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食品安全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3:38

农业与食品安全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1

关键词:农科类;食品安全;农产品检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50-02

《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又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同时也是部分农科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食品安全概论方面的课程如《食品安全学》与食品检测原理技术方面的课程如《食品分析》等的综合,内容涉及到食品安全危害性来源、食品的安全评价、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农科类学生,特别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掌握农产品检测技术,并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结合起来,充分理解影响生产安全食品的影响因素和如何在田间生产安全食品。该门课程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作物良种选育、农产品质量鉴定、农产品贮藏、食品安全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这两门课本身涵盖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多,将两门课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教学内容就更加丰富,但此课程作为农学类选修课,课时数相对较少,只有32个学时,目前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学速度较快,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且不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由于该门课程主要涉及仪器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正是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所缺乏的,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和质量下降。笔者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为重点,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内涵、发展史及相关标准;农产品酸度、蛋白质及主要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油脂、维生素、限量元素、有毒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的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等[1]。由于是给非食品专业学生授课,关于食品安全学的相关知识可简单介绍与讲解,如食品安全危害性来源、食品的安全评价、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即可。而在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需要重点讲授,即要在教学中要结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着重讲解相关基本概念、测定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使本课程所介绍的分析技术同时具备科学性和法律的规范性。同时要根据授课学生的课程学习背景,相应增加与农产品检测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仪器分析知识,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将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论加到农产品有机酸、氨基酸和限量元素测定内容中,简单介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情况。此外,注重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恰当处理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例如在介绍限量元素的测定、有害物质的检验与测定时,不单是按教材内容讲授分析方法,而是结合食品安全的现状,介绍国际上先进的、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特别是一些生物技术方面的检测技术,如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测定重金属、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纸卡检测农药残留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检测食品安全性等,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实践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通过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精选实验内容,要求每一个实验采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以避免学生重复性工作现象的出现。另外,还应着重要求学生掌握针对不同项目测定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包括样品采集与制备、待测液的制备等。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选择了农产品中还原性抗坏血酸含量、油料作物油脂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限量元素硒含量及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会化学滴定、物理提取、化学消化、生物技术检测及原子吸收检测等方面的技能,而且要在实验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接触测试仪器设备,让学生自主测定样品,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设置小项目,例如蔬菜批发零售市场蔬菜安全性评估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具体实施,包括设置测定指标、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测定等方面,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蔬菜批发零售市场蔬菜安全性评估实践报告。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检测技能、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做到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

《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重复教学,协调好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是决定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在理论课方面要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否则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案例导入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由知识点问题引入,辅以必要的参考求解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知问题由产生到解决的全过程。例如,在讲解农产品中限量元素测定内容时,引入当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镉米”事件,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新闻报道及数据信息,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围绕镉米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展开讨论,然后再向学生从农产品安全检测方面讲授相关知识。又如在讲解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测定技术知识时,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视频节目,从节目中充分了解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危害及其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调控食品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具体到我们这个专业,我们该如何通过土壤管理和植物营养管理降低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这样学生就对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了足够的兴趣,之后再向学生详细讲解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技术原理与技术。让学生在讨论和课堂讲授中学习和强化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测定技术方法的掌握。此外,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网络与远程教育平台,因此可制作丰富、翔实的教学内容如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习题解答、复习测试题等在网络教育平台上,以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计算机、平板或手机等设备查看教学内容,便于自主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课堂上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可以打开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教育平台上进行提问、质疑,由任课老师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课程考核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目前,这门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还是闭卷考试,偏重于知识记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蔡克勇曾指出:“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3]因此,《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基本知识与实践动手技能的考核。例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基本知识、实验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三方面的考核,建立从学习过程、实验操作、期末考试到课外实践,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实验实践技能考核中,严格要求学生,包括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准确性,对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如在农产品限量元素硒含量测定实验中,提供给学生一个测试样和一个标准物质,通过学生对空白、标准物质和样品的测定结果,判断学生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作为实验操作判分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课外实践考核中,让学生采集本地蔬菜批发市场的10种类不少于30个样品的农产品,然后进行农药残留定性检测,依据实践报告结果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分数。

四、结语

《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和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从课程内容选择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出发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广泛吸收其他课程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广枫,许建军,石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陈怀侠,张必成,蔡火操.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5):103-104.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2

农村是整个国家城市和农村居民食品的主要生产、流通的起点,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的农村食品安全却没有至于全面的监管之下。有必要加强政府监管,建立网格化的农村食品安全体制、调动基层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关键词】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协会;基层组织

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7.4%,在我国现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未改变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状况,城市里食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已经被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相对于城市完善的监控网络体系,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却处于真空状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会使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事件。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是城镇食品工业生产加工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溢出效应将反过来影响城镇食品安全监管的质量。农村地区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薄弱区和事故多发区,其关系到广大农民甚至全社会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是食品安全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管理问题。

1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1 多部门分段监管,部门间的监管工作衔接不紧密

我国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行政职能存在较多的交叉,部门之间的交叉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灰色地带,一件食品安全事件产生后在环节上甚至会产生监管的真空。如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中,生猪养殖户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动物用药添加入饲料,在这样一个违法行为的监管过程中却出现了部门间的真空。卫生部门认为应该由农业部门的负责监管,因为农业部门负责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监管,生猪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被禁止添加的瘦肉精,应该由农业部门承担监管责任,而农业部门认为瘦肉精的监管不属于职责范围,自己负责的是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兽药的使用等职责。农业部门认为该事件中的责任应该由卫生部门来承担,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是人用药,是卫生部门对药品未尽到监管职责才使得瘦肉精掺入到到动物牲畜的词料中,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这种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使得各部门的监管工作衔接不紧密、管理混乱、职责权限不清。分段监管体制下,作为行政执法末端的农村地区的监管问题非常突出,部门间对有利于自身的案件争先监管,对要承担责任的案件又相互推诿,使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出现盲区。即使各地方为促使各部门的在监管协调,成立个各种“领导小组”、“协调会议”等机构来整合监管力量,但这些协调部门对于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基本处于一种运动式的监管,很难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的协调作为日常工作来完成,并且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管即使能够协调也会出现效率偏低的问题。

1.2 农村基层行政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缺位

在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下,城市集中了大量资源,有着完备的食品监管机构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反观农村,地域广博,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分布广,各监管部门人力、经费不足,导致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盲区。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看,负责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是农业、工商、质检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除了工商在基层的乡镇设立了工商所外,其他部门的机构一般只设置到县级,在乡镇、村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和执法监管队伍来进行农村食品监管工作。除了食品安全监管外,乡镇工商所还要承担注册登记、打假、广告等众多的职能,面对分割散落的的农村食品生产、销售点,难免出现监管盲区的问题,尤其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山村地区,通信落后,为执法人员的监管工作带来困难。《食品安全法》要求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依法对食品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的规定在农村地区基本不可能得到实现,无法针对农村市场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查,对食品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排除。

1.3 农村食品安全的行业、企业协会监管机制不完善

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中,行业监管是对政府行政监管能力不足的有效弥补,行业、企业协会属于中介组织范畴。它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主要起到协调、组织和沟通的作用。行业、企业协会,并不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而是通过订立行业规范协议、自愿遵守为前提,成立行业、企业联盟,利用行业规范来约束其成员。农村行业、企业协会能够在农村食品生产的环节即对食品安全起到有效的监管。但在实践中,它们并未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一方面农村行业企业协会多是农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各种生产问题,抵御风险,如养牛协会、养猪协会、果品协会、蔬菜协会、种子协会、花卉协会等等。这些行业协会没有健全的组织,不能将零散的农村食品生产者效的组织起来,制定食品安全规范,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农村行业、企业协会多数没有到社团管理机关进行登记取得合法地位,其本身就是被监管的对象。农村行业、企业协会自身职能的不完善制约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终端缺少完备的行业、企业自律,加上没有政府的有效引导,在农村必然会出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地带,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

1.4 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没有发挥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包括设在村一级的各种组织,主要是指村级组织。包括了基层自治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现阶段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督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没有承担起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是社会发展、成熟的体现,尤其是基层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的不断健全,有利于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织的更密。但在我国现行的高行政化倾向的社会里,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既不与农村基层组织沟通协作也不发展和培育其他监管主体。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群众自治的传统,没有形成职能完备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尤其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组织功能尚未形成,这方面的组织和团体几乎没有,从而大大增加了政府部门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工作量,也排除了农村其他监管主体的存在可能。

1.5 未建立完善的农村食品市场准入机制

国务院2007年的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指出,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以上数据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以自有房屋作为生产厂房,保留着农耕时代原始的生产特点。一些农村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小作坊未获得任何的申请批准就擅自生产、经营食品生产加工业务,生产过程中也不执行任何的卫生规范、生产管理规范及国家标准。80%以上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都是出自于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

1.6 农村食品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导致监管困难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发生在产业链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从食品供应链源头来看,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可能因化肥及工业废弃物而被污染;加工领域环节,会因为生产加工者违法使用禁止使用的添加剂而产生危害;终端消费环节,多数农村食品市场上的食品多数只经过了初级加工或未经任何加工就直接进入了终端销售。这种流通方式没有经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必要检验和监督,增大了食品安全时间发生的概率。农村食品产业链上,从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终端销售,各环节没有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造成监管上的困难,迫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各种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有效的去预防事件的发生。

2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分析

2.1 对食品安全进行整体监管,保证监管的连续性

食品产业链是一个从初级产品的生产到深加工再到销售、消费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无缝衔接的,但现阶段作为食品主要来源的农村其监管体制是多部门分段监管、这种分段监管必定会把食品产业链的连续性给割裂开。对农村食品安全应该进行整体监管,以保证监管的连续性、持续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该是从农村的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全程无缝监管。将已有的监管部门中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进行整合,合并为一到两个大部门,如,可以由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对于初级农产品生产之后的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可以全部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全部负责。这样减少部门衔接可以大大的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

2.2 明晰监管部门职责权限,强化政府主导的农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制

在减少部门的同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权限显得尤为重要。部门职责权限越清晰,监管的模糊地带就越少,出现推诿的现象就越少,监管的效率就能大幅度高。2012年,国务院国发[2012]20号文件,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职能清晰、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部门监管分工,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这一点也体现了食品安全监管趋向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农村地区应当将原来的分段监管的农业局、质检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四个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作为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这样可以避免多头执法、权责不明的现象,进而提高监管的效率。为有效解决源头污染和初级加工环节污染问题,应成立县级、乡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全区县、乡镇的食品安全工作,在每个行政村设立食品安全监管支点,配备食品安全信息员,负责全村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等食品安全信息的上报,并协调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形成日常监管、全程监管和综合监管的长效监管机制。

2.3 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行业监管职能

农村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分散且缺乏组织性,在农村建立完善的食品行业、企业协会通过行业、企业协会来监管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是在农村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政府应当在农村食品行业企业协会的建立和制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引导、指导的方式将分散、无组织的农村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统一起来,实施整体的规范管理,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指导农村的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共同的行业规范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这种利用行业、企业基于“契约”精神达成的自律规则来规范农村食品生产、流通等领域内的行为可以高效的完成监管的职能。

2.4 培育基层社会组织的监管职能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将问题更多控制在基层就需要利用基层社会组织,注意培育基层社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基层社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建立能大大提高基层监管的覆盖面。一方面,基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利用其专业技术人员为基层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利用基层社会组织建立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网格式管理模式,纵向将监管触角伸向食品安全的源头,消除监管的盲区。另一方面,也要为农村基层组织选拔受过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员、协管员、安全信息管理员,为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监管能力还可以配备快速的检测设备,让他们的监管更及时更有效、更贴近农村。高频率、高效的监管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2.5 建立严格的农村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建立严格的农村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必须具备基本的条件才能有效的保障食品市场安全有序的运行。建立的食品市场准入标准,除了要求生产、经营者具备严格的准入许可证之外,还应当保障从业者应当持有国家机关或认证机构颁发的食品行业从业资格证。农村食品市场的准入制度需要基层食品监管部门与农村的基层社会组织和行业、企业协会配合运行,先由农村食品行业、企业协会组织对企业和从业者的各种专门标准进行适格性查,并给出专业的结论,后由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做出审查,结合专业结论,做出颁发或拒绝颁发经营许可的决定。农村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还应当有与之相配套的市场退出和禁止市场进入等处罚措施。对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由行业、企业协会或食品监管部门将这样的企业或个人清理出食品行业或永久禁止从事食品相关的经营活动。

2.6 建立集中、统一的农村食品安全供应链

现有农村食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用新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来解决,基层政府应当引导农村建立统一的食品供应链体系,用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整合上游的生产与采购环节,终端利用有资质的物流企业统一配送构建新型的农村食品安全供应链。基层政府还应当引导有资质并且信誉度高的的食品企业到村镇开设食品连锁超市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把食品物流网络向基层的农村扩展,用更加安全的农村食品供应链,提升农村的食品安全水平。从食品安全的溢出效应来讲,农村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发展反过来会增强城市食品安全的水平,降低城市食品安全发生的概率,也有利于农村食品安全领域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召回制度,利于对食品安全的整体监管。

【参考文献】

[1]汪安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2011,(33)

[2]肖月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的构建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冯佺光.农村行业协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3

基层反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盲区多”须强化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在农村,薄弱点也在农村。随着小餐饮、小食杂店、小加工、小作坊在农村市场的活跃,在极大方便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中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特别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没有建立完整的进销货台账,也没有养成食品进货索证索票与保质期查验习惯,不仅不利于保证农村食品质量,也不利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控制与追查。另一方面,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重价轻质,对尚没有引起食品中毒后果的问题食品没有到消协投诉或相关部门举报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劣食品在农村的蔓延。二是食品质量更难保障。随着城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致使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以及假冒伪劣食品在城里市场找不到温床。因农村消费水平更低,农民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知识缺乏,也没有养成查验品牌与保质期,辨别真伪的消费习惯,这些假劣食品转而栖息在农村市场。三是经营场所卫生较差。由于农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品经营硬件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恶劣,食杂店生活用品与食品混放。甚至一些无证无照的小餐饮,不仅从业人员未办健康从业证,而且没有消毒灭菌设备、居住区与消费区不分,交叉污染隐患严重。四是食品监管难度较大。农村地域广阔,经营分散,很多食品经营者以家里的自建房作为经营场所或加工场地,如不是通过群众反映或举报,监管部门很难找到。五是食品监管力量薄弱。虽然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管部门设立了基层监管分局,但其他食品监管部门因人员编制问题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的派出单位。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一线执法人员监管任务重,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缺乏,再加上执法人员较少,人员老化现象严重、执法装备落后等问题,要面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更加隐蔽的制假售假手段,监管的专业性、长效性与全覆盖性明显不足,难于形成高压态势。

加强农村食品监管的几点建议:一是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牌等媒介和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培训等方式加大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让合法经营、安全消费、打击假劣食品成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农民成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志愿兵”。二是加强培养农村的卫生习惯,通过宣传教育督促,让干净卫生成为农民日常经营与消费的习惯。二是以推进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整合提升监管能力。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切实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充实加强农村监管力量,在待遇、编制、经费补助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执法力量,在农村形成广覆盖、专业化的监管体系。提高外聘食品协管员的待遇,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增加检测设备、完善检测资质、提高检测水平,检测资源配置能够基本满足农村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三是以促进全员参与为依托,完善农村食品监管网络建设。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政府食品监管网络平台。通过各部门之间有效的综合协调,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建立政府食品监管网络平台,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全员参与,健全完善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农村食品市场监督检查,同时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构筑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实现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全覆盖性与时效性。

四是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诚实守信的良好消费环境。在农村食品药品经营户中开展星级食品经营户评选活动,通过对五颗星示范企业的公示与宣传,以点带面,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对一两颗星的失信企业或没有星的违法违规经营户的警示,充分发挥经营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力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资源,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五是以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一是严厉打击无照无证经营,杜绝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散装食品、餐饮、食品加工行业。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餐馆、小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的频次,对有意或多次销售劣质、变质、过期食品的经营者从重处罚;三是要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督促农村经营户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4

为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50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杭政函[*]70号),进一步改善全县食品安全状况,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平安千岛湖”的总体要求,现就我县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我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以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更加完善,机制更加有效;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体系更加科学;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安全责任和意识明显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显著提高;食品产业基本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三、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酱油和食醋等9大类产品为重点品种,把儿童食品列为重中之重,以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等为重点环节,以农村为重点地区,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监管,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禁用和淘汰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规范种植、养殖行为;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养殖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优质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

2、大力整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根据省、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无生产许可证、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生产加工行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按标准审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企业条件,同时启动其余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加强产品出厂检测检验,督促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责任,鼓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良好的生产质量规范(GMP)和建立以危害分析关键控制(HACCP)技术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自身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综合治理。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加强农贸市场的整治与改造,切实解决农村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加强农药残留检验检测工作。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推行以经营者自律为主的商品准入制度,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制度。强化食品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积极推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等有效办法,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推进牛、羊定点屠宰工作,分步实施家禽集中屠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制售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

4、强化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监管。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业卫生许可,全面落实餐饮业、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和以食物中毒为重点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有效预防、控制并及时查处食物中毒事件。加强对中小学特别是幼儿园食堂的监督,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农村的建筑工地食堂和饮食店(摊)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餐饮业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加快农村“两网”建设。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抓手,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方式的培育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的建设,改造和规范农村基层流通网络体系。在全县行政村现有的各类小商店中,按照统一标准、模式和要求,通过自愿、公平、择优的方式,确定一家将其改造成“放心店”,并实行动态管理,以带动农村其它商店规范经营。积极引导、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乡镇连锁超市或连锁便利店),统一配送或供应食品。充分发挥县消费者协会、县消费者分会及其基层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建立一支群众性的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构筑“农村群众监督网”,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农村食品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构筑“监管责任网”

一是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监管责任。农业、林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二是落实乡、镇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对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也要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要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制定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内部也要建立监管责任制,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监管责任人,做到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食品安全的领导和协调,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加强对本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建立健全案件查处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查处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及假冒伪劣食品等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以达到震慑效果。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机制,要按照行政执法单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合力。凡是涉嫌犯罪的,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决不能以罚代刑、以罚代管。重大典型案件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加快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监测及通报的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农业、林业部门负责有关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渔药残留等检测信息;质监、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等4个部门联合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及时传送、分析整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对我县食品安全形势作出分析,并定期向社会食品安全综合信息。

(四)逐步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逐步建立起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机制。

(五)建立食品质量预警和安全事件应急机制。以信息平台为依托,针对食品监管、质量抽检和案件查处中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信息,有效防范或制止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要制订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按事件的不同等级,建立协调、查处、善后、责任追究、信息等工作机制和措施。一旦在本辖区内发生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预案,快速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由县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食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要充分发挥农业、质监、卫生、经贸和粮食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测资源和检测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检测。

(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逐步改善执法装备和检验监测技术条件,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质监、工商、农业、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主要职能部门应明确专门人员负责食品安全工作。

(八)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和单位的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宣传正反两方面典型,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依法维权、自我保护、参与监管的意识和能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5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区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照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兽)药、使用违禁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农村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障农村食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年年底前实现以下监管目标:在食品生产环节,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建档登记监管率达到95%以上,对农村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监管档案达到100%;在食品流通环节,实现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食品经营者持证经营率达到95%以上,食品经营者、食品现场制售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率达到90%以上,食品经营自律条线标准率达到80%以上;在餐饮服务环节,实现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公开承诺率达到100%;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实现蔬菜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产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饲料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的综合整治(工商部门负责)。

1.集中开展对重点部位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与整治。以农村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食品商贩和流动送货商为重点,全面梳理排查农村食品市场监管薄弱环节,摸清监管底数,集中力量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严格落实网格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重点部位“三无”食品、劣质食品、商标侵权、仿冒知名食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假冒伪劣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户逐品牌进行排查。依法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对来源不清、渠道不明、标签不规范以及涉嫌侵权仿(假)冒等问题食品,全部下架,停止销售,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市场食品、乳制品、儿童(学生)食品以及其他涉嫌问题食品的监督抽检,加大风险预警和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追溯力度,坚决查清假冒伪劣食品的源头和流向,及时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建立假冒伪劣食品、供货商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2.严格食品经营市场准入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适时推进“条线管理、备案登记、挂牌经营”的食品商贩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

3.认真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农村食品经营主体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督促食品经营者、现场制售经营者严格落实以索证索票为核心的食品经营自律条线标准,严格执行食品、食品原料进货检查验收、购销货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自觉抵制购进、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督促食品市场开办者、经营柜台出租者及食品展销会举办者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经营资格审查等制度。

(二)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整治(质监部门负责)。

1.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与整治力度。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品种以及主要销售流向,并于年年底前建立小作坊质量安全信用档案。严格监督检查,督促小作坊自觉落实原料进货查验记录、产品执行标准、出厂检验记录等主体责任制度。实行强制抽验,定期对小作坊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加强小作坊食品标识标注管理,对小作坊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必须附加食品标识,严禁含有虚假、扩大内容。对于生产无标签预包装食品、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及“高仿”、“取大名”等标识标注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对于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标识标注以及不具备与其生产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有关部门予以取缔。

2.加强对面向农村销售的中小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建立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生产、不再符合或不能持续保持取证条件的,依法予以查处,直至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大对面向农村销售、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儿童销售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主体责任不落实、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3.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加大监督抽检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查验、记录及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制度。对于制度不落实、内容不真实以及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三)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的综合整治(食药部门负责)。

1.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综合整治。以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开展农村学校餐饮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食药部门要对农村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对照餐饮服务许可标准,逐一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督促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严把原料进货关,做好原料采购台账记录,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落实餐饮安全公开承诺制度,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签订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将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网管理。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堂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对不符合餐饮安全基本条件的,限期整改,直至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向教育部门通报。

2.落实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责任。农村中小学要制定完善学校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校长、分管校长、食堂负责人、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员四级责任体系,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食堂硬件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督促学校落实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食堂的检查指导,着力改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进入学校,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3.加强农村餐饮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指导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规范餐饮经营行为。加大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开展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村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知识和规范操作能力。加大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卫生状况整治力度,做到场所环境干燥卫生,上下水通畅,加工设施设备与用具保持清洁、存放整齐。加大无证经营和违法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对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整治(农业、蔬菜、畜牧兽医、水务等部门负责)。

1.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强化种植养殖全过程监管,加大对以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农资打假综合整治,以规范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经营为重点,严厉打击经营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在农产品种植养殖、饲料生产加工环节添加非法添加物和“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兽)药经营档案制度,全面推行农(兽)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

2.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为主线,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探索农产品及加工过程的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推进农业认证国际化进程。落实《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运用综合措施和配套技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为抓手,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品牌畜牧业培育。加快渔业地方标准制定,形成完整的、具有我区特色的水产养殖技术标准体系。以养殖证发放、池塘改造和健康养殖场创建为抓手,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进健康养殖。严格许可制度,进一步深化水产苗种综合整治。强化农产品生产者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

3.规范农(兽)药和饲料使用行为。加大种植养殖过程中农(兽)药和饲料使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农(兽)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的规定。大力推进疫病专业化防治、农作物统防统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优质、安全、高效的农(兽)药。强化农(兽)药安全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广大生产者科学用药水平。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兽药残留和水产品药物残留等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深入开展三聚氰胺和蜂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畜禽“瘦肉精”专项抽检;在水产品主产区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抽查,不断加大水产苗种监测力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五)加大对私屠乱宰的综合整治(商务部门负责)。

区政府高度重视对私屠乱宰的综合治理,支持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私屠滥宰的巡查,严密监控城乡结合部和肉品加工集中区域的私屠滥宰行为。发现私屠滥宰、冒用或使用伪造定点屠宰证书或标志牌的,要依法予以取缔,没收生猪、生猪产品、屠宰设备以及违法所得,严惩违法责任人员。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肉品品质检验的监督检查,对出厂(场)猪肉产品未经品质检验或经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要依法对屠宰厂(场)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查处,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及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负责)。

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以及农产品监管等部门,依法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移交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制售假冒伪劣农(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线索,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要突出源头打假和重点打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农(兽)药、“瘦肉精”等的“黑工厂”、“黑作坊”和“黑市场”,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七)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卫生部门负责)。

制定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食品批发市场、面向农村销售的中小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农村中小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风险监测力度,逐步了解并掌握农村食品市场经营的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及时发现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及时进行评估预警,为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引导农村消费者科学饮食提供依据。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2日-9月5日)。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确保整治工作科学展开、有序推进。

(二)检查整治阶段(9月6日-11月30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搞好自查自纠;集中力量,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生产经营底数,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档案和诚信档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进行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督导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区食安委制定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督导办法,对方案确定的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措施和要求逐一进行量化、细化,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分片督导,督导结果予以通报。在此基础上,各有关部门对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报区食安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支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和手段,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政权和经济组织作用,广泛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支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水平。

(二)健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镇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基础组织建设,明确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逐步探索建立乡镇政府统筹管理,监管部门谁主管谁牵头,社会各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实施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举报奖金,对举报人员进行奖励,尤其是重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员,鼓励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三)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整治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顾全大局,集中力量,加强配合,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辖区内各类副食品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学校周边小卖部、小餐饮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深挖细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依法立案侦查,对重大案件要提前介入,实行挂牌督办。农业、水利、畜牧兽医、商务等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屠宰监督力度,确保食品源头质量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健全企业诚信和自律机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四)大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建设。开展优质安全食品下乡、优质安全农产品进城活动。采取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加快改造和规范农村食品供应体系,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实行厂(场)场对接、产销对接,改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促进农产品销售。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整合农村小型食品超市,建立食品配送和供应网络,在街镇驻地开办连锁超市,在具备条件的村开办连锁店。逐步实现乡镇有连锁超市、较大村有连锁店的目标。要针对农村青少年和儿童喜欢食用、质量安全有保证、具有一定消费市场的食品、乳制品和儿童食品,开展优质安全食品下乡活动,培育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农村食品产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五)强化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要加大农村、农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对各类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大力普及农产品科学种植养殖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科学种植养殖能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制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督促引导其守法经营、诚信自律;要广泛深入地向农村消费者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板报、广播、小手拉大手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营养知识。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食品安全信息,共同做好学生识别、购买食品的安全行为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做到对不安全食品不购买、不食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食品品牌和优秀食品生产企业,揭露、曝光农村食品安全方面的严重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风尚。

(六)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各有关部门要逐级建立农村食品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农村食品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企业法人和监管人员。要健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定期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和监管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6

一、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定义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食品安全同样是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上的考量。它首先客观反映的是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学概念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治理,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治理要求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所侧重的是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所引发的问题,如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非法生产经营等。作为政治概念的食品安全,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是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步以食品安全的概念替代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名词,更加凸显了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作为法律概念的食品安全,国际上从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正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替代卫生、质量、营养等要素立法的趋势。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特定性和城乡差别的客观性,广大农村成了问题食品的重灾区,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象以正在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下岗失业人群中蔓延,这些问题发生的背后集中反映了食品安全的经济学属性。

和谐社会对食品安全具有内在的必然要求。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物质基础,其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反思引起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阜阳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给公众带来的消费恐慌,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凝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

_、食品产业发展迅速食品产业链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加工业、流通业、餐饮业和国际贸易等行业。近十年中,我国食品产业平均保持__%的年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我国食品产业具有农产品加工的特点,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有__以上与食品工业相融合,食品工业每年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大约___万至____万人的就业机会。同时,食品工业也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可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民致富,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巨大。

_、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广大群众的食品消费信心度也在逐年提升。但由于深层次的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也倍受关注。如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等现象屡禁不止;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等假冒伪劣问题突出;在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尤其突出,等等。

_、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现有《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近__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和近__部的行政法规,构成了当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但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法律法规相冲突等问题已日益凸现。其次是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农业、商务、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职能交叉,形成了“法定”的“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局面。在基层还存在执法经费保障不足,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等制约因素。三是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国约有___多万家小型食品加工作坊,食品摊点中__以上为__人下手工作坊,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食品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__,农村地区更高,文化素质的欠缺直接导致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的淡薄,其对食品安全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三、搞好食品安全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保障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够。建设一个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目的,与经济发展社会同步,与食品产业水平的提高是相适应的全程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已迫在眉睫,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思路,大胆创新。

当前食品安全最为突出的是农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和长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广大农民对食品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对此,笔者所在的肥西县结合县情作了一些探索,即通过推进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的“三网”建设来解决当前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鼓励和引导城市食品(日用品)连锁企业和超市在乡(镇)村直接投资建立“直营店”和吸引当地零售店、杂货店、夫妻店加盟发展“便利店”,促进农村零售市场的连锁化发展,努力构筑一张保证商品质量、渠道供应规范、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

通过明确乡镇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属地管理职责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健全乡(镇)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管理制度,并建立各级各部门责任追究和监督考核办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等措施,形成执法合力,构筑一张没有监管“盲区”的“监管责任网”。

通过对各相关食品监管部门的群众监督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参与意识和水平,夯实监管基础,加强监管力量,构筑一张食品安全信息反馈及时的“群众监督网”。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7

为贯彻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更好地把总书记提出的"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从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到流通领域各个环节,切实抓好食品卫生和食品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健全科学统一权威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确保质量安全控制。为此,就全面加强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要继续联合农业、水利、商务、卫生、林业、粮食、烟草、供销等行业部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以支撑与服务农业的相关标准为补充,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标准的技术水平,加大重要标准的实施力度,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要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重点抓好产地环境、农田灌溉水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安全控制和合理使用准则、动植物疫病防控和诊治等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增强示范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抓好精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农副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培育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品牌农产品,突出保护好我国具有地域特色、质量特色以及传统工艺特色的农产品,形成"精品项目",发挥示范区的品牌优势,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农户"等示范区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到"十一五"末,示范区由"十五"期间平均每个县1个增加到每个县5个左右,扩大示范面积和示范领域,实现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基本实施标准化生产。

二、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水平,完善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粮食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及有关行业协会,以控制农产品、加工食品卫生和质量为重点,加快相关产品生产、销售过程和餐饮服务等环节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当前,重点在食品安全标准清理的基础上,抓好可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1141项国家标准和1322项行业标准的修订。到"十一五"末,解决标准老化问题,使我国食品标准的标龄由现在的平均12年降低到4.5年,制修订周期控制在2年之内,基本建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相协调;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基本接轨;能适应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满足进出口贸易需要,科学统一权威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要突出抓好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限量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要求,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要求,食品生产、销售过程和餐饮服务过程的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新技术、新资源、新型转基因等农产品、食品方面标准的研制。

要逐步完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的标准制修订的应急机制。特别是针对非法添加物等造成的突发事件,要从使用情况信息的收集入手,开展分析和研究,并在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批等环节建立快速应对机制,提高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和适用性,为准确、及时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研究,提高标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依靠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研究,逐步形成农业和食品安全科学研究与标准研究同步,科技成果转化与标准制定同步。对涉及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研究项目,要作为重点,优先立项,给予支持。要重点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检验检测技术、转基因产品、食品标签标识、食品追溯和召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跟踪食品安全重大项目的研究,重大科研项目要突出标准制定,形成标准的早期介入、积极跟踪的有效机制。研究成果一旦具备成为国家食品标准的制定条件,力争同步转化为国家标准,解决食品领域标准相对滞后的问题。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充分考虑我国食品的生产加工条件、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多项因素,积极吸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监测的成果,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四、抓好食品标签标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食品标签标识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标签标识制度,不但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诚实守信、为消费者提供明确可靠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实施监督检验、履行执法职能的技术依据。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食品标签标识的标准制修订作为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开展食品营养标签、转基因食品标签等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把食品标签标识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使食品安全的有关信息公开透明、清晰明了,能够让消费者看得懂,以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效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诚信经营。

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可食用农产品的种养殖、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十一五"期间,要加强涉及安全卫生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致病微生物、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转基因产品等新技术产品的检测技术标准,动植物检疫规程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扩大检测方法标准的覆盖面和与限量标准的匹配性。开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国际公认的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方法标准的研制,使其能够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进行多组分同时检测,提高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实现检验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发展高效快速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筛选方法标准,推动检测方法标准在生产、加工和收购现场的应用。

六、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增强我国食品农产品竞争力。建立健全国外技术法规评价体系,对国外技术法规草案中涉及我国企业利益的技术内容加紧研究论证,及时提出我方意见,提前消除国外不合理的技术性要求。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前瞻性研究,2010年前完成一批食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对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积极应对"肯定列表制度"、欧盟指令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快制定和修订相关领域的重要标准,有效保护国内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同时,要重点抓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和ISO22000等标准的实施,严格加工全过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实施,防止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严禁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竞争力。

七、加快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化建设。发挥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大平台,实现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尽快整合国内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信息资源,实现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与国内各行业、各地方的链接,解决相关标准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不畅等问题。在现有国家基础性农业标准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平台的服务面,开发标准化信息平台的服务新功能,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信息收集、分析和工作。继续与各主要贸易国共建双边技术标准资源共享平台,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贸易国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等方面信息,减少双边贸易摩擦,提高平台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广大农民、消费者和企业服好务。

八、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以特色、优势产品为重点,实现标准的国际突破。加大食品领域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力度,对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国际标准,尽快转化为我国标准,到"十一五"末,力争实现食品标准采用相关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提高到85%,以提升我国食品标准的水平。鼓励企业大力推行和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加快食品标准领域的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力争使我国的白酒、茶叶、中药材、粮食、蜂王浆、花卉等方面的优势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食品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为我国食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走上国际舞台创造条件。

九、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工作。在现有18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试点的基础上,继续配合农业、商务、税务等部门,进一步推进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善经营环境,改造经营设施,加强质量监测。切实抓好场地环境卫生、鲜活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包装材料、运输器具、仓储设备等标准的实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的溯源制度,指导种养殖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标准的监管,规范初级农产品的分等分级,促进农产品贸易,实现优质优价,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十、抓好餐饮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以构建和谐社会、适应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标,以餐饮业环境卫生要求、餐饮业术语、餐饮企业经营规范、餐饮业服务质量要求、餐饮业配送服务为重点,建立重点突出、定位准确、相互协调的,服务基础标准、质量标准、资质标准、信息标准、环境卫生控制标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相配套的餐饮服务标准体系,为确保饮食的安全和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有效保护人身健康提供技术保障。

十一、广泛开展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宣传和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广泛普及标准化知识。开展各类农业和食品安全等重要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组织标准化培训,特别要加强过程控制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力度。帮助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掌握标准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推动工作基础好的大型企业利用标准化手段上规模、上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培育并发展农业和食品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积极开展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咨询服务,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标准宣贯活动,增强广大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引导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人人讲标准、用标准,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农业与食品安全篇8

我国食品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随着食品产业的工业化、市场化,食品市场呈快速集中趋势,而作为食品原料来源的农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造成分散的小农经济与现代食品工业对接失衡。换言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下游环节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管理水平和可控性也较高,而农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流通领域等上游环节则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可控性较差。可见,上游小农经济与下游食品工业化发展不平衡,食品产业链缺乏稳定性、协调性,上、下游产业链有效衔接不足,原料提供、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是造成食品产业链安全源头失控的潜在风险。此外,产业链源头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难以形成完整可追溯的产业链,食品质量从源头上得不到有效保障。

食品信息不对称食品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选择食品取决于消费者所能获得的食品质量信息充分与否。充分、准确的食品质量信息可以使消费者作出正确的消费决策,消费信息的不足与错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质量。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于食品产业,消费者难以掌握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全部信息,难以通过传统方法来评估食品质量和风险。消费者无论在消费前还是消费后短期内都很难辨识和感知食品的质量是否安全,消费者购买某类食品主要是基于一种信任,食品属于信用品。[16]食品产业链中,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流通储存、分销零售各环节不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这将导致食品市场决策与交易主体的防御成本增加、食品市场的效率下降、劣币驱逐良币等不利后果。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食品产业链变得越来越长,控制产业链安全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许多生产企业不清楚自己最终产品中所有成分的来龙去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经营者对问题来源一无所知,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

食品产业流通环节过多、经营成本高,由于物流和销售等中间环节成本的增加与高额的进场费,再加上食品流通环节税收政策调控不足,流通中的成本有时甚至高于食品本身的生产成本。食品制造企业的利润被流通环节的经营者挤压,食品制造企业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利润挤压。利润分配格局扭曲使成本一再转嫁,引发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最终由社会来买单。如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一方面,奶站、奶农与奶业之间仅是买卖关系而非利益共同体,奶企、奶站和奶农之间没有做到价值共享。奶企没有将利润与奶站和奶农分享,奶站和奶农缺乏保证原料奶质量的动力;另一方面,奶企为了应对业内的激烈竞争,不断压缩成本,为维持利润将成本转嫁给奶站和奶农,根本不考虑奶站的收购成本和奶农的养牛成本,结果导致了一些收奶站和奶农的不法添加,使产品质量追溯无法进行。可见,只关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忽视其合作和价值共享,最终将导致产业链及其个体的价值都无法实现。因此,产业链要持续健康发展,上下游必须具有合作的意愿,共享价值链带来的利润,否则,一些从事低附加值环节的经营者就没有动力为其下游经营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导致下游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无法保障,最终价值难以实现。可见,忽视上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和价值共享,最终将导致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影响食品安全和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和消费者是食品产业链中的弱者产业链上游的种植、养殖和下游的市场终端消费是食品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产业链上游的农民和终端的消费者,是食品产业链中的弱者。一方面,在食品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下,从农田到餐桌,经过种养、初级加工、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的漫长过程。食品生产经营的多环节和多要素,徒增了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在农民和消费者之间有无数看不见的手在操作,农资商、农副产品的收购商、食品加工商、储藏运输商、批发零售商、专家失职、监管失职等,都使得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历程充满了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食品供应体系中,食品产业的利润被中间商盘剥,农民的耕作收入不断被挤压,农民从中获利甚微。如即便在美国,农民从消费者的食物消费中所获得的收入还不到食物消费价值的5%。这将造成难以维护产业链上游种养者的权益和难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并存的双重困境。食品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为0.88:1,这一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3:1左右的水平。食品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兼并重组力度不够,大中型企业偏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小、散、低”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小、微型企业和小作坊仍然占全行业的93%。[17]可见,缺乏科学的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同样是我国食品产业链安全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作者:王辉霞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

上一篇:艺术教育空乘与礼仪范文 下一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