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9-28 15:13:02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181-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按照每年0.1%的速度增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进行胃肠手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慢、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度均会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及管理造成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为此,该文特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术后临床特点,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50例,均为2012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占据25例。对照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9岁和50岁,平均年龄(65.22±0.24)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5例(60.00%)和10例(40.00%)。观察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患者分别为78岁和51岁,平均年龄(65.29±0.20)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4例(56.00%)和11例(44.00%)。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比较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保证环境的舒适;给予患者进食、胃肠减压及用药指导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较差,加上切口疼痛的影响,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加大患者术后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大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关心、鼓励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2)血糖监测:接受胃肠手术的应激性刺激及肠外营养支持,均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机体功能下降,使患者血糖控制较困难。针对此现象,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心悸、呕吐等现象时,应立即检测患者的血糖,告知医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泌尿道护理:胃肠手术一般在术前留置尿管,待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及病情缓解后,及时拔出尿管。在尿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的尿道进行消毒,并将消毒棉垫覆盖在尿管的尿道口,降低留置尿管感染的发生率。

(4)用药护理:接受胃肠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手术应激反应会加剧患者血糖的波动。因此,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适量的胰岛素注射,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最佳范围内;随后在术后第4天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体征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血糖值及护理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值对比

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12 h、24 h及48 h血糖值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知,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为92.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为68.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段血糖值[mmol/L,(x±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表2 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系统代谢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接受胃肠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也在不断的扩大,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因素、身体及手术应激反应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血糖难以控制,促使高血糖几率的增加[3]。

糖尿病患者胃肠手术后的临床特点有:(1)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对胃肠手术的耐受性差,手术的风险较高,加上手术本身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使得患者的血糖升高,导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下降。(2)术后禁食会导致患者的血糖波动,导致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发生,而高血糖会导致患者胃肠道粘膜蛋白的形成,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难以恢复[4]。因此,对行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理念已不再以护理操作技术为中心,而是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理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给予患者关心、尊重及鼓励,将对患者的照顾落实到细节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血糖监测护理、并发症护理及用药指导等措施,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患者血糖的波动,促进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通过从患者的心理着手,解除患者心中的苦闷,使患者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5]。

在该研究中,通过对行胃肠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12 h、24 h、48 h血糖值分别为(7.74±3.35)mmol/L、(6.43±2.64)mmol/L、(6.10±1.54)mmol/L,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29-0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由环境、免疫及遗传等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等,久病可引起多种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并发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2]。为了防止病情加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因此加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现将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综述如下。

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护理

1.1 低血糖反应护理 低血糖反应是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饥饿、头晕、心慌、出冷汗、手足震颤,甚至是昏迷、死亡,其原因主要是使用治疗糖尿病的降血糖药过量[3]。主要护理措施有:(1)随时备好食糖块、点心、含糖饮料、水果等食物,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出冷汗等症状,立即进食,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并及时测血糖,以便调整用药量;(2)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并根据每个患者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饮食方案;(3)严格按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后20-30min 内准时进餐。

1.2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护理 本症多见于Ⅱ型糖尿病,年龄相对偏大(50-70岁)者,表现血糖异常升高,但尿中可不出现酮体,血渗透压升高。患者往往在发病的初期并未注意,直到意识障碍时才警觉,极易导致昏迷、死亡[4]。主要护理措施有:(1) 老年患者反应比较迟钝,身体有轻微不适就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达到预防目的;(2)可用胃管大量补液,应先快后慢,这样可防止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发生,同时鼻饲流质饮食提供所需营养,并使用小剂量胰岛素以及监测血糖浓度;(3)嘱病人多饮水,给予其持续低流量输氧,积极抗感染。

1.3 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Ⅰ型糖尿病,是由于感染、胰岛素剂量不适当减量或中断、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诱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严重时昏迷,可危及生命。护理措施:(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寻找和去除可能存在的诱因;(2)按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3)正确检验各项生化指标,按照结果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4)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5)加强皮肤护理和其他各项生活护理。

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护理

2.1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致肌无力、肌萎缩、以致瘫痪,发生后预后差,且治疗困难,但预防确实有效。护理措施:(1)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足部防护的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2)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3)定期检查足部皮肤,及早发现鸡眼、裂缝、水疱、擦伤等,及时治疗,防止感染;(4)采用多种方法促进足部末梢血液循环,如戒烟,适当运动;(5)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必要措施治疗局部溃疡

2.2 糖尿病眼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随病情发展均有眼部并发症,这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对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导致病变。因此要:(1)积极监测血糖,提供调整降糖药的依据;(2)减少活动,避免血压升高,引起眼底出血;(3)经常检查眼底,并加强眼部保健,避免用眼过度;(4)保持大便通畅;(5)适当使用眼药膏涂眼,戴眼罩,并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防止意外。

2.3 糖尿病肾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肾能衰竭及致死的主要原因。护理措施:(1)此病病程长、花费大,且反复发作,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同时保证全面营养;(3)定期检测尿常规及尿蛋白量,对该病作出早诊断早治疗;(4)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而高血压和该病又是恶性循环的。

2.4 神经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病率极高,合并该病变的护理极为重要[5]。护理措施:(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疑虑,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2)对于剧烈疼痛者,除使用止痛剂外,还可以按摩及理疗,以改善血液循环;(3)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3)膀胱功能障碍者,则要帮助病人使膀胱内余尿排出;(5)脑神经损害者,则要应根据不同病变, 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总之,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但它是损害多系统的终身性慢性疾病,通过正规化治疗,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参考文献

[1] 邱玉平.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23): 173.

[2] 王晓蓉, 郑海娇.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35.

[3] 黄亮, 韩冰, 马小燕.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J]. 哈尔滨医药. 2009, 29(6):125-127.

[4] 黄伟英.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广西医学, 2007,29(9): 1473.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59-02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常见的一种疾病,经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素抵抗,患者发病后,其血糖会急剧上升,对孕妇和胎儿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对其进行血糖控制和药物治疗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该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该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7月,该研究中,排除患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以及血液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该次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1~36岁,平均年龄(28.16±2.17)岁,孕次1~4次,平均(2.14±0.37)次,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 年龄范围22~36岁,平均年龄(28.84±2.91)岁,孕次1~5次,平均(2.83±0.75)次,其中初产妇12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定时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保持病房内环境良好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①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因此一旦患病就会担心自身健康以及胎儿的安危,因此针对患者的这一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向患者详细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就可得到有效治疗,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②血糖监测: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时,可引导患者学习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糖监测,通常情况下一周监测一次,对于特殊情况患者可每天监测一次,并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和分析[2]。③饮食护理: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措施,首先由营养师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每例患者个体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制定合理的食谱,根据食谱为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患者的饮食中注意要增加热量高的食物,保证患者对食物热量的需求。④合理运动: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而且有利于患者内分泌情况的调整,从而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调节控制。⑤给予胰岛素:在给予患者饮食和运动护理后,若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此时可合理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通常于患者饭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对患者餐后的血糖发水平进行调控,若患者空腹血糖值较高时,可在晚上十点左右注射胰岛素,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护理后的遵医行为,其中包括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运动依从以及血糖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 h血糖值。

1.4 统计方法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运动依从、血糖监测的遵医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所有观察指标数据经过反复核算无误后,均录入SPSS 20.0软件中进行处理。

2 结果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运动依从、血糖监测依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可知,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对比,观察组患者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妊娠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该类糖尿病是随着妊娠期而发生的,因此患者不仅存在糖尿病,同时存在糖耐量减低以及空腹血糖不良的现象。妊娠糖尿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均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何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是目前医学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研究表明,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但是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血糖水平[4]。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它能够使护理目标化、程序化、具体化,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护理差错,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制定并实施护理目标,对患者进行引导,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干预中,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而且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5]。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母婴出现低血糖现象,在护理过程中,搭配合理的饮食,同时采取相应的运动治疗、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整个临床护理路径中,从多方面出发,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不仅有利于患者机体免疫机制的增强,而且能够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6]。

该研究中,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用药、运动依从、血糖监测的遵医率分别为96.00%、92.00%、84.00%和88.00%,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血糖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分别为(5.87±1.07)mmHg和(7.46±1.68)mmHg,数据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预防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76-01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在该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较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四肢乏力,心慌,多汗等 ,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意识模糊,甚至出现昏迷情况,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心理机能减退,低血糖的发生和引起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均较大,需要在临床护理中引起格外重视,重点预防。我科采用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病患者低血糖发病率,现将方法加以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48例,女34例,其中入院前曾发生低血糖的患者22人,低血糖昏迷6人,患者年龄62-87岁,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糖尿病病程5-22年,单纯口服药物治疗36例,胰岛素治疗28例,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18例。

1.2护理措施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即对每位患者发生低血糖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个体化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阻断低血糖风险因素的发展,预防低血糖发生,并在治疗过程中逐步修订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1.2.1入院资料采集

依据邹树芳,杨非柯等报道,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增加、胰岛素使用不当、联合用药、过量运动、过度节食等[2][3]。责任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病史、对糖尿病认知程度、运动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心理状态等,对既往有过低血糖发生的患者,着重了解发病的症状、时间、频率、可能诱因,依据资料综合分析,制订个性化预防性护理计划。

1.2.2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减退,且文化程度、家庭环境不同,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大多较差或存在偏差,在住院期间反复进行科内小讲课,发放宣传画册,并同时邀请家属参加,共同宣教,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指导,使老年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知识,特别是低血糖发生原因,症状,如何防范和急救措施,增加糖尿病认知度。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恐惧、绝望、无所谓等多种心理状态,责任护士在与患者交流中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如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手段,对患者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看到糖尿病的可防性和可治性,以及不防不治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1.2.3饮食、运动指导

合理的饮食结构及运动方案是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疾病发展的基础,是糖尿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护理人员除在健康宣教中反复告知合理的饮食、运动方案对糖尿病的重要性外,依据血糖监测结果,分析每位患者血糖与饮食、运动之间的变化规律,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及时沟通,个体化的制定饮食运动方案,责任护士在进餐时间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指出患者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并协助修正,依据血糖情况及时指导患者增减食量及运动量,逐步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运动方案。

1.2.4用药的护理

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自理能力下降,且多合并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用药时间各有不同,易发生因药物过量或服药时间错误造成的低血糖,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种类、剂量和药物与饮食时间配合上的准确,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用药方法。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不盲目遵从医嘱,依据血糖监测情况、患者一般情况特别是已经或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用药安全。

2 结果

经过合理的预防性护理后,上述病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患者5例,7人次,均为住院早期,症状主要为饥饿感、轻度心慌、出汗,均得到及时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合理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病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需终身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对较长,联合用药多,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记忆、思维能力逐渐减退,低血糖发生率高,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性大,临床护理中要重点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科学饮食,规律运动,正确合理用药,做好心理护理是老年糖尿病护理的关键[4]。预防性护理包括上述措施,并强调个体化设置,能够帮助老年人建立正确的疾病自我管理习惯,增强低血糖症状的识别能力,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范能力,及时识别早期低血糖症状,减少治疗中的错误,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等.内科学第8版[M]. 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

[2] 邹树芳,徐芬,李争.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6(4):29.

[3] 杨非柯,刘竞芳.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1):23-24.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护理干预是降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保证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在24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孕周37至42周有48例,孕周未到37周有10例;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有13例;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空腹血糖>5.88mmol/L,或者耐糖量>11.1mmol/L。

1.2护理方法

1.2.1妊娠期

(1)产前检查与指导。定期给患者进行产前检查,看患者有无妊高症、羊水过多等现象,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和调整,通过B超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患者每月体重增长应在1.5kg以下,避免患者出现肥胖症,对妊娠结局造成影响[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主动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消除患者内心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听些轻缓音乐,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3)饮食护理。若患者妊娠前体重60kg,每日进食量不超过250g。依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合理安排饮食,以低含糖量食物为主。(4)合理使用胰岛素。当患者饮食控制效果不佳,可改为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糖状况,选择适宜的注射位置,并控制好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和预防。

1.2.2分娩期

(1)患者在分娩期间,子宫收缩加强,糖原消耗量大,进食量较少,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等症状。因此,在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应每隔1至2h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并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注射适量胰岛素,以避免低血糖症状的产生[3]。(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原利用缺乏。使产程延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产程进展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所以,保证产程顺利进行。(3)若患者血糖过高,将增加耗氧量,出现缺氧性症状,引发胎儿窒息。这时护理人员应对胎儿心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查看羊水状况,及时防治缺氧症状,同时查看患者有无并发低血糖症状。

1.2.3产褥期

(1)产后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产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激素会急剧下降,容易在体液流失、产后出血影响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症,这时应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2)产后患者免疫抵抗能力较弱,同时在阴道分娩操作、留置尿管等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现象。所以尿流留置时间不宜大于12h,并指导患者注重个人卫生。对切口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并保持阴道清洁、干燥。(3)对新生儿血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低血糖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新生儿由于低血糖而引发的脑损害现象。

2.结果

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38例选择自然分娩,20例选择剖宫产 ,其中妊高症1例,早产1例,无低血糖症状发生,产后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2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给予适量10%葡萄糖,血糖得到恢复。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糖代谢现象,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史、肥胖症史、巨大儿史、流产史等,容易并发低血糖、早产、感染等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健康及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给予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显著性的效果。首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将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并给予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内心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以改善妊娠结局。其次,加强孕妇产前检查和自我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孕妇存在异常现象,并及时给予有效的诊疗措施。通过对孕妇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并积极防治妊娠期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分娩护理措施,同时在产后对母婴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保证母婴安全。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妊娠结局均良好。

参考文献:

[1]管田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7(08):65-66.

[2]赵桂,黄五星.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7(05):34-35.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等疾病之后第四大危害性疾病[1]。老年人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较差,而糖尿病本身亦可降低组织愈合能力,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期间对54例进行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其中男23例,女31例,66~79岁之间的患者43例,>80岁者11例,平均(76±1.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40例,首次发现糖尿病1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6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 mmol~10.0 mmol L,18例患者血糖水平≥ 10.0 mmol L。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评价方法

选用Torrington和Henderson肺部危险因素评分表[2],对所有患者术前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实验组依据评分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包括强化护理、吸氧、心理护理、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避免免情绪激动、早期使用静脉泵、早期活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3 护理干预

3.1 术前护理

3.1.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吸烟患者劝其立即戒烟[3],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3.1.2 解除患者心理压力,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术前要求的范围11~14 mmol/L之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2 术中护理 手术和麻醉对糖尿病患者代谢产生明显影响,患者易产生高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低血糖等并发症。所以术中应做到:①监测血糖,每2 h监测1次,控制血糖(11±5.5)mmol/L;②监测离子,注意体液丢失;③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物及平稳的麻醉深度;④严格无菌操作。

3.3 术后护理

3.3.1 控制血糖 定时监测血糖,患者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出汗、饥饿、软弱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测血糖,当血糖≤5.5 mmol L时,停用胰岛素,同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 ml。

3.3.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预防和处理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快且有烂苹果气味、尿少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3.3.3 维持合适的室内环境和增加肺活量 维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紫外线消毒。根据护理评估为患者制定详细可行的肺活量锻炼计划,如病情允许可给予半卧位;指导患者呼吸方法(如缩唇呼吸、吹气球功能锻炼);拉吊环3次/d,每次5~10下,以增加肺活量,避免肺部并发症。

3.3.4 促进排痰[4]加强口腔护理、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咯痰方法,鼓励自行咯痰;对低效咯痰者每2~3 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咯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护士及时评价实施的有效性。

3.3.5 功能锻炼 术后使用静脉泵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在医生指导下协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4 护理结果

实验组27例中,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27例中,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是一类比较严重的创伤,骨折后长时间卧床,患者胸廓横膈运动受限,支气管分泌物随重力流向肺底,严重影响对细菌的清除,肺叶基底段易发生水肿,形成坠积性肺炎;更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的减少,更易诱发呼衰及败血症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护理此类患者时重要环节是预防肺部感染和有效控制血糖,此外,强化护理方法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实验组对患者实施“早雾化”、“早助咳”,早期功能锻炼、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早期使用静脉泵等措施,并确保各项有效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把握各项护理措施的强化落实时机,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只要以上措施到位,护理得当,老年股骨颈骨折并且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都能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确保手术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陈静娟,沈蓉蓉.高血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护理学杂志,2007,11(4):36-37.

[2] Hugo Esteva,Alberto Marchevsky.Original articles:Neural networks as a prognostic tool of surgical risk in lung resections Ann.Thorac.Surg,2002, 73:1576-1581.

[3] 全常群.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6(7):1657-1658.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7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LIU Xiao-yu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Qingshui People’s Hospital,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74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6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ypoglycemia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adopted. Results Among these research objects, 23 patients’ symptom were due to poor diet control, accounting for 38.3%, 10 cases of excessive exercise, accounting for 16.7%, 19 cases of improper drug use, accounting for 31.7%, 8 patients with other factors, accounting for 13.3%. Th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good results were achieved.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ypoglycemia symptoms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unsuitable diet restriction, excessive exercise, improper drug use, and their declining body function, if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aken, it would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Hypoglycemia; Nursing intervention

糖尿病低血糖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目前国际对该类疾病治愈仍无较好的方法,只能保守治疗,不能彻底治愈。人类机体随着年龄增长,其器官功能及组织结构逐步退化,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力、自身免疫力等均逐步下降,是导致各类型老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老年疾病具有病程长、康复慢的特点,因而针对该类患者的临床?o理需要具有充分耐心与细心,且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糖尿病低血糖是指因治疗不当而导致患者出现血糖过低,可影响身体的正常神经系统,病情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1]。为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生活质量,对该院诊治的60例老年低血糖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该研究将重点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5.1)岁,病程13~21年。60例患者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1.2 方法

通过对选取的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得出引发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的理由。最后医护人员根据这些理由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选取的6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分析:其中有23例患者因为饮食制约不合理,10例患者因为运动量过大,19例患者因为用药不合理,还有8例患者是因为其他因素。然后医护人员根据这些患者的实际症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的理由

3.1.1 饮食制约不佳 老年糖尿病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饮食制约不合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理由在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不到位,常常会出现过度制约饮食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3]。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常常有肠胃功能紊乱的症状,很容易导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够。

3.1.2 用药不当 ①没有及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量;②服用的降糖药物量过大。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所服用的胰岛素剂量和其他降糖效果的药物量较大,或者注射的胰岛素剂量较大[4]。这样快速降糖法很容易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迅速下降,甚至出现急性低血糖症状;③忽略了对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所服药物。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存在其他各种病因,这样在服用多种药物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降血糖的效果。

3.1.3 运动量过大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进行运动也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长时间进行运动,从而导致运动量过大,引发低血糖症状。尤其是当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水平较低时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增加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

3.1.4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新陈代谢功能逐渐下降,身体调节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同时,更重要的是老年患者肾上腺激素R受体兴奋性下降,植物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等多种病症发生导致肾上腺反应出现异常现象,从而引起糖尿病患者原来储备物出现不足和胰岛素储备过多等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3.2 护理策略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一个较?槌<?的并发症,其临床病症主要表现在面色苍白、紧张、焦虑、出汗,血糖快速下降等,以及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因此,给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采取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心理护理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耐心的向糖尿病患者讲解病情发生的具体情况,以此来增强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应该积极告诉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让患者配合治疗,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3.2.2 健康教育 在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通过对这些患者采取一般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措施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的认识,从而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展低血糖的几率。

3.2.3 用药指导 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严格监督和管理患者的用药情况,从而确保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剂型正确,并且还应该准确把握注射的时间,有效防止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降糖速度过快而引发低血糖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记忆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漏用、错用、重复用药的情况[5]。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不断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留意患者正确用药。

高血糖病人护理措施篇8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手术并发症;眼科疾病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国内糖尿病患病人群逐年提升, 有报道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2.5%左右, 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1,2]。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性眼科常见疾病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性眼科疾病患者114例, 按照随机分组, 每组各57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 女19例, 糖尿病病程3~15年, 其中白内障患者34例, 青光眼患者12例, 视网膜脱落患者11例;对照组男性35例, 女性22例, 糖尿病病程2~16年, 其中白内障患者30例, 青光眼患者17例, 视网膜脱落患者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首先进行术前护理:做好心理护理, 入院时向他们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发病机理, 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叮嘱患者按时应用降糖药物, 密切观察血糖变化;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 争取患者配合手术治疗;术前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冲洗结膜囊与泪道, 剪去患眼睫毛, 严格无菌操作。白内障和网脱患者进行充分散瞳, 青光眼患者及时缩瞳;同时指导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定量进餐。饮食控制不仅仅是限制食物, 主要的是限制吃的总热量。通常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确定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其次, 做好患者术后一般护理: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运动指导, 白内障和网脱的患者, 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 特别是头部的运动, 猛然低头弯腰, 防止咳嗽等运动过猛造成晶体移位、缝线挣脱、视网膜再次脱落等。指导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患者保护滤过泡, 避免碰撞和用力揉术眼。第三, 做好针对性的专科护理:询问切口疼痛情况, 如有剧烈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要查看是否有感染、前房出血及眼压增高等, 网脱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 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手术当天疼痛考虑手术牵拉眼肌或高眼压所致。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 及时通知医生[3];网脱患者术后给予恰当, 使裂孔处于最高位, 应告知患者保持的重要性, 有利于网膜复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轮流保持俯卧位、面向下坐位、面向下步行位, 原则上每2h变换1次, 防止压疮的发生;青光眼术后注意询问有无眼痛、头痛, 密切观察眼压等情况。为促进术眼前房形成遵医嘱使用散瞳剂, 确认眼别, 严防差错发生。教会患者控制情绪的方法, 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眼压再次升高;叮嘱患者按时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 遵医嘱按时滴眼药水, 动作要轻柔, 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法;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并对病房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出现障碍使得引发了眼部疾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比如患者的血糖浓度升高, 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增多进而转化为山梨醇, 使晶体内渗透压增高, 吸收水分, 纤维肿胀变性而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发生[4]。长期的血糖升高则会引发眼部微血管病变, 出现视力下降、视中心暗影、视物变形最终出现新生血管, 而血管破裂造成玻璃体出血机化牵拉视网膜脱落造成失明。而青光眼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在手术治疗时容易出现前房渗出及伤口不愈合, 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本院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首先护士对患者的心里状态进行评估,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讲解疾病知识, 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其次, 要指导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好血糖, 告知血糖控制的好坏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重要影响, 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第三, 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总之, 本研究表明对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性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卞红梅.糖尿病性白内障56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1):11-12.

[2] 程梅, 王燕群, 肖秀英.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22):2151-2152.

[3] 席淑新.眼耳鼻喉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4-115.

上一篇:图书管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