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性质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8:18

突发事件性质篇1

【关键词】 领导干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必要性;对策

一、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必要性

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不力因素有多种,正是有这些不利因素才是我们当前阶段不遗余力地提高领导干部处突能力的原因,这些不利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缺乏鉴别的敏锐性

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复杂的、多维的现象中观察事物,不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干部平时注重“大事、要事”而忽略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升级,本来可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最终发展到了不可掌控的局面;有的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采取敷衍态度,规避矛盾,处置不及时,从而酿成大祸。

2、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动性

表现在面对突发事件,没有掌控大局,不能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能准确判断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及发展趋势,遇到事情不能冷静对待,顾此失彼。

3、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信息传播错误,使事态扩大。

二、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措施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从三个大方面入手: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针对,领导干部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要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量事件证明,引发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第一位的是利益冲突,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第一位的也是处理好利益冲突。在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涉及群众利益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时,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发生的诱因。

2、提高现场决策指挥能力

领导干部对处置不当,是造成事件反复甚至扩大升级的主要因素,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依法果断处置。其一,领导干部要及时亲临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和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其二,基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针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慎用警力,强化教育疏导,分化瓦解,决不能随意动用武力,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事件。其三,做好善后工作,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尽快解决,坚持回访,及时发现新问题,对策划者、煽动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提高综合信息协调与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的突发事件,往往突发性强、频度高、发展演变快,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要求我们保持信息畅通,时刻做好救援准备工作。要正确善用媒体,善待媒体,面对新闻采访既不能随意安排无节制采访,也不能随意对其封堵。在现场一定要重视对信息和新闻媒体的管理,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适时召开新闻会处理好与媒体和公众的良好沟通关系,尽量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要求

1、突发事件发生后对政府的要求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首先,制定完善的应对计划,做出预案。其次,建立高效的协调机构,要建立一个应急指挥中心。再次,建立应对网络,包括国际、国家、地区层面上的应对网络,最后是充分发动群众实施自救。

2、突发事件发生后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面对突发事件,领导干部要提升个人素质,来为自己减压,用以妥善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那么怎样提升个人素质呢?第一,要培养稳定的个人情绪,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要清醒地对待突发事件。第二,要果断地做出决策,领导干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根据性质明判,第一时间做出决策。第三,要有勇气和自信,要有能把事件处理好的信心,而且要有勇气承担责任。

3、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是要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善于从政治上认清和判断形势,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这是领导干部处置好突发事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要具备科学的思想素质,领导干部成熟与否关键在于他的思想素质。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实践、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提高处突能力的根本保障。

4、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要求

(1)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具备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别能力,领导者才能深谋远虑,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判断的敏锐性非常重要,敏锐的判断和评估是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结果的必要保障。

(2)要有快速的反应力。突发事件是事发突然,所以处置需要紧迫的时间做保证,快速反应力是领导作出处置的基本能力,若能及时处置、快速反应,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要有深刻反思力。善于举一反三,提高认识,通过对的处置工作及时总结,反思不足,汲取教训,转危为安,促进工作的再完善,使团队的凝聚力再提高,是更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力量源泉。

5、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基本对策

(1)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各级领导干部要冷静、理性、平和,应对、处置好突发事件。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表现,是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政治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处突能力。

(2)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善后收尾工作做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还有可能引起更强烈的社会反应。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3)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一些领导干部处突不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习力不够,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平时要注重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各类处突知识和处突实践课程培训。

四、结语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步,领导干部作为处突的骨干力量,领导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能否站稳脚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复杂问题的工作本领,最大限度保证灾害发生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国富民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2.

突发事件性质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素质提升

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高校校园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先前宁静的校园时而发生突发性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不仅给和谐的校园带来了影响,还给学校和师生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同时经济上也受到损失,甚至会给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面对这种形势,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如何面对和预防突发事件,提升职业素质是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及特点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有几个成因:第一,由于高校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地区,在发生地震、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时,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该地区,造成大面积死伤事件。流行性疾病也属于这个范围。但随着国家、各省市以及各高校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已经引起高度的重视。第二,校园安全事件目前成为各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自杀、宿舍盗窃、个人财产丢失等。而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则是自杀、杀人、被杀事件,这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是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往往是事前无法预测的,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置。二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处理问题难度大,有时还会遇到先前从来没有遇到的事情。由于法律和政策的不够完善,尤其是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家属大闹学校,安抚工作十分难做。三是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和潜在性,随着信息通讯的网络化以及交通的日益发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呈现扩散性的态势,波及到全省各个高校,甚至涉及到全国。有的通过网络媒体的炒作,歪曲事实,加速了对突发事件不健康、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传播,给师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破坏校园的稳定,难以维持校园的和谐。尤其是学生个体事件,危害性时间长久,会长期在学生中造成很坏的影响,有时会成为其他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二、高校突发事件辅导员的职责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处理问题的原则,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是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肩负着正确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责。

1.树立服务意识,在事件中引导学生、关爱学生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及时获取信息,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可通过同事或班级干部及早赶到现场,在发生事件中争取主动,掌握真实情况,为及时妥善处理好事件做好准备。如果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要迅速告知相关领导,及时汇报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在处理完事情后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做好记录。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要及时通知家长,在告知过程中要注意说话口吻和语气,方式和技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使工作难度加大,要和家长多沟通,消除误解,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另外,要安抚好其他学生,关爱学生,以免学生受到伤害,让学生得到信任,成为学生的主心骨。

2.针对特殊群体,建立预警机制,做好心理疏导

大学生自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环境,有时候面对的环境和在高中时期所宣传的区别比较大,产生心理落差。加之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独生子女,个性强、缺少集体感,以自我为中心较多,在交友、学习、就业中无法保持心理平衡,无形中产生心理危机,容易产生极端行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师,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特别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尤其在有些敏感阶段,如入学、考试、毕业、季节性变化等阶段中要尤为关注,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对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教会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正确交友、求职和择业。

3.防范为先,排查易突发的问题,确保安全稳定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这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大学期间,对大学生三观教育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首先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加强校纪校规的学习,强化大学生知法、懂法、遵守法律的意识,同时要强化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其次做好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也是目前要加强教育的首要任务,面对新一代大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很少受到挫折,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想放弃生命,教育学生要对生命有尊重感,无论是自身还是他人,避免伤害生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救助生命。其三是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思考和分析,要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克服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和独立性。

总之,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发现问题不慌张、处理问题要果断、采取措施要谨慎、采取方法要策略。更为重要的是,突发事件务必预防为主,教育为本,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排查问题,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高校突发事件中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对策

1.学习并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多元的知识结构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高校辅导员除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与学校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一些相关的法律要熟知外,还要知法懂法,在日常工作中才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要具有危机意识,特别要注重如新生入校、毕业离校、考试前后、季节性心理烦躁期等特殊阶段,学生出现突况后,培养突发事件前后的应变能力和构建其预案机制。

2.注重善后恢复阶段的心理疏导,提升辅导员心理素质

在突发事件发生、处理及事件结束后,高校辅导员要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针对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认真反思、总结经验,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一是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对直接受到心理伤害的学生一定要重点关注,通过心理辅导与安抚,关心他们,消除其心理恐惧。二是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沟通,稳定受到伤害的学生的情绪,用时间来化解他们心理的阴影,使其尽快摆脱,进入到正常的学习中,恢复校园的稳定。另外,对于新进的辅导员,要加强身心素质的培养,要有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掌握处理问题的相应技巧和对策,保持稳定的心态,在事件发生时才不会手足无措,延误控制事态发展的时机。同时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通过宣泄、控制呼吸等方法教会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避免产生盲目过激行为,帮助他们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生活。

3.建立善后机制,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辅导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如何合情合理有效的解决,善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这对辅导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善后机制是高校突发事件结束之后处理收尾事务、恢复校内秩序、总结经验教训、追究事件责任、奖励有功人员和防止事件反复等工作的运作机制。”一是要深入细致的做好说服教育工作,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引起学生的思想波动,产生不良的后果,结合事态的发展,从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严重性。以此类事件为契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稳定局面,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二是加强事后再教育,巩固教育成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律常识以及相关文件,从事件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此类事件对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危害,加强正确的引导和再教育。

4.构建突发事件善后中的学习创新机制,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宝贵的价值,在今后的管理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第一,充分利用突发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将此作为危机教育素材,例如召开年级会、班委会,通过案例分析、回顾和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清是非,让学生在危急中成长、成熟。第二,进一步完善学校预警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突发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很多不完善和缺失,将以此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制定更为科学、细致、可操作性的一系列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第三,结合本事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手段和新颖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机制,使之更有效、更实用。第四,始终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日常的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做好防火、防骗、防盗等工作。教育他们遵守交通规则,遇到危机情况保护生命是第一位的,强化安全意识。第五,辅导员要加强自身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一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熟悉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的流程,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能从容应付,控制事态的发展。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大多与学生有关,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导向、协调教育的作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防范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高校的稳定乃至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耿莉.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价值工程,2011(15):239-230.

[2].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R].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07-22.

[3]王鸿.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1(5):61-64.

突发事件性质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课程;初中;体育教育;可行性

体育运动一般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受伤,特别像足球这样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另外,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不断频发,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很多人为的突发事件。初中生处在十几岁的年龄,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自救,这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给他们以指导,传授给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突发事件应急课程的内涵

突发事件应急课程就是学校开展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课程,教授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从而保护自身的安全。突发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在初中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弱,保护自身的能力也不强,这就需要教师以及家长重视孩子自救能力的培养。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普及学生的应急救助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也是现代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定义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中学突发事件指在中学校园,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在校园内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对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性和影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体适能就是指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和体能。

二、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现在的初中生应对突发事件的体适能比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日常的工作都能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缺少了锻炼。现在很多中学往往只重视学生分数而忽略了对身体锻炼,体育课几乎成了初中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唯一途径。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这就需要在体育课中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课程,从而增强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客观的条件决定了初中体育教育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

由于我国地域比较广阔,各个地区发生突发性事件的种类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学校以及相关的部门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突发事件应急课程。例如:在沿海地区可能要给学生增加台风、海啸的相关知识和施救措施;在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给学生增加泥石流、滑坡以及洪涝灾害的相关施救知识;在西南地质活跃的地区,要给学生增加地震知识以及地震发生的次生灾害的施救措施。这些客观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学生学习应急突发事件的地域性。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岛国,他们在学校教育中都在不断地教学生地震的相关知识以及逃生的技能,是一种很具有科学性的学习课程,对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初中教育一般都是重视分数,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中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般都很难了解这些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育中一边增强他们的身体锻炼,一边让他们学习这些突发事件的应急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初中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防灾意识教育

初中院校可以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急救意识教育纳入到体育教育的范畴,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急救意识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因素中。学习急救知识体现出的是一种前瞻性的健康理念,是一种积极、负责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扶助他人的公益精神,更是一种关爱生命的思想修养。中学生群体应该提高急救意识,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关注和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三、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的可行性措施

(一)发挥教育部门的监督作用

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对初中体育教育课程进行规范,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这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一些学校忽视学生体育课程的现象给予监督和纠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二)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

学校以及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重视初中生的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的培养。学校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辅助力量,因此,这二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体育教育中为学生学习突发事件应急课程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提高主体的参与意识

初中生要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课程,不能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突发事件往往都是意外情况,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可能遇到。因此,初中生要认真对待这些实用课程,在体育教育中,要积极锻炼自己的身体,提升自己面对突发事件的施救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伯镇.初中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课程可行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234.

[2]李薇.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几点看法及建议[J].科学之友,2009,(33):105-106.

突发事件性质篇4

【关键词】突发事件 512汶川地震 疾控人员 心理障碍 心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271-02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著名的512汶川大地震,成都市区地震烈度为7度(见国家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相当本地发生5级以上地震。这是突然发生的,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破坏的重大自然灾害,符合突发事件定义。本文通过笔者对该突发事件的亲历过程,从侧面反映疾控人员对严重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活动,以及事件中的自我心理调适。

1 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反应

事件当日,笔者正在单位上班,事件发生时目睹了单位同事对事件的反应全过程。当地震波传递到达,建筑物开始晃动,人们初始并未显得慌乱,言谈中还在对事件性质纷纷猜测,尚能总体保持情绪稳定。但随着后续能量升高,振动加速度G值加大,体感振幅强烈,特别是当出现室内家具移位、倾倒,建筑结构发生填充墙墙体开裂时,绝大多数当事人明显表现出恐惧与慌乱,具体行为趋向于躲避(隐伏于办公桌下),出逃(短时躲避后迅速奔出,向建筑物外疏散)。事后据笔者回顾,当事人当时均有脸色发白,呼吸频率增高表现,另据自述,都感到晕眩,乏力等等。

面对突发事件时个体的心理反应是个人在自身生命、财产受到巨大威胁时产生的情绪状态,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和突发性要求个体立即做出某种反应,因而对个体心理造成巨大压力,迫使人体进入心理应激状态。因此,面对突发事件个人的心理反应其实质是心理应激反应,是突发事件情境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时,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取决于突发事件情境,即突发事件种类,等级,发生的时间,发展的速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更取决于个体特质。面对一定的应激原,其后果的严重性通常有赖于个体对应激的耐受性。对于最为敏感的应激原,每个人有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应激原的敏感性是各不相同的,事态巨变,失意,或遭遇到其他的问题,某人可以处之泰然,而某人却可能束手无策。这就是当地震袭来时,有人会逃离单位,有人却会向单位奔来,有人会离开办公楼躲避,有人却走向实验室关闭电源――这诸多表象背后,很难用一个道德层面,法律责任的差异来笼统解释,究其根源,生理及心理的反应不同,才可能是主要原因。

2 突发事件时的心理问题应对

对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对灾难的反应不同,造成的后果也相去甚远。个性特点,性别因素,训练水平,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突发事件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对突发事件的认知与评价,社会规范,社会支持系统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一个人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应对社会性突发事件时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取决于突发事件对自身生命,生存条件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对政府的公信度及媒体宣传的影响。比如在地震发生过后开展的抗灾应急活动中,这诸多的因素对笔者个人及同僚们心理素质的成熟和稳定,都发生过明显的促进作用。笔者有幸参与了震后彭州龙门山抗灾应急工作,通过这个进程,使笔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外界因素对个体心理波动的作用。

在向灾区现场开进的沿途,面对倒塌的建筑物废墟,暴露于外的遇难者遗体,折断的桥梁,崩塌的山体,阵阵袭来的余震,时时下落的飞石。如果说没有恐惧感,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大家看到先期到达灾区的各种救援力量,特别是人民的身影,使我们深刻感觉到,我们绝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我们看到:“战士们翻越山头的情景真像是时代宣传电影中的画面,他们非常及时地沿着崎岖山路向下冲去,脸上严肃的表情里充满了为人民服务的渴望,最前面的排长手举的红旗在微风中高高飘扬。(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28日,原题:中国怎样动员力量。)”当我们进入回龙沟回龙山庄附近时,我们看到战士们正拿出铁铲,挖掘一条穿过山坡的道路。事实上,想不被感动是很难的。在此情此景感召之下,恐惧已被抛于脑后,一种神圣的参与激情洋溢于每个人的身心,大家都在忘我投入。

这实际上是当时的情境使我们自身处于一种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之中,即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当事者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来自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朋,同志,组织和团体等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都称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和应激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社会支持的性质会影响人们的应付能力。比如在地震救援展开后,我们身处其间,感受到那种举国动员的气势,以及动员后国家机器所展现的强大能力,无不心潮澎湃,增添无尽勇气,对于克服因地震造成的心理失衡,失控等心理反应,具有强烈正向刺激。通过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来对抗应激原的负面影响的过程称为应付,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和策略。通常是通过改变自我,调整自身来摆脱应激事件造成的影响。比如在灾区工作中提供适当方式的娱乐,改善供应条件,组织团队活动(如向中心驻彭州白鹿镇卫生防病小组提供炊具,使其能够自行料理饮食)等均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

3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防

在和平稳定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而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潜在危机是时刻存在的,随时都可能以突发事件的形式爆发。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忧患意识的形成有赖于体制的健全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构成心理承受能力的认知因素,它能使个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从而使个体对突发事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对于疾病控制人员而言,长期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预期。我们应当加强自我修养,养成坚强、稳定、积极的心理素质,来面对将来可能的心理应激事件。

参考文献

[1]王一牛,罗跃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境障碍的特点与应对[J]心理科学进展,2003,4:387.

[2]胡凯 突发性危机引起的心理问题及应对[J].医学与哲学,2004,25(3):49.

[3]李权超 王应立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6,1(12):14.

[4]凌力 陈新华 急救护士应激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5): 3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注释本》[M]法律出版社 2008年8月 第一版.

突发事件性质篇5

[关键词]海洋环境; 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33 — 02

近年来,大连频繁发生的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是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它极大地危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引发了公众恐慌,威胁了社会稳定。这些海洋污染事件拷问和检验了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目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法规为大连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但大连针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严重缺位。由此,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应以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为首要价值,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包括预警型机制,从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源头来治理;组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综合性协调机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应急机制的配套和支撑系统四个方面的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体系。

一、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基本理论

海洋环境突发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海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对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1〕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比其他环境突发事件更具有其特点,海水的运动性使海洋污染物质随着海流、河流和气流等媒介物质迅速扩散,造成污染事件发展态势的不确定性。同时海洋区域难以准确地划定边界,海洋污染极易危害到不特定区域的不特定人群,加剧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处理的难度。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这些特点对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指在相应的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指导下,所建立的一整套完整的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预案、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及运行机制,它平时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在面临突发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时才得以启动,并遵循相应的程序。

二、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治建设的制度重构

(一) 价值转向

1.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由整体主义思路向适当的个体主义思路转变

2010年7月16日,在著名海滨旅游城市大连发生了一起重大海洋污染事件。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其中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对当地海产品养殖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随后,大连市政府立刻作出反映,组织各方力量进行了全面的海上清污行动,共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数万人、各类船只千余艘,以及数十台装运机械投入到清污行动中。由此可见,目前大连市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实施的思路和预期表现在:针对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和难以预见性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采取非常规、超程序和应急式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预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避免社会恐慌和损失扩大化。这正是整体主义思路的表现形式,是从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的。

陆续发生的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对这一整体主义的思路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一年后,2011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再次发生海洋污染事件。同年8月8日,大连福佳PX项目所在海岸堤坝由于强热带风暴受到破坏,使剧毒物质面临泄露的危险。这一事件引起了大连市民的恐慌,情绪激动的市民在人民广场聚集并围堵市政府。事件发生后,大连市政府迅速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但机制的思路是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角度出发,首要目标不在于实现公民的权利保障与救济,只采取了亡羊补牢的治污措施和行政手段关停了事件企业,因此事故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般。可见,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一个重要缺陷在于对保障公民健康的价值追求缺位。从法学的环境权角度来看,保障公民的健康是人们在优美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型人权之一,在大连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中应当明确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因此,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应以“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制度目标,并在整个预案体系中规定具体的措施予以保障。笔者认为,在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框架下,引入突发健康损害事件,即直接以公民的生命健康受到损害为由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以公民生命健康权受到保障与救济的状况作为评估机制实施的标准。

2.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

新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是现代公共行政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运动。“企业型政府”、“政府新模式”、“市场化政府”是这一理论的不同称谓。它是理念和制度上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革新,具体指:重新认识与界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张引入市场手段改进服务,主张政府采取广泛的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推崇管理上的自由化,通过重视战略管理的途径将结果与资源分配尤其是与项目预算的结合,促进资源的更好利用。〔2〕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改造政府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即将企业经营重视成本、品质、顾客满意度的理念引入政府运作之中, 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定位于市场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并用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这一理论摒弃了传统行政的官僚体系,构建企业型政府。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引入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强调政府在处置环境突发事件时,应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服务者,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封闭的官僚机构,并以是否妥善处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标准之一。

3.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的疏漏与补足

虽然,政府在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具有许多即时性和便利性的权力,但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整个环境应急机制,特别是当政府在行使涉及到应急资源的配置和征用、对有关组织或个人的奖惩等强制性权力时,更应当有行为法上的依据。目前国务院已经《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3〕

在大连发生的多起海洋环境污染事件中,政府迅速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处理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具体的危机处置过程适用的制度仍是常规化的环境行政管理制度,并以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群体性纠纷、治理污染为主要目标。要真正杜绝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并且建立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体系中补足既有制度的疏漏,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法律依据的体系化、立体化。

笔者认为,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治建设的可行性措施是完善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以此确立保障人体健康的法律依据。具体而言:第一,大连市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调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判定标准,确立科学完善的控制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破坏标准来保障人体健康。第二,制定符合大连地区情况的环境健康标准体系,特别是在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方面确立专门的健康标准。第三,加强相互关系的环境媒介,如大气、水、土壤之间的环境质量标准协调。第四,改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环境监测制度。

(二)制度重构

1.建立预警型机制,从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源头来治理。目前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事后型的处置模式。这种模式割裂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发展周期,忽视海洋污染事件的长期性、潜伏性和致害不可逆转性的特征,强调行政机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权力的配置,忽视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和预警阶段的应急权力的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预防比救援更重要,重视预防阶段的工作,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这也是对于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原则的需要。预警型应急机制的最大特征在于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是实施主动性应急管理最好的途径。

2.组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综合性协调机构。目前,没有专门机构来统一指挥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均由既有的常规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由多个部门共同进行,往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各个部门参与处置事件。这种机制容易延误了处置事件的最佳时机,且多个部门参与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因此,建议大连市政府整合现有的职能部门,建立一个综合性常设机构,专司协调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

3.大连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中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为人民服务,它是以公民为导向,重视公民的参与,并且便利于公民参与。而海洋环境突发事件极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因此,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仅靠政府单方力量难以有效处置。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可以克服和矫正政府决策主体存在的一些信息偏差与认识缺陷。只有社会公众的参与,才能更好动员全社会力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

4.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配套和支撑系统。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的配套和支撑系统包括:(1)环境信息公开系统。政府及时向社会公布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能够及时化解群众的抵触情绪,有助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强大的财政保障系统。建议将减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体系,探索设立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防灾减灾基金,来解决目前大连市减灾资金不足的严重问题。(3)完善的应急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突发环境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议大连市政府法治部门探讨环境管理方面的地方规范性文件,明确环境权益,追究违法者环境责任,将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纳入环境法制框架之内。

〔参 考 文 献〕

〔1〕徐毅洁.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2〕刘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的路径更新——从泉州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切入〔J〕.孝感学院学报,2011,(05).

突发事件性质篇6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一、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有的学者对校园突发事件定义界定为,是指因为某种具体或者综合原因所致,在校园内部发生,并可能迅速演变或者激化为较大规模,严重影响校内稳定和治安秩序,进而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学生事件和教职工事件、个体事件和、政治事件和非政治事件、刑事事件和灾害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扩散性、潜在性、紧迫性、难控性等等特点。

1.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必要性

(1)高校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增加了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西方敌对势利加紧进行的“西化”、“分化”,敌对势利历来把高校作为渗透和破坏活动的目标;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变化;校园周边不良的社会环境,使得校园内各类案件有上升趋势。

(2)高校内部环境的多样化使高校突发事件风险增加。高校后勤社会化,导致校园内治安问题更为复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影响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问题;高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引发突发事件的土壤。

2.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的可行性。目前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及软件科学理论可为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多学科的协作研究,可建立有效的、具有较高适应性的防范及应对机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比较长的研究国际危机管理和企业危机管理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文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非典”爆发后,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注重对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专著、论文等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管理组织机构、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国内外情况介绍等。因此可以说,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2)实践层面的可行性。一些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突发事件的智能应急系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包含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以上这些做法、经验及法规,为我们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素的构成

1.规章制度。“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许多紧急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一般都涉及紧急状态的决定和进入程序、突发事件出现前的预备工作、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相关信息的获得与、紧急应对行动中政府机构的行政权利扩展、公民和法人的权利限制和义务的扩大,紧急状态的中止等方面的规定。所有这些都将成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法律依据。但高校的突发事件具有自身的特点,以上的法律、法规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高校还应对其进一步细化,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日常管理制度,以及适合高校特点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2.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目标就是对突发事件进行事先的防范和事后的应对,其职责就是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善后恢复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根据组织机构的职责要求,它包括高层决策指挥、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边界信息的畅通等内容。

3.公众支持。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应对,仅仅依靠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公众支持对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应对大规模的突发事件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公众支持应包括对校内人员参与的引导和协调,校内学生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危机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师生危机应对素质和参与技能的提高以及危机参与意识的强化等方面。

4.资金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缺少不了资金的支持。那么对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法就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约束,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其主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督、拓宽筹资渠道等。设立专项资金是指高校在资金预算时划拨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在核定过程中对预算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轻重缓急、经济效益等进行必要的论证。资金的规划、使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实施

1.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

(1)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预防教育。应对突发事件,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预防工作。其次,要对大学生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第三,组织落实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训练。增强广大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建立预警机制的组织机构。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大致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及值班制度、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采购及供应制度,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报告和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检查监督制度等。

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机构,应成为学校的常设机构,该机构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突发事件的有关事宜,可以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战能力。

(3)编制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构想,预先制定的应对预案。当出现了诱发危机的苗头或危机已经爆发,就可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危机的蔓延,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实施

(1)成立应对突发事件指挥部。突发事件指挥部的职责就是全面负责指导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负责重大减灾预备计划的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修改,重大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的监督,决定重大预警信息的,负责重大应急行动的指挥等。

(2)界定突发事件的范围和性质,制定相应对策。现场指挥部要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确定事件的范围、性质和事态的发展,以便制定应急措施和对策,减小和避免事件对学校的损失和影响。

(3)建立高校惟一的信息同,统一思想。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高校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公众只有获得准确的信息,了解突发事件本身的情况,同时也了解高校正在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即将采取的紧急措施,公众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知道如何配合。

3.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恢复和处理机制

(1)善后处理机制的范畴。善后处理机制主要包括: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伤亡人员的处理,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突发事件之后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突发事件的责任追究;突发事件的经过和原因调查;突发事件的总结与表彰等内容。

主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当高校的突发事件得到初步控制后,学校应立即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在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和相关性,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态发展、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态度以及师生员工在事件中的反应;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调查中广泛收集和听取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的意见、反映和要求,重视专家的意见,从中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因由。

(2)善后恢复机制的范畴。突发事件的评估;突发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恢复校园的科研、生活、教学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善后事宜时,应重点强化突发事件的原因调查,重大突发事件的评估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责任追究和突发事件预防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完善等工作。

突发事件性质篇7

本文针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特点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进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可行对策。要明确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指导理念,建立舆情引导的信息监控系统,强化舆论引导专业队伍素质,构建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

【关键词】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特点;对策

就本质上而言,舆论是社会群体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形态,是社会群体间展开社会利益博弈的有效手段。当前频发的突发事件常与舆论事件同步发生,并且相互间产生谐振影响,管理当局的正面舆论引导若不能厘清其中机理,一旦处理不慎,将引发社会各利益群体的连锁反应,导致重大社会,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因此,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情正面引导,意义重大。

一、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特点

1、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客体具有特殊性

突发事件系指发生起因具有突然性,其结果危害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亟需采取特殊程序进行应急处理的各项社会性事件。突发事件具有时间上的突然性,在发生方式上具有潜伏性和突然爆发性,在实施手段上具有多样性,在事件过程及其结果上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危害性。例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突发性事件都重创当地稳定团结的社会基础,恶化当地政府形象。

2、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受到我国转型期社会特有的国情背景影响

当前我国二元化社会所激发的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全球化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外部压力,内外压力共同作用下推动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管理当局日益开始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工作正是值此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网络化世界给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的传播技术从传统的口头传播和文字传播模式跃升至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网络传播模式。互联网时代对社会舆情的生成、演化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一是网络化社会的舆论产生全面化,传统媒体丧失了对于社会议程设置的垄断性权利,传统传播模式下可以被传统媒体遮掩的舆情事件,由于在网络时代的遮掩成本激增以至于无法遮掩。二是网络化社会的舆论心理表现为群体激化。即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容易受敏感性因素的刺激而迅速激发舆论参与群体突破传统社会制度的规范,转而寻求更为直接的渠道以实现其利益诉求。三是网络化社会舆论受蝴蝶效应影响,导致其发展趋势失控的概率增加。由于互联网络传播的即时性,适合网络信息受众需求特质的网络舆情一旦诞生,将会迅猛扩散,超脱事件肇始者及舆情监控者的掌控范围之外。四是网络化社会舆论的监控细分化,传统社会对于网络舆情的集中化监控体制在网络社会被弱化,互联网社会的个体受众同时肩负着网络舆情的信息者、传播者和监控者的多重身份,信息化社会的网络舆情监控社会化趋势业已形成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趋势新特征改造了传统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互联互通的开放传播环境给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新课题。

二、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存在的现实问题

1、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存在认识理念的偏差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盘考虑,系统规划,方可有效应对。但是当前我国的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特别是在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认识理念上存在偏差,严重影响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实施有效引导措施,以致铸成突发事件演化为恶性的社会,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一,当前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定位于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恶性事件的错误方向。本质上,突发事件是一个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的中性的概念范畴,特定的突发事件的善恶定性取决于管理当局对该事件的调研及对涉案当事人的权责认定。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中合理的诉求,应当给予快速、有效、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安抚当事人,迅速平息突发事件的恶性影响。而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不合理要求,管理当局应当展开强大的舆情攻势将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众,对提出不合理诉求的当事人给予适当的教育或惩戒。其二,当前管理当局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时,承袭传统的事后处理理念,忽视对于诱发突发事件的事前诱因的有效解决,从而丧失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良机。

2、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专业队伍建设不到位

基于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认知理念偏差,使得当局在没有突发事件威胁时忽视对舆情引导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导致舆情爆发时期的舆情引导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耽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舆情引导的良机,恶化突发性事件的发展趋势。[2]当前从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人员基本来自管理当局的宣传部门、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干部及员工,舆情引导队伍缺乏舆情引导的专业化知识,使得舆情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再者,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的工作制度缺乏常态化,管理当局缺乏对社会舆情的常规性的持续有效的监管措施,缺乏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各类网站和社交场所的有效监测、分析和处理的设施和设备,从而导致管理当局对于突发事件的监管效能大打折扣,只有等到舆情发展到明显失控状态方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措施。

3、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配套处理机制失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当局对事件本身的处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的关系。当前我国的管理当局重视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忽视对于诱发突发事件本身的诱因的处理,这是舍本逐末的处理方式,势必导致当局侧重于对舆论引导工作的舆论本身的研究,而忽视将事件处理与舆论引导相沟通。事实上,如果引致突发事件的诱因处理不当,则直接影响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实施,甚至会引起民众的反弹式反应,诱发更大的社会;同时,如果舆论引导实施不力,则会恶化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趋势,激发社会舆论的负能量,危害主管当局的威信。

三、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可行对策

1、明确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指导理念

我国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中应当逐步明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基本舆情引导理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方政府更为偏重社会稳定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导致少数地方政府为政府形象和领导政绩考量,在处理重大突发舆情时间上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舆情处理效果被削弱,甚至激发更大的社会。因此,各地主管机关有必要排除对突发事件舆情控制的认识分歧,确认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基本共识,在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方面减少利益纠结,形成有效合力,认真贯彻中央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要求,通过做好突发事件的正面新闻媒体报道,完善当事人机构的新闻制度,健全官方媒体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管理当局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时效性及透明度,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

2、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信息监控系统

突发事件舆情所涉及的事件源自客观事件,其诱因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和必然性。故此,突发事件管理当局有可能根据其诱因的客观必然性的若干端倪来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监控系统,从而及时掌控舆情发展趋势,并制定有效的舆情引导应对策略。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信息监控系统的功能在于及时发现突发事件舆情的诱因性事件,通过将其控制在可以演化成重大突发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状态而做好提前布控措施。对诱发突发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管理当局应当帮扶当事人纠正其思想不稳定性因素,对于当事人的合理要求给予妥善处理,使当事人放弃进一步的激烈对抗措施,从而将突发事件舆情控制在初始状态。

3、强化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素质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是处理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其人员可来自政府或社会群众,包括官方新闻发言人、资深媒体人、网络评论员、各领域专家学者及网络上的意见领袖等。若想提升当局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战斗力,必须系统性规划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专业队伍建设工作。[3]其一,完善官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队伍建设,将政府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纳入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方案中。当局应当有效监控网络舆情的即时动态,并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激烈程度来随时调控网络舆情引导专业队伍成员数量。其二,当局应当强化网络舆情专业队伍与社会舆论意见领袖的有效沟通,基于客观事实和公序良俗来构建重视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的正确舆情引导价值观。管理当局切不可盲目压制网络意见领袖通过正常渠道所表达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导致将其意见发表渠道压制出管理当局行之有效的所控制的现有舆情表达通道,转而运用更为隐蔽的意见表达方式表示对少数管理当局蓄意压制意见表达的反弹,掀起更为宏大的突发事件,从而将社会舆情引向偏离健康、理性的处理通道。

4、构建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突发事件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构建跨部门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应急联动制度体系,统一协调有助于管控当前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工作的职能机构,协力解决危机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由于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具有事件诱因的突发性,舆情信息传递按照社会人际交往的几何级速度传递,社会影响力大,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团结局面的特点。因此,管理当局应当建立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跨部门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制,以特事特办为理念,超越传统行政办事流程的方式来处理突发性事件。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划分清楚各自的工作职责,事先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对策预案,以便当舆情爆发时可以迅速实施该项预案,以便迅速抓住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良机,消弭其影响,降低其危害,将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导刊,2009(7)52-54.

[2]肖建昌,张义明,陈燕. 高校舆情引导机制探析[J].新闻知识,2010(10)57-59.

[3]蔡必华,朱晖.企业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九大要点[J].中国石化,2010(10)37-38.

【作者简介】

突发事件性质篇8

[关键词] 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心理干预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马加爵在打麻将与同学发生纠纷后,杀害四名舍友,并将尸体藏于寝室柜中;“非典”时期教育部了限制高校学生离校通知后第二天北京飞往长沙的 7136 次航班上 231名乘客中有90 %是高校在校生;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起火,?4名女生为了逃生,从6楼阳台一跃而下, 4人均当场死亡。火灾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2010年4月5日晚,北科大三年级女生、21岁的陈蕾从旁边教学楼的9楼纵身跳下,身体摔成了三截,当场死亡;2011年12月份19日,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绝大部分学生因不满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集体罢餐……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等院校,面临着频频发生的种类繁多的突发事件,对学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安、压力与伤害。及时有效地处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不仅关系高校的秩序和声誉,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和采取恰当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高校管理部门才能有效的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应对学生突发事件。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突发事件的定义引申,可以把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定义为: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此事件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事前难以预测,影响广泛,以高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同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在较短时期内骤然发生并容易迅速演化为较大的规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甚至危及高校形象和声誉,对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冲击、威胁或危害。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分类

1、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当一种未知的传染性疾病引起突发事件时,初期易被忽视,而一旦爆发,传播速度快、传染面广、危害性大。如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造成一些高校学生心理的恐慌和教学秩序的混乱。

2、政治类突发事件。此类突发事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学生聚集性强,事件扩散速度快、社会影响大,而且多种矛盾交织,事件虽然可以预见,可一旦爆发,仅仅靠学校自身处置难度极大。

3、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4、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

5、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由于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学生食堂卫生、食物质量、教育质量、教学收费等问题,引起学生不满而罢餐、罢课等。

(三)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群体的特殊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主体往往是众多有共同利益诉求或共同心理倾向的一定区域内的学生群体,主体结构比较单纯。二是影响的广泛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沟通极其活跃、频繁,影响波及的公众人数按参与学生数呈几何数递增。三是演进的不确定性。引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诱因可能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但事件可能发展为由众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是复杂性。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由其本身矛盾的复杂性决定的,本身就是一个突变的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五是诱发因素的多样性。从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看,诱发原因多种多样。六是组织行为的隐蔽性。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递快捷多样,利用网络通信,将信息迅速隐蔽传播,信息很难及时掌控。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预警机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树立消除隐患意识,见微知著,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把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在校内。

1、收集信息,掌握动态。收集信息、掌握动态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要多渠道收集,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渠道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全方位收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性格特征、家庭、思想状况等信息,多方面了解学生动态。

2、日常疏导,及时化解。学生要保持健康的人格、心态和思想状态,日常疏导对于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卓有成效。如果发现有突发事件爆发的端倪,应该及时疏导,本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将矛盾的症结找到,逐步化解,及时制止,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3、关心为主,活动为辅。高校学生大多为住读生,远离家庭和亲人,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应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的成长,更应提倡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润物于无声处。同时,还要以活动为辅。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文团体活动,有利于身心的调节、同学的团结,同时可以培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细胞。使他们融入大学的团体生活中来。

4、制订预案,有备无患。由于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较多和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需要制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到遇事不乱、有条不紊。应急预案需要超前设想,尽可能细化、量化和制度化,提高学校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处置协调能力以及最大限度减轻事件给学生和学校所造成的损害。

上一篇:新制度经济学的政策主张范文 下一篇:近期财政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