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12-11 20:44:56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1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在开展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2005年我院共收治高血压病患者53例,男40例,女13例;55~70岁38例;合并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7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3例,接近正常13例;2种药物联合口服35例,2种以上药物服用18例;主要联合服用:(1)卡托普利双氢克尿噻。(2)卡托普利维拉帕米。

2方法内容

2.1指定健康宣教计划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2入院健康教育要求主管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病区环境、设施,作息时间,并提供科室健康教育资料,简单介绍疾病的一般知识,让患者感觉到温馨和安全。

2.3住院期间进行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高血压病是终生疾病,要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以保持血压稳定。介绍服药方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双氢克尿噻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服用还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胆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监测,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及测量血压时注意事项,活动后休息10min后再测血压,袖带不要裹得太紧或太松,尽量做到四定:定时、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做好记录。让患者了解性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晕、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不得擅自停药、改药,以免引起血压突变。

2.4出院前继续健康宣教(1)适当运动,但必须是在血压控制满意的情况时再开始循序渐进的活动,以轻体力活动为宜,如快步行走、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俯卧撑等力量性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2)忌烟酒,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忌食动物内脏、蛋黄,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以免发生脑血管疾病。

3体会

通过对5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了心理压力,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最理想的护理效果。要做好健康宣传,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解决问题,科学地运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景鹏,陈卫红,王宜芝,等.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120-123.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2

病人进行治疗前先中止任何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充分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集病人的外周血90mL~100mL,在中心实验室里培养配置成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混悬液,于采血后的14d左右进行回输,分3次~6次完成,每日1次或每2日1次,此为1疗程,每位病人至少要进行3个疗程。采血和输注免疫细胞时应该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护理干预

2.1入院评估与告知接待病人并对病人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评估病人的血液检查情况,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血管状况、营养状况、饮食、睡眠等情况;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细胞治疗的认识程度。介绍病室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等,做好入院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签署各类告知书及知情同意书。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及治疗。

2.2心理护理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技术,还未被广大的病人所了解,所以,对于首次接受这种治疗的病人,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及不信任感。因此,护士应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主动关心他们,使他们心理上能得到安全感和被尊重感;护士要以亲切的态度、自信的语言、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病人的信任;护士要认真倾听病人的诉求,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和困惑。可以将细胞治疗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等解释给病人及家属,也可以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病人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对病人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的评估,尽可能的帮助病人解决困难。指导家属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满足其家庭的归属感。

2.3采集前护理嘱病人采血前一天饮食易清淡,忌高脂肪、油腻食物。采血前避免使用损伤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采血当日禁止输液、输血,尽量保证血液的纯净度[7]。细胞采集一般在上午进行,采集前可以正常进食、进水,但勿进食油腻食物或进食过饱[8]。以免血清中脂肪过多,影响细胞分离的效果[9]。

2.4采集时护理采血时嘱病人平卧,头背向穿刺侧。采血时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病室环境相对无菌,选取上肢静脉,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大血管(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保证采血通路畅通。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停止采集。采血时“输入压力不足”是极为常见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病人握拳加压的方式进行缓解[10]。

2.5采集后护理采血结束后,嘱病人按压穿刺处3min~8min[11],凝血功能差的病人需适当延长按压的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采集当日嘱病人减少活动量,避免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告知病人预防性低血压的注意事项。完整填写采血记录单,并告知病人回输及来院的时间。

2.6回输前护理回输袋送到病房后,病房护士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与运送人员认真交接,认真核对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细胞数量等并签名,同时注明时间,精确到时分;细胞回输前均严格检查细胞悬液是否有絮状物和浑浊,上、下轻轻倒转输液袋3次,以充分混匀;严格按照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进行,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回输物应立即回输,如遇特殊原因不能立即回输的应放入4℃的冰箱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h。

2.7回输时护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即查细胞悬液的有效期、细胞悬液的质量及细胞悬液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细胞悬液的型号种类、细胞数量。细胞悬液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注管道;细胞悬液为血液制品,用带滤网的输血器输注;输注前15min~30min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12.5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mg(防止过敏及不良反应发生)。回输过程应先慢后快,输注细胞悬液前15min缓慢滴注(20gtt/min~30gtt/min),观察病人确无反应后再以60gtt/min滴入,要求30min~60min输完。输注过程为防止细胞堵管或黏附管壁,应轻弹输血管道保持输注通畅。回输时,如发现输血器过滤网中有成团细胞,可予生理盐水冲洗后再输入。输注全程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进行心电监护(如果病人有心血管疾病史)[12]。注意观察病人穿刺点有无外渗、有无寒战、发热、心悸、胸闷、气促、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腹泻等现象发生。

2.8回输后护理回输结束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min以上,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4h以上。告知病人潜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教会病人自我监测。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2.9不良反应的护理回输后注意评估病人穿刺点有无外渗、有无寒战、发热、心悸、胸闷、气促、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腹泻等现象发生。①发热护理:个别病人回输后会发生发热反应,通常不超过38℃,可自行消退,无需特别处置,指导病人多饮水,卧床休息。如体温过高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应用降温药物。②变态反应护理:偶有病人出现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心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注,报告医生,吸氧,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③药物外渗:回输时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皮温升高等药物外渗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注,更换部位重新输注。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④其他症状护理:若病人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泻等症状,嘱病人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2.10出院指导免疫细胞疗法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治疗,往往需要经过多次才能完成。出院当日详细告知病人下次治疗的具体时间及治疗计划,教会病人离院期间的自我护理及监测的各项注意事项,鼓励病人树立继续治疗的决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事项

掌握好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一旦进行了化疗、放疗,病人的造血功能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从而影响生产细胞的质量,如果此时采血,培养出来的细胞的免疫耐受和杀伤能力将大大降低。在细胞采集后至少应间隔1周才能进行化疗或放疗,给予细胞的日程应尽量避开化疗的当天,最好在化疗后的16h~24h给予细胞治疗[13]。输注期间一般不建议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静脉输液港等管道进行输注,因为这些留置导管可能造成细胞悬液留置在管道中,从而不能保证所有治疗数量的细胞回输到病人的体内。

4小结

输注免疫细胞的过继性免疫疗法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已经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的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促进病人免疫系统的重建、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细胞免疫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安全有效的落实各个环节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的评估与告知、心理护理、采血前护理、采血时护理、采血后护理、回输前护理、回输时护理、回输后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在护理中要加强对病人的相关宣教,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3

 

关键词:高血压  家庭护理

        1  护理

        1.1 饮食  吃饭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不讲究合理营养,不注意膳食结构,对健康很不利。过度营养是高血压病的根源,合理的饮食对血压的稳定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嘱患者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蛋黄、鱼肉、肥肉、猪蹄、动物内脏尽量避免,劝其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浓茶。此外,还需了解三点:①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蔬菜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棉油、糠油等为主。②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③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等。

        1.2避免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思想开朗,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刺激。避免大喜大悲,兴奋过度,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发生意外。 

        1.3休息活动指导  生活上要有规律,做好劳逸结合的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锻炼和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其原因是经常运动、适宜的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血管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脂浓度,缓解和预防高血压,还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1.4用药及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服用。宜服用作用平缓的药物,剂量不宜过大,血压不可骤停。服降压药决不能吃吃停停,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应用降压药过程中,病者从坐位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大小便时更应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1.5保健知识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必须注意自我观察病情,应长期坚持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鼓励患者自备血压计,请家属帮忙(电子血压计可自己操作)。每日至少测量血压2次(早晨起床前、晚上临睡前)。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后休息30分钟测量脉搏和血压,同时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避免逆风走路,夜间不宜到屋外上厕所或久蹲用力大便等。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或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2  讨论

        和15年前相比,我国的成年高血压患者增加了7000多万,已达到1.6亿。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约300多万。目前,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有三成居民知道高血压,而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24.7%和6.1%。因此,对成年人高血压病人实施家庭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了解并初步掌握了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冀秀芳,高秀峰,吴润梅.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庭护士,08年2月第6卷第2期.372-373.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4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2-01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高血压病群逐量增多。由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病人在临床中属于高发病。根据病人脑出血量不等,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长期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病变和突发血压增高是脑出血的两个重要发病原因,而二者只具其一时不足以发病。重症脑出血通常表现:1.突出的全脑损害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2.明确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如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3.迅速的脑外器官系统功能损伤如高血压、心率失常、急性肺损伤、急性胃粘膜病变伴消化道出血 [1]。CT检查是首选辅助检查方法。脑出血发生后局部脑组织被破坏,颅内压增高,昏迷加深,瞳孔散大,甚至脑疝死亡[2]。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 60例,年龄以大于50岁多见,其中一般保守治疗38 例, 手术 22 例。通过护理观察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分管床位医生、护士,使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保持情绪稳定。

2.1.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病情演变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适当处理。

2.1.3 严密监测血压,进行心电监护,勤测血压,做好记录,遵照医嘱按时、按量使用降压药物,合理控制血压 。

2.1.4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积极预防压疮、感染等发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指导患者床上活动,预防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饮食指导,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解大便,以免诱发再次出血。

2.1.5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早晚开窗通风,避免感冒、咳嗽,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2.1.6正确执行医嘱,保证各项治疗及时有效。

2.1.7 做好疼痛护理,予患者按时服药,做好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辅以中医治疗如耳穴埋豆等,以利缓解头痛。

2.2手术病人护理

2.2.1术前护理 向清醒患者或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配合医生完善术前检查,做好各项术前准备,遵医嘱予术前用药。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2.2.2术后护理

2.2.2.1 与护送回室医生认真交接病人。根据病人手术方式取适当。与患者床头抬高15-30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昏迷病人取侧卧位,以利于分泌物排出,避免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分类标识,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认真做好记录。

2.2.2.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减少刺激,防止颅内压增高,如有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2.2.2.3 观察切口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协助医生做好拔管等配合工作。

2.2.2.4根据医嘱给予合理饮食指导,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肠内营养,加强病人营养支持。

2.3并发症护理

2.3.1再出血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密切监测血压,如有引流管动态观察引流量、颜色与性状,手术病人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新鲜血液渗出,如有变化立即汇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

2.3.2 感染 关注患者体温、血白细胞、脑膜刺激征、气道痰液、肺部罗音等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加强全身营养治疗,加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有效排出,必要时辅以雾化、吸痰[3]。

2.3.3应激性溃疡 询问患者消化道感觉,观察呕吐物、排泄物颜色、性状,合理使用抗胃酸药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管饲止血药。

2.4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按时服用药物,加强功能锻炼,学会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此外还要进行高级智能、语言训练及肢体功能锻炼,昏迷患者早期多属于弛张性瘫痪,主要是加强护理,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并拟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 宿英英.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6-278.

[2] 王忠诚.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增刊):73.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5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扩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存活30年以上[1],接近正常人的寿命,因此,老年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他们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各个器官脏器的老化,使他们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另外,由于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而患者在院外期间得不到医生、护士及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因此透析间期的健康指导就尤为重要。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对129例老年血透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从2007年1月―-2010年9月共收治60~81岁维持性血透患者129例,平均年龄(69.12±2.3)岁,其中男58例,女71例。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38例,糖尿病肾病23例,高血压肾病25例。接受血液透析年限为2个月~7年,透析周期2~3次/周,透析时间是4~4.5h/次。

1.2 健康教育内容:①心理护理;②肾脏病基本知识;③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④血管通路的保护;⑤饮食方面注意事项;⑥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

1.3 健康教育方法:①面对面交谈: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②现身说法:让血液透析时间长的老年患者现身说法,给初次透析的老年患者及家属讲解透析的一般感受,消除紧张、恐惧和茫然的心理,稳定情绪,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③发放书面材料:定期向患者及家属发放一些肾脏疾病和透析方面的宣传材料,如:小册子、书籍,定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宣传栏张贴的内容定期更换。④随时随地进行宣传教育:在透析的过程中以及在观察病情的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交谈,以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变化,不失时机地了解他们的身心痛苦,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

2 健康教育目标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状况下的老年血透患者都能够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以积极的、健康平和的心态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透析质量,延长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

3 健康教育的实施

3.1 保持血透环境清新和整洁:在透析的房间内放置鲜花和令人赏心悦目的壁画等,使患者的心情放松,医护人员操作技术的正规娴熟,让患者有安全感,服务态度的热情和蔼,使患者以踏实的心态迎接每次透析。

3.2 加强心理护理:老年血透患者都有恐惧、焦虑和绝望感,护理人员应以谈心的形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初次血透的患者,鼓励他们放松心情,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他们豁达的处世态度,避免不良刺激,减少情绪波动,并且列举成功病例,耐心、亲切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配合透析治疗,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3 疾病及相关知识的宣教

3.3.1 透析前宣教:血液透析前向患者(有自主性)及其家属讲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情及其血液透析疗法的基本原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血液透析以及相关知识,尤其是血管通路保护方面的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有利于配合。

3.3.2 内瘘的保护: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是每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于老年患者则更加重要,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硬化、弹性差,血管通路的建立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他们的血管通路一旦建立成功,我们在护理上就要加倍精心,在透析间期要详细讲解动静脉内漏的作用、位置及保护方法,预防感染、损伤机内瘘血管闭塞等并发症的措施。同时护士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内漏血管血流是否通畅及血流量大小的方法。即将2-3个手指放到动静脉内瘘上面,感觉血管是否有颤动。如感觉颤动减弱或消失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理。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血栓形成多发生在术后3d左右的时间,护士应指导患者严密观测血压,检查包扎敷料是否过紧以及血管杂音与震颤情况。内瘘仅供透析治疗室使用,因此严格禁止在内瘘侧的肢体进行测血压、抽血、输液,患者应避免用此肢体提取重物,避免外力摩擦等。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干燥,避免受压,衣袖不要过紧。透析治疗结束后压迫止血的力量要适中,压迫的时间不要过长,要定时放松止血带,尤其血透后血压偏低时,要提早放松压迫,以免因血压低、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堵塞瘘管。24h内避免受潮防止感染。加强锻炼,患者从透析第2天开始即可适当活动内瘘侧肢体多做握拳、握球的运动。及局部热敷,冬季注意保暖。宣教卫生知识及卫生习惯,加强农村老年患者的卫生宣教。

3.3.3 干体重的控制 干体重是指患者心血管系统稳定、无水钠储留时的体重。理想“干体重”是指经过透析后患者自觉舒适,无浮肿、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症,血压在理想范围,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时的体重。嘱患者在透析间期要自觉控制干体重,进行饮水、饮食的自我管理。自备体重计和血压计,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统一磅秤、同一血压计测量体重及血压并进行记录。嘱患者尽量将透析间期的体重控制在干体重的3%以下。

3.4 生活指导 血透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工作、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血透患者常感皮肤瘙痒难忍,这是因为体内毒素如:肌酐、尿素等过高对皮肤的刺激造成的,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及排便通畅。

3.5 运动指道 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透析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持续有规则的有氧运动是最佳的运动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等。每周3次30min/次,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6 饮食指导:血透患者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1年以上的血透患者中,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2]。因而,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合理调配饮食,老年肾功不全患者尤其应当重视。在充分透析的情况下,一定要限制水、钠、钾、磷的摄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2-3g/天,在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每日不得超过0.5kg,同时补充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合理膳食,选择柔软、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

3.7 遵医嘱科学用药:在充分血液透析的同时,遵照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补充铁剂,按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高血压、心力衰竭及过度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做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和透析处方,使患者在血压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并且无心力衰竭、无严重贫血的平稳状态下进行血液透析,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4 总结

通过开展对老年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老年血透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增强了治疗疾病的信心,保证了老年血透患者稳定的血液透析效果,对提高老年患者的透析质量,延长血液透析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长民,张 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6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25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月住院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8~88岁,平均6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0例,初中以下20例。

调查内容:第一部分为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第二部分为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13项内容,所有问题均为单项选择。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后由患者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86%~90%患者希望了解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病治疗效果、预后、饮食知识;80%的患者希望得到运动指导,78%的患者希望得到用药指导,70%患者希望掌握血压的自我监测。

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见表1。

护理干预

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根据需求程度不同有重点、有主次地进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护士在教育时应重点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和危害性,高血压病的症状、分型,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表现,以便及时治疗。告知病人饮食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见、合理的食物选择,合理饮食结构及烹调方法等日常生活指导。

教育时应重点介绍运动锻炼方式、运动量的选择以及运动注意事项。使用降压药的患者,指导其注意保证时间、剂量的准确性,并告知低血压时反应的症状、预后及处理。指导病人每天定期测量血压,了解高血压的控制指标。

并发症的预防:部分患者希望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安排有经验的病员当教员,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让患者观看并发症的录像资料、照片等,使患者意识到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性。

实施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是教育的重点人群,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在职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更要加强健康教育次数,因为他们迫求高质量生活,更关注血压控制效果。

心理护理: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程度存在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而疾病本身又影响患者的自我照顾,使血压控制不良,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在教育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初发高血压病病人,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采取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表1可以看出,住院患者一对一的讲解最受欢迎,其次是病友经验介绍,出院后喜用电话或返院咨询,这说明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护士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宣教。出院前1周发给高血压病宣传手册,并告知科室电话以便患者来电咨询。

结 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通过对病人进行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教育,使患者从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合理运动、自我监测、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高血压病管理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8.

2 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6.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180例病患。选择标准[3]:(1)所有病患均为首次进行内镜检查,年龄18-70岁;(2)符合内镜检查的要求;(3)患者有能力独立完成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0例,其中无痛肠镜40例,无痛胃镜5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5±3.3)岁;实验组90例,其中无痛肠镜39例,无痛胃镜51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9.2±3.2)岁。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心率、血压、病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询问病患有无药物过敏史及麻醉史,有无心肺功能衰竭病史等;叮嘱病患检查前8小时禁食水、4小时清洗肠道;对病患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并告知病人在检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检查。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规范。

1.2.2.1 检查前:(1)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病患呼吸节律、频率及呼吸类型和幅度,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是否有胸廓畸形和气管移位,必要时进行X线检查排除患有肺气肿、支气管炎、肺炎的病患;除检测脉搏和血压外,还应检测皮肤黏膜温度和颜色等外部循环情况;(2)心理护理:初次接受内镜检查的病患,会出现恐惧、疑虑情绪,因此在检查前要病患介绍术前准备事项、操作步骤以及无痛性消化内镜检查术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成功案例,消除病患紧张情绪。

1.2.2.2 检查中:缓慢推注镇静剂,边观察边推注药物,等待病患达到镇静程度标准后开始插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注意检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为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在使用镇静剂的过程中,需对病患心肺功能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1.2.2.3 检查后:绝大多数病患在无痛性消化内镜检查后会立刻苏醒,但部分病患醒后会出现步态不稳、头晕、轻微困倦、生命体征未能恢复到术前水平状态,因此需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后将病患置于观察室,由专人看护观察至少30min,并密切检查病患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病患的意识状态,直到各项指标恢复到术前水平;(2)细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具体为:术后三小时内需要看护陪伴;术后当天不能进行高空作业、剧烈运动,防止出现意外;当天禁止食用辛辣食物,禁烟酒,1-2小时内禁止饮用乙醇类饮料。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4]:(1)内镜检查前后记录患者心率和收缩压的变化;(2)内镜检查前后分别指导病患填写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和评价病患焦虑和抑郁情况。分数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70分为重度,60-90分为中度,50-59分为轻度,<50分为无抑郁或焦虑;(3)内镜检查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计算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患心率和血压变化比较  诊疗前,两组病患心率和血压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诊疗后,两组病患心率和血压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

2.2两组病患SAS和SDS评分比较  诊疗前,两组病患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诊疗后,两组病患SAS和SDS评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两组病患SAS和SDS评分情况

2.3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病患护理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结论

近年来,无痛性内镜检查术因在操作过程中病患可在无痛苦情形下接受治疗而为临床广泛应用。但该项技术应用镇静药物,应做好病患心肺功能等的检查,以抑制病患出现低血压[5]。此外,应防止病患处于镇静状态下进行检查,使操作者不能看出病患的反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鉴于以上情况,在内镜检查前、中、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规范极为必要。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篇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但人们对其危害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因此,控制高血压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延长寿命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亿,属于高发国家,50岁以上的有1.4亿,他们大多集中在社区[1]。国外研究表明,基础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2]。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疾病护理,对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为通过护理干预达到以下目标: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我们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等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60例老年高血压病,年龄60~82岁,平均72.5岁;病程1~25年不等。其中,男36例,女24例,临床多半有头晕、头痛症状,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护理措施

2.1健康教育 对初入院患者介绍高血压常识,在候诊区内制作宣传栏和展板,编写有关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册子发放给患者。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及时指导。手把手教病人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针对患者情况讲解疾病知识,针对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系列讲座,使患者了解疾病进展、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饮食、用药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出院时明确告知定期复查项目、时间等信息。

2.2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身疾病,长期的精神压力、紧张、焦虑和恐惧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当老年患者机体受到环境等不良刺激时,可引起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临床护理中,加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紧张的因素,明确心理紧张与血压的关系,指导患者逐步加强自我修养,保持精神乐观、胸怀开阔、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学会对自己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老年患者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3用药护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常用药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明确长期坚持服药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重要性,坚决避免老年患者无故停药、不坚持长期服药、自行用药等错误行为,嘱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可饮酒、抽烟和饮用西柚汁等含有影响肝脏正常代谢的食物[3]。协同家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注意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坚持用药的同时,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措施,并将书面材料提供给患者及家属,告知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服药,不可擅自变更。

2.4饮食护理 完善健康饮食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帮助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引导老年患者要戒烟、限酒。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少于6g为宜,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豆制品,增加钙、钾、镁的摄入,杜绝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二便通畅,以防因大便困难,便时用力而引起突发血压增高。

2.5运动指导 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肥胖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循环负荷,有利于血压的下降。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登山、游泳等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次运动时间30~60min,要一周至少三次。

3结果 60例患者中56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4例患者血压控制一般。

4讨论

目前,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是人类目前三大死因之一,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现全球拥有庞大的老年高血压患病人群,极高的致死致残率和极低的服药率、控制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4]。老年患者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是通过血压监测而被发现的,这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压测量方法,熟知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如情绪、药物、环境、气候的影响,以便能够及时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上一篇:室内设计前景及现状范文 下一篇: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