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04 04:36:47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1

论文摘要:培养智慧的人需要智慧的教育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具有创新智慧的教师。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是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试探。

在“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智慧教育的领域。当研究者沉浸于如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时,却忽视了教师创新智慧的培养;当教师沉醉于使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时,却忽略了自身智慧的凝聚。按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的逻辑,[1]是否能够得出“只有具备创新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结论呢?随着有关教育智慧研究的深入,涉及教师创新智慧相关的探讨却为数不多。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师创新智慧概念的提出

1.创新智慧背景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的现象学教育学层面的教育机智论的影响,我国教育学界掀起了一股探索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热潮。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智慧的概念探讨、教育智慧的表现与获得、教育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感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智慧的缺失,学者开始呼唤教育智慧和智慧型教师。当化知为智成为时下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愈见清晰。教师需要智慧,不仅需要理性智慧来完善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需要情感智慧来丰富自己对学生的爱和关心,需要实践智慧来充实自己对教学主张的探索和感悟,同样也需要创新智慧来挖掘创造潜能,提升自身智慧素养。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创新智慧和实践智慧共同完成了对智慧的“知、情、意、行”四维度的整体把握。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生成创新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创新。

2.创新智慧内涵的厘定

“智慧”一词与洞见、知识有关。国外学者理解“智慧是一个很上位的世俗概念,表示一种饱含情感的、统揽性的实践艺术技巧,指向个人和社会的各种产品(goods)。”[2]哲学家冯契认为,“智慧就是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真理性的认识。”[3]心理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智慧。教育学中界定“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1]智慧的人依托于智慧的教育者。诚如“创造性是每个人所普遍具有的智慧潜能,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所言,[4]创造性与智慧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最核心的部分是创造性,而“教育劳动原本具有创造性,教师职能本应创造知识,它是以教师的完整智慧观来驾驭与推动的。”[4]教师要想尽职尽能,以完整智慧观来推进学生的学习,必须获得教育智慧,尤其是创新智慧。

鉴于目前有关创新智慧界定的缺失,观照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拟将创新智慧的内涵厘定为: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依据自身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发挥创造潜能并灵活机智、新颖独特地开展教育活动而达到一种智慧碰撞、和谐相生的教育情境的综合性本领。这种本领是教师应对不同的教育情境所复演出来的感知、建构、重组、创造等多种能力优化整合后的高水平综合能力。

就内容划分来看,由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创新智慧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智慧、课堂管理的智慧和课程开发的创新。就产生途径而言,“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创新智慧的主要来源。有创新智慧的教师善于“以学致学”,巧妙地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化为己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化地实现智慧教学。

二、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要素

“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智慧生成性涵义的表达。[5]有论者指出,“智慧文化综合力”是作为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母本范式。见下图:有关“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示意图解。由图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智慧文化综合力”是智慧生成的最主要的“力”,是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重要动力。八种力的综合促进了智慧的生成,开启了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艺术之门。

那么,教师的创新智慧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们在探讨智慧型教师素质时,最初(《智慧型教师塑造与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试探》)提出了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说,即文化力、思维力、审美力。”[6]基于此,参照“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研究,通过对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学说的研读,笔者认为,生成教师创新智慧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的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三大要素。

1.课程权力

教师的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开发的权力。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阶段。[7,8]换言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课程开发的权力就要赋予教师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权力。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完全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对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那么教师的创造性潜能才有发挥的空间,创新智慧的生成才有可能。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直接影响其课程管理的效果。我国新课改的目标是要不断创造课程管理新机制,用机制来激励教师的教学。当教师拥有较大的课程管理权力时,便能够根据实际及时作出判断,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和创造中。

课程权力下放到教师,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的自我发挥、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如果每门课程的实施都由教师来决定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想状态。所以,“课程权力的分配与管理是影响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教师拥有多大的课程权力直接决定着教师创新智慧和潜能的发挥程度。”[9]教师合理、高效地行使课程权力,就可能生成并发挥自己的创新智慧。

2.民主决策力

决策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地理解,决策力就是制定方案办法的能力。善于分析、果敢决断、敢于承担是决策力的三大表现。之所以把民主决策力列为创新智慧生成的一大要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也充当着决策者的角色。决策要民主,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激发新思维;民主是平等,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形成新思想。对话交往式教学保证了师生间对话的平等性。

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上,如若教师成为“一意孤行”的决策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由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话语权便丧失了。

学生的反问不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天地君师的传统原本就扼杀了民主。教师勿须畏惧并拒绝学生的反问,相反学生的反问往往能促使会思考的教师萌生新的教学想法。如果课堂上能够形成一种民主决策的氛围,教师不再以权威自居,那么学生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来思考、来质疑,教师就能与学生一同思考、一同学习,从而迸发出创新智慧的火花。

3.反思洞察力

歌德有句名言,“缺少知识人类就无法进步,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思考有助于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反思洞察力是思维力的核心部分,它是基于理性思考的前提,通过准确判断、合理推理和正确归因,进行发现并敏锐捕捉到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思维能力。如:richard d parsons和kimber lee s.brow所指出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个人所面临的独特的教学环境”,“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结合对这些经验的反思,我们得以体现机智”。[10]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敏锐洞察、缜密分析和批判反思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学生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句不经意间破口而出的话语,都是值得教师反思洞察的。当教师的教学不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下去时,也许暂时的终止与阻碍能激发教师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具备了反思洞察思维能力的教师便会不自觉地展现其创新智慧。

从动态生成的角度来看,课程权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激励性因素,民主决策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发挥性因素,反思洞察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创造性因素。课程权力激励教师去挖掘自己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能力,在这种激励下民主决策力使教师获得思维发挥的空间和智慧启迪的力量,而反思洞察力的进一步作用,则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了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

三、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路径

热爱智慧——获得智慧——优化智慧是智慧教育生成的三部曲。[4]依循此路径,教师创新智慧就当从提高知识涵养做起。只有提高知识涵养,才能从书本理论中萌生新思维,只有思维优效,才能顺利地实现即席创作,从而在创作中走向创新智慧的持续生成。

第一,知识涵养是基础。“学高为师”是传统意义上对教师角色的判断。这里的“学高”就是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为师者,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说就是“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创新智慧的源头乃是高深的知识涵养。全面而扎实、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根基,也是教师创新智慧生成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复合结构和交叉结构的。专业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日常生活常识、乃至一些常用的救护知识,都应为教师所掌握。只有满腹经纶的教师才不会惧怕反问和质疑,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教学的不同情境。

第二,思维优效是关键。一定的行为习惯都会受到一定思维的支配。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风格便形成了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每个人的习惯性的思维操作方式以及对意识水平还是非意识水平的思维活动的肯定,乃至偏好使用的思维工具都不尽相同。创新智慧生成的关键是思维的优效,即思维方式的优效。教师要摆脱既定思维操作方式的束缚,破除陈旧的思维习惯,寻找优效思维活动的突破口。

第三,即席创作是表现。“教学就是‘即席创作’。”[10]在马克斯·范梅南看来,即席创作就是一种临场发挥的天赋。教师创新智慧的外在表现便是即席创作。笔者认为,即席创作其实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充满创新智慧的教师能够高度灵活地随机应变,将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以无声来化解,从而出色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资源,呈现即席创作的巨大魅力。

总之,教师的创新智慧在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的交互作用下,沿着“提升知识涵养——优效思维——即席创作”的路径生成。即使创新智慧的生成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但只要能够转换教学模式,改变思维定势,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智慧这朵教育智慧艺术中的奇葩便会愈发夺目,智慧教育中的“静水投石”亦能荡起惊人的涟漪。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美)henderson,j.g,kesson,k.r,(夏惠贤等译).课程智慧: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刁培萼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陶行知.“伪知识”阶级(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6]吴也显.追寻智慧型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智慧文化综合力”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

[7]菲利浦·泰勒等,(王伟廉等译).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许新海.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2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方法;教学模式;学习变革和创新

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十年以来,笔者发现厌学一直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部分学生无法专心听讲,也无法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他们以玩手机、睡觉、玩游戏等方式消磨课堂上的无聊时光。尽管中职的教育目标已经在传统的“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这一内容,提高了对操作和实践目标的重视,但这样仍然很难促进学生主动、发自内心地学习。虽然我国近些年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并努力尝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却依然停留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陈旧,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够,显得枯燥无味,显然不符合职校生的实际学情。信息技术的介入并没有使课堂中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消除,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1智慧课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1.1智慧课堂的概念

本人结合多年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立足当前大环境下智慧教育视角,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应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主动、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智慧,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培养现代智慧型人才。智慧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智慧,使学生能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本文将智慧课堂定义为:以智慧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的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主动、有趣的新型课堂。其构建模式如图1所示。

1.2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智慧课堂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在于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与传统课堂存在本质性差别。在智慧课堂中,需要教师更多地以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学情进行智慧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为学生创建真正实现主动学习、个性学习、互动学习、移动学习的智慧化环境,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辅以积极反馈和情感激励,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和智慧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者在老师创设的智慧化学习环境下,摒弃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老师创建的学习情境下,大胆地去发现、构想、探索、协作以解决某一个问题,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积累了思维经验,从而成长为具备智慧能力的新型人才。

2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及实践探究

2.1构建智慧课堂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对智慧课堂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特征的剖析,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必须做到以下几步:(1)让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设置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或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解决该问题或完成该任务则正好需要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2)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新知识中的疑难点,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一定的努力刚好能够找到有效破解的方法和手段;(3)让学生会发现、会构想、会创造:必须把这个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置中,必须设置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任务;(4)让学生成为心智丰富,富有灵性,具备完善人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将这一德育培养目标在智慧型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内化完成;(5)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动态掌握学习的动向:方法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科学的智慧化的测试方法,智慧、动态地获取学生动态学习数据,并做出智慧化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选择并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模式。

2.2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在确定思路的前提下,笔者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突破,尝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中实践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本文列举了我们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三个不同学科的课堂中,对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探究案例(见下表),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改进后的智慧型课堂的对比来实践我们对智慧课堂构建的思路和探究结果。案例点评:培养智慧型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前提是教学者脑海中具备这样的思路。创造性思维能力绝对不是学会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培养出来的,而是创设环境,在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构想、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从而达到高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参与、去投入才能对课堂感兴趣,而这正是传统中职课堂教学所缺乏的,如案例二中教师直接将拍摄的思维导图模型提供给学生,只在模型中给学生留了几个空,让学生来填空,这样学生就失去了通过大胆探索、验证构想的过程。智慧课堂的构建,不着急把最终结果呈现,而是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及相关资源都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硬件、软件和环境支持,从本质上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革命性应用。

3结语

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智慧教育实践永无止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应仅定位在支持原有教学模式的浅层次、辅层面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恰如其分地融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支持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工具和资源有哪些,如何建设和提供这些工具和资源等等仍然成为我们对智慧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笔者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周迨琛.以人为本视角下新时代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N].中国青年报,2020.

[2]刘小琴.以“移动终端”模式构筑智慧教育新生态[J].教师博览,2020,10(33):12-13.

[3]付小华.“智”用信息技术,“慧”见课堂变革——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展示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29):54-58.

[4]马媛媛.利用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20(25):13-14.

[5]朱荣,赵磊.智慧教育视域下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94-97.

[6]黄丹华.开展“互联网+”教育打造智慧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115.

[7]王忠东,隋晓红,谢永盛.智慧教育对教育改革的功能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8):1-5.

[8]潘竹.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智慧课堂发展路径[J].教育现代化,2020,7(51):5-7.

[9]张西宁.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案例分析[J].电子技术,2020,49(6):88-89.

[10]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3

关键词:智慧教育;多媒体;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72-03

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经常会听到某高校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或“智慧校园”,甚至有些高校进行了简单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改造,也冠名为“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是技术发展太快,还是概念炒作呢?或者是人们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智慧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现阶段已经建成的智慧教学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希望通过开展此项研究找到当前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为今后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建议。

一、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

今天我们所说的智慧教育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智慧地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对环境透彻的感知力,通过利用物联网等实现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②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在有线和无线网络支持下,利用先进的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全面互通;③深入的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智能化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1]

《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指出,智慧学习作为一类学习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来全面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测评学习结果,有效支持人们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可以实现人们能够在任意时间(Any time)、任意地点(Any where),以任意方式(Any way)和任意步调(Any pace)(简称4A)进行学习,这类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习者轻松地(Easy Learning)、投入地(Engaged Learning))和有效地(Effetive Learning))(简称3E)学习。[2]

我国学者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3]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对环境的感知、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深入的人工智能;智慧教学环境中主要用到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感知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特征、营造学习情景,主动提供学习资源、自动记录和评价学习结果;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提供环境保障。

智慧教学环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①ρ习者和环境的感知,比如,通过一些传感设备(物联网)实时控制教室的温度、湿度、亮度等,为学习者提供最为舒适的学习环境;②个性化资源的推送,在智慧教学环境中,可以实时感知学习过程,并主动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③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智慧教学环境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分析,可自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情况,并产生相应的学习报表或者学习建议;[4](4)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现状

当前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为深入研究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笔者对部分高校的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当前的智慧教学环境可分如下几类:

1.普通多媒体教室的改造升级

在已经建设成功的“智慧教室”中最为初级的是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升级版,此类教室只是对普通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装修和改造,使得教室中的座位灵活、舒适,其多媒体设备配置更加先进。当前改造成功的多媒体教室中基本都安装了高清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互动式大屏幕、无线扩音系统等。

2.课堂互动工具应用型

当前智慧教室中的互动系统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利用台式电脑通过局域网进行互动、利用Internet进行远程的互动教学、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

(1)基于台式电脑的互动系统。这种类型的教室中,每个学生座位上配有一台台式计算机,通过相关的互动软件,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互动交流,包括教师单独辅导,下发、上传资料等。

(2)基于网络的远程直播、互动系统。为实现跨校区之间、跨区域之间的教学直播互动,部分院校建设了“远程直播”教室。在此类型教室中通过高清摄像机、直播管理系统,可实现远距离直播、互动等功能。此外,通过录播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自动录制和保存。

(3)基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课堂互动系统。有些学校的“智慧课堂”可以看到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此类互动系统可以让师生之间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互动,下发、上传资料,也实现了学生实时投票、抢答等功能。另外,此类课堂互动系统已经初步实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授课情况可进行初步分析与统计。

3.教学资源库及社会化软件应用型

(1)有些地区或学校建设了相应的资源库或学习平台,便称之为智慧教育环境。

(2)还有些学校可利用微信、QQ等社会化软件实现新生注册、宿舍查询等功能,他们把这些社会化软件的简单应用说成了智慧校园。[5]

4.环境友好型

(1)教学环境的提升

部分智慧教学示范区中教室颜色鲜艳、明亮,走廊和学习区温馨、清爽,桌椅板凳舒适、灵活,教室里面配置了中央空调、电动窗帘等,整个示范区使学生能感受到愉悦、清新。但在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很少看到大数据分析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因此,这些环境也难以称为智慧教学环境。

(2)物联网的初步应用

有些学校建成的“智慧教室”中开始使用一些初级的物联网设备,比如,显示温度、湿度、照度等参数设备。仅仅使用一些物联网设备也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5.综合应用型

一些学校智慧教室中综合了各种前沿技术,我们似乎看到了智慧教育的影子。此类教学环境中:教室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教室外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和RFID考勤机,这些系统采集的数据可直接传送到教务系统;可以感知教室的温度、光线等,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和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此外,还有智能控制系y、增强现实的互动演示和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录播系统等。[6]

三、现阶段高等院校智慧教学环境“智慧”的缺失

通过对智慧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现状,发现现阶段“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没真正实现“智慧教育”。下面笔者对照智慧教育的概念与特征,从环境建设、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持等方面对现阶段的“智慧教学环境”加以分析:

1.对环境和学习者的感知

感知学习情景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推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采集、动态建模和情景推理三个模块来实现[7],要感知学习情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智慧教学环境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最初级的对基本环境的感知方面,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感知,缺乏对物联网的深入应用。要实现对学习者特征的自动识别,必然用到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但在目前的智慧教育环境中还没有看到成功案例。

2.智慧教育资源的提供

智慧资源是指以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技能的智慧创造者为目的,支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泛在性、情景感知性、联通性、进化性、多维交互性和个性化智能推送等核心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8]。在智慧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首先,用到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向学习者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第三,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全面感知学习环境,利用VR技术营造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当前建设的“智慧教学环境”中,虽然可以看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但它们并没有达到智慧资源的标准。

3.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Siemens认为学习分析是:“关于学习者以及他们的学习环境的数据测量、收集、分析和汇总呈现,目的是理解和优化学习以及学习情境”[9],学习分析必然会用到学习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授课软件对课堂的记录与初步的数据统计,并不能达到学习分析的标准。在对教学过程的记录过程中,通过自动录播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自动录制,但这种记录只能是机械的记录,缺少智能成分。

4.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即“要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要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0]。要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智慧教学环境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改变知识产生、传播和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其次,要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要营造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开展所需的学习。显然目前的“智慧教学环境”还不能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因此还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建设的很多“智慧教学环境”只能说是现代教育环境,还不能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要真正实现智慧教学环境,还需要在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大幅提升。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出如下几点认识:

1.强化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系统规划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甚至还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强调顶层设计,对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规划。

2.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学方法、理念的转变。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开展,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最后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

3.明确智慧教育本质,平心静气,不忘教育根本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优质的环境、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必然用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教学环境必然能给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教与学支持,让学生可以开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的学习;智慧教学环境必然给师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资源和及时的教与学的分析报告;智慧教学环境可以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满足了上述条件才可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切不可将简单的环境改造、软件应用和资源建设冠名为智慧教学环境。

五、结束语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系统的规划,盲目的、填鸭式的建设只会造成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不利于智慧教学环境的应用;而把普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冠名为“智慧教学环境”是对“智慧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滥用,这样不利用智慧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站在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前沿脚踏实地,不断追求,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赢在中国[EB/OL].https:///services/multimedia/smarter_ planet_zh_cn.pdf.

[2]黄荣怀等.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2015.9.

[3]祝智庭.智慧教育新l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5.

[4]黄荣怀等.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8-9.

[5]陈琳,王蔚,李佩佩,李冰冰.智慧校园的智慧本质探讨――兼论智慧校园“智慧缺失”及建设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6(4):17-24.

[6]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7]张永和,肖广德,胡永斌,黄荣怀.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情景识别――让学习环境有效服务学习者[J].远程教育杂志2012(2):85-89.

[8]郑旭东,杨现民,岳婷燕.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4):27-32.

[9]Siemens,G..Learning Analytics a Foundation for Informe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DB/OL].[2013-01-17].http:///gsiemens/learning-analytics-educause.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

一直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进而遮蔽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职能被动地与他所面对的知识对象、接受对象联系在一起,当一位数学老师在黑板上推演一条复杂的定理时,他的职业角色显示为对这一数学公式推演的复现,而其他学科也概莫例外地重视既成公理、概念、事实的传输。这样一来学生成为没完没了地记忆各种知识细节的机器,对知识的的兴趣丧失殆尽。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对教学智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理应放到更高的高度,用教学智慧营造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启发学生智慧。

一、教学智慧概述

所谓教学智慧,指的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所作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及其体现于教学实践各环节的主体能动性。[1]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2]可见,教学智慧是以教学为本体的主体实践范畴,教学智慧的媒介因素关涉知识对象、教学设施、学生、教学制度,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在实现教学智慧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生命灵动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营造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只有教师充满智慧地组织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充满智慧地学习,实现智慧人格的建构。由此,教师有无教学智慧,便成了课堂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用教学智慧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一)以教学智慧寻求课堂学习活动的新资源。

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这种资源教师用智慧才能发觉。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室可以让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生日都写下来,并大声说出来,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年有多少个月,若是碰到节假日,例如教室节、国庆节等可以让学生随时说出来,因而可以创设活生生的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教学智慧启发学生智慧,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动发展。

(二)让数学教学智慧在“转向”中生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般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其一,学生由于前期某一环节的学习不够扎实,有关知识不够巩固,因而预设的教学内容难以顺利接受,导致教学过程不能如期推进;其二,教学过程在推进之中,突然发生跟原来教学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事件,而这种事件对学生发展却有另一种价值。应该如何应对这两种情况呢?从实效出发,从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出发,在放弃原来计划后可以随即采取新的行动:针对第一个问题是“回头走”,即发现随机事件反映了学生先前学习中比较明显的“软肋”甚至空白时,就回头去补救先前的薄弱环节,巩固前期知识,以便后继的新知学习不致“沙滩造屋”,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在学习到乘法口诀(一)时,如果学生的加法知识不够巩固时,教师应回头看看,把加法口诀进行复习一下;针对第二个问题是“换道走”,即随机事件中蕴涵着对知识拓展和学生发展很有价值的教学元素时,就当即以随机事件为生长点,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展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过程。这就是转向的智慧,这种智慧反映了教者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果断的抉择能力,例如同样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的教学中,发现前面的教学内容“乘法口诀”,这两个教学内容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时就要有转向的智慧,在讲述图形之前,让学生画两个四边形,问学生两个四边形有几条边,这就和乘法口诀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上了。[3]

(三)以少胜多的练习智慧

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人采取题海战术,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不仅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阻滞了学生智慧的发展。这样数学教与学投入多,但成绩却不理想。怎样解决这问题?

首先、练习设计要少而精。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降低练习效率。如练习份量少些,完些作业的时间充裕,学生作业才能认真仔细不马虎,工整,准确规范。教学中习题的精选要有针对性,应该紧扣目标。

其次,采用一题多变方式,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习题的运用不能仅仅满足一题一解、一问一答,我们需要在设计和运用习题时在“活”字上下功夫,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一题多问。同一道题,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就能够“练一题,带一串”。例如:在学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之后,可以选择这样一道习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填小数)”这一道题,不仅沟通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沟通了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方面的知识。

(2)一题多解。同一道题,可结合学生实际,从不同方面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

6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张阳在计算平均成绩时,忘记了自己和自己跳的84下,计算结果为平均每人跳了72下。你能算出这6名同学平均每人跳了多少下吗?

分析与解答:

解法一:72×5=360(下)

360+84=444(下)

444÷6=74(下)

解法二:(72×5+84)÷6=74(下)

解法三:因为张阳自己跳了84下,比平均每人跳的72下多(84-72)下,算上张阳平均每人比原来多跳(84-72)÷6=2(下),因此,6名同学平均每人跳72+2=74(下)。相比之下这种方法较为简便,但学生受求平均数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容易想起此方法。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用多种方法解题,而是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各自的作法,达到吸收和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对教师而言,只有掌握多种解法,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启发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掌握较为理想的解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又对又快地解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解答难题的信心。

(3)一题多变。同一道题目,叙述方法不同,所反映问题的深浅程度也不一样。可以设计顺向性和逆向性的习题,也可以是可以是同类习题和对比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应用题解题应从各个知识点去考虑,用多种方法解答,并进行优化选择。

(四)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思维培养数学智慧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数学教学必须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作铺垫。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的感受与兴趣。源自身边熟悉的情景, 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探究的理解深度, 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挖掘小学生身边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离不开钟表及钟表模型。传统数学课学习这部分内容, 常常是借助钟表或模型, 讲解钟面的组成及大格与小格等知识, 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某一时刻, 仔细剖析后我们不难发现, 这样的设计, 忽略了学生已有对钟表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 有些是家长给的, 更多的是儿童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积累起来的。如儿童看电视节目, 每当整时或半时, 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时刻。这时儿童就会与挂在墙上的钟表相对照, 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的认识, 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教学: 出示钟表或模型, 让学生观察钟表或模型上表示的时间;引导学生解释不同的时刻呈现出的位置不同的指针和钟面, 说出不同时刻的理由;寻找不同时刻读法的共性。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 分针指的几格就是几分, 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还要揭示出组成钟表面的更为重要的知识, 即12个大格,60个小格, 一个大格等于5个小格;通过1分钟的感受与时刻的读法。这种设计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4]

小学数学教学智慧是一个无法一次言说殆尽的事情。事实上,以教学智慧营造生命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可能仅仅限于几种教学方式,或者说,限于固定方式的就不是教学的智慧了,教学智慧的精华在于教学行为的随机而动。一个教师的全面素质不仅体现为他是有知识深度的职业创造者,而且也体现为他是立足于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不断用智慧完善操作的科学的以及艺术的研究家。因此,对教学智慧的探求是无止境的。作为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勤于探索,精于实践,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随时显现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赵建军.教学智慧内涵界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7.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716.

[3]林宣龙.教学智慧的课堂生成[J].教学与管理,2009,(23):32.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5

关键词:教学智慧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225-02

华应龙老师是优秀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很多教育教学专家都对他的课有过评析。但鲜见从教学智慧这个角度来分析的。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素养。这个素养由个体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辨别力与良好的判断力,伦理意识和行动能力等方面构成。

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华老师的这节《圆的认识》作一些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这样几个知识点:认识圆心、圆的半径、直径;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间的关系;知道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现将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概括介绍给大家:

《圆的认识》一课,用华老师自己的板书概括,就是这样几个环节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是什么”即出示图片:宝物在距离一个小朋友左脚3米处,让学生寻找宝物。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得出了“宝物在一个圆上”的结论;

在引出圆这个概念后,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宝物可能在一个圆上呢?”这就是“为什么”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通过与学生一系列的对话,采用对比其他图形的方法,阐明了圆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并且用古人的“一中同长”来加深学生对于圆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环节了,即“怎样做”。让学生先画一个圆,然后再点评,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用圆规画出圆呢?”在这个过程中,又加深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然后,华老师利用篮球场中间的那个大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篮球场中心要是个圆呢?怎么样才能画出这个大圆呢?最后,带领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宝物一定在圆上吗?经过一番提示,学生体会到宝物应该是在球上的。最后老师出示一组生活中圆的画面,提醒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看完华老师上的这节《圆的认识》,笔者有几点很深的感触,这几点都是教学智慧非常强调的东西:

1 注重对教学的反思

在“课前慎思”中,华老师在思考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以往这个内容的教学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圆的特征。针对这个问题,课堂上华老师就没有像很多老师上课时那样组织学生折叠、测量,而是在导出一个圆之后,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这个圆中,什么是直径、半径,什么是圆心。在初步认识圆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圆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说出了很多答案: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没有棱

角……为了体现圆的独特之处,华老师又将圆与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对比,一点一点的完善圆的特征“一中同长”。然后再带着学生深入理解“一中同长”的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思考,跟老师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投入到课堂中来。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非常流畅。老师的引导具有实效性,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抛出与学生既有思维的矛盾点,让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领会数学的严谨。这契合华老师想要培养学生推理、想象、思辨能力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能画好一个圆?”一般老师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好圆这个技能。华老师却思考小学数学是否不仅应该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何这样做。”在实际教学时,华老师就体现了这个观点。在“画圆”的教学环节中,华老师同样和学生展开一系列对话,积极的思考“为什么用圆规能画好一个圆”,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必然会将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与圆的特征联系起来,锻炼了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而不仅仅是“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这点主要体现在,老师给学生讲解古人的“一周同长”,老子的“大方无隅”,带学生体验古代先人的智慧。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都会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但一般老师仅仅停留在依照教材教,更多地去考虑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华老师对教学目的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却不断思考。教学智慧强调教者应该具有想象力、判断力、执行力。从他写的这节课的课后反思中,能了解到华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想到了很多需要说明的知识点以及教授这些知识点的方式。这是他想象力的一种体现,通过想象能大致预测到这些设计可能引起学生怎样的反应,怎样的发展。但是最后,华老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舍弃了很多,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教学。并且华老师能够将自己的思考设计都实施到实际教学中,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恰当地融入课堂中,努力让学生经历有效地学习体验。这一点正是他教学执行力的体现。

2 努力追求课堂上的独特性

这里的独特性是指老师在思考教学问题时,不能囿于传统的观念。要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理念跟实际课堂结合起来。

这节课中,华老师有好几个不同于一般教学的地方:一是,不让学生通过量半径的长度来得出半径都相等的结论,而是通过思考、理解得出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二是,跟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圆规可以画出圆?”这也是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理解;三是,当研究完圆的特征,也画过圆后。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宝物一定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吗?”通过老师“半个西瓜”的提示,很多学生想到了“可能在地下”、“可能在树枝上”……六年级的学生没学过球的知识,但是知道平面跟立体的区别。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质疑的科学品质。让学生多提出问题,然后努力解决。

很多老师会觉得一节很多人上过的课注定上不出什么新意,但是华老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却想出了很多人不曾想到的问题,并积极地将它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是对自己主观性的坚持。坚持自己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别人的东西。教学中需要这种反思精神。

3 对教育伦理性的追求

整体上看,华老师跟学生交流时,是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经常在学生间走动,有时说话时自然的弯下身子,有时拍拍学生的肩膀,不高高的站在讲台上等,这些小细节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学习知识时,心里更轻松、更快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华老师的一些话语,也彰显着他的教育伦理品性。在画圆的时候,华老师找了一个没举手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直径,学生画好后,老师感慨地说“学习也不难,学习就是猜想、尝试,敢于试,不就行了吗?”这对那些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老师说“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不要迁就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华老师还注意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当有学生直接反驳别人观点时,老师说“首先应该看到别人好的地方,然后再说但是……”当一个学生想到很独特的画大圆的方法时,老师衷心的表达出佩服,很肯定这种创造性的想法。让学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学习画圆的规矩时,顺势说“圆有圆的规矩,方有方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研究问题有研究问题的规矩。”渗透做人的道理。最后根据自己的道具说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这里,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中,总是仅有一部分学生参与热情高,而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积极参与进来,即使有时课堂上满是学生举起的手,但老师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学习上热情高的总是那么一部分学生,这是教育伦理性竭力避免的一个现象。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加紧建设小班化教学等一系列措施。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4 结语

教学实践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实践智慧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追求的。有的老师安于现状,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情境,却想要用同一种教学设计来应对。这显然是错误的。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每堂课,他都会在课前思考怎样上好这堂课,在课后反思这节课上的怎么样,有问题的话怎么解决,在下一次教学中如何改进。这是一个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必然要做的事情。思想上有这种意识后,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努力让自己从“教书匠”成长为“智慧的老师”。

看华老师的一些文章,经常能读到哲学、心理学以及古文化的一些东西,想必华老师经常看书,经常思考。而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自如交流,掌控课堂的能力,对具体事件的感知、判断、应对等,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知识层面上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淀,华老师已经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的养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41.

[2]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M].华东师范大学.2009.10:190.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30,31.

[4]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及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5]赵建军.教学智慧内涵解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6]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2001(1).

[7]闫艳.对教学智慧的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8]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9]李建军.课堂想象:通向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1(6).

[10]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6

首先,关于衍生的本位思考。“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译为“开展、延长、繁衍”,“生”寓意“滋生、突破、生力”,衍生之本意指因演变而产生,并从母体物质得到新物质。从广义上来说,当今教育已逐渐突破传统学科教育对于知识的深度挖掘,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教育广度的延伸与拓展,是对教育机制的解构与重组,是对教育认知的深化与整合。就工业设计课程本身而言,其衍生意义也远不止对工业文化传承的探索和对产品开发创新的研究。在时代变迁的大形势下,促使工业设计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感受能力、转位能力以及解读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不再强加于思维之上,而是将其与理念思维揉搓并存,促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并对人类的衣食住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学科的本位,也是课程的本位。

其次,关于衍生的灵魂透析。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用简短的文字阐明了万事万物总是有其“道”,道是万物之灵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课本理论知识、事物发展来源、教育内涵依据,进而剖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教学双向进行的源头、人才高效培养的初衷。从知识的挖掘到观念的形成,这既是一种由理论知识的近迁移到认知观念的远迁移的延展,又是如今工业设计课程应当并迫切需要重视的对于学生设计创新、设计智慧以及设计素养人才培养观念的创生。可以说,衍生的根源是基于工业设计课程最基本层面的探索,其灵魂在于对工业设计这一学科教育推进高校课堂的回归化思考。只有找出课程中具有激发性和影响力的设计灵魂,才可能得到并衍生出教学设计的转变方向、教学目的的创新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的颠覆理论,并以此形成一整套循环思维模式,从而完成工业设计真正意义上的使命,即合理完善人类的生活并使人们产生愉悦感。

最后,关于衍生的内在演化。设计被看作是一项繁杂而有序的工作,工业设计发展至今经历了诸多蜕变和进化,其演化旨在以行为、情感、功能等为主体的由感官体验到内心体验的搭建过程。其实工业设计课程的演化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以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为主体的自发或组织的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创造过程。换言之,在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角度也有着明确的演化轨迹。教师要理清课程衍生的内在演化,从学生最初的思维化建设着手,强调感知力的塑造,引导学生敢于走向市场寻找思路,统筹化地看待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观点,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做出综合化的分析,这便是课程内在演化应有的过程。因此,从思维感知能力的逐步形成到智慧实践能力的转换应用,再到机体解读能力的开放培养,工业设计课程衍生的内在演化可以说是每个项目环节分解重构后的分析与整合,也是大趋势下课堂运行逐步走向合理化的必经之路。

二、工业设计课程衍生价值的多方位探索

第一,培养跨越思维的感受能力有利于课程广度的衍生。好的设计不仅会令我们身心愉悦,而且也会让我们感受到设计初衷的精妙,最终对产品的感知便会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趋势,促使我们对该产品产生合理的依赖。学习工业设计课程需要具备的是培养自我跨越思维的感受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则是无限的。在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跨思维、跨学科的发散式教学,对设计主体进行理性的价值分析,而后尝试引导学生对其他学科类别进行迁移,由此得出一系列“可能存在的设计”,从而颠覆长期主导人类的惯性思维。例如,就产品仿生设计的学习,通常学生学习的是静态仿生、动态仿生、肌理仿生等设计方法,大多数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习惯将“目标产品到概念”的练习方法导入其中,如就座椅的现有数据对其进行概念仿生,进而得出“珊瑚座椅”“南瓜座椅”“人形沙发”等仿生坐具设计,而这类引导很难令学生发生突破性创想,同时也会丧失设计本身的乐趣。所以,我们可尝试逆向的“由目标概念到产品”的发散式教学,如将课程主题设置为“欢乐的坐具”,此时学生将会迅速进入头脑风暴阶段,其中可能衍生出音乐、力学、工程等学科内容,同时强化抽象思维,并且要谙熟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转换,将设计的目标抽象成一个名词,对这个不具体的主题做宽泛的设想,接着将每一个设想做具象的发散,深入研究可行性,往往好的创意就是这样衍生而来。因此,扩展思维广度的蔓延促使创意变得更为独特,这点在工业设计的课程中尤为重要。当然,要完善管理自我构想和概念,使概念既完整又具有创意,掌握好发散与收敛,使其超越观念本位,透过课程本身的双边教学,进行跨越式思维感受力的培养,从而令学生获得因学科交叉所碰撞出的广泛的课程衍生价值。在2011年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期间,产生最大影响的“创意联结”主题单元中,汇集了各国工业设计师对于坐具设计的引人深思的作品。由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师吉奥·庞蒂设计的《699超轻椅》,完美地将工业化、轻盈感与甜蜜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欢快、愉悦的心理感受。

第二,培养实践智慧的转换能力有利于课程深度的衍生。工业设计的工作分为两块,一块是“传达意念”,另一块是“改变认知”。设计的意念传达离不开设计者脑中的智慧,它是开启优良设计的源头,是完成信息传递的保障,是实现设计创新的驱动。而认知上的改变促使我们必须实践智慧,由行为上的创新引发用户认知的改变是设计师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设计是否产生影响、反馈意念是否传达通畅的重要标尺。因此,可以利用课程教学变向引导学生的智慧与实践得以转换,保证设计体验的有效性,实现用户使用的满意度,扩大课程效果的最大化。例如,烧水壶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日用品之一,但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家柳宗理所设计的烧水壶的出色之处在于,他考虑了持壶者的手是否舒适,倒水的动作是否自然,水温是否便于保持,持壶者和饮水者看到这把壶是否安心等。柳宗理用一把壶的设计去解决设计者最难回答的四个问题: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内心的关系[2]。他的作品朴实无华,但对细节的考究和对使用者的呵护令人赞叹,在生活与生产中保持了细腻、严谨、精致、简洁的美感,不仅运用良好的设计思维有效地传达了设计意念,还成功引导用户和自己一同回归到了设计的原点,正是这种实用主义美学的诚意,唤醒了顾客内心的平静和持守,可谓精妙。因此,智慧的开发与拓展固然重要,但要想使工业设计课程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设计的历史使命,还需要我们注重对学生的设计智慧导入实践的转换能力进行培养,才可能令工业设计课程衍生出更为深远的价值。

第三,培养解读素养的应对能力有利于课程高度的衍生。在设计的整个流程中以及工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设计师或设计管理者时常忽略的,即解读能力的塑造。解读的主体不仅是工业设计师所面对的产品本身,还包括对设计师自我或者说学生自我内心诉求的解读。换言之,工业设计课程不可避免的需要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创新力和实践调查力去解读产品自身的参数信息、产品背后的环境信息以及设计潜在的象征信息。例如,在引导学生完成设计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引出诸如“使用者调查”“消费者研究”“产品自身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等分析板块,力求从市场的观测角度、用户的使用角度以及产品本身的传播角度等进行综合化分析[3]。在工业设计的领域内,一个特定的设计对象想要被广泛关注与认同,设计者势必要对这项设计背后的目标族群做出深入的解析和重组才有可能被接受。例如设计高端汽车的外形,作为产品设计者除了需要了解产品工程师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还需要像市场营销员一样洞悉整个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的内部文化,最后再回到设计的层面,以此循环往复,才能得出最贴合诉求的完善的设计。因此,在工业设计课程设计中,不仅要鼓励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读出设计”,还应当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前瞻的意识,面对每一项设计都可以站在思维的顶端,透彻地对其进行全面解读,从而勾勒出理想的设计。针对项目“户外概念MP3设计与分析”,在着手设计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象的思考,沿着“它可能是什么样”“它可以是什么样”以及“它或许是这样”的思维主线开始勾勒产品的“模样”,随后展开从时代背景到用户个人的全面调研与分析,结合智慧实践的摸索模式找寻设计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深化设计做准备。

三、工业设计课程衍生意义的未来与展望

工业设计是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是促使新时代下生活品位转变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从设计外在体现到设计内涵延伸,探索工业设计课程的衍生意义旨在引导并培养学生具备产品外观造型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设计内涵,尝试创造可以被理解的、易于管理的、令人愉悦的产品内涵[4]。这一方面需要实务的操作,用以增进获取力、判断力、洞察力,对感官体验的获得有着敏锐的直觉并能够独立分析和重组;另一方面需要切实的创作,用以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读能力,对实践获得进行筛选和整合,并运用到之后的项目中。

总得来说,衍之本,生之魂,本在于课程本身,而魂在于其课程的无限影响力。工业设计源于视觉、迁延行为、创生态度,我们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设计观,认识到工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不再只是科技与功能的盲目升级,而是由某一设计诉求为切入点,为人类精神生活的细节化和前瞻化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令学生逐渐从单一产品设计到多样系统设计、从外在造型设计到心理需求设计的观念的转变。因此,合理地传授工业设计课程,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体验,找出其衍生的意义,完善自身,完美设计,完成产品。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7

关键词:变式教学;数学思维;高效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认识程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摆脱“题海战术”“重复低效”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烦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习题,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推理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变式教学策略设计习题,让学生在变式教学中有主动参与的过程、探索、求异的过程、体验的过程等,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

二、案例解析

上述案例是笔者运用变式教学策略而设计的一堂习题课。所谓的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它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特征。其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和技能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通过探索、求异的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本案例的变式教学,笔者从一个简单的课本习题出发,巧妙地设障立疑,进行多方面加工与整合,引导学生结合基本不等式的适用条件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分析―验证―归纳―反思―概括,最终灵活掌握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同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实现了对知识的再创造,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带来的成就感。

三、案例启示

变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和典型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有广泛的经验基础,也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教师通过变式教学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著名学者顾泠元先生喻之为“促进有效学习的中国方式”。然而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师的教学还缺乏变式的意识,仍热衷于题海战术,没有让变式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变式教学呢?

1.在概念辨析、易混易错处有效变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学习数学概念、定理,贵在掌握概念、定理的本质属性,但要做到这一点却非易事。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概念性“变式”,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排除背景干扰,凸现本质属性和明晰概念的外延。通过概念性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建立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本质联系。让学生在“似曾相识”但却“似是而非”的概念问题中激发思维,生成智慧。

案例1:双曲线概念教学中的变式设计(片断)

学生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后,引导学生对MF1-MF2=2a(2a

变式1:定义中“2a

变式2:定义中“2aF1F2”,其余不变,动点轨迹是什么?

变式3:将绝对值去掉,其余不变,动点轨迹是什么?

通过变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双曲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发现双曲线的本质属性,把双曲线的概念放到一定的系统、关系和结构中来学习,不断完善双曲线的认知结构。

案例2:集合的表示教学中的变式设计(片断)

学生在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法后,通过变式,引导学生理解描述法{x|x∈P}的实质与内涵。

原题:已知集合A={x|y=x2-4},B={x|x2-4=0},求A∩B。

变式1:已知集合A={y|y=x2-4},B={x|x2-4=0},求A∩B。

变式2:已知集合A={(x,y)|y=x2-4},B={x|y=x2-4=0},求A∩B。

变式3:已知集合A={(x,y)|y=x2-4},B={(x,y)|x+y=1},求A∩B。

上述变式紧紧围绕描述法的定义,从集合的代表元素的深刻含义展开,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集合描述法定义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代表元素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即从片面到全面,从一类到几类,完善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集合中代表元素的本质属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巧用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变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例题(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而变式教学则是搞好例题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中通过对例题变条件、变设问、变因果、变背景,实现变式训练,达到对问题的横向拓展,纵向引申、正向巩固、逆向强化。它不仅能巩固、深化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综合分析、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案例3:线性规划的变式设计(片断)

上述3个变式几乎涵盖线性规划这一章节的所有基础知识点,变式时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不仅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功感,而且让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的探索状态,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数学技能得以提高。巴甫洛夫学说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多种分析器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神经联系的形式,使注意得以较长时间的保持”。运用变式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与练习保持浓厚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验到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乐趣,从中促进智力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运用变式教学策略实施有效变式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遏制题海战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学军.浅谈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变式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周爱东,赵晓楚.数学课堂变式教学的点滴思考.科教文汇,2007(2).

[3]李红艳.优化问题串设计,促进课堂高效性.数学教学通讯,2010(9).

智慧课堂的概念及内涵篇8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创新应用科技提升教育智慧,打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培养大批智慧型人才,是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厘清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后,接下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比如智慧教育的体系架构、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智慧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设计、智慧环境下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等。

上一篇:民法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投资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