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范文

时间:2023-10-12 16:56:35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1

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时代意义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处于这个大数据时代中的大学生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大学生是被这些海量信息呛得“奄奄一息”,还是被爆炸知识的美丽诱得“屏住呼吸”,的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思想多元化的侵扰,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这对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信息、科学吸取营养、合理采取行为,既创造了机会也带来了难度和风险。作为底线,大学生的行为不能违法;作为目标,大学生的行为应当成为崇尚法治的典范。

首先,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然而,近些年来,作为“象牙之塔”的大学校园,不时传来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乃至违法犯罪的信息。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暴力杀同学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交通肇事故意杀人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故意杀人案”等。上述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恶性刑事犯罪,虽然是极为特殊的个案,但也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一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通常情况下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理应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其本应成为拥有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运用法律法规评判和解决现实际问题的和谐统一体。但是,不少大学生仅把法律当作知识在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并未在脑海里形成相应的法治观念,或者从心底里没有对法治确立真正的信仰,加之以社会上“信访不信法”等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心不足。可见,大学生只有在吸取法律知识营养的同时,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能为大学生确立法律信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众所周知,大学的功能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外,文化传承与创新也已成为当今大学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应当是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创新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息息相关,可以说,其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形成与否、坚定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髓是否真正围绕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决定着大学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方向和未来。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未来的中坚,只有不断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养成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水平,大学生才能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称号相称。

最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由之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接受度,还是优化大学生化综合素质、完善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人类法治文明的历史和实践表明,法治观念已经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法治观念的培养也已是我国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内容。当前,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必须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应当成为实践能力提高的必要前提。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现实路径

调查显示,大学期间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精神文化病源因素主要包括欠缺的法律知识、低迷的法律情感、脆弱的法律意志、扭曲的法律态度、感性化的法律思维方式、畸形化的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因此,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培养“理性法律中国人”的目标要求,积极采取如下积极措施和务实行动才能具有实际效果。

1、把法律知识的传授与法治精神的培养、法律信仰的塑造有机结合起来

对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是一门艺术,单靠课堂讲授和说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教育部规定的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理论课程之一,必须明确该课程既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又是普及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阵地。当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中具有法学学历和学位的比重很低,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以动辄数百人的大课堂授课等,导致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实践的脱节,使得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播不够到位,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的说服力不强,该门课程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未能充分实现,高校依法治校与和谐校园建设不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必须注重法律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谋划,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的多元拓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法律知识传播体系,具体有以下措施。

第一,充分发挥“信息法律课堂”的“云扩散”效应。当前必须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途径快速传播的优势,通过“慕课”和“微型”课把法律知识的传授嫁接其中,使得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接受法律知识的传统课堂外,又能有二十四小时全天“信息法律课堂”。该“信息法律课堂”在大学生群体中“云扩散”效应势必导致学生无法回避法律信息的浸润,这种潜移默化的法律信息影响是其他任何课堂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高度重视“案例教学课堂”盘活法律知识的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法学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法律知识传授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优势在于活学活用法律知识、系统整合法律知识、真实训练法律能力。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传统法律知识传授课堂千万不能成为空洞理论说教的课堂,必须通过案例教学“解剖麻雀”的办法,让大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

第三,倾力打造法律知识学习传播的“法律体验课堂”。高等院校应当通过定期举办法学名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比赛、典型法律事件沙龙、旁听法院真实案件庭审,以及“和谐校园从我做起”、“和谐校园法治先行”等主题演讲活动、征文比赛或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完成法律知识的“反刍”与消化,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最终确立法治信仰奠定良好基础。

2、在法治的实践参与中提升大学生法律情感、强化法律意志、端正法律态度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参与是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更为有效的途径是体验和参与。当前,一些大学生法律情感低迷、法律意志脆弱、法律态度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践不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和知识层面,对法治文明的价值认识不足、践行不够。所以要正真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就必须让大学生深入实践,让他们在行动中提升法律情感、强化法律意志、端正法律态度。

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法律知识宣讲机制。学习法律知识和传播法律知识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不容否认的是,传播法律知识是学习法律知识最为有效的手段。大学生被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状况,只有通过他们在主动传播法律知识时才能真正改变这种被动状况。大学可以选择“象牙之塔、法满校园”,“大学生、法治梦”等内容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在校园内进行“自娱自乐”式的宣讲,也可以选择“中国梦、法治梦”、“法治中国在行动”等内容为主题让他们走出校门进行宣讲,不仅系统所学的法律知识,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责任使命观和社会担当意识。这种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宣讲机制应当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第二,完善大学生法律模拟实践训练体系。生命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结论表明,模仿是人类获取能力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方式。关于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后如何运用,通过“模拟法庭”、“模拟陪审”、“模拟侦查”等系列法律模拟实践训练,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模拟法律实践活动中系统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锻炼用法能力,提升法治水平。而且在开展这些模拟实践活动时,还应组织大批学生旁听,并且要以“民意陪审团”等方式组织模拟实践结束后的讨论交流,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获取受益。

第三,全面开展大学生法律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对现实反思的结果表明,大学生通过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从心理素质层面有效地提升“90后”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素养,增强他们法律意识的内化进程,使其做到对法律的知行统一,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守法主流。一方面,大学可以运用法律社团载体,成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开展诸如“法律援助社区行”、“法律援助农村行”、“法律援助工厂行”等系列活动,发挥大学法律社团的“蝴蝶效应”,将大学生汇聚到“法律援助实践”的旗帜下,让他们积极投身其中;另一方面,大学还应当充分运用“送法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六五普法”活动、“12.4宪法宣传日活动”等机会,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传播法律、感悟法律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他们在形成学习法律兴趣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润物细无声”地让大学生在参与和行动中感受法律、感悟法理。

3、培养法治思维、营造法治氛围,增强大学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法治思维是法治观念中关键而重要的环节,理性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治观念强化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不可能先天具有,也不是简单可以练就的。只有根植于长期的法律实践,并积极采取以下举措,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才能牢固确立、不断升华。

第一,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大学文化。文化具有先导和引领功能,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应有之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必然需要突出法治的主题,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高举法治旗帜,依靠法治保障前行。所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中浸润法治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更是一个营造校园法治氛围、强化大学生法治观念、提升法治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第二,全力打造“大学校园法治信息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法治文化浸润、法治氛围营造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全力打造“大学校园法治信息港”。要通过建立和运用校园法治网络交流平台,打通其与QQ、微信、易信等人际交往平台之间的联系,把法律知识的传播与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在平时的信息生活交往中时刻感受到法律知识的存在、法律事件的关注和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大学规章制度的“渗透功能”,切实增强大学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院校规章制度就是大学的“法律”,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从要求他们遵守大学规章制度开始。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巧用大学规章制度的本身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既要通过民主方式让大学生制定合理合法的“自治规章制度”,提升其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又要对大学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学习和常规宣传,做到“人人知规,人人守纪”。

总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法治中国的蓝图,法治的春天已经到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必须成为法治春天里的故事,通过上述切实可行的路径,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也必然能够成为法治春天里的故事。时代需要我们坚信,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切实提高,对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落实,对于中华法治文明璀璨映耀东方大地,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2

一、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条件下,必须重新全面认识领导干部的法律地位,并明确领导干部也属于国家法律工作者。

关于领导干部的法律地位问题,是我们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条件下不可回避、也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说清领导干部的法律地位,必须首先明确领导干部这一概念。

由于领导干部在社会职业分工中的归类,并不象工人、农民、教师、医生那样独立。因此对“领导干部”这一概念的涵义、及其包括的范围,不仅经常与“国家工作人员”交叉混同,而且我国法律至今没有统一和明确的表述。由于我国在党的十四大以前长期政企不分、政(府)事(业单位)不分、政(府)社(会团体)不分、党政不分,不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干部,各级党组织中有一定级别的党务工作者当然是干部,就连事业单位中有一定级别的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者、企业中有一定级别的管理人员、甚至各类社会团体中的工作人员也是“干部”或“领导干部”。这样不仅形成了实际生活中的以党政领导干部为中心的庞大的“干部”队伍,而且也就形成了将那些靠国家财政拨款而获得行政经费的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即有国家组织人事部门管理、拿固定工资的人员,统称为“干部”的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所形成的政府职能转换,使人们对于“干部”这一概念的认识,由模糊到今天相对清晰了。这不仅因为各类社会组织,及其各类社会职业人员,通过改革,十分明显地改变了各自在社会中的地位,绝大多数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非专职党务工作者,不必再套用干部编制的行政级别,也可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而是在逐渐恢复和建立的各级各类职称制度中,各归其位;而且也因为我国法律文件中对“国家工作人员”这一概念的范围,规范得越来越明确。“领导干部”与“国家工作人员”在范围上虽然有重叠交叉,但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以及82宪法、97刑法中对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明确,使我们对领导干部概念的内涵、外延也就越来越清楚了。因此本文所称的领导干部,就是既包括依法选举、任命或其它法定程序产生的,并依法执掌国家政权的具有一定级别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包括

。由于现代法治的依据是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意志;而人治的依据是少数为官当权者的利益和意志,因此现代法治观念与人治观念的分界线就表现在:当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过程中,遇到法律制度的适用贯彻,与为官当权者的利益和意志发生冲突时,现代法治观念主张将法律制度的贯彻,高于与之冲突的个人意志和利益。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领导干部,就敢于和善于以牺牲其个人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法律制度的尊严;而人治观念则主张为维护为官当权者的利益和意志,可以变化法律制度,持人治观念的为官当权者,可以将自己或少数人的个人利益和意志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有为官当权者的特权。可见现代法治观念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符,而人治观念是权力腐败的思想根源。

由于法律制度自身具有的特性,即其要由人来制定,由人来操作运行,这也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和全国人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了现代法治观念,才能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依法治国的目标相统一。因为现代法治要求,“有法可依”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为客观依据而立法;“有法必依”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是领导干部必须率先自觉地严格执法和遵从法律制度的约束;“违法必究”更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依法追究违法特权,并且要放弃和深究自身的法外特权思想,同时依法严厉追究并所有违法行为。只有领导干部具备了现代法治观念,达到了上述要求,才能使法律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相互协调,使依法治国的进程少一些障碍,多一些动力。

(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现代法治观念是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法治的核心是依法办事。而依法办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因其具有国家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就表现为依法行政。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的执法工作者和法学理论界经过研讨,已就“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这一观点达成共识。依法行政是依法办事这一现代法治的核心,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表现。

“依法行政”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下,为了限制专横的行政权,行政法从诸法合体状态中分离出来后,逐渐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过程中。我国没有经历过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现在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三权分立式的结构。但是,由于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央集权,因此我国政治权力结构中,大大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监督机制,存在着事实上的行政权力的无限制扩张,因而实际存在着“专横的行政权”。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长期的反对封建特权和“专横的行政权”的重任。领导干部要确立的现代法治观念,必须统一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这一观点上来。从现代法治的要求上看,无论什么政治性质的国家,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都有依法规范其国家法律工作人员行为的问题。只有我国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领导干部,真正具备了依法执政的观念和能力,并且其依法办事的行为不仅受到国家机关之间、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制约,也受到公开的社会监督和违法后法律制裁的约束,我们国家才有现代法治可言。我国的领导干部若只知“教育”群众如何依法办事,而自己不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不具备依法严格约束自己、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意识和能力,则我国的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只能停留在空洞政治口号水上。

(三)领导干部应树立依法为国家进行法律服务以及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观念。

现代法治最终表现为一种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是法律规范施行和适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在自身树立现代法治观念的基础上,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即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形成有序化的状态,即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秩序。在此过程中,领导干部还必须同时具备依法为国家服务的法律意识。因为按现代法治的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权利的实现,义务的履行,责任的承担,必须有依法制约公共权力的法律秩序。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职务行为中行使的公共权力,是凝结着全体人民公意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也必须有法律上的界限,不能是无限的,更不能公权私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己手中执掌的公共权力,不仅仅是治理国家,调控社会的工具,而且更是服务社会,保护每个社会成员享有自己权利的手段之一。领导干部不仅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管理者,而且是依法办事的社会服务者,和与其职权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我国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与上述现代法治要求相一致的法律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秩序的形成才有希望。

三、领导干部树立与其法律地位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是个长期的系统的,也是艰苦的主观世界改造的过程。

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的建设,政治、经济领域相应的革命性变革,更要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因为,从古今中外社会变革时期,当权者观念意识的转变对社会意识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制度的反作用所形成的经验教训看,进行社会变革的系统工程中,只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是不行的。因此,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大目标的要求下,必须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积极树立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相一致的现代法治思想。只有这样,法律意识才能逐渐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领导干部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向邓小平同志学习树立公民意识。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我是一个

的宗旨所确立的政治责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甚至有不少人,头脑中只有政治责任意识,而没有法律责任意识。因此,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与依法治国方略相一致的法律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完善自身的基本素质,也才能为完成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使命做好充分的准备。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3

关键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教育;“两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77- 03

一、法治理念与高校法治理念教育

“理念”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种抽象的概念,通俗讲,就是原理、信念、思想、观念;从普遍意义上说,理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社会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法治理念是对依法治国规律性的把握及如何认识依法治国。一般意义上说,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讲,法治理念指导一国法律制度的设计,是该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引导、统摄、支配和决定着法治活动,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的效果。没有法治理念做基础,就没有真正的法治。

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主要内涵是指:培养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律条文理解、法律体系和程序方面的知识,理解这些方面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而且侧重点应该是对法治信仰建立的教育和引导。大学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大学生参与公民事务,强调学生以社会成员身份实践性地运用法律,而不是专业的法律教育。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和平等)、法律能力教育(研究、思考、交流与社会参与)、法治信念和价值观。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法治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第一部分即法律知识教育上,而对于法律能力教育与法治信念、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还没有认识到。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这是成为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第一,培养法治理念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治理念,确立“法律至上”的信念,才能引导大学生真正地用合法性标准分析、解决问题,以法治理念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好向导作用。

第二,培养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精神要求。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理性文化为基础,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对社会的发展,当然包括法治社会的建立、完善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具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这样的法治理念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更是对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要求。

三、“两课”教学中法治理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环节,它体现了德育首位的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两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国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法制教育,成为“两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两课”教学也在提高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强调了我国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性,努力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教育融为一体,较符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

遗憾的是,当前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在“两课”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试归纳如下:

1、对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视不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民众甚至相当多的政府官员法治理念淡薄,虽然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样的教育,社会也要进行这样的教育”。但是实际操作上的“普法”运动受到“防民”思想的不良影响,对禁令、义务的宣传远多于对权利、自由的启蒙,对法条的宣传远重于对法律意识确立的培养,违反了法律是“保证每个人自由发挥才能,不是束缚他们才能”的法律精神。高校作为社会组成部分,难免受到影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完成的。然而一些高校对包括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教育往往是“嘴上重要,行动次要”,具体表现在:缺乏经费投入;不给教师进修、交流提供必要保障;随意压缩“法基”课时,不少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也常将重点放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法基”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高校办学行为缺乏规范性,对学生接受法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受到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主要是想学习专业知识、专门技术,希望课程都是对将来就业有立竿见影作用的学科,而法治理念的教育的作用通常都是隐形的,不能马上产生效用,因此个别家长对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2、法治理念教育范围狭窄,定位不明确。目前“两课”教育中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的任务,然而单从“法基”方面来看,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目标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和教授法律基本知识、具体条例,两者兼有,不分主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是侧重于向大学生传授法律条文知识,忽视对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参与,重记忆考核轻理解运用,把“法基”课上成讲授法律条文、呆板案例为主体的课程,培养了一批为数不少貌似掌握许多法律常识,实质是具有法治理念的不合格的大学生,这无疑是大学生“法盲”产生的原因之一。

3、教育内容落后,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有学者就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材存在问题较多,如内容严重滞后,有些法律规范已经修改或经司法解释予以更新,但教材仍旧没变,沿用几年前的说法;法治教材体系庞杂,包罗万象,理想主义色彩浓厚,重视理论层面轻视实践体验,忽视教学过程目标,将知识再现考核作为重点,条文法规为主,而法治观念介绍、法律价值阐述和法治理念的产生背景等深刻层面很少揭示或根本没有提到。同时,教学方式单调,课堂灌输教育仍占主流,教学主客体互动缺乏;囿于课时和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制约,课外教学渠道不畅,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案例讨论分析、学生自我教学等手段无法运用,也几乎没有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传媒的优势进行教学,深受大众欢迎的普法节目,学生几乎无法接触。最终导致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老师也倍感吃力,恶性循环不断。

4、教师队伍素质参差,整体法治素质有限。就目前中国的高校体制和教学任务压力来看,总体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将“法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二合为一后,一般都只由一名教师将该课程从头讲到尾,而教师往往是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尽管该教师能力再强,但“术业有专攻”,法律知识本身的庞杂和法治理念需要长期培养的现实,以及个人精力的有限,必将使“法基”的质量大打折扣。在“两课”教师队伍中,有法学专业博士头衔者,更是寥寥无几,“学高为师”,但师者已然如此,学生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可想而知是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改善。

四、对“两课”教学中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的一些建议

首先,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对法治理念教育的认识。高校的领导应该言出必行,充分认识现代法治社会对于人才法治素养的要求,把支持法治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经费的投入,保证课时;法治教育的老师应该将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透,对法治社会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认同,使法治教育进入学生头脑。对于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合并,本人持保留态度,虽然出发点是美好的,希望能够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更好的整合教学内容,避免流于形式,但实际上是对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的一种否定,经实践证明,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能够讲完已算不易,更难以谈得上讲透,不少老师更是舍弃对“法基”内容的讲授,毕竟不是其专业,而学生听起来,更是课程主线难以把握,内容更庞杂,掌握的难度更大,对该门课程的抵触情绪由此产生。同时,法律知识本身有自己完善的体系,法治意识的培养更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合并以后,削弱了“法基”内容的重要性,自然对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会打折扣。因此,本人不赞同将“法基”的内容依附于“思想道德修养”上,还是应该将两门课分开,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新教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立体化地开展法治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法治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以培养法治理念为中心任务,突出对学生进行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等现代法治信仰教育;教学计划是广义上的备课,务必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坚持贯彻法治理念养成教育的主旋律;教材编写不求大而全,多而杂,大胆舍去学生只需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理解的规范条文,增大法理教学内容比例,以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精选、教学要求的更新来促进“法基”课程的大胆改革和创新,突破以往重禁令、条例的灌输教学困境,改革考核模式,记忆再现考核和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作为法治理念教育的主阵地仍不能动摇,但必须改变“台上激情澎湃,台下鸦雀无声”的状态,多采取互动式教学,以讨论、辩论、布置调研课题、案例评析、自学自教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电视、网络、视频等元素应多加利用,如将《今日说法》等优秀普法电视栏目搬进课堂,开设博客给学生表达观点的空间等。突破校园范围,拓宽校外教学渠道,“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周边社区、政法机关联系,争取能让学生多以社会公民的身份参与社区工作,创造法庭旁听、监狱探访和共建的条件,还可考虑将优秀的政法工作者或改过自新人员请进大学校园,以宋鱼水式的好法官教育、感染学生,以“浪子回头”的自新人员亲身经历,引起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思考和对需要帮助人群的关心,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强法治意识教育最终实现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法律崇尚的信念。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法治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根本保障和关键所在。鉴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普遍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老师兼任“法基”课程的现状,可以吸收一批受过法律系统知识专业训练的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并保证“法基”课时,由法律专业老师授课。“法基”老师也应该加强平时理论学习,积极参加进修,有能力的院校可以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进修班,教育行政部门也应牵头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创造沟通平台。

法治理念教育是系统工程,不能单靠几节“两课”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学校还需要加强法治环境的建设和优化,给予师生足够的民主空间,坚持法治原则,规范办学行为,使学生感受生活在法治环境,自觉增强法治观念。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35-36.

[2] 曹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及内涵[J].党政论坛,2006,(7):35-36.

[3] 张金明. 两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8-30.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律素养;养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4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其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体公民要遵守法律、树立法治意识,而守法的关键是要使公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养成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一、国内外对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研究现状

就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而言,在西方的法治观教育研究中,甘德・罗伊斯在《加拿大法治观教育的发展》一文中通过回顾加拿大法治观教育的历史,提出了法治观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麦克唐纳德・苏珊在《法律事务所中的法治观教育》中突出法治观教育下的实践综合能力,使我们看到了西方法治观教育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马丁・琼斯在《法治观教育对个体的关注》一文中认为,新时代的法治观教育主要应该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其社区生活的关注上下功夫。从以上学者研究中我们看到,在西方法治观教育已经经历了法律知识由普及到应用,研究更加侧重于法律实务,以解决个人的实际问题为重心,并通过这种方式普及法治观教育。我国对法治观念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也逐渐的繁荣起来。安徽大学胡智强、万立安两位教授在《论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有机整合:核心价值观与教学方法的维度》中对道德观与法制观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指出了道德观与法制观的差异与协调。汪旭鹏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将问题归结为大学生对法治观认识上的误区,在对策上对课程体系设置和增强课堂效果上提出建议。从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教育和研究关注度不够。虽然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给大学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但仅限于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而对于从思想到行为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教育的培育,则缺乏必要的大众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实践价值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软实力”的问题不容忽视。尤为严重的是社会道德问题,如道德沦丧、官员腐败、假冒伪劣、欺骗讹诈、见利忘义、权色交易等,导致负面社会心态加剧,出现颓废、焦虑、怨恨,缺乏信仰和诚信,消极、逆反、仇官、仇富等心理,社会道德的底线受到严重冲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某一理论某一制度的认知和体验,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

首先,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行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时期,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利益获取不择手段。大学生这一群体更易受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我国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不知不觉地触犯社会道德和秩序,而这种行为有没有入法,属于道义层面的问题。那要凭什么来规范和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呢?只有规则与法律。在增强个体意识的同时规范个体行为,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对于简单的规定和一般的法律,大学生个体不太重视,更不用说整个群体。对人的改变,需要从精神层面不断提醒,在潜移默化中,让个体行为自觉履行规则,从而改变现状。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培养能让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在校园里,在享受学习的快乐、集体宿舍的和谐、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规范个人行为的责任。

其次,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制度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还是不够健全。制度有正式的和非正式之分:正式制度一般是法律规章是法治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最低要求,保障人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非正式制度更多的约束人们生活行为,以道德、传统、风俗、习惯、宗教等为主要内容。道德与法律相比,道德的标准要高于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道德比法律还重要。但是要规范人民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重视正式制度建设。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我们并不缺少制度,而是缺少遵守制度的观念和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对于制度建设有重要意义。要克服封建帝王传统特权等级思想,唤醒个体意识,树立平等观念,形成“法律至上”、“规则至上”的意识,就必须培育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法比天大”意识,培养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最后,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和谐”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认为:“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里的规范指的就是制度和法律。若没有对制度和法律的遵从就没有和谐可言。自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开始在全世界殖民掠夺财物,追求物质、利润、金钱,迅速地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对物质的掠夺彻底改变整个世界。而中国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生活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精神生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为了利益将制度和法律抛掷于脑后。大学生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能有效推进当代社会诚信构建的步伐,形成契约精神。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体系构建

构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机制体系,就是通过大学教育体系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彼此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大学生从思想、意识到日常行为、生活、语言等全面发展机制。目前各高校可在现有管理平台基础上建构“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五级培育体系”。一是自我培育方式。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思想观念上按照道德标准(而不是法律标准)有意识的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互助式培育方式。以小组或社团为单位,对某一热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其原因、经过、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升到法律层面,通过分析、整理、总结达成共识。互助式的教育方式可以归纳为“案例―互动―案例”,看似封闭式的信息传递实则为一种升华,在调动体系内所有资源的情况下促进参与者的共同成长,增强学生对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的理性认识。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式培育方式。相对于枯燥、乏味、难懂的法律理论,采取法庭旁听、实地考察、基地参观等法律实践形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其对法律知识的感性认识。四是采用国家普法和青少年普法的培育方式。国家普法和青少年普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涉及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在构建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教育的活动中,要注意实施的目标、理念、方法三方面的特殊性。在举办普法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全校的参与性,在活动过程营造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都“知识学进来,观念跟上来,行动做起来”。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进而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形成。五是校际之间的相互交流方式。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养成时自会形成不同的特点和经验,彼此定期召开交流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必将把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推到更高的层次,形成完善的机制体系。

注 释: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5

关键词:法律意识 大学生培养 法律素养

一、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1.法律意识培育是当今社会形势之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这是因为:当今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它推崇的不是“重义轻利”之观念,而是合法获取利益的法治观念。目前的社会经济是法治条件下的经济,相关经济活动之主体精神乃是法治下的利益精神。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倾向,肯定需要大学生对公平与竞争等主要精神的认可,以及被此决定的对法治之呼唤。选择市场经济意味着民族之价值取向从道德到法治本位转变。所以,目前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将法律观念的培育放置在重要和显著的战略高度上。

2.法律思想意识的培育是以前的道德教育获取坚强支持的重要保证

事实证明,我们以前所形成的思政教育工作是我们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很多方面仍然有传承的现实意义。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今,因为利益主体之多样化和利益分配的市场化,不但使人们的创造性得到发展,且又极易推动人的贪婪欲望,并且,旧有的道德规范由于没有强劲的制约制度,从而让它有了弱化之倾向。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偏离现象大大增多的事实证明,只依靠原来的思政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现实社会之需要。为了使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需要在强化思政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培育,让传统精神因此有新的力量支持。

3.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以法治国和治校的实际需要

在法律面前坚持人人平等。为确保、推进中国的法治化进程,需要有众多在思想方面能理解且认可当今法治精神之公民,通过公民的众多行动加入到法治社会之建构,且推动所有公民崇信、接受和应用法律,让法治精神融合到民族精神里面。此重任肯定会由当代大学生来担当。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认可全新的信息与思想观念,且有极强的民族自豪感与很强的时代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群体,也是构建中国法治社会的希望。

二、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设想

1.要培育大学生的权利观念

权利观念是法的核心,人若无对权利的需求,就不会有对法之理解以及对法之渴望。权利观念是指人对其自身合法权利的认知、理解与坚决保卫之思想观念。对自身权利的捍卫,肯定需要人们把对方当做此种极具独立价值之个人来认知且尊重他的主体性。若对别人权利不尊重,就不会有现代社会这种权利观。对别人权利的尊重是保证自身权利之前提,对别人权利不尊重,实际上也是不尊重自身的权利。所以,我们的法律教育要凸显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提倡与确保以权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持续提升大学生的权利观念与法律意识,进而通过大学生心中原动力培养其法律意识。

2.要培育大学生的责任观念

现今大学生因为他们出生时代、以及当时社会氛围、家庭状况、社会潮流等影响,对法律义务非常弱,权利与义务是法律体系之中心内容,在利益分配这个角度上说,就是获得与付出两者之间具有统一和均衡性的关系。相对来说,大学生很重视自身权利的维护,可是却忽略义务的存在。事实证明:大学时期特别需要大学生对义务意识之苏醒与回归。一位大学生,唯有他切实意识到义务和责任的存在,其才会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才会有那种对国家、对社会、对老人、对自己家庭,从而对其自身人生的责任,才会有那种理智思考,从而会逐渐成熟起来。唯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才会有持续的原动力,推动大学生在学习、技术能力、素养乃至修养上持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把其培育成国家的有用人才。

3.要培育大学生对法律价值之认可

法制和民主建设是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它的核心目标是以法治国。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且被所有公民所笃信,是因为它是法律体现、维护且实现着社会正义。之所以形成法律意识,就是由于法律所展现的正义被主体感知,从而升华到理性之认知,最后成为对此种价值观的认可。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方面的教育时需要注意需要大学生运用现代教育观念来评价和思索法律文本所展现的价值观,它是不是切实展现了现今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之内在法律权威性的需要,是不是切实符合当今正义观之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让对法律之情感与其发自肺腑的对正义的笃信实现某种心灵之感应,大学生们才会由他们本身的利益出发而去遵守、尊重国家法律,直到最后实现法律意识之观念升华。

4.培育大学生们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知识是贫瘠的;从现代社会人视角来看,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21世纪通识教育观之需求,将来的所有人才和专才需要熟知与精通法律知识。目前,大学生大都仅仅学习一些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或者有关专业一些法律规范,没有严谨、系统和整体上有关法律的学习与训练。因为很多大学生不懂法律,致使他们在自身平常生活之中、在和社会接触过程中出现很多的法律盲区,比如被骗上当、丧失诚信、损害别人的权利等。所以,学习法律乃是运用法和遵守法之根本。在某种程度上说守法也是一种道德义务,一种被内敛了的内心遵守法和自觉遵守法。这就是说我们的法制教育不但需要他们主动遵守法律,而且要培育学生和正常秩序以及人类整体目标融合在一起的、主动的遵守法律精神。运用法意识指的是经过学习和遵守法律,让大学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之思想意识。要培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过程中准确应用、擅长应用法律知识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5.高等院校管理过程中要强调依法治校的观念

以前的那种计划经济年代,大都是以行政机关指令性管理方式为主要、以条条框框为基础来管理学校的,无相关法律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伴随改革逐渐深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慢慢确立,我国对学校管理陆续颁布了有关法律和有关的管理条例。所以,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要突出依法治校之观念,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体验到法律,适当修正当前管理之中和法律法规不适应之内容,把原来旧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整体融合一起,运用多种形式,广泛推行学习和普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活动。重点培育冷静处事、知法守法且有高素养的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许崇德.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许崇德.法律学基础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6

一、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1]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2]

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目标内容包含对人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3]其中,政治方向方面的内容包含于政治素质之中,是要使教育对象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法治理念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建设法治中国,必然要求全民影城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群体,必然要坚定地树立起法治理念。

二、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建立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多管齐下,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要素,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面的实施机制, 将思想政治教育奠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基石,使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第四次大的飞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在大学生中间存在小部分人极力鼓吹西方政治体制优越性以及肆意批评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各项政策, 这些言论具有煽动性、挑唆性, 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消极影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培育,有利于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有利于我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定方向、积极稳妥地进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以中国的国家性质为出发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状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

(二)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调整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契合点在于规范人们行为功能上,将两者有机融合,法律是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高层次的法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法哲学和法理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而又难解的问题。

2005 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 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常被称为05 方案)对98 方案的两课进行了整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新课程。这一改革旨在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4]

(三)培养基本法治理念

2011 年第2 期《求是》:《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进课堂, 集中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取代目前很多教材面面俱到、提纲挈领式的,且结构层次不合理的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多是一些比较低级的法律常识,且多为重复内容。从2006 年9月开始实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经将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精简,开始转变过去偏重于法律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法治理念培育的观念, 开始在法律基础部分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对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 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大学生的理想信仰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三、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也应契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诉求,设计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高校教育环境并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具体教育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合格社会主体的目标指导下,致力于培育优良的法治理念教育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利用网络优势,占领网络阵地,以帮助大学生不断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育优良的法治理念教育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的人送到社会, 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5]高校的法治观念淡薄、民主精神缺失以及受到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正确法治理念的指导作用的发挥微乎其微。良性的校园规章制度体系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静态载体, 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前提。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创性特点创造新的育人环境, 把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之中,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所具有的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政法院校或者高校的政法院系要积极设置法治理念教育的必修课程, 非政法院校或者高校的非政法院系也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渗透到其他专业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要靠教育, 更要靠对具体的法律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因为法律意识的确立最重要的不是语言说教,而是一般倡导,而是具体的示范。[6]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定教育方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工作时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主动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支持和引导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相关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处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中,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 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树立起长远的奋斗目标,积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把自身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态度和观点。要对自身提出新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技巧, 还要自觉掌握网络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争取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增强网络影响力。积极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对有情绪波动的部分学生尽快采取心理疏导等措施。既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又要力争不会导致叛逆的、激进言论的出现。

(三)发挥高校网络优势,增强理念推广

网络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传播速度更快,网络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信息的高速流通, 大学生上网的比例已经是百分之百,这使得信息传播在大学生之间变得更加快捷;覆盖范围广, 大学生在高校有校内网络、校园论坛等交流平台,网络信息的传播在大学生群体里能够迅速的传播开来,范围更加广泛;传播方式互动性强,大学生群体自主意识强,经常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善于表达出来,网络匿名性、互动性的特征使得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网络信息时的交流更广泛、互动性更强;更易于被误导,大学生群体尚未踏入社会,缺少社会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且处于构建的状态,还不能明辨所有的事情,做出正确的选择,易于被网络信息误导甚至于利用。

学校可以以校园网为载体,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确保网站信息及时、准确、公正、客观,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法治理念教育的氛围和育人环境,使青年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风气的熏陶和感染之中, 从而增强抵御网络信息传播中垃圾信息毒害的能力。学校网站建设可以安排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来监督管理, 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对大学生在思想、认知、心理等方面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和引导,必要时采取心理疏导等专业手段,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效性。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7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概念

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法治社会对应的法理学范畴,它所反映的一种基本态度是民族意识在法律和基于法律自身的认知过程,体现在对法的本身和功能的方法和确定、依赖的程度。法治社会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法治意识,因为只有所有人有对社会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有了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使遵守法律的的人按照法律的规则办事,才能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导致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联系其他关键要素的变动。通过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来了解中国变革的规律,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导致有许多问题的存在。

(一)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

1.公民权利意识匮乏。公民自身缺乏法定权利知识,造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法律,但没有认识到其实法律也给予了公民许多的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权利,更不知道如何使用,不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怀疑法定权利的真实性,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法定权利实,所以,定然会使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受到阻碍。

2.法律本身及司法是存在问题的,这导致公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尚未形成其应有的权威。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他们不懂法,对现代法律中所蕴含的价值没有认同感,更不信仰法律,所以表现出了对法律的疏远、规避和不认同。我国社会生活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决定,而藐视法律。法律行为的公正形象一旦处于被动,人们就产生不了完善的法治意识。现代法治的真正实现,将使人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实施恰当的法律行为。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西方法律思想完成了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中国传统儒家礼法思想却无法很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人治’观念强调管理者的‘德性’,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坏在于‘圣君清官’,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把法律视为帝王君主实现统治的工具,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法律权威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形成。”[1]纵观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历程,也许问题的实质在于儒家礼法思想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过于纠缠。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方法律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随着法律技术化程度的提高,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相对清晰地界限。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法治传统缺乏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除了正视我国在公民法治意识培养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法权意识与法律适用失衡等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理性地分析产生相关瓶颈因素的社会历史原因或主客观作用机理。

1.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当西方文化冲击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同时摆脱千百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惰性和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这就导致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相比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内心冲突的、异常曲折艰辛的精神历程。由于伦理与法律规范相混淆,在纲常伦理支持下封建专制的合法性更显着著,在西方社会意识中产生的宗教相异,立法文化中不可能出现一种判断标准和正义标准,因此就不能生成具有法律至上理念的法制意识。

2.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决定。“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现实的基础,每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中国独特的统一的社会形势是由其一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即使古代社会存在某种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其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也无法得到延展,人们只能选择一种在礼法范围内的合乎伦理道德的途径去保护自己。这是因为,封建帝制高于一切,不能产生具有公平地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的工具性价值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3.我国社会法律生活的失调。“虽然中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但人的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往往情况是,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3]根据哈特对法律规则的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的理论剖析,人们对法律内在规则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接受并运用的意识状态,对外在规则的认知或观点是一种从主观上接受却又静观其变的行为状态,而通过理性的观察所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偏离法律规则都将受到惩罚。

4.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缺失。所谓的道德资本,从内涵上,它指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主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创造剩余价值,以此来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一个不懂得遵守法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践行道德的人,法律意识是道德素质的基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有利于道德素质培育。缺乏包括法律素质养成在内的道德素质培育是不全面的。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道德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和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跟进,以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一)确立法律权威,确保司法独立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树立法律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的权威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基本表现,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公民必须要尊重法律、依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司法的独立,用制度来确保司法独立,用法治事实告诉公众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事实。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政法关系、民法关系,以确保司法独立。

(二)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培养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依法治国是在法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大力开展学校普法、社会普法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渐提高公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达到社会化目的将学校设立成学习教育机构,学校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较高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对我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和推动中国法制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整个公民的法治意识。普法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已权益的意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基数众多、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普法宣传对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拓宽公共治理渠道,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善治的基础。

1.提高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中的意识。提高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让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治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

2.在公共治理中培养公民法治的自觉性。公民法律自觉就是公民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不违反法律,不触犯法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也继续分化。公民是依法参与公共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自身利益和影响公共政策有生力量表达。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法治理念;培养方式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理的准则,法治理念指导下更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2009年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指导法学教育制度。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入大专院校,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院校、进课堂、进头脑。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主力军的一部分,他们法治理念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透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

民族心理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性格、兴趣、情感及生活习惯。心理效应上的多种归属感和复杂的认同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要自觉地归属于所在的学校或班级群体,又要归属于本民族的利益,后者归属尤为强烈。同一民族群体,对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都会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

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理念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1.民族宗教与法律规范紧密结合原则

正如伯尔曼正如伯尔曼所言“法律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然而彼此相关的方面,是社会经验的两个向度”。

2.法治理念培养与道德修养紧密结合原则

法律和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为此,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形成中,先要教育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这是法治实现的深厚基础,只有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自觉地、积极地守法,而不是消极地应对。

3.法治理念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原则

公民意识所唤起的自主、平等精神,能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塑造尊重理性、弘扬正义、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使这种公民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洪流。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的研究和教育“内化”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中,发挥法治观念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中的作用,明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反动本质,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理念培养方式分析

1.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态调查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前提

法治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社会主义法治心态是反映人们对法律知识水平和基于拥有的法律知识所形成对法律及其功效和价值的基本态度,并由此产生的依赖和信任。健康的法治心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们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社会法治心态,才能够对法律发自内心地产生依赖和敬畏感,进而使得人们对法律有着充分的信任、信心和尊重,法律的价值才能得以切实地体现,进而推动法治化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心态进行调查摸底,以便于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法治理念中有的放矢。

2.高校应进行民族理论通识教育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打好基础

认同感是第一要义,要取得认同感必须要去认识、了解、沟通、交流。因此,高校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品德方面的基础课程外,也应当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民族理论课程应作为大学通识课程。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悠久历史、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深入认识,使他们开阔眼界,学会欣赏不同的民族风情,识大体、顾大局,渐行渐近产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民族理论课的开设,应结合我国56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充实师资队伍、改良教学环境,实现整体的创新和改良。这里民族理论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式学习、互生‘爱慕’,共谋发展”;教学方法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交流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积极引进各少数民族教师,开展民族研究;教学环境上,高校应把民族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同一位阶,同样重视,给予各方面的关注。通过民族理论课的开设,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了对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为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行、遵守国家法律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新高校法制教育新模式

法制与法治二者存在区别和联系,从内涵上讲: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一种治国理论;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制度,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之上。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所以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必须创新高校法制教育模式,如何让法制教育入心入耳?

(1)教“法”要得法。任何一种教育,只有在给人以启示或警醒或力量时,才有主观追求的效应,任何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也只有与他们的生活相连或相关才有客观效果的影响。因此高校法制教育要采取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育模式。案例教育应是主要的法制教育方式。

(2)教法要有的放矢。我国现行的法律共有200多部,高校要经过梳理,选择其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关联较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加以重点课堂学习,这就顾及了学生择其学的需求。

(3)法制教育需要渠道多样化,重生活化法制教育模式。除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具体专业需求单独设法律课程课外,还应努力使法制内容成为学科课程的组成元素,通过班会、主题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把教育当成“一盘棋”,而不随意做加法。生活化的教育,有一种无痕的魅力。

(4)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的意识与能力建设,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的榜样机制。高校要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重点加强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学校、班级法治管理,推行“学生申诉制度”“学分惩罚奖励制度”等。高校与司法部门合作,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到司法活动中,为司法工作、司法部门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谭举先,哪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初探[J].民族高教研,2010(8).

上一篇:应急医疗救治方案范文 下一篇:中学生法制教育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