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1 17:00:59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1

【关键词】个性化;产科;优质护理措施;满意度

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让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加强医院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积极响应卫生部、医院的号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根据产科特点,于今年初制定了“用心服务女性,用爱呵护姐妹”的服务理念,为母婴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体会如下:

1资料

1.1病员资料 2013年1月----6月,接受过个性化服务的产科孕产妇及其家属300人次。

1.2个性化服务内容 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覆盖母亲、婴儿。

1.2.1发放护士名片,并考核调查其的及时性、有效性。护士名片切实解决病员的需求,提升我科护理形象,增进护患友谊增加孕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

1.2.2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夯实专科护理知识技能。让病员切实感受到优质护理。

1.2.3免费为产妇行按摩、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水疗等,并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对一培训产妇及其家属护理婴儿的能力。

1.2.4开展导乐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产、气囊仿生助产术、无痛分娩分娩,减轻准妈妈分娩时的痛苦

1.2.5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针线,老花镜,吹风等便民设施,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家的温暖,贴心服务。

1.2.6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照顾能力,根据孕产妇的特点及疾病特点,提供专业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让患者减少焦虑,更好的回归社会充分认识生活提供生活质量。

2效果评价

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我科实施期间成果显著。经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满意度调查,无一投诉护理人员的发生,满意率100%,真正感受到产科护士对她们的爱护、关心,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有了显著提高,增强了孕产妇对我科的信赖程度,由于病员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对自己职业认同感得到加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取得了社会满意、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的效果。

3体会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2

关键词:社区;特殊人群;家庭病房;护理措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82-01

社区护理即是面对社区内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患者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1]。近些年来,社区文化及社区医疗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也逐步获得了社会和医疗学者的重视。我社区对辖区内特殊人群实施家庭病房护理管理措施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管理服务对象

我社区内精神障碍患者36例,残疾运动障碍患者42例,心脑血管意外卧床患者44例,共122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60.5±5.5)岁,所有患者均为限制行为或是限制运动障碍患者。

2护理方法

2.1传统护理方法:在实施前主要采用的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措施是定期对社区内管理122例特殊人群进行访视,给予治疗和护理方法的指导,进行生活饮食的指导。

2.2家庭病房护理管理措施:对我社区管辖内的特殊性患者建立家庭病房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如下:(1)饮食生活护理干预指导: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规律的饮食习惯,保证患者摄入足量营养及维生素,以定量、定时、营养均衡为主要原则,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降低糖分的摄入。增加粗纤维食物及蔬菜的使用量,尤其是对卧床患者,要注意保证大便通畅。(2)运动管理措施:对精神障碍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增加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患病能力,对卧床患者应适宜的增加床上运动,对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限制其体运动,减少心脑负担,严格执行下床运动的标准,避免过早下床运动导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3)药物治疗:对患者实施严格的药物管理,尤其是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药物,严格要求患者家属定期定时定量的发放治疗药物。(4)心理干预护理:对特殊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同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加对患者的关心和人性化关怀,增加相互患者及家属的相互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5)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内特殊人群实施家庭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和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度。(6)防止并发症:要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卧床患者要注意褥疮和肺内感染的发生发展,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2.3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对比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分别对实施管理措施及前后进行100份的问卷调查,实施管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舒适感,家庭和睦度及对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实施管理前情况,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些年伴随社区医疗服务的提升和进步,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走进了每一个家庭,不但提高了每个家庭及整个社区内,居民的疾病防治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相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社区医疗服务体制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越来越高。

常规的社区护理服务仅局限于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社区内就诊患者的护理干预管理,但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残疾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意外卧床患者,这一部分患者的护理干预则发生缺失,近一年来我社区医疗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家庭,针对这一部分患者采取建立家庭病房的措施进行护理管理干预,以提高特殊性患者享有高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对家庭病房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均得到了认可和好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病房实施前情况但对比实施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社区内特殊人群实施家庭病房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的增加患者幸福感、增加生活舒适感及家庭和睦度,提高对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应用于社区内特殊人群的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化玲, 刘书祥, 胡玮.社区护理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2):92-94

[2]李霞.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J].科技信息,2012(23):489-490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3

【关键词】内科门诊;临床护理;护理纠纷;对策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25-02

引言

内科门诊护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的重点难点之一[1],因而在该阶段出现的护患纠纷问题也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2]。而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如何,不仅仅体现院方的治疗水平,也对患者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就成为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本组探究中,特对我院曾出现的护患纠纷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根据相关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以对照分组的方法,来评价预防措施的应用价值。现结合相关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30名护理人员进行本次探究,均为女性。事先告知所有护理人员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后以奇偶数字随机分组法,将30名护理人员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5名,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2±3.8)岁,大专学历5名,本科及以上10名,护士6名,护师8名,副主任护师1名;B组15名,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3.5±3.2)岁,大专学历4名,本科及以上11名,护士5名,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1名。两组护理人员基础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另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分配给A、B两组护理人员,该240例患者中男性160例,女性80例,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6.5±13.5)岁,随机分配后,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对探究结果无影响。

1.2研究方法

1.2.1分析与护理方法 首先对我院内科门诊既往护理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查找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并形成记录;其次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并对B组护理人员进行宣教,促使其有效领会预防措施的护理要点,并与A组护理人员进行对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疗效,并记录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最后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2.2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7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

2 结果

通过分析既往护患纠纷的案例发现,造成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知识掌握不高、内科门诊专科较多以及患者消极心理情绪。而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分组对照探究,两组护理人员各护理120例人次,发现采取预防措施的B组护理人员,其纠纷发生率仅为1.7%,护理满意度为96.7%,而A组护理人员的纠纷发生率为5.8%,护理满意度为84.2%,P

3 讨论

内科门诊既是医院的重要部分之一[3-4],也代表着医院的对外形象,因此内科门诊护理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公众对院方的看法。但是由于内科门诊患者流量大、病情复杂[5],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也会显著增加,即使出现细微的差错,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对患者治疗效率和院方形象产生影响。对此,如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本组探究中,笔者则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现结合有关资料,做如下阐述。

笔者通过分为我院门诊内科既往护患纠纷案例发现,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护理人员自身方面,这是造成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比如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佳,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够友好,致使部分患者心生埋怨,不积极配合护理治疗,以及部分护理人员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消极心理因素增加,对待患者的问询不能有效回答,都会增加护患间的隔阂,再比如护理人员自身基础知识掌握不高,一方面是在校学习时个别知识面存在真空区域,另一方面是临床带教过程中没有切实掌握有关护理内容,进而造成护理实践能力不足,引发患者投诉。其二是内科门诊自身设置方面,即内科门诊各个科室分类复杂,专科较多,患者又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往往需要在多个科室间往返接受治疗,加上需要进行排队、候诊,容易增加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而为护患纠纷埋下隐患。其三则是患者自身方面,个别患者自身素质不高,对待护理人员的态度蛮横无理,或者患者由于担心病情而出现焦躁、易怒等消极心理情绪,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因素。

而根据上述分析,我院特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且经过对照探究,也取得极好的临床实效,该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意识,通过临床宣教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其养成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服务意识,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多倾听患者的诉求,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②扎实掌握护理基础技能,提升护理实效,护理人员要强化护理技能的训练,练好基本功,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可采取一对一临床带教和实践考核的模式来检查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掌握情况,对需要加强改进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③强化心理引导在内科门诊护理中的积极作用,要重视心理引导,护理人员要以心理引导的方法,去帮助患者消除消极的负面情绪,要强化护患沟通,引导患者妥善完成就诊登记、病历记录等工作,同时也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引导,使其在高压力的护理工作中可以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④完善内科门诊工作流程,营造更为舒适的就诊环境,通过完善的病历收集工作,制定患者各个科室一条龙的就诊服务,由护理人员专门引导,减少患者排队候诊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改造就医环境,保证冬暖夏凉,空气流通,使患者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4 结论

内科门诊护理工作虽然任务繁重,护患纠纷发生诱因较多,但是只要护理人员秉持“以患者为本”的护理原则,加强护患沟通,强化自身护理技能,就能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进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凤仙,李素英,李峰.内科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0,7926):243-244.

[2] 龙少环.提高内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9):332-333.

[3] 朱传金.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2):358-359.

[4] 杨凤.内科门诊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2,25(08):223.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冠心病;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且ICU病房是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重要基地。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我们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包括男28例,女16例;年龄4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1±11.38岁;大学4例、中专9例、高中25例、初中以下6例。干预组包括男26例,女18例;年龄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2±12.42岁;大学3例、中专10例、高中27例、初中以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针对危重病人多、病人陪护多,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体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在准确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细致入微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杜绝了压疮的发生,加强了各种管路护理,规范了重点科室间的患者转交接流程和“腕带”使用管理,建立了危急值登记和处置制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效防范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3)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每年举办两期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班,结业后进行考试,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每个月,医院会组织一次护理学习,进行高难度护理理论培训。而各科室也会组织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

4)为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采取了许多配套措施。例如,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减少护士手工书写内容;完善后勤物资下收下送制度,降低护士外出办事频率;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在工作量大的晨晚间护理及集中治疗期间,增加护士人数;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护士的个体需求,进行弹性排班。通过护理改革、观念转变、技能提升等诸多举措,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理工作真正贴近病人,让优质护理成为一种“惯例”。

5)注重护理细节,比如病人保暖问题。首先,患者身上有很多导连线和各种管道不便穿衣服而将衣服反穿,虽然这样也便于护理病人,但是反穿时衣服容易脱落,易暴露病人肩膀;对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或有气管切开的病人,在护理时不慎使被子往下滑暴露肩膀;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易使被子下滑暴露肩膀;ICU室内温度是常年按要求控制在20-24度左右的,肩膀不盖好容易使病人着凉。因此,应积极改进护理细节:除常规的护理方式即多关注患者盖被子外,设计缝制“保暖护肩带”,给易暴露肩膀的病人使用,既达到了方便观察护理病人的目的,又解决了患者肩膀保暖的问题。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设P

2. 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如表1,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1],不是短期行为,不能走过场。其目的就是能真正为社会提供“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为保证此活动落在实处,取得实效,我院院结合实际,开展了工作,其中冠心病监护病房由于危重病人多[2]、突发事件多、纠纷多等特点成为了优质护理活动重点科室之一。为了找出突破口,真正意义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我们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王丽芳. 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与效果[J]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50-52.

[2]王改红. 浅谈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J]. 护理研究,2010,24(S2): 83-84.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5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重度颅脑损伤;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44-03

自原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我就有满意”的口号以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临床各大重点疾病[1-3]。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该理念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报道所见甚少。本研究总结既往临床工作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经验,查找既往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缺陷,制定重度颅脑损伤护理流程,把“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②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为3~8分;③患者家属要求积极治疗,并好转出院;④患者和患者家属愿意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安排,治疗依从性高;⑤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患者非重度颅脑损伤;②患者为孕妇或者妊娠期妇女;③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愿意听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的指导和安排。其中,男63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4±12.59)岁。将患者分为A组(n = 46)和B组(n =57),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进行皮肤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用药护理、加强患者呼吸道的管理、防止患者误吸和细菌移植等常规护理和指导。B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之前,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知识培训,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和具体实施细则,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精髓。具体措施如下:

1.2.1护理人员的配置 根据动态监测APACHE Ⅱ评分结果来配置护理人员和实施护理对策,每隔4 h评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1次,按照APACHE Ⅱ评分总分将配置方案分为3档次(分别代表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即1档次:0~

1.2.2 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护理处方 出院前1周,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康复措施,从患者仰卧、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坐下、站立平衡到步行。根据患者卧床与否和不同肌力分级选择运动方式:①卧床期间患者肌力在1和2级时,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或助力运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助力,切不可盲目增加助力,而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时则调整康复方案,以主动运动为主,患者肌力恢复至4级后才开始行抗阻练习和床上转移、起坐、头和躯干的控制和坐位平衡练习注意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②非卧床期间,患者进行站立、扶拐行走练习。同时,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手技巧性、灵活性和四肢精细训练,指导患者练习一些简单实用的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通过投球、拨珠算、进食、洗脸、洗手、洗澡、上厕所、穿脱衣服和刷牙等反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根据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辅助器具,尽量限制健侧肢体的替代功能,训练贯穿于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活动中。③定期组织重度颅脑损伤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和方法,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观看电视节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观形象的重度颅脑损伤防治知识,通过网络、报纸、发放重度颅脑损伤知识宣传资料,设立脑卒中咨询热线等途径,提供交流平台。同时,还可以举办重度颅脑损伤经验交流会,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间相互通讯、联络,或通过打电话、建立QQ群、发短信息交流经验或心得体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56.52%(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84,P < 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车祸、撞伤、挤压和高空坠落等颅脑损伤的人数也明显增多[4-7]。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具有病情凶险、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和后遗症多等特点,患者治疗效果直接与医师的技术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8-11]。为此,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意义重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总结既往临床工作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经验,查找既往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缺陷,制定重度颅脑损伤护理流程,结果发现,B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2-14]。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这能够加深全科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理念和精髓的理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该理论和精髓贯穿于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②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评估,根据动态监测APACHEⅡ评分结果为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配置护理人员和实施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的的综合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能够意识到护理措施个体化的重要性,找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针,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护理处方,详细指导患者卧床与否和不同肌力分级下的康复训练方式,同时,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手技巧性、灵活性和四肢精细训练,指导患者练习一些简单实用的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通过投球、拨珠算、进食、洗脸、洗手、洗澡、上厕所、穿脱衣服和刷牙等反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④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做到定期组织重度颅脑损伤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共同学习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和方法,组织患者和患者家属观看电视节目、VCD,使患者得到直观形象的重度颅脑损伤防治知识,通过网络、报纸、发放重度颅脑损伤知识宣传资料,设立脑卒中咨询热线等途径,为患者和患者家属掌握更多的重度颅脑损伤知识提供平台,确保贯彻各项医疗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可以举办重度颅脑损伤经验交流会,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间相互通讯、联络,或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息交流经验或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高患者出院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ICU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晓琴,宋锦平,郭晶.四川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面临困难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6-1698.

[2] 胡碧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降低红灯率的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87-788.

[3] 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590-592.

[4] Var FA,Rajeswaran J. Perception of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2,34(3):223-226.

[5] Niemeier JP,Perrin PB,Holcomb MG,et al. Factor structure,reliability,and validity of the Frontal Systems Behavior Scale(FrSBe)in an acute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pulation [J]. Rehabil Psychol,2013,58(1):51-63.

[6] Moreno JA,Arango Lasprilla JC,Gan C,et al. Sexuality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critical review [J]. Neuro Rehabilitation,2013,32(1):69-85.

[7] Suskauer SJ,Trovato MK. Update 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d agit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J]. PMR,2013,5(2):142-147.

[8] Dean PJ,Sterr A. Long-term effects of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J]. Front Hum Neurosci,2013,7:30.

[9] Mioni G,Mattalia G,Stablum F. Time perception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 study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J]. Brain Cogn,2013,81(3):305-312.

[10] 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70-1772.

[11] 徐航.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预后的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06-2408.

[12] 钟雁飞,陈秋琴,朱文英.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79-80.

[13] 张继红.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3):109-110.

[14] 陈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风险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 50(16):43-44.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6

【关键词】 急诊留观患者; 优质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93-02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临床医学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改革,患者以及家属逐渐重视人性化护理模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对医院临床医疗水平给予重视,对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着较大的要求[1]。2010年卫生部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全面推出,主要目标是满足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等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对基础护理工作夯实,加大临床护理的力度,对相关工作给予全方位落实[2]。由于急诊留观患者具有较大流动性、较多病种、较差条件等基本特征,造成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困难。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0例急诊留观患者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0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其中观察组男192例,女108例,年龄20~72岁,平均(50.2±3.2)岁;80例骨外伤,50例脑外伤,72例消化道疾病,98例呼吸道疾病。对照组男200例,女100例,年龄18~70岁,平均(48.2±3.2)岁;62例骨外伤,69例脑外伤,71例消化道疾病,98例呼吸道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口腔安全护理、病情改变的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基础护理、卧床休息、确保病区有着安静环境等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体现如下。

1.2.1 对优质护理服务流程进行优化 根据急诊留观室的基本特点,对相关环节的护理流程进行健全,医护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负责急诊留观病区的患者。尽可能让首次接待患者的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留观病区的治疗、入室介绍、病情评估等方面的工作,直到患者在留观病区完成治疗才能停止。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对留观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病情观察,使交接班的次数有所降低,确保优质护理能够在全过程实施,使护理质量有所保障的同时,提高家属、患者的满意率,避免出现护理差错[3]。

1.2.2 健康指导的开展,使健康教育得以贯彻 医护人员从接待患者入院,直到患者出院,通过分析患者病情,积极与患者以及沟通疾病检查、疾病治疗、疾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导患者与家属护理简单技巧、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4]。并且在急诊留观室内放置出院指导、入院宣教、护患沟通卡、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资料,确保能够在患者入院治疗、出院康复的整体流程中贯彻健康教育,且通过责任医护人员将优质护理的整体流程执行。

1.2.3 加大基础护理的力度 基础护理措施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确保患者休养的环境处于良好范围,通过心理护理、生活基本照顾、健康教育指导等措施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实施的基础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住院舒适度得到明显提高。通常患者在急诊留观室接受观察时,则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衣服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污染的物体,通过更换衣物或者初步清洗操作后,将干净的病床提供给患者修养,确保患者在留观期间有着舒适的心理。责任护理还应该良好的评估留观室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另外,护理工作还应该与专科特点相互结合,对患者进行晚间或者晨间的护理工作时,对患者手术切口、病情改变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责任护士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的活动范围、饮食给予指导,对护理标准的分级进行细化,使专科护理措施能够在生活护理中全面融入,将人性化服务体现,让患者与治疗、护理活动互相配合,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5]。

1.2.4 将具有沟通特色的护理活动全面开展 医院急诊留观室的护理工作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情绪给予重视,采取语言、观察等措施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尽可能的掌握患者需求、心理变化、病情等方面[6]。让患者积极的向医护人员吐诉在治疗的真实想法,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以及信任感,增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责任心。另外,医护人员在实施优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治疗、病情等需求以及意见进行全面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使急诊留观患者的心态得以稳定,与护理治疗工作全面配合,给诊断、治疗疾病提供良好的条件。

1.2.5 采取有声护理,使患者得到温馨的服务 通常患者在急诊留观室进入后,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将病床安装,提供全面服务,让患者通过舒适的卧位进行休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的力度。通过礼貌用语问候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应该详细地向患者解释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使患者在留观室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如患者不需要禁食,那么则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饮食,使家属、患者的合理要求得到满足。

1.2.6 护理文书的简化,给安全护理提供保障 通过分析医院护理的具体要求,急诊留观室的患者均是通过表格类型的方式制作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中主要记录留观患者的护理记录单、病情评估单等,使医护人员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得到减少,促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能够使医护人员将有效的工作时间在病发巡视中应用,对患者护理、治疗后病情出现的改变进行观察,使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1.3 临床评价方式

本院根据卫生部颁发文件的需求,针对性的制定《临床科室优质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病房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满意度评价表》、《整体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等标准,通过急诊科护士长对急诊留观室在开展优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医生认同度、患者满意度、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等指标的改变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后,满意率为83.3%,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率为98.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例) 一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率(%)

对照组(n=300) 180 70 50 83.3

观察组(n=300) 200 95 5 98.3*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质量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与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医生认同度明显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诊留观病员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使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全面调动,与患者需求、社会发展等互相适应。随着我国临床医学逐渐应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优质护理,使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全面体现[7]。优质护理活动对患者体验改善、内部管理加强、医院服务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护理工作进行改革,给全面落实基础护理、基础治疗提供保障,实施优质护理属于系统类型的工程,医院需要全面管理以及协调,领导层加大重视的态度,职能部门全面支持以及配备,给优质护理工作全面运转提供保障。由于急诊留观室患者具有较大流动性、病情较快变化、较多意外伤害、较急发病、较多病种等基本特征,倘若没有及时的观察、诊断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有着较大的威胁[8]。因此,责任护理应该通过专业性强的护士单人,给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的提供保障,使护士能够全方位履行职责。基础护理的全面开展,积极宣传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使专科特色得到重视,深入增加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使医护人员、患者的关系处于和谐的范围内,深入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分析本组研究资料得知,患者的满意率得到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急诊留观病员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组别 不良事件

例(%) 护理投诉

例(%) 医生认同度(%) 护理文件书写时间(min)

对照组(n=300) 6(2.00) 10(3.33) 76.70 17.50±2.30

观察组(n=300) 1(0.33)* 2(0.67)* 93.30* 9.80±1.90*

*与对照组比较,P

参考文献

[1]朱玉星,杨玲,刘青.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1,4(20):822-823.

[2]李艳英.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1,5(26):182-183.

[3]王宏霞.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1,9(20):677-678.

[4]闫海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1,9(21):142-143.

[5]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9(3):233-234.

[6]赖春娣,郑仕文,吴莲香,等.五级质控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8(4):172-173.

[7]刘校瑾.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与普通病区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调查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6(13):456-457.

[8]张雪兰,吕慧平,陈响宁.强化护士创优意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北方药学,2011,15(6):365-366.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7

1.1规范护理人员行为:①护理人员形象:要求内科护理人员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对护理工作热情主动,护理动作轻柔,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良好印象。②心理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要保持热情的态度,用关切的言语和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和家属,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认可。③业务素质:各内科科室要定期组织该科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熟悉常见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提高护士对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知识,不断提高内科护士的业务素质。

1.2注重情感护理:①密切注意病人情况:护理人员在患者候诊期间,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要心中有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可以进行提前就诊。护理时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诊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病人克服解决,从而使患者能够轻松的接受医院的治疗。②做好导向工作:对于初诊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导向工作,及时对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使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③健康教育:由于医院病人较多,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常见疾病的防治宣讲教育。

1.3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5项内容,评价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结果

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实施人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人性化之前对比,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表1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项目例数满意例数满意度(%)就诊环境40037293.00护士行为举止40038395.75护士仪容仪表40037894.50护士服务态度40038796.75健康宣讲40038295.50

3讨论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人性化护理这一新颖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推动了内科护理工作的进步,将护理工作中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有效的提高了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人性化服务主要包括爱心、责任性、护理流程和护理技巧等方面内容,其终极目的是改善内科病人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讲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说明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内科护理中切实有效的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提高护士的道德修养,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道德保障在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并没有量和质的显示,不是有形可见的,主要是靠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来完成的。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来源于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崇高的道德修养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道德基础。注意培养护士的慎独意识,能够有效避免护士主观原因导致的事故和差错。慎独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十分重要。提高护士的慎独意识,能够有效促进人性化服务的实施。

3.2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为人的实施提供知识保障由于护士护理观念和知识水平等原因,一部分护士常常偏重与知识各项护理和治疗,不能正确履行护士的多元化角色,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缺陷。因此,各内科科室要制定相应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明确奖惩措施和护理质量目标,充分调动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学习和护理的质量。

3.3培养护士的团队精神,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内科护理工作通常是昼夜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常常会有各种突发事件出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患者的需求和情况也不相同,需要内科护士及时作出相应应对。这些工作依靠部分护士的努力远远不能完成,因此护士必须相互支撑,以团队的方式完成整个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工作。

3.4完善护理工作各项操作规程,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程序保障在进行内科护理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的标准流程进行,从而降低护理人员工作的出错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按照标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和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缓解病人住院期间的紧张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内科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各型操作规程,能够有效和谐护患关系,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程序保障。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篇8

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在去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复审”为契机,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以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其中环节质量是重点,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XX年“优质护理服务” 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让患者 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 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 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6、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核措施,坚持客观、公平、 公开原则,分配向一线护士倾斜,调动护士积极性。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登记,依据责任护士出 勤率、护理病人的数量、护理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 满意度、科室评选,进行奖励补偿,对积极者、贡献大的护士在年终增加奖励力度。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优质护理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设立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6、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让患者 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 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 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7、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上一篇:交通安全管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