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护理项目范文

时间:2023-09-22 17:45:19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1

作者:戎艳鸣 楼建华 徐红

护理部更新了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在原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工作内容,包括:①正确评估家长参与患儿照护的意愿、能力和合作性照护项目的必要性;②积极鼓励家长参与患儿合作性照护,让家长知晓其重要性;③根据家长意愿、能力和合作性照护项目必要性,有效协助、支持和指导家长参与患儿照护;④及时评价家长参与合作性照护项目的效果;⑤及时告知患儿及家长病区的护理服务内容;⑥根据患儿风险,提供风险告知和知情同意;⑦根据患儿疾病和治疗进展,向患儿及家长提供及时、正确的专科健康指导;⑧及时评价健康指导效果。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小组成员制定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编写培训手册、编制考核试题、评估试题的性能。课程内容包括: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定义、核心概念、医院政策、好处以及具体做法。任课老师由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接受过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担任。所有临床护士都必须接受培训,新职工必须接受上岗前培训或在进入医院后6个月内接受培训。任课老师对全院18个科室的334位护士分3次进行了滚动式培训。在培训开始前进行一次前测,在培训结束后立即进行第一次后测,评价即时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前测平均分为51.11,而培训后测平均分为68.20,有统计学差异。在分析了培训效果后,项目组把培训手册发到每个科室,让护理人员结合实践学习,增强培训效果,在一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后测,平均分上升至77.70。落实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具体措施(1)把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好处及具体实施方法告诉所有的患儿及家长。(2)促进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患儿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家长有效地、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护理部将所有的护理操作进行了分析,列出家长可以参与的合作性照护项目18项,编写各照护项目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制成健康教育单页发给家长,责任护士鼓励、支持、指导家长参与合作性照顾,并评估家长的执行力和效果。这18项合作性照护分属于5个方面,分别为安全:跌倒/坠床的预防、烫伤的预防、窒息的预防;卫生:洗手、沐浴、擦身、更换尿布、会阴清洁、肛周清洁、足部清洁;活动:维持舒适、上下床、协助坐轮椅;营养:各年龄段营养、进食(喂食、喂水、喂奶);治疗:口服给药、测量体温、雾化拍背等。(3)为患儿和家长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信息和支持,使他们有效地参与医疗护理决策。我院每个病房配备总责护士1名,承担医生和患儿家庭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参与医生查房,了解每个患儿目前的诊疗计划,并与责任护士和患儿家长沟通,提供及时的医疗护理信息。(4)创造条件和途径,使患儿和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除了传统的每月2次的工休会,我们还通过每月对患儿家长进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满意度测评,了解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院社工部工作人员还经常进入病房,了解患儿家长的意见,并把与护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反馈给护理部,便于我们及时改进。(5)各病房根据患儿疾病的特征,促进不同的出院患儿随访、支持系统的建立,并把出院的患儿转给这些系统。血液科已构建了成熟的肿瘤患儿标准化随访系统,有专职护士负责预约患儿后续化疗和随访的时间;骨科患儿的出院随访系统由总责护士负责预约患儿康复训练、石膏处理等事宜;心胸外科则创建了自己的网站,由医生或护士与出院患儿家长保持联系,预约后续的手术或随访,解答出院患儿家长在居家照顾方面的问题,对于没有条件上网的家庭,也由总责护士负责登记、电话预约后续的随访、解答问题等。其他科室有门诊随访需要的患儿,责任护士可以为其进行网上预约门诊。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量表项目小组根据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4个核心概念,针对责任护士提供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具体措施,参照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工具[10],研制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量表”,共10个条目,评价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满意度,每月一次对出院的患儿家长进行测评。研究者做了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量表的结构效度,提取3个因子,分别为因子1(条目1、3),因子2(条目4、5、6),因子3(条目2、7、8、9、10),3个因子能解释56.56%的变异。抽取30个符合抽样标准的家长做信度测试,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1。我院已把“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常规对出院患儿家长进行测量,作为评价病房护理质量的一个指标,每月分析、总结一次。2.1.2意外事件报告我院常规收集给药错误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效果评价一般资料2011年1月参加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培训和测试的临床护士334位,平均年龄(28.94±6.64)岁,护龄(8.05±7.34)年,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6%,护师及其以上职称的占54.4%。在干预方案实施6个月后,于2011年6月底选取我院所有11个病房,以病房为分层变量,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每个病房抽取30名患儿家长,共计33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受试者中父亲占26.7%,母亲占60.3%,祖父母占9.4%;在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其以上占30.1%。在330例住院患儿中,年龄为1个月至16岁,中位年龄2.5岁;男孩178例(53.9%),女孩152例(46.1%);自费患儿101例(30.6%),医保患儿153例(46.4%),其他76例(23.0%);来自上海的85例(25.8%),外地245例(74.2%)。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满意度研究显示,家长的总体满意度为93.5%,仅对第5条“护士能告诉您,孩子病情发生变化时可能有哪些表现”的满意度最低,为82.4%,。患儿安全指标给药错误和跌倒/坠床是患儿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给药错误发生率从2010年1-8月的平均0.21例/千病人住院日下降至2011年1-8月的0.10例/千病人住院日,实践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跌倒/坠床发生率从2010年1-8月的平均0.12例/千病人住院日下降至2011年1-8月的0.11例/千病人住院日,实践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能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我院从1998年建院至今,一直奉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探索如何把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变为具体的护理措施。我院在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HOPE)的帮助和支持下,选送护理人员去美国知名儿童医院进修的目标中都涵盖了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何萍萍等[10]在2005年运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以家庭为中心量表测量我院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情况;冯芳茗等[15]于2010年运用美国测量83所医院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工具[16]测量我院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现状,发现我院在咨询服务和家属参与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处于初级阶段,而医院硬件处于高级阶段,因此,为患儿家长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咨询,帮助他们参与医疗护理决策和活动是干预的两个重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尊重、信息分享、参与、合作,这4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医护人员只有尊重患儿家长的价值观和权利,把他们作为医疗团队的合作者,才可能为他们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鼓励他们参与到患儿的医疗护理决策和照顾中。在本研究项目中,这种尊重、合作的护理理念体现在我们配备的护理人力、制定的政策和岗位职责、提供的资源等方面。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绝大部分患儿家长的认同,总体满意度达93.5%。有96.1%的家长认为患儿从入院到出院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为他们提供持续全程的照顾,94.5%的家长认为护士帮助他们感到自己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非常重要,97.0%的家长认为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本项目干预措施的重点之一是落实对患儿家长的信息分享,鼓励他们参与到医疗护理决策中。研究结果显示,有99.4%的家长认为护士向家长解释他们所提供的护理工作;91.8%的家长认为护士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93.0%的家长认为护士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法。但是对“护士告知孩子病情发生变化时可能有哪些表现”这一条目的满意度仅为82.4%,这一点是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中的难点。每个病房在执行时存在差异性,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骨科、外科、胸外科等以手术为主的科室,患儿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比较明确,且医生忙于手术,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在告知病情和病情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血液科患儿诊断、治疗方案比较明确,住院时间较长,家长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准备,责任护士有较从容的时间与患儿家庭建立信任关系,也能比较明确地告知患儿病情变化时的表现;③在内科,很多患儿疾病诊断尚未明确,需要很多检查,治疗方案也随之改变,而且病情反复,所以责任护士在告知病情变化时确实存在困难。本项目干预措施的重点之二是通过指导家长必要的照顾患儿的方法,鼓励他们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研究结果显示,96.1%家长认为护士向他们解释由家长参与护理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94.8%的家长认为护士教会他们一些必要的照顾孩子的方法;90.3%的家长认为护士帮助他们参与照顾孩子。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能更好地保证住院患儿的安全朱海英等[17]总结了我院住院患儿跌倒/坠床的原因,发现家长疏忽是主要原因之一。本项目中责任护士对家长进行预防患儿跌倒/坠床的宣教,增加家长的安全意识,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患儿跌倒/坠床的措施,所以跌倒/坠床发生率有所降低。陆秀文等[18]总结了我院2005-2009年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发现护理人员知识缺乏、人力缺乏、工作繁忙、不了解患儿病情等占10%,而本项目中护理部增加了护理人力,每个患儿都有其固定的责任护士,他们对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在本项目中,口服给药是合作性照护项目,责任护士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和治疗护理措施,帮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照顾中,使家长有能力对错误的给药产生疑问,及时向护理人员提出,而护理人员对任何患儿家长提出质疑的医嘱都会进行再次复核,因此家长可在给药的最后一步杜绝错误的发生。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在项目开展后给药错误发生率的明显下降。局限性与不足美国从提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到在儿科医院全面贯彻执行,经过了50年的努力[1-2]。目前,我院在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中的最大挑战是:①在患儿接受有创医疗护理操作时,允许家长和孩子在一起;②允许家长进入NICU、PICU、CICU等重症监护室陪伴并参与危重患儿的照顾。我们将通过后续的研究,了解家长的需求、医生的担忧、环境的配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孩子在危机时刻也可以和家长在一起,减少患儿的恐惧和家长的担忧,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核心概念深入到专业实践的方方面面,把支持和促进患儿的身体、情感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作为护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2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为预防、明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常需采大量血液标本[1]。但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且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2],故不管在哪个部位采血都非常困难。因此一旦发生血液化验项目漏检,不仅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延误患儿治疗,更会增加患儿的痛苦。为了降低我科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我科于2014年6月开展了以"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4年4~5月以及2014年6~7月的血液化验项目漏检资料及数据,统计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

1.2方法 科室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共6人,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定圈长,圈名,圈辉。根据品管圈活动"十三步法"制定工作计划、掌握部门内的关键问题点、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分析原因、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制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效果维持、活动总结与。

1.2.1确定主题 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

1.2.2现状调查 调查2014年4~5月我科血液化验项目漏检情况,共收集漏检例数7例。

1.2.3原因分析及制定目标 品管圈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总结出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的原因如护理人员未贴完条码,运输人员未送完条码或未扫描完条码,检验科漏检化验项目,电子病历程序中心条码设置不合理,反馈的不合格标本未处理等。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目标为"漏检率0"。

1.2.4提出对策及对策实施方案 根据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如:加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查对意识、安全意识等培训,与运输队沟通解决送血环节问题,与检验科沟通杜绝漏检项目,与程序中心协调解决条码整合,加强护护沟通等等。

2结果

2.1有形结果,见表1。

2.2无形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参与活动人员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护理品质管理意识、 责任荣誉感方面得到提升,这无论是对护理人员自身,还是对整个护理团队,都是无形的成果和财富。

3讨论

3.1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血液检验结果是患者病情最直观、快速的表现,是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根据。新生儿病情重、变化迅速,更需要快速获得各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液检验结果来协助诊断和治疗,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因此,血液化验项目的漏检毫无疑问会延误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若重新采集血液标本更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浪费医院成本。

3.2品管圈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工具,是指由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为了要解决问题 ,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当工具 ,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进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下而上、团队合作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3],是由员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在此次品管圈活动中,圈员通过头脑风暴、通过运用品管的各种工具、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出意见、拟定措施并加以实施 ,最终达到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的目标,使漏检率由活动前1.17%降至活动后的0.16%;患儿的诊断治疗得到了重要保证,也减轻了患儿痛苦。

3.3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团队活动,可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让员工自觉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通过此次活动 ,全体圈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发挥个人所长,增加了圈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增强了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4结论

本次以“降低新生儿血液化验项目漏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证明:品管圈作为新型质量管理工具,可帮助临床解决护理质量问题,同时使圈员的团队精神、 沟通协调能力、护理品质管理意识、责任荣誉感等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芳.桡动脉采血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20.

[2]吕婧,田瑞华,李秋云.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3,30(16):9.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3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氧驱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患儿多有喘息、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表现[1]。给予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时、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预防病情恶化发展。氧驱雾化吸入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常规治疗方法,其主要借助氧气气流实现药物的雾化处理,对比一般给药手段,其具有用药剂量小、安全性好、药效迅速等特点[2]。但从临床实际操作来看,小儿患儿由于年龄偏低,护理依从性普遍较差,如不能给予有效护理,很容易影响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降低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甚至引起护患纠纷[3]。因此,本文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对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4.2±0.8)岁;平均病程(12.5±1.7)d。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7岁,平均(4.7±1.1)岁;平均病程(12.3±1.6)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均接受氧驱雾化吸入治疗。⑴对照组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常规监护护理等。⑵研究组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等途径,具体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接受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重点护理问题和常见不良反应,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2)基于预见性护理方案的健康宣教[4]: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年龄普遍较低,护理依从性普遍较差,在正式给予患儿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前,护理人员需给予患儿和患儿家属科学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除基本的知识普及、注意事项讲解外,护理人员还要结合临床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见性的讲解,要提前告知患儿和家属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稳定患儿情绪,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保持全程的微笑服务,要尽量使用积极、表扬的语句鼓励患儿,获得患儿信任,从而取得良好效果[5]。(3)预见性护理:除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外,护理人员还需通过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操作,保障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患儿在正式治疗前1 h需禁止饮食,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食情况进行检查,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如出现咳喘、呼吸剧烈改变、面色改变等情况,要合理调节药物剂量和氧气流量,或终止治疗,以确保患儿安全[6]。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进行面部和口腔的清洁,再次安抚患儿情绪,如患儿出现不良反应要第一时间给予处理,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有效性和护理满意度。⑴护理有效性:根据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1)显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如气喘、咳嗽等,在治疗后完全消失;(2)有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标准;(3)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发展。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完成,调查问卷共包含20项问题,每个问题5分,满分100分,采用三级评分标准,其中0~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100分为十分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有效性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案,与一般给药方式相比,其具有多种优势,包括药效迅速、药物剂量小、安全性高等,因此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7]。具体来说,氧驱雾化吸入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改变药液一般状态,使其成为雾状悬液,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呼吸道,进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本特征,患儿多见气促、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呼吸道症状可根据时间变化而改变。支气管哮喘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且病因较为复杂,过敏原、非特异性刺激物质、精神因素、气候、遗传因素等均可能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支气管哮喘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患儿多有呼吸困难、流涕、打喷嚏、胸闷等症状表现。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疾病,良好的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儿身体状况,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氧驱雾化吸入是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常见用药方式,该方式可直接将药物送入呼吸道,从而快速发挥药效。但从护理实践的角度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由于年龄偏小,护理依从性普遍较差,加之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给药方式较为特殊,患儿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护理效果下降,甚至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一方面,小儿患者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护理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较差,在接受氧驱雾化治疗时,容易受陌生环境、治疗方式等影响,出现治疗不配合、哭闹等表现,影响治疗的进行,或降低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患儿面对氧驱雾化治疗和医院环境,加之疾病影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受此影响患儿会有哭闹不止、情绪不稳定、抗拒治疗、拒绝沟通等表现,这也给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造成阻碍,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和深度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临床护理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8]。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实现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提升、整体护理深化等多种目的。另外,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相比,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多不具备完整陈述疾病感受的能力,同时对于护理工作配合度普遍较差。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科学规避一些护理风险,减少患儿的不良感受,建立患儿与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对于改善护患关系也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全部接受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首先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预见性护理方案,提高护理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其次,护理人员根据常见问题,对患儿和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在普及疾病知识的基础上,消除患儿和家长的疑虑,稳定患儿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9];最后,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通过多种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患儿安全和舒适性,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仅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措施包括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开展健康宣教等,尤其是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与家长对疾病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认识,稳定患儿情绪,减少哭闹等问题,保障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在预见性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与患儿和家属的沟通更为紧密,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患儿状态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性,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习惯和接受治疗以及护理,减少患儿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工作规范、优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联系,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建立患儿与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可以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给予预见性的处理和解决,并有效规避患儿哭闹等常见问题,无论从患儿角度,还是家长角度,患儿哭闹、抗拒护理等问题的减少,均会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且更有利于和谐、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总体而言,对比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患儿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高,而且护理效果也更显著[10]。

参考文献

[1]胡金香.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128-129.

[2]鲍丽娟,叶国伟,胡丽娅,等.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80-183.

[3]卢毅琼.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151.

[4]解曙柳.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4):148.

[5]李翠莉.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5):612-615.

[6]王萍,陈玲,许优红.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16):189-190.

[7]李淑娥.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0):123.

[8]王永霞,胡丽娅,林海芳.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48-151.

[9]刘双双.探析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04):347-348.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4

随着现在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产科护理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在孕产妇住院治疗中,除了提供日常方面的照顾,产科护理重点是提供产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对父母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尽快接受新生,适应新角色[1]。孕产妇和婴儿床旁护理作为新的产科护理新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是现代产科护理模式的核心内容。我院就实施床边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6月至 2014年6月间产科病房分娩的230例产妇,将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15例。 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均无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躯体疾病,试验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主要内容是臀部护理,早期接种疫苗,触摸,和新生儿沐浴等护理、通过“一对一”的形式来完成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护理人员边讲边操作,并要求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教学内容包括:换尿布,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触摸,避孕和产后检查,新生儿的免疫接种,新生儿常见的生理表现及其处理方法,产褥期多个并发症的治疗,产后营养,产后乳房护理方法,技术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等。观察组母婴每天接受一次医院床边护理,护理大约30分钟每次[2]。对照组母婴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每天送新生儿到专门的婴儿淋浴房进行新生儿触摸、脐带消毒等护理,同时接受预防接种。通过集体讲解以及每天10分钟的视频录像方式的健康教育方法,两组妇女讲解的内容一致。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和满意度问卷,在产妇出院前进行调查。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包括以下项目:新生疫苗接种,产后避孕和复查,新生儿常见的乳房护理方法,常见的生理临床表现和对策,产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产后营养活动,母乳喂养等15个问题,评价指标为正确率。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研究项目: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技术,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方面,每个项目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三个选择。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触觉、肚脐护理和沐浴三个方面,每个操作的总分是100分,低于60分为没有掌握,60-79分大师部分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采用SPSS 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 95% ,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 90% ,观察组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正确率为94% ,对照组为72% ,故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的产科护理内容主要有产前、产中、产后的三个阶段的护理,整个护理对象为新生儿以及产妇,但是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对新生儿护理(脐带护理、抚触和沐浴)等过程需要与产妇分开,这种分开护理的方式也导致产妇与婴儿之间产生了隔阂引起沟通障碍,整个护理模式中,无法体现出人性化护理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产妇与婴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均未分开,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产妇心理上的各种担心和顾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健康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观察组实施的母婴床旁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缓解了产妇焦虑、担心心理,而且还能满足各个家庭对护理的需求,受到产妇和家属的欢迎与认同,使得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4]。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5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85-01

临床路径是医务人员为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患者的康复而制定的整体服务计划,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特点 [1]。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是由医生、护士及其他人员组成的专业小组,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一种规范性、科学性的护理方案,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工作,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还能使患者明白自己的护理目标,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之中,能够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笔者所在科室对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100例肺患儿作为此次临床分析对象,入选患儿中男性患儿59例,女性患儿41例,患儿中年龄最大的为4岁,年龄最小的为7个月,平均2.4岁。将选取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入院后,由接受过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的责任护士接收,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以及疾病知识,入院后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及其意义、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配合。另外,要向患者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目的、护理流程等。接诊医生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全面查体,制定治疗方案,及时下达医嘱,护士遵医嘱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治疗、护理。在患儿住院期间,所有治疗、护理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的程序进行,医生每日查体了解患儿病情,护士深入病房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出现情况及时解决。出院时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测评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评价方法: 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体温、胸片、血常规及双肺呼吸音恢复正常的时间,以评价两组患儿实施护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组患儿实施护理治疗后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检验方式为χ2,均数以( x±s)表示,以P

2结果

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3讨 论

3.1实施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路径管理,使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标准化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质量,节约了医疗护理成本,大大的提高了医疗护理效率.能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疑难、危重病人的治疗护理。

3.2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调动了医护人员一切为患者服务的 积极性。用最新、最可靠、最适合病人个体的医学证据服务于病人,加强对年长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增强了患儿及家长对个体的健康责任,提高了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中,增加了了解与信任,化解了医患矛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疗护理路径管理,由于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护理计划,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护理人员自信心、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3.3临床路径管理促进了医护人员与其他部门及科室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了医技和后勤保障,减少了变异因素的出现,使患者的治疗护理按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方法,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优化了诊疗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临床诊疗护理行为,提高了医疗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产珍,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7~1 07.

[2]张桂芹,临床路径在肺炎支愿体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 1,26(34):529.

[3]曾秋萍.肺部物理疗法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18):37.

[4]何梅.新生儿肺炎护理应当注意的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891-892.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6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患儿9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儿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亦可随之降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儿科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模式

0引言

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患儿9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患儿9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儿45例;对照组45例患儿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2例;患儿年龄均于2-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2.04)岁。观察组45例患儿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24例;患儿年龄均于2-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2.1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儿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并对患儿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定时巡视病房,积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2.2观察组方法: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1)家属心理护理[1]。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患儿病情了解情况,耐心的为患儿家属解答疑问,为家属讲解患儿病情相关知识,消除患儿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2)患儿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配合患儿,耐心的与患儿沟通,建立良好的互患关系。治疗时要积极与患儿互动,将患儿的注意力转移,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确保临床治疗效果;(3)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安排专业知识水平过硬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儿科护理,并根据儿科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培训,确保其掌握更多的业务技巧、熟悉儿童心理学,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儿科各项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均需严格落实,药物配伍合理无禁忌,配置输液时要严格落实无菌操作;(4)加强病房巡视。护理人员要定时巡查病房中的患儿,并密切监测其各项体征,仔细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将所获数据严格记录。如果巡视中发现问题,则要及时对症处理,再给予相关患儿精细化护理,高度重视患儿咳嗽、皮肤张力、大小便等方面情况,若发现异常则及时告诉医生,确保患儿异常情况得到有效控制[2]。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管道问题、坠床、滑到与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4效果判定标准。显效表示患儿经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无不良事件发生;有效表示患儿经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稍有改善,不良事件发生少;无效表示患儿经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以本院自拟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比较,见表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3结论

儿科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科室,面对的均于0-14岁的儿童,其护理工作十分关键。人性化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本,各项护理工作均围绕患者开展,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协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3]。个性化护理的主旨是以人的社会需求、文化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并将其充分融于护理工作中,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大细节。儿科护理人员不仅是面对患儿,同时也面对着患儿家属,要于患儿家属的配合下展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合理指导患儿家属配合治疗与护理,确保儿科护理工作有序开展[4]。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患儿9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亦可随之降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迎春.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43.

[2]程思锋.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1733-1734.

[3]张宝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8):198.

[4]靖维维,赵丹.浅析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59-260.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7

患儿来我院门诊就诊时,对于愿意加入我科微信群的患儿家长,由我科门诊护士负责将患儿的家长加到微信群并指导其使用微信功能。之后,家属带领患儿在我科办理住院登记、预约手术时间,观看我科制作的小儿腹股沟疝健康教育宣传片,随后可离开病区,术晨7:00办理入院手续。

2实施微信教育

由5名责任护士根据所分管患儿的具体情况发送健康教育内容和提醒微信,根据患儿家属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对于无信息回馈的患儿家属,电话提醒查看微信。术前1d16:00发送微信,内容包括晚餐的选择、禁食水时间、避免感冒等。手术当日9:00发送术后注意事项、观察要点、进食时间及食物选择、药物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出院当日8:00发送活动注意事项、药物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复查时间、专家坐诊时间等。术后1周微信提醒复诊及问候,患儿家属有疑问可随时微信咨询。

3评价方法

①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调查内容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设计,主要包括:饮食、活动、药物知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等10个条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选对计0.5分,选错或不选均不计分。总分4~5分为知晓,2~3分为部分知晓,0~1分为不知晓。于出院前发放问卷,发放问卷752份,均有效回收。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因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的手术延期、伤口感染、阴囊血肿、伤口渗血。2结果出院前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700人,部分知晓41人,不知晓11人;因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延期手术1例,阴囊血肿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7%。

4讨论

由于批次治疗患儿多,我科的人力成本、服务水平等还不具备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患儿家属接受健康知识的能力不一,使健康教育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手术当日由于患儿及家属较多、患儿哭闹、家属焦虑等,使患儿家属很难有耐心认真听取护士的健康教育,致术后健康教育知识缺乏。研究显示,短信健康教育具有趣味性强、新颖实用、快捷直观、随时可重复查看的功能,深受患者欢迎[4]。微信相较于短信,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短信,具有更新快、回复快、零资费、跨平台、移动即时通信等特点[5]。我们将微信用于批次治疗腹股沟疝健康教育,内容更丰富、图文并茂,使患儿家属容易理解、接受。对于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配以图片和语音;对于饮食及药物知识采取不同颜色的图片进行区分;对于复查时间配以专家的照片及联系方式,方便家属联系。通过微信的群发功能,使健康信息存储在患儿家属的手机中,家属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阅读,避免因患儿哭闹、家属心情、护士沟通技巧等原因而影响健康教育质量。家属通过微信群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有助于其他家属对该问题的重视,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利用微信平台做到了提前提醒、重复告知,使患儿家属充分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出院前对患儿家属调查显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3.09%,因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0.27%。因手术效果好,护士护理及健康教育到位,使患儿家属不断转发我科微信群,截至目前我科微信群中有1100人,2014年1~8月收治小儿腹股沟疝760余例,省外达到122例,提高了科室的品牌效应和医院的知名度。综上所述,微信可将健康教育事业带入新领域与新境界,全面实现健康教育个体化与点对点传播,将改变目前的健康教育形态,给健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6]。在今后的工作中如能将订阅号成功地运用到健康教育,构建与患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值得我们期待与实践。

儿科常见护理项目篇8

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2021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1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板一

一、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病员满意度

1、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评选最佳护士,进行鼓励。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

3、严格新分配护士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合格者才能准予上岗。

4、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解决问题。

二、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1、试行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程序,增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丰富健康宣教内容,更好的为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2、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增高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

以《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为基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十一项护理技术及急救能力训练,增高护理质量,培养一支业务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队伍。

1、制定20_年训练计划,由科室业务能力突出的护士担任培训老师。加强十一项护理技术,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鼓励护士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

2、高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3、对在历次考核中成绩优秀护士大力表扬,给予奖励,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热情,更好的为患儿提供爱心服务。

四、加强基础护理,规范工作秩序。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次操作前洗手;做好每天治疗室病房空气消毒,严防医源性感染。

2、切实做好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到位。保持患儿床单位清洁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3、配合护理部做好月护理质量检查、夜查房、业务查房等制度。

2021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板二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5、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长顾虑。

3、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深入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

1、对各班职责进行修订,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各班的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力求新的职责更合理实用。

2、抓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护士实行绩效分配

分配原则:效率、质量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正、公平。

分配依据:病人满意度、工作量、存在的风险、护理质量、责任心。

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由责任护士做每天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疾病的自我

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每月召开一次护办会,每位护士汇报工作情况与感想。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六、新业务、新技术

1、重点发展小儿康复保健,选派1-2名护士进修小儿康复保健。

2、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1-2项。

2021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板三

20__年是我院克难提速、推进内涵建设的关键年,护理部将紧紧抓住“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这一契机,围绕医院总体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爱做管理,着力打造一支金牌护理团队

按照医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护理部和护士长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以及各项制度、规范的具体践行者与督导者,其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护士长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护理团队,而金牌护理团队是优质护理的支柱!护理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改变既往的“主任要求,护士长服从”的被动管理,为护士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管理环境。引导护士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让护士长将主要精力放在科室的管理上,管理好科内病人的安全、治疗及健康指导,管理好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协调好医、护、患三方关系,确保科室护理质量及安全。护理部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中,要注重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与医院文化建设逐步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认准角色,摆正位置,不做护士中的“人上人”,要做护士中的“人中人”,营造关心、尊重、信任的护理氛围,增强护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每一名护士为自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与自豪。

二、品管驱动,圈圈相连

护理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其特性决定了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有诸多的环节所组成。为更加科学、规范地运用PDCA管理模式,20__年我们将品管圈(QCC)引入护理管理。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如何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口服药”、“如何提高小儿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等成立相应的品管圈,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性,变“要我工作”为“我要工作”。利用PDCA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深度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对策整改及实施。力争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以解决,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护理服务更加专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士的个人成长与进步,达到一种全院齐动员参与护理管理的工作状态,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容易推行,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四到位”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部将紧紧围绕“规范护理质量,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持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护理病人到位、病情观察到位、文书记录到位、内涵体现到位、服务满意度提高”为工作重点,实现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常态化的定期检查与指导,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严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定期进行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使全院护理人员警钟长鸣。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定期举办“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士服务内涵”为主题的个案追踪护理质量评价活动,通过“疑难危重病例”的现场讨论评价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和抢救能力。进行“护士长查房质量现场评价”活动,转变管理者护理质量评价的理念,使护士长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管理和制度的执行力,从而为建立科学的评价流程、方法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实施多形式质量控制,护理部根据“季安排、月重点”工作计划,深入科室针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护理安全与急救管理等检查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坠床、跌倒、压疮、拔管病人及高危病人的质量追踪监控及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记录,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四、构建护理质量管理新体系

原有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从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安全管理以及病房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是以单个质控项目进行评价,应对性、突击性强,管理者很难科学、全面地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以往按质控项目进行划分,侧重于责任分工方式、排班模式、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落实、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从患者、护士及护士长涉及的各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控,在不同时间段更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治疗及生活护理,了解护理人力资源情况、护士分层使用情况等,及时给予护士长以及临床护士有效地指导,更好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五、护理技能与管理创新

谈到创新,给人的感觉就是护理领域“档次不够”、“项目少之又少”,护理被放在了“辅助”位置。但是,护士是医院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与病人接触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人群,他们进行的每一个技术变革,对患者都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正如一位护士所言,不求“惊天动地”,只求“为病人所用”。20__年,护理部计划在上级护理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在“护理改革、发明和创新”方面实现突破,用实际行动证明护理的专业价值。

“周点评制度”是护理管理的一项创新。护理部统一周点评的重点内容及形式:要求每周一晨交班前,护士长总结点评上周本科室工作情况,重点点评上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警示存在问题的护士,杜绝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保证病人安全,不断巩固服务质量;对于表现突出的护士也及时给予表扬肯定,提升护士的自我价值;有计划地安排本周重点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通过周点评,强化短期护理工作的及时总结及剖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护理工作漏洞,保证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开展,有力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上一篇:国际英语教育范文 下一篇:商务英语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