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德性·品性

时间:2022-08-23 11:20:20

人性、德性、品性,即人类天性、道德准则、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习惯的总和。

人性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何谓人性?人性即人的根本属性,即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蕴藏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类天性。人性既具有共通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共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天生是善的或是恶的。其实人在本性上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既不是一心利他的,也不是一味自私的;既没有天生的罪恶,也没有天生的美德。人性在卑劣与高尚、神性与物欲的交叉点上,人的本性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不论是性善、性恶,还是性无善恶,都必须先弄清什么是善恶。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有人说,人性就是“求我幸福”。由于“幸福”本身的内容以及“求幸福”的方式无时不在变化,所以,人性的内容及其表现也必然会无时不在变化。良性的人性造就出“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人格;恶性的人性也可以造就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低劣败类。其实,人在本质上既是行善者,也是作恶者,要看自己怎么去选择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欲望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欲望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

我们说人性.就是要讲人性,要具备人性,也就是要有最基本的“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德性是做人的基本素质

“德性”,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德性存在于个体自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个人的“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内在品质就是德性”。

“道”与“德”是不可分的,道德就是生命的真谛所在。一个人一旦真正知道了德性,明白了德性,培养和修养了德性,具备了淳厚的德性,也就自然地知道了真我。无德即无道,失德即离道,缺德即背道,古今一理,没有差别。德是近道之源,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把握住“行为”两字的实践,处处、事事、念念行上善之心,行上善之为,就是最好的修德方法。修德关键是要去行,去“为”。那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腐败堕落、的做法,对人民、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在他们的眼里和心里,哪有“德”的影子。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德性的价值首先在于确立人生的正确价值目标,提升生活中的品格。就社会整体而言,德性始终是一种桥梁,它通过道德人格造成一种时势,凝聚人心,通过感召而使某种高尚行为获得众人的响应,从而改变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和普遍心态,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风俗。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太多的诱惑,我们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

品性是做人的成功开端

品性是什么?品性就是品德和品质,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影响或熏陶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习惯,是个人性格的本质。品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也决定了人的成就。品性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社会的反映,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如果说天性是人的灵,品性就是人的魂。有人说,善待人类同胞,爱及万物生灵,不骗、不贪、不说谎,就是人的高层次品性。

其实品性是个没有尺寸的概念,所谓善恶之道,存乎一心,即可顿悟,又可渐悟。社会实践可以改变人的品性。有的人清贫时,能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可一旦遇到物质诱惑,操守就大打折扣变得耳不聪、目不明,品性也就变了。人的品性,涉及理念、行为、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等,品性需要大气,大气者在于识大体,以包容之心善待众生,懂得尊重别人,虚怀若谷,为人谦逊,气度旷达,胸怀博大。大气还要热情。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曾说:“人要是没有热情是干不成大事业的。”有了热情,就能真诚地宽容别人,让你变得心胸宽广,抛弃怨恨;让你变得轻松愉快,净化心灵。

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来自于经济浪潮中的诸多诱惑,我们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以蓬勃的朝气、浩然的正气和昂扬的锐气,搞好工作和学习。远离抱怨和叹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构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人生境界。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职业操守,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对照其基本要求,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落实到工作岗位上。

上一篇:企业社会道德责任是劳资关系的平衡点 下一篇:走出“富饶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