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8:22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1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论语・述而》中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原意内涵丰富,从中我想谈谈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借鉴作用的三个方面。

一、启发教学要选择最佳施教期

所谓“愤、悱”,郑玄解释为“心愤愤,口悱悱”,当学生呈现这种“愤、悱”的心理状态时,正是他在积极思维过程之中,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时急需老师指导,这种指导就叫做“启”,叫做“发”。“启”和“发”相对成文,是同义复合词,都是老师的动作。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可以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孔子认为不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不能进行教学;只有“愤而后启”、“悱而后发”,才是选择教学的最佳时期,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孔子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表现。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契机进行提示、点拨。孔子告诉我们,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处于“愤、悱”境地的时候,老师去提示、去点拨。现代教育学认为,要学习取得成果,关键之处就在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思维门扉的开启,关键是在学生主观上认为有必要的时候。那么,找到了最佳施教期,就直接告诉学生所不知道的知识,行吗?不,老师要把某些话说在关键处。第一,要做到“道而弗牵”,善启善发。“道而弗牵”出自《礼记・学记》,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指点诱导,使学生自觉学习,不要让他们被动地跟着走。做到老师循循善诱在前,学生孜孜求索于后,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为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和发扬他们的主动进取精神开路。要做到导而弗牵,善诱善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老师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启之有序。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随着老师的启发紧张思考,步步进发,悟出真知,得到求知的快乐。第二,要做到“开而弗达”、搭桥铺路。“开而弗达”出自《礼记・学说》。意即老师的教学,要启发学生思考,给予指点引导,但不能告之现成的答案。“开”即开启、激发,就是要激发学生思维,放手让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开拓学生智力发展的广阔天地。关键的一条是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朦胧处进行有效点拨,指明思路发展的方向,或解决思维的疑难,引导思维由此及彼地发展或旁敲侧击在广阔的天地驰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做法,称之为“搭桥铺路”,即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开辟道路”。要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我们就必须借鉴孔子关于何时启发怎样提示、点拨的做法。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用提示点拨启迪提问,引起学生的警觉,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关系,诱发学生想象。

二、“启发”教学的核心是思维上开窍

思维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教学中怎样使思维开窍,就要研究“愤则启”、“悱则发”的思维规律。朱熹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开其意是思维,达其辞是语言,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说得清;有用自己的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弄清问题。表达既训练语言,又训练思维。孔子把学生的思维活动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教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举一反三”是最终目的

“举一隅”能以“三隅反”,后人概括为“举一反三”。所谓“一”,是指根本道理,乃是用以了解和掌握其他事物的关键;所谓“三”,是指多种多样的事物,可以根据同一道理推而广之,加以认识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举一反三”就是注意到了学习迁移的原理。教学不但要教会某一项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凭借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知识,这就达到“举一反三”的最终目的。孔子主张在教学中,对于同一类问题,要抓住典型事例,解剖麻雀,揭示规律,交给钥匙,而把同类教材的其他问题留给自己解决。

比如,总结历史规律,是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中国历代租税制度,老师可以通过启发谈话,使学生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实质。先将“初税亩”―“户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罗列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学生就能看出他的本质和必然联系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益松弛,从而可以总结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条基本历史规律。虽然封建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质变,但这种量变是生产力逐渐发展的规律,它仍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支配。通过上面的归纳分析,学生不仅对历代租税制度有具体了解,而且在归纳过程中,加深认识,掌握要领,锻炼思维能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2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23-02

我国教育思想萌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不仅培养出弟子三千,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是指先天性因素,“习”是指后天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以天赋平等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无分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便“未尝无诲”。

这一论述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具有民主思想和公平意识。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孔子推行“有教无类”的有力实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有教无类”的内涵就是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高校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让一个困难生失学、辍学,杜绝教育乱收费,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其举措是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其举措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性。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是中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实践的第一人。“因材施教”一词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方式的概括,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格、兴趣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向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比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才能确定培养目标;孔子对子路、冉有两个学生“闻斯行诸”一问作出绝然相反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确定教学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本质是强调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培养。

高校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象孔子一样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和个别差异(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明白高校学生中存在差异的除家庭经济方面外,还有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最后,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手段,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意思是“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辟”。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时非常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 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认为教学的意义不重在“授之以鱼”而重在“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启发教学时他往往采用“叩两端”(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正如他的学生颜渊对他这样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颇具启发性。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一切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服务的前提下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心地位,“授之以鱼”与“授之以与渔”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做,教师评”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关系。

教师要想使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认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其次,引导学生相互研讨,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同化刚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对其吸收、改造、加工,以达到新、旧知识的优化组合。

四、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

孔子倡导实用性教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300篇,但对交给他的政治任务却办不成,办不好;派他出使到别的国家,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的人,书虽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诗经》在孔子眼中,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而且“可以兴,可以观,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学以致用”的思想核心,就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孔子“学以致用”思想,与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与句话正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代高等教育中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今后就业有用的知识,最要紧的是学习方法、研究方法、逻辑思维、文字功底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从教育理论角度看,现代知识中的绝大多数学科,都需要进行实习,需要实验,需要动手去做。

要想教有成效,就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一是学量的理论知识作为知识储备。人的大脑就象是存放货物的仓库,要想从仓库里拿东西,首先得先存东西。如果不学习理论知识,脑袋空空,拿什么来“学以致用”?二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鉴别,有选择的吸收消化。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不能盲目的死读书,读死书,要学会学思结合,取之精华,弃之糟粕。三是活学活用、化学为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和在实践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这需要细心、专心的思考,也就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五、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国古代推崇师道尊严,师生关系有严格的上下尊卑之分,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孔子却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观点。他说,面对仁德和真理,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这与现代教育论“师生平等”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批评弟子颜回对自己的盲信盲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因为颜回对孔子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所以孔子认为他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求学要积极主动,向各种人求教要不耻下问,这体现了他所说的“学无常师”。孔子还看到学生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弟子平等融洽相处,甚至情同手足。为此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亦师亦友”的师生平等思想,对于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构建民主平等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表明,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等交往。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关爱,分配同等的教育资源,不能有偏爱和歧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成为顾问、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而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六、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和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已不是一个个单一方面,而是有机的教育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其中的某一项。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仅仅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性格或道德品质进行各种人文教育,并无学生在技术领域方面有所成就,这就体现了孔子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在启发诱导方面,孔子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未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容易错过教育时机;等等。这些都是受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及其个人思想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但仅仅从教育方面说,总体是倾向于革新的,对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也有许多的启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它。

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是这样评价孔子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参加1988 年巴黎“面向21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会议的75位代表也提出了“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么一条“面向21世纪”的建议。

七、结语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大变革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映,其教育思想也丰富多彩,在传承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追求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创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方面,给予高校教育教学很重要的启迪。对于还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的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哲学观点加以区别,科学地认识和整理,取之精华,弃之糟粕,创造性的给予它新的解释和重构,使之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文化,真正成为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丽华.浅谈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2] 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6).

[3] 傅丽霞,张兴华.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005(3).

[4] 焦玉莉,阮巧玲.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3

关键词:《论语》;启发式教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

这几年,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继承我国优良的教学传统,运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原则,活用教材,优化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孔子的教学法作一简述。

一、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首先是教育的实践家,因此正是中国古代教学法的首创者和运用教学法的大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日趋灭亡,封建社会日渐建成的激变时代。在教育方面,随着封建的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增长,原由奴隶主统治阶级垄断的官学也日趋没落,而私学迅速兴起(即由“学在官府”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通过求学获得参与社会变革才能的强烈需求。在这一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中,孔子力树“有教无类”的伟大思想,创立私学,并坚持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精神,终生培育人才,收弟子三千,出贤人七十二,取得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成就,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活动和言论,由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成为《论语》一书(大约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全书共有二十篇,以孔子的言行为主,也夹杂有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全书的记载内容有509条,其中有关教育的言行371条,而孔子本人及其弟子的教育言行实录,也正是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材料。

在《论语》中可以发现孔子一列首创和运用的著名的教学法,他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

启发式教学法――即启发教法,孔子对它的精辟论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南宋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中对孔子的论述给予了这样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发其辞。”由此可知,“愤”与“悱”是属于学生方面的,“启”与“发”是属于教师方面的,而孔子对这一方法的要求是:教师的启与发式以学生的愤与悱为基础而进行的(愤与悱又相互影响,即思维的活动与语言的活动互相激发),没有学生的愤与悱,就不能有教师的启与发,即愤而启,悱而发。如果教师给学生举出某方块上的一个角落(解释),学生不能由此类推得知其他的三个角(解释),那么这说明学生没受到启发,就不必再启发了。

由于孔子的启发法针对的是学生在思维和语言两方面活跃起来的智力的高涨状态,并且及时抓住时机――立于这一状态的顶峰之上,开通学生的思路和引顺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活动如火得风助,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并给予了学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所以,孔子的学生颜回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子罕》)其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一语,就是颜回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孔子的启发法最精妙的对证。

孔子的启发法是一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的成功的教法。启发式教学,无论怎么个形式,总是旨在运用最佳的信息输入方式启发学生,使其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获取知识,练就技能,发展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接受信息反馈,进行纠偏、指引,直至学生自我完成为止。这种教学目标行为,输入方式固然重要,但如何对待信息反馈,则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对前者,所作的研究已不少,且有成效,但许多经验之所以未能推广,一些实验忽又中断,恐怕就与对后者的研究不足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现代启发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本人在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继承了我国优良的教学传统,运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原则活用教材,优化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兴趣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能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爱学”到“会学”,再从“爱学”到“乐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

2.巧置悬念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常用提问,而提问要有悬念。所谓“悬念”,就是指挂在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它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的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

3.创设情境

它包括主客观因素,是由对社会生活、自然环境进行提炼和加工而得的现实的、模拟的或想象的典型情境。启发式教学要能够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和启迪作用,让学生有想象的广阔空间。在《融入新集体》一课讲到团结就是力量时,放“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动画故事创设一种“团结就是力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耳闻目睹,感悟更深刻。这时教师精心点拨,以心造境,在学生想象中,达到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启发了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4.环环相扣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问题不能孤立分割或支离破碎,提问不能零敲碎打或信手拈来,应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问题与问题焊接起来,形成启发式的“教学链”,建构课堂提问系统工程。教师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一层一层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识。

5.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是孔老夫子的优良教学传统之一,也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经验总结。“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延伸。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课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节与节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启发式教学要在新旧联系中,运用旧知识来巩固和加深新知识的理解。

6.迁移活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各科教学都要指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启发式教学既要启发学生学,又要启发学生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论语》中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加以现代实际形成了林林总总,方方面面。现代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启发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2.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1.

[3]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8.

[4]周丽娟.体验・生成・内化: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8(3).

[5]章志光.心理学.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6.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4

论文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1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也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种不同性格。

再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共西华曰:“由也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由于询问者的情况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论语述而》篇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子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同样学习文行忠信、诗书礼乐,程度不同,能力也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同样是身通大艺者,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2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谈到“启发式教学”,许多人都会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产婆术”著称的启发教育,但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育,而且“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要比苏格拉底更丰富、更为深刻。我们不妨将之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与孔子的启发教学作一下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都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那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坏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问:“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兵马上就到,从而鼓舞了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呢?”答:“应该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了下去,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答:“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宋人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明白时的矛盾心理。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路,这就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教学虽然能够是学生印象深刻,但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恐怕难以深入。

而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第二种矛盾且暂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教学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进行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3 求知应求实,勤奋,学思并重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求知应先端正态度,求知应先求实。一个有智慧的人贵在自知,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一个人能够做到自知,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就能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孔子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他对当时人们对历史上不确凿的事任意牵强附会大为不满,教导学生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要向古人学习,古人对待历史不确凿的作法就是存疑。存疑,并不是有疑问不提出来而有所保存。恰恰相反,他是指在自己实事求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要敢于对自己认为不确凿的问题提出疑问。“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当今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恰恰就需要这种思想,要鼓力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要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不要唯书本马首是瞻,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否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旦失去,在学习上就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了。

在求知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勤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要发愤学习,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学习方法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他倡导学习要“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就比较难了,问题就出在无恒心上。一个人一时一事有恒心,一段时间有恒心,但未必一生有恒心。要做到“学而不厌”,关键是学习目的要先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道”,不是欲求功利。若求功利,如在一定时间内未达到目标,必会对求知灰心丧气。若求知的目的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则会在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感到学无止境,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这样去做了,必会“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用此语教育弟子从师要广泛,谁有道就跟谁学,不管其年长、年幼、尊卑贵贱,应广博地学习,采百家之长而为已用,只有这样才迅速提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可以说孔子再次从另一角度阐述其学而不厌的求知方法。世人皆可为师,只要你虚心,且善于发现,勤于学习,任何人都会对你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有帮助。

与此同时,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力,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同时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就应该将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就不会理解书中的深意,将会越读越糊涂。但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读书,那就是空想,就是神思殚竭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孔子这种不仅强调苦学,还强调善思的学思并重的思想是其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又一贡献。

4 由博反约,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孔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博学是为了获得较多的知识,知识多是为了“笃志”,为了“约之以礼”。这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的问题。“博”和“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博”是拓宽知识面,“约”是概括归纳提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博”就不能正确的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那么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人不能掌握精到的知识,认识没有中心,便不能付诸行动。所以,“由博反约”是思维高度概括的表现,是驾驭知识的一种能力。

孔子还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宽广。孔子本人也是勤学好问,“每事问”、“无常师”,因而成为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非也,予一以贯之”。见识多思路广,对事情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以约驭博就如同用一丝红线串起无数散落的珍珠而成为一件完善的艺术珍品,有珠无线或有线无珠,虽然有用,但其价值就大大地降低了。

5 积极倡导乐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乐学的认识:“学而识习之,不亦乐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孔子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不仅自己乐学,而且还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美不胜收,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呢?

一是注重创设一定的愉悦情境。孔子教学时,常边弹琴边讲授,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义道德,文化知识的熏陶。《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弹琴”、“鼓瑟”、“击磬”、“弦歌”的记载。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二是注重“民主”教学。《论语先讲》篇记载了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式教学,在优美的音乐中,孔子启发学生各言其志,他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让每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不加干涉。教学气氛轻松和谐,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于意识。三是表扬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聪明才智或进步时,孔子总是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他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称赞子贡“告诸往为而知者”,赞赏颜回“闻一以知十”等等。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乐此不疲。孔子“乐教”,他“乐教”的成功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5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就是知人善任的教学艺术,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孔子就是“以人为本”教学的最早提倡者与践行者。《论语》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则论述: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有也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冒昧地问一下。”孔子回答:“冉有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要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满足每个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诱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能力发展的水平有差异,诸多因素都对语文教师的施教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不对学生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而应该像孔子那样:以关爱、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仁爱之心,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的气质、性格特征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亘古不变的,它在教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这一理念落实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就要求语文教师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养成坚忍、自信、健康、向上的性格,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及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相长,启发诱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教学活动中,孔子没有把自己置于高出学生的位置之上,而是以一种谦虚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真诚地交流知识,探讨问题。学生的一言一行,偶尔迸发出的智慧都会从不同的方面给孔子敏感的心灵带来启发。孔子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书与学习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学相长是他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孔子在施教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把学生作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应该更加受到教师的关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在自己的意识深处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这种主体意识必然产生对学生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对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都将发生潜在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与自身平等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上就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

三、倡导乐学,培养兴趣

《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给他的语文教学定下了快乐的基调。孔子主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而且更要使学生乐于追求知识。他不仅把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还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更把乐学看做治学的最高境界。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乐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形成良好习惯和人格。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6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26):6.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7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朱熹对此作了恰切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也就是说,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诱导和引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根据孔子的经验,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学要“当其可”,难易适当,防止过难过易。可见,“启”和“发”是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师的启发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和思考的能力。这既是“启发式”教育的起点,又是所要达到的目的。

孔子“启发式”教育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强调教学过程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2)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3)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意义。以上三个方面,是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精髓所在。

今天,人类的知识量迅猛地增长。知识是无穷的,而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贯彻“启发式”教育。根据当前中学教育状况,应实现下列几个方面的转变:从“满堂灌”的知识传授转为着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个模式”的教育转为“因材施教”,从以教师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导作用转为以引导为主导作用,从以学生为教育的消极对象转为学习的积极主体,从知识结构的单一化转为各科知识的全面化、综合化。下面谈几个具体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人们常引用韩愈的一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以此来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传授知识。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要获得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只有在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上,才能循序渐进,渐及于高深。这一思想孔子称为“下学上达”,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基础厚,后劲足”有相似之处。教师传授知识,这是教师的本分。但传统的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看法,其不足之处就在于把教师的本分工作视为教师主导作用之所在。它忽视了对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学必然出现“满堂灌”。其后果是学生不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不具备创造的才干。“青”不会胜于“蓝”,学生永远超不过老师。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去动手解决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这也是“满堂灌”的“注入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贯彻“启发式”教育原理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与“启发式”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就是第一位“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法的倡导者。孔子说:“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③这说明受教育者由于天赋资质的不同,以及后天受到的教育及主观努力的不同,形成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教育学也肯定了它的存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和差异,进行不同的培养和教育,这是符合今天教育学上照顾个别差异这一原则的。

目前,中学教育对“因材施教”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学校只是把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学科培训,然后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而对一般学生、差生则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普遍性原则,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导致了不良的后果。我们应该认识到,“因材施教”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贯彻这一要求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措施中去,如上课的提问难易程度、课后作业的不同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全面平衡、部分突出”的效果。总之,“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素质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培养,就是要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

(三)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孔子赞扬弟子颜回以学为乐,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④可见当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主动性充分调动,学习则成为一大乐趣。

那如何引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一是根据教材,找出隐含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教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图片、故事等,从而来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但应注意的是,引用的材料切忌胡编乱造、东扯西拉,要牢牢把握引用材料始终为教学内容服务这一宗旨。此外,还可以适量组织一些有趣味性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材料,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联系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实践,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培养能力。

(四)扩大知识面,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孔子重视全面培养人才。据《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不少弟子精通文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门弟子的知识面已经很可观了。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边缘科学的产生,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已明显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战略头脑,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预见性和创造性,而且又要有处理、解决某些复杂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努力培养精通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其他知识技术并能善于管理的人才,注意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及时了解世界先进科技的发展状况,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孔子启发式教学篇8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孔子儒家

孔子的教育核心是“仁”,他希望弟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成为真正的君子;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当下提倡的德育一致,教书育人,教书是其次,重在育人,教给他们判别是非善恶的尺度,教会他们怎样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具体的德育教育中,孔子的方法给了当下小学德育教育一些启示。

1.启发式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上,孔子并不是采用填鸭式将自己理解的德全部灌输给弟子,而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给予弟子一定的提示,让弟子自己去感悟去理解,从而找到他们自己认定的德。司马牛问孔子怎么样做才是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司马牛又问怎么样做一个君子,孔子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只回答了仁人、君子应有的状态,即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并未直言如何是慎重,如何才能不忧愁、不恐惧,他把这些交给司马牛自己去思考,通过启示的方式让弟子在自己的思考中明白自己需要成为怎样的人。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启发往往比灌输更重要,小孩子的灵性盛,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他们总会问很多为什么,这种时候,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思考方向的引导,而非单纯教他们背诵礼仪道德规范。

2.德育教育生活化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记录,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真正做到融进了生活之中。《庄子》里面提到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被困于陈国蔡国之间的故事,当时他们粮食断绝,七日没有饭食,神色疲惫,而孔子仍然在屋子里弹琴唱歌,子路与子贡大声议论,认为孔子在这样受难的时候仍然弹琴唱歌是没有廉耻的事情,不是君子所为。孔子并未生气,叹气叫他们进来道:“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以此可以看出孔子育人,从不只是夸夸其谈,而是从生活出发,告诉学生,何以为仁义,何以为坚守。小学的德育教育生活的联系,需要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开展实际的活动,将道理与实际联系起来,诸如在卫生清洁、运动比赛等校内常规活动以及义卖、助老、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通过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善良、帮助、意志、坚忍等品性在现实中的意义,在良好的氛围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教育载体多样化

孔子在教育中以“诗经、弦乐为载体,通过二者修身、静心,传递“仁”“礼”“德”的概念。在被困于陈蔡之间时,孔子与子路、子贡解释之后“削然反琴而弦歌”,而子路大悟,“挖然执干而舞”,这里歌舞并非单纯是因为受困或者通达,而是德行的载体,是明悟的体现,所以有云:“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德育在教育中是最具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特性,本身不适应死板的耳提面命式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不妨借鉴寓教于诗、乐的方式,以诗歌、音乐媒介,将道德规范以更合适的方式教给学生。在具体的教育中,若以诗歌为媒介,那么诗歌的选用需要浅显易懂并且贯穿德育观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学生可以体悟到母爱,从而懂得感恩与回报;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懂得尊重与坚韧……这样的诗歌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小学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也是很好的媒介,小学阶段孩子们感官敏锐,他们可以从音乐的旋律、歌词中捕捉到一些东西,并衍生出自己的理解。良好的音乐素材的选择,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结语

上一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范文 下一篇: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