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

时间:2023-11-02 17:26:21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1

收稿日期:2013-11-06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学术失范行为多层次监督运行机制研究”(HE1012);天津城建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城市建设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JG-1012)。

作者简介:郭汉丁(1962-),男,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管理的研究,(E-mail)。

摘要: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建筑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基础理论是可持续发展和系统论,与工程实践密切融合是学科的主要特征;该学科平台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与学科的发展性,决定了该领域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TU-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0-05

20世纪末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左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舒适健康五大特性的绿色建筑,成为新时期建设领域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主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居住质量保障”作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核心内容,为绿色建筑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及建立与发展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搭建了政策支撑平台和学科环境。

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已成为中国建设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以上。中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建筑规模持续增长,既有建筑存量不断扩大,绿色建筑的建设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都大量需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1]。绿色建筑的实现关键在于理念与管理的创新,而实现创新的基础在于高层次人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的正是具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创环境科学等相关技术基础,掌握经济管理系统方法与工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引领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设立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具有技术和管理综合知识体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科内涵及特征

(一)学科基本内涵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支撑,基于系统集成优化与项目管理方法,以政策创新与行为研究为重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集成与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政策体系与机制,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与实践开拓服务,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实践特征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源于工程建设实践需要,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学科的集成、整合、重组与创新,主要任务是探究绿色建筑形成过程的内在规律与集成优化等理论、方法与政策,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是循环经济时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面向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兴学科。

二、学科发展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了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创立、形成与发展。国外以绿色建筑学术研究为引擎,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互为促进,正逐步形成绿色建筑学科体系。绝大多数大学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机构,部分大学还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为可持续建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可持续建筑发展办公室,致力于为学校建设符合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现代建筑材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研发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其建筑控制与健康监控方向主要从事建筑运营监控等方面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成立了可持续建筑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建筑可持续设计、节能技术等研究。美国三大高校联盟的各大学课程体系中,均开设有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城市可持续建设等相关课程。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设立了绿色建筑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绿色建筑的建模、设计、监测、建造与运营等内容,并培养该领域的研究生,在建筑可持续设计领域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法以及工具;谢菲尔德大学于2007年成立建筑环境分析研究所,主要研究城市环境中植物景观可持续设计及其发挥的作用、绿色屋顶生态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主要职能包括在建筑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节能等领域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咨询与节能服务,为可持续设计专业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牛津布鲁克大学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下设低碳建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建筑性能与监测、家庭能耗评价、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低碳建筑设计、建筑能耗模拟以及建筑材料可持续利用等内容;诺丁汉大学的建筑环境系主要在建筑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能源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其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更是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许多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专家和精英。牛津大学单独开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等课程,同时大力推动校内的绿色建筑建设,并将这些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植入学校的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中。

澳洲的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学和邦德大学也都开设了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建筑可持续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南澳大学开设建筑可持续设计专业,可授予可持续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范围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邦德大学则开设了多个相关专业,可授“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等专业的硕士学位。

总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在国外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已基本形成,发展态势良好[2],在很多学校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中国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3],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以培养专门的高端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体系,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研究对象,已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实践管理人员的关注。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绿色建筑专门研究机构,例如,清华大学与中冶赛迪联合成立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以建筑节能数据库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山东建筑大学成立了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海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天津大学成立了科学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了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天津中新生态城成立了绿色建筑研究院,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与管理服务的支持。同时,全国很多建筑类高校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了解绿色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的人才培养导向已受到认可,高校理论界及行业实践的有识之士正在为形成独立的绿色建筑学科体系而共同努力[2]。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研究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四个方向。

(一)绿色建筑评价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包括国际LEED、BREAM、CASBEE等指标体系的比较,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区域资源约束的区域性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市发展目标的绿色建筑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方法与优化途径,绿色建筑标准的更新与集成创新,绿色建筑标准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绿色建筑标准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等。

3.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评价方法,绿色建造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绿色建筑预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的系统量化模型,绿色建筑运营绩效评价方法,基于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过程的标识管理方法等。

(二)绿色建筑运营管理

1.绿色建筑运营监测与管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运营阶段能源、用水的分项计量与远程监控,绿色建筑运行状态及室内外环境实时监测,区域内水、电、气、热等配套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技术与方法[4],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与绿色建筑能耗、水耗预警平台构建,绿色建筑能耗、水耗实时分析与决策模型等。

2.绿色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与管理

包括建筑电气、给排水、空调与通风、消防应急、电梯设备和新能源的系统优化方法与技术集成创新[4],考虑区域气候特征、资源条件及建筑功能的各种负荷预测模型、管网稳态运行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手段分析、绿色建筑设备运行平台构建与信息化等。

3.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全过程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体系与运营机制;垃圾处理排放减污技术与垃圾生态处理系统优化,绿色建筑区域规划的垃圾处理再利用技术集成与管理机制,降低垃圾运输与管网建设成本的垃圾处理厂的区域规划与优化等。

4.绿色建筑责任主体行为分析与激励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行为特征与互动反馈关系[5],基于风险共担的相关主体责任体系构建与优化,物业管理企业选择、准入与发展战略,绿色建筑业主节能、节水、节电和环保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绿色建筑政府价格引导、税收调节、市场管控等手段与工具分析等。

(三)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

1.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选择研究

包括基于区域气候特征与资源约束的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选用原则、标准规范与体系集成,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基于村镇地区经济、气候、资源与文化特征的村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优化及方案选择等。

2.村镇绿色建筑开发模式与住宅产业化研究

包括村镇住宅开发模式分析与创新,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比较,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行机制,村镇住宅产业化技术政策与运行管理,村镇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体系与实现机理、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等。

3.村镇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研究

包括村镇地区绿色建筑特性分析与产业发展规律,村镇绿色建筑开发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反馈关系,村镇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村镇绿色建筑发展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营行为对策,基于村镇区位、行政管理等特点的绿色建筑建设监管方法与运行机制等。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优化途径,环境条件与社会影响分析,实施步骤抉择,业主参与协商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选择、改进与优化,市场主体行为特征与演化机理,相关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关联分析与责任分配机理,基于主体责任的契约体系设计与优化,节能改造服务企业经营战略选择,节能改造服务企业市场能力形成与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培育机制与激励政策体系等。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管理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理,投资效益分析与过程控制,实施中的组织协同,实施现场布置优化、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风险预警、分担机制与动态控制,合同履行管理,效果检测与标识,使用运行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监管模式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法律平台建设,市场发展战略,市场运行动力机制与竞争机制,各方主体行为博弈策略,全过程政府监督模式与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运行机制,技术进步的政策体系,政府监管政策与措施,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方法,工程建设持续改进发展战略等。

四、学科的理论基础与依托

(一)学科理论基础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一个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兴学科,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发展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知识,其建立与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支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评价、模拟与监测、数据挖掘、决策分析、运筹学等。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基于系统优化,以建设实践为背景,集成创新地解决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等全过程管理所面临的学科发展与实际问题。

(二)学科关联依托与区别

根据中国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该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建筑经济及管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3年版)》中下设的二级学科)等具有研究方法的借鉴与互补性、研究平台的依托与支撑性;具有与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相关二级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和拓展性。该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具有技术支撑性、交叉融合性和增益互补性,既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色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为该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平台;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构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集成创新、交叉融合是该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学科的特殊性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高性能、高成本以及高技术要求等特性,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都以绿色建筑为对象,涉及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管理[6],有别于传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研究内容,在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集成与创新、政策制定与运行、评价体系与机制、运营方式与管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可形成完整独立的二级学科体系,是现有二级学科无法替代与合并的。

五、学科发展前景

(一)人才需求潜力大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新建建筑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日益繁重,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二)实践发展问题多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工程实践特性,决定了学科理论研究必须与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绿色建筑建设的长期性和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内在地规定着实践问题暴露的渐进性,面向绿色建设实践问题的学科研究具有持续增长的实践需求。

(三)学科增益责任重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关联学科的发展将持续丰富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与持续改进[7]。因此,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长期理论研究与内容丰富的历史责任和任务。

六、结 语

绿色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大规模建设的高潮期,建筑节能、绿色建造面临时代挑战,无论是绿色建筑的设计与规划、绿色建造过程,还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都迫切需要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适应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探索引导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发展与强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面向绿色建设全过程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具有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能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全过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技术集成、过程改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建筑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人才不仅紧迫,而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申琪玉.绿色建造理论与施工环境负荷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董之鹰. 推进学科建设的诸类发展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3-12.

[3] 戴世明,吕锡武,陆惠民. 循环经济与绿色建造浅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2):9-11.

[4]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的理念、实施及其管理对策[J].管理评论,2004,16(8):53-56.

[5]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未来的重要管理理念[J].科技导报,2004(11):40-43.

[6] 陈兴华,王桂玲,苗冬梅,李丛笑. 绿色建造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质量管理,2010,28(1:2):5-7.

[7]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GUO Handing, MA Hui, GUO Wei, ZHANG 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P. R. China)

Abstract: Gree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is a new-rising subjec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s basic theory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ystem theory and it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Its platform i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s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green build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village gree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in existing buildings. Both the complexity of actuality and the internality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lead to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level talent training.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2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

前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逐渐走向繁荣,建筑物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其所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低碳与环保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何减轻建筑中的能耗问题和污染问题,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绿色建筑与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绿色建筑概念,目的是从生态角度对建筑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绿色建筑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从人的角度来说,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为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要保证建筑物不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各类辐射,保证良好的隔音效果。从能源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设计要尽量减小对能源的消耗,或是使用一些可再生能源,或是进行废物利用,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要尽量减少建筑垃圾以及有害气体、烟尘的产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减轻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为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1]。

2、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首先,从国际大环境的角度分析,低碳环保已经成为全球的主题,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的发展都要将低碳环保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选择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各个行业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建筑行业是也如此。党的十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跨越,由资源、环境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建筑领域的低碳化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将创新作为法宝,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建筑领域本身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占地面积逐渐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建筑行业内部矛盾逐渐上升,土地面积不足、原材料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堆砌等,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改造工程已经成为缓解这些矛盾的必然选择。过去几年的经验证明,绿色建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同时拉动内需,实现建筑领域经济增长。建筑产业本身体量大,且商品化程度很高,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可以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抓住绿色建筑转型机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经济,引领建筑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实现这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2]。

3、相关建议

3.1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绿色建筑的普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一方面,如果消费者认识到绿色建筑对自身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愿意购买绿色建筑作为居住地,或者是选择在绿色建筑中工作,绿色建筑的需求就会加大,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如果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前景,积极使用绿色环保建材,研发并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这些对于绿色建筑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写入大学相关教材中,为社会培养出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建筑人才,接收节能、降耗、环保的建筑发展理念,使其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迫切性,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这一领域中。另外,要重视建筑施工培训机构的建设,在施工技术讲解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扩大这些理念的影响范围,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总而言之,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自上而下形成一种低碳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拉动内需,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大方向上的引导,二是政策上的支持。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制定建筑经济发展战略,完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对建筑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引导和规范。后者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2.1政策补贴。

绿色建筑普及中的最大困难就是很多开发商认为成本太高,新型环保材料、新工艺、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使用需要额外投入,这无疑会为开发商带来经济压力。为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可以对绿色建筑开发商进行经济补贴,帮助其缓解初期的成本压力,等到一切步入正轨以后,开发商看到绿色建筑的前景,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也要对绿色建筑消费者给予适当经济补贴,促进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3.2.2政策税收。

政策税收也是政府对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支持的重要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财政补贴。政策税收分为两种,一种是优惠政策,就是间接降低绿色建筑开发商的成本,实现外部效益的内部化。从理论上来说,这种税收政策的价值与我们前面所说的经济补贴是相同的,但是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政府节省资金支持,因此与直接性的经济补贴相比,可操作性更强。另一种是强制性政策税收,就是说政府需要对资源调配过程进行干预,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力度,要求其按照最高标准落实节能措施。从项目成本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提高绿色建筑产品的内部成本,降低外部成本,实现该领域内资源的灵活流动。

总结: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面临高能耗、高污染问题,技术和管理的落后已经使建筑市场遇到了发展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一方面要提高开发商、施工人员以及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扩大供需;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占勇,孙金颖.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设计[J].建筑科学,2010,12(14)06:57-62.

[2]刘玉明,刘长滨.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既有建筑节能经济效益评价[J].建筑经济,2009,15(10)03:58-61.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节水; 节能; 减少污染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people consciousness, to provide legal and policy support, learning foreign new technology proposal, the hope can from many aspects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aving water; Energy saving; Reduce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它指在其存在的期间,以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为目的,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受到迫害,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的居住空间,同时,设计绿色建筑需要遵循“和谐共生、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原则。

2、绿色建筑产生的重大意义

1)、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由绿色建筑的定义可知,绿色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等特征。首先,在节约土地方面,虽然我国是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但是人均面积却很少,且由于近几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建筑日益增多,每年因建筑用地使耕地减少的面积便达五十多万公顷。而绿色建筑的出现能够利用新型的墙体材料、新型板材、空心砖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增大室内空间,从而减少总体的建筑用地。其次,在节约能源方面,我国是个人均能源贫乏的国家,而合理的建筑设计、冬暖夏热的新型建筑材料都能够有效的减少电能、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的消耗。第三、在节约水资源方面,目前全球水资源整体短缺,而与普通建筑在建造时的建筑用水相比,绿色建筑的建筑用水将大幅度的减少。此外,由于绿色建筑减少了能源、材料、水等资源的使用,随之产生的废气污染、化学材料污染和水污染也便大大降低,从而达到了减少污染的目的。

2)、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必然选择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第四部分“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提出: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而天然气、煤等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正确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正确表现在两个方面:1)、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不够准确。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不同,但是大家对绿色建筑持有的同样的观点就是: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可是在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处于绿化面积大或建筑内的绿色植物较多便是属于绿色建筑的层面中了,有些地区亦是很单纯的认为高科技、高投入的便是绿色建筑。2)、在我国,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建筑、低碳建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很多地区和开发商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未把发展绿色建筑看做是一种公共责任。

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

就我国绿色建筑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建筑制定出强制性的要求,也没有出台任何激励或引导方面的措施,同时,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节能方面,各地政府常常只有口号没有实际行动,没有对绿色建筑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推行或者建造绿色建筑的企业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这使得人们对于初期需要成本较高的绿色建筑没有开发的动力。

3、技术不成熟

发展绿色建筑,新科技的应用至关重要,可是国外绿色建筑方面较为成熟的新技术在我国却十分缺乏,且我国建筑界在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往往片面的认为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建筑内部的舒适度、便捷度等也都是用高科技堆砌出来的,没有针对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对自然取暖、自然采光,甚至自然通风排气等也都常常忽略,对于国外出现的新技术更是没有搭建任何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不但致使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提高,也制约了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强绿色建筑意义的宣传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同时,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处于较为严重的时期,严格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排污等都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所必须的,因此,针对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表浅认识,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发展绿色建筑重要性的宣传和普及,改变人们对绿色建筑等同于高科技、高成本的观念,让大家看到绿色建筑更长远的节能和环保,提高他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视。

2、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对于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的问题,各地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府和激励措施,建立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建筑用地急剧增多的地区,政府部门应提出强制性要求,对积极推行绿色建筑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对于绿色建筑的消费者也应该给予低息贷款、经济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从而提高人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3、学习国外新技术,纠正技术误区

在技术学习方面,政府和各个企业要为建筑技术人员搭建学习国外新技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同国外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的平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人才,因地制宜的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最合适的材料,尽可能的采用自然界的光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建筑安全和环保的同时保证绿色建筑的生态化,并降低绿色建筑的初期投入,增加人们开发和使用绿色建筑的动力。

四、小结

总之,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得到建筑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重视和认可,还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全民都认识到了节约土地、能源、材料、水等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才能正确引导和真正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J].中国建设报,2005.

[2]李洁.绿色建筑的环境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5-7.

[3]杨茜,章易.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中国住宅设施,2006,2:27-29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一、绿色建筑经济概述

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建筑行业极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所谓绿色建筑经济,简单地说就是在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施工机械设施和技术进行改革创新,能够在保证建筑物安全系数不降低和居民生活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减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还有废水、废气、废料的产生,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力度,实现建筑资源合理化应用,能够使建筑行业贯彻落实国家号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摆脱传统的只关注经济收益的多少而忽视环境保护观念的束缚。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政府重视度不够,管理政策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环境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此政府提出了绿色建筑经济这一概念,但由于起步较晚,相应的配套政策及措施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因此社会对这一新概念的认知度不高,政府对绿色建筑经济的管理理念认识也不足,导致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空间被限制。在具体的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健全,政府也没有详细的法规来规范具体的绿色建筑经济行为。具体的绿色建筑经济仍处于理想状态,还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并且国家支持政策和政府管理皆不完善,行业自身想实现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二)缺乏经济技术基础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区警醒创新,或是在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案进行改变,而是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才能有效地保证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期的技术开发阶段和后期的具体实施阶段能够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建造技术已经完全不能支撑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并且在规范管理制度方面的要求也变的更加严格,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坚实的经济基础。对于个体从事建筑行业的企业来讲,在技术方面缺乏专业的技师进行技术的改造创新,而在资金方面又无法找到一笔巨大的资金支撑企业建筑方案的转型,并且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一项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初显成效,因此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持,很难使绿色建筑经济得到发展。

(三)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

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高水平的技术作为支撑,尽管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已经完备,但是想要使绿色建筑经济进入实际发展的阶段,还需要充足的实际操作经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以及建筑行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也要有过硬的实力,如果没有政府政策和经济的鼓励,没有投资者对项目进行投资,那么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三、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战略

(一)提高全体认识水平,做好宣传和支持工作

若想让绿色建筑经济取得实质上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全民对绿色建筑经济这一新概念的认知水平,为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社会支持。政府应对绿色建筑经济产生正确的认知,要放眼于未来,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认为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应正确认识到绿色建筑经济在将来能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一方面,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提供政策和国家资金支持,为设备使用和技术创新选拔优秀的专业技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为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制定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借鉴国外发展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营造稳定、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要加强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力度,加深社会大众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让绿色建筑经济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

(二)强化经济技术支持,研发并行创新行业技术水平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因此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及社会投资者的资金,具足了资金储备后,应着力于创新传统建造技术,并将新技术投入实际运用。响应国家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号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再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自主研发,经过多次的测试、实践和应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新技术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改变传统技术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三)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

我国在绿色建筑经济方面可以说是技术空白,没有任何先前的经验教训可循,完全是摸着石头走路。因此,在这个艰难的阶段与其他先进国家进行技术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与已初取成效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借鉴他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科技设备,加快我国转型速度,一步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配套技术和设施,为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强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贯彻落实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相挂钩,让社会大众认识到新兴建筑发展模式能够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取得社会的信任并给予绿色建筑经济更大的支持,让绿色建筑经济放手一搏,给建筑行业增添发展和转型的信心。

四、结语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行业;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行业是一种自然资源消耗高、环境负担极重的一项产业。据相关调查统计,在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总量以及能源总量中,建筑活动所占额度均占到了40%。由此可见,建筑行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轨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国来说,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巨大的能源消耗更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因素。而同样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各类支持性资源中,我国当前能够实现自给的仅占20种,而在2020年之前能够保持自给的仅占6种,剩余部分均依赖于进口。也可以说,绿色建筑不仅是推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当今世界发展主流的肯定与适应。

一、绿色建筑和施工的发展现状

著名建筑师保罗·索勒瑞(美国)于1960年首次结合了建筑学与生态学,由此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而人们又在10年后发生的石油危机中意识到社会文明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牺牲和破坏为代价来谋求发展,建筑产业必须对自身传统发展模式加以改良,有效、合理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耗。风能、太阳能、节能维护结构以及地热等新技术得以出现并推广使用,建筑行业中,节能技术由此成为先导。而节能建筑体系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时渐趋于完善,并得到了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的广泛应用。但在提高建筑物密闭性后室内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不少办公用建筑物出现病态建筑综合征,严重情况下对楼内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而在发达国家,与人员健康相关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召开后,“可持续发展”随之成为世界性课题,而在世界建筑领域,绿色建筑成为其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于我国而言,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是新世纪推动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基本战略,而国民经济各大产业中,建筑业是其重要支柱。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更有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巨大问题与压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占地面积为380亿平方米,而此数值以每年约16亿平方米的速度不断增长。我国各级政府在对环境保护给予足够关注的同时,针对居民住宅建筑舒适性也做了更高要求,并在1994年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针对中国人类住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优选项目明确作作出如下规定: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城市垃圾管理和无害化系统、给排水持续发展建设、建筑节能、跨世纪居住环境与民用住宅、开发并完善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防灾灭灾为主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建筑的综合性发展、城市规划等。我国自新世纪以一直对生态住宅课题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建立其绿色办公建筑评估体系、奥运建筑评估标准以及生态住宅评估标准,同时我国自有建筑评定标准体系也实现了初步建立与完善,例如康居工程、健康住宅、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住宅性能评级等。建筑产业链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健康建筑的生产与营销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践。

二、绿色建筑和施工的展望

一直以来,我国绿色建筑施工始终坚持以“四节一环保”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建设和发展成果。从整体来看,绿色施工具有广义的内涵,而在初步研究中许多关键部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究。以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国内建筑行业吸纳了巨量的劳动力,而在材料品质、施工人员素质、低价中标、不合理工期以及环境因素等制约和影响下,无论怎样的管理都难以实现绿色施工的宗旨。基于此,笔者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国内建筑业步入绿色轨道的策略如下:

(一)强化绿色意识

人民群众以及建设工程各参与方应就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达成一致,由此方能形成绿色价值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行为模式。首先应加强培训和教育,并深入宣传绿色建筑理念,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全面认识,重视施工各环节可持续发展;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对绿色施工意义以及重要性有充分了解。此外不断培养强化施工人员素质以及开展可持续行为的教育,承包商由此可从中受益。

(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体系

在绿色施工和技术应用全过程中,科学的法律规范以及系统性的制度体系是关键。我国建设有关部门已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文件,为评奖、示范以及推广绿色建筑提供了规则和依据。

绿色施工贯穿与绿色建筑全过程中,而制定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是系统性工程,应由多学科、多行业之间展开协商。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并引导,同时推行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形成巨大推动力,才能确保绿色建筑和施工的有效落实。

(三)推行科学管理,强化企业管理水平

绿色施工的推行必然要求科学的管理,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工程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绿色建筑提高自身经济性。绿色施工并不是单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和环境保护,其更与企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紧密相连,与工程项目管理投资、质量以及进度目标密切相关。

结语:

综上所述,应与我国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相结合,制订出可行性较高的制度框架,有效结合长远利益和即时利益。与此同时,最大限度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仇铭华.我国建筑铝模板产业的崛起对绿色施工的推动作用[J].施工技术,2012,41(6):43-47.

[2] 郭宏,史秀清,程志等.住宅建筑设计对绿色施工的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21):8-10.

[3] 郭庆军,赛云秀.绿色施工竞争力要素排序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2):177-181.

[4] 崔景山,王东,刘飞等.绿色施工“十化”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21):4-7.

[5] 邵必林,臧朋,赵欢欢等.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的绿色施工标杆评定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2,28(10):41-45,77.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技术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1-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的领域,与能源、水、土地、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节能利用关系密切[3]。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想的基本内涵,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目前我国每年建成房屋面积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建筑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全球资源中能源总量的50%。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建设领域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用水占城市用水总量的47%,使用钢材和水泥占到总使用量的30%和25%。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城镇建设发展方式,改掉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促进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4,5]。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尤其是建筑节能,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建筑尽可能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节能与环保的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2 绿色建筑的含义与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它不仅要满足居住者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的需求,而且更注重营造健康、卫生、和谐、文明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绿色建筑”的含义就是在合理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把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等思想和措施应用到建筑的规划、设计、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其基本内涵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遵循生态学原理,以绿色经济为基石、以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的多功能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近年来,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高速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逐渐成为各大城市住宅建设的热点。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3 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籍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与传统建筑技术所不同,绿色建筑技术更加强调高效、低耗,高技术、低污染,高附加值、低运行费,以人为本,贴近自然,环境友善,舒适健康。绿色建筑为人们创造一种协调、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提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

发展适合绿色建筑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如新型结构体系、围护结构体系、室内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技术、废弃物收集处理与回用技术、计算机模拟分析、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分质供水技术与成套设备、污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成套技术、节水器具与设施等。例如,生态幕墙技术与外墙保温技术,该技术重点放在建筑外皮的使用性能和能源策略上,将结构技术、节能技术、智能技术、材料技术经过科学的整合而形成的节能、智能、能源幕墙,成为生态建筑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加强材料性能、环境等指标的检测,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它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出的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其中包括,生态水泥,生态混凝土,生态玻璃等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材不单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它更多地意味着对建材的“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代表建材工业的一次革命。

4 结论与展望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以“建筑节能”为其核心内容。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推广,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其统筹规划。审视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除了要在法律法规、设计标准等方面加强建设外,还应在以下几个领域加以侧重:(1)建立广泛的绿色建筑推广平台;(2)建立正确的行政导向;(3)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刺激政策;(4)加强绿色建材、智能设备等配套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夏云, 夏葵, 施燕. 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陈谦明, 刘振海. 绿色生态住宅[J]. 住宅科技, 2002, (2)

[3]林波荣. 绿色建筑标准与住宅节能与环境设计[J]. 住宅产业. 2008, (2)

[4]刘新学. 我国发展生态住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生态经济. 2007, (5)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7

在我国当前社会中,经济处于不断飞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进程不停加快,这就使我国的能源消耗大大地增加,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也就相应使建筑在能耗上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全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为28%,而到2020年,这个比例有可能会增加到30%-1140%,成为全国的首要能量消耗源。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节能,形势严峻,势在必行。

要节省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就要采用先进的理念,坚持持续性发展的思路,通过绿色建筑的形式,从建筑的根源解决能量消耗的问题。

绿色建筑,指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将资源的节约最大化,实现最小的消耗。无论是能量的消耗,还是自然资源的消耗,都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进而实现长远的持续性发展。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思的绿化,而是一种象征,对于循环发展的象征。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其定位就是要减少能耗,节约资源,实现持续性发展,因此,它的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资源、主要能耗等因素,进而从建筑的设计中,通过各种方式,使气候、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能耗尽可能降低。

由于绿色建筑从进入我国到现在,只有1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这就使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基础较他国更低,起步的时间更晚,因此在设计上显得经验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因素差异极大,也使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参考。

同时,由于我国国民对于绿色建筑的关注相对较低,使其在选择住宅时,对是否为绿色建筑的关注度不够,这就使一些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时,更多考虑的是美观和舒适,而很少考虑关注能耗的降低。因而使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虽然形势严峻,却也有着极大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全部的节能任务中,将有41%靠建筑节能来完成,这就使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有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加快发展的步伐。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也处于极快的发展阶段。未来数年内,绿色建筑将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的主流。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在绿色建筑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的主流时,绿色建筑的设计,也日渐成为建筑设计师们不断发展、完善着的主要领域,当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正向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着。

(一)科学化

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化,指科学的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使绿色建筑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充分的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及资源。

(1)充分合理的开发建筑所用土地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稠密,只有充分的使建筑的所占土地,才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构建一个合理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于土地的利用,强调节约利用土地,充分的利用周围的配套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结合我国的情况,周边地铁等因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能够更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面的环境,节省空间。

(2)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

节能减排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非自然能源的应用与自然能源的应用这两个大的方面。非自然能源主要包括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能等能源,而自然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其实二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单向转化或是双向转化的。

(3)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节水方面,要充分考虑废水利用的问题,一是雨水利用,建筑物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经过收集、处理、储存、回用等过程,可以归人中水系统;二是一般的生活用水后经过简单处理以后,也可以归人中水系统。中水可重复使用于冲厕、绿化浇灌、洗车和景观用水等。

(4)充分利用绿化

绿色系统具备防晒、防尘、降温、调节气候、提高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保障居住区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生态功能,有利于降低居住区的噪音。采取有效措施发展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和攀悬植物,扩充宅前绿地,改善绿地种植质量,将会产生有效的节能作用。绿化要见缝插针,哪怕是一小块地、一旮角都可以用绿色加以点缀。在绿化中,新材料的应用也不容忽视。在日本,就采用了可以大幅度降低荷载重量的轻质人工土壤,对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在屋顶施行绿化,具有使绿化保持持续性的巨大效果,另外,除了土壤的隔热效果(根据水份含量而不同)外,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荫效果,从而能够发挥出很高的隔热效果。间接地还能减少冷暖空调的费用,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具有节能的作用。

(二)系统化

城市的建设,并不是由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建筑构成的,而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组建筑组成。但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建筑,却大都是每个建筑自立门户,相互孤立,这样的建筑,会给城市造成视觉混乱,同时也会破坏城市人流的连贯性。这就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有其系统性,构建一个连贯的、相互关联的建筑组,而不是各个相对孤立的建筑。建筑首先应该是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连接。其次是要有合理的功能布局和好的建造质量,根本不用刻意去引人注目。做到了这些,起码就向完美走出了第一步。一旦有机会进入一个建筑,进而使用一个建筑,对它的认识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外形上。合理的使用与审美也不矛盾,欧洲建筑事务所Baumschlager Eberle在杭州万国城小区设计的几栋高层公寓就把户型的合理性和舒适性、能耗上的可持续性(利用地热),及外立面的独特性都结合了起来。

同时,绿色建筑的系统化,还指各种方式的系统化使用。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措施,使各种节能减耗手段充分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才会更好的体现出绿色建筑的特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多专业跨学科的、保证自然系统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材料 环保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54-01

1 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和必要性

绿色建材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其主要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所生产的对人体无害、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建筑绿色材料是无毒或者能耗低的健康型、节能型建材,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将会使实现绿色建筑的重大举措。绿色建筑也可以称其为生态建筑,他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的工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任务。因此实现绿色建筑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首先,低碳经济成为社会主流。建筑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从绿色建筑材料的制造、选择以及使用方面严格把关,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使用无污染、无放射性环保型建筑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其次,环境的严重污染要求建筑必须实现绿色环保。据统计,欧美国家每年环境污染的主要比例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占到了50%以上,绿色材料的使用刻不容缓。最后,资源的缺乏以及不可再生性也要求建筑必须绿色节能。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必须依赖有限的资源,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也在迅速消耗。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了。绿色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同时也是建设资源循环性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绿色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绿色建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建材,能够充分地满足建筑用材的各项要求,并且对大自然具有亲和力,与其实现和谐共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般绿色建材都具有节省资源、安全可靠、无污染、可循环、可再生等特点。绿色建筑材料是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近几年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包括绿色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以及绿色装饰材料等几类。生产和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既能够节能、节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又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绿色建筑材料主要是环保型、节能型和循环型及可再生型这几种。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绿色材料,一些国际性建筑企业也在努力开发新的绿色材料。如今在我国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的绿色建材大概有以下几种。

2.1 生态水泥

传统水泥与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但是非常浪费矿物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巨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水泥被研制成功,生态水泥能够与环境相融,不会成为固体废弃物。另外它是用火山灰、钢铁渣等废弃物为原料制成,与传统水泥相比,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减少30%~40%,节能可达25%以上,但其本身性能却与普通水泥相当。如我国天津的生态城区正是使用生态水泥来作为其主要建筑材料,包括地基、墙体、石柱以及地面铺设等。

2.2 绿色真空玻璃

真空玻璃使用寿命长,远远超出普通玻璃,并且它的隔热隔音保温效果非常好,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等自然光线来调节室内温度,达到绿色节能效果。

2.3 墙体材料

新型绿色墙体材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防火、防水、隔热保温等功效。

此外还有许多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例如新型陶瓷、抗菌面板、除臭卫生洁具等,这些新式绿色材料除了外观美观以外,功能也非常强大。我国建设厅出台了《绿色建筑材料及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建材。国内第一批获得通过的绿色材料主要有饰面人造板、天然石材、壁纸、有机涂料、生态水泥以及绿色有机玻璃等绿色建筑材料。

3 绿色材料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正日趋加强,人民对居住环境的绿色、生态要求也不断增加,在新世纪,绿色材料必将全面运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并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在全球环境保护、维护生态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建筑行业将在本世纪里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城市化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建设,绿色建材业成为政府也是房企首先考虑的材料。在21世纪中,绿色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筑装修全面型绿色建材前景广阔。今后的建筑装修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将会不留死角,对传统的难点区域,如门缝、窗户框、阳台等进行无缝覆盖,通盘考虑,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最佳效果。

(2)节能型绿色材料。能源节约型绿色材料不仅是节约能源,它从另一意义上是节约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在今后原材料供应减少的时候,节能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3)环境友好型绿色建筑材料。今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将会更加意识到身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无污染、无毒害、低放射性的绿色建筑材料将会成为首选。

(4)空间绿色材料的发展。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对建筑领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隔热,防晒材料、散热型材等,同时空间光学建材也将会逐步运用于建筑外观玻璃幕墙等方面,如吸光材料、可反射光材料等。

4 结语

在21世纪,环保占据了建筑的主旋律,它是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活理念。绿色材料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今后人类建筑界的趋势。我国绿色建筑事例只是全世界建筑界的一个小点,如何贯彻国家绿色建材的发展理念,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一个难关。因此,坚持绿色建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引导新型建材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刘春.住宅及景观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4):259-260.

[2] 蔡璟珞.我国城市建筑节能的思考与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27(4):26-28.

上一篇:动物医学免疫学范文 下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