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学的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06 17:22:01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1

关键词:非化类专业教学模式 改革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新时期人才观要求科技工作者应具备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对非化学化工类学生而言,化学课程是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化学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此外我校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涉及的多个非化类专业中均开设化学课程。原来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固定,造成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因此我们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化学和工程技术尽可能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用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化学的思维方法近几年的实践表明,非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程体系改革

1.1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目前各专业的单一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结合专业背景,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我校大学化学课程是由32学时的理论课和8学时的实验课组成。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尽可能的减小非化学化工类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为此我们主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的优化重组,如: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专业等增加金属腐蚀、物质结构与材料性能等内容;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增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的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性与安全相关的性质,并让学生知道化学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新增的应用物理专业,突出电化学中原电池、电解池等过程中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手机充电这一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注重实验教学,引入绿色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2],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简单的验证性试验内容偏多是以往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浪费财力物力,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程只有8学时的前提下,为满足不同专业的实验要求,我们采取设置多种类型的选做实验项目,形成寓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实验课程体系。 如增加贴近生活的测定性实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趣味实验――洗发水的简单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碘酸铜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等。这样既训练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同时还适时地将绿色化学的概念引入到实验中去,使学生明白实验进行时,也正在向环境排放着“三废”,而且我们学生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此,我们尽可能选择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小的实验药品。如过去的实验中有用SnCl2与Hg2+反应来验证Sn2+ 的还原性和 Hg2+ 的氧化性,后取消了该实验内容,改为课堂演示实验。另外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将有机废液和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倒入回收瓶中等,细微之处见成效。

2.教学方法改革

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鼓励教师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引入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于每一节课程当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2.1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对于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大学化学课程联系不大,学习这门课程用处不大,甚至觉得浪费时间。为改变这一观念,我们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认真上好第一节绪论课,因材施教,将学生领进门。如采取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讨论一下衣、食、住、行方面与化学有关的例子,本专业为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化学在本专业中有哪些应用,则立刻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很多悬念问题,如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诸如汽车尾气如何变为无害气体, 如何除去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废水中有毒的离子,为什么船底、桥桩、储油罐的底部比上部更易遭受腐蚀,为什么海水比淡水的凝固点低等等。通过第一节绪论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都会在学习本课程过程得以解决。同时让学生明白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无应用方面的渗透,无疑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没用,因此要改变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 “稀溶液的通性”时,采取问题引入式教学,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淡水湖都结冰了,而海水没有结冰,这是为什么?静脉注射为什么采用0.9%的生理盐水而不用其他浓度的?”只要留心,生活处处皆化学。最后让学生根据化学理论分析,自己来解释一下刚才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并且掌握的更牢固。同时增添一些与现代化学及应用有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引进化学的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突出大学化学课程的社会性、应用性。

2.3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当前和以后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我们大学化学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明显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以及大的信息量和大容量。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利用多媒体授课,首先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屏幕清楚。其次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利用多媒体不仅能“讲清楚”,而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共价键的类型分为键和键时,学生不容易听明白,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扩充,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另外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课下学生还可将课件拷走,方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为客观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考核机制是结合学校实际校情,从三个方面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出勤、课堂练习等)占15%。期末考试的载体是试卷,命题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成绩有其严格的考核标准,从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几方面综合评定。

结语

结合专业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摸索和实践,建立了适合我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辛钢,牟文生.普通化学课程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2,(4):57-58.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2

【关键词】职业化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职业化教学思想的确立

1.传统高职法律教育的缺陷

我国传统法律教育深受大陆法系国家法律教育模式影响,职业教育特色并不鲜明。其表现之一是,“我国法律院系的课程设置历来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也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课程设置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并重,不是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表现之二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论述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会通过分析条文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而这种对于条文的纯粹分析,在现实当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与之相联系的是,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法律实务训练,“讲金融法的不了解金融的操作和运行,讲证券法的不知道各种票据的实际制作和使用,讲公司法的不知道公司的具体结构和实际创立。”其表现之三是,“法学教材汗牛充栋,却是互相抄袭,缺乏学术性、实践性和权威性”;考试方式方法上,“是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总之,我国法律教育不是定位于职业教育,而是定位于“普通高等教育”。

2.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

为了增强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应对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定位有个重新的认识,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在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在社区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助理、文秘内勤工作等。从事上述工作不需要学生具有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应基本具备法律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与素质,应能熟练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具备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速录等能力。为此,应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改革实践中,在高职法律教育新理念的指引下,涌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实践性法律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等。由于上述方法均要求较高的综合配套改革,囿于现有教学环境难以采用,经过长期摸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与学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课程职业化教学。

二、职业化教学的基本思路

1.教学内容的选择。现有教材即便是高职类教材,在内容上仍是属于法学教育“通用”教材,职业针对性不强。因而,教学中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科学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同时把上述岗位的技能和素质知识吸收进来。

2.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锻炼学生各项能力。例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法,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综合能力;实案操作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考核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同时,要加强过程考核,科学评判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职业化教学的实践

下面以《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具体介绍职业化教学在法律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1.明确课程设计理念。民事诉讼法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既是专业主干课程,又是应用性课程。在设计课程时,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建设行动体系的课程,即基于工作过程设置学习情境,将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同时,基于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把书记员等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岗位实务与诉讼法课程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程职业化教学。

2.更新传统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统编教材为蓝本,结合课程最新成果,合理设置教学体系,进行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均设有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教学。在保留传统民事诉讼法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书记员、律师助理等岗位实务等知识。

(1)理论教学模块

(2)课程职业化教学内容示例。以“送达”知识点为例,传统教学和职业化教学在内容安排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详见下表:

3.改革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各知识点的特征和掌握要求,综合采用能力型教学方法。其次,强化亲历实践,开展零距离教学。再次,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法律辩论训练、组织法院庭审旁听活动、模拟实践训练,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和实训实践,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素质。

4.完善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细化平时成绩的评定规则,加强过程考核,科学评判学生的学业成绩。理论部分的考核,考核模块两个,一是学生对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二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能力题的比重做了严格规定(必须占卷面成绩的40%以上)。技能部分的考核则强调对学生具备的能力操作过程的检测。学生平时实践操作的水平、完成操作的质量、完成成果的优劣等方方面面都是考核的所在。由于技能考核的特殊性,为提高评判的准确度,我们对技能操作涉及的各个环节事先都设定了比较科学的分值,如立卷一项,从卷内文件排列开始到编码、抄写卷内目录、填写备考表、装订、拟写案卷标题、填写封面等,各环节难易不同,赋予的分值不同。技能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它的存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和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

[2]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学.

[3]李曙光.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N].光明日报,2003-07-1.

[4]张宽政,李谋琪,廖斌.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EB/OL].http://www.hnim.edu.cn/kyc/admin/xsnews/Edit/UploadFile/200711994524964.doc.

[5]赵霞.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加强高职法律教育的实践环节[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3

关键词: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或“理科通才”专业以来,至今,我国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此专业。目前,大家对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等等讨论较多 [1],也可以讲达成了共识。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到教育领域,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整合的知识体系、综合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对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构建综合理科专业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学科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是综合理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但具体如何构建,怎样整合?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对我系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科学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分析,对课程内容如何优化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各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课程改革与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构建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全国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院校大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该专业所在的院系等情况来设置课程,因而各院校所编制的教学计划具有显著的地方特点和所在院系学科背景的烙印 [2]。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主要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分科时的教材,即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是分别来上的。由于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和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特别是课程内容不联系原来其他学科课程的状况,造成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学生负担加重。所以“科学教育专业”离真正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学科还相距甚远。

以我系为例来具体分析,我系的科学教育专业采用“5+3”的教学模式,前五个学期上物理、化学、生物基础科学课,后三个学期进行分流教学。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我系06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如表1所示。从一至五学期的课程安排可知,仅专业理论课就占有984课时,其中数学用252课时、物理用260课时、化学用280课时、生物用192课时。再加上实验课以及未列入表中的公共课、选修课。这样造成该专业的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上课,自习时间太少,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几乎没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际上,从课程内容上看,不同学科中有部分内容是相重复的。一至五学期的部分重复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物理与化学课之间)笔者总结在表2中,六至八学期因为分了专业所以重复的内容没有列出。另外,无机化学与原子物理课程也有不少内容是相重复的,因我系没有开设原子物理这门课,故重复内容也没有列在表中。

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化整合的设想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学科并重、突出特色和整体优化的思路 [3]。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与课程的关系应具有逻辑性。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

1.课程安排顺序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认为课程的顺序应把物理学科的课程安排在前面几个学期上。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无机界和有机界同样适用)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物理学构成所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有了物理学的基础,再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既具有逻辑性又容易理解。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化学热力学是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要给出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热、反应焓的概念,以及反应判据、反应限度,要用到热学中的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焓、熵、自由能等概念。一般在《无机化学》的教材中,认为学生没有热力学的基础,只好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正如文献 [4]绪论中所讲,“热力学的方法论对大一学生太生疏,以往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设置在教材的第一部分显得过早,多数学生有困难……”所以从逻辑关系上讲,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先上热学课程,再上无机化学课程,这样学生有了热力学的基础,再应用到化学中,理解起来又容易,又深入。而且还可减少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数。同理物理学科中的电磁学和光学的课程也是在化学课程之前上较好。按此设想的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2.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

为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在适合于“科学教育专业”的教材还不完备的情况下,首先要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上从专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进行整合,并由此积累经验,为教材的编写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的内容既不要过多重复又要兼顾其他课程。如讲力学时,考虑到化学中要涉及到对称性的问题,关于对称性与守恒律及对称操作就一定要讨论。另外,因为我系“科学教育专业”不开设理论力学课程,所以有关有心力及三个宇宙速度最好能讲到。热学中自由能的概念要讨论的深入一些,最好能给出吉布斯函数,这样就能在无机化学中应用。有关晶体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力(化学建)、结合能的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在热学课程中还不能不讲,但要略讲,待无机化学课上从化学的角度再讨论。热学中重点看晶体的热学性质,结合能、升华热、最好再给出键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时,更容易联系起来。有关反应焓、化学熵、郝斯定律等化学方面的内容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没必要在热学课上再讲了。光学中讲到偏振光时要联系有机物的旋光性,对光的吸收也可联系分析化学的内容。物理、化学课都要做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也是都要涉及的内容,但也略有不同,物理实验要清楚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数据的图示法与图解法,分析化学实验更注重数据的统计处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力学实验和分析化学都各自用了6个课时,显然可以省去一些课时数。另外,数学课程内容也要从“科学教育专业”出发,注意与“物理学专业”的不同。要清楚数学是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表述的语言,论证问题的手段和计算的方法,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关键是要会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既满足学科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再深造(考研)的需要即可,应比物理专业的数学课程学得浅些。总之,若我们对所有课程内容都能做合理的优化整合,纵向理顺,则一定可做到课时少,而使学生收效大。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除了纵向理顺,还要横向拓宽。如我系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开设的天文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就是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的科学课程。关键是课程内容的选取 [5]:(一)要注重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使学生能了解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重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科学知识的能力,综合科学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对跨学科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最好能在第五学期或在分了专业的第六学期开设研究型或开放性的广泛科学课程,例如:生物、化学、物理科学概念在地球环境科学及社会和教育中的应用。而对有些人口与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全球性环境等问题可通过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自己学习。

受所从事专业的限制,和考虑到生物课程应在物理和化学课程后学生再学习,所以笔者只是对物理与化学课程的内容讨论较多,因而一定不够全面。实际上,不同学科或不同课程的教师要相互交流、学习,使各科教师对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内容和后继将要学的课程内容心中有数,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景志明,李道华.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

[2]胡兴昌,罗小丰.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8(4).

[3]魏明,吉世印,邹祖莉.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与构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

[4]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婷,林长春.美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评价.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4

 

笔者自承担法学专业课程的责任教师以来,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认为更加贴近学员需要的课程设计,应当凸显本土化特点,满足开放式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地学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需求。

 

一、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释义

 

(一)“本土化”释义

 

本土化的概念,兼有地域性和文化性,本质上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教育领域最早出现“本土化”这个概念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它是对十九世纪末中国“新教育”制度模仿移植外国教育造成的中国新教育外国化的反对运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法律制度研究领域也有一群以苏力为代表的法律本土化论者,他们认为:“社会中的习惯、道德、惯例、风俗等从来都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和制度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其法治的构成性部分,并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初期无论教育或法律领域研究“本土化”,都是相对于欧美文化殖民而言的,“本土化”的地域性表达就是“中国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本土化”的研究出现细化,特别是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中,其领域延伸到了具体学科,如英语等基础学科;随后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法律教育领域也开始出现“本土化”研究,其范围逐渐由国域缩小到省域县域,从教育理论领域具体到各个学科甚至是课程领域。可见“本土化”既包含横向的借鉴,又包括纵向的传承,两者可以互相促进,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区域背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追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植根本土文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才可能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吸纳适合自身的人类文明。

 

(二)“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释义

 

本文所指的“本土化”区域背景是新疆地区,“法学专业课程”则将研究领域限定于新疆电大教育的法学专业选修课程范围内。综上,“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就是指电大法学专业选修课程在立足新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域外课程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构适合本土需求的课程命题及理论体系,寻求现有课程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与重建,着力提升课程实践的科学化水平的动态课程建设。

 

二、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上文所述的核心问题——借鉴和传承,当然也应该体现教学设计本身的指导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整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对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借鉴,是指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首先要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途径,最终整合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实现其他原则的基础平台。

 

实践性原则。该原则主要体现本设计理念的传承,是指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要以新疆本土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为基础,强调学员本身的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工作经历,激发学员的主动需求,并特别强调学员在学习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其后期功效为培养本土用得上、很好用的专业人才。

 

自主性原则。是指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中学员要居于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有充分的主动权,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有自己的方法和步骤,有自己的选择自由,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不断实现自身经验的建构与重组,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客体,而应是积极参与信息传递、交换与处理的主体。

 

开放性原则。是指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要体现课程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即课程的组织不局限于教学空间这一封闭的环境中,要辐射到学员生活和接触的方方面面,包括身边的人、事、物乃至整个社会。该原则的另一含义则是可逆性,即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指向清晰的条件下具有可以灵活修改和可以调整的空间。

 

以上原则作为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应当贯穿于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应当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三、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内容

 

作为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应用平台,是笔者曾在早期提出的“五步法”教学法,即“导学引入——重点解析——案例深入——研讨总结——过程测评” 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对现代教育理论深入学习、借鉴的基础之上,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指导下形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步认识到该模式犹如一个人的骨架,真正让它丰满起来的正是“本土化”设计理念。笔者结合上文所述基本原则,以“五步法”教学法为应用平台,谈谈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内容。

 

1.“导学引入”,通常我们在该环节明确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应用的指导作用,旨在帮助学生在课程单元学习之初,了解学习要求,熟悉教学资源,逐步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但这中间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电大法律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普通高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同专业的拷贝和翻版,从培养目标、规格到培养过程,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大纲、教材选择、教师配置与教学方法,与它们有着较强的趋同性,缺乏电大教育以及新疆本土的鲜明特色。这就要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本土化需求的分析,尤其是应用整合性原则进行设计。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虽然只具有普通法的法律地位,但它是集实体内容和程序引导为一体的部门法,其调整范围涵盖了大量的民事法律关系层面,涉及各行各业的经营服务和消费权益保护,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基本法律之一。面对近些年来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消费方式的变化,受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消费纠纷也呈现专业化、地区化的特点。笔者在“消费者保护法”的导学阶段结合新疆地方消费特点进行教学大纲的规划和调整,同时辐射到其他环节,调整和配套相应的法律资源、教学课件。如2011年新疆亚欧博览会的法律宣传中,就提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法律服务的广泛需求,导学设计中笔者通过这一实例向学员介绍分析该课程的法学应用价值。

 

2.“重点解析”,这一环节则是明确教师在学生课程内容学习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在有限的面授时间和无限的网络辅导空间里,在掌握知识基本系统结构的同时,突出课程重点、难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解析的是什么,通常教师主要依据教材本身,或者具有全国普适性的法律文件,事实上任何法律都不是非背景化的普适制度,法律教育也不例外。这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首先结合实践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在强调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借鉴和传承之时,尽量将知识的阐述、演绎、记忆和复制的工作留给学员在自学时间完成。其次,在课堂面授或网络辅导中将重点放在核心问题的本土化上,如1993年10月3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由全国人大公布实施后,1996年5月30日新疆人大公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随着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消费领域的变化,新疆人大结合本地区消费特点和法案实施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先后于2003年、2006年两次对该地方法规进行了审慎的修订。笔者在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中结合这一内容,贯彻消费立法应当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消费立法应当和维权力度、维权范围相适应的基本理念,辐射到宪法、民法等消法的基础学科,在学员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联系和对比中,感受本课程的理论精髓,同时也认识到新疆本土消费环境,理解新疆本土对该法的应用和修订。

 

3.“案例巩固”,主要通过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大量案例分析和讨论,启动学生原有的职业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从而达到学生对新的课程理论的深刻认识,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笔者在本环节的设计中主要结合开放性原则,突出本土化特色的关键并不是对本土案例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发动学员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身边朋友的经历遭遇中主动发现案例,并拿到课堂上、论坛上进行讨论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该环节本土化设计的理念并不排斥域外的案例,其选取标准为真实性和经典性。实践中,《消费者保护法》极强的生活性和社会中消费者角色的普遍性使得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极具生动性和趣味性。由于事先公布了案例选取的标准,案源也主要来自本土或学员身边,这也帮助学员解决了自身或亲朋在法律应用上的困扰;同时这一环节也呼应了“导学引入”阶段教学大纲和配套资源的课程法学应用价值。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土案例缺乏典型性,可以选取经典的域外案件进行补充说明,加强案例巩固的效果。

 

4.“研讨总结”是在教学中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重要方式。过去我们交互的方式主要有课堂讨论和总结、网上讨论和总结、小组讨论和总结三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利弊,具体实施者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的需要进行取舍。这一环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只关心实施步骤环环相扣,将人际交流仅仅看作一种低层次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交流活动的组织和控制或多或少地失去理性。事实上在这一环节重要的并不是步骤本身,而是通过步骤确定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用什么方式去研讨总结并不重要,关键要看研讨总结中师生或生生总结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一领域,笔者认为本土化设计不应放弃任何一种交互的方式,这也符合本土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关于开放性原则的描述。

 

应该看到,新疆,包括整个西部,甚至中国都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化时代的法律重构,由于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之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大大落后于东部,故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新疆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与本地习惯法必然将与现代性的法律制度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全方位的遭遇。例如选修课《消费者保护法》中可能涉及怎样看待新疆地方性法规或政策的试行的问题,作为一种“试错”机制,需要适时引导学员看到该制度以局部的、小范围的制度运作成本和可能的失误来换取全国性立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积极意义。这个环节并不看重标准答案,往往学员的结论都在法律框架之列,但结论的具象则由学员自己界定,让学员自己生成认识的同时,也能体会法律解释的多样性,从而理解中国现行立法司法的分工配合。这一环节的总体价值目标是通过法律制度的学习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5.“过程测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监控、管理和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认知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和评价是整个教学模式效果能否完全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并为用人单位所接受,是检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过去我们纠结于电大系统内的考核测评方式,基本上难见明显成效,而本土化设计的思路引领我们跳出电大系统内的测评体系。我们何不借鉴复合型双证书课程的模式呢?所谓复合型双证书课程,就是将学历教育中的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相结合而形成的复合课程,电大的会计学专业早就引入了系统外的会计师从业资格考试辅助教学结果的测评,那么电大法律专业学生是否也可以引入司法资格考试?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又能有效地检验学习效果,缩小学生与用人单位需要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期,真正做到职业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铺设绿色通道,设置复合型双证书课程。

 

法学专业课程的本土化设计仅是法律教育本土化的问题之一,如何在借鉴和传承中取舍让渡是法律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尚须在实践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学习和对本土人文社会环境的认真研究来完善。总之,随着我们对本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我们的法律教育“本土化”理论必将受到重视,并走向成熟。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5

一、化学信息学是当前课程建设的新任务

近年来国外部分大学正尝试在化学教育中系统地增加化学信息学课程。化学信息学的发展将推动传统的化学教育模式的改革。2003年德国的Johann Gasteiger出版了“Chemoinformatics A Textbook”一书,该教科书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化学信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及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动向。在国内,中国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将化学信息学列入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目前,化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课程,其课程的要求、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等已经是课程建设的一项新任务。国外化学信息学的教学侧重于专业方向教学,交叉性强,涵盖广。而我国化学信息学的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其教学内容多侧重于化学文献学。这种传统的信息获取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们的发展眼光,束缚了学生们获取新信息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是舍本逐末的短视行为。甚至在高职院校化学专业,认为化学信息学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认为只要教会学生们基本的技能,让学生短期内找到工学是最重要,而个人长期的发展被严重的忽视了。这种教育思想是与高等教育的初衷格格不入的,是应该改变并及时得到修正的。

二、化学信息学为高职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化学研究中主要面对的三大研究对象是:结构确定、分子设计和合成设计。化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将主要针对化

学的三大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计算机辅助结构确定、计算辅助分子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合成设计。并有其独特的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基于数据、基于逻辑和基于原理。第一类主要是指建立多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利用其中的数据;第二类主要是利用已有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归纳、推理和分类等方法将数据转化成知识,并对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以便于知识得到广泛的应用。最终,能用于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第三类主要是利用已有的量子化学的理论,对相关的化学问题开展研究。其中,前两类方法而言,它们注重于适用大量的化学信息(整体)的分析处理,其核心在于化学结构的分析比较、相关物化性质的分析处理的方法和应用研究。而第三类方法主要注重化合物个体的相关性质精确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这三类方法的合理组合将促进化学界的研究方法和工业界的生产方式不断革新。同时它是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工的基础,是联系化学化工为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服务的桥梁,是实现化学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从三类方法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前两方面的应用将会得到十分重要的帮助。

三、化学信息学能提高学生整合信息内容的能力

当今时代信息具有四大特点:信息量大、延伸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交叉性能强。这些信息的记载、组织与交流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信息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化学物质的化学信息和媒体形式的化学信息。前者是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测量得到的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如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物质中各成分的定性、定量以及结构信息等。后者是化学信息的记录形式,如图书、期刊、专利等。化学信息的传播使化学工作者们共享测量的原理、方法及测量结果。学生们要想充分利用有益的测量数据和结果,必须首先学会整合信息内容,提高自己整合信息的综合能力。既不能丢掉有用信息,又不能使用虚假信息。其次,还要学会表示、管理、变换和使用化学信息。当前最先进的手段是利用计算机表示和管理化学信息,因为计算机能方便地将数据信息的数字符号保存、读入、计算和输出。同时,计算机也可以把化学信息中的结构信息用线性编码等方式表示出来。并能保证结构信息的“惟一性”和“无二义性”。化学信息学从计算机与Internet基础开始,到联机文献检索、到数据库的资源与使用、再到信息的表示方式以及小波分析等方面作了详细地介绍和阐述,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狭义的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内容。这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势必能使学生具备完善的分析、处理、变换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即综合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化学信息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学科

信息素质是一种涉及信息内容、传播、分析、信息检索以及评价各方面的综合能力。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全民尤其是大学生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信息意识和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信息能力等基本信息素质,才能把民族潜能转化为民族智能,全面提高民族的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化学信息学可以提高其自觉筛选吸收信息的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自觉具有课题查新的意识,具备渴求知识的欲望,掌握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适应日后深造和社会终身学习的客观要求。

五、化学信息学能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人格

化学信息学首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质,良好的信息素质会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坚持性、合作性以及自信心和责任心等,而这五个要素是学生创新人格的具体体现。有了良好的独立性,学生在智力活动和实际活动中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了良好的坚持性,学生会在创新活动中冷静面对和睿智的思考他所面临的一切困难。会在诸多困难中寻找到一丝曙光,为自己找到达到创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化学信息学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本身就特别强调广域的合作性,有了良好信息素质的学生一定不会为了独立的个性素质而舍弃合作。相反,会更乐于接触更多的人,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合作者共享。良好的信息素质当然也加强了学生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反过来,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广域合作或广泛获取有用信息的基础上,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不仅不会消磨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反而会更加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使得他在工作中表现的更加尽善尽美,创造性地完成创新任务。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5-JKGHAG-375。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6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设计性实验

Discussion o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as basic course of pharmaceutics

Bai X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Changzhi Medical College,Changzhi,046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we put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 th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and thinking,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solve the problem.

Abstract: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design experiments

【中图分类号】G64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十关于教育的精神。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高校工作者深思并付诸实践的问题。我想,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该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是指人文精神的培养,纵向是指科学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专业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科研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几点浅见。

1目前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以物理和数学为理论基础,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性,知识的宽广性和原理的费解性三大特点[1],理论抽象,公式繁多,可以说,物理化学是大家公认的所有高校课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而传统的教学中,填鸭式的满堂灌更使得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毫无兴趣。

1.2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很多知识老师讲的我都懂,但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却没有头绪,无从下手。其实,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习得的知识不够系统,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某一问题。

1.3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原理和知识已经渗透在药物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学习理解物理化学一般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挖掘物理化学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科研兴趣的激发起到关键作用。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1.4传统的考试机制,使得学生学习只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扭曲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更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无法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难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习的评价机制也应当相应地改变。

2.物理化学教学探索

2.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大学生知识的获得不仅靠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更多的是从课后自己通过查阅文献、做实验、听讲座等方式生获得。作为教师,授之以渔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教师。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追求使学生掌握某些知识点,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专业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解决,无需也不应该是给出完美的解释和解决,而是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1.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物理化学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大多是以其他学科的理论、假设为基础提出并论证的,要对理论有深刻理解,需追本溯源,找出其支撑理论与假设。为此,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学生课后做功课,查文献,找资料,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给出讨论的空间。某些章节的学习,如:表面活性剂部分,可交给学生自己来讲授,通过课前的精心备课、课堂上的用心讲解,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比平常更深。总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例如,

2.1.2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进行小结,使其能够对本章节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每门课程的学习结束,也要及时回顾总结,使整门课程框架清晰明了,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要逐渐建立起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自然引出知识点及其延伸应用。例如,通过3个案例的教学,即永动机案例(说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熵增原理案例(说明熵的概念、引出以及使用范围)和合成氨案例(说明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用途),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热力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2],并使得这些知识点之间建立起系统化的联系。每一模块都可以选取几个经典的案例将涉及的知识点涵盖并相互联系,这样学生习得的知识便不再是孤立的,解决问题时逐渐建立起联系的思维方式。

2.1.3合理设计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要达到三方面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上要循序渐进,分步进行,最后通过设计性实验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设计性实验通过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上下游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衔接,协调把握课程的相对独立性和连续性,多个关联学科整体设计实验内容[3]。整个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物理化学知识在后续课程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课程评价体制的改革

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因此,课堂表现、课后成果和期末成绩都属于评价范畴。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和结果都作为评价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除此以外,通过学期末的设计性实验,不仅可以加深理论在实验中的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俊萍,姜茹,李穆琼,等.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64-1065

[2]李学峰,赵艳茹.案例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7(5):14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7

1 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被淡化

上世纪末,由于招生形势的需要,农业高等院校纷纷开办了会计学本科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外,很多农业院校还在会计学专业开设了一些涉农的课程,如农业导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经济学等课程。实践课程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开设非常有限,一般仅对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等课程开设了以会计核算为主的手工实验课程。随着校际教学、科研和人才交流的增加及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和变化,会计专业相关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断丰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各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农业高等院校在修订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大多借鉴了财经类院校或985、211综合性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大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程,一些分析性、综合性的实践课程逐渐出现并不断完善。同时,专业理论课程得到了重视,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大幅增加,而涉农课程逐渐变成选修课或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消失。

1.2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理论课程的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或有多媒体系统就能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教学不仅对教师要求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配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机房场地、电脑硬件、会计和财务软件、实验指导资料和实习基地等。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上往往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体现在: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总学分一般在160~170 之间,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大致在20~30 个学分左右,不足总学分的20%,个别学校甚至在10%以内。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第二,实践课程以会计核算为主,缺乏针对会计思维形成的训练课程。目前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课程主要分为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两个部分。校内模拟实验仍然以会计认知和核算为主。虽然,有的学校也设置了综合模拟实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等,但是,类似的课程太少,学生的专业思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职业能力难以形成。同时,放羊式的校外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实习内容的真实性,实习效果的差异性,考核起来都比较困难。实践课时不够,内容单调,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会计实践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欠缺。

1.3 会计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

农业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以教师为核心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较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变迁的探究性讲解,课程缺乏前瞻性;知识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有老师能够深入地阐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从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看,基本还是单向传播的传统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会计专业教学对多媒体的依赖也日益严重,忽略了案例分析、讨论、微课堂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使得整个会计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学生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找不到成就感,教学热情淡化。实验课程教学也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课上害怕出错,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和动手实践,经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就动手做,老师不讲学生就不知所措的现象。教学手段陈旧也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放羊式的校外实习,由于缺乏任务导向,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和该做什么本科论文写作情况也非常糟糕,学生偏爱剪刀加浆糊和主观臆断的论文写作模式,不愿意到校外进行调研和实习,也不知道如何结合调研和实习的情况来完成论文。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4 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不受重视,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涉农学科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学科,因此,对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投入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对涉农类专业更为有利。学校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其选择依据往往是学科点的发展水平。毫无疑问,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不具有学科优势,从而获得支持的课程数目和课程建设经费都非常有限。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学校总认为社会科学专业不需要什么硬件设施,教师也不需要经常进行学习和培训,因此,学校划拨给会计专业的实验场地面积和经费都远远低于涉农专业。

农业高等院校现有课程评价机制对会计专业老师也是不利的。目前,课程教学评价主要由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同行评价占比一般在20%以下。会计专业的课程因为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社会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与涉农专业不尽相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能与学校的相关规章相抵触,如,开放性的实验课需要学生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搜集信息,学生不一定总是坐在教室听课和讨论,遇到督导查课堂就需要进行解释。此外,学校的督导大部分是来自涉农专业的退休人员,对会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特点不了解,也是导致会计专业课程评价得分偏低的原因。还有,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少,教学班规模不大,有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就实施了导师制,从而使学生和老师的课堂互动和课后交流非常充分,师生之间的认可度非常高;而会计专业学生规模庞大,一个教学班往往近百人,师生互动的效果明显不如涉农专业好,因此,在学生的课堂评教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2 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1 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浓郁的学习兴趣不仅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而且发掘了学生求知的潜力,学生由要我学主动向我要学转变,广泛地涉猎会计学和相关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激发,从而更容易感受到专业课程的魅力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2.2 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凭借其对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会计实践的熟练掌握,对经济实践进行准确定性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的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后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件,如何将这些经济事件结合经济环境准确地用会计语言来描述,从而转化为对相关利益人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因此,会计专业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2.3 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人才培养

较之财经院校,985、211综合性高校,高等农业院校在生源、师资、经费和社会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激烈的生源和就业竞争中,农业高等院校探索如何通过课程优化,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结合农业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培养有专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会计专业特色

农业高等院校要形成专业特色,在课程的建设上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

(1)开设特色选修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环境会计、碳会计和农业会计等都体现了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值得研究和思考空间更大。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会计学专业开设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等课程,让学生不仅了解会计学的知识,也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经济这些与会计结合比较密切的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2)利用优势资源,挖掘本土教学案例。案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案例让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饱满和生动,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案例要注意时新性和接地气,否则一说到财务造假就是安然、银广厦和蓝田股份那几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达不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农业高等院校与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会计课程的案例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些社会资源,挖掘身边的素材形成鲜活的案例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2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优化必不可少。会计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践课程和科创项目等三个方面。

(1)开发开放性实验课程。会计人才最终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统一的范式可循,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系统,为了让学生拥有应对企业经营复杂局面的能力,应该多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课程,包括课程开放性实验和综合开放性实验。课程开放性实验,如企业理财方案设计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公司的投、融资分析,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外汇管理的思考,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理论的理解。综合开放性实验可以打通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的课程知识,如,成本管理综合实验需要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现实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差异,导致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实践模拟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要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应该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历练和积累经验。这就需要积极想办法与学校的优势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联系,建设会计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和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和干中学。实习基地的项目和工作还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针对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等项目,也可以邀请他们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通过参与科学探索并进行有益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找到专业的兴趣点,提升其科研素养,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丰富教学手段,合理组织专业课程教学

(1)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手段。会计专业课程在内容构成上各有特点,有的侧重于基本的理论,如会计学原理;有的侧重于规则导向,如中级财务会计等;还有的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如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将会计相关课程的理论典故,以及账务处理等规范性强的知识录制成慕课挂在网上,方便学生巩固和查询知识。

(2)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会计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而会计的实务却是非常具体的,案例的运用在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务之间架起了桥梁。在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索。有助于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很大关系,一般选择课程案例应该遵循现实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原则,这样即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又起到知识前后连贯的效果。

(3)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讨论思考题,鼓励学生通过运用调研、查阅资料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3.4 主动融合,与涉农学科协同发展

化学专业学的课程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改革

据报道,法学专业近几年来持续进入就业排行低的行列。在当今形势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困境呢?反思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与优化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针对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我校(即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主要从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建设的重心、课程建设的保障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课程建设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考虑其目的,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服务。同样,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优化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课程建设的目的,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

由于受我国传统精英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密切关系,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目的趋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本科院校,以培养学科型人才或理论型人才为目的,而实际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精通法学理论,又不通法律实务操作,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要求,科学定位自身的课程建设目的。独立学院大都是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学术造诣深厚的研究型高校不同,其法学专业学科根基浅,研究能力薄弱,难以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或学科型人才的任务。又加之从法学专业的性质而言,属于应用性专业,其专业性质及自身特质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社会提供法律职业者和社会服务者。可见,“法学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在任何国家中,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非指惟一的任务)毫不例外地都是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 [1]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目的应从专业特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出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不能趋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研究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从知识上而言,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从能力上而言,强调专业职业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素质上而言,强调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 [2]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明晰了法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和知识、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处理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的能力,熟悉常用法律法规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法院书记员、法官、(助理)检察员、(助理)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助理)、行政执法人员、 立法人员、 仲裁员等法律职业岗位群的法律实务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重心:强化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

基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课程建设目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需求,法学专业应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应用性、实践性。为了构建新的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我校从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框架,从“减”“并”“增”三方面对原来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以“必需”和“相对完整”为准则,裁减某些基础性、学科性、理论性强的法学课程,降低其所占的学分比例,为增开的新课程做准备。“并”,就是将两或三门相关或联系紧密的法学课程按“相关”和“精干”的原则进行合并,组成一门新的复合课程。“增”,就是根据实际要求,以“应用”和“必需”为原则,增开一些与法律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课程、国家司法考试相关的课程,同时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充实课程中去。

我校通过以上改革途径所建构的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三大子系统组成。这三个课程子系统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其一,专业基础课程系统,是培养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涉及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它包括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面向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形势与政策等;第二个模块是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政治学、 经济学、 管理学、社会学等。

其二,专业核心课程系统,是法学专业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奠定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他们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框架。它包括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面上法学专业所有学生的专业课程,如法理学、中国法制史等;第二个模块属于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适应法律职业内部分工的需要,如婚姻家庭法、 公司法等。

第三个课程子系统是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是改革的重点,由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用性课程,包括法律文书与司法实务基础、法律逻辑学、法医学、证据法学、刑事侦查学以及把国家律师资格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相关的部分内容开成综合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司法观摩、司法实习、模拟法庭、民法诊所、刑法诊所、毕业论文等。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这些实践性课程“走过场”,才能实现这些课程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管理、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

为给课程改革保驾护航,我校先后出台了《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课程评估方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决定》《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关于教学大纲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的文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和政策支持。法学专业根据学校的这些文件和政策,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具体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建设进行过程管理,按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周期性地运行,促进课程建设的质量螺旋上升。同时,利用好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教材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专项经费,促使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制定并落实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条例和教师管理制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其一,重视校内法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大给青年教师深造、学习交流的机会,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尤其引导部分教师考取司法资格证书,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工作,往“双师型教师”发展。其二,为了解决师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用人制度灵活的优势,利用外界资源,聘请所需要的兼职教师授课。我校根据实际需要,外聘兼职教师更加务实,不再聘请那些只能“聘”而没时间“讲”,没有真正起到教学的作用的外聘兼职教授。我们根据实务工作经验、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实践课程教学、兼顾传统基础法律领域与新兴法律领域等方面,聘任司法部门来自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相关政府法务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和教学,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中华文化精神内涵范文 下一篇:逆向思维培养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