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5:24:39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引言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一、植保工作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旨在采取不会耗尽资源损坏环境的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纯收入,满足未来对食品和纤维的要求,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可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更加密切相联。当农田水利逐步完善,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完成,优质、高产、良种的广泛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应用逐步普及,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灾害因素就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异常气候是第一位的灾害因素,但它是偶发性和局部性的;而有害生物是具有长期性、适应性、反复性、动态性、变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灾害正是灾害性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常发因素。因此,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

二、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农药流失

农药对治理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含有各种毒素。农药残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多种生物造成危害。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农药施用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20%一30%,因此农药的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或降落在地面。一小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形成危害。我国在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大量使用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农畜产品污染十分普遍,不少烟草、茶叶、鸡蛋、冻鸡、蜂蜜等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各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药用量不得不成倍增加。但这又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大量天敌的死亡,形成恶性循环。

(二)农用地膜

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废膜不能自行分解。滞留于田间既不利于中耕,又会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危害。土壤中废膜多时,由于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与运移,造成作物减产。农膜对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而对农产品质量和天空的污染由自身成分和焚烧产生的物质造成,属化学性质污染,危害相当严重。

(三)生产残留

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9亿t)。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村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未经处理或利用的粪便和冲洗粪水,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空气,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一些地方不合理的网箱养殖,排泄物对近海和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危害等等,这些都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造成了危险或潜在威胁。

三、实施可持续植物保护技术的对策

(一)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尽管可持续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确认,但其理论体系、防治技术和实践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利用电视、广播、 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提高植保水平,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提高; 与此同时,切实推行以农民田间培训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有农民参与的应用技术研究,让农民成为防治实践的决策者。

(二)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列到宪法、环保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中,将农药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应对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重新审核,明文禁用高残留、 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药,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法规或逐步减少的系统计划。任何违反规定、滥用农药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合理利用经济杠杆,根据农药毒性、用量和作用方法对生态环境 、公众健康和使用农药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对农药制造商和经营者征收污染费的标准。根据农药对环境危害程度向农药使用者征税,并将新征得的税收,对生物农药的使用者和无公害农产品实施经济补贴。

(三)重点扶持,奖励创新

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用政策导向与项目倾斜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快建设国家基础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重点扶持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天敌昆虫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给予重奖。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对新技术新产品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抗性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

(四)健全体系,适时监控

在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全面、功能齐全的,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方法,并适时进行监控,使一切植保活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可持续植物保护或农田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曾晓光.可持续农业导论,1997

[2]张芝利.可持续的植物保护-21世纪的必然选择[期刊论文],2008

[3]马忠玉,吴永常.可持续农业:未来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8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论文集,1994.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正 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 %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 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粮食”, 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 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 will feedchina——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 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 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 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 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 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 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 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参考文献】

[1]brown, l.r. 1995. who will feed china——wake—upcall for a small planet. w.w.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96~97

[2]gersovitz, m. 1983. selected economic writings of w.arthur lewis. 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149~170

[3]griliches, z. 1957. hybrid corn: an exploration in the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economitrica(10): 94~96

[4]hichs, john r. 1932. "the theory of wage". macmillan,london

[5]lin, justin yifu. 1991a. public research resourcealloca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e:a test of induce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hypothes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 31~46

[6]lin, justin yifu. 1991b. prohibition of factor market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choice in chinese agriculture.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4): 321~348

[7]ohlin, b. 1968.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89~92

[8]ricardo, d. 1955.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economy and taxation. in: straffa, d. the works andcorrespondence of david ricads. cambridge university,cambridge: 27~38

[9]schmookler, j. 1966.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P.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P,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 (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 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 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 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 ):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 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 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j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j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 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 (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 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 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 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 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 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 (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 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 ~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 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 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 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 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 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 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 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 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 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 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 ):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 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管理,1998,(1):26~34。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非凡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第1号国情报告所得出的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结论,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深思。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提出了震动世界的“中国粮食”,更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广为关注。

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一、战略观点(注:根据研究者所提出见解的学科侧重或学科倾向,大致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概括为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并不是严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区分。)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非凡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闻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治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浇灌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治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假如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重,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给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给,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答应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把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非凡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假如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闻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熟悉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非凡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非凡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熟悉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熟悉,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重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续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究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熟悉,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熟悉和正确判定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翱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猜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治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治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治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治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治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治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06]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治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治理,1998,(1):26~34。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管理,1998,(1):26~34。

[120]邹农俭.城镇乡三元结构及其协调发展.何康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5。

【内容提要】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亟待尽快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新晨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按天敌昆虫取食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⑴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效果较好。常利用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

⑵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1.2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以及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是今后农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新型生物农药等几大类。

⑴物农药: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体微生物或活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立克次体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链霉素等,已经广泛应用的产品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井冈霉素,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等。

⑶物源农药:植物性药物源有鱼藤、烟草、除虫菊、鸡血藤、雷公藤、苦树皮、黄杜鹃、百部、艾、穰、蒜、葱、韮、、牡菊、苍耳、芫花、巴豆、苦参、附子、茶叶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也成了时尚,是绿色生物农药的首选。

⑷物源农药:指动物体的代谢物或其体内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以及调节昆虫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如棉铃虫性诱剂、甘蔗条螟性诱剂及天敌动物农药等。

⑸新型生物农药--转基因农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虫、草转基因作物。

2.生态控制

病害虫的生态控制,是指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虫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避免或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⑴适时播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适时期和环境条件,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播种期,可避开病虫害侵染和为害的最适时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轮作:合理品种布局可以限制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轮作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可以减少土壤里的病源积累和单食寡食性害虫食源,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显著。

⑶抑病士利用:对许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开发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栽培品种的多样化,能发挥天然防护壁垒的重大作用,不仅节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绝了害虫与传染病的大规模侵袭,使农作物免遭灭顶之灾。

⑸稻鸭共育(共作)技术:稻鸭共育是利用鸭在稻田中不断觅食活动,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壮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机械防治

⑴物理机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简单机械如竹竿、扫把、网兜等,利用害虫的假死性、群集性等习性来消灭害虫。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无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品种优良,产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黄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虫为害,有利于维生素C的形成,保鲜期长,耐储藏,且增产10%以上。

⑶诱杀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性将害虫诱到一处,集中杀灭。

⑷覆盖防虫网、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虫为害: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还可保护天敌。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续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虫害防治办法,是一种省工、省钱、无污染、切实可行的途径,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虫枝及清扫田园枯枝烂叶等项措施,以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4.结束语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缓解生态恶化、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可行之策。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弊端和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标准,推广和加强有害生物无污染治虫技术势在必行。"绿色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赋予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爱军,袁丛英.绿色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发展,河北化工,2006.

[2]刚毅.生物农药研究进展,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O3.

[3]世平,产祝龙.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病理学报,2004.

[4]刘雄.应重视农业防治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

[5]刘连馥主编.绿色农业初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按天敌昆虫取食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⑴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效果较好。常利用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

⑵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1.2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以及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是今后农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新型生物农药等几大类。

⑴物农药: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体微生物或活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立克次体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链霉素等,已经广泛应用的产品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井冈霉素,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等。

⑶物源农药:植物性药物源有鱼藤、烟草、除虫菊、鸡血藤、雷公藤、苦树皮、黄杜鹃、百部、艾、穰、蒜、葱、韮、、牡菊、苍耳、芫花、巴豆、苦参、附子、茶叶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也成了时尚,是绿色生物农药的首选。

⑷物源农药:指动物体的代谢物或其体内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以及调节昆虫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如棉铃虫性诱剂、甘蔗条螟性诱剂及天敌动物农药等。

⑸新型生物农药--转基因农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虫、草转基因作物。

2.生态控制

病害虫的生态控制,是指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虫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避免或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⑴适时播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适时期和环境条件,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播种期,可避开病虫害侵染和为害的最适时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轮作:合理品种布局可以限制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轮作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可以减少土壤里的病源积累和单食寡食性害虫食源,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显著。

⑶抑病士利用:对许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开发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栽培品种的多样化,能发挥天然防护壁垒的重大作用,不仅节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绝了害虫与传染病的大规模侵袭,使农作物免遭灭顶之灾。

⑸稻鸭共育(共作)技术:稻鸭共育是利用鸭在稻田中不断觅食活动,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壮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机械防治

⑴物理机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简单机械如竹竿、扫把、网兜等,利用害虫的假死性、群集性等习性来消灭害虫。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无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品种优良,产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黄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虫为害,有利于维生素C的形成,保鲜期长,耐储藏,且增产10%以上。

⑶诱杀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性将害虫诱到一处,集中杀灭。

⑷覆盖防虫网、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虫为害: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还可保护天敌。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续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虫害防治办法,是一种省工、省钱、无污染、切实可行的途径,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虫枝及清扫田园枯枝烂叶等项措施,以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4.结束语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缓解生态恶化、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可行之策。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弊端和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标准,推广和加强有害生物无污染治虫技术势在必行。"绿色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赋予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爱军,袁丛英.绿色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发展,河北化工,2006.

[2]刚毅.生物农药研究进展,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O3.

[3]世平,产祝龙.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病理学报,2004.

[4]刘雄.应重视农业防治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

[5]刘连馥主编.绿色农业初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村;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055-03

目前,河南省农业发展受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依然落后,农业的发展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口资源受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仍。总之,河南省农业的基础依然薄弱,亟待加强,农业的发展要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河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

虽然这些年经过河南省政府的努力,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态污染、水土流失等许多农业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和耕地被占。河南省水土流失严重,以河南省淮河流域为例,其总面积为 8.83 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 2.63 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严格,政府对耕地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之许多村民对耕地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农村居民一般都拥有多套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2.土壤盐碱化。河南省一些大中型灌溉区,现在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由于过量灌溉产生大量田间渗漏,加上灌溉渠系渗漏和排水系统不健全,依靠地面潜水蒸发来平衡水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和耕作层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增加了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管向上运动的速度和地下水蒸发量,使非盐碱土或轻微盐碱土变成盐碱土或强盐碱土[1]。据统计,河南省灌区内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耕地面积达 79 864 m2,主要分布在新乡、原阳、封丘、长垣、濮阳、开封、商丘等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灌溉不当引起的。

3.水土和大气污染。河南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地膜以及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使相当一部分化学物质作为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造成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加之农民由使用有机肥转为化肥,使畜禽粪便难以处置,造成江河、湖泊、水库的水富营养化。另外,河南的秸秆焚烧现象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郑州、开封、濮阳、漯河、周口五市“可吸入颗粒物级别为四级”,属于中度污染。焚烧秸秆本身造成的烟雾,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焚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河南省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大力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经济收入以及自然环境四者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不断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循环利用、多极优化、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系统思路以及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推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用养结合、常新地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思想。

1.“三才”论。《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这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和谐与协调,才能出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富兵强的局面,《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先秦时期农业文献。其中《任地》、《辩土》、《审时》等三篇则是农业技术论文,主要内容是关于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和自然气候条件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它们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三才论”农学思想及价值观念 [2]。

2.中国古代农耕实践的系统思路――间作套种、优化组合。《齐民要术》中记述说:“将豆科作物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既可增进地力,又可增加产量;在葱地中套种芫荽,随时供食用,也不会妨碍葱的生长;在桑树下常常刨一刨,种些绿豆、小豆,这两种豆很肥美,又保持土壤润泽,对桑树有好处。”这些正符合系统自适应的机理,多种作物既相互影响,协调同步,又使系统与环境相适应,从而显示出一种整体效益。

3.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的可持续系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而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具有了朴素的用养结合思想,使地力常新的可持续系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农业主要采用精耕细作、轮作、重施有机肥等保持和提高土地肥力,如采用耕肥等耕作措施,精细整地,这些对改善和保持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等状况有决定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河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积极发扬间作套种、优化组合的系统思想,对于开展集约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外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国外许多国家采用一系列方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建立推动环保农业的市场机制。首先,为了从市场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建立了环境标签和审查制度,为利于环保的农产品加注特殊的“生态标志”。如瑞典的有益于环境的“KRAV”标志被消费者广泛认可;丹麦的食品生产必须符合许多规范和标准才能取得国家认可的市场标记。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制度,即采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评价产品生产和消费诸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方法强化了保证初始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最后,是较高的市场价格,即在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时,考虑了环境保护支出、自然资源消耗和使用清洁生产方式的额外费用等来保证环保农业的有效实施[3]。

2.以科技开发为突破,追求产业创新。科技是许多国家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美国国会立法拨发专款,责成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大农业区建立为过剩农产品寻找非农用途的研究开发部门。这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成的四个研究中心取得了数以百计的创新成果。技术创新的非农产品缓解了农产品积压的压力,并帮助农民从农产品出售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为农业科技研究注入了动力。

3.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许多国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吸纳国内外资金,以解决落后农村地区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如通过吸引国际或国家的一些专项环境基金;如全球环境基金、波兰国家环境保护基金等提供启动基金再吸引额外的资金;如立陶宛为进行可持续农业改革,制定了多项重要的国家试点规划并建立了实施该规划的基金会,该基金会在竞争基础上为其成员分配无息贷款和拨款,并调拨环境保护建设设施、环境教育活动、生态监测和其他活动的有关经费。

四、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双重使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度大,只有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农业发展的质的飞跃。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因地制宜的借鉴上述国外的先进经验外,还应当做到:

1.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河南省长期以来以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为主进行生产,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我们要结合省情,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有豫东和豫北平原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豫南丘陵区“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山区“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和城郊区“综合型”生态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与推广,包括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等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走技术生态型农业之路 [4]。

2.建立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支持体系。科技走向农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设立一些科技服务站;二是通过市场配置,用政策优惠鼓励科技企业投入到咨询服务行业中。只有用科技去武装农民,用科学去指导农民才能使农业可持续思想深入人心,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科技的推广就需要政府、民间学术团体、农业从业人员的通力合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以政府行政领导、民间学术团体倡导、农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的立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来保证科技的传播。河南省要依托星火计划等国家政策,创新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因地制宜的借鉴他地的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业特派员制度等,来保证农业科技的广泛、有效传播。

3.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河南省目前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圈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许多城市扩张与保护耕地相冲突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站在战略的角度,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耕地,从而继续保持河南第一粮食大省的地位。

4.加快步伐早日实现农业的“三化”。实现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农业“三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从粗放型农业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农业转变。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综合教益,避免以透支农业资源和简单扩大生产规模为特征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其次,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农村城镇化是农业工业化的基础平台,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才能更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城镇化解决了他们的技术和教育的问题。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重点要放在点多面广的小城镇上,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布局相对合理及发展较快的实力型或潜力较大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开发;要加快中原城市集群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最后,农业工业化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用现代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和运作现代农业,是未来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速河南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根本出路。但是农业工业化的同时要防止石油农业等高污染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模式,走合理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保营.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河南农业,2008,(11).

[2]盛邦跃.试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农业理念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3]陈士军.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机化,2007,(4).

[4]张淑萍.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8,(12).

The Enlightenment of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gricultural’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enan

YAO Xi-chang,LIU Chi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enan Province,how to deal withthese problem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hing,which contacts with our implem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grain big key link of Henan Province,the idea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taken a great effect in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reas.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Some feasibl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of our province.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国内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其是否对食用者安全,对大田种植带来的生态影响等生物安全问题,转基因技术增产潜力是否超过其他农业科技等农业发展方向问题都较少涉及。而这些对转基因作物的评估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增产问题,转基因技术是否对增产比其他农业科技更有优势,研发和推广转基因的机会成本如何,对粮食长期紧张的中国至关重要。中国长期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接近世界20%的人口,而且近年来对农产品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上扬。过去10年,中国人均农业产出增速达到了3%的年增长率,比全球1.7%的增长率高出近一倍。然而,粮食不仅没有出现明显过剩,粮食的进口依存度10年间却从6.2%增长到12.9%,翻了一番。保障供应的压力,压得中国农业喘不过气来。

同时,中国农业的高产,是以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与健康危害为代价的。中国化肥年消费量已达5000万吨(纯养分),超过全球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单位面积使用量也是全球平均的2.5~3倍。对比每公顷可耕地2002年平均化肥使用量:世界100.8公斤,发达国家82.6公斤,中国276.1公斤。长期过度施用氨肥造成的土壤酸化,是对中国农业可持续生产的巨大威胁。孟山都等转基因开发商号称转基因作物在增产的同时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深为化肥农药副作用所困扰的中国农业同样有吸引力。

2006年,转基因专项和大飞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项目一样,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这一总预算超过240亿元的专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投资额最大的单项农业科研项目。相比之下,“十二五”常规育种政府投资仅1.8亿元。从这偏向性极大的科研投资方向可见,政府对转基因的增产潜力抱有巨大期望。在民间,转基因技术是增产原子弹的神话也同样流传。在2013年7月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一个访谈中,经济学家姚洋表示,如果愿意使用转基因,粮食增产的潜力就几乎是无限的。然而,果真如此吗?近期的一些科学论文,从数据和事实出发,对此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

―、西班牙种植转基因玉米后并无增产优势

Angelika Hilbeck等五人2013年5月在《欧洲环境科学》上发表了题为《四个欧盟国家不同转基因种植情况下农民种子的选择》的文章,对比了欧洲四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瑞士)的玉米生产状况。四国中,奥地利、德国和瑞士都拒绝了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而西班牙是欧洲唯一大规模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到2011年12月止,共有108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在西班牙注册商业化种植。美国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更是占绝对优势,在2013年占比高达90%。文章分析表明,转基因玉米的推广并没有为西班牙和美国带来更大增产。

该文同时发现,转基因玉米的推广确实为西班牙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影响,那就是可供农民选择的玉米品种的持续减少。类似趋势在德国等三国不存在。主要种业公司为德国农民提供的玉米品种数量从1994年的116种上升到2011年的320种。奥地利玉米品种数量从1995年的19种增加到近年来的75种左右。瑞士的玉米品种数量在过去十几年中长期保持在60~80种的范围内。

不少产业界人士常批评德国等西欧国家对转基因的严格管理限制农民对品种的选择权。然而数据和事实并不支持这种说法。在没有转基因玉米的德国等三国,可供农民选择的玉米品种数量或者保持稳定,或者显著上升;而且三国的增产趋势也优于美国和西班牙。在转基因玉米不断推广的西班牙,尽管转基因品种数量增长显著,但可供农民选择的非转基因品种和整体品种数量都在不断下降。这让人不得不担心锁定效应: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哪怕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转基因品种未必有优势,农民也将越来越别无选择。

该趋势除了加剧大种业公司的垄断外,农作物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也是对农业长治久安极大的隐患。1970年美国玉米由于某种玉米小斑病菌大流行(south corn leaf blightepidemic)减产15%,其中受灾严重的伊利诺斯州减产25%以上。这就是因为片面追求高产,大面积连年使用某种杂交玉米――当时该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美85%以上。但该品种容易受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的感染,最终导致了不可控制的病害大规模爆发。而这次爆发没有造成更大危害,还得感谢老天爷帮忙。该病害1968年被首次观察到快速扩散,在1970年灾情达到高峰,万幸之后连续几年天气状况不利于病菌传播,给了美国玉米产业几年的缓冲时间更换品种。转基因玉米在西班牙的推广,在没有增产优势的同时带来了玉米田间多样性的减少,值得人们警觉。

二、转基因并无增产或者减少农药使用的优势

2013年6月18日,Jack A.Heinemann和笔者等五人在《农业可持续性国际期刊》上共同发表一题为《美国中西部主要农作物生产中的可持续性和创新》的论文。该论文比较了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和西欧(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荷兰和瑞士)过去50年的大豆玉米和油菜籽生产,并重点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农田生态系统的问题。北美和西欧过去20年的主要差别隐伏于这三种作物种植中,北美从1996年开始越来越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而西欧在转基因问题上更谨慎,更强调常规育种,农田管理,农民参与等多方面综合性措施。

文章发现北美并没有产量优势:过去25年其产量增幅小于西欧。以玉米为例,1961~1985年西欧玉米平均每公顷产量4868.1公斤,美国每公顷5437.9公斤。1986~2010年西欧平均每公顷产量8289.9公斤,美国每公顷8284.1公斤。西欧赶上并略超过美国发生在过去25年。对比西欧和加拿大油菜籽的生产,西欧过去25年的增产趋势也更加明显。

孟山都等转基因开发商号称转基因作物在增产的同时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但数据表明农药使用问题上西欧的农业生态系统同样表现出优势。抗虫转基因作物在北美的推广确实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但没有采用转基因作物的西欧杀虫剂使用同样减少,而且减少幅度远大于北美。同时北美除草剂使用增加,西欧减少。

和西班牙类似,转基因作物推广后可供美国农民选择种植的作物品种快速减少。在2005~2010年的短短五年中,可供农民选择的玉米、大豆和棉花的品种总数量都在不断减少。美国农民在转基因品种之外别无选择的趋势,比西班牙更为明显。上述两篇论文的事实都说明,转基因农作物推广十多年来,并没有如同孟山都等大农商所宣传的那样,在增产增收方面比其他技术取得更为突破性的进展,其最主要的“成效”,是加固了大农商对种子行业的垄断,减少了相关作物的田间生物多样性。

该论文领衔作者Jack Heinemann教授并非所谓“反转”人士,而是转基因科研领域长期从业人士。他长期从事关于原核和真核微生物转基因研究,也有同事甚至顶头上司直接从事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尽管他本人研究和转基因技术息息相关,但他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推广持谨慎态度,认为需要在生物安全方面严格把关。用他自己的话说“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和卖转基因的商人是有区别的”。在笔者和他的多次交流中,他并不认同某些“反转”人士“该技术有原罪”的说法,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做到安全,问题在于孟山都等大农商过分以商业利益甚至垄断利益为重,安全方面只要能够糊弄过去就行。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农业是一个高度综合性学科,农业生物科技并不局限于转基因,而是包括农业生态学、农用林业、综合虫害及养分管理、传统杂交育种、土壤学、作物栽培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迷信搞定了基因就搞定了一切其实是源于对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无知。对某些转基因研发者鼓吹的转基因增产效率无限,没有转基因就不能养活全世界,他并不以为然,尽管他认为安全的转基因技术可以是未来农业科技的一部分。

三、养活中国必须依靠转基因吗

由于转基因大豆和玉米进口量不断增加,一些“反转”人士激烈指责农业部。另外一些专家学者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则认为,我国已经没有拒绝转基因的资本,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已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首先,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的问题,和国内争论激烈的转基因水稻作为主粮是否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问题,尽管有所关联,其实相对独立。转基因大豆/玉米的进口,并不是推广国内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借口。转基因水稻是否应该商业化种植,主要应该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增产潜力有多大,和其他农业科技相比机会成本如何。

第二,增产潜力所带来的利益是否超过了其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问题的可能损害。尤其是民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张启发等试图推动商业化的相关科学家至少应该拿出老鼠90天中期或者两年长期喂养的原始数据供相关专业人士和公众审视,而不是搞转基因大米试吃这类其实在违法边缘的活动来造舆论。

回到大豆和玉米的进口问题,中国除了不断增加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就别无选择了?答案并非如此,我们需要考察一下所谓“刚需”的真实度。中国人均每天的卡路里供应量近年来不断攀升,到2009年已经高达3036大卡,远超过日本人均每天2723大卡。但据估计,普通成年女性每天需要约2000大卡,成年男性每天需要约2500大卡,中重体力劳动者每天需要2800大卡。可见,尽管中国一些地区仍存在部分营养不良现象,但从人均来讲,供应已绰绰有余。而人均每日肉类蛋白质供应量,中国在1997年赶上了日本,到2009年已经超过日本20%左右。

可见,所谓农产品需求高涨的“刚需”,并不是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刚需,而是盲目学习肉蛋奶油越多越好的美国饮食习惯而产生的“刚需”。这不但给农业带来了过大压力,消费者也为此付出极大健康代价,比如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的严酷现实。某些产业界人士为扩张市场,还在不断宣传中国肉蛋奶油的人均消费应进一步向美国看齐。其实,如果继续这种趋势,不仅农业承受不了,中国的医疗体系也承受不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日本人均寿命全球第一,远好于排名33的美国,日本人较合理的膳食结构毫无疑问是一大因素。所以从个人健康和农业角度,中国农产品的需求都不应该继续增长了,而是应该从强调数量的增加转移到对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更何况,除了过量消费,中国粮食浪费也同样惊人。上海每天倒掉2000吨食物,北京1600吨。据估计,中国每年浪费的食品价值超过2000亿元,可提供约2亿人的口粮。有反转基因人士提出了“宁死不吃转基因”的激烈口号,可惜光靠喊口号喊不出粮食来。如果浪费能够减少一半,需求减少到适量,我们才有底气对国内外食品生产者提出减少农药使用量、非转基因等更高质量要求。我们需要的,不是任何人“宁死不吃”的口号和姿态,而是需要更多的人从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费这样的事做起。

以大豆为例具体分析。全世界大豆产量2.5亿吨左右,世界大豆市场上交易约一亿吨,中国2012年进口5838万吨,基本占60%。作为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可以说是毫无议价权/话语权。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消费增加太快,国际上新增的大豆产量,都被中国毫不犹豫的吞下以满足其无理性扩张的巨大胃口。试想,如果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从目前每天56克下降到营养学推荐的每天不超过30克(下降40%以上),人均肉类消费下降到日本人均水平(下降15%~20%),对大豆的需求当然会相应下降。国际大豆市场会因供应过剩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中国是最大的买家,这个时候就有话语权了,因为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出口国这时都要求着中国买大豆了。这个时候中国可以就提要求了。第一步,可以建立草甘磷等农药残留标准和检测,残留超标的不予进口;第二步,可以进一步提出优先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第三步,中国大豆产业也可以因此“走出去”,为愿意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国家和农民提供种子以及其他配套服务。

监管方面,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让民众放心。平心而论,中国对转基因的管理规范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相当严格的,虽然逊于欧洲,但比美国更严格。然而,执法层面需提高空间很大。比如,尽管转基因水稻2009年才拿到农业部的安全证书,但早在2005年湖北省就发现上万亩违规扩散的抗虫转基因水稻。湖北省农业厅点名三家企业(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大新技术研发公司)擅自扩大制种,其中华大新技术研发公司是华中农大下属企业,而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由张启发教授担任首席执行官。发现违规转基因作物后政府补救措施还是相当到位,每亩补偿农民四五百元,上万亩水稻全部铲掉。然后,有关科研人员知法犯法,却并无任何实质上的处罚,让人不得不担心比美国更严格的管理规则是否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目前国内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争论中,不少民众对转基因科学家种种说法抱怀疑态度,不是没有原因。

对国内已经大量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也需要加强监管,包括(1)严禁种植,以保证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品种不受到可能的污染。(2)尽量用于养殖业。笔者就相关问题专门咨询了大豆协会专家刘登高,他表示,除了养殖和食用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虽然产量不断下降,在现阶段还是能够满足直接食用和豆腐、豆芽、豆浆、大豆蛋白粉等主要大豆产品的需求。同时,连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最严格的欧盟,也同样进口不少转基因大豆用于养殖业。由于出口大国美国/阿根廷/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比例都在80%以上甚至更高,短期内国际市场上的买家确实都别无选择。上文已经提到要想改变这个现状的长期努力方向。(3)对用于人类直接消费的转基因农产品,必须严格标示,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可对照欧盟标准,有0.9%以上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示,对违规企业严格处罚。

国内大量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尽管不是粮食作物,但监管同样重要。毕竟,如果因为管理不当而出现超级害虫/超级杂草等生物灾害,受害的将不仅是棉花。在2011年4月28~29日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四次研讨会上,吴孔明院士就提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抗虫绵品种杂乱,其中既有抗虫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也有不少抗虫基因表达水平低下的。他建议此类品种应禁止上市。正如抗生素滥用容易引发细菌抗药性,抗虫基因表达水平低下品种的种植抗虫效果有限的同时容易催生害虫的抗药性,应该加强监管制止这种对转基因技术的滥用。

四、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争论

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TD)在2005~2008年间由来自各国政府、学术界、产业界(产业界在报告前三个月因为种种原因宣布退出)和公民社会的专家们共同参与,400多学者共同执笔,于2008年形成了评估报告。该报告是至今为止对全球农业最全面、最系统的一个评估,被中国等50多个国家共同通过。报告试图探讨的大问题,就是农业向何处去,在总结过去50年的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展望未来50年人类应该如何养活自己,如何推动农业科技为减少贫困、改善农村生计服务,向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将“农业科技”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和《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报告》的宗旨不谋而合。

对转基因技术如何评价,是评估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持各种不同看法的专家在评估过程中激烈交锋,甚至到达了白热化的地步。除了对转基因技术本身的评估,谁拥有和控制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少专家关注的焦点。在过去20年中,农业研发公共投资的比例不断减小,农业研发越来越多的被跨国公司主导。那么,跨国公司所擅长并倡导的农业科技,是否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是值得考虑的。评估建议加强对农业研发的公共投资和公众利益导向。和201 2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所强调的“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相当一致。

就转基因问题,组织者们为了涵盖多方面的观点,做了大量协调,评估中既包括了正方支持转基因可以增产增收的研究和文献,也包括了反方对生物安全性、转基因是否针对小农需求等问题的质疑和相关文献。

评估指出,现代生物技术(指转基因技术)在密闭环境下已被广泛采用,例如,2000年人造酶市场达到15亿美元;而该技术在非密闭环境下的应用(比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存在争议。例如,有数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在某些地方增产10%~33%,而在另一些地方产量下降。评估还对转基因密切相关的专利问题进行讨论,指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相关专利可能增加成本,限制种子保存和交换,限制相关独立研究,以至于损害当地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性。绿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网络于2008年《国外专利陷阱中的“中国”转基因水稻》报告,2009年《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的专利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为评估中相关论点提供了一个注脚。

评估的相关结论是:通过进一步将农业知识与科技转到以农业生态科学为主,将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同时维持和提高生产率;农业目前和未来面对的许多挑战,要求以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方式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科技(正规、传统和基于社区),以及采取新的农业及自然资源管理模式。

五、可持续农业科技成功案例及其启发

何谓以农业生态学为主,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方式应用现有知识和科技,下文将叙述三个在中国已经有相当推广规模的成功案例。

1.多样性混栽持续控制水稻病害

1996年云南农业大学、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单位提出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病害的研究项目。根据水稻品种抗性遗传背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当地栽培条件及农户种植习惯,以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团队进行品种选配和混栽:每四排或者六排杂交稻,栽一排传统稻。由于不同品种不同的抗病性能和农艺性状,极大地减少了因稻瘟病和倒伏引起的产量损失。从1998~2003年,累计示范推广981433公顷,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流行。据四川和云南的统计,减少农药使用80%以上,杂交稻增产6.74%~9.39%,传统稻种增产61.1%~117.4%。

该技术实现了短期和长期收益的完美结合。从短期看,农民平均每亩收益增加100元以上;从长期看,该技术促进了保护传统地方品种,有效地保护了水稻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大量传统品种的快速流失,使得将来的育种工作(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转基因育种)面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危险;所以保护传统地方品种对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该技术正在进一步推广和实践中。同时,以云南农业大学王云月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正在扩展相关研究,就如何利用水稻、大麦、玉米和蚕豆多品种混栽控制病虫害展开研发和推广。

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法,主要特点包括:早移栽,稀植而非密植,稻田只需保持湿润,或者干湿交替,而不需长期淹没。在其发源地马达加斯加,有农民亩产高达1400公斤,达到甚至超过了中国正在研发中的超级稻的产量。水稻强化栽培下单株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其增产的具体机理还在研究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我们对农业生态学和增产机理的理解还非常有限,迷信基因决定一切显然是无知的。

水稻强化栽培经过改进后在中国某些省区已经有相当的推广。到2007年止,四川和浙江推广超过433000公顷。2009年四川省推广超过25万公顷,平均增产20%左右,同时研究表明节水45%~65%,这对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意义重大。使用强化栽培技术的植株根系更发达,所以对抗暴雨或干旱的能力更强。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随着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发和严重,研发和推广这类节水并能够加强作物抗旱抗涝能力的栽培技术显然更为重要。

3.以测土配方。分时施肥为中心的高产高效土壤-作物体系

长期过度施用氮肥造成的土壤酸化,是对中国农业可持续生产的巨大威胁。为此,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为首的科学家团队建立了作物栽培、植物营养、土壤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研究平台,以图破解作物产量与资源效率协同提高的科学难题。在现阶段,以测土配方、分时施肥为核心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增产。三大粮食作物土壤一作物系统综合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在110个主要农业县进行示范验证。300多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相比,该体系平均增产10.8%,氮肥生产力增加13%。

上述三个案例表明,以农业生态学为中心的可持续农业科技的增产潜力至少可以和转基因媲美,甚至远超过转基因。但另一方面,可持续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一些成熟的技术推广阶段也常常遭遇制度失灵或者市场失灵导致难以推广,值得我们深思。在过去十余年里,政府一定程度上被误导迷信转基因高科技,导致农业科研投入过分集中于转基因研究,而一些有同等潜力,甚至潜力更大的可持续农业科技方向,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笔者采访的一位四川教授说他很感激本世纪初拿到的某个科研基金,连续给了四年,他们在这四年里做出了很好的大田试验结果,于是他们改进的某技术被列为省农业厅重点推广项目,从此每年推广数十万公顷,平均增产20%左右。追问他这个基金多少钱,回答每年20万而已。每年20万,比起某些转基因科研人员据说每年上亿的科研基金,真是零头的零头。更让人不解的是,他所在的某大学水稻研究所,三四十个科研人员,从前每年科研经费七八百万。这个所里也有人搞转基因研究,全所科研经费这几年一下子上升到2000多万。当然,新增的钱大都是投给转基因的。尽管他做出了比转基因好得多的增产20%的结果,他还是继续带着他的学生们以真正服务农民的雷锋精神尽量把他们相比之下相当可怜的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这位出身农民的专家,认为政府给科研人员的待遇已经不错,所以,不要打太多个人的小算盘,认真服务农民是他分内该做的。但是,他能招到好学生吗,能留住好学生吗?这样真正服务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专家,将来后继有人吗?毕竟,如果政府农业研发投入过分偏向转基因的现状不改变,跟风转基因的利益诱惑太大。

Jack Heinemann教授作为转基因科学的研究者,认为即使解决了安全问题,转基因也不可能一枝独秀解决农业面临的挑战。其实,国内也有转基因研究者持类似观点。在2010年3月的一次可持续农业会议上,我有幸见到了香港浸会大学植物生理学家张建华教授在《自然》杂志Nature2008年12月上发表的文章《五位可改变世界的农作物研究者》,张建华是其中唯一来自亚洲的。作为节水农业的专家,张教授也在进行转基因抗旱作物的研发。说起民间讨论中对转基因技术的过分妖魔化,他摇头叹息;但说起国家对转基因育种的投入是常规育种的上百倍,他同样摇头叹息,说这同样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他在国家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也曾试图提过意见。可惜,像他这样有良心负责任的转基因科学家不多;国内不少转基因科研人员,其行为更像是急于推广产品的商人。其实,240亿的转基因专项,如果转而投向任何一个特定农业技术方向,也同样是值得质疑的。把大量鸡蛋集中到同一个篮子里,是而不是合理的科研投资。

六、结语

转基因问题无疑是国内目前关于农业的最热点问题。但无论民众和政府,都不应该局限于这个问题,而是当把眼光放长放远到农业的长治久安这个更本质的问题。20世纪的农业绿色革命养活了前所未有的大量人口,但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更加凸显了现有农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2012年的一号文件,深刻阐述了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政府的积极应对。粮食安全既然是公共品,除了政府和农民,还需要每一个消费者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我们长期的粮食安全买单。从过去30年的物价指数来看,粮价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远远低于CPI上涨幅度,这其实是对农民的隐性剥削。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三大粮食作物每亩平均利润仅192元。其中稻谷每亩251.20元,小麦150.51元,玉米175.37元,也就是说一家十来亩地种一年的收入不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20年后谁来种粮的问题并不是杞人忧天。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政府自从2008年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对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支持和补贴,以至于出现了原粮和产品粮倒挂、产销倒挂、国内外倒挂等反常现象。同时,由于产销倒挂,对于花费了大量财政补贴和生态代价得来的粮食消费者并不珍惜。其实,随着种田成本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粮食和农产品价格适当上涨理所应当。粮价上涨可能对低收入阶层比如城市低保人群有所>中击,政府可以通过定向补贴的方法解决,比如提供购粮补助金、食品券,或者定向供应平价粮等方式。从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而且粮食浪费量巨大。都说明低收入阶层之外的大量人口应该而且能够承担得起更高的粮价和农产品价格。同时食品价格上涨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流通领域,尤其是进城最后一公里,政府想要控制食品价格和CPI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给农民的地头收购价,应该而且必须提高。我们对农民的同情,不应该停留在廉价的口头表述,而是真正尊重农民的劳动,为农产品支付合理的价格。

只有在农民、消费者和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的长治久安才有可能实现。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79-01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实施植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绿色植物的大范围推广能够不仅能够减缓环境的恶化,还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二、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在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其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面临的新问题

1. 耕地资源减少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尽管大量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确保粮食产量,但是,却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频率,加大农作物的防控难度。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有三种,分别是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都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平台。可是现在内容越来越过于形式化和任务化,包括:形式单一,看和听是主流,缺少动手的机会;二是教师实践技能缺乏,不能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三是学生实习时间不能与整个农业生产季节相匹配;四是经费过少,学生往往只能在生产一线参观而不能长时间去参与生产实践;五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造成理论研究内容过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豇豆问题”出现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除此之外,世界各个国家提高对进口农产品指标的要求,所以,当前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

4. 农业生产与农民就业形式要求彻底改变植保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分散方式变为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趋于规范化生产。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然而,剩下的主要为生产能力非常弱的成员来管理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再加上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存在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植物保护的对策

1. 培养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植物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植物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以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植物保护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受到化学用品的毒害,现象严重。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出培养人才的方案来培养人才解决问题;我国基层农技队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基层植物保护人才严重匮乏,知识老化,断层严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存在植物保护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增加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 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指的是对生态环境一作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求的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禁止使用那些含有高剧毒的农药,而是要积极推广使用不破坏环境、高效、低毒的农药;第二,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建设多样性的农田,换言之要建造一个品种、种植与景观多样性的农田。

3. 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

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我国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为核心,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控制某个单一有害生物,但是,此种防治对策,又会杀死有害生物体的天敌,污染环境,此外,还会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进而招引更多有害生物的繁殖,这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工作。

4. 强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首先,进行测报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该结合病虫害发作的规律,另外,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生长情况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只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更好的掌握植物保护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第二,实行档案管理。构建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信息档案,总结归纳常见病虫害病例,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常见病害虫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第四,实行市县乡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的网络构建。

五、结束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着实做好这一项基础而艰巨的工作。提高植保成果的利用率,并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切实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雁华.城市园林植保的现状与防治对策及新技术展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6):27-30.

[2]陈恩祥,甘国福.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2011(11):19-21.

[3]梁萍.植物保护教学中应用病虫害新鲜标本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

[4]安长富.园林绿色植物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园艺,2012,(20):148.

[5]陈贞艳.小议园林植物保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2,(9):362.

上一篇: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形式与政策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