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范文

时间:2023-09-19 22:23:09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1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战国时的楚辞、两汉时的赋、两晋南北朝时的骈文、唐时的诗、两宋时的词、元时的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流传都非常深远,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和宋词,中国历代着名的大诗人、大词人比比皆是。用诗词来对课文进行导入,可以钩起学生儿时的回忆,拉近中国古代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轻松的介入学习。而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要从几千首唐诗宋词中认真挑选,既能符合教学实际,又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在把握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情景去独立创作诗词,这样达到的效果会更加意想不到,因为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关心的往往是教师自身的因素,而教师所肩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相比教师自身因素所受到的关注要小一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将两方面有效结合,肯定会使你在学生中间有大批的“粉丝”。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先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杨波喷云雷。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接着我们引用毛泽东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穅。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孰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在学生读完以上两首诗后,给出问题:“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王?”由此导入新课。

    案例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笔者特意自创了一首诗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共和国之恋

    李荣伟

    鸦片战争国祸起, 虎门硝烟抗争开。

    太平天国壮志悯,义和拳团神威显。

    戊戌百日六君子,辛亥短暂孙逸仙。

    半殖半封悲中国,牛鬼蛇神祸华夏。

    十月革命劲春风,七月建党耀神州。

    二十八年终奋斗,百十余载尽雪耻。

    终朝一日换旧颜,万民欢腾谱新篇。

    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主义万年存。

    诗词导入法相比其它导入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教材基础上深挖诗词本身的内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那么教学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歌曲、戏曲导入法

    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用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古今中外历史上歌曲、戏曲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歌曲中的民歌、童谣、影视歌曲或是流行歌曲,再诸如戏曲中的京剧、晋剧、黄梅戏等,这其中不乏被人们所广泛传唱的经久不衰的经典名曲。在影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歌曲、戏曲通过电影、电视等传媒手段迅速传播并广为流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知识迅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易于受到身边诸多外在事物的影响,特别是歌曲的影响,早先广泛存在的“追星族”就最能说明问题。我们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结合教学背景并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选用古今中外健康向上的经典名曲以期产生学生学习历史的共鸣,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当然,歌曲、戏曲导入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单纯用歌的形式如教师清唱或是学生合唱,可以单纯用曲的形式如播放经典名曲或是现场弹奏名曲,亦可以用歌曲相结合的形式如播放经典歌曲、戏曲等等。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我们在导入时可以参用着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来进行,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体会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浪漫、真挚的爱情氛围和泰坦尼克号最后的悲剧情节,然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这艘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豪华邮轮在当时为什么能够被建造出来?当时有没有办法让濒临绝境的泰坦尼克号免于撞上冰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去寻找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给出学生问题:“《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着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我们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引入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名曲《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歌曲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为了增加课堂的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意在课堂上清唱了这首歌曲,然后讲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多么令现代人向往的“男耕女织”的田园般的生活啊,那么在古代这样“男耕女织”的生活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和影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来探询究竟。

    总之,歌曲、戏曲导入法因其形式灵活、便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是故教无定法、学无常规,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能够独立构建历史学习场景、独立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我们可都不妨一试。

    三、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即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来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和手段。具体来说,可供我们选择的有:利用经典影视歌曲导入、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寻找明显历史性错误来导入等等。利用影视歌曲导入在前述歌曲、戏曲导入法中已有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利用影视作品经典镜头导入,这就要求我们寻找影视作品中既能突出历史主题,又能激发学生认知和调动学生兴趣的经典片段并设置必要的问题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而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寻找明显错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做到,这既需要平时注重对学生文史知识的灌输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对所选影视作品的细心推敲、精心设疑、小心求证。当然,影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虚构历史,所以我们集中几个有明显错误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来作为课堂的导入,只要用心是能做到的。

    案例一: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如下导入:给出镜头──(给出学生问题:注意观察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怎样发展)

    镜头一:电视剧《汉武大帝》──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臣皆坐)

    镜头二:电视剧《水浒》──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站)

    镜头三:电视剧《锦衣卫》──在朝堂上,皇帝与大臣议事(君坐臣跪)

    学生给出结论:君臣皆坐──君坐臣站──君坐臣跪。接下来我们可以提出: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皇帝始终保持着坐的姿态,那么为什么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呢?好,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关注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以探寻答案。

    案例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影视剧镜头并提出问题:大家来看这些片段,你认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镜头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郭靖请黄蓉吃饭花了19两多的银子(假)

    镜头二:电视剧《楚留香》──楚留香扮作一个大老板在济南赌钱,一次就输了三十万两银子并且当场给钱(假)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结论并说明当时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然后给出问题:既然前面两个镜头都不可能,那么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到底如何开展?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商业的发展去寻找答案。

    四、对联导入法

    关于对联大家并不陌生,我国的习俗中在春节会贴春联,新人结婚会贴喜联,有人亡故会有挽联等等,可以说对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联包涵的意境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语言也是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所以千百年来一直盛行不衰,是我国的又一大文化遗产。对联因为和律诗有很强的渊源,对联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所以对联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只有上联和下联,除语言精炼外,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这些特点充分满足了寻常百姓的需要,也为我们利用对联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历史课程导入时,如何选择对联,怎么通过对对联的设问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这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猜猜里面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着名人物。“砌墓修城,残士毁文,多行暴政千夫指;并国设县,铸钱定制,一统神州万代功。”学生很自然会想到并回答是秦始皇。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是否真如对联所说,让我们走进秦朝探寻其中的究竟──秦朝中央制度的形成。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历史;案例教学;重要性;必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11-01

引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历史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最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通过所接触到的历史案例来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加学生创新能力,贡献于社会。

一、案例教学应该重视案例呈现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着重利用书本知识的传授作用,教师对于各种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和盲目地接受,同时也只能通过硬性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历史案例就能够以形象生动的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和不够明确的历史概念,让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这个时候就需要历史教学把典型的历史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画面和资料的展示,如讲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对于中华文明进行思考,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可以包括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的地方,包括许多证明的遗址等。然后可以通过展示来介绍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展示我国原始农耕的工具等来证明古代农耕的发展轨迹。之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各个国家不断战争和统一的过程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从古代到近代,从遭受侵略到民族统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拥有众多优秀的文明之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教学应该重视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为主要目的。同时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问题、问题怎么来的,同时还教会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对于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指导和组织的角色,更多的内容还是以学生为主。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讨论和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弄清楚结论得出的理由和原因,这样的话就与以往的教学中唯一的答案大大不同,这样得出来的可以不只是一个答案,促使问题呈多元化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在对于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应该让学生在简短的实践内对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给出自己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因为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可以组成小组研究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理解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想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回应以表示听明白或者还是对于其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同学对于起源的时间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式辩论,大家可以畅谈对于问题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序的对于不同意的部分进行辩论,让学生激发起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争取创设一种积极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是有效结合教与学关系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对于问题进行互动,把问题分析和研究的更加明确。教师在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把关于主题的问题和案例合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问题的谈论和研究,最后对于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这也是体现“教”的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同时应该注重“学”的重要作用,以学生问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学生有效的进行启发,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初中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接触的不够多,缺少基本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教与学的互动。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谈论过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结果对于问题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对于问题研究和理解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更加具有代表性,其他学生也能够更有效的接受。总结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问题解决、讨论情况评价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例如对于文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其最终的起源的源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方,让学生对于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对于以后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应该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所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来找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营改增注意把握教学的方向,所有教学都应该基于传统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养成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克服案例教学的各种局限性,才能够使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会蓉.略谈历史案例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281-283.

[2] 徐旭阳,周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3] 戴开柱. 中国法制史课程全程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理论意义及其教学原则[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1:55-56.

[4] 兰芳群. 谈初中历史课中的历史人物教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03:64-65.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纲要” 案例 教学 方法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065-02

案例教学首先是在法学和医学的教学中运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运用案例于企业管理教学的经验,经过欧美一些国家著名高校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堂、书本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但还不能真正形成正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来自于社会实践,而目前的学生大都是从校门进到校门出,缺乏社会阅历。案例教学恰好可以弥补学生实践锻炼相对不足的缺陷。

案例教学可以比较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大学生乐于面对挑战、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善于表现的特点。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对案例展开的分析、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在讨论中砥砺思想,在切磋中明辨是非;有利于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在课堂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品尝了创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案例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风,改变传统的教师居高临下面对学生滔滔不绝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启发、诱导学生获取真知的引导者。同时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一些真知灼见,对教师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教师不再独霸课堂话语权,学生有更多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活动,促使师生双方的共同提高,营造教学的民主氛围,达到教学相长。

二、“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开设这门课,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了解国情和国史,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毋庸质疑,“纲要”课和其它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主旨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目前,“纲要”课已经有了一本高质量的教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严谨性的前提下,依据开设这门课的指导思想,辅之以精心遴选的案例进行教学。把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结合起来,培育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案例,能与教材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使“纲要”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纲要”课中使用案例的一般要素

笔者在“纲要”课教学实践的探索中逐步认识到,在使用案例时力求做到真实性、典型性、特色性、说理性和艺术性。

1.真实性

“纲要”课是一门史论结合的课程。但它首先是“史”,因此不能对历史事实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历史当成一个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更不能用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演绎得出的结论来替代历史。在案例中所采用的史料一定要有出处,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案例的选择必须是信史,不仅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是真实的,而且对案例的点评也应该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客观、公正地评析。如近代中国,虽然无数志士仁人为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都归于失败,但不能就此全盘否定他们奋争的意义。正是因为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危机感,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才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继续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又如,在案例教学中,要客观、正确地评价抗日战争中在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只有历史的真实性,才能使大学生对这门课感到亲切可信。

2.典型性

教师精选出的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最能说明历史发展规律的案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资料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不可能也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把发生的任何一件史实都作为案例来讲。那种认为“凡史料皆案例”是不恰当的,“信手拈来”更是不负责任。只能是紧紧围绕开设这门课的指导思想,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来取舍,也就是从大处落墨。比如可以围绕“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等重大问题来选择案例。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特色性

由于“纲要”课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校通用的教材,所以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精选在全国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特色案例进行教学。如云南高校从事“纲要”课教学的教师,可以选择1915年发生在云南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抗战时期,云南各族人民修筑的“滇缅公路”成为抗战时期唯一的一条生命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战;1945年底,昆明学生掀起了反对当局发动内战,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选择这些有地方特色的案例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使学生们感到亲切、乐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亲和力。

4.说理性

“纲要”课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必须具有说服力。首先,它要求“理”本身的正确性。“理”是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用科学思维讲道理。其次,要求说理方法的科学性。可以采取鲜明的对比、恰当的比喻、精到的典故等。再次,要求说理的语言应该是逻辑严密、精炼生动、含蓄多彩。最后,要求通过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说理,使同学们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例如为了回答“抗战胜利后政府为什么会迅速走向崩溃”这个问题,笔者作了充分的准备。采取图表、视频、文字等历史资料,用对比方法进行点评后的结论是:人民之所以抛弃了,选择了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而却反其道而行之。事实说明这种“于叙事中寓论断”的分析,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使所要阐述的观点得到证明和深化,让同学们信服。

5.艺术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说理的科学,即要求上课的教师要讲求说理的艺术。在选择和撰写“纲要”课的案例时,不要因为历史不能编造和篡改,就给人一幅生硬、呆板和说教式的面孔。文字性案例要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逻辑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描述的案例要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视频案例的选择除了声、像、图、表格、色彩为一体外,还必须具有权威性,史料翔实,说理透彻。让同学们从视觉、听觉和审美等多角度,在感性和理性上真正悟到学习“纲要”课的真谛。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无论采用研究式、专题式和案例式教学,都要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使学生听了这门课后感到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以情动人的教学,才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纲要”课案例教学的组织

“纲要”课案例教学的组织,要做到精选案例、课前准备、组织讨论、点评分析等四个环节。

1.精选案例

教师精选案例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每个作者的见识、阅历和好恶不同,加之受时代的局限,看待问题难免有失偏颇。这就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甄别、筛选、判断其案例是精华还是糟粕;是真实还是粉饰;是正确还是错误,避免出现“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所谓精选案例就是要力求做到宁少勿滥。

2.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将精选出的案例和结合案例的思考题提前一周发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阅读思考。另外还可以在材料中列出一些参考书目,供学生查阅。学生在课前准备时要查阅所列的参考资料,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多角度、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实践证明,重视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3.组织讨论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及组织案例教学的技能,这是驾驭好案例教学的关键。笔者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事先了解学生准备的情况,然后通过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准备一系列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点评分析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对案例讨论的重点进行重申,以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也可以对学生在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或遗漏的重点指出来,并且引导同学从理论高度来认识;同时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分析中的优点与不足,以鼓励为主,使他们加深对“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认同感。通过点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升华。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4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当前,《中国法制史》课程传统教学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粉笔+嘴巴+黑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台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台下学生埋头苦记,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案例教学,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重要前提。《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起自夏朝,讫于当今,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专有名词多,所涉及历史典籍、数据浩繁久远,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如果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些概念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仍可能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而这时引入案例教学分析的方法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学生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切实掌握重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网络课程中,案例教学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技术,比如声音、图片、flash动画等,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法制史学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体会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乐趣。

(三)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提高素质

我们的老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从法律职业化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上好案例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中国法制历史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历史案件的分析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扩充知识面,课前认真地选好备好案例教学内容,通过一次次案例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安排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0-0186(2002)01-0044-05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国现今实施的有两个方案,一是教育部方案,一是上海方案。此外,北京不久前也已确定了另一个方案,即将实施。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1]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3]

    1998年,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制定了探索性的历史课程标准。按此标准,实施中外历史合讲的方案。与此相适应,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体例。这一方案的优点很多,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这种结构体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本有很大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4]但这一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同志已经指出:“中、外历史有的可以结合,有的不易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例如古代史中,中国和世界历史几乎没有交叉,只好各讲各的。这样,整个教材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有拼盘感”。[5]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上海实施的中外历史合编方案,是“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在中外比例上,中国史占1/3,外国史占2/3”。[6]也就是说,这种中外历史合编是以世界史为主,中国史为辅。而按照现行的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应上105课时,中国古代史应上63课时,中国史共上168课时,世界近现代史应上68课时,中外历史的比例为168:68,中国史超过2/3,世界史不足1/3。这说明,全国现行方案是以中国史为主,世界史为辅。我国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完善“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体制,教材开始走向多样化。但作为中学阶段的教材,还是有一定的全国性的统一要求的。上海方案和教育部方案之间的上述差异,必将影响中外历史合编教材的生存。而若要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使用它,这个差异无疑是拦路虎。其实,从性质上说,上海方案本身明显地带有应急性和过渡性。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位主要编写者回忆说:“从1989年开始,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就进入了调查研究阶段。当时高中历史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只设世界历史课程,不设中国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要增加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历史教材编写组提出了中外历史合编的方案,即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7]时过境迁,现今全国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既要开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开中国近现代史,而且后者是必修课,课时较多,前者是选修课,课时不多。在这种新形势下,给人的感觉是中外历史合编、以世界史为主的方案,似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也可以搞一个中外历史合编、以中国史为主的方案。但可以预言,要推出这样一个方案将是十分困难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中外历史合编,若以中国史为主线,则串不起世界史的内容。”[8]

    鉴于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有同志提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龚奇柱先生就曾明确提出了此方案,并以此为题在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怀柔年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后发言稿以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与上海方案不同,按《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编制的北京历史课程标准就采取了专题的方案。该方案的要旨是“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注重理性思考”。[9]近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李伟科同志又发表文章进一步论证这一方案。文章强调指出:“在初中学过一轮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之后,高中不应再重复一个循环,而可以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探讨,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初中通史体例教材提高公民的素质,学习高中专题体例教材使高中学生在初中通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着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样初中和高中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更高的效率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10]应该说,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是有其价值的,但实施起来也有问题。第一,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基础教育。如高中历史教材,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而按人为的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跳跃性过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划分历史发展的阶段并了解阶段的特征。换言之,专题教学可能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最佳选择。第二,随着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我国高中将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而无论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历史课内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专题来组织的。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即附有22个“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大多可视为“专题”。如高中开设专题史,历史教材按专题来编写,则势必与“研究性学习”相互冲突。笔者以为,两相比较,把高中阶段专题史的学习安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历史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更合理一些。第三,我们不仅要考虑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还要考虑中学与大学历史教育的衔接。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看,大学阶段更多地采用专题史的形式似乎更恰当一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也非上策。

    二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6

一、数学史融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张国定(2007)设计了海伦公式,正弦定理,勾股定理,二次方程求解问题,“数学归纳法”五个结合数学史的教学案例。以课前三分钟“数学史话”的方式教学,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检验。发现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成绩也有显著变化。由此得出了提出问题-引导阅读(课外)-讨论交流-教师的概括与提升-进一步的阅读的教学模式。

雷晓莉(2008)设计了变量与函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等差数列前n项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次不定方程、方程组的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配方法)八个结合数学史的案例。并将案例在课堂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数学史的课堂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研究,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应用。

刘兴华(2009)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问卷调查中发现的普遍问题,选定“无理数”、“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部分内容,给出不同教学内容的数学史料开发形式;根据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教学结构体系,给出了数学史与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的不同方式;在不同教学目标下,针对问卷中出现的数学史渗入教学的难点问题,结合不同授课类型,开发出三个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从页展示数学史视角下的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在三个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设计中,给出数学史料在数学课堂中三个渗入形式。由此,体现一定的课堂标准的教学理念,实现教材设置的教学目标。

朱凤琴,徐伯华(2010)在数学教育的整体框架下,综合考虑数学史与教学要素的关系,建构了许多融入模式,如诠释学模式、资源联络模式、历史―心理的认识论模式、三面向模式、“ 为何―如何” 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我国的 HPM 本土化建设有以下多方面的启示:教师是数学史融入的主体;课程目标是数学史融入的方向;多角度分析是数学史融入的关键;数学史资源急待开发;HPM 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崔海燕(2011)在“数学史选讲”部分设计了两个案例,分别是周髀算进与勾股定理,欧拉与高斯,在数学必修内容中对函数概念,等比数列求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进行了数学史的案例设计。这都为结合数学史的课堂教学提供可用的案例。曹丽莉(2011)细致研究了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渗透方法,该方法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历史直接附加于教学过程,第二阶段:融入式应用。并为数学史融于数学教学提供了一般的模式。

苗蓉(2012)针对目前缺乏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和教师不知道如何应用数学史编写教学案例这一问题,开发了对数及运算,椭圆教学两个完整的案例。并将开发的案例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调查访谈法,得到用数学史编写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

王芳(2012)设计实施了两课时的数学史融入导数应用的教学,经过问卷调查,访谈后得到融入数学史的教学模式不仅因其主观,生动为学生所认同喜爱,同时因其展现的历史曲折而激发了学生的自信与执着。

杨海(2012)多维度对现阶段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情况与模式进行整体分析.对已有将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优秀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从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对数的概念、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自从HPM成立以来,通过以上文献发现,数学史融于数学教学的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

二、“概率与统计”融于高中教学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俊利用SOLO分类法(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 coming,即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的结构),从认知角度对中国各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的概率概念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学生对概率的认识有五个水平层次,同时还就中小学概率教与学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台湾苏慧珍对“数学期望值”这节内容的数学史料进行加工,设计学习工作单的形式M行了教学。张德然建议:营造应用实践空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与发展随机性数学思维,丰富概率统计的实际背景;曹学良,郑洁将概念图运用到概率统计教学中,为概率统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近年来,随着概率进入了新课程标准,相应的教学研究也逐步展开。 王敏在其论文《新课程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内容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中提到了课堂教学应注重数学模型的建立。曾宏伟(2005)研究了古典概型的数学模型,袋中取球,排序,放球入箱等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些分析方法解决了一些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郭朋贵(2006)在详细介绍了概率概念的基础上,从概念学习的一般形式出发,分析了概率概念的教学: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都是属于概念这一范畴,根据概念教学学习的现状调查,建议将游戏和数学史实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淡化复杂计算,领悟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实质。张玲玲(2007)介绍将数学建模思想用于概率教学中。徐传胜(2009)细致介绍了作为中国第一本概率论史研究专著的《拉普拉斯概率理论的历史研究》(王幼军著)。

徐传胜,吕建荣(2006)主要介绍了棣莫弗概率思想的发展过程,系统探讨和分析了正态概率曲线的发现过程,及棣莫弗概率思想的创新点。贾小勇,徐传胜,白欣(2006)在《最小二乘法的创立及其思想方法》一文中用历史考察与数理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勒让德和高斯对最小二乘法的两大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创立者的思想与方法。徐传胜 对惠更斯以及他的著作《论赌博中的计算》这本书进行深入研究,细致阐述了数学期望的概念,惠更斯分析法,并尝试解决了该著作中的5个问题,也将点数问题的解决做一历史梳理,并将帕斯卡,费马,惠更斯的概率思想做了详细介绍。

张弛(2006)将概率统计的发生发展历史,通过历史典故,人物简介等方式渗透教学中。苏醒(2008)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历史发生原理”进行验证,并在此理论构想下设计了几何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这两个典型案例。张馨心(2011)对高中古典概型,随机现象,数据的收集这三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介绍了一些案例的历史背景。

苏丹(2011)对古典概型中直接计算法,转化法,对称法,利用数学期望计算法;这几种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讨论。魏首柳(2011)通过若干实例,给出了古典概率中的“骰子问题”的基本事件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从而得到关于“骰子问题”的较为全面的古典概率的计算方法。

超龙,杨逢喜等(2012)针对目前一般院校的“概率统计”课程学生畏难,教师难把握的现状,针对高校课程建议将概率统计中的历史典故,著名数学家简介,常用实例等融入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王文静(2013)用试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分别对高中概率的概念,公式以及解题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并对概率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对高中概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骏(2013)根据统计概念发展的历史片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八年级数学教材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数学史活动,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此次活动后发现,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而且两位实验教师的统计知识也得到了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也更上一层。

综上可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重心转向数学史素材的发掘与案例研究,这种研究重心的转移是数学史融于数学教学相关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趋势,但与数学课程紧密相关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的历史研究欠缺,阻碍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程案例的开发,同时现有的案例研究缺乏对案例有效性的关注。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的有效性归根到底要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但由于很多原因,课堂实践的检验难度很大。早期概率与统计只作为学生的选修内容,不在升学考试之列,故而,造成了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的情况,概率与统计的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但从2003年 4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概率与统计”作为必修内容,占到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新增内容的 30%。概率与统计的内容由选修到必修曲折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新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必然。就目前而言,针对国内高中概率统计内容研究也有,但从历史视角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数是对高中数学概率统计运用数学史的现状调查, 因此,本研究将选取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内容中的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正态分布,最小二乘法这四个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素材。从数学史的角度来开发案例。

参考文献:

[1]徐传胜,惠更斯与概率论的奠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9(6).

[2]徐传胜,惠更斯的5个概率问题[J].数学研究与评论,2007,11(4).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阶段,历史课作为学生正式学习本国家所经历的荣辱兴衰的开端,是学生对自己国家认识的起点,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让学生真正达到博古通今、博学多闻的渊博知识程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中国中学生有必要借助于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来了解历史,了解人类、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过程。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偏离了人格培养的教育目标,过度强调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在新课改要求下,素质教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各初中学校极为重视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历史课堂教学对策,以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有着深刻意义。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包办,养成了学生过度的依赖心理。大多数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历史课堂上讲整整一节课的知识,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也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将教师的讲解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教师的背诵要求进行课下背诵,缺乏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只要让学生记住课本知识就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让学生根据框架填内容,缺乏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并且,学生接触到的历史知识都是抽象的、教材中总结的较为简单概括,虽然教材中有部分例子,但是教师常常忽略例子而着眼于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触到的都是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

1.2课堂教学形式

虽然初中历史教学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并积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式种类繁多,各有优势。而且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方式都适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很多初中学校忽视了教学方法与本校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的结合,导致历史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不适应,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另外,还有部分初中学校一味强调学习模式的套用,е滦驴胃南碌睦史教学流于形式。例如,虽然部分历史教师组织了辩论、历史剧表演等活动,但是,很多学生都是作为旁观者的角色,没有深入到历史知识的探索之中,教学效率不高。

1.3课堂教学目标

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但是,仍有部分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考试能力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的知识运用,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的思考,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很多初中学校固守应试教育模式,认为历史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忽视了学生历史文化素质和正确历史观的培养。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完善对策

2.1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历史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初中学校应加强重视历史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初中学校应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担任历史教师,增强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其次,初中学校应加强在职历史教师的培训,组织历史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学习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外,学校应积极组织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集中教师智慧,探索教学方法应用于本校历史教学的策略,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符合本校历史教学的需求。最后,初中学校应积极引进历史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讲解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历史发现以及历史研究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加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历史课堂教学。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历史水平和认知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设置教学内容,并且,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2.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初中学校应积极改进历史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首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历史事件为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中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其次,初中历史课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深入体会历史人物的处境、思想,从历史角度和人物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最后,初中历史课堂可以采用任务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为每一个小组布置好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向导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开展知识讨论、整理讨论结果。运用任务教学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为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篇8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当前,《中国法制史》课程传统教学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粉笔+嘴巴+黑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的一种现象就是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台上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台下学生埋头苦记,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案例教学,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重要前提。《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内容起自夏朝,讫于当今,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专有名词多,所涉及历史典籍、数据浩繁久远,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如果还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有些概念老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仍可能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而这时引入案例教学分析的方法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学生了解当时的立法背景,加深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切实掌握重点问题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网络课程中,案例教学可以使用多种传输技术,比如声音、图片、flash动画等,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国法制史学习,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真正体会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乐趣。[1]

    (三)案例教学法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提高素质

    我们的老师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从法律职业化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上好案例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等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中国法制历史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历史案件的分析能力及课堂驾驭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学习充电,扩充知识面,课前认真地选好备好案例教学内容,通过一次次案例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四)案例教学法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使教学相长

    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师除了尊重外,还有几分畏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这种教学法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老师的亲和力、感召力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打破千百年来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示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2]

    (五)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体现了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法律规则的内容和法律精神做出了最好的实际阐释与证明。恰当地引入案例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容易接受和理解。通过对古代具体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明白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的变化;从文本到社会理解立法与司法二者间的差距,从而引发学生们深究导致二者差距的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兴趣,也使学生们得以从中探寻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加深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理论层面为今天的法制建设的完善提供借鉴。

    (六)案例教学的使用促进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以往的《中国法制史》课的教学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司法实际工作基本脱节。而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非常好地实现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通过对古代的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与“古代的法制”这个“实际”、“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明了历史上办案的方式、分析案件的思路与方法、适用法律的过程、支持判决的理由以及案例的意义等等,养成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善于、勇于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想。[3]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素质,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推动中国法制史教育改革。

    二、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一)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

    鉴于中国法制史纷繁众多的过去,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一类理论问题用一个或者若干个案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同加以说明,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个问题时,无宇追逃案就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案例。在收集这个案例时,考虑到目前学生对于古汉语的掌握能力,在收录原文的同时,也要收录对它们的白话文解释。

    (二)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当有一定的疑难性

    案例太难或过易都不好。案件太难学生不知从何分析,从而丧失参与的兴趣。相反,案件太易会使学生一猜便知,引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案例难易要适度。比如在讲到魏晋时期法律的儒家化问题时,有的老师就会讲到费羊皮卖女葬母案。其实这个案例不仅涉及儒家关于服制制度的态度,还涉及其“尊尊亲亲”思想。费羊皮卖女确实罪不可恕,但卖女是为了尽孝,符合儒家思想,最后免除了刑事处罚。只要配之以白话文解释,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三)案例教学要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如小组发言、限时发言、扮演案例中角色等不同方式来授课。其中由学生扮演案例中角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很多学生参与。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明朝情理法司法审判精神,可以依据史料记载案例,由学生积极参与扮演,完整再现当时的审判场景。学生在模仿古人判案过程中,以古人的心态和思想支配自己的言行,故能深刻体会古代法官兼顾情理法的司法审判原则,感同身受中理解了相关法制史知识。

    (四)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需具备案件推理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应变能力,以灵活驾驭课堂

    一般来讲,教师在全面地介绍案例后,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最后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集中讲评。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重点讲解,分析其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才能避免出错,真正做到答疑解难。另外由于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故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多是从直觉、情感上去理解,这样容易背离法学理论的基本要义,缺乏应有的“法言法语”。故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法学的角度分析案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所述对一个合格教师的推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教师要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尤其是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法学修养,这样才能提高分析案件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能力。[4]

上一篇: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范文 下一篇:法定继承的法律依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