人),是德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和全国第10大的城市。按照工业总产值计算,是德国第6大城市。

不莱梅有8个传统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环境保护、健康、食品营养、文化创意经济、信息通讯、能源、材料制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莱梅大型造船厂维悉股份公司(AG Weser)和不莱梅火山(Bremer Vulkan)倒闭,导致3万员工失业,对不莱梅市造成沉重打击。政府意识到,传统产业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坚定科技投入、加强创新是唯一出路。

基于德国高科技发展战略(2020)目标,不莱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州政府积极促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合作,树立了将不莱梅建设成德国乃至世界在航空航天、海洋运输、风能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目标。

2.2 主要特点

德国不莱梅州在德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示范作用。该州形成了一整套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圈层)。包括德国联邦政府创新体系、不莱梅本区域企业机构创新体系、跨区域创新体系、欧盟创新体系等,创新发展集中于航空航天、海洋运输、风能3个方向,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发展政策。不莱梅的创新体系包括6个要素:企业、创新政策、税收政策、资金政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机构。这些体系是在20~30年前建立的,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3 000多科学家和33 000大学生,创造了21 000科技领域的工作岗位,40 000居民(7%)和科技有关,创造税收1万多亿欧元。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大学来说,一是资金来源,二是大学之间人员的调配问题。

不莱梅创新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德国联邦政府拨款,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领域集中在物流、材料、垃圾回收、测量技术等方面。不莱梅州的资金支持计划主要包括劳工和经济支持计划(FEI)、环保应用计划(PFAU)、环境研究计划(AUF)。同r,不莱梅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以不莱梅商会、不莱梅手工业协会、不莱梅建设发展银行、不莱梅担保银行、不莱梅港经济发展促进局等为主要参与方的Nereus网络,以推动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要素间的合作,共同促进不莱梅科技和经济发展。例如:飞机技术方面,建立了不莱梅Aviabelt网络;海洋物流方面,建立了不莱梅海运安全网络;航天技术方面,建立了卫星导航论坛;成立了由不莱梅经济促进局牵头建设的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包括空中客车公司、奔驰等大企业的相关科研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众多中小型企业,推动各方开展有效的合作研发。

3 德国专利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

3.1 相关规定

2002年之前,德国大学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均属个人所有,对专利权人无强制性限定。从2002年开始,德国进行改革,规定大学中所有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均归大学所有,大学有义务对本校科研人员完成且同意公开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利登记。德国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发明,所有的发明者都拥有该项科研成果30%的经济收益权。德国的专利大约80%是团队发明,20%是个人发明。各个大学会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科特点,在科研发明方面有所侧重。比如艺术大学会关注外观设计发明、应用技术大学关注实用技术发明等,发明者只有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化获益。

德国专利转让费的支付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次性支付转让费;二是每年支付数额相对固定的专利费,或根据销售额按比例支付,一般为所创造效益的30%。为扶持新成立公司的发展,往往第一年免除专利费。

3.2 专门机构

为适应科研成果保护与转化政策需求,德国大学单独或区域内多所大学联合设立专门的科技转化服务机构(如创新创业中心、股份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全方位负责专利的遴选发现、价值评估、专利注册、专利保护。通过寻找合适企业包括德国以外的客户,帮助发明者自主创业、申请公共资金等途径,建立以企业为导向的科研合作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

科技转化服务机构经费40%来自联邦政府,40%来自各州,20%来自成果转化后的收益。以不莱梅州InnoWI GmbH公司为例,InnoWI的含义是创新技术经济化,该公司在不莱梅经济促进局的帮助下,由不莱梅州四所大学共同合作成立,主要目标是将大学的科技成果进行市场化或者经济化。其中,不莱梅大学占50%的股份,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占25%的股份,不莱梅港应用科技大学和不莱梅艺术大学各占12.5%的股份。公司不仅为这四所大学服务,也为周边地区的学校和科研机构服务,包括4所综合性大学、6所应用科技大学和5所私立的科研机构。

3.3 相关程序

根据需求不同,专利保护可申请国际、欧盟和德国等不同等级专利。级别不同专利成本差异较大。

专利申请前的评估。成果专利事务机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成果或专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合申请专利保护,专家的评估会大大增加成功申请的概率。例如,InnoWI GmbH公司每年挑选80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其中专利申请成功率为20%~30%。科研成果或专利的来源:一是由成果专利事务机构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科研活动、研讨会,主动寻找发现合适的科技发明;二是科研成果持有者向成果专利事务机构提供。

已有专利的市场化前景评估,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通过评估,成果专利事务机构与发明者进行沟通协调,寻找合适的途径将成果进行市场化或者经济化,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寻找合适的企业,二是帮助发明者自主创业。

成果转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有足够资金进行投资转化;另一种是企业资金有限,成果专利事务机构会帮助申请公共资金,扶持企业和高校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德国政府有150亿欧元科研基金支持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如新能源、高精尖技术或工业等项目。成果转化除与德国企业合作外,也可与德国以外的欧盟企业合作。

由于成果转化所需的时间较长,大部分则需要5~10年,很多项目可能中途夭折。因此,对于不擅长市场化的自主创业的科研工作者或发明者,成果专利事务机构越早关注和提供帮助,越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4 启示与建议

德国科技创新之所以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模式,能够为我国和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4.1 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协同创新保障体系

当今世界,科技协同创新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德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从科技政策的制定到科技创新的实施,再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政府通过经费投入、组织协调、政策保障等途径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各方创新力量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无处不在,保证了德国科技创新的高效运行。

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根据“河南急需”而建立的一种以政产学研用为建设目标的新型联合体组织,如何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是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借鉴德国的科技创新经验,在推进协同创新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创新协同创新服务保障体系。

第一,建议加大协同创新经费投入。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努力。通过政府投入力度的引导,带动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入,引入和吸引多渠道资本,推动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第二,建议设立优势协同创新领域专项资金。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以企业需求和产业化为导向,组织遴选、挖掘、发现符合我省重大急需,具有市场前沿和重要价值的高技术协同创新项目予以重点培育和稳定支持,合同管理,绩效牵引,政府主动分担创新成本和风险并培育创新主体和市场,建立协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

第三,建议组建区域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由专业团队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咨询和服务,打造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平台,形成多样化的技术转移对接渠道,架构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沟通联动桥梁,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 M一步明晰需求导向作用,构建协同创新评价新机制

德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并不是因为有科研成果才推动科技创新,而是市场需求推动了科技创新,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选择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使得德国能够以更加务实、更加稳健的步伐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国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也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建设原则,支持高校紧密围绕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着力研究和解决制约产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仅从需求导向上看,二者本质和出发点都是一致的,但其实施效果却有较大差别。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还在于评价机制问题。

德国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机制,其对协同创新绩效价值评判是基于市场维度进行的,如果一项新技术或新服务不能实现市场价值或者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就不能称为创新。德国对创新价值的评判更主要的是考核其市场化应用成效、对创新链整体价值贡献以及有效协同度等,没有对论文、专利、获奖等显性定量成果的评估要求。德国除了在宏观层面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外,在微观层面上还设计了比较完善的创新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具体的协同创新项目中人财物的配置、协同网络的建立、激励机制、组织架构等多方面因素,设计更为精细、客观的项目评价体系,对项目执行状况和发展前景做更客观的评价,推动德国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协同,向建立组织间长期的、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方向发展。

与德国相比,国内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依据市场判断创新价值的环境和条件尚不成熟,对协同创新绩效的检验和评估,虽然也强调对协同创新成效的评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注论文、专利、获奖等能够定量化的显性评价指标较多,且占有较大比重,对创新绩效的市场评价指标应用较少。因而,有必要借鉴德国经验,更加明晰和把握需求导向内涵,深化协同创新的新理解和新认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新机制,更加注重业内和市场的认可,促进高校、企业等创新要素通过长期、多层次的协同来孕育未来的发展,而不仅是追求短暂的利益增长。

4.3 进一步发挥联盟集聚作用,组建协同创新合作联盟

德国对以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组建的各种研究联盟、产业聚集集群予以政策倾斜,鼓励科技界、工业界跨行业组建联盟,承担重大科研创新任务。德国工业4.0平台项目就是由BITKOM、VDMA、ZVEI等三个不同领域的协会共同协作开展研究。我国“十三五”科技计划也将对现有国家层面的863、973等重大项目资源进行整合,新常态下的协同创新合作需要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主体合作、多技术集成,科技创新向学科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一些省份在建的协同创新中心虽然都是省内各自所在领域和学科的牵头和引领单位,但在各协同中心间尚缺少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借鉴德国经验,有必要在各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组建由不同行业协同创新中心、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合作联盟,加强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共享与开放协作,建立合作网络和合作机制,联合承担大项目,培育、产出大成果,共同谋事业,协力促发展,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建议协同创新合作联盟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并出台相关政策,在项目立项、资源配置等方面对联盟单位予以倾斜支持。

4.4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协同创新建设水平

德国在促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不仅着力于促进国内的合作,而且也着眼于促进德国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在欧盟乃至全球范围的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开放合作,集聚国际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

从一定意义上讲,协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协同创新事业发展的高度。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国际化,科技创新竞争也日趋国际化,党的十提出要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一方面,外面的世界很大,需要走出去看一看,增进对国际协同创新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优质的创新资源很稀缺,有必要请进来,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创新人才,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强.德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治理特征及实践启示[J].社会科学,2015(8):14-20.

[2] 梁洪力,王海燕.关于德国创新系统的若干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52-57.

[3] 朱佳妮,朱军文,刘念才.高校协同创新:德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5):87-91.

[4] 王明杰.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比较研究――以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为例[J].行政论坛,2016(2):99-104.

[5] 惠鸣.国家创新体系的新群[J].求知,2017(1):41-45.

[6] 温委,付杨冉.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析――以美德两国的实践为视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5.

[7] 焦科研,卢方元.河南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分析[J].创新科技,2015(1):31-32.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篇8

关键词:科技人才 企业 集聚 机制环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战略规划,确立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党的十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聚。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包括推动创新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信息与服务要素、管理要素和政策要素向企业集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创新人才的集聚。鉴于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

深入了解创新人才流动的外部政策因素,挖掘阻碍创新要求向企业集聚的体制,降低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推动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重要性分析

在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由于技术创新水平落后,我国的很多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生产加工环节或低附加值的劣势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企业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这是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在人才存有量方面,企业的科技人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是,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集聚优势和集聚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企业中科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对于北京地区来说,由于大院大所较多,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科技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为企业创新服务,如何增强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这对于北京地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世界城市建设的新形势下,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这对于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来说意义重大。故此,《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企业”,“加快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人才向企业集聚”。新时期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是提升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调整北京地区产业结构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及提升北京地区企业社会地位的需要。

1.提升首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需要

要实现首都企业由“北京制造”到“北京创造”的战略性转变,大幅度提升北京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人才集聚效应。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科技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的企业管理者指出,“一个企业领军人才的高度决定了这个企业的事业高度,一个行业的领军人才的高度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江苏省通过人才引擎带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可供北京地区的企业借鉴。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推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这三个“向企业”政策导向实现了全省80%以上的研发投入是靠企业去完成,而不是由政府来完成;80%以上的科技平台建在企业,而不仅仅是建在大学和研究院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80%以上到企业,而不是到大学。这样的“向企业”举措实现了江苏省50%以上的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也大幅提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保持了全国第一,本土工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比重达到了48%。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向企业”的政策导向作用,这种做法值得北京借鉴。

2.确立首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乃至政府都从不同角度参与到了技术创新活动之中,但是,只有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其他的社会组织只能担负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和环节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种新要素和专业服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必须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意义重大。对于企业而言,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对创新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制定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增加人才和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和创新文化。对于国家而言,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就要求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资源必须向企业聚集,各类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的社会分工,向企业提供充足优良的创新人才、创新经费、创新信息、中介服务和良好的政府政策环境。

在北京地区,蕴藏于科研院所、高校中的科技条件资源向企业开发的社会共享程度还很低,其科技成果在北京的落地转化率并不理想。由于企业人才的数量以及创新能力在某些方面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京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人才向北京地区企业聚集,是确立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需要。

3.推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

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是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2006年,北京市设定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任务,试图通过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集成首都地区的各类创新资源,调整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北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是优化北京地区人才分布、以人才结构优化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另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国内很多地区和企业意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性,也更加重视企业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是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人才保障。

4.促进首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也需要走国际化之路,才能顺应新的时展潮流。而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通晓国际业务和国际规则的、能熟练使用国际语言、并掌握高新技术的国际性人才将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是促进北京地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5.提高首都企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需要

受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企业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很多科技人才不愿意到企业工作,甚至将去企业工作视为“无可奈何”或者“退而求其次”不得已的选择。而促进科技人才、特别是一些研究水平高、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这是提高企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需要。

二、北京市相关政策措施分析

1.北京市近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措施

为增强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北京市近几年颁布和实施了一些相关政策,这些具体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相关人才政策的制定为企业的引才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例如,2004年,北京市人事局颁布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北京非公企业引进人才可享受国企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

第二,北京市通过联盟建设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以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体系也日益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例如,在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方面,2009年,北京市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合作共建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第三,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资金导向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比如说,中关村的“瞪羚计划”,就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来凝聚金融资源,构建高效、低成本的担保贷款通道,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金融环境。

第四,北京市通过政府采购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价值,这有利于企业科技人才价值的发挥。例如,2009年,北京市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我市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通知》以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实施细则(试行)》,在全国率先推进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政策,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带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了企业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以及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

第五,北京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例如,2009年3月,北京市颁布了《关于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及《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对全市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累计认定5226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认定总数的22%,数量居全国首位。可以说,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地位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

第六,北京市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的制定为企业的引才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比如说,北京市通过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中关村高聚工程等人才引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集聚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此外,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也通过政策制定,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七,北京出台了鼓励企业以柔性引智方式促进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的相关政策。例如,为了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北京市实施了“科技人员进企业‘十百千’行动”,组织300家以上的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动员2000人以上的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再比如,2009年,北京市科协在企业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使高层次科技人才以柔性的方式为企业服务;通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置,为企业吸纳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

第八,近几年,北京市加强了对企业科技人才的奖励和支持力度,这为企业招揽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比如,2005年,《北京市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指出,对于本市重点发展领域的六类高级人才按照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程度给予政府奖励,这六类人中,有四类人才分布在企业,这可以看出北京市对企业高级人才的重视。另外,北京市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企业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了部分科技人才。

2.政策体系中有待提高的部分

近年来,北京市颁布和落实了一系列与企业科技人才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实践上来看,这些政策的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科技人才以及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在政府各项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北京市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企业科技人才激励体系、企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企业科技人才管理体系。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北京地区企业科技人才数量逐年稳步增长,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甚至国内部分先进地区相比,北京地区企业科技人才数量及占科技人才总数的比重并不高,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仍旧比较缺乏。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北京地区的产业特点、社会环境以及政府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有着一定的关系。

调研显示,在完善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方面,北京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第一,北京市实施的科技新星、领军人才等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北京市实施的新星计划为例,近年来,新星计划年平均7—8%的份额在企业,其他份额都落在了高校、科研院所与事业单位。这种情况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显不相符,也忽视了对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今后,北京市的科技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可适度向企业倾斜。

第二,北京市在利用中央在京单位科技人才资源为企业服务方面存在着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鼓励北京地区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柔性引智模式和机制,吸引北京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北京市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形式有待进一步多样化。目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政策仅在中关村部分地区实施,且在现实运作中相关内容仍需逐步完善。另外,江苏省对人才资助力度的加大使其近几年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这种通过政府导向和资金引导激励科技人才为企业服务的做法值得北京地区借鉴。

第四,北京市关于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引才工作的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北京数量较多的创新型企业的人才引进扶持力度需要增强。

第五,改革开放后,北京顺应全国形势发展,在相当范围内消除了计划经济时代阻止科技人才流动的因素,基本实现了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但北京地区远未建立一个科技人才流动的正常环境,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仍存在着体制性羁绊,比如户籍、身份、编制以及医疗保险等因素。另外,在吸引和利用国际人才为企业服务方面,北京地区也仍存在着诸多障碍。此外,在大院大所较多的北京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观念也比较多。北京市应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逐步取消这些制约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

第六,北京市在扶持留学人员创业方面仍需加强。目前,留学回国人员难以通过个人或企业信用得到贷款来解决创立企业的资金缺口,也难以得到风险投资和民间资金的支持。此外,目前在引进外国专家的工作中,还存在引进渠道狭窄、引进手段单一、政策配套滞后、服务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在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及引进渠道等方面,北京市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第七,北京市政策房的支持范围有待扩展,对企业和人才要求的门槛仍有待降低,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的政策房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北京市应在明确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将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北京市人才工作,尤其是与即将开展的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将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首都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引导,着力解决北京地区企业、尤其是符合北京地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引才难问题,增强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吸引力,通过科技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提高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北京地区的产业升级。对此,本研究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以福利待遇吸引人才

政府性科技人才奖励资金向企业倾斜,政府性科技经费优先资助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学研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人才。

进一步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范。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才,着重考察其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退休金双轨制度,提高企业科技人才退休后的福利待遇,使企业科技人才退休金不低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加强保障房建设,扩大对北京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科技人才保障房的支持范围和支持力度。

2.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以创业环境激发人才

增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推动研发服务机构、创业辅导机构、知识产权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服务。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探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科技资源面向北京地区的企业开放共享,实行市场化运营服务。

支持引导社会资金以及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等金融部门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企业,为科技人才提供创业资金支持。设立“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基金”,以政府直接投资、出资入股和人才奖励的方式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并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进行跟踪服务。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高层次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若在京建设总部、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政府可根据项目研发生产需求,代建实验室、生产厂房等基础设施,以租赁方式供企业使用,企业亦可适时回购。北京市属科研机构、高校和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可离岗在职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其离岗期间,由原单位继续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和医疗三项保险费;同时,允许这些创业人员在两年内回原单位竞争上岗,并享有与其他工作人员同等的福利待遇。

3.支持企业重视技术研发,以科研环境凝聚人才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支持和引导。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激励企业重视技术研发和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支持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平台建设,对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资源,促进校企合作,不断完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北京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为中小企业利用公共科技资源和公共研发平台提供条件。

4.重视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以发展空间留住人才

进一步推行“项目+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人才教育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申请,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项目可考虑优先立项。提高北京市科技计划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在企业的数额分配比例,加强对创新团队的资助力度。改变以项目投标方式进行的科研资助模式,增强科技人才的立项自。逐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逐步调整政府科研项目的“硬”投入倾向,提高参与企业项目科技人才的福利和待遇,减少项目管理中的过程控制,给科技人才以较大的经费使用自。在科技项目管理、政府科技计划制定以及课题立项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

设立企业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科技人才进行在职培训,尤其重视对企业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展市级百千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培养青年科技骨干。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为企业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研发平台和研究环境。启动优秀企业博士后激励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后给予奖励。

加大企业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力度,搭建有利于企业科技人才国际化发展的平台,加强国内企业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经验交流以及人才合作。提高公派出国留学和出国访问人员中企业科技人才的数额比例,促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国际化、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

5.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以柔性方式使用人才

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在总结北京科技人员进企业“十百千”行动经验和借鉴其他省市的科技特派员政策基础上,立足北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尤其要充分关注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利用北京的地区资源优势,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的专家、教授、研究员、博士等组成顾问团,深入到企业研发第一线,协助企业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研发,解决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引智办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职能,推动海外智囊进企业为企业服务创新,为北京地区企业吸引具有世界眼光、站在技术发展前沿的专家创造条件。

搭建企业、政府与科技人才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推动企业与科技人才之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举办企业与科技人才之间的人才和技术对接洽谈会,建立双方的沟通桥梁。建立“政府-企业”之间的科技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政府科技管理人才要有到企业中挂职“科技副总裁”和“科技副厂长”等职务的经验。为企业科技人才到政府挂职交流创造政策条件。

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企业创新人才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同时,引导高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对于在企业兼职从事创新研究的科技人才,在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时可参照不同的政策标准,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以“柔性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人才,在户口、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也可考虑由市财政补贴,保证这些转向企业的科技人才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工资和福利不低于原有水平。

6.消除科技人才流动障碍,以畅通渠道获取人才

逐步消除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人才流通障碍,在社保迁移、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开设绿色通道。

上一篇:网络安全紧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城乡历史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