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核心考点范文

时间:2023-10-30 09:24:46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1

一、深度阅读史料,找到“契合点”

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离不开对史料的深度阅读。何谓对史料的深度阅读?国际权威阅读评价项目PISA、PIRLS和NAEP都从阅读的认知思维角度将阅读能力划分为三个层级,尽管三者阅读能力层级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都可以概括为字面性理解、推理性理解和批判性理解三个层次,三者呈递进的层级关系(见表1)史料的深度阅读正是依据上述层次,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过程。新高考试题中的第Ⅱ卷部分,试题的问题设置本身就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要求考生的阅读水平达到相应的层次。以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乙卷第47题为例: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曾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据《长乐老自叙》等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旧五代史》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新五代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从对史料的深度阅读的视角来审视该题,对第(1)题的回答,要求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评价的第一、二两个层次,即提取材料字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所谓知其然;对第(2)题的回答,要求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评价的第三个层次,即对材料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深入了解作者提出观点的背景因素,所谓知其所以然。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重视探究、反思和批判,与对史料的深度阅读过程相吻合,而且二者之间高度契合。学术型课堂的建构需要运用丰富的史料,以史料设置学习情境和问题,增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思辨性。譬如,学生通常想当然地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新教材中新增内容——宋代社会的变化,以及相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成果,从多个领域辨析北宋“贫、弱”在哪里?发展又在哪里?对于一些政治制度的演变,如选官制度中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教师可以运用史料梳理源流、分析利弊,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通过对史料进行深度阅读来建构学术型课堂,选择的史料一定要精当、真实、权威,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选用教材中提供的史料。这些史料主要设置在教材的辅助栏目,如课文引言、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问题探究等。有时,仅仅依靠教材提供的史料,师生共同对其进行深度阅读,就可以建构起学术气息浓厚的学术型课堂。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对于宋初政治改革的评价,教材一共提供了四则史料,分别放置在史料阅读和问题探究两个栏目。史料的作者苏洵、范祖禹和叶适身处不同的时代,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褒或贬,具有很强的学术思辨性。

二、针对核心素养,靶向“着力点”

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5],“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6]。可见,新课标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指向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甲卷选择题,第24、26、27、28、29、30、32、33、34、35题的试题命制都主要地指向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第25、31题的试题命制都主要地指向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当然,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五元一体的,不可割裂。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需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需要将史事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下去理解,以及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所以,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必须与学科核心素养深度结合,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学术型课堂建构的“着力点”。如何将学术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建构学术型课堂?教师不妨围绕某个有学术价值的探究主题,提供典型的史料,从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譬如,在对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探究中,刘洪生老师建议采用国际性与宏观性的视野,将英国与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英国的政治体制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这恰恰是其他欧洲国家所缺乏的。此外,采用多元化与多维度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历史解释,包括煤炭能源储备、社会结构、科研与成果转化、文化素质、致富观念等。[7]教科书的正文部分多是结论性、概括性的表述,在学术型课堂,教师可以使用史料对其进行一番实证探究。教材简要地介绍了明清时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这一史实。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从明代小说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找寻白银在中国流通的信息,加深对这一史实的理解。笔者在执教“秦汉史专题”复习课时,从马克思科学实践论的视角阐述时间、空间与人之间的一体和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秦朝在全国全面推行郡县制是中华农耕文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耕经济已经形成的社会空间需要郡县制这一地方治理模式。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有可能向南方丘陵地带推广,却不能向北部草原游牧地区推广。秦朝在当时的社会时空条件下,主动地部分改造了南方的社会空间结构,将南方地区成功地纳入国家统一的范围。但是,秦朝在统一全国之初,对社会文化空间中各地区的差异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用严刑峻法简单粗暴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制、秦法,所遇阻力可想而知。汉朝建立初年的地方治理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空间结构中各地区的差异,实行封国制的地区基本上是在距离关中较远的原燕、齐、楚等地,而实行郡县制的地区基本上是在原来秦地,以及较早被秦国兼并的韩、魏等地,这些地区早已习惯了秦法、秦制。这种“东西异制”、“因俗而治”的地方治理模式避免了因习俗差异带来的地方治理的冲突,用较小的代价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西汉的经济很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三、创设学术情境,搭建“支撑点”

担负为高校选拔人才任务的高考,负责命制试题的高校专家学者必然要求考生具备类似历史学家的基本专业素养,要求考生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在试题中引入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创设学术情境,命制学术情境试题,让试题具有浓重的学术味道,是高考试题命制中对考生历史专业素养考察的常见做法。以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乙卷的第26题为例,原题如下: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论从史出是历史学术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路径。对该题的解答需要经历历史学家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从史实到史论,即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历了接触史料,阅读理解史料,分析整合史料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命题人有意屏蔽掉学术情境中的史论,仅提供学术情境中的陈述性材料,请学生据材料推导出历史结论。大多数的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都是如此,在题干中阐述史实,针对史实设问,设问用词主要有“这反映出”“这反映了”“据此可知”“意在强调”“可知,当时”“用于说明”“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这说明”“上述内容体现了”等。笔者统计了一下,在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甲卷共12道选择题,遵循从史实到史论为命题思路的题目有10题;在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乙卷共12道选择题,遵循从史实到史论为命题思路的题目有11题。对史料和史实进行合理的解释同样是历史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试题在题干中提供基本史实,然后让考生对史实进行合理解释,做出正确选择。以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甲卷的第31题为例,原题如下: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以上两类选择题在试题命制中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题干和选项一起构成了学术情境,考生解题的过程,就是在模拟进行历史学术研究的过程。第Ⅱ卷试题的命制,命题人更是在设置学术情境方面游刃有余,对该类试题的解答也最能反映考生的学术素养。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甲卷的第4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1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图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乙卷的第42题要求学生“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理由。”这两道题的设置都图文并茂,并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相关介绍文字,表达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论证观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证据意识是史学研究人员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学术素养。第Ⅱ卷的其它试题也都重点考察考生的历史研究学术素养,设问表述如:“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简析(或比较)……的相同点”,“分析……原因”,“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等。理解了上述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我们就应该在课堂中自觉地设置教学的学术情境,让学生面对老师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史学研究者的角色。这样做无疑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搭建起高考的“支撑点”,使学生通过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术训练,面对高考试题时,感觉能够轻松应对。新高考的“指挥棒”已经明确地指向学术研究,解题的过程即是一次小型的学术研究模拟。功夫用在平时,日常的课堂教学就是学术研究的训练场,通过引领学生对史料的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置学术研究情境来建构学术型课堂,应该是条可行的路径。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关键知识点;处理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知识点的界定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知识点。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应如何界定呢?

1.首先应该根据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与具体内容来确定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有四种版本,其共同点是以专题史的方法呈现。专题史的特点是围绕某一特定的历史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者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加深对这一历史问题的理解,进而揭示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历史规律。所以,核心知识点就是专题中的核心概念。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该专题研究的特定问题是“政治制度”,因此,凡是政治制度都可以视为核心知识,如早期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

2.核心知识点的界定还要依据专题的核心价值

专题的核心价值是专题的灵魂。还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该专题旨在揭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发展的趋势,从而说明中华文明在政治上属于专制文明。它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文教的高度发达,文学艺术的繁荣等都与政治上的专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根据这一核心价值――集权与专制,可以将核心知识点进一步细化,那么中央集权演变的趋势就成了核心知识点中的核心。

3.核心知识点的界定还要参考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它对核心知识点有自己的规定,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从中不难看出,它规定的核心知识点是“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知识点的界定往往需要将上述三个原则结合起来。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1.早期政治制度属于血缘政治与分权模式,秦统一后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则属于官僚政治与集权模式;2.集权与专制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明清时期集权与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将“早期政治制度”确定为核心知识点,可以说明第一个问题;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定为核心知识点,可以解释第二个问题。所以,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中,“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具典型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知识点的处理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如何来处理?现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为例,试加以说明:

1.补充史料,创设情景,直观感知

高中历史教材专题史的呈现模式,甚至于某些知识点都是支离破碎,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把握整体知识和内在规律。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核心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史料补充和概念解释,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核心知识点,很多同学无法准确判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则材料“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于弟,以地候之。’于是上从其计。”并简要介绍了主父偃出生贫寒,后在内朝备武帝顾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及起用布衣组成“内朝”分别有何作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颁布“推恩令”是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是中央集权。起用布衣组成“内朝”制约丞相,集权于皇帝,即是君主专制。

2.巧设问题,类比分析,深度认识

近年来,高考命题呈现这样一个特点“小切口,深分析”,要求学生具备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归纳观点、概括规律及多角度分析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巧用类比分析以加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思维,将知识规律化、核心化。如:针对“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建立的基础、传承方式、与中央的关系、历史作用等多角度分析比较“分封制”“郡县制”。通过类比,认识到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由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分权模式到集权模式。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知识的处理,即要求教师备好教法与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去设计教学方案,将历史教学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更要备好学情,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盲区与误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煜.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姚锦祥.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历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阅读;课堂体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呢?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课本阅读、课堂体验、“历史180”校园之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课本阅读,铸就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忠于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川教初中历史课本的读本特点,注重课本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课本阅读,积累历史史料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课本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信史,通过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农奴制的废除和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理解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保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博怀和坚持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念。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专题时,通过阅读积累课本呈现的大量史实,不仅能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艰难历程,更能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在川教版历史课本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等史实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史。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体验,铸就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课堂是历史学习,“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的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应抓牢课堂体验这个着力点,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标要求是我们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呢?课堂合作,情境体验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概括、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和努力、意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回到1935年的西安。你就是一位从东北流亡到西安的学生,根据以情境片段段说出你的见闻和感受。片段一:东北沦丧。片段二:辗转流亡。片段三:一二九运动。片段四:西安事变。片段五:民众心声(学生、市民谈论捉蒋、杀蒋、放蒋)。片段六:来到西安。片段七:民众心声(放蒋、、张学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成熟时,随即进行课堂展示点评。通过情境体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形成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设身处地的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独自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体验重体验,重认同。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可控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形成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途径。

三、“历史180”校园之声,铸就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开展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主题演讲等历史实践活动之上,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和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文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设施,创办了播音小栏目――“历史180”校园之声。“历史180”校园之声,就是在学校的校园广播语音平台的早上7,30、中午12.00、下午17.30开始播音中,开设历史小栏目,播出历史类节目180秒。早上由七年级播放,主要讲述历史故事,中午由八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人物,下午由九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感悟。我们要求分班分组,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以小组合作写稿,合作播报完成。通过“历史180”校园之声,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表达历史思考、历史感悟。我们在注重课本阅读、注重课堂体验的情形下,为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应走出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使自己是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得到深化和升华,助推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章明.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朱煜.评“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4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历史学院(系)承担着重要的史学专业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历史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史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等教育阶段国民历史素养的培育。众所周知,史学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启迪民众人文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以及思考,探求本科生培B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笔者供职单位的历史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生大多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入学前中学教育基础比较扎实,具有较强能力,学风普遍较好。但是通过笔者对近六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日常交流、论文指导等方式,发现学生理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论文质量差和师范生基础技能薄弱。

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毕业论文是历史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之后专业基础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总的体现,这往往直接反映其大学四年学习的效果。学生论文写作经验较少,既缺乏对专业研究的充分了解,也缺少写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平时的论文作业大多因循陈说,未能深入研究。

师范基础技能缺乏。笔者供职单位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力军。但根据笔者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以师范技能为基石的历史教学素养相对缺乏。三字一话水平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讲课能力。尽管笔者单位在历史教学上的课程配备相对丰厚,但仍然出现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未能密切结合的缺点。

此外,笔者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还发现如下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往往翻教材念书,缺少必要的复习预习; 课堂讨论大多没做课前准备,照本宣科,而对相关领域研究一知半解乃至缺乏了解。考试复习多考临时突击,造成基本知识面狭窄,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主观题成为教科书的翻版。课程作业以拼凑成文的情况居多,而往往缺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

2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否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而亟待解决则是他们某些核心能力的培训。

第一、实践能力。虽然接受了史学方法、历史文献、史学论文撰写等研究性课程以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史学基础性课程的教育,但学生比较缺乏学术研究的实践。仅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尽管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以论文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多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往往拼凑成文,质量不高,甚至他们大学时期写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就是最终的毕业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搜集史料、完成论文这样系统的研究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尚属少数。同时,学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除了大四学生参加的教育实习外,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他们既不熟悉基础的备课、讲课技巧,也不了解中学教育的特点,因而毕业后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必备的技能,积累教学经验。不管是史学学术研究还是历史教育技能,没有实践的配合,理论学习只是成为学生敷衍考试,应对毕业的无本之木,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主动性学习能力。由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的宽松,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学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整体偏弱,那些无人监督、评定的学习任务如课外复习、预习,阅读课本以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历史教学技能的锻炼等往往失去应有的重视。尤其考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论文撰写上,问题多多。如笔者曾经发现学生撰写论文时“写中国史的不看古文史料,写世界史的不看外文史料”的现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研究者应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广泛搜集,但学生大多追求省时省力,不愿看原始资料,甚至连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情况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通过搜集整理史料深入研究。总之,主动的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本应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制约,长期的能力锻炼实际上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所取代。

第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本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学死记硬背的层面。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面考试的考点,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知识,忽视前沿研究;注重因循旧有模式,忽视转换研究角度。此类问题显然不能单纯归咎于课程设置和理论传授的欠缺,更重要的显然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情况而言,学生显然还没有从掌握基本知识点的低级学习上升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的高级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它也为学生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体制更强调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理论导向整体趋向更新、更多元、更有时代感。同时在网络迅猛发展、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中学生素质有很大提升,拥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满足课本有限的内容,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历史教育加强对于未来中学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3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的问题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某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它说明我国人才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从下自学生上至高校教育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找原因,对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系院班风建设、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乃至社会对高校历史学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考察问题所在。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上,我们需要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自身角度上找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需要客观压力和主观动力两方面共同协作。

3.1 教育管理机构客观压力的缺失

中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高考制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严进宽出”模式。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严苛考验后,学生往往不再愿意保持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尚未建立起立足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成熟模式。因而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承担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核心任务,而实际上被简化为通过基础知识的考试,获得文凭。

就考试而言,高校学生的考试体系主要以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考试内容,同时教师往往o出复习提纲,或划定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广博知识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论文是几乎所有课程主要考核方式之一,但学生拼凑成文的情况比较多见,甚至连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也并不熟悉。因而更高层次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仅仅在脑子里留下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就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担心学分不够以致无法正常毕业、获取学位。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论文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下降。前述问题不仅由于考试制度问题,更因为从学校、系院乃至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督管理氛围和体制。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学校、学院最大压力在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提高学生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的难度与前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加之着眼于学生研究能力、思维模式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体制建立和完善难度较大。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往往见仁见智,很难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必将是我们未来探讨高校历史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课题。

3.2 学生主观动力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仅来自严格的高校教育考核、监督体系的约束,更需要班级乃至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任课教师,他们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更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做好研究规划,乃至人生规划。这无疑体现高校教师独有的优势与价值。但由于当前教师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更侧重科研成果,这使得应以教书育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连基本的备课、讲课质量都开始下降,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人生诸多层面的规划。因而课堂之外,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与忙于科研的老师之间失去应有且重要的交流。近年来,笔者供职的学校在综合各系院毕业生对各自专业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数据时发现,历史系的评价在全校排名开始走低,这与向来重视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系院传统相悖。所以,较之掌握的有限基础知识,学生丧失了高校教育最具价值的部分。

教师教育固然是高校历史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前者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建立一套学生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尤为关键,班级管理、班风培养意义重大。据笔者数年教学中的感受而言,班风建设较好的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学风端正,课堂内外与教师的互动更为积极主动,最终学生毕业后个人发展也更为顺利、成功。但就当前历史专业的班级而言,成功的例子并不多,甚至总体而言学生素质有下滑趋势。这一点实际上与班级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辅导员)的经验、责任心的差异直接关连。而就当前教育管理体制而言,由于教育产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连年递增,一位辅导员担任多个班级班主任的情况屡见不鲜。班级管理本身具有重复琐碎、工作量大、人群复杂等特点,这使得班主任工作难度和压力日趋增大。但另一方面,学校、系院的教育管理体制欠缺对班主任工作的保障和奖励。这使得班主任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而依托班主任这一基础建立的班级建设无法始终保持一个较高水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持续性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素质培养自然缺少一个必需的推动力。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5

【关键词】有效教学; 学生为主体; 兴趣与方法;读史明智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10-01

实现有效教学,是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梦寐以求的夙愿。过去的3年中,扬州市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达标考核活动,笔者有幸参与了全片各初中学校此项活动的过程推进、课堂考核及资料检查等工作,学习欣赏了不少同行们的公开课,尤其是历史课,受益非浅的同时也频生困惑。现结合当前农村初中历史同行们和自身的做法、随想,就如何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作粗浅的探析。

何为“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如何实现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呢?按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的“有效教学”理论可知,“初中历史有效课堂”主要是指通过初中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围绕历史教学重要任务,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为未来的行动寻找智慧与准则”等方面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无进步或发展是历史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具体地,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学理念,追求有效意识

首先,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要完全明白并理解衡量“历史有效课堂”的主要标准,即通过初中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围绕历史教学重要任务,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为未来的行动寻找智慧与准则”等方面有无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其次,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在考核过程中,我常看到不少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完成不到位,甚至缺乏。这立刻让我联想到:近来90后频频将自己的不雅照等传到网上曝光,这些现象引发了许多人的冷思考:“这孩子脑子怎么进水了呢?”这实际上就是大家常说的“许多学生审美能力和判断力缺失了”。这就要求我们,包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就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历史课堂教学才可能有效。

另外,我们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如在考核过程中看到的几位农村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坚持低起点、小步走、脚踏实地地设计并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做法就很可取;要经常反思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历史教师等。切记: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历史老师是学生喜欢历史学科的重要前提。

二、激发学史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兴趣是求知的先驱,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有了兴趣就会入迷,就能钻进去,就会专心致志,变被动为主动,满腔热忱,忘我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乏味之事,还可以弥补智力不足,学习就会大见成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必须从“激发和培养兴趣”入手。

首先,激发学史兴趣应以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为中心,传授包含着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的历史知识。“课堂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现在的应试,更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应世”。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应该为“学”服务。在这次考核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已自觉地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主动地走近学生,并有效地加以引导,帮助每个初中生逐步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是学习历史的主人,明白“读史使人明智和明志”,从而产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动力,夯实历史基本功,为将来能应用历史原理思考和分析世界万象,如中美、中日、北约与利比亚等关系,不做永远听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人生自信;预见未来工作中可能的困难,成就人生伟业。

其次,激发学史兴趣就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过程。历史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学科。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特点,在历史课堂里应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有生命激情与灵性飞扬。“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学生最崇尚最向往的是主体参与、充盈着生活气息、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历史教学。《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和推广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这样,历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感知与体验历史学习过程、掌握正确探究方法的伙伴。教师应以历史课堂为平台与载体,据学情精心设计适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快乐思索、体会、总结、成长,实现有效教学。

三、更新教学方法,关注教学细节

实现有效课堂的支点主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其根本在教学方式,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课堂教学应始终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课堂应成为学生“敢言堂”、“乐言堂”。这与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适应学生,运用各种适合学情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到历史学习妙趣横生,进而积极主动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自我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成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善于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法或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这次考核中我们就很认同不少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关注教学细节的有效方法,如:学生板书或答题后,由其他学生评价,教学会更有效,因为学生常常会带着挑刺的心理去积极关注他人作答,不自觉地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提高了学习效果;尽量多地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正如南师大杨启亮教授“永远给学生及格分或高分”的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时刻给学生以成功感;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知识坚决不多讲,学生能思考、讨论、归纳出来的结论,坚决让学生大胆讲出来,将他们始终置于“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位置,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鉴于现在学生接受的观念鱼龙混杂,老师还作了简单的判定、纠错、补充和激励等。这些应该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的有效尝试,如果这些尝试能长此以往地实行下去,必然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野性”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6

关键词:历史社团;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6年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基础教育在“学科中心”较为强势的背景下,要更多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强调教育的关键是在学生身上留下的能力与品|,这是核心素养的意义。

中学历史社团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专业历史老师的带领下,由一批对历史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中学生组成的团体。中学历史社团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旨在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并进一步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中学历史社团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开展历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儒、墨、道、法等学术流派异彩纷呈,四大发明领先世界,汉服、唐装独具民族特色……河南省洛阳市回民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鸣鹤考古社成立后,多次组织成员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活动,大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回来以后大家在讨论会上都很激动,觉得提高了学习历史和做历史题的兴趣,在历史中找到了幸福感。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不断升华,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2.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中华民族要崛起和强大,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样才能后来居上,这些正是我们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目标之一。我校鸣鹤考古社通过开展历史讲座、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笔者的《洛阳唐三彩》讲座中,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了解到三彩是古代的墓葬用品,通过讲座使部分学生对唐三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对唐三彩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批判质疑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使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4.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

“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要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造就了一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的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即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多种教育途径,中学历史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组织,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 磊.多彩社团活动活跃历史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1(11).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7

在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通过科学历史观的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还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科学历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分辨是非、对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重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五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分析,尽管“纲要”课程开设已有近十年,但当前仍有许多高校老师认为“纲要”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应该是具体历史事件,“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地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1]。“纲要”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2005年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从授课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提高对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培养的重视程度。历史意识在形成大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对自身所处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3]。大学生要培养历史意识,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历史现实出发,客观公正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和未来。大学生培养历史意识还必须以科学历史观教育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日本侵华史,牢记历史教训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在“纲要”教学实践中必须将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列入主要教学目的当中,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课程考试制度

完善“纲要”课程的期末考试制度和测试机制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改变过去仅以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做法。将“纲要”课程考试分为综合素质考核和历史分析能力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要加大对学生平时考核的力度,即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课堂的考核可分为谈论参与积极性、课下实践活动、课堂演讲等考核项目。课堂讨论可以以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作为主题,给予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而期末测试的题目以考核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主要测试范围。其次,正确的考核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考核学生按照科学历史观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除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外,可以增加相关材料题或者是人物事迹分析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从科学历史观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三、加强“纲要”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纲要”教师队伍的理论与教学素质,关乎贯彻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按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指导精神,“纲要”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努力提高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导师。当前,“纲要”课程的教师多是一些专业性的历史教师或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老师,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存在相对片面化的问题。要提高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水平,还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一定科学历史观素养和水平的教师管理体系,提升“纲要”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大对“纲要”课程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高校在“纲要”教育教学中特别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少,今后需要建立预算制度,将其列入学校科研经费予以保障。在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相关期刊和其他历史教学资料,拓展科学历史观教育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历史观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必须在教师队伍中同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建立教学和科研能力考评制度,保证随时了解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进展信息。通过自身或第三方机构,对“纲要”教师的招聘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全面了解。教师年底考评过程中,考评人员要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对其教学成绩、学生测评成绩、学生出勤率和论文数量、科研能力等进行调查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的考评标准进行考评,做出正确的评价。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激励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教师行为的表现与发挥激励作用密切相关。激励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一对一的激励方式,以组织力量满足其实际需要,以便教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灌输性教育方式。灌输性教育方式不等于填鸭式教育方式,不能只单纯地认为是通过外部方式将课程内容注入被教育者的过程。灌输性教育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外部非自发性教育方式;二是一种来自外部高效率的教育方式。“纲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应为灌输式教学。这也是符合“纲要”精神以及大学课时安排的实际。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和思维,教师必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历史思维、历史理论和历史脉络以及科学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最终以一种知识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和科学历史观的认知。为此,教师可以运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理解并消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性教育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纲要”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内容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采用“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三角互动方式”。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不断提高互动性教学的技巧,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历史观认识。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开展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发表观点的能力,给予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此外,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能够收到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情教学方式主要内容是,教师要采用积极、高昂的情绪,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积极评价和多种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之与历史产生共鸣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正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所需要的。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充分利用鲜活的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历史的连贯性和内容上的承接性,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激发情感共鸣,自觉利用科学历史观进行思考。其次,要求教师在整个“纲要”课中保持激情,突出自身的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氛围,以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历史观态度、思维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之沿着教师的思维观点和方式进行积极思考和引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思维活动中,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五、创新课外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方式也是“纲要”教学实践中可以加以运用的一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方式。现场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和引导,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其他的形式学习历史、教育学生接受科学历史观。这种教学方式增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解放了思维个性,使之不再受场地限制,可以以一种更加活跃更贴近历史氛围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现场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和科学的历史观念。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多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为现场教学形式增添了许多有益的手段和方式。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篇8

由于历史高考命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思想,强调能力目标的检测,努力达成以考试评价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关注对学生学科技能的培养。在历史必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强调知识点落实的教学方式,尝试将技能培养纳入平时的教学任务。

技能目标是历史课程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在高中必修课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等到高三复习课时,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虽然列有能力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大多形同虚设。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常常看到,不少中学生在高一阶段历史考试成绩非常好,他们对历史学习也很自信。可是到了高三阶段,学生陡然感到历史课的学习变难了,考试成绩也不那么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必修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知识接受式学习,考试也多以知识点识记为考核目标,学生只要记住教科书结论,一般考试分数不会差。但是高三阶段,能力测试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发现即使背熟教科书结论,在考试时也常常不知道如何解答题目。就学习速度而言,知识学习的速度比较快,而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学习目标落实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教师把学习周期较长的技能培养目标,放在高三复习课中去落实的话,为时已晚。鉴于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技能培养视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技能的发展。

历史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包括两个类别:一是史事性知识点,一是史识性知识点。对史事性的知识点,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大。至于后者,教师多采用简单呈现材料,或者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或者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印证教科书观点的话语),或者从教科书中找出正确结论的语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教科书为什么这样说,虽然学生背熟了教科书结论,却不理解结论得出的依据或者结论与前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一旦学生面对“新材料”“新情境”的考试题目,往往感到棘手难为。

教科书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话语比较抽象、简略。简单依据教科书平台,既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结论得出的依据,以及结论推理的方式,又难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段话:“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乍一看,似乎一点不难懂。但是仔细琢磨,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什么叫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的理论与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雅典民主政治与雅典文化成就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疑问,仅仅依靠教科书文本我们是无法解决的。

课程改革推行“一纲多本”,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是不再以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为蓝本进行,而是以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命题原则之一。所以,死抠书本知识点的教教科书方式已经失去了时代的意义。

所谓理解是指学生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合理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历史学习中的理解是一种间接理解,它常常需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把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即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能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初步认识。例如:对于某一段历史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历史概念,说明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阐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归类,从历史信息或历史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能够围绕主题自己收集相关的历史信息材料,概述该段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判断历史人物行为动机等。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上述诸方面或者多数方面,可以说学生理解了该段历史。

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它是分析、应用、评价等更高层次认知技能发展的基础。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过程,均是理解技能培养所必需的,它们是理解技能的子类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特点缺乏明晰的理解,要想让他们独立分析、评价某一历史问题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既牵扯到能力目标培养的达成,又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

历史理解的基础在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些历史概念不理解,他们在解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把握历史概念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能。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

不少老师误以为,学生能够流畅地背诵教科书原文就是理解,其实不然。所谓概念的理解,是指领会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所理解的对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如果学生能改变课本原有的表达方式,或者重新对语言材料加以改组,另用简洁、抽象的话语进行概述,这才是理解。

每一个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结构、性质、内涵和外延,教师应从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辨析历史概念。学习历史概念时,需要从概念的特点、本质或性质等视角抽象出历史概念的特征,从而揭示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这些概念。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发展的过程、特征和线索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其认识易发生偏差。例如,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上,人教版导语说:“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人民版导语说:“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岳麓版导语说:“靠宗法制的血缘纽带维系统治秩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周王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之间的大小宗关系日益疏远,靠宗法分封制维系的权力格局逐渐解体……建立一个皇帝具有无上权威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水到渠成了。”并且,各版本教科书在秦代之后,均不再陈述宗法制的内容,主要谈论的是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似乎在秦汉后,宗法血缘关系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地缘关系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其实,秦代之后,“从地方组织来看,郡县制取代了宗法式的层层分封制,但乡里之制并未取代宗族组织,而是形成了以宗族血缘组织为内核,以地缘乡里组织为外壳的两式的社会基层组织。从国家组织看,官僚体系开始建立,但以国君为首的统治者仍是宗法式的家族统治,官僚们只是附庸而已。因而,国家的实质仍然是宗法血缘关系下父家长制大家庭的放大,自秦到晚清也都如此”。①概念的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概念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时代特征,辨析概念的本质或性质,以准确诠释历史概念的含义。例如,宗法制是由父系氏族公社家长制演变而来,是氏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制目的是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强化王权,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秦代之后仍保留宗法制的残余,对各王朝均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这一定义就比较全面,抓住了宗法制概念的本质。该概念所叙述的宗法制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教科书没有提到,需要教师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去认识,否则不利于理解宗法制的概念。

再如2015年天津高考历史卷第12题,让考生从制度层面分析南北朝时期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答案只给出了一个,即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其实宗法制所体现的继承制度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尽管社会动荡,但君位的嫡长继承制基本未变。在“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下,嫡长制把选择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到一个人身上,一定程度降低了权利转移时政治振荡的频率。②宗祧继承扩展到政治领域,统治阶级可以像在宗族中继承祖先一样,在政治领域继承父祖的地位。③皇权的至高无上,促使掌权者采用各种措施确保统治区域的稳定与扩大,避免进一步的分裂。同时,“宗法制所包含的对等级、尊卑、责任、义务等方面道德和伦理关系的评价体系,帮助人们很快地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家政治伦理, 减少了人们因社会地位不平等而产生的对立和摩擦, 为自然而然地形成大一统社会的分层结构和人们之间的有序关系提供了思想源泉和保证”。④这一观念对隋唐统一也起到了思想上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血缘亲族是任官从政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⑤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朝纲,就是这种贵族政治的残余。隋唐时期,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官僚政治完全代替贵族政治,从此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显然,天津卷给出的答案使历史简单化了。

目前高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时,非常关注对考生历史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26、31、34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宋明理学、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2015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33、34题,实质是考核考生对内阁责任制、罗斯福新政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尝试去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达成上述要求?尽管我们常说:当代社会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联系,更好地利用历史知识去分析、看待当今诸多的社会问题呢?这似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实,如果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把握、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需要学生透过历史的表象,抓住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因素,结合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要深入当时的时代,神入历史进行思考,又要居高临下、站在历史发展的长时段,透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特点与本质,才能体会到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形成分析问题的眼光。例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如果仅凭借教科书内容,学生可能会认为,分封制是里,宗法制是表,掌握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封制,各版本必修一课本对分封制的介绍要详于对宗法制的介绍似乎就是明证。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理解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理解宗法制、分封制各自的特点、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产生上述误解。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题干给出了“天”在古代中国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祭拜祖先等一系列信息,让考生对此分析,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史学界研究认为:“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①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这些特点,该题的答案非常明显:秦以后政治上虽不强调宗法制,但是宗法血缘关系始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统治者祭天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是古代宗法血缘关系的延续,这是一种家庭人伦秩序。《论语》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以,孝有益于统治者巩固政权。统治者鼓励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反映了秦汉以后统治者希望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政治统治。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便能够很好地理解许多社会问题,如为什么中国与西方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特点?为什么在中国实施民主法治会那么艰难?为什么中国会存在家长制的残余?为什么广大民众内心一方面会崇尚明君,一方面又渴望民主、反对专制?为什么人们会迷信权威?等等。显然,深刻理解历史对于历史学习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认识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还能够获得一个分析社会问题的眼光。在这样的对历史反思过程中,一方面利于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把握教科书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把握历史人物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现象的结构和功能,把握论点、论据间的逻辑联系,那么,我们说他基本理解了这段历史。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科书某些结论的得出与历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提醒学生不能仅从历史事件表面的发展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影响,还应结合历史观,去分析这些历史结论得出的原因,以加深对教科书某些认识结论的理解。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学生的认知技能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目前高考命题也大体按照这一分类来测试考生的认知技能。历史教师应熟悉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具体内容,按照技能训练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技能的培养。

高层次认知技能中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均有各自的子类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子类型出发,对学生进行认知技能的应用训练。

例如,“理解”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概括总结、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笼统对学生进行理解认知的培养,学生可能会产生思维上的混乱。相反,以子类型技能培养为主线,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视角把握理解技能的要求以及各子类型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在理解认知过程的子技能中,解释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将某一信息、概念等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转换需要学生使用自己的、精炼准确的话语去概括;举例说明要求学生根据某一概念的定义特征,选择或列举与该概念或原理特征相一致的例子;分类或归类要求学生将某一事物或历史现象划归为某一类型;归纳是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发现本质信息,并用简短的话语表述;比较技能强调对信息及比较要素做出处理和综合,发现两个事物、事件、思想、问题或情境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推理是指根据一系列实例,学生发现实例之间的关系或特征,要求选出正确的关系或原理;阐述要求学生运用某一因果模型,对某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或影响做出最佳的说明。理解技能培养的关键是比较、归类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有助于学生辨别历史事物之间的不同,理解历史事物属于的类别。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比较、归类等方式,利用材料,组织学生去辨别比较信息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帮助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事物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概括总结信息内涵的主旨。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技能运用的技巧,通过具体的材料信息,帮助学生辨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特点与本质,将理解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如何进行历史评价等策略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按照书本原话来解答历史概念,应继续追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对某一概念进行重新解释。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基本表明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如,推理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解读所面对信息的特征,根据学科知识,发现信息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然后推测信息特征的关系,并对这个关系进行解释,推测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科书文本抽象,缺乏足够的细节,利用教科书文本去培养学生的技能不太容易。鉴于目前历史高考灵活运用材料考核学生的学科技能,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有价值的材料,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如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教学中合理运用材料都可以培养。笔者试举一例,就如何利用材料对学生进行归纳、分析等技能的培养予以说明。

雅典还在变成工业和商业的城市以前就组成了一个单一城市领导周围比较广阔农村地区的国家。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个城邦的务农的平民,初期还算不上是城邦的公民。史料表明,梭伦改革以前,这些平民的处境是贫困而悲惨的。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

希腊城邦政制,不许有单个政府首脑统一领导下的无所不能的行政权力,使得公民大会或议事会只成为“陪衬”这个行攻权的“清谈”的议会,这是直接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庭也是由公民大会选任的,法庭也得对公民大会及议事会负责,重大讼案的上诉和终审机构是公民大会本身。

希腊移民,通过民族混合和其他途径,如在小亚细广泛吸收了先进的古代巴比伦文明。

――《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1.归纳、概括技能的培养

利用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技能,教师应注意提供的材料最好要有三层以上的要素信息。如果只有一层、两层要素信息,学生一看即知材料的内涵,是不利于归纳能力培养的。

如何进行概括总结,首先应找出关键信息,判断信息的主题内容(在具体的考试过程中,常常不需要学生去判断主题内容,大体上考试提出的问题就是主题内容,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去辨别关键信息)。一旦明确主题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或历史信息、历史现象的本质。上述材料中,第一段是说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公民,第二段是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是互相依赖的,第三段是说公民大会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段是说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吸收了其他先进的文明。综合起来,材料反映的主题就是: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2.分析技能的培养

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的前提,在完成分析认知任务过程中,理解、分析、评价技能常常交互在一起进行使用。分析技能包含3个子技能:区分、组织、归因。目前考试中对分析技能的考查主要放在归因分析的考查上。归因技能常常与区分、组织技能相结合,要求考生先对信息要素进行区分,再进行组织归纳,然后有效地进行归因。所以,归因技能的培养,材料中最好能够有区分、组织的要素信息,便于学生在区分、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归因。

在分析过程中,区分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核心思想、目的、观点、价值观等,能够区分出相关与无关的信息,把不相关、不重要的要素排除在外;组织要求考生说明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材料蕴含的观点、目的、价值观等的作用;归因是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并发现材料蕴含的目的、观点或价值观等,判断出现的原因。

一般而言,分析技能的操作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区分材料中的事实与观点信息,即注意区分材料中的描述性信息和人们对问题的评论信息。要求避免受主观先见的约束,明确分析问题的目标,尽可能发现信息中的其他因素,搞清楚材料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内容。第二步是简述该问题的表现形式。这一步骤常常需要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内容,结合材料判断问题的范围,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即问题与哪些事有牵连?它涉及哪些人?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等。第三步是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辨析材料中哪些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哪些是问题本身的特征。

以上述材料为例,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问题,首先应区分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城邦公民,表明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始于梭伦改革;狭小的城市国家才有可能形成直接民主制度;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与民族融合和吸收各地先进的文明有关。接着,需要考虑与该问题有关的因素:希腊的地理环境、工商业的发展、平民的斗争、各地民族与文明的交融等。然后思考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哪些后果。最后,围绕问题,整理概括出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

分析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利益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利益分析法就是首先确定材料中或问题中的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区分利益的轻重、大小、层次和地位,排除非正当的利益。内外因分析法强调,历史事件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外因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辨析内因、外因,有助于发现问题产生的关键。根本原因分析法认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在原因的背后还有产生原因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层层分析,有助于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平衡分析法指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均衡,即相互协调,一旦失衡,容易产生问题;运用平衡分析方法,有助于判断材料中是否存在失衡的社会现象,进而分析出影响社会协调的因素。例如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失业人数较多,必然打破社会关系的平衡,对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这些分析方法有时可以相互通用,具体选择用什么方法,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问题、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教师在运用材料进行教学时,应辨析材料的类别,选择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发展技能的材料。一线老师喜欢使用领导人在一些纪念日场合所发表的言论,或者教科书课本上的话语。严格来说,这样的材料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于印证教科书结论或某种观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技能帮助不大。

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材料与信息,围绕材料中的错误分析、观点认识的立场、论点论据的关系等细节设计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该段信息中有哪些推理错误?什么信息误导了作者?是怎样误导的?如何纠正这一错误认识呢?作者所站的立场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立场?为什么有人认为这一立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等)?什么论据支持了该论点?这些论据存在哪些局限性?恰当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时,具体应从什么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分析问题,进而掌握分析技能实施的要求。

3.应用技能的培养

应用技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某一具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2015年Ⅰ卷第41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公式,将其应用到分析问题过程中。面对这类任务或试题,学生应已经知道采用何种方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例如,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虽然有“评价”字眼,但不属于评价技能,而是应用技能,即学生运用相关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技能的培养呢?大体也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讲清楚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方法。例如,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与背景去考察,要历史地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客观性、辨证性等;不能仅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而应根据他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还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采用方面论(按人物一生所从事的活动来具体评价)、阶段论(把人物的一生分成若干个阶段来评价)、重点论(抓住主要活动进行评价)相统一的方式,最后得出一个整体评价。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就属于应用具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行演示,使学生知道应用技能在实践中是如何操作的。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由于高中必修课本采用专题史编写的方式,几乎没有多少涉及历史人物活动的信息,在必修课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提供相应的材料信息,补充历史人物主要活动内容。第三,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将所学到的技能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当前市场上的中学生历史课后练习册品种繁多、良莠不齐。需要教师精选或者根据学情,灵活设计、选择适合学生技能发展的作业题。有意识地通过平时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能够迁移到课后的练习中,掌握并发展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再以上述材料为例,如果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城邦制度如果说还有不少长处,那么所有这些长处在它变成帝国的时候,几乎全都转化成为反面的东西,成为丑恶不堪的东西了”,①请你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的历史作用。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评价,一般是从效果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3方面的分析内容:事件的定性分析、事件在当时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雅典民主制度,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它适用于小国寡民,当雅典打败波斯向帝国发展时,意味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雅典仍然坚持本地区的民主,无疑会遭到其他城邦的反对,这是材料暗含的信息。此外,直接民主本身有弊端,各版本课本对此均有所陈述。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伯利克里时代,即帝国时代,也是其走向鼎盛时期的过程。对此正面影响,教科书也有叙述,不过教科书没有叙述雅典民主制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看重,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对民主制进行了批判。这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或作用,主要有近期影响与长期影响,前者是从当时的时代来分析,后者则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期性或者大历史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发展的。雅典民主制度对后代历史的影响主要是观念上的,西欧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并不是在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另辟蹊径。当我们确定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因素与解决方向后,下一步就是根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做出结论了。

4.评价技能的培养

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准则和标准进行的判断。在评价技能的考核中,需要考生注意评价对象的特征(包括正面和负面特征),并对照评价的准则和标准做出判断。评价技能涉及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2014年历史高考全国I卷第41题就涉及对评价技能的考核。

高考在命题中测试考生的评价技能,表明命题者已开始关注对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这值得一线教师注意。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技能的类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编写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一是对问题解决(如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对于前者,需要理解某段历史发展的线索、特点,认识到该段历史的本质,然后结合教科书编写侧重点,分析判断教科书编写存在的优缺点或课文整体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后者,需要结合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这一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这一题型,早几年高考已涉及。前文已述,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不属于评价技能,而属于应用技能,但是判断分析某人对某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则属于评价技能。

进行评价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评价离不开一定的准则与标准。准则是做出评价所依据的原则,一些常用的准则包括质量、效果、一致性等。标准描述的是评价对象在每一条准则上的好坏程度,可以是定量的(信息数据是否足以说明问题),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案是否优秀)。评价时需要将标准应用到准则上,例如,评价某一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分析:结论是否可以由论证的前提得出、论证的材料是否存在矛盾、信息数据是否支撑论点、论证过程是否充分有效等。②

总之,伴随高考测试方向的变化,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从信息、材料中辨析相关的主题特征,并能够围绕信息主题做出预测分析,以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目前缺乏实践层面的研究。笔者草撰此文,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师的注意,将自己的培养学生技能的心得抽象出规律性的文章,以推动历史教学的深入发展。

上一篇: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 下一篇:博弈最优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