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与城乡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2 17:28:22

住房与城乡建设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1

这次全县城乡规划和住房建议工作调度会议,是县委、政府决定召开的为抓好住房民生工程、强化城乡规划引领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各乡镇汇报了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公租房建设、集镇规划工作推进情况,县住建局通报了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对下步工作作出了很好的安排,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切实增强抓好城乡规划和住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形势,今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地区行署签订了城乡规划建设目标责任状,对2011年城乡规划、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设、村庄整治、棚户区改造、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等工作的责任和完成时限作了明确。目前,离完成任务目标仅有40多天,但从17个乡镇和住建局汇报的情况看,任务还很重、差距还较大,不可麻痹大意。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我县今年要完成的城乡规划任务来看,要完成县城总规修编成果,完成4个乡5个镇总规修编工作和44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这些规划要直接引领特色城镇化推进效果和进程,直接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效果和进程,直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和进程,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增强抓好城乡规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质保量完成城乡规划目标任务。从我县今年要完成的住房建设任务来看,已下达的3367套廉租住房建设要全部建成并租售到位,已下达的两期共12250户农村危房改造要改造完毕,已下达的12000户村庄整治要全面完工,已下达的500套公租房、500套棚户区改造、100套限价商品房今年8月必须开工建设,明年8月要峻工交付使用,已下达的住房租赁补贴资金必须及时发放到位。

中央、省、地、县拿出了3个多亿资金完成城乡规划和住房建设工作任务,这是上级党委、政府为改善住房这一重大民生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重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去认识和推进这项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这一系列重大民生决策大得民心、真得民心、深得民心。

二、明确责任,抓住关键,更好更快推进涉及城乡规划和住房建设的相关工作。住建局责任:负责完成县城总规修编成果;完成44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廉租住房三年规划建设3686户目标任务和已下达的3367套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启动500套棚户区改造和100套限价商品房建设并按时完成作务;在30日内100%将下达的住房租赁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指导、督促完成12250户农村危房改造、12000户村庄治整和公租房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峨岭镇政府责任:负责按时完成县分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公租房建设任务;11月底前完成3367户能享受廉租住房名单;按要求上报享受住房租赁补贴名单,并配合住建局做好发放工作。9个乡镇责任:负责完成乡镇总规修编;按时完成县分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公租房建设任务;按要求上报享受住房租赁补贴名单,并配合住建局做好发放工作。其他乡镇责任:负责按时完成县分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公租房建设任务;按要求上报享受住房租赁补贴名单,并配合住建局做好发放工作。县财政局责任:负责按时拨付民居改造和村庄整治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县审计局责任:负责对民居改造和村庄整治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严禁贪污、挪用、重复报销。县委政府督查室责任:负责按每10天一次对民居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进行过程督查并通报。纪委监察局责任:负责在年底和2012年8月31日后分阶段对未按规定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失职问责。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2

【关键词】城乡住房发展;必要性;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自建楼房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到了本世纪初,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对分散落后的自建房村落进行整改,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科学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在这条道路上,商品房发展模式的简单套用并不能避开水土不服的尴尬。

1 城乡住房发展的现状

尽管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准原则下,城镇商品住房的运作模式开始走进城乡,但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成为商品住房普及和良性开发的阻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乡住房市场并不具备统一的形成条件,究其根本还是二元格局的难以撼动。

就农村居民的角度说,自给自足的农村住宅在商品性方面的缺乏,对于农民城市化来说十分不利。而与此同时,农村住房的闲置也降低了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加上非法 “小产权房”的负面影响也给城乡住房发展增添了一丝阴霾。

2 城乡住房发展的必要性

城乡住房发展的二元性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环境下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而对二元性的打破成为城乡住房发展的关键所在。

2.1 城市压力的分流:相对于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农村住房体系的市场效应并不具有十分的优势,但同时,城市的大规模优势带来的交通和房价问题也导致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偏低。因此城乡住房发展对于城市人口的分流,城市效率的提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途径。

2.2 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两栖居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从表面上看,这是城市化工作成效的突破,但与此同时形成的农村土地和住房空置现象也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户籍为基础规划的建设核心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空置率的进一步加剧,而中心村建设的进程也会因此而停滞不前,造成中心村建设资源的浪费。

2.3 中心村的需要:中心村建设所秉承的“都市里的村庄”和“村庄里的都市”成为比较受人关注的生活方式。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屋内和屋外环境的巨大差异也成为农村住房发展比较头疼的问题。而加入把中心村定位为“城市一镇一中心村”这一城乡一体化结构中的一环,那么我们就会以高起点的城市理念来构建中心村,把它建成类似城镇的现代居民点。如在中心村设计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居民点周围建有完善的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商业网点、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逐步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地区辐射,使现有的村庄管理模式向现代社区模式转变。

2.4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土地集约利用度高的地方。虽然中心村建设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已远远高于自然村落,但与城市相比,其土地利用率又相差很远。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耕地保护任重道远。如果能根据城市化的发展需要,科学地规划各级城市、镇、中心村,而不是单独盲目建设中心村,则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真正做到保护耕地。

2.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农田是新农村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而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则必须要报省或中央政府审批,整个手续过程过于繁琐。针对这一点如果可以实现城乡住房发展统筹,将城乡建设用地归为国有土地,而在中心村建设规划方面按照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那么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以及中心村建设征地难的问题都能一一化解。

3 城乡住房发展的对策

3.1 前面一再提到农村土地性质是城乡住房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政策上的明确改革是一大关键,而这一改革的路线也很明确,农村建设用地的国有化将是以大趋势。统一城乡住房市场的建立有助于农民彻底城市化,从而打破城乡分割。而这一城乡住房市场的建立,先决条件就是就改变农村建设用地的性质,由农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有。在城乡住房建设用地性质统一的前提下,农村住房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向城镇住房靠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拥有产权,其居住和出售的合法性能够保证,只有这样,城乡住房市场才能够形成。

3.2 城乡住房发展的规划应该加强,要尽快制定城乡住房建设的统一规划,让随意建造农村住房的建造格局彻底打破。尤其要统一规划实施后控制“小产权”房的肆意建造,其用地的不规范以及建房选址的不合理和不安全性都要坚决杜绝。控制房屋用地的非法性以及房屋建造的安全品质才能保证出售的合法化。

城乡建设的规划制定需要坚持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原则,保证落实的可靠性,政策法规实施的章程在这样的原则下也才能够保证不变样,避免地方政府和机构钻空子,以漏洞为借口各自为政,进行不必要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在国家城乡住房中长期规划以及省级城乡住房发展中长期指导规划的指导下,各省级城乡建设部门再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省内各级城乡住房发展中长期规划。以省级规划为基础,各地市政府机构再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规划,其主要落脚点应定为在各农村镇、中心村的住房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实施计划。

3.3 人口政策和适应城镇化的政策在相关规划当中也应该得到关注。要保证以上规划的顺利实现,就要根据规划需要,针对人口吸引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此外,适应城镇化的相关政策也应该及时制定:

3.3.1 农村住房产权的办理:由于农村建设用地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集体土地转而成为国有土地,这些土地可以进入土地市场,也就是说,农民在处理自己与住房的关系时有了“退出权”。而在这一关系确立的过程中,对于还没有产权证的合法住房,对其宅基地以及住房情况进行丈量登记,并发放土地使用证以及房屋产权证。

3.3.2 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制定:需要制定的政策有,对加入本地中心村的农户,允许采用宅基地置换方式取得合乎规划的中心村建房用地。具体来说,应根据各地的实际,分类进行。在平原地区,宅基地平坦,地质优良,可以等比例置换,超出部分可折算现金。而在偏远人稀的深山区,政府也应以相对优惠的置换比例吸引和帮助农户迁出。

3.3.3 集体土地政策的制定:集体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自留地,这类土地不允许私自买卖。而在村民外迁之后,这类土地应由集体收归。对于外迁者,集体做适当补偿。这些收回的土地,可采用租赁方式进行管理,收益归集体。

3.3.4 土地利用政策的合理制定:基于征用土地的合理运用原则,对于置换出来的宅基地或收回的自留地,要进行分类登记,对土地等级进行划分,以保证土地使用的合理。在分类处理当中,如果宅基地的土地等级较高或适合农作物耕种,就需要加快复垦,而不适于耕作的低等级土地则可作为林地或其他用途发展。

4 结语

城乡住房发展所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城乡住房市场化一个问题,对于城乡人口密度的分流、居民幸福指数等都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从经济角度说,城乡住房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土地以及住房居住、销售的合法性,让住房问题不再拥挤在城市这一有限的空间格局下。

参考文献:

[1]李翅.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2]卢沃明.关于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问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

[3]毛政才.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

[4]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3

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努力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新突破。一是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动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合作意见》的行动计划。总结“十一五”时期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新型城市化发展目标任务,继续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行政推动和政策激励上取得新突破。筹备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二是全面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加快形成“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不断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促进不同地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区

完善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全面实施《浙中城市群规划》,加快《三门湾规划》编制,着手开展台州城市群规划。培育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的核心功能,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区。四是重点加强中心镇和小城市规划建设。力争2012年底前修编完善全省200个中心镇(除县城以外)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完善中心镇、小城市建设发展标准研究,、加快中心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中心镇基础设施向周边乡镇延伸覆盖,引导有条件的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

着力推进区域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新突破。一是加快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报批实施。积极配合省政府做好县(市)域总体规划审核审批工作,力争尽早全部批准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及强制性规定,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实施机制。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和大项目建设和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的要求,加快依法修编完善城乡规划。二是抓好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督促和指导各地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逐年编制城市年度项目建设计划,会同省电力部门开展全省电力设施专项规划实施评估,与省通信管理部门联动推进城乡通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贯彻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城市抗震设防工作,抗震设防地区城市抓紧开展城市抗震设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力争两年内完成,三是全面实施《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制度。配合省政府制定出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管理规定,做好《浙江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划认可办法(试行)》修订工作,制定《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开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贯彻实施的督查工作。继续派驻第3批城乡规划督察员。四是大力推动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重点抓好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和城市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2011年全省11个设区城市都要规划建设一个以上上规模、上水平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包括地下快速通道、停车场、城市管线共同沟以及其他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等),所有城市新区必须做到地上地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地下停车设施,、五是进一步提升村镇规划水平。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一体化”试点精神,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求,抓好镇域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不断建立完善村镇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深入开展优秀村镇规划评比、农房优秀设计方案评选和“百千”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村镇规划水平。力争到2012年,修编完善4000个中心村规划,逐步完善中心村镇、沿线村镇和保留特色村镇规划。

着力加快公租房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住房保障新突破。一是以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抓好试点示范,突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今年新建廉租住房受益家庭1万户以上,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5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万套、3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新开工建设限价商品房等政策支持住房30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老住宅区危旧房100万平方米以上。要进一步强化督促检查,抓好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厉的后续管理,确保保障性住房房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加强立法调研,研究起草《浙江省城镇住厉保障管理办法》,力争列入政屙2012年立法计划。会同工商部门抓紧《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和《浙江省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四年目标任务,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0万户,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屠改造4.2万户。、加快中心镇域、中心村域的农房集聚集约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在农村用地、农房产权、农村金融、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修改和出台《关于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指导意见》。继续推进与省工商银行合作,探索与省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房改造建设,三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启动全省房地产监管分析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房地产信息披露和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积极研究制订促进物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物业服务业会议,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是进一步稳步扩大住厉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积极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和监督制度。研究制定住厉公积金工作人员准八、责效考核、责任追究和信息公开制度,要继续完善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公积金稽察员制度,组织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一是着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要指导支持杭州、宁渡和温州等大城市加快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快地铁和轻轨等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建设。要以城市快速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和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

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可达性。二是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同时,要积极争取世行贷款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早日生效并全面开工实施。三是努力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城镇供水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市供水水质检测能力。继续推进部级和省级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对城市破旧供水管网的提升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损率,力争全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O.5个百分点。四是积极推动美丽乡村行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广安吉等美丽乡村建设做法,加快村庄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绿色生态建设,保护特色村落和江南农房传统文化建筑。加大农村危旧房整治力度,推广垃圾和污水处理适用技术。

着力推进绿色城镇行动,努力实现建筑节能和生态资源保护新突破。一是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研究起草《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筹备召开全省绿色建筑工作会议。加强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工作制度建设,研究制订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设计评估审查办法、民用建筑项目节能专项验收办法、建设科技推广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工作,探索建立建筑节能监管、绿色建筑标准、新技术认证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要继续抓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加快全省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推进“绿色出行”。加大对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指导力度,积极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做好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换乘。继续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宣传倡导市民选择绿色交通方式。二是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完善城区(县城)管网建设和改造,完成城镇污水管网1500公里以上。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心镇及重点流域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或就近接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今年,全省新建成60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和工艺改造,提高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推进城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要总结推广杭州等地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试点经验,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要求,完善末端无害化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设施无害化提升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相关城市开展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国家试点工作。加快研究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巩固小液化气站点治理整顿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推动园林城市创建。修订完善《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和《浙江省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进一步加快部级、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巩固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园林城镇创建,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县、镇三级园林城镇体系。在城市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城郊结合区域中大力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积极采用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地形改造美化等多种方式,提高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水平。五是全面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江郎山申遗工作取得突破为契机,指导杭州做好西湖中遗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调研工作。探索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总结推广台州城市雕塑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升城市文化和品位。

着力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一是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建筑强省”战略目标,要切实做到七个转变。从偏重外延扩张量的增加向内涵发展质的提高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从粗放型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经营、精细化管理转变,从单一房建和单纯施工为主向大土木和工程总承包转变,从三个市场一起抓向重点拓展省外、国外市场转变,从偏重物质生产向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建设转变,从偏重监管向监管服务并重转变。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要确保年增长15%以上,增加值占全省GDP6%左右,省外产值占总产值50%以上。二是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和A级住宅性能认定,全面推广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和全装修住宅。以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省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向专业化、集团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拓展房地产服务领域,积极引导房地产服务业向地下空间的延伸发展,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物业服务、房地产经纪、评估、咨询、产权产籍管理、房产测绘、房屋拆迁、白蚁防治等在内的服务体系,实现房地产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三是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行业竞争力。探索开展省工程设计大师评选,激励工程勘察设计创新创优,加快形成有利于工程勘察设计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评价标准,突出勘察设计水平在评标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工程创意设计园区建设,加强工程设计人员培养和管理,强化行业诚信建设,稳定勘察设计队伍,推动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做强做大。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标准和规范,研究建立施工图审查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逐步将企业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资格与审查人员岗位资格相挂钩,不断提高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

着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建设管理新突破。一是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目标,力争全省70个以上市、县(市、区)全面开展“数字域管”工作。建立浙江省“数字城管”运行数据报送系统,编制《浙江省数字城管建设运行导则》,进一步规范“数字城管”的建设、运行。加强对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城管(综合)执法部门的指导,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研究制定城市管理向镇乡延伸的办法和措施。二是深化市县住房城乡建设机构改革。总结推广嘉兴、温州城乡建设体制的改革做法和经验,按照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树立大部门体制的意识,加快理顺住厉和城乡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三是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修订《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制度。修订完善规范性文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梳理、调整和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四是做好规划督察和专案专项稽查工作。开展我省第三批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衢州和义乌的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督察的部省联动、省市互动,切实加强专案专项稽查工作。,五是继续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重点规划。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4

刚才,王局长就2012年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会议表彰了2012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先进县市,希望受表彰的县(市)和单位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稍后,州委常委、纪委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各县市、各有关部门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共同推进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肯定成绩,准确把握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住房和城乡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造福群众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是促进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优化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是我们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务实,积极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开局良好,为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1.5万多套,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健康,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1.6万农牧民群众从根本上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4%,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开始形成;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深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房地产、村镇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城镇功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作用更加明显。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县(市)、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政府向与会的同志们、向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同志们以及大力支持建设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州经济文化不发达,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水平低。全州城镇化水平为24.3%,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城乡规划执行不力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建设中缺少精品工程。二是欠账大。由于我州城市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才有了较快发展,所以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三是融资难。城市建设投资需求量大,而地方可用财力又十分有限,城市经营的空间也很狭窄,仍处在探索阶段,资金短缺仍然是当前制约全州城市建设的瓶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断促进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明确重点,全面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各县市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

(一)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工作,高质量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住房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难”更是城镇低收入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一要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廉租住房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中央和省、州要求,对符合住房困难规定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要做到应保尽保。各县市要根据实际,采取新建、改建等多种方式筹集房源,完成实物配租任务。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抓紧实施廉租住房的租售工作。要继续抓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确保城镇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对此,各县市要结合实际,下大力气,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切实解决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棚户区改造关键要落实好房屋拆迁补偿及安置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切入点、平衡点和关键点,就是要让棚户区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各县市、各有关部门在拆迁、补偿、安置、施工、回迁等各个环节,要超前考虑,多为群众着想,把工作做深做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群众权益的保护,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加强安置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更要加强资金监管。

三要抓好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加快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解决农牧村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是各县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责任。各县市要全力筹措资金,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在危房改造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注重地方特色、注重群众意愿、注重质量安全,要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农牧村旅游发展等相结合,确保整体效果,突出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四要积极推进和规范物业管理。要大力推行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完善物业管理制度体系,引导物业管理企业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把住宅小区建成居家安全、出行方便、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文明社区。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深入调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我州物业管理办法,加强对物管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二)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促进建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建成和使用期限长。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的根本,更是建筑精品诞生的必要前提。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切实做好建设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强化质量管理。

一要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州、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建设行政执法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要坚决制止违背规律的最低价中标、缩短工期、拖延结算、拖欠工程款等现象,加强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动态监管。要做到严格把关、严格执法,该清除的必须坚决清除,切实维护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要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意识。今年,州庆项目全面进入建设关键时期,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更是进入决战之年。这些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项目多、涉及领域广、工期要求紧、质量标准高。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序,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力确保工程质量。要切实做好建设领域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三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认真抓好建筑物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加大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严格查处违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违法行为,确保改建、扩建和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增加建筑节能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三)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确保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各县市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已经出台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要认真落实调控政策。合理逐步执行房地产差别化税收、信贷政策及住房限购政策等,支持自住性住房需求,着力抑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要有序调节住房供应。在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现实需要,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加快规划、建设和销售审批,全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要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健全完善前期建设条件、中期预售把关、后期综合验收备案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新型城镇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健全推进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快速度、提高水平,力争今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各县市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使其成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促进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各县市要加大县市城区控规的报批和详规的编制以及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力度,严把规划审批关,确保城镇依法建设。要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县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工程,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对区位优势明显,有特色产业支撑的中心镇,要予以重点扶持。要大力推进新型农牧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继续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大力治理脏乱差,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要落实好城镇化有关政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三、加强领导,确保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效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城市建设是一门学问,有其自身的规律,好的城市作品是财富和骄傲。各县市和各相关部门要拿出必要的时间学习建筑、管理、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多听专家和内行的意见和建议,多听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群众的意见,不能用行政思维让专家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重大的城市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意见,列出多种设计方案,博采众家之长,确定最优方案,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二要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城市建设的每项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还涉及到不少矛盾和问题。各县市分管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统筹安排部署好各项建设工作任务,及时协调和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为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州、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对于承担的各项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带头讲正气、讲团结、讲大局,关键时刻冲在前头,切实负起总责。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相关部门也要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主动配合,形成推动城乡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三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就是出路,只有思路拓宽了,我们的事业才会有跨越性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工作方法,更新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理念。全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不断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弘扬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观念,努力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切实增强超前谋划、敢想敢干、敢于争先的意识和能力,在工作目标上、工作思路上、建设的规模档次上要确立一流意识,确保实现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5

1.负责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拟订全县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保障性房源筹集,廉租住房和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资金、土地等保障要素的落实;编制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指导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

2.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规范工作。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会同文物部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指导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3.负责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组织开展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分析,提出房地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建议。

4.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建筑活动、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负责对建筑市场主体的资质(格)管理;负责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全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拟订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政策、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或参与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建筑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6.指导全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拟订全县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发展规划并指导和监督实施;指导城镇供排水、节水、污水处理、燃气、热力、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7.负责指导全县村镇建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8.负责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建筑节能、节能减排工作。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__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部门预算单位包括:局本级预算;局属县房地产管理处、局属县城建监察大队、局属县市政园林管理处、局属县环境卫生管理所、局属县城镇房屋征收办公室、局属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局属县路灯管理所等8单位预算。

(一)收入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__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6年收入预算2349.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349.86万元,占100%。

(二)支出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__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6年支出预算2349.86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100.5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113.7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5.57万元。

2.按支出用途分类,包括人员支出900.96万元,日常公用支出139.40万元,项目支出1309.50万元。

(三)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6年部门预算中,财政拨款用于以下方面:

1.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行政运行235.87万元,主要用于局本级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

2.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38万元,主要用于局本级项目支出。

3.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管执法251.85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局属城建监察大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执法办案等支出。

4. 住房保障支出-城乡社区住宅-其他城乡社区住宅支出135.57万元,主要用于局属房管处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5. 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行政运行96.93万元,主要用于局属市政园林管理处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园林绿化日常管理等支出。

6. 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管执法35.33万元,主要用于局属市政园林管理处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7.一般公共服务-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及业务管理100.59万元,主要用于局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

出。8. 城乡社区事务-其他城乡社区支出-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88万元,主要用于局属城镇房屋征收办公室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9. 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1238.50万元,主要用于局属环境卫生管理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卫生保洁等支出。

10. 城乡社区事务-城乡社区管理事务-一般行政管理事务56.34万元,主要用于局属路灯管理所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以及城区路灯维护维修支出。

(四)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1.我局无因公出国(境)费用。

2.公务接待费:2016年安排公务接待费预算34.2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5%。主要用于接待局本级、城建监察大队、环卫所、市政处、房管处、质监站、路灯所等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接待省、市有关部门等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6年安排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37.5万元,比上年执行数持平。其中,无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购置税等附加费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37.5万元,主要用于局本级、城建监察大队、环卫所、市政处、房管处、质监站、路灯所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1.财政拨款收入: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财政预算资金,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2.专户资金: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

3.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不含专户资金收入。

4.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其他收入:预算单位在“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之外取得的各项收入(含上级补助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等收入)。

6.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年结转”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弥补本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7.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8.基本支出:是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6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简称“房屋市政工程”)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制度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合同签订等情况。

第三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管应依法、公平、公正进行,不得非法干涉属于市场主体和评标委员会及其成员自主决策范围的事项。

第二章 监管部门

第四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指导、协调。

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对本行业房屋市政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受理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并做出处理决定;对招标投标领域涉嫌垄断的行为开展调查并做出处理,依法办理对涉嫌垄断行为的举报。

第五条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行为的监管,按照属地原则,由项目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

对于实行审批、核准管理的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弄虚作假、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审核行为的监管,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负责。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将审批、核准项目招标内容的意见抄送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将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项目审批、核准部门。

第三章监管方式

第六条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委派人到现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

第七条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建立健全监管信息记录、归集、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按照规定保存招标投标过程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对发现的异常情况或问题,及时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报告。

第八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除按照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招标人或者招标机构应当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进行公开。

对于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在办理开工许可、项目验收时,应当核验项目招标投标信息是否按照规定予以公开;未按要求公开的,依法纠正和处理。

第九条对招标投标实施监管,综合采取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的形式,以随机抽查为主。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由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实际确定。

第十条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检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资料和文件;

(二)检查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核查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和资信等情况;

(三)监督开标、评标,并可以旁听与招标投标事项有关的重要会议;

(四)向招标人、投标人、招标机构、招标公证机构调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五)审阅招标投标情况报告、合同及其有关文件;

(六)现场查验,调查、核实招标结果执行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十一条对依法开展的监督执法,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房屋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应当明确监管人员、如实记录监督情况,并根据监督情况形成监督结果记录。

第十三条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当依法记录、归集、公告和共享招标人、投标人、招标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标专家等当事人的信用信息,加强招标投标当事人信用信息应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失信主体可以采取增加抽查频次、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重点监管,采取必要的措施依法限制失信主体参与招标投标活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严重失信主体参与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实施市场禁入。

第四章监管内容

第十四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房屋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禁止行为通用监管清单(见附件1),明确通用监管事项。

第十五条严禁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招标投标监管职责时的禁止行为以清单方式列明(见附件2),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招标投标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章、《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第四章等相关规定执行。

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招标投标违法行为从轻、减轻、免予或从重适用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7

对小产权房要进行大量的摸底调查,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对于那些村集体之间通过整合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而建设的小产权房要与那些违法违规占用农业用地开发建设的小产权房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可以通过补办集体土地变性、土地出让等相关手续并补交相关费用之后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再予以土地权属登记确认;或者政府通过收购等方式将这些小产权房转变为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或回迁房。要制定解决这类小产权房土地征转用手续的程序和办法,减少环节、降低费用。对于后者,也要区别对待,如果时间太长并且已经实际居住的,要慎重对待,要研究通过其他途径和办法予以解决;对于近期建设的、没有实际居住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该拆除的拆除,该处罚的处罚。

二、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把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与今后更长远的问题结合起来

1.把解决小产权房同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土地和住房管理制度结合起来

小产权房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房,只不过它是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既然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将集体土地上的房屋销售给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实土地集体所有的意义就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某一个住宅小区,实际规模很大,土地没有转变为国有土地,名义上是集体土地。但是,这个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谁?谁去主张这些住宅所占用土地的权益?所以,小产权房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对现有的土地和住房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小产权房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既然大量存在就说明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小产权房并将其纳入规范管理的渠道,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2.把解决小产权房与采取多种途径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方面已经允许在集体土地上进行,这实际上说明我国在土地使用管理和住房管理方面又向前迈了一步。而购买小产权房的城市居民大多是中低收入者,购买和居住小产权房是他们自身寻求解决住房问题的无奈之举。承认这部分房屋的合法性既保障了居住者的权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是否只有国有土地一种形式;在可控的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是否也可以作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一种途径。

3.把解决小产权房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当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阶段,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也带有很浓的城市化倾向,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但是,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看,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城市居民重返乡村不仅是一种向往,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更多的人会把消费农业和农村文明作为一个选项,对此我们应该有所预料,并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现在的问题是农村人可以进城购买房屋,城市居民不能到农村购买房屋,目前应该是从保护我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但是,如果是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或者是对农业经济有利的居住方式,应该值得今后认真考虑。因此,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和研究,稳妥并审慎地解决。

三、将小产权房建设、分配纳入规范化管理

由于我国现行的政策法律不承认小产权房,但是又没有制止住,所以呈现出无序和失控的状态。因此,把小产权房的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在可控的范围内允许建设及销售应该作为一个解决途径。

1.把小产权房的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计划中,在符合城乡发展规划并且在保证必须是建设用地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基础上允许建设,但不能无序无限制建设。对于不按照政府计划擅自建设和销售的,要有明确的拆除、没收、冻结等一系列政策法律规定。

2.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把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城乡统一计划中。用严格的措施控制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保护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3.小产权房的建设要有规范的符合村民意愿的程序。由于小产权房是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因此,必须在符合城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过所有集体组织成员承认的法定程序,为下一步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创造条件。

4.小产权房的销售要纳入政府行政许可管理范畴内。要与国有土地上的商品房一样办理销售许可证。在销售、备案、产权登记等环节规范起来,以避免日以后产生各种问题。购买小产权房的对象原则上是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或者是虽然收入高于住房保障标准但在城市无住房或住房标准较低者,并经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核准同意。

四、改革现有的房产登记体制,将城乡房产及住房纳入统一登记体系内

1.逐步把小产权房纳入土地、房产统一登记,实现城乡房地产登记一体化

根据《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现统一登记制度”。目前我国基本上是房屋和土地分别登记,城市房屋和农村房屋也是分别登记。这种分离式的登记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无论是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还是房产、土地管理以及资产抵押融资等都十分不利,也存在着经济的不安全性。《物权法》虽然在法律上明确了统一登记的原则,但是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解决。承认小产权房的法律地位,并纳入统一登记是解决目前城乡房产分别登记的有利契机,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小产权房的有利措施。

为了与现行体制实现顺利对接,城乡房产统一登记实行市和县两级负责。城市房产部门负责城市范围内(包括城市郊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登记工作。县级土地部门或房产部门负责县域范围内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建设的房屋登记工作。两个登记体系相互对接、互通信息,实现城乡房地产登记一体化。

2.根据房屋占有的土地性质和使用情况进

行分类登记,为解决小产权房和今后土地及房产的进一步规范管理创造条件总体上分成两大类,即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分为出让和非出让两种。国有非出让土地房屋包括:经济适用房、房改房、公有承租房(即没有参加房改的公房)、公共租赁房、机关团体用房、教育、医疗及其他公共用房。房屋所占有的土地是出让还是非出让不仅在房屋的价值上有差别,在管理上也应有区别。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集体土地商品房,也就是小产权房,指城市居民或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集体土地新建的楼房。二是,集体土地村民房,指的是新农村建设后搬入住宅小区的楼房。三是,宅基地房,即农村村民原有状态的房屋。

五、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必须多方联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小产权房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单靠一个部门根本无法解决,必须纳入更高层次统筹解决,要从实现城乡一体化、集体土地权益和国有土地权益逐渐平等、城乡房产逐渐有序流动的角度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在目前城乡房地产统一登记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应首先由国土资源部与住建部联手将小产权房纳入住房保障管理范围内,从土地、规划、建设、分配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化不利为有利,使小产权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有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为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本解决创造条件

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与我国集体土地性质不明确、产权权益不完整有关。《土地管理法》第10条对集体土地产权作了如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从上述规定中不难看出,集体土地产权有三级主体,产权主体不清晰。因此,集体土地的处分权和收益分配权究竟应该由谁行使就很难说得清。目前存在的小产权房就很难说清楚其产权归属。产权主体不清,权益就很难完全体现,农村集体土地希望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就必须通过国家征收,这样农民就无法得到土地增值的巨大收益。因此,明确农村集体产权的主体,使农民逐步获得完整的土地产权是今后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流转土地的产权主体、权利和利益边界应进行法律确认,还原农民作为土地资产所有者的地位和应得的权利。同时,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城乡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形成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后就能够真正有效反映城乡建设用地稀缺性和土地价格的真实性。

住房与城乡建设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房改造;瓯海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26-02

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就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农民将其拥有的旧房及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和方式,换取政府统一集中建设的新房,旧房及宅基地由政府收回。集中新建的住宅区,不仅仅只有农民的新房,还有与城市住宅区相同的配套设施。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布局,改善农村环境;有利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一、瓯海城乡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城市化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瓯海共有户籍人口406 215,共120 713户,其中非农67 045人、农业户口339 170人,农户约84 846户,实际城镇化率为16.5%。这个数值远低于全市城镇化率为66.3%的水平。当前瓯海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11年瓯海的二三产占比分别为61.7%、36.5%,①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同时,半城市化问题也非常突出,据统计,大约有40%的人群是以农民身份常住在城镇,但他们却不是真正的市民。

(二)城乡布局不合理,农村小散乱

1.农村村庄普遍存在“小、散、乱”现象。在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瓯海共有镇街13个,其中街道7个,镇6个,行政村251个,自然村更是数倍于行政村的数量,农村人口占户籍人口的83.5%,农村居住点分布散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因此多数村只剩下老年人居住,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特别是山区村。同时,农村违章建筑大量存在,整体环境进一步散乱。近年来,虽然通过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瓯海的城乡空间形态得到优化,但是实际的人口搬迁转移,形成新的空间布局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瓯海农村基本没有实施截污纳管,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且由于居住分散,也无法有效实施截污纳管。农村违章建筑数目巨大,且大多数违章建筑用来开办家庭作坊、无证小企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三)城乡发展条件不同,城乡矛盾加剧

1.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与农村大量土地闲置的矛盾。瓯海区域面积467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可建设用地稀少。近年来正值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城市急需大量土地用于项目建设开发,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加上瓯海特有的地貌特征,城区资源土地资源匮乏,影响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住宅由于大多是平房,人均占地面积远大于城市,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很多宅基地闲置,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一边是急需土地资源的城市,一边是大量土地闲置的农村。

2.城市住房买不起与农村住房不能买的矛盾。近年来房价只涨不跌,城市居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在农村,农房一直处在较为严格的控制之中,除极少数危房经政府审批可进行原拆原建外,大部分农房既不能拆也不能建,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由此导致农民子女住房困难,违章建筑严重,环境越变越差,城市化进程难以推进,新农村建设无从入手。一边是高昂的房价群众买不起,一边是严格的政策群众不能建。

二、瓯海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建议

(一)编制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有关规划

1.科学制定全区整体布局规划。统揽全局制定全区整体布局规划,要强调布局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整体布局规划是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持续推进、科学推进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因此要提前谋划、合理布局。项目主要布局在有二三产支撑的都市型功能区、大都市副中心和区域性中心镇,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通过拆旧建新,在规划指导下使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

2.因地制宜制定区域规划。农房改造区域规划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当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结合,并在充分调查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来确定规划。要结合“美丽中国”,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在规划时要充分体现保护古村落建筑,同时新建农房项目要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山水内涵。规划同时要和当地重大民俗活动结合,项目的设计要从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活动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文化。

3.编制新一轮城镇布局规划。要以镇街为单位,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镇(街道)域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中心集聚区建设“1+X”的总体框架体系。“1”就是中心集聚区,在中心集聚区建设若干个上规模、高集聚的大社区,“X”就是在中心集聚区之外,建设“X”个中心村新社区,“X”应不大于现有每个镇(街道)的行政村个数。同时,要制定所有“1+X”布点中心村新社区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镇(街道)域的资源、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二)完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相关政策

1.实施结构性价格。价格是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房改造项目进行资地平衡模拟测算,并实施结构性价格,即合法面积、翻倍面积、增购面积三部分价格。首先合法面积部分的价格要足够低,最好是和农民原拆原建的成本价相同甚至更低,这样能保障农民的最低置换需求;翻倍面积部分价格,由于是对合法面积的翻倍,这个价格要参照项目的综合成本价,使政府不倒贴;增购面积部分价格,要参考市场价来制定,因为这部分面积属于“锦上添花”,“盈利”部分用于填补合法面积的“亏损”。通过实施结构性价格,既保持总体资金的平衡,有能保障农民的基本置换需求。

2.建立农户搬迁激励机制。对于农户到中心集聚区、中心村新社区居住的,其中对农户集体参与或整村参与的,针对农户在约定拆迁的时间前自行腾空拆除房屋并签订搬(拆)迁协议的,由拆迁人给予奖励。鼓励一大批农户向中心集聚区、中心村新社区集聚,提高农村住房改造集聚水平。考虑到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奖励金额可以直接在农房置换时给予扣除。

3.完善农房产权流通制度。完善农房产权流通制度,解决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产权问题,促进产权流通,帮助农民变住房财产为资本。对于搬迁集聚到中心集聚区、中心村新社区的农户,应允许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换购城镇商品房和安置房,并予颁发相应的集体(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并可以抵押或上市交易;农户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而取得国有土地(划拨)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安置房,在保证人均30平方米以上自住房的基础上,多余套房经补交土地出让金后应允许上市交易。

(三)强化各种保障措施

1.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各类拆迁政策,保持政策的公平性和一致性。置换的政策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很大程度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瓯海拆迁难,很大的原因就是温州的拆迁政策一直在调整,而且是一直往宽松的方向调整,同一个地区,可能拆迁的时间就差一个月,但是农户得到的补偿却完全不同,所以农民总是盼望能通过新的政策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要将重点工程拆迁、城中村改造、农房改造政策合并为一,逐渐消除老百姓等待、观望和疑虑。三个政策合一,有利于改善农户的等待和观望态度,消除犹豫心理,有利于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强化资金保障。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就要开源节流。节流就是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投入的成本,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技术力量来减少开支。另外,要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

组建农房改造引导基金,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领作用,整合相关专项资金,由项目属地同比例配套跟进,解决项目启动问题。

采用融资代建模式。建立融资项目库,以镇街为单位统一打包,积极向国家投资、政策性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有条件的地区引进国内知名大型房产企业带资参与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充分利用农户资金。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农户预先交纳房款,将农户手中的闲置资金利用起来用于项目建设。

3.强化用地保障。利用好现有建设用地。深入开展转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功能置换、调剂使用、提高用地容积率等方式,优先满足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的用地需求。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满足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用地主要途径还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只有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才能让土地滚动开发利用,为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优化集聚方式。坚持就地就近安置和跨区域搬迁相结合的集聚方式,优先考虑就地就近安置需求,进一步加大对跨区域和连片整村搬迁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下山脱贫、防灾避险、生态移民、工程拆迁安置群众以整村搬迁形式进入农房改造集聚区。

5.完善就业配套。通过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农民集聚到城镇或者某个区域,住房问题是解决了,但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他们的就业。

一方面是要大力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将二三产业布局集中在二三产业发达的中心镇,也是农房改造集聚区的主要布局地区,实现劳动力转移和产业集聚相适应。同时在迁出地,即有一产发展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为就近集聚安置农户提供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力度。要针对各地区的产业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要在农房改造集聚区设立就业服务平台,制定一套灵活有效的就业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入镇农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仇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蒋华东.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管理会计的培训范文 下一篇:文化交流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