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配平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01 17:08:54

化学配平技巧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1篇

配平的前提条件: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类型不同,配平用的方法也不同。

一、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配平技巧

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方程式的配平,先要采用“奇数配偶数法”,然后用“观察法”进行配平。

例如:①P+O――PO

②Mg+O――MgO

③KNO――KNO+O

④HO――HO+O

通过观察,发现①②属于化合反应,③④属于分解反应,我们可以先用“奇数配偶数法”进行第一次步配平,如P+O――PO,此化学方程式中无氢无素,首先要给是奇数的由氧元素的化学式前面填数量“2”,则P+O――2PO,然后用“观察法”使每一个元素的分子个个相等,即2P+5O=2PO。

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板书演示,最后让学生练习②③④题,使学生掌握好以上配平方法。

二、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配平技巧

化学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复合分解反应方程式配平,一般用“观察法”,即先配“金属阳离子,再配阴离子,最后配氢、氧元素的顺序进行配平。

例如:①Fe+HCI――FeCl+H

②Cu+AgNO――Cu(NO)+Ag

③CuSO+NaOH――NaSO+ Cu(OH)

④CaCO+HCl――CaCI+HO+CO

通过对反应类型判断,①②属于置换反应,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我们就用观察法配平。

如:Cu+AgNO――Cu(NO)+Ag,Cu、Ag元素原子在等号两边个数相等,再看阴离子,发现等号右边NO原子团个数为2,左边原子团个数为1,就给右边含NO原子团的化学式前配化学计量数为“2”,然后在等号左、右两边的Ag原子的个数配上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即:Cu+2AgNO=Cu(NO)+2Ag。学生理解了这一方法后,练习①③④题,熟悉配平的知识技巧。

三、有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采用的顺序为:先配碳,再配氢,最后配氧。出现分数等号时两边两边同时扩大分数分母的倍数,如果有机物含氧元素,最后配氧时,用等号右边的氧原子总数减有机物中的氧原子个数,再对O进行配平。

例如:①CHOH+O――CO+HO

②CHOH+O――CO+HO

③CH+O――CO+HO

如对CH+O――CO+HO方程式的配平,先配碳,等号左边为“2”,右边为“1”,即右边的CO前配化学计量数“2”。再配氢,等号左边为“4”右边为“2”,即给HO配化学计量数为“2”;右边总数为“6”,即给O前配化学计量数“3”,即得CH+3O=2CO+2HO。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做习题①②④,使学生熟悉配方知识技巧。

四、对反应物中有CO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反应物中有CO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看另一反应物化学式中含氧原子的个数,含几个氧原子就给CO配化学计量数为几,然后用观察法进行配平。

例如:①FeO+CO――Fe+CO

②FeO+CO――Fe+CO

③AlO+CO――Al+CO

我们以①为例来看,由于反应物①FeO中含3氧原子,因此我们给反应物CO配化学计量数为“3”。再用观察法进行配平,右边Fe的化学计量数为“2”,左边的CO配化学计量数为“3”,即得:FeO+3CO=2Fe+3CO。讲清这一方法后让学生练习②③,做到举一反三,教给学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综上所述,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我们要“为了一切学生”,树立发展观、整体观,讲究加强联系,形成规律的策略,选择恰当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讨论、归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配平时,使用以上方法,就能很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标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芮建平.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2).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2篇

一、基本要领

十五字要领:“氢氧首要平,唯一元素先,原子团优先”。即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先观察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中有无原子团,若有则先配平;再观察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中有无氢氧元素,若有则先配平;再次找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只出现一次的元素,先配平;三条基本要领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二、基本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成对法、化整法,三种基本方法在举例中详细分析讲解。

三、举例说明基本要领及基本方法的运用

3.1 最小公倍数法(适合大部分反应):先计算出反应前后原子团、唯一元素原子、氢氧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计量数进行配平,每配平一次后找出与配计量数有关的元素进行配平,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平氧原子(氢氧首要平):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 =2P2O5,已平。 在Na2O+H2O――2NaOH反应中先配氢原子(氢氧首要平):最小公倍数为2,得化学计量数为1与2,Na2O+H2O=2NaOH,已平。在2KMnO4――K2MnO4+MnO2+O2反应中先配钾原子(唯一元素先),最小公倍数为2,得化学计量数为2与1,2KMnO4=K2MnO4+MnO2+O2,已平。在Fe(OH)3+H2SO4――Fe2(SO4)3+H2O反应中先配硫酸根(原子团优先):最小公倍数为3,得化学计量数为3与1,Fe(OH)3+3H2SO4――Fe2(SO4)3+H2O,再配平铁原子(唯一元素先),最小公倍数为2,得化学计量数为2与1,2Fe(OH)3+3H2SO4――Fe2(SO4)3+H2O,最后配平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12,得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6,2Fe(OH)3+3H2SO4=Fe2(SO4)3+6H2O,已平。在Al+H2SO4――Al2(SO4)3+H2反应中先配硫酸根:最小公倍数为3,得化学计量数为3与1,Al+3H2SO4――Al2(SO4)3+H2,再配氢原子、铝原子(与硫酸根有关),2Al+3H2SO4=Al2(SO4)3+3H2,已平。

(2)成对法(主要适合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即通过对某元素的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在Fe2O3+CO――Fe+CO2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所以将Fe2O3+CO――Fe+CO2的左边氧原子数目配成一对3个O,Fe2O3+3CO――Fe+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已平。

(3)化整法(主要用于有机物与氧气的反应):先配平氢原子、碳原子,再在氧分子前面配上分数,最后同时去分母(化分数为整数――简称化整法)。在C3H7OH+O2――H2O+CO2反应中先配氢(唯一元素先), 找到最小公倍数为8,得化学计量数为1与4,C3H7OH+O2――4H2O+CO2,再配碳,最小公倍数为3,得化学计量数为1与3,C3H7OH+O2――4H2O+3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3H7OH+9/2O2――4H2O+3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数为整数:2C3H7OH+9O2=8H2O+6CO2,已平。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3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教材只介绍了最小公倍数法,现再介绍三种常用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配平

这一方法配平的步骤如下:

(1)定: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找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或元素在物质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的物质,将其化学式的计量数定为1。

(2)配: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它物质的化学式的计量数。最后,检查等号两边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相等即可。

例如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 + CO—— Fe+ CO2方程式的配平

分析可知:①Fe2O3在其中较为复杂且氧元素在物质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因此,将化学式Fe2O3的计量数定为1;②一个CO分子要结合一个氧原子才能生成一个CO2分子,而一个Fe2O3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所以需要3个CO分子与之结合生成3个CO2分子,因此需在化学式CO和CO2的前边分别配上计量数3,使等号两边的氧原子和碳原子的数目分别相等;③在一个Fe2O3中还含有2个铁原子,因此,在化学式Fe的前边配上计量数2,这样等号两边的铁原子数目也相等了。最后再注明条件并把“——” 改为“===” ,即得正确的方程式。配平流程如下图:

1Fe2O3 + 3CO—— 2 Fe + 3CO2

第一步第二步第四步第三步

所得正确的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Fe+3CO2

2.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

这一方法配平的依据是:奇偶入手、左右开弓、跟踪追击。步骤如下:

(1)看:找出化学式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且原子的总数在等号左右两端为一奇一偶的元素。

(2)定:在含有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2,使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

(3)配:由已定化学式的计量数为依据,再来推算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如: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FeS2 + O2 —— Fe2O3+ SO2。

分析可知:① 反应里氧出现次数最多,且左边是2(偶数),右边是5(奇数),所以配平从氧人手。在Fe2O3前前配以2,这样使右边的氧原子总数变为偶数;②2个Fe2O3中含有4个铁原子,所以应在FeS2前配以4,使等号两边的铁原子数目相等;③4个FeS2中含有8个硫原子。可推知在SO2前应配以计量数8;④等号右边共有22个氧原子,因此,应在O2的前边配以11,这样方程式就配平了。配平后再注明条件并把“——” 改为“===” ,即得正确的方程式。 配平流程如下图:

4FeS2 + 11O2点燃2 Fe2O3 + 8SO2

第二步 第四步 第一步 第三步

练习:用奇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KClO3 —— KCl + O2

正确为:KClO3MnO2KCl + O2

3.分数法配平

该法适用于含有的化学式比较复杂的配平中,一般步骤为:

(1)定:把反应中比较复杂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

(2)配:以此为突破口,再推算出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如:写出大麻(主要成分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分析:①从其组成可知,大麻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即:

C21H30O2 + O2—— CO2 + H2O,式中复杂的化学式为C21H30O2,将其计量数暂定为1,一个C21H30O2分子中含有:21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②反应后应生成21个CO2 分子,因此,在化学式CO2的前边配上计量数21,在H2O的前边配上计量数15,这样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总数与等号两边相等;③生成物中氧原子总数为47个,所以,需在O《》2前边配上55/2,这样氧原子的总数与等号两边相等;③因为,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是整数,所以,各化学式前的数都乘以2;④最后检查所有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左右全部相等,相等后,注明条件并把“——” 改为“===” ,即得正确的方程式。 配平流程如下图:

1C21H30O2 + 55/2 O2点燃 21 CO2 + 15 H2O

第一步第四步第二步第三步

正确的方程式为:2C21H30O2 + 55 O2点燃42 CO2 + 30 H2O

练习:用分数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C6H6 + O2 —— CO2 + H2O

正确为:2C6H6 + 15O2点燃12 CO2 + 6 H2O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既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对此虽已有很多研究和讨论,但这些研究与讨论大多应用各种技巧配平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具有一般意义的配平方法鲜有讨论。笔者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和相关高考题后,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配平方法,以解决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遇到的问题。

基于以上类似于I2化学计量数的处理,在一些反应中会出现分数,如下例4。

在把通过以上方法确定的化学计量数转移到化学反应中时,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0价的Cl有5个,而对应的物质Cl前面如果直接写5,则0价的Cl数目为10。为了让它的数目为5,那么Cl的化学计量数应为,这个反应即写成如下:

处理这个分数有两个办法:一是先为已经确定化学计量数的各物质同乘以2,去掉Cl2前面的2;二是以分数先配平,最后统一乘以2化为整数即可。

利用前述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思路,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可确定出有化合价变化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如下:

对于离子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利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时,可优先考虑利用电荷守恒,如本例中因为反应右边总共有6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反应左边也相应有6个单位的正电荷(净电荷),结合硝酸根已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氢离子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8,这相两边的净电荷才能相等,电荷才能守恒。

其他如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5篇

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他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绝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都用这种方法,新课标要求九年级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它。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不需要教多种配平方法,只需让学生熟练掌握一种最基本的最小公倍数法,足以解决99%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问题,只不过要加点小技巧罢了。

下面我就讲解一下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观察找出反应前后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先配平,若几种元素两边都是各出现一次,则选原子个数较多的那种元素先进行配平,一边出现多次的元素要放在最后去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写在化学式前面,该元素配平之后,通过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注意,一边出现多次的元素要放在最后去配平。

例如,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2、5的最小公倍数为10,得O2化学计量数为5,P2O5化学计量数为2,P+5O2―2P2OV5;再通过观察,在P前配4,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配平后标上反应条件和箭头,4P+5O2点燃 2P2O5。

又如,在配平KMnO4加热K2MnO4+MnO2+O2时,先配钾元素K:1、2的最小公倍数为2,得KMnO4的化学计量数为2,K2MnO4化学计量数为1,1不写,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 。再通过观察,其他Mn、O也已经配平了,最后标上反应条件和箭头,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需要注意:(1)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添加或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2)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必须是不可约分的整数关系。

例如,4H2O通电4H2+2O2 ,2C+2O2点燃2CO2是错误的,而2H2O通电2H2+O2,C+O2点燃CO2是正确的。

(3)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必须掌握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先在单质前配上分数,最后再去分母,这种方法可以轻松配平在一边出现多次的元素。

例如,在C2H2+O2点燃CO2+H2O反应中,先配C:2、1的最小公倍数为2,得C2H2的化学计量数为1,CO2化学计量数为2,C2H2+O2点燃2CO2+H2O;再通过观察,H已配平,最后来配平O,由于O2是单质,可以配分数,O2 在左边要先数右边的氧原子个数为5 个,左边O2前配5122,两边各种原子数目都相等了,所以C2H2+5122O2点燃2CO2+H2O。

然后去分母,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2C2H2+5O2点燃4CO2+2H2O。

又如,在CH3OH+O2=H2O+CO2反应中,先配H:4、2最小公倍数为2,得CH3OH的化学计量数为1, H2O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CH3OH+O2=2H2O+CO2。再通过观察,C已配平,最后来配平O,由于O2是单质,可以配分数,O2 在左边要先数右边的氧原子个数为4 个,左边CH3OH中有一个O需在O2前配3122,两边各种原子数目都相等了,所以CH3OH+3122O2=2H2O+CO2,然后去分母,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2CH3OH+3O2=4H2O+2CO2。

注意:只有单质前才可以配分数,配了分数别忘去分母化成整数。

教师可以给出几道题供学生练习。通过练习,我相信学生能快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技巧,顺利攻破配平化学方程式这一难关。

例如,3Fe+2O2点燃Fe3O4;

2KClO3MnO2122KCl+3O2;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方程思想;化学方程式;配平;待定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079-02

在高中化学中关于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带技巧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配平问题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难点问题。因此,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将这一问题的教学采取分阶段推进的层次教学,在高一年级只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判断、标出电子转移数目,不涉及配平问题;让学生具备丰富的感性知识后,在高二年级化学中讲配平问题,以便分散教学难点。

前人总结了许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优越的方法,如观察法、奇数偶配法、氧化数升降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只对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有效,对某些反应方程的配平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对所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都能适用的配平技巧?本文就是从配平化学反应方程的本质出发,运用数学方程思想寻求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配平技巧——待定系法。

一、化学反应中涉及数学方程思想的原理分析

所谓数学方程思想是涉及等量关系的思想。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表现为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化学反应中存在等量关系,这就为数学方程思想在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数学方程思想在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常常表现为: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或三元一次方的问题解决。

首先,将反应物(或生成物)系数用特定的字母表示出来,再以此推导定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系数;其次,根据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建立相关的数学方程或数学方程组;最后根据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特定字母系数,从而达到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应用案例枚举

1、涉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配平类型

⑴配平KClO KCl + O

第一步:设反应物KClO的系数为x,并以此确定KCl和O的系数:MO

即: KO K+

第二步:为使取最小正整数,只需x=2

即: 2KClO 2KCl+3O

小结:在分解反应中,往往只涉及到一个未知数,所以确定系数后只需满足系数取最小正整数确定未知数的取值。

2、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配平类型

⑵配平Cu+HNO(稀)——Cu(NO)+HO+NO

第一步:设反应物Cu和HNO前的系数分别为x和y,并以此确定生成物的系数:

+(稀)——Cu()++

第二步: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相等立出方程:

3y﹦6x++(y-2x)

解得: 3y﹦8x 根据最小公倍数法:x﹦3;y﹦8

即:3Cu+8HNO(稀)﹦3Cu(NO) +2NO+ 4HO

⑶ 配平 KMnO+HCl——KCl+MnCl+HO +Cl

第一步:设反应物KMnO和HCl前的系数分别为x和y,并以此确定生成物的系数:+—— +++

第二步: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相等立出方程:

4x﹦

解得: y﹦8x 根据最小公倍数法:x﹦1;y﹦8,又因需满足(y-3x)/2为整数,故需x﹦2;y﹦16

即:2KMnO+16HCl﹦2KCl+2MnCl+8HO+5Cl

3、涉及三元一次方程的配平类型:

⑷配平S+NaOH —— NaS+NaSO+ HO

第一步:设生成物NaS、NaSO和HO前的系数分别为x、y和z,并以此确定反应物的系数:

+ —— ++

第二步:分别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和钠原子数目相等立出方程组:

① O : 2z﹦3y+z z﹦3y

② Na: 2z﹦2x+2y z=x+y

联立①式②式可解出:x﹦2;y﹦1;z﹦3

即:3S + 6NaOH﹦2NaS+NaSO+ 3HO

⑸ 配平CrI+Cl+KOH—— KCrO+KIO+KCl+HO

第一步:设反应物CrI、Cl和KOH前的系数分别为x、y和z,并以此确定生成物的系数:

++—— +++

第二步:分别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和钾原子数目相等立出方程组:

① O : Z﹦4x+12x+ z﹦32

② K : Z﹦2x+3x+2y 27z﹦2y

联立①式②式可解出:x﹦2;y﹦27;z﹦64

即:

2CrI+27Cl+64KOH=2KCrO+6KIO+54KCl+32HO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7篇

关键字: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几年来高考化学的热点,而它的配平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非常吃力。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就难在考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本质。我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事实上,只要我们掌握元素化合价的相关知识,了解一些特殊技巧,结合少量的练习,就可以做到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本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一般方法和特殊技巧三部分来介绍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配平原则

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即: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它表现在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正向配平法和逆向配平法,这两种方法常常相结合使用。

2、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细检查。

【例】配平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标变价:写出反应中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0 +5 +2 +2

Cu+HNO3――Cu(NO3)2+NO+H2O

(2)列变化:选准研究对象(所含元素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的物质),列出各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0 +5 +2 +2

Cu+HNO3――Cu(NO3)2+NO+H2O

2 3

(3)求总数:化合价升降数之间的最小公倍数为6,依据电子守恒,失电子数要乘以3、得电子数乘以2。其中乘数3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0价Cu的物质的量,可确定还原剂Cu 和氧化产物Cu(NO3)2的化学计量数都是3;乘数2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5价N的物质的量,可确定还原产物NO的化学计量数为2。

0 +5 +2 +2

3Cu+HNO3――3Cu(NO3)2+2NO+H2O

2×3 3×2

(4)配系数:其他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可按盐、酸、水的顺序用观察法来确定其化学计量数。

作为反应产物端唯一的盐Cu(NO3)2,其化学计量数已被确定为3(反应物端有3molCu),含6molN,加上2molNO中含2molN,所以反应物端HNO3的化学计量数应为8(其中2mol HNO3参与氧化还原反应,6molHNO3仅提物端的NO3―离子)。酸中8molH+则与2molNO3―中提供的4molO结合形成4molH2O,所以产物端的水分子的化学计量数应为4。

在本例里,由于盐的系数在第(3)步中已经确定了,这样按定“盐、酸、水”的配平顺序中接着“定酸”和“定水”就可以了。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逐项检查所配方程式是否正确。

注: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

②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关系正确。

③电荷守恒: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

故配平的方程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8篇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和变化掌握得比较到位,但对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别是离子方程式、缺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存在着一定障碍。在整个高中的教学和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的最基本的理论,而它对知识的学习、性质的判断、物质的预测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配平则是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环节,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且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试题,一般其难度都不低。

化学教材虽然介绍了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运用此方法进行配平时,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因此,掌握较好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配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配平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普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配平要遵循的原则:

普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1)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电荷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3)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显然方程式遵循的等量原则越多,配平就越容易,就越能准确。所以对于方程式的配平要善于将普通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配平起来就简单快速了。

例1.配平

KMnO4+HClMnCl2+ KCl+Cl2 +H2O

第一步:找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主要离子

MnO4-+Cl-Mn 2++Cl2

第二步: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有化合价变化的离子(逆向配平)

MnO4-+Cl-2Mn 2++5Cl2

第三步:利用质量守恒配平主要离子

2MnO4-+10Cl-2Mn 2++5Cl2

第四步: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实质,利用电荷守恒配平其他离子

2MnO4-+10Cl-+16H+2Mn 2++5Cl2 +8H2O

第五步:还原为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完成并检查配平

2KMnO4+16HCl= 2MnCl2+ 2KCl+5Cl2 +8H2O

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多了一种关系:电荷守恒。这就使得配平的角度多了一层,配平起来就准确、方便的多。而且这种化学方程式转化为离子方程式的方法不仅能解决普通方程式的配平,还能判断反应产物。

例2.缺项配平的应用展示

完成下列方程式的配平:

KMnO4+KNO2+

MnSO4+ K2SO4+ KNO3+ H2O

第一步:MnO4-+ NO2-Mn2++ NO3-

第二步:2 MnO4-+ 5NO2-Mn2++ NO3-(正向配平)

第三步:2 MnO4-+ 5NO2-2Mn2++ 5NO3-

第四步:(根据题干中产物有SO42-、H2O,可判断为方案①当溶液中有酸时,前加氢离子,后加水)

2 MnO4-+ 5NO2- + 6H+2Mn2++ 5NO3-+3H2O

第五步:还原、整理

2KMnO4+5KNO2+3H2SO42MnSO4+ K2SO4+5KNO3+3H2O

氧化还原反应不仅能解决离子方程式中的“缺项”配平,还能解决电极方程式特别是燃料电池负极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流产生的重要途径,在电化学中更是重中之重。而负极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更是学生头痛的难点之一,但如果明白电极方程式其实质就是离子方程式,若能利用以上方法便可使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配平迎刃而解。

例3.配平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写出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的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

第一步:CH4 CO2

第二步:CH4 CO2 + 8e-(正向配平)

第三步:CH4 +8OH-CO2 + 8e-+6H2O

第四步:CH4 - 8e-+8OH-CO2 +6H2O

当然正确书写负极电极方程式的方法,不单此一种,但该技巧和方法则是最容易掌握和应用的。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学 化学方程式 配平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balance chemistry equation

Li Fuguang

【Abstract】To balance the chemical equation needs to deal with two problems------what and how to start with it. The author has generalized a “three-starting” method, namely, starting from the atom, from the valence and from the molecule. When balancing the special equation, students also should find a “correlative door”.

【Keywords】ChemistryChemical equationBalancing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多种形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弱点。我认为:有认真总结的必要,得出相应的规律,构成一套较完善的配平方法,避免学生无从下手的困难局面。它应具备简便、易学、省时的特点。

化学方程式配平,应解决“如何入手和怎样入手”这两个问题。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在已知的配平方法中,可用“三入手”加以概括,即:从原子入手、从化合价入手、从分子入手。其顺序是:先原子、后化合价、再分子。具体的说,配平时,首先从一种原子开始,对一般化学方程式,可以解决。如果不行,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当然这是对氧化还原反应而言的。如果还不行,换从分子入手配平。一般来说,从“三入手”进行配平,绝大多数化学方程式可以解决。不过,其中有为数不多的、特殊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时,还要掌握“技巧”,就是要找“关联户”,找到后,仍可用“三入手”方法配平。(后面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从原子入手”、“从化合价入手”和“从分子入手”三种配平方法,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一套较完善的配平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它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花时少,效果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化学配平技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配平 观察―分数法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其配平方法除了常见的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外,众多参考书介绍了名目繁多的配平方法,如奇数配偶法、归一法、待定系数法等,这些方法确实能配平一些不常见的反应,但这些方法难上手、适用面窄,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在复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巧“凑”课。

一、引入课题

[投影展示]配平下列反应式:C■H■+O■―CO■+H■O Na■O■+CO■―Na■CO■+O■

[学生讨论]笔者在巡查过程中听到学生这样讨论:

这两个反应很熟悉,但怎么一下子配不平了。好像能配平,但我就是平不了。

第一个中氧元素出现了三次,我用不了最小公倍数法。第二个中只有氧变价,可怎么变的呀。

我记起来了,第二个是2,2,2,1……

“我配平了!”有个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突然惊呼道。旁边有同学立即凑过去,却又很快散开,同时把目光转向教师。此时,我就势了解该学生的配平情况。可该学生低着头,回答道:“老师,我是配平了,但我是凑的!”

二、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是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观察―分数配平法,即易学易用的巧“凑”法,配平过程中先用观察法配平简单元素,较复杂的元素留在最后用“凑”的办法暂时将其配平,然后用等式性质将方程的系数化为互质的整数。

[例题分析]配平下列反应式子:C■H■+O■――CO■+H■O

此题若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在配平O原子会遇到困难,即左边O原子2个,右边O原子3个,最小公倍数为6,但用此法无法配平之。

此题涉及四种物质,即C■H■、O■、CO■、H■O,其中有三种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显然,O原子的配平较复杂,则不应最先配平O原子,一般最后配平O原子,可先配平H原子和C原子。

[学生展示]如何配平C■H■+O■――CO■+H■O呢?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发明了如下配平方法。

步骤:(1)配平H原子,左边H原子1个,右边H原子1个。故原式照写。

(2)配平C原子,左边C原子2个,右边C原子1个。故在CO■前配写数字2,C■H■+O■――2CO■+H■O。

(3)分数法配平O原子,即在O■前配个分数,使左右两边O原子个数一样多。因为此刻左边O原子2个,右边O原子5个,则在O■前配写分数“5/2”。C■H■+5/2O■――2CO■+H■O

(4)在每个化学式系数前,乘以分数的分母“2”。2C■H■+5O■――4CO■+2H■O,即完成了此反应的配平。

[教师小结]观察―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最后,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教师引导]按照此“凑”的配平方法,Na■O■+CO■――Na■CO■+O■

这一反应方程就只需要在O■前配二分之一了。对这一经常用到化学方程式,有些同学就不用背系数了呀。(有同学哑然失笑)

[教师引导]根据这一配平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常考的难点方程。

1.CH■CH■OH+Na――CH■CH■ONa+H■

2.Na■O■+H■O――NaOH+O■

3.Al+H■O+NaOH――NaAlO■+H■

4.CH■CH■OH+O■――CH■CHO+H■O

[教师点拨]这个反应是高中化学中常考的特殊反应,相信有些同学都记住了该方程的系数。但对该反应的酌配平过程却是比较模糊的。用这种观察―分析法使得对于该反应的配平思路变得简单且清晰。应用观察―分数法能很好地化解中学阶段有机化学方程式配平中这几个难点,大大减轻了同学们的学习负担。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归纳与讨论,这些方程都是中学阶段常考且配平有一定难度的方程,通过观察―分数法配平,能轻易地突破难点。

[技巧总结]1.应用观察法配平一般元素时应把握“由简到繁”的原则;

2.应用分数法配平较难元素时一般应将单质前的系数改为分数而将方程暂时“凑”平。

三、课后反思

1.观察―分数配平法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找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较高级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观察―分数法的生长点:

(1)观察配平法化学方程式: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学生最先想到的是观察法。观察法常见的思路是:首先通过观察,找出方程两边各只出现一次(即最简单)的元素,先配平这种元素,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最后配平方程中最复杂的元素。

(2)数学中方程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2.提出观察―分数配平法的过程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配平且又常考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往往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难配平。在此基础上归纳其共同特征,提出了用观察―分数配平法解决这些重难点方程。同时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找到生长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这一新配平方法,让学生自己实现了“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循证医学研究范文 下一篇:育婴护理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