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定义范文

时间:2023-10-13 08:55:32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理论创新;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但对经济法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改变了经济法的责任主体。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理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何超明.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关系[D].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

[2]王曦,柯坚.跨世纪的法学视野[D].中国与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法研讨会述评法学评论6,1998(04)

[3]颜运秋.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分析[D].北方法学,2007(03)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2

论文关键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关系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并以此作为生态道德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尺度。它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第二,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它强调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的利益;第三,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要求通过肯定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进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自为的和谐状态。它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际公平、国家主权、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解决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它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第一,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可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文本《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人类需要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2]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要保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因而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总结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出了和谐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上提出了公平原则。因此,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指导实践的方法,即用“最优化”代替“最大化”,二者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责任是一种伦理要求,只有人类认识到自然的现状,才能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作出道德决定。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

第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可以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归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我们之所以说只有以人类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才能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也就是因为只有它才是一种真正能够帮助中国消除当代人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不和谐、不协调状态,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伦理价值观。

第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能够现实地规范人们处理自身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它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而人类的共同利益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因此,即使人们仅从自身的特殊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最终也不得不认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得不自觉地维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的共同利益。

综上所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将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国民众中大力培育现代人类中心意识,并真正实践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 [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1.引言

近几年,假慈善捐赠、食品安全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涉及公众安全的事件频频出现,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漠视商业道德,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普遍关注。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组织,其和谐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从要求企业诚信经营、尊重员工、保护环境,到反血汗工厂运动的兴起和SA8000的推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与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福利联系在一起。照顾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探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把企业发展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企业与社会和谐互助的局面。

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著作“The Philo-

sophy of Management”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1]。1979年学者卡罗尔(Carroll)对CSR做了更全面的定义:“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责任总和。”他把企业社会责任感分为四个方面:(1)在提供社会所需要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得利(经济责任);(2)遵纪守法;(3)遵循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4)对企业运作与其中的社区福利做出积极贡献(慈善责任)[2]。后来,阿奇·卡罗尔也用金字塔式图对这四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社会责任受到了欧美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重要国际组织的认可。世界银行、欧盟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等都给企业社会责任下了定义,其中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CSR)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则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WBCSD将CSR定义为: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于2002年发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来考察业的业绩,并且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涵盖的内容框架和评估指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一系列社会矛盾开始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得出诸多的定义:卢代富(2001)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3]。王红一(2002)指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意味着重新定义公司的目标,除了利润最大化外,还要加入一些社会价值。也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应当将他们有关公司目标的看法扩及公司的决定对于其他成员所导致的影响,如雇员、社会和环境等。换言之,公司被期望带着社会良心活动[4]。常凯(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5]。刘俊海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认为,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满足股东的利益需求为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客户、债权人、环境及当地社区的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的权利和利益[6]。

综合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只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范畴,强调包括员工、顾客、社区、政府等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之外,为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所应承担的一系列责任。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由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首先提出的,她说:“满足当代的需要,但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不能做过度的开发,否则,未来的子孙可以利用的空间或资源就没有或很少了,这就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我们不能损害后代的利益,换取眼前的发展。也就是同志所说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因此,我们要立足今天、放眼未来,一定要做平衡长期和短期的需求的决定。作为一个企业,同样要把长期和短期的平衡运用到商业决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企业长盛不衰。

查阅相关文献,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归纳来看有以下几种。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4

三是继续沿用“持续经营假设”(刘明辉, 1996) 。笔者认为, 在环境会计基本假设中引入“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用“可持续发展”假设代替“持续经营”假设都不甚妥当,“可持续发展”不宜作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理由如下: 首先, 从形式逻辑的层面而言, “可持续发展”不符合作为会计基本假设的形式要求。其次, 根据《新会计大辞海》, 会计假设是指“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会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 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① 再次, 葛家澍、林志军在《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中也提到“会计假设( accounting po stulate s ) 又称会计假定( accounting a ssump2tions) 。根据西方会计学者的解释, 由于会计实务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在会计处理时难免运用判断和估计, 这就需要先做一定的假设”。②由此可见, 会计基本假设来源于“存在一些无法正面予以论证的事物”, 也来源于“科学的发展, 实践经验的积累尚未达到确定的程度, 或达到确知可以另一事物来代替它的程度”③ 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会计作出连续、稳定、确切的反映, 进而对经济事项发生的环境加以估计, 形成判断,最终成为会计工作的公理或前提。这个过程如下图:上述过程在形式逻辑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会计假设在形式上应该表现为“判断”, 会计假设的这种形式是“假设”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判断, 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衡量一条语句是否属于“判断”有实质的和形式的标准: 实质上, 看该

语句是否对思维对象的性质、关系等给予了肯定或否定; 形式上, 看该语句是否具备“主项” (反映被断定对象的概念。例如, “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玫瑰”就是主项) 、“谓项”(反映被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 如“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红色”) 、“联项” (表明主项与谓项联系情况的概念, 一般用“是”与“不是”表明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可以省略) 和“量项” (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 如“所有”,“一切”等, 可以省略) 。

借用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中对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的表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四项基本假设比较完美地符合了“判断”的实质与形式的要求(以下量项可以理解为“一切”、“全部”等,在表述时已经省略)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所反映的(主项) 是(联项) 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谓项) , 而不(联项) 包括其他企业或业主本人的经营活动(谓项) 。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肯定和否定并列的两个判断。连续经营假设: 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主项) 将(联项) 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谓项) 。连续经营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会计期假设: 可以(联项) 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主项) 分割为若干较短的时期(谓项) , 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报表, 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会计期假设是一个被动的肯定的判断。货币计量假设: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主项)可以(联项) 通过货币予以综合反映(谓项) 。货币计量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在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基本假设的学者中,大多使用了如下含义: “‘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 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 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①使用“判断”的两条标准衡量, 如果将“会计核算”作为主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作为“谓项”的话, 问题出在“保证”上, “保证”是否对“会计核算”这个主项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这个谓项在实质上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断定, 从而在形式上成为这个判断的量项?“保证”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含义为“担保, 担保做到”, 即主观努力以确保达到某种状态, 实现某个目标, 换句话说,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而量项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某种既定状态的确认, “是”与“不是”, 已经存在。二者间有质的区别。同时, 在这个“但保”达到某种状态的过程中, 目标的实现与否仍然存在疑问, 可能“做到”, 也可能“做不到”。

因而,“保证”不能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予以肯定或否定的确认, 也不具备量项的功能, 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在形式逻辑层面不符合“判断”的规定, 进而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要求。

其次,“可持续发展”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上面的分析并不是在单纯地玩文字游戏, 也不是说找出一个词语来替换“保证”就可以使“可持续发展”变成“判断”。形式是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方式, “可持续发展”形式与会计基本假设形式的矛盾源于它们内在属性的不一致。

学术研究之所以需要假设, 是因为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认识是有限的, 于是需要在认识的某个阶段根据已知道的事实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 从而形成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或基础。因此, 假设必然具有基础性, 它是起点,不是终点; 是起跑线, 不是归宿。基于这一点, 假设才是一句看似简单的“是”与“不是”。根据徐泓教授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包括如下的内容和特点:

(1) 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以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协调, 其中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

(2)“可持续发展”强调两个持续性: 一是当代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要对过度耗用的资源进行补偿, 不能蚀本; 另一是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界定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权利和义务;

(4)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现代经济社会建立在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如此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及要求, 显然难以要求环境会计作出全面的反映”, ② 也就是说,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要求, 很难, 甚至不可能形成环境会计假设要求的那种一个点, 或一条线的前提。而上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正是希望使用会计核算反映这种经济的方法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 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是在会计中引入“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的初衷, 换句话说, 如果“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内容都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惯例甚至“公理”, 我们还“夫复何求”!由此可见, “可持续发展”一出现就具有强烈的目标性,与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相矛盾。

最后,“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中缺乏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假设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重要, 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或基础。这一点在我们重新整理“持续经营”假设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时能够再次得到印证。

根据《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 “持续经营”假设又名连续性, 继续经营, 非清算性等。其涵义是: 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 否则, 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

上面的表述完备地涵盖了会计主体面临的两种情况:一是不存在“反证”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将会中止的证据) 的时候, 都应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可以连续下去。从而会计主体应该在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 如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进而在这一系列会计原则的指导下, 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中产生了正常经营活动下各种如待摊、预提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是存在“反证”(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限即将到期, 资不抵债已宣告破产,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 的时候, 否认会计主体将继续它的经营活动, 从立足于持续经营向停业、清算(破产) 转变。进而在持续经营假设下适用的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应让位于收付实现制、可变现净值等原则, 由此产生在清算(破产) 重组中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 如清算财产估价中的帐面净值法、重估价值法、变现收入法。如果将存在反证与否看作自变量x , 将由此适用的会计假设、原则、方法看作因变量y , “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用以下分段函数清晰地表示出来:会假设的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相对于“持续经营”假设, “可持续发展”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 生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 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其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使“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从逻辑上分类, 一般来说存在目标实现和目标未实现两种情况:如果目标实现, 即实现了“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作为会计假设, 这是公理, 是前提, 那么环境会计的使命已经完成, 环境会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如果目标未实现, 即没有实现“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那就需要环境会计来实现这一目的, 这又回到了环境会计创立的初衷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起点, 这个假设的存在也毫无意义。在目前的环境会计实务中, 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务操作中,“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在具体操作层面体现出推导的意义。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的诸位学者, 给予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基本假设极高的地位和评价:“除了上述四项假设外, 环境会计还必须基于自己的特性增加一个新的假设,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会计得以建立的基础前提,是我们构造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根本性制约条件。我们相信,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会计就失去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 需要用会计这个特殊的经济工具来改善环境和资源状况, 是环境会计产生的灵感源泉, 是环境会计发挥作用的原始动力, 更是环境会计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根本所在。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本质, 决定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会计, 也是其他环境经济学所涉及学科的共同目标和高屋建瓴的指南针, 其地位和作用之于环境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有如“资源稀缺性”之于经济学。环境会计从产生开始, 其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无不浸透、贯彻、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会计就是一门“可持续发展”的会计。

因此, 我们不适宜也没有必要单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假设之一, 只要坚持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持续经营”假设就可以很好地满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否则, 生硬地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 除了起到意义不大的重复强调作用外, 遗留下的就将是逻辑混乱和体系不清等诸多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 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陈荣凯. 《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

[3] 孟凡利. 环境会计研究[M] . 北京: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徐泓. 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价值取向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涵

1.关于科学发展观。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博大精深,同志概况可谓精辟: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关于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民主法治。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要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两个支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继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

(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阐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提出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科学地阐述了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的思想。

(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党在新世纪全面正式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坚持了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即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可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不仅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要科学认识、正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清楚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予以了更新、更高、更清晰的确定,而以人为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

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这四个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处于统一体中的和谐,都是从“人”与其他对象或人与人本身来展开的。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体,而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自我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来,我们党就探索、提出、实践着这一方针。其间有过严重的挫折、失误和沉重教训,但也更有着因把握好这一方针而使经济社会成果显著的成功的经验和辉煌成就。、邓小平到、这几位不同时期的党的领导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对统筹兼顾的认识和实践,是不断深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要求在搞好“五个统筹”上。这五个统筹,无论从总体上还是每一方面,也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或必然选择。

全面发展是指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领域、各方面都要获得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具体地说,协调发展就是主要体现在搞好“五个统筹”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或核心内容所在。

(三)坚持以“发展”为前提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同时,更加强调和谐社会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时借鉴了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刻,发展的内容更加充实,发展的指向更加明确。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发展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于一体,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综合发展,是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协调,是指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新形势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在实现经济指数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人炸,土壤沙化,粮食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使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2] 雷国珍:《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32页。

[3]《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364页。

[4]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6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5]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6]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J].2000年10月第5期.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7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具有复杂层次的巨大工程。其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人口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同时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细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正好是地理科学的研究主题,也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因素。一切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又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方法。由此可见,地理学与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中学地理教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具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资格。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就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

中学地理教育要义不容辞的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既要考虑局部利益,又要树立全球意识;既要顾及当代的需求,还要照顾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既要追求眼前效益,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点。使他们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的关系。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三是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8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环境法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念主要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三种,呈现一种嬗变的过程。伦理观为环境立法提供伦理基础;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也应当体现某种伦理观。

一、以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是生物圈的中心,主张以人类的价值尺度来解释和处理整个世界。这种伦理观认为只有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而具有内在的价值,其他存在物仅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伦理关怀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外。在这种伦理价值的支配下,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也仅侧重于人的权利。对于环境法的目的通常存在 “一元”论和 “二元”论。目的“一元”论即环境法的目的以保护人体健康为其唯一宗旨;目的“二元”论即认为环境法的目的应该是双重的,其一是保障人体健康;其二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一元论’的环境法立法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物。”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利益服务。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完善的,生命和自然界既有价值,也有利益,它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生存和发展,非人生命体和自然界都是可以获得道德待遇和道德权利的,应该把人道主义的关怀对象扩大到对非人生命体和自然界。 “目的二元论”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为环境法的立法目的,那么是否存在谁优先的问题,如果以经济发展优先,那么环境将得不到保护,如果以保护环境优先,又何必多此一举,在环境保护之后加上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本质上看,“目的二元论”的环境立法体现的也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立法上表现为对环境权与健康权保障不充分。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环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环境立法目的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以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生产、生活和消费的方式产生了怀疑。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的环境学家们对人类中心主义予以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讨“生态中心主义”的理念。生态中心主义是指主张自然客体具有自身价值,应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把“价值的焦点定向于自然客体和过程”的一种环境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把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是基于对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危机的忧思,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理性意识的合理性的一种质疑。“生态中心主义强调每一系统都对整体的健康存在起着重要作用,并要求在此意义上评价物种的价值。”弥补了“人类中心主义”只关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缺陷,把人类关心的领域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在处理现实世界中两大重要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态中心主义反映到立法上则表现为环境立法的终极目标。环境学家汪劲认为,环境立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关系认识的一种抽象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是人类通过立法所拟达到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或理想的目标。终极目标主要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的是生态利益。这种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因而在环境立法目的上表现出一种超前性。生态中心主义看似理想,但却很难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环境立法对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重视不够,这种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

三、以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观源于人类对长期以来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诘问和反思。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而且, 我们现在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的正确诠释:“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将在我国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处理发展问题时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第一, 可持续性, 使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及状态, 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一般被描述为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个方面。第二, 公平性,即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应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 实现他们过较好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公平具有两层含义: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及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第三, 系统性, 即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成一个以人为中心,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 系统内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口的控制能力, 资源的承载能力, 环境的自净能力, 经济的增长能力, 社会的需求能力, 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建设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观所追求的是人类之间的融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它具有多元的指标体系。它不仅包括经济的、社会的,也包括生态环境的;不仅包括物质的、技术层面的,也包括制度和文化价值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承认其他生物、物种、自然和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与生态中心主义相比的进步意义在于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在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指出了隐藏在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导致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这更是对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扬弃。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环境法学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观把环境法的理念提高到了新的境界, 是人类在同大自然融合过程中得出的珍贵经验, 是维护整体生态利益、实现环境正义、构建和谐生态系统的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7-40.

[2]裴广川.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3.

[3]姬志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j].河南大学学报, 2003,43(3): 88-91.

[4]夏少敏.环境资源法总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77.

[5]汪劲.环境法律的理论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212.

上一篇:体育经济发展范文 下一篇:保险学案例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