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实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2-28 17:49:15

儿科实习感悟

儿科实习感悟篇1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校2013级护生为实验组,采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对《儿科护理学》课程进行实验教学,2012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干预1年后,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表及该门课程考试成绩对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及感知四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四个维度得分情况(P<0.05);90%~94%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礼仪礼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88%~89%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两组护生学习成绩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脱节的弊端,是一种顺应儿科护理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护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升,更好满足患者对儿科护理临床工作的需求。

〔关键词〕

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儿科护理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不断升级的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成为横亘在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间的鸿沟,如何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似乎成为困扰着医疗界以及社会学界的无解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人文关怀这一理念的解读与应用上[1-2]。但大部分医护人员人文知识缺乏、不具备人文关怀能力而导致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使其工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3]。孩子是诸多中国式家庭的核心,孩子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局。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医患关系在儿科这个环境中显得尤为敏感。为了顺应新形势下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工作中自觉融入“以人为本”这一人文理念已成为一种文化,是现代医学文明的标志[4]。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着眼《儿科护理学》课程的人文教学模式的开发从制定人文教学目标、挖掘人文教学内容、设计人文教学各环节、完善人文素质教学评价等方面建立儿科护理学的人文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护生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

选取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全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儿科护理学》课程实施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实训课及临床见习教学。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全部学生为对照组,已完成该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13级10个班每班抽取10人,共100人,从2012级10个班每班抽取10人,共10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均为高考统招学生,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4±0.6)岁;实验组文科生32人(32%),理科生68人(68%);对照组文科生34人(34%),理科生66人(66%)。两组护生在入学成绩、文理生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齐,有可比性。

2方法

2.1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人文关怀教学目标的制定。

研究者以护理人文关怀品质结构为理论依据,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关怀知识的理解,并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获得关怀与被关怀的感知。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逐渐形关怀能力,从而实现内化品质、外化行为的人文关怀教学目标。

2.1.2儿科护理学人文教学内容的挖掘。

根据人文关怀教学目标,联系临床经验及生活实际对《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人文化设计与改造。如引入人文关怀专业知识讲述,讲解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介绍其生平故事;增加人文关怀教学内容,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利用图片、诗歌、电影片段等增加课堂教学的可欣赏性与可感受性,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组织学生深入医院、病房汇报参观心得,培养学生专业感悟能力及行为观察能力;举办伦理辩论赛、护理短剧表演、知识竞赛、手抄报等灵活多样的互动形式并邀请我市儿童医院优秀护士做关爱每一个患儿及如何与患儿沟通的讲座,增加护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理解,掌握更多人文关怀知识与方法,提高护生专业使命感、对人文关怀理念认同感,使人文关怀知识能力逐步具备。

2.1.3人文关怀各教学环节的设计。

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需经历审美、体验、感悟、认同和实践五个环节,这些环节均需要围绕教学情境的设计-引入-呈现-推动来展开。理论课采用关联-设境-审美-感悟教学过程,实验课采用合作-设境-体验-感悟教学过程,临床见习课采用观察-陪伴-沟通-感悟-交流教学过程。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对人文关怀的审美,通过体验有所感悟,逐渐认同人文关怀理念并自发实践。

2.1.4人文关怀教学评价方法的完善。

本研究在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表,掌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水平、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及课程理论的实践和成绩,综合评定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

2.2测评工具

2.2.1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

由国内学者孟萌[5]等研究设计,用于测量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包括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感知水平。共44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每题5个选项,得分1-5分,除第五题为反向赋分外,其余各题均随选项升高得分越高。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914,重测系数为0.928。本研究者应用该量表在本校2013级60名护生中进行预调查,测得Cronbach'sα系数为0.83,重测系数为0.86。因此,认为该量表适用于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测量。

2.2.2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礼仪礼节、批判性思维能力6各方面进行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三级,评分标准:是=2分,否=0分,不确定=1分。总分相加,得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

2.3评价方法

实验前,由研究者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前测,对照组护生进行后测(对照组护生刚刚结束《儿科护理学》课程传统教学),每组护生各发放问卷100份,各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试验后,对实验组参与前测护生100人发放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表进行后测,测评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水平及对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各发放问卷100份,各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再对两组护生《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总评成绩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该门课程教学效果。

2.4统计学分析

对测得数据使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再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主要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由于样本量较大,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实验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实施前、后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得分比较

将干预前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水平做u检验,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实施后,实验组护生在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感知四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干预后两组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得分比较情况比较

将干预后两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水平做u检验,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实施后,两组护生在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感知四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3.3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90%~94%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礼仪礼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88%~89%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3.4两组护生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干预后期末总评成绩比较

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儿科护理学课程期末总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成绩为(87.50±5.01)分,对照组为(77.64±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与建议

4.1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

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具有其特定的规律,需要在充分的人文关怀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在特定的人文关怀环境中,形成对人文关怀的审美与感知,从而自发的采取人文关怀行为。本研究通过为期一年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知识、能力、感知四个维度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各维度水平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证实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者在构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时,在充分理解人文关怀品质形成规律的前提下,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师教育教学思想、协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做到“为形关怀感悟”而教,为“转化人文关怀行为”而教。以制定的人文关怀教学目标为核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挖掘人文关怀教学素材充实进教学内容中,营造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护生产生心理活动即感悟的生成。在具体的实践操作环节及临床见习环节通过师生、生生间融洽的人文互动培养学生专业感悟能力及行为观察能力,进一步内化人文关怀品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护生提高对课程的兴趣,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化为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激发护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整个教学过程的学生主体作用。总结本次教学实践经验,建议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及情境创设时尽可能选择最能够引起护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的情景呈现方式,如情景剧、角色扮演等贴近学生认知习惯的形式便于学生迅速参与融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人文关怀精彩瞬间,适时引导学生产生人文关怀感悟,运用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等鼓励学生分享内心感受体会人文关怀真谛。同时,教导学生从关爱自己、身边的同学、家人开始,逐步发展为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进而内化人文关怀品质。郭玉洁针对国内护理教育缺乏系统人文教育的现状,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证实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了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6]。冯文珍等的研究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生中并观察其效果,证实了该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专业与人文脱节的弊端,有效提升了护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7]。诸多相关研究[8-9]从不同角度均证实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

4.2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随着医学理念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只有兼具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综合型高素质护理人员才能够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研究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显示:90%~94%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礼仪礼节、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88%~89%的护生认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干预后,两组护生期末总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儿科护理学课程总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能够加强教学效果并显著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研究者通过对儿科护理学课程的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构建,从三方面使护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其一,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人文关怀情景的审美与体验为主线,师生平等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讲、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总结本研究经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教师在深刻领会人文关怀教学内容的同时,精选贴合学生实际的人文关怀教学素材,把握课堂节奏,做好各环节衔接,发挥课堂群体动力效应,适度引导,避免情境教学流于形式。其二,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如:实训室、模拟病房、医院、社区都成为人文关怀体验的场所,增加了护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加深感悟,提升了教学效果。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改变单纯课堂教学给学生造成的说教式人文教育印象,真正做到将人文关怀理念从书本上请下来,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真实的人文关怀细节,将这种真实的感受与体验自然升华为人文关怀理念。其三,教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展示个人人格魅力,与护生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及沟通,同时,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随时积累人文关怀教学素材,并自觉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从细节中渗透关怀,使学生感受到护理工作是一项随时随处都充满爱与关怀的职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礼仪礼节。

5小结

本研究着眼于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从人文关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四方面为《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的教学模式,在突出科学素养的同时重点突出如何积极有效地渗透人文关怀教育。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内化、人文关怀行为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改善,验证了该模式的效果,为推动人文教育在护理学教育中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爱华 李磊 张乃正 冯文珍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参考文献〕

[1]常红娟,高敏,薛松梅.某省十所高校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77-78.

[2]史瑞明,房夏玲,卞旭华,等.儿童哮喘诊治过程中的医患沟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857-859.

[3]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曾丽娟.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86-87.

[5]孟萌,刘于晶,桂莉,等.护理关怀的概念及其量性测评工具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43-1145

[6]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等.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9-112.

[7]冯文珍,张乃正,房兆.高职护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3):5-8.

[8]刘颖.人文教育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3):67,75.

儿科实习感悟篇2

一、对数学教学的新认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在教学中,尽量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问题相联系,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美。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再让学生一味的在枯燥的题海中沉浮,而要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

二、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课标建议我们“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我认为: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又能动地促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与发展。二是精神功能。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我们认为,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学科价值,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注重学生的数学体验,使学生能自悟自得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加强学生的数学实践,使学生能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悟性,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撞击产生的“智慧”火花,因势利导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多给学生数学实践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梳理自己的思路,敏于捕捉有用信息,善于合作共享学习成果,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做到:

1.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于数学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扩大知识视野,增长数学才干,发挥数学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不断更新教学材料

生动的教学素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而教材的编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选择最适当的素材,补充到教材中,做好教材整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为数学教学资源共享和形象、直观演示提供了可能。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图片、影像、动画等多媒体展示,使原本很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刺激了学生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儿科实习感悟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教育;文学素养

文学依托语言文字存在,将客观的现实艺术反映出来,一般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形式,儿童文学中以儿童诗、童话、寓言为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裁)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文学是语文的升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学素养、创造力及优良品行。由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应该将语文教学作为工具,重视文学教育,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激发儿童情趣,激活文学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理念下,为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把握儿童情趣,凸显文学教学魅力,激活文学学习兴趣。儿童情趣即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言、行为与小学生思想、情感相契合的艺术内容。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情趣,提升文学教育质量。

1.激发儿童审美情趣

语言、神态、动作与心理描写能体现出儿童情趣。《小木偶的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都极具儿童化。《神笔马良》中,围绕马良手中的神笔展开故事描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夸张、拟人化等方法,也能表现出儿童情趣。《女娲补天》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了童趣。基于儿童视角,以故事为依托,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儿童的审美情趣。

2.引导品味文学内涵

围绕儿童情趣,科学预设教学方案,激发童真童趣,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引导学生读出情趣。如读《山城的雾》,把握撒、罩住、哒哒、翻卷等精妙词汇,在昂扬的激情朗读中,体味诗歌情感,引导体会情趣。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也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抓住文学作品的特色,比如想象、夸张、拟人等,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如《渔夫的故事》,学生运用语言、身体动作和神态表演等,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人物形象。通过读、讲的方式,品味字词及文本内涵,以此感悟字里行间中的惟妙惟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文学教学质量

教学应该是艺术性与方法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学作品插图美轮美奂、情节变化多样、人物特色明显,为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1.情境教学法

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产生共鸣。如《南辕北辙》教学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目的地在南边,而朝北边走的情况,引导分析故事的结果。或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美妙、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七颗钻石》教学时,教师播放轻快而紧凑的音乐,配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罐的变化情况。奇妙的图片变化吸引了学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朗读教学法

文学作品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抒情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字词的优美和浓厚的情感。如《燕子》教学时,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朗读氛围,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词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斜着身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选取其中的字词,说说好在哪里。朗诵可以采取齐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和文本内涵。

3.表演教学法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表演,爱游戏,喜爱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故事表演出来,再增加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以此在模拟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小木偶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等,都可以引入表演法。

三、多元解读作品,提升文学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即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成人化的思考方式,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解读文学作品内涵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空白性与不确定性,为阅读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文本一般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很难深刻领悟到内在的主旨。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避免单一的文学作品解读,通过科学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思考、质疑,创造性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时,教师应预留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判断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带来了美丽、阴凉,值得称颂,有的学生认为小枣树为人们提供了香甜可口的食物,@才值得表扬,不应该华而不实。“谁更应该被表扬”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对文本主旨进行拓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可以对文本内涵进行质疑、想象,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有助于提升其文学教育价值。

四、鼓励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沉淀

有必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积累和沉淀中,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保障学生具备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应组织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计划制定和及时检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精选读物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如《爱心树》《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等。在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每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逐渐上升。基于阅读量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每周、每月阅读计划,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交流。

对于文学课外阅读,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培养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并要求学生书写推荐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或鼓励学生书写并交流读书笔记、读后感,将精美词句摘抄下来,表述阅读感受,之后分享阅读心得,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下心得体会,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了解,提升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班级读书会,对某本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如《窗边的小豆豆》,在赏析中感悟内涵,体验快乐。

总之,文学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良好审美教育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教学有必要依托课内外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师生共同学习、品味、感悟文学作品,在践行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天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淑红.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J].中华少年,2016(29):56-57.

儿科实习感悟篇4

一、激发儿童情趣,激活文学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理念下,为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把握儿童情趣,凸显文学教学魅力,激活文学学习兴趣。儿童情趣即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言、行为与小学生思想、情感相契合的艺术内容。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情趣,提升文学教育质量。

1.激发儿童审美情趣

语言、神态、动作与心理描写能体现出儿童情趣。《小木偶的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都极具儿童化。《神笔马良》中,围绕马良手中的神笔展开故事描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夸张、拟人化等方法,也能表现出儿童情趣。《女娲补天》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了童趣。基于儿童视角,以故事为依托,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儿童的审美情趣。

2.引导品味文学内涵

围绕儿童情趣,科学预设教学方案,激发童真童趣,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引导学生读出情趣。如读《山城的雾》,把握撒、罩住、哒哒、翻卷等精妙词汇,在昂扬的激情朗读中,体味诗歌情感,引导体会情趣。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也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抓住文学作品的特色,比如想象、夸张、拟人等,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如《渔夫的故事》,学生运用语言、身体动作和神态表演等,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人物形象。通过读、讲的方式,品味字词及文本内涵,以此感悟字里行间中的惟妙惟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文学教学质量

教学应该是艺术性与方法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学作品插图美轮美奂、情节变化多样、人物特色明显,为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1.情境教学法

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产生共鸣。如《南辕北辙》教学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目的地在南边,而朝北边走的情况,引导分析故事的结果。或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美妙、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七颗钻石》教学时,教师播放轻快而紧凑的音乐,配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罐的变化情况。奇妙的图片变化吸引了学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朗读教学法

文学作品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抒情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字词的优美和浓厚的情感。如《燕子》教学时,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朗读氛围,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词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斜着身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选取其中的字词,说说好在哪里。朗诵可以采取齐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和文本内涵。

3.表演教学法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表演,爱游戏,喜爱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故事表演出来,再增加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以此在模拟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小木偶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等,都可以引入表演法。

三、多元解读作品,提升文学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即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成人化的思考方式,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解读文学作品内涵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空白性与不确定性,为阅读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文本一般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很难深刻领悟到内在的主旨。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避免单一的文学作品解读,通过科学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思考、质疑,创造性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时,教师应预留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判断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带来了美丽、阴凉,值得称颂,有的学生认为小枣树为人们提供了香甜可口的食物,?@才值得表扬,不应该华而不实。“谁更应该被表扬”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对文本主旨进行拓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可以对文本内涵进行质疑、想象,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有助于提升其文学教育价值。

四、鼓励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沉淀

有必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积累和沉淀中,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保障学生具备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应组织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计划制定和及时检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精选读物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如《爱心树》《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等。在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每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逐渐上升。基于阅读量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每周、每月阅读计划,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交流。

对于文学课外阅读,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培养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并要求学生书写推荐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或鼓励学生书写并交流读书笔记、读后感,将精美词句摘抄下来,表述阅读感受,之后分享阅读心得,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下心得体会,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中相互了解,提升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班级读书会,对某本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如《窗边的小豆豆》,在赏析中感悟内涵,体验快乐。

儿科实习感悟篇5

一、尊重学生个性阅读主体,引导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有着情感联系、精神联系,学生设身处地的悉心体察和感同身受,由己及物的推想和会之于心的领悟,一方面作品使学生更新了审美视界,丰富了人生体验;另一方面学生也因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而得以完成对作品意义的建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学生的思维角度可以有以下可能: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垫教育。②用百革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二、文本引导,重视学生个体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学留下深刻印象。阅读教学的任务就不能够完成。没有了感性因素,哪来丰富多彩的人性表现,哪还有情感和形象?例如《乡愁》,阅读事让学生把握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联想丰富,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穿全诗,学生去体味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感受这样时空互进,相映成文,创造的一个充满乡愁、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

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从文本去体验、感悟,让学生的主体观在朗读训练中得以真正确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超越文本,积蓄阅读的情感体验,真切表达生活感受

情感体验训练很重要,但真正使情感体验充溢语感训练的全程,还必须使学生把经历的情感体验,由联想想象状态转化为语言现实--写出来或说出来。即进行情感表达训练,通过情感体验,对自己经历过的语言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再根据需要选用适于表达的语言文字来抒发感受。

(1)引导实践,将体验付诸实施。

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将以前所有的情感体验用于实践中,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重新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因此在体验性阅读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学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2)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表达体验。

在进行体验性阅读教学时,应引导他们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生活实际出发去阅读文本,让他们亲临其境,去观察、去领悟大自然,鼓励他们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饱含深情的写出来。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文中来看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作品丰富的意蕴,皆在于字里行间,在空白处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在同学们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出了感情的流淌和思绪的飞扬,大家通过阅读文章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而与文本真实平等的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积蓄阅读的情感体验,进而超越文本,真切表达生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阅读教学中注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体察、活化形象、诵读涵泳、点拨促悟等。在体验感悟的同时,辅之以理法知识的学习,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训练,那么体验感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增长点。

儿科实习感悟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数学 情境教学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如何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我有如下几个看法:

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增强数学意识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二、利用情景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采取措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理解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采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将现代技术手段融入数学教学中。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四、理解自然,改造自然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同时,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更好的掌握这“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

儿科实习感悟篇7

从课程架构的逻辑来看,大部分的幼儿园课程是以科学知识划分所形成的学科为界限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知识的准确、有效获得是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与学科课程相比,人格发展课程的价值追求主要不是认知性取向的,而是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为价值志趣和取向的。因此,人格发展课程组织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人,是将儿童当做“万物之灵”的人来对待,将儿童作为“整体的人”来发展。课程的形态主要在“问题――解决”的模式下探究学习,并遵循求真向善的实施原则,即在真实情境、真实感受中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乐观、学会自信……在人格发展课程活动中,教育回归了其本质:育人而非仅仅育才,而育人的重中之重就是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

纵看人格发展课程的主题脉络,《生命是美丽的》鼓励幼儿探究生命的奥秘;《我的侨谊,我的家》引导幼儿感受侨谊大家庭的温暖,萌发我是小主人的自豪感;《我们都是好朋友》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感知朋友带来的快乐;《动动手就知道》则是激励幼儿动手尝试,享受动手的乐趣……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我们在建构课程时的主旨即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和谐发展为最终导向。不仅如此,我们还建构了我园的特色课程――四大自创节日:尚美的杜鹃花节、智慧的科技节、愉悦的游戏节和健康的运动节。这些节日从“节日总动员”到“节日大狂欢”始终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并正在发展的人来对待,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将课程真正变成属于幼儿的课程。

人格发展课程作为关注人的发展的课程,更具“延展性”和发展空间,它将课程要素中的知识、社会、人三者紧密地整合起来,为文化的传承、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树立课程的独特性

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活动甚至是哲学研究的基础,自然也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人格发展课程正是基于儿童生长所必要的“土壤”――儿童生活来开发设计,它的资源源自于生活,它的情境源自于生活,在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中,儿童可以学会交往、感悟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

2012年,我们幼儿园乔迁新居,非同以往的开学季给大班幼儿带来了别样的心灵之旅,有对新教室、新玩具、新生活的惊喜,有与好朋友重逢的欢乐,有感悟成长变化的自豪,更有对新园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变化的环境、变化的角色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触动心灵的情绪情感推动了孩子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构建了全新的主题《我的侨谊我的家》,站在孩子的视角,用生动真实的环境互动,以“我是大班小朋友”、“侨谊新园我的家”、“我是侨谊小主人”为线索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成长变化,并走出自我,学会关注自己和自己班级以外的事,参与认识新园环境,了解校园文化的活动,感受幼儿园搬新家的快乐,萌发小主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丰富的课程活动中,切身的生活体验、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阅历,开启了他们多元潜能,并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建构美好的人文情感。

人格发展课程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不仅使儿童回归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同时又帮助儿童脱离成人为其构建的“真空的、虚无的”幻想世界,使儿童了解自己、知道生命的意义、掌握交往的策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儿童真正进入现实生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门径”。

三、以润泽生命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模式,凸显课程的有效性

生命是美丽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的全过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因此,把握好“人之初”这个生命的起点,让孩子感悟成长过程中蕴含的生命之美、人性之美,建构一个尽可能美的生命过程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园人格发展课程中,我们设立了“生命是美丽的”这样一个主题,就试图努力把握好这个起点。我们引导小班的孩子通过和小金鱼的交往,认识“可爱的爱游泳的小金鱼”,感知生命的多彩和活力;引导中班的孩子通过探讨“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在他们的年龄段已经很想知道的问题)感悟人的传承和延续,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从而爱惜自己的健康生命;引导大班的孩子进一步知道“我是一个有用的人”,从而加强生命的意识感、激发生命的责任感。

人格发展课程以润泽生命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模式,确立了课程价值的有效性,不仅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一次促进,更是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一次提升。我们相信润泽养育的课程模式可以让儿童在充满爱和美的环境中自主地成长,为今后的幸福生活播下种子。

四、以人格健全为课程目标的主要追求,奠定课程的生命性

人格作为决定人的典型行为方式的心理系统或动力结构,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环境变化和适应过程中的各种信念、情绪和行为。研究表明,幼儿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儿童成长的核心关键,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人格发展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格发展,奠基幸福人生”,这是人格发展课程的基点和精髓,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办学文化的积淀,是我们与儿童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感悟,更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在人格发展课程中,我们以满足儿童基本心理需要为切入口,以维护儿童心理权益为宗旨,针对儿童不同的心理需要,通过情境暗示、移情训练、亲身体验、角色换位、竞赛性游戏等方式,开展情感辅导、交往辅导、体验辅导、自尊辅导等,构建促进儿童健全人格养成的最快捷的“绿色通道”,搭起教师走进孩子心理世界的“桥梁”。在《我是小主人》主题中,我们引导孩子学习礼仪,鼓励孩子做班级小主人、当幼儿园小主人,用热诚、谦和的待客之道接待省内外的客人,放手让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浸润于人与人和谐氛围中。在《暖暖足浴情》活动中,我们从“情”字入手,让孩子怀揣着对妈妈的爱,为妈妈洗脚,引导幼儿崇尚孝道,尊敬爱戴父母,感悟亲情的珍贵,感受家庭和谐的美好,激发感恩情感的衍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只要心中有阳光、生命就会茁壮;只要待人友善真诚,生活就会有朋友;只要情真意切,每一天都是有滋有味。

儿科实习感悟篇8

关键词:探究体系;活动策略;小游戏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尽管教师们已经摒弃了“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但在实践中所呈现出的仍是注重“结果导向”的高结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缺乏童真。第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实施路径缺乏童趣。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活动应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有趣的科学现象,引导幼儿以探究的方式去感知、体现、发现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现象,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一、建构“六小”科学探究体系

根据科学、有趣、好玩、益智等特点,建构起幼儿园“六小”科学探究体系,让幼儿“爱动手”,在做做玩玩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操作,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幼儿“爱动脑”,在想想猜猜中萌发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乐观察”,在看看摸摸中增强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好提问”,在听听说说中学习适当的表达方式、交流探索发现的过程。(见图1)

二、开发“四类”科学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幼儿园科学“六小”探究体系,科学活动的内容应来源于幼儿生活实际,主要分为生物、气候、材质、工具等四类。

1.挖掘生物方面的内容

让幼儿感受和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而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逐渐建立对动植物的关爱之情,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

2.收集气候方面的内容

让幼儿感受天气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并尝试了解刮风、下雨、下雪等日常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归纳材质方面的内容

能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探究各种材料的物理特性,感受这些材料相互作用时发生的变化,萌发幼儿的探究欲。

4.整理工具方面的内容

能让幼儿在玩、做、用的过程中,感知和探究各种工具的特性,经历愉快的操作体验,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提炼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策略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关注幼儿的发展,并围绕“六小”科学活动的探究体系,形成科学教育活动的六大策略。而每个活动策略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共同作用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

1.科学小活动的策略――提升素养

科学小活动是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它以高结构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开展,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不同,把幼儿园的科学集体活动分为:观察认识型、实验操作型、科学讨论型、技术操作型四类小活动(见图2),并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2.科学小游戏的策略――启迪智慧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像“做游戏”一样“做科学”。因此,幼儿园利用走廊开辟了游戏坊,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又蕴涵自然科学原理的小游戏,使孩子们在看看、做做、玩玩中去感知科学并不遥远,玩转科学就在身边,以此萌发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在实施科学小游戏活动中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1)激发兴趣,玩中乐。活动前教师要多运用游戏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和积极的情感。

(2)巧妙质疑,玩中思。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疑,激发幼儿思考。

(3)启发诱导,玩中悟。游戏中教师进行适宜的引导和启发,让幼儿的玩游戏过程更有意义。

3.科学小制作的策略――分享体验

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发挥创造力,制作各种科技小玩具、科技小产品。这类“变废为宝”的活动既是幼儿动脑动手的过程,也是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科学小制作活动的实施方法如下:

(1)确定内容。幼儿有着丰富的奇思妙想,但有时这些想法并不能付诸实践,因而科学小制作活动需要教师、家长一起确定制作内容。

(2)收集材料。需要老师、幼儿、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所需材料,为幼儿完成作品提供物质保证。

(3)实际制作。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当幼儿在独立操作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主动给予帮助,而是适时地等待,观察幼儿自己的解决方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邀请同伴合作,共同制作,完成作品,以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分享快乐。分享环节是他们体会成就感,获得快乐的激动时刻。融洽愉快的交流分享时光,幼儿能分享自己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激发幼儿后续的制作积极性。

4.科学小实验的策略――感悟经验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能让幼儿在操作中“玩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在实验中探索事物规律。为了能有效地开展科学小实验,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玩转科学实验坊”专用活动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猜想记录、讨论表达、梳理总结,而这一切正是科学教育真正意义的体现。

(1)自由结对。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先自由组合,成立3~4人的合作小组,他们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可能是兴趣相同者、强弱互补者,也可能是性格相近者。

(2)选阅护照。以小组形式选择护照,护照上明确了小实验的区域和内容。当幼儿阅读护照后,了解实验的内容和玩法,并相互讨论预测实验的结果。

(3)感悟探究。进入实验探究阶段,幼儿根据自己的阶段选择宝盒,根据宝盒,感悟体验,深入探究,浸润实验的过程。

(4)拓展经验。拓展经验是科学小实验开展的最后一个环节,幼儿完成实验后,相互能根据实验记录单内容进行交流,以讨论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想法和不同的方法,让经验得到拓展和共享。

5.科学小常识的策略――拓展认知

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将生活科学的小常识,由图片和实物、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方式呈现于幼儿园门厅里“智慧坊”的“问题墙”上,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感受、观察、学习,了解和拓展对于生活科学的认识。

(1)观察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各种有趣和好玩的科学问题,并将问题展示成为幼儿园共同为之调查和讨论的问题。

(2)调查访问。孩子们通过调查、多途径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书、成人、多媒体或实地参访等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获得认识。在幼儿获取问题解决法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图形语言记录下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结果,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生活小画册呈现在智慧坊上,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能在停停、翻翻、看看、想想中互相学习,获取经验。

(4)拓展认知。“智慧坊”“问题墙”上所获得的科学小知识孩子们还可以到生活中进行验证和尝试,拓展了幼儿的认知。

6.科学小基地的策略――促进应用

幼儿园利用园内的空间开辟科学小基地,包括植物种植基地和动物养殖基地。教师让幼儿亲自参加养殖、管理和收获工作,从而使他们了解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萌发生态环保意识,并将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养殖。养殖活动前需要做好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主要包括了解养殖内容和具有粗浅的养殖经验;物质准备包括养殖空间、工具、动物的准备。

(2)管理。养殖管理的环节中,不仅是孩子们感受惊喜的过程,更是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管理的环节首先让孩子学会观察记录,关注动植物生长变化。其次,需要孩子善于管理,满足动植物的生长需求。

(3)收获。家园合作,推动种植活动的深入开展。当种植活动有收获成果时,幼儿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还从中获得了相关的科学经验、感悟。

四、探索“多元”科学活动评价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主要采用激励性、指导性、反思性和发展性评价四种类型的多元评价方式(见图3)。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打击、重过程轻结果、重发展轻比较。以适切评价鼓励探究;以适时评价导探究轨道;通过师评、生评、自评等适性评价深化探究路径;以布鲁姆“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认知层次为视角,以适度评价发展幼儿的探究思维。

1.激励性评价――适切评价,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多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和评价幼儿的努力行为。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大胆表达探究结果时,教师都应及时地对幼儿进行肯定评价。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和接纳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尽量少做横向比较,采用多种方式对不同幼儿进行适宜评价,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2.指导性评价――适时评价,丰富幼儿探究轨道

评价活动不仅只存在于幼儿掌握到科学知识和原理后,教师对其进行的肯定性评价,而应存在于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当幼儿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进行指导性评价,评价可以让幼儿感知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是否明确,准备进行的探究方向是否正确,并且鼓励幼儿积极探究,增强探究的欲望,丰富幼儿的探究轨迹。

3.反思性评价――适性评价,深化幼儿探究思路

评价的主体未必一定是教师来评价幼儿,也可以是幼儿评价幼儿,或者是幼儿评价自己。在深化幼儿探究思路,反思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不同的活动我们选择的评价主体也是不同的。

4.发展性评价――适度评价,发展探究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布鲁姆根据涉及的认知层次将教学分为六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越往后,认知的层次就越深,评价成为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因此,教师运用布鲁姆的教学分类法理论,将活动设定为:适玩、能玩、乐玩、会玩的四个评价维度,并运用调查表、评价量表、观察记录等方式用发展性评价来适度评价幼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轨迹,从而发展幼儿的探究思维。

通过构建幼儿园“六小”科学探究的体系,不仅厘清了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实施路径,形成了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也使孩子们逐步呈现出“好提问、爱动脑、善思考、乐探究”的外在表现。他们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着有意义的观察与思考,学习表达与交流,体验着探索乐趣,验证着自己的猜想,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生动有益的科学游戏活动中日渐

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品牌传播策略分析范文 下一篇:产品盈利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