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生物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1 22:11:17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1

一、科普读物在小学中高年级外来工子女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1.开阔学生视野,?w会科学文化知识

科普读物中涉及很多科学知识,包含着世界上的很多内容,小学中高年级的外来工子女通过科普读物能够进入缤纷多彩的科学世界中。外来工子女是从不同的地方来的,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并且不同孩子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些孩子提供不同国家的儿童科普读物,注重科学的客观性,有助于强化儿童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小牛顿爱探索》《可怕的科学》《美国国家地理》等,这些科普读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将人文气息散发出来,阅读这些科普读物,能够让外来工子女感受到来自不同的科学文化知识,使这些孩子的眼界得以更加开阔。

2.为孩子提供更加容易研究科学的方式

对于很多人而言,科学是比较难理解的,儿童科普读物是比较生动的,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将科普读物与学习相结合,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科普读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幽默的故事吸引外来工子女的兴趣和注意力,在书中还存在很多有趣、简单的小实验,学生可以借用相关道具完成科学实验,对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究。科普读物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将科学概念呈现给外来工子女,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使外来工子女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科普读物的种类不同,能够满足不同外来工子女的阅读需要,让外来工子女了解科学方法,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掌握科学领域的知识。

3.使孩子从多个角度进行科学学习

适合小学阶段的科普读物有很多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DK儿童百科全书》等,涉及地理、天文、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科普读物进行科学拓展研究,使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实验,实现科学知识的共享。科普读物中还设计了很多科学实验,如《101个有趣的实验》等,选择合适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对科学的探究过程进行体验。《科学家工作大揭秘》等图书中介绍了科学职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职业,认识科学家具备的特质,在今后的成长中,这些孩子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二、科普读物在科学教育中作用发挥的策略

1.为学生列书单,鼓励学生阅读

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书单,从而更好地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科普读物应用到科学教育中,让学生阅读更多课外材料。书单中可以含有学生学习的一般话题,如某领域的科学家、科学领域的职业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兴趣。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阅读与当前学习有关的知识,阅读科学知识热点,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认识科学世界。

2.让学生自由阅读科普读物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科普读物,不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严格的时间限制,要形成自由阅读中心,为小学中高年级外来工子女提供多样化的科学图书、期刊等,学生可以自由组建成组,阅读之后,相互之间对科学概念进行交流,实现科学知识的共享。

3.利用现有的研究话题书籍指导学生讨论

教师可以选择有研究话题的科学书籍,将书的内容进行划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对科学书籍中的章节内容以及概念等进行讨论。能力强的学生阅读比较复杂的章节,短的、简单的章节分配给能力稍弱的学生,从而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科学书籍阅读需要,使学生能够共同完成阅读内容。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2

关键词:物理思维障碍;科学思维;牛顿第一定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32-4

物理规律是一类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內容,物理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然而,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存在着思维障碍。因此,笔者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达成学生主动探寻规律的目的。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沿着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发现并总结规律。如果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比作“藤”,科学思维就是“藤”上结出的“瓜”。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突破,引导学生沿着探寻物理规律的过程,发展科学思维,力争将科学思维的培养融入物理规律的探寻过程中,实现“顺藤摸瓜”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物理思维障碍指的是学生由于物理思维中心点不明确、思维对象不确定、思维方向不正确、思维逻辑不连贯、思维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等原因,导致在认识客观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物理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时,思维出现偏差或中断,从而造成了物理学习困难。[1]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突破,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并自主探寻规律,并将科学思维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培养用科学思维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机械运动、运动快慢、力的基础上,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初中建立运动和力关系的基础,是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理论基础,也是高中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两部分组成。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力学的基础,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纽带。能否正确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本章的学习,还会影响运动和相互作用物理观念的建立和形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培养科学探究以及质疑与创新、解释与论证等科学思维的知识载体,“牛顿第一定律”是培养科学推理、科学建模的科学思维的知识载体。通过实验、观察、思维建构知识的过程,则是培养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自然、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良好载体。

1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思维障碍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笔者设计前测题,对117名学生进行前测。解答前测题时需要学生自己构建模型。通过对前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

知识、经验与技能方面:73%的学生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现象的观察,混淆了运动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对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认识停留在识记层面;35%的学生知道如何控制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思维、方法和能力方面:73%的学生缺乏分阶段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61%的学生缺乏运用证据反驳或说明观点的科学论证能力;84%的学生缺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实际情境中提炼物理概念、物理过程的科学建模能力和意识。

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分阶段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存在逻辑思维障碍。在思考问题时,缺乏目的性、条理性,对于复杂问题,往往不依据现象、数据分析,而是凭感觉去判断,不依据理论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去推理,而是主观臆断。

2突破思维障碍,“顺藤摸瓜”培养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牛顿第一定律”一节内容隶属于“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反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中必须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为目标,考虑学生探寻规律的“思维关键点”,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循序渐进地探寻规律。

笔者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围绕学生学习的“思维关键点”,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探究、论证、推理、建模过程,纠正错误认知,从有限次实验结果过渡到理想实验规律。教学策略如图1所示:

这一过程,笔者围绕反映教学内容逻辑的知识序这棵“藤”,引领学生摸到了科学思维的“瓜”,“顺藤摸瓜”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达成了引领学生在探寻规律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的目的。

3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顺藤摸瓜”的学习活动设计

探寻规律的过程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思维关键点”为依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突破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促进其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总结、理解规律。所以,围绕“运动和力的关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序,笔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时空顺序——教学序,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规律、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3.1【环节1】运动和力的关系

活动一(实验):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推小车,运动一段路程后松手,小车又运动一段路程,最后停下来。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并区分物体运动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将小车的运动过程分阶段描述,分析其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

活动二(播放视频):用力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继续滚动,最后停下来。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想到什么?

活动三(演示实验):小车在气垫导轨上的运动。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的观点。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实验、事例分析等活动,结合分阶段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有效突破了学生混淆运动与运动状态变化的思维障碍点,纠正了“物体受力才运动”和“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前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炼物理概念、物理过程的科学建模过程,实现了依托“运动和力的关系”,通过运用证据反驳或说明观点的方式发展科学论证、科学建模、解释的科学思维,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尊重事实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2【环节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引出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换成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探究阻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影响。

(2)引出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怎样用斜面、水平长木板设计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动力的小车?

展示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每组三个装置的斜面部分完全相同,水平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构成,小车在水平面运动受到的阻力分别为3N、2N、1N。

(3)设计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从变量识别、操作变量的角度思考,设计探究实验。学生认识到:

①自变量是小车在水平面受的阻力大小,需要改变、知道大小;

②控制变量是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控制其不变的方法引导过程如下:

展示图1所示的装置,问运动的小车在哪个水平面停下来快?学生预测后演示,遮住斜面部分,让相同的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自由滑下(用摄像头拍摄),使小车在摩擦力大的水平面停下。学生推测原因,播放实验拍摄的视频。

演示:将两个图2所示的装置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端对齐,让完全相同的小车分别从两个轨道最高点由静止开始同时自由滑下,观察两小车是否一直并排滑动,直到轨道零刻度线处。对调两小车,重复上述实验。

③因变量是小车在水平面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对其测量转换成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时间。

④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表1所示。

(4)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5)分析论证,交流合作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通过“引出探究问题—转化科学探究问题—引出探究实验装置—引导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保证了科学探究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科学探究过程,促进了学生科学论证、质疑与创新、解释的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不断探索、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

3.3【环节3】牛顿第一定律

(1)从有限次实验结果过渡到理想实验规律

如果做第4次实验,让小车在水平面受的阻力更怎样?小车运动时间比第3次怎样?小车速度变化快慢比第3次怎样?

如果做第10次、100次、1000次、10000次实验,甚至更多,如果每次让小车在水平面受的阻力比上次更小,小车运动时间会比上次怎样?小车速度变化快慢比上次怎样?

假如小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一点阻力都不受,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间会怎样?小车速度变化快慢会怎样?小车运动方向会不会改变?小车将会如何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介绍物理学史

①伽利略的观点

介绍伽利略理想实验,引导学生科学推理。明示以实验为基础,结合科学推理得出结论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②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运动下去。

③牛顿的补充

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从如下层面思考,并解答相关问题:

①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分析:研究对象、條件、观点。②能否用实验验证?③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不会改变?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物体一定受力吗?维持运动需不需要力?

【设计说明】

在实验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师生共同演绎从假如做第4次实验,到假如做第10000次实验,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顺利从有限次实验结果,通过科学推理过渡到理想实验,促进了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与创新、科学建模、解释的科学思维的发展。

总之,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基于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突破,结合认知目标和科学思维两个维度安排学习活动,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科学推理等论证的过程,达成从物理视角循序渐进地认识客观规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反映教学内容逻辑的知识序这棵“藤”,引领学生摸到科学思维的“瓜”,通过“顺藤摸瓜”的学习过程,有效发展其科学建模、科学推理、解释与论证、质疑与创新的科学思维。

作者:张羽燕

    参考文献: 

[1]姚文友.高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3

1.物联网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分析

小学科学这一学科具有科学性、丰富性等特点,此外,科学知识的表现形式较为抽象,与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科学教学,将有效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利用先进的现代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含量,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够直观形象,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含义,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物联网与教学有效融合,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含义。由于现代物联网更新发展较快,这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优势,但无法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则需要更加谨慎,要仔细甄别物联网中的教学素材的优劣,将物联网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物联网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同时,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主导地位。虽然物联网技术会便捷,但是教师的备课环节仍然不可缺少,教师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在备n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运用的方式,明确物联网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而不能过分依赖互联网教学。

2.物联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极大地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遇到的问题,它填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与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来提高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将课堂内容与作业发送给家长和学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二次学习与巩固,并让家长督促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下去的作业。物联网还可以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利用物联网观看其他学校科学课的视频,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教师,提高自身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了解科学知识,完成课后作业;家长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课程内容,并结合自身经历与相关知识对孩子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家人之间的沟通是相对容易的,家长也需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与孩子进行交流能够使之明白、听懂;教师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相互学习,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与对课程的看法,更好地完成对课堂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科学这一学科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并且主动地去学习与科学课相关的知识。

3.物联网对提升小学科学教学途径的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课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包含许多的实验内容,但是很多实验由于规模过于庞大而无法顺利进行,这时就需要借助物联网进行。物联网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相对智能、安全的实验环境,降低实验中腐蚀性药品、易燃易爆品以及因实验而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危害,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实验可以进行模拟教学。物联网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沟通桥梁,学生通过物联网,选择实验需要使用的装置以及相应的实验材料,按照物联网提示的实验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实验,观察实验所产生的反应,记录实验所带来的结果。对于很多原理物联网上也有着较为详细的解释,如雷声与闪电、声音的传播,这些内容在物联网上都是图文并茂的,这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与提升,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的水平得到进一步锻炼,而这也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物联网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将大大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世静,王家乾.“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4).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4

关键词 培养 学习能力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福尔讲的一句名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和以“三个面向”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教师,我在本学科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现谈一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加强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在亲自感知和自行探索中获取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爱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加强观察与实验,特别要设计创造性的实验,让学生充分运用眼、耳、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来自行获取知识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四为主”教学原则。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就如指挥家的指挥棒,引导着学生的思路朝哪个方向走。在教学《风》一课时,因为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比较抽象,不能具体感知,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炉灶模拟实验,研究小范围内的风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推想自然界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们在亲自动手实验时,亲自感知了炉内蜡烛未点燃时,炉口没有风,炉内蜡烛点燃后,炉内外温度产生了温差,有了温差,炉口的香烟就会流进炉内,形成了一股小风。于是得出:炉口的小风是由炉内外的温差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和推理,认识到自然界也有冷热不同的环境,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当两地冷热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可想,学生如果不亲自动手做实验,没有炉灶模拟实验中的直观感知,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按科学的认知规律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由学会变为会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中年级科学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大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的。在处理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课文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知识告诉学生就完事,而应教给他们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应重视认识过程不能只看结果。指导学生要像科学家探索事物的奥秘那样按照“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这样科学的认识程序和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世界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皮筋、鼓、音叉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个别到一般地归纳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假设。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呢?接着我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物体做发声实验,实验时重点观察各种物体是否在振动。同学们兴趣很高,积极想办法使实验效果明显,仔细观察。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这些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然后我引导同学们经过归纳、推理,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确结论。让学生掌握了这种认识事物的科学程序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问题,他们就会按这种方法自己去探索、去解决。

三、创设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

知识是科学,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工具。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才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基本上每节课我都设计了“巩固应用”这一环节。在学习《摩擦起电》一课时,在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很多物体摩擦后起电”的结论后,为了使形成的概念更具体化,为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好奇、爱玩、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竞赛:①小鸡起舞:用彩色薄纸剪成许多小鸡,用透明的塑料盒盖上,比一比谁能先使小鸡跳起舞来。②给动物找耳朵:老师画了许多小动物,但每个小动物都缺少一只耳朵。让学生将吹塑纸做好的耳朵,不用胶水、胶布,粘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的游戏很有趣,同学们热情很高。在欢快的竞赛中,通过积极动脑动手,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科学活动课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活动课的设计要尊重童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一些带有好玩色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了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素质。并使学生们从中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5

一、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究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认知能力低下,实践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而,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知。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他们对这些知识非常熟悉,渴望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独特的个人情感,学习起来积极性高。大多数科学知识本身是儿童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的,学习资料就在学生身边,俯拾皆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让他们在动手活动中不断产生获取新知识的愉悦。如上《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三年级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如常见的铁钉、石子、铜钥匙沉入水底,木块、泡沫浮在水面上等,我在教学中,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做石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从而自然引出课题,提出:“这些物体在水中为什么有的下沉,有的上浮?”让学生面对客观真实的具体事物,产生疑问,激发探究兴趣,我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在小组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究物体浮沉的实验中,自主得出结论。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参与研究、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亲自感受操作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中快乐地学。学生通过操作获得了真知,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这种由亲自体验获得的经验是刻骨铭心的,也是教师任何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二、在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

游戏可谓小学生的最爱,大凡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只要我们将其渗透在游戏中,学生就会显得兴趣十足,趣味盎然,尤其是科学学科,内容更贴近小学生的兴趣点,其中很多知识都可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在游戏中内化。特别是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好动好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能增强学习情感,拉近学生与科学学科的距离,使他们主动愉快地探索科学知识,学习起来精神愉快,不知疲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秋游、踏青、竞赛、参观等。如学习三年级《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我带学生到野外踏青,首先让每个学生明确踏青的任务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踏青中考察的重点是认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各自所在的地点,等等,要求学生一边踏青一边把观察到的物体记下来或画下来,把能采集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这样教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讨论活动中激活探究

讨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踊跃参与讨论,通过语言描绘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这样一个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是靠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理解的程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限制学生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讲,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的可以说,想提问题的可以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讨论。要启发学生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如授完《声音的产生》一课后,我问:“还有什么不明白吗?”有人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动物的叫声是怎样产生的?”有人忍不住说:“老师已经讲过还问。”这时,我微笑地说:“问题提得好,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这个学生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叫声一样,也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说得好,你敢于举手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鼓掌!但是,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有些动物的声音不是声带发出的,课后自己上网查查资料,下节课交流。”在这节课上,学生从动物想到乐器,从电器想到汽笛……学生的思路一打开,问题就多了。我采用或讲解、或讨论、或实验、或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应用知识,而且养成了遇到事情爱问为什么,探个究竟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6

【关键词】物理课程;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初中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提升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借助笔者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的教学案例中的几个片段来和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片段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一猜: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想一想: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3.做一做:按照你设计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4.议一议: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在课程标准中,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基本涉及到了科学探究的各要素。物理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如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就能学会的,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片段2:摩擦的种类。

图片和视频展示:人走路时的摩擦、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时的摩擦、拧螺丝螺丝与螺母、削苹果刀口与苹果的摩擦、滚铁环时铁环与地面、铁环与铁钩的摩擦,穿冰刀鞋滑冰、穿旱冰鞋走路。说明它是什么摩擦。

片段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请学生分析书本上的4个例子以外,图片补充:防滑链、轴承、体操的大回环、传动皮带的实例来让学生判断。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的来说就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本课例的情境引入过程中我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汽车陷入泥潭中无法前行的情形,帮助学生参与到真实有趣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片段2中我利用图片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六个摩擦现象让学生进行判断分别属于哪种摩擦。

片段3是让学生用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总结出来的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教师用书本上的4个物理现象及补充的多个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来让学生判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解决汽车陷入泥潭中无法前行的问题,用课上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到了首尾呼应。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我认为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验到知识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片段4: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各拿玻璃棒的一头拔河,在男生拿的一头涂上色拉油,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片段5:魔术小球。

教师演示:一个中间有孔塑料小球,小孔中穿入一根棉线,双手各拿棉线两头竖直拉紧。在小球下滑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球说停就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这两个片段的活动都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探究的兴趣而设计的,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是在男生握的玻璃棒一端涂上食用油,力气大的男生拔不过力气小的女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转到涂剂可以减小摩擦这一知识上来。魔术小球是我精心制作的一个道具。在塑料小球上钻一个弯曲的小孔,插入一根吸管,再在吸管中穿入棉线。当手拉棉线时,小球就停下来,手一松,压力减小,摩擦力就减小,球就下滑。这个小魔术让学生感到很惊奇,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并积极思考用课上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密,让学生在解密的过程中体会问题解决的喜悦的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愿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总之,物理教学应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主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100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炳生,李容主编.物理教育教科书物理八(下)[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7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探究的兴趣,这些都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成就感,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 物理课程;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初中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提升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借助笔者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摩擦力》的教学案例中的几个片段来和大家共同交流与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片段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一猜: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想一想: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3.做一做:按照你设计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4.议一议: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在课程标准中,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常,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基本涉及到了科学探究的各要素。物理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如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就能学会的,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片段2:摩擦的种类。

图片和视频展示:人走路时的摩擦、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时的摩擦、拧螺丝螺丝与螺母、削苹果刀口与苹果的摩擦、滚铁环时铁环与地面、铁环与铁钩的摩擦,穿冰刀鞋滑冰、穿旱冰鞋走路。说明它是什么摩擦。

片段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请学生分析书本上的4个例子以外,图片补充:防滑链、轴承、体操的大回环、传动皮带的实例来让学生判断。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的来说就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本课例的情境引入过程中我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汽车陷入泥潭中无法前行的情形,帮助学生参与到真实有趣的物理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片段2中我利用图片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六个摩擦现象让学生进行判断分别属于哪种摩擦。

片段3是让学生用通过探究实验和学生活动总结出来的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教师用书本上的4个物理现象及补充的多个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来让学生判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解决汽车陷入泥潭中无法前行的问题,用课上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到了首尾呼应。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我认为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体验到知识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片段4: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各拿玻璃棒的一头拔河,在男生拿的一头涂上色拉油,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片段5:魔术小球。

教师演示:一个中间有孔塑料小球,小孔中穿入一根棉线,双手各拿棉线两头竖直拉紧。在小球下滑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球说停就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这两个片段的活动都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探究的兴趣而设计的,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是在男生握的玻璃棒一端涂上食用油,力气大的男生拔不过力气小的女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转到涂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这一知识上来。魔术小球是我精心制作的一个道具。在塑料小球上钻一个弯曲的小孔,插入一根吸管,再在吸管中穿入棉线。当手拉棉线时,小球就停下来,手一松,压力减小,摩擦力就减小,球就下滑。这个小魔术让学生感到很惊奇,也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并积极思考用课上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密,让学生在解密的过程中体会问题解决的喜悦的情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形成愿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总之,物理教学应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主编.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100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炳生,李容主编.物理教育教科书物理八(下)[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小学科学生物知识篇8

【关键词】兴趣 初中物理 教学

教师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点燃兴趣之灯,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就从观察实验出发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物理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从观察实验出发,探求物理知识的习惯,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新课引入前,先演示针筒下吊板凳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就会思考:倒立的针筒不用拉,中间的活塞部分就会滑下来,而那么重的凳子挂在活塞土而现在都滑不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师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作用的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还可把抽去空气后的马德堡半球,叫学生推举出的两个力气大的男同学来拉,两个男同学使出浑身解数,结果还是拉不开,再换两个不服气的同学,当然也是拉不开;当教师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容易地把两个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的结论深信无疑了。

象这样通过教师演示,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进行讨论,再用实验作定性验证的实验改革课,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学生普遍反映,感兴趣印象深,有意思,易理解,从而掌握了物理知识。

2 重视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开展社会调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这也是提高学生物理素质的途径之一。平时,我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工厂、农树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物理知识应用的社会调查,努力去解决一个问题。许多学生到工厂或工场调查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其中有位同学在某大型养鸡场参观后,做了一个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方法是:把长颈玻璃瓶灌满水后,口朝下固定于支架上,使瓶口浸没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瓶内的水是不会流出来的,(如图一所示)。当水槽中水面降低而使玻璃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从瓶口进入瓶内,瓶中的水就会动流出来,当槽中的水面时瓶内的水就不再流出,使槽中的水面保持在浸没瓶口处。这样鸡就能经常喝到清洁的水了。这种将书生产和活实践相结合,使书本知识学得很活跃,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的技能。

3 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和小论文的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的兴趣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创造精神。物理课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举办科学讲座,修理或自制仪器设备,观察自然现象等。如,成立课外物理兴趣小组,并请有经验的老师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专题知识讲座和有关家电维修的“电脑原理”、“广播与电视原理”等专题知识讲座,比较好动手的同学同时还可以亲自做小制作。

4 结合物理知识的教学,介绍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

初中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都可以在初中物理内容中找到它的知识渊源,因此在教学中联系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知识也反映了物理教学的时代特征,把具体的物理知识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对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很有好处,也使他们能够用现代观念看待物理知识的应用,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形成学好物理的强烈动机。如结合液化的教学介绍火箭的液体燃料,超低温的获得;结合升华的教学介绍干冰致冷,人工降雨;结合电阻的教学介绍超导材料的发展前景等等。这样,在物理教学的同时,结合介绍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对他们继续深造或从事工作都十分有益。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

上一篇:审计业务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生物领域的科学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