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09 17:27:25

法律专业的优势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1

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律师的人数众多,更在于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律师的身份相对灵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较为活跃,我们在一些影响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律师的身影。据司法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27.1万多人,全国律师事务所规模已达2.2万多家。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5家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了330家代表机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律师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律师行业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北京法律服务市场为例,2014年全市24390位律师分布在2000家律师事务所中,其中94%以上是50人以下律师事务所,行业集中度很低,很难形成专业化优势。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社会大众大量法律服务需求陷入找律师难,找合适的律师难上加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大量年轻律师由于缺乏客户委托而生存艰难。更有甚者为了获取业务收入与社会知名度无底线地炒作案件与自身,对整个律师行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律师行业迫切需要创新与变革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只有打破原有的行业发展模式,构建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业务发展模式才能解决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缺乏专业化规模化、无序混乱发展的局面。

“互联网+法律”的出现为传统法律服务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一次巨大的机会,通过“互联网+法律”这一全新业务模式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法律服务行业的升级,必将推动法律服务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拓展法律服务的广度、深度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法律”首先解决困扰律师多年的法律服务专业化问题。做专业化律师是每个律师的执业理想,但是现实中真正的专业化律师非常少,因为只做单一领域的法律工作不足以让律师获得足够的收入与发展空间,最后为了生存只能各种业务都接,成为一个万金油式的律师。“互联网+法律”为真正的专业化律师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互联网上律师们可以构建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便捷的网络平台又使得真正的专业律师能够被人们迅速发现和识别,在某一法律专业领域做到极致的律师将来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人士与意见领袖。再进一步,“互联网+法律”也会推动整个法律服务产业的专业化进程,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专业化优势除了个体律师的努力外,还将来自于行业的分工与细化,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与最终服务的推广、提供也将更加独立,形成行业整体的专业化与竞争优势。

“互联网+法律”还要解决困扰律师事务所多年的法律服务规模化问题。在传统法律服务产业,规模化意味着律师事务所人数的不断扩张,当前我们已经有了千人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这种模式下事务所的竞争优势并没有随着规模的扩张而成倍增加,相反由于规模导致的管理复杂程度与执业风险却成几何级数增长。“互联网+法律”模式下单个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已经不重要,规模化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实现业务的规模化。2014年,全国律师办理各类诉讼案件283万多件,担任法律顾问50多万家(包括政府、企业、社团事业单位),这与全国1565多万件诉讼案件总量,2500多家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相比,业务规模化的空间更加广阔;其次是实现专业律师团队的规模化,不同律所、不同地域的律师可以在互联网上突破空间限制,实现业务合作,在具体业务领域形成规模化服务优势,不在一家律所,通过律师联盟方式,基于业务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成为律师规模化合作的主要模式。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2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建设,法学教育的规模在我国发展迅猛。在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招,新增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在全国的600多所各类院校中,都可以看到法学专业的身影。全国各类高校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设置法学专业,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烈需要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学专业的设置门槛较低,设置成本较小。然而,在这专业规模庞大的光鲜背后,却反衬出更多的无奈。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却面临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这一十分棘手的重大社会问题。这其中,尤以理工类高校为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而由于理工类高校在开设法学专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包括师资、法学文化与传统、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就使得就业率低这一社会问题更为凸显。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在社会舆论中,要求取消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理工类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合理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事实上,如果不及时进行探索和改革,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办学地位将会岌岌可危。本文拟从分析法学教育与理工科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入手,结合对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深入进行对接模式的价值分析,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理工类高校的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各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其一是就业率低下,其二是社会评价不高。据教育部最近四年的就业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学科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列人文社科类学科就业率的倒数第一,并有向高学历化蔓延的态势。由于就业率的低迷,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不景气,法学专业的社会评价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报考法学专业的热情。法学专业由前些年的热门专业迅速演变成现在的相对冷门专业,一些院校在法学专业本、专科招生时第一志愿填报率不高,往往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法制日报》曾经尖锐的指出,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早已超出市场的接纳能力。这也直接导致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降低,同时亦被迫降低了自身的社会评价。上述两大困境在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显得尤为严重。政法类院校凭借其长久以来的传统优势地位和历久弥新的教学经验,一直是我国法律教育系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阵地。综合类高校近几年异军突起,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较好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也成为我国法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相比较之下则显得不伦不类,有人甚至戏称其为理工类高校里的“花瓶”专业。就其现状分析,有人归咎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人文底蕴不深厚等若干原因。诚然,这些因素的确是导致困境出现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理念之落后和方式之单一。首先,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沿袭政法类院校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将法律法条的灌输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主体。由于某些历史问题的形成,造就了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存在。而这些专业在创建之初,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与政法类院校并无二致,十余年过去也未曾发生改变。因此,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逐渐陷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怪圈而难以为继。事实上,随着社会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法学也逐渐成为创新的规则载体和复杂思维的前沿阵地,这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种仅依靠灌输法条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在理工类高校是完全行不通。因此,若不对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这一专业在未来将继续难有作为。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却忽视职业能力和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训练。从内在的特质看,法学本身便是一种实践理性;它不仅仅是一整套来自于书本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套以问题为指向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否则,法学教育就只能走向空泛的理论,而难以与社会事务的实际调整发生真正的关联和契合。因此,尽管传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能很快地向学生传输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并提高其理论素养,却制约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扼杀了理工类高校天然优势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创新。面对这些困境和困境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教育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路径,其一是取消理工院校的法学本科,其二是单纯加大对法学专业教育的投入,变相地将理工类高校向综合类高校转变。笔者认为,这两条路径皆不可取:前者是因噎废食,并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其本质是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独特优势;后者则矫枉过正,亦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优势。合理的解决路径应当是尊重理工院校这一背景,聚焦重点优势学科,发掘其与法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学科间的对接,因势利导,使之达到摆脱困境,实现改革的目的。

二、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教育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理工院校背景下的法学教育,可以通过与理工类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教育进行对接来达到改革的目的。笔者通过大量的理论支撑与实际的操作情况来分析这种对接的可行性。1.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之所在。不少人认为,理工科院校浓重的工科氛围和严肃的逻辑理念背景会成为文科学习的阻碍,甚至是文科气质培养的桎梏,因此理工类高校根本不适合文科专业的生存,当然也包括法学教育。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问题本质的本末倒置。理工类高校的背景并不是影响法学教育发展的阻碍,而恰恰是法学教育自身的症结才导致其无法在理工类高校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事实上,理工类高校这一背景不是桎梏而是优势。相比政法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在法学教育培养方面至少有如下两大优势:其一,理工类高校能为法学学生提供必备的理工科知识,而政法类院校则难以实现这一需求。美国的法学家波斯纳曾经指出,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理工类高校的底蕴深厚,理工科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强,便于培养具有理工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攻读什么专业,均应学习与掌握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与自然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法学专业更不能例外。法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建筑法、房地产法、法医学、物证技术学等本身就包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如果缺乏相应理工知识,是不可能教好和学好相关课程的。再者,加强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不断创新的意识和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理工院校在理工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科技底蕴深厚,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就可选修一些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丰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理工院校的法学教师也能较为便利地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知识,把握理工学科前沿及其动态,参与一些科技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科技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其二,理工类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有很浓厚的行业特色,可以为法学专业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与就业平台,这也是政法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难以企及的优势。现在毕业生就业状况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很难说该校教学质量高。对于法学教育而言,也不例外。而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在理工专业知识背景方面有特色,行业资源丰富,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能较便利培养相关领域的法律专才,而此种人才容易受到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有较大的“出口”优势。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典型理工类高校,专业结构体系鲜明,材料、汽车工程、交通和航运等学科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行业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开展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学校便充分发挥此种优势,主动与相关行业和单位联系并推介毕业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该校有相当一部分法学毕业生进入了材料、公路、海事、工程等相关行业从事法律服务及管理工作。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理工类高校发展法学教育尽管困难重重,但确实有可塑之处。因此,若想在老牌政法类院校和新兴综合类高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理工类高校必须摸索和总结出独具特点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2.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与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分析。理工类高校赖以生存的教育模式是发展重点优势学科。在这里,重点优势学科并不仅仅只代表那些出类拔萃的绝对优势学科———尤其是有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和在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还包括许多比较优势学科。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尽管该校的理工科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中并不十分突出,但是,该校的材料、汽车工程、交通和航运这四大龙头专业在同类型的高校中独具特色,因此形成了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学科。这些比较优势学科的优点在于其相关行业的影响力大,行业资源比较丰富。然而,比较优势学科相对于绝对优势学科来说仍有缺陷。绝对优势学科能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更多的企业青睐,以及更多的市场资源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优势学科略显脆弱,其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以谋求生存。法学学科的存在无疑为理工类高校的比较优势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存保障,也使得其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教育间的“对接”,是指在同一背景下的若干学科,通过其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较为一致的外在教育理念,取长补短,彼此互为补充所形成的一个全新跨学科教育模式。诚然,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的形成要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育管理体制、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行业用人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如此。但如果就此落入观念和体制的窠臼,则很难带来创新,亦难以实现新的发展。因此,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是相当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对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一些设想。关于两者对接的条件,有一点毋庸置疑,即重点优势学科必须在相关领域彰显其特色。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具备重点优势地位的理工学科,势必有更加宽裕的实践空间,这为法学教育与之对接提供了可靠的资源。而法学学科则应当根据该高校的特点和重点优势学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对接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关于两者对接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作出选择。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置改革、诊所式司法实践、实务性法律操作、重点优势学科专题讲座等。总之,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使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一大批既掌握本专业、又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课程设置改革为例,该校的法学教育改革被广泛认为是我国理工类高校中的典范。北航的重点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因此在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了相关部门法的授课。其中,《航空航天概论》和《航空法》被设置为学科基础课程,与14门法学基础课程并列,所占课时比例颇多;而《外层空间法》则作为专业选修课,供学生学习。这种因地制宜的课程设置,使北航从理论上具备了培养出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北航的成功实践,值得理工类高校借鉴。

三、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价值实证分析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3

关键词:外聘律师;企业管理;风险管控

一、外聘律师的优势与局限性

外聘律师的优势在于有较多的法律实务经验和司法实践经验,因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对企业的各方面问题会有比较客观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可以利用自己所执业的律师的集体智慧,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服务。

(一)法律服务更专业、更优质、更细致、更全面

首先,外聘律师可依托其所在律师的资讯、资源优势,发挥律师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优势处理法律事务,且具有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诉讼经验,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从而实现法律风险最小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其次,律师有关于律师办案责任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律师也受行业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这迫使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业务水平更专业、质量更优质。

再次,律师提供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战略发展等各个阶段,接触和处理的案件种类繁多、纠纷重大复杂,这相应地也使律师练就了应对各类案件的工作技能,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聘法律顾问是企业领导人和决策者有法律意识、现代意识和前瞻意识的表现,也是一个企业成熟、稳健、规范的标志,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商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商业信誉。

国际上所有的知名公司无一例外的都聘请资深律师担任公司的首席法务官(CLO),首席法务官是与公司财务总监(CFO)并列的高级核心人员,在公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次级的公司也聘请律师担任公司的专职法律顾问,为公司的经营运作出谋划策。企业聘有律师首先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律师在世界各国都是高收入阶层,一个企业能够聘请自己的律师本身就说明企业的实力所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企业拥有大量的、重大业务需要律师从法律方面予以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聘法律顾问,客观上能使伙伴或者对手在与自己合作或竞争时会有所顾忌,不至于随意违约或者肆意采用非法手段。在出现纠纷时,外聘法律顾问可以以律师的名义出具《律师函》等法律文书,既可以及时收集证据,又可以给对方施加一定压力,便于很多原本需要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及时在诉前化解,有利于节约成本。

如上所述,外聘律师具有企业内部法务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和价值。然而,如果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缺乏沟通与配合,则可能因缺乏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和企业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等原因,导致事倍功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保证企业在风险最小的限度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外聘律师的几个风险

(一)选聘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风险点

1、未明确外聘律师所的选择标准,缺乏必要筛选,导致鱼龙混杂。

制度应对:一种方法是在制度中对选用律师的基本标准做出规定,该标准可以综合行业排名、执业律师人数及与企业合作经历等确定,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律师方有资格参加选聘:另一种方法是由法务主管部门综合考量律师事务及其执业律师的专业能力、工作质量、项目经验、服务费用等因素,建立公司外聘律师备选,相关部门(单位)在需要选择律师时,在备选库范围内展开选聘。

2、未明确外聘律师的聘用程序,导致选聘程序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

制度应对:应在制度中明确选聘程序,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聘用安排,应当规定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组成评审组,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选聘。

(二)管理过程中风险,主要风险点

1、未明确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导致管理混乱。

制度应对:应在制度中确定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外聘律师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明确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的相应职责。

2、管理宽泛、法务主管部门与律师权责不明。

制度应对:制度中明确企业的内部法律顾问在相关项目中仅为协助和配合作用。内部法律顾问的协助配合不转移聘用律师的义务。同时在聘用合同中明确外聘事务所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其中应当包括及时通报工作情况,遇到重大法律问题积极沟通等相关义务。

3、少数欠缺职业道德的外聘律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出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非诉讼的问题诉讼化,把短时期能够解决的问题拖长。

制度应对:制度中明确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有权对项目推进进行监督,并在聘用合同中将律师所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确定为违约行为,规定相应的违约责任感。一旦发生相关情况,企业可终止与该律师的聘用合同,并要求赔偿。

4、少数欠缺职业道德的外聘律师利用项目过程中掌握的企业核心秘密对企业进行要挟或泄密。

制度应对:首先,应在制度中明确备选律师的选择标准,尽量选择行业内口碑良好,服务受到广泛肯定的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其次,应在聘用合同中约定外聘法律顾问的保密义务,并明确其保密责任不因法律顾问聘请合同的终止而免除。

5、管理中缺乏公平、公开的竟急机制,优胜劣汰难以得到体现。

制度应对:制度中应明确对律师的考核办法,要求被提供服务的部门(单位)及时对相关事务所的服务太度、服务成果、响应时间、专业能力等做出评价,定期汇总量化考核的情况,并由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对相关各务所的服务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事务所的备选名录做出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外聘律师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企业内部法务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价值。外聘律师通过与企业内部法务的良性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向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全面的法律服务。而律师在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事后处理风险引发纠纷导致的诉讼,更重要的是如何事前预防风险,减少和规避企业运行、企业决策时的法律风险,使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获益最大化和发展高速化。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4

【关键词】法学教育 模式 法律专业授课 启示

国外法律教育开启了现代大学法律教育的先河,国外法律教育具有教育质量水平高且学风严谨的特点,是法律教育界的典型模式。与国外法律教育相比,我国的法律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历史也较短,因此,要想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法律专业授课的模式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法律教育模式。因此,本文以西北某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优缺点,取其精华,为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的改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

国外法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判例法系,也成为普通法系。二者的法律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大学,而判例法系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律师学院。

1.早期的国外法律教育模式

从12世纪起,国外陆续开始出现具有法律教育性质的学院,其主要集中在法院附近。到14世纪,这样的学院慢慢越来越多,这种具有私塾性、法律专业性的教育形式就是早期的国外法律教育模式。

以具有典型性的英国为例,1753年英国开始了大学的法律教育,为英国的大学法律教育揭开了新的篇章。19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陆续成立自己的法学院。早期的法律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与实践紧密联系。(2)法律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较高。但是,国外早期的法律模式也具有思想封闭、视野狭隘的缺点,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水准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外大学陆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首先,在大学中,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教育。其次,与当地的法律培训中心或者法院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性的锻炼与培训。最后,培养法律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从业法律工作以后能够继续学习法律知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国外早期的法律教育模式,促使了国外现代法律教育模式的诞生。

2.现代国外法律教育的模式

现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一方面顺应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法律教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其自身传统的优势。现代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国外各个高校的法学院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能力,通过法学院的学习,为其从事法律行业工作创造条件。如果学生想从事律师行业的工作,首先,必须完成大学法学院的专业课学习,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其次,修完必修的法律基础课程才能参加律师资格考试,而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书才能真正从业律师工作。

第二,法律教育的教育内容。国外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基本的法律理论和技巧,法律思维能力,分析、判断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能够以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去思考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的目的。

第三,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国外法学院的法律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及思考模式。因此,教学的方法主要是由老师准备课程资料,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布置其各自的任务,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与此同时,国外还实行导师制度,即每个老师都具体负责几个学生,学生在法律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向自己的导师请教,导师也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安排学生的课程和课外学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法律教育的教育评估。国外法学院的教育评估指标具有多样性。其法学教育评估体系比较完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教学质量评估,另一个是科研等级评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质量评估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等级评估则是考查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二者的结合使得法学院教学水平保持较高的水准,同时还能使其能够走在法学科研的前沿。

第五,法律素质能力的培养。国外的法学院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安排法律伦理、道德等课程来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1.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优势

从总体上来说,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具有开放性广、灵活性高和实践性强三个优点。

第一,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开放性。国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具有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不用在乎对错,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二,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灵活性。不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理论知识,国外的法律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国外法学院的教育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老师上课的时间较少。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三,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实践性。国外法律教育向来注重法律实践教育,其主张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法律人才。

2.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劣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优点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缺点。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忽视抽象思维、轻视理论教育。国外法律教育模式注重法律实践,但却轻视法律理论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使得法律专业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却使得学生视野比较狭隘,见识比较封闭。

第二,实用性较强,学术性缺乏。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很强职业性和专业性的实用型法律人才。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一种困境:虽然国外法学院尽力培养法律人才,但是学生毕业后却很难担当律师、法官这种角色。知识面受限、思维模式的狭隘限制了法律专业学生以后工作生涯的发展与提升。

对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历史发展以及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对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北某大学的法律教育必须既要重视法律理论的学习,同时又不能忽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国外的法律教育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法律教育由于过分地重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法律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不利于法律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西北某大学必须借鉴国外法律教育模式的成功与不足,在其法律专业授课中,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授课既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又要注重知识的广度。西北某大学法律教育一方面应培养具有应用型的法律从业人员;另一方面,还要使得学生具有其他专业的知识,掌握更多不仅仅局限于法律专业的知识,使得法律专业的学生成为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的法律通才。与此同时,西北某大学还可以通过开展法律双学位,吸引更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高校高素质人才的法律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第三,西北某大学法律教育应改变其法律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西北某大学法律教育应学习国外法律教育模式中的导师制。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得老师更能因材施教,培养法律专业学生自身的技能;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指导学生也能促使自身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与此同时,西北某大学还应将法律教学和法律科研项目的开展结合起来,二者的结合有利于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调动老师和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西北某大学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权.当今中国法律教育的国际比较、问题和挑战及改革的宏观视野[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7).

[2]尹超.“同源分流”与“殊途同归”――英美法律教育发展路向之比较[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9(4).

[3]宫秀丽.英国现代法律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与启示――兼论我国法律教育的调整与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4]韩慧.法治、法律人共同体与法律教育――从英国法律史的角度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5

    论文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律师 着力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2011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律师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于2011年4月1日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律师工作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贯彻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律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有自身独特优势,如对社会利益差别的认识优势、广泛参与的执业优势、相对中立的执业优势、精通法律的专业优势等。本文根据全国律师协会《意见》的精神,就如何发挥好律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这些优势,为社会管理创新做出律师行业的贡献进行探讨。

    一、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出新的着力点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意见》指出,要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找准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为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继续做好各类法律顾问工作

    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职能,促进政府依法决策。一是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农村征地、城市房屋拆迁、社会保障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及时发现和反映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政府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对机制。二是要协助政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事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三是要建立健全律师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集体讨论制度,积极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处理重大涉法事件提供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意见。四是要通过陪同党政领导接访、下访、把握涉法信访案件的特点与动向,并找出涉法信访问题的原因,帮助政府有的放矢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和正确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

    要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一是要通过以案说法、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帮助企业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企业经营与规范治理方面的风险和漏洞,要引导企业通过合法的程序和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三是要全力帮助企业进行“法律体检”,制定相关服务措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要在做好各类法律顾问基础上,推动律师参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依法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二)积极参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要积极参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具体而言:

    律师办案要坚持调解优先原则,要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办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促使当事人和解的方式与途径,通过诉前调解、庭内调解、庭外和解及其他非诉讼手段,积极做调解和疏导工作,引导当事人更多地通过调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消除纷争,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以有效疏导、分流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要通过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积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律师在参与涉法涉诉信访中通过向来访者解答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以及参与重大疑难信访事项的法律论证等,从法律角度进行利害关系分析,引导信访当事人依法、有序、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劝导信访当事人息诉罢访、化解矛盾。

    要通过具体个案研究形形色色的矛盾、纷争以及信访问题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发现制度、机制及工作方法中的问题与弊端,向党政部门提出完善制度与机制、改进工作的建议,通过为党政部门提供事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意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三)面向基层,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要按******同志上述讲话要求,面向基层,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一要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走进农村、走进社区。律师进农村、进社区,一方面有利于搭建起村委会、社区与村、居民之间更为有效的沟通平台,让民众通过这个平台有序表达诉求,并通过这个平台协调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律师深入农村、社区,了解民情民意,掌握民生诉求,通过为民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为社区管理提供更加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可以有效提高社区的民主管理水平,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律师走进农村、社区,要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强化市民法治观念;当好居民涉法事务的服务员,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当好社区管理的参谋员,提高基层民主自治水平。

    二要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扶助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能否有效、及时地实现自己的正当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能否得到维护,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定。律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援助与扶持,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以及拖欠民工工资等事由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处理中,律师应当帮助弱势群体整合、梳理并恰当调整利益诉求,引导弱势群体用理性的、合法的的方式解决纠纷,防范这类纠纷恶化,尽量减少和降低纠纷所形成的负面影响。

    三要进一步扩展律师的公益性服务职能。要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向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众主动减免服务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上述群体能请得起律师,打得起官司,也使律师业获得更为广泛、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要积极参与普法活动。普法也是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律师除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刑事辩护、诉讼、调解、参与涉法信访等方式进行普法外,还可通过参与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办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节目,直接向大众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建议。

    (四)积极服务政府经济建设中心工作

    律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准确把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为本地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以及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法律服务。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以及新兴产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建设项目、重点领域组织专业律师服务团队,开展全程式、全方位的专项法律服务。

    具体到浙江省,国务院先继批复同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等规划,律师要了解这些改革、试点的内涵,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和能力。要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了解、掌握企业参与改革试点的前沿问题,收集对律师服务的的最新需求,不断提升律师服务的针对性。

    二、推进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常态化的若干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律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服务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律师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与作用。律师要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责任,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加大培训力度

    律师协会要以科学发展观及律师队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队伍。同时,围绕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政策、方式方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三)要加强考核与奖惩

    律师协会要把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绩作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律师事务所、律师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以激发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热情,增强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广泛宣传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要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作用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6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试点在22所法科院校“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逐步展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依托具体行业,结合行业特色的办学优势,围@着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与法科院校在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布局。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国际竞争力有限

目前国内法科学科定位明确、优势较为显著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成为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普遍障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学学科不具有面向行业优势学科的先天优势,在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上缺少顶层设计的明确定位,没有全面深入思考本校法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机遇,容易陷入传统学科同质化的盲目发展困境,影响了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特色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学科积淀等,进而制约了法学学科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培养目标单一

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注重单一的学术素养训练,轻面向具体行业法律实践需求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两类法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差异,导致学术型人才科研能力的下降,难以满足特殊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市场需求,最终引起法学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的下滑。在中国面临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倒逼的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从“一带一路”战略、环太平洋亚太经济合作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视野出发,透过行业领域中的国际法律风险外部表象,培养法科研究生融入到特定国家地域文化探求可被理解的规则制定的文化背景和多元制约因素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三)培养模式模糊

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国内行业特色型大学现有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没有将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融贯到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过程没有有效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尤其是缺少利用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在内社会资源开展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路径。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涉外跨文化比较需求,课程形式多为讲授式的单一模式,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应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亟待通过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来统一评价行业需求的社会适用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单一精英式的资源倾斜性投入,影响了法科的国际竞争力

行业特色型大学依托行业发展形成的传统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得到了学校持续性的重点支持,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本科优秀生源的规模优势、校企产学研的协同优势以及外部强势的政府资源,获得了精英式的资源持续倾斜性投入。法学学科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优势学科卓越攀登的辅助地位,学校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期待也远逊于优势学科。法学学科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单打独斗,缺少立足本校特色、利用优质社会资源、政府资源跨越式发展的多方资源,难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所建树。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性发展战略选择,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定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受到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学科结构、外部社会需求、内部领导决策机构的适时决策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过于偏重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科结构的现有差异性,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对学校学科发展布局调整带来的影响,缺少足够的洞察力。学校内部领导层在对差异性发展战略作出符合特色法学学科发展规律的战略调整,往往滞后于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而影响了对学校法学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的有效调整。

(三)办学资源内部整合利用度的不足和外部发展的协同创新度有限,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绩效

办学资源的内部跨学科协同整合与外部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国际之间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抓手。内部法学学科与行业特色优势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缺少促使各方主体整合资源的动力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校内法学与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利用度不足。对外进行行业办学资源争夺的法科研究生培养在与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地方性大学等院校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竞争中,并不具有面向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难以通过行业资源的反哺形成优质的科研成果,吸引行业提供优质社会资源,进而导致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突出,不能适应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限制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办学空间。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对策

(一)依托行业特色,建设国际一流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

内修外联,多措并举,拓展办学空间,提高校内外的资源整合利用度和发展协同度,建设国际化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一方面,以法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龙头,把握法学学科前沿发展的时代脉搏,形成扎实全面的法学基础学科体系,练好内功,夯实学科基础,增加学科积淀;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托形成高认可度的法学科研方向,围绕传统优势学科,确定校内法学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方向,通过协同创新渠道,优先发展具有国际行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利用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产出在国际行业法律人才市场的资源争夺中积累资本,以国家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政策为契机,通过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培养国际高校联盟、项目制的合作办学、短期研修等形式交流经验,集中建设科研平台,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确定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

引导法科研究生获取必要的行业、技术知识,运用法律思维,具有国际法律知识和实务、金融、贸易等法律外的技能。确立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的培B目标,旨在从行业和区域出发,围绕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探索如何参与构建起一套和国际接轨的公平、规范和透明的新制度体系。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中国立场、国际视野、特色鲜明、专业典范、协同创新”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中国立场,指理解中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国家战略,维护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中国国家利益,公平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国际视野,指善于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让别人理解的智识;特色鲜明,指培育法科与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生长点,着力培养有行业特色和工程技术特色的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典范,指着力培养有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先进的法学研究方法、技巧的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指引入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涉外法律实务部门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纠纷处理能力。

(三)构建“六位一体”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1.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培养理念

应变原有的“单打独斗式” 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式”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校行业特色优势,多措并举促使法学学科和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校际间的协同创新、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在学科发展和组织管理方面,树立文理兼顾的平衡发展理念,促使法科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整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协调一致。

2.培养方案应统筹学科基础和行业特色

考虑到国内法科研究生培养的专门性和培养的连续性,应建立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和中外合作培养等多层次、立体、交叉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全面重视国际法律人才的能力培养,廓清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规格,包括运用外语从事法律服务的能力、对国际法或外国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独特的跨文化沟通交流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培养规格和目标,设置国际法课程模块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和学校优势,增加与特色法学学科相关的交叉课程。此外,灵活设置课程的学时,便于海外教授学者来校从事短期的学术交流授课。

3.师资国际化建设应坚持优化存量与增量

一是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行三轨制,即双院长制、双系主任制、双导师制。申言之,有条件的实行校内外、海内外的院长制、系主任制、双导师制。校内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学业指导,校外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属于名誉院长、系主任、导师。二是助推年轻教师海外经历化。通过海外访学、短期培训等方式,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鼓励支持部分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并为教师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提供教学发展机会。三是面向全球公开招聘课程教师。海外学者来校授课按照规范的教学流程展开,从选题、教学大纲、教学素材、目的设置、教学考评等环节让国际学者直接参与到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以课程为单位引进国际上最新教材及参考资料,选择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外文原版教材,注重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实务技能的培养。传统专业课程融入比较法、外国法的前沿知识和论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授课与研讨相结合、中外研究生合班授课、国内外教授联合授课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效培养研究生的英文思维习惯。加强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商事仲裁、法律诊所为代表的实验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训练文书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对象的国际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行业型大学与政法院校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搭建大学联盟平台。联盟形式可以采取: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相互接收短期实习留学研究生、实现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学分互换互认等。一是招收海外留学生。通过特色法学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协同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吸引海外留学生来校留学。二是派遣本国学生到国外留学。通过行业型大学联盟的平台,为研究生创造出国出境学习的机会,大力推进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探索开展学位和双学位课程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师生交换、联合办学、学术合作等。

6.培养质量评估保障应坚持标准化和动态化相结合

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应当针对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特殊要求,设计专门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以便日后调整培养方案。在宏观的法学学科所在的二级学院的教育管理层面,可以选择师资队伍、双语教学、教材图书、学生活动、专业方向、毕业去向等领域,建立内部标准化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微观的人才培养层面,评估标准的制定应由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和国家政府涉外部门的负责人来参与,在与学科点评估硬指标相对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培养单位的办学优势、学科积淀、科研成果、行业特色,力求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评估的流程可以采取由培养单位自行确立评估标准进行自评估,将评估结果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业内专家进行评估。培养单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整改。

参考文献

[1]杨力.国际化法科人才培养格局及协同[J].法学,2015(6).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7

关键词:资源环境;法律硕士;实习基地;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2-03

一、开展法律硕士实践基地教学的背景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法律硕士”)的培养即是在这种社会需求,在变革中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学位培养机制。

(一)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区别,要求法律硕士的专业建设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虽在同一层次,但各有侧重:前者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培养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法律硕士教育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简言之,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为指向,而法律硕士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同法学硕士的培养相比,法律硕士突出的特点是法律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这就需要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并加大实践环节教学平台的搭建。

(二)实践基地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如果没有实践平台,高校人才培养只能纸上谈兵。教学实践基地作为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纽带和平台。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形成学校为企业社会提供后备人才,社会企业为学校提供人才锻炼实践平台的实践基地构筑模式,是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体制。通过实践基地教学让学生接触并参与到实际法律程序的运行中,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法律程序,通过参与解决法律问题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操作能力。

(三)法律硕士实践基地的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基地的教学,提高法律硕士的实践能力。法律硕士研究生虽然学习了理论性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理论联系实践,所以缺乏实践能力与经验,这直接导致了法律硕士在就业时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实习基地为法律硕士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提供过渡条件。

2.解决法律硕士教学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建立法学实习基地,开展实习活动,通过在企业、事业单位及司法部门单位的实践,可以使法律硕士研究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进而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把社会需求的知识反馈到学校,促使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响应社会需求。

3.提高法律硕士的就业率。拓展多层次、多专业的校企合作,减轻了企业在招聘和培训员工时的负担,打消了企业对招聘对象的疑虑,企业通过吸纳法律硕士作为实习生,可以选聘优秀的实习生为本企业职工,其他实习生也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找到对口的工作。也让参加实习的法律硕士较快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工作中的责任感,激发创业理念,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法律硕士的就业率。

二、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实践基地教学要求

(一)资源环境特色实践基地教学,是我校学科发展、学生就业的需要

1.资源环境特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我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我校法律硕士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地质、勘探、石油和环境相关专业进行法律学科交叉,以培养复合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我校资源环境法律硕士实践基地的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设计,依托国土资源部共建平台,围绕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和资源纠纷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需求搭建实践平台。

2.资源环境特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就业的需要。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的人才需求是来自于包括国家国土资源部在内的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大型石油企业、地质勘探企业以及相关矿产企业。由于我国在资源、土地、测绘勘探和开发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并不完善,且上述领域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随着我国能源及土地勘探、开发、流通的进一步法制化、市场化,以及社会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这就使该领域对专业交叉复合型法律人才有着稳定的基本需求。

(二)资源环境特色实践基地的教学方法

1.应用与实践教学法。在实践基地的学习中,应用方法要求把所学到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应起来。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困难问题的挑战,根据知识需求不断加强学习,从而补充新知识,适应新变化,使自己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基地的实践工作中,要求学生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挫折.引导他们敢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工作实践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提高处理各项问题的能力。

2.系统与比较教学法。基地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基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外部需要同当事人、法官、检察官、证人、人、辩护人、鉴定人等发生关系;在内部,与老师、同学和工作同事及工作中的领导产生关系。学生必须学会考虑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与联系,正确做出判断并处理问题,从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系统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系统性的思维习惯,为学生适应社会处理复杂问题提供训练基础。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多角度考虑,比较问题的共性和个性,包括:理论基础、思想、制度、规定、适用范围、制裁方式等。经过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主流问题,学会辩证的思维模式,从而正确处理和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问题。

(三)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

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环境资源与法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管理、资源、地质、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和管理工作。复合性主要体现在法学专业与我校优势学科跨学科的专业复合,即法律知识与地质、环境、资源等专业的复合,是一级学科与另一级学科知识的融合;其二是思维方式和技能的复合,法律硕士不仅要拥有法律职业人的典型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又要求拥有另一类职业人的基本思维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将两种思维和技能在实践中巧妙的融合,来从事资源法律实践活动。

三、资源环境特色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预案

中国地质大学法律硕士实践基地的建设始终围绕“突出资源环境”这一中心,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优势资源,依托企事业单位和司法服务机构为平台,实施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开发思路。

(一)结合我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实施内外结合共同建设。

1.内:校内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在本校内部依托优势学院与优质学科(地球科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学院、工程学院等)进行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优势学科资源,充实我院法律硕士理论水平和背景知识。

2.外: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单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施两步走方针:首先,突出资源环境优势和特色,以地质资源、勘探、工程、环境企事业单位开发为主,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和单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见习;其次,联络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及司法服务单位,为学生进一步接触实际案件积累一定经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积累人生阅历,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围绕地矿资源特色,结合优势资源,开辟建设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

结合我校明确的专业方向,结合我校优势学科有目的和有选择的开辟实践基地。依托校友会系统的校友信息和已经搭建的成熟交流平台,建设少数有规模的法律硕士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三个类型的对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

1.企业:主要建设资源开采型和生产型企业。

同我校有专业交叉和资源法律实践需要的油田、气田勘探开采类单位与煤炭开采型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

2.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主要开辟和建设资源与环境保护行业单位。随着我校与国土资源部法律实验中心合作的深入,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实践

基地的建设将是法律硕士培养的重点建设方向。结合国土资源实践基地的法律人才需求,不断完善和调整培养方式。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国家与地方各级环保局、中央地勘单位及各级地方地勘局、水利局、土地局、矿产局、林业局等都是可以开辟的实践教学单位。

3.司法部门:主要结合各个角度的环境资源司法应用领域。

各地检察院、法院(特别是专门法院,如林区、矿区法院),各地律师事务所(特实力雄厚的环资特色律师事务所),环境侵权、保护,资源保护等法律援助机构。

四、资源环境特色法律硕士实践基地教学制度

为防止实践基地教学建设流于形式,在实践基地建设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实践基地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

(一)师资建设,切实加强与实务部门合作,逐渐形成一批相对固定的法律硕士实践教学队伍。可以分为两步走,一步为构建基本知识体系的学院派的本院系教师;一步为主要进行实践环节指导的操作派外聘兼职导师。

以学术见长的学院派教师可主要负责法律硕士学生基本知识框架的搭建,并进行理论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答。对于实践环节可以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聘请我校环境与资源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法官、律师等人员充实兼职教师的队伍。

(二)以互助互利为原则,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明确责任。

1.完善制度建设,严格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实践基地教学质量。(1)学院应该制定相应规则制度,使学生实践基地教学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学生实习期间必须遵循学校纪律和实施单位的各项规章措施,认真填写实践日志,总结实践基地教学收获及建议,对实践基地教学实施有效的监督。(2)学校与接受实践基地教学单位双方组成实践导师,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具体岗位,讨论共同制定实习成绩评定标准,进行严格考核。结束时有单位根据实习生的劳动态度、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纪律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综合打分,填写实习鉴定存入学生档案和学籍管理。(3)定期对实践基地教学进行评估,保证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凡是对学生培养质量有影响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纳入质量评估体系,事后总结提高。(4)召开座谈会收集实践的心得体会、回访录,分类汇编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解决方法,做好实践的总结工作,巩固实践成效促进就业。

2.长期合作及管理协议,其主要是为保证长期合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双方的责任。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是双方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保障。

3.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的交流与沟通,把企事业单位需求的知识信息反馈到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响应实践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4.签订保密协议,这主要是出于法律工作的严谨和保护当事人利益考虑,特别是保护企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

5.在实践基地教学中应当人性化关注、处理学生实践中的心理问题。所谓人性化关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及学习各种问题,学校将组织专业老师配合基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硕士教育定位的背景和基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3):3-11.

[2]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A].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1-43.

[4][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张卫平.过程:法学教育的反思与改革[N].检察日报,2002-07-02(3).

[6][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7]贺卫方.培养高素质的法律家——日本司法研修所访问记[Z].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

法律专业的优势篇8

 

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是应用型专业努力的基本目标。法学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其教学应该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普遍存在学生法律思维弱化、实务操作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优化实践教学机制是提高法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路径。

 

一、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需要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所在区域发展需要和自身培养能力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而不能盲目跟从重点大学。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有效彰显地方高校培养比较优势,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规格,主动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多远需求的必然之路。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势,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是发挥地方高校培养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的需要

 

法学实践教学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形塑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更有利于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是提高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2〕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必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法律职业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普遍沿承传统学院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重视不够,使学生毕业后既难以与大牌法学院毕业生在专业理论、学术能力上相竞争,又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磨练才能适应基层法律工作。立足地面向广泛而多元的基层社会,顺应社会现实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强化法律实践能力培养,增强直接服务基层的能力,这样才能凝练自己特色,实现法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更好服务于基层社会建设。

 

(四)推进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

 

地方法治是国家法治建设、长治久安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核心内容,而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品质就是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技能。〔3〕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强度与质量是地方高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推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整体层次,促进基层社会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法治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实践教学方案不合理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定位存在不明确、不切实际等问题,无法以此引领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建设。其次,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人才教学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明显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下面以法学专业毕业实习为例:首先,毕业实习安排的时间短,大多为3-4个月。其次,实习一般限于阅卷、装卷、帮实习老师干些递送材料等杂活,实习内容过于单调,学生缺乏实习兴趣,觉得通过实习学不到东西。〔4〕毕业实习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从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可以充分发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及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性。

 

(二)实践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不科学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缺乏连贯性,在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环节、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其次,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按照法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发展规律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随意调整安排等问题。其次,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也不科学,大多数采取类似于理论教学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轻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实战化,轻视全部学生的参与,导致部分实践教学沦为精英教学,难以起到普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评价与监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较为重视高校法学专业实践作用与实施,但轻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虽然地方高校大都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普遍存在目标定位模糊、零散碎片化、制度建设滞后、监控效果不佳、效果评价机制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四)实践师资队伍不适应

 

从整体来看,地方高校大部分法学专业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必要的社会与法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不强。而法律实务部门的指导老师大部分缺乏必要的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也缺乏担任实践教学方法培训。而且,实务部门的指导教师本身实务案件多,更是缺乏提供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可见,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教师存在不适应越来越重要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需要。

 

三、优化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地方高校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极为科学。其次,在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适当增加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训教学环节,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务能力训练路径。二是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增加法律实务,法律谈判技能等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时间。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必修课之外建立理论与实践选修课模块。

 

(二)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协商、谈判能力、辩论技巧和方法、法律文书制作能力,制定规则能力,证据运用能力等。每种能力的培养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方式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地方高校应科学界定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构成和培养标准,针对性地对每种实践能力设置实践教学方案、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保障实践教学安排系统性

 

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应用型卓越法学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在实践能力培养标准指导下,强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规范化。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见识性实践教学、专项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并按照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化实践教学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与程序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以保障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五)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应依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类型、培养质量标准与学生实践能力状况,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研究性教学、参与式教学、诊所教学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教学经费、教师晋升支持等方面不断健全激励机制,以促进校师重视实践教学,从教学责任和完善制度等层面加强实践教学约束机制建设。

 

(四)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一是可通过支持专任教师到法律实务挂职锻炼、参与办案、考取法律资格证书、从事法律实务兼职等方式,提高其法律实务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可通过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实践部门专家担任兼职理论教师,并通过加强其教学理论培训等形式提高其法学实践教学理论素养。其次,可建立法学专业学生校内与校外教师协作指导机制,由其共同制定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毕业论文选题等,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的隔离问题。

 

(六)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地方高校应在系统分析法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要求和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不同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与改进指导。并以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抓住社会调查、庭审观摩、模拟审批、法律援助、实习实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健全决策与指挥、评价与诊断、信息反馈、激励约束及保障等运行系统等,协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法学院校与实务部门双方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展实践基地对于实践教学方法运用和实践教学效果起到提高的作用,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地方高校首先应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建设,健全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操作技能示范、训练与实战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其检验学生实务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质量方面的作用。法学专业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以方便两者的紧密联系和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再次,强化实践基地教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基地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基地实践教学健康与有序推进。

 

上一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范文 下一篇: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