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8:55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18-04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几年,中国陆续出台了许多文化经济政策: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宏伟目标;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1年3月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四章全篇规划“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题;2011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2月公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之四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以看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

一、支柱性产业及其划分标准

支柱产业(pillar industry),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它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通常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对支柱性产业的界定曾提出9条参考指标:

以上9条支柱性产业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工业部门的产业特点提出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产业,但总体来看,依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如若成为支柱性产业,其产业增加值须占到该国同期GDP的5%以上。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几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底,纳入统计制度的全国各类文化机构31.35万个,比2009年增加7 776个;从业人员210.79万人,比2009年增加12.38万人;全年营业收入1 244.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5%,实现利润403.39亿元,增长9.6%。中国从2006—2010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见图1),呈现总体递增趋势,其中2009—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最明显。

2.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10年,各级文化部门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促进了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文化部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经文化部平台共向银行推荐项目31个,涉及金额136多亿元。二是继续开展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评选命名工作,累计审定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三是大力扶持重点产业,开展重点动漫产品、重点动漫企业认定工作,2010年底,全国动漫企业达到831家,原创漫画作品13 761部,原创动画作品4 429部,全年营业总收人5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8.2%,实现利润11.65亿元,增长197.4%。

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十二五规划”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在国家级规划中首次把文化产业与GDP定量化地联系起来而拟定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要占到同期GDP的5%以上。然而,直到2010年底,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11 100亿元左右,只占到同期GDP的2.75%。相比之下,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或接近10%,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或支柱产业。据测算,按照国际人均收入和支出平均标准,中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而日前尚不足1万亿元,缺口非常大。目前,中国的文化消费水平只达到发达国家的1/4,人均消费潜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中国的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程度也低于相同发达同家约10个百分点,以文化及传媒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远没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体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实力偏弱,要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零支柱”;模式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而现行养老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土地保障发挥作用太小、现有农村国家养老制度“碎片化”且覆盖率太低等。基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大都无稳定的养老方式,通过详细分析,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养老应采取“零支柱”模式,这既是我国经济实力所允许的,反过来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而且解决了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对其生活的保障程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就我国来说,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严重匾乏,如何解决数量大、增速快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老龄人口现状

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比上年增长了3.22%,占全国总人口的8. 5%,比上年上升了0. 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 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 %,比上年上升了0. 5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表明,城市居民人口老龄化的水平一般要高于农村,而我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就目前来看,我国老年人口近60%分布在农村。在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这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上述可见,我国老龄人口不仅数量大、增速快,而且60%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可以说是未富先老,这就造成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二)农村现有的养老方式遇到的挑战

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通用的养老方式,它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年长者一般都是一家之主,对整个家庭的资源拥有很大的掌控权,加上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由家庭为老年人养老,这是我国普遍而且经济的养老形式。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城镇转移,农村“留守老人”增多,以及孝文化的衰退,使得农村年轻人的赡养老人的意识已大为淡化。同时,农村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虽然改革开放使农村贫困问题有所减缓,但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贫困削弱了家庭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使家庭养老的效果受到影响,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

2.土地保障发挥作用太小

老年人劳动能力衰退,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料,自己耕种土地就更不可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来源。但是正如上文所说,现阶段农村年青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青年人自己的土地都不想耕种,更别说会耕种老年人的土地了,再说即便有人耕种,土地所带来的收益对于农村养老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难以发挥作用。原因有三:其一,农民拥有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农民只能靠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得到收益,而不能从土地上获得其他收益;其二,土地经营面临气候等诸多风险,换言之,农业收益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三,人均耕地的减少速度远远超过农业人口减少的速度,换言之,农民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土地保障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也正在逐步弱化。

3.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严重且覆盖率太低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国家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

农村五保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村开展合作化运动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项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济制度,其资金来源以前主要是乡、村两极负担,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列人政府财政预算,从此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由农村集体福利变为了国家福利。五保制度由于其面向对象具有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它作用范围必然不会很大,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跟踪检查报告》,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只有552.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159.2万人。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截至2009年8月,全国有29个省(区、市)、1200多个县(市、区)实施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共有13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人养老保障或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广泛推行,2009年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底,已将4284.3万人纳人农村低保,还有63. 2万农村人口享受传统的农村社会救济,686. 5万人次享受农村临时生活救助。

由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养老现在形成多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再加上各地情况不同,使得农村养老制度严重碎片化,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且主要是把农村“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人社会保障范围,“非特殊”老年人并没有纳人保障范围之内,再加上申请程序复杂、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使得很多应得到保障的“特殊”老年人也并没有得到保证,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养老保障覆盖率。

二、“零支柱”的提出及其涵义

(一)“零支柱”的提出

2005年底世界银行出版了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21世纪的老年收人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这本书一出版,就被誉为世界银行参与养老金研究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它扩展了三支柱的思想,进而提出了五支柱的概念和建议:第一,提供最低水平保障的非缴费型“零支柱”(待遇形式为国民年金或社会养老金);第二,与本人收人水平挂钩的缴费型“第一支柱”;第三,不同形式的个人储蓄账户性质的强制性“第二支柱”;第四,形式灵活多样的雇主发起的自愿性“第三支柱”;第五,家庭成员之间或代际之间对老年人在经济或非经济方面的援助,这种非正规保障形式即是“第四支柱”(见附表)。

(二)“零支柱”的涵义

由上述可知,“零支柱”即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采取了普惠型的定额养老金待遇,每个老年人只依据年龄和居住情况就能领取养老金,有效地为老年贫困者,以及那些由于没有正式工作或者有正式工作而缴费年限不足而被排除在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之外的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笔者在本文中所倡导的“零支柱”养老模式,是指凡是具有我国公民身份的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都可以无任何条件限制享受到国民养老金。其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待遇享受的条件只与年龄和国民身份有关,与其他条件无任何联系;二是待遇水平应该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最低限度;三是资金应该完全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两者之间的比例划分应视各个地方的具体经济实力而定;四是待遇水平不应全国“一刀切”,应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零支柱”在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初现及其存在的缺陷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中指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待遇领取条件是:“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巧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巧年;距领取年龄超过巧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巧年。” 这表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开始“零支柱”模式的探索,但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意见》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可见,新农保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的,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在农村养老中国家责任还不明确。

二是农民得到待遇的前提是要进行巧年缴费,对于现在已满60岁的老年人待遇享受的前提是其子女应当缴费,这样才能得到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养老金待遇,即“零支柱”部分的享受也是和个人或他人缴费挂钩,这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零支柱”无条件限制的普惠国民养老金。

三是我国规定的基础养老金偏低,每人每月只有55元。虽然《意见》规定“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但这是针对“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而言的,对于缴费年限较短甚至有缴费困难的农村贫困群体来说只能享受最低的标准,而且这还得以履行缴费义务为前提。

基于上文针对《意见》提出的几个问题,下文中将进一步进行原因分析。

四、中国选择“零支柱”原因分析

(一)农民缴费能力较弱,而且思想观念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717.5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 0%,城镇为36. 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受自身能力较弱、收人来源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其收人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就现阶段来说,城镇养老保障实行国家、企业(单位)、个人共同筹资的责任分担机制有其经济基础,但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尤其是中西部农民来说,其个人的缴费能力是很弱的,其人均纯收入要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再加上贫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缴费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

(二)国家过去对农村欠债太多,现在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工业化政策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简言之,就是对农民、农业、农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管制得死。具体言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手段长期大量地把农村、农业资源、资金投人到城市、工业建设中,例如,通过向农村征收农业税、公粮等项目无偿地吸取农村利益;通过各种信贷筹集农村闲散资金投人工业生产等。二是通过严格的户籍管制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大量农业过剩劳动力从事低效率农业生产。这样就使得农村和城市差距越拉越大,大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之势,农村在对城市做出巨大支持的同时,基本得不到多大实质性的支持,更不要说与城市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了。

正如有学者所说,“现在强调反哺农业、农村与农民,政府承担主要的养老保障责任,实际上是对农村与农业投人和农民收人分配亏欠的一种补偿,并不是额外的优惠;同时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最实际的行动,从道理上看是完全讲得通的。”本人完全认同这种观点,现在在农村发展“零支柱”养老模式,不仅是对农村、农民、农业的一种补偿,是城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三)现在我国经济实力能够支撑“零支柱”养老模式的发展

对农村养老采用“零支柱”模式,最大的担心就是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受。虽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但由于农村整体收人水平低,养老金需求并不高,也就是说保证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并不需要太多,就目前及以后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财政完全可以承受。笔者设计“零支柱”养老金是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目标,依据2008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1元。2008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 1亿,且近60%分布在农村。这样65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就有0. 66亿,每年整个财政需要支付2416.26亿元,这只占2008年整个国家财政收人61330.35亿元的3, 9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央视《新闻1十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亿元”。可见我国财政并不缺钱,而是没有合理利用。因此,我国政府的财力是完全能够支撑“零支柱”养老保障在农村的顺利推行。

(四)“零支柱”养老金能够有力地刺激我国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3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支柱产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大规模产出,支柱产业着重强调产业的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

2、强调现在,现在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

3、强调发展,支柱产业要求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要求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4、强调扩大就业。

5、强调带动作用,支住产业要求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6、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4

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人民论坛网做了题为“谁是新成长周期的‘引擎”’的专题调查,共有3295位网友参与。

7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启动国内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正当其时

“你认为目前启动国内经济新周期的‘引擎’是否及时?”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47%的被调查者表示,“及时,是到了发掘新动力应对经济下滑趋势的时候”;仅有12.42%的被调查者认为,“还不到时候,传统支柱产业仍将发挥突出优势”;另有11.11%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依靠低成本优势、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获得了高速发展,此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专家表示,规划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将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2008年11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超出许多人的意料,产业振兴规划的制定十分及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所选取的十大产业,一是就重要性而言,都属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力量;二是问题突出。近年来,这十大产业出现产能扩张过快、产能过剩、低端耗能和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它们受到较大冲击。

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支柱产业。以房地产业为例,2003年提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2006年进一步提出房地产业是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各地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主要也是房地产业。然而,此次出台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最富戏剧性的也莫过于房地产业――在舆论广泛看好的情况下,房地产业最终还是无缘“十大产业”。

在回答“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业虽然没有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它的龙头产业地位将不会改变。你是否认同此观点?”的提问时,45.53%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同”;4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认同”;还有8.11%的被调查者认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认同与“不认同”房地产业的龙头地位的公众几乎是旗鼓相当。

房地产业最终无缘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成员,调查结果显示其原因在于:一是认为房地产业本就处于强势地位,不必列入产业振兴规划(1495票,占总49.54%),二是振兴规划中的十大产业具有更加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1380票,占总45.73%),三是房地产业稍有降温就谈振兴还为时尚早(1205票,占总39.93%)。

6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等,都是我们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11%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很好,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在列举的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石化业、纺织业、轻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物流业、能源业等十几个产业中,谁将成为下一个经济新周期的“引擎”?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电子信息业(2156票,占总66.18%)、装备制造业(1998票,占总61.33%)、能源业(1682票,占总51.63%)等三个产业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

“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不仅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带动上下游几十个产业的发展,对拉动消费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小觑的。”“虽然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和成就,但是仍然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因此具有长期投资的机会和发展潜力。”网友表示。

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但产业发展积累的矛盾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充分暴露,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企业集团大而不强等。现在的经济形势也是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好时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能源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排在了第三位。由此可见,能源业虽然最终未搭上振兴规划的“末班车”,但新能源作为能源家族中越来越重要的一员,其未来发展前景与此次振兴规划关联度也较大。

针对“你认为作为经济新周期的‘引擎’,应当具备哪些特点?”的提问,相关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以上观点。该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带动多个产业链发展(2725票,占总88.47%)、未来发展潜力大(1955票,占总63.47%)、节约能源和资源(1905票,占总61.85%)。

市场需求程度、科技创新程度和政策导向: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影响支柱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支柱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是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你认为地方如何选择本地的龙头企业或支柱产业?调查结果显示,83.49%的被调查者认为,“充分结合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或区位优势”;67.62%的被调查者认为,“从市场需求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会儿大搞生猪养殖,一会儿又搞有机蔬菜种植,虽说初衷是好的,可相关政策既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也不从市场需求出发,盲目上马打造所谓优势产业,折腾了农民却没带来多大的收益。”“如何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有的地方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喜欢盲目跟进,别的地方搞什么也跟着搞什么。”网友纷纷表示。

当问及“某种产业发展为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你认为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市场需求程度(2250票,占总72.39%)、相关科技创新程度(1905票,占总61.29%)、政府政策导向(1790票,占总57.59%)。

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和政策支撑等的推动。千年古都陕西成阳打造“足疗”支柱产业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足疗保健随着人们追求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为一个市场需求度较高的新兴服务行业。成阳市通过政府强力引导,甚至市委书记亲自做该行业的“形象代言人”,硬是将“足疗”业变成了该市的支柱产业。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5

福建省旅游业的相对位置———基于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认识

福建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质就是优化福建旅游产业结构,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因此,需要对福建产业发展状况做分析,与福建省所确立的三大主导产业进行比较,认识目前福建旅游业发展所处的相对位置,找到症结并加以改进。通过福建省旅游产业和省政府确定的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加值占福建省GDP比重、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3个指标对比,明确福建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当前旅游业通常以旅游总收入来衡量其经济成就,加上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因而没有旅游业增加值统计数据,笔者以各年度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率乘以当年的旅游总收入来推算福建省的旅游业增加值。当然,旅游业中食宿行等占据旅游消费很大比重,按照交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等增加值率计算旅游业的实际增加值可能会比用第三产业增加值率计算的结果会小一些。2011福建省旅游业的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在四大产业中都占第3位,年增长率占第2位。“十一五”期间福建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与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出(表2),福建省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4.76%,占第4位;机械设备制造产业是第1位,年均增长率为37.01%;石油化工产业是第2位,年均增长率为35.57%;第3位是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92%。从长期角度考察,旅游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较其他三大主导产业处于劣势。这与杨欢等分析的结论是相符的。即福建旅游业反映的是我国旅游业现状的平均水平,但福建省旅游资源禀赋较丰富,在新的经济增长形势下,如果找准旅游业发展方向,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对旅游业进行优化开发,将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分析———基于福建省旅游业的经济贡献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也就是主导产业。它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能够满足较大的潜在的市场需求或创造出较大的新的市场需求,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多的附加值。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十一五”时期,福建旅游业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目标,围绕“海峡旅游”主题,加大发展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旅游产业创新升级,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具备了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

(一)福建省旅游业产业规模扩大,旅游经济实力增强

经过“十一五”发展,福建旅游业规模扩大,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10年国内游客接待、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等3项指标同时破千亿大关;入境旅游接待快速增长,尤其是台湾同胞的接待增长迅速,近5年来台湾同胞人数基本保持在25%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对福建经济贡献也比较稳定,旅游总收入基本占福建GDP的10%左右(表4),为把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旅游产业基础获得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在基础设施方面,温福铁路、福厦铁路的开通,强力拉动了福州、厦门、宁德、莆田、泉州等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福厦漳高速公路扩建,福州绕城高速一期、机场高速二期等高速公路通车,武邵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形成了省内便捷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泰宁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宁德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我省世界遗产数居全国前列。截止2010年底,全省A级景区达87家,1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森林公园、8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4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设施的完成极大改善了福建旅游的基础条件。旅游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在供给方面,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向休闲、度假、生态等多元化发展,由粗放经营向精品化转变,如福州温泉品牌、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等产品的出现,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质。需求方面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国内市场由长三角、珠三角向东北、中原地区及内陆扩展,国际市场尤其是外国人市场也由近距离的韩日向远距离的欧美扩张。由福建旅游业自身发展来看,快速发展的旅游经济和不断完善的基础及配套设施,为福建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条件。

福建省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产业升级

对福建省旅游业的相对地位及自身发展的分析表明,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关键在于其发展路径,即具有明确的支柱产业地位、具体的发展目标、采用空间集聚与企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建设产业发展基地、有重点项目与投资额、有招商引资项目的目录与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体系。《若干意见》已经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并设定具体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产业融合、壮大市场主体、打造旅游精品、拓展客源市场、提升服务品质、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虽然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如旅游企业小、散、弱,旅游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明显;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大;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等。要使旅游产业成为福建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必须通过旅游产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才能使福建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实现旅游发展目标。#p#分页标题#e#

(一)福建旅游产业改革创新———构建旅游综合体

经过发展,福建旅游经济实力得到加强,景区建设取得成效,交通条件有所改善,行业管理获得提升,但旅游产品的供给和品质总体上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发展层次还不高,发展合力尚未形成,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尚待增强。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企业的小、散、弱,缺少真正叫得响的大型旅游品牌集团。为此,应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旅游产业改革创新。而旅游综合体作为未来旅游开发的主流创新模式,是综合改革创新的核心抓手。福建应该抓紧构建旅游综合体,推动福建旅游从观光向休闲,从景区向目的地转变,使福建旅游开发从单一产品向综合体迈进,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和精品建设战略,抓住生态旅游精品、滨海旅游精品、文化旅游精品和红色旅游精品等4大精品建设,使福建旅游业依托福州、厦门、武夷山等城市,构建海峡西岸东北翼、南翼、西北翼、西南翼四大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旅游要素集聚、特色鲜明、合作密切的旅游发展区域,实现空间集聚与企业集群。

(二)福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要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应该通过产业升级来实现产品供求平衡,着力点应在于通过旅游产业政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市场升级实现旅游效益提高。

旅游产业政策升级。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全国许多省市都完成了各自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图在各地资源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福建省已经在财政、金融、税费及人才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支持政策。(1)财政方面,从2012年起,福建省及各级政府将增加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旅游方面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行业管理、人才培训等,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及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贷款贴息。(2)金融方面,要求各金融机构建立“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旅游业发展。通过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质押、股权和商标质押、海域使用权抵押、旅游饭店经营性物业抵押、旅游装备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贷款抵质押模式,实施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3)税费优惠方面,为支持旅游业发展,福建省政府在《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相关税费优惠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旅游企业采取土地出让分期缴付金、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减免;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费用、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费和技术改造费,依法纳入经营成本,进行税前扣除;宾馆饭店用水、用电、用气按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价格执行;旅行社出具的发票可作为报销凭证;旅行社按营业收入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作为计征基数计算缴纳各种收费;鼓励企业将安排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措施,相关费用可作为企业成本列支。(4)人才政策方面,为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让专家为旅游项目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旅游企业、高等院校加强旅游基础研究和创意产品研发,要引进一批国内外旅游高端策划、经营管理等领军人才。通过省级各类人才专项资金向旅游人才培训倾斜,培养旅游紧缺型高级人才、各类实用人才。实施旅游从业人员全员培训计划,选派旅游业务骨干和项目业主到境内外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扶持重点院校旅游学科建设,培养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通过政策调整升级,为实现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服务。

旅游市场升级。旅游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客源市场的竞争。“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接待境内外游客4.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472万人次。从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看,福建游客入境格局总体上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国市场三分天下的状况。发展入境旅游市场时利用闽籍华人华侨遍布世界的优势,发挥国际友城作用,进一步拓展市场范围,优化市场结构,实现入境客源稳定增长。具体来说巩固包括港澳台、东南亚、日本、韩国在内的基础市场,大力开发欧美发达国家等重点市场,积极培育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新兴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从福建国内旅游市场看,“十一五”期间接待国内游客4.45亿人次,但国内游客,外省游客只有1.12亿人次,平均比重为25.25%,说明福建省国内游客市场主要是省内市场。而福建外省游客市场也是周边区域性市场(粤、浙和赣三省合计共占外省游客比重37.23%,中长线市场客源少。福建外省游客均是过夜游客,在闽消费是福建省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为此要重点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市场,拓展环渤海地区、中部城市群等中远距离旅游市场,延长游客在闽停留时间,扩大在闽旅游消费。通过旅游市场升级,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福建省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但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较优势不明显,要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应该进行旅游综合改革创新,建立旅游综合体,解决旅游产业的小、散、弱问题,同时对旅游产业升级改造,通过发展途径,将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6

本文为2016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154)“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研究”成果。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保定市文化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从文化政策、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资本、文化市场几个维度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归纳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现状和保定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然后,分析问题,挖掘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尚未成为支柱产业背后的原因;之后,根据保定地域文化产业的特色和现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遴选出保定市最具发展前景的三大文化产业类别分别为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和加工制造类,最后针对这三大类别的文化产业分别制定成为支柱产业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支柱产业发展路径

一、保定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定义,文化产业指的是提供给社会公众的文化以及相关产品的全部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范畴涵盖了:a.以文化为核心,以满足公众精神需求为目的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产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包含服务及生产产品);b.以文化产品为目的各种辅助的生产活动;c.用于承载文化产品的物品或工具的制作、展示、传播、使用的文化生产活动;d.用于生产文化产品所需设备的生产制造活动。根据以上定义,结合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本论文将保定市的文化产业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文化旅游类、民俗艺术类、加工制造类,并分别分析这三类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一,保定文化旅游类资源丰富。1986年,保定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历史景观,包括2处国家AAAAA级景区、8处国家AAAA级景区、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森林公园、4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满城汉墓、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古莲花池和莲池书院、杨公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育德中学、第一客栈等。其次,保定市民俗风情独特、民间艺术众多。汉族除外,保定有42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主要分布在3个民族乡,38各聚居乡镇,182个民族村中。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但依旧传承着敦厚质朴的民风民俗,给保定带来很多独特精彩的风貌。如保定市有11处清真寺,具备浓厚的回族民俗观光价值,另外保定市的一些民间民族和文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口口相传,闻名遐迩,已经渐渐与保定市物质文化一场相结合。2012年5月保定市《关于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提到:要集中力量扶持定州大秧歌、老调、雄县古乐、徐水狮子舞、安新高跷、定州子位吹歌、高阳昆曲、安新圈头村音乐会、易县百子龙灯、清苑哈哈腔、涞水高洛古乐等艺术团体,充分显示了市政府对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第三,保定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具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县域的文化产业经济飞速发展,并涌现出了领军类的企业集团,诸如曲阳荣杰石材雕刻,易县保军绞胎陶艺,顺平伊祁山旅游文化及工艺品等。通过上述可以发现,保定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但是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代表保定就是文化强市,目前保定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从文化市场方面来看,数量不多,管理滞后。根据笔者的调研,目前保定市区仅有文化市场6家,县域文化市场数量少、分布散,文化市场体系距离理想的开放、高效、有序尚有一段距离;第二,文化资本方面开发与利用不足,保定市的城市建筑、街区设计、道路管理设施等诸多方面并不能反映古城的文化特色;第三,文化人才匮乏,质量尚待提高,人才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目前保定的文化产业人才仍然十分欠缺,制约了文化产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竞争力;第四,在文化技术方面,仍较为依赖历史上的、传统的文化资源,而对现代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技术开发显得不足;第五,文化政策方面,近些年来,保定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诸如2014年11月推出的《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细节的监督与任务的落实尚有提高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保定的支柱产业便需要明确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量身打造不同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并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拉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保定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瓶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年均增速4.1%;第二产业年均增速9.6%;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0.1%,年均增速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产业结构继续朝着“三、二、一”方向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2.7:55.0:32.3转变为2015年的11.8:50.0:38.2,第一产业比重回落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回落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保定市纺织服装、汽车、新能源发展显著,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这三大支柱产业GDP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例逐步增加,并对规模以上工业起到显著持续拉动作用。现有的支柱产业需要做大做强毋庸置疑,但是伴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015全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十个城市,保定市始终名列其中。环境问题给城市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现在需要刻不容缓的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完成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换代。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文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它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已经为全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因此将保定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发扬两者的优势对于推动保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这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很多城市的发展上得到证明,国内诸如深圳,它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和市场发展优势,确立了“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因此,基于保定丰富的文化资源,基于城市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变迁,文化产业成为保定的支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机遇和优势。

三、文化产业成为保定市支柱产业的路径

1.文化旅游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类的产业应该实施旅游主导型发展路径,要合理安排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前提是要对保定市不同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地域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安排,加快形成以保定市区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融合并发展保定的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旅游产业离不开文化精髓,旅游产业更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推动和促进。文化旅游与常规旅游相比更加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拓宽红色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集中传播保定市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加强对古迹旅游文化的深度传播等来实施。

2.民俗艺术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民俗艺术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节庆会展主导型发展路径。借助白沟市场资源,大力发展保定书画、定兴景泰兰、曲阳石雕、涞水工艺玻璃、曲阳定瓷、雄县黑陶、易县易水古砚、绞胎陶瓷、安新苇画等工艺美术品牌,定期开展会展活动,和会展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保定的城市品位和民俗艺术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保定的经济发展。在政策方面,市政府已经逐步加大了对上述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意创新力度,并鼓励节庆、会展的策划与开展,在曲阳国际雕刻艺术节、保定白沟(中国)箱包节、保定民俗文化节等节庆和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

3.加工制造类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可以实施加工贸易主导型发展路径。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实施文化和其他各产业渗透融合,已经成为保定市的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支柱产业的快速途径。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其他产业的资金、技术,结合新的管理模式,更容易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融合后的其他产业,也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特性,有利于其在市场大潮中具备竞争优势。保定市的纺织业、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业等都有与文化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类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巨大空间。与此同时,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将保定铁球、雄县黑陶等传统特色工艺品实现有效分工的产业集群模式,积极推进制造型文化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此基础之上,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诸如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曲阳宏州大理石工艺品有限公司,打造知名品牌,将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科技理念进行深度的融合,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打造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知名品牌。

四、结语

保定市文化资源丰富却存在着实际发展的困难,希望本论文提出的措施能全方面地、多角度地帮助保定市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的对策能够有效地针对保定市,加快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速度,从而拉动保定市GDP的增长,为更多人带来就业机会并能够更好地传播、发扬保定的历史文化,以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韦静 贾建楠 夏青 罗昀 侯宇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2]陈少峰.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4[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7

[3]成都市文化产业与人才建设研究课题组.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以成都为例[M].科学出版社,2009,3

[4]董江美.关于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3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7

在全球经济最暗淡的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却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一年。岁末年初,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更是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了二、三线城市。不经意间,房地产远离了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成为了有钱阶层的投资品。面对谜一样上窜的房价,老百姓一脸的茫然,连一贯共享房价上涨喜悦的地方官员们也终于看得有点心惊了。于是中央再次出手,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又出台了。

很显然,自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泡沫从未像今天如此真实存在并威胁到民众的生活及中国经济的未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国的经济象今天的中国一样对房地产如此依赖,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象中国的老百姓一样为购买一套房子而承受如此的痛苦。到底是何原因造成今天这样的一种局面?笔者认为房地产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对房地产业不恰当的定位:

首先,国家对房地产业予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位是不恰当的。在这一定位下,国家把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引擎,特别在危机来临之时,更是把它作为拉动内需、保GDP增长的便利手段。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造成出口快速下滑、国内消费乏力的局面,中央决定通过制度改革释放国内住房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首次提出了房地产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设想;2003年,在房地产市场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出现过热的情况下,中央“121号文件”出台,明确了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自此,中央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上左右为难,结果是市场越调越热,房价越调越高。当房价于2007年攀高到一般老百姓靠“啃两代老人”的手段也不能承受的时候,中国房地产开始了自1998以来第一次市场主导的调整期。可惜,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历史惊人的相似,中国经济又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时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困境,而房地产业又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市场之手让位于政策之手,一系列救市措施使得房地产市场进行中的调整半途而废,下坡中冲天而起,带动了钢铁、水泥等传统过剩产业走出了困境。而负面效果则是,国家保增长的资金和民间资本更多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进一步失血;令人咂舌的房价把绝大部分有自住需求的老百姓挡在了市场大门之外。

事实上,我们把房地产视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就相当于把经济发展绑在了“房地产”这驾战车上,这样做风险极大:一是房子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最大问题,不能单纯以“经济”视之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否则会国顾民生而带来社会不稳;二是房地产具有明显的投资和投机的属性,具有很大的市场波动性,不具备作为“支柱产业”的基本要求。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把房地产视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其次,房地产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使得地方政府也把房地产当做了“支柱产业”。土地作为全民所有,原先并不在可出售之列,所以土地出让一直归人预算外收入;再加上财权事权不匹配的财税分配制度,使得土地财政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抓手。当然,一些一、二线城市对房地产的依赖,不仅仅是财政收入而已,GDP的增长也有赖于斯。如果把房地产这一块拿掉,很多城市的GDP恐怕要掉个4成5成都不止。“房地产立市”是很多城市既不愿提及又心知肚明的事实。这就是“房价推高地价,地价推高房价”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难怪有地产界的朋友自嘲:“政府才是房地产最大的开发商,他们是庄,我们只是抬庄的小瘪三,分一杯羹而已。”这句看似自嘲的话,道出了中国房地产的玄机:由于中央和地方对房地产不恰当的定位而使得政府对房地产业深度依赖,各路资金摸清楚了政府的“死穴”,从而吃准了房地产只涨不跌的“定势”。这样就能解释清楚,为什么面对自住需求无法承受的房价,2009年各路资金依然疯狂人市,炒土地、炒楼盘,更有开发商(其中不乏国有企业)稳稳捂盘,赌定楼盘更上层楼。

房地产在政策支持下的财富效应,使得浸淫在制造业数十年的巨子们如海尔、格力之属,也纷纷打起了房地产的主意。毕竟在制造业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微薄利润,和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里挣快钱、挣大钱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对于很多城市的主政者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既然卖卖土地、抬抬房价,就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大效益,又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去调什么结构、转变什么方式?

但是,为政者不能不心系民生,不能不有战略思维:高房价基本消灭了城市的“中产阶级”,令“中产阶级”按揭买房后一生沦为赤贫,买不起房的“无产阶级”则是怨声载道;而高昂的房价更是扼杀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创新型经济将逐渐远离这些商务成本、生活成本奇高的城市。创新与活力对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城市保持竞争力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比高房价带来GDP和财政收入短暂的增长要重要得多。

房地产业已经消耗了中国太多的社会成本,吸走了太多的财富,使得一个个城市在一片虚荣中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我们确实到了应该重新审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时候了。能够作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是那些以科技、创新、勤奋为动力,在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中产生较大增值,给大多数人带来价值和福祉的产业。房地产本该是具有明显民生属性、适度市场化的行业;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房地产业实际上已成了一个远离民生、以政策和金融为资源的投资性行业。如果不从定位上作文章,设计出规范房地产发展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恐怕中央调控政策最多只是一片止痛片而已。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篇8

[关键词] 外贸商品结构 合理度指数 投入产出

一、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迅速增长,使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学者越来越关注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刘重力(2000)通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认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与世界趋于一致,但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出口竞争力也不强;李晋(2001)从“新经济”的视角审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认为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偏低,高技术产品比重小,并引发诸多贸易问题。沈利生、吴振宇(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确定各部门出口、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不同作用,从而分析了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并建立了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王建军、马序昌(2005)通过对新疆外贸结构的研究,认为进口产品的合理性应符合新疆瓶颈产业的需要,出口产品的合理性取决于新疆支柱产业的需要。本文借鉴沈利生、吴振宇(2003)的研究方法并加以改进,利用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角度评价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重点调整的进出口部门。

二、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评价方法

1.投入产出模型及分析思路

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以及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投入产出模型的数学表达如下所示:

(1)

(1)式中,X是总产出矩阵,是里昂惕夫逆矩阵,Y是最终需求矩阵。

投入产出表清晰地揭示了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对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此外,投入产出表还包含了当年全部的进出口额,且其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完全一致。由于以上优点,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角度考察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是最佳选择。

通过表示不同产业部门地位和作用的指标值的计算,并按其大小进行排序,然后计算按产业划分的不同进出口商品的比重并进行排序,最后将这两种排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一致 ,那么这样的外贸商品结构大致是合理的,两者越趋于一致,表明结构越是合理;相反,如果两种排序相去甚远,这样的结构是不合理的,越不一致,表明结构越不合理。在此基础上,再构造一种表示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的指标,将不同年份的合理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是改善还是恶化。在对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之后,还可以构造表示各类外贸商品比重调整的必要性大小的指标,按其大小安排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以指导当前的外贸实践。

2.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

(1)基本指标

从投入产出模型中可以引申出两个重要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这两个系数对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至关重要。这两个系数的计算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即假定各产业部门是等权的,这一做法忽略了产业规模的大小,而事实上部门规模的大小也影响其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不能不考虑的,同时采用算术平均法使分母的经济含义模糊导致整个计算公式的经济含义不清晰。为了使计算公式具备更清晰的经济含义,这里考虑把各产业部门的规模加进去而采用加权平均法。各部门产出的大小似乎可以代表各自的规模,则各部门产出占全社会总产出的比例可作权数,但从财富的创造来看,产出大的部门不一定创造的财富就多,而产出小的部门未必就是创造财富少,因此部门产出的大小并不能真正代表其规模,而部门增加值的大小代表对财富创造的贡献,才代表其真正的规模大小,因此以各部门增加值占全社会总增加值的比例作为权数才是相对合理的。据此,进行加权平均后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重新构造的影响力系数的分母表示在特定的产业结构下国民经济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对经济的拉动额,而新的推动力系数的分母表示在特定产业结构下为获得一单位国民经济最终产品而要求经济整体提供的完全供给额。可见,这两个重新构造的系数都是各部门分别与国民经济整体进行比较,而不是与各部门的平均拉动额或供给额相比较,比权重均分的传统计算方法更具经济含义。新构建的影响力系数是某一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与全社会总体影响力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1,则表明该部门生产拉动力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力系数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需提供的完全供给量与全社会总体供给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1,则表明全社会生产对该部门产品的需求大,是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

(2) 其它指标

通过计算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可以确定哪些是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而提高支柱产业商品的出口比例和瓶颈产业商品的进口比例都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这就要求各产业的商品进出口比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称。然而,现实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各部门的地位并不一致,那么此时的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程度有多高及其变化趋势怎样,仅仅通过比较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排序与其进出口商品的比重排序是难以确定的。为此,我们可以构造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如下所示:

(7)、(8)式中,是j部门的出口额,是总出口额,是i部门的进口额,是总进口额。

出口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排序与其比重排序越趋于一致,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就越高,表明结构越是合理。若该指数逐年增大,表明结构的不断改善,否则,就是不变或恶化。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具有同样的性质。

进一步地,考虑到现实中系数与比重的排序的不一致而需要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应优先扩大出口或进口的部门,笔者考虑将系数与进口、出口比重结合起来构造一种指数,叫做出口调整指数和进口调整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出口调整指数:(9)

进口调整指数: (10)

(9)、(10)式中,是j部门的出口额,是总出口额,是i部门的进口额,是总进口额。

出口调整指数 是影响力系数与出口比重的差,当某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而比重相对小时,这个差就会较大,表示该部门应当优先扩大出口比重。通过计算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的出口调整指数,然后对该指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即可发现哪些部门应优先加大出口比重。同理,通过对进口调整指数 的排序也可以知道优先扩大进口比重的部门。

三、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1.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分析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实质就是分析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而首先要确定哪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各部门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即可确定支柱产业,以下20个部门都是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即这些都是支柱产业。

由表1可见,1997-2007年这十年里,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这些部门中,大部分产业的排序都未发生重大变化,显示这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也有一部分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序发生巨大变动,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序从1997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15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第31位提前至第17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却从第2位跌至第18位。前两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排位提高固然是有益的,但作为高技术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缩小,表明该产业的产业链在缩短,生产波及面趋于狭小,这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然后,我们根据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计算结果利用合理度指数计算公式测算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1997-2007年这十年间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变化趋势。经测算,1997、2002、2007年这三年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分别是1.145,1.208,1.204。可见,1997-2002年,出口商品的结构合理性指数增大,而2002-2007年,合理度指数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表明这期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在前五年得以改善后于后五年基本不变,但应谨防其恶化的趋势。

针对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测算结果,为不断改善结构的合理性,必须让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其出口比重相匹配,即让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影响力系数小的产业缩小出口比重,而关键是提高支柱产业的出口比例。这时可以通过计算出口调整指数来确定哪些是应优先扩大出口的产业,根据2007年前20个支柱产业出口调整指数的计算并对其进行排序,发现应优先考虑增大出口比重的产业部门,前十位分别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进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通过三年各产业推动力系数的计算并进行排序,我们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结果如下:

表2显示,推动力系数大于1的这18个部门基本上都是资源、能源及原材料生产部门,还有部分服务业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品是整个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但未见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部门名列其中,服务业在整体上推动力较小,表明我国生产中的高级要素投入比例偏低。推动力系数的排序变动甚于影响力系数,变动幅度较小的部门还不到一半,基本上集中在前七个部门,说明这些部门作为基础产业的重要性,而剩余的一半多产业的推动力系数排位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如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房地产业、金属制品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部门的排位比以往大大提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房地产业的变动尤为显著,分别从第24、34位升至第8、9位,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废品废料和金融业等产业的排位却急剧下降。

经测算,1997、2002、2007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分别为1.239、1.284、1.263。从测算结果来看,1997-2002年,合理度指数得到提高,表明进口商品结构在此期间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002-2007年,合理度指数呈现小幅下降,进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在恶化。由此可见,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在1997-2007年这十年间经历了先扬后抑的变化过程。为了使进口商品结构不断趋于改善,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对目前的进口商品结构作进一步调整,这就需要确定哪些是优先扩大进口的部门。

通过对2007年进口调整系数的计算并进行排序,确定如下部门为优先增加进口比例的部门,为突出重点,这里选取前十个部门: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房地产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进口不应盲目扩大,而房地产业本身无进口,也就不存在增加对该产业的进口了。

四、结论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1997-2007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支柱产业在这十年里变化不大,表明这些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支柱产业中大部分资本、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如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以及能耗少的产业如工艺品及其他制造品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产业的地位在提升,而高能耗产业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等地位趋于下降,这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有利于经济的可待续发展。相应地,这些支柱产业的出口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使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但由于在这十年的后期支柱产业的出口比例没能进一步优化而使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没有改善反而略呈恶化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瓶颈产业多属于原材料和资源、能源生产业,其地位与支柱产业相比变动较明显,除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等传统资源、能源产业外,其它产业如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产业的推动力都得以提高,表明我国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在不断改变,也印证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由于近些年这些产业的地位提升而出口比例没有相应调整,以致进口商品结构在1997-2007年的前期得到改善后,于后期走向恶化。由此可见,这十年中,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都是先改善而后恶化,根据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重力: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0,(5):23-27

[2]沈利生 吴振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66-72

[3]唐宜红 杨琦:北京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9):48-54

上一篇: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下一篇:数字经济统计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