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17:00:07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1

关键词: 组成结构 发散思维 归纳与总结

化学需要大量记背,而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特性等,相似相类,所以导致记背困难,应用时容易产生混乱的感觉,于是化学学不好。而化学学得好的同学,虽然经过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对化学的记背根本不在化学知识本身,而在于推导、衍生。但成绩差的同学,多在“判断、推导”上出现问题,这就立即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下面笔者对学好化学基础的着手点和突击的方向谈看法。

1.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应从组成――结构入手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从组成――结构入手,抓住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这一关键,按类别复习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制备等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将知识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片,最后形成知识网。对于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可以自己编制相互转化和联系的网络图,并清楚实现转换的化学方程式,便于加强记忆。同时善于利用归纳、对比等方法,找出物质性质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便记忆准确。比如:(1)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既可显负价又可显正价;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2)硅和二氧化硅一般不溶于酸,但可溶于氢氟酸。(3)一般由强酸制弱酸,但氢硫酸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4)酸式盐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氢盐只有钾、钠、铵盐可溶。(5)金属单质与酸反应一般生成氢气,但硝酸、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复习,可采用列表、对比和归纳总结规律要点的复习方法。

2.任何化学反应,从元素周期表角度考虑

无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化合价,无机中,无论是氧化还原还是水解电离的知识点,都是化合价迁移的过程,所以整个中心点是化合价。而化合价的规律又来自周期表,所以学无机部分,必须以化合价为中心,坚持元素周期表、坚持特殊现象。物态的化合价基本符合元素周期律,只有少数多化合价的物质,要抄下牢记。做一个专门学化学的笔记本,这些都是高考化学考点与解题入手点,希望大家自己总结。如:通过复习反应方程式(按课本章节逐步复习出现的方程式),对照周期表思考,就能得出结论:参照最外电子层分布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排列顺序,一切的氧化还原,水解,电离,都变得清晰明了。

3.复习教学要注重判断与推导,培养发散思维

无机化学重在判断,判断反应机理,反应原理,如化合价是否对等,能否参与反应,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规律进行判断和推导的。而有机化学的判断,首先是官能团的判断,而后是碳链的推导。抓住官能团的反应特性,然后根据碳链分布规律(4个键位),就能把知识点吃透,把题拿下。要培养发展思维,思维方法要学会怎样想,其核心是思维方法。例如要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将新情况下的问题还原成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学会对实验进行假设、操作、设计的实验方法,学会寻找化学计算常规思路的解题方法等。要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落实到位。

4.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能力立意已经是化学高考试卷的主要体现。高考中很多同学的失分与思维定势有关,只记住练过的解题套路,而遇到新的情景就不能独立思考。高考的考查是比较系统的,如果认识有偏差,恐怕解题时就会遇到困难。在复习中要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习过程的反思,不断总结规律、解题方法和实验方法。如在解计算题中常用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叉法和估算法。另外,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不同学生各有侧重,化学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先拿一些题目自我检测,找出问题,然后进行知识的梳理。这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等到一个章节结束,进行总结和提高。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应先对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可以先找一些基础题目进行练习,等到比较基础的题目能够掌握的时候再逐步提高,才能提高应用能力。复习结束的时候可以弥补漏洞,使知识得到巩固。切忌急躁,如果教师一上来就做难题,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心,而且学生也无法得到实际提高。

参考文献: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2

关键词: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方式;调查问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27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大量研究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是深刻理解化学反应和规律的基础。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有关中学阶段的化学反应原理内容,集中编排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该模块是为对化学反应原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但由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有着复杂性、关联性、多样性和交错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很大的障碍。而许多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对《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教学时,也常常出现“教师自认为已经讲的很清楚而学生反复出错”的情况。为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在四月下旬对无锡市青山中学,姜堰中学以及南京市六合中学进行探查,并分析高二和高三两个不同年级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行为的认识,多角度研究了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方式,为今后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在原理部分的学习提供依据。

一、探查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从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切入,分为五个部分:一、调查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二、通过表格式的选择,探查了学生对教材中内容的分散、整合的观点,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删减的建议,总共17题;三、通过选择的形式对学生最推崇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探查,总共4小题;四、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2小题;五、通过表格形式的选择,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各种教学活动进行了探查,总共14小题。本研究所有探查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

本调查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无锡市、姜堰市以及南京市三所四星级中学的453名学生。之所以选择四星级学校,是因为这类学校选修化学的学生相对较多。本调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别,对上述学校的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进行探查。考虑到调查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基础,而高二年级正进行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因此在四月下旬进行探查的实施。

二、探查的结果分析

1. 灵活地将学习内容进行分散和整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教学内容分散和整合的意图,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突破现有教材中的呈现顺序,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问卷中涉及到原电池、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金属腐蚀这四个知识点,原有教材中是分散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整合编排。另外涉及到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这三个知识点,原有教材是整合编排的,问其是否可以分散编排。对学生关于学习内容的分散和整合意见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高一时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这本书里,又专门讲解“原电池”,88.7%的学生认为这样分散讲解有必要,并认为前面出现的知识是基础,后面出现的知识是前面的深化。11.3%的学生认为整合讲解比较能够促进自己的理解。此外,对于“化学平衡移动”、“pH的计算”和“勒夏特列原理”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散讲解。而对于“电解质”、“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平衡常数”和“金属腐蚀”的讲授顺序,大部分学生赞同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讲解。笔者认为,教学内容需进行灵活地整合和分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特级教师的教学观摩,发现特级教师能够灵活地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散与整合。例如徐宾老师在进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时,不但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而且灵活地将MgCO3Mg(OH)2、Ca(OH)2CaCO3、AgCl溶于氨水、Mg(OH)2溶于NH4Cl溶液、AgClAgIAg2S、锅炉水垢用Na2CO3溶液预处理等内容加以整合,最后引导学生用平衡移动的观念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问题。

2. 适当拓展增加学习内容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布鲁姆曾说过,“学什么是比怎样学更为重要的问题”。笔者通过下列问卷调查题探查了学生关于学习内容拓展的看法。

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的学习,你认为最需要增加的是( )

A. 实验 B. 应用实例 C.典型例题

D. 教师精彩讲解 E.拓展延伸

统计结果见表3。

从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38.6%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实验,28.5%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应用实例,18.1%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典型例题,8.4%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拓展延伸,6.4%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教师精彩的讲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关于“沉淀溶解平衡”拓展看法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教师在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时应逐步扩展的内容,41.3%的学生认为应拓展该知识点中隐含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32.7%的学生认为应对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25.8%的学生认为应扩展该知识点中隐含的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0.2%的学生认为应拓展与该知识点相联系的其他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关于“化学反应原理”其它知识拓展看法的频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对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具体知识,大多数学生赞成在原有的学习内容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关于拓展的内容,学生希望从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部分知识进行拓展。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笔者认为,理论来源于实际,并与实际相结合,适当拓展增加学习内容,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卫. 认知发展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2] 李士琦. 数学教育心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任丽曼. 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D].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张少辉.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常见错误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7,(6)

[5] 马世忠. 化学教学中原电池与电解的综合分析 [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2)

[6] 高峰. 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学习现状和认知策略的调查研究[D].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杜秀花. 概念教学行为 [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8] 朱武宽. 显于形凝于理,浅谈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J]. 辅导员,2011,(36)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3

关键词:新课标;无机化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基金资助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理科学生规定必修两册,选修三册,推荐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但近两年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选修内容与推荐的并不完全相符,最明显的是选修有机的就不选结构,选结构的不选有机。造成大一学生中学化学基础差别较大,对大学的无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过程,我们尝试了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历史性、系统性和细致性,以及注重归纳、总结、复习,注重作业、考试、辅导答疑等各环节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注重历史性、系统性和细致性

1.1 注重课堂教学的历史性和系统性

教师讲授知识注重历史、系统地讲解。如讲酸碱理论,从人们对酸碱的认识讲起,讲拉瓦锡、戴维对酸碱的定义,讲阿仑尼乌斯提出的电离理论才首次赋予酸碱以科学的概念,从酸碱组成上定义了酸碱,但有缺陷,并且只能应用于水溶液中,所以又提出了质子酸碱理论、溶剂酸碱理论、电子酸碱理论等。重点讲质子酸碱理论,讲它的优点,也指出其不足。对质子酸碱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可以用电子酸碱理论,但电子酸碱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再如讲原子结构,要从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讲起。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时,认为原子是实心的,没有结构。但后来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中一定有带正电的部分,才提出原子是有结构的。讲汤姆逊、卢瑟福、波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解释不了的问题,到最终提出原子结构的波动力学模型[1]。这样从历史的角度、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去讲解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有由浅入深的、知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能够对知识的本质认识的更加深刻。

讲授知识注重知识的前后关联。讲授溶度积规则时,明确指出这部分内容就是化学平衡中讲过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反应商判据在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应用。这种讲解方式,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让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1.2 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致性

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细致性。如氧化还原这一章,讲电极电势的应用,把电极电势的应用细分为十一个方面的应用讲解。电极电势分别可以应用在(一)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二)对于给定的两个电极,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三)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次序;(六)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七)正确书写氧化还原(电池)反应方程式;(八)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九)计算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十)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十一)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

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全面,使学生学会探讨式、研究式学习,学会思考问题。

2.注重归纳、总结和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归纳、总结和复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

2.1 归纳、总结,找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归纳、总结,找出重点,并以最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公式、表达式或表格。如化学热力学这一章,总结出重点就是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以公式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如原子结构这一章,重点是写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列出的表格包括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式、价电子结构式,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沉淀溶解平衡这一章的重点是,溶度积表达式和溶度积规则,以表达式的形式呈现。

2.2 向前追溯、回顾和复习

以总结出的公式、表达式或表格为起点,向前追溯、回顾和复习,使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了解、掌握,融会贯通。如从电子结构式如何写出的,追溯前面的近似能级图,用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量子数是如何得到的,追溯到量子力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薛定谔方程。这样向前追溯、回顾、复习,对没学过的学生能加深理解,对学过的学生能巩固提高。

2.3 拓展知识,注重运用

以公式、表达式或表格为起点,拓展知识。如判断化学反应方向,标准态时可用标准态的吉布斯自由能变(rGmθ)进行判断;非标准态,给出化学反应等温式,计算任意状态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rGm)再判断。讲原子结构,从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和价电子结构式,进一步讲到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再讲到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变化规律。这样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一步一步深入,并且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哪些方面有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教学的其它各环节

除重视授课环节外,对其它各环节也都予以足够重视。

3.1 通过问卷做好了解摸底工作

第一次上课阐明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让每个学生了解本课程概况,需要哪些准备知识。让每个学生填写高考总分,化学分或理科综合分,数学分,对化学学习是否有兴趣,高中化学选修的是哪部分内容,对本门课程有什么希望、要求,希望老师如何授课。

3.2 进行小试了解学生对中学化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虽然有高考的分数,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掌握并不平衡,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也不十分清楚。通过有针对性的考试了解还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跟学生说明这个考试不算成绩,成绩只说明以前的掌握情况,从现在开始一切都来得及,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3 增加阶段和期中考试

每一章留出10分钟考试,增加阶段和期中考试,强化学习效果。这种做法,看似增加了学生负担,但实际是减小了期末学生的压力,避免期末一次成绩不佳,影响一学期学习成绩。

3.4 加强反馈和个别辅导答疑

对于作业、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加强督促,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

3.5 按层次教学

对于没学过的学生讲基础,指出要掌握的程度,对于学过的,要增加新内容,如讲杂化轨道理论时,对于没学过的学生只要求基本的掌握,而对学过的学生增加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结语

通过注重课堂教学的历史性、系统性和细致性,以及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方面表现在学生期末的成绩比入学时有提高,另一方面是不及格的人数大大减少。希望通过这样深入细致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4

学知识只有两本书,在知识构架和知识体系连贯上,综观现行的初三化学教材,编排顺序和技能铺垫做的

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我们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总听到高中教师在抱怨,学生往往对初中知识就掌握了那么

几个方程式,对实验基本原理也只是老师灌输的那么几个口诀性的东西,那么初三化学怎样教,总复习工

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工作及

后期的总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一、抓住重点基础知识,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及时突破重点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

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

3、化学式(108种)

4、化学方程式(62个)

5、电离方程式(11个)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

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

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第八章是初中化学重点,也是进入高中顺利学习化学必修一的关键一步,该章篇

幅不多但知识点多,应用性和规律性强,因此,学生学习后并不易掌握,倘若只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常见的

复分解反应,就会导致学生对第八章内容不理解,知识遗忘率高。我在讲授第八章时,注意该章的及时复

习和巩固,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常用规律和条件,虽然一开始学生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反应,但随着学生知识的拓展,学生至少可以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且了解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常用

规律。具体做法:①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②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③让学生用化学方程

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④通过学生做盐酸与氯化钠、盐酸与碳酸钠、盐酸与

硫酸钠、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实验,让学生总结反应规律及条件,同时选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氯化

铁溶液的实验总结规律。⑤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

二、抓住关键, 设疑诱导,注重实验贯穿章节复习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

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

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复习《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这样即复习了复分解反应的相关原

理,也拓展了学生对酸碱盐之间反应原理的归纳和总结。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

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值得注意的是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

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

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三、强化知识结构、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进行知识点分类复习

化学教材整本书知识结构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部分,其中

各部分又可分为若干知识点。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复习时注意:①重点掌握氧气、氢气、CO2

气体的制备原理方程和性质方程;②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③

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又如在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运用列

表制图法,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基础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梳理相互联系与对比交织成"

知识网",尽量避免知识零碎。在这阶段中以练习为主,通过训练有针对、有重点地掌握四大知识板块。

四、针对中招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

中考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

关键。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等等。这一阶

段是对前四阶段的综合运用和深化,通过专题提高学生题型仍是能力和方法,强化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综合训练是中考复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准确把握习题讲评的效率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每节试卷

讲评课前,针对本节课中讲评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分量的变式训练题,在试卷讲评

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期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固讲评效果的目的。

总之,复习课能使学生扫除盲点、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

识和新结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因此,探索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必然成为提高教学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5

关键词: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宽泛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将基础理论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能力,是基础理论教学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将科学发展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贯彻于教与学的互动中。为此,我们在工科物理化学的教学中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并重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化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知识,并能够动手实践、实际应用,同时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中本科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本科阶段应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成长及创新人才培养打基础。

因此,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提倡研究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1]。国外高等学校在2000年以前就努力打造本科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本科生参与科研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有力措施[2]。同时在教学中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大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这是国外高等学校在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4-6]。

为了培养合格的化学、化工创新人才,我们在多年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在基础理论研究及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何建立基本模型并不断优化与研究,最终形成化学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将学到的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当今在基础理论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整合、突出知识逻辑的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物理化学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例如:在热力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热力学基础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学习;在热力学各个物理量研究中,注重总结逻辑规律来研究物质的简单p-V-T过程、化学变化过程及相变化过程的能量守恒、过程方向性和限度等,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研究中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逻辑思维,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再例如: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化工生产的可控化学。在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中,应用等温方程实现对化学反应过程自发性判定,根据等压方程的数学模型对温度(T)进行优化,从理论上得到该温度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限度,即平衡转化率与生产实际比较分析;再根据化学动力学的思想引入时间(t)参数,进一步对T-t-c之间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这些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为化学、化工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控指导。从中使学生不但学会了基础理论在化学、化工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突出逻辑思维的形成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在它的研究和建立以及完善的过程中,都反映出很强的逻辑思维。在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反映其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规律,同时采用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及变化过程中的物理量的测定和计算,从而总结出化学变化的规律、原理、定理、定律,为化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服务、为研究和发现新的化学反应和新物质奠定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家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逻辑思维。

1.教学中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思维总结。物理化学理论和研究由于学科特点,逻辑规律较强。在基础物理化学教学中,将应用实例融入热力学研究方法、动力学研究方法、电化学研究方法、表面与界面研究方法的学习。在每个部分的学习中,教师要对科学研究方法作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检索,并结合科研与生产实践的应用进行研讨式学习。通过文献检索和理论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物理化学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2.教学中突出知识点的逻辑思维关系总结,教会学生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物理化学原理中具有很多的相似逻辑关系,例如:在学习了简单p-V-T过程的状态函数原理及其应用后,就可以结合状态函数原理继续学习纯物质的相变化过程及化学变化过程的ΔH、ΔS、ΔG的计算。采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纯物质两相平衡过程如图1所示。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考复习 策略

随着2006年福建省进入到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也已经历了2次我省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科的检验。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消化这几年新课程理念对高考的影响,进而指导我们进入到下一轮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去呢?总复习中如何做到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考和选考内容如何整合复习?那就应当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考试范围、以及考生的水平现状对高考化学复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理出新的思路。

一、从新课程化学科的课程结构入手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对于化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共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结合近年来全省各地的选择情况,几乎趋于一致:《必修1》、《必修2》,外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对于我省大多数学校而言,教学进度的安排也比较接近: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2》;高二上学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余时间灵活安排《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性质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必修2》介绍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外带介绍了简单的有机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增加了。三个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又居于首要地位,它是《必修2》知识的深入递进,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则是对必修模块中的晶体知识、以及有机物等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递进学习。

大多数学校能够在进入高三后开始化学科总复习。一整年的系统复习,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前两年课程学习的正确认识之上。哪些模块需要强化记忆、哪些模块需要强化理解、哪些模块是复习重点、哪些模块是复习难点。只有在对各模块都充分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复习才会重难突出、主次分明。

复习策略:

强化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方程式的记忆,强化对演示、分组实验的感官认知和理解分析。例如:《必修1》中钠元素性质的复习,可以通过浮、熔、游、响、红的“五字经”来加以概括、记忆,由此再推到出方程式,进而强化了有效记忆。

针对《必修2》(除有机部分)的复习,则完全可以融入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当中。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理顺从而强化理解。例如:运用《化学反应原理》中平衡常数K的知识,强化对《必修2》中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也是必修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因此在复习时同样应当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的电负性问题,就可以和《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律加以整合,强化理解。还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涉及到的苯的共面问题、不饱和键加成问题,都可以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π键”知识整合。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30题,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二、从考试范围入手

《考试说明》每年都会修订,许多老师都会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所谓的“热点”,在这里就不再多言。这里只是从大方向上提出一些思路。

我省的高考化学科考查模式,内容包括了前面讲到的2个必修模块加3个选修模块。但真正落实到考查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必修必考、《化学反应原理》不考“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选模块考内容也较课本要求容易一些。

高考的公开性、选拔性模式决定了它是一场有一定难度,但又要照顾到大多数考生情绪、社会观感的考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平均分在65-70分的百分卷考试,考个六七十分不难、但要想考个90来分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方向,将是“有的放矢”。只要了解好它“易”在哪、“难”在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策略:

首先解决“易”,哪儿“易”呢?必考范围的有机内容“易”,从2010年的全省各地质检到高考,有一两道选择题确实“易”,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识记”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化合物性质。

还有哪“易”呢?“选考题”,没错就是“选考题”!一场考试要想让两个模块等“分值”容易,但要想让它们“等难度”谈何容易!那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降难度!降到让绝大多数人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不就“易”了么?!纵观2年来的质检、高考题,这道选考题尤其是结构的选考题,考生得分率一直远高于其他大题,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要大力鼓励学生们“迎易而上”,不追求难、怪、深,只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精髓,把握知识要点,就定能全取13分!

有“易”总有“难”啊,“难”在哪呢?“难”就“难”在《化学反应原理》,因为它是《必修2》(除有机外)的深入,是必考3个模块中最重理解的模块,自然也就是众多考生眼中“最难”的一块了。那么,这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复习中的重、难点。

三、从考生入手

高考的选拔,决定了高考化学试题特点。试题特点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而咱们的考生,或者说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缺陷。“被动学习、效率不高、不善总结、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学生一一把脉,开出“药方”。应当把“教育”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将其割裂,同时,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新特点,以其之长攻其之短。并结合我们化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实现复习的效果。

复习策略: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能力也很强。利用总复习的大好时机,强调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把一些实验让他们亲手施行一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他们知识已经相对完善,实验效率高,二来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有效记忆,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不少学生不善总结的毛病,其实可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例如:针对文字描述的主观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从而模仿出“语感”,进而能够自主的发挥。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总结呢?!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短期的强化可以做到的,应该贯穿高中化学三年教学的始终,应落实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形成一定“思维定势”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变通打破思维的完全定势。

总之,高考的复习,我们不应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要充分把握住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思路,给老师一个空间,双方配合,有的放矢,让我们用最有效的学习赢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l》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祖浩《化学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祖浩《物质结构与性质》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7

关键词: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回归课本 提炼习题 时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性质变化、化学用语、分散系统和化学计量等五条知识线。基本理论包括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电化学理论。

本部分的考点有:⑴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⑵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水解方程式等⑷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⑸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⑹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应方程式⑺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概念⑻掌握同一主族、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⑼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进行分析⑽理解离子反应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⑾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⑿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PH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等)。

随着高考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念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如高考常考不懈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含离子共存)、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重点、基点,在此基础上,注重适应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知识理论知识综合和应用。

纵观近年理综化学试题“依托基础、考查能力”是现行高考改革的命题原则,主要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回归学科特征,“繁、难、偏、怪”已不存在,这一点体现理综测试题越来越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不制造人为障碍去难、考学生。统计结果表明,高考理论试题的比重每年都比考试说明规定的要高一些,基本理论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各理论板块的题量和分值,不难看出理论部分的考点多,重现率高,但这种连续和重复不是的连续和重复,而是渐变和创新贯穿其中。个人认为,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虽然强调由知识考查转向能力考查的思想,但在复习教学中要认识到能力尽管高于基础,但源于基础,必须依赖于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这一载体,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复习时我们应抓住学科主干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回归课本,不是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课本内容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完善理论知识网络的目的。复习是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对相关概念理论知识进行串联,着力找出不同知识点间的相似点、相异点和联系,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想办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炼习题,形成规律

复习离不开习题训练,这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复习训练中,训练识题、析题、解题能力,训练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训练应变能力与解题速率是训练的基本内容。在训练中应避免为做题而做题,做后就忘的情况出现,要培养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的习惯,努力找到不同知识点的联系,找到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题型中的可能出现形式,将考试热点题题组化,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优化,从中提炼解题规律,鼓励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解剖,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悟出解题规律,悟出思维方法,悟出知识规律。

3、 理论和实验结合

高考非常重视对化学实验能力的测试,近年逐渐出现了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实验题。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既可使基本理论的复习“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约”,又可使化学实验有血有肉,富有生机。

4、 改变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

不要担心时间少,也不要担心内容讲不完,更不要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我们老师只是往“容器”内扔东西的人,却不管“容器”内的东西是否有条理,是否整齐。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或一道题目,其效果胜过教师包办代替几十道题。另外我们在批改、评讲作业时,要重视“纠错”,更要重视“究错”,以避免同一题一错再错的情况出现,对学生严格要求,防止考试中非知识性的错误出现。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总结篇8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里的反映。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广泛应用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化学基本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和化学计算以及有机化学等方面化学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要想学好化学是不可能的。因此,重视和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基本概念的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以及对物质变化现象的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形成。当然,形成概念并不等于掌握概念或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概念,只有在不断运用这些概念的过程中,从事物的本质上把握物质的属性,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物质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一、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

中学化学教材(含必修本与选修本)是以物质结构理论知识为线索,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这些方面相关的基本概念,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分层次地穿插、渗透而组合起来的。

全面研究与分析教材,抓住概念的编排顺序和逐步深化的层次,十分重要。不要超越学生可接受水平,把与概念有关的一切都塞给学生。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的基本概念为例,教材的安排是正确的。在初中只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而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又是分别在氧气性质和氢气性质的学习中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选学形式编入教材。到了高中才逐步使概念深化,从实质上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可粗略地分为: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量、化学用语、化学实验技能等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互相补充,也有区别,相互独立。

物质组成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应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结晶、溶解度等等。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从日常生活常识和化学实验等宏观现象的总结分析中去认识和理解。

物质结构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晶体结构等等。教学中应突出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的抽象认识过程,当然,这一抽象过程也还需要以实验探索的间接手段为主要依据。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属于形象思维形成的概念,它必须以化学实验和一些自然现象作为认识的基础,并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抽象出性质及变化的实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加成与取代、加聚与缩聚、水化与水解等等。

化学量是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界定的一类概念。教学中应更多地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以达到较容易地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如: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摩尔质量、摩尔浓度、气体的摩尔体积等等。

化学用语是一种人为确定的国际通用工具。它从属于上述各项概念。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等等。

化学实验技能,主要包括:仪器和试剂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记录及处理等等。要培养学生熟悉仪器、试剂名称、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正确的仪器连接与安装。化学实验技能涉及面广,最基本的是:试剂取用、称量、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等。要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并对主要操作能逐步形成较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简单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以及记录的处理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

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事物反复的观察、实验再经过抽象和概括,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最后才形成概念。概念对学生基本上是属于间接的知识,他们不必像前人那样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或经过若干次的失误来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但是,他们的学习也不轻松,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应用与发展,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无论从特殊到一般或者从一般到特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都是以感性经验为依据的,即使有些概念学生不能从直接的感知形成概念也需要通过间接的经验来形成概念。如,教材中对前人实验的描述、模拟以及教师形象化的讲解等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一般总是从感知具体的物质和现象开始,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实验或推理,经过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层次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认识概念的过程中把握住概念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还要通过再实践、再认识和不断地运用概念达到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并促进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概念的形成一般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学习概念的思维基本过程,分析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个别特征。综合是将部分或个别特征联合为整体。两者是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着的,没有分析便不能综合,没有综合分析将是无意义的。

分析和综合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一步,遇到较为复杂的概念时,还可以先把它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把各个部分综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从而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的统一体。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就需要采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途径使学生形成概念。首先从盐溶于水后溶液呈显不同的酸碱性进行分析,不同类型的盐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不同的性质,或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在上述典型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一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不同的离子,并揭示出弱碱阴离子和弱酸阴离子,分别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消耗了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离子或OH-离子使溶液呈显碱性或酸性、以及某些盐在溶液中呈显中性的原因。在上述逐一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出几类不同盐在水溶液中的表现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二)分类和比较

在概念的形成学习过程中分类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分类也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类事物、各种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可以将同一类物质或同一种现象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对物质和现象的研究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各自孤立的物质,而是几种类型的同一属性的相似的物质。如: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等等。元素周期律这一重要概念和规律就是在对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分类并总结这一规律时引出的结果。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分类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比较,而通过比较的分类才是科学的。

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性质时,应组织学生对比各种物质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相同点、不同点都是什么?这种通过对比不仅能更好地记忆物质的特性,而且对分类也能建立起巩固的基础。

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更适合用对比的方法,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的差异,才能使学生建立起准确的化学概念。如:原子和离子,电离和电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元素、原子和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形体等等。

转贴于 (三)抽象和概括

化学概念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抽象性。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就必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抽象是思维过程之一,它是把同类事物或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相区别,从而能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

概括也是思维过程之一,把通过比较而区分出来的一般东西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抽象是概括的基础,概括也是有层次的,大体可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两种。初级概括是仅对事物外部的一般特征加以概括,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的概括就属于初级概括。高级概括则是在较高的思维水平上对事物本质的东西的概括,高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括对比于初中阶段则是高级概括。

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实践的作用,比较容易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这不但使学习概念变得枯燥无味,而且容易使概念与实践脱节。因此,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应该从实践开始通过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指导实践,形成认识过程的飞跃,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灵活运用概念的能力。

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力求准确、严格

概念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就是要搞清楚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共同属性,即事物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概念的质的方面。

概念的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的对象范围。就是要搞清楚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是哪些事物属于概念所能控制的范围,这是概念的量的方面。

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的内涵包括:(1)一定条件下;(2)可逆反应;(3)正反应和逆反应速度相等;(4)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这些内容缺一不可。否则,定义就不成立。它的外延则指定为一切可逆反应,如果反应为不可逆,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化学平衡了。

在教学中一个概念必须十分明确、严格、准确,不可含混不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讲解概念还是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明,要起到教育学生表达分析问题时的示范作用,一定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二)重视概念的相互联系,在概念教学中逐步形成概念网

每一个概念总是处在与其余一切概念的一定联系之中,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中形成概念网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重视概念的相互联系,特别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建立概念网。

用图解的方法建立概念网是个好办法,但不要一开始就把图表的全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这种方法易造成混乱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形成物质的组成概念网中,即应分块独立建表再采用“拼图组合式”教学,使学生在不断增强主动性的条件下得到激励,在积极的抽象思维过程中系统完成概念网。

(三)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常常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可是过一段时间或在应用概念时又觉得糊涂了。这是不奇怪的,因为对于一个新概念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巩固,不断应用才能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才能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是一回事,具体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又是一回事,往往具体运用比理解和掌握更难。

能流畅地背诵概念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真正理解概念了。粗通并不等于掌握,只有真正理解与巩固才是能否正确运用概念的重要前提。

应用是指学生能独立运用概念解决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开始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是可以的。但是,遇到综合性或灵活性较大的问题时,学生或表现束手无策或出现错误。有时出现错误时教师稍加指点就会明白或自责地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应用训练是一个过程,往往需要若干个回合的应用训练才能较为灵活,其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是要因人而异的,只有坚持并不断地巩固与应用,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它是人类对化学科学的实践经验总结,是间接经验。学生获得这些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较抽象,难度较大的化学理论的学习,也将领会较快,掌握较好。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形成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也正是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过程。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诸多能力获得提高中的核心。学生通过实验或总结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感知所学对象发展了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剖析,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能得到提高。

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系统和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练习或考试中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概念,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宣传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品质文化宣传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