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集权与分权范文

时间:2023-09-25 17:48:37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1

论文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学区管理中的权力分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促成了学区管理由集权管理到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学区是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基本行政组织,它管辖着若干个学校。学区管理中权力分配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学区内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本文拟从由权力分配方式角度讨论美国学区管理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一、美国地方学区管理权力所涉及的领域

    涉及到学区管理的权力领域主要包括:主要由学区管理人员掌控的权力;主要由校长掌控的权力;主要由教师掌控的权力以及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掌控的权力(见图1)。学区管理中的重大事务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决定;学校设施维护方面的事务主要由校长决定;课外作业及留级升级方面的事务由教师决定;校庆及福利等方面的事务由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决定。学区内最重要的决策主要涉及到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及教师发展,在强调民主权力的学区这些都属于共享权力范畴。

    美国学区管理中的权力分配曾经是当地的政策问题,20世纪大半个世纪以来,地方学区更强调集权管理,但在过去的10至20年间,一些州,如堪萨斯州和肯塔基州,采取了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政策,呈现出一种由集权管理转向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二、集权管理

    在美国的学区管理中,集权管理描述的并不是各个学区管理中权力分配的具体情况,但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权力分配的总体状况。不同的地方学区集权的表现形式及集权特征并不一致,形成集权管理的因素各异,集权程度也因所需要作出决策的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集权表现

    美国地方学区的权力分布因各州各学区而异,并不存在绝对集权的学区,只是各个时期各学区集权的具体程度不一样。就集权的领域而言,各个时期学区集权的领域也存在差异,各个学区的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当然,集权表现形式也存在共性,这可以从民众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事项中反映出(见表1)。

    第一,决策方面。在美国,民众的民主意识比较强,参与决策的欲望较高,而普遍认为学区的决策方式单一,代表性不足。在学区只有领导阶层才能作出决策,关键性决策中代表性很强的教师被排除在外,教师的利益不能较好地得到维护。此外,由于美国的地方学区有权征税,学区内的纳税居民也希望自己能

参与学区的重大决策,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学区董事会成员中不乏纳税居民,但数量有限,而且并不一定能真正代表纳税居民的心声反映百姓的诉求,再者,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发言权。

    第二,交流沟通方面。美国地方学区集权主要体现在沟通渠道和沟通时效上。由于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致使信息不能很好回流,许多利益诉求得不到倾诉与体现,信息经过学区各级传递后,管理者可能将信息过滤;由于教师排除在关键胜决策之外,他们也会对校长的意见持保留态度。很多意见得不到及时沟通,也会延误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第三,管理结构方面。美国地方学区由于大多数专业人员不能参与关键性决策,僵化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由于校长和教师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无法对学生提出的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恰当的反应。而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又由基层人士负责,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集权特征

    1.集权的表征

    美国各州地方学区的集权程度和集权表征有差异,不同学区的督导对学校的控制与监督不一样。有些督导非常严格地控制着校长的活动,而另外一些督导则相对民主。地方学区内各校长对教师的控制与管理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在较为集权的学区表现出了金字塔状的组织文化特征,即权力集中在组织的上阶层。当金字塔从底部向顶部移动时,人员的数量减少,但被赋予的权力增多,而当金字塔从顶部往底部移动时,人员的数量增多,但被赋予的权力减少(见图2)。

    2.集权方式

  金字塔状集权学区组织结构使督导拥有一定的权力对校长进行严格的控制。早在1987年彼得森就

将督导与校长的关系划分为监督、输入、输出、行为、选择性社会化、环境等六种控制机制,反映出督导集中自己权力的不同方式。校长又模仿督导的方式,形成类似的控制方式。而学区督导对校长的控制以及校长对教师的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区集权方式,形成一种集权式组织文化。学区集权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见表2)。

    (三)影响集权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着美国地方学区集权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方面、政治方面、文化传统方面、经济发展方面和法律制度方面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古典理论的影响

    古典理论认为:效率是衡量生产力的唯一尺度;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工作应该分成多个构成部分并接受高度监督;为确保较好地管理,统一的政策、规则和规范是必要的;人不是生来就喜欢勤奋工作的;为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较好地协调完成目标,权力的等级制是必要的。这种规范化的理论影响了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组织形式,也影响了教育领域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集权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0世纪早期,古典理论影响了一些城镇学区管理模式的形成,并被当作在教育改革中有创新精神的成功典范。古典理论倡导的这些理念符合工业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2.联邦和州的法律制约

    在布朗对托皮卡董事会诉讼案中,布朗赢得了胜利,该董事会受到制裁,使更多的董事会和督导害怕被起诉或被州政府制裁,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许多学区变得更加集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一些领域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涉及民权的法案以及残疾人权益方面的法案),促使督导和学区董事会采纳了规范行为的制度与政策。在规范教师及其他底层人士行为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行为活动空间与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决定权。

    3.州政府的行政干预

    在美国,各州的宪法允许并要求立法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地方教育进行控制。这种控制,随着20世纪80年代政治改革压力的增强而上升,州立法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干预使学区管理结构更趋于集权化。促进学区合并的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法案使学区数量更少了、规模更大了,学区合并使州教育部门与地方学区的关系变得更具可控性。复杂的立案程序、财政控制以及课程指示都激励着集权管理,同时也激励着聘请能较好地实现这些功能的专家。

    4.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使学区董事会和督导担忧会失去对教育的控制。倡导教育公平的人认为教育具有公益性,任何公民都有权接受教育,学区董事会和督导应该确保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均等学习机会;而提倡保证教育质量的人则认为学区董事会和督导应该确保学区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观念上的差异与矛盾影响着学区的价值观与办学理念。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动摇使董事会和学区督导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进而加强对学区教育的控制。

    三、分权管理

    分权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大城市学区的学生类型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分权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美国分权理念多次被用来解决少数民族提出的代表性不足问题。近年来,由于政治变化及专业发展原因,学区居民干预教育事业的意愿加强,使得分权管理进一步发展。分权有利于开展校本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虽然各个学区在分权管理的表现形式上与分权管理发展的动力上有所差异,分权管理也不能反映权力分配的具体情况,但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仍在上升。

    (一)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美国地方学区分权管理从董事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和人员分布方面得以体现。学区董事会成员通常以两种方式产生,即:选举和任命。近年来,任命方式产生的做法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选民认为被任命的董事会成员对学区的需求很少给予回应和满足。1992年,唯一一个不准以选举方式产生董事会成员的弗吉尼亚州改变了这一相关法令,到21世纪初,93%的学区董事会声称其所有成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学区董事会成员90%是非党派分子,基本不带政治色彩,候选人之间很少发生竞争。成员中约8%的人是亚裔,4%的人是拉丁美洲人,大约犯%是女性。

    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还体现在学区董事会成员结构方面。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很长一段时期内,董事会成员主要是白色人种男性人士,在社区往往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一些知名的社区更是如此。在1989年有94%的董事会成员是白人,至2001年下降到86%,非白种女性成员比例上升到40% 。

    (二)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动力

美国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

    第一,实施分权管理可以增强决策的弹性。决策的弹性体现在决策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两方面。由于董事会组成结构的变化,可以使董事会成员更具代表性,有利于体现民众对教育的要求,使董事会的决策更具适用性和灵活性。学区实施分权管理可以增强教师的权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予以适当满足。对于学校而言,实施分权有利于灵活地作出决定进行适当的变革,以便更好更快地应对社区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无论社区居民、教师还是校长都渴望获取更多的实权,尽力推动学区分权的发展。

    第二,实施分权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通过分权,学区员工手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事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职员容易得到学区领导的赏识,而领导的赏识又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促成的良胜循环有利于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能够较好地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环境是学区职员所需要的,所激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也是学区领导所期望的。

    第三,实施分权管理可以确保决策在问题处理中更有针对性。分权管理使处于权力金字塔底层人员获取更多的权限,在面对学生、家长要求和出现新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2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职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即城管执法,起源于1996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该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指将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经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它把原来分属于环保、环卫、规划、工商等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把一些职能部门所拥有的管理权、审批权中的处罚权分割出来,以履行城市管理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责,完成对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任务。该制度目的之一是要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依法创制后,国务院决定首先试行于城管领域。截止目前,除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82个城市外,全国还有193个市级政府和806个县级政府开展这项工作。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行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较高评价。但是,该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如法律地位、职责划分、运行机制、自由裁量权、执法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城管人员野蛮执法、暴力执法,行政相对人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激发社会矛盾。那么,城管机关是否有执法的权限、它的地位又如何。城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到底享有哪些行政职权,他们的职权范围如何划定,这些看似基本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城管执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一、城管执法机构的法理分析和思考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行政主体的适格问题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担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②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分析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具备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资格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行政主体依法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根据行政权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行政权分为:规范制定权、处罚权、调解权、组织权、证明权、审批权、强制权、复议权、裁决权、检查监督权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行使的是国家行政处罚权,该处罚权是从原属于市容、规划、绿化、市政、环保等职能部门所拥有的管理权、审批权和处罚权中分割出来的。

第二,行政主体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是指行政法赋予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并承担行政法上的义务的资格,而行政法上的行为能力则是指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行政法赋予的权力和履行行政职责,并能对自己的行政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③国务院依据《行政处罚法》的法律规定取得调整和重新配置行政处罚权的权力,然后国务院再通过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或条例的方式具体落实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将该权力授权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由各个地方政府对政处罚权主体资格进行重组和分配,最终使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由于行政法律法规享有了合法的集中行政处罚权,具备了行政法上的权利能力。

(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地位和性质

1.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

《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中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相关规定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主要依据。依照该法规定综合执法必须是由法律法规的授权执法。可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权力是依法律法规的授权而来,是具有合法的法律地位的。

2.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性质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性质是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法》第16条明确规定“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国务院办公厅[2000]第63号文件也作了明确规定,即城管综合执法机关不能隶属于政府某部门,也不能作为部门的内设机构,它必须能独立的行使权力并以自身名义承担相应义务和责任。

(三)、对于城管执法权的分析

虽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主体适格,拥有法律规定和保护的地位,是行政机关。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行政执法权中的各种问题。

1、城管执法的权力来源有瑕疵。由国务院法制办以复函形式批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违反了行政法中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所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自始至终皆需有法律依据或明确法律授权,没有明确法律授权均不可为。④也就是说城管机关要想获得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须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但是国务院法制办的复函和省级人民政府的通知均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甚至连行政规章的级别都达不到。所以说城管行政权力的来源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2、城管执法的范围超出授权。按照《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城管机关享有的只是被集中起来的行政处罚权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据国法[2002]17号文件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规定及归纳地方法规、政府规章中城管执法范围,城管执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违章建筑或设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公用事业管理方面;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等等。上述城管执法范围的宽窄,因各地方政治、经济等发展不平衡及地方领导层的差异性不同而有明显的不同,有浓厚的地方特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集中的是处罚权,而不是其他权力。根据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管理权的内容包括行政许可权、监督权、指导权、强制权等。“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顾名思义,只是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而不是许可权、收费权等其他行政管理权的集中。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城管机关不仅享有行政处罚权,而且还享有行政监督权和行政强制权。这明显超越了法律规定。

3、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不等于执法权。“第16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仅指行政职权中的行政处罚权。而现在的城管执法权,不仅有行政处罚权,还有其它行政职权。第16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城管执法权在行政权内容上、性质上不是等同的或相同的行政权,第16条并不当然等于城管享有执法权。行政执法权与行政处罚权不是等同的,行政执法权内容比行政处罚权多、范围比行政处罚权广。在其它领域,如林业领域、文化领域也存在试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所以城管制度存在立法上的缺失。

出现上述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主体法律化不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机关与同级政府、职能机关以及上级职能机关与同级政府之间权力分配难以实现;其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各部门权力重新分配的问题。部门强调特殊性的现象较普遍,保留的多,主动移交的很少,一些对地方涉及收费的处罚项目,移交的不多,而同意移交的项目又为既难管又不想管或无利的老大难及各种细碎项目。再次,相关的立法滞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主要依靠政府规章进行政策性调整是不够的,也是不规范的,不足以显示一种制度的权威性与正式性。

二、城管问题的解决途径

1、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的具体标准,城管工作显得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不利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开展。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设,使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具体的处罚标准。可以制定《城市管理法》,保证城管机关执法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另外,有必要对相关法律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与《城市管理法》相冲突的内容必须废除或修改,消除法律规范冲突现象,为城管执法提供权威法律依据,以保障城市有序发展。

2、严格行政程序,依法行政

行政程序有利于充分调动行政相对人参与国家管理,参与行政行为的积极性,避免传统法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局限。实践证明,行政程序是“法治行政”和“人治行政”的分水岭。城管执法机构应严格依程序执法,明确执法的权限程序,在建立健全城管执法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城管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坚持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城管执法水平

文明执法,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老百姓对城管执法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文明执法不是软弱执法,不是消极执法。要认识到没有严格执法就不可能有文明执法。执法是一种艺术,掌握好文明执法和严格执法的“度”是一个地方管理水平的体现。要坚守严格执法的底线,同时体现出文明执法的气度。某些地方花巨资引进城管装备把城管打扮的像特警一样,这样做其实疏远了和百姓的距离。城市管理搞得像打仗,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而有的地方要求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忍让”执法,甚至出现了将队员打伤打死的情况。这又伤害到了法律的尊严、行政的严肃性和行政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样是不可取的。拒绝走极端的作法,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充分利用行政权力严格执法同时符合比例原则采取温和的损害较小的执法方式进行行政执法或许可以讨论。

总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肩负着维护城市正常运转秩序,促进和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城管执法要在立法上明确职责、规范程序。执法上以人为本,严格执法,严把执法人员来源关,提高执法者的自身素质与守法意识,严格依法行政,在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公合理,不随意践踏执法程序,充分尊重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们才能使城管执法走出现实困境,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管执法之路,才能建设一个宜居、平安、生态、幸福的“美丽中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江凌,张水海.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J].行政法学研究,2008,(4):16.

[2]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3]方世荣,石佑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页.

[4]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吕好.城市管理整合执法的法理与实践[J].行政法学研究,2003,(3):51-54.

注解

① 江凌、张水海.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J].行政法学研究,2008,(4):16

② 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③ 方世荣,石佑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7页.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3

【摘 要 题】数字图书馆论坛

【关 键 词】数字图书馆/版权授权/授权/数字作品

【正 文】

在传统时代,作品的创作、传播与利用主要涉及作者、出版者、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数字时代,围绕着作品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不再是这种三点一线的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作品不断涌现。数字作品的出现搅乱了传统的版权世界,数字作品提供者成为版权关系中的重要角色。不同的利益集团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数字作品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欢迎有的排斥。面对这种新的变化,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显得无所适从,数字版权保护成为新世纪版权界的焦点。各方利益集团围绕着数字作品而发生的版权冲突集中体现在有关的侵权诉讼中。

1 法学家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之诉的典型实例

最早向数字图书产业说“不”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2002年,陈兴良诉称:中国数字图书馆网站未经其同意,擅自将其3部作品上传至数字图书馆网站供读者使用,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

2004年,以中国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7位法学教授状告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诉称书生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了他们的多部作品,侵犯了其版权。

两起案例都是以数字图书馆败诉而告终。这些判例表明,数字图书馆不能擅自将作品数字化后进行网络传播,对于享有版权的作品必须经过版权人的同意方能在网上传播数字作品,否则就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

2 数字作品的出现对传统版权领域的冲击

法学家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诉讼反映了数字时代版权领域的新问题。数字时代的作品创作和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图书以其快捷、跨时空、检索便易和复制简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数字作品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受到了多方质疑。版权所有者与数字图书馆之间围绕着数字图书的版权问题展开了一场新的利益争夺战。

“未经许可任意使用他人享有版权的作品是侵权行为。”关于这一点利益各方都持赞同态度。作品的版权应该延及数字环境。我国新修改的版权法也规定,版权主体就其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图书版权问题争议的焦点不在于数字作品是否应受到版权保护,而是在于数字图书馆如何取得版权授权。

3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版权授权的模式

目前国内较大的数字图书公司有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万方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数字图书馆等。很多数字图书馆都曾招致版权侵权诉讼。数字图书的版权问题震动了图书馆界、出版界、法学界、版权所有者等各个层面。

关于数字图书的版权授权,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3.1 直接授权模式

即数字图书馆向版权人直接取得授权。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超星数字图书馆,因此也有人称为“超星版权模式”。“超星版权模式”符合目前法律规定,是遵守著作权法,尊重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最佳典范。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授权模式效率太低、浪费社会成本,不是最佳的授权方式。

3.2 授权模式

即通过版权管理机构,版权人把自己的权利交给该机构,由版权机构统一管理版权人的权利。数字图书馆向版权机构交纳一定的版权使用费,版权机构再将这部分报酬转交作者。在国外,这种授权模式运营得很成功。在国内,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按我国目前的版权发展现状这项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

3.3 法定许可模式

即通过修改法律,将数字图书馆和网上传播作品,采用“法定许可使用”,事先不经过作者许可,事后向作者支付报酬。目前国内法学界和图书馆学界有许多人主张将法定许可全面引入数字图书馆,解决数字图书馆对作品的海量授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5种法定许可的情形,其行为主体分别是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录音制作者和出版社,数字图书馆没有被授予法定许可的权利。将作品数字化列入法定许可范畴目前仍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国际上的先例。

3.4 放弃版权模式

有专家学者提出,让作者放弃自己的部分版权,但是否放弃版权只能是作者自己的事,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因此采用放弃版权模式只适用于一部分作者自愿放弃版权的作品。国内也有数字图书馆号召作者无偿捐献版权,鼓励作者化私权为公有,但是响应者很少。

3.5 要约授权模式

作者在出版图书时发表一个要约,声明版权人的权利,规定别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作品,任何机构或个人只要愿意接受该条件,就可以按照约定的方式合法使用该作品。这种授权模式在国内已经有了先例。我国第一本刊登了授权要约的图书是《最后一根稻草》,作者钟洪奇在书中有如下权利人版权声明:“任何个人或机构均可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本书:(1)授权范围:数字形式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2)授权费用:收入的5%;(3)支付方式:在收入产生6个月内支付给中华版权公司收转;(4)使用方式:保持作品完整性,必须注明作者和来源;(5)保留其他权利。大多数字图书馆极力推崇此种模式,认为该模式能使权利人更有效行使其权利,使用者能更有效地获得授权,从而使公众获取知识更加方便,形成一种多赢的局面。

4 理想的版权授权模式

尊重知识,尊重版权,是数字图书馆必须时刻牢记并严格遵守的重要原则。对于有版权的作品,数字图书馆在利用作品作为数字资源时必须取得作者的授权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目前情况下,还没有一种固定的数字作品版权授权模式,怎样在法律框架下既不妨碍数字图书产业的发展又能充分保障作者权益,是版权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在现有环境下最理想的版权授权模式是授权。即作者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交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统一管理,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数字图书馆就数字图书的版权问题达成相关协议。

4.1 授权模式有着坚实的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这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次明确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地位,也标志着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正式确立。

国家版权局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三条规定:“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的,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取得许可,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许可。”此条明确规定了取得作者授权的两种方式:向著作权人直接取得授权和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为授权。

4.2 授权模式有着良好的可操作性

综观目前数字图书产业存在的几种版权授权模式,授权模式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虽然直接授权模式是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合法授权模式,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数字图书馆要担负起调查版权状态的任务,直接向每一位著作权人取得授权和支付报酬,这是相当困难的,所付出的成本将是巨大的。超星数字图书馆虽然取得了23万作者的直接授权,但其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十分严重,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而法定许可模式暂时还没有存在的合法依据,要成功实现数字图书馆利用作品的法定许可,还需要数字图书馆长期的奋斗和努力。放弃版权模式和要约授权模式在强调私权保护的法制环境下也只能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短期内不可能在全社会得到普及。

因此,当前最好的选择是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授权。数字图书馆在上载作品时,只需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征得许可和支付报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起到信托人的作用,由其代为行使著作权人的权利。健全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机制会保证图书馆利用作品的授权高效率地进行,其对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4.3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西方版权管理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各国的版权管理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我国《著作权法》实施以来,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只有10多年的历史。1992年我国第一个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正式成立。目前我国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主要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目前,正在筹建中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有中国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协会音像版权集体管理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表演者权益保障中心等。除上述已经成立和正在筹建中的各种版权集体管理机构外,还成立了一些版权公司。

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摸索阶段,版权集体管理机构还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图书馆界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张对权利人的数字化复制权和网络信息传播权进行强制集体管理。我国国家版权局《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四条第三款指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收取未与其签订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的著作权人的报酬,应及时转交相应的著作权人,并为此公告。”因此,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不仅可以管理会员的著作权,也可以管理非会员的著作权,只要将报酬及时转交相应的著作权人并公告。因此,必要时,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对著作权人的著作权进行强制集体管理,这就充分确立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和地位。国家版权局应该加强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设,以使其在版权领域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能。

总之,为了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化信息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数字图书产业的作品授权提供一个切实有效、能够指导开发实践的解决方案。使数字图书馆、作者、公众三方的利益达成有效的平衡。即使公众能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又不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让更多的著作权人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享受数字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庄琦,马海群.著作权适度保护与数字图书馆行为的适度扩张.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

2 顾必成.网络环境下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若干思考.新世纪图书馆,2003(1)

3 陈勤.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解决方案.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6)

4 李培.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6 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1999年12月9日国家版权局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4

论文摘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财政集权与分权是其中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蒂博特模型的局限性分析入手,指出目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已不是集权与分权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一个逼近二者最佳协调区域的联结点。 

一、 蒂博特模型概述 

公共品使用中的“免费搭便车”行为使得政府无法获知应为公众提供多少此类公共品,从而给政府决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政府尽可能地掌握公众的需求信息进而提供恰到好处的公共品,但是困难多多。 

tiebout曾设想,若有足够多的社区供选择,在公共品的提供确实存在地理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选择居住地点来表示他们对公共品的偏好,这被称之为蒂博特模型。蒂博特模型的理论内容主要有:一是边际成本为零推动了各地方政府在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上的相互竞争;二是以自由限期为前提的“用脚投票”。 

市场经济是一国公民在国内自由迁徙的保障,在蒂博特的原文中,他假定人们生存依靠的是非劳动收入,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工作需要而被固定在某个地方,人们就有可能表现出他们对地方提供品的偏好。只要存在足够的可供选择的“社区”,消费者就会像选择私人产品一样,通过投票行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税收——服务组合的地方居住,让地方政府按自己的偏好来提供公共品,使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水平和其所征收的税收水平达到一致。 

从蒂博特模型的内容可看到,它倡导的是一种分权思想,即当模型成立时,人们通过选择居住点来表达对公共品的偏好。当各地提供的公共品存在差异时,这种现象会非常明显,只有地方政府才能更加清晰地获知这种信息,因为他们清楚本区域内居民需要什么以及需要多少公共品,而这种信息是中央政府无法完全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行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更有效率。 

二、 蒂博特模型的局限性 

(一)理论局限性——“自由迁徙”的前提条件不稳定 

(1)模型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一国公民在国内可以自由迁徙。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的持续,市场经济也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清楚地界定自己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他们或多或少地加入了政府干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基础作用。所以公民的自由迁徙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束缚。 

(2)模型假定人们生存依靠的是非劳动收入这一条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与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存的主要依靠是劳动收入这一现实相矛盾。 

(二)现实局限性——现实中采用的模式与模型南辕北辙 

模型认为分权管理体制比集权更有效,但在现实社会,大多数国家时多时少地实行集权管理,中央政府掌握了大部分财力。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适当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显然不符合模型的假设,所以模型没有现实环境支撑,其理论也无法完全用来指导实践。 

(三)实践局限性——模型的应用将诱发政府恶性“晋升锦标赛” 

蒂博特认为当人们可以自由迁移后,他们会迁移到能使自己得到的公共品效用最大化区域,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地方政府会更关心公共品收益和成本,这会鼓励地方政府竞争从而努力达到提高自己公共品效率的目的,这种现象不仅受因于市场经济这个庞大的因素体系,更多地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自身的行政成绩。在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一味地实行分权,地方政府就会得到更多的自由裁量权,那么会导致地方政府恶性竞争。这种超权力竞争演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本区域内公共品提供的猛增,这势必会引发支出的急剧攀升,在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因为有比以往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而企图最大化他们的机构机动预算,即总预算与为政客和公众生产其所需产品的最小成本之间的差值。 

(四)哲学局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该模型隐含对财政分权管理的肯定,也就意味着对集权管理的否定,而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在财政管理体制问题上,集权管理的功效是不可否定的。 

三、 对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都一直处于财政集权与分权二者相互博弈与摸索前进的道路中,出现这中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经济转轨有关。 

征对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对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有如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一个核心问题必须把握——如何促成集权与分权的最优协调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到底是坚持集权财政管理还是大力实行分权化争论不休,其实当我们综观各国理论研究与现实选择,这已经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了,因为目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已不是集权与分权孰优孰劣的问题了,在财政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我们当下应该适应现实要求深入研究如何在集权与分权中间找到一个联结点以便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规避其劣势。 

(二)一个传统的原则必须受到重视与坚持——把牢“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经济体制顺利转轨后,不能因为经济转轨而遗弃传统的管理原则。这个原则的坚持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政治保证。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就是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即使我们不能直接在集权与分权领域更有效地处理二者关系,那我们就可以转换到政治层面通过对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有效的协调进而促成集权与分权的配合。这也是经济与政治互动理论的应用与表现。 

(三)一个认识误区必须明确——分权化改革不是“权”还要分多大而是道路还要走多久的问题 

分税制改革对原有的高度集权财政管理体制进了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财权进行了一定程度明确,中央财权适当进行了下放,地方政府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机动财力权,这也是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但有些学者和政界官员认为分税制改革具有不彻底性,认为国家还应该继续加大改革推进力度,中央还需要加大财权下放力度,这样改革才会是大刀阔斧的,效果才是明显的。 

目前对于分税制改革的再探讨焦点已经不是该不该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分权化的过程了,而是分税制改革的路程还要“走多久”的问题。距94年分税制改革已经十五年有余了,在这十五年改革与完善中,我们不得不深思: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以及多少好处;我们目前的分权化是否已逼近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用的真实区域了;如果还没有达到它本身最有效率的区域,那么我们还要在分权化改革道路上研究多久以及实践多久。 

参考资料: 

[1]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吴艳华.财政集权与分权的比较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5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集权;分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通过市场化手段并购重组或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强行组合归并形成了许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由有控制地位的母公司为核心的、以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及相对独立的由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或组织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集团在其财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标准样式及制度化,即企业财务决策权的分配、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主要包括集权式、分权式、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相融式三种模式。加入WTO后我国的企业集团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是我国企业集团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将就当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类型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优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及现状分析

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事项拥有绝对的决策权,母公司以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各子公司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和具体执行权。这种模式有利于母公司充分发挥财务调节与控制的功能,整体协调母子公司各项财务目标的一致,并且有利于统一安排财务决策和调剂集团的资金,可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自身的缺陷:集权式模式强调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而弱化了下属企业的利益,从而不利于下属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并且在庞大的“中央集权官僚结构”下,由于缺乏合理的分工和横向协调统一,可能产生,导致决策失误,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是与集权型相对立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指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即在资本运作、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等方面享有充分的决策权。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财务决策速度较快,并能减轻母公司的决策压力,增加企业的创利机会。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企业实行过度的分权容易导致子公司及其管理者片面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损害集团的整体利益。此外,在极端分权的模式下,母公司会丧失财务控制的权力,企业集团会变成形式上的联合,财务管理体制形同虚设,从而不利于企业集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集权与分权结合的相融式

这种模式综合了集权与分权两者的优缺点,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的结合不仅能充分发挥集团母公司的财务控制功能,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加强对下属企业实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并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权衡。

2.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复杂化,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日益复杂,从而弱化了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当前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还存在以下不足:

(1)集团内部产权关系不够明确,财权分配不够恰当

由于部分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存在不规范操作,导致集团内部产权关系不够清晰明确,从而产生子公司无偿使用集团资产、子公司不按规章上缴盈利,集团要承担子公司的历史债务,并且无法合理调剂子公司富余资金的不良状况。

当前我国许多的企业集团在财务权力的分配方面没有做到适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集权,把整个集团当做一个大企业来管理而没有明确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另一种是过度分权,将大量的财务控制权下放到子公司,消弱了母公司的控制协调能力。

(2)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不够完善

在财务目标控制上,我国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企业集团的预算缺乏战略指导性,战略目标的制定、选择与执行流于形式,也没有将企业的计划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没有编制科学的月份、季度和年度预算进行控制管理,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企业集团的财务监督缺乏力度

企业集团要实行适当的权力下放,从而调动子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对下方的权力进行科学、动态的监督。当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的财务监督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集团虽然每年都组织不同形式的审计,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处于同一个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低,审计手段比较落后,导致没有对财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审计流于形式;企业集团自身并没有建立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机制,并且集团的财务监督主要监督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重视事后的反馈性控制,而对事前和适中的防护性与反馈性控制不够重视;此外,企业集团的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没有发挥权威的监督职能。

三、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上述问题,企业集团应当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性、激励性和权责利效相结合的原则下,贯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思想,并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符合集团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独立运行、双向反馈”的财务管理模式。

1.理顺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

我国的企业集团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内部产权关系。

(1)企业集团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母子公司体制并明确集团各成员的关系,母公司要对子公司行使真正的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政企分开,使下属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

(2)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董事会成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子公司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经济主体,拥有独立的理财权与财务管理目标,根据董事会决议开展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转变观念,并营造良好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外部环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当建立以财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对集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集团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运行规律、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企业财务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企业集团应当实行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并实行财务管理职权的相对集中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母子公司各行其是。因此,企业集团应当采取相应的财务体制,保持集团内部政策协调一致,实行由集团总部决策所有集团内重大的投资项目,适度限制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降低盲目投资的可能性,从而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母公司要通过必要的财务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建立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实行资金的集中管理。此外,要加强对子公司开户的控制,母公司要在现金预测的基础上,研究集团资金来源的构成方式,选择最佳的筹资结构。

4.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考核与监督职能

全面预算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四个方面,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会计或某个单一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集团的综合、全面管理。企业集团应当以企业目标利润为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的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经营等各项因素后进行编制,并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有机结合。此外,企业集团要对下属子公司开展包括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企业加以调整,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科学、动态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各企业集团应当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性、激励性和权责利效相结合的原则下,贯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思想,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符合集团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独立运行、双向反馈”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夏 锐: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集团中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J].科技信息.2011(2).

[2]袁智慧 刘学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国内研究述评[J].全国商情.2010(21).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股权管理模式;完善

随着现代化产权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之间不断进行兼并重组,很多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如何提高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股权管理模式的完善成为严肃的课题和迫切的任务。

一、股权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股权是投资者出资之后,根据其投入和投资单位的资本比例所获得的一种权利,主要体现在企业集团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管理者的选择等方面。在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下,母公司相应地应该享有对所投资的各子公司的各种管理职能,在战略、人事、财务以及投资和收益等方面都有决策权和管理权。对于投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繁多,股权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股权管理对规范投资行为,减少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重投资,轻管理以及任人唯亲而导致资产流失等问题,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降低了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

二、实施并完善股权管理的原则

现在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股权管理模式应用的重要性,但要想真正实现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合理的、符合各企业集团自身特点的股权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1.股权管理应该依法行权

企业集团进行股权管理的依据就是依法行权。所谓的依法行权就是在企业集团进行股权管理的时候应该合乎国家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条例等内部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靠人治而不依法治。母公司的管理不能缺岗,也不能越权越位。

2.股权管理应该有健全的机构

机构的健全是实现股权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股权管理机构是股权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落实机构,担当者股权管理能否真正落实到位的职责。健全的股权管理机构可以对股权的日常事务的管理和突发事件有管理和监管责任,能保证股权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3.股权管理在实施上应该区分重点

股权管理应该对不同的企业模式进行情况的区分。全资、控股还是参股,其责任、权利和相应的利益是不同的,那么应该依据其具体情况和对等的原则来建立实施相应的股权管理制度。可以实施不同的监管方法,制定有差别的考核办法,建立有实际意义的评估体系,从而实现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

4.股权管理在管理上应该进行分级管理

股权管理上的分级可以实现权责明晰透彻,责任有据可查。股权管理分级的实施应该按照投资关系上的分级来进行以便做到管理上的次序分明。对股权管理模式的完善仅仅遵循几个原则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企业集团总部的各项功能和职责

对企业集团总部的各功能职责进行明确的定位,可以让集团更有效地实施企业集团的股权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资产的股权和投资管理决策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评估和风险控制、重要人士的任免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并健全股权管理的组织体系

股权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股权管理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集团母公司董事会是企业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下面设有专门的委员会负责企业的战略投资与规划、人力资源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审计、薪酬和绩效的管理、其他控制流程的执行与监督管理等。

(三)应该完善企业集团的股权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加强和完善企业集团的股权管理模式,企业集团应该充分利用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不断完善股权管理的信息系统以保证信息的畅通、及时更新和安全完整。

(四)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合理的、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益进行有效监督和评审,提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质量和各职能的运行效果。

科学有效的股权管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涉及评价考核制度的制定、评价和考核人员的设置、各级别职能部门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制度的实施与执行以及工作效益的考核和审查等方面。这种评价考核制度的完善可以增强企业集团的凝聚力、竞争力,会不断推动企业集团的自身发展。

三、结语

总之,企业集团股权管理模式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对股权管理的模式进行不断的规范和设计,让它朝着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前进,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传辉.集团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实施股权管理存在的题及对策[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03).

[2]陈天赤.国有企业加强外派股权代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 2010(07).

[3]张鹏伟.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析――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J].特区经济. 2011(03).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7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传统音像唱片行业逐渐呈萎缩趋势,网络世界已经成为音乐的主要媒体,全球网络音乐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音乐普及率远远超过了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的发展,网络音乐版权的使用伴随着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拟对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作一探讨。

1.网络音乐作品的内涵

网络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是音乐产业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最新表现形态。网络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网络上的音乐实践活动都可称为网络音乐,如网络游戏音乐、网站背景音乐、手机下载铃音、网络广告音乐等。狭义的网络音乐,指移植入计算机因特网、手机电信网等各种互联网,在传统传播媒体上已经发展成熟的音乐形式。

关于网络音乐的内涵,我国文化部《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作了如下界定为: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形成数字化的音乐产品。由此可见,网络音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在线音乐,二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又被称为移动音乐。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网络音乐作品中,一首歌曲应包括如下两个权利:著作权和邻接权。歌曲作词者和作曲者共同享有对音乐创作的著作权。唱片公司享有对歌曲的录音制作的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权利,包括对作品的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条进一步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

“集体管理”由英文“collective management”翻译而来的。依据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条,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相关活动。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使用者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网络音乐著作,具有利用频率高,态样多,范围广,同一时间里可以向全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利用者发送等特点。具体来说,对于音乐权利人而言,很难发放许可证和收取报酬,由于网络音乐侵权不容易留下证据,更难以知道网络侵权事实的存在。现实中大量的侵权现象的存在,挫伤了创作者的激情,使他们的利益受损。而对于网络音乐服务提供者来说,网络的发展需要数量很大的网络音乐作品,如要求他们逐一取得使用许可并支付费用很不现实,他们甚至不知道去何处取得授权。因此,权利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新的网络平台上,著作权人对音乐著作权的个人管理显得更加束手无策,以对著作权更好地予以保护为前提,著作权人今后应更大可能地将权利委托给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处理,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将在著作权人维权的呼声中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无论对于权利人还是对于使用者,集体管理都非常必要,它在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建立联系,使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作品使用者使用作品都很便捷。同时,集体管理在尊重著作权的前提下,追求著作权使用效率,既使作品使用与著作权行使中各方的经济成本得以降低,也使各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各国现存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来看,解决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著作权行使问题,除通过著作权人个人采取一定的措施行使和保护权利外,主要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适应网络环境的一种

集中化、规模化且具有经济性的方法。

集中化、规模化,且具有经济性的方法。

二、国外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集体管理对音乐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尤其是今天,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使用音乐作品的速度与数量,为传统音乐产业所不及,迫切需要著作权集体管理做坚强的制度后盾。集体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正在对音乐产业的发展构成支持与阻碍。21世纪是一个“网络版权”的新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快速发展,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正是由于网络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面对网络音乐版权问题上与传统的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受到各国政府与立法机关的重视,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集体管理正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以适应新的数字环境。这对于我们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欧盟

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服务已经跨越国界,地域管理注定要阻碍网络音乐服务的发展。欧盟传统的集体管理组织服务于本地域范围内,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服务提供者新的跨境网络服务业务的展开。因为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来说,通过欧盟范围内27个国家的分别授权才能获得许可,将对他们构成巨大的管理负担,甚至在一些成员国里,备受欢迎的网络服务因此不能实现。2005年10月18日,欧盟采用了“关于网络音乐版权和邻接权跨境集体管理的建议。”①权利人可以选择授权任何现有的集体组织,或者一个新的许可平台,直接在整个欧洲管理他们的作品。集体管理组织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域的相关组织达成互惠协议,使其他相关的集体组织在它自己的地域范围商业利用该组织管理的版权作品。为了促进双边互惠协议网的产生,集体组织已经形成联盟,例如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著作权机械复制权协会(BIEM)这些联盟已经达成跨境许可协议,收集和分配版税。以这些协议为基础,集体管理组织已经缔结双边互惠协议。

针对建立欧洲范围内版权管理数据库及网上许可制度,欧洲委员会制定了基于多媒体结算服务的VERDI计划,目前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等国参加,该计划对欧洲国家有关听觉、图像、视听、文学、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视觉游戏的版权情况做出实质性分析。

2.美国

美国著作权管理团体发展历史悠久。美国音乐出版者协会1927年建立了哈里福克斯公司(HFA),是美国最大的音乐作品版权机构。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ASCAP)成立于1914年,该机构一直致力于确保音乐作品创作者从作品的公开表演中得到公平的补偿,保护他们的权利,颁发集体许可。表演权利协会1930年成立,最初被命名为欧洲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管理仅1%的公开表演权。1939年成立广播音乐公司词作者、作曲家和出版者表演权利组织(BMI)。2000年美国音乐家版权保护组织(Sound Exchange)成立,管理录音作品的公开表演权。

由于美国允许对同一作品由多个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网络音乐对传统的集体管理组织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哈里福克斯公司(HFA),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ASCAP)和表演权利组织、音乐家版权保护组织(Sound Exchange),均认为基于网络音乐产生的一些新的模糊性的权利属于他们的管理范围内,他们代表的权利持有人应当得到这些新的音乐使用行为的全部补偿。2007年6月,美国版权局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委托一个中介机构代表所有的网络音乐版权人,收取所有的网络音乐使用版税。②以此来解决权利的重叠使用与冲突。此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

3.日本

目前日本有37个集体管理组织,其中管理词曲作者权利的有3个:JASRAC、日本唱片协会、日本文艺演出人员团体协会。其中,成立于1939年的日本第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JASRAC),负责管理词曲作者的复制权和表演权、作者的广播权和网络传播权。在日本,网络音乐著作权管理主要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实现。

本世纪初,日本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JASRAC开始使用电子水印技术,凡是经过JASRAC许可使用音乐作品的网站,可以标明JASRAC颁发的电子水印。另外,JASRAC在2001年开发了一套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的处理系统(Networchestra System),该系统由6个部分组成,从音乐作品的查询、使用的许可受理、许可标志的自动发送、使用报告的接收、使用费的计算、分配数据的编制、盗版网站的监控等各个方面对网络使用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使用该套系统,可以实现著作权人的权利,还可以24小时监控网络,每月搜索800万个网址,并识别JASRAC管理的作品,每周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警告,如5天内没有答复,则由JASRAC通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取“通知和移除程序”。在近4年中,利用该系统有16万件非法音乐作品被删除。③目前,许多国家认为,该系统是管理网络传播音乐作品的最有效的手段。

三、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现状与前瞻

与国外网络音乐集体管理发展相比,我国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发展时间短,制度比较落后,因此,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目前的现状,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1.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起步很晚,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首次赋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法律地位。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条例”将集体管理组织定性为非营业性的社会团体,强调每一类权利只可能建立一个集体管理组织,集体管理组织必须取得权利人的授权开展活动。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接受国家版权局的监督和指导。

目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仅有两个:1992年成立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2008年7月刚刚登记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依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权利人自己难以有效行使的权利,可以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集体管理。我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根据国家版权局《有关制作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规定》第4条规定,“国家批准建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各类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除音乐作品由音著协管理外,其他作品在其集体管理机构建立之前,暂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管理。可见,目前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网络音乐作品。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目前主要管理权利范围包括复制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随着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成立,当前我国网络音乐版权涉及两个集体管理组织管理。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发展时间不长,各方面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的网络音乐集体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集体管理相对滞后,网络音乐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应对网络音乐著作权许可的有效的集体管理运作模式,针对网络音乐许可的发放、收费、监控等。我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虽然居独家垄断地位,但是仅4000多个会员,年收入才几千万人民币,而据统计,我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8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59亿元,2008年还会进一步增长,预计能够达到81.4亿元。这说明,由于集体组织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种种原因,而使公众对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度不高,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音乐的发展。

(2)没有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制度

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国内涌现了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版权机构,试图对集体版权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有的公司作为环球、华纳唱片等国际公司在国内的网络商。“他们大量购买权利人的版权,以版权人的身份向使用者大范围发放许可,收取报酬,这也是一种集体管理行为”④。对此,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曾发表声明称,对于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或变相从事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将依法加以处理。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受此影响而停止运作,而是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了许多著作权人委托其管理。依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于这些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问题并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3)平行授权机制缺失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权利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订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后,不得在合同约定期限内自己行使或者许可他人行使合同约定的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的权利。依据该条规定:当会员加入音乐著作权协后,就已经放弃了著作权的许可、禁止权,而仅仅保留了署名等精神权利和获取报酬的权利,权利人完全没有选择权利分配的自由。

2.完善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建议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著作权保护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有效地保护网络音乐版权,将激励音乐人的创作激情,促进网络音乐的繁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带来的巨大挑战,鉴于网络音乐传播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快速性,我国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立和完善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1)统一管理网络音乐许可的机构

我国目前的集体管理组织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一个是刚刚登记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随着今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工作开展步入正轨,将有两个集体权利组织对我国的网络音乐共同实行管理。但是,鉴于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差异性,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音乐作品,如果存在使用者既要从一个机构获得授权,又要从另外一个机构获得授权的可能性,将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最终阻碍网络音乐的快速发展。

因此,借鉴美国版权局的建议,在网络上建立统一的网络音乐作品集体管理组织,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或者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下设一个网络音乐管理组织,来管理所有的网络音乐作品,负责授权和收取报酬。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音乐利用人只需要同一个集体管理组织缔约取得授权,将节省大量的时间,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更加有利于对音乐版权人的保护和救济。因为将版权许可集中于一个组织管理,集体组织的规模越大,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越大,所发挥的作用越大,有利于对版权人的保护和救济,推动网络许可的发展。

对于如何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可借鉴欧盟特别是日本的模式,开发一套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的处理系统,从音乐作品的查询、使用的许可受理、许可标志的自动发送、使用报告的接收、使用费的计算、分配数据的编制、盗版网站的监控等各个方面对网络使用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建立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机制

实践中,我国出现了许多版权公司网络音乐版权。对于版权机构的出现,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人实现自己的权利有多条途径,其一是自己同使用者达成协议,其二是通过人行使,其三是将权利信托给他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代替权利人行使权利,其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就是采用信托方式为权利人收费的。”⑤

我们认为,这些版权机构,在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应属于非法经营。应当确立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机制,取缔版权机构管理网络音乐许可的现状。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集体管理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其设立、管理都要受著作权行政管理的监督。而在国外,由于版权的私权属性,许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属于民间组织,不受行政干涉。国外集体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集体管理最终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只因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且缺乏集体管理制度的实际经历,不得不以法定的形式予以规定。”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一个从行政干预到市场运行的过渡的阶段,需要行政部门和司法机构相互协调和配合,培育出有利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3)确立“平行授权”制度

平行授权,是指著作财产权利人除了将著作财产权交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使用以外,还可自行另外授权他人利用著作。⑦

对于“平行授权”,台湾学者认为,允许著作财产权人“平行授权”,只是对利用人或著作财产权人提供一个选项,同时对于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的经营,产生市场机制的良性竞争压力,并不会不利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的经营。⑧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欧盟在一个报告中,也倡导权利人有权利选择从集体管理中收回所有的权利或者收回一定种类的权利或者利用形式。这样权利人和使用者都能进行更细化的权利选择。法国则更进一步倡导,商业使用者可以选择部分音乐著作权权利许可,反对要一揽子许可。由此看来,实行平行授权机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集体组织管理模式,完全没有提供给权利人从集体管理组织范围内获得排他的利用的可能性。这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利用人无法判别应向何人协商授权,导致市场混乱。笔者认为,实践中,网络音乐作品版权人可能希望将一些网络音乐作品权利信托给集体组织管理,而自己保留一些其他形式的权利。允许著作权人进行平行授权后,将赋予版权人自由的权利空间。引入平行授权机制能够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行使自由。事实上这些权利人是否真的会自行授权他人利用著作,还是由实际需求和市场机制来决定。

(4)增强公众著作权保护意识

我国目前音乐著作权协会收费普及面不广,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以及使用者的固有习惯问题就是其中原因之一。一些公众对音乐的免费使用已经成为习惯,认为是理所应当。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公众的消费意识没有正确地引导。长远来看,网络音乐不能再免费,因为付费既是对权利人的尊重,是推动网络音乐发展的动力,也将使公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音乐服务,无疑可以给网络音乐行业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因此,应该加强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使公众通过将作品许可给集体组织统一管理,规范市场,维护网络音乐著作权。

①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2005/737, 2005 O.J. (L 276) 54 (EC), OJ 2005 L276/54 (Westlaw).

②Joshua Keesan:Let it Be?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Old Definitions for Online Music Practices ,Berkeley Tech. L.J. 353(2008)

③段玉萍《日本网络传播音乐作品集体管理经验简介》,《信息网络安全•海外资讯》,2006年第3期。

④李永胜《谁设障阻挠了数字音乐版权的保护》,《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10月19日。

⑤《 50家唱片公司诉2万KTV版权局向敲警钟》,《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月7日

⑥许超《评中国第一起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参与的诉讼》,《中国专利与商标(香港)》,1998年第4期。

⑦⑧[台]章忠信《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之检讨建议》,刊载于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2006年11月22日及23日举办的2006年科技法律研讨论文集。

李先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

管理学集权与分权篇8

关键词:农村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管理主体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036-05

当前,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立法上出现了很多称谓,如: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组织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混乱。但对农村集体所有权而言,其核心主体无非两个:一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归属主体,一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行使)主体。本文试图对上述主体加以分析,并厘清其在农村集体所有权行使中的关系。

一、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归属主体

《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物权法》第59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从这些与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密切相关的法条看,分别出现了 “劳动群众集体”、“农民集体”、“本集体成员集体”的主体概念,表述不同,但最后都集中在关键词“集体”之上,“劳动群众”“农民”“本集体成员”则是对集体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的修饰词。因此,要弄清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的含义,首先需弄清“集体”的法律含义。

(一)集体的法律含义

有学者认为集体不是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法律概念,是一个政治术语用在了法律条文中。[1](P70~74)有学者认为:“(集体)都表现为一种个人与整体间的关系,这种由个人结成的整体关系就是集体。”[2](P41~50)政治术语不必然不能用在法律条文之中,国家是政治术语,在法律中有时必须用到。第二种观点从根本上点出了集体的内在含义,但是,从广义上而言集体不一定是由自然人结成的整体关系。从语意看,集体应是与个体相对应的概念,集体是多个个体基于一定的联系构成的联合体。从集体的特征来看,有些情况下集体在内涵与外延上不固定,会以参照物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对每个家庭成员而言,家庭是集体。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社区而言,家庭又是组成社区的个体,而社区是众多家庭的集体;对村民小组而言,村民是个体,村民小组是集体,而对全村村民集体而言,村民小组又成为个体。因此,要确定集体的内涵与外延,首先要清楚将个体联系成集体的社会(法律)关系是什么,其次要确定构成集体的组成部分(即构成集体的个体)的明确所指,或者说以何为参照物来谈集体的概念。

(二)农民集体的含义及对相关立法的评析

如前所述,关于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立法上出现过“劳动群众集体”、“农民集体”、“本集体成员集体”等不同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吗?到底当今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应当是谁?是当今立法与实践中无法避开的话题。

“劳动群众集体”的术语显然是对原有法律术语的沿用。从初级社开始,在农村依次出现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等主体,都是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主要通过劳动关系联系起来的整体,故称作劳动群众集体。这从当时立法能找到明显例证:如1954年《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另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法典起草过程中一系列草案资料可以看出,“劳动群众集体”这一概念在当时立法上已被普遍接受。如1956年4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有权篇(草稿)(最初稿)》第11条规定:“合作社组织的财产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财产。”1956年4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有权篇(第一次草稿)》第16条也作了与上述相同的规定。其后的二稿、三稿、四稿、五稿均作出了基本相同的规定。(分别参见何勤华,李秀清,陈颐 编:《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 上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3页、第67页、第75页、第82页、第89页、第98页。)另外,在上世纪60年代社科院法学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在“所有权”编,采取了“通则、国家所有权、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的体例进行编排。其中集体所有权中也使用了“劳动群众集体”的术语。(参见何勤华,李秀清,陈颐 编:《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 下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8~25页。)但是,自实行农村土地承包之后,“农民集体组织已不再表现为集体的劳动者组织,劳动者都是在承包经营的土地上从事独立的个体劳动,而不再是集体的劳动。”[2](P41~50)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后,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来通过集体共同劳动关系联系起来的“劳动群众集体”实质上已经不复存在。原农村集体成员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土地承包之后演变成为对集体土地等集体财产的集体所有关系,即基于其是农村集体成员这一身份——作为农民的身份本身而产生的对集体财产的集体所有联系起来的整体。故而,在现行的有关农村集体所有权立法上皆称为“农民集体”或者“本集体成员集体”,取代了原来的较常用的“劳动群众集体”。学者认为:农民集体 “是指一定的社区范围或专业的经济组织范围的农民成员的集体”。[2](P41~50)可见,农民集体或成员集体是以社区为范围的。这种农村社区与土地密切相关,其通常是以土地的地域作为区别农村社区的边界,自然人因其与社区土地的身份联系(即自然人须是在一定土地范围内基于其农民身份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农民)形成了典型的村落社区,进而在法律上将村落划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或将村落聚合为更大的整体。这就诞生了村农民集体、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以及乡(镇)农民集体。总之,农民集体主要是基于对一定范围的土地的集体所有关系而形成的农民整体。

(三)农民集体的法律定位

有学者认为是“成员个人的人格集合成了成员集体的人格”[2] ,这在理论及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但是问题是农民集体在法律上确实过于抽象,其当然不是作为个体的成员的人格,也没有一个能直接代表它的主体人格。这里指的是直接通过一个自然人的意思表示代表该主体的意思表示,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意思表示就是法人的意思表示,或者法人授权的人的意思表示就是其意思表示。而农民集体不能确定地说谁的意思表示就是其意思表示,而是集体所有人集合的意思表示才是其意思表示基于此,有些学者批评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关于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虚位的观点,有很多学者主张。参见吴祖祥: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一兼评《物权法》第60条的规定 [J],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第108~111页。王洪友,邹丽萍: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性[J],载《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第24~26页。束景陵:试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之克服[J],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47~50页。还有的学者表示如果认为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即“如果承认农民集体是种民事主体的话,那么城镇居民集体也应是种民事主体。这种划分法显然也是不妥的。”[3](P91~94)

其实,农民集体能否成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法律上并非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在立法上进行相关规定即可。说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其实质意在表明农村集体所有权通常并非按份归属农民集体的每位成员,而是属于集体成员构成的整体。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农民集体是民事主体,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即其首先要享有相应的权利与承担相应的义务,其次作为民事主体必须要有其自身的意思形成与表达的机制与方式。如果缺乏上述两点,这个民事主体就不能成其为完整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因为立法上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那么就是法律赋予了农民集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但是更为关键的是,作为民事主体,农民集体只有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即要有自身的意思形成与表达的机制与方式。然而就是在这关键点上我国的立法并没有就农民集体的意思的形成与表达作出规定,这就很容易导致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管理经营主体(实际上是管理人员)的意思表示代替了农民集体的意思表示,也必然会导致到底是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等是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困惑。从这层意义上看,农民集体离完整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尚有距离。

二、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称谓的产生及使用的简要梳理

集体经济组织的称谓是在初级社时期就出现的,但当时是解释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意在说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直到农村改制之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直是起到阐释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主体性质的作用,意在表明这些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是,在改制之后,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实在的主体名称。从目前立法资料看,1982年《宪法》最早从主体层面的角度使用这一名称,如该法第8条规定:“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第17条也提到集体经济组织这里实际上包含了后来所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城镇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自及民主管理的方式。毫无疑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被宪法赋予了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地位。但是从宪法中,又无法得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指谁。实际上这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概括性的主体,泛指当时农村的一切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的主体。

需要指出的是,1982年《宪法》并没有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1982年《宪法》第9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在此,将农村集体所有权最重要的客体——土地规定为(农民)集体所有。这里的集体未明确其含义,当指一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主体在法律上是能有所指但无法确指的,即其确实存在很多学者批评的“主体虚位性”的嫌疑。显然农民集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是“能有所指不能确指的虚位主体”,后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组织体。从宪法上来看,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实际上是指前者,而并非后者,因此后者只能算作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

其后的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也继承了1982年《宪法》的立法模式,即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分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与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所有主体。该法第8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该条显然力图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所有主体与管理(经营)主体进行区分。在其后的《水法》、《海域使用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中亦都采取相同思路。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作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管理主体的法理基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作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其地位是上至宪法下至部门法赋予的。农村集体所有权也是私法上的权利,那么为何作为私法上的权利还需要法律强制性地赋予其所谓的管理主体?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国家所有权进行理解,“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表明全体国民是国家所有权的实质主体,但是国家所有权不可能由每一位国民直接行使,因此《物权法》规定,“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行使所有权”。同理,农村集体所有权实质上是村(农)民的集体所有权,而每位农民又不能分别作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因此在维护农村集体所有权且每位农民又无法直接行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逻辑下,就需要有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经营)主体。这个原理与国家所有权的情形是相通的。

三、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上述相关组织的管理人员与农民集体的关系

从前面分析看,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归属主体,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指从转变来的乡镇农业生产联合社以及由生产大队转变来的村农业生产联合社,但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改制时,有的地方通过改制设立了有名称、有组织机构的乡镇及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些地方并没有设立这样的组织,可以说全国各地情形不一、参差不齐。如北京丰台区原黄土岗通过改制,将原来的分为乡党委、乡人民政府、乡农工商联合公司三个机构,其中乡农工商联合公司就是立法上所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应的村也成立农工商联合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这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经营职能。这在《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与农村集体所有权有关的立法上得到了认可。但是有些地方,在改制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上述的集体经济组织,即在一级只是改制成为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在村一级只是改为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此外,并没有建立前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此就导致立法上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笔者的家乡——胶东农村就是这种情形。《物权法》等立法上对此有所体现,该法第60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该条之所以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集体所有权,就在于有的地方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的地方没有。

在这里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是相同的,即作为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经营管理主体。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代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权。从立法上看,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农民集体与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经营主体之间应是代表关系,即后者代表前者对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经营和管理。问题是,既然是代表行为,必然意味着后者的行为应该体现前者的意志。后者的代表权虽然是由法律直接赋予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其权利(力)的来源乃是基于农民集体的每一位成员对自己就农村集体所有权所具有权利的让渡而生。因此,就要求后者的代表行为体现前者的意志,这是使农民集体真正成为农村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的关键。法律上虽然宣示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但如果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的行使过程中农民集体的意志不能表达、不能实现或不能充分表达与实现,则实际上就造成农民集体的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地位不完整。

因此,在农村集体所有权行使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应该是农民集体的集体意志的执行者。而不能以其意志作为农民集体的意志,更不能以其管理人员的意志取代农民集体的意志。我国目前农村集体所有权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上述本是代表主体的村委会、村民小组代表的并非农民集体的意志。由此看来,立法上只是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与农民集体的代表关系,但并不规定其代表行为必须遵循农民集体的意志,多有弊端。

(二)完善农民集体的集体意志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的意志对接机制或者建立农民集体自身的组织机构,建立农民集体的意志形成机制与表达方式

如前所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在以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管理主体行使职责时,要在立法层面保证其对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相关决策执行的是农民集体的意志,否则其行为无效。村委会代表农村集体行使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时,必须按照农民集体的意志执行。如村委会代表农民集体就农村集体土地与第三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则该合同必须经过农民集体会议通过方能发生法律效力,否则该合同不能生效。在立法上可以将重大事项进行列举。

如果立法上不能做出上述对接,则需建立农民集体的组织机构,并由农民集体的权力机构负责农村集体所有权的行使。通过农民集体的组织机构建立的相应程序来表达及实现农民集体的意志。此种方法较之前述意志对接的方法,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大的修改,即在立法上需要将《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中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尤其是村委会、村民小组等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相关规定废除,这在立法上将是较大的工程,因此不如将前述第一种方法进行完善,只要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村民小组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农村集体所有权时执行的是农民集体的意志即可。

关于确保其行使的是农民集体的意志,在制度设计上可从两方面保障:其一,对涉及农村集体所有权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需要农民集体的确认。如前举例,在与第三方签订的涉及农村集体所有权的重大事项的合同时,应经过农民集体的确认,否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等的代表行为无效。其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错误、不当代表行为侵害农村集体所有权时,农民集体可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否决,并且此种否决的效力及于第三方。客观上,做这样的设计对村委会等而言十分苛刻,但是在我国目前农村集体所有权经常受到侵害的情形下,不下猛药恐无法保障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权衡利弊,采取上述制度设计当利大于弊。

关于农民集体意志的表达与形成方式,初步认为可以通过农民集体会议的方式,选举农民集体会议主席,负责召开农民集体会议,并对农民集体会议的职权以及表决程序进行规定。这一点,可以参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合作社社员的议事程序进行制定,其制度设计能够很好地集合成员的意志。至于村民会议、村民小组会议能否代替农民集体会议,要视情形分析,当村民与村农民集体成员完全一致时,不存在障碍,但当村民与村农民集体成员不完全一致时,则不能由村民会议代替村农民集体会议。因为村民会议主要是村社区内的居民实行自治的决议机构,有的人是村民但不是村农民集体成员,那么其有权参加村民会议,但无权参加村农民集体会议。

[参考文献][1]王爱琳.集体所有权主体问题研究[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2]韩松.论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权的主体[J].法学,2005,(8).

上一篇: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