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范文

时间:2023-12-03 04:08:28

孔子论语篇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要表达孔子的意思是指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广大人民群众,亲近那些有仁德,品格高尚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化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小小的一句话,短短的几十个字,一语道出了人一生中应该所遵循的道理与规矩,将从孝顺到学习,从礼貌到交友融合在一句话之中,这难道还不能够表示孔子的伟大思想么?所以我认为,孔子牛在这第一点。

中国古代的基层知识分子被称为“士”,也就是这个阶层撑起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那个部分。虽然孔子也曾经官拜到省市那一级别的官位,但是归根结底,孔子还是一个思想永远比身份更高的人。这种境况就使得孔子只能够将自己的民众根基打牢以便于传播自己的思想。于是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这一称号便流传了下来。别说,孔子还真的是拥有教学天才。开办了一个私塾,自己兼任校长和教师的孔子一教就出了弟子三千,其中的佼佼者还有七十二位。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文化流通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我认为,孔子牛在这第二点。

第三点或许许多人都没听过——孔子牛在,他是一个民族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和不被大众重视的文化的忠实保护者。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虽然春秋战国没有如同19世纪那样巨大的改变,但是写在书中的“王室衰微,诸侯称霸”的的确确的发生在那个时代。为了称霸,就要不计手段,以利益为最高目的。那么,无论是如何卑鄙,如何被人所不齿的手段都可以被视为是正当的行径。在国家与国家都如此混乱的情况之下,孔子作为一个简单的教育家或许还作为一个小小的官吏,高高举起“复兴周朝礼仪文化,传承古典文明精神”的旗帜,向大众传播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中国最值得称赞的礼仪文明,这不是正代表了孔子自己的性格么?作为一个时代人物,孔子牛在这三点,也为人所称赞于这三点。

我不知道我总结的孔子是否是学者心目中的孔子,也并不清楚这是否是历史上真正的孔子,但是至少我可以肯定一点——这是“牛”在我心目中的孔子。也许一切都正如易中天老师所说: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孔子论语篇2

【关键词】孔子;学者;维护者;圣人;导师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

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

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

《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

二、等级制度的维护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当时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大夫逐利,士与庶人或富而骄,或贫而谄。这样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由于人心不古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于是,孔子提倡“仁”,这是他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观。为了“仁”被大多数人接受,孔子周游列国、教授讲学。另外,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礼”。“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立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以君以忠。”是孔子对这一政治规范概念的经典概括,他本人就是礼的忠实守护者。“子入太庙,每问事。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子闻之,曰:‘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礼的一系列基本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最高统治者也理应恪守,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从夏、殷之礼损益而来的,是比较完美的,以后既使周灭亡,周礼有所损益,那种损益也是修修补补而己,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百代以后也是不会改变的。(《为政》)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用丝来作,这样俭省一些,我同意大家的作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再跪拜,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跪拜礼,这就有些轻慢了。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遵从古礼,先在堂下跪拜。(《子罕》)孔子宁愿同意在物质上节俭一些,也不同意在行为上省略一些。虽然孔子十分执着与周礼,但是春秋末期有些周礼制度遭到多少人的背弃,在潮流面前,他有时候十分顽固,有时候则的灵活变通的。但是,孔子的变通和灵活是有限的,虽然从政之心甚高,但不能与国君重臣共事,缺乏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段。在他身上,学者的纯洁清正是十分突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主义最终压倒了灵活性。

三、知人救世的圣人

朱熹称赞孔子是“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的,孔子具备最高德行的同时又有拥有最高智慧。孔子自我评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四、诲人不倦的导师

孔子创办私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却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相信经过后天学习钻研可以获得知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孔子“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一个叫陈亢的人以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孔子,认为他对自己的儿子必有私心,一定会教给儿子诀窍,于是陈亢去找孔鲤探问,却发现孔子并没有教儿子什么秘诀,而是一视同仁地教导他要踏踏实实学习《诗》、《礼》。

孔子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他主张因材施教,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他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放下长者的身段,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循循善诱,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他们各自的答案。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些从古至今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孔子的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五、千秋功过任评说

孔子在世就闻名天下,他爱憎分明,世人对他也是见仁见智。

(一)孔子的弟子对他十分崇拜

弟子子贡曾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孔子的威望,来自他的学问渊博、精益求精,来自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自他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的风范。所以,弟子在孔子面前都是毕恭毕敬的。

(二)当时的国君、大臣多认为孔子之道迂阔不实、不合时宜

春秋末年的诸侯国与诸侯国、公家与私家、私家与私家在土地、人民、权力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孔子却并不注重军事和农事。在诸侯国中,周礼都或多或少遭到破坏,而孔子不愿意与违背周礼的国君、大臣共事。

孔子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有的国君、大臣讨厌孔子的空谈。例如孔子初到齐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可是孔子前脚刚走,晏子就劝说景公“(孔子)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景公对孔子马上冷淡了下来。无论是开明的政治家还是贪婪的权臣,都不会被周礼束缚手脚,不会喜欢孔子。还要的人虽然不行孔子之道,却想把他留在身边做顾问,做一个冠冕堂皇的点缀。例如鲁国的权臣季桓子。对于这种人,孔子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三)隐士多数以旁观者的姿态讥讽孔子

春秋末年,不少大夫和士人看不惯国君和权臣破坏周礼、粗暴贪婪的行为,所以辞去官职,隐居山林。他们对孔子这种卫道士多给予善意的讥讽。在楚国就有“凤歌笑孔丘”的狂人,他打孔子的车前经过,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他用天下有道时才出现的凤凰比喻孔子,现在天下无道,孔子却不归隐,难道他的德行衰败了吗?隐士虽然讥讽孔子,但是也承认孔子的仁德,劝其迷途知返,不要空忙一场。

可见,孔子在当时并没有被神化,只是在儒士内部出现的小范围的个人崇拜,在大多数人眼里,孔子是过时的、迂腐的、顽固的人物。

(四)旷世大儒

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以后,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总之,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孔子旷世大儒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2]王月光《孔子的人格》,《社会心理科学》第22卷,2007年第3-4期

[3]杜莹《论语中孔子的形象》,《陇东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

[4]林存光《旷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5]伍晓明《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孔子论语篇3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智慧

 

一、引言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孔子及其他的著作《论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那么,学习和感悟孔子的智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能够体现孔子智慧的著作还有很多,如《大学》等等。此次,我想通过自己阅读《论语》的亲身感受,谈谈孔子在《论语》这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旨在进一步地学习和体会其中的各种哲理,是我们的身心多少受些感化。

 

二、孔子

在西方读者看来,孔子只是一位智者,开口不是格言,就是警语。然而,这样的看法,是很片面的,是无法阐述孔子对于后世发展的影响之深之大的。

从某一角度来说,孔子,就好比如现代的基督徒,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三、《论语》

《论语》这部书,可谓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一般认为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就犹如基督教的《圣经》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论语》这本书是由衷的喜爱,也许是因为书中涉及到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吧。可惜我一直未有机会认真品读,现终于可以尽情地欣赏一番了。

谈及读《论语》的方法,宋儒、程伊川、朱熹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方法。然而,我印象深刻的是林语堂曾在他的《孔子的智慧》一书中提过的读《论语》这本书的方法。他是这么论述的:“必须把个别的格言警句分开,逐日分别去咀嚼,不要贪多同时去思考。”我记着了,于是在我阅读《论语》时,我会适时地摘录一些格言警句,反复斟酌其中包含的意思,这不由得令我觉得那些警语名句是那么的津津有味,能引起人产生无限沉思想象。

首先,我想先讲讲我的读书方法。一般情况下,拿到一本书,我会大致地浏览一番,对文章有个初步的了解。继而,我再看第二遍,这回不同于第一回,我会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摘录一些重要的或是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企图通过阅读上下文或是整篇文章来帮助理解其含义。最后,我会再次翻阅这本书,思维的集中点通常是在自己所做的记录上,也就是重难点方面。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是把阅读与思考联系在一起了,这也是我的老师们所教授的学习方法。巧的是,这恰恰就是儒家基本的教育方法,这在《论语》中有记载。由此可见《论语》对后世的教育的影响之大。总之,我们应该谨记:在读书时,我们要把阅读与思考,在求知识的进程上看做相辅相成的两件事.

 

四、从《论语》中体会孔子的智慧

粗看《论语》,它不过是一本语录,摘录下了许许多多孔子以及他弟子的一些言语。可是,细细品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了很深刻的哲理,如做人道理、生活道理以及生存的哲学。总之,我们可以从中感化甚多。

1.1 孔子的“仁爱”思想

早在我看《论语》这部书之前,教授我《跨文化交际教程》的任课老师就跟我们提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所寄予的厚望。他希望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归根到底,孔子办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对于这一点。子夏是非常认同的,他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

1.2 孔子的做人道理

关于做人道理,《论语》中有句话:“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做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学者称这只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表现,但这完全不符合他一贯的主张。这句话的深层意思应该是让我们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是别人了解自己。这样一来,无论工作还是其他方面,交流起来也就更加方便,不至于因为不了解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和纠纷什么的。

说到了解别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别人呢?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这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是非常受用的。

1.3 孔子的生活道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在教授我们生活道理: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这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是无法行走的。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这句话中,信则是对人讲信用的意思。

1.4 孔子的生存哲学

除了做人道理、生活道理之外,《论语》中还涉及到生存的哲学。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认为,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众所周知,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现代的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纵观现在的社会环境,我们发现存在不少的很会花言巧语的人,这也就有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辛酸感慨。这在孔子的《论语》中也有所阐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这足以见得,孔子是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的,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1.5 孔子的学习和修身智慧

《论语》中还讲到了学习和修身的过程。例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中是这样翻译的: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我们知道,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它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呢?因为这有它的合理因素:第一,孔子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因此,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学习孔子所主张的道德修养过程。

1.6 孔子的君子选择

《论语》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君子不器。老实说,起初我不太明白它的含义:不器,不器,何为不器呢?后来,我参阅了译文,它是这么说的:君子不是只有一种长处的技术人才。在孔子认为,君子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又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我想,孔子想要表述的应该就是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吧。这就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要尊重个人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征,最终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在我看来,其实,这与孔子主张的“君子不器”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五、结论

《论语》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期的,我们应该时常去品读它,时刻铭记孔子对我们的教导,时刻提醒自己他所教授的各种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而学习和感悟孔子的智慧。由于时间的局限,我未能完全地理解孔子在《论语》中的思想,这是个遗憾。然而,写这篇心得,并不是我看这本书的终结,而恰恰是我看这本书的开始。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远远比那些学者所讲述的还要多得多。我也相信,认真品读思考书中的格言警句,领略和学习孔子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著,黄嘉德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 《论语——诸子百家之十三经》:孔子著,中华古典金华文库;

【3】 《论语——夫子和木子图说四十一句》:宋杰编著,王德胜校评,李可讲绘图,北京出版社,2005年3月

孔子论语篇4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孔子论语篇5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五德;《论语》

中图分类号:G64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93-03

在《论语》中,君子既有“君之子”的原初意义,又被赋予了“仁义礼智信”等全新的德性内涵,是二者的统一体。本文认为,在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中,德性“君子”是身份“君子”的应有之义,是身份“君子”的人格特质。

一、孔子君子人格提出的背景

孔子处于战乱纷争的春秋晚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被诸侯争霸代替,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然形成。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心怀天下,试图以“克己复礼”的方式,恢复各安本位的社会秩序。为建设其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相应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孔子本人的经历也是其建立君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因素。孔子三岁丧父,与母相依为命,生活虽艰辛却十分好学,“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精六艺,通古今,成为当时社会的全才。孔子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求谒仕途,曾先后任鲁国中都宰、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获得大治,后因“三桓”排挤离开故国,周游天下,希望得到诸侯国君的任用,却屡屡遭挫。但是,这样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思想的发展。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晚年致力于教育,打破传统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实行“有教无类”的德性教育,培养君子。君子作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之多,并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开篇,又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结篇。可以认为,孔子建立仁学思想的目的就是教育君子,培养君子的德性人格。

二、君子人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君子”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身份君子,二是德性君子,是位格与人格的统一。

(一)德位一致的君子人格基本内涵

从君子一词的由来看,是“君”与“子”的合称,“君”的上部是“尹”,表示治理,下部是“口”,表示命令,合起来是指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美称,君子就是对当时为政者的尊称。君子一词广泛出现在《诗经》、《尚书》、《周易》等先秦著作中,表明在孔子之前该词已流行,是身份和地位的代称。但君子的内涵到孔子时已确定发展为两层意义,并开始从传统的身份转向德性人格。纵观《论语》,君子和小人的对举共有18处,其中标明为地位差异的有四处,标明为德性差异的有四处,其余均含身份和德性的两重意义。这正是孔子君子思想与前不同的意义所在。面对当时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德而无君子之位的“德”“位”两分的现实窘境,孔子希望通过人格培养,使有德者必有其位,有位者必有其德。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在先于君子学习礼乐的野人(小人),与后学习礼乐的世袭君子(卿大夫子弟)之间,孔子更愿意选择前者,这符合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孔子打破传统的君子与小人的身份界限,实行“有教无类”,培养德性君子。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德位一体、德先德本”的君子人格理念已然确立。

(二)德性视野中的君子人格体系:仁义礼智信

《论语》论及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非常丰富,有仁、孝、悌、义、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本文着重从后来成型的“五常”即五种基本的人格素质方面进行论述。“五常”虽在后代成型,但在《论语》中已有相当的分量。

1.君子之德,仁爱为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君子人格最基础的内涵。君子人格的其他方面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之道,以仁为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作为君子,不能须臾离开仁,仁就是君子人格的最根本。

什么是仁?孔门许多弟子都曾向孔子请教,本着因材施教理念,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了不同回答,其中对樊迟的回答最经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就是“爱(他)人”,但“爱人”的说法很笼统,具体化后就是曾参的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就是仁道,忠恕是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忠与恕,简要言之就是推己及人,忠的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为人谋”,恕的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强加于人;从更高层次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爱人如己,自己欲立足于社会,也使别人能立足于社会,自己要发达人生,也使别人能发达人生,在立人中立己,在达人中达己。

2.义利之辩,义以为上。在《论语》中,义被谈及的次数也不在少数。子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何为义?《礼记·中庸》解释:“义者,宜也”,义即合宜适当的意思。

君子行事应以合宜为度,义实际上是君子行为的价值标准,更准确说就是心中固有的道德价值观,正如朱熹所解释:“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四书章句集注》)可见义是君子人格的重要德目之一。

孔子论义常与利相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然而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被人引用作为批判儒家讲义而不讲利的证据。其实孔子并不反对利,在孔子那里二者是统一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承认对利欲追求是人性使然,孔子甚至以自己为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但孔子也强调,在追求利欲时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篇》)

孔子没有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是强调二者中要优先考虑义,求利时心里首先想的是公众的利益,这是“喻于义”的真正意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说的是君子行“德政”,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等的公利,小人想的是获得小恩小惠,考虑的是个人和家庭的私利。作为德位一体的君子,显然要把义摆在利的前面。事实上,当先行其义时,利也随之而来。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学习道德仁义,就能得到俸禄,因此,君子的追求不在谋食忧贫上,应该在谋道忧道上,即对义的追求上。君子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最终能义利双得。

3.仁智不二,智者不惑。君子既是仁者也是智者,智在《论语》中一般作知。子曰“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智者能补益其仁德,丰富其仁德。智是君子人格的重要品质。

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这里所说的智是明是非、辨善恶,所以智是一种道德辨识能力。具体说体现在“贵知己、善识人”上。“贵知己”是对自我的认识。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教育弟子对自己要有清楚认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智又体现在“识人”上。“樊迟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樊迟仍未明白,孔子进而解释:“举直错诸枉”,能识别谁正直并提拔他,放置于邪恶人之上。孔子认为,君子管理国家,如能“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若“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由此足以看出,智是能够分清是非曲直,而且能以长远眼光看到长远利益的能力,是君子应该具备的素质。

4.信为立本,信以成之。孔子强调,在仁的基础上君子要有信。“信,诚也”,“诚者,实也”。(许慎《说文解字》)诚多指内向性追求,所谓内诚于心;信是诚的外化,所谓外信于行。

孔子言信,是内诚和外信的统一。信的第一表现是言必信实,即说出的话要真实。孔子反感花言巧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因为巧言与君子人格相悖;其次,信表现为言必信守。子贡请教如何成为君子时,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说过的话、许下的诺言都应兑现;信还表现为言必谨信。子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论语·子路》)即君子的措辞不能苟且马虎,如此则能:“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论语·里仁》)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怕自己的行动跟不上。信是君子立身于世的重要德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和标杆人物,信的德品显得尤为重要。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把信看得比死还重要,由此可见,信乃君子立身之本。

5.礼为行本,礼以行之。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记·仲尼燕居》)礼是君子做事的方式和行为准则。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要以礼为规范,无礼不成方圆。没有礼,一些好的德行也会变得极端,所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季氏》)“仁、义、知、信”等君子之德都要通过“礼”来实现。那么,怎样礼以行之呢?“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运用以和谐、有度最为可贵,也是在孔子在《礼记》中一再强调的中庸之道。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君子的中庸之道,是随时做到适中有度,无过无不及。当然孔子强调的礼是“心礼”和“行礼”的统一。真正的礼既有内心礼敬的态度,又有外在行为的恭敬,如果只有内心的敬而行为不合乎礼的要求,便是粗野;如果只流于外表恭顺而内心不知礼,便是花言巧语,所谓“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礼记·仲尼燕居》)

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建,突破了君子身份的原始含义,赋予了君子全新的意义,使其向“德性君子”靠近。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在“在位者”无德和“有德者”无位的现象面前,孔子为社会提供了君子这一道德修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德位一致的新型君子。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大最基本道德素质。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内容丰富且具有活力的资源,为当代中国人的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的现实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3]黎红雷.孔子“君子学”发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1.

孔子论语篇6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语》;语境;孔子称呼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2-0022-06

引 言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是唯一系统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著作,长久以来该著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论语》的英译本不少于60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些翻译对儒家学说的传播功不可没。《论语》英译及其相关研究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孔子作为《论语》中的人物中心,对他的称呼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重要的信息。研究对孔子的称呼情况及相关英译,既是深入进行语篇分析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也能为翻译研究带来启示。

一、关于《论语》中的称呼研究现状

译界对《论语》英文翻译的研究近年来呈递增趋势,依赖各种研究方法指引,有的从整个发展历程着手,有的就译者和译本的某些方面展开讨论,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论语》进行研究与实践。但对《论语》中所出现的称呼的研究并不多。其中,程邦雄通过对《论语》中称谓的考察来探讨当时的避讳情况[1]。陈龙国、刘馨芳认为,“吾”、“我”用作主语是最常见的;两者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实例;“吾”字在《论语》中作定语较多,“我”字用于定语较少见;“吾”字限于否定句中提前的宾语;“吾”字偶尔用于介词后的宾语,“我”字则常用于介词后的宾语[2]。X亚荣在对《论语》和《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细致研究,指出从《论语》到《孟子》,名词性称谓的意义和用法都有所发展,《孟子》时代的称谓礼仪已经发展得比《论语》时代更为严格,限制更

多[3]。王勇从翻译转喻性视角出发,历时地对比了中西译者对《论语》中名字翻译的选择,探讨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4](165-166)。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剖析《论语》中的称呼,尤其缺乏关于孔子称呼的英译方面的研究。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基础,根据《论语》英译本的代表性选取以下译本作为语料:(1)中华书局出版(2008/2011)的刘殿爵英译本(以下简称刘译);(2)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1861/1960)的James Legge译本(以下简称理译);(3)Kelly and Walsh出版社出版(1898)的辜鸿铭(Ku Hung-ming)译本(以下简称辜译)。通过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中孔子称呼的变化情况,对译文的效果给予评价。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

关于语境,本文主要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相关观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使用中的语言,重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通常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关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系统与示例的关系,可以参看图1。

文化语境是一种意义潜势系统,涉及特定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模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伦理范式等,涵盖的都是一些抽象的、概括性观念。情景语境具体又由三个主要因素体现出来:语场、基调和语式。语场涉及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话题、语言活动参与的各方以及所参加的整个活动;基调涉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语式涉及语言交际的渠道、媒介和修辞方式等。上下文语境处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模式的最低层,直接关系一段话语是否完整连贯。以下我们根据语境理论来具体探讨《论语》中孔子称呼的英译情况。

三、孔子称呼的文化语境分析

《论语》中对孔子的称呼共有孔(夫)子、(孔)丘、我/吾、仲尼四种,大体可分为自称与他称。其中,孔子本人对自己的称呼,即自称,包括以下几种:(孔)丘、我/吾。别人对孔子的称呼,即他称,包括:孔(夫)子、(孔)丘、仲尼。从概念属性来看,实际上就涉及两个概念:一是专有名词,二是人称代词。专有名词是相对普通名词而言的,两者最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表示特指,后者表示泛指[6](109)。人称从语言的使用方面可分为三类,即(1)第一人称,表示说话人;(2)第二人称,表示听话人;(3)第三人称,即交际中的第三者。人称代词就是表示不同人称的主要方式。英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了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分外,还有“数”和“格”之分[6]。

(一) 文化语境分析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处在同一层次上,作为语篇的语言体现情景语境,作为系统的语言体现文化语境,它们之间是例示关系,语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层次间的体现关系(如图1)。

就语言系统来看,《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著作,具有语录体和对话体特征。其主人公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揶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群雄逐鹿,战争频仍,礼崩乐坏。《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分二十篇,五百多章,共计两万余字,最短的一章只有六个字,而最长的一章则有三百多个字。内容广泛丰富,文化、哲理蕴味无穷。关于《论语》这个专名的解释,目前仍然说法不一。赵纪彬《论语新论导言》中说到,“‘论’字有‘整理’‘撰次’等义;‘语’字谓‘二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等义。”“其实望文生义,‘论语’者,译为‘讨论的话语’,亦无不可也”[7](23)。《论语》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论语》中多次出现重复章节甚至字句完全相同的情况,可以推断《论语》一书不是由一人编辑完成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二)对“孔(夫)子”的分析

《论语》共有38处出现“夫子”一词,其中29处是指称孔子。“孔子”当作“孔夫子”的简称,共出现69次。“子”当是“夫子”的简称,其中427次与“曰”连用充当引述语,引出孔子的论述。关于“子”, 颜师古曰:“子者, 人之嘉称也。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钱穆认为,“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8](1-2)对此,我们可先看看所选三个译本的翻译:

(1)子曰:

刘译:The Master said

理译:The Master said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论语》的语录体特征和各章的编号是表达语义连贯的衔接机制”[9]。从上节讨论可以看出,虽然《论语》各章所述内容各异,但是观点有着内在统一性,即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说明一个中心问题,“仁”。《论语》中“子曰”的用法,既体现了弟子对老师的尊重,也起到了重要衔接手段的作用,正是通过它,把各章节串成相对连贯的整体。刘译和理译中的“The Master”, 辜译中的“Confucius”,既反映出《论语》的文体特征,也体现出中国人受“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等传统礼制影响。

四、孔子称呼的情景语境分析

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或得到解释。《论语》的情景语境可大体分析如下:

语场:《论语》是孔子在日常生活和执教过程中就道德、政治、宗教、教育、人生等方面发表的言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体现在政治经济、人际交往、亲友关系等方方面面。

基调:由于《论语》是一部文学作品,基调涉及两方面,一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作品中各种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后者具体来说,既有孔子/孔子弟子和他们对学生们的授教,也有孔子和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应答,还有学生们的互相交谈。

语式:孔子/孔子弟子的观点陈述或口头对话,用书面的形式记录。

(一)对“(孔)丘”的分析

“丘”是孔子的名,在《论语》中出现了17次,其中11次用于孔子的自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长辈、尊者与上级自称,表示谦恭。下面我们看《论语》中的两个例子: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5.25)

(3)子曰:“丘之祷久矣。”(7.35)

再对比上述三个英译本对这两个例子的英译处理情况:

刘译:

(2a) The Master said, “Cunning words, an ingratiating countenance and utter servility, these things Zuo-qiu Ming found shameful. I, too, find them shameful. To be friendly towards someone while concealing a sense of grievance, this Zuo-qiu Ming found shameful. I, too, find it shameful.”

(3a) The Master said, “In that case, I have long been offering my prayers.”

理译:

(2b)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nd excessive respect; ―Tsi-k‘ew Ming was ashamed of them. I also am ashamed of them. To conceal resentment against a person, and appear friendly with him; ―Tso-k‘ew Ming was ashamed of such conduct. I also am ashamed of it.”

(3b) The Master said, “My praying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辜译:

(2c) Confucius remarked, ‘Plausible speech, fine manners and studied earnestness are things of which a friend of mine was ashamed; I am also ashamed of such things. To conceal resentment against a person and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that is also something of which my same friend was ashamed; I am also ashamed to do such a thing.”

(3c)“Ah,” said Confucius then, “my prayer has been a long―lifelong―one.”

5.25是孔子表达自己对“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的态度,“左丘明”、“丘”形成对照,同时,“丘”反映出孔子语气谦逊,态度诚恳;7.35是子路因孔子病重,请代祷告而发生在两人间的对话。无论是陈述自己观点,还是与别人对话,孔子都非常自谦,甚至对自己的学生也自称“丘”,表现出极高的品行和个人修养。而在译文中,由于受众的变化,基调发生了变化,鉴于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所选取的三个译本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I”,“My praying”,“my prayer”来阐释孔子这一谦逊的情感意义。

除此之外,4次“丘”的用法出现在别人对孔子的称呼上(其中3次与姓“孔”连用):

(4)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14.32)

(5)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鲁孔丘之徒与?”(18.6)

刘译:

(4a)Wei-sheng Mu said to Confucius, “Qiu, why are you so restless? Are you, perhaps, trying to practice flattery?”...

(5a)...Zi-lu said, “It is Kong Qiu.” “Then, he must be the Kong Qiu of Lu.” ...“Then, you must be the disciple of Kong Qiu of Lu?”...

理译:

(4b)We-shang Mow said to Confucius, “K‘ew, how is it that you keep roosting about? Is it not that you are an insinuating talker?”...

(5b) ...Tsze-loo told him, “It is K‘ung k‘ew.” “Is it not K‘ung K‘ew of Loo?” asked he. ...“Are you not the disciple of K‘ung K‘ew of Loo?” asked the other. ...

辜译:

(4c)A practical character of the time said once to Confucius, “What do you mean by rambling about with your talk? I am afraid you are also but a self-seeking good talker.”...

(5c) ...Chung Yu answered, “It is Confucius.” “Is it not Confucius of Lu,” asked the man....”Are you not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asked the man. ....

14.32是发生在孔子和微生亩间的对话。关于微生亩,朱熹《集注》说:“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者。”钱穆也认为,“观其直呼孔子名而辞甚倨,盖以齿尊。” [8](354)也就是说,微生亩辞气倨傲,以孔子名称孔子,大概是因为他年龄尊长、品德优秀。也有人认为,微生亩是春秋时鲁国的隐士,一说是道家人物,而孔子是儒家人物。根据分析,微生亩或为长者,或为隐士、道家人物。若为前者,长者直呼年龄更小者之名是合适的;若为后者,他自不赞同孔子奔走于诸国中宣扬自己主张的做法,那么他称孔子名也就不奇怪了。刘译和理译符合语境,很好地刻画出微生亩的这一人物特点,辜译体现不出微生亩和孔子对话中直呼孔子之名的独特之处,似有不妥。

18.6是长沮、桀溺在并肩种田,孔子让子路去问过江的路口。长沮、桀溺是两位不知其真实姓名,避世而隐于农的士人[10](24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于对谈话对象尊重的考虑,发话者对自己这一方的人应直呼其名。所以,刘译和理译译出了“丘”,优于辜译。

(二)对“我/吾”的分析

“吾”、“我”是自称代词,在《论语》中指称孔子,分别出现了81次和34次。关于两者的区别,至今尚未有完整的解释能够说明“吾”、“我”之间的区别以及具体语境中的选择。例如:

(6)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看看三个英译本对这两句的英译情况:

刘译:

(6a) The Master said, “In unstinted effort I can compare with others, but in how to be a practicing gentleman I can, as yet, claim no insight.”

(7a) The Master said, “Should the Way fail to prevail and I were to put to sea on a raft, the one to follow me would, I suppose, be You.” Zi-lu, on hearing this, was overjoyed. The Master said, “You is more foolhardy than I. He has not even a supply of timber for his raft.”

理译:

(6b)The Master said, “ In letters I am perhaps equal to other men, but the character of the superior man, carrying out in his conduct what he professes, is what I have not yet attained to.”

(7b) The Master said, “My doctrines make no way. I will get upon a raft, and float about on the sea. He that will accompany me will be Yew, I dare to say.” Tsze-loo hearing this was glad, upon which the Master said, “Yew is fonder of daring than I am. He does not exercise his judgment upon matters.”

辜译:

(6c)Confucius remarked, “In the knowledge of letters and the arts, I may perhaps compare myself with other men. But as for the character of a good and wise man who carries out in his personal conduct what he professes, ―that is something to which I have not yet attained.”

(7c)Confucius on one occasion remarked, “There is no order and justice now in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I will betake me to a ship and sail over the sea to seek for it in other countries. If I take anybody with me, I will take Yu, referring to a disciple.

The disciple referred to, when he heard of what Confucius said, was glad, and offered to go.

“My friend,” said Confucius then to him, “You have certainly more courage than I have; only you do not exercise judgment when using it.”

7.33是孔子自谦之辞,表示孔子有成就但仍平实、谦下。“吾”用在这里,柔和、亲切。5.7中孔子感慨变革社会或不能行,不如乘着木,泛舟远洋,虽然孔子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但是始终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而为之”,不会遁世以求自保,所以“无所取材”。这里,“我”比较郑重、严肃,在某种意义上有强调意味。然而很遗憾,英语中并未有相应的表达能体现“吾”、“我”的细微差别,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语境意义相近的“I”和“me”。

(三)对“仲尼”的分析

孔子,字仲尼。“仲”是排行,表明孔子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字,也是个人的称号,可以说是名的另一种形式。一般认为,称字是一种礼貌的称谓,但尊敬程度远不如称“夫子”。《论语》二十篇中只有《子张》篇称孔子为仲尼,共6次。请看下面的例子:

(8)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19.22)

(9)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19.24)

19.22是关于孔子学问获得途径而在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间展开的对话,19.24是子贡针对叔孙武叔对孔子的毁谤做出的反击。对此,程邦雄认为是背称的用法[1],但钱穆谈到,“尼,乃孔子卒后之谥。孔子卒,鲁哀公诔之,称之曰尼父。盖尼本孔子之字,古人有即字为谥之礼也。《论语》惟此下四章称孔尼,篇末且有其死也哀之语,似皆在孔子卒后,故称其谥。” [8](463)孙钦善认为,本章子贡称孔子为“仲尼”,语气不合,据此,本章或非孔门弟子所记,或子贡的语气经后人改

动[10](250)。这两章的译文如下:

刘译:

(8a) Gong-sun Chao of Wei asked Zi-gong, “From whom did Zhong-ni learn?”...

(9a) Shu-sun Wu-shu made defamatory remarks about Zhong-ni. Zi-gong said, “... Zhong-ni cannot be defamed. ... Zhong-ni is like the sun and the moon which one has no way of climbing over .... ”

理译:

(8b)Kung-sun Ch‘aou of Wei asked Tsze-kung, saying, “From whom did Chung-ne get his learning?”...

(9b)Shuh-sun Woo-shuh having spoken revilingly of Chung-ne, Tsze-Kung said, “... Chung-ne cannot be reviled. ... Chung-ne is the sun or moon, which it is not possible to step over ....”

辜译:

(8c)An officer of the Court in a certain State asked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From whom did Confucius learn the principles he taught?”

(9c)The same Court officer was once heard to abuse the character of Confucius ....” “... Confucius can never be abused. ... But Confucius is like the sun and moon. ...”

特定的形式表达特定的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

现[11](106-115)。原文中处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词都有其合适性,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予以尊重。“仲尼”在这里出现,反映了角色之间的特定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称呼方式的语境意义,故不可忽视其特殊译法。

五、孔子称呼的上下文语境分析

上下文语境,即直接语境,对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关系到一段话语是否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语义单位。下面仅以一例来说明上下文语境对孔子称呼的影响:

(9)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19.24)

这是在上一节中给出的例子,身为孔子得意门生的子贡为什么会称呼自己的尊师为孔尼呢?在之前的19.22,19.23和之后的19.25中子贡都是称呼老师为“夫子”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程邦雄、钱穆、孙钦善的推测外,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上下文语境的角度做一分析。这里是叔孙武叔对孔子的毁谤,身为弟子怎可容忍?于是子贡回应:“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一个感叹号将子贡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对于挑拨和诋毁,子贡的义愤之情溢于言表,自觉地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声望,接下来的“仲尼”显得顺理成章,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刘译和理译也优于辜译,能更好地传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潜势。

六、结语

综合考虑上面对《论语》三个英译本中孔子称呼的翻译情况,可以说刘译和理译更能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辜译去掉中国专有名词以消除陌生感和怪异感,在全篇翻译中常引用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来进行注释,套用西方概念来替代儒家术语,为的是让“孔子和他弟子说话如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思想的方式一样”[12]( viii),考虑的是西方人分不清中国古人名字的复杂组成,但是从人际功能上来说,改变了原作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色。《论语》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经典,成书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不同译者出于不同文化观、价值取向、个人风格、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会选择不同的翻译重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论语》英译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境理论用于《论语》英译研究可以解读《论语》不同译本的语言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译本。

〔参考文献〕

[1] 程邦雄.《论语》中的称谓与避讳研究 [J]. 语言研究, 1997,(1):109-117.

[2] 陈龙国,刘馨芳.《论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用法探微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232-233.

[3] X亚荣.《论语》《孟子》第一第二人称称谓系统的异同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J]. 沈阳大学学报, 2010, (12):79-82.

[4]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英文版)[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5] Halliday, M. A. K. The notion of “ context ” in language education [A]. In Ghadessy, M.(ed.). Text and Context i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 Amsterdam: Benjamins, 1999:1-24.

[6] 黄国文.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2007.

[7]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8] 钱穆. 论语新解 [M].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1.

[9] 黄国文.《论语》的篇章结构及英语翻译的几个问题 [J]. 中国外语,2011,(6) :89-96.

[10] 孙芝斋. 论语今译:汉、英 [T].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11] 黄国文. 英语语言问题研究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12] Ku H. 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 [T].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Ltd., 1898.

孔子论语篇7

>>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现代的因材施教 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说开来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朋友 从《论语》看孔子 从《论语》中看“之”的用法 从《论语》看孔子的卫生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传播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女性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饮食观 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修身之道 从《论语》看孔子的交友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隐逸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观 从《论语》看孔子师生关系 从《论语》看孔子之为人之道 从《论语》看孔子论交友 从《论语》中看教师的反思性成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中有许多,因材施教的落实是建立在将学生分类,依据其各自特点、年龄、爱好等区别施教基础之上的。“因材施教”不仅是孔子教育方法的创新,更是他对学生爱心、仁德的表现,这是最为可贵之处,也是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论语 因材施教 启示

一、《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由于冉有畏缩不前,子路则逞强好胜,所以,面对“听到了是否该去做”的同样的问题,孔子鼓励冉勇敢去做,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而对平时行事略见粗鲁的子路则抑而退之说:“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这说明孔子关注学生性格上的差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说刃。”曰:“其言也说刃,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说刃乎?”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仆每,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孔子对“因材施教”的实施

孔子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孔子早就注意到学生在智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所以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孔子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由也谚”。“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在他看来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不得中行而为之,必也狂狷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所以仲弓为人狂傲,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怒之道;司马牛话多而且急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才能差异的洞察。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及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做出恰当回答,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避免盲目性;,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是实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

(二)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

既要坚持共同要求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统一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反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材施教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我们必须坚持在统一要求下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因材施教实现统一要求的方针。中小学教师要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各自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像孔子那样“敏而好学”、“每事问”、“不耻下问”,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又相当复杂。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富,刘梅.从《论语》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J].学术探讨.

[2]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孔子论语篇8

[关键词]论语 仁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03-01

孔子的“仁”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以人为主体的人文思想基础,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有一百多处论及“仁”,可谓孔子“仁”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者。本文选取《论语》中部分关于“仁”的叙述,浅要分析孔子“仁”学思想的两个方面。

一、《论语》中“仁”的内涵

林语堂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也就是说,孔子“仁”学的出发点是修身,但最终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方面,“仁”是孔子想要推广强化的社会道德规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从这个核心出发,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最后,“泛爱众”,接下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形成了孔子的利民思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使民以时”即是利民思想。在这里,“仁”是作为人的道德规范出现的。

另一方面,“仁”同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强化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从而提出了“仁”要维护“礼”,为“礼”服务。要使个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就必须使外在于个人的“礼”,变成其内在的东西。所谓“仁”,其实就是内在于个人的“礼”。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要人们摆正君臣、父子的关系,严格遵守“礼”所规定的臣服从君、子服从父这种社会等级秩序,即“忠”“孝”道德意识。在这时,“仁”与“礼”构成了具有二元论特征的统一体,成为了维护统治阶段利益的工具。

二、《论语》中“仁”学思想对主体自觉性的重视

孔子主张,必须通过主体(即自我)的自觉才能达到“仁”的境界,这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作为道德规范的“礼”是无法起作用的,正所谓“欲仁而得仁”(《尧曰》),“求仁而得仁”(《述而》)。可以看出,孔子主张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论语》中讲到“仁”的语条,最重要的是答颜渊的一段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为仁由己”是说人们自主、自愿、自觉地选择并践履道德,不为外物所支配,不为外力所强迫。“为仁由己”是要靠主体的自律和内心信念的驱动来达到“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币》)在他看来,仁并非远离人们而高不可攀,只要树立了“欲仁”的信念,人人都可以成为仁人。那如何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立志”:“仁以为己任”(《泰伯》),然后“择善而固执之”(《中庸》)。通过“笃实躬行”来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的觉悟,则会树立坚定的信念,从而体现出人的主体性觉悟和人生信仰态度。

“为仁由已”也体现了孔子对“行”的强调。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肯定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但能否成为仁人君子,关键就看他是否“用力”去“行”。

孔子还特别注意在内心修养方面的“行”,即主体基于自身的自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颜渊》)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为利诱,不为物移,坚持以“仁”为价值取向。所以,孔子“日三省吾身”(《学而》)。孔子还对“自讼”,也就是自我批评非常重视,通过“君子戒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人生一世,孰能无过?“不贰过”(《雍也》)、“过则勿惮改”(《学而》),并要从内心上严厉地解剖错误,批判错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加强自我批评,才能在道德上的高标准要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仁”学思想具有其现实的进步意义,也具有受时代限制所必然产生的落后性。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挥“仁”学思想中的积极内涵,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著),黄嘉德(译).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人民论坛,2010.23.

上一篇:大量的英语范文 下一篇:文明如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