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7:22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1

关键词:古典舞;发展趋势;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35-02

一、前言

中国古典舞讲究一定的动态特征,最典型的就是圆、曲、拧,古典舞在运动轨迹和动律上都有不同的韵味,在造型和节奏力度上也是非常突出的,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它表现的是欲上先下,欲前先后,逢冲必靠,有开有合、欲左先右的方式进行。挪、转、闪、腾都是中国古典舞的不同技巧,并且舞蹈的造型也变化不断,在表现的形象、气质、意境也是丰富多彩的,舞蹈中的气息、节奏和力度的不同表现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同价值和新时代的背景,要想传达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文化就必须通过表演动作“形”和“神”来体现。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表现的动作行云流水,动静相结合得非常好,身体表演中展现出婀娜多姿,柔曼而优雅的翻转腾跃动作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节奏气势磅礴,这样把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倾刻间体现出来,把天地运转的气势也放射出来,使人们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更留给了舞蹈爱好者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印象。所以说中国古典舞不但要营造出唯美的舞蹈意境,还要让舞蹈演员把身体韵律充分的展示出来。这就是古典舞中的“神”,它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典舞厚重的文化底蕴,并且还体现出了古典的戏曲文化,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这些中国的民族文化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使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念渗透到人们的脑海。

中国古典舞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态。它是以戏曲舞蹈主要基础,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吸收芭蕾舞等元素,经过后期人们的不断创新和实践,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古典风格特色和不同的典范意义的舞蹈。它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蕴,成为彰显神韵的典型的中国传统意象艺术。

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舞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古代舞蹈,而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的中国古典舞,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使人能深入欣赏到更新、更现代的新古典舞。经过加工、创新后的古典舞都是以民族性为主体,依靠武术、戏曲等民族美学为载体,借鉴并吸收芭蕾舞,与西方艺术相结合,使中国古典舞发展成为更加独立的,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体系和舞种。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得以更好、更新的传承,使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一起发展并与时俱进。

(一)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发展

中国古典舞是从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才正式形成的,经过多年人们对古典舞不断的探索、尝试对中国古典舞还是没有达成共识,由于人们对古典舞的传统理解概念不同,因此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就连舞蹈学院都有多种看法……。因此,研究学者在对古典舞的传统与当代、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中有不同的争论。因此,对如今的中国古典舞究竟应该是当代化呢还是继续古代化,把古典舞当代化了,那要怎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古典舞的当代化,要怎样面对当代化,如果要让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就必须为世界所考虑,所以为了保存我们自己的中国古典舞,就不能把古典舞世界化,当代化。要想让中国古典舞有所发展,就必须根据社会功能、文化底蕴来创造、创新中国古典舞,人们通过对历史传统进行发掘整理并进行分析,对传统进行创造转化和重新审视的愿望,希望中国古典舞得到更好更高的发展。如果不对古典舞的发掘与创新,那么中国古典舞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也是发展不前的,因此,中国古典舞还是必须把传统与当代相结合起来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快、更好的推动中国古典舞的继承与发展。

(二)与时俱进的中国古典舞

由于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典舞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古典舞不但要坚持以前时代性、民族性和本身的舞蹈性,还要跟上时代,怎样能跟着的时代的发展走,让现在的人们接受以前传承下来的固有的、熟知的舞蹈模式,让新的古典舞能走上国际大舞台,让全世界的人们欣赏到全新的中国古典舞,这就需要我们的研究者不停的变幻、探索、创新。所以说要研究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取向和形式特色,剧目的创新与创作、舞台的意境布置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们欣赏中国古典舞的着眼点,这也是中国古典舞向当代性创新结果的最终展示,让人们欣赏到不同的、新颖的古典舞剧。在中国古典舞剧目的编排中,如今不受时代、人物身份的限制,给了创编者更广泛的拓展空间,使编舞者让中国古典舞文化和精髓自由的展现,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真正的与时俱进,使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更好的展现。

三、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色

通过人体动作姿态来表现出舞蹈的美,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体现出人们审美的情感和人们所以映出来的生活审美情趣,这都是人们表达欣赏艺术形式的。中国古典舞实际上就是中国古老戏曲舞蹈,它一直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通过中国历史的演变和中国文化的熏陶,注定了中国古典舞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特征来进行审美。

(一)达意、道德教化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宗旨,在古代有许多舞蹈的经典言论都是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舞蹈的审美意向,他们当时并不关心人们展示的肢体美,而主要关心的是舞蹈中包含的“达意”功能,还有社会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因此他们对舞蹈的律动展示出来的感性美并不在乎。中国古典舞由很早以前的宫廷乐舞发展到戏典舞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离不开不同的舞具来展现出舞蹈的不同意境氛围,比如以前舞蹈中的剑舞、羽舞和干舞等都是运用舞具来展现的,所以说从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运用意境美来烘托出中国古典舞蹈之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蹈者的精、气、神的和谐统一与通融圆润,还把中国古典舞应用于理性教化功能对舞蹈意境美感的体验,使舞者、内容与意境达到和谐统一。

(二)“圆、倾”是审美艺术的表现风格

传统文化追求的“圆”能充分的显示出中国文化对“天”和“地”的敬畏和依赖。“天圆地方”是中国前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那时的人们认为“圆”是周而复始运行的天道,是天道不变的运行规律,人们认为那是象征圆满的符号,也象征着吉祥,从中就延伸出了万物变化终始过程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表演中会不断重复的出现“圆”的表演,这也体现出了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人体根据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动静承接转合的表现是“倾”,由于中国文化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文化使得中国戏典舞蹈表演中体现出“倾”,由于“倾”的表演,就更好的体现出了舞蹈中的“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刚柔相济之美。所以“圆、倾”是中国古典舞审美艺术的表现风格特色。

(三)古典舞中“身韵”的审美

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了很长的时间,人们对固有的舞蹈形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想改变很难。由于舞蹈的发展,人们的不断创新,由此就出现古典舞的“身韵”,“身韵”的出现,无疑给中国古典舞添加了新的元素,让古典舞能更好的与新时代相结合起来,就能创编出千姿百态的舞蹈,但是由“身韵”创编出来的舞蹈又不会脱离传统舞。中国古典舞通过“身韵”的舞种,提炼出新的元素,强化了舞蹈中的韵律,使得创编者有机会运用古典舞的动作形态来支配古典舞的内在动律,这样就把古典舞的灵魂抓住,也更好的体现出了古典舞的精髓,为中国古典舞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为创作者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舞蹈打开了一扇门,这样中国古典舞在今后的创作中就不再局限于戏典风格和历史题材了,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审美境界,为古典舞走上国际大舞台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在以前的古典舞蹈创编中,通过加入古典舞身韵元素,再和舞台相结合起来,这就补充和丰富了古典舞的语汇,并以民间舞的群众性体现出了舞蹈民族群体的气韵,这样就充分的让舞蹈者脱离了戏曲,让表演的情景转化为情绪的发泄与渲染,使舞蹈剧变更加吸引人。通过古典舞身韵元素的兼容性与时下审美情趣的结合,既体现出古代舞的“古舞新韵”,又能体现出人们对新时代的审美观念有所进步,对舞剧的趣味选择和提炼的不同,还有对他们交融的组织方法不同,这就使得中国古典无限多姿多彩的,新的审美形态出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是传统性与当代性相结合起来,由以前的传统态度转变为当代的态度,由于态度与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中国古典舞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绩,才让中国古典舞出现异彩缤纷的发展趋势,这将成为今后继续发展的态度。研究者在重建中国古典舞和完善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肯定会找出新的办法,也会注入新的舞蹈元素进去,为创编出更精彩的舞蹈而努力,当然,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是人们会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舞蹈的创编中,会更有信心的迎接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为中国古典舞事业的发展与审美形态做出贡献。当然,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创新还是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以舞蹈的固有特征发展为目的,在传统舞蹈文化和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进代的精神相结合中发展,尽力开拓出绚丽的辉煌,以鲜活的生命力、独特的审美特色,让中国古典舞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

(二)建议

中国古典舞虽然要不断的开拓创新,但是在此基础上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舞蹈的创编应该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国古典舞应该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面旗帜,随着历史的走向,沿着新时代的方向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民族舞蹈艺术,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中国古典舞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2]张文晶.中国古典舞对“圆”的追求和发展[J].艺苑,2010(06).

[3]陈苗.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

[4]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

[5]冉少敏.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6]金浩.论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审美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4).

[7]朱南轩.中国古典舞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文化价值[J].大众文艺,2013(07).

[8]马亮.论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路线及审美特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9]陈蕾.从“意境”角度浅谈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J].教师,2011(12).

[10]龙岳.论中国古典舞的特点[J].歌海,2009(04).

[11]谢.论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7).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2

古典主义是西方特定时期的文学思潮,17世纪出现于法国,后成为欧洲各国文学的楷模,对整个欧洲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的英国文学、18世纪末期的德国文学,都是典型的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在封建王权的支持和鼓励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其特征从思想上说,首先是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英明君主,文学和政治紧密结合。古典主义作品突出家族责任和国家义务,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其次,古典主义主张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之间的矛盾。最后,古典主义文学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古希腊悲剧的传统,描写宫廷和贵族的生活。其特征从艺术上讲,第一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第二是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如戏剧创作必须遵守“三一律”;第三是人物塑造类型化,人物形象性格单一;第四是追求庄重典雅的风格,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1]去除某些特殊因素,从普泛一些的意义上讲,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不同于作为一种美学倾向的古典主义,前者的内涵可以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二)崇尚理性;(三)强调规则与模仿。其中,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应为古典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古典主义思潮只有在政治的庇佑和监视之下,才能找到其寄身的确切位置。它浑身涂抹着鲜明的政治色彩,散发出浓烈的意识形态气息。“古典主义代表了某种具有周期性的企图,它旨在使人的情感生活井井有条。”[2]这种对秩序的悉心维护,往往与国家利益、政治利益直接勾连,不少作品甚至直接歌颂君主和王权,成为不折不扣的权力体制的附庸。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衡派在“融化新知”的基础之上“昌明国粹”,与林琴南们之出于卫道的热情而攻击新文学有着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学衡派并不具有政治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意味。这一点,与学衡派同时代的周作人看得十分明白,“只有《学衡》的复古运动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政治意义,真是为文学上的古文殊死战”。[3]学衡派的文学观念代表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期中的一种平和、稳健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抉择,它并未栖息于国家政权的巨大身影之下。因此,在与政治的关系上,学衡派与古典主义不可同日而语。而被许多论者视为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之枢纽的新月派,实际上却由一批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他们在前期多持纯粹艺术的立场,后期虽涉足当时的文艺思潮论争,却强调文学家必须坚持人格的自由。即使是被认为最具古典主义特征的梁实秋,也拒绝依附于政治、权威。他认为“文学家的创造并不受着什么外在的约束,文学家的心目当中并不含有固定的阶级观念,更不含有为某一阶级谋利益的成见”,所以,它要求“文学家永远不失掉他的独立”。[4]京派作家更是力图超越急功近利的政治化和商业化的文学选择,疏远于国家意识形态,从容高蹈,专注于“纯正”的文学趣味,默默地建造自己的“希腊小庙”。可以说,无论是学衡派、新月派,还是京派,都少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和为政治服务的意图,都没有直接依托于政权。正因为这样,学衡派、新月派和京派,与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这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无法弥合的裂隙。

二茅盾认为,“古典主义只是理智的文学,没有热烈的情绪,不许奔放的想象,并且只是贵族的娱乐,描写着贵族的文学”。[5]这道出了古典主义独尊理性的特征。古典主义思潮推崇理性,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惟理主义。笛卡尔将理性视为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照他看来,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的心智活动,也应当受到这种理性原则的无情宰制。因此,感觉和想象力被视为杂乱的、变幻的、足以使人类精神活动招致欺骗的根源而遭到敌视和排斥。这种惟理主义乃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知识依据,诚如卡西勒在《启蒙哲学》中所说的那样,笛卡尔一劳永逸地为17、18世纪的美学指明了道路。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性”拒斥感觉和想象,同时又表现出群体理性、政治理性的特征,显露出清晰的意识形态的专制面孔。学衡派之重视“理性”跟惟理主义观念很不一样。

以吴宓为例,他毕生追求“真情”与“至理”的统一,而对安诺德“诗专重理智思想而不及情感”的看法不以为然。他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说:“古学派(一译古典派)之伦理的主张,乃一各种性行元素之调和融洽……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之上品,如荷马之诗,苏封克里之悲剧,以及桓吉尔(Virgil)之诗,其描写感情想象非不强烈,岂仅专重理性者。……后来之新古学派及伪古学派,特重一偏之理性,致由浪漫派之反动,专务提倡感情及想象。写实派继浪漫派而兴,复趋他一端,专主以冷静之头脑,观察社会人生之实况,详加描写,不参己见,其所重者乃为科学之理性。”[6]吴宓称古典主义为“新古学派”和“伪古学派”,因为它“特重一偏之理性”,所以对之持否定的态度。(朱光潜也称这种惟理主义的、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为“假古典主义”,并视十六世纪意大利人维达(Vida)的《诗艺》、十七世纪法国人布瓦洛(Boileau)的《诗艺》、十八世纪英国人蒲柏(Pope)的《批评论》为“假古典主义”的三部法典”。[7])吴宓强调诗与文“各该表示思想及情感,兼有其二,不废其一”。[8]显然,在文学观上,吴宓是反对惟理主义观念的。新月派提倡的是理性节制情感,借用朱自清评价闻一多诗歌的话来说,就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即便是被有些论者称为古典主义理论家的梁实秋,也只是反对过分推崇情感,不赞成把情感直接当成文学本身。京派提倡“理性与情感”的协调,其“理性”并不排斥情感,不过是针对当时文坛上情胜于理的普遍状况,针对情感过分外露的感伤主义倾向,要求“和谐”与“恰当”,其着眼点在于“艺术的完整”。比较而言,在布瓦洛的理性原则的强力框范之下,古典主义作品通常讲述的,乃是在贤明君子的调解下理性对的最终克服,而非理性终归要让人身败名裂,这无疑是一种理性专制主义姿态;而京派批评家所要求的,却是对裸的情感宣泄的适当“节制”,是“一个艺术家所需要的平静的心境”。[9]沈从文、李长之、朱光潜、萧乾、李健吾、废名、叶公超、常风等人,均反对文学创作中过分的“热情”,而不排斥感情。至于京派开创了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抒情小说(诗化小说)的事实,则早已广为人知。西南联大诗人穆旦、冯至、袁可嘉、李广田等的反“感伤论”,也和京派的主张相类。如果把现代中国文学中的这种“理性”不加区别地简单等同于文学史意义上的古典主义思潮所推崇的“理性主义”,甚至习惯于拿中国文学史机械地比附西方文学史,就很可能要冒牺牲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身真实性的危险。西方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者坚信,合乎理性原则的伟大作品早已在古代诞生。拉布吕耶尔曾一口咬定:一切都已经说过了,我们只能跟在古人和现代人中最富技巧者后面拾其牙慧。#p#分页标题#e#

在古典主义者那里,文学典范早已存在,艺术的全部规则都已为前人创制,后世文学须服从权威,匍匐在在经典的律条下反复揣摩、不断仿写。“古典主义提供的文学是给他们的祖先以最大的愉快的……主张今天仍然模仿索弗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并且认为这种模仿不会使十九世纪的法国人打呵欠,这就是古典主义。”[10]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论是学衡派,还是新月派,都没有掉入这种僵硬的泥古窠臼,京派更是以独具魅力的文学创作实绩,为中国文学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新质。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对“古典”的赞赏,更多的是重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把从传统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作为创造的基础,而不是拜倒在某些典范和类型的脚下。例如沈从文,废名等作家,在文体上多有实验和创造,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史常识了。新月派关注诗的形式,因而屡遭“形式主义”之讥。闻一多的“带着脚镣跳舞”,是对“艺术自律”的强调,也是对新文学初期的白话诗以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趋势的反拨。当时许多新诗作品粗制滥造,让人生厌,新月派提倡创造诗歌的新格律,正是清醒地意识到了新诗本身存在的弊端。这种新诗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调整,目的是力图在传统诗词的形式彻底破坏、无形式成为了诗歌的唯一形式之后,探索和建构新诗的形式美。闻一多反对在创作上的任意而为,在诗歌的语言形式方面多有创造性的建树。他提出的诗歌“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就是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具体要求。新月派的诗歌格律运动与其说是古典主义式的模拟经典,不如说是恰当地运用传统资源的一种创新。从题材方面来说,古典主义钟情于反映上层社会的生活,不屑于描写下层社会的生活,具有鲜明的贵族化色彩。这种状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以见到。京派与此迥乎不同,甚至恰恰是背道而驰的。他们的眼光注视着“乡下人”,对中国社会的现实人生有所贴近,文学视野较为开阔。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刻画出了中国农村生活的整个面貌,其题材多取自下层民众的生活,体现出对小人物的关怀,而上流社会的教授、绅士倒成了被讽刺嘲弄的对象。

要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既看不到对具体的经典的推崇与模拟,现代作家中,也没有人在主观上企图或在客观上做到了确立文学创作的规则与律条。不消说,就像许多论者详加梳理过的那样,学衡派、新月派、京派与“古典主义”有这样或那样的间接的关联,有某些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之处除了与古典主义的内涵之间的裂缝难以弥合之外,而且无论从理论构建、规模,还是从作品来看,它都无法作为一种“思潮”而存在。

首先,它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便是被一些论者认定为古典主义理论家的梁实秋,实际上也是受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其《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文艺批评论》、《偏见集》等著作,虽然表现出与古典主义的种种联系,但大体上是坚持从文艺本身出发、从创作的规律出发谈创作,毕竟没有照搬或创制一套完整的“古典主义”理论。不能用梁实秋的理论表白来代替其创作实践,更不能用苍白的逻辑推理代替对其文本的细致分析。更何况任何文艺思潮都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边界,就算是有了思想家、理论家的某些思想言论,也并不意味着就有了文艺思潮本身。

其次,文艺思潮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结合的文学运动,而在现代中国,并无规模较大的古典主义文学运动。以新月派为例,它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团体,无非是一帮自由知识分子自愿地处在一起,“既无思想纲领,也没有奋斗目标”,“大家聚在一起,无非是凭着兴趣写点文章,谈笑作乐而已”,但是在“现代性”之类的知识框架下,有论者把新月派视为其成员之间有着高度一致性的现代中国的古典主义大本营,而“实际上,他们的情况远不像我们从前所估计的那样奥妙复杂”。[11]将学衡派、新月派、京派捆绑为一脉相承的集团,则显得更为勉强。

最后,然而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目前所见到的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著述,大都不能从学衡派、新月派、京派的作品分析出发,去说明相关问题,去作出新的阐释,甚至不能明确地列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到底有哪些重要的“古典主义”作品。远离作品而得出的相关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三现代中国虽未出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而言,古典主义一词并不因此而完全丧失了描述功能。我们可用广义的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倾向”来概括中国现代文学中某种家族相似性———一种重视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和谐、静穆、均衡、节制的艺术风貌。吴宓、朱光潜所说的“古典”、“古典主义”,其实正是这里所界定的美学风格上的“古典主义倾向”。在《什么是古典主义》一文中,朱光潜所探讨的“古典的”及“古典主义”,即为“古典主义倾向”,而非“古典主义思潮”。[12]从梁实秋本人对“古典”的理解来看,他也并没有把“古典”和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混为一谈,其“古典”意指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梁实秋指出:“‘古典的’与‘浪漫的’两个名辞不过是标明文学里最根本的两种质地。这两种不同的质地可以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土同一作家甚至同一作品里同时存在。”[13]他不把“浪漫的”与“古典的”理解为水火不容的对立物,他所反对的,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滥情的极端浪漫主义。

1924年,本来信奉极端浪漫主义的梁实秋,在听了白璧德的课后,感慨良多,深为折服。他“开始自觉浅陋”,“对于整个的近代文学批评的大势约略有了一点了解,就不再对于过度浪漫以至于颓废的主张像从前那样心悦诚服了”。[14]值得注意的是,梁实秋本人并没有认为自己从浪漫主义转到了古典主义,而是受到古典主义的启发,从极端浪漫主义中走出来了而已。新月派的古典主义倾向表现为重视艺术规则,追求均衡、和谐的审美理想;既视情感为艺术的生命,又反对毫无节制的滥情。京派的古典主义倾向则表现为和谐、平静、准乎自然的审美风貌,浸润着东方式的静穆的艺术神韵。现代中国文学中这种古典主义倾向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首先,20世纪初,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急剧膨胀,物质功利与人文精神的矛盾日趋激化。现代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如吴宓、陈寅恪、梁实秋等,开始认识到物质主义的滋长,可致“人欲横流、道义沦丧”。[15]而新人文主义力图复活古典人文精神以克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之弊,主张以道德理性节制情感,提倡和谐、均衡的美学原则,这就无疑成为学衡派、梁实秋之信服新人文主义的重要原因。其次,随着新文学本身的发展,一些人开始反思新文学运动的得失,要求吸取中国传统文学的养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复次,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也使得不少作家向往稳定、渴盼安宁,因而把传统当作了精神的栖居地和心灵的避风港。最后,当浪漫主义的发展已到滥情与颓废的境地,艺术本身的品位已令人不满,那么,古典主义倾向作为对极端浪漫的一种制衡,其出现就是势所必然的了。#p#分页标题#e#

中国现代文学中所具有的那种节制、均衡、静穆、和谐的美学风貌,诸如京派的小说和新月派的诗歌,与其说是新人文主义的中国版本,还不如说是在特殊的文化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审美理想在现代文学领域中的承继、发扬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倾向,其实就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种重视传统文化、具有传统色彩的文学理念和文学作品。使用“古典主义倾向”一词,不仅可避免使用“古典主义”这一概念时容易造成的误解,同时也更准确,更符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真实。更为重要的是,它充分照顾到了其所属“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纳入这一“倾向”的,除人们谈得较多的学衡派、新月派、京派之外,还有其他的流派与作家。如30年代的“现代”诗派。“现代”诗派虽不甚关注“理性”和“规范”,但也要求区别于极端浪漫的“坦白奔放”,要求对情感适当节制,以达到情绪表达的蕴藉与深入。“现代”诗派以传统审美心理为本位,选择和接受西方的现代诗学,所以苏汶在《望舒草?序》中称戴望舒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就拿这几个文学流派来说,他们各有自家的特点,甚至即使同一个流派里,不同的作家之间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学衡派和新月派对传统文化的择取,主要偏向于儒家,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如梁实秋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就十分欣赏,他认为儒家思想接近西洋的人本主义(即新人文主义),孔子的哲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颇多暗合之处,于是择取人本主义的文学观。而京派与道家文化有着更深的亲缘关系。有趣的是,梁实秋和闻一多虽私交甚深,在文艺理论上也确有相似的倾向,但绝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混为一谈。例如,梁实秋依白璧德的说法,认为在中国,道家的文学思想很像是西洋文学中最趋极端的浪漫主义,因此,他对老庄思想持严正的批评态度。闻一多却对道家、庄子颇有好感。

1929年,他在《新月》上发表文章《庄子》,欣赏庄子的超然物外、终身不仕,他以庄子为“开辟以来最古怪最伟大的一个情种”。梁实秋稍显拘谨、保守与清高,而闻一多却是浪漫的楚人,其一生充满激情。他曾在致臧克家的信中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到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16]又如京派作家(比如废名)无论是其人还是其文,大都呈现出一种“静”的风格,而新月派的徐志摩、闻一多却颇有活泼泼的“动”的特点。就算是徐志摩跟闻一多,也有较大的区别,后者又更加强调情感的力度。不难看出,如果一味“求同”而不“辨异”,给他们贴上统一的古典主义标签,就难以反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真实面貌。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聚讼纷纭的两个概念。对于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换,艾布拉姆斯说:“从模仿到表现,从镜到泉,到灯,到其它有关的比喻,这种变化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般认识论上所产生的相应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7]以此观照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倾向,去考量具有这种倾向的新月派、京派,就会发现,我们的研究对象表现出来的心灵对世界的投射、充沛的想象力、理想主义笔触、对个人生命体验的重视等等,都足以说明它们不再属于文学史意义上的古典主义范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倾向是对极端浪漫趋势的制衡,是对“伪浪漫主义者”的批判。古典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并非不共戴天,它本身就是浪漫主义思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3

关键词:古典文学 研究方法 综述

古典文学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志士仰天长啸的一首歌,是文人邀月共饮的一杯酒,是侠客仗剑扼腕的一腔血;是一幅画,是一个梦,是一份情。

古典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割不断的历史过程。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诗经》、《楚辞》直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在这个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没有像文学创作那样引人注目。首先这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新文学创作相比,古典文学的研究显得有些沉寂,它面对的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变革的当下和发展的未来。这使得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多遵循前代的老路,仍做着考证、注疏的传统工作,同时仍在沿用传统的诗话、词话或评点等方式对文学典籍进行解释。概括来说,做19世纪中末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多数人属于旧式学者。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有良好的学问功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在封建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人,外来文化还没有对他们的学术产生影响,他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还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尚未显现太多变革的气象,他们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守旧派。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一直是显学,它传统深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取得了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成就。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关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传统,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古典文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性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风气。“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到90年代后期,古典文学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研究格局。此时,“创新”与“特质”成为主要方面,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试图有新突破。“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进入研究者思想,多元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21世纪已有八载,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的格局中推进很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年轻学者锐利四射。可以说,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新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即宏观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打通古今中外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更多注重思辨色彩,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二是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三是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宏观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倡这种研究原因之一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在宏观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其二,宏观研究中理论比重较大,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需要对几十年来研究领域中一些重大理论观念问题作一番清理;其三是希望抓住带有全局性的课题,促进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研究对于打破旧的研究格局有很大帮助。首先,人们尝试用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其次,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宏观研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来研究,更多考虑事物间的关系、事物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等问题。

适合用宏观研究方法的人,首先要有灵气,思想比较活跃;其次,知识面要广,知识积累丰富而且牢固;再次是必须对某一事件有深入而且独到的思维;第四是要有独特的方法。宏观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思想与新的观点会层出不穷。缺点则主要表现在,主观的东西太多,缺乏有力的证据。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

微观研究方法,又叫传统国学(中学、汉学、国粹)研究方法。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词章之学(如训诂学等)、考据之学(历史范畴)、义理之学(如古典哲学、宗教等)和经世之学(曾国藩提出)。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者的功底相当扎实,资料丰富,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微观研究的格局过于狭小,启发性也较小,固步自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使用此种方法的,建国前有王国维等;建国后有傅玄宗、袁行霈等。乾嘉学派主要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注重从字词句章进行微观研究,从考据入手。

第三种方法是打通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学者有广博的知识,不仅仅是从单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而是联系古今中外来研究学问。在国内,较早地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王国维和鲁迅,虽然他们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然而他们为以后的学者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古典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打通古今中外的学者有陈寅恪、钱钟书、吴宓、季羡林、刘晓峰、叶舒宪等。以陈寅恪先生为例,他对于古典文学的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这种精密考证的方法,成就超过了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4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 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曹禺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高潮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家》等。在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学在我国取得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就我国的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而言,现代文学不仅有其独有的特征,而且还对古典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古典文学给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相当广泛的,同时还表现在诗歌、散文以及小说和戏剧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深入挖掘古典文学的精华因素,加强古典文学因素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加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结合,探索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以此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摄取古典文学的精髓,促进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5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教学 多元化 训练

中国古典舞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经过历代舞者的传承、整理、精炼、发展、丰富,其形成的具中国传统古典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由于包括古代宫廷乐舞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传统舞蹈已经失传,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古典舞多是由舞蹈工作者通过研究史籍资料,根据其中有关古典舞的描述,整理、归纳、总结、创新而成,在以过程中还借鉴和吸收了戏曲和芭蕾舞的精髓。在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后,逐渐形成了严谨但独具特色的理论系统。中国古典舞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需要我们代代传承。21世纪,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舞蹈艺术发展迅速,这要求我们开放意识,将艺术的触角伸向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借鉴优秀的教育理论,发展针对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教学体系。本文从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基本功、身韵、示范性、创造性等多个维度对目前我国古典教学进行了探讨,供业界人士参考评价。

一、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现状

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针对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体系,但与当前的时展要求相比,古典舞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和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缺乏对传统和古典的思想认识和了解,所以在古典舞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主动古典舞的形式,而并未领悟到古典舞的精髓。学生往往只是学会了古典舞的“形”,尽量模仿古典舞的肢体动作,掌握高难度的技巧,而并没有抓住古典舞的“灵魂”。出现这种误区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轻视古典舞的理论课,没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做支撑,所做之舞难免会形似而无神。

(二)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多数古典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古典舞的示范呆板、僵硬,缺乏激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利于学生对动作的领悟。古典舞的高度专业化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进队伍内部的交流学习和密切配合。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模式。以上都古典舞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古典舞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的误区,而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较低。舞蹈艺术要求的不仅仅表演者的 “复制”,还要求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大胆地创新。如果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整个中国古典舞艺术也将停滞不前。

二、中国古典舞教学之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的训练是中国古典舞教学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材涉猎广泛等特点。基本功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一方面能熟练掌握古典舞的技巧,另一方面又能将古典舞的神韵表现出来。它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培训,刚柔并进,训练以中段,即腰部运动为中心的基本动作,扩展古典舞的运动空间,使得中国古典舞在外形动作和内在神韵上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三、中国古典舞教学之身韵

在中国古典舞的最初发展阶段,舞蹈工作者不得不向借鉴戏曲和西方芭蕾舞的相关材料,但随着古典舞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以及教学的发展,老一辈的舞蹈家经过不断探索,走出了戏曲和芭蕾舞的桎梏,整理出了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材。

舞蹈是用肢体艺术来表达情感意志的,它这一性质决定了其训练功能不仅要体现在对舞蹈者基本素质的训练上,还要体现在对舞蹈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上。舞蹈的语言功能对于舞蹈艺术的展示非常重要,编舞者就是依靠这些“舞蹈语言”创造不同的舞蹈风格。中国古典舞的教学现状是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之间完全脱钩,舞蹈者很难形成自己的舞蹈风格。身韵教学法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身韵教学法具备多种舞蹈语言要素,主要的动律特征有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一套具有逻辑性的、可发展的语言结构、短句训练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古典舞的风格语言,创作出了更具古典舞典范的舞蹈动作,提高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表现力。

四、中国古典舞教学之示范

与其他舞蹈形式的教学相比,中国古典舞蹈的教学在示更为关注。在中国古典舞蹈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示范应当贯穿于始终。古典舞的教学示范主要在以下三个时段进行。

(一)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舞蹈教师要完整的示范舞步的基本动作和完整的舞蹈。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新鲜事物会产生很强的记忆效果,所以舞蹈教师在示范古典舞时,应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新颖的动作框架,要特别注重处理对整体带来影响的各个要素,例如着装、仪表、动作规范性、艺术性等,特别是动作的规范性与艺术性。同时,在榜样作用以及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示范的影响力更加突出。

(二)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之中更是少不了舞蹈教师示范。这一阶段的动作不再是对动作框架完整的示范,而是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之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示范。舞蹈教师除了要精通教学方法以外,还必须深入对古典舞专业领域和常识领域的了解。一味地联系舞蹈动作难免枯燥乏味,这时候舞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关于古典舞的故事传说,讲舞蹈动作与故事传说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教学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在学生对古典舞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舞蹈教师要对学生动作的规范性、艺术性、优美性以及把握节拍的准确性进行纠正,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在此阶段的示范重点在于对整套动作的连续性呈现,帮助学生领悟古典舞的内涵。

五、中国古典舞教学之即兴训练

即兴训练是编导课和现代舞课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但是也可以广泛应用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训练中。即兴训练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促进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技巧的掌握。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技巧和神韵的同时,加入学生自己对音乐和舞蹈的感情和领悟,使舞蹈表演更加完美,学会对音乐和舞蹈作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带有学生个人烙印的“二度创作”。

六、总结

虽然,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取得了客观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一定不足。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古典舞知识的同时,一体多元,在牢牢抓住中国古典舞的“灵魂”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新的艺术风格,丰富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多元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徐颖.中国古典舞的现代教学[J].大舞台,2011(12)

[2]宋海芳.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

[3]杨勤.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发展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6

纵观中国舞蹈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及文化流变的相对复杂性(南宋以后,传统古典舞已渐渐融入戏曲而失去独立品格),如今存在的“中国古典舞”,乃是今人对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复兴与再造。它启始于20世纪50年代,故此,我们在“中国古典舞”前冠之以“当代”二字。

当代中国古典舞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已成为当代舞蹈文化建设的理性依托。当代中国古典舞的重建与发展既融合了外来的艺术元素,也结合了时代的审美需求,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的表现。虽然冠以“当代”的字样赋予“时代”的气息,但是中国古典舞仍然立足于“古典”二字,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艺术形式。

重建中的当代中国古典舞要继承与传扬民族文化,提炼审美特质。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为直接产生母体,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典舞的重建是以继承与传扬民族文化为根基的。我们认识到,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尽管有了很大的创新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感的当代体系,但是作为“古典舞”的属性注定其不能脱离传统的审美特质。如果对时代感过度强调,将使中国古典舞冲淡原有的传统审美特质并逐步远离传统,从而造成中国古典舞风格属性的模糊与流失。因此,确立传统审美特质的鲜明性,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今天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具有返璞归真的意义。

当代中国古典舞要想发展,首先必须要扎根于传统之中,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是当代性运作不可脱离的历史基础。抛弃传统的当代性,只能是水中捞月、沙上建塔。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并不是恢复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陈迹或把戏曲、武术奉为根源,不断去丰富完善其他艺术种类,而是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性重建来为新古典舞事业服务。客观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积极构建的方向。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创新”,既要避免全面复古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又要防备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要提炼优秀特质。落实到当代中国古典舞如何面向当代这样的实践性课题上,是要坚持“立足于传统才能够面向当代,只有面向当代才能深入研究传统、继承传统挖掘传统的审美价值的基本立场”。因此,“所包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取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即如何使传统发生正面的功能。”笔者认为,对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认识和实践,仍需要进一步地挖掘探索。

中国古典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反思”,开始对古典舞有认知上的突破――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舞蹈的风格,并不是简单地模拟戏曲、武术的动作,而是在完成了对外在动作形式的模仿之后,透过肢体来凸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这才是中国古典舞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始“从‘形式’上继承传统转向了从‘审美性’去继承传统的思路,从‘套路’上和‘动作’上去整理传统转向了从“提炼训练元素”上来建立教材的设想。“舞蹈者们更多地去关注动作的“规律”“韵味”“气息”和“神态”等,从而为“身韵”的创建以及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又通过对西方芭蕾艺术的科学借鉴,真正了解东西方艺术在审美上的区别。我们通过比较来学习西方芭蕾的科学方法,不仅仅学习它的训练方法,更多的是它审美标准整合提炼的方法,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以及教学、创作、演出的结构方法。用西方的方法来整合我们的文化财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与吸收外来因素,加快自我发展的进程。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古典舞的完整的具有主体性的体系。由提出“以戏曲为基础创立崭新的中国舞蹈艺术” 的崔承喜开始,到“从东西方舞蹈比较中研究中国舞蹈”的叶宁,到“戏曲舞蹈为基础建构中国古典舞”的王萍,“从武术中吸取元素”的张强,到“里程碑式”的人物唐满城、李正一,标志着中国古典舞体系的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这个中国古典舞体系可以分为“教学训练体系、表演体系和创作体系以及理论体系”四个大的部分。其中最为成熟的是教学训练体系和表演体系,它们所建立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原则,引导了本学科在“教学、科研、创作、演出”诸领域中的主要方向,形成了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感与科学性的古典舞蹈主流。

目前,中国古典舞的学科体系处于一个不断完善构建的状态,一方面在训练体系和表演体系上,已经日趋完善(当然其中都还有可以继续开发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创作体系和理论体系还处于一种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我们能够解放思想,兼容并包,积极进行思考试验,要以“和”的品格对待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多样追求,多元发展,为当代中国古典舞蹈体系构建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德国现代舞蹈艺术家玛丽・魏格曼曾说:“舞蹈是表现人生命情调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这“生命的情调”就是“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邓肯语),这“活生生的语言”就是以人体为媒介的动作姿态。所以,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和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舞蹈的语言就是舞蹈化了的人体的动作姿态。与其他的表演艺术相比,舞蹈艺术具有更强的虚拟性和象征性,它为舞蹈艺术开拓了极其宽广的表现途径,在当代中国古典舞的重建和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舞蹈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

然而,当代中国古典舞在重建创作的层面上,由于在作品中过多地直接“引用”教学训练中的技法性语言,从而导致了剧目的大量雷同,有些剧目仅仅是大量的技巧的炫耀而不顾及是否与艺术表达相符合,似乎古典舞的剧目不展现演员的功夫就不是古典舞。于是我们不断地在舞台作品中看到控腿、搬腿、旋转、跳跃等一味追求高难度的技巧,李、唐也对“单纯技术观点”的现象发出警示;还有一些剧目陷入悲悲切切地追求深沉的风格模式中,似乎古典舞的“古典” 要这样才是“艺术”,于是我们看到大量的舞台作品都徘徊在压抑悲闷的氛围之中,“怨声载道”的冤魂充斥着古典舞的舞台。除此之外,有些剧目盲目地运用现代的编舞技法而忽略了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呈现,在技法的玩弄中消解了传统的审美特质,使得古典舞偏离了自身的文化价值,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四不像”。面对着创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只有进一步确立与完善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作中题材和内容的局限与雷同问题。

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有它特定的结构;艺术语言也一定是民族的,有它特定的审美。那么如何才能确立与完善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呢?

首先,要提炼和巩固现有的中国古典舞语言,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程式化、规范化的那些舞蹈语言。这些语言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检验,并且通过作品的呈现积累下来的,属于经典的语言,也是古典舞的标志性语言。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炼、整理和巩固这些语言中的传统审美特质,维系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文化标志性。中国古典舞“身韵”则是本土地道的古典舞语言系统,要在此基础上,提炼和加工更多属于本舞种自己的语言系统。

其次,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文化,学习芭蕾系统科学的整合方式,对我国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整合,拿来为我古典舞所用,广大的民间,生生不息的民间将会给我们的古典舞提供源源不断的语言素材。应该重视这个环节,一方面要学习总结出把丰富的民间舞蹈元素“古典舞化”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用“发明”“试验”的态度对待艺术元素,用古典舞的方法和标准来重新排列组合这些元素,使他们成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古典舞标准的舞蹈新语言。

第三,我们要有探索与追求的态度,从历史宝库中挖掘丰富的古典舞语言素材。以敦煌舞学派的高金荣和汉唐舞学派的孙颖为代表的学者,就是在建立了大量的古典舞审美标准的基础上,以古代壁画、美术作品、雕塑以及诗词歌赋等为线索,挖掘整理出大量鲜活的古典舞语言形态来。这些语言形态由于有根有源,而且往往带有那一时代强烈鲜明的特征,成为古典舞语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语汇。

第四,笔者觉得还可以在有所依凭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创造。其实现在很多古典舞作品中大量使用现代舞、当代舞等多个舞种的语汇来作为造型和造型之间转换,或者成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这就是编导渴望的创新古典舞语言的一种表现方法。古典舞蹈语言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自身的审美标准,有了这个尺度,才可以有章可循,才能使创作更加自由灵活。

当下舞蹈理论与其教学、表演体系相比是比较滞后的,从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学科的进步,笔者对当代古典舞的重建与发展的研究,希望能唤起更多舞蹈理论研究者对当代中国古典舞重建与发展的重视。

中国古典舞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重视传统文化”,应该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面旗帜!我们应沿着历史的走向,走自己的路,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民族的舞蹈艺术,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只有“与时俱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中国古典舞才能与时展同步。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同学们在诵读古典诗词的同时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并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由此,多年以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古典诗词诵读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在诵读、鉴赏大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古典诗词的节奏美、声韵美、意蕴美、情感美、形象美等,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古典诗词的美好情感。同时,借助古典诗词中美好的情感内涵,培养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美、创造文学作品美的能力,促进同学们鉴赏古典诗词审美能力的提高,继之创建“古典诗词诵读”特色班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古典诗词虽然形式优美、内涵丰富、言简意丰,堪称世界文学之最,但是,一方面由于其创作的时代与我们相隔甚远,其内容与形式与我们今天的阅读兴趣有诸多不相适应之处,另一方面,尚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认识、接受、理解、鉴赏等能力也并非与生俱来。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不仅要创设与古典诗词内容、意境等和谐一致的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聆听和诵读等方式达到理解诗歌大意、品析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中描绘的美的景物及其蕴含在诗歌中的美的意境等,还要引导同学们学会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唤起同学们的情感体验,与古典诗词的作者产生颤颤的共鸣之音;还要引导同学们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入境悟情,使同学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整个过程有情有趣,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也能够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比如,教学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时,我采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了我从网络下载的音画视频配乐朗诵《山行》。当同学们看到画面中纷纷飘落的片片枫叶、听到视频中传出的悠扬悦耳的古筝乐曲和名家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时,禁不住诗情荡漾,立即合着音画视频中名家的配乐朗诵极富表情的诵读起了这首诗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受此情境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同学们激情诵读杜牧《山行》的行列中了。

可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与所教学的古典诗词文本容一致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自觉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古典诗词,我们不仅要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还应该教给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即如何把握节奏、如何体现韵律等方法。因为我国最远古最原始的古典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也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诵读优秀诗文”时,一定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同学们仔细聆听、模仿吟诵、细细体味名家诵读的古典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品味、鉴赏古典诗词音韵美、节奏美之基本方法,从而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与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

比如,教学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古典诗词时,我一边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从网路下载的古诗音画配乐朗诵《赠刘景文》视频播放给学生视听,一边引导同学们感悟这首古典诗歌的音韵、节奏等美学特点后,进而引导同学们明白下列诵读古典诗词之基本常识:(一),在古典诗词中,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比如苏轼的《赠刘景文》即是;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有三个,以苏轼的《赠刘景文》为例,其朗读节奏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二),在古典诗词中,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即是;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只有二个,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其朗读节奏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此以后,只要是学习古典诗词,同学们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其节奏感与韵律感了,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致也远远高于此前了。可见,教给同学们诵读的方法非常重要。

三、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开展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还要把握时机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以点带面适当延伸,拓展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诵读面,扩大同学们头脑中的古典诗词储存量。其法,将所教学的某一首古典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相近的其他古典诗词联系起来诵读,或者将这首诗的作者的其他的诗篇联系起来诵读,继之形成一个连绵不绝的古典诗词诵读链接。

如教学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后,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与“鸟”相关的其他诗歌,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再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也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王维的其他诗歌,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者把三首相同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诵读,后者把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联系起来诵读,就自然而然地将诵读古典诗词的单一性演变成了一点带面的辐射性,如此,则既扩大了同学们鉴赏古典诗词的知识面,又可以引导同学们在对比诵读中提升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感悟能力,强化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效果,从而激起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事实证明,在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中,只要我们采用适当延伸、拓展诵读的教学方法训练同学们,那么,不仅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强烈的诵读兴趣,还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同学们的性情与情操。

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篇8

关键词:古典文化;古典舞;形态特征;价值取向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审美文脉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古典舞蹈(或戏曲)作为本土艺术的历史积淀,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传统。它所体现出的如“欲左先右”“欲进先退”“逢开必合”的律动方式和中国古典文化中“欲扬先抑”“外敛内蕴”“正意反写”的表达手法一脉相承,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艺术呈现的一种特有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表现其丰富的内蕴和意境的深远,以“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古代行文讲“气从意畅,神与境合”,可以说,首首诗歌都“无笔不曲”,篇篇文章都寓意深藏。中国画中的大小写意,泼墨,山水画之间则透出“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动态的质感和韵律;而中国园林艺术中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以小见大,曲迳通幽的内涵和比较,都处处显示出中国古典文化在意境上,对精p气p神的重视和运用。

中国古典舞也有动作“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它的运行规律是“反律”,并且在“起承转合”的动作语汇上,同样强调了“形未动p神先领,形已止p神不止”的历练和追求,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传统密不可分p血脉相连。所以,我认为对中国古典舞的探索,不应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而孤立地进行。

对中国古典舞的热议由来已久,关于究竟什么是古典舞,或者古典舞是什么?的话题至今屡见不止。其焦点在于对“古典”概念的阐释p“古典形态”的特征p学科建设等等。一些学者甚至用了《五十年不辍―关于中国古典舞的争论》《中国古典舞有无“真身”》《中国古典舞发生之序曲》《中国古典舞的美学重建》《中国古典舞穷途末路了吗》《中国古典舞的新实验》这样一些“夺人眼球”的醒目标题加入讨论,借以引起人们对中国古典舞的关注和研究。这些讨论从最初“古典舞”这一笼统p模糊的概念开始,到如今较为清晰的“戏曲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足鼎立的价值判断,反映出了古典舞的研究不断深入的现状,也随之重新引发了新一轮的探索与思考。尤其是站在历史高度如何看待它的艺术价值和学科发展,成为了当下新的话题,它的探索也由此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态势。

汉唐舞蹈学家孙颖认为:“艺术体系首先是文化体系,古典艺术必然来自古代。不是排斥p丢弃戏曲舞蹈,而是返还于古展的流程”。追根溯源,戏曲(京剧p昆曲)是中国古典舞的本源,它来自古代的乐舞,而古代的乐舞又源自远古的巫术。如古代周代的“礼乐”舞蹈和汉魏间的“女乐”舞蹈,以及唐代的“燕乐”舞蹈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承传和和发展的结果,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舞蹈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也有着鲜明承传的“历时性”特征,所以中国古典舞常常也被人称为“古老的经典舞蹈”。

从历时态看,中国传统舞蹈中的雅乐(宫廷)与俗乐(民间歌舞)都是中国文化宝贵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传统舞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古代西周“正乐悬序舞佾”的“制礼作乐”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正统乐舞文化的基石,到东周“桑间濮上之音”兴起p导致的“礼崩乐坏”的最终结果,恰恰说明了乐舞在当时具有其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并对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代是“俗乐”较为流行的时代,民间的“百戏”中虽然具有“贫民化”和“贵族化”的双重倾向,但是,宫廷“女乐”舞蹈的水平之高p形态之美是周代所不能比拟的。它由于宫廷权贵的痴迷和好恶,直接引发了乐舞的盛行和传播,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蹈(或传统舞蹈)最初的文化标识。

古代的舞蹈有着文舞和武舞之分,比如,这一时期出现的《袖舞》《建鼓舞》《盘鼓舞》和《剑舞》等类型舞蹈。由于舞具的文化限制,使表演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舞技,表演者也逐渐由专业的舞蹈艺人所承担。其中,不乏像汉高祖刘邦的宠姬p善为“翘袖折腰之舞”的戚夫人;西汉成帝的皇后p能做“掌上之舞”的赵飞燕等地位较高的宫廷舞人。汉代的“女乐”舞蹈由此从自娱性向表演性转变,初显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神韵和魅力。

中国古代丰富的“舞诗”,成为了我们今天解读唐代舞蹈的媒介。白居易在观看《霓裳舞》之后就曾动情地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舞》也称《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表演性舞蹈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唐代舞蹈的最高成就。据说它的表演者就是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这个舞蹈优美且富有浪漫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轻盈飘逸p婀娜多姿的仙女形象。白诗描绘她:“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裳,虹裳霞W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可见舞蹈之美,意蕴传神。

大唐的贞观之治p盛世和谐的现实社会,将舞蹈艺术推向了极致,成为了整个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白银时代”。这时,舞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里p似乎没有了“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雷池,而是变成了雅俗共赏的一种气象和时尚。白居易赞美《胡旋舞》时感慨说:“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别不禁”。《胡旋舞》是唐代“健舞”中的典范。元稹的《胡旋女》生动地记录了舞蹈演出时的情景:舞者,“心应弦,手应鼓”(它的伴奏乐器是鼓),动作“奔车轮缓旋风迟,四座安能分背面”,舞蹈引人入胜,让人眼花缭乱。唐代的“软舞”是表演性舞蹈中艺术性较强的样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柘枝舞》《绿腰》《春莺啭》等等,这些舞蹈除了保持了传统舞蹈的风格外,也开始有了较有个性化的新创之作。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另外一种存活形式和表现方式。比如,作为中国戏曲文化限制下的“水袖”,以及民族民间舞蹈中舞具“长袖”“红绸”“扇子”“手绢”的运用等等,不仅表意作用得到了延长和具有了空间感,也让我们看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印记,而且在表述方式上所呈现出的外柔内刚p顿挫有致p曲折委婉,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让人充分领略到了一种千变万化,扑朔迷离p瞬间万变的意象,这就是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和它独具的审美价值。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典舞的精华保存在民清戏曲舞蹈中,戏曲舞蹈就是古典舞的基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典舞不只是戏曲舞蹈的程式化表现,它必须从中国古代的文学p绘画p音乐p杂技等文化的横向联系上,去开掘其更为丰富p深厚的底蕴”。[1]武术和戏曲是中国古典舞的遗传基因和母体,戏曲中除了“唱”与“念”外,其中的“坐p打”就是以后古典舞蹈形成的衍生物(如舞蹈毯子功p戏曲称把子),它大量保留着戏曲的原属性,这也是古典舞常常被称作“戏曲舞蹈”的原因。它内含了中国古典舞的时代性和鲜明的地域性,有着中国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唯一性的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实际精神指向。

当代古典舞无疑是对古代舞蹈的复活,它的动作原理和美学原则是“古为今用“不断延续和承传而来的。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舞剧《丝路花雨》中我们可以一瞥到唐代的《柘枝舞》《白舞》《剑器舞》《踏歌》的汉唐舞风;舞剧《敦煌彩塑》中出现的“飞天”的优美形象,以及“反弹琵琶”高超舞技所呈现的“塌腰翘臀”的S型(三道弯)体态,充满着神韵的魅力和美学内涵;孙颖创作的《踏歌》保留了古代歌舞乐的传统形式,舞步委婉转回p曲径通幽的古典意蕴,都可以找到中国传统舞蹈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情趣,只是它更加关注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罢了。

中国古典舞的建构,实际上是适应了当代舞蹈文化发展的需求。它的出现反映了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背景下民族舞蹈意识的觉醒和自觉。从现在的角度看,它早已突破了原有构建者的初衷,辐射到了学科之外的古典舞的表演与创作领域,逐步沿革为了一种带有中国戏曲文化印痕,以及特有的民族舞蹈语言的表述方式。

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2]意思是:别人能看见你招手p不是你的手臂加长了,而是因为你“登高”的缘故;别人能听到你的呼喊p不是你的声音提高了,而是因为“顺风”的缘故。在这看似平淡和浅显的说理中,它告诉了你一个令人折服的道理,带给了我们哲学思辨的智慧和力量。荀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追随者,深知“意随境迁”和“人为”的奥秘,它朴素的辩证唯物史观带给我们的启迪,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蕴所在。中国古典舞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高度上p呼唤了一个民族舞蹈复兴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吴晓邦.《舞论续集》“第33页

[2]《道德经》七十章第53页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169页

作者简介:

上一篇:综合办公室精细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儒家思想的基本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