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人事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21 09:55:11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1

金融网权威2016年天津静海部署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多2016年天津静海部署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关信息请访问金融网。 2月25日,静海区召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就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春瑞讲话。区委常委、副区长程奕主持。区财政局、人社局负责同志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进行解读。

会议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改革和政治任务,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圆满完成这项改革任务。

会议强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切实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组织,明确责任分工,推动改革顺利实施。 二是政策衔接到位。加强对现有相关政策规定、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熟练把握,确保政策待遇对接衔接。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监督和培训工作。三是宣传引导到位。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防止误读误解和炒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要准确解读各项政策,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使干部职工切实了解政策,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受益者和宣传者。要加强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大局稳定、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创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点击查看更多养老保险相关资讯>>>>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2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提高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翻查人事档案的过程中暴露出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人事档案本身和档案管理的质量。

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长期实行养老制度双轨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端凸显出来,这一制度的存在导致了不同体制的人待遇的不公,也阻碍着人才的自由流动,众多弊端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和不满,改革势在必行。自2015年国务院和各省政府相继发文以来,各地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改革任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人员姓名、三龄(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工资变动等信息都要做到准确,而这些信息最原始、最权威的来源就是干部人事档案,这就体现出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 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材料不全,信息前后不一致

人事档案一般是从中学时期开始形成,如早期的入学材料、入团入党材料等,学生时代意识不到档案对将来入学、工作等重要性,思想上不够重视,在填写个人信息时随意性较大,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名字同音不同字、出生日期不一致等,最为突出的就是出生日期混乱,农历生日与公历生日混用,甚至在档案中不同材料的出生年份存在较大的差异。档案中记载信息填写不完整,有的人事材料归档不及时造成材料缺少;有的年度考核材料、工资变动材料等不连贯,有此退休人员的档案甚至只有几页纸;还有少数干部为谋私利错填或修改个人档案信息,如年龄造假、伪造或美化学历资历信息为自己“镀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连贯性,这就需要负责养老保险工作的人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做好信息的统计和鉴定工作,给养老保险改革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

(二)人事档案纸质载体损坏

在现阶段,人事档案的主要载体还是纸,在查阅档案时仍需要翻看纸质资料,但长期反复的翻看势必会对纸质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退休人员的档案,一般为碳素墨水手写,部分人员在书写时用了纯蓝墨水或者圆珠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变得不够清晰,过去的纸张较薄,随着翻动次数的增多纸张也多有破损,对最原始的信息资料造成破坏,养老保险改革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就不能很好的从档案中反映出来。

(三)人事档案作用发挥不明显

人事档案要想充分发挥起作用的前提是人事档案信息真实性、档案信息的连贯、完整性,保证档随人走。如前文所言,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档案材料缺失、新材料补充不及时、涂改或错填信息及伪造档案等现象,导致一些人事档案的可信度不高,参考价值大大降低。不只是在此次养老保险改革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人事档案的作用发挥也受到限制,档案中的部分材料如年终考核表、评价表之类,内容大同小异,有些甚至直接从网上原文照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面上话”,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个人的真实表现,削弱了在人员的任免、奖惩等的参考价值。

(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认识不足,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

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针对人事档案管理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仅2000年以来,中组部已下发5文件,从干部人事档案质量评价、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等方面做了要求②,但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规章制度,也没有经过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培训,有些人甚至认为档案工作繁琐又没有技术含量,产生不了看得见的工作成果,对档案材料的管理不及时、不规范,更没有意识去思考信息时展的新形势下该如何更好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在翻查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人事档案材料普遍较乱,没有按顺序系统整理,基本是各种材料杂乱放置,没有理清顺序,也没有装订,需要什么就从各种散材料里找,容易造成档案材料的丢失,这也为档案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探究

(一)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熟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做好档案的归档、管理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紧跟时代步伐,熟练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更新管理观念,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促使人事档案工作从内部得以创新,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与公开③。当前人事档案载体多数为纸质载体,信息不全面,管理起来耗时耗力,利用效率也比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加快数据库建设,对大量人事信息进行存储、分类和高速处理,提高档案的归档和利用效率。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减少因纸质档案损坏或丢失对档案信息的影响。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之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引入信息化的同时,要在安全保密工作上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有效防止人事档案信息的泄露和丢失。

(三)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

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更具活力。如武汉某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将学生的档案分类,分为中学档案、大学档案、研究生档案,分装在不同的小袋子里,在查找时既节省时间又能有效防止其他档案材料的丢失。如出生日期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项很重要的信息,一般是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如果档案按照时间先后做好分类和排序,在翻查出生日期这一信息时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池红.干部人事档案中“三龄一历”的认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1-144.

[2]赵涛.浅析高等院校干部人事档案中出生日期的认定[J].新西部,2015(23)115.

[3]郭颖.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展望,2016(23)251.

作者简介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79-02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回顾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从而拉开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推行聘用制,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随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实现人员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为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2006年,入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及其实施办法,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同年,人事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其核心内容是进一步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在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下,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制度。”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现状

纵观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以分类、聘用、岗位设置等主要内容展开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理顺事业单位的体制、完善事业单位的机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益。虽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真正实现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岗位设置管理相对滞后,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不能从立法角度来解决事业单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管理制度上,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借鉴前苏联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中央政府控制了一切人、财、物权,成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唯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社会生产活动,直接控制整个社会活动的运行,这就决定了社会各项事业要由国家来举办。致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与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同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2.在立法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人事管理立法进程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事法规体系。相继出台了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法》,企业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有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并未出台,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不健全。现有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也极为有限,并多是以文件形式下发,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

3.在法规执行上,事业单位的人员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同属于国家干部,执行与国家机关相同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用人关系、奖惩考核、工资分配、福利保障等方面基本没有区别。加之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缺乏,导致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往往是依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或企业职工的有关规定,如《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规定进行管理。

4.在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一些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缺少法律法规支撑,缺少法定的程序,致使内部规章制度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的执行过程中引发纠纷,并多以败诉而告终,常常使得事业单位处在被动之中。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为实现既定目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调配、培训、工资、福利等项事宜所实施的具体管理活动。而人事管理制度是对人事管理活动而制定的各项法规、措施和规章制度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培训、工资福利等各项管理规定。

由于缺少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法规,人事工作中的很多方面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人治”现象比较严重。也正是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在改革进程中一些改革流于形式,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得以有效解决,特别是改革中人员的出口问题几乎成了制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由于我们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至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见《邓小平文选》第288页)。因此,实现人事管理法制化,是健全人事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和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建设,顺利实施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人事立法,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使人事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只有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干部人事管理才能逐步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现有事业单位在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11月24口公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仍为事业单位的,其人事管理适用本条例。这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法律层面给予了规定。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4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机关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的概述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主要是指机关事业性单位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以及财务制度,对国有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筹集、运用和记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财务来进行财务监督、核算、控制、反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关事业性单位有效的运转,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既是机关事业性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机关事业挝还芾硐钅康淖槌刹糠郑通常分为以下内容:会计核算、单位预算管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等等。

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

1、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问题。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可有可无是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普遍想法,导致这种观念的原因有:第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它不以盈利为目,不需要投资增效。因此,单位领导常把财务部门仅仅当作是一个报账的机构而已。第二,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作人员吃的是“皇粮”,所以会计人员都比较笃定地认为同事是值得信赖的,有没有内部控制无所谓,即使有了也是形同虚设。(2)制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目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职责权限不明确、一岗多职、既是经办人也是审核人、印鉴一人保管等现象,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普遍存在。说到底,就是各岗位间没有形成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少,财务部门人手不足,加上会计人员行政事务上的工作也繁多,财务领导给会计人员分配工作时往往采取平均主义的做法,常常是这个人手头上事情多了,就让另外的人帮帮忙,严重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但受级别观念的影响,会计人员对领导指示通常是说一不二,难以坚持原则。第二,由于术业有专攻,单位会计人员很难流动到其他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的领导也常常是占据一个岗位数十年,容易滋生成权力的腐败之地。

2、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1)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认识。在机关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位不是独立存在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单位领导掌握着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和人员任职,导致内部监督的工作不能很好的执行。所以,应当避免领导与会计人员之间直接的利益联系,转而由机关事业单位的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机关,负责会计人员的奖罚、任免、升迁,以便于会计人员享有合理的独立地位。(2)强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财务内部的控制可以分为:外部形式和内部形式,其中,内部形式主要是依靠制度监督和会计核算监督来展开。单位要把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工作放在重点,由内部的审计部门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执行状况的检查。审计部门主要检查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各项内部制度、相关政策是否健全,各项业务的处理与记录是否规范,各项工作手续是否完善等问题。

三、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1、合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应当根据本单位工作的现状来对确定财务体系建设方案,尤其是财务体系中考核指标的制定要符合单位财务工作模式,指标内容应当体现约束性和财务工作预期等要求,对于重点岗位和业务管理部门要强化控制力度。要将单位内部的所有人员都纳入财务体系建设当中,建立具有切实执行力、简单易操作的内控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和用制度约束权力行为的目的。内控针对的应当是岗位和权力,因此不应当因为人事的调整就影响财务制度的执行,可根据工作情况对财务制度进行补充和调整。总而言之,财务体系建设应当与本单位的财务工作特点一致,对于各科室的职能、权限、责任等内容要逐项明确,同时对于岗位风险和风险高低要具体说明。

2、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的创新。一个科学高效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强化收支的预算管理,其次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管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广东、浙江等省对机关事业型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了绩效考评试点,从考评的结果来看,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如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预算资金的重心放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上来,根据本土财政管理的水平与改革的进度,对一些大项目或专项资金等进行跟踪考评,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考评范围,从这些运行环节中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评价系统,同时还可以将各个行政部门的财政综合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融合到一起,形成综合性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建立起预算编制、管理、实施、评价等完整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随着公共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要有效制衡政府职员手中的权力,必须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而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姜明霞.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

[2] 石磊.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中国外资,2013(21).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挑战;保险改革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19-03

一、问题提出

在2012年4月,为了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深圳市在借鉴了2009年全国选取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作法的基础上,制定并且了《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且确定了于8月25日正式实施。《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办法实施后,新进入我市事业单位并受聘于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事业单位新聘人员)适用本办法。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不适用本办法。”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将跟企业员工一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第六条规定“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参照我市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依照本办法规定参加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是指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单位为保障其退休待遇所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上述两条法规条文均显示,从2012年的8月开始,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面,深圳进行了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对新招录的公务员,实行与企业一样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弥补待遇下降问题,又附加了一个职业年金制度。此项举措是深圳市在推行公务员聘任制后让这种聘任制公务员告别原来的退休制度,转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后,破除饱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尝试与探索的做法正式进入事业单位。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改革也面临一些机遇与挑战。

二、机遇与挑战: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机遇

与多地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面的坐而论道、停止不前的做法相比,深圳在这个方面的作法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值得我们思考和肯定。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国民普遍对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意见很大,大家普遍地认为此制度严重有损社会的公平,应该取消养老金的双轨制已成为全体社会的共识。这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舆论和社会基础。取消养老金“双轨制”,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无论是深圳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步子都需要迈得更开一些。养老金双轨制,折射“体制内外”之别。正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优势,使得人才往往单向流动,以“公考热”为代表的“回到体制内”浪潮难以平复。而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推进,社保的双轨制也使得这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面临较大阻力。更何况,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养老上的差别待遇,本身就有违社会公平。破除养老金双轨制,成为社会共识。

(二)挑战

第一,改革不够彻底。

深圳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面尽管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从具体的政策上来看,改革不够彻底,步子不够大。《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有四类事业单位新聘人员没有纳入改革中。按照该《办法》规定,这四类人员没有纳入统一的改革,是深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多方博弈,最后妥协的一个结果,也许把这四类人员不纳入进来统一进行改革,可能是为了稳定,为了减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阻力。但是这种做法,容易被解读为制度为特殊人权给予特殊保护,又产生新的不公平。

第二,职业年金是否为变相财政补贴。

自8月25日以后深圳市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同时按照规定参加职业年金。其中,职业年金的月缴费基数为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总额,包括全部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超出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不计入职业年金缴费基数。这和深圳市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的缴费标准一样。根据2010年5月深圳市人社局和深圳市财委共同的《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聘任制公务员也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养老制度。

两类职业年金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行政机关将本单位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缴费列入年度部门预算,由财政全额缴交;事业单位将新聘人员职业年金缴费列入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由单位全额缴交。

其中,财政核拨经费事业单位的单位缴交部分由同级财政保障;财政核拨补助、定向补助单位的单位缴交部分,根据不同公益事业单位的特点,按照财政核拨补助经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规定予以分类明确,相关规定由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单位缴交部分按原经费渠道由单位自行解决。

第三,避重就轻公务员改革没有同步进行。

深圳市在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的过程中,胆子不够大,步子还太小,没有把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一起来推进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是先选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先实行与企业一直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势必会让事业单位人员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不能破除当前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实现公平,反而增加了事业单位人员与公务员新的利益冲突,影响事业单位元参保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办法》留下了潜在的隐患,不利于整体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

三、原因和意义:双轨制备受诟病,改革将打通流动障碍

(一)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从总体上来说,养老金的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养老金双轨制是为不同工作性质的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而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对“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管理进行了规定,表现在1950年3月由政务院颁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该办法适用于当时党政机关,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退职管理制度进行了政府规定,被认为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正式立法的开始。1958年2月,《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颁布,放宽了退休条件,适当提高了退休标准,这一规定将国营、公私合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的退休办法统一了起来。1978年6月2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同时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从1958年起实施的“干部”、“工人”统一的退休、退职办法,重新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分离始于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随后的十余年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2008年2月、2009年1月和2012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和《中央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都因为强制性不足且规定不明确,没有成为全国统一的改革方案。在基本制度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以说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退休金制度。理性地看,当前问题的关键不在“双轨制”而在最终的待遇差距。

(二)目的:实现公平,打通人员流动障碍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导致的待遇差距问题一直饱受社会诟病,企业职员需要按月缴纳养老金,公务员无需掏一分钱,领取的退休金却优厚于企业员工。退休“双轨制”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较大,引发公平性质疑;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的双轨制,而制度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转移接续安排,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途离职只能“净身出户”,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完全一致,保证了制度的统一,也打通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流动的障碍,并为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提供了保证。

四、思考

(一)改革推进缓慢源于利益抵抗和准备不足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所以能有所作为,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制度设计存在不合理,形成强大的阻力。首先是机关事业单位预计到自己将要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后,自己的待遇预期会下降,违反了薪酬待遇的刚性发展原则,所以参与改革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御情绪,不利于改革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没有与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进行同步推进,让事业单位人员觉得不公平,既然要改革双轨制,那就应该同步推进;最后准备不足导致改革不利。事业单位是我国独有的组织,国外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的事业单位在概念和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体现就是事业单位。我国事业单位有公益性、行政性和营利性的三类,要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就应该先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此外,缺乏合理的改革方案,亦是导致这几年来呼声很高、行动迟缓的重要原因。

(二)不应再做试点,应该直接全面启动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应再做试点,而是直接全面启动。客观而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早期试点先行是一个经验,但也留下了诸如现实中的“双轨制”矛盾等教训,适宜的做法是,认真调研,审慎决策,果断快速推进。否则,将始终处于被动之中。

(三)“三步走”的改革方案

尽快推进改革是基本出发点,而分步走可能会极大地减小阻力。第一步是尽快让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让其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同时实行统账结合财务机制,使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一致。自2009年至今,养老保险改革已逾三年,但收效甚微,国家批准的5试点省市,却至今都有些改不动。有学者认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所以推不动,是因为缺乏内在动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该是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为前提的。否则,即使勉强改成全国统一的制度,也是不经济的,是不可持续的。第二步是在事业单位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其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采取与企业年金相同的方式。第三步是在养老金的增长方面采取与企业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样的机制。至此,导致两者之间差距的因素就消除了,制度并轨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三步走一定要坚持“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做好制度的过渡与衔接稳定工作。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6

摘 要: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制度。随着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健全,“二元制”的格局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日益紧迫。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改革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自1984年改革以来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之相比,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较短,虽然在部分地区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然而从整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仍面临着缺乏法律依据、统筹层次低、与企业差距大、缴费与待遇不挂钩等诸多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并为其提出合理的改革方向。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统筹层次低,风险难以抵御

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统筹层次低,导致了各地在政策上的不统一。一方面,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各不相同:缴费基数中有的采取单基数缴费模式,有的采取双基数缴费模式,缴费比例中有的是差额结算,有的是全额拨付。另一方面,参保的范围不一:机关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各地的参保情况均不相同。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执行过程中难以实现统筹,导致了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目前我国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是部分积累制,体现的是“以多养少”的大数法则,而低层次的统筹模式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支压力巨大,基金抵抗风险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发挥养老保险的调剂功能与社会功能,同时也不利于各保险机构养老保险管理的标准化。

1.2企业与机关事业的养老金差距大,有违社会公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中,机关职工为33869元,事业单位职工为29758元,企业为28359元。而根据1990—2005年养老基金的人均支出的变化情况,企业职工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且有差距逐年增大的趋势。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仅在初次分配中存在较大差异,在养老保险的二次分配制度下,同样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尽管国家已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然而2009年调整后的企业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保险仍不及2008年全国公务员退休金的一半。从机关事业单位的定义看,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对社会公益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其工资薪酬及养老待遇应当与其他职业有所区别,然而这种差异性应当建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公务员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在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将自身排除在外,是其利用自身特权而形成的不公平。因此,改革的顺利推行必须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差距,将公务员纳入改革范围。

1.3个人缴费与待遇不挂钩,参保积极性不高

在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职务、级别、工龄计算退休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计法办法未变,仍然根据退休人员的工龄与退休前上一个月的档案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虽然采取了个人缴费的制度,但实际与职工缴费多少、缴费时间长短并不挂钩,只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个人缴费与待遇的脱节没有体现出多缴多领,少缴少领的原则,严重影响到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产生了职工权利义务之间的不对等。

2.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2.1全面提高统筹层次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差,因此要提高其统筹层次。依据国际经验,欧美等国均采取自上而下的统筹管理机制;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实现全国统筹,能够有效的解决因地方差异而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混乱、不规范的情况,体现出养老保险基金的互济性,真正发挥基金的社会价值。统筹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明确统筹对象和统一缴费基数。对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全体职员建立统筹机制,按照“单基数”的缴费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建立起三方负担的缴费模式。

2.2逐步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

为了消除由养老保险制度“二元”格局带来的社会不公现象,应该逐步减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建立统一的缴费制度。总结上海等五地的改革经验,将公务员纳入改革范围与事业单位同步进行是保证改革成功进行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十六届三种全会中都提出要加快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的保障制度改革应同步进行。同时,为了实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应参照已经建立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个人账户,减小企业职工养老金与其的差距,建立起全民共担风险的养老保险制度。

2.3建立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

缴纳养老保险的义务与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权利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是实现制度的公平性,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然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而言,缴费与待遇的享受联系不大,多缴少缴所得的待遇相同。根据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应该采取将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和退休待遇相结合,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待遇计法办法,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有过度、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改革。“中人”改革难度较大,他们参保的时间短,缴费少,改革必然会影响待遇。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保证“中人”的利益,可以采取“就高舍低”的办法,即如果新办法算出的退休金高于老办法则按新办法计发,反之则按老办法计发。实行改革后,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加以统一,养老保险的续接有了实现的基础,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蓓蓓,张悦玲,杜淑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3),34-37.

[2] 谢星.对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2009(22):173.

[3] 杨彤.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及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2007(10),246-248.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7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策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概况

国务院于2015年l月1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自2014年10月l日起实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正式拉开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帷幕。此次改革统筹了全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形成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弱化了身份属性、强化了权利义务对等、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公平性。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就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上适用相同的制度,终结了养老金的“双轨制”,促进了社会公平,打破了社会成员间的身份限制,激发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了人员的合理流动,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助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解决未来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对象和保险范围不统一

在改革的过程中,分类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还有部分单位存在混编、借编、超编、机动编制、储备编制、外聘人员等现象,致使一部分人员登记参保缴费的进程缓慢。有的地区存在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不采用编制管理(比如广东的部分医疗机构)的现象,这样的单位自行决定员工的招录、工资福利待遇和实行的管理制度,虽然类似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但编办不需要核定编制数,这些单位的参保事项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存在个人账户“空账”问题,转轨成本巨大

现如今,我国已经迈进了深度老龄化社会,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企业抚养比例是3:1,机关事业单位抚养比例是2.5∶1。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现付制,这样就出现了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由此就把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嫁到了后代的身上,产生了养老金支付的隐形风险。在我国新增劳动力日益减少,退休人员不断递增的现实下,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会更加凸显。改革之后要充实个人账户,利用基金积累制,消除“空账”。但是据相关部门预计,需要一次支付转轨成本费用9.1万亿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如何去填补转轨成本,是目前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接续困难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互相流动时,养老保险的转移以及接续都非常有难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转到企业职工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时,假如转入单位没补充账户,那么职业年金账户就封存在原单位,当转入者到了退休年龄,将怎样去处理原单位的职业年金账户;如较大年龄职工由企业转到机关事业单位,因其职业年金缴费年限短,到退休时养老金会有所降低。同时,公务员和全额事业编制人员的职业年金账户实行的是记账式管理,转移时要面对怎么做实账户的问题。

(四)待遇下降与福利刚性的冲突

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养老保险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比企业退休金普遍偏高。在实行养老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障代替单位保障,个人每月按照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相应的降低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待遇,在退休之后其待遇也将受到影响。但是,福利存在却为刚性的,原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相对较高,改革之后却降低了待遇,会使相关人员产生抵触心理。再加上物价上涨、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等实际问题,会降低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工作效率。

四、应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的策略

(一)明确界定参保范围

首先,针对存在混岗、借编、超编、混编等情况的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合理地进行清理和规范,限时明确界定职工身份,及时把不同类别职工纳入对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之中;其次,编制内职工中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员要按照《社会保险法》和《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中第三条规定去办理养老保险的参保手续;再次,编制之外的职工要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个别混编人员进行清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项落实到人;最后,针对自制度改革起始日至正式经办日中间退休的职工,应该视同在职职工办理参保手续,并补缴相应的养老保险费,重新核定养老保险的相关待遇事项。

(二)灵活调整缴费基数

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编制不同,工资总额也不同,因此难以确定缴费基数,为解决这一问题,改革之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参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模式,比如参考其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等。在缴费基数上灵活调整,将上年度工资收入之中的基本工资、职务津贴、绩效补贴、年终奖金纳入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其他项目暂不纳入统筹范围之列。同时,为减弱改革进程中的阻力,应考虑在改革初始期将档案工资视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但要保证在规定的缴费基数范围内,在改革完成之后再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

(三)填补改革形成的成本和财政空账

在解决财政空账这一问题上,可以参考波兰、瑞典、意大利等国家采用“名义账户制度”的做法,名义账户制度是将现收现付制度和储蓄制度联合起来,体现出混合型的特点,这种制度表现为“记账式”,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存储模式,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特性来缓解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压力。

(四)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社会的平稳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法律上还有很多空白之处,2011年7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没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相关内容。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新政策出台之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跟进,致使改革中部分事项由于缺乏法律保障而被搁置。为保证改革能顺利的大面积推行,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尽快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事项纳入法律范畴,统一规范各机构的养老保险法律。

(五)推行职业年金制度

在改革之后,为保证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确保公开公平等,兼顾改革的效率,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同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为工资的4%,由单位进行代扣。以2012年试行职业年金制度的深圳市机关单位为例,职工在缴纳8%的基本养老保险和4%的职业年金的条件下,其退休之后的待遇与改革前大致持平。

(六)统一整合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为实现社会公平,使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各方面差距逐渐缩小,目前我国还要重点将两者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有效整合。比如构建并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规定统一的改革范围,权衡各方利益并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通过统一制度和计发方式,实现有效整合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与此同时,把退休年限和年龄两者结合,实行个人养老计划,近而降低替代率,实现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差距不断缩小。另外,如果养老保险金支出比例持续过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公平性,因此,还应该利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和退休金给付期限等方法,控制国家财政支出,避免出现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并尽量减轻国家的负担。随着改革步伐的迈进,养老保险制度将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冯菲.事业单位养老路在何方———浅析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

[2]李璐.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02).

[3]白重恩,赵静,毛捷.制度并轨预期与遵从度: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4(09).

机关单位人事制度篇8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制约因素 策略

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发现,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实现了城镇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并且也逐渐重视事业单位相关制度改革的推进。但是在2008年以前,国家并没有提出相关的制度改革方案,各省、市只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点工作。在那之后,国务院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1]确立了具体的实施目标和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阻碍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缺陷到底是什么,其制约因素有哪些,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才能保证养老改革取得积极实效,推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步。

一、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来看,影响和制约改革进展的原因和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患不均的情绪影响到国家改革的决心

首先,倘若我国的事业单位所依照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所创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实施过任何改革,在2008年选择部分省市作为改革的试点,那么这项改革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是进步的。但事实是在2008年之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省、市地区已经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包括机关单位,也包括了事业单位[2]。因此当2008年国务院宣布五省市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就意味着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处于停滞状态,那么对于整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工作来说,这不是进步,而是一种倒退。事业单位的在岗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在岗职工的患不均情绪通过媒体得到发声,影响了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策。

其次,我国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一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容易造成职工的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有一些保险制度忽视了与相应缴纳年限的结合,从而导致职工还要进行费用的补偿这也同样加剧了他们的不满,从而阻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

(二) 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险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构的分支,所以要由国家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而政府则要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良好的运行,这其中包括了社会保险业务工作人员的薪金和社保机构的基础硬件设施的费用等[3]这些费用的上涨不仅制约着社保机构取得积极成果,也增加了社保机构工作的成本。其次,当没有明确界定政府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责时,两者很有可能在进行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互相推卸责任,从而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虽然和过去相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对养老保险的管理还并不完善,例如在基金管理方面,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些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涵盖了管理、运行和监管,严重制约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

(三)机关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退休金制度

退休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据调查,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都是根据职工在单位的退休职位、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职工作时间来决定其退休后所得到的养老保险金,而与其在工作单位所缴纳的保险金费用却没有关系,这是极度不公平的表现。

其次,和一般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相比,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水平过高,平均是一般企业职工的两倍,即出现了失衡局面。[4]可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对社保中人不利,尤其是工龄长的社保中人。

(四) 没有合理分解财政负担增加的压力

在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要注意对正在办理或已经办理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权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会造成职工退休以后,其养老金发放权的归属不清,甚至造成政府既要负责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还要负责社保的缴费的现象。财政负担过重,导致有些地区无法承受。[5]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两全其美。即能够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又能实现养老保险的持续发展。但就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层面来看,并没有很好地分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而财政压力的无法合理分解,成为了阻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

(五)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各地政策不一致,进展难统一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在全国不统一,有开展的,也有未开展的,也有还在做试点工作的。由于各地区改革的进展状况不一样,所以在进行政策的制定时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例如有的地区的缴费参数依据的是对公务员工资的核定,也有的缴费参数则是依据统计局的口径。各个地区的进展状况不一致,地区的改革政策不统一,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政策改革走向复杂化、曲折化,因为加剧了全国养老政策改革的困难。

二、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优化策略选择

为了能够在机关事业单位顺利完成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推动国家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当着重考虑养老保险制度制度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阻碍改革进行的因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对于如何推进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有以下的策略选择方案。

继续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

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样式及相关经验,认真吸取成熟的经验并加以创新,发展成适合机关事业特殊性质的、能够照顾大多数在职业员工的一套养老保险制度。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可以使改革之路具有参照性,更为稳妥地完成自己的改革之路。

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要同时推进,在改革完成之后,要争取在缴费比例、个人账户规模以及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方法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基本养老模式保持一致。

(二)划清财政部门与社会保险部门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管理体制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理清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详细的、易于操作的管理规范和守则,划清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使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上能够规范地得到执行和实施,使改革的进程符合其预期,从而实现改革的稳定发展。

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明确只有社会保险机构享有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权,以及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权。在职工办理退休手续以后,对于该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权应该由机关事业单位移交到社会保险设施;这对一些在制度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职工,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好的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当地的财政部门,也可以交给社会保险机构,但同一统筹地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三)做好制度统筹管理工作

机关事业单位的制度统筹管理工作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制度统筹管理能大大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率和质量。必须提升制度统筹管理的层次,改革现有的县级县级统筹模式,并逐步过渡到省级的制度统筹模式,最终在全国确立统一的制度统筹管理标准,确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前应做好实现制度统筹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尤其是参保范围对象、缴费基数比例、补缴基数等各个方面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为全国统一的制度统筹打下良好基础。

(四)重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动员工作,做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引导工作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必然会建立起更加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也必定会大大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但在短期内将会增加财政压力,并且会触及一部分职工的切实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各级政府在进行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能做到以大局为重,认真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义务,同时对政府资金做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各级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来说,应积极配合国家的改革工作,正确认识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问题,以国家体制改革的大局为重。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舆论,使其朝积极的方向引导人们的思维。

(五)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压力

我国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题就是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压力。所以,缓解国家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机关事业担心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首先,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范围,加大宣传工作,使人们意识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其次,对基金的缴纳工作进行变革,适当加长基金的征缴年限,此外,延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工龄,从而减少由于职工老龄化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三、 总结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从有缺陷的管理保险机制、员工的患不均情绪到未能合理分解财政负担,都阻碍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要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制改革,必须破除这些制约因素,认识到体制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从机关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出发,制定有效的、具体的推动改革发展的策略和方针,实现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国家的财政的双赢,从而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龙玉其.不同类型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启示――以英国、德国、新加坡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2(5).

[2] 王晓娟.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出路[J].理论研究,2011(6).

[3] 殷志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4).

[4] 张红娟,张桂香.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4).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范文 下一篇:医院建筑设计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