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21 21:20:08

高考历史技巧

高考历史技巧篇1

关键词: 高考历史 选择题 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当前高考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看,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另外,选择题的位置一般处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体时间分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历史考试的成败。

选择题数量较多且考查非常灵活,但选择题有其特点和规律可循。下面我结合近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从审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两个方面谈谈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审题思路

审题是正确得出答案的前提和关键。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选择题,审题的内容和方法是相同的。

1.审清题干结构。选择题一般由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制语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一道选择题都由这三部分组成,有的只有两项,另外的条件限制不只是时间,还有地域、程度、政治力量、属性等方面限制。

2.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从备选项的干扰性看,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史实或观点错误;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潘煜乾

3.建立试题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明确考查的具体知识点。

【例题】(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称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审题思路:

审题干:题干叙述了什么?测试要求是什么?“百姓”的含义在战国时期发生变化,由对贵族总称变为民众通称。试题要求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看选项:选项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现象有哪些?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A、D选项不符合史实。B、C选项出现在战国时期。

找关联:关联点是“贵族”成为“民众”。贵族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由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形成不同等级的世卿世禄的贵族。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使世卿世禄向赐卿制度转变,宗法制衰落,贵族特权被废除,故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百家争鸣虽出现在战国时期,但与贵族制的废除无直接关联。

二、解题方法

要做好历史选择题,应从基础开始练习,具体表现为:牢记基础知识,挖掘知识的内涵;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注意把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历史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重视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也极其重要,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1.时段筛选法。所谓时段筛选法,是指解题时首先使用题干所提供的时代限制条件直接限制一些选项,筛选出一些相对符合时代特征的选项进行进一步辨析,以减少审题思路的头绪,从而利于最终确定答案。

【例题】(2013.天津卷)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解析:题干中假设的情景涉及的时间是1520~1820年,故“结尾的简短一章”应该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此相关的只有C项,18世纪60年代大西洋沿岸的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A项发生在15~16世纪;B项发生在16世纪;D项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选C。

2.史实支撑法。史实支撑法是指选项的辨析和答案的得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把史实是否正确作为基本标准。从史实出发,让史实说话,作为审题的基本着眼点。一般来说,史实表述错误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选项,正确的选项必须对史实的表述准确无误。

【2013.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解析:(1)题干提供的史实条件: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②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③苏联有过类似尝试;④苏联认为“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2)选项分析: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只有D项,它出现于1958年,符合①条件;当时中国对的认识与第②项一致;③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类似的尝试;④“”的实践与苏联的认识是相符的,造成了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答案选D。

3.排除法。

排除法是各科解答选择题的通用方法。它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审题方法,从排除的思维得出答案,亦可作为一种验证方法,反证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2013.全国卷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

第一步:先排除最明显错误的选项:C选项是列强侵华战争,与现代化无关。D选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是旧式的农民运动,不符合现代化潮流。首先排除C、D两项。

第二步:排除易混易错的选项:A项中的戊戌在概念上与不同,易被误认为,它不是现代化的表现。清末新政有现代化的气息,但三者构不成一个现代化的进程。A项可排除。

第三步:确定答案选项,B选项为正确答案。

高考历史技巧篇2

在考场上,考生要先答自己会做的试题,即先易后难,不要在难题上花时间太多。遇到不会的先跳过去,用铅笔标一下,等做完所有的试题之后再回过来做。这样就可以保证不轻易丢掉该得的分,也会使自己慢慢地出现顺手的感觉,有利于能力的发挥。如果继续做这些不会的题,即使攻克了,也没有时间做那些易得的分数,所以关键时刻敢于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有些解答题第一问就很难,这时可以先放弃第一问,直接做后面几问,到后来做较难的试题,力求各个击破。切记,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二、先常规,再技巧思维

大多数试题都会考常规思维和“双基”,所以在解题时应先使用最常规、最熟悉的思路去思考。当常规思维受阻时,再考虑特殊技巧。不要迷信“灵感”。

三、审题要细,答题要快,修改要慎重

有些考生答题一味求快,往往审题不清,便匆忙动笔,结果掉进命题者的“陷阱”之中,不得已再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整理思路。“欲速则不达”。看错一个词、弄错一句关键语言,都可能会“失足成憾”,所以审题一定要慢,有了这个“慢”,才能形成完整的符合逻辑的解题思路,才有答题的“快”。

1.审中心词。即“围绕什么问题,答什么”。这一步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做到“准”和“全”。选择题别忘了审答题方式,如反向设问、最佳选择题等。

2.审主体。即“答什么的什么”。这一步最为学生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要对“条件”、“表现”、“特点”、“异同点”、“实践”、“影响”、“意义”、“论述”、“历史地位”等仔细分析,不可盲目答题,发现问题后再回头思考。

3.审限制词。即“怎样答”。近几年高考题的限制条件都比较多,有时间限制、空间限制、角度限制、分值限制等。这些限制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答题思路中起着路标的作用。答题内容多少与详略,可以依据试题赋分确定。图表类试题(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一定要提炼图表所包含的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正确分析图表所反映历史现象和发展趋势,不要回答具体数据。有些试题往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就要求学生正确回忆、调动所学知识,根据试题回答问题。回答非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草拟提纲。即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标出,根据设问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作答。草拟提纲的好处很多,它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楚,要点突出,完整全面,且节省时间,防止因审题不清而在试卷上反复修改,导致卷面不清,书写不规范、不认真而失分。

(2)筛选要点,史论结合。史实和论点结合起来阐述,做到论从史出,不空发议论,不堆砌史实。

(3)把题目中直接要求或潜在要求运用的原理,结合史实深入分析、阐述,把所学的历史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得出深层次的理性说明。

关于材料题的分析,其答案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答案取自材料与教材的结合。即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得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答案,即材料+教材=答案。

二是答案取自于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包括材料来源、作者等,“从材料中来,回材料中去”,真正体现“材料解析”的意义。这一类型题的答案经常蕴含在材料之中,“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一个详一点,一个略一点。只要考生能读懂、准确理解材料,将材料中的相关文字适当加工、归纳,“对号入座”,便可比较容易地完成答题任务。这类题的特点是材料不受教材的束缚,是对教材的补充。

三是通过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中的知识加以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结论、启示。这就要求考生围绕试题的中心主题,从正反两方面回答,一般以正面回答为主,不能偏题或空泛,要紧紧结合试题所表现的主题加以说明。

对于江苏高考中选择性试题的问题,学生应当根据试题提示或要求,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和最能正确回答的一种观点答题,回答要注意史实与观点的统一,充分考虑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尽可能回答得全面、正确、合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四、问答题注意事项

1.尽量多答,重要的答在前面,不太重要的也要答,因为是得分制,多答不扣分,并且可以成为候补答案(如果前面的答案不完整或不准确时)。

2.在多答基础上,分层次作答。如(1)……(2)……(3)……或首先,……其次,……再次,……

3.评价要一分为二。如果分值为12分,那么评价的正面(或积极)意义要占8分左右,负面意义(消极)意义占4分左右。

高考历史技巧篇3

一、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营造新情境,主要是通过文字史料、图表史料等形式实现的。文字史料包括史籍、档案文书、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报纸杂志、口述史料,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文字材料题。图表史料包括照片、地图、表格、漫画、曲线图表、柱状图表、扇形图表,等等,此类试题可被称为图表材料题。从赋分和题量角度观之,高考历史文字史料试题占绝大多数。

二、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的解题秘诀是:把握时间最关键,明确空间拓视野,分清立场明身份,运用理论现素养,对照特征定范围,回归教材破题眼,史学范式必使用,适度假设证猜想。

1.把握时间最关键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大多数采用的是新材料,有的试题时间信息隐藏在材料中,因此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试题材料涉及的时间,从而开启破题的大幕。如:

例1 (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32题)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解析】这道题没有明确的时间,但通过“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智者的主流价值观――怀疑神灵,否认权威,由此开始分析试题。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f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神话故事,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C项错误;通过“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时间信息的秘诀是:隐藏时间在题中,关键名词露峥嵘;对照书本莫迟疑,磨刀不费解题功。

2.明确空间拓视野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在命题时,有时会有意忽略历史事件涉及的空间范围。如果考生不明确题目的空间范围,就落入了命题专家们巧妙设计的“陷阱”当中。要避免成为“牺牲品”,就要认清命题专家们的命题意图,认真解读材料,准确理解材料的信息,从而在题中“鱼目混珠”的信息里“慧眼识珠”。如:

例2 (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8题)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中国关税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是否丧失,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取代,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D项错误。本道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其空间因素是中国与世界市场,由此可见明确空间拓视野的重要性。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空间信息的秘诀是:历史空间要明了,题中材料最重要;把握主体明目的,排除杂念现目标。

3.分清立场明身份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由人物、国家、制度等构成的,一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带有阶级属性的。准确洞察了这些事件、现象、人物的属性,就找到了解题的“金钥匙”。

例3 (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1943年8月,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的局面

【解析】政府当时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没有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A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压制其他党派,不仅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且损害其团结抗日的形象,B项错误;由把“国共合作”作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C项错误;从题干中将“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的局面,D项正确。

【答案】D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立场信息的秘诀是:人物属性出书本,解题紧扣材料魂;排除无关信息后,功到答案自然呈。

4.运用理论现素养

高考历史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一样,也重视史学理论在试题中的运用,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和史学基本素养。这些史学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继承和发展、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个性与共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等。在解题时,经常要运用到。如:

例4 (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0题)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解析】这道题涉及1979年我国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题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都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形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标志是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项错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B项错误;C项符合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求,正确;由于中外合资、涉外经济、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都是全部或部分非公有制形式,D项不正确,其目的应该是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史学理论运用的秘诀是:史学理论很重要,分析题意要用到;熟练运用很关键,找准信息效果好。

5.对照特征定范围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要照顾到各地使用的四种不同版本教材,不能倾向于某一版本,其考查的内容,常常要游离于教材之外,但其“踪影”却能够在教材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中显现出来。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就是掌握一定历史时期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运用历史阶段特征解题,更容易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

例5 (2015年江苏卷历史第8题)表1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特征: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产生、兴起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初步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一度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因为“三座大山”的压迫而陷入“困境”。本题考查1914―19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此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4―1915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该时期工业发展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A项错误;图表反映了进口火柴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但国内新设火柴厂家,并没有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性局面,新增厂家数量和厂均资本额均有升有降,波动较大,B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进口火柴总额持续下降,而民族工业新设厂家每年都有所增加,反映了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项正确;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是在1915年,1920年民族火柴工业出现投资高潮,其原因既有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心理需要,亦有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还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收回利权”等思想的影响,D项不准确。

【答案】C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历史特征的秘诀是:阶段特征要记牢,解题经常要对照;准确把握心里明,不合题意排除掉。

6.回归教材破题眼

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大多数试题情境都非常新,但仔细地考量,还是可以发现,它们都与教材上的具体知识存在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们的“蛛丝马迹”。在与教材建立起对应关系后,才能够厘清题目中信息的知识依托及命题人的设计意图,为解题打开“方便之门”。如:

例6 (2015年山东卷文综第21题)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1929―1933年经济发展的状况。依据教材上的知识可知,苏联在1921―1928年推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1928―1937年,苏联开始工业化建设,于1936年确立斯大林模式,工业生产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呈现上升趋势;但苏联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排除C、D两项;由于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虽然经济得到恢复,但从总体上看,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排除B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回归教材类试题的秘诀是:管你情境有多新,教材也会现核心;选点对照理思路,结合所学得准星。

7.史学范式必使用

高考历史选择题有相当一部分会渗透史学范式,这些史学范式主要有:文明史范式、近代(现代)化范式、全球(整体)史范式、生态史范式、革命(政治)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等。

文明史范式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文明的纵向划分,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简单协作阶段、手工工场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从文明的横向划分,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生态文明史,四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近代(现代)化范式把“近代(现代)化”主要看作一个有特定内涵的全球历史大变革进程,也称现代化取向。它以农业文明到工I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全球史范式,也称整体史观,是从国际和全球嬗变的视角,正确评价、借鉴、批判历史事件的方式。全球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生态史范式,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革命史范式,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又是马列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如:

例7 (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7题)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本题通过“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以及“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考查对社会史范式的理解和运用。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C项不正确;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D项不正确。

【答案】B

例8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

由表2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本题通过图表,考查近代(现代)化史学范式。图表显示四国在1870―1913年的总产值虽然随着时间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着70%以上的控制地位。因此,A、C两项错误,可以排除;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重工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材料中没有此类信息,D项不正确;而B项中的“有所发展”符合题意。

【答案】B

【秘诀】破解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史学范式类试题的秘诀是:确定范式要当先,答案已经在眼前;正确内容要留下,不合范式放一边。

8.适度假设证猜想

高考历史情境式选择题所撷取的情境,往往是全新的内容,其选项设计也作了大幅度的变通,学生往往觉得题目和选项都是“陌生”的。因此,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假设法,先假设某一选项是正确的,然后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把不能够成立的选项排除掉,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如:

例9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5题)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在教材上并没有明确的叙述,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出正确答案,就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A项正确,但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也大相径庭,因此根本利益完全不同,A项不正确,排除;假设B项正确,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其态势既有紧张,也有缓和,并不是单一的“加剧”,B项也不正确,排除;假设C项正确,决定美苏两国关系演变乃至国际关系演变的根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消长和国家利益的不同,C项正确,符合题意;假设D项正确,由于美苏两国在争霸中,也有紧张对峙时期,并不是单一的敌对意识的“淡化”,D项不正确,排除。

【答案】C

【秘诀】正确运用历史情境式选择题假设法的秘诀是:逐项假设定正误,史实论证不可缺;运用理论也必要,试题再难也服帖。

高考历史技巧篇4

第一步,粗读材料,把握主题。

文字型材料解析题考查的是综合知识,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把握了主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解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主题呢?

首先,要巧用导语。试题前的引导语,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提示。

其次,要留意各个材料的排列情况以及各个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判断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第二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一般而言,审题要明确以下五点要求:一要明确本题有几问,分别问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易忽视以陈述句形式呈现出来的问题,从而造成遗漏,故应引起重视;二要明确限制条件和分值,即从哪些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几个要点;三要根据提示,界定答案的来源:是依据材料,是结合所学知识,还是结合两者来回答问题;四是明确答题方式,即找到行为动词:是要求我们归纳、概括,还是评析、评述;五是宏观把握各小题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

每个材料中都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准确解读这些信息是我们正确答题的关键。

我们应当怎样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呢?

首先,要以问题为向导,宏观把握材料主旨,以便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速建立起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此时可以借助段首句、段尾句概括全段的意思,也可以借助句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层次,搞清每层的意思,进行归纳概括。其次,要动手标记,用竖线将每层意思隔开,用横线、曲线、圆圈标出关键信息,以防答题时遗漏。最后,要格外留心材料出处、小括号里的注释、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它们往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或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要遵循两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两大原则分别是:(1)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2)先充分利用材料,再补充所学知识。

三个技巧分别是:(1)借用模板,主动构建。很多同学往往凭直觉答题,这样做容易造成思路狭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应当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分析各类问题的不同思维模式,主动地扩大思路,努力构建完整的答案。

(2)灵活迁移,灵活解决问题。最常用的就是扩大迁移和缩小迁移。比如就可将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扩大为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的科技特点。

(3)仔细审题,宏观把握命题意图,最终确定每个问题的答题方向。

第五步,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在组织语言和书写答案时,要注意“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术语化、条理化。

怎样才能做到上述要求呢?

(1)充分利用材料,但不宜过多抄袭原句,可以摘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词语。

(2)每个要点只答一遍(同类项合并,不重复表达)。

(3)每句话只表述一层意思(不表达多重意思)。

(4)联系、利用课本中的经典结论或观点。

(5)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习惯用语。

(6)掌握各类问题的规范表达方式,比如,解答评述类问题时,就一定要有叙述、有评价。

高考历史技巧篇5

一、选题

在做题前,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是先把所有的题目(所有的问题)以较快的速度扫视一遍,初步确定哪道题容易,哪道题稍难。在做题时采取先易后难的方针,先做容易的题目,若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完较多的题目,让自己能从容不迫地利用剩余的时间答难题了。这种做法是利用心理优势来做题。

二、审题

在审题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功”。审题时,多读几遍题目,除了要市清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外,审题要慢,才能做到答题快。在此过程别要注意四个问题:

1 对于长篇大论的材料,尤其是翻译过来的外国史料和现代文史料,有三至五则史料,每则史料都有四至五行,也就是学生所说的“没时间看”的史料。而这种史料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越长越易找到得分点。题目不外乎要求“从材料中找出某某事件的原因、影响”。在这些长长的材料中,一般答案的信息就出现在句首、句末或出处。因此,看到篇幅较长的材料题不用害怕,平时练就的一目十行的本领在这时便可派上用场,重点放在句首、句末或出处。

2 不少学生在看题目时同看到陌生的、书本从未出现过的名词,就绕道而行,做其他题去了。这正中了出题者的圈套,出题者常用一些书本所没有的词汇如“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新的文化因素”“世家大族”等,作为一份题目区分度的表现,以此拉开优生和差生的分数距离。其实这种题目并不难,它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碰到陌生的、专业性较强的词语时,要多读几遍题目,并把那些名词迅速转化为课文内容,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就能较快地解答问题。

3 注意限定词,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历史在较多时候考查到学生的语文水平:(1)对文言文的翻译;(2)整段话的归纳分析能力;(3)对“定语”即限定词的提炼。这几年的高考是“一边倒”,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全是清一色的材料题,这类题目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所以,我们在分析题目时一定要细心,边读边画,把所有的限定词都找出来,按限定词的范围去找答案,逐渐缩小范围,最终找到求答项。若有时间,还可回过头拿求答项去套题目的多个限定词,以保证万无一失。

4 审题时的构思对考生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回答主观题时没有养成精心构思、草拟提纲的习惯,这是主观题拿不到高分的重要原因。审清题意后要边构思边拟提纲,除了答题时一定要答到得分点上外,还要围绕题目所问问题展开。做到条理清楚、要点齐全、层次分明,提纲包括:答题层次、每层要点、详略之处。

三、习惯养成

1 在做题前,要求学生先把所有的题目(所有的问题)以较快的速度扫视一遍,初步确定哪道题容易,哪道题稍难。这在文综考试当中最多花3~4分钟的时间,正是有了这一步骤,才能使我们在做题过程中做到先易后难,保证会做的题都能得分。减少失分率。

2 平时多做材料题,在做题过程中带着问题去看材料,一面看一面画出相关信息,材料题不外乎有三种问法:(1)从材料中……(2)据所学知识回答……(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于第(1)(3)两种,就是要求我们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中基本具备我们所要找的得分点。若是古文,定要把它译成现代文,若是现代文,特别是句子较长的,要归纳并尽量简练。不管是哪种形式,都要最大程度地符合课文的语言表述,因为课文的表述是最精练、最准确的。材料题和语文英语一样需要一种感觉,因此在高考前一个月内,最少两天做一道题,找到做题的感觉,高考才能考好。

高考历史技巧篇6

想要找出有针对性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就要清晰地把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有意识记不到位。这里所提到的有意识记一般是指集中学生注意力,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达到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在高中阶段,学生进行有意识记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而且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避免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高中历史涉及大量的时间和人物,需要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到更加巧妙的记忆方法。但是高中历史的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不断强化记忆,确保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如果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无法进行有意识记,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控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坚实的基础,还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陷入困境。(二)对知识一知半解。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容易遗忘,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牢牢地记住那些知识点的目的。我们如果翻开高中历史教材,将会发现大多数的高中历史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意义和性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涵盖很多的历史意义,如果单纯死记硬背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随着历史事件的不断增加,需要学生背诵的历史意义增多,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部分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知识点,不能有效地理解知识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灰心丧气。(三)缺乏对方法与技巧的思考与应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一特点增加了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作为一个文科科目,历史不是只靠背诵知识点就能学好的,学习历史也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部分学生未完全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致使课堂学习中问题频出。出现这种问题不只是学生的原因,教师也有问题。历史教师不注重对学生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引导,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对知识点给予全盘讲解,但是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学生方面,大多数学生未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分析,未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匹配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致使学生在整个的历史学习中毫无章法,学习压力上升,知识与能力跟不上历史学习的要求,最终成为学困生。

二、引导高中历史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一)强化记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高中学生要强化自身的记忆,避免出现惰性心理。在初中阶段,虽然一些学生具有比较优异的历史成绩,但是高中历史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背诵这些知识点,尤其是那些需要不断强化准确记忆的知识点。高中学生潜在的懒惰心理,致使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固,影响了后续对知识的应用。其次,教师的指导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对知识的遗忘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有计划地复习,强化记忆。(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理解对掌握历史知识点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想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需要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阐述知识点的表层含义,还要向学生渗透更深层次的含义,逐步培养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的好习惯。(三)注重方法与技巧的应用。历史学困生本来就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如果要缩小甚至赶上其他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而历史学困生在这一方面显然存在巨大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引导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引导学生思考与知识点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清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高考历史技巧篇7

关键词: 高考历史题 选择题 材料问题答题 材料论证题 答题技巧

2012年河北省迎来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在备战高考和考后的反思中我体会到,要想改变历史学科得分较低的现状,除了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全国课标卷分三类题型: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材料论证题。选做题都是材料类问答题,但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时空定位

“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以凸显历史发展主线”[1]。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时空结合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明确时间和地点是答对所有历史题的前提。确定试题内容所发生的确切时间,再现这个特定时间内的重大事件、时代特征等,就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的选项。如2012年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3题:看到题干中的1992年的中国,就可联想到当年发生的大事――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党的“十四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只有A项“市场经济改革为社会共识”符合题意。

2.题干聚焦

先不看选项,先审题干,阅读题干,对题干文字进行最大限度的浓缩,在这一过程中出题意图将会逐渐凸显,选择意向会在头脑中形成,然后将选择意向与答案相印证,从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2011年课标卷第34题:仔细阅读题干就能得出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总额成正比,即工人的工资与国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一结论与所给选项相印证,就可得出C项“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即正确的结论。

3.干扰项排除

即运用排除法。排除法的运用原则如下:并列关系的应排除;答非所问的应排除;与题干重复的应排除;因果倒置的应排除;选项基本相同的应排除;绝对化的选项要格外小心。

二、材料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1.坚持论从史出

出题人往往选取与教材不一致的材料,用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所以要依据设问的要求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但对一个问题的正确理解,不仅依赖于有足够的史料,而且依赖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所以不应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2.审读设问

首先审准答案来源。近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设问方式有三种:“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提炼归纳即可;第二种提示语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此类题的答案来自教材;第三类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联系教材。

其次审准问题要求。每一个材料问答题都会有一些答题要求,如比较、归纳、列举、说明等。要求不同,答案内容就会不同,所以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为下一步答题指明方向。

再次审准主干语。主干语即所需回答问题的核心,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最后审准设问分值。设问的分值是答案详略的提示,分值大,回答要详细些,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些。

3.带着问题读材料

在上一步审读设问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材料。先读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带问题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针对性,减少干扰,使答题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作者、国别,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信息。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开头和结尾一般都会总览全文,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省略号两边往往有答案。

带问题读材料的过程也是加工材料、提炼信息并为组织答案而打腹稿的过程,提炼信息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提炼出显性信息,即从材料内容本身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中找出相似点,即提炼隐性信息。在提炼信息的过程中把有价值的材料勾画出来,以便迅速便捷地为答题服务。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这个中心,材料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而明了材料间的关系就不至于答跑题,尤其是回答开放性的最后一问更是如此。

4.规范作答

首先答好第一问。材料问答题有多个设问,设问与设问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设问的作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作答,所以答好第一个设问意义重大。

其次要求做到序号化(或段落化)、要点化、术语化。答题要分清层次,所以要求序号化(或段落化);答题要突出重点,所以要求要点化;答题不要口语化,要用历史语言答题,所以要求术语化。

三、材料论证题(小论文式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这一题型在2009―2012年课标卷中连续4年出现,均占12分,而且连续4年得分较低。做好此类题要树立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首先要提炼观点,明确材料观点是什么,材料有几个观点。其次要亮明态度,明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论证材料中的哪一个观点。再次要用史实论证观点,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或内因、外因,以及国内因素、国际因素,等等,但不要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要用史实来说明观点,即要有论证过程。

在审题过程中要写一简要提纲,列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和每个论证角度用到的基本史实,还应注意不要写成文学性的作文,也不要写成提纲,而应表述成文,另外涉及的史实不要展开。

四、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

考生在开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就应确定选做题。确定选做题一般依据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设问方式,从中选做“根据材料回答”题,答案全在材料中,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二是根据熟练程度,尽量选择知识储备最多的题。

选做题的设问往往以比较题的形式出现,如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异同点。其中比较不同点时,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答题时可先把较好答的一方列好,据对称性另一方很容易就能答出来。

当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能力,仅凭答题技巧,就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在基础功扎实的基础上,掌握较好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定是高考成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出自徐莹《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高考历史技巧篇8

在应试教育与大班教学制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十分青睐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不太关注,甚至在教师的精力不够的情况下,会出现放弃学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情况。而在现代教学的大环境下,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必然要求,这里的“人”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根本,教师要千方百计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科学习与进步。对于学困生不仅不能放弃,反而要引起极大的重视与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助学生脱困。

1 高中历史学困生产生之原因分析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很多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的提出,也使教师的一些传统的与现代教学不相适应的学生理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教师在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方面更加科学。欲为学困生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多帮助,教师首先要能够清楚的把握学生之所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掉队的原因,这样才能提出改善之策。本人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困生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如下几条:

1.1 在有意识记方面下的工夫不够

所谓有意识记,就是学生注意力集中,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进行记忆的一种记忆方法。结合高中历史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进行有意识记是十分必要而关键的。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基础掌握知识点,摒弃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然而,在一定情况下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也具有其实际意义。高中历史有很多时间、人物等,这些知识点学生如果能够找到理解的方法巧妙记忆当然更好,然而很多知识点则需要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不断强化记忆的方式加以掌握,如果学生不能有意识的进行记忆,不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学生就很难把握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没有牢固的基础,对学生进一步进行的知识点的学习及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陷入困境。

1.2 不注重理解

上面我们分析了一些学生由于在记忆一些知识点的过程中不能反复强化而导致学习困难,下面我们来分析由于不能理解知识点而引起的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进行死记硬背十分必要,但是,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应该建立理解的基础上。翻开历史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很多知识?c的掌握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例如:由于高中阶段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的深入认识,需要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及性质等,尤其是历史事件的意义,一个事件的意义可能就会有五、六条,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会产生很大的记忆难度,并且随着学生学习的历史事件的增加,需要掌握的意义的增多,会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而目前导致历史学困生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却没能有效理解,使得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头大”,致使学生出现灰心丧气的情况。

1.3 不注重方法与技巧的思考与应用

在这个竞争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时代,不管在哪一行业想要脱颖而出,都需要注重方法与技巧的使用,蛮干不仅耗费时间与精力,也难以达到良好结果,学习这个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是如此,部分学生由于没有遵循这一特点,导致前路困难。历史作为文科科目,很多人认为只要记记背背就可以,实则不然,历史学习也需要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而目前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导致学生历史学习困难的情况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对学生就方法与技巧的引导及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教师一节课全盘进行知识点讲解,很少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也不能积极的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对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总结,导致学生整个的历史学习十分无章法,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并且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难以跟上历史学科学习的要求,最终成为学困生。

1.4 应用能力低下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定义有一定的变化。传统教学中所谓历史学困生,就是不能机械地记忆知识点的学生,而现代教学中的学困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难以应用知识点。在这个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占据突出地位的新时代,学生在大型考试中想要取得令人满意的优异成绩,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而一些学生虽然脑海中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点,但是面对一道题目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结果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最终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困难,他们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困生,原因就在于不擅长应用知识点。

2 引导高中历史学困生摆脱困难的良策

面对学困生问题,教师一方面不能回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历史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学生才能甩掉“学困生”的帽子。上文中对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几个原因已做了具体分析,下面本人有的放矢,针对原因提出转化策略:

2.1 学生要有意识的强化记忆

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避免一个字“懒”,一些学生原本历史成绩还比较优异,但是由于进入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增多,学生出现了懒惰现象,尤其不愿意对一些需要不断强化记忆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掌握,致使学生的基础不牢固,那就更不要说对知识点的应用了。当然,不管是在知识点方面还是有效学习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都是十分关键的,高中历史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的强化记忆也要加以指导,尤其对学困生,教师更要循循善诱。教师在引导学生强化记忆的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规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往往会出现遗忘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要能够及时复习,有计划的复习,逐渐使短时记忆成为长时记忆乃至终身记忆。

2.1 鼓励学生理解

虽然理解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弥足重要,但是要想学困生能够通过理解知识点的方式有效掌握知识点并走出困境,对教师而言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教学工作。学困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较差是一个瓶颈,由于学生的历史成绩较差,导致学生不愿意对知识点进行过多的思考,更不愿因去剖析其深刻的内容,在学生这个内因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这个外因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需要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阐述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含义的更深层次的渗透,逐步使学生养成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好习惯,这样学生也能够逐步摆脱困局。

2.3 讲究方法与技巧

历史学困生本身就已经是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落伍者,因此想要赶上其他学生的步骤并克服现有的困难,势必要更加注重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而学困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方法与技巧的应用无疑是低能儿,因此,教师尤其要对学困生进行耐心指导,授之以渔十分关键。本人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与技巧应该与知识点的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方法与技巧对知识点学习的促进意义。例如,梳理知识框架就是一??十分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讲解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将与该事件相关的一系列时间进行梳理,这样学生就更加清晰,此时教师还应该叮嘱学生也要有效的采用该种方法,这之类的学习方法十分多样,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模仿学习,也可进行自我总结。

2.4 培养学困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的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作为现代历史教师应该有深刻的体会,针对学困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不佳的情况,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灵活应用的机会,即使学生内心排斥对知识点的应用,教师也要积极推进。例如,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题目,让学生思考与作答,在外力的作用下,学生也能够逐渐领悟到该如何应用知识点,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服务范文 下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亮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