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17 17:19:52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1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民办高校办学以巨大的空间,很多民办高校不断扩建并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相应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也在不断增长。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的重要财富,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却存在着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使得大量教育资源限制和浪费。对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良性发展。

2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包括民办高校校园内的所有实体资产,例如校舍、教室、教具、体育教学设备、音乐教学设备等。一切有形的并且用于民办高校教学的资产,都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民办高校是教育经济实体,重视资产管理,但是长久以来,资产管理的重点都放在了资金管理和知识教育产权管理方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民办高校缺乏一定的经验,也缺乏系统的管理措施,因此导致了一定的管理问题。

3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原因

3.1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民办高校的工作者,尤其是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有必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加以重视,例如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制度建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固定资产时重视其资产价值,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固定资产详细记录以便用来评价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等。但是实际上,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很多高校仅有形式上的固定资产管理条例,实际上的管理行为有所欠缺;还有些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例如,忽视某些固定资产项目。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的管理态度不够明确,管理能力不足,不能全面了解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构成,也不善于在工作中进行全面的资产管理。

3.2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效力不足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并且保证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二级学院需要的固定资产是不同的,不同的需要致使购置固定资产在很多情况下成了个体行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常常只能被动的批准购置计划,这种现象导致不少二级单位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学校无法对资产的购置以及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导致固定资的使用效率偏低。固定资产管理效力不足主要在于管理方法落后,很多民办高校还使用人力核查的方式,这种管理方法浪费精力,而且很容易出错。

3.3民办高校固定资产应用监督不善

固定资产是民办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办高校的财富。固定资产应用的结果应体现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提升和学生管理状态提升等方面。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使用规则和监督,部分教师将固定资产用于个人行为,例如,利用那个学校资源完成个人项目,不对学校报备,也不缴纳租用费用,这使得大量固定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水平

对固定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是民办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工作者的职责,但是,很多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受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限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部分不足。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者职业水平入手,主要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求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者全面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一定要培养优秀的资产管理者,才可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第二,民办高校董事会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一定的要求,结合财务部和学校管理部门的意见,检验固定资产管理者的职业水平,并予以工作上的调整或者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为全面。

4.2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应有所改善,改变原有的人力管理的方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确性和时效性,这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力之必须,简而言之,就是使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所以,民办高校也应当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变革落后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运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方式,创建固定的资产信息关联网络,确保不同的部门能够共享信息,时时了解资产的购置情况、使用情况,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和人工核算的工作量,确保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运用条形码技术开展日常管理,保证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4.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要实现对固定资产应用的全面监督,应从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入手。在管理制度方面,应将固定资产的应用以及应用申报程序细化,写入民办高校管理条例,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学习;在监督机制方面,除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之外,高校师生也应该参与进来,以保证固定资产应用合理。

5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在于重视程度不足、管理方法落后和缺乏监督。提高管理工作和的职业能力,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是解决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够为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曲磊.关于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7(1).

[2]王翠红.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6).

[3]陈浩新.新时期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

[4]彭涌.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6(1).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也是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加强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有的民办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产管理意识不强,一直未设专门的管理机构,未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的民办高校将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别分解到财务、后勤、教务、设备、校办甚至审计等部门,由于无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部门之间既没有定期核对制度,又缺乏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松懈与无序。

2.管理方法上重配置轻管理,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民办高校发展规划不明确,闲置浪费现象严重。民办高校鉴于其私营的根本性质,人事变动比较大,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是民办高校发展缺少总体规划,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由于上述的种种因素,民办高校在不同时段、不同领导方针政策下,所属各单位往往根据当时的政策做出一些采购计划。如某时间段内政策倡导校企合作,系科为满足企事业单位要求,购置一些针对性极强的仪器设备,在校企合作计划结束后,大批仪器设备闲置和浪费。

3.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管理,而且要求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但目前许多民办高校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无章可循的现象还较严重。有的民办高校连作基本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都未制定;有的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将其落实到位,缺乏执行的力度和强度,也很少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有的民办高校虽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制度老化,没有随着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出现及时予以修订,有的制度虽然编印成册,装裱上墙,只是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形同虚设。

二、提高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1.建章立制,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民办高校对资产实行制度化管理,就是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建立健全资产登记、保管、赔偿、核算、报告制度,理顺关系,合理分类。由资产管理部门严把资产的入口,并及时送财务管理部门入账,加强核算,理顺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真正把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深证资产的全过程监控。对大型设备的报废,房屋的拆除,也要严格审批,坚持“先报批、后处置”的原则。

2.健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统一管理

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领导有分工,办事有机构,分管有专人”,这是做好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统一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专门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工作。学校要管理好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资产管理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各使用单位或部门也要有人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各民办高校通过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建立稳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就可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正常化管理轨道,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3.加强监督,建立经济责任制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购置、验收入库到保管、领出使用,都要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各级领导及一般管理人员,都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各校要根据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各单位、部门的资产配备情况,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预算;对超预算采购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程序审批,不得随意购置;对须进行招标采购的固定资产,应做好组织、论证、技术、财务准备,严格把握采购的整个过程;同时,要把好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关,采购、验收由不同部门完成,明确分工,相互制约,责任到人,避免固定资产购置时可能出现的货物数量短缺、质量不合格等现象。

4.强化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起关键作用。针对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分散、资产意识不强的特点,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法律水平和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精通业务、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专业队伍。民办高校应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统一组织业务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做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充分发挥他们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三、结束语

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但只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一定能够做好这项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并使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岫辉.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6~7.

[2]陆琳卡.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建议[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9~40.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将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列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按其实物形态分为六类:1.房屋及建筑物类:营业办公用房、发行库、附属用房、职工宿舍和其他建筑物;2.电子设备类: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电子化设备及配套设备、监控报警及配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通讯设备等;3.运输工具类:运钞车、护卫车、公务用车及其他运输工具;4.机械器具类:机械动力设备、电器设备、发行机具设备、医疗设备、炊事设备等;5.其他财产类: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其他固定形态的资产;6.软件资产类:信息化成果拷贝(含文档资料)、许可协议、计算机程序等载体形式的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分三类:综合管理部门、财产管理部门和财产使用部门。管理职责划分具体是:1.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辖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办理固定资产调拨手续,审批固定资产处置事项,组织固定资产价值核算,编报固定资产统计报表和资产分析。2.财产管理部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本级固定资产的验收、登记、保管、领用、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卡片信息,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组织实施本级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及处置工作。3.财产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信息维护工作,配合财产管理部门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和报废资产处置工作。

二、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结构不均衡。根据人民银行固定资产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统计,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占比过大,超过总资产的70%,主要原因是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仍在人民银行资产账面反映,虚增了人民银行固定资产总额,导致资产总量过大、资产结构不均衡。2015年末,某某省人民银行系统固定资产结构(如图1)。

(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维护不及时。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个别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工作岗位调整变动后,所在部门未按制度规定及时督促其办理财产移交手续,也未及时向财产管理部门报送人员变更情况,使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修改相关信息,造成固定资产账务记录情况和固定资产清查情况不符。

(三)资产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基层人民银行普遍存在闲置资产趴账现象,一是损坏资产未及时报废,部分已达到报废年限且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在使用部门,未对其进行报废处置。二是闲置资产未有效调配,部分使用部门存在个别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未使用等情况,未能充分发挥资产效用,造成资源浪费。

(四)固定资产管理操作流程不规范。干部职工规范使用资产的意识不高,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松散,部分县支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信息长期不维护,经办人员操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业务不熟练,操作性差错较多。同时,由于县支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业务较少,经办人员操作不规范、不准确,出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中央银行集中核算系统中固定资产账务处理错误或未在同月,导致系统间账务不相符。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落实制度。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银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的物质基础,科学地管理好各项资产对充分发挥资产效益,促进各项业务正常运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规定落实到日常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中去,使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物、按制度办事的良性格局。

(二)加强制度学习,促进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学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够熟悉相关规定,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按制度办事,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研究解决职工宿舍遗留问题。房改前修建的职工宿舍,1998年房改后已按产权比例出售给职工个人,职工对居住的房屋有处置权,但目前在固定资产账务和系统中仍反映这一资产的价值,造成人民银行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相符。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注已房改职工宿舍遗留问题,积极向财政部反映相关情况,对挂账资产进行账务处理,真实反映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现状。

(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一是对于已到达报废年限且无法使用、长期闲置在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及时按固定资产处置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处置。二是由财产管理部门牵头,综合管理部门、财产使用部门参与,共同对闲置资产进行核实,如设备状况较好,且该部门确无需再使用,可退还财产管理部门,调剂其他部门使用;如设备状况较差且达到报废条件,可及时作报废处理。

(五)加强业务流程和岗位人员规范化管理。编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手册,以现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资产管理工作实际,梳理、归纳、分解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并配以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图、表同步描述,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推动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提升。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4

总则

一、目的

为使固定资产的规划、执行和控制作业有章可循,并达成下列管理目的,以利本公司经济有效且迅速地达成经营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1-1

使固定资产受到安全保护,防止遗失或被窃;

1-2

使固定资产可发挥其正常使用功能;

1-3

消除闲置固定资产,避免浪费资金。

二、范围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包括建筑设备、电脑设备、机械设备、杂项设备、公用设备、电仪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事务机具等九大类。

三、经办部门

3-1

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3-2

维修部门:

3-2-1生产中维修科:负责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仪设备和杂项设备等维修。

3-2-2总务部:负责非生产部维修科负责的其他一切固定资产的维修。

3-2-3使用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难以划分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四、分类编号

管理部门应按下列分类编号原则处理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编号。

4-1

固定资产编号以8们数字编组而成,使用阿拉伯数字0,1,…8,9。

4-2

固定资产编号图示:

类别

年度别

入帐顺序

大额

中额

流水号

4-3

固定资产编号第一位代表固定资产在会计之大分类,由1,2…9分别表示之。第2,3位代表中分类,由01…99表示之,如办公设备之桌(01)椅(02)等。

代号

内容

1

厂房及建筑物

2

机器设备

3

电子设备

4

运输设备

5

办公设备

6

其他设备

4-4 固定资产编号第4,5位代表年度号,分别购置年度如96,97 年表示。

4-5固定资产编号第6,7,8位代表固定资产相同性质的入帐顺序流水号码,分别以001…999表示。

五、建卡

管理部门应将各项固定资产设卡管理,建筑设备应建立(建筑设备登记卡),机械及其他设备应以(固定资产登记卡)建卡登记,以掌握各项资产异动状况。六、维护保养

管理部门协同维修部门订立各项资产的保养作业规范,并督促使用部门按规范执行维护工作。

七、盘点抽查与财产标签

7-1管理部门应会同部门,视公司实际需要盘点固定资产,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财务盘点管理作业办法》规定办理。

7-2管理部门应随时查核各使用部门现有的固定资产,以了解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及数量是否与实际,有无管理不善,无效使用或闲置等不良情况存在。若发现有异常或不良情况存在,应即通知该使用部门请其改善,情况严重者应另呈报权责主管批示处理。

7-3管理部门须制作财产标签,凡本公司财产均须粘贴标签以利保管和盘点。

八、核决权限

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决权限请参阅费用核决权限表。

九、管理政策

本公司一切固定资产管理作业,均应遵循下列管理政府。

9-1 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可以让管理部门从整体的观点来考虑各部门所需购置的资产项目,使购置与处理固定资产的计划更为明确,不致盲目从事,重复添置资产。

9-2清晰明确的记录

将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购置日期、存放地点、保管部门(人员)、累计折旧、维修改造以及资产处理等资料完整记录下来,除有助于维护资产的安全外,将来在申报公司所得税及保险理赔时亦有依据。

9-3落实保养及保护要求

为使固定资产维持正常使用功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保养及维护作业应彻底实施。

第二章

固定资产购置

十、编制固定资产预算

在编制年度预算作业期间,各部门将下一年拟购置固定资产编列于年度预书内,经权责人核准后据以实施。

十一、请购

11-1 使用部门拟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有关规定填写请购单,如为某项投资计划而购置,应另检附固定资产计划书,阐明计划名称、编号、拟购置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厂牌、数量、使用目的、预期效果、需用日期、购置预算金额等送管理部门审查。

11-2

管理部门于初审时,应请其它相关部室会审。

11-3

经初审通过的请购单及其附件,经权责人员核准后,使用部门在必要时应详细填安装场所、位置、日期等资料并将有关图纸送交采购部门如期购置或营建部门按期施工。

十二、不动产取得的处理

建筑设备等不动产,经取得所有权证书或自建房屋于建造完成后,应即办理产权登记 ,并填写(固定资产增加单)建卡列管。

十三、动产取得的处理

直接购入或向仓储单位领取 移交给使用部门时,取得部门应即填写(固定资产增加单)送管理部门不予以分类编号建卡列管,并于资产明显位置,标示资产编号。

十四、受赠取得的处理

固定资产因其他兄弟公司无偿拨入或因受赠而取得时,应填明估计价格,如原价无法查得或根本无原价者,管理部门应视需要会同专业技术人员予以估价,并应按本办法第二十条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十五、建卡列管

15-1

固定资产购入或取得所有权后,管理部门根据(固定资产增加单)填写(固定资产登记卡)或建筑设备登记卡,一式三联,第一、二联管理部门留存,第三联送维修负责部门。

15-2

管理部门应将登记卡按固定资产分类编号原则编号,分类规档保管,并另设固定资产凭证袋把各项固定资产取得凭证、文件、图纸等套入保存。

15-3

财会部应将登记卡作为会计辅助分类帐使用,按法令规定定期填写折旧金额及帐面净值。

15-4

维修部门应将登记卡作为保养资料卡使用,填写每项固定资产的维修记录。

15-5

登记卡每卡限载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如附属物无法单独计算其价值者,应合记于一卡。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运用

十六、设备统计和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部门不同建立《设备能力及使用状况汇总表》,详列各项设备名称、厂牌、规格、适制产品(适用范围)、数量、产量(负荷能力),取得日期、取得价格、耐用年限、使用状况。以掌握设备能力及使用状况、并作有效的运用及管制。

十七、设备运用规划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配合本公司经营计划的需要,按各项设备的特性,性能及适用范围设定运用计划。

十八、设备运用管制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按设备运用计划、操作规范的规定运用设备、管理部门应检查其执行情形呈报权责主管。

第四章

固定资产的保管

十九、保险

19-1

管理部门对所经管的固定资产按本公司的保险管理政策办理投保。

19-2

投保作业按《财物保险管理作业办法》规定办理。

二十、保管

20-1

容易搬动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按放置场所分别填写《固定资产存放明细表》一式二份,填写该场所内所有容易搬动的固定资产编号,名称、数量、安全维护人员姓名等资料,以利管理。

20-2

《固定资产存放明细》除一份自存于使用单位外,另一份应由使用单位张贴于该场所墙壁适当的位置,以便查核。

20-3

重要设备的保护,应由使用单位制作标示门牌,悬挂显眼位置,以明职责。

二十一、转移

固定资产在本公司内相互移转调拨时,应由移出部门填写《固定资产移转单》一式四联。送移入部门签认并会同管理部门,经权责人员核准后,第一、二联送管理部门转记入登记卡,第三联送移入部门,第四联由移出部门留存。移转的固定资产出入厂区,应另依本公司《门卫管理作业办法》规定办理。

二十二、出租或外借

固定资产拟出租或外借时,管理部门应将租借事由、内容条件。归还期限、保持原状义务、附属设备明细等签呈权责人核准,并签订契约后据以办理。其出入厂区也应按《门卫管理作业办法》规定办理。

二十三、闲置的处理

固定资产因产品停止生产、加工工艺变更,设备更新等原因而闲置时,使用部门应以《闲置固定资产处理单》提报闲置原因和设备现状连同该设备履历资料经财会部门填记帐面价值,并拟订处理对策后,呈权责人员核准,据以实施。

二十四、让售

24-1

固定资产的让售由管理部门将让售固定资产名称、规格、数量、原取得日期、金额、帐面残值、现状及让售理,并根据其利用或参考市价订出让售底价,签呈权责人员核准后,据以办理让售。

24-2

固定资产的让售以登报公开招标为原则,如因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方式处理时,应将理由和让售条件呈权责人核准后办理。

二十五、报废

固定资产因损坏且无修复价值时,应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单》办理报废,对于呈准报废的闲置固定资产拆除后的零件或有残余价值的物品,应送有关部门办理入库。

二十六、减损

已损坏报废或已让售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填报《固定资产减损单》连同相关资料送财会部门销帐。

二十七、移交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移动时,对于所管理的固定资产应按《人事管理作业办法》的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二十八、维修

28-1

管理部门应会同维修负责部门,订立固定资产保养规定,对各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保养及整修。

28-2

定期保养及整修由维修部门按有关规定定期填写《固定资产请修单》经权责人员核准后办理。

28-3

不定期的保养及整修,由使用部门发现须保养及整修时,应随时填写《固定资产请修单》,向管理部门申请,经权责人员核准后办理。

28-4

固定资产的保养及整修,因故须发包给外部专业厂商修护时,按《采购管理作业办法》及《门卫管理作业办法》规定办理。

28-5

固定资产维修负责部门每月应定期研讨各项固定资产定期维修期间长短的恰当性以及异常维修事项发生原因与改善对策,将研计结果以书面通知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配合实施。

28-6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5

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摸清医学部后勤系统固定资产资源配置,摸清家底,笔者于2005年12月6日至12月23日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后勤与基建管理处(以下简称“后勤处”)截止2005年12月9日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包括后勤处管理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本次固定资产清查以设备处和后勤处提供的固定资产明细单为基础,对实际使用的实物资产进行现场盘点,将盘点结果与资产明细单核对,对盘点减少的盘亏的资产在资产明细单中进行标注,并在清查报告中说明,对资产明细单中没有的盘盈资产列出明细清单,说明在报告中披露其盘盈的原因。

第一部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固定资产清查发现,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手续不健全、不及时;固定资产未进行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备处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之间未进行定期核对;使用部门对自有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未进行登记。因此造成设备处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资产清单与实际清查结果出入较大。其主要差异原因说明和建议如下。

一、资产清单中有但实物已不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报废资产未及时清理:经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发现,有部分固定资产已经报废或更新,未及时办理清理报废登记手续,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设备处提供的资产清单中有列示。

(二)部分资产已调拨到其他部门,但未办理相关调拨手续,未进行变更登记。

(三)其他原因产生的盘亏。

二、资产清单以外盘盈资产的主要原因

(一)实体自有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未到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登记。

(二)学校拨入资产,未及时办理调入登记手续。

(三)捐赠资产未登记入账。

(四)其他原因产生的盘盈。

三、其他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供的 “固定资产明细单”中,无资产编号,数量填写不全,无资产的规格型号,部分资产金额和数量与财务购入的金额及数量不符,造成资产的盘亏或盘盈。

四、对固定资产清查后续工作的建议

本次后勤基建处固定资产清查是在医学部设备处和后勤基建处提供固定资产清单的基础上,对后勤基建处机关及所属实体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但清查结果与所提供的固定资产明细表列示的结果差距较大,对本次清查的后续工作建议如下:

(一)建议后勤基建处在本次清查的基础上,后勤基建处机关和使用部门及实体分别指定专人负责对实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卡片(或固定资产明细记录)的登记工作。

(二)完善固定资产增加、调入、调拨的登记手续。

(三)各部门实体自有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补办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四)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记入相关部门的财务账面,同时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补办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五)对本次清查中发现已损失的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按照医学部固定资产的登记办法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盘亏的登记手续,同时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六)在本次清查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后勤基建处的需要,统一安排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类资产的增加、减少的登记手续;实施固定资产的定期核对和盘点制度。

第二部分:结论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从而促进了各个高校的快速发展,使其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增长和提高。至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只有认识和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才能谈得上考虑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效。

一、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对固定资产不清查。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坚持开展经常对账,会计账面余额与台账余额―直不符,造成账卡之间、账账之间、账实之间的不符。更为突出的是,在固定资产进入、使用和退出的各个环节没有置于有效的财务监督之下,有的先交付使用,办理入账手续滞后;有的已报废,未及时销账。上述种种不规范的做法,直接造成了固定资产存量不明,家底不清。

二、缺乏固定资产的经营理念,资产使用效益不高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则导致在转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具体表现为:

(一)在产权关系上,既未对投入经营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没有核准高校投入经营使用的价值量,也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及有关资产转移手续,造成高校对转入经营的资产产权归属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二)在国有资产保值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有些高校盲目投资,资产使用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统筹安排,投资方向分散,资产配置不合理,并无偿占有高校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经营活动,资产保值目标无形中被置于次要地位,监督约束机制也就明显缺位,使被投资单位一开始资产效益观念就淡薄,对其使用缺乏统筹安排,造成转为经营的资产经营效益差,甚至发生严重亏损,无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标。

(三)在管理体制上,对转为经营的资产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其经营管理尚未从高校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造成投入资产该提折旧的不提折旧,该交纳资产占用费的不交纳,该收缴的收益未及时收缴,使得该部分资产长期被占用,甚至变成企业的净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四)在资产收益分配上,对转入经营的资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收益分配不合理,在确定收益分配办法时简单确定一个固定指标,缺乏严肃的科学论证,与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相背离,将利用学校资产创收所得过多地向个人分配倾斜,使得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

三、高校成本核算还没有尝试,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被忽视

过去高校资产靠政府投入,学校只管用,不管效益,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债权划分不明确,使用部门只管用,人员更换调离时,其名下的物品也就随时间而不知去向。反应到财务上的资产也不及时、全面,有的资产购置多年却未到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入账,有的早已报废却仍挂在资产账上。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措施不力。高校对资产的管理更多的是讲究社会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注重经济效益,以便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开辟筹资渠道,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弥补教育事业经费之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或非经营性资产存在被无偿占用,不提折旧,不计盈亏的现象;缺少成型的资产增值增效管理措施,经营管理者与管理承包人及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有的资产闲置不用,导致资产低效,没有发挥出资产应有的效能,造成资源设施的浪费,固定资产无偿使用。

五、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章建制,实现固定资产的制度化管理

高校的资产实行制度化管理,就是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采购、登记、保管、赔偿、核算、报告制度,要通过建立资产账目,对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登记建档,更要弄清来源,理顺关系,合理分类,有偿占用。

(二)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提高管理队伍和人员的素质,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有效。管理机构配置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管理业绩突出和管理混乱造成损失的人员分别予以奖励和处罚。

(三)加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资产清查就是根据资产管理的需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清查盘点工作,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四)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管理

高校在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学校闲置或不需要的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资产转化,优化高校的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加强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规范高校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行为,维护高校资产的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使之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将学校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必须按照《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进行,凡是国家规定不准作为经营使用的资产,一律不准投入经营使用。同时还应严格投资方向的审查,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以保证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效益和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高校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要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经评估核定的资产价值量,作为投入经营单位的资本金,并以此作为占有使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的基础。

3.建立专项管理制度。高校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应按照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分类核算的原则,建立专项管理制度。

4.建立和完善收益分配制度。高校利用其占用、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从事经营活动所得的资本收益,要纳入高校财务统一管理,并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搞账外账,设“小金库”。对于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追究有关领导和办事人员的责任。在资本收益分配上应合理分配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注重调动和保护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积极性。既要努力使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后通过生产经营实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又要在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企业制度规定计提折旧,进行全成本核算;该收缴资产占用费的一定要收缴;该收缴的投资收益要足额收缴,以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6

1.固定资产管理概况

(1)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存在配置超编、超标,财政、主管部门、单位三级管理职能发挥不足,调济渠道不畅,配置不及时,固定资产闲置与紧缺并存,运行成本不明晰、资产流失等现象。

(2)固定资产家底不清。由于会计核算业务量大,很难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即时监督和控制。实际是管账不管物。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部分缺乏财会知识,实际是管物不管账,形成账与物分离。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兼职居多,对日常固定资产变动缺乏控制,出借固定资产无手续、内部转移使用无记录、存放地点改变不登记、去向不明无人负责,使账实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形成固定资产家底不清。

(3)固定资产使用和维修养护不尽人意。固定资产外借、私用、闲置不用、人员调转带走等现象普遍存在;操作规范性强的专用设备没有严格执行专人操作,导致故障多发,影响正常工作;固定资产维修养护缺乏监督机制,维护费用超支,挤占其他公用经费和易滋生腐败。

(4)固定资产管理电子信息程度不高。很多单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手工制卡、手工盘点,安装、移动、调剂、报废、维修等日常管理的记录手写纸质占多数;各项管理呈粗线条,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增减、不需用、未使用等信息不详实、不完整、可用性差。

(5)固定资产管理电子网络化程度不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三级管理机构之间大部分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相关信息不畅通。固定资产配置、购置、调剂、处置决策缺少即时性网络信息支持。导致资产流失和重复购置,公务成本增加。

(6)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于2006年出台,对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的促动作用。但是,由于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没有及时配套,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延缓。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应该是中共党的十召开以后,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自2012年以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相继修正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建设上支持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201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二号予以公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第三十二条三款规定根据其依法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打破了基数+增长的传统模式,把存量资产做为编制部门预算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是存量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从法律上将固定资产与预算紧密结合起来。

(2)一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兼顾了适应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在不影响准确反映预算支出的同时,能够体现资产的价值。二是新会计制度增设了公共基础设施一级科目,单独核算反映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资产情况,与行政单位自用资产相区分。核算制度上划清公务使用和公共使用的关系。明确了对两种资产的管理义务,使单位家底和责任两清晰。

(3)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台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强调本建设标准是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决策和建设的全国统一标准,是评估和审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以及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为今后对占有固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办公用房的配置有了制度基础。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等文件。提高了固定资产中的车辆管理的效能,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二、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审计的重点

1.对新《预算法》、《会计制度》中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贯彻落实情况审计

(1)对新《预算法》相关条款落实情况审计。审计部门预算草案编制是否将固定资产存量展示充分。有无故意少报、瞒报固定资产存量增加投资预算,或者虚增固定资产存量增加维护费用预算等到现象。

(2)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情况审计。一是对达不到新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是否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二是对于符合新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是否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三是对于原账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是否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无形资产科目;四是对于原账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中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是否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2.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审计

(1)对固定资产的相关存在状态信息数据库进行测试,审计其内容是否完整性、真实。

(2)对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单位三级电子信息传输进行测试,审计其有效性、安全性、保密性。

(3)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动态进行测试,审计录入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

3.对办公用房和公务车辆新规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

(1)对《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2674号)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是否按规定标准执行,账面反映办公用房是否完整,正在使用、未使用、不需用办公用房信息反映的是否真实准确。

(2)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对取消的公务用车,是否统一规范处置、是否存在甩卖或贱卖现象。

三、审计建议

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过去存在的不足、现在状态、未来趋势等因素,从人员要求、制度建设、动态调剂配置、精细管理、电子信息等方面提出如下审计建议:

(1)全员化管理。建立以法人代表为核心、以专职管理人员为依托、全员参与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清楚记载每笔固定资产从申购、采购、验收、付款、记账、制单、领用等环节的责任人。提高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制度化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即时控制和定期清查制度,以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购置、处置、增减等严格执行各项手续。加强日常验收、领用、使用制度建设。对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购置时间、来源、金额、使用单位或人员、存放地点、附属设备情况进行记录,实行全程管理。特定的专用设备实行规范操作,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3)动态化管理。建立财政、主管部门、单位三级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固定资产闲置与紧缺并存现象。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工具,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状况信息,对利用效率不高、长期闲置、超标配置的固定资产进行调剂。可以采用长期调剂、短期调剂、临时调剂,长期调济是指不规定使用时间限定,短期调剂是指做出时间限定;临时调济是指用完后及时归还原属部门单位。

(4)精细化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将管理的内容细化、分解、整合。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要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现零死角。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重点,固定资产存量和增量合理匹配,为保障行政事业工作高效运行需要。

(5)信息化管理。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条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整个寿命周期实行即时动态控制。运用手持数据终端对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的条码标签扫描,实现对固定资产信息采集和现场盘点的电子化。手持数据终端有自动修改系统数据、纠错、实时报警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以往人工盘点时错盘、漏盘、重盘现象。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三级联网,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及时,不祥实,导致资产重复购置、闲置、账务账目不符、资料不细不全等不良现象。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为固定资产优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7

关于部分设备设施存在闲置浪费现象的整改情况:

关于我公司固定电话使用效率低的现象,目前已进行了整改。通过整合办公区域,实行业务部门集中办公的方式,将原有的  部固定电话进行全面梳理,裁撤掉其中利用率较低的  部,将目前全公司使用的固定电话降低到  部。

关于办公设备使用效率低现象的整改情况:

由于公司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公司原有人员  人,目前人员精简至  人,致使部分办公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目前已经对办公设备中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进行了统计,其中电脑固资帐上实有  台套,在用电脑   台套、划拨园区服务公司  台套、闲置  台套。打印机固资账上实有  台,在用  台、闲置  台(损坏,待修)。   年公司业务拓展预计引进部分相关人才,到时闲置办公设备将配备给新进人员使用。剩余办公设备将按照《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发[20   ]    号)规定,结合实物情况履行封存、利旧、报废等手续。

关于卫生间长流水现象的整改情况:

关于卫生间长流水现象,我公司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于20   年   月底前将卫生间漏水部位进行了修复,已彻底解决了长流水现象。

关于实物资产管理及交接的整改情况:

针对人员变动、20   -20   年度实物资产交接手续不全现象,依据《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发[20   ]   号)、《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   发[20   ]   号)要求,结合    实际拟重新修订《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0    年印发)。目前公司已经拟定完成《    员工离职办理的管理办法》,完善人员变动情况下固定资产实物、交接、台账等管理制度。

关于    产品积压现象的整改情况:

针对部分   产品库存时间过长,贬值较多情况。办公室与业务部门沟通,提出    产品处置办法。对还有销售价值的    产品,利用多种渠道拓宽销路尽快使资金回笼。对于已无变现价值的    产品如活动定制产品、过期产品采取报废处理。对     等具有一定保留价值但无变现价值的产品部分留存作为资料,剩余采取报废处理

关于无外聘员工管理办法的整改情况:

根据《    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制度》(   发﹝20   ﹞号)及《劳务用工管理办法》(   发﹝20   ﹞    号)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修订了《    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制度》,完善了用工制度及劳务的日常管理。

关于实物资产交接手续缺失的整改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关于员工离职办理的管理办法》规定:解合人员(辞职、离职)均应向办公室人事领取《离职/调离人员业务工作交接单》、《离职交接表》,按该清单要求,在离开公司之前办完有关工作移交手续,其应领取的工资及离职证明,在所有手续办妥后给予发放。

针对项目审批立项不到位的整改情况:

在建工程管理不到位,内部工程项目未见审批立项。制定     《立项审批制度》,并制作《项目立项风险评估研判逐级确认书》、《预算审批单》以及《立项流程图》。

针对招投标管理不符合    相关制度整改情况:

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设备投资规划;设备运用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

1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设备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重要的物质基础,在铁路企业资产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固定资产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确保铁路客货运输安全意义重大,同时设备管理效果也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设备的效能,提高固定资产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文件等规定,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该管理办法对铁路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范围和分类、计量和折旧、后续支出和减值、清查和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说明[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至少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2]。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固定资产设备管理进行了相关研究。苗晓云[3]认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马驭[4]认为,由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明确的手续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有的固定资产长期使用早该报废,没有及时进行报废手续。企业财务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不能定期清查盘点等,造成企业家底不清。张静[5]认为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除具备一般固定资产的特点外,还具有数量多,分类复杂、较为分散、价值高、期限长、占用资金多、其折旧在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等独特之处,从而不利于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相关部门反映资产状况和变化。刘振龙等[6]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闲置固定资产设备,造成浪费和损失,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闲置固定资产设备处置或盘活,以减少损失。徐晓雄等[7]认为铁路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需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盘活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张新丽[8]认为铁路固定资产管理必须要领导重视,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资产信息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张岩[9]认为需要在保持RCM(可靠性维修)理论基本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改进一般的可靠性维修管理过程,使其更加适应铁路维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吴重远[10]认为促进信息化发展可以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王洪江[11]认为铁路运输企业要准确掌握后续支出的费用化及资本化,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上述研究表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资产管理上存在闲置资产管理不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企业对专用设备如机车、车辆、线路、桥梁、房屋、站台等管理较为规范,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办法,如机务部门的《铁路机务设备设计规范》《铁路设备综合管理工作指南》《机械动力设备修理和鉴定办法》《铁路机务段设备通过能力查定办法》《机务设备工作要求及检查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但对部分通用设备如车床、钻床、铣床、冲床、刨床及起重设备等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情况,亟需加强管理。

2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主要问题

(1)资产闲置较多。就机务系统而言,随着机务段的合并重组和检修能力的整合,加之随着机型转换、机车配件加工工作量的大幅减少、工艺要求的提高及换件修范围的扩大,部分设备特别是金属加工设备的利用率在50%以下,部分在30%以下;设备、厂房闲置较多,造成资产闲置,资源浪费,资产处置不及时。(2)设备管理信息化进展缓慢。近年来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调度指挥、生产组织、办公领域实施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对于固定资产设备领域信息化建设较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信息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各个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固定资产设备缺乏日常的巡检、维护、处置等信息。(3)设备维修费用高。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设备实施按计划预防修检修模式,如铁路干线机车按照机车走行公里、调度机车及小运转机车按照运行时间进行机车大修、中修,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下,有效保证了运输设备状态良好,满足了运输生产需要。但是,按照当前的维修模式,维修费用居高不下,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同时存在着“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影响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质量。

2.2 原因分析

(1)资产专业管理有待加强。在铁路资产管理上,由于近几年铁路新装备投入大,资产管理跨度大,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往往只关注新设备的管理,对闲置设备关注不够。此外,资产处置程序繁琐,设备管理部门对闲置资产处置报废的考核评价没有明确的要求,加之缺乏公开透明的二手设备价格平台及处置平台,评估市场不规范,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廉政风险,致使设备管理人员不愿意作为,造成闲置资产较多。(2)资产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待完善。按照现行的设备管理办法,设备、资产管理的主体是铁路局,由铁路局相关专业处室对设备和资产施行资产管理,计划财务部门对设备和资产施行账目管理,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专业处室自成系统,相对独立,相互间缺少设备和资产信息交流平台,彼此间信息不对称。铁路局作为资产管理的主体,没有建立对闲置资产特别是闲置设备建立管理信息平台,以及铁路局层面完整的内部设备二手交易和调拨市场,以实现系统内或跨系统的信息交流及资产处置。(3)监测、分析手段有待提高。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设备实施预防修,以内燃机车为例,内燃机车运用损耗主要是机械损耗、电器损耗,传统管理手段是以机械磨耗作为预防修的依据。但是,随着新装备、新监测手段的使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铁路设备维修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美国GE公司开发了机车运用远程诊断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进行机车质量可靠性分析。通过监测手段的加强,优化现有的预防修检修模式,进行修程修制改革,在提高检修质量的同时,节约检修成本。

3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的思考

(1)科学评估资产的投入产出。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理论评价设备购买、使用效率、投资效益及技术水平的有效性,科学测算后续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及人工成本等。现行的设备管理侧重于投入管理,对投入后的设备运行维护成本、报废成本考虑较少。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进行投入产出评价,在设备投入时,将设备采购成本、投入后的设备使用维护成本、报废成本进行综合计算,通过多方案经济比选,确定综合成本最低者为最优方案。(2)加强固定资产设备信息化建设。针对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现状,固定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可研发固定资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需求设定不同的权限,并实现信息系统与财务、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的信息共享。在固定资产设备信息系统建立后,由设备使用单位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设备进行盘点、鉴定及信息录入,对新购入的设备直接录入信息,实现固定资产设备信息录入完整。在日常资产的信息管理上,设备使用部门要对固定资产设备维护、巡检、处置等信息及时录入,设备管理部门在进行检查时应结合信息化进行,确保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有序推进。(3)加强资产专业管理。重视闲置资产的管理,及时处置闲置资产。一是建立局内设备调拨、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对资产设备进行鉴定,对利用率较低、无利用价值的闲置设备纳入平台管理;二是在资产设备的考核评价上增加处置闲置资产项目,鼓励局内调拨、处置闲置资产设备,对处置不及时的部门应予以考核;三是明确资产设备处置流程,委托具有资质的设备评估机构,定期公布二手设备价格信息。通过处置闲置资产,一方面可以盘活资产,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效益。(4)实施大修资本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结合铁路企业实际状况,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规范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全部纳入投资完成范围统计,针对机车等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纳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12]。铁路机车、车辆等单位要抓住中国铁路总公司大修资本化的契机,对运输设备进行调查摸底,在大修时进行资本化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当期生产成本,改善铁路企业财务成果,另一方面可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4结束语

固定资产作为铁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管理,以便更好地为铁路企业服务。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铁路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建设,采集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维护、设备巡检、报废等方面的数据,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价值进行分类,建立铁路局、站段、车间3个层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实现在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分析、规范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另一方面有利于盘活固定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效益最大化[13-15]。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A].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上一篇:独特的教育方式范文 下一篇:问卷调查情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