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化学”与“会学化学”

时间:2022-09-04 01:47:59

“学会化学”与“会学化学”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化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化学”只能是量的积累,老师讲多少,学生便知多少,没有讲过的便不知道。而“会学化学”则是质的飞跃,学生不但会学老师讲过的知识,也能利用老师讲过的方法,去解决老师没有教过的知识,而且在许多知识上能融会贯通,这就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会学化学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跟不同的教师交流和探讨中得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在整个中学的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们的教材都是围绕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展开的。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学习物质的单元中教材便是从物质的组成(当然在初中阶段是简单的从分子、原子、元素方面进行描述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物质的用途展开的。所以老师在授完每单元的新课以后,要求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都要加以总结和归纳。在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以上的规律性。这样他们不仅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且他们会感到原来学习化学并不难,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学生在学习时能对化学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进行分析、比较、则能提高学生的鉴别物质的能力。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我们学习的一些物质中,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我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仔细的加以比较,这样能练就学生“火眼金睛”,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比如说在教材中涉及的常见的一氧化碳、氢气、单质炭,它们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我则采取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加以比较。

三、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会学化学的学生一定能够掌握如何学好化学和学好探究实验的奥秘。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是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有关现象及数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得出结论”这几个方面入手。比如“探究酸与碱的反应”中,首先提出的问题是:酸与碱能反应吗?这时有许多的同学会回答:能,有的同学会回答不能,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常见的酸稀盐酸跟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探究。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直接反应时看不见任何现象的,于是许多同学便会产生这两种物质之间到底有没有反应的疑问。这样就会有学生提出能不能选择指示剂之类的物质来帮助我们肉眼就能观察到他们之间是否反应,还有的学生会提出更为奇妙的设想。这样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我们最后就会得出最好的方案。这样一堂课下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探究的方法。原来我们的探究就是这样简单。

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只能说学生学会化学,而会学化学的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所讲的思路,继续进行独立思考。这样能准确地巩固所学,还能解决未学的知识。

例如在新授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课题时,我们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更重要的是要上升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上来,即①实验原理:包括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就是利用哪些物质在怎样的条件下来制取气体;②反应装置:主要是根据反应原理来确定你所要选取的仪器,然后进行连接;③收集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主要是取决于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和溶解性;④检验方法:利用最快捷简单的方法检验是否是你所要制取的气体;⑤实验步骤。以上的思路是我们通过新课的学习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绝大多数气体的制取都可以用以上的思路来解决。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对这类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五、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就意味着化学的学习成功了一大半。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其他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的意识,质疑的个性,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会学化学的方法不仅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还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作为同行的参考。

(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单元教学是把新课程引入体育课堂的良好途径 下一篇: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指导之连接体——整体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