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民族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3:49

树立民族意识

树立民族意识篇1

 

    [关键词]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课程意识  从“汉语文”到“汉语”  解读  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 “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本华. 从“汉语文”到“汉语”,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树立民族意识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府决策制度;完善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于社会及公众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这就要求作为决策者的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决策之前,必须谨慎、充分、全面、细致地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这个重要职能。考察目前中国的民族地区的行政决策机制,虽然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社会公示制、专家咨询制、决策论证制度等,但这些做法是缺乏内在的相互衔接性,整体性不强。要真正规范政府的决策职能,必须建立一套与中国国情和少数民族地区区情相适应的政府决策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行政决策制度,首先必须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中建立和完善其行政决策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

一、责任机制

所谓政府责任机制,就是政府部门及其决策负责人,在行政决策失误后,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不仅仅限于做个检讨敷衍了事,以防止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决策的主观随意性,避免官僚主义。我们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府对人民负责,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的行政决策同样也必须对人民负责。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承担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行政责任。

考察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政决策体制,这种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些官员心目中缺乏对责任的深刻理解,从权利的来源看,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政府集中了相当多的社会资源,政府官员在充分的享受着某种社会优势的情况下,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体现在决策职能上,就是决策责任。

当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少数民族政府官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官员的升降一定程度上还是依托与上级官员的感情联络和家族势力,官员的政绩得失考虑的不够多,也不够全面,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我认为,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责任机制,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一是树立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目前,很多民族地区官员缺乏责任意识,部分官员虽然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却很少有官员知道要对人民负责,认为自己委居于偏远、贫穷和孤寂的少数民族地区奉献青春、热血,至于责任就不应该而且没有必要追究和承担了。这种理念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部门造成了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这是政府及公众所不愿看到的。究其根源,在于一些官员不清楚责任的涵义,只是看到了自身权力的增大,熟不知权力的变大意味着义务与责任的增大。我们的官员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层级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你所享有和决定的社会资源的增多,更是自身责任的成倍增加,特别当这些社会资源在涉及其他公民权益的情况下。只有树立这样的权利观和责任意识,才能及时让某些责任心不强的人退出公务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公务员这个需要高尚道德品质标准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行业。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这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可喜的是,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今年来,反复强调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官员自身要真正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意识。二是建立正确的官员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正确的官员评价机制,除了包含一些客观的量性数据指标外,还应该吸收一些定性指标。定量数据指标比较容易制定,如社会、经济、文化的各种发展指标等。长期以来,在考核政府官员中,定量的指标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夸大,最明显的莫过于GDP指标。各地,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盲目追求单纯的GDP增长,以此来衡量官员的政绩,从而造成了经济发展中的急功近利,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等社会问题。引入软性定性指标,能够极大的弥补硬性数字指标的不足,更好地全面衡量社会发展情况。事实上,只有采用将软性指标与硬性指标相结合的评审机制,才能科学有效地去评价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及其官员决策的实际效果。

树立民族意识篇3

开展“祖国万岁”歌咏比赛,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祖国万岁”歌曲学唱活动;“民族团结知识”宣传,进行民族团结知识的宣传和学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民族团结知识”主题班会内容,正确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树立民族意识篇4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精神 重要性 途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高校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国家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极大地促进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来侵略。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引导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与充满对祖国的热爱与树立报效祖国的理念,这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二 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这对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在高校开展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让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感。这是鼓舞大学生立志成才、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就是指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华民族情结,即这种人才能在祖国和世界任何地方想到为祖国做贡献。他们应具有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伟襟。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操的重任。由于高校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感、前卫的青年群体,他们在当今深刻变化的形势中,较之以往,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骤然加大,他们就会将这一切不如意归结为国家、民族与时代,从而发生反叛精神,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就会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音符。而高校能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这样,在高校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三 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民族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高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报效祖国理念。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源泉,它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与动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表现为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的竞争。因此,对高校而言,开展对大学生进行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增强其国家认同感,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高校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建设

高校要建立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形成以革命人物、事迹等爱国主义宣传基地。一个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就是一段历史、一部教材、一处课堂,它是一座蕴藏着真善美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宝库。通过对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参观,可以引导他们从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参观学习,以增强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开展中华历史知识教育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不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情怀。近代中国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历史,就是中国民族崇高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让广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就是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树立国家与民族意识,能在国家危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承担起历史责任。同时,更要加强中国革命的传统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与建设新中国而表现出来的革命气概与民族气节。这样,学生就会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从而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与崇高抱负。

4.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突出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鉴于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让高校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结合时代的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将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名言等张贴在教室、走廊、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此来增加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场景与气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莉、徐国锋.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4.10.15

〔3〕孙伟.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实施手段〔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树立民族意识篇5

关键词:壮族;民俗;环境;意识

1 引言

2 八宝的民间信仰体系

2.1 麽教信仰

在八宝壮族民间信仰里边有这么一群体,每当壮族人民有事,无论大小事(大到村里边的老人不在了,找他们去看上山的日子,诵经超度;小到出门看日子)都会找这一群体。这一群体在壮族居住区地位比较特殊,他们是壮族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又是壮族宗教信仰的施道者,他们可以成家立业,平时务农,有法事活动时是麽公,无事就是个农民。他们用语言或者仪式告知壮族人民人要和自然、社会甚至灵界和平相处。在他们的经典《麽经布洛陀》中这么说:古老的时候,天地没有分家,天和地相盖,形成一块矗立的大石头,后来是两只蜾蜂和蜣螂用锋利的牙齿咬了三年七载,把大石头咬裂,一半升上去成为装雷公的天,一半沉到下面成为装蛟龙的地,从此才开天立地,才有了四季阴阳。而天地形成后,上界、中界、下界分别由雷王、布洛陀、龙王统治,而他们三人都是石头中出来的,代表人类的布洛陀和代表自然神灵的龙王和雷王本是一家,神按照他们的意志和智慧来安排神界和人界的各项事务,暗喻了人和自然同出一源的亲密关系。这就形成了壮族民族意识万物有灵,万物平等,人和万物的祖先都是一家。对待万物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祖先一样。只有善待了祖先,祖先才会保佑自己。

2.2 水崇拜

水是壮族最好的朋友,壮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在整个壮族人的一生中水无处不见,可以说壮族从出生时开始到死亡都有不同含义的水出现。壮族在生小孩之前,在门前放一瓶水,一双筷子放到水瓶中。如果有孕妇进家的话,必须端一碗水给生小孩之人意思是给孕妇不断奶水;壮族有人死了要离开了这个世界还要让孝男在麽公的带领下去取水。壮族是一个居住在水边以稻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的民族整天和水打交道,所以水被壮族先民贯上了神秘的文化意义。在壮族创世女神妹六甲《生仔》的神话这样描述:有一天,布洛陀和图额在海里游水,他远远望见妹六甲呆呆地站在山顶上,……布洛陀含上一口水,对着妹六甲喷过去。那水喷成一条线,不偏不歪,正好喷对妹六甲的肚膝眼。妹六甲回到家后,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九个月之后,生下一窝仔,共有十二个,十二个仔女长大后,妹六甲让他们叫布洛陀为爸。他(布洛陀)去找妹六甲,问道:“这些人为什么喊我爸呢?”妹六甲回答说:“你忘记啦?那天你从海里喷来一口水,是那口水使我怀孕,才生下这帮仔的。水是你喷的,所以他们就叫你爸。”在这里水成了媒介,成了生命力的化身。

在八宝壮族的祭祀仪式中有一家禽是必备的――鸭子。在壮族意识中祭祀用鸭子目的是希望鸭子的灵魂背着后人的祭祀用品给祖先。人刚去世时用鸭子作为祭祀品壮族意识里是希望鸭子把这刚去世的灵魂背着渡河找到自己祖先灵魂群居地,壮族人民因为日常就生活在水边,所以认为祖先是灵魂也应该住在水边。壮族居民祭祀中光杀鸡是没有用,因为鸡不会浮水,鸡的灵魂找不到祖先灵魂,只有鸭子才能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这也是常年和水居住的民族所特有是民俗习惯。也是水崇拜的产物。

在八宝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是壮族祭龙神的日子,这一天,每家出动一个人,带着半斤米,一些蔬菜和一瓶米酒。每家人出资5-20元,买1头猪,4只公鸡,4只鸭。来到村头的龙庙或者就到土地庙由村长或者轮到今年主持的那家人开始主持祭龙仪式。口里祈祷龙王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2.3 树崇拜

树崇拜由来已久,是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的产物。作为和人类息息相关的植物,人类从它身上得到很多利益,从它长久的生命力,给人们启示。久而久之,人们认为树是有灵魂的,人就跪拜在大树下了。

在八宝壮族心中都有这么一个意识,有树的才会有水,有水才能种田,有了粮食才能维持生命,壮族人类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对于稻作为主的壮族来说,树对壮族人民的作用要比别的民族要明显得多。

八宝的壮族村寨,要么在村头或者村尾都会有一片或者几棵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林”,当地人俗称的龙树。这片龙树严禁砍伐、放牧和入内扫叶积肥、扔污物、置葬,不准在附近发生两性关系及说亵渎神的话,若有人畜惊动龙树。是要受到处罚的。在八宝河野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户人家建房还差一棵拧5是远近的树林都没有合适的树可以作诺模最后主意打到砍龙树上。这人半夜趁人们睡着的时候把村子里的龙树砍会家当牛结果是这人死于意外,当地壮族老百姓说这是这个人得罪了龙,最后受到了惩罚。这故事告诉壮族人龙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 八宝的生活习俗

3.1 花米饭

树立民族意识篇6

【关 键 词】甘肃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民族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165-02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源远流长,错综复杂,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关系到56个民族的和谐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6.43万,生活着以藏族为主包括汉、回、土、满等24个民族,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的不同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误解和矛盾冲突,某些狭隘、排他、利己、保守的民族意识影响着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一、培养甘南藏区中学生正确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与他民族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等方面及个体的民族属性的认识结果,这种认识结果指导着各民族成员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民族意识是某个民族在其繁衍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和政治文化归属感,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无论属于哪一个民族,这种归属感和区分意识总是在“一体”和“多元”中展现的。因此,民族意识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理性成熟的民族意识引导成员从“多元”走向“一体”,增进整体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民族“一体”发展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偏激狭隘的民族意识会导致民族的保守和愚昧,形成利己、排他心理,导致民族偏见与歧视,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民族冲突和社会动乱。

甘肃甘南藏区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7县1市,总人口66.43万,其中藏族33.93万,占总人口49.7%,农业人口56.04万,占总人口的82%。在这样一个民族成分多样、宗教教派复杂的地区,加之地理环境偏远、自然环境脆弱,造就了相对保守的观念、行为和心理,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表现出以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民族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作为甘南藏区的中学生,一方面他们正处于民族意识感知和形成时期,另一方面他们日后会成为本地区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注重对甘南藏区中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对推动甘南藏区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为我们进行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素材,作为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提高认识,善于挖掘其中的内容,努力培养甘南藏区中学生的正确民族意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正确民族意识的情感体验,树立起中华民族意识,从而真正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作用。

二、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民族意识培养的层次探析

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的群体意识,是综合反应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培养正确的民族意识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一)关于民族属性的正确认识

民族意识的唤起首先是从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识开始的,具体表现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认同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有的个体还会从父辈那里继承本民族的,这是一种单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历史事实,向学生证明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任何一个社会人肯定要归属于某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属性意识,但是民族成员的国家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除了具备单一民族属性之外,还应该将自己融入到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属性之中。

(二)关于民族交往的正确认识

任何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与其他民族发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各民族在友好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恢弘灿烂的中华文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既不能产生过分的民族优势感,也不能怀有民族自卑感;同时,我们既要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又要反对民族挫败感和复仇感。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不利于民族意识的健康发展,都会影响正常的民族交往。在甘南藏区生活着24种民族,这意味着每个人要与除自己民族之外的23个民族的人打交道。作为甘南藏区的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注意用身边民族团结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对民族交往的认知,及时揭露蓄意破坏民族交往的境内外分裂势力的言行及其不轨意图,要在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交往理念。

(三)关于民族发展的正确认识

树立民族意识篇7

Abstract: Educ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dream"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 is the focus of school and the basic point of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esent ideologic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is imminent. There should be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to set up "Chinese dream" and it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guide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Chinese dream".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教育;历史

Key words: China;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histor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80-02

1 “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2013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诠释了这一梦想的内涵。之后,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中央领导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高等教育系统“中国梦”教育活动座谈会。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提出:“‘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以此来强调学校教育与“中国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1.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当前社会状况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问题。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言论的干扰,信仰立场不坚定。

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但与之俱来的是其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虽然积极进取,但理想中现实化、功利化内容占主导,偏重个人发展。他们追求理想但又被现实功利所左右,有奉献的思想准备但又被物质享受所诱惑。

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活跃,拥有各类“猎新”心理,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虽遵守法纪,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一些同学对目前我国国情及各方向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还停留在感性、片面甚至错误的层面上。外来文化的侵入,信息渠道的畅通让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社会负面因素造成一些学生对国家发展淡漠,缺乏对公众的责任感。

1.3 高校辅导员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最能直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直接交流。对于树立“中国梦”,高校辅导员是最直接的带动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本身就是“育才梦”,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切实肩负起育人使命,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国梦”同时也是“成才梦”,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2 “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

2.1 学习历史,明确梦想 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使新一代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能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这些英雄行为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吸取东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不仅如此,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如:一些咏志主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与秦桧、汪精为、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发挥伟人、英雄人物人格感染力,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现在的大学生还有一大弱点:判断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这是干扰其树立正确梦想的条件之一。而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总之,历史有助于有梦想的每一个人选择正确的道路,明确努力的方向。

2.2 开展活动,畅谈理想 学生除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应当参加具体形式的活动,以切身体会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视青年大学生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者,真正树立历史责任感。迎合“中国梦”这一主题,教育部也下发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高校也纷纷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可丰富多彩,内容要紧扣主题。如征文、演讲、朗诵比赛,摄影大赛、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微博共话中国梦”活动等,以此来聆听学生真实思想。将梦想落于实处,作为高校工作者,也能及时获取学生思想动态,找出引导的突破口,避免口号式教育。

3 “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式

3.1 辅导员团体进行直接引导 前面已简述高校辅导员的性质,这就不一一赘述。要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首先还得丰富自身。从理论层面来讲,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紧跟党的步伐,明确实现“中国梦”是全民族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而辅导员本身更应当正视自己是这一梦想的实现者之一。

通过加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制定引导方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正面教育与宣传。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困难,并及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引导学生应及早树立班级意识适应大学生活、建立个人发展规划;处理好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确立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渡焦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紧张度;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强化自我的成才意识、成人意识和大学生意识。

另外,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中国梦”。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是所有“梦”的总和。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同时强调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自己的梦想。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中国梦”一定要讲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拥有中国什么的特点。因此,只有去认识民族性,认识民族固有追求是什么,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工作者,有责任告诉学生“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而十提出的中国梦是20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现在新中国建设的脚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梦想,而实现整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则是未来我们这一代需要完成的使命。

3.2 在社会实践中坚定梦想 在校大学生日常的在校学习生活,对其认识真实社会现状有一定的阻碍性。在保证日常教学、完成学业的同时,应当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这对树立目标、坚定梦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结合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具体行动,又能成为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培养良道德品质,使所学转变为所用的有效途径。实践本身是教育的载体、前提和基础,而教育作为是社会实践的核心目标,同样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涌入校园,由于大学生的年龄阅历等客观条件,一些思想影响着他们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国情、民情很多时候只看到事物的现象,而看不到本质。当面对困难和社会丑恶现象时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是发生偏激的行为。同时当代大学生多来自90后,特点就是思想活跃、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不愿趋同于主流思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纯理论的课堂灌输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社会实践正是将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运用这样一种方式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亲历工作场面,切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获得的成就。在社会基层,更能看到落后的一面,大量鲜活的人与事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启迪是强烈和深刻的,更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历史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实世界,端正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社会实践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拥有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勤劳勇敢等核心的民族精神。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进步的动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接触,更能对这些优良传统感同身受,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找准定位,为“中国梦”的实现迈出一大步。

3.3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众 及时总结各类活动、实践中的突出典型。在学生中发现楷模,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众,认可大学生的使命。

当今社会中正在流行一个词汇——正能量。正能量的发出者就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先进者和每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形象。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不乏各类英雄人物,在这个大国崛起的时代,新型榜样人物更应适合时展的特征。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中的楷模也是方式之一。不可否认,榜样是有一定的力量的。所以宣传、学习正面榜样对改变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楷模不是生硬推出的,而是真正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反之,则有碍于大学生梦想的坚定。

4 结语

教育承载着“中国梦”实现的重任,找准方法和途径,努力使当代知识青年成长成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之一。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而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应该铭记历史勇敢前行,为梦想的最终实现付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 年5月20日).文集,第二卷第177页.

[2].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5年11月8日).文选,第一卷第483-484页.

树立民族意识篇8

论文摘要:苗族基于平等思想上的万物有灵观念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并成为其环境伦理的认识论前提,因此,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时候,他们以协商的方式实现人与白然的和谐。

一、万物有灵:苗族环境伦理的认识论前提

一般说来,每一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都经历过万物有灵阶段。关于灵魂观念的产生,有这么几种认识:一是认为灵魂观念的产生缘于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害怕死亡,便设想出有一个永恒的“实体”存在,这个“实体”不会随肉体的死亡而死亡,它不仅具有肉体的“本质力量”,而且比肉体更强大。显然,这种起源说是表明灵魂的起源是反抗死亡的自我慰藉。二是认为灵魂观念的产生是恋情的结果。人死以后,对亲人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于是便制造出一个“超实体”的存在,尽管看不到具体的身影,但这个“超实体”还如其在生时一样生活在自己身边。三是认为灵魂观念的产生是梦的启发。人睡着的时候常常会做梦,梦中会见到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和物,也可以见到死去的亲人,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躺在床上,于是便认为人还有一个“我”,这个“我”就是灵魂。人有灵魂的观念确立以后,触类旁通,也相信其他动物、植物乃至所有自然存在物都具有灵魂,最后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

“万物有灵”中的“灵”是“灵魂”之意。事实上,“灵”和“魂”有细微的差别。“灵”,英文是“spirit" ,它是维持人体生命存在的本质力量,灵一旦离开肉体,生命特征就消失了,而且只有灵才能进人灵界与神灵沟通。“魂”的英文是“soul",它是对“自我”的知觉,是人的一切感性和理性功能发挥的原动力。因此,人出现精神错乱或行为失常时,在民间常常采用“招魂”的形式来使“魂”回归肉体,使其恢复正常人的状态。然而,因为“灵”与“魂”都是非物质的东西,并且无法得以确证,所以一般合起来称作“灵魂”(soul),以区别于肉体。

尽管与许多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也相信灵魂的存在,但不同的是,苗族对“灵”与“魂”的区分不像有的民族那样粗糙或者说“灵”“魂”不分。“在苗族的鬼魂观念中,灵魂和鬼魂是有严格区别的。他们认为灵魂是个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它们可以投胎返世,不断转化轮回,或变成后世人生,或变成其他动植物家族,或变成非生物家庭和鬼魂家族。而鬼魂是具体的,有形象,有生命,有意志,有感情,因此,它们时时都参加人事,祸福活人。这里论述到的“灵魂”实质上是苗族灵魂观念中的“灵”,“鬼魂”则仅指“魂”,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也依此例。苗族人不仅相信灵魂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人有多个灵魂,其中三灵魂说比较普遍。三灵魂说认为人有三个灵魂,人死了以后离开肉体,一个留在原来居住的家中,以陪伴和保佑家人;一个居住在墓穴,守护肉身;还有一个回到祖先的故地—遥远的东方。苗族这种多灵魂说带来一个明显的难题,那就是人死后是哪个灵魂投胎转世的问题。许多苗族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感到棘手,考察调查中也没能佐证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认为问题出在问题本身。第一,苗族多灵魂说是对“本质力量”的追求。既然灵魂是维持生命存在的“本质力量”,对于一个时刻担心生命不保的民族来说,多一个灵魂就多一份力量,因而苗族里不仅有三灵魂说,还有四灵魂说等等。第二,轮回转世的问题不是苗族本土文化。苗族是一个注重“此生”的民族,这从苗族丧葬文化中可以看出。苗族“死歹”者不得按正常程序安葬,如果存在来世,不按正常程序安葬就意味着来世的不幸,这显然是矛盾的。所以,这种轮回转世的观念应该说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至少也说明苗族本土文化中存在来世的意识并不强。

万物有灵理论的提出首推泰勒。他认为,“万物有灵观的理论分解为两个主要的信条,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学说的各部分。其中的第一条,包括着各个生物的灵魂,这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灭之后能够继续存在。另一条则包括着各个精灵本身,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苗族“万物有灵”中的“物”不是生物物种的划例,而是包括如石头在内的所有自然物,甚至包括人造物和“物形”。这是苗族万物有灵观念中彰显出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苗族构建了所有灵魂和“肉身”相互依存的人与物的集合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鬼魂的参与下调节着相互之间的关系。苗族人认为,灵魂的“本质力量”与鬼魂的调节能力随着“肉身”的成长而增强,因而年长者越应该受到尊重,历时越长的物,如石头、树,越具有神性,是不得轻易冒犯的。

在“肉身”的力量与鬼魂的力量对比上,苗族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定。如果是人的肉身与人的鬼魂比较,那么任何一个肉身都无法与鬼魂抗衡,一个死去的小孩的鬼魂足可以带走一个年长者的肉身,因而解救的办法只能借助巫师通神的法力来驱赶。如果是人的肉身与异类的鬼魂比较,要视异类的鬼魂在“肉体”中的成长情况而定。就树木而言,普通的树没有足够的力量,人的肉身可以与之抗衡,大树则具有足够的神力,砍伐这样的树必然会招致灾祸。有的小树也不能砍,比如庙宇旁的小树有庙宇的神力的保护,砍伐了会遭到神的惩罚。对其他异类的情况基本上也是一样。

万物有灵观念被认为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对自然界发生的许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同时也受到自然界异类力量的威胁而萌生出来的美好的想象,是在“信”为前提下的产物。如果把“信”比作一个实体,那么“信仰”是“信”在突破自身有着确定目标的向外的延伸。如果把“信”比作肉体,那么“信仰”就是灵魂。我们相信某事物而不会产生信仰,主要也是这么两种原因:其一,是因为我们把该事物看成了事物本身,或者说该事物就是该事物,它没有向外延伸的可能;其二,是因为我们只是用“自我”的“肉身”与该事物的“肉身”进行交流,而没有灵魂的沟通。因此,对于大多数民族而言,当科学技术得以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得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加深以后,“万物有灵”就失去了“信”的基础而成为了历史。比如“上帝”,如果我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很难产生信仰的,尽管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一定产生“上帝”信仰。然而,如果我们用灵魂去沟通,由“信”上升到“信仰”以后,“信”在一定意义上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因为我们已经“向外延伸”。一个小孩对“圣诞老人”没有任何概念,当父母把圣诞老人的故事说给孩子听,并且在圣诞节装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而不让孩子发觉,使小孩确信圣诞老人存在后,其信仰的培养要容易得多。当小孩长大以后,知道圣诞老人并不真实存在,但其信仰已经确立。万物有灵观念之所以在某些民族中很快成为历史,与其停留在“信”的阶段,还没有上升到“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苗族则将万物有灵提升到“信仰”,并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苗族万物有灵的观念依然浓厚,其对万物有灵的信仰可以说是当今民族中比较突出的,这也足见苗族对万物有灵理解的深刻。

二、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意识

海德格尔认为建筑的本质是安居,安居是天、地、人、神的和谐相处。当把世界分为天堂、地狱、人间的时候,这种和谐相处无疑带有局限性。苗族则不同,对世界的一元认识,使万物真正相处于一起,安居也有了尤为重要的意义。建筑是在天地之间营造出一个新的室内空间,这就必然涉及到与“万物”的关系,涉及到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或者说以什么样的态度与方法处理这些关系。苗族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来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的。

苗族万物有灵的实质是万物平等的思想。灵魂观念的产生首先是人自身引起的,在确立人有灵魂的观念以后,才慢慢推及到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物。显然,这种推及的前提是认为被推及物与人是平等的。如果没有平等观念,那么“灵魂”只能是人的特权。这种平等观念有的推及到动物,有的推及到生物,其万物有灵观念中的“万物”只是延伸到被推及物而已。苗族的万物有灵中的“万物”却包括所有的一切,因此,其平等思想更具有实质性的内涵。苗族以平等观念与态度来处理人与自然或万物的关系,体现于建筑准备的各个环节与过程。

(一)从建筑材料准备来看,苗族与森林建立了特殊的情感

苗族建筑多为干栏式。《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病,山有毒草及沙蛋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干栏式建筑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而木材生长于自然环境,苗族在采集作为建筑中重要构件的材料比如中柱、梁木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因为作为重要构件的材料需要大树,而大树更具有较大威力的神性。因此,砍伐这些大树时要备好祭祀品:香、烛、纸钱、酒食之类,祭祀过程中要虔诚,要轻声与之交流:“这棵树真好,长得粗又直;主人看中你,请你去立屋。”一个“请”字表达了苗族人对树木的尊重。

另一方面,山上的树木是不能乱砍乱伐的。除了树本身具有灵性以外,山也具有灵性,而树木生长于山中,是山神的“外衣”,砍伐树木同时也是对山神的冒犯。因此,砍树不仅要祭祀,也要植树来弥补。同时还必须注意,砍树只是对地上部分而言,不能采取挖树的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挖树是对山神的进一步冒犯,因为需要动土。‘动土禁忌源于大地崇拜,老黄历上推算出某日某日“不宜动土”即为此例,并认为随意动土可能会遇上“煞”—土地神或山神发怒。二是挖树破坏了地表结构,对于山区而言,很容易在暴雨时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发生泥石流灾害。三是挖树延长了植被恢复的时间,对于再生性树种—苗族喜好再生性强的树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象征着“发”—从原有树根上再生的树要比新植的树长得快,长得好。

用木材建成的干栏式建筑,冬暖夏凉,很适宜人的居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踩在木板上,靠在“美人靠”上,或抚摸着壁板,都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是住在混泥土房子里无法感受到的。即使是住在同样的木建筑房子里,苗族的这种亲切感也是其他人难以感受到的。枫树是苗族的民族图腾,苗族的祖先就是由树心变化而来的,因此,苗族对树木的感情还源于对祖先的崇拜。

树木成材历时较长,一般需要上十年的时间。苗族在小孩出生后就会有意识地植树,因为苗族有小孩长大后一般要另立新屋的习俗,树木和小孩一同成长,立屋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木材。事实上,苗族把人的生命与树的生命融为一体。贵州省从江县有个岂沙苗寨,这里的村民普遍相信任何一棵树都具有灵魂,而每一棵树都护佑着一个人的生命。因此,这里的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就为其种上一棵树,这棵树就和孩子永远连在一起,一起度过人生的旅程,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就会把这棵树砍下,选取树的中间一段并剖成四瓣,略微整形后包裹着遗体埋进大山中,不修坟,也不立碑,只在上面重新植上一棵树,以遗体来养育着新的生命。在这种人的生命就是树,树的生命就是人的观念里,蕴含着苗族人对树木的深厚的情感。这一情感还表现为将某一大树作为寨子的守护神,或者称作护寨树。苗族每个寨子都有护寨树,护寨树高大笔直、枝繁叶茂,像战神一样守护着寨子,每遇良辰吉日都要祭祀,发生了什么不幸比如小孩生病,村民也会向该树祈求保佑,因此,如果在苗乡对护寨树不敬,比如在旁边小便等,那会遭到最不客气的对待。 苗族对森林的感情还体现在防火意识上,包括山林的防火与房屋的防火。苗族防火意识很强。山林一旦起火,将是毁灭性的灾难,人力无法与之抗衡。而从居住来看,苗族的木建筑最容易导致火灾,且苗族聚寨而居,房屋彼此相连,如果发生火灾,整个寨子都会烧毁,只得被迫迁移重建家园。因此,苗族一方面在教育小孩时,使小孩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培养其防火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埋岩制定防火规约,苗族防火岩是大岩,规定发生火灾时,所有参与埋岩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灭火。而对于引发火灾者的处理也是相当严厉的。比如广西融水县拉庄屯2000年的村规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故意放火者,如证据确凿的,当场击毙。”新平村1995年村规民约中第十条也规定:“生活用火和野外用火必须注意安全,谁用谁负责,做到人离火灭,严禁小孩玩火,凡失火者,除烧损赔偿外,负责当天扑火人员的伙食、会餐。”事实上,走进苗族,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注意防火”的标语。这一意识还体现在建筑形制上,苗族称硬山屋顶的马头墙为“封火墙”,封火墙的重要功能就是防火,在发生火灾时,能形成有效的隔离,不至于烧成一片。如果不是硬山式形制的建筑,苗族人也会在房屋周围砌上“土围子”,这种“土围子”是用来防火,而不是汉族地区的那样用来防盗或“画地为牢”。从建筑的单群组合看,西方重视单体建筑的巨大体量和空间的开阔而较少看重群体组合,苗族建筑则着力于建筑的群体组合,哪怕是家庭建筑也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原因在于,如综合各种功能建造一所体量巨大的‘大房子’,一旦遇到水灾、火灾,所毁坏的,很可能是整座‘大房子’,而群体组合中的建筑单体一旦遭遇水火,由于单体与单体之间是具有室外空间的,水漫或烧毁的,可能是群体组合中的部分房舍而不是全部。

(二)从选址与奠基过程看,苗族建筑体现了人与万物的和谐

“宅”的本义是“择”,汉代刘熙《释名》中解释道:“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选择宅基,必然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事实上,建筑与生态本身就是一体的,“希腊语‘oikos’一词的含义是房屋;它是‘经济学’和‘生态学’这两个词的词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又从房屋本身演变成了房屋所包含的东西:一个活生生的共同体,一家人。苗族宅基地的选择观念经历了由“防护性”到“安居性”的变化,但不管是哪种选址观念,都渗透着人与万物和谐的理念。建筑选址要选择有利于人居住的环境,或者说选择一种最适合于人生产生活的环境作居。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是最适宜的呢?风水中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宅十书·论宅外形)这说明人之居住要和自然融为一个有机系统。风水中的很多相址观念都体现了这种人与环境的和谐思想,如果说风水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掺杂的那些迷信的不健康的东西是值得批判的话,那么,“这种大地有机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相对立)的思想,正是风水中可贵的自然哲学思想。事实上,“透过‘风水术’中那些吉凶祸福等传统的浪漫修辞手法,我们看到的是先人们对光照、采暖、通风、给水、排水等居住环境要素充满理性的观察与思考,其境地之妙就在于因地制宜,因形制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位、朝向等,使居住生活环境位于山灵水秀之境地。这也正是风水思想在经历了一波三折后能够顽强地延续下来的生命力所在。苗族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民族,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对待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将某些观念强加于苗族人,必然会遭到拒斥。风水之所以能很快融入苗族文化中,正是风水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苗族建立在万物有灵信仰基础上的环境观如此神合的结果。因此,与其说现实态苗族的相址是风水理念为指导,还不如说是万物有灵意识为主,融合了风水理念中的合理内核罢了。

然则,风水理论与苗族万物有灵信仰在建筑选址上也存在着差别。风水相址是以“人”为中心寻找最有利于人居住的环境,也就是说,“人”是目的,只要找到了理想的建房地就可以在此“安居”,显然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而苗族建立在万物有灵信仰上的选址则是以“自然”为中心,是在不危及他物的前提下的选址。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古丈县坪坝乡窝瓢村有一大山,因山的外形如蛇,当地人称之为“蛇形山”,这里居住着许多苗族人家,唯独在“蛇头”与“蛇腹”交接处的大片适宜建筑的地方—地势平缓,有泉水流出—没有人居住,原因是这里是“蛇”的“颈部”,是其要害部位,在这里动土会伤及“蛇”的性命。这“蛇”其实是苗族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物形”,但他们也赋予其灵性,并且不得伤害。

现实态的苗族卜宅也体现了人与万物相通、与万物平等的意识,尽管有的卜宅方式带有迷信的成份。以植物卜为例,其逻辑是十分清晰的,他们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有共同的生命特征,植物作为有生命之物能够在这块土地上新生,那么人作为有生命者也能在这里生存下来。无疑,这一意识已经超出了“和谐”的含义,它实质上是融为了一体。

人与万物的和谐不仅体现于建筑选址,还表现在建筑准备的其他环节。在苗族看来,世界万物都有其自然秩序,都有各自的生活空间。蛆阁居住在泥土中,树木长在大地上,鸟巢安在树上等等,都有其规定,万物都有灵性,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人也不例外,如果万不得已要发生一些改变,也必须用“协商”的态度。而立于天地之间的人造建筑正面临这么一个问题:空间的规定。人生活在大地上,获得相应的自然空间,这是合理的,然而,现在要建造比自然空间更大的房屋,无疑会破坏其他“存在物”的生存空间与秩序,比如宅基地上原本生活在这里的蛆叫将无法继续生存。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苗族人是采取劣‘协商”的方式,在砌屋基的时候举行一定的仪式,“砌屋基,选子、午二日,砌前拿三灶香点燃插在屋基上,祝曰:今晨我新建家业,要砌屋基,大人小孩,蛆躬}毛虫,水龙旱龙,你们各自安居,我不会压着你们的脊背,不会压着你们的身子,你们各自退得远远地。我乱建乱好,乱立乱安,住得安稳,有吃有穿,富贵繁昌。竖屋要用大公鸡一只进行“撵煞”,“撵煞”时,“掌墨师焚香燃纸口中念念有词:‘此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报晓鸡,头戴凤冠绿耳,身穿五色彩衣,王母赐予鲁班,鲁班送给弟子短煞气,天煞归天,地煞归地,年煞月煞、日煞时煞,煞煞有止,见血回头,有弟子到此,各归原位。这种“撵煞”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和谐的自然秩序,使其“各归原位”。

三、结论

上一篇: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下一篇:文化交流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