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关里来,到机关中去”

时间:2022-08-29 09:17:17

“从机关里来,到机关中去”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

“机关报,报机关”

新闻报道的“机关报,报机关”早已司空见惯了,但主要原因不在记者身上。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报纸既然是“自己”的喉舌,就理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因此别说让舆论监督了,就是少给领导鼓吹些也不行。领导们下基层常不忘“带”上记者,还指手划脚地提具体要求:放第几条版位、占多大篇幅、配多大照片……

现在的各种活动又很多,总是“兵马未动、记者先行”。记者成了搞材料的,先是揣摩上级精神、意图,再根据领导观点、思路去寻找、发现、总结典型经验。有些领导已习惯于过去那套搞运动的工作方式:在大会小会的同时,让报纸大造声势。实际上无非就是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鸣锣鼓吹。有些领导心血来潮,一会儿让农民毁掉麦田种烟叶,一会又让农民毁掉烟叶种甜菜,报纸若未跟着去糊弄群众,就可能被指责为“没有保持一致”、“导向不正确”、“中心不突出”。

因为被看成是机关,党政机关抽调工作人员下乡扶贫、挂职锻炼,报社有份;机关作风建设、政风行风评议、政务公开,报社有份;机关收支统一进入行政结算中心,报社有份。甚至连有些地方领导发展心切,对各机关下达招商引资任务,记者编辑们竟也有了项目洽谈的份。

“卡拉OK,自娱自乐”

报纸的征订、发行和广告经营也是“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人们把此讥讽为地方领导的“卡拉OK,自娱自乐”――自己办报、宣传自己、自己欣赏。

因为报纸成了某些地方领导的“行政工具”,他们自会动用行政手段去推销报纸。如今虽然已不敢再公开搞强行摊派,但变相的手段仍有不少。比如,可以用各种会议作口头要求,可以用公布各单位的订数和入户率来施加压力,还可以把征订与“精神文明”考核结合起来。再加上征订的奖励(回扣),威逼利诱双管齐下,发行当然一路绿灯,报纸质量与发行数当然也就没有了关系。

因为报社与同级各机关成了平起平坐的兄弟,“兄弟们”就相互捧场,我给你宣传,你给我广告,“兄弟机关”就成了报社的广告大户,协办、联办的收费性专栏专版也特别多。虽然这些专栏专版可读性差,效果也不好,但“兄弟们”仍乐此不疲。其中除了自我宣传的需要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机关部分财政经费被转化成广告费后,以奖励(回扣)的名义“合法”地进了某些机关领导的口袋。

“机关化”的“机关”

报社机关化的“机关”――成因在哪里?

历史渊源方面,报纸大多脱胎于党委机关报,在“血缘”上都与党政机关一脉相承。思想观念方面,有人狭隘地把报纸的“喉舌”作用理解成就是党政机关,把“政治家办报”理解成公务员办报。管理习惯方面,事业单位(包括经营性事业单位)都存在着机关化倾向,套用行政级别、公务员兼职比较突出。某些利益方面,报社机关也为地方领导提供不少“方便”。可以随意调派干部,借用人员、车辆、房屋。

当然,机关化对于报社也不是“无利可图”的。除了发行可摊派外,因有机关这个“红帽子”,广告、发行等经营性活动的税费可以减免。特别是报社领导,个人实惠就更多了:虽然报刊治理整顿后,在上级三令五申之下,大多数报社总编辑不再像原先那样同时担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但事实上有些报社老总却依旧享受着副部长级待遇,甚至依旧在宣传部和报社两头各拿一份工资和奖金、福利。这样的美差谁不乐意?谁还愿意改变机关化的现状?

“政媒分开”,“机关”不再

借用当年“政企不分”一词,报纸的机关化也可以用“政媒不分”来比喻。“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最显著的烙印,也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之一。“政媒不分”是否也有同样的道理?“政媒不分”怎能真正实践“三贴近”要求?舆论监督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政媒分开不仅不会影响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显示了执政者的信心与气度。应该相信,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在对媒体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所制定的法规、纪律,还是党管干部的原则;无论是传媒主办资格、行业准入,还是宣传通气制度、新闻阅评制度;还有重大新闻的汇报、送审、领导把关措施,都有一整套严密而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因质量和自身形象需要,报社的自律能力也会相应加强。

政媒分开后,还需要用更加完善的法律规章来规范媒体行为,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偏差。若出现偏差,也应依法办事,而不应因噎废食地否定“政媒分开”,重走“机关化”老路。

上一篇:云南最具影响力七大词汇 下一篇: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