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11:26:36

法律专业知识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律诊所 法学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28-01

1 简介

法律诊所起源于20世纪早期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随后在美国各大高校法学院纷纷开展这种教育模式,2000年,美国福特资金资助我国十所高校进行这一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很快我国很多高校都先后展开法律诊所式教学。

法律诊所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实践案例,或者对委托人提供咨询服务,提出专业法律建议的一种教育模式。因为借鉴了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所以沿用诊所这一名称。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1.1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强

课程设置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而是在课堂外完成,接受其他学生的法律问题,实地去律所进行法律咨询服务去学院旁听庭审,组成模拟法庭模拟法院开庭等方式。这些方式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相关专业知识,优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1.2教学过程互动性强

诊所式教学的课程设置既有课堂内学习课程也有实践课程,课内学习课程时把学生定位为主角,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创新欲,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实践课程中则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法律咨询解答,模拟法庭出来,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教一学良性互动,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3课程的考核方式多元化

诊所式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课程结束时也不是同传统课程一样,进行标准化考试,而是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对案件的办理方式,对案例的分析情况来综合判断。这种考核方式也促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积极参与,而不是期末突击考试。

2 法律诊所教学课程设置的意义

2.1法律诊所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法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促使学生掌握足够的法学专业知识,更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事件中捕捉有用信息,确定对应的法律对策,从而针对形形的案件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那么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法学专业学习中就非常的重要。而法律诊所教学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处理案件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进行创新的尝试,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2.2法律诊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法律诊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进行单方面的讲授,学生在法律诊所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在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练习和案件咨询解答过程中得到沟通思考,庭审辩论,文书写作,辩论策略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而这些能力正是法学生需要培养的法律职业技能。此外,学生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和艰辛,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作用和价值,这有利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步入社会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律人追求正义、不畏艰难的职业素养。

2.3法律诊所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都是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改革:第一,通过对案件的参与和解决,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第二,诊所教学结课时并不是以死板的书面考试为评价方式,而是以平时课程的参与情况为考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这种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将授课方式从单纯的讲授转移为在实践中传授理论知识,也促使教师不止掌握理论知识,还努力参加实践工作以增加实践经验。

3 诊所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制定特色教学方案

法律诊所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不同,更注重理论研究实际,通过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际案件的处理而更好的掌握理论。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制定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方案。当然,特色教学方案的指定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调整,从而最后得出最优的教学方案。

3.2根据不同年级特点设置课题

法律诊所式教学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有些人认为大一新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太少,不能很好的适应诊所式教学,只在大二、大三设置课程。但事实上,诊所式教学可以适用在法学本科生所有年级的教学。只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课程,就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诊所式教学中来。

对于大一新生,因为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可以设置一些旁听法庭庭审,旁听模拟法庭开庭等内容,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是“观摩和聆听”,让学生们对法学专业的职业特点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后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已基本完成专业主干课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可以让学生在学院设置的咨询服务点接待咨询,通过解答咨询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大四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也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可以让学生跟律师从头到尾做一个案子,从一个完整的流程中掌握法律专业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做送法下手活动,或者拿出案件组织模拟法庭,参与到庭审的全过程中来,从而熟悉法院开庭审判的全过程,而在从事这些内容的学习中也掌握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过程。

3.3聘请专业性人员来讲授课程

目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聘请专业性人员来进行讲座对于提高法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因此纷纷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来学校讲座。确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了,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来说,仅仅一次两次讲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法律诊所教学中可以固定聘请一位或多位法官,律师或检察官等专业性人员进行多课时的讲授,系统性的讲授自己的实务经验,这些专业性人员的实践经验丰富,通过他们系统的讲授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江钦辉.高校法律诊所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实施的瓶颈及突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0).

[2]冀祥德.对中国法学教育全面反思与展望[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4).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补课 专业知识 私有产权 公共物品

近年来,各类课外补课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颁布了补课禁令,并在2006年的《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严厉禁止各种形式的补课行为,而且,各省市也加大了对补课现象的查处、对补课教师的惩罚力度,但补课这一热潮并没有减退,参与补课的学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与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而从当前的教育体制及升学制度来看,随着规划纲要的不断落实,会引起高中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而为争夺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稀缺资源,必然提高学生对补课的需求,这将加大国家禁止补课现象的难度。

为有效的制止课外补课现象,同时降低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的关于当前补课现象为何会大量存在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补课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认为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对补课具有现实的需求,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较为严谨逻辑框架和有效的分析工具,而关于解决对策方面,通过评述,本文发现,在已有研究所提出的三方面对策中,对于能够短期内有效的制止补课现象,采取从法律机制入手将更为可行。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应用产权经济学及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论证由于专业知识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私人属性及物品的公共属性,教师具有了决定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排他性权利。而为购买到能够规定教师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权利,国家通过租金激励代替市场上的利润。但是在监督和查处成本的限制下,部分教师的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权利被搁置在了公共领域,进而在学生需求大量存在的前提下,教师对公共领域的租值进行攫取,即凭借着排他性的使用权而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物品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又由于俱乐部物品虽具有排他性,但并不具有竞争性,因此也就出现了在当前国家法律规定严厉禁止、大力查处教师补课的背景下,补课教师数量虽在减少,但参与补课学生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却逐渐递增的趋势。在文章最后,本文将从法律层面上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关于补课问题相关研究的评述

关于补课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大量存在,虽然已有的研究很多,但对于补课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已有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在当前应试制度下,学生对补课存在现实的需求,如文雨(2009)指出补课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选择[1]。熊明川(2010)认为教育体制的应试机制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2]。马文化,马龙云(2010)认为不合理的应试教育是造成补课风严重的最根本原因[3]。然而,已有的研究虽然在这方面达成一致,但基本上又都是就事论事,因此在两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一是在分析中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二是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因此使得研究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而关于如何能够有效的消除大量存在的补课现象,已有研究则主要从三个角度提出对策:第一是从道德层面入手,主张通过道德体系的建设,唤醒教师的道德意识,来消除这种不合理的补课现象[4-5];第二是认为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升学制度,才使得学生对补课存在现实的需求,因此应该改革当前升学制度,具体则应该推行素质教育[6-7];第三是从法律层面入手,提出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具体应该从加大执法力度和对补课教师的惩罚力度来遏制补课现象[8]。而对于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制度的角度来看,道德体系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建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作为短时期内有效解决补课问题的对策,效果将不会十分显著;其次,在当前,我国对于素质教育还属于探索阶段,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十分模糊,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行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也说明在短时期内,对于解决补课问题,仓促的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草率的推行素质教育并不可行。再次,如果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由于属于强制性变迁,使得法律机制的变迁在两方面具有优势:一是转变和调整速度较快,二是一经确立和实施,会在短期内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对于短期内解决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前两种措施而言,采取法律手段将更为可行,然而在当前,虽然国家的执法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补课这一热潮却没有出现减退的趋势,这说明只加大执法及对教师的处罚力度,并不能有效解决补课这一问题,因此也就意味着还需要对当前的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专业知识产权上的私人性与商品上的公共性

(一)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属性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虽然早在古典经济学阶段,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就对人力资本的存在和价值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但在经济学领域,对人力资本的内涵、投资形式、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的当属舒尔茨,因此舒尔茨(1960)也被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在舒氏看来,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①。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专业知识无疑属于人力资本中的一种,而且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人力资本的属性,周其仁(1996)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人力资本是“主动资产”,并天然属于个人,其次,人力资本产权同时具有三大基本特征: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归属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9]。这就是说,诸如劳力,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学习能力、以及努力、负责、创新、冒风险、对潜在市场机会的敏感等等一切具有市场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但总是附着在自然的个人身上,并且只归个人调用(周其仁,2000,)[10]。

(二)专业知识产权上的私人性

从周其仁对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描述,并结合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得出两个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结论,第一,从所有权上来看,个人对自身的人力资本具有独立的所有权,即所有权的私人属性。第二,独立的所有权又决定了个人对自身人力资本具有排他的使用权(在没有进行产权交易的情况下),而排他的使用权又使得个体具有能够决定如何以及采取何种方式使用自身人力资本的权利②。当把问题具体细化到人力资本中的专业知识时,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般来说,由于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的所有权和排他的使用权,因此,其会充分利用这两项权利,进而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如何对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进行利用。

(三)专业知识物品上的公共性

萨缪尔森(1954)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定义为公共品(纯公共物品)[11]。在萨缪尔森的基础上,奥尔森(1995)将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定义为准公共品[12]。而关于知识的属性,Stiglitz(1999)认为,与其他物品不同,知识具有很多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公共物品[13]。吴江(2010)也指出,知识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知识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使用和消费上有非排他性[14]。具体从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维度来衡量,Hall和Mairesse(2006)则认为,知识无疑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至少可以说很难排他),因此属于公共物品[15]。Frost和Morner(2010)也认为知识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公共品特性[16]。而从一般的专业知识(天然)来看(抛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谈),在自然条件下,首先,一个人对其的学习和运用并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的学习和运用,其次,专业知识一旦被某一个体所获得,向其他个体传递的边际成本会大大降低。因此从公共品的定义来看,对于一般的专业知识,关于其自然属性,也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而且更接近于萨缪尔森所述的纯公共品。

三、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排他性与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使用方式

虽然从物品的属性来看,专业知识具有公共品特性,但是当其附于某一个体身上时,就变成了该个体的人力资本,因此从产权的角度来看,该个体就获得了对专业知识的排他性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知识的公共品特性能否实现就完全取决于个体如何行使专业知识的使用权、对专业知识采取何种使用方式。从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维度来看,一般来说,个体对专业知识应该具有四种不同的使用方式,第一种是个体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保护,不传授给任何其他个体,此时的专业知识成为了私人物品;第二种是以其他个体满足该个体所提出的交易条件为基础,进而向其他个体传授专业知识(如其他个体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接受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并不限制其他个体的数量),此时专业知识的传授由于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成为了俱乐部物品;第三种是个体对接受传授人员的数量进行限制,进而使专业知识具有竞争性,因此时的专业知识此成为了准公共物品;第四种是个体无条件的向任何其他个体提供,因此此时的专业知识接近于纯公共物品。而在现实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具体以哪种形式出现,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出哪种属性,一般来说,取决于拥有它个体的最大化行为。

四、当前公立教育体制的本质与教师的补课行为

正如上文所述,一般来说,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最大化目标来决定如何行使对自身专业知识所具有的使用权,如果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教师会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如何与其他主体交易自身的专业知识。而在当前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下,国家主要通过财政支出转移,即通过向教师转移部分政府部门的租金来代替市场上的利润,来购买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使用权中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这项权利,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中的该项权利发生分离,试图通过买断这项权利,来推动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变为纯公共物品,进而无条件,无差别向其所有学生提供的目标。但是根据巴泽尔(1997)的观点,除非产权得到完全的界定――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这是永远做不到的――部分有价值的产权将总是处在公共领域当中[17]。也就是说,由于彻底的监督教师是否履行该义务需要十分昂贵的交易成本,因此从边际上来看,总会有部分教师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这项权利被搁置在了公共领域,而为了避免租值的耗散,并使公共领域内的租值最大化,教师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转变,从无条件向学生提供转向了有条件向学生提供,即采取使专业知识从纯公共物品转变成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的俱乐部物品。具体来说,在现实中,教师通过采取收费式补课的方式,来实现公共领域租值的最大化。

五、当前法律制度未降低补课热潮的归因

在部分教师关于如何行使专业知识的使用权处于公共领域,进而引起租值攫取,导致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国家试图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制止该现象。但是从当前来看,虽然补课教师数量的在减少,但参与补课学生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认为,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根据巴泽尔所述可知,虽然执法部门的大力查处能够降低补课教师的数量,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会导致公共领域的存在,因此补课教师的数量不会降低为零;其二,在该公共领域范围内,教师仍然具有对专业知识排他性的使用权利,而从物品属性上来看,专业知识又具有公共品特性,在这一框架下,教师通过选择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产品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仍然能够攫取到公共领域内的最大化租值;其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之间竞争的加剧,对补课的需求必然提高。又由于俱乐部产品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因此,对于某一学生而言,只要付费,就能够获得教师向其传授专业知识的权利,不会受到参与补课的学生数量多少的影响,所以随着学生竞争的加剧,参与补课学生的数量一般会提高。

六、关于消除补课现象的对策

从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中,笔者发现,关于消除补课现象的对策,已有研究提出的道德体系建设与推行素质教育虽然在长期内具有较大作用,但由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及素质教育推行的缓慢性,因此短期内的作用十分有限。想要在短期内有效的消除补课现象,重点应该考虑从法律方面入手,采取突变性的制度变迁。在当前,教师采取补课行为主要是由于处于公共领域内的权利具有较高租值,而通过深层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处于公共领域内的那部分权利之所以具有较高租值,主要由于学生的需求所引起,因为在当前的升学制度下,使得进入大学的这项权利成为了稀缺的、能够在未来带来较高收益的资源,所以学生愿意为获取教师的专业知识而付出一定的代价③[18],同时,学生的肯定和支持态度也使得国家监督和查处补课现象的难度加大,进而虽然制定了加大执法力度、加重对教师处罚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监督和查处到补课现象概率的降低,参与补课的学生又免于处罚,导致当前法律制度的威慑力不能有效发挥。从更极端的角度来讲,由于教师实现公共领域租值最大化的途径是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产品的形式提供,因此只要补课的教师没有被完全查处,那么参与补课的学生数量就不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可以更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法律安排,本文认为,重点应该从降低学生的需求入手,具体则可以通过降低学生参与补课的收益预期来推动学生需求的下降。从当前来看,一个可行的法律安排是在对教师进行处罚的基础上,另加规定,只要参与补课,一经发现,就取消学生参加高考的资格。该项法律安排的制定,一方面会直接降低学生的补课需求,一方面会通过降低学生的补课需求而间接的降低公共领域的租值。因此会同时降低教师提供补课和学生参与补课两方面的意愿,进而可以更有效的制止当前的补课问题。

[注释]

①这一概念是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年会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中所提出。

②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中曾指出,劳力和知识都是资产。每个人都有头脑,会自行选择,自作决定。我要指出的重要特征,是会做选择的人与这些资产在生理上合并在一身,由同一的神经中枢控制,不可分离。181 1988 四川人民出版社。

③南方日报记者在广东省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从当前来看,虽然“禁补”的呼声、投诉不绝,但在“禁补”对立面上,要求补课的声音似乎更为浩大,在众多受访的学生中,超过90%的学生赞同补课。

[参考文献]

[1]文雨.“补课”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选择[J].甘肃教育,2009(23).

[2]熊明川.对“禁止有偿补课”的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10):9-10.

[3]马文化、马龙云.补课风屡禁不止背后的文化根源分析[J].广西教育,2010(02)12-13.

[4]该“补课”的是师德[EB/OL].南方网(),2009年5月13日.

[5]黄维春.莫让有偿补课毁了师德[J].江淮法治,2008(24):21.

[6]于静.中小学学生“校外补课热”的社会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09):194.

[7]马得清.假期补课的根本原因揭秘[EB/OL].光明网,2010年4月4日.

[8]张忠富、王海清.学校有偿补课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9(06):33-34.

[9]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9.

[10]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1):1-12.

[11]Paul A. samuelson.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ume 36,Issue4(Nov,1954):387-389.

[12]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7.

[13]Joseph E. Stiglitz. PUBLIC POLICY FOR A KNOWLEDGE ECONOMY[J]. Department for Trade and Industry and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U.K.January 27, 1999:1.

[14]吴江.知识的特殊商品属性[EB/OL].转载于北京社科规划网( ),2001年10月29日.

[15]Bronwyn H. Hall, Jacques Mairesse. 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DRIVEN ECONOMY[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Volume 15, Issue 4 & 5 June 2006:289-299.

[16]Jetta Frost, Michele Morner. Overcoming knowledge dilemmas: governing the creation, sharing and use of knowledge resour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Change Management. Volume 2, Number 2-3/2010:172-199.

[17]巴泽尔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7.

[18]谢苗枫、汤凯锋.教育部颁布补课禁令10年 学生家长称形同虚设[N]. 南方日报,2010年8月15日.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容依托式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法律英语教学

一、专门用途英语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各个领域的日益增加,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变得越来越为重要,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又具备相关学科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学开始与学科和专业相结合,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教学与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ESP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满足国内外各领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它是和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语言教学,这一点决定了它除了要涵盖语言知识以外,还要涉及大量的不同专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下,ESP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趋于多元化。

二、内容依托式教学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指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 Mohan 1986;袁平华,俞理明,2008)。这种教学方法是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以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它的核心理念是将某种专业知识引入学习内容以学习语言并强化专业能力,通过将语言与内容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受到各国有关专家的普遍重视和广泛研究。1989年,布林顿提出以内容为依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原理:第一,语言学习应和语言的使用相结合;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科内容的引入有利于激发语言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语言教学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与其学习经历、专业知识及学习环境相组合才更有效;第四,语言教学应强调语言在特定场合的实际使用,不能仅限于句子的用法;第五,在理解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认知技能都将得到提高。同年,史赛克和丽芙尔(Stryker&Leaver)指出了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具有的四个显著特征:第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第二,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第三,学习新信息;第四,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因此,专门用途英语(ESP)最理想的教学模式是将目标语域的知识、技巧和语言技能的提高相结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完成。内容依托式教学(CBI)恰好具备这一特点,由此可见,将内容依托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可行而且合理的。

三、法律英语教学

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是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导向、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法律英语所具有的交叉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法律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

从狭义上讲,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所选定的各门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应该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间的衔接应该有序,知识应该完整系统,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某些课程的学习,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法律英语的复合性特点要求其课程设置既要遵循英语语言和法律知识两个领域内各自学科设置的系统性,又要注重两个知识体系结合过程中的系统性;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英语语言技能运用于法律环境中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将法律英语的课程设置为以下四个模块,然后以严密的逻辑来构建全部内容:

第一,语言基础模块。该模块涵盖法律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法律词汇和法律术语等内容。第二, 法律基础模块。该模块涵盖法学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法学理论、法律体系、各国法律制度和法院概况等及各部门法等。第三,法律应用模块。主要包括法务写作和法律翻译。第四,法律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及法律电影观摩等。在上述模块中,法律知识模块为主线,语言基础模块融入课文的语言学习和讲解中,法律应用模块安排在课文后面的练习中,然后将所有知识综合运用于法律实践模块中。所有这些模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法律英语的课程体系。

(二)课堂教学设计

法律英语同时具有普通英语和法律专业知识的特征。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多个领域相结合的办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思路可以多种多样。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设计,都应该把握两个原则:第一,因材施教;第二,循序渐进。下面本文以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表演――阶段测试的顺序,设计一种法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1.讲授

法律英语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精确性,法律英语中大量的专业词汇、复杂的表达方式和句式等,即使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生而言也十分困难。因此,尽管传统的讲授法在英语教学中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在法律英语的教学中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基础方法。教师可在讲授的过程中一边翻译一边讲解,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快速进入法律英语的语境,并通过重点、难点的专门讲解和适当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法律英语的基础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说,讲授法适合法律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开展的前提是通过前期的讲授和大量的阅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法律英语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司法判例的学习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是法律法规及法律合同的学习,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总的来说,案例教学适合法律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

(三)情景模拟表演

情景模拟表演是法律英语教学中经常开展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有效地锻炼学生对法律的综合运用能力。当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学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和语言知识以后,学生的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模拟对学生的法律英语语言水平、法律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该教学活动课可以安排在法律英语教学的后期阶段,并给学生三到四周的准备时间。

(四)阶段测试

法律英语教学选择阶段测试有两个原因:第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法律英语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做课前准备,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而阶段性测试可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平时的学习份量和学习时间。第二,法律英语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阶段测试有利于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测试方式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如翻译法律法规、起草法律合同、开展情景模拟表演等。与单一的期末考试相比,阶段测试能更真实有效地考查学生平时知识的摄入和能力的提高。

阶段测试可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行划分和测试,数次阶段测试的成绩应在学生最终成绩中占据大部分比重,如60%~70%。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学习者把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成为既具有英语语言基础又具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以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一种培养这种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好的方法。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笔者对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分支的法律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提供了众多思路中的一种,供大家参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还有待广大的相关领域的学者及英语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外语教学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Mohan,B.A. Language and Content[M]. Reading,MA:Addison-Wesley,1986.

[2]Stryker,S.& Leaver,B. ( e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C].Washington,D. 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3]Kasper,L.( ed.) 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 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2000.

[4]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1):59-64.

[5]袁传有.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初探――复合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J].山东外语教学,2010,( 4):10 - 18.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最早的法务会计主要解决的是内部股票舞弊和信贷行业的丑闻,但随着对法务会计的更深理解,其所应用的领域也越加广泛。

(一)会计事务所的拓展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对企业及相关利益者账目的审计、设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咨询、验资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也很快,同时涉及的经济业务亦趋于复杂,拓展相应的业务,能使事务所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突出,法务会计无疑是其的较优选择。

(二)大型企业需要法务会计

大型企业涉及的经济利益纠纷更加纷繁复杂,需要法务会计人员运用法律、会计、心理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企业拥有法务会计人员,不仅能及时处理纠纷问题,还为企业招聘会计、法律人员节省了大量开支。

(三)律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需要

律师事务所主要是为委托人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主要包括刑事、民事、行政、非诉、顾问、咨询六大类。律师对于法律是很精通的,但在企业面临的很多经济案件中,律师和会计师是有很大差别,律师对于企业的整体运作有一定了解,但对于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不一定能准确地解读,同时对企业会用什么手段来舞弊企业行为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事务所对法务会计产生了需求。

二、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及律师的异同

传统的法务会计大多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制作会计报表等。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问题了解的很透彻,但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财务会计只能处理与企业账务有关的事情,这必然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律师则是作为法律工作者,以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务为生,简单说来即为打官司,解决纠纷,争议等。然而法务会计却是将两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融合在一起,具备法务会计资格的人,既懂得如何运用会计的知识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及账簿,同时也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知识来解决因企业发生的经济纠纷。

三、结语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再适应这样的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在有稳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灵活运用其他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法务会计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职务,它融合了两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因而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归属于是会计职务还是法律职务,而应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情况灵活运用所需要的知识,将会计与法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法务会计更加的受到不同行业界的关注。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公信力简而言之就是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力,而执法公信力就是公众对执法行为的信任力,他是公众对执法者执法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当前,在国内形势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分配不均、失业下岗、住房紧张、医患矛盾等问题越加突出的新时期、新形势下,良好的执法公信力能够使公众更加相信法律,拥护法律,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依赖感和安全感,继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警察作为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作为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国家法律的执行者,有效提高自己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尤其必要。笔者认为:警察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执法人员的重要途径,在警察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强对警察执法公信力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笔者结合自己基层工作经历和教学实践对在警察职业教育中如何塑造警察的执法公信力作一粗浅探讨。

一、警察职业教育中的加强执法公信力教育的必要性

1.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职业教育中应加强执法公信力教育。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警察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公平正义是警察工作的生命线,警察必须由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职业人员来行使。二警察解决的是个人不能或不许自行解决的的社会问题。从工作实践的角度看,警察工作要将抽象的法律理念变为客观的社会现实,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更需要高素质和被社会所认可的警察队伍。因此,警察职业教育中加强执法公信力教育,对警察的权利、义务、地位和作用正确定位,对警察实施有效的管理,提高警察素质,是当前公安工作改革进程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警察行使的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法律的公正为目的。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察的执法活动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还有一段路程要走。简而言之也就是警察执法的公信力不高。执法活动中乱作为、不作为、执法犯法、不公正、不公平执法等的情况时有发生;执法过程中没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虽然改变以上种种情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公信力的职业化警察队伍是关键。有了这样的警察队伍不但可以从源头上保证除弊兴利,而且对于重塑警察形象、提升公安工作,必定会起到基础性、长期性的作用。因此加强执法公信力教育是一项既具现实的紧迫性,又具历史的长久性的战略举措。

二、警察职业教育中加强执法公信力培养的途径

(一)全面强化警察专业知识,提高警察执法水平,奠定警察执法公信力塑造的基础

警察作为一支直接与社会各方面接触的队伍,站在社会的最前沿,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职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一点已经得到我们广大同行的认可,这里所要强调的:一是警察要有更多的道德理念的知识。警察所从事的是排解解纷、维护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的工作,在工作中主观因素很多,因而其职业道德理念非常重要,需要比常人掌握更多的职业道德理念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这种道德理念很可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道德观念出现矛盾(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很大程度上带有情感因素,而我们警察职业的道德观念及职业伦理则更多的出自法律的刚性规定),不能被常人所理解有时甚至遭到误解和责骂,而这也是警察职业独特的、必须坚持的道德理念。二是要有关于警务职业规范方面的知识。警务职业规范既具有“法律”的客观属性,也具有人文的价值关怀,涉及的知识也是综合性的知识。但其重点还在于“规范”本身。如各种警务规范的结构、要素、各要素间的关系等。警察要判定社会中的各种真假、是非、善恶,必须借助于这种严格的规范知识。三是必须要有关于警察职业技能、技巧的知识和能力。要成为有公信力的警察,必须掌握一套系统而全面的职业技巧(如辨别技术、说教技术、解释技术、推断技术、论证技术、衡量技术等等)才能将职业理念更好地贯彻到公安实践和警察主体的活动中去。这些技术对警察来说意义非凡,否则,就会面临“欲善其事而其器不利”的尴尬局面。

警察职业教育应强化任职前、任职后职业教育系统训练工作,造就适应职业化要求的警察队伍。在一种以公安院校毕业生为主体的职业人员结构中,公安工作良好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警察职业教育的合格率和连续不断的职业继续教育工作,警察的职业知识的积累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与警察职业教育训练工作的状况相关。因此,警察职业教育工作对于提升警察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意义重大,不可小视。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用性

一、优选教材,根据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类专业《建筑法规》课程内容繁杂,集建筑学专业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于一身,加大了教材编写的难度。目前,市面上供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建筑法规》教材都有一个弊端,即缺乏针对性,纯文字的教材内容抽象,工程类专业知识及法律专业知识都是浅尝辄止,对需要探究的问题并未深入讨论。工程类《建筑法规》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缺乏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的工科类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有公式、计算、图形的教材才是理科专业的重点,纯文字的《建筑法规》会给工科学生产生误导,认为该门课程只是副课,并不重要;另外,工科类学生缺乏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筑法规》教材几乎没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整篇都是专业法律知识,学生课前看不懂,课上就会听得云里雾里,从而降低课程学习兴趣。因此,一本好的《建筑法规》教材是课程效果实现的关键之一。针对市面上的《建筑法规》教材都未考虑到工科学生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缺乏的弊端,独立学院在优选教材之后还应该根据学院工程类专业特色编写辅助教材。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学院开设《建筑法规》课程的对象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辅助教材内容应以购买的《建筑法规》教材为基础,从中梳理出与造价工程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配套相应的法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了解法与道德舆论、公权与私权、罪与非罪等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后,结合自己专业,结合实际案例,主动学习,从而学以致用,达到课程开设目的。

二、双重考核,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目前,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建筑法规》课程虽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同时也被列为考查课,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造价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法规》课程的考核方式要么是课后案例分析,要么是论文写作,考核重点不突出,考核难度不大,这种考查方式无法让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掌握,无法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本应是一门专业应用较强的课程因考核难度的降低被学生误以为是不重要的课程,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把精力都放在其他需要应试的课程上,降低本门课程的学习主动性。笔者建议实行双重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五五分成,平时考核以考勤和案例分析为主,期末考核采取应试方式,让学生既要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也要掌握重要知识点,以备遇到真实案例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及所学案例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三、健全培训机制,夯实教师自身知识水平

影响课程实效性的另一关键因素便是任课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建筑法规》作为一门集工程类专业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于一体的课程,仅靠一本优选教材和短短32个学时的课时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重点和运用实践。因此,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师资力量本就薄弱,承担课程任务繁重,像《建筑法规》这样的考查课程一般是由青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并未从事相关工作,不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同时要么是工科类专业未受过法学知识教育,要么是法学专业老师兼任并未受过工程类专业知识教育,这类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经验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抓住课程重点,只能照本宣科,案例讲解也只能浮于表面,本就对纯文字教学不感冒的工科类学生更是失去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建议独立学院重视《建筑法规》课程,对造价工程方向教师进行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律师给做培训,并鼓励青年教师多学习、多去挂职,努力夯实自身知识水平,提升授课能力,促进课程实效性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田蓉.关于<建筑法规>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1-04.

[2]郭艳芹.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15.2.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7篇

首先,法律人应当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强捍卫者。法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法律人是把公平正义践行到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者,法律人自身信仰中的公平正义观念是老百姓得以信任法律和国家的最有效途径。作为有良知的法学研究者,未来的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或是立法专家,都应当是是时代良心的体现者。法律人肩负着为国家行法治、为人民争权力、为社会求正义、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为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添砖加瓦是法律人的职责所在。法律人不是江湖义士,不是劫富济贫的侠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是法律人必须养成的思维习惯。做到既不畏权贵,又不同情心泛滥,凡事不先入为主,不主观臆定,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不骄不纵才是法律人应有的职业素养。

其次,法律人应该是法律的忠实践行者。法律作为国家惩恶扬善、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有效工具,只有法律人严格遵守法律,坚持依法行事,运用其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价值观、善恶观和是非观来指导自身实践,才能正确辨别孰是孰非,也才能将法律的初衷良好地践行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转型期,让法律成为人民的信仰还有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让人民相信法律、相信司法工作者、相信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法律人是否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去解决人民面临的每一个需要法律人去解决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和法治中国的生存发展之道还有待时间来做进一步的磨合,法律人所能追求的就是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决定都有理有据,让每一条建议都于情于理能够被法律和当事人所接纳。最后,法律人应该是有着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人。

法律文字的存在是帮助法律人进行是非判断和解决纠纷所能依据的相对客观的标准,法律人应当坚守自己的法律尊严,做到能够对每一个事件进行独立判断。法律人还应该对自己有着正确的定位,并且能够坚持捍卫法律尊严和保有不被收买的决心和信念。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方式之一在司法活动中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力,法律工作者应当运用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观去引导舆论方向,不让舆论的声音左右自己对事件的定位。我们国家有着同情弱者的传统文化观念,法律也并非不保护弱者,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客观事实和证据是法律人判断事件和作出决定的最主要依据,主观上的同情心和善良不能够成为支撑法律人做出抉择的重要支撑点。

二、法学教育在法律人职业伦理培养中的地位

先生著有《法律教育》一书,提出法律人应当具备三中素质:一为法律道德,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真正能够长治久安的稳定社会是法律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因此,要把法律职业和法律从业人员看得比一般职业和一般从业人员更为重要、更为崇高、在职业准入和认知要求上也更为严格的职业。①以培养“法律职业人”为宗旨的法学教育,承载着塑造法律人思维模式和教会法律人研习法律文字的重大责任,在法治社会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

首先,法学教育是法律人职业伦理形成的基础。法学教育是法律人职业生涯的终身伴侣,接受了什么样的法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一个人能够有着怎样的职业生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校给老师和同学提供交流的空间,老师影响学生于有形和无形之中。法律人职业伦理未必以单独的一门课进行教授,但是从走进大学校门开始,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以及对于各种耳濡目染之学校和老师的行事作风,再加之阅读学校提供的各类相关书籍,便慢慢形成了一种思考习惯,当这种思考习惯根植于内心,也便成了法律人职业伦理观形成的要素之一。法学教育还是法律人从学校走进法律界的一座桥梁,法律人走得稳不稳,不仅要看法律人行的正不正,还要看桥梁结实不结实。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支撑每一位法律人走好自己职业生涯路的坚实后盾,所以法学教育作为法律人打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其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其次,法学教育是法律人职业伦理观得以长期维系的有效保障。从1999年我国《宪法》纳入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到现在对法制中国的倡导,我国的法治进程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进。但是,各类司法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人民大众对司法的信任仍然有待加强。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大染缸为何一步步改变甚至腐蚀了一个个纯洁的法律职业者处于经济高度增长而社会生活剧变期的中国,又是如此急迫地需要法学思想和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法学家、法官、检察官与律师等法律职业人自当担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于形形的“以权压法”、“以钱诱法”和“以情融法”引致的各种司法腐败,知法懂法所以更熟知法律漏洞却目无王法的律师、滥用司法权污蔑司法权威的法官和检察官是不能以法制不健全而推卸责任的。这些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法律人职业伦理的缺失,而最能够填补这个缺失的恰恰是我们的法学教育。②倘若法学教育能够培养法律人把法律职业伦理视为自己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习惯性出发点,并时时刻刻用自己习得的法律职业伦理观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那么法律职业队伍被老百姓所信任的程度就会越高,法制中国的建设也将会迈上更高的台阶。而法律职业伦理的观念形成以后能够得以长期维系的保障便是在法律人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阶段加以巩固和强化。法学教育对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培养应该是伴随着法律人一生的教育,学校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跟随者法律人职业生涯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也是让法律人曾经坚定的法律职业伦理观在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以后还能够得以长期维系的重要保障。最后,法学教育是完善和发展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外在动力。

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经养成就万世不变的。知识的更新、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素养都能够与时俱进、扬长避短,不断地向前发展。法学教育是法律人形成法律思维的先导,亦是鼓励和教会法律人推陈出新的先师。人们的伦理观念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改变,法律人在固守公平正义的底线的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不接受时代的进步。法学教育不仅为法律专业学生或是法律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也在此氛围下激励着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时刻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给予了他们一股强大的成长推动力。

法制中国的建设促进着法律的变革,而新制定或修改的法律在在实践中得以良好运用,还得靠法律人来践行。法律人的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时便能够得以体现,而保证法律人能够正确把握立法目的和宗旨的关键不仅在于法律人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在于法律人接受了何种教育以及内心秉承着何种理念去解读。在法律条文的规定缺失的状态下,法律从业人员又会秉承什么样的处理原则或是运用哪一条相关法律原则来加以解释和运用到具体情况中也要求法律人有着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去驾驭,这一切也离不开法学教育的跟进和督促。法学教育是法律人职业伦理养成、维系和得以发展的护航者和引路人,没有良好的法学教育,法律人职业伦理就容易缺失,法治中国的建设步伐就会变得尤为缓慢。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律人职业伦理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对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培养,进而能够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一批批有法律道德、有法律知识和有社会常识的法律精英。法学教育推动着法律人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培养了适应时展和符合法制中国建设之需的具备良好法律职业伦理的法律职业队伍。

三、法学教育在法律人职业伦理培养中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法律人的职业伦理是法律人走入法律行业从事各类法律活动的思想基础,其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法学教育的培养。法学教育承担着为净化社会法治环境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培养一批批有着较高职业伦理的高素质法律职业队伍的历史责任,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塑造法律人的法律思维、强化法律人专业知识和提升法律人的法律职业技能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首先,法学教育能够培养法律专业学生较为职业的法律思维法律职业队伍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严密的思维和紧密的逻辑是法律人必备的专业素质。公平正义是法律人必须始终恪守的思想理念,而法学教育正是教会法律人思考和运用法律的一种及其重要的方式。法理学、法制史和宪法学课程的开设从法学这门学科的历史演进过程到法律的制定修改过程,再到对以往法律制度和现存法律制度的思辨和运用上都授予了法律专业学生一个法学领域内应有的法律思维模式系统图。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法理学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法律的入门知识,塑造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学世界观,培养了他们对于人类社会法律生活的哲学态度。同时,通过法的基础理论、法的基本范畴和方法的研习,塑造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这门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了解了每一个法律条文背后的历史推动力和社会进步所需要做出的各种相应改变,帮助学生从历史的渊源上去寻求每一个法律部门和每一个法律条文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宪法规定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通过对宪法的学习和对宪法学的研究,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国家法治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完成的目标,进而学会思索为推进我国法治进程而需要进行的努力。

法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借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法学教育是帮助学生以最快速和最有效率的方式走进法学的大门的首要选择方式。通过对法制史、法理学和宪法学的学习,学生更容易明白法之“平之如水”的内涵和坚持公平正义的意义。法学教育对培养法律人职业伦理的重大作用之一便体现在帮助法律专业学生塑造职业的法律思维,从而让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每一名法律专业学生的内心。其次,法学教育能够强化法律人的专业知识法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唯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帮助国家和人民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法学教育在我国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阶段,大多数有法律教育资格的学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都为法律专业学生开设了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等基础性的法律部门的课程。法学教育不只是教会了法律专业学生研读法律文字的能力,而且帮助法律专业学生了解了各个法律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加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法律功底和强化了法律专业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和细化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而研究生阶段大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于法学本科的同学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疏导教育,让学生在自己所报考专业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自己所学专业,从而在所学专业知识的研究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显得更为专业和更具效率。此外,法学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善恶观和价值观的一个客观参考标准,法学教育在帮助法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法律人职业伦理形成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源泉之一。最后,法学教育能够提升法律人的职业技能法学教育向社会输送着具备各种法律职业技能的律师、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等等的法律职业人才。

唯有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法律人才能胜任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即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纠纷和矛盾。法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法律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也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法律思维,更在于提升法律人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和技巧。法学教育活动中的模拟法庭的建设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运用专业知识和运用法律逻辑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让还没有资格走进法律行业的法学专业学生也有机会体验作为一名真正法律人的感觉。一切以法律为依据,模拟各种角色来处理具体案件的教学形式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就培养了一定的思维直觉、思考模式和处理方式,并且能够得到资深老师的点评和意见,具备这些一定法律职业技能的学生踏入社会就一定不会是只会纸上谈兵而无法独立工作能力的初生牛犊。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城市处理的各类公开审理案件的旁听也让法律专业学生对日后自己即将从事的行业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从旁观者到日后的参与者,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思考,也对法律专业学生今后走入法律相关行业奠定了一定的职业基础。

四、结语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职业伦理的最佳方式,是帮助法律人形成法律人职业素养的基础、动力和保障。法学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提升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品质来净化法律职业队伍,扭正司法腐败之风,还能够为法制中国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法律职业队伍,推进法治进程。我们必须把培养法律人职业伦理纳入法学教育的范畴,在培养有职业道德、有专业知识和有社会常识的法律人的同时,也为国家贡献一支能够捍卫社会公平正义,有着良好价值观、善恶观、是非观,并且能够有着自己独立思维能力的优秀法律职业队伍。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8篇

在现阶段,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

一、崇尚法律的精神和信念。

今天的社会是法律统治的世界,是法治社会。从亚里士多德的“良好的法律是最好的统治”到马克思的“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从西方的法律契约自由精神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社会发展的规律已经昭示:一个国家在治理社会时,必须把法律奉为治国之法宝或自由的保障,崇法必须也必将会成为国家或公民的一种精神和信念;没有这样的信仰,依法治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谓崇法,就是要有一种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具备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当事人尽心办事、全力负责的信念,崇尚法律、相信法律、敬重法律。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法律状况,主要问题不是法律欠缺,而是法律得不到公正的实施和遵守,法律制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尊严与威望。法律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法律是否体现了应有的正义和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特别是法官是否具有崇法的精神和信念;具有这种精神和信念的人,必然对法律也充满着无限爱心和敬意,甚至把法律看成是自己的第二生命或可以献身的事业,因而法律所体现的尊严和权威就非常理想。特殊的职业必须选择特殊的人才胜任,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法官是否崇尚法律,法律是否至高无上并受到他的尊重,这是衡量中国社会是法治还是人治的尺子,针对中国的法律传统,最为重要的是要真正培养、造就一批合格、正直、有法律精神、崇尚法律的法官。

二、优良的法律职业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

法律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司法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实践经验、洞察力、判断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专业技能。

专业知识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起码要求,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在法律高度发达和复杂化的现代法治国家,决不能允许“春秋决讼”之类的故事重演。

法律实践是职业法律家的真正摇篮,一个人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或者法律专业知识,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法律实践,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职业法律家。法律是社会生活规律的反应,只有通过使用法律的实践才能深刻体会法律的内在理念和精神,使专业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并生动起来,才能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法律实践经验是一个人理解案件事实真相、掌握案件事实的实质以及找到解决纠纷的合理方式的必要条件;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书生所难以想象的,案情的发展往往有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多种可能性,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且善于从实践中学习的人,才能成为职业法律家。

专业技能是法官把法律应用于裁决案件或解决社会纠纷的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适应能力”。它大致可以分为天赋的能力和学得的能力,其中学得的能力是主要方面,是经过长期训练获得的,是专业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与专业知识相比,专业技能是天赋、学习和实践等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专业技能是一个人能否持续地从事法律工作的决定因素,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背景或文化素养。

三、良好的品性和德行。

所谓司法品性,是指从事司法工作所必备的守法、公正、廉洁等道德品质和博爱、耐心等性格特征。

法律是外化的道德,违法就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法官作为执法者,身穿国家制服,代表国家形象,必须处处严于律己,带头守法,以法律的准绳要求自己,正所谓,先正己、后才能正人。法律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法者的自觉守法来张扬的,法律应有的尊严和威信也体现在法官的带头守法中。作为法官,除了一手拿着宝剑以制裁罪恶,更重要的一手是要握着天平以教育人民、弘扬正气。所以法官的守法观念、言传身教就特别重要。

法官道德品质的要求包含着社会公德的要求,如果一个人不能恪守社会公德的要求,就不完全具备法官的道德品质。“公正”、“廉洁”等道德规范,同司法也有特别紧密地联系,是司法工作别敏感、特别重要的道德规范,法官必须模范遵守。

法官的性格特征是司法工作对法官性格、倾向和态度的特殊要求,如博爱、耐心、宽恕、人权意识等性格特征。虽然法官的性格特征与天生的性格倾向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通过长期的道德修养形成的个性特征。

四、护法的胆识与使命。

任何法律的实施,都不 可避免的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我国权与法、法与情的争斗是常有之事。法官按其使命来说是要献身于法律正义的,作为正义的守护神,他随时要和各种公然藐视法律的不法行为抗争,甚至必要时付出生命。为什么在我国同是一部法律,同是一个案件,在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地区,却会有不同的结论,除了立法中弹性高、法规不明确的客观因素外,另一原因,法官没有护法的胆识和责任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9篇

一、会计学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经济法课程本身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然而,当前很多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让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存在很多误区。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老师忽略了给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独立意思表示的机会,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容易让学生把经济法看成是一门枯燥无>!老师在法律法规的介绍中引入的很多案例比较陈旧,要么是与最新修改的法律法规不符,缺乏针对性,要么是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符,缺乏时效性。最后,老师在教学工具的应用上缺乏创新性。很多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有效地把教授、板书、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有机的结合,教学方式单一。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而经济法是会计学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当前,经济法教学内容普片缺乏针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章节缺乏针对性。目前,经济法还没有集中于一部法典型的规范性文件中,而是散见于大量经济法规之中。经济法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法和商法中,民法主要包括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商法主要包括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和票据法,除此之外,还有经济法相关法律制度。所以,从教学内容上看,经济法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广。然而,在有限的课时下,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章节都面面俱到,需要选择性地讲解,因此,老师在章节的选择上可能参差不齐,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对会计学专业缺乏针对性。第二,章节里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经济法每一章的内容都有一个特点,即内容多、杂、细。学生在初学时很难全面的掌握所有知识点,更难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结果很多学生对章节的内容的认识什么都想学,但就是不知道学什么;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没有学到。经济法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对学生现在的学习、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第三,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体现出不足,尤其是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无法把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现实结合起来,无法活学活用。

(三)考试方法缺乏合理性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学生期末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和平时成绩(30%)组成,经济法也不例外。这套成绩评定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产生很多弊端。由于很多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方法都存在着误区,认为经济法只是一些法律条文,只要把它记住就可以了。然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达到了70%,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考及格,就在考前临时抱佛脚,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相关的法律条文,而对其内含根本没有理解到,更别谈运用法律条文来分析现实经济主体的法律纠纷。虽然平时成绩占比30%,但很多老师是仅依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来决定平时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导致很多学生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只要老师点名到了,平时成绩就有了,至于在课堂上能不能学到知识,很多学生并不在乎。所以,在当前这套成绩评定体系下,对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伤害。

(四)教师专业知识的缺失

经济法是经济学和法学两大学科的交叉学科。由于会计学专业经济法教学与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故在教学中就很难两全其美。从事法学研究的老师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欠缺,很难把法融入到实际的经济问题中去分析;而从事会计学研究的老师因为法学知识的欠缺,在经济法的讲授中可能会出现法理知识不足、法学知识深度不够等问题,让学生对经济法的认识缺乏深度。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因为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二、会计学经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个案研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具体案例,掌握分析问题的原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让其针对案例进行认知、思考、分析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且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等素质。[1]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选择的案例要贴切。老师在选择案例时需要结合某个章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的含义需要来选择,案例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第二,选择的案例要新颖。老师可以从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途径,选择当前的热点、重点、经典案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当前热点问题,又能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案例分析要注重讨论和总结。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做出意思表示、相互辩讨。同时,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讨论结果不是最主要的、讨论过程才是最宝贵的,不要怕出错,错了通过讨论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然后予以纠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和主导地位。老师要要求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不能偏离主题;当学生发现分歧或讨论结束,老师需要对上述讨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相关法律得出正确结论,以实现预期的案例讨论教学效果。

(二)经济法教学与资格证书考试相融合

在新常态下,社会更需要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在现有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就需要老师在经济法教学中中,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资格证书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经济法教学与资格证书考试融合并不意味着经济法教学是以通过资格证书考试为目的,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为目标,以资格证书考试为风向标,注重拓展学生的经济法律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资格证书考试从某个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学生参加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既能检验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也为将来职业的发展和职称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考试改革,实现多元化的考评模式

改变过去重考试,轻平时训练的现状。很多学校学生的期评成绩来源于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仍占绝大部分,很多学生忽视平时的训练,仅通过期末考前的复习也能通过考试,为此,应积极加强考试改革,实现多元化的考评模式。首先加强考试改革。通过应经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考试无纸化和试卷差异化,改变过去期末考试学生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局面,降低考试作弊的概率。其次,实现多元化的考评模式。降低期末考试在期评考试中的比例,提高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出勤率所占的比例,比如采用期评成绩=期末考试(50%)+上课表现(30%)+出勤(20%)。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成绩引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试卷题目设计改革。降低单纯记忆性的试题比例,增加案例分析的试题比例;减低客观题的比例,增加主观题的比例。把期末考试试题与相关资格证书考试试题看齐,经济法把期末考试办成为检验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试。

(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要提高会计学专业经济法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老师的相关专业知识。无论是会计学专业的老师,还是法学专业的老师,要上好经济法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法学专业的老师需要学习会计、税法、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票据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时刻训练自己把法学知识融入到经济问题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结合相关法学知识分析当前经济热点,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学专业的老师也需要不断自学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民法和商法,以提高自身的法律理论功底。同时,时刻关注经济法的修改,以便把最新的法律法规融入到经济问题中,促进学生对经济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科研和教学相结合。通过申报经济法相关的教研课题,深入研究经济法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准确教学定位、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法律专业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法律援助;专业学位;法律硕士;职业能力培养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②参加法律实务专业实践是实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性环节。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提供援助的主体从事法律援助活动是法律硕士专业实践的优质途径之一。

一、法律硕士研究生作为提供法律援助主体的优势分析

1.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力量,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大学生群体是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之一,他们一方面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重视;另一方面,涉世不深的他们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对能够使他们更多接触社会的社会公益事业充满了热情和极大的兴趣。他们愿意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回报社会。

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使其所提供的法律援助具备了一定的质量保障。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接受了或正在接受系统的法学教育,有些学生还在兼职做一些法律实务工作,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功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提供服务的质量。

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双师型”专业化教师团队为基础,采取“双导师”制。本校法学教师和具备丰富职业经验的校外导师可以根据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相关制度,共同指导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本校法学教师在法学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接受校外导师实务经验方面的传授。

以上这些是法科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提供法律援助主体的优势,这些优势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提供了可操作性,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法律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提高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在学生们接触的案例中,许多案件的当事人都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所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极大的困绕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急需专业人事的有力帮助。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处理,会使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理解了党和国家为什么近些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保护,认识到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正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

2. 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提高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们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主要侧重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处理一系列法学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了学生们对法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了专业技能。

3. 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法律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

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如果只停留在书面上,那么对其的理解也只能是相对比较肤浅的,通过接触和处理实际法律问题,则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则可以实现对知识的这种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生们处理的案件中,有许多都是有关劳动纠纷的案件。当学生们在处理法律援助中心中有关劳动争议的案件时,会亲身感受到劳动者对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迫切需要,体会到劳动权益对于劳动者生活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对建立劳动法律制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们认识到劳动法律是劳动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是每一个劳动者享有幸福生活的法律保障。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有利于加深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接触社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基础。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就为学生们接触社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在法律援助中心处理各种各样的案件,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到了形形的社会现象,开阔了眼界、加深了认识。

5.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在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职业道德和操守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学生们处理的一些案件中,极少数法律职业者违反法律职业道德和操守,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通过这些案件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当事人的那份辛酸和痛楚,也意识到了一名法律职业者恪守职业道德和操守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拥有一颗公正之心、具备一身廉洁之气是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总之,参与法律援助活动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优质途径之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培养法律职业道德和操守、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障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本文为2011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习实践环节模式探析 》(项目号:52WT11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阎丽鸿.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体系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第10卷,2008,

[2]匡国媛.充满希望的朝阳领域――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四期,

[3]吴汉钧.中国法律援助在行动[J].中国行政管理,1997(6).

[4]宫晓冰、高贞.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前景[J].当代司法,1997(6).

[5]缪仲妮.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制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3-87.

[6]洪慧萍.“法律进社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03,(3):12-13.

[7]苗佳.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177.

[8]黄妹华.走出法律援助困境的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3):45-46.

注解:

①王琼,邵云伟,章志伟,杨勤容,顾潇斐.法律援助的政策规范与运作制度研究[J],中国司法,2005年第01期。

上一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高中实验室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